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2020届高三适应性考试(二)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2020年高考 贵阳市二模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2020年高考 贵阳市二模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贵阳市2020年高三适应性考试(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2020年6月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D(3分)【解析】“对美育的片面理解导致艺术学习只有功利而无美感”不是“首要问题”,原文第四自然段中“首先……其次……另外……”,是并列关系,“首先”不等于“首要”。

2.C(3分)【解析】意在论述美育对社会文化改造、国民精神重塑有重要作用。

3.A(3分)【解析】B项“淡化西方审美标准”于文无据。

C项表述绝对化,美育回归正常轨道还需要其他条件。

D项未然变已然,文中只是提出了我国审美教育体系的构建方向。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4.B(3分)【解析】原文为“政府掌握了近70%的高价值数据集”,选项变成了“政府掌握数据集的近70%”。

5.A(3分)【解析】根据材料一“大数据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可知,庞大的数据只有经过“加工”,才能创造价值,并用之于民。

6.①政府加大数据开放力度,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向公众最大化地开放共享高价值数据集;②公众积极参与创新,提高对数据的专业化处理能力,实现数据“增值”;③各国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数字经济时代人类发展面临的难题,共享数字经济的美好前景。

(6分。

一点2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7.A(3分)【解析】文章没有从味觉的角度来描写。

8.①在开镰前插入冬、春、夏三个季节的描写,勾勒出父亲从冬年祈愿到春耕夏作,直至秋收的完整的劳动过程,丰富了文章内容;②这三个季节展现了父亲劳作的艰辛,蕴蓄着父亲对丰收的渴望,丰满了农人形象;③用瑞雪中的焚香秉烛、春雨下的抛洒种谷、烈日里的蹬车灌水等细节描写,为开镰丰收蓄势;④这三个季节的描写展现了农人淳朴而诗意的劳动生活,表达了对农人和劳动由衷的赞美。

(6分。

一点2分,答出3点、意近即可给6分)贵阳市2020年高三适应性考试(二)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5页)9.这句话概括了父亲一辈子田间劳作、扎根大地的平凡人生,赞扬了父亲勤劳、淳朴、厚道、坚守等宝贵的精神品质;(3分)这句话揭示了平凡与伟大的人生辩证法:即使是普通的劳动者,只要坚持梦想,积极奋斗,也可以在平凡的生活与劳动中创造价值,成就梦想,书写精彩的人生。

贵州省2021届高三语文招生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

贵州省2021届高三语文招生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
6. 人工智能写作可能会带来哪些利弊?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4. C 5. C
6. (1)利①倒逼人类写出更好的原创性作品:②让人类在交互的爱意中获得新的认知。(2)弊:①大们将缺乏诗歌创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变得越来越偷懒;②导致人类自身的诗性功能退化,丧失对诗歌的信仰和追求。
【解析】
【4题详解】
D. 随着小农经济及宗法制的解体和儒家伦理的式微,乡规民约要存在就必须彻底变革。
【答案】1. D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
D项,“乡规民约虽有超越时空的文化机理。但经历了十国乡村的百年巨变,不可能复活”错误,原文的表述是“当下,中国乡村变迁巨大,已迥异于百年前。渗透着儒家伦理的乡规民约不可能‘复活’。但是,乡规民约蕴含的传统乡治文化机理,有着超越时空的贯通性”,选项叙述将原文内容颠倒,原文意思是乡规民约蕴含的传统乡治文化机理,有着超越时空的贯通性。所以仍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传统乡规民约在乡村治理中能发挥独特作用,是因为自《吕氏乡约》以来,它就主要是民间性的,是村民共同约定的规范,它虽然也不乏惩罚务款,但重主要是“德治”规范,它所倡导的伦理道德价值,是乡村社会普遍认同的;明清时的讲读制度,也都诉诸道德教化,过内化的道德影响众人,并形成舆论等制约机制,使人们大多能自发遵从。当然,在社会经济层面,小农经济、儒家伦理及宗族影响力,也是其发挥效力的重要保障。
(摘编自韩伟《乡规民约如何重获新生》)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传统乡规民约能够有助于中国的乡村治理,也得益于后世对乡约讲读制度的沿袭。

贵州省贵阳市2020届高三语文适应性考试试题二含解析

贵州省贵阳市2020届高三语文适应性考试试题二含解析
(摘自《2018全球大数据发展分析报告》)
材料三
2009年3月,墨西哥、美国等国接连发生甲型流感(H1N1流感)疫情,谷歌公司凭借其庞大的数据资源和强大的处理能力对疫情进行预测,并早于美国疾控中心一两周发布预测结果。2014年2月,非洲发生埃博拉疫情,手机大数据在控制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者通过分析手机呼叫数据记录,获知人们的位置或移动方向,并据此分析判断疫情发展趋势,以便及时采取疫情防控处置措施。
其实,我们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创造了辉煌的艺术成就,积累了无数宝贵的审美经验,形成了自成一体的审美传统。我们的美育应充分吸纳传统文化内容,自觉传承民族文化精神,将西方的与民族的、古典的与现代的充分融汇起来,从民族角度观察世界,自现代眼光观照传统,形成既能包容人类文明的所有优秀成果,又能彰显我们民族文化特色、体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精神风貌的审美教育体系。
故选A。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核的重点基本是文中的重点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等。考核概念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上;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的考核;论点、论据和论证重点在判断论点,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辨析论证方法和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集中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基本的设错类型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答非所问、张冠李戴、论点论据不配、论证方法错误、结构分析错误等。
D. 对美育的片面理解导致艺术学习只有功利而无美感,这是当下美育中普遍存在的首要问题。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在论证的过程中兼顾历史与当下,既有对美育历程的相关分析,又有对当下美育弊端的批评。

贵阳市2022年高三适应性监测考试(二)-语文

贵阳市2022年高三适应性监测考试(二)-语文

贵阳市2022年高三适应性监测考试(二)-语文贵州省贵阳市2020年高三适应性监测考试(二)贵阳市2020年高三适应性考试(二)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1. A2.C3.B4.D5.C6.B 13.A 14.B 15. D7.(1)不久(他)遭遇父亲去世的变故,(2分,建议采分点“俄、丁外艰”)等到守丧期满之后,(1分)恰巧他的堂祖父杨徽之到许州做知州,(1分,建议采分点“会”)杨亿就去许州投奔他。

(1分,建议采分点“焉”)(2)王钦若突然显贵,(1分,建议采分点“骤”)杨亿一向看不起他的为人,(2分,建议采分点“素、薄”)王钦若对他怀恨在心,(1分,建议采分点“衔”)多次挑剔他的过失。

(1分,建议采分点“抉”)8.“倚”字。

(1分)清秋季节,万里长空,角声回荡,悦耳动听,守城战士斜靠城楼,看起来沉醉在迷人的秋色和悦耳的角声里。

(1分)一个“倚”字,写出了守城战士倚楼而息、懒于戒备的安闲姿势,(2分)传神地烘托了边关安静、征人无事的和平气氛。

(2分)(假如答“断”字,言之成理也可,最多不超过4分)9.比喻(答“化抽象为具象”也可,1分)。

诗人通过在边关的所见所闻,感受到边关无战事、百姓常往来的安静祥和的氛围,诗人由衷地期望,边关少数民族的友好感情能像眼前这条大河一样,长久地向南流入中原,(诗句分析2分)表现了诗人期盼边关永无战事,民族永久团结的思想情感。

(思想感情2分)(表现手法答“直抒胸臆”或“卒章显志”并作具体分析也可,视答题情形给分)10.(1)无食桑葚/无与士耽(2)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则物与我皆无尽也(3)莫笑农家腊酒浑/山重水复疑无路(6分,一句1分,有错字、别字、漏字或语序错乱整句均不得分)11.(1)E 、B(E3分;B2分;C1分)(2)读大学的亲小孩给家人写来第一封信,(1分)亲小孩在父亲的追问下承认第一封信是请人代写的,(1分)并向父亲承诺再写一封信给外婆,(1分)亲小孩被父母一再督促给外婆寄信,(2分)亲小孩终于给外婆寄来亲笔信。

2020届贵阳市第二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届贵阳市第二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届贵阳市第二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自史学肇始以来,文史研究范式就一直在不断的创新变化中。

对于一名新时期的地方文史工作者而言,可以选择“两条腿”走路。

一是根据个人兴之所至的研究领域的相应专业特长,开展推动领导决策和地方发展的决策咨询研究,这是体现文史工作的现实价值的重要路径,也是文史工作者体现自身价值的有效方法。

二是努力提升本土文史研究成果的层次质量水平,力争在国际国内的一流平台(如顶尖的学术期刊,国际级、国家级研究机构和研究会、学会举办的高层次学术会议)上正式发表。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约翰·托什的《史学导论》文中有一个观点应当引起文史研究者的特别关注,其大意如下:在世界范围内,历史研究工作有明显的碎片化、虚幻化的不良趋势,为了建立起统一规范的“总体史”或“整体史”新型研究范式,地方史研究工作应当予以高度重视,这可能是建立“信史+全史”研究模式的最佳突破口,在地方史研究中要特别注重引进其它社会科学门类(如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

一名地方文史工作者的地方史研究工作不仅仅是针对本地区民众的宣传说教,而且很有可能对全世界的史学研究都会产生影响。

比如《万历十五年》的作者、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黄仁宇,他的博士学位论文正是以明清时期淮安漕运史研究为核心主题的。

事实证明:越是本土的、特色的研究领域,就越能获得国际的、一流的研究成果。

新世纪以来,淮安市的文史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尤其是在大运河、周恩来、韩信、《西游记》等专题研究领域形成了一系列较高水平的理论文章和专著,同时出现了一批拥有一定知名度的文史专家。

但是有个现象需要关注:全国各地的文史研究工作在不同程度上都出现了浮夸现象。

有些文史工作者并没有真正地深入研究特定专题,而是满足于收集资料并加以简单的堆砌,有时甚至还有造假现象。

贵州省贵阳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适应性月考试题(二)(扫描版)

贵州省贵阳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适应性月考试题(二)(扫描版)

贵州省贵阳市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适应性月考试题(二)(扫描版)贵阳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二)语文参考答案1.(3分)A 【解析】B项扩大范围。

原文是“披着科学外衣的‘科学类’”谣言。

C项张冠李戴。

原文是“谣言传播的对象,往往是相应知识领域的‘科学小白’”。

D项或然变必然。

原文是“科学家和媒体充分合作,就可能研制出‘辟谣特效药’”。

2.(3分)C 【解析】不合逻辑。

网络造谣可能会造成产品滞销和经济损失,但不能说产品滞销和经济损失就是因为有人造谣。

3.(3分)D 【解析】曲解文意。

文中并没有表达只有这样的公民才能挺身而出之意。

原文是“这个智者,就是有科学知识、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同时能够挺身而出阻止谣言继续传播的公民”。

4.(3分)C 【解析】小说情节虽然简单,但情节发展却是一波三折。

5.(5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侧面描写:没有写刷子李众多的奇闻轶事,只截取徒弟曹小三头一次跟师傅出去干活这个片段表现刷子李的“奇”;(2分)以令人难以置信的传说引起读者兴趣,渲染刷子李的“奇”。

(2分)正面描写:通过动作、语言、细节等描写正面表现刷子李的“奇”。

(1分)6.(6分)①勤。

要想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中拥有地位获得别人的尊重,就必须老老实实地勤学苦练。

②爱。

只有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才能将工作艺术化,享受其中的乐趣。

③严。

对自己应该高标准严要求,不断地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才能维护自己的形象和口碑。

④谦。

对人对事应该谦虚谨慎,不能因为自己做不到就轻易怀疑别人,不能自欺欺人。

(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

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7.(3分)C 【解析】A项,原文是“被视为章太炎的关门弟子”,也就是说事实上他并不是关门弟子。

B项,砖头比喻个人,齿轮则比喻社会。

D项,原文中“作者都讲早年如何受益于我父亲,对我而言,这却是一种奢望”,可见他并没有得到父亲的悉心指导。

8.(5分)CE (答对一个得2分,答对两个得5分)【解析】C项,虽然有对曹聚仁重要事件和经历的补充交代,但并没有交代曹聚仁完整的一生。

贵州省2020届高三下学期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贵州省2020届高三下学期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贵州省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牙舟是贵州省平塘县一个偏僻的村落,主要居住着布依族、苗族和汉族,民俗文化丰富,境内有丰富的陶土资源和适合烧陶的栗木。

明朝洪武年间,江西人杨正真入黔,在平塘地区建长官司衡署以后,社会秩序安定,江西迁居平塘地区者日众,陶瓷生产工艺随之传入,于是产生了牙舟陶。

牙舟陶是汉族带入的一种制陶技术,但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地融入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

布依族是当地人口占比例较多的一个民族。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迫切需要寻求精神的庇护,于是便产生了图腾崇拜。

布依族的图腾主要有龙凤鱼等,这些图腾作为装饰,被应用在衣服、染织、雕刻等方面。

一方面,由于铁器等的出现,传统陶器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淡出,为了适应市场需要不得不开发新的产品;另一方面,由于当地民族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陶工的审美,他们从布依族的图腾、礼仪、古代图案中吸取元素,加入自己的想象,形成了这些独特的造型与装饰。

这正是牙舟陶宝贵的艺术价值所在。

牙舟陶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独特的装饰效果。

牙舟陶表面千奇百怪的装饰,特别是由当地陶工想象、设计后制作出来的“小怪兽”样子的雕塑摆件,一个个龇牙咧嘴,形态夸张。

碎玻璃、粘土、草木灰、着色氧化物等原料形成的透明颜色釉,便成为牙舟陶最主要的艺术特色。

牙舟陶使用光泽度良好的玻璃质釉水,由于玻璃质釉的膨胀系数大于坯体膨胀系数,因此在烧制完成后便形成了特殊的冰裂纹,色彩古拙,淡雅和谐,充满一种神秘感。

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二)语文试卷及答案

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二)语文试卷及答案

贵阳第一中学2024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二)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中的集大成者。

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追求的最高人生境界。

《礼记·中庸》对中庸的解释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儒家文化把“中和”看成天下最高明的道理。

“中和”就是不偏不倚,追求稳定与和谐。

其本质在于承认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存在,将各种对立的因素相互联系、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在多样性和矛盾性中去寻求一种和谐与统一。

他们的力量被折中、被中和,且具辩证统一的思想。

对待事物而言,强调含蓄平和。

孔子在《论语·八佾》中提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强调过犹不及。

儒家推崇平和含蓄,反对情感上的大喜大悲。

《尚书·舜典》的“直而温,宽而栗,刚而不虐,简而不傲”可视为“中和之美”观念的全面深刻解读。

孔子提倡“文质彬彬”、荀子的“美善相乐”、《礼记·经解》的“温柔敦厚”等在人的行为与人格风范上的体现就是不走极端,恰到好处。

中庸必然派生并导致“中和”美学,“中和之美”是儒家中庸思想在美学范畴的延伸。

孔子评论《诗经》时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无邪,就是达到适度中和的审美境界,是中和之美的具体表现。

可见孔子的文艺思想是以“中和”为美。

“中和为美”已不再局限于儒家诗教的狭义范围,不仅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成为山水画艺术创作追求的最高审美境界。

贵州省贵阳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语文试题(含答案)

贵州省贵阳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语文试题(含答案)

贵州省贵阳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语文试卷(二)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把实物当作原物的倾向,在美术史领域根深蒂固。

事实上,实物并不等于原物,我们需要对美术史中“原物”的概念进行反思,对美术馆藏品的直觉上的完整性提出质疑。

这种反思和质疑并不是要否定这些藏品,恰恰相反,它们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发挥藏品作为历史材料的潜在意义。

一旦美术史家取消“实物”和“原物”之间的等号,他们就必须认真考虑和重构二者间的历史关系。

这会引导他们发现很多以前不曾想到的问题,其核心就是美术的“历史物质性”。

有研究者追溯郭熙《早春图》的渊源,提出这幅卷轴画原是北宋宫殿一套建筑画中的一幅。

邓椿《画继》记载,他祖上被赐予一个宅子,他父亲被任命为提举官时,朝廷派遣一个中官监修这所宅第。

一天,邓椿的父亲看到裱工用“旧绢山水”擦拭桌子,他拿过来一看,发现竟是郭熙的作品。

那位中官说:“昔神宗好熙笔,一殿专背(即‘裱’)熙作,上(徽宗)继位后,易以古画,退入库中者不止此尔。

”邓父请求徽宗赏赐这些“退画”。

徽宗答应了,并派人把废弃的郭熙壁障整车拉到邓宅,这个记载透露了宋神宗时期皇宫中“一殿专背熙作”的状态,这应该是郭熙创作《早春图》这类大幅山水时的状态。

因此,任何讨论这幅画的构图、功能以及观看方式的文章都必须首先重构这种原始状态。

这也就是说,目前人们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看到的《早春图》只是这幅画的“实物”而非“原物”。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研究者的关注点是郭熙的笔墨技法的话,这种研究则似不需要。

但是笔墨离不开观看,而观看必然和绘画的形式和空间有关。

邓椿的记载还引导我们思考另外一个问题,即郭熙绘画的“历史物质性”甚至在徽宗时期就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从形式上说,这些画作从建筑绘画转变为卷轴画;从空间上说,它们从皇宫内的殿堂进入了私人宅第;从观赏方式上说,它们从要求“远观”的宏大构图转变为鼓励“近视”的独幅作品。

2020-2021学年贵阳市第十三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2021学年贵阳市第十三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2021学年贵阳市第十三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现代文阅读Ⅰ(每小题3分,共18分)一些科学家认为,游戏行为是未来生活的排演或演习,游戏行为使得动物从小就能熟悉未来生活中要掌握的各种“技能”,例如追逐、躲藏、搏斗等等,熟悉未来动物社会中将要结成的各种关系。

这对于动物将来的生存适应是非常重要的。

这种假说可以称为“演习说”,基本观点是“游戏是生活的演习”。

有一些科学家指出,游戏行为并不限于幼小动物,成年动物也同样需要。

对于成年动物来说,不存在用游戏来演习生活的需要。

他们还指出,有些动物的游戏与生存适应毫无关系。

动物游戏是为了“自我娱乐”,而“自我娱乐”是动物天性的表现,正像捕食、逃避敌害、繁殖行为等是动物的天性一样。

越是进化程度高、智力发达的动物,这种“自我娱乐”的天性越强。

游戏正是这种自我娱乐的集中表现。

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调剂和补偿,使它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从而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和自我保护。

因而,不仅幼小动物,成年动物也需要游戏。

以上假说可以称为“自娱说”。

不久前,美国加州大学神经生理学家汉斯· 特贝、哈佛大学社会生物学家斯塔·阿特曼等提出一种引人注目的新假说——“学习说”。

他们认为,游戏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习行为,使用棍子、“捉迷藏”和追逐游戏,使动物学会利用有利地形保护自己的本领。

游戏的实践性强,能产生直接的效果反馈,对锻炼动物的速度、敏捷、躲藏能力、争斗能力和利用环境的能力很有效。

游戏向动物提供了大量机会,使它们能把自身的各种天赋技能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巧妙地结合起来,因而无论对幼小动物还是成年动物,游戏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

美国爱达荷大学的约翰·贝叶和加拿大动物学家保尔· 赖特认为,游戏不仅是学习,而且是“锻炼”。

贝叶注意到,西伯利亚羱羊的游戏带有明显的锻炼倾向:它们选择游戏场地时,似乎总是从“实战”出发,选择在坎坷的斜坡上奔跑追逐,在陡峭的悬崖上跳跃,好像是在锻炼它们逃避敌害的能力。

2020届贵阳市实验三中学校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2020届贵阳市实验三中学校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2020届贵阳市实验三中学校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刺客列传》与《游侠列传》写的都是侠肝义胆、急人所难、为知己者死的侠义之士。

他们最为可贵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奋斗,不为名利而改变志节,不为权贵而放弃操守,在他们的心目中,“义”才是至高无上的。

他们本着“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的为人准则,坚守自己的独立意志,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无怨无悔。

《刺客列传》中以荆轲为代表的义士,思想境界虽有高下、阔狭之分,但他们视道义高于生命、“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的优秀品质令司马迁大加赞扬。

豫让宁可让自己承受涂厕之辱、漆身吞炭之苦,也要采取他认为最正当的方式,不惜牺牲生命为智伯报仇;聂政完成严仲子所托后为不连累家人,最后竟“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荆轲为燕太子丹刺杀秦王,而使自己走上了不归路。

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这样表现朱家的侠义:“终不伐其能,歆其德,诸所尝施,唯恐见之。

振人不赡,先从贫贱始。

家无余财,衣不完采,食不重味。

”他“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的助人为乐精神已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为了体现郭解的侠义,司马迁则不厌其烦地列举了数例。

郭解处理姐姐的儿子被杀害的事例,说明了郭解明善恶、辨是非的正直;邻里从傲视他到“肉袒谢罪”的改变,说明了郭解以德服人的豁达……《史记》中的侠义之士是有着真正作为“人”的意义上的独立意志与高尚人格的。

《刺客列传》中的义士,所作所为均是为报答知遇之恩。

“士为知己者死”是他们最高的道德标准与行为准则。

专诸与公子光、豫让与智伯、聂政与严仲子、荆轲与燕太子丹……他们不是仆与主、臣与君的隶属或等级关系,也不是雇佣或利益交换关系,他们是平等的。

专诸、豫让、聂政、荆轲等的壮举不是为了获利,也不是为了谋权,完全是因为他们得到了一份信任、一份赏识、一份重托,就因为这份厚重的情谊,他们愿意赴汤蹈火,他们明知走上的是一条不归路,却无怨无悔,视死如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阳市2020年高三适应性考试(二)语文2020年6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报名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自的答案标号给果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进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美育一般有两种用法,一种是美术教育,一种是审美教育,后者大体可以涵盖前者。

美育的整个过程与我们所处的文化环境、文化背景密不可分,与现实中的文化理念、文化价值融合在一起。

可以说,文化是美育的底色,文化精神是美育的灵魂。

忽视了文化精神的培养,美育就是不完整的。

欣赏艺术作品,深入理解艺术作品的美学蕴涵,需要掌握一定的文化史和艺术史知识,联系艺术作品产生时代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精神,许多困难和障碍就会迎刃而解。

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绘画要联系宗教精神来赏析,而面对现代主义许多艺术流派的作品,则需联系当时艺术界反传统、反理性的文化精神来解读。

中国画的空间留白、用笔运意、墨彩浓淡等,无不浸润着中华文化的精神意境,如果不了解中国绘画中计白当黑、浓淡生趣、意境天成等艺术手法和精神追求,就很难体会到艺术作品的神韵。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美育是一个重要的启蒙概念,承载了爱国救亡、除弊振新的重任。

梁启超的“趣味教育”理论、蔡元培的“美育代宗教”说、鲁迅文艺“拯救国民性”的呼吁,丰子恺、刘海粟、林风眠等提倡以艺术教育推进美育的观念,都深深地融入关注国家和民族发展未来的责任意识。

将美育代入社会文化改造、国民精神重塑这一宏大目标,成为当时美育思想的主线。

因此,孤立地谈论当代美育,狭隘、庸俗地理解美育的内涵,既抛弃了百年美育积累起来的宝贵资源,也丢失了美育所包含的塑造中华文化精神的价值理念。

当下美育思想和美育方法存在着重技巧传递而轻文化传承、迎合刺激体验而忽视趣味涵育、趋附西方审美而贬抑民族审美等问题。

首先,人们对审美教育的理解往往就是艺术技能培养,家长送孩子到各种培训班,目的是让孩子掌握某种技能,从升学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却很少从培育艺术潜能、提升人文素养出发来制定教育方案,导致兴趣班缺少兴趣,艺术教学只有技巧没有艺术,学习过程仅有功利而失去了美感。

其次,现代消费社会讲求消费体验,追求感官的瞬时刺激,在资本逻辑和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针对文化消费市场的文化生产,往往迎合庸俗趣味、忽视甚至有意逃避美育的社会责任和功能,加之现代传媒的推波助澜,日常文化消费脱离了美育的正常轨道,与民族文化趣味涵育和文化精神培养这些美育目标相悖离。

另外,当今社会还普遍存在着追求洋化、宣扬西化的风习,从建筑、服饰到家居摆设,从社会审美风尚到个人审美趣味,都向着西方的标准看齐;在艺术教育科目的选择,审美理念的运用等方面,西方艺术与审美仍占据相当的优势。

其实,我们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创造了辉煌的艺术成就,积累了无数宝贵的审美经验,形成了自成一体的审美传统。

我们的美育应充分吸纳传统文化内容,自觉传承民族文化精神,将西方的与民族的、古典的与现代的充分融汇起来,从民族角度观察世界,自现代眼光观照传统,形成既能包容人类文明的所有优秀成果,又能彰显我们民族文化特色、体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精神风貌的审美教育体系。

总之,培养健康自信的文化精神,不仅是推进美育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美育最终的目标之一。

我们应将美育当作传承文化、培养国民精神的传世工程,接续中华文脉,延续百年美育思潮,将美育推向社会每个角落,让美育产生润化人心的力量,守护每个人的精神健康,提升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

(摘编自黄仲山《美育重在培养文化精神》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般而言美育在概念上有狭义和广义的区别,而培养健康自信的文化精神始终是其重要目标。

B.掌握不同民族不同时期的文化思想及特征,有助于欣赏者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的美学蕴涵。

C.美育是新文化运动中一个重要的思想启蒙概念,产生过改造社会文化和重塑国民精神的作用。

D.对美育的片面理解导致艺术学习只有功利而无美感,这是当下美育中普遍存在的首要问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在论证的过程中兼顾历史与当下,既有对美育历程的相关分析,又有对当下美育弊端的批评。

B.第二段通过例证和假设分析,阐释了欣赏艺术作品需联系作品产生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精神的观点。

C.第三段中逐一枚举“趣味教育”“美育代宗教”等理论学说,意在论述梁肩超等人对美育的重视。

D.文章论及当下美育存在着“重技巧传递轻文化传承”等三个突出问题时,采用了总分式论证结构。

3.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鉴赏过程中我们透过经典的艺术作品,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产生时代的文化背景和蕴涵其中的文化精神。

B.当下的美育应该淡化西方审美标准,传承传统审美经验,接续中华文脉,培养健康自信的文化精神。

C.日常的文化生产与市场消费要摒弃低级趣味,现代传媒要正确引导,如此,美育就可以回归正常轨道。

D.我国审美教育体系既能包容人类文明所有优秀成果,又能彰显我们民族文化特色,实现了兼收并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对于大数据,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给出的定义是: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四大特征。

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

换而言之,如果把大数据比作一种产业,那么这种产业实现盈利的关键在于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摘自搜狐百科)材料二数据的开放共享是大数据产生大价值的基础。

政府掌握了近70%的高价值数据集,因此,政府大数据是实现数据全面开放共享的关键,是实现大数据价值创造最大化的基础。

根据欧盟的测算,2016年欧盟开放数据直接市场规模预测为553欧元,2016年至2020年市场规模将增长36.9%,到220年将达到757亿欧元。

不仅如此,公众对政府的开放透明和积极作为要求也越来越高,主动发布政府数据和信息是所有其他开放政府活动的起点。

政府开放数据意味着政府机构的高价值数据库,在非特殊情况下,在不侵犯国家安全、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的情况下向公众免费开放,且开放数据为机器可读格式,公众如创新者和企业在没有知识产权的约束下容易获取并可使用,从而激发全民参与创新,由此产生价值应用并反哺社会,形成政府大数据产生于民、用之于民的价值闭环。

(摘自《2018全球大数据发展分析报告》)材料三2009年3月,墨西哥、美国等国接连发生甲型流感(H1N1流感)疫情,谷歌公司凭借其庞大的数据资源和强大的处理能力对疫情进行预测,并早于美国疾控中心一两周发布预测结果。

2014年2月,非洲发生埃博拉疫情,手机大数据在控制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者通过分析手机呼叫数据记录,获知人们的位置或移动方向,并据此分析判断疫情发展趋势,以便及时采取疫情防控处置措施。

此次新冠疫情前期,加拿大健康监测平台BlueDot通过收集到的数据处理结果, 2019年12月31日就向其客户推送了疫情警告,并且还通过算法掌握和预测受感染居民下一个去向和时间,从而准确预测出该病毒在首次出现后的几天内可能蔓延至泰国、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国内百度上线“迁徙地图”,通过热力图图层直观展现出全国人口迁徙情况;用户在高德地图上搜索“疫情地图”,即可一键查看自己居住地附近是否有确诊病例及疫情案例发生场所;通过人民在线推出的“众云大数据平台”,用户可随时随地查看最新的疫情信息和多维度的数据统计分析;手机运营商数据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也为政府部门精准掌握可能携带病毒人群的动向、及时作出防疫部署安排提供了可靠依据。

(摘编自人民智库《以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为治理现代化赋能》)材料四数字经济时代,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实现深度融合,成为改变经济社会结构的重要力量,成为改变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新力量,成为引领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数字经济时代,共建共享将成为“主旋律”,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各国加强合作,解决数字经济时代人类发展面临的共同难题、如共建信息基础设施,解决数字鸿沟问题;共建数字经济治理体系,解决数字经济面临的安全问题;共建数字经济法律制度体系,解决知识产权和隐私权等保护问题;共建完善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解决新技术带来的失业问题,等等。

只有深化交流、坚持走合作发展路,才能处理好大数据发展在法律、安全、政府治理等方面的挑战,才能把握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机遇,共享数字经济的美好前景。

(摘编自中国网《携手共建,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4.下列对“大数据”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数据规模庞大,以至无法用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对其进行获取、存储、管理和分析,但是如果不对其进行专业处理,这些海量数据难以产生很大价值。

B.大数据实现价值创造最大化的基础是非特殊情况下政府将其所掌握数据集的近70%在不侵犯国家、商业、个人利益的前提下以机器可读格式免费开放。

C.近年来,在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治理过程中,尤其是在疫情潜在风险判断、发展趋势预测、防控措施部署等方面,大数据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较好的验证。

D.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深度融合后的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成长为重要力量,改变经济社会结构、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引领世界经济增长。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量的数据集合来自民众的社会经济生活,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就使大数据这种“产业”实现盈利,并且用之于民。

B.数字经济时代,大数据价值创造与个大隐私、信息安全等问题的矛盾日益凸显,建立健全治理体系和法制体系非常重要C.本次新冠疫情期间,我国政府借助精准的统计数据,及时作出有效的防控部署,这正是大数据提升政府治理水平的体现。

D.面对数字经济背景下人类发展遇到的难题和挑战,世界各国唯有坚持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共享发展新机遇。

6.在当今数字经济时代,如何让大数据实现价值创造最大化?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开镰周克武夏天刚走,秋色就悄悄点染了山村万物。

高粱红了,瓜果熟了,岩坎上的野山菊摇荡着粉黄的花朵,远远地就闻到了她的清香。

最按捺不住激动的是满垄沉甸甸的稻穗,在和风拂动下,身姿摇曳,泛起一层层金色的波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