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结缔组织
第三章结缔组织
![第三章结缔组织](https://img.taocdn.com/s3/m/1ad25ce05acfa1c7ab00cc3e.png)
2、弹性纤维
1)新鲜时呈黄色,又称黄纤 维 2)可被醛复红、地依红染成 紫色或棕褐色; 3) 较细(φ0.2-1μm ),直行, 分支交织,断端常卷曲; 4) EM: 核心:弹性蛋白--分子能任意卷 曲,分子间借共价键交联成网。 外周:电子密度较高微原纤维 5) 弹性纤维富于弹性而韧性 差。
结缔组织
结缔组织的一般特点:
1、组成:细胞 :无极性,数量少,种类多 纤维
细胞间质: 基质 (大量) 组织液
2、细胞无极性; 3、有血管; 4、来源:起源于胚胎时期的间充质,由间充质细胞 和大量无定形基质组成 5、功能:连接、支持、营养、保护等。
间充质
间充质细胞在胚胎时 期可分化为各种结缔 组织、血管内皮和平 滑肌纤维等。 成体内 的结缔组织仍保留少 量未分化的间充质细 胞。
3、网状纤维
1)由III型胶原蛋白构 成; 2)纤维细小、分支多, 交织成网; 3)银染呈黑色, PAS(+),HE不显示; 4)主要分布在结缔组 织与其它组织交界处, 如基膜的网板; 5)在造血器官和内分 泌腺构成支架。
7、白细胞
白细胞又称白血球。血液中的一类细胞。白细胞也 通常被称为免疫细胞。 人体和动物血液及组织中的无色细胞。有细胞核, 能作变形运动。白细胞一般有活跃的移动能力,它 们可以从血管内迁移到血管外,或从血管外组织迁 移到血管内。 白细胞除存在于血液和淋巴中外,也广泛存在于血 管、淋巴管以外的组织中,行使防御功能。
EM
绒毛;胞质有初、 次级溶酶体、吞 噬体、吞饮小泡 和残余体;膜附 近有许多微管、 微丝。 来源:由单核细 胞分化而来。
功能:
(1)运动:沿着某些化学物质的浓度梯度进 行定向移动,聚集到释放这些物质的病变部 位。 (2)吞噬作用:强大,包括非特异性与特异 性吞噬。伸出伪足包围细菌、衰老细胞等, 进而摄入胞质内形成吞噬体或吞饮小泡,与 初级溶酶体融合,形成次级溶酶体后被溶酶 体酶消化分解。
03第三章结缔组织
![03第三章结缔组织](https://img.taocdn.com/s3/m/1e7ad06b6294dd88d1d26b2c.png)
疏松结缔组织
规则致密结缔组织
固有结缔组织
组织
脂肪组织
结
缔
组 织
软骨组织
透明软骨 弹性软骨
棕色脂肪组织
骨组织
纤维软骨
血液
一、疏松结缔组织
疏松结缔组织又称蜂窝组织。
其特点是细胞种类较多,纤维较少,排列稀疏,富含血管 和神经(末梢)。
在机体的储存方式:绝 大部分是以三酰甘油的 形式储存于脂肪组织。
脂肪组织结构模式图
根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分为:
①黄色脂肪组织: 由单泡脂肪细胞构成,黄色或白色, 主要分布于皮下、网膜和系膜等。成 年动物脂肪多属此类。具有贮能、维 持体温和保护的功能。 ②棕色脂肪组织: 由多泡脂肪细胞构成,棕色。存在于 幼龄动物和冬眠动物。其作用是产能。
功
功
能
能
静
活
止
跃
纤维细胞
2.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模式图
光镜:形态多样,核小,染色深。胞质多呈嗜酸性。 电镜:细胞表面有许多皱褶、微绒毛;胞质内含大量溶酶体、
吞噬体;细胞膜附近有许多微丝和微管。 功能:定向运动和趋化性;吞噬作用;合成和分泌作用;参与
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
巨噬细胞-HE染色
初级溶酶体
分布:在消化道及呼吸道固有 结缔组织和有慢性炎症部位较 多。
功能:合成、储存和分泌免疫 球蛋白即抗体,参与机体体液 免疫应答。
P:浆细胞
浆细胞
4.肥大细胞
光镜:细胞较大,圆形或卵圆形;核小而圆,位于细胞中央; 胞质内充满异染性嗜碱性颗粒。
电镜:颗粒大小不一,圆形或卵圆形,有膜包裹,内含嗜酸 性粒细胞趋化因子、肝素和组胺,胞质内有白三烯。
结缔组织
![结缔组织](https://img.taocdn.com/s3/m/e79eaf014a7302768e993970.png)
毛细血管
动脉端 毛细淋巴管
静脉端
细胞赖以生存的体液内环境;组织液不断更新 32 有利于组织中的细胞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
三、致密结缔组织
(dense connective tissue)
结构特点与分类
纤维粗大排列致密,细胞和基质甚少 分类 (三类) 1.规则的致密结缔组织 2.不规则的致密结缔组织 3.弹性组织
extracellular substance
fiber
collagenous fiber
elastic fiber
reticular fiber
ground substance
Tissue fluid
40
LM: 不规则形、胞核较 小,染色深,胞质丰富 嗜酸性,含有空泡或异 物颗粒。
SEM:表面微皱褶、突起多。 TEM:大量丰富的溶酶体、 残余体、吞噬体吞饮泡等。 12
巨噬细胞的功能
(1)趋化性 受某些化学物质吸引而定向运 动,在趋化因子的作用下转变为活化的游 走细胞。 变形运动:借助胞质溶胶凝胶转变形成 伪足异物。
细胞 + 细胞外基质
数量少 种类多 分散分布 无极性 纤维
基质
组织液
间充质细胞
基质
起源于间充质 (mesenchyme)
3
(二)结缔组织种类
固有结缔组织 血液 软骨 骨 •疏松结缔组织 •致密结缔组织 •脂肪组织 •网状组织
(三)结缔组织的功能
连接、支持、防御保护、营养修复等
4
二、疏松结缔组织(蜂窝组织)
固定的细胞成份: 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 脂肪细胞(fat cell) 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mesenchymal cell) 不固定的游走细胞: 巨噬细胞(macrophage) 浆细胞(plasma cell) 肥大细胞(mast cell) 白细胞(leukocyte)等
第3章 结缔组织
![第3章 结缔组织](https://img.taocdn.com/s3/m/582c9f2db4daa58da0114a17.png)
白细胞(leukocyte) • 来源于血液的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 • 形态:(在血液一章中讲述) • 功能:免疫防御
肥大细胞
脂肪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成纤维细胞
巨噬细胞 单核细胞
浆细胞
中性粒细胞
一、疏松结缔组织 — 纤维
胶原纤维
弹性纤维
网状纤维
一、疏松结缔组织 — 纤维
胶原纤维(collagen fiber)
一、疏松结缔组织 — 细胞
成纤维 细胞 巨噬细胞 浆细胞 肥大细胞 脂肪细胞 间充质 细胞 白细胞
脂肪细胞(fat cell)
图16
• LM:大,圆或多边形,胞质含一大脂滴
(HE标本中被溶解呈大空泡状)
核扁圆,偏于一侧
• 功能:
合成和贮存脂肪,参与脂类代谢
一、疏松结缔组织 — 细胞
成纤维 细胞 巨噬细胞 浆细胞 肥大细胞 脂肪细胞 间充质 细胞 白细胞
图1 间充质立体模式图
图2 疏松结缔组织模式图
4 3 1 2
图3 疏松结缔组织光镜图 (腹膜铺片;醛复红与偶氮焰红染色) 1巨噬细胞 2肥大细胞 3胶原纤维 4弹性纤维
图4 成纤维细胞光镜图
图5 成纤维细胞(A) 和纤维细胞(B) 超微结构模式图
图6
巨噬细胞光镜图
图 7 巨 噬 细 胞 超 微 结 构 立 体 模 式 图
间充质 细胞 白细胞
浆细胞
• 功能:颗粒内含肝素、组胺、嗜酸性粒细 胞趋化因子等,胞质含白三烯,释放后引 发过敏反应
一、疏松结缔组织 — 细胞
成纤维 细胞 巨噬细胞 浆细胞 肥大细胞 脂肪细胞 间充质 细胞 白细胞
肝素:抗凝血 组胺(作用快)、白三烯(作用慢): 皮肤小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 导致组织水肿→荨麻疹 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哮喘 全身小动脉扩张,血压急剧下降→休克 统称过敏反应; 引发过敏反应的抗原称过敏原 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吸引嗜酸性粒细胞,对抗过敏反应
第3章结缔组织
![第3章结缔组织](https://img.taocdn.com/s3/m/6cc257406c175f0e7cd137a4.png)
➢肥大细胞(mast cell)
➢白细胞(leukocyte)
Binzhou Medical College:Wang Dong
Connective Tissue
10
A. 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
June 14, 2020
Binzhou Medical College:Wang Dong
Connective Tissue
June 14, 2020
Binzhou Medical College:Wang Dong
Connective Tissue
16
B. 巨噬细胞Macrophage
June 14, 2020
功能 ①吞噬作用
特异性吞噬 --有识别因子(抗体) 非特异性吞噬 -- 无识别因子
②抗原提呈
MHC-II+抗原肽
Connective Tissue
上皮组织
3
June 14, 2020
Binzhou Medical College:Wang Dong
Connective Tissue
结缔组织
4
June 14, 2020
Binzhou Medical College:Wang Dong
Connective Tissue
提呈抗原给T细胞
③分泌功能
溶菌酶 补体 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Binzhou Medical College:Wang Dong
Connective Tissue
17
C. 浆细胞Plasma cell
Structure:
LM:
➢Ovoid with an eccentrically placed nucleus having its denser chromatin granules clumped regularly around the nuclear membrane
第三章结缔组织
![第三章结缔组织](https://img.taocdn.com/s3/m/44128f95b9f3f90f76c61b57.png)
第三章固有结缔组织一、结缔组织的一般特性1、细胞少,细胞外基质(基质、纤维、组织液)多;2、无极性,细胞散在分布;3、分布广泛;4、具连接、支持、营养、运输、保护等多种功能;5、均由胚胎时期的间充质演化而来;二、结缔组织的分类疏松结缔组织固有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血液、淋巴脂肪组织软骨、骨网状组织(广义)(狭义)间充质由间充质细胞和无定形基质构成;细胞星状,以突起连成网;核大,核仁明显,胞质弱嗜碱性;分化低,为多能干细胞,分化成多种结缔组织细胞、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等;成体的结缔组织内量少。
三、疏松结缔组织: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特点:细胞种类较多,纤维数量较少,排列稀疏。
亦称蜂窝组织。
分布:广泛,器官、组织和细胞之间,具连接、支持、防御和修复等功能。
(一)细胞组成包括:成纤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脂肪细胞,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白细胞1、成纤维细胞•最主要的细胞,常附着在胶原纤维上;•LM:细胞扁平,多突起。
核大、胞质较丰富,弱嗜碱性;•功能:合成纤维和基质。
(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弹性纤维);举例:胶原纤维的合成1)rER合成前胶原蛋白2)GC加入糖基出胞外3)形成原胶原蛋白分子4)重排聚合成胶原原纤维5)糖蛋白粘合成胶原纤维•静止状态时称纤维细胞。
2、浆细胞•LM: 卵圆形,核圆,多偏一侧,染色质常成粗块状,辐射状分布,胞质嗜碱性,核旁有一浅染区。
•分布:病原微生物易于侵入的部位(消化、呼吸管道)及慢性炎症部位。
•EM:含大量平行排列的rER,浅染区内有高尔基复合体•功能:参与免疫应答,合成与分泌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Ig,即抗体antibody3、巨噬细胞•一种免疫细胞,具强大的吞噬能力。
•LM:形态随功能状态而改变,活跃者有伪足而形态不规则。
核较小,卵圆形或肾形,多为偏心位,着色深。
胞质丰富,多呈嗜酸性。
•EM:表面有许多皱褶、微绒毛和少数球形隆起;胞质含大量各级溶酶体、吞噬体、吞饮泡和残余体;细胞膜内侧有较多微丝和微管,参与细胞的运动。
第三章 结缔组织
![第三章 结缔组织](https://img.taocdn.com/s3/m/5f607697f111f18582d05a7c.png)
(三)基质(ground substance)
无定型的胶状物 有一定的粘性。
基质
蛋白多糖(proteoglycan)
蛋白质 连接蛋白 核心蛋白
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
糖胺多糖
硫酸软骨素(chondroitin sulfate) 硫酸角质素(keratin sulfate)
硫酸肝素(heparin sulfate)
LM:
伪足 胞质嗜酸性 可含有异物颗粒
EM: 溶酶体和残余体 微丝和微管,参与细胞运动
巨噬细胞功能
(1)吞噬作用: (2)抗原提呈作用: (3)分泌功能:能分泌多种生物 活性物质包括 溶菌素、补体、多 种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等。
3.浆细胞(plasma cell) 光镜:胞质嗜碱性
核位于细胞的一侧 异染色质成粗块、车轮状 电镜:rER(粗面内质网) Gol.(高尔基复合体) 功能:合成与分泌免疫球蛋白。
功能特点:具有弹性。
M
3 .网状纤维(reticular fibres)
光镜:纤维较细,有分支,交织成网,
用银染法,网状纤维呈黑色,又称嗜银 纤维(argyrophilic fiber)。
电镜:网状纤维由胶原蛋白构成,也有周期 性横纹, 纤维表面被覆蛋白多糖和糖蛋白,具 有嗜银性。
功能:构成组织和器官的支架。
(四)功能:①连接
②支持 ③营养 ④保护
(五)来源:胚胎时期的间充质
二、疏松结缔组织
又称蜂窝组织。 (一)细胞构成(共7种)
1. 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 蛋白质分泌细胞。 静止状态时称纤维细胞 (fibrocyte)。
功能
a:形成胶原纤维、弹性纤维 和网 状纤维
第三章结缔组织
![第三章结缔组织](https://img.taocdn.com/s3/m/e3830dc4ad51f01dc381f106.png)
哈佛氏系统 分布在内、外环骨板之间与骨干长轴纵行排列 的圆筒状结构,称哈佛氏系统。 哈佛氏系统中央有哈佛氏管,管内有营养骨质 的血管和神经。以哈佛氏管为中心,周围有呈 同心圆状排列的骨板,称哈佛氏骨板。 各层哈佛氏骨板间有骨陷窝,内有骨细胞。骨 陷窝向四周发出一些骨小管,骨细胞的突起伸 入骨小管内。骨小管彼此吻合,与哈佛氏管相 通,以实现血液与骨细胞间的物质交换。
B:骨原细胞 骨膜内,是骨组织的干细胞,可转化为成 骨细胞 C: 成骨细胞:分布在骨组织表面,成年前多,低柱状 或椭圆形,有细小突起,突起深入到表层骨小管内内。 分泌骨基质的有机成分类骨质,同时向类骨质释放基 质小泡,使骨质钙化。被类骨质包埋后成为骨细胞 D:破骨细胞: 破骨细胞是分布在骨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其胞体大, 数量少,核大,并且有多核,又称多核巨细胞。 功能:溶解、吸收陈旧的残骨。
3、肥大细胞 形态:圆或卵圆形。 结构:胞浆内有大量粗大的嗜碱性颗粒, 异染性。 肝素 组胺 白三烯 趋化因子 功能:引起过敏反应。
肥大细胞
肥大细胞
肥大C可产生肝素、组胺、白三烯等
毛细血管 通透性 血浆液体溢出
支气管平 滑肌痉挛 哮喘
血管扩张
血压 休克
过 敏 反 应
4、浆细胞plasma cell 形态:圆或卵圆形 结构LM:核小、偏位,核染色质呈车 轮状; 胞质嗜碱性,近核侧有浅染区; RER丰富的RER,发达的GOL。 功能:分泌免疫球蛋白Ig,参与体 液免 疫。 来源:B淋巴细胞。
1
成纤维细胞
成纤维细 胞
2、巨噬细胞 macrophage 形态:圆形或不规则形 结构: 核小、着色深,胞质丰富、嗜酸性, 颗粒 皱褶和突起;大量溶酶体、吞噬体、吞饮小 泡。 功能: 变形运动和趋化性、分泌功能、识别、 粘附和吞噬功能、参与免疫反应。 来源:血液中的单核细胞。
第3章 结缔组织
![第3章 结缔组织](https://img.taocdn.com/s3/m/8d7f2eeb19e8b8f67c1cb9ff.png)
(三) 基质
生物大分子构成的胶状物 1)蛋白多糖(基质主要成分)—构成分子筛 透明质酸(为主链),蛋白多糖亚单位。 2)纤维粘连蛋白:主要为粘连性糖白质。 3)组织液(略)
二 致密结缔组织
以纤维为主要成分,纤维粗大,排列致密。 1 规则的致密CT:如肌腱.腱膜,胶原纤维平 行排列,基质和细胞少。
(一)细胞
1 成纤维细胞: 是CT中最主要的细胞 形态:LM 胞体较大,扁平多突起, 胞质丰富弱嗜碱性, 核卵圆,着色浅,核仁明显; EM RER、Go 功能:合成和分泌蛋白质(产生纤维和基质)。 纤维细胞
2 巨噬细胞(组织细胞):来源于单核细胞 形态:LM 形态多样, 核小,着色深, 胞质丰富,嗜酸性, 有异物颗粒,空泡; EM 表面有皱褶.小泡和微绒毛,胞质内大 量溶酶体.吞饮小泡.吞噬体.残余体 及胞膜内侧有许多微管、微丝等。 功能: (前提:趋化性定向运动) 吞噬作用 抗原提呈作用 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3 浆细胞:来源于B淋巴细胞 形态: LM 圆或卵圆, 核圆偏位,染色质呈辐射状(车轮状), 胞质丰富,嗜碱性,核旁有一浅染区; EM 丰富RER,Ri,发达Go。 功能:合成和分泌抗体(免疫球蛋白)。
4 肥大细胞 形态:LM 胞体大,圆或卵圆, 核小,着色深, 胞质充满颗粒(嗜碱性,水溶性,颗粒 内含肝素.组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 子).白三烯 功能:与变态反应有关。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steps in phagocytosis:
1.Attachment of the bacterium to the long membrane evaginations, called pseudopodia. 2.Ingestion of the bacterium forming a "phagosome," which moves toward the lysosome. 3.Fusion of the lysosome and phagosome, releasing lysosomal enzymes into the phagosome. 4.Digestion of the ingested material. 5.Release of digestion products from the cell.
第3章结缔组织ppt课件
![第3章结缔组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ba9374a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93.png)
三、网状组织
四、脂肪组织
黄色脂肪组织
棕色脂肪组织
一、疏松结缔组织
1.细胞: (1)成纤维细胞 ( fibroblast ) LM: 扁平星状;核大,浅,核仁明显;胞质 嗜碱性,
成纤维细胞 EM:丰富的RER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 (fibroblast) 功能:合成和分泌细胞外基质,即纤维和基质
纤维细胞与成纤维细胞
(fibrocyte) (fibroblast)
大多以蛋白为主。疏松结缔组织中的 糖蛋白主要包括纤维粘连蛋白、层粘连蛋 白、软骨粘连蛋白等。这类生物大分子既 参与构成分子筛,又通过它们的连接和介 导作用影响细胞的粘附、迁移以及参与调 节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3)组织液(tissue fluid)及其循环
二、致密结缔组织
不规则的致吞噬
识别因子 识别因子受体
非特异性吞噬
巨噬细胞功能 3: 参与和调节免疫应答:
(1)摄取、加工、呈递抗原:
抗原呈递分子—主要组织相 容性复合物-Ⅱ类(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Ⅱ,MHC-Ⅱ)分子;抗原MHC-Ⅱ类分子复合物;
抗原呈递细胞 异抗原—外来抗原
第3章
结缔组织
(connective tissue)
第3章 结缔组织
结缔组织的组成: 细胞 细胞外基质
纤维 基质
结缔组织的特点:
1、细胞外基质(细 胞间质)多,由 细丝状的纤维、 基质和组织液组 成
2、细胞无极性,分 散在细胞外基质 内。
第3章 结缔组织
结缔组织的分类:
疏松结缔组织(蜂窝组织) 固有结缔组织 致密结缔组织
浆细胞
( plasma cell )
EM:
第三章结缔组织
![第三章结缔组织](https://img.taocdn.com/s3/m/65d44afcd0d233d4b14e69b1.png)
肥大细胞 ———
(5)脂肪C
• 胞体圆球形或挤压成多边形 • 细胞核偏位 • 胞质少 • 含大量脂滴HE染色呈空泡状 功能: • 产生和贮存脂肪
(6) 未分化的间充质C
成纤维C (7)白C
内皮C
平滑肌C
从小血管游走出的白C:如淋巴C、嗜 酸性粒C、中性粒C等
2. 纤维(Fiber-f) (1)胶原f:又称白f, H-E:f 粗细不等,粉红色、波浪状 走行、分支交织成网。 化学成分: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 胶原蛋白→胶原原纤维→胶原纤维 作用:韧性大,抗拉力强。
疏松结缔组织模式图
成纤维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网状纤维 浆细胞 纤维细胞
中性粒细胞
组成:
成纤维细胞 巨噬细胞
浆细胞
细胞
肥大细胞
脂肪细胞
白细胞
LCT
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
细胞间质
胶原纤维 纤维
弹性纤维 网状纤维
基质
疏松结缔组织铺片
1.细胞
( 1 ) 成纤维C
LM: 胞体大,扁平多突起,
胞质弱嗜碱性,
核卵圆形,核仁明显
EM: 丰富的RER,FR
发达的Gol 功能:形成三种纤维及基质
创伤修复 静止状态:纤维细胞。
线粒体
成纤维细胞
粗面内质网 纤维细胞
(2) 巨噬C LM:形态多样,伪足;核小、深染;
胞质嗜酸性,可含有异物颗粒 EM:溶酶体、吞噬体、吞饮小泡
残余体、微丝和微管。 功能:趋化性和变形运动;
吞噬作用; 参与和调节免疫应答 分泌作用; 来源:血液中的单核细胞
(3)浆C LM: 圆或卵圆形, 胞质嗜碱性
核圆、位于细胞的一侧 染色质:辐射状分布 EM: RER(粗面内质网)、FR. Gol.(高尔基复合体) 功能:合成与分泌免疫球蛋白(Ig),即抗体。
第三章 结缔组织
![第三章 结缔组织](https://img.taocdn.com/s3/m/1f7e0ddf33d4b14e84246801.png)
有保温、缓冲、支持等功能。
棕色脂肪组织:毛细血管丰富,一个细胞有 多个脂滴。见于新生儿。
四、网状组织 (reticular tissue)
网状细胞:是特化的成纤维细胞。星形多突, 核大、着色浅,核仁明显,胞质嗜碱性 结构
易着色,嗜银性
EM:胶原原纤维,有横纹 化学成分:胶原蛋白(Ⅲ 型), 表面有 多糖和糖蛋白
(PAS+)
2.基质(ground substance)
蛋白多糖 糖蛋白 proteoglycan glycoprotein
组织液
tissue fluid
(1)蛋白多糖(proteoglycans) 蛋白质
量均较小,主要为成纤维细胞。基质少。
不规则致密结缔组织 (如: 真皮,硬脑膜) 根据纤维的性质 及排列方式
规则致密结缔组织 (如: 肌腱,韧带 )
弹性致密结缔组织 (如项韧带、黄韧带、
主动脉中膜)
不规则致密结缔组织
真皮
规则致密结缔组织
肌腱
弹性致密结缔组织
大动脉壁 醛复红染色
三、脂肪组织(adipose tissue)
疏松结缔组织
白细胞
胶原纤维
纤维 弹性纤维
网状纤维 细胞间质 蛋白多糖 基质 糖蛋白 组织液
1.纤维
(1)胶原纤维(collagenous fiber):又称白纤维。 LM:较粗,HE染色呈粉红带状, 波浪状走行,可有分支 。 EM:胶原原纤维(collagenous fibril),有横纹。
化学成分:胶原蛋白(I型、III型)。
肥大细胞的作用机制
第3章 结缔组织
![第3章 结缔组织](https://img.taocdn.com/s3/m/e1a1af0079563c1ec5da7121.png)
核仁明显;胞质弱嗜碱性
电镜: 胞质内含丰富粗面内质网 和发达高尔基复合体 功能: 合成蛋白质(纤维和基质) 分泌多种生长因子,调节 细胞的增殖分化
纤维细胞(fibrocyte)
功能处于静止状态 细胞小,呈长梭形; 核小,细长,色深; 胞质少,呈嗜酸性 电镜下粗面内质网少, 高尔基复合体不发达 功能:可逆转为成纤维 细胞,参与组织修复
3.组织液(tissue fluid) 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水和溶解于水中的 电解质、单糖、气体等小分子物质穿过 毛细血管壁进入基质,形成组织液
回流:大部分经毛细血管静脉端入血 小部分进入毛细淋巴管成为淋巴 功能:物质交换;细胞赖以生存的体液环境 产生和回流失衡导致脱水或水肿
二、致密结缔组织(dense connective tissue)
抗原提呈过程:
A.巨噬细胞吞噬抗原
B.抗原被溶酶体分解, 保留最具特征性的分子 基团(抗原肽)
C.形成抗原肽-MHC分子 复合物 D.呈递到细胞表面 E.T细胞接触抗原肽后被 激活并发生免疫应答
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分子
3.浆细胞(plasma cell) 光镜:呈卵圆或圆形。核圆,偏一侧,异染色 质成块状,辐射状分布。胞质嗜碱性 电镜: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 功能:合成与分泌免疫球蛋白(抗体)
2.棕色脂肪组织
结构: 多泡脂肪细胞,含丰富的毛细血管 分布: 新生儿、冬眠动物 新生儿的肩胛间区、腋窝及颈后部 功能: 寒冷刺激下,脂类分解、氧化、产热
四、网状组织(reticular tissue)
组成: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 网状细胞: 星形多突起,突起互连成网;核大而圆, 色浅,核仁明显;胞质内粗面内质网丰富
第3章 结缔组织-血液
![第3章 结缔组织-血液](https://img.taocdn.com/s3/m/d869631cc281e53a5802ff3f.png)
形态结构: 形态结构: LM: 圆形或椭圆形; LM: 圆形或椭圆形; 核卵圆形、肾形、马蹄跌形或不规则形; 核卵圆形、肾形、马蹄跌形或不规则形; 胞质弱嗜碱性(灰蓝色) 胞质弱嗜碱性(灰蓝色), 有嗜天青颗粒。 有嗜天青颗粒。
EM: : 嗜天青颗粒是一种溶酶体。 嗜天青颗粒是一种溶酶体。 功能: 功能: 吞噬细胞的前身。 吞噬细胞的前身。
(5)淋巴细胞 )
数量: 占白细胞总数20% 数量: 占白细胞总数20%~30%, 直径: 小淋巴细胞5 8μm, 直径: 小淋巴细胞5~8μm,
中淋巴细胞9 12μm, 中淋巴细胞9~12μm, 大淋巴细胞13 20μm。 13~ 大淋巴细胞13~20μm。
形态结构: 形态结构: LM: 圆形或椭圆形; : 圆形或椭圆形; 核大而圆,核质比=9:1 =9:1; 核大而圆,核质比=9:1; 胞质强嗜碱性(蔚蓝色) 胞质强嗜碱性(蔚蓝色), 有嗜天青颗粒。 有嗜天青颗粒。
EM: : 嗜碱性颗粒内含: 嗜碱性颗粒内含: 肝素, 肝素, 组胺。 组胺。 白三烯。 胞质内含 白三烯。 功能: 功能: ≈肥大细胞。 肥大细胞。
(3) 嗜酸性粒细胞 )
数量: 占白细胞总数0.5% 数量: 占白细胞总数0.5%~3%, 15µm。 直径: 直径: 10~15 。 形态结构: 形态结构: LM: 球形;核多分2 LM: 球形;核多分2叶; 胞质充满粗大的嗜酸性颗粒,呈橘红色。 胞质充满粗大的嗜酸性颗粒,呈橘红色。
成
三、血液
血液的组成
血液 红细胞 血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血浆 纤 维 蛋 白 原 血 清 白 白 白
血浆 白细胞 血小板 红细胞
学习重点
1.红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红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红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2.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的结构(光镜和电镜)及功能。 淋巴细胞的结构(光镜和电镜)及功能。
西南医科大学-组胚-第三章 结缔组织
![西南医科大学-组胚-第三章 结缔组织](https://img.taocdn.com/s3/m/d4f4a8cf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06.png)
小分子物质通过 防御性屏障:大分子物质、
细菌等 病理:
结合蛋白 核心蛋白 透明质酸
蛋白聚糖聚合体
硫酸软骨素 硫酸角质素
★组织液 tissue fluid:
①来源: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的液体
(血浆—02和营养物质)
②去路:毛细血管静脉端和毛细淋巴管
(代谢废物和C02)
又称白纤维 L.M:粗大的条索状、
交织成网 0.5~10 µm 粉红色 E.M:胶原原纤维 --64nm周期性横纹 特性:韧性好、弹性差 分布:广泛、CT
EM:胶原纤维
(2)弹性纤维 elastic fiber
又称黄纤维 L.M:
折光性 亮红色
0.2~1.0 µm 特染:细丝状 紫兰色
有分支 相互交织 E.M:弹性蛋白 + 微原纤维 特性:弹性好、韧性差 分布:CT、大动脉
2、软骨组织和骨组织 (固态)
3、血液和淋巴
(液态)
固 有
疏松结缔组织 (基质为主)
结 致密结缔组织 (纤维为主)
缔 组
脂肪组织
织 网状组织
基质多样性—胶态、固态、液态
来源于结缔组织的恶性肿瘤—肉瘤(sarcoma) 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癌(carcinoma )
(一)疏松结缔组织 ( Loose CT. )
(一)特点 1.组成:细胞少,细胞外基质为主 2.结构
1)无极性 2)血管、
神经丰富 3.分布:广泛
4.功能:支持、连接、营养、保护、 修复、防御、免疫等
5.来源:胚胎时期的间充质(mesenchyme)
(二)结缔组织组成
基质
胶原纤维
纤维 弹性纤维 网状纤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细胞/3.浆细胞 plasma cell
LM: 圆形或椭圆形; 核圆,偏位,呈车轮状; 胞质嗜碱性,核旁浅染区。
(一)细胞/3.浆细胞 plasma cell
EM:粗、高 功能: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抗体) 分布:消化道、呼吸道CT及慢性炎症部位
(一)细胞/4.肥大细胞mast cell
概述:
组成:细胞+细胞外基质(纤维、基质) 特点:细胞少,细胞外基质多;
细胞散在分布,无极性; 分类: 功能:连接、支持、营养、运输、保护 来源:胚胎时期的间充质
来源于结缔组织的恶性肿瘤称:肉瘤
分类
疏松结缔组织
固有结缔组织 致密结缔组织
血液
脂肪组织
软骨组织
网状组织
骨组织
间充质
一、疏松结缔组织 蜂窝织炎
二.致密结缔组织
dense connective tissue
特点:细胞少、纤维粗大、致密 规则致密结缔组织:肌腱 不规则致密结缔组织:真皮、被膜 弹性组织:黄韧带、大动脉中膜
三.脂肪组织 adipose tissue
四.网状组织 reticular tissue
组成:网状细胞 网状纤维
分布:造血组织 淋巴组织
数量少,又名黄纤维 LM:细丝状,交织成网 EM:中低外高
(二)纤维/3.网状纤维reticular fiber
又名嗜银纤维 LM:银染,细短,
交织成网 EM:周期性横纹 分布:存在于网状组织
(三)基质 ground substance
蛋白多糖+纤维黏连蛋白+组织液 蛋白质+糖胺多糖
分子筛:防御屏障
LM: 圆形或卵圆形; 核小而圆,居中; 充满粗大的嗜碱性颗粒。 甲苯胺蓝—紫红色—异染性
(一)细胞/4.肥大细胞mast cell
功能:引起过敏反应 分布:与外界接触部位
沿小血管分布
颗粒内:组胺、肝素及 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基质内:白三烯
(一)细胞/5.脂肪细胞 fat cell
苏丹黑染色
HE染色
(一)细胞/6、7 6.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 成体CT内的干细胞
7.白细胞
(二)纤维/1.胶原纤维
collagenous fiber
数量最多,白纤维
LM:嗜酸性,粗细不等,交织成网 EM:胶原原纤维,周期性横纹
疏松结缔组织
切片
铺片
胶原原纤维
(二)纤维/2.弹性纤维 elastic fiber
白细胞
鸡丁米线
纤
巨
维
成
基
浆
质
肥
分
脂
子
未
筛
白
(一)细胞/1.成纤维细胞 fibroblast
LM: 细胞较大,多突起; 核大,卵圆,色浅,核仁明显; 胞质弱嗜碱性。
(一)细胞/1.成纤维细胞 fibroblast
EM:粗、高 功能:合成和分泌蛋白质
形成细胞外纤维和基质
纤维细胞 fibrocyte 外科手术后:补充VitC
(一)细胞/2.巨噬细胞macrophage
LM: 圆形或不规则; 核小/圆形/深染/偏位; 胞质多呈嗜酸性.
(一)细胞/2.巨噬细胞macrophage
EM: 皱褶和微绒毛 微丝、微管 大量溶酶体 粗、高
功能:(趋化性) 运动及吞噬作用 抗原提呈作用 分泌功能
(一)细胞/2.巨噬细胞macrophage 巨噬细胞的运动 巨噬细胞吞噬细菌
loose connective tissue 特点: 1.细胞种类多,纤维较少, 排列稀疏,又称蜂窝组织; 2.血管丰富。
分布:器官及组织之间
功能:连接、支持、营养、防御、修复等
组成
成纤维细胞
巨噬细胞
胶原纤维细 胞Leabharlann 浆细胞 肥大细胞 脂肪细胞
细胞外基质
纤维 弹性纤维 基质 网状纤维
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