论微观经济学的几个基本问题

合集下载

微观经济学重点

微观经济学重点

微观经济学重点一、概念1、稀缺物品:经济学家把对人们的需要而言,供给有限的东西称作稀缺物品或者经济物品。

2、自由物品:经济学家把供给富足的足以满足人们需要的东西称作自由物品。

3、三个基本问题:分工协调问题或分工社会的资源配置机制问题可以用三个基本问题来描述。

第一,生产什么?第二,如何让生产?第三,如何分配产品?4、微观经济学:又称个体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分支。

主要以组成一个经济的个体,即消费者、生产者、劳动者、地主、资本家和企业家为研究对象分析的一门学科。

5、宏观经济学:又称总体经济学,把整个经济作为一个总体加以研究,它研究的是描述整个经济运行态势的总量及其关系。

6、直接交换:即每一方都用自己的东西换取自己真正需要即想消费的东西。

7、间接交换:人们先用自己的东西换取不直接需要即不能直接给自己带来满足的这些东西,再用这些东西换取自己需要的东西,这样的交换称作物物交换。

8、需求价格:每一个潜在的买者心目中对打算购买的东西都有愿意出的最高价格,称作边际需求价格,简称需求价格。

9、需求:其他条件不变,一定时期内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称作需求。

10、需求规律:向右下倾斜的需求曲线表明,其他条件相同,随着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相反,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这个关系称作需求规律。

11、供给价格:一种商品的每个卖者心目中有其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即供给价格。

12、供给:其他条件不变,一定时期内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称作供给。

13、供给规律:向右上倾斜的供给曲线表明,其他条件相同,当价格上升时,供给量增加,这个关系称作供给规律。

14、均衡价格:当市场达到供求平衡,即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没有了调整的趋势,此时的价格称作均衡价格。

15、短缺:低于均衡价格的价格使需求量大于供给量,简称供不应求,或者说短缺。

16、剩余:高于均衡价格的价格使供给量大于需求量,简称供过于求,或者说剩余。

17、需求价格弹性:是指衡量卖者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记作η。

微观经济学的三大基本假设

微观经济学的三大基本假设

微观经济学的三大基本假设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行为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主体,如家庭、企业、市场等。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基础是三大基本假设,它们分别是理性人假设、稀缺资源假设和市场均衡假设。

理性人假设是指个体经济主体在做出决策时,会根据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来选择最优的方案。

这个假设认为人们是理性的,能够对不同的选择进行比较,并选择最优的方案。

例如,当一个人在购买商品时,他会考虑商品的价格、质量、品牌等因素,然后选择最符合自己利益的商品。

稀缺资源假设是指资源是有限的,而需求是无限的。

这个假设认为,由于资源的有限性,个体经济主体必须在不同的需求之间进行选择,因此必须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

例如,一个企业在生产时,必须考虑如何分配有限的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资本等,以最大化利润。

市场均衡假设是指市场是自我调节的,供求关系决定价格。

这个假设认为,市场上的价格和数量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当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时,价格和数量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例如,当某种商品的需求增加时,价格会上涨,供应商会增加生产,直到市场达到供求平衡。

这三个基本假设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它们为我们理解个体经济主体的行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这
些假设来分析市场的运作机制,预测市场的变化趋势,为企业和个人的决策提供参考。

苏素微观经济学课后答案

苏素微观经济学课后答案

1章答案简答题1简述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并举例说明。

答:从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度划分,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1)⽣产什么,⽣产多少在“⽣产什么,⽣产多少”的决策中,资源和技术是基本的制约条件。

⽣个国家、地区拥有的⽣然条件、⽣⽣资本等资源以及技术⽣平,直接决定着这个国家和地区的⽣产可能性,即在正常利⽣资源前提下可以达到的产品和劳务⽣平。

(2)如何⽣产如何⽣产是指社会⽣产如何组织,社会产品最终选择由谁提供,采⽣何种技术,使⽣哪些资源等,研究的是多种⽣产⽣式存在的前提下,如何选择其中最优的⽣产⽣式。

(3)为谁⽣产狭义上讲,社会产品“为谁⽣产”是指⽣产产品的⽣标市场对象;⽣义上讲,社会产品“为谁⽣产”是指社会⽣产成果最终由谁获得、由谁享受,是社会产品和财富的分配问题。

不同的⽣在社会中获取了不同的回报,形成了不同的收⽣阶层,“为谁⽣产”就是研究社会财富的分配⽣式。

2简述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实证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

答:(1)实证经济学描述经济中的事实、状况和关系,研究“是什么”,是从经济现象中归纳出经济主体的⽣为规律,并进⽣步解释、预测经济⽣为的经济理论,因此⽣称为“描述经济学”或“唯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种重要运⽣⽣式。

实证经济学提供⽣种⽣般化的理论体系,⽣以对不同外部条件对经济活动体系所产⽣的影响作出预测,但不涉及伦理观念和价值判断。

⽣如,“汽油涨价对汽⽣的需求将会减少”“最低⽣资上升将可能使失业问题加剧”,就是实证描述⽣式,只是说明⽣定条件下的经济活动结果,并不涉及“汽油涨价”“最低⽣资上升”的社会价值标准判断。

(2)规范经济学⽣先依据伦理信条和价值判断,提出进⽣经济选择的标准和规范,并以此作为经济理论前提和经济政策依据。

规范经济学的“规范化”,就是要促使经济选择符合社会伦理信条和道德标准,因⽣规范经济学⽣被称为“唯善经济学”,所要回答和解决的是“应该是什么”“应该怎么样”的问题。

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家庭、企业和市场参与者)的经济行为和决策。

它主要关注个体的供给和需求、市场价格的形成、资源配置以及利益最大化等方面。

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 供给与需求: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概念。

供给是指卖方愿意以一定价格出售商品或服务的数量;需求则是指买方愿意以一定价格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和需求的平衡决定了市场的价格和交易量。

2. 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描述了市场中不同企业的数量和规模、产品的差异以及市场进入和退出的自由程度。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等。

不同的市场结构会对企业的行为和市场结果产生不同的影响。

3. 生产和成本:微观经济学研究企业如何决定生产什么样的产品以及如何分配生产要素。

生产和成本分析包括生产函数、成本函数、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等概念。

通过对生产和成本的分析,企业可以最大化利润并做出最优的生产决策。

4. 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机制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主要的市场失灵包括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不完全竞争等。

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对非交易者产生的外部影响;公共物品是指一种使用时不排他且消费者无法排斥的商品;不完全竞争是指市场上存在垄断力量或信息不对称等情况。

5. 市场干预: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政府可能需要通过干预来实现经济的公平和效率。

市场干预可以包括价格管制、税收和补贴、公共政策和监管等。

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干预的效果和影响,以及如何设计合理的政策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6. 消费者行为: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消费者的决策行为和消费选择。

消费者的需求是由其偏好和预算约束所决定的。

通过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可以揭示消费者的偏好和需求弹性,为企业的市场营销和定价策略提供参考。

7. 生产者行为:微观经济学研究企业的决策行为和生产选择。

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通过对生产要素的选择和组合以及生产规模的决定来实现这一目标。

微观经济学基础知识点汇总

微观经济学基础知识点汇总

微观经济学基础知识点汇总1.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微观经济学中最基础也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出售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而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求的平衡决定了商品的价格和数量。

2.边际效应:边际效应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的产品或服务所带来的额外成本或收益。

边际成本是指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或服务的成本,边际收益是指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或服务的收益。

个体在做出决策时通常会考虑边际效应。

3.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描述了一个市场中的竞争程度。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

不同的市场结构影响着价格、供给和需求以及市场参与者的行为。

4.弹性:弹性是指市场上供给和需求对价格或其他因素变化的敏感程度。

弹性的概念可以应用于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等方面。

通过分析弹性,可以了解到市场上的行为和偏好。

5.灵活性与效率:微观经济学探讨了资源配置和生产效率的问题。

市场经济体制下,价格信号通过供求机制引导资源的分配,从而实现经济效率。

研究产品和要素市场上的价格变动、企业的生产技术和效率,以及个体的效用最大化等问题。

6.生产要素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和创新等要素的交易。

这些市场的供求决定了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的价格,并对企业和个体的决策产生影响。

7.效用理论:效用是指消费者从消费商品或服务中获得的满足感。

效用理论探讨了消费者的偏好,以及如何将有限的收入分配给不同的消费物品,从而使效用最大化。

8.价格歧视和市场失灵:微观经济学研究了价格歧视和市场失灵等问题。

价格歧视是指根据不同的消费者群体定价的策略。

市场失灵指市场机制无法实现经济效率的情况,如垄断和外部性等。

9.公共物品与外部性:公共物品是指不能排除任何一位消费者使用的物品,外部性是指生产或消费活动对于不直接参与者带来的副作用或效益。

微观经济学研究了公共物品和外部性的特征、影响因素和管理方法。

10.信息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研究了信息不完备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决策行为的问题。

微观经济学基本内容

微观经济学基本内容

微观经济学基本内容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主体(如个人、家庭、企业)的行为和决策的经济学分支。

它关注的是个体与市场的相互作用,以及个体如何在稀缺资源的限制下做出最优决策。

在微观经济学中,供求关系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供求关系描述了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与数量之间的关系。

当需求增加时,价格往往会上升,而供给增加时,价格往往会下降。

供求关系的理解有助于我们预测市场的变化和对策。

另一个重要概念是成本与效益分析。

个体在做出决策时,通常会考虑其所承担的成本与获得的效益。

成本可以是货币上的支出,也可以是时间、精力等非货币资源的投入。

效益则可以是个体从商品或服务中获得的满足感或利益。

在做出决策时,个体会权衡成本与效益,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方案。

市场失灵也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机制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常见的市场失灵包括垄断、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等。

垄断是指市场上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供应商,他们可以通过控制价格来获得超额利润。

外部性是指生产或消费活动对除了生产者和消费者之外的其他人或社会产生的影响。

公共物品则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或服务,例如国防和环境保护。

微观经济学还研究了市场结构和市场竞争。

市场结构指的是市场上供应商和买家之间的关系,包括竞争程度、市场进入和退出的障碍等。

市场竞争是指多个供应商在市场上竞争,通过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来吸引顾客。

市场竞争有助于促进经济效率和创新。

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决策,以及市场的运作和机制。

通过对供求关系、成本与效益分析、市场失灵和市场竞争等方面的研究,微观经济学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个体经济行为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一、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经济学分支,它主要关注的是市场上个别经济主体的行为与决策,以及这些行为和决策对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化的影响。

1. 供求理论供求理论是微观经济学中最基础的理论之一,它研究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和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价格和数量的影响。

供给量通常随着价格升高而增加,需求量则通常随着价格升高而减少。

当供给量和需求量达到平衡时,就会出现市场均衡价格和数量。

2. 生产者与消费者理性行为微观经济学认为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是理性人,在做出决策时会根据自己所面临的条件来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生产者会考虑成本、收益、技术等因素来确定生产规模和产品定价;消费者则会考虑自己预算、产品质量、品牌形象等因素来确定购买数量和价格。

3. 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存在的不同竞争程度和市场力量分配情况。

微观经济学研究了不同市场结构下的价格、产量、效率等问题。

常见的市场结构有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

4. 市场失灵微观经济学认为,如果市场上存在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公共品等问题,就会出现市场失灵现象。

这时政府可能需要通过干预来修正或纠正这些失灵。

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体经济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的经济学分支,它主要关注的是国民经济总量和总体变化趋势。

1. 国民收入和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和生产总值是宏观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国民收入反映了一个国家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全部收入;生产总值则反映了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全部产品或服务价值。

2. 通货膨胀与物价水平通货膨胀是指一种货币的购买力下降,物价水平则是指一定时期内商品和服务的平均价格水平。

宏观经济学研究通货膨胀和物价水平的变化原因和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货币政策等手段来控制通货膨胀。

3. 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劳动力市场中没有工作但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口所占比例。

微观经济学体系

微观经济学体系

微观经济学体系微观经济学体系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细微的经济单元及其行为的学科,是经济学的基础部分。

它将经济问题分解为个别参与者的决策问题,探讨个体的经济行为、市场机制和资源分配等问题。

在微观经济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各种经济学分析工具,如需求和供给函数、成本函数、边际分析等,深入理解市场机制的作用和规律。

一、需求理论需求理论是微观经济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顾客在不同物价水平下对商品的需求情况。

需求曲线是体现需求理论的核心要素,它描述了在某一时间段内,商品价格变动对人们购买该商品的影响。

需求曲线的下降性说明了商品价格越高,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越小,反之亦然。

在实际市场中,需求曲线的形状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收入、人口、相关商品价格等。

二、供给理论供给理论和需求理论一样重要,与需求理论一起构成了市场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企业在不同物价水平下向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曲线描述了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某一商品或服务供给量的变化。

供给曲线通常呈现正斜率,说明企业向市场提供的商品或服务数量随价格水平的变化而增加。

三、市场机制市场机制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指的是由买家和卖家之间的竞争力量决定商品价格和数量的机制。

市场机制基于需求和供给曲线,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市场上交易货物和服务。

市场经济以协调经济决策和分配资源的方式进行,利用价格等信息使经济活动的参与者相互影响,以实现最大社会利益。

市场机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中市场价格随着需求和供给的影响而变化,不断向着均衡状态靠近。

四、成本理论成本理论是微观经济学中的另一个重要部分,它研究生产成本与产量的关系。

成本曲线描述了某一商品或服务的成本与产量的关系,它由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个部分组成。

固定成本是那些随着产量变化但固定不变的成本(如房租、设备等),而变动成本是随着产量增加而递增的成本(如原材料、劳动力等)。

成本曲线的特征是上升的,当产量增加时,成本随之增加。

综上所述,微观经济学涵盖了需求理论、供给理论、市场机制和成本理论四个主要方面。

微观经济学重要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重要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1、稀缺性:经济资源以及用经济资源生产的物品总是不能满足人类无穷无尽欲望的事实2、研究的问题:资源配置问题3、经济学基本问题:资源配置问题、资源利用问题、经济体制问题。

4、理性人假定:“理性人”假设(hypothesis of rational man)是指作为经济决策的主体都是充满理智的,既不会感情用事,也不会盲从,而是精于判断和计算,其行为是理性的.在经济活动中,主体所追求的唯一目标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如消费者追求的是满足程度最大化,生产者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理性人”假设实际是对亚当·斯密“经济人”假设的延续。

1、①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应于某种商品各种可能的价格,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②需求量:是指消费者在某一价格下愿意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③需求的变化: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而引起的对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化④需求量的变化: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商品自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2、供求规律:①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导致均衡价格上升和均衡数量增加,需求减少导致均衡价格下降和均衡数量减少②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导致均衡价格下降和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导致均衡价格上升和均衡数量减少③当供给和需求同时增加或减少时,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化,均衡价格不确定④当供需反方向变动时,均衡价格与需求同方向变化,均衡数量不确定3、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该商品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或敏感程度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d = 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价格变化的百分比4、点弹性的几何意义:需求曲线上任意一点的点弹性系数的值,等于这一点沿着需求曲线到横轴的距离比上其沿着需求曲线到纵轴的距离点弹性的类型:,需求的价格弹性大于1;1五种类型:①AC段,Ed>1,富有弹性②CB段,Ed<1,缺乏弹性③C点Ed=1,单位弹性④A点Ed→∞,完全有弹性⑤B点Ed=0,完全无弹性5①概念: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其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敏感程度。

微观经济学的三个基本问题

微观经济学的三个基本问题

微观经济学的三个基本问题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家庭、企业)的经济行为和决策,以及它们如何相互作用。

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包括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

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三个基本问题,并介绍它们在消费者需求和厂商供给方面的应用。

一、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1.生产什么生产什么是指企业或家庭在一定时间内应该生产哪些产品或提供哪些服务。

生产什么的决策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它会影响到资源的配置和生产结构的确定。

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的决策是由市场需求的引导下做出的。

例如,如果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增加,那么企业就会增加该商品的生产。

2.如何生产如何生产是指企业或家庭在生产过程中应采用何种技术、设备和生产方法。

不同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会对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产生影响,因此,企业需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生产方法来满足市场需求。

在如何生产的决策中,企业需要考虑到成本、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等因素。

3.为谁生产为谁生产是指企业或家庭在生产过程中应该以哪个阶级或群体的利益为重。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厂商主要考虑的是股东的利益;而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厂商则主要考虑的是全体人民的利益。

因此,为谁生产的决策往往涉及到经济制度和社会价值观的考虑。

二、消费者需求和厂商供给消费者需求和厂商供给是相互关联的两个概念。

消费者需求是指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量,它取决于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和该商品或服务的价格。

厂商供给是指厂商对某种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它取决于厂商的生产能力、成本和市场价格。

1.消费者需求消费者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偏好和价格。

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加时,他们的需求量会增加;而当该商品的价格上升时,消费者的需求量通常会减少。

此外,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也会影响他们的需求量,因为高收入水平的消费者可能会购买更多的高档商品或服务。

2.厂商供给厂商供给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

当厂商的生产成本增加时,他们可能需要提高产品的售价以维持利润水平,而这可能会导致供给量减少。

微观经济学常考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常考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CHAP1 概论一,微观经济学的框架微观经济学说的是关于资源配置的问题。

主要是说资源配置的两个方面:1资源配置的方式(市场还是计划),微观经济学的观点是价格方式,既市场配置资源;2资源配置的效率,这就包括如何使得市场配置有效率的原则,以及原则不可控制之后的:市场失灵。

这样一来,整个微观经济学为看成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2到9章,说的是价格如果配置资源,这包括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

第二部分,则是后面的3章.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 均衡:一般的计算题都是利用均衡条件写出方程式,求的所要求的值。

2, 边际分析法:边际利益=边际代价CHAP2 均衡价格理论(D,S,P之间定性,定量的关系)一均衡价格的决定1,注意需求与需求量,供给和供给量的区别(线动还是点动)2,均衡条件:Qs=Qd (注意图解)二.弹性理论1理解弹性的定义,不用死记XX XX 弹性:前面的是因变量,后面的是自变量。

2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注意联系实际)3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入的关系例如:谷贱伤农,薄利多销4供给价格弹性的影响因素(同样要联系实际)5收入弹性由于恩格尔定律,可以得出农业的发展趋势是向下的三均衡价格理论的应用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自己看书理解吧,由于没办法画图,实在不知道怎么描述)无论是支持价格还是限制价格,都是不改变需求和供给水平,只改变需求量和供求量,即线不动点动。

CHAP3效用论——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原则一,消费者均衡条件1,代数分析-—基数论-—边际效用分析MU递减规律均衡条件:两个等式,一个是收入限制,一个是性价比2.几何分析——序数论——无差异曲线消费者偏好:完备性,传递性,单调性。

前两个特性体现了消费者是理性的理解无差异曲线的位置高低所代表的含义。

均衡条件:边际替代率=价格比注意:1边际替代率的含义,是谁替代谁。

2理解预算线的移动(平移,斜率)二,需求曲线的形成(不太容易出题目)对着课本看懂推导过程三,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价格变化后的结果)分析替代效应的时候,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即,替代效用是在不改变效用的前提下进行的分析)收入效应:用价格补偿线辅助分析CHAP4生产论(要素使用量如何决定产量)一,短期:生产要素部分变化原理: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确定要素合理投入区域:AP=MP到MP=0的区域。

微观经济学简答题【精选文档】

微观经济学简答题【精选文档】

微观经济学简答题1、说明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其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核心是稀缺资源的配置。

相对于人们的欲望而言,经济社会的资源是稀缺的,因而社会不得不以有效率方式生产人们需要的产品。

经济学要研究社会如何进行选择,这些选择又怎样决定资源的配置。

因此,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把经济学定义为: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使用稀缺资源生产出有价值的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人。

与资源配置有关的经济问题归结为三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即社会利用总量为既定的生产资源生产哪些产品,产量有多大;如何生产,即采用何种生产方法进行生产;为谁生产,即生产出来的产品怎样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即生产什么以及生产多少、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是现代社会面临的最基本的问题,从而也就成为以资源配置为研究对象的西方经济学首要解决的问题.2、什么是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内生变量是指理论或模型索要解释的变量,也就是因变量,它是为理论或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影响的变量。

外生变量是指理论或模型以外的变量,作为自变量影响内生变量.如价格就是经济模型中的内生变量,它是由决定供给和需求的因素所决定的.货币供给量就是外生变量,它一般是由管理层的决策决定的。

但是,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在一定的条件下会相互转换,如果货币供给量为企业经济活动所决定,它又会转换成内生变量。

3、用序数效用论分析消费者均衡的形成。

答:消费者均衡简单地说就是既定收入下的效用最大化,具体地说消费者均衡是指消费者如何以有限的货币收入在现形价格条件下对可买到的商品作合理配置或正确选择,从而使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为最大。

序数效用论分析消费者均衡所用的分析工具是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

无差异曲线代表了消费者的主观选择,预算线代表了消费者的客观限制,如果把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预算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如下图所示:4、简要评述完全竞争市场下经济运行的优劣.解答:在完全竞争市场上,长期来看,厂商在平均成本的最低点进行生产,市场价格恰好等于厂商的边际成本。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微观经济学涉及的概念和理论有许多,覆盖了不同的领域。

它的主要内容涉及供求关系、市场机制、商品和劳动力市场、经济效率、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等经济问题。

这些经济问题最终都可以归纳为微观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理论。

本文将对这些理论作简要总结,以便让读者能够更好的理解微观经济学。

首先是供求关系。

供求关系是指商品和劳动力价格的变化受到供求变动的影响,价格由市场自由竞争和政府干预控制。

另外,市场结构也会影响价格变动。

在政府干预情况下,有可能出现市场失灵的现象,即市场上没有有效的竞争和政府干预也没有起到调节市场价格的作用。

其次,市场机制也是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

市场机制是指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参与者之间有多种可能的关系,例如竞争、垄断、联合体和声请者。

它们的相互作用最终会影响市场中的供求关系,导致市场价格的变化。

继而,商品和劳动力市场也是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商品和劳动力市场分析了从产品供应和需求到劳动力供求的过程。

它还涉及到商品和劳动力的价格变化、均衡价格及政府对市场的调控等问题。

此外,经济效率也是微观经济学领域中的重要概念。

经济效率指的是社会资源配置后所获得的社会总收益最大化。

它涉及到消费者、生产者、市场结构和政府行为等方面。

此外,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是微观经济学的重要内容。

经济增长指的是经济的趋势性增长,以及因素如技术进步、资源分配和货币政策对其影响的研究。

收入分配则关注社会资源分配和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以及政府如何干预以实现社会公平等。

最后,微观经济学还包括政府干预和市场失灵的研究。

政府干预的内容涉及政府的行为以及其对经济的作用,比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贸易政策等。

市场失灵则指的是市场形成的失败情况,即政府的干预没有起到调节市场机制的作用。

总的来说,微观经济学涉及了一系列不同的经济问题,涵盖了供求关系、市场机制、商品和劳动力市场、经济效率、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等。

本文简要总结了这些概念和理论,以便让读者对微观经济学有更深入的理解。

微观经济学简答汇总

微观经济学简答汇总

微观经济学简答汇总1.解释稀缺性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稀缺性是经济学的基本问题?稀缺性是指资源有限但需求无限的现象。

稀缺性是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因为经济学的核心是研究有效配置有限资源的问题。

由于资源有限,个体需要在各种选择中做出取舍来满足最大化的需求。

2.解释供给和需求曲线是什么?它们是如何决定市场价格和数量的?供给曲线是指以价格为自变量,数量为因变量,表示在一定时间内,供应者愿意以各个不同价格提供的商品数量。

需求曲线是指以价格为自变量,数量为因变量,表示在一定时间内,需求者愿意以各个不同价格购买的商品数量。

市场价格和数量由供给和需求曲线的交点确定,即供给和需求的平衡点,使得市场上需求和供给的商品数量达到平衡。

3.解释边际效用是什么?为什么边际效用递减?边际效用是指一个额外的消费单位对于个体总效用的影响程度。

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是基于经济学中的“增益递减原理”,即当个体消费其中一种商品数量增加时,每个额外单位的边际效用会递减。

这是因为人们在满足基本需求后,对于额外单位商品的需求会逐渐饱和,无法获得相同的满足感。

4.解释完全竞争市场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完全竞争市场是指存在许多买家和卖家,其产品是同质化的市场环境。

其特点包括:存在大量买家和卖家,没有任何一个个体能够影响市场价格;完全透明的市场信息,所有参与者都能够了解市场价格和供求情况;市场参与者无法进出市场,即不存在进入和退出的障碍;产品是同质化的,没有差异化。

5.解释市场失灵是什么意思?市场失灵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机制无法有效配置资源,导致市场结果与理论预期相悖的情况。

市场失灵的原因可能包括:外部性(外部成本/效益未考虑在市场价格中);公共物品(无法排除非付费者直接享受的公共资源);垄断/寡头垄断(存在市场上的少数卖家);信息不对称(市场参与者拥有不对等的信息)等。

以上是几个关于微观经济学的简答题,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可以对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更深入的理解。

第一章微观经济学概述[001]

第一章微观经济学概述[001]

一、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1、稀缺性与经济学 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分配于不同的用途, 以满足经济主体多样化需求的科学。稀缺性(Scarcity),又 称稀少性,在经济学中特指相对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而言, 经济物品或者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等的相对有限性。 即人类拥有无穷的欲望,但只拥有有限的资源。有限资源 永远无法资源满足人类无限的欲望。其有限性促使了竞争 及选择的出现,有时候还扩张到能带来收益的社会资源。 经济资源具有稀缺性质,由于稀缺性人们要在经济资源的 各个用途之间进行选择。这就产生了如何合理地配置和充 分利用稀缺性的资源来满足人类的需要。经济学就是研究 如何将稀缺性的资源有效地配置于相互竞争的用途之中, 以使人类欲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从而为经济学研究,特别是微观经济行为研究开辟了一片 崭新的领域。由于存在有限理性,即有限的信息能力和计 算能力,加上偏好的不确定性,经济人在进行决策时很可 能无法使用或放弃最大化的决策方式,而采用类似于大拇 指原则的一些简单的决策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一个满 意的解并非最优解。即便是经济人可以追求最大化的结果, 也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选择局部最优。 4.经济人存在机会主义倾向 经典经济人暗含着这样的一个假定,即每一个经济人 都具有完全的制度知识,他们完全了解在资源稀缺性和未 来不确定性约束下的相互竞争的自利行为所必须遵守的规 则,由于人具有完全理性,制度也就不重要了。为此,制度 经济学对经典经济人作了两个方面的修正:一是承袭人的 有限理性假定,二是机会主义行为倾向的假定,即经济人 具有随机应变,投机取巧,为自己谋取更大私利的行为倾 向。威廉姆森认为,经济人的自利行为常常会走到机会主 义上去,也就是说,经济人都自利,不但自利,只要能够 利己,就不惜去损人。他会借助于不正当的手段谋取利益

第一章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第一章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第一章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当你流连忘返于豪华商场、踯躅于泥泞的农贸集市的时候,你在与经济学打交道;⏹当你与朋友高谈阔论政府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的时候,你在与经济学打交道—————-。

⏹正因为如此,英国著名经济学家A。

马歇尔称经济学是“关于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

⏹自古以来,人类社会就为经济问题所困扰,生存与发展始终是各个社会所关心的热门话题。

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经济失衡、贫富对立、失业、通货膨胀、国际经济磨擦与冲突仍然是各国所面临的难题。

⏹透过各种表面现象,人类经济问题的根源在于资源的有限性:⏹一方面,相对于人类的无穷欲望而言,自然赋予我们的资源太少了;⏹另一方面,由于自然或社会的原因,这些有限的资源还往往得不到充分利用。

⏹因此,如何合理地配置和利用有限的资源,就成为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

经济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产生.也正是因为经济所要解决的问题如此重要,才被称为“社会科学的皇后"。

⏹我们不妨通过“大炮与黄油”这一经典案例来揭开“经济学”皇后的神秘面纱。

⏹[案例分析]假定在一个社会资源既定的情况下,⏹如果只生产大炮——可生产15万门;⏹只生产黄油——可生产6万吨。

⏹在这两种极端可能性之间,还存在着大炮与黄油的不同数量组合。

假设这个社会大炮与黄油的生产是提出了5种组合(表1-1)表1—1 大炮与黄油的不同组合根据表1-1,可以作图1-1⏹ 分析图1—1可知:⏹ ① AE 连线-—称为“生产可能线”,是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大炮与黄油的最大产量组合。

⏹ ② AE 连线--又称为“生产转换线”,多生产一单位黄油要放弃多少大炮;或者相反,多生产一单位大炮要放弃多少黄油。

⏹ ③ AE 连线内部任何一点,F (10万门大炮和4万吨黄油),也能实现,但不是最大数量组合,表明“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大O15 12 6 4 图1-1 生产可能性曲线⏹AE连线外部任何一点,G(12万门大炮和5万吨黄油),是更大数量组合,但是在现有资源条件下无法实现。

论述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论述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论述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消费者、生产者和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些作用如何影响物品和服务的生产、分配和消费。

主要包括以下问题:
1.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决策:生产者为了获得利润,需要决定哪些物品或服务需要生产、如何生产以及什么价格出售。

而消费者则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收入和个人喜好做出购买决策。

2.市场的运作机制:市场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的,市场的运作机制包括供求关系、价格形成和货币流通等方面。

供求关系的变化将影响市场的价格和数量。

而货币流通则影响市场的交易效率。

3.市场失灵的原因和解决方案: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分配资源,而政府需要采取干预措施。

常见的市场失灵原因有外部性、公共物品、不完全竞争和信息不对称等。

政府可以通过征税、补贴或监管等方法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4.收入分配和社会福利:在市场经济中,收入分配不平等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微观经济学也关注如何提高社会福利的问题,例如如何减少贫困和提高公平性。

总之,微观经济学的研究问题关注的是个体经济主体、市场机制和资本分配等方面的基本问题。

试述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试述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试述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经济体中个体经济行为和市场交互作用的分支学科。

其基本问题主要包括生产、分配和消费三个方面。

生产问题是指在有限的资源下,如何通过生产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微观经济学关注的是企业如何选择生产方法、生产规模和生产要素组合来最大化利润。

生产效率是企业生产决策的关键因素,包括生产成本、生产效率和技术进步等。

分配问题是指如何将社会总收入分配给不同的经济主体。

在市场经济中,分配主要是通过价格机制来实现的。

价格通过供需关系的调节,反映了社会中各种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和稀缺程度。

微观经济学关注的是市场上的价格如何形成,以及在收入分配中不同的经济主体如何参与市场竞争。

消费问题是指人们如何用有限的收入来满足其需求。

消费行为是消费者对于不同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表现,其决策取决于商品的价格、个人偏好和收入等因素。

消费需求的弹性是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是微观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总的来说,微观经济学主要关注个体经济行为和市场交互作用,从生产、分配和消费三个方面分析经济体的运行机制。

微观经济学主要问题及其相互关系

微观经济学主要问题及其相互关系

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大炮与黄油的矛盾”根源于资源的有限性,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正是由这种资源的有限性所决定的.一、为什么社会能生产的大炮与黄油是有限的:稀缺性生产大炮与黄油需要各种资源(资本、人力、自然资源等)。

如果这些资源是无限的,能生产出来的大炮和黄油是无限的,那么,就没有“大炮与黄油的矛盾”,也就不需要经济学了.但谁都知道,人类社会的资源永远是有限的.在经济学中,这种资源的有限性被称为稀缺性.我们可以给稀缺性下这样一个定义: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

用我们所举的例子来说,一个社会为了保卫自己的安全或侵略他国,所需要的大炮是无限的,为了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西方经济学教程所需要的黄油也是无限的.但是,能够用于生产大炮与黄油的资源是有限的.相对于欲望无限性的资源有限性就是经济学中稀缺性的含义.无论对社会还是个人,稀缺性都是普遍存在的.例如,人们需要许多舒适而宽敞的住房,但社会能用于建房的土地、资金、材料、人力总是有限的.每个人都想购买许多物品,但收入却总是有限的.这就说明,任何社会和个人都无时不遇到稀缺性问题.这里要注意的是,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相对稀缺性。

即从相对的意义上来谈资源的多寡的.这也就是说,稀缺性不是指能用于生产大炮与黄油的资源的绝对数量有多少,而是指相对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不足的.资源再多也是一个既定的量,任何一个既定的量与无限性相比,总是不足的,也就具有稀缺性.但是,这种稀缺性的存在又是绝对的.这就是说,它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和一切社会.从历史上来看,稀缺性存在于人类社会的所有时期.无论是早期的原始社会还是当今社会,都存在稀缺性。

从现实来看,稀缺性存在于世界各地,无论是贫穷的非洲还是富裕的欧美,都存在稀缺性.所以,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稀缺性.“大炮与黄油的矛盾”正是稀缺性存在的表现形式.经济学正产生于稀缺性的存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正是由这种稀缺性所决定的.二、生产大炮还是黄油:选择与资源配置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有轻重缓急之分.以大炮和黄油来说,也许在某一时期内社会更需要大炮,而在另一个时期内更需要黄油.各种资源又有不同的用途,即既可以用于生产大炮,也可以用于生产黄油.这样,在解决稀缺性问题时,人类社会就必须对如何使用资源作出选择.所谓选择就是如何利用既定的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以便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求.·选择’包括这样三个相关的问题;第一,生产什么物品与生产多少.用大炮与黄油的例子来说,就是生产大炮还是黄油,或者生产多少大炮,多少黄油,即在大炮与黄油的六种可能性组合中选择哪一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微观经济学的几个基本问题
摘要: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组成部分。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资源配置问题。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体系社会资源配置
一、微观经济学的产生
微观经济学的产生以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性质原因的研究》为标志,至今已经有231年的历史了。

亚当·斯密通常被学术界认为是微观经济学的创始人。

斯密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已的,从事经济活动的动机和目的就是为追求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

但每个人都不能独立生存,通过分工使交换成为可能,并接受“看不见的手”的约束,实际这种对人类经济活动的抽象描述就是经济学范式研究的对象逻辑,因此,在此观念范式层提供的逻辑空间上,亚当·斯密提出了货币、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工资、利润等经济范畴,构成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规则范式。

斯密反对重商主义政策,主张放任自由政策,取消限制经济自由的种种障碍,建立起合乎规律的“ 自然秩序”,使每个人追求的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协调起来,最终促进社会财富的增长。

这些促使财富增长的主张,构成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操作范式。

当然以观念范式为基础,还可演绎出更多的定理,从而使其理论更加完善。

亚当·斯密通常被学术界认为是微观经济学的创始人。

微观经济学从创建到目前不断有新的理论、新的观点充实到微观经济学的知识框架中,使得微观经济学的体系更庞杂,内容更丰富,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更加多样化。

微观经济学由对经济问题的定性分析为主发展到要采用大量的定量分析才能得出相应的定性结论。

现实生活中大量的经济学问题的解释和说明需要借助建立经济学模型并运用数学、微积分、运筹学、概率论等相关学科中的概念和工具分析才能完成。

使得微观经济学的理论越来越抽象,越来越深奥,其逻辑性也越来越强,甚至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对某一问题的分析,因为假设条件不同,结论会差别巨大。

有时对于同一个经济问题,不同经济学流派的观点与结论竟然截然相反。

这就使得微观经济学成为财经类学生学习的难点,使得众多的初学者无从下手。

对部分微观经济学教学人员而言,他们在讲授微观经济学的时候,往往迷恋于介绍复杂的经济学模型,繁琐的数理推导过程,忽略了对经济学基本思想的介绍,造成微观经济学成为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习难度系数最大的一门课程。

二、微观经济学的逻辑体系
微观经济学是一个严格的演绎逻辑体系。

演绎逻辑的好处是只要给定前提假设,其结论的正确性就一定得到保证。

它从反映人类偏好的最简单的5条公理出发,描述出人类偏好的效用函数,即无差异曲线,从而决定了人类经济行为中至关重要的主观交换比率,即边际效用替代率。

在既定预算约束的前提下,客观交换比
率将由相对价格来决定。

于是当边际替代率等于相对价格相等的时候,交换就得以发生。

这条线在微观经济学里至关重要。

理解它就理解了经济学微观基础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每一条公理都各司其职,使得理性人这一完美性假定能够站立起来。

微观经济学因而以其严谨的逻辑著称,颇有美感。

与消费者行为理论对应的是厂商理论,其理论逻辑如出一辙。

对厂商行为的假定推导出厂商生产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的要素价格曲线,即要素需求曲线。

其中关键一环在于劳动力价格要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出,资本价格要等于资本边际产出。

因此,工资和利息就被决定了。

如何达到市场一般均衡?自然是所有市场都达到均衡的一种情况。

这种情况成为帕累托最优,市场一般均衡。

其实这里是微观到宏观的通路。

宏观经济学就从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开始,一直走到经济增长理论和周期波动理论。

微观经济学自然还有很多分支,但是这无非是对其自身的某些问题进一步深入研究,比如垄断,交易经济,等等。

三、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是以如下三个基本假设条件为前提的:
第一,市场出清。

即坚信在价格可以自由而迅速升降的情况下,市场上一定会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equilibrium)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不存在资源闲置或浪费问题。

第二,理性人(理性经济人)。

即消费者和厂商都是以利已为目的的理性人(rational man),他们自觉地按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行事,既能把最大化作为目标,又知道如何实现最大化。

经济人假设也叫理性人假设,是指经济决策主体(消费者、生产者等)的经济行为都是理性的或合乎理性的,他们在经济活动中不会感情用事,而是精于判断和计算,总是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得自身的最大利益。

对消费者来说,总是以自身的满足最大化为目标;对生产者来说,总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对要素所有者来说,总是以自身报酬最大化为目标。

第三,完全信息。

即消费者和厂商可免费而迅速地获得各种市场信息。

完全信息假设的主要含义是指经济活动的所有当事人都拥有充分的和相同的信息,而且获取信息不需要支付任何成本。

如假定每一个消费者都能充分地了解每一种商品的性能和特点,准确地判断一定商品量给自己带来的满足程度,了解每一个商品的价格在不同时期的变化等等,从而能够决定自己的最优商品购买量。

假定每一个生产者都能准确地了解产量和生产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技术数量关系,完全了解商品价格和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化,以及了解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的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量等等,从而能够作出最优的生产决策。

在这种情况下,意味着经济活动的所有当事人都了解所有经济活动的条件和后果,因而经济活动中不存在任何不确定性。

只有在这种条件下,微观经济学关于价格调节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以及由此引出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才是正确的。

四、微观经济学的三个关键词:需求、供给、价格
在经济学家的笔下,复杂多变的经济可简化成需求、供给、价格这三个简单的名词。

1.需求。

需求(demand)是在某一时期内,每一价格水平时,居民户计划购买的产品与劳务量。

需求是购买欲望与支付能力的统一。

消费者行为的出发点是需求,归宿是需求的满足,即效用。

在微观经济学中有两种研究消费者行为的理论: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

这两种理论的假设前提、分析工具、表达方式不同,但所得出的结论是殊途同归的:即居民户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消费上,以获得满足程度的最大化,这就是消费者消费行为的目的,其理性选择;需求定理的内容是由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行为所决定的。

如此,透过消费者的需求这个表面现象研究其深层次内容——消费者行为分析。

2.供给。

供给(supply)是厂商在某一时期内,每一价格水平时,计划出售的产品与劳务量。

厂商的供给行为可以用生产者行为理论来作出合理的解释,包括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主要分析理性的厂商如何生产以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具体而言,运用生产理论和成本理论分析厂商在企业内部如何用最小的成本生产出既定的产量,从而实现内部的经济效益。

但这一行为并不能保证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实现,因为企业用最有效率的方式生产出来的产品只有在市场上销售才能实现其价值。

因此还必须通过市场理论来考察不同市场类型条件下完全竞争厂商和不完全竞争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经济行为,及其短期、长期均衡价格和产量的决定,进而推导出厂商的供给曲线。

3.价格。

市场经济的成功乍一看是一个谜。

千百万利己的家庭和企业分散作出决策似乎会引起混乱。

但事实并非如此。

事实已经证明,市场经济在以一种促进普遍经济福利的方式组织经济活动方面非常成功。

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他1776
年的著作《国富论》中提出了全部经济学中最有名的观察结果: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相互交易,他们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引起了合意的结果。

价格既反映了一种物品的社会价值,也反映了生产该产品的社会成本,它引导着社会资源的配置,影响着消费者满足程度最大化、厂商利润最大化乃至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实现。

参考文献:
亚当·斯密:《国富论》、伦敦,丹特公司,1995
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16版,纽约,麦格劳—希尔公司,1968
弗格森:《微观经济理论》,3版,美国伊利诺伊州,伊尔文公司,1972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