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苏武牧羊_长春版

合集下载

最新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苏武牧羊》优秀教案第一课时(精品)

最新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苏武牧羊》优秀教案第一课时(精品)

《苏武牧羊》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并积累“旌节、恭恭敬敬、气节、置之度外、依偎”等词语。

读准“旌、喝、揣”等字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

2.读懂课文,了解“苏武牧羊”的故事,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用加小标题的方式理解课文脉络。

4.在读读议议中,理解旌节的含义,感受苏武在极其艰难的困境中,宁死不屈,坚忍不拔,忠诚于本民族与坚决维护国家尊严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点:用加小标题的方式理解课文脉络。

教学难点:在读读议议中,理解旌节的含义,感受苏武在极其艰难的困境中,宁死不屈,坚忍不拔,忠诚于本民族与坚决维护国家尊严的崇高品质。

教学方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

课前准备:小黑板、《苏武牧羊》歌曲。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欣赏歌曲《苏武牧羊》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民歌,歌曲里歌唱的苏武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正如歌曲所唱,苏武历尽艰辛,持节不屈,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光耀千古的英雄。

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苏武,走进他充满血泪而又辉煌无比的人生。

(板书课题:苏武牧羊)2.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成果。

二、讲授新课(一)预习检查,初读课文1.学生分小组在课前预习基础上自由读课文,疏通字词。

(1)字会认的字:匈、(单)、郎、刑、玷、污、窖、毡、羔、昭会写的字:匈、奴、臣、郎、污、羔、忠、贞要求:读准字音;会写的字,上下结构的字要注意下下紧凑,下面稍大;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左右的宽窄。

(2)词匈奴单于旌节旷无人烟旌节、恭恭敬敬、气节、置之度外、依偎2.想想课文主要说了什么事?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3.理解“牧”课题中的“牧”可以理解为?——放,放牧。

4.气节怎么理解?(坚持正义,在敌人或压力面前不屈服的品质)。

(二)精读课文,理解感悟1.苏武是怎样的一个人?把描写苏武言行的句子找出来细读书,指名读、分组读、齐读,体会苏武的品格。

2.结合自己找出的句子,说说自己的感悟,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独特的理解。

六年级上册语文优秀教学案例1苏武牧羊长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优秀教学案例1苏武牧羊长版
在教学评价方面,我采用了多元化评价方式,既注重学生的课堂表现,也关注他们的课后实践。通过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评价中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苏武牧羊长版》的教学中,我们旨在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式。通过分析课文,使学生了解古代文学的基本特点,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此外,我们还希望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苏武牧羊的历史背景,以及苏武坚守节操、不畏艰难的精神品质。
(五)作业小结
在作业小结环节,我会布置与本节课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作业可以包括朗读课文、撰写心得体会、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等。同时,我会提醒学生在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五、案例亮点
1. 情景创设在教学中的运用
本节课中,通过引入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生动、直观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仿佛置身于苏武牧羊的历史场景之中,深刻感受苏武坚守节操、不畏艰难的精神风貌。这种情景创设的教学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他们的参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们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共同探讨苏武牧羊故事中的关键问题。
(四)反思与评价
反思与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们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评价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讲解、讨论、朗读等,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课文,深入挖掘其内涵。同时,我们还将组织相关的课后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苏武牧羊》教材解读

《苏武牧羊》教材解读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理解歌词表达的内容,我觉得应该先从有关苏武 牧羊的历史故事入手。
匈奴自从被卫青、霍去病打败以后,双方有好几年没打仗。他们口头 上表示要和汉朝和好,实际上还是随时想进犯中原。匈奴的单于一次次 派使者来求和,可是却屡屡扣留到匈奴回访的汉朝使者00 年,汉武帝正想出兵打匈奴,匈奴派使者来求和了,同 时还把汉朝的使者都放回来。汉武帝为了答复匈奴的善意表示,派中郎 将苏武拿着旌节,带着副手张胜和随员常惠,出使匈奴。苏武到了匈奴, 送回扣留的使者,送上礼物。苏武正等单于写个回信让他回去,没想到 就在这个时候,出了一件倒霉的事儿。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歌词,由蒋荫棠创作。讲述的是西汉使节苏武出使匈奴被
扣押,十九年间克服种种困难,顽强不屈的故事。歌词取材于历史故事,
歌颂了苏武不辱使命,气节坚定的可贵品质。
本课篇幅不长,韵脚清晰,语句长短适宜,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结合资料把课文内容读懂,并产生真切的感受。
三、教学目标
痛楚慨然赴死,谭嗣同为强国信念情愿献出生命,鲁迅矢志不渝报效国
家。四个人虽然在时间上相隔数百年之久,但是四个人在国家危难之时
所表现出来的浩然正气却是惊人的相似。6 年级是小学阶段语文学习提
升时期,也是树立人生观的黄金时期。根据《语文课标》中的“阅读是
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一要
(1)文本细读。文章开篇点题“苏武,留胡节不辱”这是一个总括句, 高度概括了全文的主题,交代了人物、背景和结果。接下来一段“雪地 又冰天,穷愁十九年。渴饮血,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 落人未还。”这里主要描写了苏武牧羊环境的恶劣和生活的艰苦。雪落 地而不化,可见天气已经十分寒冷,而牧羊又在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 在这样的天气里,就是锦帽貂裘,也难以抵御寒风的侵袭,我们的苏武, 那个并没有料知自己会被扣留的苏武,他穿着什么呀?难以御寒的布衫, 他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十九年,每个月,每一天, 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痛苦的煎熬!十九年了,他时常抚摸着朝廷给他的 “汉节”跟一群羊相依为命。他渴了就捧一把雪止渴,饿了就扯一些羊 皮啃着充饥。这里他历尽艰辛,永不屈服,旄落了还不曾回还,艰难地 熬了十九年!“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这里的两个难,第一个“难” 指的是被牵连而扣留,第二个“难”是指北海牧羊的无尽苦难。“夜坐 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夜是孤独之夜,是寒冷之夜,胡笳声断 断续续地传入耳中,显得格外凄凉,令苏武心痛、心酸。这句话也引出 下文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第一小节是课文的第一部分。讲述的是苏 武在北海边经受的身体上的非人折磨和他坚定的态度。第二小节第一句, “转眼北风吹,群雁汉关飞。”这一自然情景的创设,为下文苏武思念 家乡和亲人作了铺垫。“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 两地谁梦谁”“红妆”和“空帏”都是借代,用“红妆”代妻子“空帏” 代空房。“两地谁梦谁”强烈表达了苏武内心对妻子的思念。短短的两 句话,把人生之中最关切的两种思念表达的格外清楚,对母亲、对妻子 的思念时刻煎熬着苏武,而这样的身心磨砺却经历了漫长的十九年。“任 海枯石烂,大节不稍亏”这里的一个“任”字充分体现了苏武坚贞不屈 的精神,“终教匈奴心惊胆碎,拱服汉德威”这一句表达了苏武不辱使 命,气节坚定的可贵品质。结合朗读的重点而言,本课的阅读教学着重 应该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体会苏武的“苦”,这种苦包括自然的风霜对身 体的摧残,更有对祖国、对亲人的思念而带来的心灵上的痛苦。当一个

小学六年级语文《苏武牧羊》精品教案(优秀7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苏武牧羊》精品教案(优秀7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苏武牧羊》精品教案(优秀7篇)小学六年级语文《苏武牧羊》精品教案篇一《苏武牧羊》一课记叙了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押,但宁死不屈、维护国家尊严的感人事迹。

课后反思教学过程,觉得自己在以下两方面做得较为成功。

一、有扶有放,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苏武牧羊》一课中第二部分是课文的重点,共有4节,这四节从三个方面来描述苏武的有气节。

根据这三方面的共性,在教授这一部分的“苏武与匈奴王的第一次交锋”时,我边分析边归纳了三个学习步骤:一、读、思(写什么)。

二、读、划(找出描写苏武言行的词句)。

三、交流、体会。

根据这三个步骤学完后,我就让学生体会后几节在叙述上的相同之处,引导学生借鉴黑板上刚刚归纳的方法自主学习后几节。

这样,就给了每一位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

使学生既读懂文章,又增添了了学习兴趣。

不仅如此,在课文的朗读指导上我也采用了类似的方法。

课文的第3节主要以人物的语言描述为主,通过人物的语言很容易理解其内在心理活动,从而更利于体会人物品质。

由于有了第2节学法的铺垫及对苏武这个人物的初步感知,所以在学习第3节时,学生很容易抓词、句来体会人物感情。

有了这样一个情境的渲染,第二节已经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朗读的。

氛围。

当我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3节时,学生自然就流露出愤慨的情感,声音有力,力度有加,把苏武不受利诱、威武不屈的好汉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合理想象,引导学生领会中心;交流信息,延伸课外阅读合理的想象易于文章中心的领会。

在学习课文第四节时,我问道:“你知道荒漠是怎样的?”通过让学生想象说话,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

紧接着教师介绍文中“荒漠”的情况,突出该处气候恶劣,人很难在那里生存……其后,我又问道:“那么苏武是怎样生存下来的呢?”从而再一次让学生体会到苏武的坚强品质,体会到了苏武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

对于历史人物,学生由于未学过历史,还是知之甚少的。

为此除了课本内容外,我还让学生把收集到的有关苏武的资料进行交流。

六年级上语文教案-苏武牧羊长春版

六年级上语文教案-苏武牧羊长春版

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恭恭敬敬、旌节、气节、置之度外、屈指可数”等词语。

2、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来体会人物的思想品格。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感受与学习苏武在极其艰难的困境中,宁死不屈,忠诚于本民族与坚决维护国家尊严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点:讲读课文的第五到第六节,苏武在极其艰难的困境中,宁死不屈,忠诚于本民族与坚决维护国家尊严的崇高品质。

教学难点:品味关键词语来体会人物的思想品格。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出示插图,认识苏武板书:苏武2、简介:苏武和西汉的历史背景,及两国的关系。

3、板书:牧羊理解:牧课题补充完整4、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1、听课文录音:思考:课文中有几次写到旌节?苏武又是怎样对待这支旌节的?2、交流板书(1)苏武知道这旌节是代表国家的,就恭恭敬敬地接过来。

理解:旌节板书板书:接指导朗读:读出苏武郑重其事的态度。

(2)苏武手握旌节,气愤地说:“我是代表国家的,宁死也不能受侮辱!”板书:握指导朗读:读出苏武宁死不屈的精神。

(3)苏武不等卫律说完,怒目圆睁,手举旌节大声喝道:“卫律!你是汉人的儿子,汉朝的臣下,而今忘恩负义,背叛了父母,背叛了朝廷,还有什么脸来和我说话!”板书:举指导朗读:读出苏武内心极其愤慨的语气。

过渡:看来,这两次斗争无论匈奴王是威逼还是利诱,都无法使苏武屈服。

在这种情况下,他又生出了一计。

那便是——苏武牧羊,那他牧的是什么羊呢?三、学习第三、第四重点节(1)轻声自由读读第4小节,看看你能读懂些什么?(2)学生交流。

(3)小结:你看,这真是一个毒计,匈奴王真是阴险狡诈呀!但苏武又是怎样面对的呢?(4)学生默读第五节,划出让你感动的句子。

(5)逐句出示,加以理解。

A、北海边野草遍地,没有人烟,惟一和苏武作伴的,就是那支旌节。

(内心是孤独的,生活是寂寞的,但是在精神上有追求,有一种坚定的信念。

)B、苏武顽强地忍受着各种折磨。

饿了,他就挖野菜、逮野兔充饥;渴了,他就捧一把雪止渴;冷了,他就和羊群依偎在一起取暖。

长春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整册教案集

长春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整册教案集

长春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整册教案集一正气歌1—1 苏武牧羊[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苏武受到的苦难,产生对苏武的崇敬之情。

2.能够根据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的意思。

3.认识3个生字,学会4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通过品味词句,使学生真切体会苏武威武不屈的精神。

[教学准备]幻灯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导入今天我们进入《苏武牧羊》的学习,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你查找的关于苏武的资料和信息。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排除读音障碍;2.理解难度词语;3.读准音词,再读全篇。

三、概括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主要讲述的苏武在北海边经受的身体上的非人折磨和他坚定的态度。

第二部分讲述的是苏武心灵上受到的残酷的折磨和他坚贞不屈的态度。

四、整体朗读全诗第二课时一、请大家自读课文,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苏武十九年的牧羊生活呢?(苦、艰难、生不如死等相关词语)二、请大家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苏武生活的穷困与愁苦,你对他的处境有怎样的感受?三、苏武的哪些经历让你感到心酸?找出来并谈一谈你的体会。

相机指导:相机引导1.“雪地又冰天”雪落地而不化,可见天气已经寒冷,而又结冰,可见天气(十分寒冷),而牧羊又在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我们学过《第一场雪》,文中提到,西。

,可见天气(特别寒冷)。

在这样的天气里,就是锦帽貂裘,也难以抵抗寒风的侵袭呀,可是我们的苏武,那个并没有料知自己会被扣押的苏武,他穿着什么呀?难以御寒的布衫,他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十九年,228个月,6935天,别说一天,每一秒都是痛苦的煎熬!这不能不使我们感到心酸。

2.这“难中难”仅仅是雪地与冰天,也就罢了,苏武又随时面临着什么的威胁?一个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渴了只能吃雪,饿了只能吞毡,这么冷的天,如果能喝上一口热水,对于苏武来说,过分吗?这么冷的天,吃上一口娘做的家常饭,过分吗?悲,我们的苏武,只能吃冰冷的雪,冰冷的雪,怎能帮助他御寒?我们的苏武,他只能吃难以下咽入肚后难以消化的毛毡!这根本不能称做食物的东西,怎能帮助他御寒?同学们,苏武只是一个普通人啊,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啊,而不是一块没有知觉的石头,他的感觉并不迟钝,这一切,怎能不让我们感到心酸?四、想象一下,历尽难中难,他还可能遇到哪些困难?屈服了吗?1.这就是苏武,一个怎样的苏武?(虽然历尽了……,但是他却一心想着……;虽然历尽了……,但是他却一心想着……)五、身处异乡的苏武,当听到匈奴吹着的音乐,会想些什么?那是不能与母亲相见的愁苦,这愁苦整整十九年。

长春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苏武牧羊》教案及教学反思

长春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苏武牧羊》教案及教学反思

长春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苏武牧羊》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学生能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积累8个生字和10个认字。

★学生通过对苏武语言、动作和生活环境的描写,能够领会苏武意志坚强、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进而懂得要热爱自己的国家。

★学生学习浏览,拓展阅读,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对苏武语言、动作和生活环境的描写,能够领会苏武意志坚强、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进而懂得要热爱自己的国家。

★学生学习浏览,拓展阅读,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一、聆听音乐,导入新课。

1、聆听优美的古典音乐《苏武思乡》,讲解课文的写作背景。

2、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词语:旌节玷污地窖门缝毡片毛穗忍饥受冻旷无人烟意志坚强念念不忘忠贞不屈3、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你认为苏武是一个怎样的人?4、指导学生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5、老师在黑板上板书:苏武是一个()的人。

让学生说出自己对苏武的看法,并且叫学生到黑板上写出自己的看法。

三、品读意志,领会坚强。

1、学生找出体现苏武意志坚强、忠贞不屈的句子。

2、出示句子:苏武说:“我身为汉朝使者,让我投降,就是玷污了我的使命,绝对办不到。

”指名读。

师生共同交流读这句话的语气。

讲解词语“玷污”,并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朗读。

3、出示句子“苏武在地窖里忍饥受冻,渴了就用手接着从门缝里飘落进来的雪花止渴,饿了,就撕下身上的羊皮毡片充饥。

”指名读,师恰当评价学生的朗读。

反复朗读这句话,体会苏武的意志坚强。

受尽折磨的苏武有没有动摇?出示句子:“想让我投降,办不到。

”4、对比刚才的两句话:苏武说:“我身为汉朝使者,让我投降,就是玷污了我的使命,绝对办不到。

”“想让我投降,办不到。

”老师指导学生学法:一个词语,在一篇课文中总是重复出现,那这个词语一定很重要,因此老师在这儿作了批注。

5、出示语句:“单于从来没有见过像苏武这样意志坚强的人,没有办法,就派人送他到北海边去放羊。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苏武牧羊 |长春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苏武牧羊 |长春版

苏武牧羊【教学目标】1、能独立认识本课生字。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并积累“恭恭敬敬、置之度外”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苏武牧羊故事的内容,体会文中描写苏武言行的句子所表达的含义,体会句子之间的关系。

了解“旌节”所表达的含义。

4、感受苏武历尽艰辛,持节不屈、坚贞的民族气节。

【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学习排比句的写法。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苏武的思想品质。

【教学过程】一、导入1、板书课题:苏武牧羊,齐读师:简介苏武,这样的一位人物怎么会去牧羊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苏武,走进他那充满血泪而又感人至深的人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学习第一节师:课文的第一小节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起因。

(1)引读:西汉时期,汉朝和匈奴常常发生战争。

有一年,汉武帝派苏武出使匈奴,还亲自把一支旌节交给他。

(2)出示“旌节”的画面,师介绍:旌节就是一种用彩色羽毛做装饰的旗子,给古代使者用的,他代表着国家的重托。

(3)引读:苏武知道这旌节是(代表国家的),就(恭恭敬敬地接过来)。

(4)为什么要这样?(旌节代表国家,意义重大)(5)师:是呀,可见苏武对国家是如此得(尊重),对汉武帝交给自己的任务是如此得(郑重其事),自己读好这段话。

(指名读,齐读)(二)了解故事内容过渡:苏武带着旌节与随从们来到匈奴,完成了外交任务后准备回国,谁知在他身上却发生了事情,令苏武的归国之路走得异常艰辛。

究竟发生了哪三件事情呢?1、出示自读要求: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思考:出使匈奴准备回国时,发生了哪三件事?当匈奴王(),苏武()2生交流,师随机板书,学着老师的样子用小标题概括:当匈奴王诬陷苏武参与匈奴内乱,苏武(以死抗辱);当匈奴王派卫律来劝降,苏武却(怒斥卫律);当匈奴王使计让苏武去牧羊,给他的却全是公羊,苏武(荒漠牧羊)19年!三件事情中第三件事情作者写得最详细,这种详略得当的写法值得我们学习。

(加五角星)作者就是抓住出使匈奴期间发生的三件事来刻画苏武这位民族英雄形象的。

长春版六年级上册全册语文教案

长春版六年级上册全册语文教案

一正气歌1—1 苏武牧羊[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苏武受到的苦难,产生对苏武的崇敬之情。

2.能够根据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的意思。

3.认识3个生字,学会4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通过品味词句,使学生真切体会苏武威武不屈的精神。

[教学准备]幻灯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导入今天我们进入《苏武牧羊》的学习,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你查找的关于苏武的资料和信息。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排除读音障碍;2.理解难度词语;3.读准音词,再读全篇。

三、概括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主要讲述的苏武在北海边经受的身体上的非人折磨和他坚定的态度。

第二部分讲述的是苏武心灵上受到的残酷的折磨和他坚贞不屈的态度。

四、整体朗读全诗第二课时一、请大家自读课文,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苏武十九年的牧羊生活呢?(苦、艰难、生不如死等相关词语)二、请大家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苏武生活的穷困与愁苦,你对他的处境有怎样的感受?三、苏武的哪些经历让你感到心酸?找出来并谈一谈你的体会。

相机指导:相机引导1.“雪地又冰天”雪落地而不化,可见天气已经寒冷,而又结冰,可见天气(十分寒冷),而牧羊又在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我们学过《第一场雪》,文中提到,西。

,可见天气(特别寒冷)。

在这样的天气里,就是锦帽貂裘,也难以抵抗寒风的侵袭呀,可是我们的苏武,那个并没有料知自己会被扣押的苏武,他穿着什么呀?难以御寒的布衫,他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十九年,228个月,6935天,别说一天,每一秒都是痛苦的煎熬!这不能不使我们感到心酸。

2.这“难中难”仅仅是雪地与冰天,也就罢了,苏武又随时面临着什么的威胁?一个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渴了只能吃雪,饿了只能吞毡,这么冷的天,如果能喝上一口热水,对于苏武来说,过分吗?这么冷的天,吃上一口娘做的家常饭,过分吗?悲,我们的苏武,只能吃冰冷的雪,冰冷的雪,怎能帮助他御寒?我们的苏武,他只能吃难以下咽入肚后难以消化的毛毡!这根本不能称做食物的东西,怎能帮助他御寒?同学们,苏武只是一个普通人啊,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啊,而不是一块没有知觉的石头,他的感觉并不迟钝,这一切,怎能不让我们感到心酸?四、想象一下,历尽难中难,他还可能遇到哪些困难?屈服了吗?1.这就是苏武,一个怎样的苏武?(虽然历尽了……,但是他却一心想着……;虽然历尽了……,但是他却一心想着……)五、身处异乡的苏武,当听到匈奴吹着的音乐,会想些什么?那是不能与母亲相见的愁苦,这愁苦整整十九年。

【309教育网优选】小学语文长春版六年级上册《苏武牧羊》教学设计教案

【309教育网优选】小学语文长春版六年级上册《苏武牧羊》教学设计教案

《苏武牧羊》教学设计《苏武牧羊》讲的是在汉武帝时,中郎将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单于囚于冰窟,他饮血吞毡,坚决不从。

后来单于又把他遣送到北海边放牧公羊,说要等公羊生子之后才能放他回潮。

苏武不顾威胁利诱,不怕艰难困苦,坚持19年而终不屈服。

【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够根据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析诗歌结构和艺术手法,理解创作意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诵读,吟唱这首北方民间歌曲,将愤怒、激昂、崇敬之情展现出来,了解苏武形象,体会苏武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把握歌词借助环境的渲染烘托,表现人物思想性格这一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诵读,吟唱这首北方民间歌曲,将愤怒、激昂、崇敬之情展现出来,体会苏武的爱国主义精神。

多媒体课件及图片。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苏武牧羊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我们知道奉命出使匈奴的汉朝使者苏武,被匈奴单于囚禁于冰窟逼降。

苏武饮雪吞毡,坚决不从。

匈奴贵族多方威胁诱降没有成功,又把他迁到北海边牧羊。

苏武19年始终不屈服。

汉始元六年才被遣回朝。

苏武牧羊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为捍卫祖国和民族的气节而勇于牺牲自我。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以苏武牧羊为题材的一首民歌,这首歌产生于辛亥革命以后,相传是北京的高中教师蒋荫棠所作,曾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广为流传,是以一首家喻户晓的爱国歌曲。

二、初读感知1、苏武简介苏武,汉族,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

中国西汉大臣,武帝时为郎。

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

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

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

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回汉。

苏武死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

2、创作背景清末民初,国家内忧外患,执政者在外交上卑躬屈节,过人生感耻辱,当时盖平县盛行唱皮影戏。

皮影戏的“大悲调”慷慨激昂,雄浑悲壮,与学校师生、重振国威的志向产生共。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苏武牧羊|长春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苏武牧羊|长春版

《苏武牧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朗读课文,领会苏武的精神品质。

2、认识批注符号,感受批注在自主阅读中的作用。

3、学习边读书边批注的方法。

初步掌握用品词、品句符号标画重点词、句,用简练的词语标注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教学重点:学习边读书边批注的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用品词、品句符号标画重点词、句,用简练的词语标注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能力培养:边读书边批注教学准备:课件、畅言系统教材、实物投影。

一、复习导入,初步感受批注方法。

1、中国有句老话叫不动笔墨不读书。

这是毛主席读书时做的批注,这是脂砚斋为石头记作的批注,这是一本古书上的批注。

老师读书的时候呢,也喜欢做批注。

我用波浪线把体会深刻的句子画了下来然后用简洁的文字在旁边写上自己的体会。

我用三角号标出自己想积累的词语,没读明白的问题,我用问号表示出来。

重点词,我在下面点上小圆点在旁边写上自己的体会。

这节课我们就通过《苏武牧羊》这篇课文学习边读书边批注的方法。

2、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上节课学到的词语。

听写:匈奴、单于、旌节、旷无人烟对照大屏幕改正错误。

二、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批注方法。

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苏武出使匈奴,匈奴扣押了他先是劝降苏武不肯投降,后又把他流放到北海,经过漫长的19年,苏武终于回到了汉朝。

)想一想这篇课文重点写了哪两件事儿?(单于劝降、北海牧羊)(一)通过第三自然段学习边读书边批注的方法我们先来看看单于劝降这个故事,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并思考苏武是个什么样的人?哪些词语句子让你感受最深,想一想读一读。

学生默读课文,然后汇报。

预设:1.我身为汉朝使者,让我投降,就是玷污了我的使命,绝对办不到。

(1)这句话让你感受很深,那么做批注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把这句话用波浪线画出来。

(2)你感受到了什么呢?用自己的语言来说说?坚贞不屈(3)具体你是从哪个词体会到的呢?玷污:辱没使命:重大任务责任绝对:态度坚决教师讲解:关键词可以在下面点上小圆点,并在空白处用简练的语言写上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2019-2020年长春版六年级上册《苏武牧羊》教案设计

2019-2020年长春版六年级上册《苏武牧羊》教案设计

2019-2020年长春版六年级上册《苏武牧羊》教案设计一、看拼音写词语。

xiōngnú()yǒushàn()shǐchén()wūrǎn()zhōngzhēnbùqū()yánggāo()二、给带点的字勾选正确的读音。

单.于(dān chán)不屑.(xiè xiāo)磨难.(nán nàn)居.然(jū jù)娱.乐(yúyù)侮.辱(wūwǔ)三、比一比,组词。

娇()慌()赚()骄()谎()歉()四、选词填空。

1.出现浮现(1)近年来,儿童文学园地里()了许多优秀作品。

(2)一看见那所茅屋,往事又()在眼前。

2.飘拂飘荡飘扬(1)起风了,小船在水中()。

(2)老水牛爷爷的下巴上()着花白的胡须。

(3)五星红旗迎风()。

五、在下面的句子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亲爱的老师,我们今后()在什么工作岗位上,()忘不了您对我们的辛勤培养。

2.夏天里,森林()闷()热。

六、修改一则日记。

早晨,我到学校去参加联欢会。

走在路上,我尽情地呼吸着和煦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

到校不久,文艺表演就开幕了。

同学们表演了精彩的节目和唱歌、相声、小品等。

秦俐朗诵很有精神,两只炯炯有神的双眼,忽闪忽闪的。

她虽然受到大家的夸奖,只是一点儿也不骄傲。

看了六(1)班自编自演的课本剧《卖火柴的小女孩》,我更加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元帅的马元帅是一军之主,他的坐骑当然也是百里挑一的。

战马勇勇因为“长一丈,高八尺,全身无一根杂毛”,而且在实践中练就一身铁胆和奔跑如飞的本事,被元帅一眼看中,成为令人羡慕的“帅马”。

元帅干的是“运筹帷幄之中”的活儿,偶尔用马也不过巡巡营房,查看地形而已。

勇勇以前冲锋陷阵惯了,开始还自叹“英雄无用武之地”,不过慢慢也就习惯了。

它想:“以前拼死拼活不就想搏个功名吗?现在轻轻松松且比以前风光得多。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1.苏武牧羊 ▎长春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1.苏武牧羊 ▎长春版

苏武牧羊【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旄节、社稷、节、拱服”的意思,会写“社稷、旄、拱服”等词语。

2.能够根据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1、抓住关键词语来体会人物的思想品格。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与价值:1、把握歌词借助环境的渲染烘托,表现人物思想性格这一写作特点。

2、通过诵读,吟唱这首北方民间歌曲,将愤怒、激昂、崇敬之情展现出来,了解苏武形象,体会苏武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诵读,吟唱这首北方民间歌曲,将愤怒、激昂、崇敬之情展现出来,体会苏武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把握歌词借助环境的渲染烘托,表现人物思想性格这一写作特点。

【教学策略与手段】1、《苏武牧羊》本课教学采用教师讲授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授课方式,主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分组互动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2、根据诗歌教学的三原则:一通过抓住关键字词,初步感知诗意;二、通过充分想象,感知诗歌意境;三、通过分析诗歌结构和艺术手法,理解创作意图。

这首诗歌重点是通过环境渲染来表现人物,所以从想象入手,通过情景再现,使人物形象具体化。

3、多种形式的朗读是本节教学采用的主要手段,利于学生掌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课前准备】学生:1、查阅历史(西汉)、地理(北海)、苏武生平等相关资料。

2、读苏武牧羊的故事,了解故事梗概。

教师:1、《苏武牧羊》教学ppt;2、民歌《苏武牧羊》mp3;3、苏武牧羊图及题诗;4、文天祥及其《过零丁洋》资料。

【计划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苏武牧羊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我们知道奉命出使匈奴的汉朝使者苏武,被匈奴单于囚禁于冰窟逼降。

苏武饮雪吞毡,坚决不从。

匈奴贵族多方威胁诱降没有成功,又把他迁到北海边牧羊。

苏武19年终不屈服。

汉始元六年才被遣回朝。

苏武牧羊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为捍卫祖国和民族的气节而勇于牺牲自我。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以苏武牧羊为题材的一首民歌,这首歌产生于辛亥革命以后,相传是北京的高中教师蒋荫棠所作,曾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广为流传,是以一首家喻户晓的爱国歌曲。

长春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苏武牧羊

长春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苏武牧羊

长春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苏武牧羊教学目的★学生能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积攒8个生字和10个认字。

★学生通过对苏武语言、动作和生活环境的描写,能够体会苏武意志刚强、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进而懂得要热爱自己的国家。

★学生学习阅读,拓展浏览,培养学生的独立浏览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对苏武语言、动作和生活环境的描写,能够体会苏武意志刚强、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进而懂得要热爱自己的国家。

★学生学习阅读,拓展浏览,培养学生的独立浏览能力。

教学过程一、凝听音乐,导入新课。

⑴凝听柔美的古典音乐《苏武思乡》,解说课文的写作背景。

⑵师板书课习题,学生齐读课习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⑴学生自由朗诵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出示词语:旌节玷污地窖门缝毡片毛穗忍饥受冻旷无人烟意志刚强念念不忘忠贞不屈⑶学生带着问习题,默读课文。

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你认为苏武是一个怎样的人?⑷指导学生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⑸教师在黑板上板书:苏武是一个()的人。

让学生说出自己对苏武的看法,并且叫学生到黑板上写出自己的看法。

三、品读意志,体会刚强。

⑴学生找出体现苏武意志刚强、忠贞不屈的句子。

⑵出示句子:苏武说:“我身为汉朝使者,让我投降,就是玷污了我的使命,绝对办不到。

”指名读。

师生共同交流读这句话的语气。

解说词语“玷污”,并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朗诵。

⑶出示句子“苏武在地窖里忍饥受冻,渴了就用手接着从门缝里飘落进来的雪花止渴,饿了,就撕下身上的羊皮毡片充饥。

”指名读,师得当评价学生的朗诵。

重复朗诵这句话,领会苏武的意志刚强。

受尽折磨的苏武有没有动摇?出示句子:“想让我投降,办不到。

”⑷比照方才的两句话:苏武说:“我身为汉朝使者,让我投降,就是玷污了我的使命,绝对办不到。

”“想让我投降,办不到。

”教师指导学生学法:一个词语,在一篇课文中总是反复出现,那这个词语一定很重要,因此教师在这儿作了批注。

⑸出示语句:“单于从来没有见过像苏武这样意志刚强的人,没有规定,就派人送他到北海边去放羊。

《苏武牧羊》教案

《苏武牧羊》教案

《苏武牧羊》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苏武牧羊》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学生能够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和表演,提高口语表达和表演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苏武的忠诚和坚持精神,培养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学生能够通过故事的学习,认识到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努力奋斗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苏武牧羊》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苏武的忠诚和坚持精神。

2.2 教学重点:重点词汇和句子的学习和理解。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和表演,提高口语表达和表演能力。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入《苏武牧羊》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兴趣。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苏武的背景和历史背景。

3.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通过讨论,深入剖析故事中的忠诚和坚持精神。

3.4 角色扮演和表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和表演,展示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学生通过表演,提高口语表达和表演能力。

四、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环节。

4.2 学生表演评价:对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表演的评价,包括语言表达、情感表达和团队合作等方面。

4.3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苏武牧羊》的文本。

5.2 图片或视频:与《苏武牧羊》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5.3 资料库:与苏武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

六、教学策略:6.1 讲授与互动:教师通过讲解,介绍苏武的历史背景和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忠诚和坚持的重要性。

教师与学生互动,回答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6.2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合作,共同完成角色扮演和表演任务。

六年级语文上册 苏武牧羊教案 长春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 苏武牧羊教案 长春版

《苏武牧羊》【教学内容】长春版六年级上第一板块《苏武牧羊》第二部分(后20分钟)【设计理念】“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是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本节教学旨在透视人物内心世界,感悟人生坚定的信念,提升人物饱满形象,通过读文、想象、写信等策略来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通过解读文本,让学生走进苏武的内心世界,进而体会他崇高而伟大的人格和坚贞不屈的气节。

【教学重点】领会苏武忠贞的民族气节。

【教学过程】一、解读诗歌、想象画面1.齐读诗歌。

2.说出诗歌描述的三幅画面。

二、梦中归乡、倾诉衷肠1.尽孝与尽忠。

2.小爱与大义。

三、坚定信念、誓言铿锵1.苏武默念。

2.苏武呐喊。

3.民族宣告。

四、浩然正气、民族脊梁1.华夏历史上正气诗篇。

2.总结全文附:板书设计:孝忠——气节爱《苏武牧羊》教学实录一、解读诗歌、想象画面师:通过对《苏武牧羊》这首诗歌上半部分的学习,我们看到了一个在匈奴威逼利诱下坚贞不屈、正义凛然的苏武。

现在,我们一起学习诗歌的下半部分,进一步感受他作为一个普通人与作为大汉使臣的丰富的情感世界。

现在,请你带着你对苏武的了解,来朗读诗歌(幻灯):生齐读: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

白发娘,望儿归。

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不稍亏,终教匈奴心惊胆碎,拱服汉德威。

师:好,读得字正腔圆,感情真挚。

现在,老师来请你们用心默读这几句,看一看,你能从中看到几幅画面?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

白发娘,望儿归。

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师:你看到的第一幅画面是怎样的?生:苏武站在冰天雪地里,仰望着北归的大雁,眼神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

师:是啊,“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北风呼啸,雁群又一次向北飞去,飞向汉关,飞回它的故乡。

而我们的苏武呢?生:苏武只能留在这荒凉的沙漠里,继续与冷月为伴,倾听着胡笳,思念着亲人和大汉王朝。

师:你看到的第二幅画面又是怎样的?生:我看到是苏武年迈的娘亲倚门而立,望眼欲穿的身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武牧羊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苏武受到的苦难,产生对苏武的崇敬之情。

2•能够根据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的意思。

3•认识3个生字,学会4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通过品味词句,使学生真切体会苏武威武不屈的精神。

[教学准备]
幻灯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导入
今天我们进入《苏武牧羊》的学习,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你查找的关于苏武的资料和信息。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排除读音障碍;
2•理解难度词语;
3•读准音词,再读全篇。

三、概括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主要讲述的苏武在北海边经受的身体上的非人折磨和他坚定的态度。

第二部分讲述的是苏武心灵上受到的残酷的折磨和他坚贞不屈的态度。

四、整体朗读全诗
第二课时
一、请大家自读课文,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苏武十九年的牧羊生活呢?
(苦、艰难、生不如死等相关词语)
二、请大家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苏武生活的穷困与愁苦, 你对他的处境有怎样的感受?
三、苏武的哪些经历让你感到心酸?找出来并谈一谈你的体会。

相机指导:相机引导
1.“雪地又冰天”雪落地而不化,可见天气已经寒冷,而又结冰,可见天气(十分寒冷),而牧羊又在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我们学过《第一场雪》,文中提到,西。

,可见天气
(特别寒冷)。

在这样的天气里,就是锦帽貂裘,也难以抵抗寒风的侵袭呀,可是我们的苏武,那个并没有料知自己会被扣押的苏武,他穿着什么呀?难以御寒的布衫,他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十九年,228个月,6935天,别说一天,每一
秒都是痛苦的煎熬!这不能不使我们感到心酸。

2.这“难中难”仅仅是雪地与冰天,也就罢了,苏武又随时面临着什么的威胁?一个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渴了只能吃雪,饿了只能吞毡,这么冷的天,如果能喝上一口热水,对于苏武来说,过分吗?这么冷的天,吃上一口娘做的家常饭,过分吗?悲,我们的苏武,只能吃冰冷的雪,冰冷的雪,怎能帮助他御寒?我们的苏武,他只能吃难以下咽入肚后难以消化的毛毡!这根本不能称做食物的东西,怎能帮助他御寒?同学们,苏武只是一个普通人啊,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啊,而不是一块没有知觉的石头,他的感觉并不迟钝,这一切,怎能不让我们感到心酸?
四、想象一下,历尽难中难,他还可能遇到哪些困难?屈服了吗?
1.这就是苏武,一个怎样的苏武?
(虽然历尽了……,但是他却一心想着……;虽然历尽了……,但是他却一心想着……)
五、身处异乡的苏武,当听到匈奴吹着的音乐,会想些什么?
那是不能与母亲相见的愁苦,这愁苦整整十九年。

这十九年里,没人知道,苏武的头发已如娘亲一样雪白。

那是与妻子不能相见的愁苦,这愁苦整整十九年。

尽管思亲如此愁苦,但我们的苏武却任……(生接读)
六、加上了一个“任”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再加上一个任字,可见这时的情景,虽然苏武的处境让我们感到心酸,但他的精神却让
我们感到敬佩。

七、带着心酸,怀着敬佩,让我们伴着音乐,读一读全篇课文。

八、历史不能忘记,在浮华与坚守之间,北海的苏武,那流放于荒山野原的铁血男儿,用不屈与铮铮傲骨作出了最完美的诠释,忘却富足,成就气节;铭记祖国,造就伟大。

九、板书设计
苏武牧羊穷苦
(心酸)坚贞不屈
(敬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