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及防治
土壤污染的危害与防治措施

土壤污染的危害与防治措施一、土壤污染的原因1.污水灌溉对土壤的污染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含有氯、磷、钾等植物所需的多种养分,所以合理地使用污水灌溉农田,一般有增产效果。
但污水中还含有重金属、酚、氰化物等许多有毒有害的物质,如果污水没有经过必要的处理而直接用于农田灌溉,会将污水中有毒有害的物质带至农田,污染土壤。
例如冶炼、电镀、燃料、汞化物等工业废水能引起镉、汞、铬、铜等重金属污染;石油化工、肥料、农药等工业废水会引起酚、三氯乙醛、农药等有机物的污染。
2.大气污染对土壤的污染大气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是工业排出的有毒废气,它的污染面大,会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
工业废气的污染大致分为两类:气体污染,如二氧化硫、氟化物、臭氧、氨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气溶胶污染,如粉尘、烟尘等固体粒子及烟雾,雾气等液体粒子,它们通过沉降或降水进入土壤,造成污染。
例如,有色金属冶炼厂排出的废气中含有铬、铅、铜、镉等重金属,对附近的土壤造成污染;生产磷肥、氟化物的工厂会对附近的土壤造成粉尘污染和氟污染。
3.化肥对土壤的污染施用化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措施,但使用不合理也会引起土壤污染。
长期大量使用氮肥,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板结,生物学性质恶化,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过量使用硝态氨肥,会使饲料作物含有过多的硝酸盐,妨碍牲畜体内氧的输送,使其患病,甚至死亡。
4.农药对土壤的影响农药能防治病、虫、草害,如果使用得当,可保证作物的增产,但它是一类危害性很大的土壤污染物,施用不当,会引起土壤污染。
喷施于作物体上的农药(粉剂、水剂、乳液等),除部分被植物吸收或逸入大气外,约有一半散落于农田,这一部分农药与直接施用于田间的农药(如拌种消毒剂、地下害虫熏蒸剂和杀虫剂等)成为农田土壤中农药的基本来源。
农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农药,在根、茎、叶、果实和种子中积累,通过食物、饲料危害人体和牲畜的健康。
此外,农药在杀虫、防病的同时,也使有益于农业的微生物、昆虫、鸟类遭到伤害,破坏了生态系统,使农作物遭受间接损失。
《2024年我国的土壤污染现状及其防治对策》范文

《我国的土壤污染现状及其防治对策》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其中土壤污染问题尤为突出。
土壤作为生态环境的基石,其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农业可持续发展、人类健康以及生态安全。
因此,深入了解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并采取有效的防治对策,已经成为当前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任务。
二、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1. 土壤污染类型与成因我国土壤污染主要包括重金属污染、有机物污染、农药残留污染等。
这些污染主要源于工业排放、城市生活垃圾、农业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等。
其中,工业“三废”(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是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
2. 土壤污染的地区分布与程度我国土壤污染问题在各地区均有分布,但以工业发达、农业集中的地区尤为严重。
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由于长期接受大量工业和生活废弃物的排放,土壤污染问题十分突出。
此外,一些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开采区的土壤污染问题也较为严重。
三、土壤污染的危害土壤污染不仅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还会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
此外,土壤污染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影响生态平衡。
同时,土壤污染还可能引发地下水污染、地表水污染等问题,进一步加剧环境问题的复杂性。
四、防治对策1. 加强土壤环境监测与评估建立完善的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定期对土壤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了解土壤污染的状况和趋势。
同时,加强对重点区域和行业的监测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理土壤污染问题。
2. 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加大对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力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3. 实施土壤修复与治理工程对已经受到污染的土壤,应采取相应的修复与治理措施。
如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进行土壤修复,同时结合农业生态工程措施,改善土壤环境质量。
对于严重污染的地区,应采取搬迁或转型等措施。
土壤污染及治理措施

土壤污染及治理措施
1.工业废弃物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排放物质会被排
放到土壤中,这些物质中包含重金属、有机化合物、无机盐等,对土壤造
成严重污染。
针对土壤污染
1.土壤修复技术:土壤修复技术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理土壤污染的方法
之一、这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等。
物理修复是通过土壤剥离、曝气等方法处理受污染的土壤以去除有害物质。
化学修复是利用化学
添加剂改变土壤中有毒物质的性质,使其变得无害或固定。
生物修复则是
利用微生物、植物等生物体来降解、吸收或固定污染物。
2.污染土壤隔离:在处理无法完全清除污染物的情况下,一种常见的
方式是将受污染的土壤隔离起来,以防止其对周围环境造成进一步的污染。
这可以通过建立防护层或用人工材料封闭受污染土壤来实现。
3.基于土壤污染风险评估的防治: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是识别和评估土
壤污染的潜在风险,从而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这种做法能够让我们了解
土壤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有助于制定目标和计划来降低土
壤污染的风险。
4.环境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制定和执行环境法规是解决土壤污染问题
的关键。
政府应该加强对污染源的管控,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并
加强对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以确保企业和个人都严格遵守环境保护的法
律法规。
总之,土壤污染治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通过采取物理、化学、生物修复等技术手段以及制定和执行环境法规,我们可以降低土壤污染的
风险,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同时,加强环境教育和公众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也是解决土壤污染问题的重要举措。
土壤污染与防治

土壤污染与防治xx年xx月xx日•土壤污染概述•土壤污染的类型•土壤污染的危害•土壤污染的防治目•土壤污染与修复•土壤污染与防治的政策及建议录01土壤污染概述土壤污染是指人为因素导致某种物质进入陆地表层土壤,引起土壤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特性的改变,影响土壤功能和有效利用,危害公众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土壤污染物质的来源非常广泛,主要有人为排放、自然因素和农业活动等。
土壤污染的定义人为排放自然因素农业活动火山喷发、风沙扬尘、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
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等。
03土壤污染的来源02 01工业和城市废物、农药、化肥、油污、废电池等。
土壤污染的影响影响农作物生长和品质污染物质会通过植物吸收和食物链传递,危害人类健康。
破坏生态环境土壤污染会导致植物群落改变、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
影响土地使用功能污染严重时,会导致土地无法耕种或建设,影响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02土壤污染的类型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电镀、采矿、冶炼、电池等行业的废水及农业化肥。
镉(Cd)汞(Hg)铅(Pb)铬(Cr)主要来自化工厂、制药厂、塑料厂、电池厂等。
主要来自汽车尾气、电池、制造涂料等。
主要来自皮革制品、油漆、涂料等。
有机物污染多环芳烃(PAHs):主要来自石油、煤炭、橡胶等产品的加工过程。
多氯联苯(PCBs):主要来自电力设备、变压器等含油设备。
有机氯农药(OCPs):主要来自农业和畜牧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和除草剂。
有机锡化合物(OTCs):主要来自涂料、塑料制品等。
放射性污染主要来自核电站、核武器试验场等。
铀(U)主要来自核电站、核燃料循环设施等。
钍(Th)主要来自工业废渣、核燃料循环设施等。
镭(Ra)主要来自大气层中的宇宙射线照射。
碳14(C14)主要来自养殖业、农业等。
人畜粪便主要来自污水排放、垃圾堆放等。
细菌主要来自污水排放、垃圾堆放等。
病毒主要来自污水排放、垃圾堆放等。
原生动物病原菌污染03土壤污染的危害土壤污染可能导致植物吸收养分、水分和光照等受限,从而影响植物正常生长。
土壤污染与防治

土壤污染与防治引言土壤是自然资源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非常重要。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土壤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土壤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如何有效地防治土壤污染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土壤污染的成因、影响以及防治措施。
土壤污染的成因土壤污染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主要成因包括工业生产、农业活动和城市化进程。
工业生产工业化进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工业废物和排放物,其中含有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有害物质,如果不经过适当处理就会排入土壤中,导致土壤污染。
农业活动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会渗入土壤中,长期使用会导致土壤中有害物质的积累,进而引发土壤污染问题。
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工矿企业的建设和交通运输的发展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尾气,部分会产生有害物质,并在不适当的处理后进入土壤中,导致土壤污染问题。
土壤污染的影响土壤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均产生重要影响。
环境影响土壤污染会破坏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导致土壤质量恶化,进而影响农作物生长和地下水质量。
此外,污染土壤还会影响土壤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平衡。
人类健康影响土壤污染可能通过作物和地下水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危害。
长期暴露于受污染土壤中的人可能会患上各种疾病,如癌症、呼吸系统疾病等。
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为了有效防治土壤污染,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
降低源头排放降低源头排放是防治土壤污染的关键措施。
工业企业、农业和城市化活动中应加强环保意识,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排放。
加强监测和评估加强土壤污染的监测与评估是及时发现和控制土壤污染的前提。
建立完善的土壤污染监测网络,并进行定期监测,对污染源和受污染区域进行评估和分类。
开展污染治理和修复对于已受污染的土壤区域,需要采取相应的污染治理和修复措施。
可以采用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等手段,对土壤进行修复。
推广可持续农业可持续农业可以减少农业活动对土壤的污染。
土壤的污染及其防治

土壤污染及其危害
土壤污染是指土壤中增添了某些中正常情 况下不存在的有害物质,或使土壤中某些固有 的成分含量过高,致使健全的土壤功能受到损 害,理化性质受到破坏,微生物活动受到影响, 土地肥力下降,影响农作物的生产与产量。另 外,土壤中积累的某些毒物还会被农作物吸收, 残留在根茎叶和果实内,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畜。 土壤污染的发生是与土壤的特殊地位与功 能相联系的。
土壤的污染源
1、污水灌溉 灌溉,特别是污灌常可引起土壤污染。污灌是 指利用城市污水、工业废水或混合污水进行农 田灌溉。大量的污水未加处理而直接倾注于环 境中,使一些灌区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有明显 的积累。京津唐地区污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表 明,北京东郊由污灌引起的土壤污染约占检测 样品的60%,污染的糙米样品数约占检测样品 数的36%。
土壤的污染源
4、大气沉降 气源重金属微粒是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途径之一,它的构 成主要是金属飘尘。在金属加工过程中,在交通繁忙 的地区,往往伴随有金属尘埃进入大气,其种类视污 染源的不同而异。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飘尘自身降落或随雨水接触植 物体或进入土壤后随之为植物或动物所吸收,在大气 污染严重的地区,作物亦有污染。酸沉降本身既是一 种土壤污染源,又可加重其它有毒物质的危害,我国 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本身就是酸性土壤,在酸雨的作 用下,土壤进一步酸化,养分淋溶,结构破坏,肥力 降低,作物受损,从而可破坏土壤生产力。此外,尚 有多种污染物(包括重金属、非金属有毒有害物质及 放射性散落物等)的同时污染。 返回
1切断污染源2提高土壤环境容量3控制和切断污染进入食物链可食部分的累积4避免二次污染返回土壤污染源的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的控制和消除1对重金属1发展清洁生产控制和消除工业三废排放发展清洁工艺加强三废治理是削减控制和消除重金属污染源的最有效措施
《生态环境保护概论》7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7.3.3污染土壤修复 7.3.3.2生物修复
7.1土壤概述
7.1.4土壤自净
常州外国语学院“毒地”事件 常州外国语学校自2015年9月搬到新校址后,先后有493名学生被检查出皮炎、血液指标异常等情况,甚至有些学生查出患有白血病、淋巴癌等恶性疾病。该校区地下水、空气均检出污染物,而罪魁祸首疑为学校北边的一片化工厂旧址,据前员工证实,2008年至2011年,化工厂曾将数量不明的生产废料填埋到地下,随后掩上泥土,生产废料包括蒸馏残渣和废有机溶剂,均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之列,使得这片地块土壤中的氯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污染物以及汞、铅、镉等重金属污染物超标严重,其中污染最重的是氯苯,它在土壤中的浓度超标达78899倍,四氯化碳浓度超标也有22699倍,其它的二氯苯、三氯甲烷、二甲苯总和高锰酸盐指数超标也有数千倍之多。
7.3我国土壤污染现状与防治
7.3.3污染土壤修复 7.3.3.2生物修复
②植物修复技术 土壤植物修复技术是利用绿色植物及其共生微生物提取、转移、吸收、分解、转化或固定土壤中的有机或无机污染物,把污染物从土壤中去除,从而达到土壤净化的目的。土壤植物修复技术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绿色技术,如今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过程中。
7.2土壤环境污染
7.2.1土壤环境污染及其特点
7.2土壤环境污染
7.2.1土壤环境污染及其特点
(1)隐蔽性和滞后性 (2)累积性 (3)不均匀性 (4)不可逆性 (5)难治理性
7.2土壤环境污染
7.2.2土壤污染物及其来源
无机污染物包括重金属、酸、碱等,以重金属为主,如镉、汞、砷、铅、铬、铜、锌、镍,局部地区还有锰、钴、硒、钒、锑、铊、钼等。由于重金属不能被微生物分解,而且可为生物富集,土壤一旦被重金属污染,其自然净化过程和人工治理都是非常困难的。此外,重金属可以被生物富集,因而对人类有较大的潜在危害。 有机污染物主要是化学农药。目前大量使用的化学农药约有50多种,其中主要包括有机磷农药、有机氯农药、氨基甲酸酶类、苯氧羧酸类、苯酚、胺类等。此外,石油、多环芳烃、多氯联苯、甲烷、有害微生物等,也是土壤中常见的有机污染物。
七章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A00 A0 A1 A2 A3 B1 B2 B3
Cc
Cs
G
疏松旳枯枝落叶层、未经分解
暗色半分解有机质层
暗色旳腐殖层 灰白色旳灰化层
向B曾过渡层,多似A层 向A曾过渡层,多似B层 棕色至红棕色旳淀积层
向C层过渡层
CaCO3聚积层 CaSO4聚积层 潜育层(灰粘层)
可能出现 旳特殊层次
D
土壤旳构成
土壤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环境研究所研究员陈同斌 前后用了3年 多旳时间对北京市全市旳土壤和蔬菜进行了大规模旳取样分析和 研究,发现土壤污染问题已经比较严重,而且已经影响到蔬菜等 农产品旳质量。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潘根兴 在20 02年初做过一个南京市各城区旳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结果一 样很严重。超过70%旳采样区域存在重金属污染,测出旳最高 铅含量超过900ppm,超过国家原则3倍以上。
——净化能力
土壤环境元素背景值和土壤环境容量
土 简称土壤
壤
环境背景 值,是指
环 未受或极
境 少受人类
注意
土不壤同土环境壤背环景境值容是量一不种同范。围 值同,一而土不壤是对一不种同拟旳定污值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旳 土环壤境环容境量背是景不值同旳2,-3主倍要作是 为因土为土壤污壤染净起化始能值力旳指问标题。
元 活动尤其
土壤污染物 化学物质类
农业污染
农药和化肥在生产、贮存、 运送、销售和使用过程污染
湿沉降,降雨、结露等降水
大气沉降 干沉降,尘埃、重金属颗粒
放射性物质 生物污染物
生物污染
病原菌等微生物污!染注意未经处理旳生 活污水和医院污水
固体废物旳农业利用、堆放、处理、填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固体废物
工业废物和城市垃圾是土壤的固体污染物。例 如,各种农用塑料薄膜作为大棚、地膜覆盖物被 广泛使用,如果管理、回收不善,大量残膜碎片 散落田间,会造成农田“白色污染”。这样的固 体污染物既不易蒸发、挥发,也不易被土壤微生 物分解,是一种长期滞留土壤的污染物。
6 重金属元素
进入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物以可溶性与不可溶性 颗粒存在,如氟、汞镉铜锌铅镍砷等,土壤中的 铬可被植物吸收而得到富集。我国重金属污染的 土壤面积达2000万平方千米,占总耕地面积的 1/60.
3 积极推广生物防治病虫害: 为了既能有效地防治农业病虫害又能减轻化学 农药对土壤的污染,需要积极推广生物防治方法, 利用益鸟、益虫和某些病原微生物来防治农林病 虫害。例如,保护各种以虫为食的益鸟;利用赤 眼蜂、 七星瓢虫 、蜘蛛等益虫来防治各种粮食、 棉花、蔬菜、油料作物…以及林业病虫害;利用 杀螟杆菌、青虫菌等微生物来防治玉米、螟、松 毛虫等。。利用生物方法防止农林病虫害具有经 济 、安全、有效和不污染的特点。
4土壤污染难治理性 : 如果大气和水体受到污染,切断污染源之后通 过稀释和自净化作用也有可能使污染问题不断逆 转,但是积累在污染土壤中的难降解污染物则很 难靠稀释作用和自净化作用来消除。 土壤污染一 旦发生,仅仅依靠切断污染源的方法则往往很难 恢复,有时要靠换土、 淋洗土壤等方法才能解决 问题,其他治理技术可能见效较慢。 因此,治理 污染土壤通常成本较高,治理周期较长。
• 污染程度加剧
据不完全调查,目前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 1.5亿亩,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万亩,固体废弃 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合计约占耕地总面积 的十分之一以上,其中多数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 地区。
• 污染危害巨大
据估算,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 万吨,造成的直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土壤污染 造成有害物质在农作物中积累,并通过食物链进 入人体,引发各种疾病,最终危害人体健康。土 壤污染直接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最 终将对生态安全构成威胁。
• 污染防治基础薄弱
目前,全国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和程度不清, 导致防治措施缺乏针对性。防治土壤污染的法律 还是空白,土壤环境标准体系也未形成。资金投 入有限,土壤科学研究难以深入进行。有相当部 分的干部群众和企业对土壤污染的严重性和危害 性缺乏认识。
1 6 2 3 4 5
土壤污染的概念 我国土壤污染问题的防治措施 土壤污染的特点 土壤污染的原因 土壤污染的危害 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
2 合理使用农药,积极发展高效低残留农药: 科学地使用农药能够有效地消灭农作物病虫 害,发挥农药的积极作用。合理使用农药包括: 严格按农药管理条例的各项规定进行保存、运输 和使用。使用农药的工作人员必须了解农药的有 关知识,以合理选择不同农药的使用范围、喷施 次数、施药时间以及用量等,使之尽可能减轻农 药对土壤的污染 。禁止使用残留时间长的农药, 如六六六 、滴滴涕等有机氯农药。发展高效低残 留农药,如拟除虫菊酯类农药,这将有利于减轻 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农药的大量使用 4 农药的大量使用
全国每年使用的农药量达50万~60万t,使用农 药的土地面积在2.8亿hm2以上,农田平均施用农药 13.9kg/hm2。直接进入土壤的农药,大部分可被土 壤吸附,残留于土壤中的农药,由于生物和非生物的 作用,形成具有不同稳定性的中间产物或最终产物 无机物。喷施于作物体上的农药,除部分被植物吸 收或逸入大气外,约有1/2左右散落于农田,又与直 接施用于田间的农药构成农田土壤中农药的基本来 源。农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农药,在植物根、茎、叶、 果实和种子中积累,通过食物、饲料危害人体和牲 畜的健康
4 提高公众的土壤保护意识: 土壤保护意识是指特定主体对土壤保护的思 想 、观点、 知识和心理,包括特定主体对土壤 本质、 作用、价值的看法,对土壤的评价和理解, 对利用土壤的理解和衡量,对自己土壤保护权利 和义务的认识以及特定主体的观念。在开发和利 用土壤的时候,应进一步加强舆论宣传工作,使 广大干部群众都知道,土壤问题是关系到国泰民 安的大事。让农民和基层干部充分了解当前严峻 的土壤形势,唤起他们的忧患感 、紧迫感和历史 使命感 。
3 过量施用化肥
我国每年化肥施用量超过4100万t。虽然施用化 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措施,但长期大量使用氮、磷等 化学肥料,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板结、耕地土 壤退化、耕层变浅、耕性变差、保水肥能力下降、 生物学性质恶化,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影响了农作 物的产量和质量;未被植物吸收利用和根层土壤吸附 固定的养分,都在根层以下积累或转入地下。残留在 土壤中的氮、磷化合物,在发生地面径流或土壤风蚀 时,会向其他地方转移,扩大了土壤污染范围。过量 使用化肥还使饲料作物含有过多的硝酸盐,妨碍牲畜 体内氧气的输送,使其患病,严重导致死亡。
2 大气污染
大气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是工业中排出的有毒 废气,它的污染面大,会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 工业废气的污染大致分为两类:气体污染,如二 氧化硫、氟化物、臭氧、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 等;气溶胶污染,如粉尘、烟尘等固体粒子及烟 雾,雾气等液体粒子,它们通过沉降或降水进入 土壤,造成污染。例如,有色金属冶炼厂排出的 废气中含有铬、铅、铜、镉等重金属,对附近的 土壤造成污染;生产磷肥、氟化物的工厂会对附 近的土壤造成粉尘污染和氟污染。
土壤污染与防治
1 2 3 4 5 6
土壤污染的概念 土壤污染的特点 土壤污染的原因 土壤污染的危害 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 我国土壤污染问题的防治措施
1 2 3 4 5 6
土壤污染的概念 土壤污染的特点 土壤污染的原因 土壤污染的危害 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 我国土壤污染问题的防治措施
什么是土壤污染?
• 土壤污染的防治包括二个方面: 一是“防” ,就是采取对策防止土壤污 染; 二是 “治” ,就是对已经污染的土壤进 行改良治理 。
一 土壤污染的预防措施:
1 科学地利用污水灌溉农田 : 废水种类繁多,成分复杂,有些工业废水可能 是无毒的,但与其他废水混合后,即变成了有毒 废水。 因此,利用污水灌溉农田时,必须符合不 同灌溉水质标准 ,否则,必须进行处理后,符合 标准要求后方可用于灌溉农田。
7 放射性物质对土壤的污染
土壤辐射污染的来源有铀矿和钍矿开采、铀矿 浓缩、核废料处理、核武器爆炸、核实验、燃煤 发电厂、磷酸盐矿开采加工等。大气层核试验的 散落物可造成土壤的放射性污染,放射性散落物 中,90Sr、137Cs的半衰期较长,易被土壤吸附,滞 留时间也较长。
1 42 3
土壤污染的概念 土壤污染的危害 土壤污染的特点 土壤污染的原因
2 土壤污染的累积性: 污染物质在大气和水体中,一般都比在土壤中 更容易迁移,这使得污染物质在土壤中并不像在大 气和水体中那样容易扩散和稀释,因此容易在土壤 中不断积累而超标,同时也使土壤污染具有很强的 地域性。
3 土壤污染具有不可逆转性 : 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基本上是一个不可转的过 程,许多有机化学物质的污染也需要较长的时间才 能降解,譬如:被某些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可能要 100~200 年时间才能够恢复。
1 3 2
土壤污染的概念 土壤污染的原因 土壤污染的特点
4 5 6
土壤污染的危害 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 我国土壤污业废水中,含有氮、磷、钾等 许多植物所需要的养分,所以合理地使用污水灌 溉农田,一般有增产效果。但污水中还含有重金 属、酚、氰化物等许多有毒有害的物质,如果污 水没有经过必要的处理而直接用于农田灌溉,会 将污水中有毒有害的物质带至农田,污染土壤。 例如冶炼、电镀、燃料、汞化物等工业废水能引 起镉、汞、铬、铜等重金属污染;石油化工、肥 料、农药等工业废水会引起酚、三氯乙醛、农药 等有机物的污染。
5 6
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 我国土壤污染问题的防治措施
• • • • •
第一、土壤污染使本来就紧张的耕地资源更加短缺 第二、土壤污染给人民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 第三、土壤污染给农业发展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 第四、土壤污染也是造成其他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第五、土壤污染中的污染物具有迁移性和滞留性, 有可能继续造成新的土地污染 • 第六、土壤污染严重危及后代子孙的利益,不利于 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癌症村传的沸沸扬扬。中国癌症村空 间分布很不均匀,除西藏、青海、甘肃、宁夏4省 份尚未发现癌症村外,全国27个省份都有分布,这 些省份的癌症村数量也相差悬殊。河南省的癌症 村数量超过39个,是最多的。 从形成原因看,除去 部分形成原因不明的癌症村,其余90%左右的癌症 村的形成都与现代工业污染有关。这类厂矿主要 包括化工厂、印染厂、造纸厂、制药厂、皮革厂、 酒精厂、发电厂、石灰窑等,其中化工厂造成环境 污染导致癌症村的现象最为普遍。
二 土壤污染的治理措施
1 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方法: 土壤污染物质可以通过生物降解或植物吸收而 被净化。 蚯蚓是一种能提高土壤自净能力的动物, 利用它还能处理城市垃圾和工业废弃物以及农药 、 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 积极推广使用农药污染的 微生物降解菌剂,以减少农药残留量; 利用植物 吸收去除污染。严重污染的土壤可改种某些非食 用的植物如花卉 、林木 、纤维作物等,也可种 植一些非食用的吸收重金属能力强的植物,如羊 齿类铁角蕨属植物对土壤重金属有较强的吸收聚 集能力,对镉的吸收率可达到10%, 连续种植多 年则能有效降低土壤含镉量。
1 2 3 4 5 6
土壤污染的概念 土壤污染的特点 土壤污染的原因 土壤污染的危害 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 我国土壤污染问题的防治措施
1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 大气,水和废弃物污染等问题一般都比较直观, 通过感官就能发现而土壤的污染则不同,它往往 要通过对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化验和农作物的残留 检测,甚至通过研究对人畜健康状况的影响才能 确定。因此,土壤污染从产生污染到出现问题通 常会滞后较长的时间,导致土壤污染问题一般都 不太容易受到重视。
土壤污染指进入土壤中的有害有毒物 质超出土壤自净能力,导致土壤物理、化学和 生物学性质发生改变,降低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危害人体健康的现象。但从环境科学角度来定 义,土壤污染是指进入土壤中的废物和有毒有 害物质超过了土壤自净能力,破坏土壤系统自 然平衡状态而造成土壤质量完全恶化或衰退的 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