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豆腐实验报告范文三篇.doc
初二物理冻豆腐实验
初二物理冻豆腐实验
今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任务:做冻豆腐。
放学回家后,我先把买来的豆腐放在一个盆里,再放入一些冷水。
过了一会儿,我就迫不及待的跑去观察豆腐冻住了没有。
我用手摸了一下,豆腐好像很冷的样子,就像一块冰。
然后,我用手抓起一小块豆腐往水里一放,奇迹出现了:豆腐立刻就变软了,好像是一块会说话的小石头。
我问爸爸:“为什么会这样呢?”爸爸告诉我:“冻豆腐的主要成分是水和盐,在冻豆腐时水和盐形成了一层冰晶体。
当水和盐混合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结成冰晶体。
”
接着,爸爸又向我解释了为什么冻豆腐会变软的原因:“由
于盐的凝固能力比水强,所以在水中形成的冰晶体比在盐水中形成的冰晶体小。
当冻豆腐变成了热盐水后,盐分子和水分子结合成盐析物质,就会使冰晶变小。
”
看完这段话后,我恍然大悟:原来生活中有些食物可以做成冻豆腐呢!爸爸说:“冻豆腐可是很好吃的食物呢!”
实验感悟:
这个实验不仅让我知道了冻豆腐的做法和原理,还让我学会了观察事物要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现象。
—— 1 —1 —。
冻豆腐的实验原理
冻豆腐的实验原理冻豆腐的奇幻实验旅程“哎呀,这冻豆腐可真是个神奇的小家伙!”我一边捣鼓着手中的冻豆腐,一边忍不住感慨万分。
你可能对此一头雾水,心想不就是一块被冰冻过的豆腐吗?何来神奇之说?别急,这就带你一起揭开冻豆腐那充满趣味与科学原理的神秘面纱。
首先,咱们得从豆腐本身说起。
豆腐,这软嫩细腻的素食佳品,其实是个蛋白质和水分的大聚会。
而在低温冷冻的过程中,就上演了一场微观世界的变形记。
当豆腐中的水分结成冰晶时,那些原本均匀分布的蛋白质分子们被迫重新排列、挤压,形成了一种类似海绵般的孔隙结构——这就是冻豆腐内部那些独特小孔的由来。
就如同孙悟空在炼丹炉中历经七七四十九天,终得火眼金睛一般,豆腐经过冷冻的洗礼后,也完成了它的华丽转身。
这些孔隙不仅赋予了冻豆腐独特的口感,使其能更好地吸收汤汁,更是在烹饪过程中形成了犹如吸星大法般的吸附力,将各种调料的味道深深锁住。
然后,咱们再来说说这个“解冻”的环节。
冻豆腐一旦回到室温环境,内部的冰晶开始融化为水,但却不会完全流出,反而大部分会被那些孔隙牢牢地抓住。
于是乎,冻豆腐便拥有了超凡的蓄水能力,无论是炖煮还是烧烤,都能保持鲜嫩多汁,让人回味无穷。
瞧,冻豆腐这一路走来,从平平无奇的豆制品摇身一变,成为了餐桌上的魔术师。
它用自身的物理变化,生动诠释了低温对物质形态的影响,以及蛋白质结构重组的奇妙过程。
而这一切的背后,实则是一场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却往往被忽视的科学实验。
"所以说啊,生活处处是学问,一块小小的冻豆腐,也能让我们窥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科学的无限魅力!"我手握冻豆腐,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下次当你品尝到那鲜美多汁的冻豆腐时,不妨也试着去感受一下这其中蕴含的科学奥秘吧,也许你会发现,原来科学就在我们的舌尖上跳跃,跃动出生活的精彩篇章。
冻豆腐实验报告范文
冻豆腐实验报告范文实验报告:冻豆腐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探究一、实验目的1.观察冻豆腐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变化情况;2.探究温度对冻豆腐质地和口感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1.冻豆腐是将新鲜豆腐放入冷冻库中进行冷冻处理,通过冷冻过程中水分结冰,形成冻水团,使豆腐内部产生结冰溶解现象,导致豆腐结构发生变化。
2.冻豆腐在解冻的过程中,由于结冰融化造成的微小变形,使得豆腐的质地和口感发生改变。
三、实验器材和试剂1.塑料容器2.水3.温度计4.冷冻库四、实验步骤1.将新鲜豆腐放入塑料容器中;2.将豆腐放入冷冻库中,冷冻时间为6小时;3.将冷冻后的豆腐放入常温下解冻,解冻时间为2小时;4.在解冻过程中,每隔30分钟测量豆腐的温度,并观察豆腐的变化情况。
五、实验结果1.冻豆腐的解冻过程中,初期温度较低,表面出现了冻水,温度逐渐升高;2.从0℃至10℃,豆腐的质地变得更为坚硬;3.从10℃至20℃,豆腐的质地开始变软,但仍然具有一定的弹性;4.超过20℃后,豆腐变得非常柔软,质地变化明显;5.冻豆腐解冻后,水分较多,口感不如未冻豆腐爽滑细腻。
六、实验分析和讨论1.冻豆腐的结构发生改变主要是由于水分结冰的过程导致,冻水团的形成破坏了豆腐原有的结构,使其变得更紧密;2.在解冻过程中,冻水团融化后留下小空洞,使得豆腐的质地变得松散;3.豆腐的质地和口感的变化与温度有密切关系,在较低温度下,结冰水分较多,豆腐质地较硬;温度升高后,豆腐开始变软,并逐渐变得柔软;4.冻豆腐解冻后,由于结构的变化,其水分较多,口感较湿润。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观察到冻豆腐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变化情况,并探究了温度对冻豆腐质地和口感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豆腐的质地和口感与温度密切相关,越低的温度会导致冻豆腐质地更硬,越高的温度则会使豆腐变得柔软。
冻豆腐的解冻过程中,水分较多,口感较湿润。
对于豆腐制品的消费者和制造商来说,掌握温度的关键,可以调整产品的质地和口感,提供更好的商品。
【实验报告】冻豆腐实验报告范文三篇
冻豆腐实验报告范文三篇篇一:冻豆腐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豆腐制作的基本原理,探索影响豆腐凝胶质量的因素。
2、比较了不同品种豆腐的加工方法,建立了简便可行的豆腐品质测定方法。
3、采用低温下加入凝固剂,研究了大豆品种、大豆蛋白浓度及大豆蛋白主要组分、不同的凝固剂及其浓度以及加工条件对豆腐凝胶强度、持水能力和豆腐微观结构的影响。
4、调查了稳定豆腐凝胶网络结构的主要化学力;分析了不同类型凝固剂的凝固作用机理。
二、实验原理豆腐是大豆蛋白在凝固剂作用下相互结合形成的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凝胶产品。
虽然不同品种的豆腐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但都有一个凝固剂与豆浆混合的过程。
豆腐生产原理是:先把大豆蛋白质等从大豆中提取出来成为豆浆,然后在豆浆中加入凝固剂,大豆蛋白质即凝固形成凝胶体──豆腐。
豆浆在一定温度下才能与凝固剂发生作用起凝固效果。
凝固剂有酸类(如醋酸、乳酸、葡萄糖酸)和钙盐(如石膏)、镁盐(如盐卤)。
豆腐的含水量及形态规格不同,可通过凝固时操作及压制成型而调整。
中国的豆腐加工已由手工操作转变为半机械化生产。
用葡萄糖酸内脂为凝固剂生产豆腐,改变了传统的用卤水点豆腐的制作方法,可减少蛋白质流失,并使豆腐的保水率提高,比常规方法多出豆腐近1倍;且豆腐质地细嫩、有光泽,适口性好,清洁卫生。
该方法工艺简便,操作简单,很适合家庭或工厂化生产。
三、试剂和设备材料:胡萝卜、韭菜醋酸、乳酸、葡萄糖酸和钙盐(如石膏)、镁盐(如盐卤)、葡萄糖酸内脂、721分光光度计,高速组织捣碎机,机械搅拌器,恒温水浴。
四、实验步骤1、精选:清除杂质,去除已变质、不饱满和有虫眼的大豆。
最好选用颗粒饱满整齐的新豆200g。
2、浸泡:冬季14小时―16小时。
加水量以没过料面10厘米―15厘米为宜。
浸泡好的大豆增重约1倍左右。
3、选新鲜蔬菜或水果,洗干净榨汁。
用食用柠檬酸水或纯碱溶液调节pH 值在6-6.54、磨碎:按豆与水之比为1/3―1:4的比例,打成豆浆。
冻豆腐实验报告范文
2020冻豆腐实验报告范文Contract Template冻豆腐实验报告范文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报告一般是指适用于下级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按性质的不同,报告可划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按行文的直接目的不同,可将报告划分为:呈报性报告和呈转性报告。
体会指的是接触一件事、一篇文章、或者其他什么东西之后,对你接触的事物产生的一些内心的想法和自己的理解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篇一:冻豆腐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豆腐制作的基本原理,探索影响豆腐凝胶质量的因素。
2、比较了不同品种豆腐的加工方法,建立了简便可行的豆腐品质测定方法。
3、采用低温下加入凝固剂,研究了大豆品种、大豆蛋白浓度及大豆蛋白主要组分、不同的凝固剂及其浓度以及加工条件对豆腐凝胶强度、持水能力和豆腐微观结构的影响。
4、调查了稳定豆腐凝胶网络结构的主要化学力;分析了不同类型凝固剂的凝固作用机理。
二、实验原理豆腐是大豆蛋白在凝固剂作用下相互结合形成的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凝胶产品。
虽然不同品种的豆腐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但都有一个凝固剂与豆浆混合的过程。
豆腐生产原理是:先把大豆蛋白质等从大豆中提取出来成为豆浆,然后在豆浆中加入凝固剂,大豆蛋白质即凝固形成凝胶体──豆腐。
豆浆在一定温度下才能与凝固剂发生作用起凝固效果。
凝固剂有酸类(如醋酸、乳酸、葡萄糖酸)和钙盐(如石膏)、镁盐(如盐卤)。
豆腐的含水量及形态规格不同,可通过凝固时操作及压制成型而调整。
中国的豆腐加工已由手工操作转变为半机械化生产。
用葡萄糖酸内脂为凝固剂生产豆腐,改变了传统的用卤水点豆腐的制作方法,可减少蛋白质流失,并使豆腐的保水率提高,比常规方法多出豆腐近1倍;且豆腐质地细嫩、有光泽,适口性好,清洁卫生。
该方法工艺简便,操作简单,很适合家庭或工厂化生产。
三、试剂和设备材料:胡萝卜、韭菜醋酸、乳酸、葡萄糖酸和钙盐(如石膏)、镁盐(如盐卤)、葡萄糖酸内脂、721分光光度计,高速组织捣碎机,机械搅拌器,恒温水浴。
冻豆腐实验报告范文3篇
冻豆腐实验报告范文3篇Experimental report of frozen tofu编订:JinTai College冻豆腐实验报告范文3篇小泰温馨提示:实验报告是把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写成的书面汇报。
本文档根据实验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冻豆腐实验报告文档2、篇章2:冻豆腐实验报告文档3、篇章3:冻豆腐实验报告文档篇章1:冻豆腐实验报告文档一、实验目的1、掌握豆腐制作的基本原理,探索影响豆腐凝胶质量的因素。
2、比较了不同品种豆腐的加工方法,建立了简便可行的豆腐品质测定方法。
3、采用低温下加入凝固剂,研究了大豆品种、大豆蛋白浓度及大豆蛋白主要组分、不同的凝固剂及其浓度以及加工条件对豆腐凝胶强度、持水能力和豆腐微观结构的影响。
4、调查了稳定豆腐凝胶网络结构的主要化学力;分析了不同类型凝固剂的凝固作用机理。
二、实验原理豆腐是大豆蛋白在凝固剂作用下相互结合形成的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凝胶产品。
虽然不同品种的豆腐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但都有一个凝固剂与豆浆混合的过程。
豆腐生产原理是:先把大豆蛋白质等从大豆中提取出来成为豆浆,然后在豆浆中加入凝固剂,大豆蛋白质即凝固形成凝胶体──豆腐。
豆浆在一定温度下才能与凝固剂发生作用起凝固效果。
凝固剂有酸类(如醋酸、乳酸、葡萄糖酸)和钙盐(如石膏)、镁盐(如盐卤)。
豆腐的含水量及形态规格不同,可通过凝固时操作及压制成型而调整。
中国的豆腐加工已由手工操作转变为半机械化生产。
用葡萄糖酸内脂为凝固剂生产豆腐,改变了传统的用卤水点豆腐的制作方法,可减少蛋白质流失,并使豆腐的保水率提高,比常规方法多出豆腐近1倍;且豆腐质地细嫩、有光泽,适口性好,清洁卫生。
该方法工艺简便,操作简单,很适合家庭或工厂化生产。
物理作业展示--初二(4)班--刘泽辰
实验二: 姆伴巴” 实验二:“姆伴巴”问题探究小实验
实验目的:用实验方法研究未知问题 仪器材料:小茶杯两个、开水、冷水 实验步骤:将等量的开水和室温相同的自来水分别到 入小茶杯内,将小茶杯同时迅速放入冷冻箱内。每隔 5min观察一下冷冻情况。观察哪杯水谁先结冰。
实验三:证明液体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热才能 实验三:证明液体温度达到沸点, 沸腾实验报告
实验六: 实验六:暖水瓶的歌声
活动目的: 知道暖水瓶灌水时发出声音的声源 知道暖水瓶灌水时发出声音的声源。 活动目的:1.知道暖水瓶灌水时发出声音的声源。 2.分析暖水瓶灌水时声音变化的原因。 分析暖水瓶灌水时声音变化的原因。 分析暖水瓶灌水时声音变化的原因 仪器材料:暖水瓶、水壶、 仪器材料:暖水瓶、水壶、水
将一块带有塑料盒包装的豆腐放入冰箱冷冻室内一天后取出观察它的形状有什么变化解冻后切开再观察豆腐内部形状有什么变化
实验一:冻豆腐 冻豆腐 实验目的:通过活动感受凝固过程,了解水的反常膨胀。 实验目的:通过活动感受凝固过程,了解水的反常膨胀。 实验器材:带有塑料盒包装的豆腐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将一块带有塑料盒包装的豆腐放入冰箱冷冻室内, 实验步骤:将一块带有塑料盒包装的豆腐放入冰箱冷冻室内, 一天后取出观察它的形状有什么变化, 一天后取出观察它的形状有什么变化,解冻后切开再观察豆腐 内部形状有什么变化。 内部形状有什么变化。
实验七: 实验七:水杯琴
材料:相同的玻璃水杯8个、水一根筷子(或小棍)。 制作: 1.把相同的玻璃水杯,排成一排。 2.接着向每一个杯里倒水,水量一个比一个增多,然后手 持筷子敲击这八个水杯,使水杯连同所盛的水振动发声,你 将听到音调有所变化. 3.调节各个水杯中的水量,可使它们依次发出 DO,RE,MI,FA,SO,LA,XI,DO的声音,这样水杯琴就制成了.
初二物理冻豆腐实验报告
初二物理冻豆腐实验报告嘿,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很有趣的实验,没错,就是冻豆腐实验!听名字就觉得有意思吧。
这个实验可不仅仅是为了让豆腐变冷,里面可是藏着不少物理知识哦。
咱们得说说豆腐,普通豆腐软软的,像棉花糖一样,但冻豆腐就不一样了。
经过冷冻,它的质感变得更结实,更像石头一样,真是让人惊讶。
你敢相信吗?一个小小的豆腐居然能带给我们如此多的乐趣和知识,真是太神奇了。
实验开始的时候,大家伙儿都在忙着准备材料。
我们先去冰箱里拿出几块豆腐,普通豆腐在水里漂着,真是看着就让人觉得心情好。
然后,咱们把豆腐放进冰箱冷冻,准备好好观察一番。
冷冻的时间可不能少,得等上好几个小时。
就在这段时间,大家的心情可紧张了,真是期待呀!就像等着新电影上映,心里那种小鹿乱撞的感觉。
终于,几个小时过去了,咱们迫不及待地打开冰箱,哇!那豆腐变得硬邦邦的,仿佛随时能变成武器,哈哈!然后,咱们开始研究冻豆腐的特性。
大家伙儿围在一起,像个小小的科学家团队,手里拿着冻豆腐,观察它的样子。
用手一捏,哎呀,真是坚硬得不得了,仿佛随时能当门板用!在这里,物理的知识就开始派上用场了。
我们发现,冻豆腐变硬是因为水结冰了,豆腐里的水分子在低温下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冰晶。
说实话,这个过程就像是水分子们在开一场派对,低温把他们都冻住了,大家都不敢动,只能乖乖呆在一起。
咱们还进行了一个小小的实验,把冻豆腐和普通豆腐放在一起。
哈哈,真的好好玩,普通豆腐像个懒洋洋的小朋友,而冻豆腐则像个精力充沛的小运动员,随时准备上场比赛。
我们拿起刀,准备切豆腐。
普通豆腐切起来轻松得很,滑溜溜的,像切黄油一样。
而冻豆腐呢,切起来可费劲多了,感觉像在切一块石头,真是让人累得够呛。
这时候,大家的笑声不断,争着说:“这个豆腐简直是个硬汉!”实验不仅仅是好玩,背后还有更深的道理。
我们讨论了温度变化对物体状态的影响。
温度一高,物体就变软;温度一低,物体又变硬。
这一来一去的,真是让人忍不住想笑。
豆腐化学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豆腐的制作原理,掌握豆腐的化学成分及其变化过程。
2. 通过实验观察豆腐凝固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3. 熟悉实验室操作技能,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豆腐是以大豆为原料,通过浸泡、磨浆、煮浆、凝固、成型等工艺制成的。
实验中,大豆中的蛋白质在加热、酸碱、盐等条件下发生凝固,形成凝胶状物质,即豆腐。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1. 大豆2. 食盐3. 酸碱指示剂4. 水浴锅5. 研钵6. 筛网7. 烧杯8. 滤纸仪器:1. 电子天平2. 烧杯3. 烧瓶4. 酒精灯5. 试管6. 移液管7. 滴定管8. 恒温水浴锅四、实验步骤1. 浸泡大豆:将大豆浸泡在清水中,浸泡时间为8小时左右,使大豆充分吸水膨胀。
2. 磨浆:将浸泡好的大豆放入研钵中,加入适量的水,研磨成浆状物。
3. 煮浆:将磨好的豆浆倒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期间不断搅拌,防止豆浆糊底。
4. 凝固:a. 在豆浆沸腾后,加入适量的食盐,搅拌均匀。
b. 加入酸碱指示剂,观察豆浆的酸碱度变化。
c. 将沸腾的豆浆倒入烧瓶中,放入恒温水浴锅中,保持恒温。
d. 观察豆浆凝固过程,记录凝固时间。
5. 成型:待豆浆凝固后,用滤纸将豆腐取出,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浸泡10分钟,使豆腐更加紧实。
6. 分析:将凝固好的豆腐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凝固时间:实验中,豆腐的凝固时间为30分钟。
2. 蛋白质含量:实验结果显示,豆腐中蛋白质含量约为8%。
3. 脂肪含量:豆腐中脂肪含量约为3%。
4. 碳水化合物含量:豆腐中碳水化合物含量约为2%。
六、实验讨论1. 在实验过程中,大豆的浸泡时间和磨浆的细度对豆腐的凝固时间和品质有较大影响。
浸泡时间过长或过短,以及磨浆过粗或过细,都会影响豆腐的品质。
2. 在凝固过程中,豆浆的酸碱度对豆腐的凝固速度和品质有较大影响。
实验中,加入食盐可以调节豆浆的酸碱度,使豆浆更加适宜凝固。
速冻食品加工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速冻食品加工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
2. 掌握速冻食品加工的关键技术要点。
3.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验原理速冻食品加工是一种通过快速降低食品温度,使食品中的水分在短时间内结成冰晶,从而实现食品的保鲜、防腐和便于运输的加工方法。
速冻食品加工过程中,食品中的水分形成细小的冰晶,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持食品的营养成分和风味。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猪肉、鸡肉、虾仁、蔬菜、面粉等。
2. 实验设备:速冻装置、冷冻柜、搅拌机、称量器、容器等。
四、实验步骤1. 食材预处理:将食材进行清洗、切割、腌制等预处理。
2. 混合搅拌:将预处理好的食材与调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均匀。
3. 塑形包装:将混合好的食材塑形,并进行包装。
4. 速冻:将包装好的食材放入速冻装置,进行速冻处理。
5. 冷藏:将速冻好的食材放入冷冻柜进行冷藏。
6. 实验样品制作:根据实验要求,制作实验样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速冻食品外观:外观整齐,无破损,色泽鲜艳。
(2)速冻食品口感:口感鲜美,肉质鲜嫩,无异味。
(3)速冻食品保鲜效果:冷藏过程中,食品无变质现象。
2. 实验分析(1)速冻食品加工过程中,关键在于速冻速度和温度的控制。
速冻速度快、温度低,有利于保持食品的营养成分和风味。
(2)在速冻食品加工过程中,合理搭配食材和调料,有利于提高食品的口感和品质。
(3)速冻食品的包装和冷藏对食品的保鲜效果至关重要。
六、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速冻食品加工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
2. 了解速冻食品加工的关键技术要点,如速冻速度、温度、食材搭配等。
3. 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七、实验建议1. 优化速冻食品加工工艺,提高食品品质。
2. 加强对速冻食品加工技术的研发,提高食品的保鲜效果。
3. 推广速冻食品加工技术,促进食品产业的快速发展。
第2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速冻食品加工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
冻豆腐实验报告范文三篇
冻豆腐实验报告冻豆腐实验报告范文三篇篇一:冻豆腐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豆腐制作的基本原理,探索影响豆腐凝胶质量的因素。
2、比较了不同品种豆腐的加工方法,建立了简便可行的豆腐品质测定方法。
3、采用低温下加入凝固剂,研究了大豆品种、大豆蛋白浓度及大豆蛋白主要组分、不同的凝固剂及其浓度以及加工条件对豆腐凝胶强度、持水能力和豆腐微观结构的影响。
4、调查了稳定豆腐凝胶网络结构的主要化学力;分析了不同类型凝固剂的凝固作用机理。
二、实验原理豆腐是大豆蛋白在凝固剂作用下相互结合形成的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凝胶产品。
虽然不同品种的豆腐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但都有一个凝固剂与豆浆混合的过程。
豆腐生产原理是:先把大豆蛋白质等从大豆中提取出来成为豆浆,然后在豆浆中加入凝固剂,大豆蛋白质即凝固形成凝胶体──豆腐。
豆浆在一定温度下才能与凝固剂发生作用起凝固效果。
凝固剂有酸类(如醋酸、乳酸、葡萄糖酸)和钙盐(如石膏)、镁盐(如盐卤)。
豆腐的含水量及形态规格不同,可通过凝固时操作及压制成型而调整。
中国的豆腐加工已由手工操作转变为半机械化生产。
用葡萄糖酸内脂为凝固剂生产豆腐,改变了传统的用卤水点豆腐的制作方法,可减少蛋白质流失,并使豆腐的保水率提高,比常规方法多出豆腐近1倍;且豆腐质地细嫩、有光泽,适口性好,清洁卫生。
该方法工艺简便,操作简单,很适合家庭或工厂化生产。
三、试剂和设备材料:胡萝卜、韭菜醋酸、乳酸、葡萄糖酸和钙盐(如石膏)、镁盐(如盐卤)、葡萄糖酸内脂、721分光光度计,高速组织捣碎机,机械搅拌器,恒温水浴。
四、实验步骤1、精选:清除杂质,去除已变质、不饱满和有虫眼的大豆。
最好选用颗粒饱满整齐的新豆200g。
2、浸泡:冬季14小时—16小时。
加水量以没过料面10厘米—15厘米为宜。
浸泡好的大豆增重约1倍左右。
3、选新鲜蔬菜或水果,洗干净榨汁。
用食用柠檬酸水或纯碱溶液调节pH值在6-6.54、磨碎:按豆与水之比为1/3—1:4的比例,打成豆浆。
冻豆腐研究报告
冻豆腐研究报告
冻豆腐是一种将豆腐冷冻后制成的食品,具有很多人们喜爱的特点,比如口感更爽滑,更加易于切割,更耐嚼等。
为了进一步了解冻豆腐的特点和制作方法,本研究对冻豆腐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首先,我们对冻豆腐的纹理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结果显示,冻豆腐的质地比普通豆腐更加结实且弹性更好。
冻豆腐切割时更容易平整,切割面较光滑。
这使得冻豆腐在烹饪过程中更易于处理和保持外观完好。
然后,我们进行了对冻豆腐的感官评价。
通过观察和品尝,我们发现冻豆腐具有更好的口感和嚼劲。
与普通豆腐相比,冻豆腐更加爽滑,口感更饱满。
这使得冻豆腐在烹饪时能够更好地吸收调料的味道。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冻豆腐的制作实验。
我们控制了冻豆腐的冷冻时间和冻结温度,并进行了多组实验。
结果显示,冷冻时间较短且冻结温度较低的冻豆腐质地较好,口感更佳。
最后,我们对冻豆腐的保存性进行了测试。
结果显示,冻豆腐相较于普通豆腐具有更长的保存周期。
冻豆腐可以在冷冻状态下保存较长时间,不易变质,并且能够保持良好的食用品质。
综上所述,冻豆腐具有较好的质地、口感和保存性能。
通过合理控制冷冻时间和冻结温度,可以得到更好的冻豆腐品质。
因此,冻豆腐在食品加工和烹饪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冻豆腐研究报告
冻豆腐研究报告引言冻豆腐是一种常见的豆制品,其制作过程中,通过冷冻豆腐来改变其食感和口感。
本文通过对冻豆腐的制作方法、特点以及其对营养价值的影响进行研究和分析,旨在了解冻豆腐在食品加工领域的应用价值。
冻豆腐的制作方法冻豆腐的制作方法相对简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将新鲜豆腐放入锅中烧开。
2. 煮沸后立即将豆腐取出,用凉水冲洗,以去除豆腐表面的杂质。
3. 将冲洗干净的豆腐切成块状。
4. 将切好的豆腐块放入冷冻格或冷冻箱中冷冻,时间一般为4-6小时。
5. 取出冷冻的豆腐块,即可用于烹调或食用。
冻豆腐的特点相比于普通豆腐,冻豆腐有以下几个特点: - 冻豆腐的质地更加结实,不易碎裂。
- 冻豆腐的水分含量较低,所以在烹调时更容易入味。
- 冻豆腐的口感较为筋道,嚼劲更强,适合用于炒、煮、烧等烹调方式。
- 冻豆腐在烹调时不易糊化,所以能够保持豆腐原有的形状和质感。
冻豆腐的营养价值冻豆腐的制作过程中,豆腐中的大部分水分在冷冻的过程中会形成冰晶,使得水分含量降低。
这样一来,冻豆腐相比于普通豆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营养价值。
以下是冻豆腐的主要营养成分: - 蛋白质:冻豆腐的蛋白质含量与普通豆腐相近,富含优质蛋白,是一种良好的蛋白质来源。
- 碳水化合物:冻豆腐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适合控制饮食摄入量的人群食用。
- 脂肪:冻豆腐的脂肪含量较低,是一种低脂肪的食品。
- 维生素和矿物质:冻豆腐中富含维生素B、钙、铁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满足人体对营养的需求。
冻豆腐的应用价值冻豆腐在食品加工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1. 烹调:由于冻豆腐的质地较为结实、口感较好,所以可以用于炖汤、烧菜等烹调方式,增添菜肴的口感和口味。
2. 炒菜:冻豆腐不易糊化,适合用于炒菜,可以使菜肴更加爽脆,保持豆腐的形状。
3. 纳豆制作:冻豆腐的质地筋道,与纳豆相结合后,可产生丰富的口感和风味。
结论通过对冻豆腐的制作方法、特点以及其对营养价值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冻豆腐的制作过程相对简单,主要是通过冷冻来改变豆腐的质地和口感。
冻豆腐实验报告范文
( 实验报告)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YB-BH-053946冻豆腐实验报告范文Experimental report of frozen tofu冻豆腐实验报告范文一、实验目的1、掌握豆腐制作的基本原理,探索影响豆腐凝胶质量的因素。
2、比较了不同品种豆腐的加工方法,建立了简便可行的豆腐品质测定方法。
3、采用低温下加入凝固剂,研究了大豆品种、大豆蛋白浓度及大豆蛋白主要组分、不同的凝固剂及其浓度以及加工条件对豆腐凝胶强度、持水能力和豆腐微观结构的影响。
4、调查了稳定豆腐凝胶网络结构的主要化学力;分析了不同类型凝固剂的凝固作用机理。
二、实验原理豆腐是大豆蛋白在凝固剂作用下相互结合形成的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凝胶产品。
虽然不同品种的豆腐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但都有一个凝固剂与豆浆混合的过程。
豆腐生产原理是:先把大豆蛋白质等从大豆中提取出来成为豆浆,然后在豆浆中加入凝固剂,大豆蛋白质即凝固形成凝胶体──豆腐。
豆浆在一定温度下才能与凝固剂发生作用起凝固效果。
凝固剂有酸类(如醋酸、乳酸、葡萄糖酸)和钙盐(如石膏)、镁盐(如盐卤)。
豆腐的含水量及形态规格不同,可通过凝固时操作及压制成型而调整。
中国的豆腐加工已由手工操作转变为半机械化生产。
用葡萄糖酸内脂为凝固剂生产豆腐,改变了传统的用卤水点豆腐的制作方法,可减少蛋白质流失,并使豆腐的保水率提高,比常规方法多出豆腐近1倍;且豆腐质地细嫩、有光泽,适口性好,清洁卫生。
该方法工艺简便,操作简单,很适合家庭或工厂化生产。
三、试剂和设备材料:胡萝卜、韭菜醋酸、乳酸、葡萄糖酸和钙盐(如石膏)、镁盐(如盐卤)、葡萄糖酸内脂、721分光光度计,高速组织捣碎机,机械搅拌器,恒温水浴。
四、实验步骤1、精选:清除杂质,去除已变质、不饱满和有虫眼的大豆。
最好选用颗粒饱满整齐的新豆200g。
冻豆腐实验报告
“冻豆腐”物理实验报告初二20班刘心雨一.实验器材:1、一块豆腐2、冷藏室3、刀4、照相机二.实验过程1、将豆腐放置在容器里(表面光滑,有弹性)2.放入冷冻室,等待一天3.一天过后,将豆腐从冷冻室中取出4.将豆腐在常温下放置一段时间,等待融化5.观察冻豆腐(表面布满小孔)三.原理解释当豆腐的温度降到0摄氏度以下时,里面的水放热凝固结成冰,原来的小孔便被撑大了,整块豆腐被挤压成网络状。
等到冰拿出后吸热熔化成水从豆腐里跑掉以后,就留下了数不清的孔洞,使豆腐表面布满小洞。
篇二:石膏豆腐制作的实验报告石膏豆腐制作的实验报告高一(13)班陈嘉琪、朱秀平、王蓉、黄青蓝一、实验目的1.理解不同凝固剂、浆浓度和点浆温度对大豆蛋白质凝固速度的影响情况以及豆腐品质评价的方法,掌握豆腐制作的原理、基本工艺流程和豆制品产品开发的思路。
二、实验原理石膏其主要成分是硫酸钙。
有生石膏(caso4·h2o)和熟石膏(caso4)之分。
做豆腐多用熟石膏。
它是生石膏经过锻烧脱水后经粉碎制成的,粒度为80- 120目。
石膏点浆的特点是凝固的速度慢,属迟效性凝固剂,其优点是出品率高、保水性强,适用幅度宽,能适应于小同豆浆浓度,做老嫩豆腐均可,南豆腐多用石膏做凝固剂。
由于石膏微溶于水,点浆时,需将石膏粉加水混合,采取冲浆法加入热豆浆内。
盐卤和石膏都属强电解质,是二价碱金属中性盐,在水中能产生带电荷的离子mg2+、ca2+、, so2-、cl-。
加入适量的电解质,可使蛋自质所呈电荷受影响,同时二价离子使蛋自质分子联结而凝聚成豆脑,这就是用盐卤和石膏中的二价离子作凝固剂的作用机理。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实验材料:大豆、水、石膏粉(或者醋和盐)2.实验设备:加热型豆浆机、豆腐模具、纱布、量杯、过滤纱网(过滤豆渣)、盆子(装豆腐压出来的水)四、实验方法1.工艺流程:原料→浸泡→水洗→磨制分离→煮浆→冷却→混合→灌装→加热成型→冷却→成品2.参考配方:大豆50g 水约200g,熟石膏2.2~2.8% 3.操作要点:(1)原料处理:取黄豆5公斤,去壳筛净,洗净后放进水缸内浸泡,冬天浸泡4~5小时,夏天2.5~3小时。
豆腐科学小实验报告
豆腐科学小实验报告引言豆腐是人们常见的食品之一,它富含优质蛋白质和多种营养成分,被誉为“植物肉”。
豆腐的制作过程中,主要使用了豆浆凝固这一工艺,通过添加凝固剂使豆浆凝结成豆腐。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不同凝固剂对豆腐制作过程和豆腐质地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材料- 黄豆- 水- 不同凝固剂(如石膏粉、酒石酸钠等)- 器皿- 榨豆浆机- 锅- 砂纸方法1. 将黄豆浸泡在适量的水中约8小时,使其充分吸水;2. 将浸泡好的黄豆放入榨豆浆机中,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榨汁;3. 将榨出的豆浆倒入锅中,加热至80左右;4. 在石膏粉和酒石酸钠中选择一种凝固剂,将其按照一定比例加入锅中的豆浆中;5. 快速搅拌几下后,熄火,静置20-30分钟;6. 将凝结好的豆腐捞出,放入冷水中浸泡几分钟,使其更加坚固;7. 用清水冲洗豆腐表面,去除余留的凝固剂;8. 用砂纸将豆腐表面磨光,使其更加光滑。
结果根据实验方法操作,使用两种不同凝固剂制作了两块豆腐。
其中,使用石膏粉作为凝固剂制作的豆腐呈现出较为柔软的质地,但不易保持形状;而使用酒石酸钠作为凝固剂制作的豆腐则较为坚硬,并且更好地保持了豆腐块的形状。
分析与讨论通过本次实验可以得出凝固剂的选择对豆腐的质地有一定影响。
石膏粉作为较常用的凝固剂,使得豆腐质地柔软,但容易破碎。
而酒石酸钠则能使豆腐更加坚固,较好地保持了形状。
这是由于凝固剂中的化学成分不同导致的。
石膏粉主要成分为硫酸钙,它能快速与豆浆中的蛋白质结合并沉淀,形成柔软的凝固物质。
而酒石酸钠的主要成分为乳酸盐和碱性氨基酸,能与豆浆中的蛋白质形成较为稳定的络合物,使豆腐块更加紧实。
需要注意的是,凝固剂的使用量也会对豆腐的质地产生影响。
使用过少的凝固剂会导致豆腐质地过于娇嫩,容易碎裂;而使用过多的凝固剂则会造成豆腐过于紧实,口感变硬。
因此,在制作豆腐时,应根据个人口味和喜好选择合适的凝固剂和使用量。
结论本次实验通过使用不同凝固剂制作豆腐,并对比其质地,发现凝固剂的选择和使用量对豆腐的质地有一定影响。
豆腐菌落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菌落总数的测定方法及其原理。
2. 了解豆腐样品中菌落总数的分布情况。
3. 分析豆腐在储存过程中菌落总数的变化规律。
4. 探讨影响豆腐菌落总数变化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菌落总数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量样品中生长的细菌菌落数量。
本实验采用平板计数法,将豆腐样品进行稀释,涂布于琼脂培养基上,在适宜的温度和时间内培养,通过观察菌落生长情况,计算出菌落总数。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豆腐样品- 无菌生理盐水- 琼脂培养基- 涂布器- 细菌计数器- 灭菌培养皿- 电子天平- 移液器- 烧杯- 玻璃棒- 恒温培养箱2. 实验仪器:- 灭菌锅- 无菌超净工作台- 移液器- 烧杯- 玻璃棒- 电子天平- 移液器- 恒温培养箱四、实验方法1. 样品制备:将豆腐样品进行称重,加入适量的无菌生理盐水,用玻璃棒搅拌制成均匀的悬浊液。
2. 稀释:将悬浊液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稀释,制成不同浓度的菌悬液。
3. 涂布:用涂布器将菌悬液均匀涂布于琼脂培养基上。
4. 培养:将涂布好的培养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在适宜的温度和时间内培养。
5. 计数:培养结束后,观察菌落生长情况,按照菌落计数原则进行计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豆腐样品菌落总数分布情况:通过实验结果可知,豆腐样品中的菌落总数在不同样品之间存在差异,且菌落总数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加而降低。
2. 豆腐在储存过程中菌落总数的变化规律:将豆腐样品在不同时间进行取样检测,结果表明,豆腐在储存过程中菌落总数呈现上升趋势,说明豆腐在储存过程中易受到细菌污染。
3. 影响豆腐菌落总数变化的因素:豆腐的储存条件、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均会影响豆腐菌落总数的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温度越高、湿度越大,豆腐菌落总数增长越快。
六、实验结论1. 豆腐样品中的菌落总数在不同样品之间存在差异,且菌落总数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加而降低。
2. 豆腐在储存过程中菌落总数呈现上升趋势,说明豆腐在储存过程中易受到细菌污染。
豆腐加工暑期社会实践报告优秀范文
豆腐加工暑期社会实践报告优秀范文豆腐加工暑期社会实践报告优秀范文一、实践目的:随着大众保健意识的提高,豆腐已经成为*家庭餐桌上最常见的菜肴。
豆腐营养丰富,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还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素有“植物肉”之美称。
了解豆腐的制作过程,可以更加明白即使再小的一件事、一个工程,也有着其严格的流程、时间限制和工作安排。
二、实践内容:制作流程1、前期选料——浸泡——清洗——磨浆——煮浆——细滤大豆要求:皮薄、表面光亮、脐*浅、无霉变、杂质浸泡:就是用水将大豆经过浸泡充分吸水,使大豆变脆,便于磨浆;这样对水质就有要求清洗:就是断定大豆浸泡程度,将浸豆水沥干洗净磨浆:先介绍正确使用磨浆机的要则:磨豆时:先开机,再加水,调磨距,加料;磨完后:松磨距,再关水,关电源煮浆:决定做什么产品,确定浓度,开始煮浆;煮浆时防止豆浆假沸,此前必须消泡细滤:豆浆煮沸后,在豆浆中的细渣经热膨胀成绒渣,或在豆浆桶中残留的杂质,经细滤成纯正的豆浆,使豆浆中蛋白质与水均匀,产品口感细嫩小结:经过前期工艺流程,生成豆浆的三要素:温度100;浓度根据产品确定;ph值6.8~7。
2、后期豆浆:将浓度调整到5be(用波美计浸入溶液中所测得的度数来表示的溶液浓度称波美浓度,以be’表示波美计有重表和轻表两种,液体比重大于一的用重表,小于一的用轻表.刻度的基准是以4c水的比重1.000为0be′.当d表示比重,n表示波美度,c表示常数则比水重的液体公式为:d=c/(c-n);比水轻的液体的公式为:d=c/(c+n),c的合理标度为144.3.),即可直接饮用;与各种天然果蔬浆(粉)配可得:甜、咸、果味、花*豆浆豆腐脑:制作的主辅料:6be豆浆,葡萄糖*内酯;用冷浆法热凝固或用热浆冲浆法即可;冷浆法工艺流程:豆浆(冷却350c以下)+葡萄糖*内酯(每500克浆加内酯1.25克)搅拌入盒或杯。
经900c热凝固成型热浆法:豆浆950c+葡萄糖*内酯冲浆即成豆腐脑整坯。
冻豆腐物理实验报告
冻豆腐物理实验报告《冻豆腐物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我呀,就想知道冻豆腐为啥会有那么多小孔呢?这就像我想知道为啥天上的星星会眨眼睛一样好奇。
比如说,有次我和小伙伴晚上在院子里看星星,我就问小伙伴:“你说星星为啥一闪一闪的呀?”小伙伴挠挠头说:“我也不知道呢。
”这冻豆腐上的小孔就像星星闪烁的秘密一样吸引着我,我就想搞明白。
二、实验材料一块新鲜豆腐、冰箱。
这新鲜豆腐呀,白白嫩嫩的,就像小婴儿的脸蛋。
我从菜市场买回来的时候,卖豆腐的阿姨还笑着对我说:“小朋友,这豆腐可新鲜啦,做啥都好吃。
”我心里想,我可不光是为了吃呢。
就像我在学校做手工,准备材料的时候那种兴奋劲儿,我满脑子都是这个冻豆腐实验。
三、实验步骤首先呢,我把豆腐小心翼翼地放进冰箱的冷冻室里,就像把一个宝贝藏进了小盒子里。
我一边放一边对豆腐说:“小豆腐呀,你在里面可要好生待着,我可就指望你让我解开小孔的秘密啦。
”放进去之后,我就开始等呀等,那感觉就像等待生日蛋糕出炉一样焦急。
我时不时就跑到冰箱跟前,拍拍冰箱门说:“豆腐豆腐,你变成啥样啦?”就像我在等妈妈做饭,总是忍不住去厨房瞅瞅一样。
四、实验现象过了好一阵子,我把豆腐从冰箱里拿出来。
哇,这豆腐完全变样了!它不再是之前那光滑的模样,而是布满了小孔,就像蜂窝一样。
我惊讶得张大了嘴巴,就像看到了魔术师把一只兔子突然变成了鸽子一样。
我赶紧拿着豆腐跑去给爸爸看,我大声说:“爸爸,爸爸,你看这豆腐怎么变成这样啦?”爸爸笑着说:“这就是冻豆腐的奇妙之处呀。
”五、实验原理探索(一)我就开始琢磨这到底是为啥呢。
我想啊,是不是豆腐里的水结冰了呢?这就好比冬天里的小池塘,水结冰之后会把池塘撑裂一样。
我去问爷爷,爷爷摸着我的头说:“小娃娃想得对呢,豆腐里的水结冰后体积会变大,就把豆腐里原本的结构撑开了,就有了这些小孔。
”我眼睛一亮,感觉自己像个小侦探找到了重要线索一样兴奋。
六、实验原理探索(二)可是我还有疑问呀,那冰化成水之后,这些小孔为啥还在呢?我又开始苦思冥想。
冻豆腐的冷冻工艺及冷冻数学模型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冻豆腐的冷冻工艺及冷冻数学模型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豆腐作为一种传统的大豆制品,在中国已有几千年历史,并且是中国主要的消费品之一。
而冻豆腐则是通过冷冻技术加工而成的一种豆腐制品。
与普通豆腐相比,冻豆腐具有质地细腻、有弹性、口感好、易于保存等特点,在广大消费者中受到了较高的评价和青睐。
因此,研究冻豆腐的冷冻工艺以及冷冻数学模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方面,通过探究豆腐在冷冻中的水分迁移规律以及冷冻速率等因素对豆腐质地、口感、色泽等特性的影响,并优化冻豆腐的制作工艺,使其具有更好的口感和品质。
另一方面,建立适合豆腐的冷冻数学模型,有助于预测冷冻豆腐的质量变化以及加工中的能耗,为豆腐的加工和贮运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内容和步骤本文主要研究冻豆腐的冷冻工艺以及冷冻数学模型,具体研究内容和步骤如下:1.研究冻豆腐的水分迁移规律豆腐是一种含水量较高的食品,而冷冻过程中水的迁移是影响豆腐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通过对豆腐冷冻过程中水分的变化情况进行实验研究,探究不同冷冻速率对水分迁移的影响。
2.研究冻豆腐的加工工艺豆腐的加工工艺是影响豆腐质量的另一重要因素。
本文将在探究水分迁移规律的基础上,结合豆腐的加工工艺和不同的冷冻速率,进行多组实验,探究最优的制作工艺。
3.建立冻豆腐的冷冻数学模型基于上述的实验数据,本文将通过建立冻豆腐的冷冻数学模型,初步预测冻豆腐在不同的温度下的时效变化规律,并探究温度和冷冻速率对豆腐质量的影响。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文主要采用实验研究法和数学建模的方法,具体技术路线如下:1.样品准备选取市场上销售的豆腐,经过初步处理后,将豆腐切成适当大小的块状,并进行称量、质检。
2.实验设计结合豆腐的质检数据和加工工艺,设计实验方案,探究不同冷冻速率、时间及温度对豆腐的水分含量、得率、色泽、质地、口感等特性的影响。
3.实验测试通过对实验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不同因素对豆腐的影响程度,并结合质检标准,确定优化的加工工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冻豆腐实验报告范文三篇
篇一:冻豆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豆腐制作的基本原理,探索影响豆腐凝胶质量的因素。
2、比较了不同品种豆腐的加工方法,建立了简便可行的豆腐品质测定方法。
3、采用低温下加入凝固剂,研究了大豆品种、大豆蛋白浓度及大豆蛋白主要组分、不同的凝固剂及其浓度以及加工条件对豆腐凝胶强度、持水能力和豆腐微观结构的影响。
4、调查了稳定豆腐凝胶网络结构的主要化学力;分析了不同类型凝固剂的凝固作用机理。
二、实验原理
豆腐是大豆蛋白在凝固剂作用下相互结合形成的具有三维网络结
构的凝胶产品。
虽然不同品种的豆腐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但都有一个凝固剂与豆浆混合的过程。
豆腐生产原理是:先把大豆蛋白质等从大豆中提取出来成为豆浆,然后在豆浆中加入凝固剂,大豆蛋白质即凝固形成凝胶
体──豆腐。
豆浆在一定温度下才能与凝固剂发生作用起凝固效果。
凝固剂有酸类(如醋酸、乳酸、葡萄糖酸)和钙盐(如石膏)、镁盐(如盐卤)。
豆腐的含水量及形态规格不同,可通过凝固时操作及压制成型而调整。
中国的豆腐加工已由手工操作转变为半机械化生产。
用葡萄糖酸内脂为凝固剂生产豆腐,改变了传统的用卤水点豆腐的
制作方法,可减少蛋白质流失,并使豆腐的保水率提高,比常规方法多出豆腐近1倍;且豆腐质地细嫩、有光泽,适口性好,清洁卫生。
该方法工艺简便,操作简单,很适合家庭或工厂化生产。
三、试剂和设备
材料:胡萝卜、韭菜
醋酸、乳酸、葡萄糖酸和钙盐(如石膏)、镁盐(如盐卤)、葡萄糖酸内脂、721分光光度计,高速组织捣碎机,机械搅拌器,恒温水浴。
四、实验步骤
1、精选:清除杂质,去除已变质、不饱满和有虫眼的大豆。
最好选用颗粒饱满整齐的新豆200g。
2、浸泡:冬季14小时—16小时。
加水量以没过料面10厘米—15厘米为宜。
浸泡好的大豆增重约1倍左右。
3、选新鲜蔬菜或水果,洗干净榨汁。
用食用柠檬酸水或纯碱溶液调节pH值在6-6.5
4、磨碎:按豆与水之比为1/3—1:4的比例,打成豆浆。
5、过滤:使用离心机过滤,要先粗后细,分段进行。
尼龙滤网先用80目—100目的,后两次用80目的。
通过三遍洗渣过滤,使渣内蛋白质含量不超过2.5%。
过滤后边合并滤液,但注意加水量。
一般过滤时一公斤大豆加一公斤水,1千克大豆加水总量(包括前几道工序)为7千克—8千克。
6、煮浆:煮浆对豆腐成品质量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
通常煮浆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使用敞开锅,另一种是使用密封煮罐。
使用敞开锅煮
浆,煮浆速度要快,时间要短,不超过15分钟。
锅开三次后,立即放出浆液备用。
使用密封煮罐煮浆,可自动控制煮浆各阶段的温度,煮浆效果好。
7、调配:每50ml豆浆中加8-10ml的浓缩菜汁。
(胡萝卜汁,韭菜汁)
8、加入凝固剂:待豆浆冷却到80℃左右时,
①内酯豆腐:加入葡萄糖酸内酯,添加量为豆浆量的0.2%—0.4%,搅拌均匀。
②普通豆腐:加氯化镁,加至出现芝麻烂花时为止。
点后加盖保温30分钟-40分钟,待浆温降到70℃时,即可包装。
9、装盒:加入凝固剂后即可装盒制成盒状内酯豆腐;或待其冷却后,按常规方法进行压榨滤水后出售。
五、注意事项
使用密封煮罐煮浆,可自动控制煮浆各阶段的温度,煮浆效果好。
但应注意温度不能高于100℃,否则会发生蛋白质变性,从而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将浆煮至90℃—100℃会产生泡沫,可加入消泡剂消泡。
篇二:冻豆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大豆蛋白的凝固成型原理。
2.掌握豆腐加工的基本工艺过程。
二、实验原理
大豆蛋白质通过煮浆,肽链间发生缔合作用,相对分子量增大,添
加钙离子、破坏蛋白质分子表面水化膜和双电层,并使蛋白质分子间通过钙桥相连,使蛋白质互相间交联形成主体网络结构而凝固。
内酯豆腐是采用新型凝固剂δ—葡萄糖酸内酯制作而成的.内酯豆腐的生产除利用了蛋白质胶凝性之外,还利用了δ—葡萄糖酸内酯的水解特性.葡萄糖酸内酯并不能使蛋白质胶凝,只有其水解后生成的葡萄糖酸才有此作用.葡萄糖酸内酯遇水会水解,但在室温下(30℃以下)进行的很缓慢,而加热之后则会迅速水解。
内酯豆腐的生产过程中,煮浆使蛋白质形成前凝胶,为蛋白质的胶凝创造了条件,熟豆浆冷却后,为混合,灌装,封口等工艺创造了条件,混有葡萄糖酸内酯的冷熟豆浆,经加热后,即可在包装内形成具有一定弹性和形状的凝胶体——内酯豆腐。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
1.实验材料
大豆、δ—葡萄糖酸内酯、熟石膏、
2.实验设备
加热锅,磨浆机(或组织捣碎机),水浴锅,折光仪,容器(玻璃瓶或内酯豆腐塑料盒),电炉,过滤筛(80目左右)等。
四、实验方法
1.工艺流程
原料→浸泡→水洗→磨制分离→煮浆→冷却→混合→灌装→加热成型→冷却→成品
2.参考配方大豆1000g 水约3000 g
葡萄糖酸内酯0.25~0.3%,熟石膏2.2~2.8%
3.操作要点
(1)浸泡按1:4添加泡豆水,水温17~25℃,pH在6.5以上,时间为6h~8h,浸泡适当的大
豆表面比较光亮,没有皱皮,豆瓣易被手指掐断;
(2)水洗用自来水清洗浸泡的大豆,去除浮皮和杂质,降低泡豆的
酸度。
(3)磨制用磨浆机磨制水洗的泡豆,磨制时每kg原料豆加入50~55℃的热水3000ml。
(4)煮浆煮浆便蛋白质发生热变性,煮浆温度要求达到95~98℃,
保持2min;豆浆的浓度10~11%。
(5)冷却葡萄糖酸内酯在30℃以下不发生凝固作用,为使它能与豆桨均匀混合,把豆浆冷却至30℃。
(6)混合葡萄糖酸内酯的加入量为豆浆的0.25~0.3%,先与少量凉豆浆混合溶化后加入混均,混匀后立即灌装。
(7)灌装把混合好的豆浆注入包装盒内,每袋重250g,封口。
(8)加热凝固把灌装的豆浆盒放入锅中加热,当温度超过50℃后, 葡萄糖酸内酯开始发挥凝固作用,使盒内的豆浆逐渐形成豆脑.加热的水
温为85~100℃,加热时间为20~30min,到时后立即冷却,以保持豆腐的形状。
五、产品质量标准(成品评价)
豆腐的感官质量标准是白色或淡黄色,具有豆腐特有的香气和滋味,块型完整硬适中,质地细嫩,有弹性,无杂质。
六、讨论题
1.加热对于大豆蛋白由溶胶传变为凝胶有何作用
2.制作内酯豆腐的两次加热各有什么作用。
七、参考文献
1.石彦国任莉编著,大豆制品工艺学,中国轻工出版社,1993.
2.天津轻工业学院,食品工艺实验[M],天津:院内教材,20xx.6.
篇三:冻豆腐实验报告
本实验了解豆腐制作的基本原理,要熟练掌握内酯豆腐的制作方法。
一、教学引导
葡萄糖酸内酯在豆腐制作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内酯豆腐的特点?
二、学生课前准备
写预习报告,熟悉内酯豆腐制作的原理、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三、课堂教学过程
在学生依据自己的实验方案进行工艺学实验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其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回答学生根据实验情况提出的疑问,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1.设备清洗
2.熟悉实验设备
3.讲解内酯豆腐制作的原理、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4.按实验步骤开始实验。
操作要点:
(1)浸泡:水温17~25℃,时间为6h~8h以上,浸泡适当的大豆表面比较光亮,没有皱皮,豆瓣易被手指掐断。
(2)水洗:用水清洗浸泡的大豆,去除浮皮和杂质,降低泡豆的酸度:
(3)磨制:用磨浆机磨豆,磨制时每kg湿豆加入50~55℃的热水约3000ml。
调整浓度,浓度控制在9-10%。
(4)煮浆:煮浆使蛋白质发生热变性,煮浆温度要求达到95-98℃,保持5min;豆浆的浓度10~11%。
(5)冷却:葡萄糖酸内酯在30℃以下不发生凝固作用,为使它能与豆浆均匀混合,把豆浆冷却至30℃左右。
(6)混合:葡萄糖酸内酯的加入量为豆浆的0.25~0.3%,先与少量凉豆浆混合溶化后加入混均;混匀后立即灌装。
(7)灌装:把混合好的豆浆注入包装盒内,每袋重250g,封口;
(8)加热凝固:加热的水温为85~95℃,加热时间为20~30min,到时后立即冷却,以保持豆腐的形状。
四、课后作业
1.加热对于大豆蛋白由溶胶转变为凝胶有何作用
2.制作内酯豆腐的两次加热各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