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户外运动调查——驴行篇
宝鸡户外运动调查——驴行篇
![宝鸡户外运动调查——驴行篇](https://img.taocdn.com/s3/m/b9631eefd0d233d4b04e695a.png)
宝鸡户外运动调查——驴行篇前言搜索“驴行”一词,百度为我们提供的是:“驴”是“自助旅行者”的代名词,驴行是旅行的谐音,驴友是旅游的谐音,因毛驴而得名。
简单地说,“驴行”就是指背包族驴友们的旅行,是回归大自然,找回自我,体现自己坚强的意志、信念、耐心的表现,也是对现代生活的另一种弊端的批判。
1、调查目的:自2009年以来,宝鸡户外运动热潮逐渐升温,新“驴”越来越多,驴群不断壮大、分化。
在我国包括驴行运动在内的户外运动的管理在还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研究宝鸡驴行运动的产生及其驴群的变迁过程、发展现状和未来的趋势,为宝鸡驴行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思考。
2、调查方法:(1)网络调查由于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宝鸡驴行运动自身的特点,此种方法组织简单,成本小,通过QQ、论坛等平台可以摆脱时间、地域的限制,完成了一次仅限于驴友的抽样问卷调查。
(2)个别访谈通过座谈、访谈等形式对宝鸡资深驴友、户外俱乐部管理人员、户外运动知名领队以及户外用品经营者进行咨询和访谈。
3、调查对象的基本界定户外运动(Outdoor Sports)是一组以自然环境为场地的带有探险性质或体验探险的体育运动项目群(李舒平,2003)。
根据项目的特点,可以分为水上户外运动项目、空中户外运动项目和陆地户外运动项目。
水上户外运动项目包括潜水、帆船、帆板、冲浪等;空中户外运动项目包括滑翔、热气球、跳伞等;陆地户外运动项目主要有山地穿越、漂流、速降、溯溪、攀岩、登山、自行车、野外生存……根据宝鸡户外运动的开展情况,本课题所研究的主要是陆地户外运动项目的徒步运动——驴行。
一、宝鸡驴行运动发展历程1、奠基期:1990年——2001年我国户外运动最早出现是80年代中期,由于接待外国登山家到中国来登山,带来很多新的观念,当时的户外被称作山间旅行,漂流、攀岩、宿营等等。
观念进入之后国内有一些人慢慢开始模仿,漂黄河,漂长江,慢慢这些东西都有了,都属于户外范围。
1989年,中国第一家民间户外登山社团——昆明山野探险俱乐部出现,中国现代户外运动开始逐渐走入寻常百姓的视野。
吆驴越秦岭
![吆驴越秦岭](https://img.taocdn.com/s3/m/e051631b52d380eb62946d41.png)
餐后确认路线,问讯路况(又一个云遮雾罩!)。继续南行。这里河水清澈欲饮,青蓝见 底,也见到了两只鹅!同时,山体苍翠里也能看见多姿的山崖,花儿颜色也红色渐多,新铺
华阳古镇标示为 AAAA 级,貌似近期投资不少,古迹状建筑不少,特别是街道全是崭新 的仿古建筑,南北街道还是很长的,有点气派。气温有点冷,游客却是不少,大多数应当是 汉中或阳县出发的团。大多数店铺在销售当地山货(随便问了几家,价格着实不便宜!)和 全国通用流行的旅游产品(呵呵)。
偶见有华阳古镇三日游项目(惊!),也有环线观光车,据说一圈三个小时,17:20 了, 他们已经不接待了,罢了。
下坡后,天气晴朗,一路干爽,换 2H。两旁翠绿覆盖,鲜艳花朵逐步增多,我们到了 黄柏塬景区。景区大门敞开,几乎没有游人,偶有数个摩托自驾者或徒步穿越旅行者(佩服!)。 路边一个牌子提醒这里有一个红色标语历史点(没有进去看,内容好像是:荒季去富豪家里 吃好吃的什么),同时注意到“文革”期间的一个残缺标语(“毛泽东同志是当代最伟大……”)。 一路春意盎然,丛峰叠翠,生机勃发,偶尔一树鲜花招摇,层次是那样的醒目和醉人,不远 处还能瞄见白雪覆盖的山头(高原草甸?),继续清心洗肺!车内的一点香水味此时显得有 些蹩脚和刺鼻!。
这种没有铺装的路走了大约 10 公里左右到了一个名叫天星村(应当对吧)处,看见了 比较宽阔的河流(傥河?),也有了村村通窄窄的水泥铺装路面,尽管狭窄,可以扫松口气! 华阳古镇:
放松心情,欣赏有点南方味道的景色,路面虽为铺装路面,但是陈旧且毁坏较多,亏得 驴子底盘争气,晃晃悠悠到了华阳古镇,时间应当在 16:40 以后了。
“驴”行天下乐陶然
![“驴”行天下乐陶然](https://img.taocdn.com/s3/m/3f095fcc6137ee06eff91815.png)
一
在 这 里 你可 以听 见 自己 的心 声 。 滕
不 为超 度
、
看 看 整 个 阵势 甚 至 可 以 闭上 眼 睛感 受
下 当时秦国军 队的
:
那是
一
种信 仰
…
,
不 为 觐见
、
不 为修来 世
,
浩荡气势
。
”
文化就需要 你去用 心体会
、
感悟
,
只 有这 样感 受
种心 灵 的洗涤
…
才能深刻
。
在滕 少义 的小店 里
一
个地 方
,
只 要忙
次我去爬 黄山
有
完
工
作
,
我 就 会 背 个 包 将 整 个城 市 逛 个 遍
,
总 感 觉 大 自然 有
的游客就 与旅店 的人 争 吵起来
我觉得无 聊就背着相机去看
种莫名 的吸 引力
去
一
让 我忍 不住走进
,
。
退 休 后 我 基 本每 年 都 出
、
黄 山的 日落
。
那 天 的 日落很 美
跟 他开 始 了 对话
。
,
青 伴随着 悠 扬 的 《 藏高原 》 记 者
,
,
生命有千万 种精彩
而这
一
种记 者 才刚刚
平和心态
滕 少义 是 个很洒 脱 的人
就 会不 知 不 觉被感 染
,
快乐旅程
说话 诙谐
、
领略
,
幽默
,
跟他聊天你
“
。
,
也跟着开 心起来
。
记 者 问他 :
”
您平 时
户外驴群活动规则
![户外驴群活动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8ed212c533687e21ae45a925.png)
户外驴群活动规则一、户外驴群活动宗旨是:高高兴兴去玩,安安全全回家、自助、环保、AA,追求每一步都精彩。
二、户外驴群的主题是:户外运动、爬山、溯溪、露营、游泳、徒步、谈天。
户外驴群是一具大伙儿经过这个地方相约一起出行,交流户外心得,分享户外的欢乐平台。
三、户外驴群中的成员基本上平等的驴友参加户外活动的驴友没有身份高低之分,基本上同路人,没有人卑视您,您也别要卑视他人。
驴友之间体现的是一种户外活动的自我提升、团结互助。
提倡集体意识,别搞小团伙,提倡无私奉献的精神,多关怀同伴,多顾及体能相对弱者。
相互尚别熟悉的驴友一定注意开玩笑的尺度,固然你们之间很熟悉了可不能介意别在此例。
请把女同胞看成自家的姐姐或妹妹。
四、AA制度AA体现的是自助和互动和平等,所有的活动全部是“AA制”。
活动中的收支明细公开、透明,活动结束后由群主指定的活动财务治理员在群公告里发布财务使用事情。
活动费用在适度范围内上下浮动属正常事宜。
请你大伙儿每次都自觉提出交纳AA制费用。
为了幸免产生别必要的别愉快,别提倡相互之间存在任何经济来往,比如借款、垫款等。
假如自己暂时没有带钞票,需要帮助的,建议借款数额限制在本次活动的费用范围内,并最迟在下次活动时主动偿还。
对两次要求别人垫付费用或者借款支付活动费用的朋友,应该列入黑名单。
但私下自愿借垫的别在此例。
五、学会拒绝、自我爱护参与活动的基本上成年人,要学会自己爱护自己,要学会自己推断真假善恶;自己决定参加依然别参加每次群组织的活动,对个别别熟悉的驴友的私下单独邀请请谨慎把握;别提倡索取第三人的个人信息(包括单位及家庭住址、电话号码、年龄等等),别经过本人的接受别把任何有关他人的信息告诉第三方;别可将他人的个人信息公示;每个人都要学会拒绝别人,要知道拒绝别人也别是您的错,也别是您别顾情面。
六、自由结合、自愿参加、风险自担、责任自负。
登山、溯溪、游泳等户外活动是惊险活动,报名的时候要思考自己的躯体状况,思考当时的天气,然后决定是否参加,没有任何人强迫您参加活动,彻底是您的自愿行为。
户外活动之膝关节保护篇之一
![户外活动之膝关节保护篇之一](https://img.taocdn.com/s3/m/3f5d223381c758f5f71f6764.png)
户外活动之膝关节保护篇之一我刚入户外圈的时候,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句话,"驴行只能玩五年"。
这句话曾经让我内心充满踌躇,在是否参加活动,还是保护好膝盖老了别受罪这个问题上,左右为难。
我毕竟挡不住大山,美景的诱惑,开始玩起了户外登山。
几次登山活动后,发现自己在山上徒步时,膝关节不适并不明显。
但是回到家后,那叫一个望楼兴叹,怎是几句话能说的清!从那时我就开始关注户外运动和关节保护的问题。
下面我就把这几年的体会分享给大家。
一,户外运动为什么伤膝关节1,登山驴行,无论是重装扎营还是轻装休闲农家院,每个人都要背负装备、食物、饮水。
这就给全身关节增加了负担,尤以膝关节压力为重。
2,户外活动有一天轻装穿越,有多天重装徒步。
无论那种强度,对于大多数人的平时运动量来说,增加可能是十几倍。
这就造成关节磨损度增加。
3,户外驴行的区域基本离不开山,谁也不会在家附近的公路上徒步十几公里,做一个吸尘器。
既然走山路,自然山路崎岖,高低不平。
不可避免的要有跑,跳的动作。
而膝的关节面面对一次次撞击时,很受伤。
二,户外运动会对膝关节造成怎样的伤害1,半月板损伤表现为特定的某个体位,出现关节间隙疼痛和不能伸曲。
改变体位,放松肌肉后疼痛减轻甚至消失,并能做膝关节伸曲动作。
2,韧带损伤a,侧韧带膝关节内外两侧侧韧带拉伤后,表现为患侧明显疼痛,继而肿胀,局部触痛,行走是疼痛加重。
b,前后交叉韧带表现为膝关节前或后侧明显疼痛,肿胀,触痛。
虽能缓慢行走,但在伸曲和旋转关节时,疼痛加重。
3,滑膜炎表现为膝关节轻度水肿、疼痛、活动受限及跛行。
运动时加重,休息时减轻。
三,在徒步中怎样避免损伤1,选择适合自己运动强度的活动参加户外活动要先体验,从一日休闲游开始,然后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逐渐增加强度。
2,减少负重和减肥合理携带户外装备,减少不必要的物品和食物,合理规划徒步中的饮水量。
降低关节的压力。
体重较大的人,关节面压力自然也大。
3,学会徒步技巧上坡外八字,下坡侧身走,不跑,不跳。
驴行山野节省体能的几种方法
![驴行山野节省体能的几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06ecae26294dd88d0d26bc3.png)
最近与驴友们登山,途中发现许多驴友不善于节省体能,在极为疲乏的时候,一方面无力上行,一方面还在无谓地浪费体力,现就个人的经验,与大家交流下。
1、少说话。
说话耗费的体力是非常大的,说话需要调动口腔肌、咽喉肌、肺肌等多处肌肉组织,需要从心脏调用血液来供应这些肌肉运动之需,更严重的是,说话消耗的氧气数量是非常巨大的,我们说话的时候,几乎所有肺部吸入的氧气都被用来供应说话,血液中的氧含量迅速下降。
如果是大声吆喝、连续说话,耗费体能的更巨大的。
所以,驴途中尽量少说话,是节省体能的一个重要方法。
另外,少说话,多观察,多体会,是成熟驴友的标志之一。
是一个有品位的驴的好品质。
一些沿途滔滔不绝,废话连篇的驴友,是很惹人烦的,同时,听别人在耳边不停地聒噪,也非常浪费体力,并且导致心情不好。
所以,不是必要的话,尽量不要多说,免得害人害己。
2、减少坐下休息的次数很多驴友在上坡的时候,一感到疲劳,就忙不跌地一屁股坐下。
想走的时候,本来就十分疲劳的双腿,还要消耗很多能量来把整个身体和背包支撑起来。
其实,休息的办法有多种,没有必要全身坐下:一是选择树干斜靠一下,减轻双腿承负,缓解压力。
二是选择较高的地方坐下,最好坐在与臀部高度差较小的斜坡、石块上来休息,起身走的时候不用耗费很多体力来抬起全身。
三是使用驴行专用休息法(俺秋水命名):双手扶膝盖部位支持上身,弯曲上身成平衡桥,背部水平,让背包平稳地放在背上,双腿略弯曲,面向上坡方向,放松躯干,可以让双肩减轻负重感,使脊柱缓解自上而下的压力,迅速缓解疲劳,恢复体力。
启动的时候,不要迅速抬起上身,而是在向上行的过程中,慢慢恢复躯干到正常位置。
四是尽量深呼吸,放慢步伐,慢到感觉不吃力为止,把休息分散到每一步当中,减少休息的次数。
五是如果坐下休息,尽量在走到前方是平缓道路的地方坐下,而不要在休息之后立即进入拔高的地方休息。
否则休息之后,心肺和肌肉都处于平静状态,突然需要巨大体能,会引发危险不说,还更浪费体能。
徒步“驴行” 你准备好了么?
![徒步“驴行” 你准备好了么?](https://img.taocdn.com/s3/m/0e11150efab069dc51220176.png)
作者: 蒙思辰
作者机构: 不详
出版物刊名: 中国新时代
页码: 120-121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12期
主题词: 徒步旅行 19世纪60年代 风土人情 锻炼身体 陶冶情操 交通工具 尼泊尔 美景
摘要:徒步"驴行"是一种对于行走的高级赞美,如何做一个专业而快乐的徒步者,往往最重要的是毅力和决心。
一旦制定了目标,就要坚定不移地按照计划走下去。
徒步旅行(Hiking)这个词语最早是用来指19世纪60年代在尼泊尔的远足旅行,从那以后徒步旅行就开始流行了起来。
沿途饱览山川秀色美景、领略他乡异地风土人情、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同时还可以锻炼身体、磨炼意志,别有一番情趣,是乘坐交通工具走马观花式的旅行所不能替代的,因而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喜爱。
55公里—用脚丈量的距离
![55公里—用脚丈量的距离](https://img.taocdn.com/s3/m/79228419b7360b4c2e3f64d8.png)
55公里的距离,我没有概念。
但今晚,我却要用我的脚去丈量,和珠海、中山的140多名疯狂的驴子,一起去感受这55公里的真实感觉。
1、0--15公里的距离12/20,晚上8:30左右,我们在名亭公园会同中山清风驴友,沿着情侣路,出发!开始,队伍的脚步有点快,我们几乎是半跑的状态跟着的。
尽管如此,我们还有闲情去找寻北斗七星,还有精力与闲逛、阿标一路的抬扛。
只是苦了头驴冬狨和尾驴枯叶,前后来回跑着,赶着我们这帮不知天高地厚的菜驴。
较轻松的到达第一签到处,休整。
闲逛也在整顿她的战利品—脚上的水泡。
默默终于完成了她的15公里的目标,躲在车上蒙头大睡了!2、15--26.5公里的距离近凌晨,冷!我们又要开步,向下一签到站出发。
脚开始有点麻的感觉。
刀疤客陪我走了一段,风一样的女子跟了上来,两人加快脚步向前飞奔。
仍是按我的节奏走着。
走到一段没有灯的路时,我的脚已有点不听使唤了。
后勤车在为我们亮着车灯,闲逛在我的身边,计算着她的25公里快到了。
枯叶仍是前后走动着,尽职尽责的尾驴!阿标和冬狨在为大家高歌。
伴着他们的歌声,我的步子也加快了,不能停下来,一直的往前走。
也不知道走了多久了,只知道脚已很艰难的向前迈。
那州收费站--终于到站了。
捧着要来的白粥,一屁股坐在路边,不动了。
不远处的后勤人员在叫“谁要蛋,免费的蛋!”虽然很想吃,但也不愿动。
最后还是枯叶捧来了一把鸡蛋分给了我们。
我和闲逛坐着,看着眼前来来回回晃动的人,笑了:我们这帮氓流,三更半夜的不睡觉,跑这里来要饭!真难为了那些“无牌小贩”了,在这里为我们瞎折腾!闲逛仍是不忘在整理她的泡泡。
3、26.5—37公里的距离脚还在痛,大队又要出发了。
把背包搬上后勤车,轻身上路。
我、闲逛、阿标仍是走在一起。
慢慢的,我走出了我的频率,收不住脚了,只能不停的向前。
渐渐地,我偏离了他们,一个人走着。
枯叶不知道什么时候已走到我的身边,问我现在的感觉如何。
然后,我们就一边走一边聊着,这样,也可以分散了劳累的信号,跟着他换着姿势,倒退,小跑,果然不错,走起来也没那么累了。
驴动态及运动规律
![驴动态及运动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13ebe022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3f.png)
驴动态及运动规律驴,又称驴子,是一种常见的家畜动物。
它的体型较小,体长约为1.2-1.5米,肩高约为1.2米,体重约为150-400公斤。
驴的外形特征包括长耳朵、短尾巴、圆背和厚实的皮肤。
驴的毛色多种多样,有灰色、棕色、黑色等等。
驴是一种善于奔跑的动物,具有较强的运动能力。
它们的奔跑姿势独特,前腿和后腿交替运动,步伐稳定而有力。
驴的奔跑速度较慢,约为每小时15-25公里,但可以长时间保持奔跑,耐力较强。
驴在奔跑时,尤其是在不熟悉的地形中,会小心翼翼地观察周围环境,以避免受伤。
驴的运动规律与其他动物相似,主要包括运动量、运动频率和运动方式等方面。
驴的运动量主要取决于其年龄、体型和健康状况等因素。
年轻的驴通常活动量较大,喜欢在开放的场地上奔跑和玩耍,而老年驴则较为安静,喜欢在阴凉的地方休息。
驴的运动频率通常是根据其所处的环境和生活习惯而定的。
在自由放养的环境中,驴会根据需要自主选择运动的时间和频率。
而在受限制的环境中,人们需要给驴提供适当的运动机会,以保持其身体健康。
驴的运动方式主要包括奔跑、跳跃、慢步行和踱步等。
驴的奔跑速度较慢,但步伐稳定,能够长时间持续奔跑。
驴的跳跃能力较差,一般只能跳过较低的障碍物。
慢步行是驴常用的行走方式,它们会小心翼翼地抬脚,以避免踩到不平的地面。
踱步是驴的一种特殊行走方式,它们会小步慢走,步伐轻盈而有节奏感。
驴的运动对其身体健康和心理状态具有重要的影响。
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驴的肌肉力量和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有助于消化和吸收食物。
同时,运动还可以提高驴的免疫力,增强其抵抗疾病的能力。
不适当的运动或缺乏运动会导致驴出现肌肉萎缩、心肺功能下降、消化不良等健康问题。
因此,人们在饲养驴时,应给予其充足的运动机会,保证其身心健康。
驴具有较强的运动能力,善于奔跑和行走。
驴的运动规律包括运动量、运动频率和运动方式等方面,这些规律对驴的身体健康和心理状态具有重要的影响。
合理的运动可以增强驴的体力和免疫力,促进其生长和发育。
户外健身 老驴铁人各有乐
![户外健身 老驴铁人各有乐](https://img.taocdn.com/s3/m/a08929b5bb4cf7ec4bfed029.png)
户外健身老驴铁人各有乐
“驴友”、“铁人”等名词被人们越来越熟知。
最近,一篇《自讨苦吃,老少何以泾渭分明?》写出了这群“吃苦主义”的心声。
人们望而生畏,而这些喜欢“找苦吃”,乐于“吃苦”,享受“吃苦”的健身爱好者表示:苦项目带来的甜滋味无法言语;而很多人不是不能吃苦,而是缺少迈出第一步的勇气。
62岁的长跑协会会长:先苦后乐生活运动都如此
杭州老人袁士华今年62岁了,前几天,他刚刚带队10多人从临安赶到杭州,参加第22届杭州国际马拉松的比赛。
从1987的第一届杭州马拉松比赛开始,袁士华一届不落。
今年,他跑的是6.8公里的“小马拉松”,这在天天坚持锻炼的老袁看来,很轻松。
去年,他还和其他24名爱好者一道,从临安骑车到了北京,行程1800公里。
老袁最喜欢的是跑步,爱好健身。
1987年,在他的努力下,临安市长跑协会正式成立,老袁担任协会会长。
苦项目但情有独钟?老袁说,在上世纪80年代,那是一个很自然的选择,“当时没有什么商业的健身房,人们可以选择的健身活动很少,跑步最简单最方便。
”老袁说,跑步对当时爱好运动的他来说是最经济的,有双合适的鞋就可以了。
坚持跑步,老袁也享受其中的乐趣。
“业余生活有寄托,身体健康。
”老袁说,跑步成了习惯,是一天生活的享受,不跑就不舒服,感觉不对劲。
驴行活动基本装备一览
![驴行活动基本装备一览](https://img.taocdn.com/s3/m/bf6be8c30c22590102029d6e.png)
驴行活动基本装备一览个人穿着用品:一、服装篇1、冲锋衣裤(户外活动必备,防风、防水、透气、耐磨……)2、抓绒衣(含WINDSTOPPER,主要是防风、保暖)3、排汗内衣(户外运动后保持身体干燥)4、快干衣裤(夏天出行的必备,裤管、袖管最好是可以脱卸的)5、羽绒衣裤(冬天出行或者去高原地带的保暖必备)6、其他个人衣物(一次性内裤、汗衫T恤……)二、鞋袜篇1、徒步登山鞋(适应性强、耐磨、防水、最好是中高帮的,可保护叫脚踝)2、轻便运动休闲鞋(适合一般的郊游活动,或开车时穿)3、运动凉鞋(可当拖鞋穿,夏天徒步也可直接穿)4、排汗袜子(最好是COOLMAX料的,配合GORE—TEX鞋穿,可排脚汗,冬天可防冻伤)5、普通运动袜(棉的、穿着舒服就行)6、雪套(在雪地或者泥泞路段很管用)三、帽子、手套、眼镜1、遮阳帽(圆边的、棒球帽式的、随便喜好,能挡太阳就行)2、抓绒帽(主要是保暖)3、薄手套(主要为了活动方便,比如可以拍照等用处)4、厚手套(主要是保暖的功效)5、眼镜(运动型的更好一点,主要功能是遮阳,也可以用来摆酷)个人装备用品:一、背包篇1、大背包(短途露营或者长途旅行的必备,以背着舒适且能承重为佳,45-80L不等)2、小背包(短途旅行或长途备用,有一定的背负,15-30L不等)3、腰包或挎包(长途出行时放随身小东西用,最好是可放水壶的那种)4、摄影包(根据个人需要,斜挎的比较方便取用镜头)二、野营篇1、睡袋(长途宜带体积小的羽绒睡袋,节省空间,还有就是根据季节的需要带)2、睡袋内胆(长途旅行不露营的话,只要带个防脏的抓绒或者棉的睡袋内胆就可以了)3、帐篷(普通露营的话,一般的防水抗风帐篷就可以了,长途远行的话建议带体积小的轻便的帐篷)4、帐篷地席(保护你的帐篷底面,免受磨损)5、防潮垫(普通的可以让你随时随地可以坐下躺下,冲气垫让你更舒服,)6、铝膜地席(携带轻巧方便,必要是时可以作为摄影的反光板)三、照明篇1、头灯(可以让你双手腾出来,很方便)2、手电(作为备用的照明,还是比较可靠的)3、营灯(在营地用或者在帐篷内用,效果很好)4、荧光棒(有一定的作用,就是不要乱扔,不环保)5、防风打火机(用处不小,应急时做照明不错)6、防水火柴(也是应急之用)四、炊具篇1、炉头(让你在野外可以吃到热的东西,小资用品之一)2、气罐(配合炉头使用,注意携带安全)3、套锅(有灶台了,没锅可不行,烧饭、烧汤、煮面、煎蛋都靠他了)4、小钢杯(环保用品,喝什么都可以,早上还可作为洗漱杯)5、烧烤炉(自驾车活动可以携带的腐化用品)五、水具篇1、户外水壶(可以有效的防腐,颜色比较酷)2、军用水壶(带一个饭盒,这点比较实用)3、水袋(野外穿越时或自行车旅行时比较管用)4、保温水壶(冬天出去,喝一口热水是一种享受)5、净水器(比较专业,对生活质量有要求的人士用)6、净水药片(携带方便,净水效果一般,但可满足要求)六、通讯篇1、手机(最常用的联系方式、信号最关键、在野外经常没用)2、对讲机(团队活动中很管用的装备,前后呼应,在一定范围内逛街也很实用)3、GPS(全球定位系统,专业的玩具,可以帮忙定位、定线路、防迷路)4、求生哨(携带方便,也可作为团队联系方法之一)七、其他篇1、登山帐(使用得好,可以节省20%左右的体力,还可做为独脚架)2、洗漱包(用处不说了,井井有条而已)3、个人卫生(牙刷,肥皂,毛巾,牙膏,手纸,爽足粉,耳塞,防晒霜,唇膏,发热贴,指甲钳,净水器药品,个人药品,)4、背包雨罩(不仅可以防水,长途的话,是防尘的理想工具)5、背包捆扎带(可用于背包外挂物件的固定,必要时可连接做保护绳)6、地图(无论是长途还是短途,都用得着的工具)7、小快挂(方便在背包上随便挂取小物件、毛巾、帽子、垃圾袋等)8、指南针(野外辨别方向、或迷路后寻找方向的有用工具)9、军刀(觉得男人身上都应该带一把,小到削苹果,大到砍数,都可以用)10、户外手表(可以测海拔、气温、气压、带电子罗盘、记时和闹钟等功能)11、头巾(即可擦汗,又可做围脖摆酷、御寒)12、防水袋(保护你的衣物,用品不湿,方便背包内的整理)13、证件袋(贴身放重要的证件或钱财)14、小型望远镜(增加你的视力所及范围)15、针线包(万一衣物坏了,缝缝补补总是要的)16、笔记本(记录你旅行的心情或帐务的需要)17、备用电池及充电器(很多东西用得到电池)18、充气枕(长途坐车或飞机时的理想伴侣)19、药品(感冒药、消炎药、防晒霜、好得快、黄连素、止血绷带、创可贴、维生素药片、眼药水、红花油……根据个人的不同需要携带)。
假期生活 随记 “驴行”小记--鲁山珍珠潭
![假期生活 随记 “驴行”小记--鲁山珍珠潭](https://img.taocdn.com/s3/m/b5007566fc4ffe473368abe0.png)
假期生活随记“驴行”小记--鲁山珍珠潭国庆假期里的一次“驴行”让我又长了见识。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踏上了前往鲁山珍珠潭的“驴程“。
之所以如此,是看了驴头帖子里的一句话:中间要用到四次辅助绳子,必须穿登山鞋,背登山包,否则不许上车。
在报与不报之间犹豫了好几天,后在几个朋友的鼓励下报定了去的决心。
在车上,驴头的一番话让我知道了一些以前我不知道的知识,比如:驴行中的男女,不能叫男驴,女驴,公驴,母驴。
男的叫驴子或者驴(绿)叶,女的叫驴(绿)花,拿相机的驴友叫色驴,夫妻驴叫邻居。
然后在做自我介绍的时候,我就说了:遵从头儿的说法,我是和我的邻居一块来的。
这话仔细品品感觉有点不对劲,难道平时咱们都是在和邻居同吃同睡同劳动?前三次辅助绳子都没觉得有多难,第四次,走到了一处陡坡前,坡上坡下有十几米那么高吧,要想直接下去对于一些经常出行的强驴来说也是有一些难度的,更不要说还有一部分新手上路。
因为一路上跟得比较紧,我有机会瞪眼看驴头绑绳子:先在上坡找到一棵比较结实的小树,在树根处打一个活结,几个强驴先下去,分别站在不同的位置,接应上面下来的人。
有浑身哆嗦的;有两腿打颤的;有心里害怕不敢下来的;我是第五个下绳的:总结前几次的经验,双手拽紧绳子,重心靠后,双腿,脚和崖面保持垂直角度,身体随着手的替换往下落,蹭蹭蹭,就到坡底了。
就在离坡底一米远的距离,大意了,提前丢了绳子,身子一失衡,骨碌碌打了俩滚,这下省事了,直接到谷底了。
拍拍身上的土,坐到旁边石头上看别人一惊一乍的表演吧!在经历了数次的驴行之后,我由畏惧渐渐发展到了喜爱;由第一次的心惊胆战到这一次的新鲜刺激,看来,人真的需要挑战自己!所谓的“驴行之险”无非如此,四次的辅助绳子竟然没有使我产生丝毫的畏惧,看来,我还能接受更刺激的挑战!向勇敢的自己致敬!。
初二作文叙事:快乐驴行
![初二作文叙事:快乐驴行](https://img.taocdn.com/s3/m/e5c74038866fb84ae45c8de7.png)
初二作文叙事:快乐驴行哼着小曲,我们继续前进。
翻过了几座环形小山,渡过几条冰河,视野变得开阔起来。
“呀!!好漂亮!!”身后的一位小女孩叫起来。
我转过身,一个大斜坡便调入眼帘。
斜坡谁都见过,只是,这是个冰坡!!到处都是白冰皑皑,丝丝寒意通过风传递而来,冰旁的野草也被霜覆盖,宛如披上一件纱衣。
那霜朦朦胧胧,似浓似淡,只见雪白。
白中一点绿,搭配的恰到好处,美得没有一丝瑕疵。
红的、蓝的、黄的、紫的、花的。
游客们的羽绒衣在冰中显得格外耀眼,花花绿绿,在冰上画出了彩色,形成了一道特别的风景线。
冰梯的诱惑哪能不吸引我们呢?我不甘落后地冲上去,却不料,滑了下来,“扑通——”一声摔了个四脚朝天。
不过,我还是笑眯眯的。
妈妈笑得眼泪都要出来了,真是幸灾乐祸。
唉,倒霉,为了不破相,我还是不上了吧。
不行!绝对不行!好不容易才找到这么好的“滑冰”地方,不行,我要上去!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我决定上去。
这次我抓着冰旁边的大石块,踩着周围的枯草,使劲一跃,到达坡顶。
我哼着胜利的小曲,一下滑了下来,心里美美的。
我们玩得热火朝天,把好多阿姨给吸引了过来。
我们人数立即增加了很多,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队伍。
大伙一起跑上去,再挨次滑下来,真是超级壮观。
我们都笑得合不拢嘴。
玩够了,我们接着行军。
走到山谷深处,迎接我们的是从石壁上垂下来的冰挂。
“哇!好漂亮呀。
”我不禁叫出声来。
光看那架势,就好比“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中形容的瀑布。
整个山谷都披上了冰挂,白茫茫的,白的刺眼。
细细的冰柱像根根水晶条一样垂在石壁上;圆球状的巨大冰球如同玛瑙一样嵌在高处,旁边数条冰凌依偎在球体身边,非常别致;尖刀状的冰片竖挂在页岩上直射地面,让人看了就不寒而栗……四周被薄雾包拢,我的头发上都藏有顽皮的露珠,亮晶晶的。
这时,已是正午,太阳光照着冰挂,反射出一片灿烂的亮光。
“滴答,滴答……”我疑惑地望望冰挂,想找出这声音的来源。
我的目光停留在了一个帘子般的冰洞上。
不牛都不行的三翻秦岭骑行记,真牛!
![不牛都不行的三翻秦岭骑行记,真牛!](https://img.taocdn.com/s3/m/1980490c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47.png)
不牛都不行的三翻秦岭骑行记,真牛!“牛皮不是人吹的,火车不是人推的。
”这次之所以说牛,是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本次巧用五一小长假前后不到七天时间,从宝鸡连续骑行三次穿越了秦岭,骑行800公里领略了一路不同的风情。
二是一群男女在牛艺队长的带领下都骑成了牛人。
日均行程130多公里,午餐有时就一包干吃面一盒酸奶,一口气爬坡50多公里,尽然没人退缩。
本次骑行的路线大致交代一下:从旬阳北站坐火车到西安再转车次到宝鸡。
从宝鸡市内开始骑行,途经凤县、留坝、太白、眉县、周至、佛坪、宁陕、石泉、汉阴、安康汉滨,回到旬阳。
W型穿越秦岭,宝鸡—凤县是第一翻,过留坝—太白算是第二翻,从眉县过周至—佛坪算是第三翻,还有更牛的二人,从宁陕过柞水县、镇安县第四次翻越秦岭回到旬阳。
谷歌卫星地图--计划路线图我,及我的伙伴们家都住在陕南汉江边的小县城—旬阳太极城,也有自己的户外网站“爱在路上户外”(/diy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888)。
牛队于2014年4月22日发出骑行计划帖子后,我们几位老驴就开始积极准备了。
(计划:D1旬阳--宝鸡(火车)D2宝鸡--黄牛铺镇---红花铺镇--凤县101km(第一翻)D3凤县--留坝县--武关驿镇87kmD4留坝县武关驿镇--江口镇--白云乡--太白县92km(第二翻)D5太白县--桃川--鹦哥镇--齐镇--横渠镇--马召146=(83+65)kmD6马召--板房子--佛坪县113km(第三翻)D7佛坪县--猫儿梁--两河--石泉88kmD8石泉县--安康--旬阳150Km合计787Km附加作业:D8 两河镇--宁陕县---旬阳坝镇--江口镇122km(翻越月河梁)D9江口镇--广货街镇--黄花岭--柞水县87kmD10柞水县--旬阳136km )“阿百川、骑着单车转山”两位更牛的人用了八天时间骑完了整个行程。
为了稳妥、安全、和谐,头一天晚上还专门召集商讨会,统一思想,统一步调,分组互助。
[驴行老人]驴行天下
![[驴行老人]驴行天下](https://img.taocdn.com/s3/m/4cf0f2e8a300a6c30d229f88.png)
[驴行老人]驴行天下神农架之所以神秘神奇,不仅在于它有炎帝神农氏的传说和闻名中外的“野人”之谜,还在于它地处内陆却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并且深藏着珍贵稀有的各种植物和举世称奇的飞禽走兽。
怀着一颗朝圣而探秘神农架的激动之心,我和几位驴行爱好者一起,准备穿越神农架中心――老君山自然保护区,一个原始森林无人区。
整装待发,攀登直插云霄的老君顶我们先来到神农架彩旗村宿营,第二天早晨六点钟便起床收拾帐篷。
尽管天才微微泛亮,但已看得见高高的山巅浮出一抹红光,预示今天会是个艳阳天。
果然七点刚过,那轮红日便喷薄而出,照得大山莽林红云缤纷。
8点整,我们来到穿越起点阿弥陀佛。
这里原先有一座庙,而今庙毁,剩下一块依稀可见阿弥陀佛字样的石碑斜立路边,好像在向世人述说它曾经的故事。
显然这里已是被保护的无人区,山风呼啸,眼前尽是大山沟壑,密林野草。
我们迫不及待背起背包,拿起登山杖,在向导小李带领下,沿一条荆刺丛牛的水沟向上攀臀。
此时艳阳高照,但在水沟里仍能看见到处是凝固的冰块,有哗哗的水流下来,向导说是山上正在化冰,可想而知神农架的夜晚有多寒冷。
气喘吁吁爬上沟,走入密密的杜鹃林,要是春天,这漫山遍野的杜鹃花该是开得几多的绚丽呀。
出杜鹃林,踩在厚厚的草甸上,极目远眺,湛蓝的天底下,横亘着一线黑黝黝起伏的山峦,其中一个高高隆起的峰际直插云霄,应该就是今天我们要攀登的,海拔2936米的老君顶吧。
史载神衣架老君山区域曾动物聚居,佳木葱茏,方圆数百里荒无人烟,所以也有人认为老君顶才是炎帝神农氏尝百草的地方。
而今满目苍凉,衰草遍野……是谁在这里滥砍滥伐?裸露神农筋骨。
向导说不是,是由于老君山山高风大极寒冷,不长树,而脚下自然天成的草叫苦草,根深叶茂,密集厚实,无拘无束地沿山脊蔓延滋长,铺天盖地,洋洋洒洒。
试想大地回春,这里必定草儿青青,花儿如星,间或有高高直立的山枣、刺黎、银杏或磷峋怪石鹤立鸡群,一如蛮荒草海之中激起的朵朵浪花。
这就是神农架独特的高山草甸,不经间自成风景,别具一格。
亲子驴行,一路风景一路成长
![亲子驴行,一路风景一路成长](https://img.taocdn.com/s3/m/fe6ac4f70740be1e640e9a64.png)
亲子驴行,一路风景一路成长作者:本刊编辑部来源:《莫愁·家教与成才》 2013年第3期策划:本刊编辑部执行:吴忞忞近几年兴起的驴行,是一切背包旅行、自助游、户外运动等旅游形式的总称。
与一般旅行不同,驴行通常是驴友自己安排衣食住行,以体验大自然为目的,自备各种必需的旅游用品,这种方式更为自由、独立。
热衷驴行的驴友们也被亲切地称为“驴子”。
越来越多的父母将驴行与育儿相结合,这种亲子驴行能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哪些益处呢?强健体质,“最小驴子”跟着父母穿越大峡谷德吉缘于共同的摄影爱好,羽芊和金勇走到了一起,夫妻俩一有时间就往野外跑,一直没打算要孩子。
发现意外怀孕时,羽芊已经41岁。
十月怀胎,豆子来到了这个世界。
儿子没出生前,家住拉萨的金勇夫妇跟朋友有个约定: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
大伙分别做了两年多的准备工作,到了约定的时间,各地朋友汇集到了西藏,那时豆子刚满两个月。
金勇最初是不打算带着孩子去的,毕竟豆子太小。
羽芊也很纠结,虽然她知道6个月内的婴儿有从母亲体内带来的抗体,是婴儿期抵抗力最强的时段,不太容易生病,但心里还是有些忐忑。
能拍到南迦巴瓦的真面目是每个摄影人的梦想,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更是户外爱好者的终极体验,羽芊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不行我们就马上返回拉萨。
”金勇看着犹豫不决的妻子,如此说道,“咱们不赶路,一切以孩子的舒适为原则。
”金勇的话让妻子吃下了定心丸。
西藏林芝地区属于原始林区,海拔低,气候湿润,相比起西藏其它地区,自然环境和空气中含氧量都算是很好的。
第一次带着孩子远行,金勇也经过了深思熟虑。
车子全程开着空调,温度适中,车速不快,豆子上车不久就开始睡觉,到米拉山时刚好醒来。
豆子很精神,黑亮的眼睛四处扫描,金勇便试着停车拍照去了。
“你想下去吗?”羽芊看着豆子好奇的眼睛,发现小家伙没一点高原反应的样子,索性抱着豆子也下了车。
米拉山是拉萨到林芝的路上唯一一座高海拔雪山,也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的神山,新年的经幡铺天盖地,来往的人们都会在这里停一停,挂幡祈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鸡户外运动调查——驴行篇前言搜索“驴行”一词,百度为我们提供的是:“驴”是“自助旅行者”的代名词,驴行是旅行的谐音,驴友是旅游的谐音,因毛驴而得名。
简单地说,“驴行”就是指背包族驴友们的旅行,是回归大自然,找回自我,体现自己坚强的意志、信念、耐心的表现,也是对现代生活的另一种弊端的批判。
1、调查目的:自2009年以来,宝鸡户外运动热潮逐渐升温,新“驴”越来越多,驴群不断壮大、分化。
在我国包括驴行运动在内的户外运动的管理在还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研究宝鸡驴行运动的产生及其驴群的变迁过程、发展现状和未来的趋势,为宝鸡驴行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思考。
2、调查方法:(1)网络调查由于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宝鸡驴行运动自身的特点,此种方法组织简单,成本小,通过QQ、论坛等平台可以摆脱时间、地域的限制,完成了一次仅限于驴友的抽样问卷调查。
(2)个别访谈通过座谈、访谈等形式对宝鸡资深驴友、户外俱乐部管理人员、户外运动知名领队以及户外用品经营者进行咨询和访谈。
3、调查对象的基本界定户外运动(Outdoor Sports)是一组以自然环境为场地的带有探险性质或体验探险的体育运动项目群(李舒平,2003)。
根据项目的特点,可以分为水上户外运动项目、空中户外运动项目和陆地户外运动项目。
水上户外运动项目包括潜水、帆船、帆板、冲浪等;空中户外运动项目包括滑翔、热气球、跳伞等;陆地户外运动项目主要有山地穿越、漂流、速降、溯溪、攀岩、登山、自行车、野外生存……根据宝鸡户外运动的开展情况,本课题所研究的主要是陆地户外运动项目的徒步运动——驴行。
一、宝鸡驴行运动发展历程1、奠基期:1990年——2001年我国户外运动最早出现是80年代中期,由于接待外国登山家到中国来登山,带来很多新的观念,当时的户外被称作山间旅行,漂流、攀岩、宿营等等。
观念进入之后国内有一些人慢慢开始模仿,漂黄河,漂长江,慢慢这些东西都有了,都属于户外范围。
1989年,中国第一家民间户外登山社团——昆明山野探险俱乐部出现,中国现代户外运动开始逐渐走入寻常百姓的视野。
首先是东南沿海地区在与港澳台地区的互动中,户外运动在国内出现了首批有组织的商业模式。
90年代初宝鸡地区已经有驴友远赴参加,驴行的运动方式随即传入宝鸡。
1993年召开了中国第一次野外运动会议,参会者大部分是独鸡开始有了专门的户外运动QQ群。
2004年出现了宝鸡最早的户外运动俱乐部——绿蚂蚁户外运动俱乐部。
2006年元月6日,宝鸡户外运动协会经体育局批准正式成立。
在此阶段的初期,一些户外运动用品经营者成立的户外运动俱乐部成为此项运动的引领者,中后期以网络形式组织和发展的户外运动俱乐部异军突起,逐渐成为宝鸡户外运动组织的主体力量。
从经济角度来看,随着我国户外概念的发展,户外用品的生产和经营逐渐多元化,户外装备的价格相对于宝鸡市民的收入水平下降,户外运动的门槛逐渐降低。
宝鸡户外运动完成了精英群向小众化的转变,户外运动呈现出勃勃生机。
3、爆发期:2009年——从2009年开始宝鸡户外运动发展之快,可以用惊人形容,井喷式发展也催熟了宝鸡户外运动。
户外用品专营店从两三家增加到了如今的11家,经营的户外装备也出现了市场细分,同时户外运动的参与者装备逐步齐全。
不仅如此,户外知识, 户外常识, 户外安全的学习和讲座、面向新驴的装备讲座、宝鸡户外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及分析讲座和各种形式的加强驴友感情沟通的文体活动在各个户外运动俱乐部中都有不定期的组织和安排,驴友的环保意识、自救意识、团队意识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针对宝鸡地理的驴行线路逐渐丰富,新的线路不断得到开发,适应不同季节、不同时间,不同程度驴友的线路安排逐渐科学。
经过多年参与,一批较为专业的领队出现,相应的宝鸡驴友中具备走长线、难线体能和经验的驴友比例逐渐加大,4颗星以上线路的参与者逐渐增多。
老驴逐渐成熟的同时新驴暴增,无论长线短线,组队迅速,报名踊跃,出行队伍庞大,动辄一、二百人,驴友人群的迅速扩大也促使户外QQ 群迅速分化,新增了一批户外QQ群。
截止2010年10月的调查数据显示,每周都有2000人以上在进行户外活动,全年有八九万人次参加户外运动。
各个俱乐部户外活动安排丰富,除去每周双休日的活动外,五一、十一的大小长假也会有相应的一日、两日的短途运动。
除此之外,多日甚至七日超长线路也有安排。
2010年4月,由资深驴友田桥为救援队队长,36名志愿者组成的公益性质秦岭户外野外救援队筹备成立,可以为宝鸡地区及周边地区的登山户外爱好者和广大市民提供专业的户外紧急救援技术支持,标志着宝鸡户外运动的成熟和发展走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宝鸡驴行运动发展的优势及特点1、文化、自然户外环境资源丰富户外运动是与户外环境资源直接相关的活动。
山川、河流、峡谷是发展户外运动的前提条件。
因此,户外环境资源从一定意义上成为了户外运动参与者的潜在需求。
宝鸡东西长156.6公里,南北宽160.6公里,全市平均海拔618m(1985年数据)。
宝鸡地质构造复杂,东、西、南、北、中的地貌差异大,具有南、西、北三面环山,山、川、原兼备,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占总面积56%,丘陵占总面积26.5%;川原占总面积17.5%,呈现“六山一水三分田”格局。
全市地处秦岭北麓,与秦岭紧密相临,我国的河流以秦岭为界,分属黄河、长江两大流域。
秦岭以北为黄河流域的渭河及基支流水系;秦岭以南为长江流域的嘉陵江上游河段及汉江部分支流河源段水系。
黄河流域各河流的流域面积占全区河流面积的70%左右;长江流域各河流的流域面积约占30%。
秦岭这一南北天然的自然景观风景线包含了高山、森林、草甸、飞瀑、清泉、奇峰、云海、积雪等景观要素,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立体生态系统。
宝鸡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是零下8度等温线穿过的地区。
秦岭北麓的浅山区适宜全年各种气候条件的户外运动。
宝鸡,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远在距今8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宝鸡就成为老官台文化的主要分布区。
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
陕西共发现4200余处,而占全省面积不足1/10的宝鸡则有730余处,占1/6。
其中仰韶文化遗址的比例更高,约达1/4,文化发展、演变序列之清晰、完善,绝非其他地区可比。
孕育了西周文明的宝鸡,是考古学家代复一代追求的梦想和探寻之地,也是世人的期盼之地。
与西周王朝相像的是,秦从封国向帝国的发展足迹,同样也深埋在宝鸡的黄土地中。
残垣和遗址、大型的宗庙建筑、旷世空前的秦宫大墓,展示着秦民族追求博大的精神和价值取向,也丰富着宝鸡驴行线路的文化因素。
2、老、中、青皆宜,参与着众多由于宝鸡的户外运动形式主要是危险系数较低的徒步、山地穿越等,对参与者技术水平、体力、装备、经验等要求不高,所以宝鸡户外运动的参与者的年龄阶段跨度较大,从20岁左右的青年到70岁左右的老年都能够在不同的户外群里找到适合自己的线路。
例如驴友角落业已年方68岁,仍然能够参加群组织的大部分驴行活动。
就驴友们的年龄构成,本次调查得出的结果是:20-30岁的占7%;30-40岁的占32%;40-50岁的占51 %;50岁以上的占10%。
与发达城市的户外运动参与者主要为26——35岁的青年群体构成不同的是宝鸡户外运动的参与者是以35-50岁的人群为主要人群,参与群体的年龄分布比较集中,多为空巢家庭或孩子处于高中阶段的人群。
就驴友们的性别构成来看,女性人数稍超出男性。
就驴友们的职业构成来看,企业工作人员居多,有趣的是扎堆现象明显,有的组织一家就有超过500人以上的驴友,而有的组织参与户外活动的人员极少。
其中39%的受访“驴友”户外运动史不到一年,户外运动接触时间不长,也进一步反应出户外运动在宝鸡真正兴起的时间不长。
调查显示由于受时间、经济条件等因素限制85%以上的驴友更多参与的是目的地与居住地距离较近的一日户外运动。
秦岭各峪的登山和穿越与北塬线路的参与的人群基本持平。
特别的是,驴友群体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群体,结伴同游,回到城市后,他们依旧是一个互相往来的群体。
一些“网友”他们借助论坛或群活动交流徒步经验和生活体会,一些“摄友”爱好摄影的驴友交流摄影和旅游心得,一些“诗友”,把徒步中的感受和见闻写成诗歌或文字,互相欣赏和品评。
经过一路同行的风风雨雨,他们有了更加深厚的感情,形成的不同于中国传统的社会交往形式。
3、市强县兴,户外群自然分层宝鸡户外运动的发展截止到2010年6月30日,共有74个较有影响力的户外群,相比这个数字,那些结构更松散的户外爱好者团体就更多。
户外群活动通过网络俱乐部实现,市区较有影响力的户外俱乐部除绿蚂蚁户外俱乐部、大本营户外俱乐部这些户外用品专营店外大秦岭户外、阳光户外、人在旅途户外、宝鸡山水田野户外、运动无限户外、乐翻天自助游、宝鸡猎豹户外等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户外风格和固定参与人群。
由于体能、偏好、兴趣和年龄的差异,宝鸡户外群呈现出自然的分化,80后的群体网络语言火星文较多,自然从其他年龄阶段被分化出来,这个群体活动时往往人数不多,20人左右,选择常规线路较多,行进速度较快。
而50岁以上的群体更偏好大队伍、休闲线路,行进速度也较慢,一般的线路徒步时间4-5小时。
宝鸡户外的主体人群更倾向于小型队伍,但由于参与者众多,实际活动中60- 70人的队伍比较常见。
2010年10月,宝鸡户外又增加了一支特殊队伍——由聋哑人组成的户外群体,他们不仅进行徒步运动还进行摩游。
市区户外运动的壮大发展也促进了宝鸡各县区户外运动的发展,陈仓区的行走陈仓论坛会员人数达到7151人是宝鸡地区参与人数最多的户外论坛,论坛没有门户和派别,所有户外群和个人都可以参与。
岐山县的西岐户外论坛注册会员也达到800人,眉县的眉坞户外俱乐部现有QQ群友近1200人并实行会员制,凤翔县的雍城户外注册人数达到1167人,太白县的太白营论坛人数达到2688人。
各县区的户外群有些通过宝鸡市户外协会与其他户外群进行沟通和互动,一些户外群直接和市区户外群保持长期的沟通和协作。
4、低门槛的户外活动组织模式由于宝鸡的户外活动主要是群众性的浅山户外活动,所以组织模式主要有两种,纯自助制与会员制。
纯自助模式即所有活动通过网站或bbs发布和组织,奉行纯AA制的自助理念,通过网络实现零成本运作,同时网络的“零”成本决定了活动可以长期建立在纯自助的基础上。
此种模式的户外活动成本最低,组织的活动最多,最群众化,最深入人心。
而通过网络召集和组织驴友群体拥有较高的素质,是户外登山探险的最基本群众。
网络俱乐部有自己的志愿工作者,负责维护网络和担任版主,一切活动依照俱乐部公约;网络招募使得这个非团队化使得规避了很多问题和矛盾,俱乐部的大旗又使得参与者有了明确的归属感。
实际上,纯自助户外活动也是被时间证明了的成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