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肿瘤的影像诊断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可沿细胞外间隙、室管膜和脑脊液种植转移
临床表现
多见于35~45岁的男性; 好发于发于额叶、颞叶、额顶叶及颞顶
叶白质区;和桥脑; 主要症状为癫痫和局部神经元损伤症状
; 肿瘤生长迅速,平均生存期2年。
CT表现
肿瘤一般为不均匀低密度肿块, 可发生囊性变,钙化少见,边缘欠清楚; 瘤周多有水肿,占位效应较明显; 肿块强化多较明显,呈环状或不完整的环
肿瘤实质部分明显强化,瘤内坏死囊变区 不强化,周围脑水肿区亦不强化;
肿瘤可经胼胝体向对侧扩散,也可经脑室 或脑表面向远处种植转移。
胶 质 母 细 胞 瘤
胶 质 母 细 胞 瘤
胶 质 母 细 胞 瘤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病理
肿瘤边界清无包膜,常出现囊变; 有时囊变部分超过瘤体本身,瘤体形成
弥漫浸润性星形细胞肿瘤:星形细胞瘤、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
囊变局限性星形性细胞瘤:毛细胞型星形
细胞瘤、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室管膜
下巨细胞性星形细胞瘤。
星形细胞瘤
病理
包括纤维型、原浆型、肥胖细胞型; 纤维型星形细胞瘤中央常发生囊变; 原浆型星形细胞瘤位置较表浅,可发生囊变
; 肥胖细胞型是纤维型或原浆型星形细胞瘤向
多形性星形细胞瘤发展时出现的瘤细胞形态
临床表现
发生任何年龄,20~40岁为发病高峰; 好发于额叶、顶叶、颞叶和桥脑; 主要症状为癫痫,常见有颅内压增高和一
般症状;
发生在大脑半球表现精神改变、感觉和 运动障碍;
发生在小脑者表现步态不稳、眼球震颤 和颅高压症状。
、蛛网膜,形成脑内和脑室内和蛛网膜下腔 广泛转移。
临床表现
为成人最常见的最恶性的星形细胞肿瘤; 多见于40~65岁的中老年人 ; 好发于发于额叶、颞叶白质区; 发病急、病程短,早期即可出现颅高压症状
; 术后平均生存率为8个月,5年的肿瘤复发率
CT表现
肿瘤密度混杂,其中常见囊性变和坏死的 低密度影,亦可见出血的高密度影;
壁结节; 镜下肿瘤细胞细长,细胞一端或两端发
出毛发丝状突起;
临床表现
多见10~20岁的青少年; 好发于小脑半球、蚓部、第四脑室;大脑
半球少见; 头痛、呕吐、共济失调等症状; 5年生存率为85~100%。
CT表现
小脑肿瘤:囊肿型多见,常有较大的壁结节; 视交叉、下丘脑及脑干肿瘤:实性肿块型为主
各种不同形态的肿瘤细胞,从近乎正常的 胶质细胞到高度异形细胞;
同一胶质瘤组织的各部分常出现不同的恶 性程度,诊断时遵循就高不就低的原则。
病理学分级
低级别胶质瘤:Ⅰ级、Ⅱ级 高级别胶质瘤: Ⅲ级、Ⅳ级
Biblioteka Baidu
星形细胞肿瘤
星形细胞肿瘤的分类与分级
名称
WHO分级
星形细胞瘤
Ⅱ级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
Ⅲ级
胶质母细胞瘤
Ⅳ级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Ⅰ级
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
Ⅰ~Ⅱ级
室管膜下巨细胞性星形细胞瘤 Ⅰ级
三类法:低度恶性星形细胞瘤、间变性星形 细胞瘤、变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四类法:星形细胞瘤Ⅰ~Ⅳ级,Ⅰ~Ⅱ级相 当于低度恶性星形细胞瘤,Ⅲ级相当于间变 性星形细胞瘤,Ⅳ级为胶质母细胞瘤。
根据对脑侵袭的范围和 进行性恶变能力的分类
多数肿瘤边界清楚,T1WI呈低信号,T2WI呈 高信号;
钙化在T2WI呈上黑色低信号影,但较难显示 ;
脑水肿及周围占位效应较轻;
右颞叶星 形细胞瘤
小 脑 蚓 部 星 形 细 胞 瘤
小脑蚓部星形细 胞瘤(7岁)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
病理
肿瘤呈弥漫性浸润性生长,边界不清; 肿瘤内常见囊变、出血; 多数肿瘤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 镜下多为恶性纤维型星形细胞,细胞分化差
颅脑肿瘤的影像诊断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卢光明 季学满
脑胶质瘤
概况
脑胶质瘤为颅内最常见的肿瘤,约占原发 性颅内肿瘤的40%~50%;
脑胶质瘤包括:星形细胞肿瘤、少突胶质 细胞肿瘤和室管膜肿瘤。
病理特征
脑胶质瘤可由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细胞构成 ,其中以星形胶质细细占多数;
若由两种细胞构成的肿瘤,则以其主要成 分来命名;
肿瘤边缘模糊不清,可跨越中线呈蝶翼状 ;
瘤周水肿明显,部分病例水肿区内可有肿 瘤组织浸润,占位效应明显;
肿瘤呈花环状强化,环厚薄不均,且不规 则,这种改变与肿瘤组织的坏死、液化、 出血有关,而瘤组织内新生血管不具备血 脑屏障功能,造影剂可以透过,故表现为 花环状强化。
胶质母细胞瘤
胶质母细胞瘤
状,亦可呈斑块状。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
MRI表现
肿瘤位于额叶、顶叶与颞叶,可横跨胼胝 体向对侧扩散,边界不规则;
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比低度恶 性星形细胞瘤的T1与T2值更长;
瘤内可见坏死囊变与出血;
周围有明显脑水肿,占位效果明显; 肿瘤明显强化,而周围水肿区不强化。 可沿侧脑室、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
MRI表现
成人额叶、颞叶、顶叶大面积长T1与长T2异 常信号区;
半数瘤体中心呈囊变坏死,T1与T2值更长; 少数瘤灶内可见出血征象,主要为游离稀释
的MHB,在所有成像序列中均呈高信号,周 边为含铁血黄素低信号;
肿瘤周围重度脑水肿,以T2WI显示范围最 大,呈明显长T2高信号;
占位效应十分明显,压迫脑室使中线移位 ;
第四脑室的室管膜扩散;
右颞叶间
变性星形 细胞瘤
间变性星 形细胞瘤 (Ⅲ级)
间 变 性 星 形 细 胞 瘤 Ⅲ 级
胶质母细胞瘤
病理学特征
肿瘤的组成细胞有显著的异质性; 显著的组织坏死出现; 血管内皮增生和微血管改变。
大体上肿瘤多为不规则形,血供丰富无包膜 ;
多发生在小脑幕上,以坏死、出血为特点; 可通过白质纤维束、血管周围间隙、室管膜
CT表现
相对较均匀的低密度肿块,边缘较清楚; 瘤内无出血、坏死,部分可见钙化; 瘤周无水肿或仅有轻度水肿; 轻到中度的占位效应; 肿瘤一般无强化,少数为囊壁强化、壁结
节强化或环状强化。
右额叶星形细胞瘤
左额叶星形细胞瘤
小脑星形细胞瘤
MRI表现
成人常见额叶、顶叶与颞叶;儿童见于幕下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