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之安全原理
安全原理
安全原理}安全生产与安全生活的实现,不仅需要发展一般的安全工程技术知识、方法和手段,更需要发展安全的科学理论。
安全原理是人类安全活动的基本理论和策略,也是安全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石,是人类预防事故的重要理论核心。
安全哲学原理:从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角度,人类总结了安全的哲学原理。
远古人类的安全认识论是宿命论的,方法论是被动承受型的;近代人类的安全认识提高到了经验的水平;现代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类的安全认识论进入了系统论阶段,从而在方法论上能够推行安全生产与安全生活的综合型对策,甚至能够超前预防。
有了正确的安全哲学思想的指导,人类现代生产与生活的安全才能获得高水平的保障。
安全系统论原理:从安全系统的动态特性出发,保障生活和生产过程的安全,其基本的安全系统是人、社会、环境、技术、经济等因素构成的大协调系统。
无论从社会的局部还是整体来看,人类的安全生产与生存需要多因素的协调与组织才能实现。
安全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任务是满足人类安全的生产与生存,以及保障社会经济生产发展的需要,因此安全活动要以保障社会生产、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降低事故和灾害对人类自身生命和健康的影响为目的的。
同时,安全活动(管理、工程、技术、教育等)首先应与社会发展基础、科学技术背景和经济条件相适应和相协调。
安全活动的进行需要经济和科学技术等资源的支持,安全活动既是一种消费活动(为生命与健康安全为目的),也是一种投资活动(以保障经济生产和社会发展为目的)。
从安全系统的静态特性看,安全科学涉及两个系统对象。
事故系统涉及的因素是人—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的最直接的因素;机—机的不安全状态也是事故的最直接因素;环境—生产环境的不良影响人的行为和对机械设备产生不良的作用,因此是构成事故的重要因素;管理—管理的欠缺是事故发生的间接,但是是重要的因素,因为管理对人、机、境都会产生作用和影响。
认识事故系统因素,使我们对防范事故有了基本的目标和对象。
重要和更具现实意义的系统对象是安全系统,其要素是:人—人的安全素质;物—设备与环境的安全可靠性;能量—生产过程能的安全作用;信息—充分可靠的安全信息流是安全的基础保障。
安全原理复习要点
1.运用系统原理的原则1)动态相关性原则动态相关性是管理系统向前发展的根本原因。
对安全管理来说,动态相关性原则的应用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①系统要素的动态相关性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正是企业内部各要素处于动态之中并且相互影响和制约,才使得事故有发生的可能。
如果各要素都是静止的、无关的,则事故也就无从发生。
②为搞好安全管理,必须掌握与安全有关的所有对象要素之间的动态相关特征,充分利用相关因素的作用。
例如,掌握人与设备之间、人与作业环境之间、人与人之间、资金与设施设备改造之间、安全信息与使用者之间等的动态相关性,是实现有效安全管理的前提。
2)整分合原则现代高效率的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综合,这就是整分合原则。
3)反馈原则4)封闭原则在任何一个管理系统内部,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等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动,这就是封闭原则。
该原则的基本精神是企业系统内各种管理机构之间,各种管理制度、方法之间,必须具有相互制约的关系,管理才能有效。
在安全管理中应用系统原理的典型情况: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安全目标管理方法2.人本原理就是在企业管理活动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根本的指导思想。
搞好企业安全管理,避免工伤事故与职业病的发生,是人本原理的直接体现。
运用人本原理的原则(1)动力原则推动管理活动的基本力量是人,良好的管理必须有能够激发人的工作能力的动力,这就是动力原则。
动力的产生可以来自于物质、精神和信息,相应就有三类基本动力:①物质动力②精神动力③信息动力(2)能级原则能级原则是说:在管理系统中建立一套合理的能级,即根据各单位和个人能量的大小安排其地位和任务,做到才职相称,才能发挥不同能级的能量,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管理的有效性。
(3)激励原则管理中的激励就是利用某种外部诱因的刺激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以科学的手段,激发人的内在潜力,使其充分发挥出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是激励原则。
安全原理有哪些
安全原理有哪些
1. 最小权限原则:用户只能被授予完成任务所需的最低权限,以减少潜在的安全漏洞。
2. 分层防御原则:网络安全应该采用多层次的防御机制,以确保即使一层安全被攻破,其他层次依然能起到保护作用。
3. 安全审计原则:通过持续监测和审计系统活动,及时发现和响应安全威胁,并提供证据来确定安全事件的发生与性质。
4. 安全隔离原则:将不同的系统、网络或用户隔离开来,以防止潜在的攻击者通过一个受损的系统或网络访问其他系统或网络。
5. 强化认证和授权原则:确保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机制的安全性,只允许授权用户访问其需要的资源和功能。
6. 安全更新原则:及时安装和应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硬件设备的安全更新和补丁,以修复已知的漏洞和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7. 信息保密原则:使用加密技术和安全协议来保护敏感信息的存储、传输和处理过程中的保密性。
8. 安全培训和教育原则: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来增强用户和技术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减少人为疏忽导致的安全漏洞。
9. 安全备份和恢复原则:定期备份和存储重要数据和系统配置信息,以便在安全事件发生时快速、可靠地恢复到正常状态。
10. 安全监控和应急响应原则:建立安全监控机制来及时检测和响应安全事件,以最小化损失并追踪攻击者。
《安全原理(1)》习题及参考答案
15,亚当斯事故因果连锁论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把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看作是现场失误,现场失误是由于管理失误,管理失误是由于管理体系方面的问题。管理体系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目标、管理组织和发挥管理机能方面。
五、论述题
1,论述海因里希工业安全理论的科学性和局限性。
答:海因里希的工业安全理论阐述了事故发生的因果连锁论,作为事故发生原因的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之间的关系问题,事故发生频率与伤害严重度之间关系问题,不安全行为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事故预防工作与企业其他管理机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事故预防工作的基本责任,以及安全与生产之间的关系等工业安全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数十年来,该理论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广大事故预防工作者的赞同,作为他们从事事故预防工作的理论基础。尽管随着时代的前进,人们认识的深化,许多新观点、新理论相继问世,但是该理论中的许多内容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现今的事故预防工作中产生重大影响。
3,亚当斯认为,管理体系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的( C )方面。
A,计划、指挥、协调 B,计划、组织、指挥 C,目标、组织、机能 D,目标、责任、机能
4,在事故统计分析时把物的因素进一步区分为( B )。
A,机械和物质 B,起因物和加害物 C,机械和物体 D,设备与环境
四、回答问题
1,人为什么会产生不安全行为?
不正确的态度,缺乏知识或操作不熟练,身体状况不佳,物的不安全状态及不良的物理环境
2,怎样防止不安全行为?
3E原则。
3,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论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1)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或(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间接原因是人的缺点,基本原因是遗传和环境。
危险源及危险性,没有绝对安全,安全工作贯穿于系统的整个寿命期间,不可靠是不安全的原因,“内在的安全”而不是“附加上的安全”。
安全原理 第一章 教案
海因里希的事故因果连锁论
• 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是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 物的不安全状态。 • 不安全行为:曾经或可能引起事故的行为。 ·违章操作 ·违章指挥 ·违反劳动纪律 • 不安全状态:事故隐患 • 杜绝三违、根除隐患
二、轨迹交叉论
• 在事故发展进程中,人的因素的运动轨 迹与物的因素的运动轨迹的交点,就是 事故发生的时间和空间。 • 即,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发生于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人 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相遇, 则将在此时间、空间发生事故。
早期事故致因理论
• 急救设施不足,专职医务人员奇缺,受伤人 员得不到及时的救治。 • 1909年全美国的工业死亡事故共达3万起。 • 宾夕法尼亚钢铁公司4年间75%的工人发生过 工伤事故。
• 法庭判决的原则是,工人理应承受所从事的 工作中的一切危险。发生伤亡事故后工人很 难得到赔偿。
保护劳动― 工业安全的基本任务
• 恩格斯指出: 组织劳动, 保护劳动, 以使无产阶级利益不受资本势力的侵犯, 这是共产主义原则。
事故频发倾向论
1919年H.Greenwood H.H.woods: 工厂中具有事故频发倾向的少数工人, 是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事故频发倾向:个别人 容易发生事故的 稳定的 个人内在的倾向 对策:筛选
安全科学与安全工程
• 安全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事故。 • 安全科学是阐明事故发生、发展和预防规 律的科学。 • 安全工程是防止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事故 所必须的科学、技术的综合体系。
事故的基本概念
• 事故是人(个人或集体)在实现某种意图 而进行的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 人的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的 事件。 • 事故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 染。 • 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尤其受到关注。
安全学原理
1、安全:人的身心免受外界因素危害的存在状态(包括健康状况)及其保障条件。
2、五同时: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和评比生产工作的同时, 计划、布置、检查、总结和评比安全工作3、安全科学:一门专门研究安全的本质及其运动、转化规律与保障条件的科学。
4、全面安全管理:在总结传统的劳动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管理方法并通过全体人员确认的全面安全目标,对全生产过程和企业的全部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和写一致的综合管理。
5、安全投资:投资安全活动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也称安全资源。
事故的特征主要包括:事故的因果性、事故的偶然性、必然性和规律性,事故的潜在性、再现性和预测性和复杂性。
1、安全科学研究的领域为:生产领域和生活领域生存领域。
(3分)2、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1分)3、我国现阶段的安全价值的观念性主要体现在安全的、安全的市场观念、全的服务观念、安全的战略观念、安全的素质观念安全的开发观念和安全的信息观念。
(3分)4、安全生产中人们应对事故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是问题出发型方法,一是问题发现型方法。
5、多米诺骨牌理论的五块牌依次是:人体本身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按人的意志进行的动作、和引起的危险性、发生事故和受到伤害。
(3分)6、事故预防的基本原则(“三E”对策)为:技术原则组织管理原则和教育原则。
(2分)7、安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
(2分)8、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员工心态安全文化建设、、和员工行为规范安全文化建设四个方面。
9、我国实行国家和地方安全管理与监察机制,企业的安全管理与监察体制为、国家安全监察行业安全管理和群众安全监督相结合的模式。
(2分)10、安全经济投资优化准则为:一是安全消耗最低,二是安全经济效益最大。
(2分)11、企业安全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职能为:监督、检查、督促、指导、培训、教育、建议、咨询(4分)12、安全科学在《学科分类与代码》处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部,其学科名称为安全科学技术。
安全知识一堂课
二、建筑施工五大伤害原因及预防措施
2、物体打击
二、建筑施工五大伤害原因及预防措施
发生物体打击事故的主要原因:
1、高处工具、材料等未固定或未加防护装置; 2、作业人员未佩戴个体防护用品; 3、作业人员违章作业; 4、上下交叉作业; 5、恶劣气候影响。
防止物体打击的安全防护措施:
1、按标准规范要求搭设安全网等防护措施; 2、高处的工具、材料等必须妥善放置或固定; 3、佩戴安全帽等防护用品; 4、合理组织工作,尽量避免交叉作业; 5、加强安全警示教育和培训。 6、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安全知识一堂课
主要内容
01
安全原理(马斯洛理论、墨菲定律、海恩法则、冰山理论)
02
建筑施工五大伤害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03
集团公司2018年度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要求
一、安全原理
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 在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 中所提出,是关于人的行为的科学 理论。
3、海恩法则:
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一、安全原理
海恩法则的精髓:任何不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 强调两点:
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 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
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心。
一、安全原理
海恩法则的警示意义
“海恩法则”实际上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要消除一起严重事故, 必须提前防控1000起事故隐患。在安全生产中,哪怕提前防控和治理 了999起事故隐患,但只要有一起被忽略,就有可能诱发严重事故。 例如,仅仅只是物料提升机的上限位失灵被忽略便酿成群死群伤事故, 教训是深刻而惨痛的。
1、高处坠落事故160起, 占总数的51.45%; 2、物体打击事故42起, 占总数的13.50%; 3、坍塌事故32起, 占总数的10.29%; 4、起重伤害事故22起, 占总数的7.07%; 5、机械伤害、触电、车辆伤害等 其他事故55起,占总数的17.68%。
安全原理知识点总结
安全原理知识点总结在当今社会,安全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无论是个人的居住安全、网络安全,还是国家的安全防卫,都离不开安全原理的知识。
安全原理是指在应用中提出的一种需要满足的首要条件。
它广泛适用于各个领域,并且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本文将对安全原理的一些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安全原理的重要性和应用。
一、安全原理的定义和重要性1.1 定义安全原理是指在特定条件下确保系统或事物不受到外部威胁的一种方法或规律。
安全原理从多个方面着手,包括防范、检测、拒绝、应对等多个方面,以确保事物的安全。
1.2 重要性安全原理不仅仅关乎个人的安全,还涉及到国家的安全、企业的利益等。
因此,安全原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没有安全原理的保障,个人的隐私可能会被侵犯,企业的商业机密可能会泄露,国家的安全可能会受到威胁。
而了解和应用安全原理可以有效地规避这些风险,保护个人和组织的安全。
二、信息安全原理信息安全原理是指确保信息系统和信息资产的安全性和可用性的一系列方法和规则。
信息安全原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机密性机密性是信息安全原理的基本要求之一。
它要求只有授权的用户能够查看或使用信息,未经授权的用户应当被限制访问信息。
为了实现机密性,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加密技术、权限控制等。
2.2 完整性完整性要求信息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不被篡改或损坏。
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可以防止信息被恶意修改,保障信息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2.3 可用性可用性指信息系统和信息资产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得到有效的使用。
为了保证信息的可用性,需要防范各种可能导致系统宕机或服务中断的风险,如备份、容灾等。
2.4 不可抵赖性不可抵赖性要求信息的发送者不能否认发送了某个信息,接收者也不能否认接收了某个信息。
这就要求在信息传输和存储过程中记录下完整的日志,并采用数字签名等技术来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2.5 其他除了上述基本的信息安全原则,还存在其他一些具体的安全原则,如最小权限原则、分层防御原则、安全审计原则等。
安全原理基本理论总结
安全原理基本理论第一部分:基本理论及应用一、安全原理1 安全管理的组织原则(Organization principle of safety management)1、计划性原则。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确定安全活动的方向和数值指标,在检测数据的基础上,对不同等级水平应制定具体数值来表示要完成的任务。
2、效果原则。
表示实际结果与计划指标相符合,也是对已取得成果的评价。
它分为工程技术效果、社会效果和经济效果。
其主要意义是看组织管理的效应、方案比较可能性和对责任者活动的评价。
3、反馈原则,反馈是取得管理系统所用结果的情报。
它是从实际情况与计划相互比较而求得的。
4、阶梯原则。
表示一个复杂而又系统的事件,按其特性可看作多个阶梯等级,并意味着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
5、系统性原则。
把事故现象和安全工作看成一个相互关联的综合整体。
6、不得混放并存原理。
实质是加强物质物流的管理,即是将物质、材料、设备、人员及其他客体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开,以免其相互作用产生危害。
7、责任制原则。
8、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相结合的原则。
2 安全生产五规律(The five regulerities of safe production)1、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生产安全规律。
承认生产中的潜在危险,并对制订安全条例及其实施创造了原则上的可能性。
这一规律将在劳动保护有组织有系统的机构中,在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付诸实现。
2、关于劳动条件适应人的特点的规律。
人适应环境的可能性具有一定限度。
要求构思新技术或设计新工艺过程,以及解决其他任务之时,必须建立以人为中心的观点,必须首先设计操作者的活动,而后才是操作者使用的技术。
要重点研究以人为主体的能量系统中的危险及其消除。
3、关于不断地有计划地改善劳动条件的规律。
这一规律是指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生产方式的完善,而不断地改革劳动安全管理,降低生产中的有害后果。
4、关于物质技术基础与劳动条件相适应的规律。
科学技术的进步从根本上改善着劳动条件,但不排除新的危险因素的出现,或者有扩大其有害影响的可能性,将导致新技术效果的下降。
精选安全学原理讲义ppt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安全科学基础理论第三章 安全观第四章 安全认识论第五章 安全方法论第六章 安全生理和心理分析 第七章 安全社会原理第八章 安全经济原理简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概述
一、安全的重要性 一组数据: 1、1984年1月19日,墨西哥城的天然气泄漏爆炸,导致452人死亡。 2、1984年12月3日,印度博帕尔毒物泄漏事故,导致2800多人死亡,12.5万人中毒。 3、2003年2月18日,韩国大邱市的地铁火灾,导致100多人死亡。 4、2002年,烟台海难事故。 5、2003年,四川井喷事故。 6、一系列的煤矿事故等。 由此可见,安全的重要性,对人类本身来说,安全就是生命。
第一节 安全问题及安全科学的发展历程
2、国内安全科学的发展
两个阶段: 从建国初期到70年代末,劳动保护的行政管理和业务监督、监察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从中央到地方以及各类企业都设立了专门机构并配备了相当数量的专职人员。这时期安全科学研究和专业人才的培养教育工作刚刚起步。劳动保护方面的,即安全科学技术的研究机构,在50年代仅有劳动部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卫生部劳动卫生研究所、冶金部安全技术研究所以及煤炭科学研究院下设的部分研究室等有限的几个科研部门,科研人员不超过千人。 70年代末至今,劳动保护的行政管理和宣传教育工作得到加强。自1980年开始,每年开展全国安全月活动,为加强劳动保护干部的继续工程教育和生产人员的职业安全教育,各省、市劳动部门已普遍建立劳动保护宣传教育中心,大的工业企业还建立了劳动保护宣传教育室。到1983年全国建成安全类科研机构Leabharlann 1个,研究人员发展到4000余人。
第二章 安全科学的基础理论
一、安全问题1、工业、矿山灾害2、交通运输事故3、化学污染问题4、大气污染问题5、核灾害6、航天航空工业灾害二、国内外安全科学的发展历程1、国外安全科学发展的历程德国于1863年建立的威斯特优利亚采矿联合保险基金会;各国大学设立安全工程专业; 国际上盛行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安全教育的儿童心理学原理及应用
安全教育的儿童心理学原理及应用安全教育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教学,让儿童意识到自己的安全问题,并学会应对和防范各种危险。
在进行安全教育时,了解儿童心理学原理并合理应用,能够更好地引导儿童养成安全意识与行为习惯。
首先,儿童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具象的教育方式。
他们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在安全教育中应采用具体、形象的方式进行教学。
例如,可以使用故事、图画等方式,讲述一些发生在儿童身边的真实案例,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危险的存在和后果的严重性。
通过具体的例子,儿童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的安全知识,形成正确的安全观念。
其次,儿童的好奇心较强,喜欢探索新事物。
这种好奇心是他们主动了解世界的动力,但也可能让他们产生一些不安全的行为。
因此,在安全教育中,可以利用儿童的好奇心,引导他们主动学习有关安全的知识和技能。
比如,在户外活动中,可以让儿童参与游戏和活动,同时教授他们一些安全知识,让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增加对安全的认知,并形成安全行为的习惯。
再次,儿童对模仿行为有着强烈的倾向。
他们喜欢模仿自己认可的人,例如家长、老师、同伴等。
在安全教育中,可以通过模仿和示范的方式,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当家长或老师自己注重安全并采取正确的安全行为时,儿童更容易模仿他们,形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此外,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儿童充分参与,亲身体验安全行为的重要性和正确方式。
最后,儿童的情绪和态度对安全教育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进行安全教育时,应充分了解儿童的情感和心理状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引导。
儿童可能因为害怕、焦虑等情绪而对安全教育产生抵触心理,因此,教育者需要耐心倾听和理解儿童的情感需求,并通过温馨、亲和的方式进行安全教育,让儿童在关爱和保护的氛围中接受教育。
综上所述,安全教育的儿童心理学原理及应用非常重要。
通过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能够更好地引导儿童养成正确的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
安全原理ppt课件
它以伤亡事故为研究对象,探讨事故致因 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事故致因因素控制等 方面的问题。
完整最新ppt
14
事故致因因素包括: 物的因素 人的因素
完整最新ppt
15
• 物的因素
作为能量载体或能量意外释放的原因, 表现为伤害人体的加害物或事故的起因物。
一般在控制生产工艺过程的同时,必 须控制其中物的不安全因素;
完整最新ppt
9
采用优秀经验达到成功
优秀的安全业绩
损失工时率 小于0.1 可记录事件率小于 0.6 25,000,000 安全人工时 最多约6,000名员工在现场 超过20,000名人员接受HSE培训
完整最新ppt
10
管理理念及模式
HSE理念
•任何事故都是可以 避免的; •HSE是每个人的责 任 •HSE是所有决策的 优先考虑因素 •HSE文化氛围
事故的发生不仅与个人因素有关,而且与 生产条件有关。
完整最新ppt
40
3.1 事故致因理论与模型的发展
3.1.1 早期的事故致因理论(续) 这种理论把事故致因归咎于人的天性,至今仍有
某些人赞成这一理论,但是后来的许多研究结果
并没有显著证实此理论。
3 事故致因理完整论最新与pp模t 型
41
职业适合性的角度来看,关于事故频发倾 向的认识也有一定可取之处
4
关注事故发生三个因素
安全原理复习资料
《安全原理》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海因里希的事故因果连锁中,事故基本原因是(B)。
A.人的缺点B.遗传、环境C.能量D.管理缺陷2.管理者应该充分发挥管理机能中的(D)机能,有效地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防止事故发生。
A.计划B.指挥C.协调D.控制3.在事故统计分析时把物的因素进一步区分为(B)。
A.机械和物质B.起因物和加害物C.机械和物体D.设备与环境4.能量观点的事故因果连锁中,导致能量意外释放的直接原因是(B)。
A.故障、人失误B.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C.管理缺陷D.现场失误、管理失误5.比例1:29:300说明(D)。
A.每330起事故中一定有一起产生了严重伤害B.知道了重伤人数就可以计算轻伤人数C.减少轻伤事故就可以减少重伤事故D.事故发生时伤害的发生不是必然的6.根据海因里希的观点,(A)是大多数工业事故的原因。
A.人的不安全行为B.物的不安全状态C.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D.两类危险源7.所谓变化的观点是指(C)。
A.对事故的看法要不断变化B.事故的致因因素是不断变化的C.变化是事故致因因素D.事故是随时间变化的8.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B)起执行。
A.2002年06月29日B.2002年11月01日C.2000年11月01日D.2000年06月29日9.下列哪一种不属于危险物质?(A)A.钢材B.汽油C.液化气瓶D.农药10.下列不属于事故的直接原因的是(C)。
A.物的不安全状态方面的原因B.人的不安全行为方面的原因C.制订的安全规范不完善D.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的综合作用11.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 C )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A.8B.24C. 1D.1212.(B)年,国务院发布了《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及《关于防止厂、矿企业中的硅尘危害的决定》。
安全教育的心理学原理与应用
安全教育的心理学原理与应用安全教育一直是我们社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从交通安全到网络安全,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关系到我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而安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应对这些风险。
在安全教育中,心理学原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安全教育中的心理学原理与应用。
首先要说的是心理学原理中的“警示效应”。
警示效应是指人们在受到警示之后会对某种危险或风险更加敏感和警觉。
这种效应在安全教育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交通安全教育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交通事故的警示标语和标识,这些标语和标识能够有效地提醒人们注意交通安全,降低事故的发生率。
在网络安全教育中,也可以通过展示各种网络诈骗案例来提醒人们注意保护个人信息,避免受骗上当。
通过警示效应,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各种潜在的危险,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自己。
其次要说的是心理学原理中的“群体压力”。
群体压力是指人们在群体中会受到一定的社会压力和影响,从而导致他们的行为和态度发生改变。
在安全教育中,我们可以利用群体压力来促使人们更加注重安全。
比如在企业中,可以通过建立安全文化,强调安全责任,让员工形成安全意识,相互监督和提醒,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学校中,可以通过班级集体活动或者安全演练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让他们在群体中形成安全行为的习惯。
通过利用群体压力,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和强化人们的安全意识,使安全成为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最后要说的是心理学原理中的“正向激励”。
正向激励指的是通过奖励和认可来促使人们产生积极的行为和态度。
在安全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正向激励来鼓励人们更加重视安全。
比如在家庭中,父母可以对孩子遵守交通规则、注意食品安全等行为给予表扬和奖励,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在工作中,企业可以设立安全奖励制度,对那些积极参与安全培训、提出安全建议、或者防止事故发生的员工进行奖励,激励员工更加关注安全问题。
安全学原理课件
建立步骤:制定安全政 策、进行危险源辨识、 风险评估、制定控制措 施、实施监控与改进。
运行要素:领导承诺、 组织机构与职责、培训 与意识、危险源管理、 应急管理、事故调查与 处理。
持续改进:定期评估 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 性,及时调整和完善, 确保体系的长效运行。
安全文化的建设与推广
安全文化的定义:安全文化是指一个组织或企业在长期安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并为全体员工接受、遵循的, 具有本组织特色的安全思想、安全作风、安全规章制度、安全行为规范和安全价值观的总和。
事件树分析
事故树分析
安全评价方法
预先危险性分析
安全检查表分析
故障模式与影响 分析
危险与可操作性 研究
安全检查表法
安全控制方法
预先危险性分析法
故障树分析法
事件树分析法
安全决策方法
安全分析:对潜在危险和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预测 安全规划:制定安全目标和策略,明确责任和任务 安全控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安全目标的实现 安全评估:对安全措施的有效性进行监测和评价
安全文化的发展方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安全文化建设也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未来,安全文化建设将更加注重人的生命价值和生 活质量,注重社会责任感和伦理道德观念的培养,并通过引入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和手段,提高安全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安全学原理的方法论
危险预先分析
安全分析方法
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
强化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更加严 格的安全标准和法律法规,提高安 全意识和管理水平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物联网和传感器的普及:实时监测 和预警,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和准 确性
跨学科融合:将安全学原理与心理 学、社会学等学科相结合,研究安 全行为的内在机制和影响因素
安全教育的教育原理与教育途径
安全教育的教育原理与教育途径在我们的生活中,安全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无论是在家庭、学校还是工作场所,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都是至关重要的。
而安全教育作为预防事故和保障安全的重要手段,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教育原理,同时也有着多样化的教育途径。
首先,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安全教育的教育原理。
预防为主的原理是安全教育的核心之一。
正所谓“防患于未然”,通过提前传授安全知识和技能,让人们能够预见潜在的危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这就好比在出门前查看天气预报,知道可能会下雨,就提前带上雨伞,避免被淋湿。
另一个重要原理是系统性原理。
安全问题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涉及到人的行为、环境、设备等多个方面。
因此,安全教育也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比如,在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中,不仅要教导行人如何遵守交通规则,还要让驾驶员了解车辆的性能和维护知识,同时也要关注道路的设计和交通设施的完善。
以人为本的原理也是不可忽视的。
安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人的需求和特点。
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安全的认知和接受能力是不同的。
因此,安全教育需要因材施教,采用适合特定人群的教育方法和内容。
再者,循序渐进的原理也在安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安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
就像学习游泳一样,要先学会基本的动作,再逐渐提高难度,直到能够熟练地在水中畅游。
了解了安全教育的原理,接下来我们看看有哪些有效的教育途径。
学校教育是安全教育的重要阵地。
从幼儿园到大学,各个阶段都可以融入安全教育的内容。
在幼儿园,可以通过游戏和儿歌的形式,让孩子们认识到简单的安全规则,如不跟陌生人走、不玩火等。
在中小学,可以设置专门的安全教育课程,系统地教授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知识。
而在大学,可以结合专业特点,开展针对性更强的安全教育,如化工专业的实验室安全、建筑专业的施工安全等。
安全教育中的行为心理学原理
安全教育中的行为心理学原理在当今社会,安全教育已经成为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
而要有效地进行安全教育,了解行为心理学原理将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安全教育中的几个原理,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首先,是行为选择的原理。
行为选择原理认为人们在面临不同的行为选择时会根据其对自身的影响判断并作出行为。
在安全教育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原理来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给予正向的奖励或提醒来鼓励人们选择安全的行为,同时也可以通过告知可能的危险后果来警示人们远离危险行为。
其次,是社会认同的原理。
社会认同原理指出人们倾向于和他们认同的群体保持一致。
在安全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建立积极的社会认同氛围来增强人们对安全行为的认同。
比如,我们可以组织安全知识分享活动,让大家互相学习和借鉴,从而形成一种共同的安全价值观,提高对安全行为的认同感。
再次,是行为适应的原理。
行为适应原理认为人们倾向于跟随自己周围环境中常见的行为。
在安全教育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原理来塑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比如,在工作场所中,我们可以提供清晰的安全规定和操作流程,让员工习惯于遵守;在学校中,我们可以设置标识和标线,引导学生正确地行走和乘坐交通工具。
最后,是反馈和强化的原理。
反馈和强化原理认为正向反馈和强化可以增加人们重复某种行为的可能性。
在安全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强化来增加人们对安全行为的重视程度。
比如,我们可以对遵守安全规则的员工进行表扬和奖励,让其他员工看到正向的激励,从而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安全行为。
通过以上几个行为心理学原理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安全教育中的行为心理学原理对于促进人们安全行为的培养和推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当然,这些原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仍然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境和目标来选择和应用适合的原理。
通过不断增进对行为心理学原理的理解,并结合实际情况的差异,我们可以更加有效地进行安全教育,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和行为水平。
安全教育的心理学原理与方法
安全教育的心理学原理与方法安全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旨在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以预防事故的发生。
在进行安全教育时,了解和应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可以更有效地达到教育目标。
首先,理性思维与情感教育是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
我们知道,人类的决策和行为往往受到情感的影响。
在安全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情感教育的方法,引导学生对危险行为产生恐惧和厌恶的情感,从而促使学生愿意远离危险行为。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讲述真实的事故案例来唤起学生内心对危险行为的恐惧和警觉,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不安全行为所带来的后果。
此外,正向激励和奖惩系统也是安全教育中常用的心理学方法。
学生在面临危险时,往往会受到诱惑或者疏忽大意,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制定明确的行为规范和奖惩措施,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安全行为习惯。
例如,学校可以设置安全行为的积分系统,每次学生表现出安全行为,就可以获得相应的积分,累积到一定数量后,可以获得奖励。
这样的正向激励机制能够增加学生对安全行为的重视,并激发他们积极参与安全教育的热情。
此外,交互式教学方法对于安全教育也非常有效。
传统的一方面灌输式教育往往效果有限,而通过与学生互动、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安全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例如,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讨论安全案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交互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理解安全知识,并能够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最后,安全教育需要与现代科技相结合,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安全教育的一部分。
通过图文并茂的PPT、视频演示、虚拟现实等多媒体手段,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安全知识。
例如,通过展示事故现场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到事故发生的真实情况,从而引起他们对安全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综上所述,安全教育需要充分利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通过情感教育、正向激励和奖惩系统、交互式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安全原理继续教育答案
安全原理继续教育答案
名词解释答案:
(1)、安全投资:是指对安全活动所做出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总和。
(2)、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涉及场合和设施)。
(3)、掩蔽效应:一种声音被另一种声音所掩盖的现象,称为掩蔽。
一种声音的听阈因另-种声音的掩蔽作用而提高的效应,称为掩蔽效应。
(4)、安全成本:是指实现安全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它是衡量安全活动的重要尺度。
(5)、安全效益:安全收益与安全投入的比较。
它反映安全投入的关系,是安全经济决策所根据的重要指标之一。
(6)、安全:是人的身心免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存在状态(涉及健康状况)及其保障条件。
(7)、安全科学:是专门研究安全的本质及其转化规律和保障条件的科学。
(8)、事故:是人们在实现其目的的行动过程中,忽然发生的、迫使其行动临时或永远终结的一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原理
理论具有战略的意义,是一切行动的指南。
事物的原理是理论的根本和基础。
因此,研究安全原理,是人类安全活动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近年来有关安全原理的研究和探讨不断见诸各种论述之中,但是,安全原理的基本概念和范畴还未有一致的认识。
在此,我们从人类安全活动的战略与一般问题的规律出发,探讨安全问题的基本规律和原理,如探讨安全的一般认识论和方法论;安全事物的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突变论;安全的学社会学原则与规律;事故的预防规律等。
即我们认识的安全原理是指人类安全活动(科学研究、工程技术、管理与法制、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文化建设等)的最一般的原则和规律。
显然,这是人类安全减灾战略的最基本的理论核心。
一、安全哲学原理 17世纪前,人类安全的认识论是宿命论的,方法论是被动承受型的,这是人类古代安全文化的特征;17世纪未期至本世纪初,人类的安全认识论提高到经验论水平,方法论有了"事后弥补"的特征。
这种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无意识变为有意识,不能说不是一种进步;本世纪初至50年代,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的安全认识论进入了系统论阶段,从而在方法论上能够推行安全生产与安全生活的综合型对策,进入了近代的安全文化阶段;本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的高技术的不断应用,如宇航技术、核技术的利用、信息化社会的出现,人类的安全认识论进入了本质论阶段,超前预防型成为现代安全文化的主要特征,这种高技术领域的安全思想和方法论推进了传统产业和技术领域的安全手段和对策的进步。
对安全哲学原理的理解还可见安全哲学专题的探讨。
二、安全系统科学原理 1.安全系统论原理从安全系统的动态特性出发,人类的安全系统是人、社会、环境、技术、经济等因素构成的大协调系统。
无论从社会的局部还是整体来看,人类的安全生产与生存需要
多因素的协调与组织才能实现。
安全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任务是满足人类安全的生产与生存,以及保障社会经济生产发展的需要,因此安全活动要以保障社会生产、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降低事故和灾害对人类自身生命和健康的影响为目的的。
从安全系统的静态特性看,安全科学涉及两个系统对象:事故系统涉及的因素是人(人的不安全行为);机(机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生产环境的不良影响);管理(管理的欠缺)。
认识事故系统因素,使我们对防范事故有了基本的目标和对象。
第二是安全系统,其要素是:人(人的安全素质);物(设备与环境的本质安全性);能量(生产过程能的安全作用);信息(充分可靠的安全信息流)。
认识事故系统要素,对指导我们从打破事故系统来保障人类的安全具有实际的意义,这种认识带有事后型的色彩,是被劫、滞后的,而从安全系统的角度出发,则具有超前和预防的意义,因此,从建设安全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安全原理更具有理性的意义,更符合科学性原则。
2.安全控制论原理安全控制是最终实现人类安全生产和安全生活的根本。
如何实现安全控制?怎样才能实现高效的安全控制?安全控制论原理为我们回答了上述问题。
安全控制原则:安全管理是生产或技术系统安全控制的重要手段。
在安全管理中,要遵循如下的控制原则:闭环控制原则:要求安全管理要讲求目的性和效果性,要有评价;分层控制原则:安全的管理和技术的实现的设计要讲阶梯性和协调性;分级控制原则:管理和控制要有主次,要讲求单项解决的原则;动态控制性原则:无论技术上或管理上要有自组织、自适应的功能;等同原则:无论是从人的角度还是物的角度必须是控制因素的功能大于和高于被控制因素的功能;反馈原则:对于计划或系统的输入要有自检、评价、修正的功能。
对于事故预防中的"三不放过原则"中,需要加上"整改措施要进行效果评价,否则不放过"的原则,这就是反馈原则的体现。
预防事故的能量控制理论:这一理论的立论依据是对事故本质的科学定义,即事故的本质是"能量的不正常转移"。
有了这一立论,研究事故的控制理论则应从能量不正常作用的规律出发,这就能把握事故的本质规律,以做到对预防事故的有效指导。
3.安全信息论原理安全信息是安全活动所依赖的资源。
安全信息原理要研究安全信息定义、类型,研究安全信息的获取、处理、存储、传输等技术。
安全信息类型分为一次安全信息和二次安全信息。
一次安
全信息指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的人机境客观安全性,以及发生事故后的现场。
二次安全信息包括安全法规、条例、政策、标准,安全科学理论、技术文献,企业安全规划、总结、分析报告等。
安全信息是以信息流存在的,其信息流技术首先要认识生产和生活中的安全信息形式,如:人-人信息流:指人与人的信息交流,要求语言、动作、表情传意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人-机信息流:人与机器之间的信息交流,如人对机器状态正确识别,机器状态的准确反映等;人-境信息流:人对环境状态正确感知和识别;机-境信息流:生产设备或机器的自动监控、自动警报等。
安全信息动力技术:安全管理系统网络、检验工程技术,监督、检查、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科学管理等都是安全的信息动力。
三、安全社会学原理 1.安全经济学原理安全经济学研究的最基本的内容是安全的投资或成本规律、安全的产出规律、安全的效益规律等基本问题。
根据安全经济学研究的结果,安全的效益可从如下几方面进行具体评价:安全的“减损效益”(减少人员伤亡、职业病负担、事故经济损失、环境危害等),占GNP(或企业产值)2.5%(追求目标)。
安全生产的“贡献率”(安全生产力的正增值作用),达到GNP(或企业产值)的2-5%(直接的);安全的投入产出比为:1:6。
正确认识预防性投入与事后整改投入的等价关系,即要懂得预防性投资1元相当于事故整改投资5的效果,这一安全经济的基本定量规律是指导安全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
安全效益金字塔的关系是:设计时考虑1分的安全性,相当于加工和制造时的10分安全性效果,而能达到运行或投产时的1000分安全性效果安全经济学原理还研究安全经济活动的基本原则,即安全生产投入与社会经济状况相统一的原则,发展安全与发展经济比例协调性原则;安全发展的超前性原则;宏观协调与微协调辩证统一的原则协调与不协调辩证统一的原则等。
2.安全协调学原理从协调理论出发,安全管理要遵循如下最基本的协调原理:组织协调学原理:要求安全的组织机构要进行合理的设置;安全机构职能要有科学的分工,事故、隐患要分类管理,要有分级管理的思想;安全管理的体制要协调高效,管理能力自组织发展,安全决策和事故预防决策的要有效和高效,事故应急管理指挥系统的具有功能和效率等方面要有总体的要求和协调。
专业人员保障系统的协调原理:要建立安全专业人员的资格保证机制:通过发展学历教育和设置安
全工程师职称系列的单列,对安全专业人员进出要有具体严格的任职要求;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要建立兼职人员网络系统:企业内部从上到下(班组)设置全面、系统、有效安全管理组织和人员网络等。
3.安全思维模式孔子早就说过:建立在"经历"方式上的学习和进步是痛苦的方式;而只有通过"沉思"的方式来学习,才是最高明的;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模仿"来学习和进步,这是最容易的。
由此思维模式中,我们感悟到:人类在对待事故与灾害的问题上,千万不要试求通过事故和灾害的经历才得予明智,因为这对于人类社会或个人家庭来说都是太痛苦的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健康何其重要"。
我们应该掌握正确的安全思维模式,从理性与原理出发,通过"沉思"来防范和控制事故和灾害,至少我们要选择"模仿"之路,学会向先进的国家和行业学习,这才是正确的思想方法。
四、事故预测与预防原理事故预测原理:事故具有因果性、偶然性、必然性、再现性的特性;意外事故是一种随机现象,对于个别考察无具有不确定性,但对于大样本,则表现出规律性。
因此,运用概率统计的方法是研究事故规律、进行事故预测的重要方法。
事故性质:小概率事件;随机现象;大数法则。
预测方法:时间序列预测法;线性回归预测法;灰色预测法;趋势外推预测法;主次因素薄弱环节预测法;归范反馈预测法等。
2. 事故预防原理:事故预防的模式分为事后型模式和预期型模式两种。
事后型形式是一种被动的对策,即在事故或灾难发生后进行整改,以避免同类事故再发生的一种对策。
这种对策模式遵循如下技术步骤:事故或灾难发生──调查原因──分析主要原因──提出整改对策──实施对策──进行评价──新的对策。
预期型模式是一种主动、积极地预防事故或灾难发生的对策。
显然是现代安全管理和减灾对策的重要方法和模式。
其基本的技术步骤是:提出安全或减灾目标──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出主要问题──制定实施方案──落实方案──评价──新的目标。
从宏观的角度,对于意外事故的预防原理称为”三E对策”,即事故的预防具三大预防技术和方法:工程技术对策,。
安全教育对策,安全管理对策。
3·事故突变原理:应用突变理论建立事故模型,研究事故发生的规律,从而有效指导事故控制与预防。
上述是从安全的战略与策略上研究和探讨安全的宏观及软科学的原理,而在安全的战术及微观层面上,安全原理还要研究各
种安全技术及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原理,如电气安全原理、机械安全原理、通风除尘原理、噪声控制原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