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_功和机械能 专题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物理_功和机械能 专题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教学设计【复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巩固机械功的概念,深入理解做功的必要条件,会判断物体是否做功;(2)巩固功率的概念,能熟练应用公式进行计算;(3)巩固动能、势能的概念,加深对影响动能、势能因素的理解;(4)提高运用机械能转化与守恒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功和功率的计算、用机械能守恒的观点解释实例等习题复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章的例题习题复习,让学生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解决问题的喜悦。
【复习重难点】1、力学中功的含义,判断力是否做功。
2、对功率概念的认识3、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4、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学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高空抛下一扫帚,一举击穿车顶!二、构建知识网络教师通过推黑板、把纸杯举高等具体事例引导学生梳理本章的知识网络,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
学生:一分钟时间把知识点再熟悉一遍。
学生活动:在多媒体课件中把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拉到相应的南瓜中(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提高复习效率)【过渡】:同学们已经熟练掌握了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那你会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吗?课件展示探究装置及思考的问题。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然后回答教师:本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注意语言表达的严密性,如动能大小只与质量、速度有关,而不能说高度,只是从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刚到达水平面的速度不同。
师:中考复习要明确航向,有的放矢。
展示本章中考考点。
【考点聚焦】1、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会判断物体是否做功。
2、在简单做功过程中对功的计算和估算。
3、掌握功率的物理意义,能对功率进行计算和估算。
4、会判断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大小变化及相互转化。
生:读一下中考考点师:明确考点,进行考点突破,每个小组同学合作完成六道例题,时间8分钟【合作学习点题探究】<一>功的理解及计算:【提示】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有了成效,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初中物理_功和机械能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本章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十二个概念(功、功率、机械功率、有用功、额外功、总功、能量、动能、势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五个公式(W=Fs,P=Fv,η=W有用/W总,η=Gh/Fs)、一个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一个原理(功的原理)。
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物理
复习课
《功和机械能》
《功和机械能》教学设计
【复习目标】
(1)理解功的概念,知道做功的必要条件;理解功率的概念,能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2)掌握动能、势能的概念,理解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
(3)了解功和能的关系,提高运用机械能转化与守恒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复习重难点】
(1)功和功率的概念;
B.在0~10s内汽车的牵引力大小恒为2000N
C.在10~20s内汽车牵引力做的功为4*105J
D.在10~20s内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为4*105w
6.(泰安)“神舟七号”载人舱在返回地面附近时,由于受到空气阻力,做匀速运动,则载人舱在匀速下降过程中,它的( )
A.动能不变,势能增大B.动能不变,势能增大
(1)小球动能是由(填某种能量)转化来的。
(2)实验中通过反映小球动能的大小。
(3)比较两图进行的实验,可以探究小球的动能与速度的关系。
(4)比较a、b两图进行的实验,可以得到小球的动能随质量增大而。
考点三:机械能及其转化
判断机械能的转化情况:分析哪种形式能量减小,那种形式能量增大。只有动能与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才能守恒,题目中出现“不计空气阻力”“不计摩擦”“光滑”等文字时,说明分析该问题不用考虑机械能的损失,即机械能总量不变。
初中物理_功功率和机械效率专题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功、功率和机械效率专题复习》教学设计[课题]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功、功率和机械效率专题复习》[课时] 1课时[课标相关内容]3.2.2 知道机械功和功率。
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机械功和功率的含义,3.2.3 知道机械效率。
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和意义。
例如测量某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教学目标]1.通过搬水桶的视频与图片的展示,复习功的必要因素、功与功率的计算、有用功与额外功的含义、机械效率的计算,提高了运用和估测能力,渗透将小事坚持做到底的意识教育。
2.通过复习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体会机械效率是机械性能优劣的标志,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
3.通过“人力”、“机械”“电动”等不同方式的搬水桶活动,感受到科技的进步对人类生活方式、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有将科学应用于生活、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教学重点] 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计算。
[教学难点] 功率与机械效率的辨析、机械效率的计算。
[教具]大桶水、钩码、弹簧测力计、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自制教具。
[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讲故事:有一天一个桶装水公司要招聘一名送水员,很快就来了一名应聘者。
播放视频:招聘。
师:如果你是经理,你会聘用这个人吗?如果被聘用,被聘用的理由是什么?学生交流:会聘用,因为他一次性扛得水多。
师:从物理学的角度说,这个人做的功多,效率也高。
今天我们就来对功、功率和机械效率进行一下专题复习。
二、“功”的理解与领悟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展示图片:同学扛水上楼图片(2)观看视频,出示题目:视频一:“水官”同学将水桶搬起。
思考:“水官”同学将水桶搬起的过程中,他对水桶做功了吗?分析:因为有力作用在水桶上,水桶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水桶做了功。
思考:“水官”同学扛着水桶,一动也不动时,他对水桶做功了吗?分析:光有力没有距离,所以不做功。
视频二:水桶在向前滚动的过程中。
思考:水桶在向前滚动的过程中,“水官”同学是否对水桶做功?分析:“水官”同学没有施加力,所以不做功。
初中物理_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u000B第1节 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第1节《功》教学设计【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功》是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八年级第十一章第一节的内容。
用一课时进行教学。
本节内容主要分成两部分,做功的判断和功的计算。
能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是《课程标准》的科学内容的三大主题之一,通过本章的学习,为学生了解“能”做铺垫,而本节内容是学习本章的基础。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b.理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a.通过观察和思考,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b.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功的含义,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节知识,使学生认识“劳而无功”和“不劳无功”的意义,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不能劳而“无”功,亦不可不劳“有”功。
应该认真、扎实、刻苦地学习,练好基本“功”,从而受到思想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功的概念及计算。
难点: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以及功的计算新课2、1·物体移动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功与力.和距离的关系功与力.成正比功与.距离成正比类比y=ab得出:功=力×距离3、小练习巩固4、视频微课:比较做功的大小5、移动距离的判定小夏推箱子经历了如图所示的过程,最终箱子被推出去2m后又向前滑行了0.2m距离.上述过程中小夏做功多少?2·移动方向与力的方向不同A·与力的方向相关2、y=aby与a.成正比y与b.成正比3、通过例子分析归纳做功的条件4、学生讨论、小组代表回答冰壶在平滑的冰面上滑行,推力做功吗?2、加深对做功的理解3、通过学生自己分析归纳,让学生公式产生的过程4、消失的力不再做功(惯性是原来力的作用效果的延续)5、将功的计算量化,明确公式中个物理量的意义6、强化计算公式的应用例2、如图所示,用水平向右的推力F=50N,将重为G=60N小车从斜面的底端匀速推到顶端,这时推力F所做的功是()例3、小夏提着5kg的箱子走上了如图所示的楼梯,小夏对箱子做多少功?5、力与距离的方向不同时,必须找到相同的部分6、讨论计算7、力F做功但相一致的值越来越小。
初中物理_第一节 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一节功●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结合实例知道机械功的概念。
(2)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
(3)理解功的概念,知道使用任何机械功都不省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物理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功的概念和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功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功的概念。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人:提问:同学们都学过那些力?追问力的方向又如何?尝试(一)如图,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受到几个力的作用?请画出他的受力示意图。
2、、用力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前进,木块受到几个力的作用?什么力对木块的移动做出了贡献?由此,引人一个新的物理量——机械功(简称功)。
设计说明:学生通过受力分析贴身体会什么情况下力做功,为引出功的定义做铺垫板书: 15.1、功二、讲授新课1、定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显示出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Work)。
尝试(二)下面各图所展示的现象中,什么力对物体移动有贡献?力对物体做功,为什么?什么力对物体没有做功,为什么?(1)叉车举高货物过程中,叉车对货物是否做功?(2)马拉车运动过程中,马对车是否做功?通过上述实例的分析,由学生通过作图的方法讨论得出: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
板书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有力作用在物体上(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设计说明:帮助同学们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方向,直观的判断。
紧接着让同学们用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判断下面几种情况,力对物体是否做功?(3)人背着背包沿水平路行走过程中,人对背包是否做功?(4)当抱着一摞书静止不动时,人对书是否做功?(5)踢出去的足球在滚动过程中,人对球是否做功?通过同学们的谈论,老师总结出力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初中物理_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结合实例知道机械功的概念。
(2)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
(3)理解功的概念,知道使用任何机械功都不省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物理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功的概念和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功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功的概念。
3. 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4. 标签教学过程一、引人新课:提问:平时,我们常用力去移动物体,使其位置改变。
下面请同学们一起做三个小实验。
1.学生实验:用手匀速将放在桌旁地面上的书包和4本书分别提到桌面上。
问:两次移动的距离怎样?哪次“累”一些呢?为什么?答:两次移动的距离相同,提书包“累”一些,因为提书包需较大的拉力。
[移动相同的距离,需要的力越大越“累”]2.学生实验:用手将放在桌旁地面上的书包分别匀速提到凳子上和桌面上。
问:哪次“累”一些呢?为什么?答:提到桌面上“累”一些,因为移动的距离较大。
[用同样的力移动物体,移动的距离越大越“累”。
]3 .学生实验:用手将书包提5厘米左右和将4本书从地面提到桌面上。
问:哪次“累”一些?为什么?答:无法比较,因为两种情况需要的拉力大小不同,移动的距离也不同。
力的大小不同,移动的距离不同,无法比较哪次更“累”。
[来源:数理化网]讲述:由此,人提物体“累”的程度,不能仅仅单独由力的大小或单独由移动的距离大小来比较或表示,所以我们引人一个新的物理量——机械功(简称功)。
二、讲授新课:功这个物理量和什么因素有关呢?请同学们看图:这两幅图中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或者共同的要素。
答:都有力,物体都移动了一段距离。
问:移动的距离和力之间有何关系?答:是在力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讲述:在物理学中就说图中的力对物体做了功。
请同学们看图:甲:用力而未移动距离;乙:水平方向移动的距离但水平方向上却没有力。
初中物理_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讲评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讲评课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纠正检测中出现的错题,复习掌握功和机械能的基本知识点。
2.引导学生对出现的错题进行分析、探讨、纠正,并总结归纳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3.对易错点知识进行限时检测,同时训练解题的速率与效率。
【教学过程】一.将答案投影在黑板上,让学生自查错题,并将错因总结在下表中。
二.典型错题归类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相关错题1、5、9知识点: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没有距离、有距离没有力、力和距离垂直。
对应训练:(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手从地面提起水桶,手的拉力对水桶做了功B.提着水桶在路面上水平向前移动一段路程,手的拉力对水桶做了功C.抛出手的铅球在空中向前运动的过程中,推力对它做了功D.用力推一辆汽车,汽车静止不动,推力在这个过程中对汽车做了功(2).船在水面上匀速行驶,受到重力、浮力、牵引力和阻力的作用,其中()A.重力对船做功 B.浮力对船做功C.牵引力对船做功D.没有力对船做功2、动能和势能的转化相关错题2、3、10。
知识点:动能大小的决定因素:由速度和质量共同决定。
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物体质量越大,举高的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通常认为在地面上的物体的重力势能为零。
同一物体,弹性形变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
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中,必定有动能和势能各自的变化,而且是此增彼减。
即减小的能必定转化为增大那个能。
同时要注意题目中给出的隐含条件(如光滑、不计阻力等),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
对应训练:(3)、空中匀速上升的直升飞机,在上升的过程中,它的()A.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机械能不变B.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D.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4)、篮球落到地面又弹起来,接触地面时被压缩,然后恢复原状,若不计一切阻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下落过程中动能增加,机械能增加B.压缩过程中动能减小,弹性势能减小C.恢复过程中动能增加,弹性势能减小D.上升过程中动能减小,机械能减小3、功和功率的相关计算相关错题4、7、11、15、19、知识点:(1) W=Gh=FS=Pt P=W/t=Fv(2)应用公式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
初中物理_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一节《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1节《功》教学设计新授课 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实例知道力学中做功的含义。
2.知道不做功的三种情况.3.学会功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物理意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教学重点】利用W=FS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难点】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教学准备】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钩码、细绳、小车。
【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新课程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尽量的给学生时间与空间,尽可能的让学生自学,让学生充分交流和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
但是也许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积极参与课堂的习惯,在交流的过程没中,有的学生发现了问题,但没有大胆的提出来。
因为老师过于考虑课堂的进程化推进,所以没有安排充分的时间,或者说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鼓励学生把不清楚的问题全部都提出来。
例如:力的方向与物体移动方向垂直时,做功为零。
现在反思,如果让学生充分的把不清楚的问题能够提出来,通过充分的讨论,这些问题应该是不难解决的。
学情分析本班有学生50人,其中女生23人,男生27人,作为一个农村初中学校,学生在物理学习上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
总体情况来看,女生的学习自觉性比较强,学习效率也很高。
而男生学习习惯相对较差,多数男生在学习上都不甚操心,需要老师和家长随时提醒。
15岁左右的初中生抽象思维还不成熟,在学习过程仍需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借助实验和实例分析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本节之前学生还没有学习关于能的知识,在没有能的转化的知识的情况下,功的定义是很难下的;但学生已有一定的力学基础知识,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认知水平来构建“功”的概念。
总之,在学习习惯上,还需要花功夫来培养。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1节《功》效果分析一、效果分析应重视评价1、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思维、情感的变化与发展。
初中物理_功和机械能(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材分析】在《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涉及本章内容及要求有:知道功和功率。
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功和功率的含义。
知道动能、势能和机械能。
通过实验,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举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有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又经过一年多的物理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但是用物理知识去解释和指导实际生活的能力还比较弱,我们在复习时,应注重复习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法分析】《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包含“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重要内容,本节复习课,把大量的生活实例转化为物理问题,让学生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学法指导】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按照思考、合作交流、分析、得出结论、反思的方法进行学习。
【复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巩固功的概念,深入理解做功的必要条件;(2)巩固功率的概念,能熟练应用公式进行计算;(3)巩固动能、势能的概念,加深对影响动能、势能因素的理解;提高运用机械能转化与守恒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功和功率的计算、用机械能守恒的观点解释实例等习题复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章的习题复习,让学生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解决问题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1)功和功率的计算;(2)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3)机械能守恒的应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课件导入:梳理基础知识,把握知识要点1.功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_______;二是物体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移动的距离。
(2).概念:功等于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乘积.公式:___________。
2.功率 (1)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一是做功相同比时间,时间__________,做功越快;二是时间相同比做功,做功____________,做功越快。
初中物理_第11章功和机械能.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复习目标1、能说出功与功率的含义,并能利用公式进行计算。
2、能对能量转化的例子进行分析。
复习重点:利用功、功率公式进行计算。
复习难点:对功、功率含义的理解。
学习过程一、课前复习(知识梳理)(一)功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2)物体在。
2、功的计算:公式各物理量单位W: F: S: P: t:3、国际单位 1J= N·m 把一个鸡蛋举高1m ,做的功大约是J 。
4、公式应用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S 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与力对应。
常见的功:克服重力做功:W=Gh(二)功率:单位时间内做的功1、公式:单位:,简称,符号,常用单位。
1kW= W2、物理意义:。
某小轿车功率66kW,它表示:(三)机械能1、2、动能的影响因素,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
3、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4、人造地球卫星的运动,近地点动能(速度),势能;远地点势能,动能(速度),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动能转化为势能,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势能转化为动能,整个过程机械能守恒。
5、滚摆上升下落过程中,如果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守恒。
上升时转化为,下降时转化为,最低点速度,动能,最高点重力势能,动能,下降过程反之。
考虑空气阻力,滚摆每次上升高度减小,机械能减小。
6、水电站修筑拦河大坝的目的是什么?二、构建系统(把本章知识点及联系写在练习本上)复习诊断:1、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的质量关系是mA >mB>mc,它们在同样大的力F动能转化转化势能弹性势能重力势能作用下,都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S,则力F 对三个物体所做的功()A.一样多 B.对A做的功最多C.对B做的功最多D.对C做的功最多2、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从P=W/t可知,功率跟功成正比,所以只要做功多,功率就大B.功率跟时间成反比,所以只要时间短,功率就大C.功率大的机器比功率小的机器做功多D.甲每小时做的功比乙每小时做的功多,甲的功率比乙的功率大3、质量为500g的小车,在2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水平地板前进3m,此时拉车的细绳断裂,小车前进2m后停止,那么小车运动过程中拉力做功多少?重力做功为多少?4、学校买了一箱物理器材,小军同学将它从一楼搬运到三楼,小丽同学想测量小军同学搬运器材过程中对箱子做功的功率.⑴.测量所需要的器材有:⑵.小丽同学设计的测量步骤如下,其中多余的是()A.测出箱子所受的重力B.测出楼梯的总长度C.测出一楼到三楼的竖直高度D.测出小军上楼梯所用的时间E.算出小军搬运箱子的功率⑶请你帮小丽设计一个实验记录表格。
初中物理_功和机械能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小明每做一次引体向上所做的功是多少?
(2)小明整个过程中的功率是多少?
【知识结构】根据你的理解及下面给出的关系,用下方的知识框设计结构图
(1)小球动能是由(填某种能量)转化来的。
(2)实验中通过反映小球动能的大小。
(3)比较两图进行的实验,可以探究小球的动能与速度的关系。
(4)比较a、b两图进行的实验,可以得到小球的动能随质量增大而。
考点三:机械能及其转化
判断机械能的转化情况:分析哪种形式能量减小,那种形式能量增大。只有动能与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才能守恒,题目中出现“不计空气阻力”“不计摩擦”“光滑”等文字时,说明分析该问题不用考虑机械能的损失,即机械能总量不变。
【典例分析】
1,(2015赤峰市)如图所示的四种运动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A.运动员在空中下落B.小球从B向C运动C.滚摆向上滚动D.小明向上抛篮球
2.一辆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正在工作的洒水车,该车在洒水过程中,机械能
(增车下坡时,不用蹬车速度也会越来越快,下列关于这一运动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2.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
功的计算
定义
力学中,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
公式
单位
,简称焦,符号,1J=1N·m
功率
定义
功与做功所用之比叫做功率
物理意义
表示做功的物理量
公式
P= 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P=FV
单位
国际单位是,简称瓦,用表示;换算关系:1kW=W,1W=1J/s
初中物理_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结合实例知道机械功的概念。
(2)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
(3)理解功的概念,知道使用任何机械功都不省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物理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功的概念和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功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功的概念。
3. 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4. 标签教学过程一、引人新课:提问:平时,我们常用力去移动物体,使其位置改变。
下面请同学们一起做三个小实验。
1.学生实验:用手匀速将放在桌旁地面上的书包和4本书分别提到桌面上。
问:两次移动的距离怎样?哪次“累”一些呢?为什么?答:两次移动的距离相同,提书包“累”一些,因为提书包需较大的拉力。
[移动相同的距离,需要的力越大越“累”]2.学生实验:用手将放在桌旁地面上的书包分别匀速提到凳子上和桌面上。
问:哪次“累”一些呢?为什么?答:提到桌面上“累”一些,因为移动的距离较大。
[用同样的力移动物体,移动的距离越大越“累”。
]3 .学生实验:用手将书包提5厘米左右和将4本书从地面提到桌面上。
问:哪次“累”一些?为什么?答:无法比较,因为两种情况需要的拉力大小不同,移动的距离也不同。
力的大小不同,移动的距离不同,无法比较哪次更“累”。
[来源:数理化网]讲述:由此,人提物体“累”的程度,不能仅仅单独由力的大小或单独由移动的距离大小来比较或表示,所以我们引人一个新的物理量——机械功(简称功)。
二、讲授新课:功这个物理量和什么因素有关呢?请同学们看图:这两幅图中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或者共同的要素。
答:都有力,物体都移动了一段距离。
问:移动的距离和力之间有何关系?答:是在力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讲述:在物理学中就说图中的力对物体做了功。
请同学们看图:甲:用力而未移动距离;乙:水平方向移动的距离但水平方向上却没有力。
初中物理_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物理_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功和机械能》复习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在《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涉及本章内容及要求有:3.2.2 知道机械功和功率。
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机械功和功率的含义。
3.2.1 知道动能、势能和机械能。
通过实验,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举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
能量是《课标》中科学内容的三大主题之一,这充分说明了能量在物理课程中的重要地位。
本章通过功、功率的教学,为学生认识能做了铺垫。
由于只要求初中学生初步认识能量概念,所以教科书并未追求能量概念的严密性,而是在功的知识的基础上,直接从功和能的关系引入能量的概念——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
本章在学生已经深入学习了力的基础上,为学生展开一幅由力而揭开的能量画卷,本章又是学习内能,能量转化和守恒的基础,所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第七章学习的力是功的基础,功是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这个效果的度量,这些知识为我们这一模块的学习提供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八年级学生有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又经过半年多的物理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但是用物理知识去解释和指导实际生活的能力还比较弱,我们在复习时,应注重复习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复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机械功的概念,知道做功的必要条件;(2)理解功率的概念,能应用公式进行计算;(3)掌握动能、势能的概念,理解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4)提高运用机械能转化与守恒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5)了解功和能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功和功率的计算、用机械能守恒的观点解释实例等习题复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章的习题复习,让学生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解决问题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1)功和功率的概念;(2)功和功率的计算;(3)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4)机械能守恒的应用。
初中物理_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一节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一节功【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和生活中的例子,理解做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判断出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2.通过观察和分析,理解功的含义。
3.明确计算功的大小的表达式,以及表达式中每个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和单位。
【教学重点】明确功的含义【教学难点】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教学过程】一、检查学生预习导学完成情况。
二、探究解疑Ⅰ.学始于疑Ⅱ.质疑解疑、合作探究活动一:认识力学中的“功”1.说一说,含有“功”的成语或词语,指出其中“功”的含义。
成语:含义:2.分析下列图形,你认为那个图力产生了成效。
图甲图乙力产生成效的图是:,成效表现在物体移动了,那个力做的这个成效?。
3.功的含义:右图中,力对物体都做了功,据图说出你对功的认识。
活动二: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在四个图中分别标出物体受到力的方向和物体移动的方向2.分析哪些是做功的?哪些是不做功的?做功的事例中有哪些相同之处?总结: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3.分析下列例子,力是否对物体做功例1:起重机吊起重物静止在空中,问拉力是否做功?货物的重力是否做功?例2:一个正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外力突然消失,小球将会怎样?假如一个小球在光滑水平冰面上由于惯性做匀速直线运动,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受什么力的作用?是否做功?在水平方向上是否受力?是否做功?例3:起重机吊着货物在水平方向上匀速移动一段距离,拉力对货物做功了吗?总结:力对物体不做功的情况活动三:功大小的影响因素1.公式:2.单位:3.例题:在水平地面上,用50N的水平推力推动重为100N的物体,前进10m,推力做了多少功?重力做了多少功?将物体匀速举高1.5m,他做了多少功?三、达标提升Ⅰ.我的知识结构图Ⅱ.检测评价1.下列有关力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水平力推着购物车前进,推车的力做了功B.把水桶从地面上提起来,提水桶的力没有做功C.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的支持力做了功D.挂钩上的书包静止时,书包受到的拉力做了功2.一木块重30N,在大小为1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10s内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5m,则重力对木块做的功是( )A.0J B.150J C.50J D.200J3.下述哪些情况下对物体做了功?()A.手提着水桶原地不动.B.手提着水桶在水平路面上前进.C.用力将杠铃举过头顶.D.用力推桌子但桌子没有动E.把桌子从一楼搬到三楼.F.踢出去的足球在地面上滚动了一段距离4.已知甲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乙物体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运动,现用相同的水平推力,分别使甲、乙两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两次推力做的功分别是W甲和W乙,则A.W甲>W乙B.W甲=W乙C.W甲<W乙D.条件不足,不能比较【教学反思】:学情分析学生已学习了力及力的作用效果等知识,但对于什么是做功还没有直观的认识。
初中物理_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一节《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物理_第⼗⼀章功和机械能第⼀节《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第⼗⼀章《功和机械能》第1节《功》教学设计新授课 1课时【教学⽬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实例知道⼒学中做功的含义。
2.知道不做功的三种情况.3.学会功的计算。
过程与⽅法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物理意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然现象和⽇常⽣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于实际的意识。
【教学重点】利⽤W=FS进⾏简单的计算【教学难点】判断⼒是否对物体做功。
【教学准备】实验器材:弹簧测⼒计、钩码、细绳、⼩车。
【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新课程提倡以⼈为本的教育,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尽量的给学⽣时间与空间,尽可能的让学⽣⾃学,让学⽣充分交流和讨论,充分发表⾃⼰的意见和见解。
但是也许学⽣还没有养成良好的积极参与课堂的习惯,在交流的过程没中,有的学⽣发现了问题,但没有⼤胆的提出来。
因为⽼师过于考虑课堂的进程化推进,所以没有安排充分的时间,或者说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法,⿎励学⽣把不清楚的问题全部都提出来。
例如:⼒的⽅向与物体移动⽅向垂直时,做功为零。
现在反思,如果让学⽣充分的把不清楚的问题能够提出来,通过充分的讨论,这些问题应该是不难解决的。
学情分析本班有学⽣50⼈,其中⼥⽣23⼈,男⽣27⼈,作为⼀个农村初中学校,学⽣在物理学习上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
总体情况来看,⼥⽣的学习⾃觉性⽐较强,学习效率也很⾼。
⽽男⽣学习习惯相对较差,多数男⽣在学习上都不甚操⼼,需要⽼师和家长随时提醒。
15岁左右的初中⽣抽象思维还不成熟,在学习过程仍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借助实验和实例分析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理解和掌握。
本节之前学⽣还没有学习关于能的知识,在没有能的转化的知识的情况下,功的定义是很难下的;但学⽣已有⼀定的⼒学基础知识,可以引导学⽣充分利⽤已有认知⽔平来构建“功”的概念。
总之,在学习习惯上,还需要花功夫来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教学设计【复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巩固机械功的概念,深入理解做功的必要条件,会判断物体是否做功;(2)巩固功率的概念,能熟练应用公式进行计算;(3)巩固动能、势能的概念,加深对影响动能、势能因素的理解;(4)提高运用机械能转化与守恒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功和功率的计算、用机械能守恒的观点解释实例等习题复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章的例题习题复习,让学生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解决问题的喜悦。
【复习重难点】1、力学中功的含义,判断力是否做功。
2、对功率概念的认识3、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4、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学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高空抛下一扫帚,一举击穿车顶!二、构建知识网络教师通过推黑板、把纸杯举高等具体事例引导学生梳理本章的知识网络,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
学生:一分钟时间把知识点再熟悉一遍。
学生活动:在多媒体课件中把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拉到相应的南瓜中(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提高复习效率)【过渡】:同学们已经熟练掌握了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那你会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吗?课件展示探究装置及思考的问题。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然后回答教师:本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注意语言表达的严密性,如动能大小只与质量、速度有关,而不能说高度,只是从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刚到达水平面的速度不同。
师:中考复习要明确航向,有的放矢。
展示本章中考考点。
【考点聚焦】1、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会判断物体是否做功。
2、在简单做功过程中对功的计算和估算。
3、掌握功率的物理意义,能对功率进行计算和估算。
4、会判断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大小变化及相互转化。
生:读一下中考考点师:明确考点,进行考点突破,每个小组同学合作完成六道例题,时间8分钟【合作学习点题探究】<一>功的理解及计算:【提示】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有了成效,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例1.下列关于物体是否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丽背着书包站在路边等车,小丽对书包做了功B.起重机吊着钢筋水平匀速移动一段距离,起重机对钢筋做了功C.被脚踢出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的过程中,脚对足球做了功D.小刚从地上捡起篮球的过程中,小刚对篮球做了功例2:在水平地面上,用50N的水平拉力拉重为100N的小车,使小车沿水平方向前进了6m,这时拉力所做的功是()A. 300J B.600J C. 900J D. 0J<二>功率的理解及计算:【提示】功率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功率越大,做功越快。
例3: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做功多的物体功率一定大B.做功时间长的物体功率一定小C.完成相同的功,做功时间短的物体功率一定大D.做功越多,做功时间越长的物体功率一定大例4中学生小华在一次跳绳的体能测试中,1min内跳了120次,每次跳离地面的高度约为5cm,则他跳绳时的功率最接近()A.5WB.50WC.500WD.5000W<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提示】:动能与势能转化问题的分析①首先分析决定动能大小、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看动能和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如何变化——质量,速度,高度,弹性形变②机械能守恒: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即:没有空气阻力和摩擦等原因造成的机械能损失),则动能势能转化过程中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例5为了防止棉花不被害虫吐食,采用飞机喷洒农药,飞机在高空水平方向匀速飞行,同时向大地喷洒农药,在飞机喷洒农药的过程中,飞机的动能和势能变化情况是()A.动能增大,重力势能B.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C.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D.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例6将一石子竖直向上抛出,在它上升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那么它的( )A.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B.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减少.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不变.D.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不变.师:巡视观察学生做题情况,收集解题时出现的问题。
师: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问,先由小组合作解决,学生解决不了,再由教师讲解。
如学生没有问题,老师还要就易错点、高频考点进行再强调。
【过渡】: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和老师的讲解,你都理解了吗?下面我们就来检测一下大家的掌握情况,15min完成对点训练诊断达标。
生:独立完成诊断达标题师:巡视学生,留意学生做错比较多的题。
生:把检测题实物投影大屏幕上,核对答案师:讲解个别难题师:通过复习基础知识和练习,大家对功和机械能有了跟清晰深刻的认识。
那你现在能回答我们视频中的问题了吗?【学以致用】高空落下的扫帚,为何能把汽车车顶击穿呢?这个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生:高空落下的扫帚较大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对车顶做功,能量越大破坏力越大。
高空抛物非常危险,因此要禁止高空抛物。
师:这个同学回答的非常好,通过本节课学习相信同学们收获不小。
【布置作业】:1、选做综合拓展升华能力3道习题2、预习下一个专题《力与机械》。
板书设计: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一功1、判断:力是否有成效2、多少:W=FS W=Pt3、快慢:P=W/t P=Fv三、机械能1、动能2、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3、机械能守恒(3)评测练习【对点训练诊断达标】----------学生必做部分1、下列实例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A.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B.人推车,车未动C.足球被踢后,在草地上滚动一段距离D.举重运动员将杠铃举起2、某人在水平地面上用100N的水平推力推动重为400N的物体,使物体以0.2m/s的速度匀速移动了3m,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重力做功。
此人推力做的功是 J,功率是。
3、一位同学沿教学楼的楼梯从一楼匀速上到三楼,该同学上楼做的功最接近()A.30000J B.3000J C.300J D.30J4、下列有关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功率越大的做功越多B.功率跟时间成反比,所以只要时间短,功率就大。
C.功率越小的机械做功越少D.功率越小的机械做功越慢5、在一次军事演习中,一架飞机沿水平方向一边匀速飞行一边投放军用物资,在此过程中飞机的动能(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物资在加速下落过程中,能转化为.6.超市的自动扶梯把小明从一楼匀速送到二楼的过程中,小明的()A.动能减小,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B.动能增大,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C.动能不变,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D.动能不变,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7、如图所示,捻动滚摆的轴使其升高后释放,观察滚摆运动过程,长时间后滚摆停止上下滚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滚摆下降时,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减小B.滚摆到最低点后又上升,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C.滚摆整个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D.滚摆每次上升的高度逐渐减小,说明滚摆的机械能减小8、小李同学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F使同一木箱分别在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表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该力F在这三个过程中所做的功分别为W甲、W乙、W丙,关于做功大小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W甲<W乙<W丙 B.W甲>W乙>W丙C.W甲=W乙=W丙 D.W甲=W乙<W丙9、“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艾力同学让同一钢球A分别从不同的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观察木块B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s.回答下列问题:(1)艾力同学在研究动能大小跟的关系,实验中他控制了钢球的不变;(2)钢球沿斜面滚下过程中,重力势能动能(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距离的长短,是为了判断;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10、(2018中考预测)某型号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4×104W,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2000N。
在额定功率下,当汽车匀速行驶时,求:(1)发动机所提供的水平牵引力(2)汽车行驶1min牵引力所做的功(3)汽车行驶时速度的大小【综合拓展升华能力】---------成绩优异的同学可选做!!!1、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两次拉着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两次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其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相同时间内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则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A.F1>F2 W1>W2 B.F1=F2 W1>W2C.F1=F2 W1<W2 D.F1<F2 W1<W22、如下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下图乙所示。
则第2秒末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物体处于__________状态,第6秒末到第9秒末,推力F做功是 J,功率是_________W。
第4秒末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3、一辆在水平路面上沿直线匀速行驶的货车,行驶时所受的阻力为车总重的0.1倍,货车(含驾驶员)空载时重为2.5×104 N.求(1)货车空载行驶时所受的阻力大小;(2)货车以36km/h的速度空载匀速行驶时,10s内货车牵引力做的功当货车以90kW的额定功率、9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求货车最多可装载多重的货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学情分析第七、八章学习的力是功的基础,功是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这个效果的度量,这些知识为我们这一模块的学习提供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九年级学生有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又经过一年多的物理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还要继续渗透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的物理思想。
但是用物理知识去解释和指导实际生活的能力还比较弱,我们在复习时,应注重复习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功和机械能是八年级所学内容,现在相隔时间较长,学生有些遗忘了,在复习时先抓基础定义公式,再渗透研究方法,最后提升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效果分析本节课的复习内容立足于基础,从基础概念入手,循序渐进。
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
通过基础知识的复习,让学生注重基础;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精选六道例题凸显了本章在中考中的考点,夯实了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
精心设计习题,针对学生在做题中暴露的错误进行分析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教材分析(一) 地位与作用能量是课程标准的三大主题之一, 充分说明了“能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地位。
本章在学生已经深入了解力的基础上, 为学生展开一幅由力而揭开的能量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