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下必背古诗汇总
苏教版小学一上四下必背古诗

一上1一去二三里(《山村》)【宋】邵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3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4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6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7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8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9夜宿山寺【唐】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一下10咏华山【宋】寇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11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2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13悯农(一)【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4悯农(二)【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5江上渔者【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6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7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18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9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20马诗【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21敕勒歌【北朝民歌】敕(chì)勒(lè)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yǎ)。
苏教版小学语文必背古诗词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1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古朗月行唐代: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3咏鹅唐代: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唐代李绅的《悯农二首》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5江上渔者宋代: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6静夜思唐代: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7长歌行作者:乐府诗集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8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9青松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10春夜喜雨唐代: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1春晓唐代: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2忆江南唐代: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13山行唐代: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4枫桥夜泊唐代: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5夜书所见宋代: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6竹石清代: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7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8梅花宋代: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9夏日田园杂兴·宋代: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苏教版小学1一6年级必背古诗词

苏教版小学1一6年级必背古诗词苏教版小学1-6年级必背古诗词包括了多首经典古诗,以下是部分诗词的列表,供学生学习和背诵:一年级:1.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咏鹅》 - 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二年级:3. 《春晓》 -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三年级:5. 《望庐山瀑布》 -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6. 《绝句》 -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四年级:7. 《江雪》 -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8. 《游子吟》 -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五年级:9. 《悯农》 - 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0. 《江南逢李龟年》 - 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六年级:11. 《望岳》 -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12. 《赤壁》 - 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些古诗词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不仅反映了古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通过背诵这些诗词,小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年级下册语文专项部分-古诗文_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古诗文_苏教版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注释】1、莺啼:即莺啼燕语。
2、郭:外城。
此处指城镇。
3、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4、南朝:指先后与北朝相持的宋、齐、梁、陈政权。
5、楼台:楼阁亭台。
此处指寺院建筑。
6、烟雨:细雨蒙蒙,如烟如雾。
【译文】千里宽敞的江南莺啼燕语,绿叶衬托红花,处处春意浓,水乡山城,酒店前的小旗迎风轻轻摆动。
啊,往日南朝建筑的一座座寺院,现在都隐现在一片迷茫的烟雨之中。
【作者简介】杜牧(803年~805年),字牧之,号樊川,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
著有《樊川文集》。
他是晚唐一位闻名诗人。
青年时期的杜牧,怀有经邦济世之志,喜读兵书,为人刚直不阿,敢于指陈时弊。
后来,由于卷入了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之中,使他的政治主张未得施展,终于堕入颓废享乐、尽情声色的生活里面。
【赏析】《江南春》是一首描写江南风光的七言绝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
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宽敞、深邃和迷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诗一开头,就像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宽敞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唱歌,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迷人的江南,通过诗人一辈子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
摇荡的缘故,除了景物的繁丽外,可能还由于这种繁丽,不同于某处园林名胜,仅仅局限于一个角落,而是由于这种繁丽是铺展在大块土地上的。
因此,开头假如没有“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
然而,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
”关于这种意见,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
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课内外语文必背古诗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课文必背古诗《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春日偶成》宋程颢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云儿淡,风儿轻,时近春日中午,傍着花,随着柳,我向河岸漫步。
这惬意的春游呀,人们并不了解,将会说我忙里偷闲,强学少年童。
)《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着大人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
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四年级下册推荐背诵的优秀古诗《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黄师塔前的江水向东流去,温暖的春天使人懒洋洋地发困,我倚着和煦的春风缓步前行。
一丛丛盛开的桃花好像没人经管,你喜欢深红色,还是浅红色的桃花?)《菊花》唐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看起来好似诗人陶渊明的家。
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
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便不能够看到更好的花了。
《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苏教版四下语复习分类(古诗、贤文、词语、谚语等)

古诗及古今贤文复习1.描写儿童天真可爱活泼的古诗:《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描写荷花的(也是夏天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描写黄河的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刘禹锡《浪淘沙》)4.描写赞美春天的古诗:《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春日偶成》宋程颢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刀。
唐贺知章《咏柳》5.描写秋季景色的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6.描写冬季景色的诗句: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7.有关团结合作的名言:人心齐,泰山移。
独脚难行,鼓掌难鸣。
水涨船高,柴多火旺。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一块砖头砌不成墙,一根木头盖不成房。
一根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一根竹竿容易弯,三根麻绳难扯断。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
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家乡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酒肉亲。
豆角开花藤牵藤,朋友相处心连心。
8.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十八首古诗背诵

1.将进酒唐代: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倾耳听一作: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不足贵一作:何足贵;不复醒一作:不愿醒/不用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古来一作:自古;惟通:唯)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译文及注释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从不再往回流。
你难道看不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悲叹自己的白发,早晨还是满头的黑发,怎么才到傍晚就变成了雪白一片。
(所以)人生得意之时就应当纵情欢乐,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黄金千两(就算)一挥而尽,它也还是能够再得来。
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今天)一次性痛快地饮三百杯也不为多!岑夫子,丹丘生啊!快喝酒吧!不要停下来。
让我来为你们高歌一曲,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是冷落寂寞的,只有那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宴设平乐观的事迹你可知道,斗酒万千也豪饮,让宾主尽情欢乐。
主人呀,你为何说钱不多?只管买酒来让我们一起痛饮。
那些什么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狐裘,把你的小儿喊出来,都让他拿去换美酒来吧,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注释⑪将进酒:属乐府旧题。
将(qiāng):请。
⑫君不见:乐府中常用的一种夸语。
天上来:黄河发源于青海,因那里地势极高,故称。
⑬高堂:高堂:房屋的正室厅堂。
一说指父母。
一作“床头”。
青丝:喻柔软的黑发。
一作“青云”。
成雪:一作“如雪”。
⑭得意:适意高兴的时候。
⑮会须:正应当。
⑯岑夫子:岑勋。
丹丘生:元丹丘。
二人均为李白的好友。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内容集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内容集合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必背课文内容集合1、《走,我们去植树》迎着和煦的春风,迈开轻快的脚步,亲爱的少先队员们,走,我我们一起去植树!荒滩,沟渠,山坡,公路……到处回荡着红领巾的欢声笑语,伴随金色童年的是一棵棵青翠的小树。
一棵树就是一座绿色工厂,片片枝叶对是快乐的音符,给我们送来清新的空气,让每个人对健康、幸福。
多栽一棵树,就多增添一片新绿;亿万棵树连起来,就染绿了祖国美丽的版图。
今天栽下绿色的希望,明天长成参天的大树。
叫风沙乖乖低头,让百鸟翩翩起舞。
森林是人类的朋友,建设“四化"离不开绿色宝库。
亲爱的少先队员们,走,我我们一起去植树!2.《燕子》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这就是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二三月间,XXX悄悄地吹拂着,XXX细雨从天上洒落下来。
千万条XXX睁开了鹅黄色的嫩叶。
XXX的草,绿的芽,各色美丽的花,都像赶集似的集合过来,构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季。
XXX从北方赶来,为春景添加了许多生趣。
在微风中,在阳光下,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地一声,已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柳树下了;还有几只横掠过湖面,剪尾或翼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休息。
在蓝天的映衬下,电杆之间连着的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哇,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春天的歌。
3.《古诗两首》XXX.XXX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几何楼台烟雨中。
《春日偶成》北宋XXX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读读背背XXX似海世外桃源飞瀑流泉诗情画意读读背背XXX浅尝辄止浮光掠影天道酬勤寻根问底风月无边山外有山古木参天蔚为壮观XXX囫囵吞枣不甚了了熟能生巧无所不晓4.《真知》真知不像哗啦啦的小溪,俯身就可以将溪水捧起;真知不像红艳艳的桃李,举手就可以摘下它的果实。
最全苏教版小学必背古诗词(目录 诗词)

最全苏教版小学必背古诗词(目录+诗词)曲径通幽,为孩子营造一片宁静的学习地苏教版小学生必背古诗推荐篇目注:黑色部分均出自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和《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
红色部分选自课外的古诗。
蓝色部分选自课外的词。
曲径通幽,为孩子营造一片宁静的学习地各年级补充古诗词(注:课标要求的必背古诗及课本上的古诗没列出。
)2、《宿建德江》唐孟浩然一上: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独坐敬亭山》唐李白3、《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2、《陶者》宋梅尧臣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4、《客中作》唐李白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3、《登乐游原》唐李商隐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5、《杂诗其二》唐王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4、《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来日绮窗前,寒花著花未。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6、《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5、《幼女词》唐施肩吾道西风瘦马。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7、《暮江吟》唐白居易6、《竹里馆》唐王维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8、《早秋》唐杜牧7、《七步诗》三国魏国曹植疏雨洗空旷,秋标惊意新。
煮豆持作羹, 漉豉以为汁。
大热去酷吏,清风来故人。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樽酒酌未酌,晓花颦不颦。
8、《山中送别》唐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铢秤与缕雪,谁觉老陈陈?9、《秋夕》唐杜牧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9、《有约》宋赵师秀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小学苏教版必背古诗词

小学苏教版必背古诗词小学苏教版必背古诗词导读: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
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苏教版必背古诗词,欢迎阅读!1、江南(江南可采莲)(第一册第3课)2、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第一册练习4)3、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第二册练习1)4、咏鹅(鹅鹅鹅) 骆宾王(第二册练习4)5、锄禾(锄禾日当午)(第二册第21课)6、悯农(春种一粒粟)(第二册第21课)7、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范仲淹(第二册练习7)8、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第三册第3课)9、长歌行(百川到东海)(第三册练习6)10、凳鹳雀楼(白日依山尽)王之焕(第三册第17课)11、青松(大雪压青松)陈毅(第三册第18课)12、春雨(好雨知时节)杜甫(第四册第1课)13、春晓(春眠不觉晓)孟浩然(第四册第1课)14、游子吟(慈母手中线)孟郊(第四册第9课)15、江南好(江南好)白居易(第四册练习7)16、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杜牧(第五册第3课)17、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张继(第五册第3课)18、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叶绍翁(第五册练习1)19、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郑燮(第五册练习6)20、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王维((第五册第23课)19、梅花(墙角数枝梅)王安石(第五册练习8)21、夏日田园杂兴(昼出耕田夏绩麻)范成大(第六册练习1)22、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 杜牧(第六册练习2)23、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卢纶(第六册第8课)24、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 李白(第六册第13课)25、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杜甫(第六册第13课)26、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韦应物(第六册练习4)27、明日歌(明日复明日)(第六册练习8)28、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 刘禹锡(第七册第3课)29、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第七册第3课)30、风(解落三秋叶) 李峤(第七册练习1)31、元旦(爆竹声中一岁除)王安石(第七册第24课)32、江雪(千山鸟飞绝)柳宗元(第七册第24课)33、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 杜牧(第八册第4课)34、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程颢(第八册第4课)35、池上(小娃撑小艇)白居易(第八册第20课)36、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胡令能(第八册第20课)37、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杨万里(第八册练习6)38、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贾岛(第九册第3课)39、所见(牧童骑黄牛)袁枚(第九册第3课)40、题秋江独钓图(一蓑一笠一扁舟)王士稹((第九册练习1)4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李白(第九册第25课)42、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辛弃疾(第九册第26课)43、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 叶绍翁(第十册第4课)44、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杨万里(第十册第4课)45、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第十册第20课)46、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第十册练习6)47、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苏轼(第十册第23课)48、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杨万里(第十册第23课)49、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第十一第4课)50、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 陆游(第十一册第4课)51、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遣力)陆游(第十一册第22课)52、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朱熹(第十一册第22课)53、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李清照(第十二册练习2)54、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第十二册第9课)55、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第十二册第9课)56、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于谦(第十二册第20课)57、墨梅(吾家洗砚池头树)王冕(第十二册第20课)58、马诗(大漠沙如雪)李贺(第十二册练习6)。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必备古诗30首(1)

寒雨连江夜入吴,
客舍青青柳色新。
平明送客楚山孤。
劝君更尽一杯酒,
洛阳亲友如相问,
西出阳关无故人。
一片冰心在玉壶。
18.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19.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怕得鱼惊不应人。
四年级下册古诗 30 首
一、春景诗
1.江南春 (唐 杜牧)
4.春日偶成 (宋 程颢)
千里莺啼绿映红,
云淡风轻近午天,
水村山郭酒旗风。
傍花随柳过前川。
南朝四百八十寺,
时人不识余心乐,
多少楼台烟雨中。
将谓偷闲学少年。
2.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5.早春 (唐 韩愈)
京口瓜洲一水间,
天街小雨润如酥,
钟山只隔数重山。
孤帆一片日边来。
浓妆淡抹总相宜。
29.鸟鸣涧 唐 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十二、描写儿童生活的诗
30.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31.小儿垂钓 (唐 胡令能)
昼出耘田夜绩麻,
蓬头稚子学垂纶,
村庄儿女各当家。
侧坐莓苔草映身。
童孙未解供耕织,
路人借问遥招手,
也傍桑阴学种瓜。
黄四娘家花满蹊,
我家洗砚池头树,
千朵万朵压枝低。
朵朵花开淡墨痕。
留连戏蝶时时舞,
不要人夸颜色好,
自在娇莺恰恰啼。
只留清气满乾坤。
十一、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诗
27.望天门山 唐 李白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内课外)必背古诗简析共26页PPT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必备古诗6首三衢道中朝代:宋代作者: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译文及注释译文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注释①三衢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
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常山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②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③小溪泛尽: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
小溪,小河沟。
泛,乘船。
尽,尽头。
④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
却,再的意思。
⑤绿阴:苍绿的树阴。
阴,树阴。
⑥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⑦黄鹂:黄莺。
曾几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
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
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
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
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
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
”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
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
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
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
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
《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朝代:清代作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译文及注释译文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
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注释⑴九州:中国的别称之一。
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
王昌龄《放歌行》:“清乐动千门,皇风被九州”。
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恃(shì):依靠。
⑵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喑(yīn),沉默,不说话。
⑶天公:造物主。
抖擞:振作,奋发。
⑷降:降生,降临龚自珍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
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
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
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
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
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
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长歌行朝代:两汉作者:佚名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译文及注释译文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注释⑴长歌行:汉乐府曲题。
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属相和歌辞中的平调曲。
⑵葵:“葵”作为蔬菜名,指中国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
《诗经·豳风·七月》:“七月亨葵及菽。
”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葵菜古人种为常食,今之种者颇鲜。
有紫茎、白茎二种,以白茎为胜。
大叶小花,花紫黄色,其最小者名鸭脚葵。
其实大如指顶,皮薄而扁,实内子轻虚如榆荚仁。
”此诗“青青园中葵”即指此。
⑶朝露:清晨的露水。
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⑷”阳春“句:阳是温和。
阳春是露水和阳光都充足的时候,露水和阳光都是植物所需要的,都是大自然的恩惠,即所谓的”德泽“。
布:布施,给予。
德泽:恩惠。
⑸秋节:秋季。
⑹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华(huā):同“花”。
衰:一说读“cu ī”,因为古时候没有“shuāi”这个音;一说读shuāi,根据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汉语》,除了普通话的规范发音之外,任何其他的朗读法都是不可取的。
⑺百川:大河流。
⑻少壮:年轻力壮,指青少年时代。
⑼老大:指年老了,老年。
徒:白白地。
滁州西涧朝代:唐代作者: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及注释译文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
春潮不断上涨,还夹带着密密细雨。
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注释⑴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
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⑵独怜:唯独喜欢。
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幽,一作“芳”。
生:一作“行”。
⑶深树:枝叶茂密的树。
深,《才调集》作“远”。
树,《全唐诗》注“有本作‘处’”。
⑷春潮:春天的潮汐。
⑸野渡:郊野的渡口。
横:指随意飘浮。
韦应物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
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
散文仅存一篇。
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
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朝代:唐代作者: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译文及注释译文京城的街道上空丝雨纷纷,雨丝就像乳汁般细密而滋润,小草钻出地面,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它远胜过了绿杨满城的暮春。
注释《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首诗又称《初春小雨》①呈:恭敬地送给。
②天街:朱雀大街(长安外郭城正门明德门与皇城正门朱雀门之间,也是长安城的中轴线)。
③润如酥(sū):滋润如酥。
酥:乳汁,这里形容春雨的滋润。
④最是:正是。
⑤处:时。
⑥绝胜:远远胜过。
⑦皇都:长安。
⑧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张籍(766—830)唐代诗人。
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
水部此处代指工部。
韩愈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
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木兰诗 / 木兰辞朝代:南北朝作者:佚名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惟闻通: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一作:愿借明驼千里足)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贴通:帖;惊忙一作:惶)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译文及注释作者:佚名译文织布机声一声接着一声,木兰姑娘当门在织布。
织机停下来不再作响,只听见姑娘在叹息。
问姑娘在思念什么,问姑娘在惦记什么。
姑娘并没有思念什么,姑娘并没有回忆什么。
昨夜看见征兵的文书,知道君王在大规模征募兵士,那么多卷征兵文书,每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
父亲没有长大成人的儿子,木兰没有兄长,木兰愿意去买来马鞍和马匹,从此替父亲去出征。
到东边的集市上买来骏马,西边的集市买来马鞍和鞍下的垫子,南边的集市买来嚼子和缰绳,北边的集市买来长鞭(马鞭)。
早上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但能听到黄河汹涌奔流的声音。
早上辞别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燕山)脚下,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但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行军万里奔赴战场作战,翻越关隘和山岭就像飞过去一样快。
北方的寒风中传来打更声,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
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有些牺牲了,有的十年之后得胜而归。
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上殿堂(论功行赏)。
记功木兰最高一等,得到的赏赐千百金以上。
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不愿做尚书省的官,希望骑上一匹千里马,送我回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出城(迎接木兰)。
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门梳妆打扮起来。
小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
打开我闺房东面的门,坐在我闺房西面的床上,脱去我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我姑娘的衣裳,当着窗子整理象云一样柔美的鬓发,对着镜子在额上贴好花黄。
出门去见同营的伙伴,伙伴们都非常惊讶:我们同行十二年之久,竟然不知道木兰是女孩子。
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脚时常动弹,雌兔两只眼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别)。
雄雌两只兔子一起并排着跑时,怎能辨别出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
注释唧唧(jī jī):纺织机的声音当户(dāng hù):对着门。
机杼(zhù)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
机:指织布机。
杼:织布梭(suō)子。
惟:只。
何:什么。
忆:思念,惦记军帖(tiě):征兵的文书。
可汗(kâ hán):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君主的称呼军书十二卷:征兵的名册很多卷。
十二,表示很多,不是确指。
下文的“十二转”、“十二年”,用法与此相同。
爷:和下文的“阿爷”一样,都指父亲。
愿为市鞍(ān)马:为,为此。
市,买。
鞍马,泛指马和马具。
鞯(jiān):马鞍下的垫子。
辔(pâi)头:驾驭牲口用的嚼子、笼头和缰绳。
辞:离开,辞行。
溅溅(jiān jiān):水流激射的声音。
旦:早晨。
但闻:只听见胡骑(jì):胡人的战马。
胡,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啾啾(jiū jiū):马叫的声音。
天子:即前面所说的“可汗”。
万里赴戎机:不远万里,奔赴战场。
戎机:指战争。
关山度若飞: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
度,越过。
朔(shuò)气传金柝: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
朔,北方。
金柝(tuò),即刁斗。
古代军中用的一种铁锅,白天用来做饭,晚上用来报更。
寒光照铁衣:冰冷的月光照在将士们的铠甲上。
明堂:明亮的的厅堂,此处指宫殿策勋十二转(zhuǎn):记很大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