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作为其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资产浪费、资产闲置、资产损坏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和效益。
有必要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寻求有效的对策,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的提升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一、存在的问题1. 资产浪费严重。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采办办公设备、文具、办公用品等方面缺乏有效的节约意识,大量使用公款购买昂贵的产品,导致资金浪费,严重影响了单位的经济效益。
2. 资产闲置现象突出。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决策机制不够灵活,一些办公用品、设备等资产长期得不到有效利用,甚至闲置多年,这不仅浪费了资源,还影响了单位的运行效率。
3. 资产管理责任模糊。
在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中,由于资产管理责任不够明确,一些工作人员对资产的管理工作缺乏重视,导致资产管理混乱,易发生丢失、损坏等问题。
4. 资产损坏修理不及时。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一些设备、机器容易出现故障或损坏,但单位没有成熟的维修保养机制,导致一旦出现故障就需要大量的维修费用,给单位的正常运行带来了损失。
5. 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低。
由于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还停滞在传统管理模式,缺乏现代信息技术支持,资产信息化管理工作不够完善和规范,容易出现管理信息不全、不准确等问题。
二、对策建议1. 加强资产管理制度建设。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明确资产管理的政策、流程和程序,强化制度落实,使所有工作人员都清楚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以此为依据进行资产的全面管理。
2. 增强资产管理意识。
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加强对全体工作人员的资产管理意识培养,使他们树立节约、勤俭、科学合理使用资产的理念,从而减少资产的浪费和闲置现象。
3. 加强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
试析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试析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资产的管理越发受到社会的重视。
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其国有资产的管理具有一定特殊性,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本文将试析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1.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特殊性,其管理体制相对僵化且缺乏有效监管,导致国有资产管理缺乏有效的约束和监督。
在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中,存在着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国有资产管理的自由度较高,容易导致资源浪费和滥用。
2.国有资产流动性差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多为固定资产,包括房屋、土地、设备等,这些资产的流动性较差,难以进行有效的配置和管理。
一些资产长期处于闲置状态,无法充分发挥其效益,造成资源浪费。
3.监管机制不健全4.管理理念陈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着管理理念陈旧的问题,过分注重资产的固定性和保值性,忽视了资产的流动性和增值性。
缺乏创新的管理思路和方法,导致国有资产管理的效益不高。
二、改进措施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管理体制,明确权责,厘清管理权限,加强监督和约束,确保资产可以得到有效的管理和利用。
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激励管理人员在国有资产管理中发挥更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通过在国有资产管理中引入合理的激励机制,推动国有资产的流动,推动其有效配置和管理,全面提高资产的效益。
在政策层面要对资产流动性问题进行研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为国有资产的流动提供更好的制度环境。
在国有资产管理中要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推动国有资产管理向着科学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
要注重资产的增值性和流动性,并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提高,提升其管理水平和能力。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践中存在许多问题,但也是一个值得重视和改进的领域。
通过完善管理体制、提高国有资产流动性、健全监管机制和创新管理理念等举措,可以有效解决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国有资产管理向着更加科学和规范的方向发展,为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是指对单位所有的资产进行规范、科学地管理和运用,以实现资产的最大化利用和效益。
在实际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资产流动管理不规范、资产使用效益不明显等。
为此,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展开,提出一些建议,以期改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的问题。
一、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是影响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原因。
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制度存在着漏洞和不足,导致资产管理工作无法有效开展。
部分单位的资产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规章制度不足,导致资产管理工作无法依法依规进行。
部分单位的资产管理制度存在着滞后性,无法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使得资产管理工作无法高效进行。
针对这一问题,建议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并不断更新完善,以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
加强对制度的宣传和培训,使全体工作人员能够熟悉并遵守相关规定,确保资产管理工作的规范和有效开展。
针对这一问题,建议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对资产流动的监管,建立健全的资产流动管理制度,严格规范资产的流向和使用,确保资产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加强对资产流动的监控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提高资产使用的效益。
三、资产使用效益不明显的问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使用效益不明显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许多单位在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资产使用效益低下、资产闲置浪费等问题,导致资产的使用价值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部分单位对资产的使用和维护管理不力,导致资产的寿命缩短,使用效益降低。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作为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是其运转的基础,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出现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运营效率和社会形象。
本文将就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资产管理制度不规范在行政事业单位中,资产管理制度往往不够完善,对资产的归集、使用、处置等环节缺乏明确的规定,导致资产管理混乱,容易引发资产流失和损坏等问题。
2. 资产管理流程不清晰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流程通常不够清晰,缺乏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和人员,导致资产管理流程不畅,容易出现资产遗失和浪费的情况。
3. 资产管理信息化程度低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仍然停留在手工记录的阶段,缺乏信息化管理手段,容易出现管理混乱和信息不畅的情况。
4. 资产使用不当在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中,由于对资产使用的管理不当,导致资产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造成资源浪费和损失。
5. 资产盘点不及时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对资产盘点工作不够重视,导致资产的真实情况无法及时掌握,容易出现资产丢失或损坏的情况。
二、对策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建立健全的资产管理制度,针对资产的归集、使用、处置等环节制定详细的管理规定,并加强对制度的宣传和培训,确保全体工作人员能够熟悉和执行这些规定。
建立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和人员,负责资产的登记、领用、使用、维护和处置,明确资产管理的责任主体和流程,加强对资产的监督和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加快推动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管理资产,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便于对资产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加强对资产使用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定期的资产维护和保养制度,延长资产的使用寿命,减少资源浪费和损失。
定期开展资产盘点工作,了解资产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保障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三、总结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其资产管理的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其工作效率和形象。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一、存在的问题1. 管理体制不够科学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就是管理体制不够科学。
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设立不够明确,职责不够明确,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够高,管理模式过于单一,导致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都受到了影响。
2. 制度不够健全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漏洞,部分单位的管理制度一直停留在表面工作的层面,对实际管理工作的规范和制约不够力度,导致了固定资产投入和使用的不规范、不合理的现象。
3. 信息化程度不够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大部分固定资产管理仍然是依靠手工作业、纸质档案和人工盘点等传统模式进行,效率低下,出现了信息不畅通、数据不及时等问题。
4. 盘点管理不到位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盘点工作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程序和机制,导致了信息不真实、不准确的情况屡见不鲜。
5. 效益评估不足对于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评估方面,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缺乏科学的指标和方法,严重影响了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
二、对策建议1. 完善管理体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统一管理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明确工作岗位职责,配备专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2. 健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强化对固定资产的监管,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确保各项管理标准和程序的贯彻执行,确保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3. 提高信息化程度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推进固定资产台账、电子盘点、移动资产管理等技术手段的应用,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5. 加强效益评估加强对固定资产使用效益的评估,建立科学的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对固定资产的使用进行全面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探索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的有效途径。
6. 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建立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考核机制,激励管理人员积极工作,奖惩分明,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效率。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在日常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这些资产的管理对于单位的正常运转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资产管理不规范、资产损耗严重、资产流失现象频发等,影响着单位的工作效率和形象。
本文将就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1. 资产登记不规范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着资产登记不规范的问题,未能及时、准确地对单位资产进行登记,导致资产管理工作无法得到有效的开展。
在实际工作中,同时也存在着资产的重复登记和漏登记的情况,使得资产管理工作陷入了混乱之中。
2. 资产使用不规范在行政事业单位中,一些工作人员可能会私自使用单位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导致资产的过度使用和损耗,严重影响着单位的资产使用效率。
而且,一些单位内部对于资产使用规定不够明确,也使得资产使用管理出现了混乱。
3. 资产损耗严重由于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对于资产的维护和保养不够重视,造成了很多资产的早期报废和损耗较快的现象。
例如办公设备的维护保养不到位,导致设备寿命提前结束,这对单位的正常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4. 资产流失现象频发在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和管理措施,资产流失现象比较频发,例如公文袋、印章等办公用品经常会出现丢失的情况。
这不仅增加了单位的运营成本,也损害了单位的形象和信誉。
二、建议1. 完善资产登记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资产登记制度,明确责任人和登记流程,确保资产登记的及时、准确和完整。
同时要对登记系统进行更新和维护,避免出现重复登记和漏登记的情况。
2. 加强资产使用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应对资产的使用进行严格管理,制定明确的资产使用规定,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
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对使用人员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资产的正常使用。
3. 提高资产维护意识单位应当提高资产维护和保养意识,建立定期维护和保养的机制,对各类资产进行维护和保养,延长其使用寿命。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资产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国有资产的管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财富保值增值的重要环节。
而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国有资产的管理者之一,其国有资产管理的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将就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缺乏统一管理体系。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主管部门繁多,缺乏统一的管理体系和统一的资产管理标准,导致国有资产的管理效率低下,容易出现资产闲置、浪费等问题。
2.机构设置不规范。
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设置不规范,缺乏专业化管理人员,导致国有资产管理的专业化程度不高,无法根据资产的特点进行合理的管理和配置。
3.管理手段不够灵活。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缺乏监管手段的多样性,只能依靠传统的管理模式,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资产管理中的问题,导致资产管理的效果欠佳。
4.资产使用效率低下。
由于国有资产管理的权责不清晰,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国有资产的使用和配置缺乏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导致资产的使用效率低下,无法实现最大化的利用价值。
5.监管不到位。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管不到位,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监管手段,容易出现资产流失、挪用等违规行为。
二、解决对策3.多元化管理手段。
发挥信息化技术在国有资产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国有资产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实现国有资产的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
4.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建立健全的国有资产使用和配置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国有资产使用效益考核评价体系,对于国有资产的使用和管理进行全过程的激励和约束,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5.强化监管机制。
加强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建立健全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检查机制,对于国有资产的使用和配置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和挪用。
通过以上对策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效率和科学性,推动国有资产实现最大化的利用价值,为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国家财富的永续增长做出积极贡献。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有资产的增加,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有资产是国家的重要财产,如何规范管理和有效利用国有资产,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家的长远发展。
在实际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通过一定的对策来加以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1. 缺乏有效监管机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着监管机制不够完善的问题,导致国有资产难以得到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监管机制薄弱,容易出现国有资产流失、浪费等问题。
2. 国有资产利用效率低下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利用效率低下,资源闲置现象较为严重。
一些国有资产被闲置或者利用不当,浪费了宝贵的国有资源。
3. 缺乏专业化管理人才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缺乏专业化管理人才,导致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效率不高的问题。
对于国有资产的评估、规划、利用等工作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
4. 资产安全风险较大由于管理不善或者监管不力,国有资产管理存在较大的资产安全风险,包括资产流失、资产损坏等问题。
5. 缺乏信息化手段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尚未实现信息化管理,导致管理工作效率低下、管理手段单一等问题。
二、对策1. 完善监管机制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管机制。
完善国有资产登记制度,规范资产使用权、流转权的管理,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和社会效益。
2. 提高资产利用效率优化国有资产配置,加强资产整合和集约利用,避免资源闲置和浪费。
建立健全国有资产评估制度,对国有资产进行综合评价和动态管理,实现国有资产最大化的利用效益。
3. 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人才队伍。
培养具有国有资产管理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管理人才,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4. 加强资产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国有资产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资产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隐患。
本文将就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资产管理缺乏规范性在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中,国有资产管理缺乏规范性,相关制度和流程不够完善。
一些工作人员对于国有资产的管理意识不强,存在着随意性和不规范的管理现象。
2. 资产流失现象严重由于管理不善和内部控制不力,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着资产流失的现象。
这包括了资产被虚报、挪用、私分等情况,给国有资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3. 资产评估不准确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国有资产的评估工作不够严谨,导致资产价值评估不准确。
这样一来,就很容易造成国有资产被低估或高估的情况,不利于资产的有效管理和利用。
4. 资产利用效率低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国有资产的利用效率较低,存在着闲置或者低效使用的情况。
这不仅浪费了国有资产资源,而且也给单位带来了潜在的经济损失。
5. 缺乏有效监督和管理在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中,国有资产的监督和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存在着监管不力和监督不到位的情况。
这就为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给国有资产带来了较大的风险。
二、对策建议2. 加强内部控制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对国有资产的内部控制,防范资产流失。
建立健全的资产监管机制,对资产的取得、使用、处置等环节加强管理,加大对资产流失现象的打击力度。
3. 加强资产评估管理加强对国有资产的评估管理,确保评估的客观、公正、准确。
对于重要资产,可以委托专业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确保资产价值的准确反映。
4. 提高资产利用效率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提高对国有资产的利用效率,防止资产的闲置和低效使用。
可以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合理的调配,提高资产的利用率,减少资产资源的浪费。
5. 健全资产管理监督机制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
对于资产的使用情况和处置情况,应当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确保资产的安全和有效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近年来,随着行政事业单位的规模不断扩大,其资产管理问题愈发凸显。
在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运营效率和安全性,还可能给单位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为此,本文将就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问题分析1. 信息不透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信息不透明。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多个环节,因此资产信息的采集、整理和共享非常困难。
这导致了资产流动不畅,难以追溯资产的流向和使用情况,从而增加了资产管理的难度。
2. 资产浪费严重在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中,由于资产管理不善,导致资产的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一方面,部分资产由于长时间未被使用而闲置,造成了资产的浪费;一些资产由于管理疏忽或者损坏而导致提前报废,进一步增加了资产的浪费现象。
3. 安全风险较大由于缺乏有效的资产管理手段,行政事业单位往往难以有效的保障资产的安全性。
一些重要的资产可能会被盗窃、贪污或者损坏,给单位带来巨大的损失。
资产管理不善也容易导致资产的丢失和错位,给单位的正常运营造成不利影响。
二、建议1. 加强信息化建设针对信息不透明的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来解决。
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资产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共享,提高资产管理的透明度和高效性。
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来对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2. 统一管理制度为了减少资产浪费,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建立统一的资产管理制度,明确各类资产的使用、归还和报废程序,规范资产的使用和管理行为。
对闲置资产进行合理的利用和处置,避免造成资产的浪费。
建立资产盘点制度,定期对资产进行盘点和清查,确保资产的利用和管理符合规定。
3. 强化安全管理为了加强资产安全管理,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加强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员工对资产安全的重视程度。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国家机关和公共服务机构,其资产管理问题实际上是公共资源的管理问题,相关的不合理和不规范管理会影响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甚至可能对社会公共利益造成损害。
必须认真审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寻求合理的对策来加以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1. 资产分类不明确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分类上存在混淆不清的现象,未能明确划分资产的性质和用途,导致资产管理不规范,易发生错乱和遗漏。
2. 资产采购程序不规范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资产采购时,缺乏明确的程序和标准,导致采购行为不透明和随意,存在滥用公款的风险。
3. 资产使用和维护不到位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对资产的使用和维护不够重视,导致资产的寿命缩短,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
4. 资产监管不力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资产的监管不够严格,存在资产流失和盗用的风险,缺乏有效的手段加以遏制。
5. 资产评估不准确行政事业单位对资产的评估和登记不够及时和准确,导致资产价值的确定存在争议,难以保障资产的公平合理利用。
二、对策建议1. 完善资产分类标准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明确资产的分类标准,对不同性质和用途的资产进行划分,并建立相应的档案和台账,便于资产的管理和监管。
3. 建立资产使用和维护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资产使用和维护的相关制度和规定,加强对资产使用和维护的监督和检查,确保资产的正常使用和维护。
4. 加强资产监管和安全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对资产的监管和安全保障,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系统,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措施保障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三、总结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是由于管理体制和管理水平的不到位所致,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制度建设和管理规范入手。
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对资产的监管和管理,才能有效地保障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还需要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和检查,确保相关规定的落实和执行。
只有这样,才能把公共资源管理好,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国有资产的管理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作为国家的重要资源,国有资产的管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发展稳定。
而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国有资产的主要承担者,其国有资产管理问题更是不容忽视的。
本文将重点讨论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普遍存在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的问题。
一方面,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多样化,国有资产管理的权责划分不清,导致资产使用和处置不规范,易引发财产流失和浪费。
由于缺乏专业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和人员,使得资产管理不够规范化和专业化,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
2. 资产使用效率低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不高是当前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存在资产难以充分使用的情况,尤其是一些固定资产长期处于闲置状态,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效益的降低。
现有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存在漏洞和不足,难以有效地监督和管理资产的使用状况。
3. 资产流失风险较大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由于国有资产的管理环境复杂,监管不力,资产流失的风险较大。
一些单位存在资产被挪用、侵占、非法处置的情况,造成国家财产的损失。
一些国有资产的合同管理和风险控制措施不够完善,也容易导致资产的流失和损坏。
二、解决对策2. 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可以采取多种措施。
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的资产管理制度,规范资产的购置、使用和处置流程,加强对资产使用情况的监督和检查。
可以通过资产置换、共享使用等方式,充分利用国有资产,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和社会效益。
3. 加强资产监管和风险控制为了降低资产流失的风险,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加强资产的监管和风险控制。
可以通过加强对资产的实时监控和巡查,规范资产的处置和使用流程,加强对合同管理和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加强对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管理水平和能力,防止资产的流失和损坏。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行政事业单位作为政府的执行机构,负责承担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责。
固定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为履行职责所购置、租赁的重要资源,对于实现单位的正常运转和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单位的运行效率。
以下是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以及对策的建议。
一、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1. 管理手段和体制不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缺乏完善的管理手段和制度,导致资产的登记、维护和处置工作无法得到有效执行,容易造成资产流失和浪费。
2. 资产利用率不高: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缺乏有效的盘点和统计方法,无法全面了解资产的使用状况,往往出现部分资产闲置、废弃或过度使用的情况,导致固定资产的利用率不高。
3. 设备老化和更新不及时: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购置的固定资产存在老化、更新不及时等问题,影响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4. 资产维护保养不到位:行政事业单位缺乏专门的维修保养人员和资金,导致固定资产的维护保养工作不到位,影响了资产的使用寿命。
二、对策建议:1. 建立健全的资产管理制度:制定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登记、盘点、处置等具体管理制度,规范资产管理流程和责任分工,加强对资产使用情况的监督和检查,确保资产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度。
2. 完善科学的资产盘点统计方法: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全面盘点和统计系统,定期对资产进行盘点和更新,准确了解资产的使用情况和状况,做到科学合理配置。
3. 加强设备更新和维护保养:根据实际需要,及时更新老化设备,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建立设备维护保养制度,指定专门维修保养人员,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延长使用寿命。
4. 加大资产管理人员培训力度: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其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平,加强对资产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管理能力。
5. 加强资产维修保养经费投入:加大财政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维修保养经费的投入,保障资产的正常运转和长期有效使用。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国有资产的管理者,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资产流失、资产闲置、资产管理不规范、监管机制不完善等方面。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还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的解决是迫在眉睫的。
一、存在的问题(一)资产流失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流失主要表现在资产被盗窃、损坏、挪用等方面。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通常是公共服务机构,管理人员对于资产的保管和监管有时较为松懈,导致一些贵重的资产被盗窃、损坏,甚至被挪用用于个人私利。
这不仅造成了资产的直接损失,还影响了单位的正常运转和服务质量。
(二)资产闲置问题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存在资产闲置问题,即购置的资产长时间未被有效利用,造成了资产的浪费和降低了行政事业单位的效益。
一些办公设备、教学设备等长时间不被使用,甚至闲置于仓库中,造成了资源浪费和资金浪费。
(三)资产管理不规范问题在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中,资产管理工作存在规章制度不健全、资产目录不清楚、资产管理台账不真实完整等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了资产管理的不规范和混乱,容易引发资产流失和资产闲置问题。
(四)监管机制不完善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机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监管责任不明确、监管手段不足、监管制度不健全等方面。
这导致了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监管不到位,难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二、解决对策(一)加强资产管理意识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增强他们对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视和责任感。
只有引导和激励资产管理人员树立起“爱护、保管国有资产”的理念,才能有效防止资产流失和资产闲置等问题的发生。
(二)建立健全的资产管理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的资产管理制度,明确资产管理的权限和责任,规范资产的使用、保管和处置流程,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台账和档案,确保资产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一)政策制定存在弊端(1)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未全部实行“收支两条线”。
根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 号),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等取得的收入应当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不实行“收支两条线”。
即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等取得的收入归本单位所有,有资产可供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的单位,收入充足,各项福利待遇较好,没有资产可供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的单位经费紧张,甚至正常运转都会出现困难,单位自筹收入部分往往成为权利寻租的途径。
(2)国有资产出租出借缺乏有效监管。
根据《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资产单项或批量价值在800 万元人民币以上(含800万元)的,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财政部门审批,资产单项或批量价值在800 万元以下的,由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审批报财政部备案。
由财政部门负责审批的事项规定价值较高,部门自主权较大,而且未规定国有资产出租、出借的途径和方法,出租同样的国有资产价格却相差悬殊,往往成为利益输送的链条。
3)国有资产对外投资缺乏有效监管。
根据《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单项或批量价值(账面原值,下同)在800万元人民币以上(含800万元)的,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财政部门审批; 单项或批量价值在800万元以下的,由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审批报财政部备案。
由财政部门负责审批的事项规定价值较高,未明确规定对外投资的范围,部门自主权较大,事业单位对外投资兴办企业,通常是“一班人员、两块牌子”,事业单位人员同时在企业兼职,不可避免出现大量的关联方交易、领导干部在企业中报销个人支出等行为,往往成为为领导干部谋利的手段。
(二)内部管理水平有待提高(1)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行政事业单位是国家机关的一种组织形式,拥有国有资产。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缺乏有效监管机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监管主体和责任不明确,导致资产管理难以实现有效监督和控制。
2. 资产运营不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投资和运营过程中存在乱象,如违规投资、资产闲置等问题,导致国有资产无法得到有效利用。
3. 资产价值评估不准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评估存在某种程度的主观性,评估结果与实际价值存在差距,导致国有资产的价值无法实现最大化。
2. 提升资产管理专业水平:建立一支专业化、规范化的资产管理团队,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操作能力,确保资产运营的规范和有效性。
3. 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资产信息的全面、准确、及时的记录和更新,提高资产管理的透明度和效率。
4. 强化法治意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依法履行资产管理职责,减少违规行为的发生。
5. 加强风险管理和控制: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投资决策的审核和评估,确保投资风险的可控性,避免资产运营中出现重大损失。
6. 提高资产评估准确性:建立科学、客观、公正的资产评估体系,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评估过程的监督,确保评估结果与实际价值相符合。
解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需要建立健全监管机制,提升资产管理专业水平,强化信息化建设,加强法治意识,实施风险管理和控制,提高资产评估准确性等措施的综合应用。
只有通过全面推进这些措施,才能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有效化,最大程度地保护和利用国有资产,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增值。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每个行政事业单位都会涉及到大量的固定资产,这些资产包括土地、建筑物、设备以及其他相关的资产。
固定资产的管理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营和发展非常重要。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问题分析1. 资产台账管理不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在日常运营中通常会购置大量的固定资产,而在这个过程中,资产台账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资产台账的管理存在以下问题:(1)资产登记不及时: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在购置固定资产后,没有及时将其登记到资产台账中,导致资产信息的不完整和不准确。
(2)资产分类不清晰:很多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建立清晰的分类标准,导致固定资产的分类混乱,难以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查询。
(3)资产变动处理不规范:在实际操作中,固定资产经常会发生变动,例如报废、维修、租赁等,但很多单位对于这些变动的处理不规范,没有及时进行更新和记录。
2. 资产盘点工作不落实资产盘点是固定资产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它可以帮助行政事业单位了解实际资产的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整改。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注意到以下问题:(1)盘点周期不合理:有些单位在进行资产盘点时,盘点周期过长,导致资产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受到一定的影响。
(2)盘点人员缺乏专业知识: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资产盘点时,往往由没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参与,导致盘点结果的准确性受到一定的影响。
(3)盘点结果不落实:在盘点后,一些单位没有及时对盘点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改进,导致盘点工作的效果不明显。
3. 资产维修保养不规范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出现故障或需要维修保养。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以下问题:(1)维修保养计划不合理:一些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维修保养计划,导致维修保养工作的无序性和不及时。
试析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试析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国家机关和公共服务单位,是国家所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管理国家的行政事务和公共服务事务。
作为国有资产的管理者,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一直备受关注。
近年来,一些问题和困难也逐渐显现出来。
有必要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推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良性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1.管理体制不够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缺乏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人员,往往由部门领导或财务人员兼职管理国有资产,导致管理水平不高,责任落实不到位。
2.监管机制不够有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体系不够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和损失现象较为普遍,资产利用效率较低。
3.资产评估水平不高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评估工作缺乏专业的评估机构和人员,导致资产估值不够准确,无法真实反映国有资产的实际价值,影响了国有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4.资产管理方式落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方式较为滞后,管理手段单一,缺乏创新性和科学性,无法满足不同类型国有资产的管理需求,导致国有资产管理不够灵活和高效。
5.法律法规不够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立法和规范,使得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缺乏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
二、改进措施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设立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机构,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明确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健全的国有资产管理规章制度。
2.加强监管机制建设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机制建设,建立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和检查,建立健全的监管网络和信息公开制度,加大对国有资产流失和损失的打击力度。
行政事业单位应改进国有资产管理方式,推行科学、规范、信息化的资产管理模式,引入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推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和专业化。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第一篇: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行使职能及各项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管好用好这部分资产关系到国家机构的正常运转和各项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笔者从近年来审计情况看,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比较混乱,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管理。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资产管理基础薄弱。
根据现行有关财务制度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资产盘点,保证账实相符、账账相符。
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对资产的管理往往存在着“重钱轻物、重购置轻管理”的思想,资产管理基础工作薄弱,只设置总账,没有设置明细账和资产卡片,购置的资产不及时入账,不对资产进行定期盘点,对资产的管理也没有明确责任人,导致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账实不符,大量资产游离于账外,正常资产处置无法下账,不正常的资产损失也无人追究责任。
(二)资产产权关系模糊。
产权登记作为界定产权归属、确认国家所有关系、单位占有使用关系的一种法律凭证,对行政事业资产产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从审计情况来看,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严格按要求进行产权登记,特别是一些行政划拨的资产,长期不办理过户入账,事隔多年后既无法认定其原始价值也无法证明其产权归属。
(三)经营性资产管理不规范。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将资产用于出租出借、对外投资等经营性活动,所得收益既不缴入财政专户,也不向财政部门缴纳“非转经”占用费,用于弥补办公经费不足或发放补贴,在财政体外循环。
(四)资产处置程序不合规。
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处置上,既不经过专业技术机构的评估,也不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审批,自行处置国有资产,容易导致“假报损、真转移、假报废、真多占”等情况的发生。
(五)部门间资产配置差别悬殊。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占用的资产属非经营性资产,占用的资产没有创收的压力,各单位尽量争取多占用国有资产,造成了不同部门间占用资产规模悬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存
在的问题及建议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行使职能及各项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管好用好这部分资产关系到国家机构的正常运转和各项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笔者从近年来审计情况看,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比较混乱,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管理。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资产管理基础薄弱。
根据现行有关财务制度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资产盘点,保证账实相符、账账相符。
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对资产的管理往往存在着“重钱轻物、重购置轻管理”的思想,资产管理基础工作薄弱,只设置总账,没有设置明细账和资产卡片,购置的资产不及时入账,不对资产进行定期盘点,对资产的管理也没有明确责任人,导致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账实不符,大量资产游离于账外,正常资产处置无法下账,不正常的资产损失也无人追究责任。
(二)资产产权关系模糊。
产权登记作为界定产权归属、确认国家所有关系、单位占有使用关系的一种法律凭证,对行政事业资产产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从审计情况来看,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严格按要求进行产权登记,特别是一些行政划拨的资产,长期
不办理过户入账,事隔多年后既无法认定其原始价值也无法证明其产权归属。
(三)经营性资产管理不规范。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将资产用于出租出借、对外投资等经营性活动,所得收益既不缴入财政专户,也不向财政部门缴纳“非转经”占用费,用于弥补办公经费不足或发放补贴,在财政体外循环。
(四)资产处置程序不合规。
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处置上,既不经过专业技术机构的评估,也不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审批,自行处置国有资产,容易导致“假报损、真转移、假报废、真多占”等情况的发生。
(五)部门间资产配置差别悬殊。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占用的资产属非经营性资产,占用的资产没有创收的压力,各单位尽量争取多占用国有资产,造成了不同部门间占用资产规模悬殊。
根据最近对某市8家省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财务审计调查情况看,有的单位人均占用国有资产XXX万元,而有的单位人均占用国有资产仅4万元,部门间资产配置差别悬殊。
二、几点建议
(一)加强资产管理基础工作。
通过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落实资产管理责任制,按照现行财务制度的要求做到账账、账卡、账实三相符,要定期进行资产清查盘点,对盘盈或盘亏资产,查明原因,该报废的进行报批处理,该入账的盘盈资产作入账处理。
(二)规范资产操作程序。
资产的购置、划拨、变动、注销要按照《湖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同级财政部门申办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经营性资产转非经营性资产应向财政部门审批,并缴纳“非转经”占用费;资产的处置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管理权限,由单位向主管部门申报审核、经财政部门审批后方可进行。
(三)科学合理配置资产。
根据各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特点,设计资产配置定额标准,依据其人员编制和资产定额标准来配置资产,超配的资产在不同部门间调剂,杜绝多要多占行为的发生,提高资产运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