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电影与美国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喜剧电影与美国文化
作为处于世界上的经济、军事、科技等的领先地位的美国,其文化也在世界文化范围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早期的移民把欧洲文化带到美国。很快地,这些文化遍及美国各地。时至今日,美国已经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之一。许多的美国艺术家们对于发展新的风格,新的自我表现方式。甚至新的文化型式都作出巨大的贡献。
在悲剧文化大行其道的今天,喜剧美学却很少成为美学家笔下的话题。的确,悲剧以其深刻的思想成为人们探求人生真谛的一种形式,但谁又能说喜剧不能产生类似的效果呢?喜剧不像悲剧那样给人带来悲剧性的激昂慷慨,它的美之处就是它能带给人们轻松愉快的嬉笑和幽默,尖锐深刻的嘲弄、揭露和讽刺,是一种感性的美学认识。
美国的喜剧文化发展的很快,其发展的历史也很悠久。从早期的默片到现在的好莱坞,各个时期都有喜剧大师的出现,不但给我们带来了欢笑吗,还带来了对美国文化,甚至自己的思考。
卓别林,一个耳熟能详的喜剧大师,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欢笑,在他的一生中,他拍摄了许多的喜剧电影,既是演员,又是导演。就在他去世之时也要给我们带来欢笑。一个了不起的人物。虽然他是一个英国人,但是他对美国的喜剧电影的发展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卓别林Charlie Chaplin。出生于英国,1913年,随卡尔诺哑剧团去美国演出,被塞纳特看中,从此开始了他的电影生涯。1914年2月28日,头戴圆顶礼帽、手持竹手杖、足登大皮靴、走路像鸭子的流浪汉夏尔洛的形象首次出现在影片《阵雨之间》中。这一形象成为卓别林喜剧片的标志,风靡欧美20余年。从1919年开始,卓别林独立制片,此后一生共拍摄80余部喜剧片,其中在电影史上著名的影片有《淘金记》、《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凡尔杜先生》、《舞台生涯》等。卓别林塑造的人物查理总是一个反英雄的形象。不同于美国电影中的英雄。他是个矮小、贫穷、孤立无援的小人物。他心地善良、助人为乐,甚至自不量力地打抱不平,但也有欺软怕硬、诡计多端的人性弱点。但是。难能可贵的是,这个滑稽可笑的小人物在严酷的环境里,始终保持着人的尊严(绅士风度)。正是这一点,值得人们崇敬并反省自身。卓别林是电影史上最受爱戴的演员。他善于利用电影的一切特性制造喜剧效果,注重表演的细节,他的喜剧不但幽默,而且讲求韵味,卓别林的喜剧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充满人道主义精神。
美国文化的主要内容是强调个人价值,追求民主自由,崇尚开拓和竞争,讲求理性和实用,其核心是个人中心主义:个人至上、私欲至上、追求个人利益和个人享受,强调通过个人奋斗、个人自我设计,追求个人价值的最终实现。这种刻意塑造自我,追求个性化的个人主义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它调动了个人的积极性,使许多人的智慧和潜力得以充分发挥,从而促进整个民族与国家的振兴和发展。卓别林的这些就反应了美国的早期文化。
美国早期文化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种族歧视。由于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移居的国家,它的文化也就要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但是由于当时的统治者对别的民族的压迫,尤其是对黑人种族的压迫,使得黑人在美国影
视文化方面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在后来的人民的不断的反抗,以及世界人民的支持,经过几代美国统治者的不断努力,这种现象已经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马丁·劳伦斯在好莱坞,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黑人喜剧演员,他永远精力旺盛,饶舌不休,说话语速比常人快两倍,尤其在爆怒或吵架时。他长相滑稽,两个大大的招风耳,丑陋得总是沦为演对手戏的英俊男星的陪衬,但马丁自有他的可爱之处,他的幽默逗乐的表演,有着独特的个性烙印,这使他很难被人忘怀。越来越多的黑人演员加入到了美国电影的队列里,他们与白人演员一起给我们带来欢笑。
美国是一个宗教信仰很自由的国家,但是绝大多数的美国人是信仰基督教的。因此,基督教的文化也加入到了美国电影文化里。《冒牌天神》中的布鲁斯在现实中的种种倒霉,其实是众生烦恼相的代表。他对上帝的发牢骚行径,圣经中的亚伯拉罕也出现过。电影设计布鲁斯见上帝那幕很有心思。地点不像旧约圣经中摩西见威严的上帝般,把上帝描绘成光焰在丛林中出现。而是在一栋空置大厦的七楼,上帝的尊容淡化为一位平庸的打扫工人。用黑人演员摩根.弗里曼来扮演上帝,可说是这部好莱坞电影的匠心之一。美国差不多超过一半人口是黑人,用黑人演上帝,更能刻意表达出黑白平等及多种族结盟的大美国精神。
好莱坞电影给美国文化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美国典型的喜剧是西部片。西部片作为最“美国化”的类型片在经典好莱坞时期占有重要的地位。西部片颂扬、推崇那种粗犷的个人主义和适者生存的精神,体现着善必胜恶的道德理想,因而在美国影坛上长盛不衰。弗雷德•金尼曼拍摄于1952年的《正午》就在很多方面体现了西部片的特征,或者说是体现了经典好莱坞时期影片的特征。然而,《正午》虽然在很多方面有着经典好莱坞的影子,但它决不算是一部地道的经典好莱坞电影。事实上这部拍摄于1952年的影片在好莱坞发展史中扮演着新旧两时期转折点的角色。《正午》中最明显异于传统好莱坞影片的莫过于对凯恩这个形象的塑造。传统西部片中的英雄形象往往代表着绝对的正义与公理,而凯恩在影片中却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由于小镇居民不肯帮助这个曾经保卫他们的警长,使得凯恩的对立方不仅是恶棍,甚至还包括了小镇居民。影片对凯恩作了大量的心理描写,他开始思考自己的立场与行为,思考自己的何去何从。《正午》中塑造人物避免了过于类型化,对以往的警长形象也有了一定地颠覆,影片还放弃了西部片一贯的大团圆结局,选择了凯恩扔掉警徽离开小镇作为结束,增强了故事的客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