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电影与美国文化

合集下载

从《天生一对》看英美文化差异

从《天生一对》看英美文化差异

[摘要] 外语电影是了解外语国家文化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资源。

《天生一对》以温情浪漫的喜剧方式,使观众得以鲜明直观地对比两个最重要的英语国家——美国和英国之间的文化差异。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对比影片中两国语言上的差异、国民性格的差异以及人文环境的差异,来揭示背后的国家文化差异,以期使读者及观众对美语和英语有正确的认识。

对两国的文化有基本的了解,从而能有效帮助解决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文化障碍。

[关键词] 英国文化;美国文化;差异一、故事梗概该片于1998年7月上映,中译名《天生一对》,以现代手法重拍了20世纪60年代经典同名作品,故事内容改编自德国小说Das Doppelte Lottchen。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对双胞胎姐妹花荷莉和安妮。

她们的父母尼克和伊丽莎白在一次航海旅行中在“伊丽莎白二世”号上相遇并在旅途中结为夫妇,可后来婚姻破裂。

尼克独自在自己的纳帕山谷葡萄园里抚养荷莉,而安妮则与当婚纱设计师的妈妈伊丽莎白一起生活在伦敦;直到她们在夏令营相遇以前,两人彼此都不知道自己还有一个孪生姐妹。

不过11年之后,命运却巧妙地让她们在缅因州一个夏令营的活动中相遇。

尽管她们的外貌惊人的相似,但是两人性格、气质、行为习惯等却大相径庭,从而引得两人冲突不断。

很快她们发现原来是一对双胞胎姐妹,为了更多地了懈她们的父母,她们两人决定交换身份,来到她们各自从未谋面的父亲或母亲身边。

她们本打算一直这样装下去,直到尼克宣布他要再婚,两姐妹决定帮助她们的父母破镜重圆。

虽然尼克那富有魅力但却让人讨厌的未婚妻给她们的计划带来很大麻烦,但姐妹俩合力设计痛整并气走了她。

最终在两个女儿的安排下,二人重拾旧爱,一家人开始了新的幸福生活。

影片充满情趣,两个小姐妹交换身份闹出不少笑话,搞笑情节层出不穷,而片中也穿插着温情情绪,让观众在观看电影的时候感到温暖而又愉悦。

二、影片中的美英文化差异由于本片两个小主人公分别生长于美国和英国,两个社会文化明显差异的家庭背景,因而片中从多个视角呈现了两种文化的差异,为片中的喜剧元素增色不少。

最新 从喜剧电影《波普先生的企鹅》看美国家族文化的表达-精品

最新 从喜剧电影《波普先生的企鹅》看美国家族文化的表达-精品

从喜剧电影《波普先生的企鹅》看美国家族文化的表达我们普遍认为,电影在层面上具有审美、启悟功能;在思想层面上具有、励志功能;在商业层面上具有消遣、娱乐功能。

电影在制作过程中,都会有意无意地体现出对上述功能的认同和侧重。

美国电影之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取得比其他国家的电影更为优越的地位,是因为对上述电影功能淋漓尽致地全面发挥,并彰显核心价值,从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就连以搞笑搞怪、发挥娱乐功能为主的喜剧片,只要抓住文化这一主线,也堪称上等佳作。

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诞生了一系列反映家庭题材的,在全球热播的喜剧电影。

这些影片情节各异,但核心主题都是爱、正义、家族、亲情。

这些影片在主题上与全世界的普遍关注相契合,在叙事结构上成熟体现了人们对合理秩序的普遍需求,因而受到全球观众的喜爱。

2011年上映的《波普先生的企鹅》(Mr. Popper´s Penguins)就是其中的一部精品。

《波普先生的企鹅》是由马克·S·沃特斯(Mark S· Waters)导演并由好莱坞著名喜剧大师金·凯瑞(Jim Carrey)主演的一部喜剧片。

影片改编自理查德·艾特沃特和弗洛伦斯·艾特沃特出版于1938年的同名儿童小说。

该小说于1939年荣获了纽伯瑞儿童奖银奖。

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叫波普的油漆匠在19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时期,摆脱平庸的生活,实现梦想的故事。

为了“与时俱进”,影片对小说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

主人公由蓝领阶层变成做为职业经理人的白领阶层,更贴近新时期观影群体的现实生活。

原著中,探险家是因为波普与其通信而相识,企鹅是做为礼物相送。

影片中,探险家即为波普的父亲,企鹅是父亲送给儿子的遗产。

这样的安排更能集中渲染家族、亲情这一主题。

原著中,为了养企鹅,波普把它们带到了纽约去表演,而后不得已踏上前往北极放生企鹅的“探险之旅”,情节稍显零散。

影片中,波普在与企鹅相处和营救企鹅的行动中,重新回归家庭,重新找到生活的快乐,企鹅作为父辈遗产发挥出救赎的巨大力量。

从喜剧电影《波普先生的企鹅》看美国家族文化的表达

从喜剧电影《波普先生的企鹅》看美国家族文化的表达

桶。 企 鹅 的勇敢 行 为是对 主 人 的侧面 印 证 。 波普 的 英 雄 形 象集 中体 现 在 他 带 领 前妻 和儿 女与 动 物 园
管理 员纳特斗 智斗勇 、 成功 救 出企鹅 一事上。 由此 ,
前妻 对 波普 大加 赞 赏 , 认 为这 是个 “ 极好 的第二次
约会 ” 。 临近 影片尾 声 , 在各界人士都 到场 的绿茵餐
F o r e i n F i l m Re v i e w l 外 国 电 影 评论
从喜剧电影 《 波普先生的企鹅》
看美国家族文化的表达
。 万 红 芳 孙 乃 荣
的安 排更 能 集 中渲 染 家族 、 亲情 这 一 的 遗产。 这} j
主题。 原著 [ } 为了养企鹅 , 波普把 它们带 到 了纽约

探 去 表演 , 而 不得 已踏 上前往 北极 放生 企鹅 的 “
影 片中, 波普 在与企 鹅 相 险 之旅 ”. 情 稍显零 散 。
L 、 . 一 . . . .

电影 《 渡普 先生 的企鹅 》 海 报
【 作 者简介 人,扣 f 儿 1 : 业 大 外 围讯学 院| J { l 帅
厅 的聚 会上 , 儿子 比 利夸 奖 波 普 是个 “ 了不起 的爸


平民英雄 主义的宣扬
爸” 。 波普 的英雄行 为在 于他 放弃 功 利之心 , 回归爱
与 亲情 , 带 领 家人 协 同营救 企 鹅 并取得 胜 利 。因此
以海 洋文明 著称 的西方 文 明 , 从积 极 层面 上来
他 赢得 前妻和 儿女 的真 正 的崇拜 与认可, 从而 重构
家庭 的完整 。
讲, 孕育了美 国人崇 尚个人奋斗 、 探 险和不屈 不挠的 进取精神。 历史 上 , 美 国自建 国后进 行 了轰 轰 烈 烈

美式喜剧的概念

美式喜剧的概念

美式喜剧的概念美式喜剧是指在美国拥有广泛受众和市场的一种喜剧类型。

它是一种通俗易懂、幽默和诙谐的表演形式,在美国影视文化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并且也扩散到全球,成为普遍喜爱的表演形式。

美式喜剧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当时美国电影业开始崛起,为人们带来了大量的电影作品,其中包括了许多与喜剧相关的影片。

在那个时期,美国社会也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人们需要寻找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来缓解压力和解决问题,因此喜剧作品成为了当时美国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式喜剧在电影、电视、舞台和网络等媒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传播。

它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表演形式,还通常包括了很多社会、文化和政治元素。

这些元素的存在使得美式喜剧不仅仅是轻松愉快的娱乐方式,还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社会和文化环境。

美式喜剧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反讽幽默美式喜剧通常以反讽幽默为主。

这种幽默形式不仅仅会引起笑声,还会让观众意识到幽默背后隐藏的真相。

2.幽默结构美式喜剧如果只是简单的笑话串联,是很难引人入胜的,因此它常常具有合理的幽默结构,包括开头的引入、情节的发展、高潮的呈现和结尾的收尾等等。

3.双关语美式喜剧经常使用双关语来表达幽默字句,这些幽默字句往往含义暧昧,但趣味盎然。

这种形式的幽默更容易让观众产生共鸣。

4.段子美式喜剧经常会使用“段子”的形式,这种形式最早来源于小丑的表演。

段子通常由一些短小的笑话或者故事组成,能够快速地引起观众的注意。

总之,美式喜剧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中,它创造了许多经典的角色和桥段,深受人们的喜爱。

美国的一些喜剧演员和团队更是成为了美国文化的代表,他们的作品也深入人心,成为了美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由美国喜剧电影看美国文化的多元性_顾军

由美国喜剧电影看美国文化的多元性_顾军

由美国喜剧电影看美国文化的多元性顾军(开封大学,河南开封475000)[摘要]美国喜剧电影历史较久,群星辈出,类型多样,其中展现了不同文化的互通、冲突与弥合。

这一方面是由以票房为王的好莱坞电影的商业性营销策略决定的,另一方面也与美国喜剧电影重个体,强调“以人为本”的平民视角有关。

尽管美国文化存在多元性已经为世所公认,但以美国喜剧电影为切入点来考察美国文化的多元性还是很有必要的。

文章从美国喜剧电影中的异国元素、少数族裔文化、非主流群体三方面,由美国喜剧电影看美国文化的多元性。

[关键词]美国电影;喜剧电影;美国文化;多元性在美国电影界,不仅好莱坞诸多电影工作者都是外籍移民,拥有不同的文化底蕴与审美观点,其出品的电影一般面向的也是驳杂的、全球范围内的观众。

因此,在好莱坞出品的电影中饱含着文化的多元性。

美国喜剧电影历史较久,群星辈出,类型多样,广受赞誉,其中也展现了不同文化的互通、冲突与弥合。

这一方面是由以票房为王的好莱坞电影的商业性营销策略决定的,另一方面也与美国喜剧电影重个体,强调“以人为本”的平民视角有关。

尽管美国文化存在多元性已经为世所公认,但以美国喜剧电影为切入点来考察美国文化的多元性还是很有必要的,这不仅可以理解美国喜剧电影备受青睐的原因,还有助于人们从了解电影这一极具传播优势的媒介在展现、塑造一种文化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观众的审美倾向时的巨大话语力量。

一、美国喜剧电影中的异国元素美国电影一贯喜欢将各国的文化元素融入自己的视听语言中,或是诠释特定的主题或思想,或是单纯营造一种浓郁的异国氛围。

喜剧电影也不例外,例如,以成龙电影为代表的系列动作喜剧电影中,无论是《尖峰时刻》(Rush Hour)、《上海正午》(Shanghai Noon),抑或是《神奇燕尾服》(The Tuxedo)等,成龙本人的黄种人面孔以及他特有的“中国功夫”都是电影的卖点之一。

成龙往往在电影中饰演身手不凡但是又不断在打斗中闹出笑话、手忙脚乱的正面人物,如《尖峰时刻》中与美国洛杉矶警察局既有合作又互相竞争的香港督察,《上海正午》中的大内侍卫黄强等,他往往是一名有拳脚功夫,但是不适应美国生活的“菜鸟”,但是最终都能凭借自己的本事赢得美国人的认可。

以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试析中美文化差异——以电影《喜福会》为例

以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试析中美文化差异——以电影《喜福会》为例

以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试析中美文化差异——以电影《喜福会》为例以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试析中美文化差异——以电影《喜福会》为例引言:文化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在长时间的历史积淀中形成的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念、世界观和生活方式。

而文化差异则是由于不同的历史、地理、政治和社会发展背景而产生的。

本文将以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为基础,通过对中国和美国文化差异的深度探讨,以电影《喜福会》为例,试图破解中美两国的文化之谜。

一、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是以五个维度来衡量不同国家文化之间的差异,包括权力距离、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不确定性规避、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以及长期导向与短期导向。

这五个维度分别代表了每个国家在不同文化方面的倾向,从而形成了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

二、权力距离的差异权力距离是指社会中不同地位和职能的人工作和生活中所体会到的权力差距。

中国在权力距离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基于传统农耕文化,尊重和服从权威是被看重的价值观念。

而美国则更加强调平等和自由,权威并不是绝对的。

在《喜福会》这部电影中,可以看到中国文化中权力距离差异的体现。

主人公康宝莱与其刻板的上司之间充满了权力距离,上司的命令像是不可违背的法则。

而在美国文化中,更为注重平等。

美国电影中的主人公通常持有反抗传统权威的态度。

三、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差异个人主义强调个体的独立和自主,而集体主义则更注重团队合作和集体利益。

中国文化中强调“集体至上”,而美国文化中更注重保护个体的权益。

在《喜福会》中,可以看到中国文化中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

虽然主人公康宝莱在家庭和团队中不断付出和牺牲,但最终他收获了家人和团队的认可和支持。

而在美国文化中,相对更加注重个人的价值,强调个体的自主和成就。

四、不确定性规避的差异不确定性规避是指人们在面对不确定和未知的情况时,对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态度和习惯。

中国文化中更强调对未知事物的规避和恐惧,追求稳定和安全。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美家庭文化差异研究——以电影《别告诉她》为例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美家庭文化差异研究——以电影《别告诉她》为例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美家庭文化差异研究——以电影《别告诉她》为例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美家庭文化差异研究——以电影《别告诉她》为例引言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跨文化交际变得日益重要。

文化差异往往会导致不同国家、不同族群之间的误解和矛盾。

在中美两国之间,家庭文化差异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本文将通过分析电影《别告诉她》中的情节和角色,探讨中美家庭文化差异,并提出如何加强跨文化交际的建议。

一、背景介绍《别告诉她》是一部由美国导演拍摄的喜剧电影,讲述了一位中国母亲帮助儿子追求美国女孩的故事。

电影中通过中美两国家庭之间的文化差异的呈现,揭示了许多有趣的现象,可供我们深入思考。

二、家庭价值观的差异中美两国对家庭价值观的重视程度和内涵存在着差异。

在中国文化中,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观念深入人心。

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孝道和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而在美国文化中,个人主义倾向较强,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

重要的是个人的幸福和自我实现,而家庭的价值则相对较低。

在电影中可以看到这种差异的体现。

电影中的中国母亲通过电影中的英雄梦和一个美好的婚姻幸福的家庭一起迎接了女主角,并且通过家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强调了家庭的重要性。

然而,女主角来自一个独立自主的家庭,在她的价值观中,个人的自由和幸福显得更加重要。

这种家庭价值观的差异为故事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冲突和笑点。

三、教养方式的差异中美两国的教育方式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父母通常对子女有更多的期望和制约,并使用更多的严厉和传统的教育方法。

父母会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和指导,在孩子的学业上施加较高的压力。

相比之下,美国家庭更加注重孩子个人的发展和培养,偏向于鼓励孩子的独立性和自我探索。

在电影中,女主角和男主角在教育方式上的差异引发了许多有趣的情况。

女主角来自美国,她的父母鼓励她追求自己的兴趣和梦想,尊重她的选择,在她的人生中起到了支持的作用。

而男主角的中国母亲更关心他的前途和事业,给予了更多的社会压力。

从美国情景喜剧《六人行》谈对美国文化的认识

从美国情景喜剧《六人行》谈对美国文化的认识

从美国情景喜剧《六人行》谈对美国文化的认识【摘要】美国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热播了十年的著名情景喜剧《六人行》带给我的关于美国人和美国文化的感受与思考主要有四点:对人对事的坦白;对性既重视又宽容;对爱情婚姻非常专一;友谊亲密而有间。

【关键词】六人行美国文化认识《六人行》又名《老友记》(friends),是美国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热播的著名情景喜剧(从1994年至2005年5月6日)。

一共十季。

该剧目前仍是欧美最受欢迎的情景喜剧之一,收视率常居榜首,播出以来一直为NBC电视网的招牌剧,多次获得艾美奖的提名并数次获奖。

主要讲六个好朋友瑞秋(JenniferAniston饰)、罗斯(David Schwimmer饰)、莫妮卡(Courteney Cox饰)、钱德(MatthewPerry饰)、乔依(Matt Le Blanc饰)、菲比(LisaKudrow饰)在一起共同度过的平淡但却又幸福的美好生活,是了解美国文化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看过《六人行》,发现我们对美国人,或者更宽泛的说,对西方人的生活及价值观念的确不够了解,存在许多想当然的误解误读。

换一种说法就是许多人心中的美国人及美国文化都是想象出来的,而且由这种想象形成的刻板印象在人们的脑海中根深柢固。

这部电视剧带给我的关于美国人和美国文化的感受与思考主要有四点:对人对事的坦白;对性既重视又宽容;对爱情婚姻非常专一;友谊亲密而有间。

对人对事的坦白态度给人印象最深震动也最大。

美国人乃至西方人的这一特点与宗教传统有关,宗教信仰要求人们勇于面对自己的所犯的错误罪过,坦白是人们面对上帝主动忏悔时最基本的态度。

同时,在法庭、医学、教育、家庭关系、恋爱关系中,在最平常的关系中,在最严肃庄重的场合里。

坦白的影响无处不在,西方社会是坦白的社会。

西方人是坦白的动物。

此外,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使美国人责权利的意识分明,对于自己造成的过失或损失必须勇敢面对,对因自己而取得的成绩也毫不谦虚,对认为是不好的不妥的事总是坦白指出,他们勇于拒绝。

电影《喜福会》中的中美文化差异——一个跨文化传播的个案叙述

电影《喜福会》中的中美文化差异——一个跨文化传播的个案叙述

电影《喜福会》中的中美文化差异——一个跨文化传播的个案叙述电影《喜福会》中的中美文化差异——一个跨文化传播的个案叙述电影一直是不同文化之间传播和交流的有效媒介之一。

通过电影,我们可以近距离地观察和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也能更深入地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电影《喜福会》是一部涉及中美文化差异的作品,电影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展示了中美两国不同的价值观、行为习惯和择偶观念。

本文将以这部电影为例,探讨中美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影响。

《喜福会》讲述了华人杨丽莎在美国的孤单生活,为了寻找爱人,她决定回到中国参加相亲节目。

随着剧情的发展,观众会发现电影中凸显的中美文化差异。

首先,观念和价值观的差异是显著的。

在中国,传统家庭观念非常重要,强调尊重长辈和传统的家庭价值观。

而在美国,个人主义更为突出,更注重个人的独立和自由。

电影中,美国人像杨丽莎的朋友戈特利布非常注重自己的幸福,追求自我实现的价值观,并认为爱情是小事,自己的幸福更为重要。

这与中国的文化观念形成鲜明的对比。

其次,电影中展现了中美人际交往的差异。

在中国,人们经常通过相亲或家人的介绍来寻找爱人。

中美婚姻观念的差异导致杨丽莎在相亲中遇到了许多困扰。

无法适应美国式的交友方式,她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区,并通过互联网交友网站尝试结识美国男友。

电影展示了中美两国在寻找爱人方面的差异,着重呈现了两国文化中择偶观念的差异。

第三,电影中展示了中美人际交往中的不同礼仪习惯。

中国文化强调对长辈的尊重和敬意,而美国文化更加注重平等和自由的交往。

在电影中,杨丽莎在与戈特利布的对话中,他们面对面坐着,近距离交流,这是美国人常见的交谈方式,象征着平等。

而在中国,人们更倾向于与长辈保持一定的距离和谦恭礼貌。

这种不同的交往方式给观众呈现了中美文化差异。

此外,电影《喜福会》还展示了对婚姻和家庭的不同态度和理解。

在中国,婚姻被视为两个家庭的联姻,而在美国,婚姻更多地侧重于个人的选择和个人的幸福感。

以电影《喜福会》试析中西方文化对比研究

以电影《喜福会》试析中西方文化对比研究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中英礼貌用语的不同之处。在中文中,礼貌用语通常比 较间接,强调的是一种谦虚和尊重。例如,当别人称赞你时,你会说“哪里哪里, 还差得远呢”。而在英语中,礼貌用语往往更加直接和积极。当别人称赞你时, 英语中的礼貌用语通常包括“谢谢”或“非常感谢”。
这种差异在中英文化交流中造成了许多误解和冲突。在《喜福会》这部电影 中,这种跨文化冲突得到了生动的表现。故事讲述了四个中国移民在旧金山的生 活,他们在努力融入美国社会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 其中最明与集体主义的角度来看,中美文化在《喜福会》中的体现 也有显著的区别。中国文化注重集体主义和家庭观念,强调的是群体利益和家庭 责任,而美国文化更注重个人主义和独立精神,强调的是个人权利和自由。这种 差异在电影中也有所体现,例如在中国,个人的命运往往与家庭、家族的命运紧 密相连,而在美国,个人的发展更为自由,也更容易得到社会的认可。
权力距离维度反映了一个社会中弱势群体对权力分配的接受程度。在《喜福 会》中,这一维度也表现得十分明显。中国文化注重尊重长辈和权威,强调等级 和秩序,而美国文化则更注重平等和自由。例如,在电影中,中国母亲们往往表 现出对长辈和权威的尊重,而美国长大的女儿们则更注重平等和自由,对长辈的 依赖程度较低。
综上所述,以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为框架分析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具 有重要意义。《喜福会》作为一部展现中美文化差异的电影,为我们的研究提供 了生动的例证。通过对比分析这部电影中的中美文化差异,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 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在中美文化研究中的应用。
参考内容三
基本内容
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礼貌用语是人们日常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 不仅反映了社会的习俗和价值观,而且也揭示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在这篇文 章中,我们将对比中英礼貌用语,并以《喜福会》为例,探讨跨文化冲突。

电影《喜福会》中的中美文化差异的分析

电影《喜福会》中的中美文化差异的分析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On Dynamic Equivalence and Theory of “Three Beauties”—with Xu Y uanchong’s Translation of Tang Poems as an Illustration2 从跨文化角度看文化空缺翻译3 澳大利亚英语词汇和澳大利亚文化4 从毛姆《刀锋》看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知识分子形象5 论乔治•艾略特《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的环境描写6 《格列佛游记》与《镜花缘》的比较7 从小说《百万英镑》中看对当今社会的讽刺意义8 不同英汉颜色词的象征意义及其翻译9 《隐形人》中格里芬的心理剖析10 以“三美论”对比《登高》两个英译版本的“意美”与“音美”11 《支那崽》的后殖民主义解读12 文档所公布各专业原创毕业论文。

原创Q 95 80 35 64013 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游戏的积极作用14 《夜访吸血鬼》中克劳迪娅这一人物的悲剧命运分析15 试析与地理环境有关的英语成语及其文化内涵16 从文化角度论动物词汇的比喻与翻译17 英汉诗歌中“月”意象的认知解读18 从“礼貌原则”看中国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以“please”为例19 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研究20 《京华烟云》中姚木兰和《飘》中斯嘉丽的性格对比21 商务英语中含蓄否定句的研究22 《名利场》中男性与女性形象解析23 从原型批评角度浅析《小伙子古德曼•布朗》24 威廉福克纳与弗兰纳里奥康纳短篇小说女性角色分析25 文化差异对跨国公司在华本土化战略的影响26 网络英语对汉语词汇的影响研究27 论《夜色温柔》中的感伤主义28 A Contrastive Study of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Red” in English and Chinese29 On the Cultural Signification and Translation of Animal Idioms30 初中英语课堂反馈策略教学研究31 浅谈中西体态语的差异32 从《麦琪的礼物》分析欧·亨利的内心世界33 背叛与救赎:从佛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分析《追风筝的人》阿米尔的成长34 中西亲子关系对比性研究35 论新闻英语的语言特点36 交际翻译视角下的公示语汉英翻译37 从台湾问题看中美关系38 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39 论《动物庄园》的反讽艺术40 视频辅助和背景知识对听力理解的作用41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应用42 “金玉良缘”与“幸福终点”——浅析中西婚姻差异43 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探讨消极情绪的语言表达44 中英征婚广告对比分析研究45 广告英语的语言特征4647 中美婚礼文化的差异48 英汉基本姿势动词(立、坐、躺)的语义实证比较研究49 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浅析有关“狗”的汉语四字格成语的英译及方法50 从安利(中国)的成功看直销模式在我国的发展51 浅析MSN交谈中的话语标记语52 女孩与玫瑰—《秘密花园》中生态女性主义解读53 Lin Yutang and his Translation of the Analects54 译前准备对交替传译效果的影响55 从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看违反合作原则的言语幽默56 Judy’s Double Character in Daddy-Long-Legs57 跨文化商务活动中的交际与礼仪58 《双城记》中的象征手法分析59 论《白鲸》主角的悲剧实质60 A Discussion of the Gothic Style as Applied in “A Rose for Emily”(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61 唐诗中比喻修辞格的翻译——以许渊冲英译本为例62 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63 《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意识分析64 《永别了,武器》中海明威和他的爱情观65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66 《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和《嘉莉妹妹》美国梦的对比研究67 从文化角度浅议电影名翻译技巧68 顺应理论视角下公益广告英译中的语用失误分析69 谈英语文学作品名称的汉译70 浅议公示语的语言特点及其翻译策略71 经贸英语中的缩略语现象及其应用72 从文化差异透视女性的不同命运—薛宝钗与韩美兰对比研究73 浅析中美婚礼习俗差异74 海明威的死亡哲学——海明威作品解读75 伍尔夫的《到灯塔去》中的女性主义76 浅析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77 从跨文化的视角分析美国动画“辛普森一家”中的习语现象78 场独立-场依存性与第二语言习得79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nglish V ocabulary Teaching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at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Level80 透过美国环境类电影浅析人与自然的关系81 从关联理论看商务信函的礼貌策略82 探析《最蓝的眼睛》中女主人公的悲剧根源83 提高学生说英语的兴趣和能力84 从中英语言中的幽默表达看中西方思维差异85 浅析《格列佛游记》的讽喻特色86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87 苔丝悲剧的原因88 《看不见的人》的象征意义89 [毕业论文](经贸英语系毕业论文)探究数字化时代下的微电影营销90 浅论《黑天鹅》电影的象征手法运用91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英语禁忌语探析92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wo Chinese V ersions of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ida’s Dynamic Equivalence93 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障碍及策略研究94 从孤独心理学解读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小说中中老年人的心理95 从民族特性看中美高等教育差异96 浅析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元素97 高中英语听力课中的文化教学98 觉醒的灵魂——解读《兔子归来》中的女性主义99 原罪论与赎罪观对西方文化的影响100 The Research of the Idea of Contradiction in Songs of Innocence and Experience101 当诗意邂逅商业---解读中英诗型广告意境之美102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Context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Languages Reflected through Translation103 从谭恩美《喜福会》中审视中西文化冲突104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05 背诵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106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Auspicious Culture in the Wedding Custom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107 外语教学中的关键期108 从跨文化角度对商标名称的研究109 从《纯真年代》中的女性角色看伊迪斯•华顿的女性意识110 The Problem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Trademark Translation an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111 论简•奥斯丁《理智与情感》中两姐妹的成长112113 从《尼克•亚当斯故事》中探析父亲情结对海明威人生观的影响114 《理智与情感》中的婚姻115 基督教及《圣经》对西方文化的影响116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17 人格、环境与命运——以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分析《还乡》中的主要人物命运118 美国宗教文化及价值观在其外交政策中的体现119 中英颜色词的比较120 浅谈英语科技文献汉译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121 《哈姆雷特》戏剧中的悲剧因素122 浅析英语新闻标题的语言特征123 精神分析理论观照下的《道林•格雷的画像》124 中西方新闻报道看道德观差异125 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语称谓语的翻译策略126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and Western Name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127 中西礼仪对比128 英汉饮食习语对比研究129 东西方隐逸文化对比——试比较梭罗与陶渊明的作品130 A Popular Form of Subtitles Translation by Fansub Group on the Internet131 从跨文化视角解析商标名称翻译132 《百万美元宝贝》中麦琪性格男性化形成原因分析133 从《理智与情感》中看人格与性格对婚姻选择的影响134 论奥斯卡王尔德唯美主义童话中的批判精神135 《呼啸山庄》男主角希斯克利夫的性格分析136 大学英语课堂互动的实证研究137 从《男孩们女孩们》看身份问题对艾丽斯•门罗文学创作的影响138 《威尼斯商人》中宗教和法律的冲突139 运用“第三空间”解析《女勇士》中的文化现象140 论科技英语翻译中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和谐统一141 身势语在初中与高中英语课堂中的不同应用142 从跨文化角度论谚语中的比喻与翻译143 The Analysis of the Representative Images in The Waste Land144 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看《老友记》字幕中的幽默翻译145 A Study on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in Phonetic Teaching of Spoken English in JEFC 146 汉英谚语翻译中的文化异同147 试论《出狱》中“房子”的意象148 从精神分析学角度探究《呼啸山庄》中的希斯克里夫149 从跨文化角度试评央视国际版的语言现象150 不可撤销信用证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151 Coincidences and Images in The Mayor of Casterbridge,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152 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153 An Analysis of the Female Characters in Moment in Peking154 从女性主义视角看珍妮特•温特森《给樱桃以性别》中的英雄主义155 小学生英语学习中情感态度的调查研究156 是什么在作祟?—论保罗爱情失败的原因157 中式思维模式对初中生英语写作的影响158 On Elizabeth’s Rebellious Spirit in Pride and Prejudice159 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的外宣材料英译160 中欧文化中英雄主义的比较分析——以《三国演义》和《荷马史诗》为例161 分析文化差异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影响162 论尤金奥尼尔后期独幕剧《休伊》中的荒诞主题163 从目的论角度看外宣翻译—以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164 中美企业招聘广告文化对比分析165 浅析《愤怒的葡萄》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166 论《白鲸》主角的悲剧实质167 商务英语中的冗余现象及语用功能168 论《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的矛盾情感169 从目的论看林语堂《浮生六记》翻译中增译法的运用170 课本剧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171 英语委婉语之初探172 《时时刻刻》中女性自我构建的研究173 A Study of Cultural Influence upon Internet Language174 女性主义翻译视角下《紫色》汉译本对比研究175 On Movie Title Translation from Skopos Theory Perspective176 论女性主义对翻译标准的影响177 英汉颜色词语义对比研究178 美资跨国企业文化中体现的文化冲突及其跨文化管理179 从文化角度浅析中英姓名的异同180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81 《远大前程》的叙事技巧182 论商标名称汉英翻译中的合作原则183 A Brief Analysis of Public Sign Translation184 从任务型教学模式谈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预防策略185 解析马克•吐温《竞选州长》中的幽默讽刺艺术186 《太阳照常升起》中科恩屡遭排斥的根源分析187 Analysis on Heathcliff's Personality in Wuthering Heights188 Oscar Wilde’s Aestheticism on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189 论《家》和《儿女一箩筐》中的中美家庭文化差异190 《小妇人》中四姐妹的命运191 浅析《汤姆叔叔的小屋》对美国内战爆发的影响192 “逍遥骑士”——浅析年代美国嬉皮士文化193 莫言小说《红高粱》中的转喻194 从儒学与基督教的角度探析中西文化差异195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96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Celebra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Festivals 197 从博奕论分析庞培与凯撒内战爆发的原因198 浅谈中西婚俗的文化差异199 中英称谓语的差异200 论狄更斯《雾都孤儿》中的批判现实主义。

从跨文化语用角度比较中美情景喜剧中的言语幽默

从跨文化语用角度比较中美情景喜剧中的言语幽默

从跨文化语用角度比较中美情景喜剧中的言语幽默摘要: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喜剧则是体现文化差异和相似的重要方式之一。

本文从跨文化语用角度,比较中美情景喜剧中的言语幽默。

通过对两个国家喜剧中的隐喻、谐音、双关语、口误、玩语言等幽默技巧的分析,揭示了中美文化差异对于言语幽默的影响。

研究发现,中美幽默文化具有相似之处,如对于搞笑、滑稽的追求;同时也存在很多差异,比如西方文化对于自嘲、讽刺的接受度较高,而中国文化则更强调文化底线和人格尊严。

论文的研究对于增进中美文化的相互了解和交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跨文化语用;情景喜剧;言语幽默;文化差异一、引言喜剧是舞台艺术中的一种,通过编辑和演员的表演,使观众在欢笑中得到愉悦和放松。

情景喜剧是喜剧中的一种,其特点是剧情简单,内容轻松,通过人物之间的互动以及语言上的幽默表现出人性的弱点,呈现出生活中的滑稽、搞笑之处。

情节的发展常常出乎观众的意料,因而形成了观众的狂喜。

言语幽默是情景喜剧中常见的一种幽默表现方式。

它以言语为手段,在双关语、谐音、隐喻、俚语等技巧上寻找玩笑的点。

并试图通过这些技巧,引发观众的想象力和思维活跃,让人产生强烈的心理共鸣。

本文将以中美情景喜剧中的言语幽默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跨文化语用角度进行分析,探讨中美两个国家不同文化背景对于言语幽默的影响,以及表现出的文化差异。

通过对文化差异的深入分析,本文致力于进一步增进中美的跨文化交流和相互了解。

二、中美幽默文化的相似之处幽默是一种人类共通的心理情感和文化现象,因此在中美两个国家的幽默文化中存在一些相似的表现特点。

1. 对于搞笑、滑稽的欣赏搞笑和滑稽是情景喜剧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

在中国著名的情景喜剧《欢乐喜剧人》中,观众们最深刻的印象之一就是这部喜剧的搞笑剪辑。

而在美国的情景喜剧中,像《老友记》、《生活大爆炸》这样的喜剧也是以讽刺、幽默为主要表现手段。

2. 对于社会、文化现象的讽刺幽默常常被看作是社会对某种现象的讽刺和批评。

以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试析中美文化差异——以电影《喜福会》为例

以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试析中美文化差异——以电影《喜福会》为例

以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试析中美文化差异——以电影《喜福会》为例引言:在全球化时代,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日益频繁。

中美两个大国作为代表,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点与风貌。

本文将以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中美文化差异的六个维度,以电影《喜福会》作为案例,探讨中美两国在文化上的差异点,以及这些差异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第一维度: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霍夫斯泰德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维度指的是个体在社会组织中的关系紧密程度。

相对于美国的个人主义,中国的集体主义倾向更为显著。

在电影《喜福会》中,可以观察到中国人重视家族和亲属关系的情节。

例如,婚姻的安排、亲戚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对家族的忠诚。

而在美国的电影中,更多展现了个人自由和追求个人幸福的故事。

第二维度:权力距离权力距离指的是社会中各种不同权力角色之间的分布情况。

相对而言,中国的权力距离较高,在电影中也可以看到父母对子女的严厉要求和权威地位。

而在美国的电影中,更强调个人权利和平等,较少出现对权威的崇拜。

第三维度:不确定性规避不确定性规避指的是社会对未来和不确定性的接受程度。

中国社会相对于美国更加注重稳定和安全,对风险持谨慎态度。

在《喜福会》中,可以看到人们对于未来的担忧和对面子的追求。

相比之下,美国的电影更注重个人的冒险和对未知的探索。

第四维度:男性与女性的角色分配在中国文化中,男性和女性角色的分配相对传统和保守。

电影《喜福会》中的男主角承担起家族责任,而女主角在一开始就已为婚姻许配。

而在美国电影中,更多呈现了性别平等和女性独立的形象。

第五维度:长期与短期导向这个维度涉及到社会中对待时间和未来的态度。

中国文化更加注重长期计划和稳定发展,而美国文化更强调眼下的即时成果和享乐。

在电影《喜福会》中,婚姻的安排和亲戚关系的重要性都展现了中国对于长期关系的重视。

第六维度:忍耐与即时满足霍夫斯泰德的忍耐与即时满足维度涉及到个体在满足自己欲望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耐心和忍耐力。

从好莱坞电影看美国文化的传播

从好莱坞电影看美国文化的传播

从好莱坞电影看美国文化的传播顾小倩(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锦州121000)㊀㊀摘要:当前,好莱坞电影备受国人的欢迎,美国的好莱坞电影出口产值也非常高㊂从某种角度来说,美国好莱坞电影就是美国文化的一种载体,好莱坞电影在国内上映,美国的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传播㊂本文就从好莱坞电影出发,探讨美国文化的传播㊂关键词:好莱坞电影美国文化传播中图分类号:G206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3-0065-03㊀㊀一㊁美国好莱坞电影中文化传播的现象以卓别林的喜剧电影为开端,美国好莱坞电影风潮席卷全世界㊂美国好莱坞电影在世界的热播,为美国带来了丰富的收入,使得美国在全世界的文化市场中也具有一定的优势㊂目前,虽然好莱坞电影的生产量仅占据世界电影生产总量的百分之六,然而,好莱坞的电影播放时间却占据世界电影总播放时间的百分之八十,美国以沃特迪斯尼公司为首的电影工场在全世界电影领域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该公司出厂的动画电影甚至包揽了全世界动画电影的市场㊂在全球化的浪潮下,美国的好莱坞电影的口碑一直很好,而且其一统天下的局势也愈发凸显㊂好莱坞电影占据各国电影市场,引发的担心是美国好莱坞电影中一直强调的美国文化㊂好莱坞电影诞生伊始,几乎每一部都在宣传着美国的文化价值理念㊂好莱坞电影以精彩的内容和易于接受的形式,在世界各国传播,其中的美国文化价值理念也自然而然地传播到全世界㊂可以说,好莱坞电影具有较强的文化软实力,并且超出了外表宣教的力度㊂很多人在观看好莱坞电影时,也自然而然地接受了美国的文化价值理念㊂好莱坞电影在世界各国播放的过程中,完成了文化传播的使命,实现了以非强制的手段控制全球文化的最终目的㊂2012年4月,好莱坞电影‘泰坦尼克号“在中国的上映,改变了以往春季档影片略显疲态的不良现状㊂在仅仅一个月的时间里,电影‘泰坦尼克号“在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收入就高达9 6亿元㊂导演对此也大吃一惊,为什么‘泰坦尼克号“在中国市场上取得如此惊人的票房,超越了中国同期上映的所有电影,仅仅是因为3D技术吗?有观众反映,‘泰坦尼克号“的成功与其3D的联系并不大,其主要原因在于该电影承载了一代中国人的青春记忆,这是终生难忘的美好情结㊂有人对过去的年华缅怀,追求那场久违的震撼,3D效果更是让这些人重温了过去㊂可以说,‘泰坦尼克号“带着满满的记忆而来,载着惊人的票房而去㊂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人的记忆会与一部美国的电影相关联㊂按理来讲,我们本土化的‘鸦片战争“‘十七岁的单车“等电影不是更能引起人们的缅怀吗?其实,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政府就意识到文化的输出是一个国家的软武器㊂通过文化输出,能够自然而然地影响到其他国家㊁民族的思想文化意识㊁社团意识㊁历史意识等等,甚至包括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语言都会受到影响,而且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淡化这些国家或者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而重新塑造这些民族的文化,使其与美国的文化价值理念相融合㊂因而,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美国便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在全国各地推销美国的文化产品㊂罗斯福总统执政期间,美国的好莱坞电影便成为传播美国文化㊁进行政治宣传的工具㊂二㊁从好莱坞电影看美国文化传播的特点(一)美国文化价值理念的体现在我们每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心中都会存有关于英雄的幻想,我们希望自己能像英雄一样保卫世界,维护人类和平㊂美国好莱坞电影正是利用了人们的这一心理特点,并将其发挥到了最大限度㊂不管是警匪片,抑或励志片,英雄总能够单枪匹马,英勇奋战,战胜无数的困难,最终完成维护家庭和保卫国家的使命㊂这样的英雄精神在美国电影中就是 孤胆英雄 ㊂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电影中的 孤胆英雄 就频频出现㊂1978年的好莱坞电影‘超人“便是美国英雄主义电影的开端,超人将拯救世界和人类视为自己的使命,保护弱小,对抗邪恶㊂在经济大萧条的时代背景下,超人这个英雄形象得到了人们的喜爱,‘超人“电影也取得了成功㊂好莱坞电影往往以 人性化 为核心内容,电影的叙事是完全为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而设定的㊂毋庸置疑,好莱坞电影中的叙事方式就是发挥电影作用的最佳方式,通过对电影中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描写,将人性中美好的东西展现给受众,从而鼓励受众,让受众的精神振奋起来,从而积极勇敢地应对未来要发生的一切困难㊂‘阿甘正传“就是这样一部好莱坞电影,然而, 人性化 仅仅是‘阿甘正传“中最为肤浅的内容,是一种容易被其他国家或地区接受的主题思想㊂除了 人性化 的主题思想以外,‘阿甘正传“更深一层的思想内容就是:反映美国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期间美国人的思想状态,当时的美国人正处于传统价值观没落的动荡时期,新的价值观逐渐产生,美国人此时的思想状态是不安的㊁焦虑的㊁动荡的㊁无助56从好莱坞电影看美国文化的传播㊀㊀作者简介:顾小倩,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专业本科在读㊂的,他们摒弃了传统的思想价值观,重新寻求新的思想价值观㊂(二)美国普世价值观的体现美国是一个崇尚自由㊁尊重个性的国家,而且倡导自我的拼搏奋斗㊂一直以来,自我奋斗都是美国梦的核心内容㊂不管是卡内基从一个身无分文的学徒到富裕的钢铁大王,抑或林肯从一个百姓逐渐成为美国总统,这些都是美国人经常讲述的故事,也是他们一直梦寐以求的梦想㊂对于美国的个人奋斗而言,不依靠别人是前提保障,勤奋去工作是基本方法,最终成功是目标㊂成功包括的内容有很多:过上更为美好的幸福生活,获得更多的财富,实现个人的价值观,让自己的社会地位得以提升等等㊂美国的这种思想价值观契合了人们的心理追求,同时,这种思想价值观也是好莱坞电影 成长模式 深受欢迎的根本原因所在㊂好莱坞电影不仅具有宏达的场面,而且还重视其故事内容的完整性以及深层的人性挖掘,能够拨动绝大多数人的情感,赢得人们的广泛认可㊂以好莱坞电影‘乱世佳人“为例,它的故事背景是内战前后的美国南部,故事内容就是生活在美国南部佐治亚州一个庄园主女儿的人生经历,故事着重于她与弗兰克㊁查尔斯㊁埃斯利和白瑞德之间的情感瓜葛,然而,故事体现更多的则是她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照顾自己的亲人,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㊂虽然经历了战争,然而她却从中变得乐观独立㊁坚强勇敢㊂‘乱世佳人“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㊂在物质文化极大丰富的今天,好莱坞电影注重人性与人情方面的故事塑造,这是传播美国文化的基础保障,也是美国好莱坞电影如此成功的关键㊂在‘泰坦尼克号“中,电影不是仅仅展示给我们游轮撞击冰山之时惊天动地的场面,而是希望人们通过这次灾难认识到:大家应该互帮互助,每一个人在困难面前都应该拥有勇敢无畏的精神㊂在1988年,巴里㊃莱文森导演了好莱坞电影‘雨人“,其主演是汤姆㊃克鲁斯和达斯汀㊃霍夫曼㊂查理㊃巴比特发现自己的父亲将所有的遗产都留给了哥哥雷蒙㊃巴比特,虽然哥哥身患自闭症,然而弟弟还是想将这笔钱骗到手中,并利用哥哥的记忆能力去赌博,以赢得更多的金钱㊂在这个过程中,亲情打破了疏离,手足之情渐渐消磨了弟弟原本的私心㊂这部影片最终的落脚点还是查理㊃巴比特和雷蒙㊃巴比特之间的情感,让人为之感动㊂好莱坞电影中的文化价值观不仅仅是西方的,更是一种普世的,普世文化让更多的人愿意去影院观看好莱坞电影,普世的价值观是人们所具有的共同属性,与现代文化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想必这也就是好莱坞电影得以在不同国度㊁不同地区㊁不同民族之间,取得共同成功的根本所在㊂(三)有效整合并利用输入地资源近年来,好莱坞电影特别注重中国的电影市场,福克斯的一位制片人曾经这样说: 未来,每生产的四部电影之中,肯定有一部电影是针对中国和东方市场而制作的㊂ 中国电影的市场正在逐渐发展,中国电影市场的影响也不断蔓延,因而,很多国家的电影都开始从中国本土获取电影资源,并对其整合利用㊂2010年,好莱坞电影‘阿凡达“在中国大陆上映,而且迅速夺得了电影的票房冠军,票房收入高达13 787亿人民币㊂这部好莱坞电影中有很多的中国元素㊂而且,越来越多的好莱坞电影都从中国本土取景拍摄㊂2013年上映的好莱坞电影‘环太平洋“就是如此,有百分之八十的场景取自于中国香港,在中国掀起了电影狂潮,深受人们的欢迎㊂这部影片之中有很多的维港夜景镜头,香港街道的特写镜头也不在少数㊂除了场景以外,华裔三胞胎驾驶员驾驭着三臂的红色巨人,还有中国的机甲战士 赤红暴风 等,这些都是中国影迷推崇的内容㊂好莱坞电影‘花木兰“就是从中国本土取材,花木兰不忍父亲去战场,便偷偷剪下长发,女扮男装去从军㊂在战场征战的过程中,花木兰通过自己的坚强意志,战胜了重重挫折㊂在战况告急之时,花木兰女扮男装的身份被发现,她被遗留在冰冷的雪地中,然而最终还是花木兰的出现,使得匈奴被成功击退㊂花木兰的故事虽然取材于中国,然而却传递了美国自我奋斗的文化价值理念㊂美国的文化渗透不会因为取材于别国而终止㊂美国好莱坞电影常常会借助苏格兰的独立战争去宣扬美国的自由独立,借助中国的熊猫㊁兵马俑等来凸显美国的自我奋斗精神,诸如此类的电影不计其数㊂运用别国的元素,对别国的文化进行改造,这也是好莱坞电影文化传播的重要措施㊂经过美国文化式包装,异域文化也能够为美国文化的传播所用,这逐渐成为世界各国重点关注的内容㊂通过对输入地资源的取材和整合,好莱坞电影消除了在国外传播的重重阻碍,并成为全世界人民都可以接受的一种形式,潜移默化地传播着美国的思想文化㊂积极主动挖掘其他国家的畅销书籍或者电影,然后购买其版权,对其进行翻拍,在翻拍的过程中注入美国文化的内容,从而使之成为具有美国文化的全新电影㊂归根结底,好莱坞电影就是一种商品,传播着美国文化思想的商品,它巧妙地融合了电影输入国的各种资源和美国的思想文化㊂好莱坞电影发展到今天,它早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电影娱乐品,而是一种最大限度地传递美国文化的工具㊂三、好莱坞电影文化传播给中国的一些启示毫无疑问,美国好莱坞电影是美国对外文化输出的重要工具,甚至是一种文化霸权的重要武器㊂好莱坞电影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给全世界的诸多国家特别是中国以巨大的冲击,与此同时也给这些国家以启示㊂第一,要想改变中国电影的弱势地位,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将中国的电影推向全世界,积极进行跨文化传播㊂中国一直深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并且历经百年历史动荡,中国电影应该从中国人的反思和启示方面入手,突出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理念和中华民族的美好品德㊂中国电影都太过于关注政治元素和民族元素,(下转第64页)的主观愿望是哭声停止,事实结果却是哭声愈演愈烈,使人心烦意乱㊂②他怕自己会控制不住冲过去质问他: 我这样信任你,你为什么偏偏要令我失望! 施事者的主观愿望是对方对得起自己的信任,但却被辜负了,有不满的语义㊂2.偏离心愿偏离心愿情况下事实结果与主观愿望不是对立关系而是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差异,负面评价比重较低㊂例如:其实我想一个人唱喜欢的歌,别人偏偏来合唱,又不好意思拒绝㊂ 我 的心愿是一个人,事实结果出现其他人,使 我 陷入尴尬,但不表示 我 不能唱歌,只是偏离主观期待而非对立㊂五㊁结语在众多反预期研究中,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 偏偏+VP 结构,在研习已有分析的过程中发现语义特征和结构模式方法各有优缺点㊂经过大量语料的搜集和分类,找到按预期和事实积极性程度划分的新角度㊂在此基础上试图融合 偏偏+VP 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形成一种较为完整的类型划分模式㊂随着反预期标记和表达式研究的持续深入,会出现更加严密更具信服力的论证㊂注释:①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②谢佳玲.汉语情态词的语义界定[J].中国语文研究,2006(1).③注:本文摘录的语料均改编自BCC语料库.④丁雪妮. 偏偏 句中的施动性考察[J].山东社会科学,2005(6):106-108.参考文献:[1]吴福祥.试说 X不比Y㊃Z 的语用功能[J].中国语文,2004(3).[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3]谢佳玲.汉语情态词的语义界定[J].中国语文研究,2006(1).[4]沈家煊.语言的 主观性 和 主观化 [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4).[5]丁雪妮. 偏偏 句中的施动性考察[J].山东社会科学,2005(6):106-108.[6]陈熹.试论语气副词 偏偏 的语义㊁句法㊁语用[J].文教资料,2008(5).[7]范伟. 偏 和 偏偏 的情态类型及主观性差异[J].南京师大报,2009(5).[8]房红梅,严世清.概念整合运作的认知理据[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4).[9]齐沪扬,胡剑锋.试论负预期信息量标记构式 X是X [J].世界汉语教学,2006(2).[10]宗守云.说说反预期结构式 X比Y还W [J].语言研究,2011(3).[11]易正中.反预期功能句型 亏你VP [J].汉语学习,2014(3).[12]杨霁楚.语气副词 偏偏 的主观语义及相关句式考察[C].第十四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2006.责任编辑:刘㊀健(上接第66页)使得中国电影在走出国门传向世界的过程中阻碍重重㊂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文化的进步,永远无法离开文化的健康发展,没有交流的文化必然会失去生命力,断绝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融合也不可能取得成功㊂对此,中国的电影应该顺应全球的文化发展趋势,积极融入世界,不断传向更多的国家㊂一部电影中越是含有更多人类共同的思想情感,就越容易被人们共同接受㊂第二,电影是一种社会文化事业,也是大生产的产物之一,它能够反映出时代或者社会的状态㊂电影制作的目的绝不在于电影本身,而是通过电影而传播的特定文化价值理念㊂反过来可以说,不同时代㊁不同民族㊁不同社会的文化价值理念,在其相应的电影中都能找到投影㊂因而,中国的电影要有一定的倾向性,不能仅仅为他人的观看而拍摄㊂电影的这种倾向性取决于电影制片人㊁导演㊁摄影㊁编剧㊁演员等参与电影制作的人的共同文化归属,在自然中流露出的文化思想理念,这是一个电影得以发挥文化思想传播作用的关键㊂四㊁结语我们应该从好莱坞电影的成功中汲取经验,借鉴好莱坞电影的成功之处,积极进行中国的电影建设,运用全人类共有的思想情感和国际语言拍摄的电影会取得更大的成功㊂电影的拍摄视角不应该仅仅局限在本民族方面,更应该与其他民族的文化相融合,让不同国家或地区㊁不同民族的人都能够看懂它,这就是我们中国电影未来发展的方向参考文献:[1]张贠鹏.跨文化视阈下好莱坞电影中的华人女性形象塑造[D].陕西师范大学,2016.[2]王雁.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元素重估[D].陕西师范大学,2015.[3]赵莉.从好莱坞电影看美国的文化传播[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3,26(2):67-70.[4]赵楠.电影翻拍:跨文化传播中文化的解构和重建[D].山东大学,2009.责任编辑:刘㊀健。

电影与美国文化探索电影在美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电影与美国文化探索电影在美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电影与美国文化探索电影在美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力电影与美国文化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媒介,在世界范围内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而在美国文化中,电影更是具备了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力。

本文将探索电影在美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并分析电影对于美国社会、价值观和文化传承的贡献。

美国电影产业的崛起始于20世纪初。

正是在这个时候,好莱坞成为了全球电影产业的中心,以其强大的资本、先进的技术和优秀的创作团队,不断推动着电影的发展。

好莱坞制作的电影不仅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观众群体,同时也塑造了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电影是美国民族认同和国家形象的重要表达方式。

美国电影在讲述故事、展现美国风景和呈现美国人生活方式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例如,在很多美国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纽约市闪亮的摩天大楼、加州阳光明媚的海滩和其他美国标志性的景观,这些都成为了国际间对美国的认知和形象的关键因素。

其次,电影在美国文化中传递和弘扬了核心价值观。

美国一直以来都强调个人主义、追求幸福和自由等价值观念,而电影通过娱乐性的方式将这些价值观传递给了观众。

例如,很多美国电影都强调了勇敢、自信和无畏的精神,如《独立日》和《勇敢者游戏》等。

这些电影不仅在美国本土受到欢迎,也在国际上推广了这些核心价值观。

此外,电影也为美国文化提供了创作和表达的平台。

在美国,很多优秀的导演、编剧和演员通过电影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他们通过剧情、对话和人物形象等手段来反映社会问题、展现个人情感和探索人生哲学。

例如,导演马丁·斯科塞斯的作品《愤怒的公牛》展现了美国社会的暴力和腐败;导演昆汀·塔伦蒂诺在《低俗小说》中通过剧情和对话展现了对美国文化的颠覆性思考。

这些电影作品丰富了美国文化的内涵和表达方式。

最后,电影也在培养观众的文化意识和艺术欣赏能力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美国电影中呈现的丰富题材、多元文化背景以及与观众共鸣的故事情节,让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得到了一种文化的启迪和认同感。

以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试析中美文化差异——以电影《喜福会》为例

以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试析中美文化差异——以电影《喜福会》为例

以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试析中美文化差异——以电影《喜福会》为例导言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自提出以来,成为了跨文化研究的重要工具。

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进行比较,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其文化差异,并从中发现不同文化间的体制、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

本文以霍夫斯泰德的维度理论为基础,试析中美文化差异,并以电影《喜福会》为例,探讨两国文化在不同维度上的差异。

一、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是对国家文化之间差异的研究,通过对五个维度的比较来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

首先是权利距离维度(Power Distance)。

这个维度描述了在一个社会中成员之间的不平等程度对于被视为权威的人或组织的接受程度。

相比之下,中国的权力距离较高,人们更容易接受权威和层级制度。

第二个维度是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 versus Collectivism)。

这个维度描述了个体主义程度与集体主义程度之间的差异。

美国倾向于个体主义,重视个人权利和个人的利益;而中国则更注重集体主义,强调团体利益和社会责任。

接下来是不确定性规避维度(Uncertainty Avoidance)。

这一维度描述了一个社会是否对未知情况的不确定性感到不安。

美国的不确定性规避程度较低,更加开放和接受新颖事物;相比之下,中国对不确定性的规避较强,更加重视稳定和确定。

第四个维度是男性化与女性化(Masculinity versus Femininity)。

这个维度描述的是社会中男性和女性特质的分布程度。

在这一维度上,美国更倾向于男性化,注重竞争和成就,而中国则更加女性化,注重合作和同理心。

最后一个维度是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Long-Term Orientation versus Short-Term Orientation)。

这一维度描述了一个社会对未来的应对方式和时间观念。

美国倾向于短期取向,注重即时利益和个人幸福,而中国则更注重长期取向,强调积极的意义和未来的利益。

电影《阿甘正传》与美国文化

电影《阿甘正传》与美国文化

电影《阿甘正传》与美国文化电影《阿甘正传》是一部深受全球观众喜爱的经典电影,讲述了一个智商低下但心地善良的普通人,在美国社会中经历了多个历史时期的动荡,却始终保持着纯真和善良。

这部电影不仅在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上引人入胜,更在深入揭示美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上具有深远的影响。

首先,电影中所描绘的美国梦是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电影中的主人公阿甘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在二战退伍后创业开了一家苹果公司,最终成为亿万富翁。

这种励志的故事情节展示了美国文化中对于个人成功和追求幸福的重视。

在美国社会中,个人奋斗、机会平等和自由选择是美国梦的核心价值观,电影《阿甘正传》通过主人公的经历深刻地诠释了这一点。

其次,电影中融入了美国对于宽容和多元文化的追求。

阿甘的好友波巴是一位来自中国的战争难民,电影中展现了他们之间的真挚友谊和互相扶持。

在美国文化中,宽容和接纳不同种族、宗教和文化背景的人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

电影通过展示阿甘和波巴之间真挚的友谊,传递着对于种族和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接纳。

此外,电影中反映了美国社会对于社会问题和公民权利的持续关注。

电影涉及到了1960年代的民权运动、越战、艾滋病等社会议题。

在美国文化中,社会问题的关注和争取公民权利是重要的价值观。

电影通过反映这些社会问题,促使观众深思并引发对这些议题的讨论和思考。

此外,电影还展示了美国文化中对于家庭价值观的重视。

阿甘一直保持着对于家庭和朋友的热爱和坚守。

在美国社会中,家庭价值观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价值观,强调对家庭成员的关爱、互助和支持。

电影通过阿甘与母亲、好友和妻子之间的亲密关系,传递了对家庭的重视和珍惜之情。

最后,电影中一直贯穿着对于爱国主义的强调。

阿甘是一位坚定的爱国者,他在二战期间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在战后继续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美国文化中,爱国主义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强调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社会的奉献。

电影通过阿甘的故事,激发观众对于爱国主义的理解和认同。

喜剧电影中的文化和语言特征分析

喜剧电影中的文化和语言特征分析

喜剧电影中的文化和语言特征分析喜剧是一种逗人喜欢,令人愉悦的艺术形式,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喜剧电影以其诙谐幽默、丰富多彩的表现方式和情节吸引了广大观众。

不同于其他类型的电影,喜剧电影中常常带有一些文化和语言的特征,是研究影片更深层含义的一道重要入口。

本文将从文化角度和语言角度,对喜剧电影中的特征进行分析。

一、文化特征1.幽默表演、搞笑情节反映当地文化特征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和习俗,这些文化和习俗在喜剧电影中有时会成为观众们捧腹大笑的源泉。

例如,美国喜剧电影中经常出现男女主人公在约会时往嘴里喷口香糖的情节,这在美国是很普遍的行为,而在其他国家可能不会发生,这反映了美国人比较注重口气清新和品味。

而在中国电影中,我们常常看到男女主人公在约会时会去看电影、唱KTV、吃火锅等等,这些行为都是符合中国的文化特征。

此外,中国电影中还经常利用方言及本土文化元素来呈现更加独特的幽默感,比如电影《疯狂的石头》中,用石家庄地区的方言、石家庄的文化表达了主人公之间朋友之情的感人场面,成为当地观众快乐的源泉。

2.剧情反映社会生活和价值观喜剧电影不仅是一种轻松愉悦的消遣,更是一种对社会生活的反映。

影片中的情节往往反映着一定的社会现象和价值观。

例如电影《麻雀变凤凰》讨论的是女性在职场上的地位和权利,电影《丑女贝蒂》则关注美丽与职场上的竞争压力。

电影《海阔天空》提出了对娱乐圈冷酷的撕逼与弱肉强食现象的探讨。

它们通过喜剧的手法,让观众更好地理解社会现实,意义重大。

3.弘扬地方文化喜剧电影中也常常弘扬本土文化。

例如,电影《捉妖记》中的多个场景以及其中的打扮和道具等都是京剧元素,此外还添加了江湖文化和上海城市文化的元素,也为广大观众了解更多传统文化提供机会。

作为一部同时代的电影,在文化上的差异是主要的区别之一,这也是电影的独特之处。

二、语言特征1.幽默使用语言的技巧语言是喜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喜剧电影常常利用语言巧妙幽默,带给观众欢笑。

喜剧电影的文化传播与社会意义

喜剧电影的文化传播与社会意义

喜剧电影的文化传播与社会意义第一章:引言喜剧电影是一种流行的艺术形式,将幽默和戏剧性结合在一起,为观众带来欢笑和娱乐。

在当今社会,喜剧电影已经成为了人们消遣时间的主要方式之一。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和互联网的普及,喜剧电影已经成为了一种极其重要的文化传播方式。

本文将从文化传播和社会意义两个方面,论述喜剧电影的重要性。

第二章:电影的文化传播电影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影响力巨大。

电影作品通过海外推广和各种文化交流活动的方式,成功地拓展了其国际市场,并加深了人们对于各种文化和价值观的理解和认知。

在这种大背景下,喜剧电影作为一种好玩的文化形式也开始在全球广泛流传。

首先,美国的喜剧电影向全球输送了大量的娱乐元素,并将美国文化传递到了世界各地。

通过这种形式,美国政治和经济的领导地位也得到了加强。

不过,我们也要注意到,其他地区的喜剧电影也逐渐变得越来越受欢迎。

例如,在中国,国内电影工业不断发展,而且喜剧电影已经成为了引领市场的先锋。

无论是讲述青春校园故事的喜剧片,还是带有浓厚地本土特色的家庭喜剧,目前总是能够在市场上获得高额票房。

在喜剧电影的文化传播中,互联网的出现对喜剧电影的传播产生了极为积极的作用。

通过互联网的发展,观众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到各种类型的喜剧电影,并远程观看。

另一方面,互联网上的社交网络也为观众带来了一种分享和交流喜剧片的新方式,促进了文化传承。

第三章:喜剧电影的社会意义喜剧电影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使人们如愿以偿地享受空闲时光。

喜剧片能够让人们放松紧张神经,缓解压力,对身心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喜剧电影还能够为社会带来更大的价值。

第一是协商文化价值观。

喜剧片制作家们通过喜剧电影向观众传达了非常宽泛的价值观,例如爱和友谊的重要性,团队精神,坚持不懈的精神,等等。

这些价值观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也会随着时间而改变。

但是,通过喜剧电影传达的意义,可以帮助社会缓解各种文化和人类发展方面的矛盾,并在建设和谐社会方面发挥推动和凝聚力。

喜剧电影的文化传承与价值探讨

喜剧电影的文化传承与价值探讨

喜剧电影的文化传承与价值探讨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影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在电影类型当中,喜剧电影作为一大类的电影类型有着广泛的受众基础。

喜剧电影能够带给观众快乐的笑声,从而消除人们的疲劳和压力,让观众感到轻松愉快。

本篇文章将探讨喜剧电影在文化传承和价值方面的重要性。

二、喜剧电影的文化传承1、喜剧电影的起源喜剧电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初。

早期的喜剧电影多以音乐会形式展示,以滑稽搞笑的表演为主,例如查理·卓别林的作品。

这些电影迅速受到了观众的喜爱,成为了最早的喜剧电影。

2、文化的传承随着时间的推移,喜剧电影也逐渐地融入到各个国家的文化中。

例如,好莱坞电影成为了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量好莱坞电影制作公司,如华纳兄弟影片公司、索尼影业、环球影业等重要公司,掌握了喜剧电影制作和发行的市场。

在中国,随着电影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喜剧电影也开始受到观众的欢迎。

3、喜剧电影的影响喜剧电影不仅是文化的传承,也是文化的载体。

喜剧电影除了让观众获得快乐的消遣,也潜移默化地传达着某些细节的文化价值观,如诙谐、正义等。

许多喜剧电影成功地带领着观众一起反思和思考,引起了广泛的社会讨论。

例如电影《功夫》传达着中国功夫精神的传承和创新;电影《让子弹飞》则嘲笑和批判了旧时代的官场作风。

三、喜剧电影的价值探讨1、喜剧电影的社会价值喜剧电影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带给人们快乐和欢笑,消除人们的疲劳和压力。

同时,它也可以展现人类在不同开心和快乐的事物中的独特思考,表达出对人性中千奇百怪的情感的理解;通过喜剧电影,观众可以从中领略文化之间的交融和对生活的种种表述。

2、人性思考中的喜剧喜剧电影中表现的人性思考可以帮助观众定位在“反差的存在感”上。

通常情况下,喜剧的受众听众即处于情感压抑和心情困扰状态下。

比如许多拥有悲剧色彩的倒霉事、尴尬场景、搞笑情景,在人们的心中,就像是带有一些幽默和搞笑的滑稽元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喜剧电影与美国文化
作为处于世界上的经济、军事、科技等的领先地位的美国,其文化也在世界文化范围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早期的移民把欧洲文化带到美国。

很快地,这些文化遍及美国各地。

时至今日,美国已经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之一。

许多的美国艺术家们对于发展新的风格,新的自我表现方式。

甚至新的文化型式都作出巨大的贡献。

在悲剧文化大行其道的今天,喜剧美学却很少成为美学家笔下的话题。

的确,悲剧以其深刻的思想成为人们探求人生真谛的一种形式,但谁又能说喜剧不能产生类似的效果呢?喜剧不像悲剧那样给人带来悲剧性的激昂慷慨,它的美之处就是它能带给人们轻松愉快的嬉笑和幽默,尖锐深刻的嘲弄、揭露和讽刺,是一种感性的美学认识。

美国的喜剧文化发展的很快,其发展的历史也很悠久。

从早期的默片到现在的好莱坞,各个时期都有喜剧大师的出现,不但给我们带来了欢笑吗,还带来了对美国文化,甚至自己的思考。

卓别林,一个耳熟能详的喜剧大师,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欢笑,在他的一生中,他拍摄了许多的喜剧电影,既是演员,又是导演。

就在他去世之时也要给我们带来欢笑。

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虽然他是一个英国人,但是他对美国的喜剧电影的发展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卓别林Charlie Chaplin。

出生于英国,1913年,随卡尔诺哑剧团去美国演出,被塞纳特看中,从此开始了他的电影生涯。

1914年2月28日,头戴圆顶礼帽、手持竹手杖、足登大皮靴、走路像鸭子的流浪汉夏尔洛的形象首次出现在影片《阵雨之间》中。

这一形象成为卓别林喜剧片的标志,风靡欧美20余年。

从1919年开始,卓别林独立制片,此后一生共拍摄80余部喜剧片,其中在电影史上著名的影片有《淘金记》、《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凡尔杜先生》、《舞台生涯》等。

卓别林塑造的人物查理总是一个反英雄的形象。

不同于美国电影中的英雄。

他是个矮小、贫穷、孤立无援的小人物。

他心地善良、助人为乐,甚至自不量力地打抱不平,但也有欺软怕硬、诡计多端的人性弱点。

但是。

难能可贵的是,这个滑稽可笑的小人物在严酷的环境里,始终保持着人的尊严(绅士风度)。

正是这一点,值得人们崇敬并反省自身。

卓别林是电影史上最受爱戴的演员。

他善于利用电影的一切特性制造喜剧效果,注重表演的细节,他的喜剧不但幽默,而且讲求韵味,卓别林的喜剧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充满人道主义精神。

美国文化的主要内容是强调个人价值,追求民主自由,崇尚开拓和竞争,讲求理性和实用,其核心是个人中心主义:个人至上、私欲至上、追求个人利益和个人享受,强调通过个人奋斗、个人自我设计,追求个人价值的最终实现。

这种刻意塑造自我,追求个性化的个人主义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它调动了个人的积极性,使许多人的智慧和潜力得以充分发挥,从而促进整个民族与国家的振兴和发展。

卓别林的这些就反应了美国的早期文化。

美国早期文化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种族歧视。

由于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移居的国家,它的文化也就要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但是由于当时的统治者对别的民族的压迫,尤其是对黑人种族的压迫,使得黑人在美国影
视文化方面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在后来的人民的不断的反抗,以及世界人民的支持,经过几代美国统治者的不断努力,这种现象已经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马丁·劳伦斯在好莱坞,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黑人喜剧演员,他永远精力旺盛,饶舌不休,说话语速比常人快两倍,尤其在爆怒或吵架时。

他长相滑稽,两个大大的招风耳,丑陋得总是沦为演对手戏的英俊男星的陪衬,但马丁自有他的可爱之处,他的幽默逗乐的表演,有着独特的个性烙印,这使他很难被人忘怀。

越来越多的黑人演员加入到了美国电影的队列里,他们与白人演员一起给我们带来欢笑。

美国是一个宗教信仰很自由的国家,但是绝大多数的美国人是信仰基督教的。

因此,基督教的文化也加入到了美国电影文化里。

《冒牌天神》中的布鲁斯在现实中的种种倒霉,其实是众生烦恼相的代表。

他对上帝的发牢骚行径,圣经中的亚伯拉罕也出现过。

电影设计布鲁斯见上帝那幕很有心思。

地点不像旧约圣经中摩西见威严的上帝般,把上帝描绘成光焰在丛林中出现。

而是在一栋空置大厦的七楼,上帝的尊容淡化为一位平庸的打扫工人。

用黑人演员摩根.弗里曼来扮演上帝,可说是这部好莱坞电影的匠心之一。

美国差不多超过一半人口是黑人,用黑人演上帝,更能刻意表达出黑白平等及多种族结盟的大美国精神。

好莱坞电影给美国文化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美国典型的喜剧是西部片。

西部片作为最“美国化”的类型片在经典好莱坞时期占有重要的地位。

西部片颂扬、推崇那种粗犷的个人主义和适者生存的精神,体现着善必胜恶的道德理想,因而在美国影坛上长盛不衰。

弗雷德•金尼曼拍摄于1952年的《正午》就在很多方面体现了西部片的特征,或者说是体现了经典好莱坞时期影片的特征。

然而,《正午》虽然在很多方面有着经典好莱坞的影子,但它决不算是一部地道的经典好莱坞电影。

事实上这部拍摄于1952年的影片在好莱坞发展史中扮演着新旧两时期转折点的角色。

《正午》中最明显异于传统好莱坞影片的莫过于对凯恩这个形象的塑造。

传统西部片中的英雄形象往往代表着绝对的正义与公理,而凯恩在影片中却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

由于小镇居民不肯帮助这个曾经保卫他们的警长,使得凯恩的对立方不仅是恶棍,甚至还包括了小镇居民。

影片对凯恩作了大量的心理描写,他开始思考自己的立场与行为,思考自己的何去何从。

《正午》中塑造人物避免了过于类型化,对以往的警长形象也有了一定地颠覆,影片还放弃了西部片一贯的大团圆结局,选择了凯恩扔掉警徽离开小镇作为结束,增强了故事的客观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