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害虫防治之生物防治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及主要措施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及主要措施园林植物病虫害是指在园林环境中,由于病原微生物和害虫的侵害所引起的植物生理代谢异常、生长受限和外观品质下降等一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园林景观的美观与整洁,还可能导致植物的凋亡,对园林的建设和管理带来不利影响。
为了防止和控制园林植物病虫害,必须理清其发病的原理,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对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及主要措施进行介绍。
一、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原理1. 害虫和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园林植物的病虫害是由害虫和病原微生物引起的。
害虫主要包括蚜虫、螨虫、蛀虫等,它们通过啃食、吸食等方式侵害植物,使植物的叶片、幼芽、果实等部位受损。
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它们通过侵入植物细胞,释放毒素或利用植物营养物质生长繁殖,导致植物的组织坏死、生长受限等症状。
2. 植物免疫系统的作用园林植物受到病原微生物和害虫的侵害后,会通过其天然免疫系统来抵抗并排除这些有害生物。
植物的免疫系统主要包括物理防御、化学防御和生物防御三大部分。
物理防御主要包括植物的角质层、绒毛、刺等结构,可以减少害虫的食害和病原微生物的侵入。
化学防御是通过植物产生的抗病物质和抗虫物质来抑制病原微生物和害虫的生长和繁殖。
生物防御则是指植物利用内生菌、内生细菌、内生真菌等微生物来抵抗外来病原微生物和害虫。
3. 外界环境的影响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还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例如气候、温度、湿度、日照等因素都会影响植物的健康状况。
气候干燥和温度过高会导致植物水分蒸发过快,易造成植物干旱和叶片凋落,从而使植物更易受到病原微生物和害虫的侵害。
4. 植物的生长状态植物的生长状态也会影响其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
例如植物生长旺盛的时候,其组织结构紧密,细胞壁厚实,免疫系统活跃,抗病能力强;而生长衰老的植物,则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较弱。
1. 预防为主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首先要做好预防工作。
通过加强园艺管理,提高植物的免疫力,降低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
园林技术防治措施名词解释
园林技术防治措施名词解释
园林技术防治措施是指在园林建设与管理中,通过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技术手段,对园林病虫害、草坪病害、土壤病害等进行防治的措施。
其目的在于保障园林的生态环境,维护园林的美化效果以及保障人们的健康安全。
以下是几种园林技术防治措施的名词解释:
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微生物、植物等自然生物杀灭或控制有害生物的方法。
其主要优点在于对环境无污染,对人体健康无害,并且可以长期防治。
2.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农药杀灭或控制有害生物的方法。
其优点在于控制速度快,效果稳定,但其污染环境、对人体健康有害,且容易导致抗药性。
3. 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利用物理手段如电击、蒸汽、热水等杀灭或控制有害生物的方法。
其优点在于对环境无污染,对人体健康无害,但其操作难度大,效果不稳定,且无法杀灭地下害虫。
4. 机械防治:机械防治是通过机械手段如割草机、翻土机等清除有害生物的方法。
其优点在于对环境无污染,可多次使用,但其效果仅
限于外部清除,对于地下害虫无效。
以上是一些园林技术防治措施的名词解释,它们各有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同时,园林管理者也应该注重预防,加强园林管理,从源头上控制有害生物的产生。
园林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的主要措施
园林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的主要措施1 天敌昆虫天敌昆虫是园林植物病虫害最重要的自然控制因子,也是园林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中应用最多、最广的方法,分为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2大类。
捕食性天敌主要有瓢虫、草蛉、食蚜蝇和捕食螨[2]等,可直接杀死蚜虫、叶螨、介壳虫、鳞翅目幼虫等害虫[3]。
寄生性天敌昆虫主要有寄生蜂和寄生蝇,它们不直接杀死害虫,而是寄生在害虫体内,导致害虫逐渐死亡,广泛应用的有赤眼蜂、姬小蜂、蚜小蜂等,使用赤眼蜂防治松毛虫[4]和刺蛾[5],丽蚜小蜂防治白粉虱[6]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目前,我国已经可以工厂化生产瓢虫、草蛉、赤眼蜂、蚜茧蜂等天敌昆虫[7]。
2 病原微生物微生物防治法是指利用病原微生物防治病虫害的方法[1],具有对人畜安全、选择性强、不伤害天敌等优点,可用于微生物防治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有细菌、真菌、放线菌和病毒等。
(1)病原微生物杀虫。
昆虫病原细菌主要通过消化道侵入虫体内,导致败血症或由于细菌产生的毒素使昆虫死亡[8]。
具有杀虫作用的昆虫病原细菌主要来自芽孢杆菌科、假单孢杆菌科和肠杆菌科,其中应用最普遍的为芽孢杆菌科的苏云金芽孢杆菌,其制剂可防治松毛虫、枯叶蛾、尺蛾、刺蛾、毒蛾、卷叶蛾、天社蛾、蓑蛾、巢蛾、灯蛾等鳞翅目园林植物害虫[9]。
昆虫病原真菌是昆虫病原微生物中的最大类群[10],病原菌以其孢子或菌丝自体壁侵入害虫体内,消耗虫体各种组织和体液最终杀死害虫[8]。
目前我国用于防治园林植物害虫的病原真菌主要有白僵菌、绿僵菌、拟青霉属真菌和虫霉属真菌等[11],尤以白僵菌和绿僵菌应用最广,可有效控制鳞翅目、同翅目、膜翅目、鞘翅目、直翅目等害虫[12]。
昆虫病毒具有极强的专一性,一般一种病毒只感染一种昆虫。
昆虫病毒杀虫剂对环境的干扰最小,这也是利用昆虫病毒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的最大优点。
昆虫幼虫感染病毒后,病毒会急剧吞噬消耗虫体组织,导致昆虫消化系统紊乱,食欲丧失,行动迟缓等,最终虫体组织液化死亡[1]。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及主要措施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及主要措施园林植物病虫害是园林管理中常见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和观赏价值。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及主要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一、防治原理1. 病虫害的生物学特点病虫害是植物生长的一种生物体,它们具有一定的生命特性,包括生长繁殖、取食宿主、适应环境等。
要想有效地防治病虫害,就需要深入了解病虫害的生物学特点,找准它们的发生规律和影响因素。
2. 综合防治综合防治是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
这是因为病虫害的发生往往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包括环境因素、宿主植物因素、外来侵入因素等。
要想有效地防治病虫害,就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
3. 绿色防治绿色防治是现代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发展趋势。
绿色防治强调通过合理的园林管理手段,尽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绿色防治还能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
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绿色防治越来越受到重视。
二、主要措施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寄生虫、病毒、真菌等天然生物制剂,来控制害虫的发生和传播。
这是一种天然的、非化学的防治方法,对环境友好,不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也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生物防治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一种常见的防治手段。
2. 预防措施预防措施是避免病虫害发生的有效手段。
包括选择抗病虫害品种的植物、密植、适当修剪、保持植被的健康等方法。
通过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频率,减轻防治压力,保持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
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农药来控制害虫和病菌的发生和传播。
化学防治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手段,可以在短时间内杀灭大量的害虫和病菌,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但化学防治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包括对环境的污染、对非靶标生物的危害、易产生抗药性等问题。
在化学防治中需要谨慎使用,遵循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的相关规定。
生物防治的例子
生物防治的例子生物防治的例子生物防治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害虫管理方法,它依靠采用一种或多种害虫的天敌,来控制害虫数量,维持植物和动物的生态稳定,从而减少或消除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
一、植物治理1、虫害防治(1)天敌法:例如用螳螂来防治蚜虫,用飞虱来防治白粉虱等;(2)病毒法:一种病毒可以杀死一种害虫,例如用蝗病毒控制蚜虫;(3)有毒植物法:用含有有毒化学物质的植物来抑制害虫的生长,例如用拟南芥抑制褐飞虱的生长;(4)生物地质法:借助有效的微生物制作对害虫有毒的环境,从而杀灭害虫,例如用芽孢杆菌防治害虫;(5)有机农药和农膜法:利用一些安全、无毒、有效的有机农药和农膜来防治害虫,例如用萘吡啶和苯甲酰腙等化学农药防治害虫;(6)辅助防治方法:借助生态防治手段,如树冠空间管理、植物改良、土壤管理等进行辅助防治,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
2、病害防治(1)利用有机农药和农膜法:利用一些安全无毒有效的有机农药和农膜来防治病害,例如用绿色锅炉来灭活病原体及它们的产物;(2)利用病毒法:一种病毒可以杀死一种病害,例如用结核病毒来防治杂草;(3)利用生物药剂法:利用一些功能活性物质的植物和动物制作有效的生物药剂来防治病害,例如用苦豆碱类化合物来抑制飞溅病;(4)利用生物地质法:借助有效的微生物制作对害虫有毒的环境,从而杀灭病害,例如用拟南芥抑制红斑病菌的生长。
二、动物治理1、疫病治理(1)利用疫病法:采用一些有效的病毒,如禽流感病毒、狂犬病病毒等来控制动物的数量,例如用狂犬病病毒来防治野牛;(2)利用生物地质法:借助有效的微生物制作对某一种动物有毒的环境,从而杀死某种害虫,例如用亚铜醇来抑制狐蝇的生长;(3)利用细菌法:利用某些有效、安全的细菌来控制某种害虫,例如用芽孢杆菌防治野兔;(4)利用有机农药法:利用一些有效的有机农药来抑制某种害虫的生长,例如用萘吡啶和苯甲酰腙等化学农药来防治野兔等动物。
园林病虫害防治虫害原理及防治
园林病虫害防治虫害原理及防治园林病虫害防治是指通过合理的措施和方法,减少或消灭园林中的病虫害,保护园林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病虫害是园林中常见的问题,如果不加以控制,会对园林植物的健康和整体景观造成很大的破坏。
下面将对园林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和防治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1.生态平衡原理:园林中有很多的昆虫和微生物是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调节者,它们之间会形成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
通过保持良好的园林生态平衡,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2.生长环境改善原理:改善植物的生长环境,加强植物的自身抗病虫害能力。
如合理施肥、浇水适量、排水良好、适度修剪等,可以增强植物的防御能力,减少易感病虫害的发生。
3.病虫害综合防治原理:综合利用物理、生物、化学等手段进行防治,不依赖于单一防治措施。
综合施策可以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早期预防原理:预防优于治疗,对于容易发生病虫害的植物,要提前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工作,防患于未然,以减少后期的防治工作和损失。
1.建立健康植物库:选择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培育健康的苗木,防止有病虫害的苗木进入园林,从源头上控制病虫害的传播。
2.加强园林管理:定期检查植物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植物上的病虫害,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清除落叶、枯木等植物病害源,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3.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和射线病原菌等生物制剂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例如,使用昆虫的天敌来控制昆虫害虫的数量,或者喷洒含有病原菌的水溶液来杀死病害昆虫。
4.物理防治:利用物理手段阻止病虫害的传播。
如搭建拦截网、设置陷阱、修剪枝叶等,防止害虫进入园林,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5.化学防治:使用化学农药来控制病虫害。
但要注意使用农药的安全和合理性,选择低毒、高效、环保的农药,并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正确使用。
6.坚果防治:通过园艺技术手段防控病虫害。
如合理施肥、疏果、适时修剪等,增加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7.群防群治:园林病虫害防治是全员参与的工作,需要园丁、管理人员和游客共同努力。
21种生物防治植物病虫害
21种生物防治植物病虫害1、蓖麻叶。
将干蓖麻叶碾成细粉,按一定比例拌入土杂肥撒施到地里,可防治蛴螬、蝼蛄和地老虎等地下害虫的危害。
按1公斤蓖麻叶粉加水16-20公斤浸泡,用水壶灌注,可防治葱、韭菜、大蒜、萝卜、白菜的地蛆、菜青虫、食叶甲等。
还可将蓖麻叶干粉制成浸出液,撒到厕所、粪坑等处,对于死蚊子幼虫及蝇蛆均有明显效果。
2、桃叶液。
取桃叶5公斤,石灰100克,放入3倍清水中浸泡5小时后,把桃叶榨干去渣,即为原液,每公斤原液加清水10公斤,进行喷雾,可防治棉蚜、玉米螟、稻苞虫。
也可用桃叶加水煮后过滤,取原液喷洒,能防治稻叶蝉、稻飞虱3、桑叶合剂。
鲜桑叶1公斤,加水5公斤煮沸1小时,过滤即成。
加4倍量水喷雾,可防治红蜘蛛。
4、马尾松液。
用5公斤马尾松针加开水5公斤,密闭浸泡2小时过滤喷洒,可防治稻叶蝉、稻飞虱。
5、松针加30倍水浸液,可抑制马铃薯发芽。
6、臭椿叶浸出液。
臭椿鲜叶1公斤,加水3公斤,浸泡2天后的浸出液,可直接喷雾防治蔬菜蚜虫、菜青虫等害虫;或将此液加5倍的水,喷雾防治小麦锈病。
7、烟草粉。
将烟草磨成细粉,每千克加入3-6公斤草木灰或高陵土混合均匀,在清晨露水未干前喷散,可防治品蚜虫、叶、蟑、潜叶蛾、茶毛虫。
8、艾蒿鲜草液。
将其切碎加10倍水煮半小时,冷却后喷洒,可防治棉蚜、红蜘蛛、菜青虫等害虫。
9、茶枯液。
每亩用2.5-3公斤茶籽饼加水5 -7. 5公斤浸泡24-36虫等害虫的效果极佳。
将洋葱头捣烂取汁,加一半水稀释喷2-3次,可防治蚜虫。
把韭菜捣烂,加6倍水搅拌均匀,用滤液每天喷洒一次,亦可防治蚜虫。
10、蔬菜液。
用辣椒丝(或辣椒面)35克,加水1公斤,煮沸,用冷却滤清液喷雾,防治蚜虫等害虫的效果极佳。
将洋葱头捣烂取汁,加一半水稀释喷2-3次,可防治蚜虫。
把韭菜捣烂,加6倍水搅拌均匀,用滤液每天喷洒一次,亦可防治蚜虫。
11、枫杨液。
枫杨叶0.5公斤捣烂,加水50公斤,取滤液,防治蚜虫,叶蝉、飞虱、地下害虫等。
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然的生物因素,如天敌、寄生虫、病原微生物等来控制病虫害的一种方法。
相比传统的化学药剂防治,生物防治具有环保、安全、有效的优点,可以有效降低化学农药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同时减少化学残留物对农产品的污染,为农产品提供了更加健康的保障。
生物防治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解决。
一、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1. 长效性差生物农药的作用周期相对较短,一般比化学农药短。
在海外,有些生物农药的有效期只有一到两周,需要经常性喷洒,不仅增加了农民的劳动成本,也提高了防治成本。
2. 稳定性差生物防治的效果受到很多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温度、湿度、风向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生物农药的稳定性。
在一些特殊的自然条件下,生物农药的效果并不理想。
3. 生产成本高生物农药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主要是由于种植原材料、生产过程和稳定性等方面的原因。
这导致生物防治产品的市场价格较高,不利于推广。
4. 作用范围窄目前的生物农药对于植物病虫害的作用范围较窄,通常只能针对某一类或某几类害虫进行防治,无法像化学农药一样广谱防治。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病虫害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生物农药,而且需要配合其他防治措施,从而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
二、对策建议1. 加强研究开发,提高长效性和稳定性生物农药行业应该加强研究开发,提高生物农药的长效性和稳定性,将其作用周期延长,稳定性增强,以满足不同气候、环境条件下的需求。
通过加强科研和技术创新,不断提高生物防治产品的质量和效果,降低生产成本。
2. 提倡生物多样性,促进天敌培育在农业生产中,应该加强生态平衡的建设,提倡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界中的大量昆虫、鸟类等天敌,促进天敌的自然繁殖和培育,使天敌在病虫害防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加强对天敌的科研和培育,引进和繁育适应当地环境的天敌,提高其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的适应性和生物防治效果。
3. 提高生产标准,降低市场价格生物农药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应该遵循严格的生产标准,加强监管,保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园林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园林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一、病虫害的预防措施:1.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选择适应当地环境条件和气候的植物品种,能够减少植物的易感性,降低患病和虫害的风险。
2.良好的园林管理:保持园林区域的整洁,定期修剪植物,清除垃圾和落叶,防止积水,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3.土壤改良:注重土壤的营养和健康状况,使用有机肥料改善土壤质量,增强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4.合理施肥:根据植物的需求和土壤的状况,合理施肥,避免过量施肥引起植物生长异常和病虫害的滋生。
二、病虫害的化学防治方法:1.农药的选择和使用:在明确植物的病虫害类型后,选择适当的农药,根据标准使用剂量进行施药。
施药应注意时间、方式和剂量,以减少不必要的污染和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2.病虫害的喷杀:针对一些病虫害,可以使用喷杀的方法,将农药溶解在水中,喷洒到植物受害部位,进行防治。
三、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方法:1.天敌的引入:一些天然的捕食性昆虫、鸟类和蜘蛛可以用来控制园林中的害虫。
可以引入这些天敌来进行生物防治。
2.生物制剂的使用:利用一些生物制剂,如病菌、细菌、真菌和线虫等,用来阻断病虫害的生长和繁殖,减少害虫数量。
四、病虫害的物理防治方法:1.使用陷阱:通过设置陷阱来捕捉昆虫,减少害虫种群数量。
如黄板、粘虫板等。
2.拔除、切除受害部位:对于一些受到病虫害侵害的物种,可以迅速将受害部位拔除或切除,切断病虫害的传播途径。
五、其他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方法:1.防治药剂的轮换: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可以通过轮换使用不同的农药来减缓病虫害对农药的抗性发展。
2.防治隔离:对于一些具有传染性的病虫害,可以将患病的植物隔离起来,以防止病虫害的扩散。
综上所述,园林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措施。
同时,注重预防和综合防治,通过多种手段的结合运用,能够有效地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维护好园林绿化的健康和美观。
生物防治方法
生物防治方法生物防治方法是指利用生物制剂、天敌、寄生虫、捕食者等生物因素来控制害虫、病害和杂草的一种生态友好型防治方式。
在农业生产、园林绿化、森林防火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生物防治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病害和杂草的数量,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平衡。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生物防治方法。
首先,利用生物制剂。
生物制剂是指以微生物、植物或动物为基础,通过发酵、提取等技术制成的一种用于防治害虫、病害和杂草的制剂。
比如利用昆虫病毒、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制剂来控制害虫和病害,利用植物提取物来控制杂草。
生物制剂不仅对环境友好,而且对人畜无害,是一种绿色防治方式。
其次,利用天敌、寄生虫和捕食者。
天敌、寄生虫和捕食者是指某些生物对害虫、病害和杂草有天然的捕食、寄生或损害能力,可以利用它们来控制害虫、病害和杂草的数量。
比如利用瓢虫、蚜虫天敌来控制农田中的蚜虫,利用寄生蜂来控制玉米螟等害虫,利用鸟类来控制果园中的害虫等。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还可以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此外,利用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通过合理利用生物多样性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病害和杂草的数量。
比如在农田中合理种植不同的作物和植物,可以增加天敌、寄生虫和捕食者的数量,从而控制害虫和病害的发生。
在城市绿化中,合理利用各种植物,可以有效地控制杂草的数量,减少对化学药剂的依赖。
总的来说,生物防治方法是一种环保、可持续的防治方式,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病害和杂草的数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在未来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中,生物防治方法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希望人们能够更加重视生物防治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是指利用生物资源,运用生物学、生态学、化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对农田、园林、森林、果园、畜牧业、水产养殖等领域的病虫害进行防治的一种技术手段。
它通过增强自然界的生物控制能力,改变病虫害的生态平衡,减少对农药的依赖,对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一、生物防治的原理生物防治的核心原理是利用天敌、寄生生物、病原微生物和植物提取物等对病虫害生物进行控制。
这些生物可以通过捕食、寄生、拮抗等方式,降低病虫害的种群密度,从而达到防治目的。
1. 天敌天敌是指主动寻找寄主并发动攻击的生物,如蜘蛛、捕蝇草等。
它们通过捕食病虫害,控制害虫的数量,并保持农田的生态平衡。
2. 寄生生物寄生生物是指以其他生物为宿主并从中获得养分的生物,如寄生蜂、寄生线虫等。
它们通过寄生在害虫体内,利用害虫的营养资源进行生长和繁殖,从而减少害虫的数量。
3. 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引起病害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等。
它们通过感染病虫害,破坏害虫的生理机能,导致害虫死亡或降低繁殖能力。
4. 植物提取物植物提取物是指从植物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如植物精油、植物提取物等。
它们可以通过杀灭病虫害或改变病虫害的行为习性等方式,达到防治目的。
二、生物防治的优势1. 环境友好相比较化学农药,生物防治技术对环境的污染更为轻微。
使用生物制剂进行防治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田和水体等环境的污染风险。
2. 高效可持续生物防治技术具有较高的针对性和生物控制效应,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种群数量,降低农作物和植物的损失。
同时,生物防治技术具有一定的持久性,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保持防治效果。
3. 食品安全由于生物防治技术的使用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能够降低食物中化学残留物的含量,提高食品的安全性。
对于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而言,生物防治技术是重要的防治手段。
三、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生物防治技术在农田、园林、森林、果园、畜牧业、水产养殖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生物防治在园林植物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生物防治在园林植物害虫防治中的应用生物防治可以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虫治虫3大类。
园林害虫生物防治实践中主要使用以虫治虫和以菌治虫2种技术手段。
1 以虫治虫以虫治虫,是利用天敌昆虫与害虫之间的食物链关系,降低害虫虫口密度,使其不破坏园林景观效果,以达到园林生态系统平衡。
天敌昆虫包括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
植物在受害虫危害后会释放出对天敌昆虫有引诱作用的信息素,招引天敌昆虫前来捕食。
捕食性天敌主要有瓢虫,草蛉,捕食螨和蝽类等。
1.1 捕食性天敌,捕食性天敌昆虫主要有瓢虫、草蛉和捕食性螨类等。
大多数的瓢虫属于捕食性昆虫,瓢虫因其捕食量大,繁殖力强,适应性高的特点在园林生物防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瓢虫可以捕食蚜虫、介壳虫、粉虱、叶螨、鳞翅目幼虫及卵等,不同的瓢虫捕食对象也不尽相同。
目前瓢虫主要以释放卵卡的方式进行野外释放。
1909年我国首次引进澳洲瓢虫,澳洲瓢虫在防治柑橘吹绵蚧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1];异色瓢虫和七星瓢虫能够有效地控制园林木槿、黄山栾、桃树、紫叶李等植物蚜虫种群的增长[2-4];红点唇瓢虫对大叶黄杨盾蚧和蜡蚧有良好的防治效果[5];刀角瓢虫和小黑瓢虫等对粉虱有极强的控害潜能[6,7]。
草蛉属脉翅目,主要在幼虫期和成虫期进行捕食,幼虫期的草蛉又称蚜狮,捕食力最强,是消灭害虫的主要时期。
中华通草蛉和大草蛉对蚜虫、粉虱均有较好的捕食作用[8,9]。
捕食性螨类能够对叶螨类保持很好的控制能力。
蝽类一般包括花蝽、猎蝽、姬蝽、盲蝽等,可捕食蚜虫,螨类、叶蝉、蓟马、鳞翅目昆虫的卵和初孵化幼虫等。
我国曾引进智利小植绥螨用来防治花卉上的二斑叶螨,钝绥螨在防治柑橘叶螨上防效期长且害虫虫口密度不易反弹[10,11]。
1.2 寄生性天敌,与捕食性昆虫相比,寄生性昆虫体型一般较寄主小,成虫搜索寄主主要为了产卵和补充营养,一般不杀死寄主,待幼虫孵化后营寄生生活,杀死寄主的速度较捕食性天敌慢。
寄生蜂种类多样,有寄生蚜虫的蚜茧蜂,寄生蛾类的赤眼蜂,寄生菜青虫的绒茧蜂,寄生天牛的肿腿蜂等。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生物技术的应用研究
JINGGUAN NONGYE近年,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城市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植物种类繁多,数量巨大,若想提高园林绿化工程质量,就必须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园林绿化工作的需求。
因此,必须积极采用生物技术对园林植物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
一、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中应用生物技术的必要性(一)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园林绿化工作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园林植物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众生活、学习、工作的重要场所。
为了进一步提高园林植物的观赏价值,工作人员在进行园林植物栽植的过程中,应科学合理地配置树种,尽可能地提高园林植物的观赏性。
然而,在园林植物种植的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或环境因素等,经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病虫害。
如果这些病虫害没有得到有效防治,将会对园林植物的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导致园林植物大量死亡。
因此,为了确保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工作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
目前,我国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虫害种类多、虫害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还会导致城市资源浪费。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工作人员仍采用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植物病虫害防治,就会出现防治效果差、防治成本高等问题。
如果采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就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大众不断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对园林植物生长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工作人员在进行城市绿化施工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
为了能够保证城市绿化工程的顺利开展和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对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目前,生物技术已成为我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较具活力和发展前景的领域之一。
生物技术能够有效解决传统病虫害防治技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朝着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植物有害生物防治措施
植物有害生物防治措施植物有害生物是指对植物生长发育和产量造成不利影响的生物,包括害虫、病害、杂草等。
它们能够对农作物、蔬菜、果树等植物造成严重的破坏,导致产量下降甚至全面歉收。
为了保护农作物和植物的生长,人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治措施来应对植物有害生物的威胁。
一、生物防治措施生物防治是指利用植物的天敌、病原体和寄生物等生物因素来控制有害生物的繁殖和发展。
它是一种生态友好的防治方法,能够降低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生物防治可以通过增加益虫来抑制害虫的繁殖,或利用病原体和寄生物来控制害虫和病害。
生物防治不仅能够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还能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
1. 增加益虫增加益虫是一种重要的生物防治措施。
益虫一般是指对害虫有天然控制作用的昆虫,如蜘蛛、寄生蜂、瓢虫等。
通过人工增加益虫的数量,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的繁殖。
例如,农民可以在农田周围种植一些花草植物来吸引益虫,提供益虫的栖息和繁殖环境,从而增加益虫的数量,减少害虫的危害。
2. 利用病原体和寄生物病原体和寄生物是一种可以控制害虫和病害的生物因素。
它们能够侵入害虫或病原体的体内,引起害虫死亡或病原体丧失繁殖能力,从而实现对害虫和病害的控制。
例如,人们可以利用一种名为核多角体病毒的病原体来控制害虫,或者利用寄生线虫来控制根结线虫等植物病害。
这些病原体和寄生物具有高度选择性,对非靶标生物无害,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二、物理防治措施物理防治是指利用物理手段来控制有害生物的繁殖和发展。
与化学农药不同,物理防治方法对人体和环境没有污染和危害,是一种环保健康的防治方式。
1. 机械控制机械控制是一种通过物理手段来控制有害生物的繁殖和扩散的方法。
例如,农民可以利用人工捕捉器具捕捉和杀灭害虫。
此外,还可以利用各种类型的粉碎机或割草机来对杂草进行碾碎或割除,从而降低杂草的密度,减少其对农作物的竞争。
2. 保护屏障保护屏障是通过建立物理屏障来阻断有害生物的入侵和扩散。
生物防治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生物防治技术的原理与应用生物防治技术是一种利用生物特性来控制和减少害虫、病害和杂草的方法。
它基于生物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引入或增加天敌、病原体或竞争者等生物因子来实现农作物保护和害虫控制。
本文将介绍生物防治技术的原理,以及其在农业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一、生物防治技术的原理生物防治技术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天敌控制:天敌是指天然存在的能够捕食或寄生害虫的生物。
生物防治技术通过引入或增加天敌种群来减少害虫的数量。
天敌控制的原理是建立一个生态平衡系统,使害虫的数量保持在可控范围内。
利用这种方法,可以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病原体控制:病原体是指能够引起植物病害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生物防治技术通过引入或增加对植物病害具有杀伤作用的病原体,来消灭或抑制病害源。
这种方法常用于防治一些难以用化学农药控制的病害,例如土传病害和根腐病。
3. 细胞免疫防御:生物防治技术还可以通过增强作物本身的免疫能力来控制病害。
这种方法利用植物对病原体的特异性防御反应,增加植物自身的抗病机制。
例如,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将一些与抗病性相关的基因导入植物中,使其具备对特定病害的抵抗能力。
二、生物防治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1. 害虫防治:生物防治技术在农业中的主要应用之一是害虫防治。
通过引入天敌或病原体来控制害虫的数量,可以减少对农作物的损害。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还可以避免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危害。
2. 病害防治:生物防治技术也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病害的防治。
通过引入对植物病害具有杀伤作用的病原体,可以降低植物病害的发生率,并减少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此外,利用细胞免疫防御的方法,也可以提高植物对病害的抵抗性,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三、生物防治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除了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生物防治技术也被广泛用于环境保护。
例如,在城市园林和公园中,常常使用生物防治技术来控制害虫和杂草。
园林植物病虫害_其它有害生物防治
图6-1叶螨的体躯 第六章园林植物其它有害生物及其防治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园林植物有害螨类、软体动物、其它节肢动物、杂草的主要种类、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
第一节其它有害动物一、螨类螨类,俗称红蜘蛛,属节肢动物门、蛛形纲。
体型微小,体长多在2mm 以下,体躯柔软,多为红、绿、黄等色,足4对,无触角和翅,体躯分为颚体、躯体、前足体、后足体、末体、前半体和后半体等。
颚体是分类的重要特征,由螯肢、须肢、气门沟等组成。
螨类身体背面常有许多刚毛,根据其功能可分为触毛、感毛和粘毛等,其数目和排列形式是分类的依据。
我国的螨类约有500余种,危害严重的约40余种,主要种类为叶螨类、瘿螨类。
螨类具有体积小、繁殖快、适应性强及易产生抗药性等特点,是公认的最难防治的有害生物。
(一)常见螨类发生与危害1.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 Zacher又名山楂红蜘蛛,蜱螨目,叶螨科。
分布于华东、华北、西北部分省区,危害樱花、锦葵、海棠、碧桃、榆叶梅等花木。
成、若螨吸食花、芽、叶汁液,造成植物焦叶,严重影响园林植物观赏价值。
(1)形态特征成螨雌体卵圆形,前端隆起,长0.54~0.59mm 、宽约0.36mm 。
越冬型鲜红有光、非越冬型暗红色,背两侧有一大黑色斑,后半体纹横向无菱纹;气门沟末端膨大,分裂成束状,于口针鞘两侧形成数室;身体背面在细长刚毛26根,毛序为2、4、6、4、4、4、2,足浅黄色,爪间突端部分裂成3对刺;足I 跗节具2对双刚毛,其近基侧刚毛5根。
雄性体菱形,末端略尖,浅绿色,长0.31-0.43mm 。
卵圆球形,半透明。
初黄白或浅黄色,近孵化橙红色并具2红斑。
初孵幼螨体近圆形,长约0.19mm ;未取食前淡黄白色,取食后黄绿色;体侧颗粒斑深绿色,单眼红色。
若螨体椭圆形,前期为淡绿色,后变为翠绿色。
足4对(图6-2)。
(2)生活习性浙江每年发生10-12代。
以受精雌成虫群集于树干缝隙、树皮、枯枝落叶内及树干附近的表土缝隙内越冬,越冬雌螨抗寒能力很强,在 -30 ℃ 下 l 天才全部死亡。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案及措施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案及措施近年来,园林植物病虫害问题日益突出,给园林景观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为了保护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方案和措施。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防治方式,并提供适用于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实施指南,以期为园林病虫害的防治提供帮助。
一、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寄生生物、微生物等对有害生物进行防治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对于环境友好,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并能够保持生态平衡。
我们可以引入一些天敌,如昆虫或鸟类,来控制病虫害的传播和繁殖。
同时,利用益生菌和其他微生物也能有效地防治园林植物病害,如利用一些拮抗性微生物来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和繁殖。
生物防治需要根据不同的病虫害情况进行准确的选择和实施。
二、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利用物理手段来防治病虫害。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切断有害生物的传播途径或利用物理性杀虫剂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例如,通过修剪感染了病菌的植物部分,以防止病害的扩散。
此外,采用高温、低温、光线、电磁波等物理手段也能起到一定的控制效果。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物理防治方法。
三、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农药来防治病虫害。
这是一种最常见也是最直接的防治方式,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药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化学农药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但也有可能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和伤害。
因此,在使用化学农药时,要选择合适的剂量和方法,并遵循相关的安全规定。
在使用化学农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根据病虫害的种类选择合适的农药,严格按照说明书和农药的使用剂量来使用;2. 使用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农药的毒性、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3. 在使用农药时,应佩戴好防护服、手套、口罩等个人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农药;4. 使用后要及时清洗使用器具,避免农药残留。
四、良好的栽培管理预防病虫害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是进行良好的栽培管理。
合理选择植物品种,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等都是预防病虫害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良好栽培管理措施:1. 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植物品种,降低病虫害的发生风险;2. 注意合理施肥,避免过肥或缺肥导致植物生长不良,易受病虫害侵袭;3. 定期修剪和清除病虫害的植物部分,及时处理感染病害的植物;4. 注意植物的生长环境,保持足够的光照、适宜的湿度和通风条件;5. 定期检查植物,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
林业病虫害防控中的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林业病虫害防控中的生物防治技术研究摘要:本论文探讨了林业病虫害防控中的生物防治技术,旨在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性。
我们介绍了不同类型的生物防治技术,包括天敌引入、微生物防治和植物抗性培育等方法,并评估了它们的效果和可行性。
研究结果表明,生物防治技术在减少农药使用、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林木健康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天敌引入、微生物防治、植物抗性培育。
引言:林业病虫害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性构成了严重威胁。
传统的农药防治方法不仅环境污染,还可能对非靶生物造成损害。
因此,寻找更安全、更有效的防治方法是当务之急。
本文将深入研究生物防治技术在林业病虫害防控中的应用。
这些方法包括引入天敌来控制害虫、利用微生物对抗病害、以及培育抗性植物品种等。
通过探讨这些生物防治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我们旨在为保护森林健康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同时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一、天敌引入的生物防治技术天敌引入的第一步是仔细选择适合的天敌种类。
选择过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害虫种类、生态环境、气候条件以及天敌的生物学特性。
只有选择适应目标环境并具有高度适应性的天敌,才能够在长期的生物防治过程中取得成功。
天敌的引入应与害虫种群的生命周期相吻合,以确保天敌能够迅速建立种群并开始控制害虫。
同时,引入时机还需要考虑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因素,以提高天敌的生存和繁殖成功率。
一旦选择了适当的天敌并确定了引入时机,接下来是天敌的释放和监测。
释放过程需要仔细计算释放数量,以确保足够数量的天敌能够在短时间内建立种群并开始对害虫进行控制。
同时,监测是持续不断的过程,旨在评估天敌的效果和种群数量,以及害虫种群的动态变化。
监测数据有助于调整释放策略,以最大化生物防治的效果。
天敌需要定期捕食害虫,从而降低害虫种群的数量。
这种互动的复杂性取决于天敌和害虫的生物学特性,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
例如,温度、湿度和食物资源的可用性都可能影响天敌与害虫的相互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植物害虫防治之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可以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3大类。
园林害虫生物防治实践中主要使用以虫治虫和以菌治虫2种技术手段。
1 以虫治虫以虫治虫,是利用天敌昆虫与害虫之间的食物链关系,降低害虫虫口密度,使其不破坏园林景观效果,以达到园林生态系统平衡。
天敌昆虫包括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
植物在受害虫危害后会释放出对天敌昆虫有引诱作用的信息素,招引天敌昆虫前来捕食。
捕食性天敌主要有瓢虫,草蛉,捕食螨和蝽类等。
1.1 捕食性天敌
捕食性天敌昆虫主要有瓢虫、草蛉和捕食性螨类等。
大多数的瓢虫属于捕食性昆虫,瓢虫因其捕食量大,繁殖力强,适应性高的特点在园林生物防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瓢虫可以捕食蚜虫、介壳虫、粉虱、叶螨、鳞翅目幼虫及卵等,不同的瓢虫捕食对象也不尽相同。
目前瓢虫主要以释放卵卡的方式进行野外释放。
1909年我国首次引进澳洲瓢虫,澳洲瓢虫在防治柑橘吹绵蚧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1];异色瓢虫和七星瓢虫能够有效地控制园林木槿、黄山栾、桃树、紫叶李等植物蚜虫种群的增长[2-4];红点唇瓢虫对大叶黄杨盾蚧和蜡蚧有良好的防治效果[5];刀角瓢虫和小黑瓢虫等对粉虱有极强的控害潜能[6,7]。
草蛉属脉翅目,主要在幼虫期和成虫期进行捕食,幼虫期的草蛉又称蚜狮,捕食力最强,是消灭害虫的主要时期。
中华通草蛉和大草蛉对蚜虫、粉虱均有较好的捕食作用[8,9]。
捕食性螨类能够对叶螨类保持很好的控制能力。
蝽类一般包括花蝽、猎蝽、姬蝽、盲蝽等,可捕食蚜虫,螨类、叶蝉、蓟马、鳞翅目昆虫的卵和初孵化幼虫等。
我国曾引进智利小植绥螨用来防治花卉上的二斑叶螨,钝绥螨在防治柑橘叶螨上防效期长且害虫虫口密度不易反弹[10,11]。
1.2 寄生性天敌
与捕食性昆虫相比,寄生性昆虫体型一般较寄主小,成虫搜索寄主主要为了产卵和补充营养,一般不杀死寄主,待幼虫孵化后营寄生生活,杀死寄主的速度较捕食性天敌慢。
寄生蜂种类多样,有寄生蚜虫的蚜茧蜂,寄生蛾类的赤眼蜂,寄生菜青虫的绒茧蜂,寄生天牛的肿腿蜂等。
寄生蜂防治害虫在国内外有很多成功的例子,海南曾引进大量的姬小蜂来控制椰心叶甲对椰树
等棕榈科植物的猖狂为害;加拿大引进落叶松姬蜂极大的降低了落叶松叶蜂的破坏力[12,13];
周氏啮小蜂是美国白蛾的天敌,能在蛾蛹中产卵,连续两年放蜂能够有效控制放蜂区白蛾的发
展[14];园林中经常用到的管式肿腿蜂是多种蛀干害虫的重要寄生性天敌,对于控制天牛危害
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防治青杨天牛、松褐天牛、双条杉天牛、光剑星天牛、栗山天牛等[15,16]。
除寄生蜂外,释放花绒寄甲来防治天牛也能得到很好的效果[17]。
2 以菌治虫
以菌治虫,是指利用害虫的病原微生物防治害虫。
微生物的侵染产生的毒素能够造成害虫中毒、代谢活动受到干扰、神经系统受到损伤,最终导致死亡。
用来进行防治害虫的病原微生物中应用较多的有细菌、真菌和病毒。
2.1 细菌
苏云金杆菌(Bt)是应用最广的细菌杀虫剂,具有专一、高效、对人畜安全的优点,在生物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能够产生2种毒素,使害虫因饥饿、血液及神经中毒死亡。
该菌对鳞翅目害虫的杀虫效果尤其好,生产应用的杀螟杆菌、青虫菌、松毛杆菌等都是其变种。
苏云金杆菌对刺蛾、大蓑蛾、桑毒蛾、松毛虫等十多种园林害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18]。
2.2 真菌
真菌杀虫剂是一种触杀性微生物杀虫剂,侵染虫体后,可导致昆虫因机械损伤、营养消耗、代谢毒素等因素死亡。
其中白僵菌和绿僵菌已商品化生产,在防治农林害虫中成绩显著。
白僵菌和绿僵菌可侵染多种昆虫,在园林中可以用其防治天牛、木毒蛾、松毛虫、草坪蛴螬等害虫[19-22]。
2.3 病毒
病毒杀虫剂杀虫谱窄,寄主单一,起效慢,但对天敌友好且成本低廉、使用方便。
病毒杀虫剂使用后可长期存在于农林生态系统中,主要可防治鳞翅目害虫。
目前用于生物防治的主要是核多角体病毒,如利用大袋蛾核多角体病毒防治大袋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3];利用核型多角体病毒对美国白蛾进行野外防治,病毒防治率在14d达到最佳[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