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建设任务书

合集下载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期检查报告书、结项报告书、成果鉴定表、重要事项变更申请表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期检查报告书、结项报告书、成果鉴定表、重要事项变更申请表
教育厅备案;项目负责人无力继续开展研究工作,或在其他学术研究活动中有剽窃他人科研成果、弄虚作假等 学术不端行为,以及在项目研究过程违反财务管理制度等,由依托高校在办理结项验收时提出项目终止申请,报省教 育厅备案。
4.一般项目与专题项目除变更管理单位需要及时报省教育厅审批备案以外,其他重要事项变更,由项目负责人 提出申请,统一由所在学校社科研究管理部门审批,在省教育厅组织项目年度中期检查和结项时一并报省教育厅备 案;
5.项目负责人在省内高校间调动,其承担项目可由原依托高校实施管理,也可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原依托高校 签署意见“同意转出",转入新工作高校签署意见“同意转入管理",并分别加盖科研管理部门公章,一式四份报省教育 厅审批,省教育厅、项目负责人及项目转出、转入单位各执一份存档;项目负责人调离省内高校,项目自行终止, 由依托高校及时报省
2.因负责人岗位调整、人事关系变动,以及因身体原因或不可抗拒因素导致项目研究无法继续进行的,通常做 撤销项目处理,一般不得变更项目负责人:
3.原则上不得变更成果形式,确需变更的应提供充足理由且不得降低预期成果质量。变更事由应填写变更原因 、变更前后的预期成果形式、数量、期刊级别、著作字数、研究报告字数和采纳情况等,同时罗列项目负责人作为 第一完成人的预期成果情况。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期检查 报告书、结项报告书、成果鉴定表、重要
事项变更申请表
附件:M1•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期检查报告书.docx ,U2.2023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重点项目中期检查信息汇总表.XLS ■3.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结项报告书.d0C ■4.2023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重点项目结项信息汇总表.XLS ,5.2023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专题项目结项信息5匚总表.XLS ■6.萌证明.pdf 自7.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果鉴定表.d0C -8.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要事项变更申请表.doc 附件1 江苏高S酒学社会科学破砌目中期佥觐S书 一、项目基本信息 二、揖得白破表出介段性研究成果 注:本表填写的项目成果:I.与本项目研究主题密切相关;2.须在显著位置标注“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XX 项目资助"字样(未标注者不统计);3.研究报告及书稿的查重报告结果(去除作者本人文献的复制比不得超过20% )在备注栏注明。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十二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专业建设任务书制订工作的通知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十二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专业建设任务书制订工作的通知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十二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专业建设任务书制订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2.11.13•【字号】苏教高函[2012]27号•【施行日期】2012.11.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十二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专业建设任务书制订工作的通知(苏教高函〔2012〕27号)各高等学校:为做好省重点专业建设工作,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公布“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名单的通知》(苏教高〔2012〕23号)和《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十二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专业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苏教高〔2012〕29号)要求,现就重点专业建设任务书制订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制订要求1.各高等学校要根据“十二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专业建设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要求,以各专业(类、群)的《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专业申报表》(以下简称《申报表》)为基础,认真制订《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专业建设任务书》》(以下简称《建设任务书》,详见附件),进一步明确建设目标,细化建设任务,强化建设措施,落实建设责任。

2.各专业(类、群)制订《建设任务书》要注重统筹规划、顶层设计和整体推进,具体建设项目如能分年度表述的,必须分年度表述;对于跨年度、连续性的建设项目,应明晰提出项目实施阶段及其起止时间。

主要预期建设成果、人才培养质量预期效益等应不低于《申报表》提出的目标任务。

3.各高校应专门组织专家组(至少应有1名校外专家)对各专业(类、群)的《建设任务书》逐一论证,督促各专业根据专家意见进行相应修改。

《建设任务书》由专业(类、群)项目负责人和校(院)长签名并加盖学校公章后上报。

二、报送要求请各校于12月10-12日期间登录“省重点专业建设管理平台”(网址:http://),在线填写《建设任务书》及有关信息,同时报送《建设任务书》书面材料一式二份至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结项报告书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结项报告书

附件3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结项报告书
项目类别(在下列项目中选择一项): 3
1.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
2.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
3.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4.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题研究项目
所属学科/专题:管理学
项目名称:基于供给侧改革的江苏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
研究__
项目批准号:2016SJD630105
项目负责人:_艾小玲______________
项目依托学校:_南通科技职业学院___(盖章)
申请填报日期:_2018___年__12__月_20__日
江苏省教育厅制
2018年11月
—11—
一、项目基本情况
注:本表填写的著作、论文类成果必须已正式出版或公开发表并在显著位置标注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XX项目名称和项目批准号;未按要求标注、只有出版社拟出版证明、杂志社用稿通知的成果一律不填;研究咨询报告须附盖有采纳单位公章的采纳证明(注明采纳内容及价值)。

本表可加页。

二、研究工作总结
—11—
三、结项成果摘要
—11—
四、项目经费支出情况
—11—
五、声明和授权
六、审核意见
—11—。

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试行)【模板】

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试行)【模板】

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下简称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与管理,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民族院校的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重点研究基地是由民族院校建设,经国家民委审批并命名的研究基地。

重点研究基地是组织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学术创新人才、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是体现科研实力、承担国家重大民族问题研究项目的基础。

第三条重点研究基地的任务是:瞄准国家关于民族地区的发展战略和学科前沿,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突出特色优势,凝练科研方向,集成科研力量,承担重大研究任务,培养学术拔尖人才,培育科研创新团队,探索创新组织管理,建立数据信息中心,宣传科学文化知识,开展民族问题决策咨询服务,更好地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

第四条重点研究基地的目标是:产出一批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和学术价值的科研成果,促进最新科研成果向教育教学转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相关领域的专门人才库和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促进最新科研成果向社会实践转化,提高服务社会能力,成为民族问题专门领域的思想库和咨询服务基地,在传承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第五条国家民委的各类调研课题和基金项目,须按照课题、基地、人才相结合的原则,优先委托有条件的重点研究基地承担。

第六条国家民委对重点研究基地实行“竞争入选、定期评估、不合格淘汰”的动态管理模式。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七条国家民委教育科技司是国家民委指导有关科技科研工作的部门,负责制定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相关方针、政策和规章;审批重点研究基地的申报和调整;指导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运行和管理;组织重点研究基地专家评审和检查评估。

第八条民族院校是重点研究基地的依托单位和具体管理单位,负责成立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管理委员会;组织重点研究基地的推荐申报;制定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计划和实施细则;组织对重点研究基地进行年度考核,以及对重点研究基地验收与评估的相关工作;提出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调整意见,报国家民委审批;为重点研究基地提供相应条件。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申请书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申请书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申请书目录一、项目背景与意义 (1)二、研究目标与方向 (1)1. 研究目标设定 (3)总体目标 (4)具体目标 (5)期望成果 (6)2. 研究方向明确 (7)主攻领域 (7)研究热点与重点突破点 (8)三、科研团队与基础条件 (10)1. 科研团队建设情况介绍 (11)团队成员构成及背景介绍 (12)团队研究成果展示与评价 (13)合作与交流情况介绍 (15)2. 基础条件介绍与分析评价 (16)研究场所与设施情况介绍 (17)学术资料与信息获取渠道说明评价 (18)一、项目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

本项目申请旨在深入探索人文社会科学的核心领域,为推进相关学科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从项目背景来看,人文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文化进步、价值观念、道德伦理、社会关系等领域的学科群体。

在当前全球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不仅关乎到国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直接影响到社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人文社会科学的许多问题也日益凸显出其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

从项目的意义来看,本项目旨在解决当前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推进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协同发展。

通过建立重点研究基地,可以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汇聚优秀人才和资源,促进学科建设和科研团队建设。

这对于提高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水平,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还将致力于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为社会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和智力支持。

二、研究目标与方向深化理论构建:针对当前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存在的一些基础理论问题,如价值观念、社会制度、文化传承等,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理论探讨和研究,以期构建更为完善、更具解释力的理论体系。

拓展研究领域:在保持传统研究领域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研究领域,如数字人文、社会计算、认知科学等,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并为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论支持。

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

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

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及我省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使我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下简称社科基金项目)的管理更加科学什;、规范化,促进江苏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按科学发展的规律组织、指导科学研究。

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为主攻方向,加快发展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综合研究,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上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规律,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江苏省教育厅组织实施的高校社科基金项目管理工作。

第四条江苏省教育厅社科基金项目面向全省,公平竞争,择优立项。

江苏省教育厅社科基金项目要注意扶植青年社科研究工作者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五条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教育处(以下简称社政处)负责省教育厅社科基金项目的组织和管理工作。

其主要职责是:1、组织制定和发布全省高校杜科基金项目的中长期规划与课题指南;2、组织和指导省教育厅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评审工作,批准省教育厅社科基金项目立项及经费资助,组织重点项目的中期检查及成果验收;组织优秀成果的评奖活动;3、组织省属高校向教育部申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接受教育部委托承担研究项目的中期检查和成果验收,以及教育部社科研究项目优秀成果的推荐申报工作;4、制定省教育厅社科基金项目管理办法及其他有关规章制度;5、通过科研项目的形式,组织和支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

第六条省教育厅聘请各学科专家组成专业咨询组,咨询组的职责是:1、参与制定本学科研究发展规划。

课题指南;2、评议各学科申报项目,提出资金资助建议;3、参与省教育厅社科基金项目规划立项的重点项目的中期检查和成果验收;4、参与省教育厅社科基金项目的优秀成果奖评审工作;5、省教育厅委托的其他有关工作。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申请书【模板】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申请书【模板】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合计
(二)重点科研项目(限10项)
序号
项目名称及编号
项目来源
负责人
起止时间
经费(万元)
进展(结项/在研)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近三年科研成果情况(2017年1月1日起,限填15项)
序号
成果名称(学术论文、专著、理论文章、决策咨询研究报告、建言献策成果、优秀网络文章和艺术创作作品等)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政治面貌
电话
手机
电子邮箱
学历学位
(学校、院系及毕业时间)
专业职称
评聘时间
外语语种及水平
主要研究方向
入选人才计划情况
学术简历
(可加页)
三、基地专职人员近三年主持项目情况(2017年1月1日起)
(一)项目概况
年份
国家级项目数
省部级项目数
厅局级项目数
校级项目数
其他项目数
合计项目数
经费合计
(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行政职务
任职时间
专业职称
评聘时间
外语语种及水平
主要研究方向
入选人才计划情况
学术简历
(可加页)
(二)主要学术骨干(可加页)
专职人员
姓名
年龄
学位
专业职称
单位职务
主要研究方向
入选人才计划情况
兼职人员(须经本人同意并能实际参与基地研究工作)
姓名
年龄
学位
专业职称
单位职务
主要研究方向
入选人才计划情况

(倪琳)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结项报告书

(倪琳)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结项报告书

附件3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结项报告书
项目类别(在下列项目中选择一项):3
1.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
2.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
3.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4.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题研究项目
所属学科/专题:应用经济学
项目名称:“微时代”高校外贸实训课程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项目批准号:2017SJB2218
项目负责人:倪琳
项目依托学校: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盖章)
申请填报日期:2019年11月18日
江苏省教育厅制
2019年11月
一、项目基本情况
二、研究工作总结
三、结项成果摘要
四、项目经费支出情况
五、声明和授权
六、审核意见。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申报书【模板】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申报书【模板】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申报书
课题名称:
申报学科:
项目申报人:
所在学校:
申报日期:
江苏省教育厅制
填表说明
1.本表请认真如实填写。

2.项目名称一般不加副标题,关键词控制在三个以内。

3. 应用研究和综合研究预期成果形式必须包含研究报告,其他类需在划线处填写具体成果形式。

4.本表中近三年时间从2017年1月1日起算。

5.本表请用A4纸双面印制,左侧装订。

项目承诺书
1.本表填写的各项内容属实,没有知识产权争议。

2.如获准立项,同意在本表基础上,以项目任务书作为协议开展研究工作,并按填报的研究内容、完成时间和经费预算如期完成研究任务。

3.遵守省教育厅项目管理规定,自觉接受项目检查与监督管理。

4.同意结项时将本项目研究与调查的原始数据、资料等提交省教育厅,并由省教育厅在成果介绍和推广时无偿使用。

申报人(签章):
年月日
二、项目论证
四、经费预算(单位:万元)
11。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申请书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申请书

英文回答:Distinguished reviewers:The application for a project on philosophical and social scientific research in our school is to be submitted to your office, in the hope that it will be carefully reviewed and approved. The project aims to implement the party ' s educational approach,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philosophical and social scientific research at Jiangsu University, promote cross—disciplinary and academic innovation and contribute actively to the promo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As a leading university in Jiangsu province, my school has always focused on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and ismitted to developing high—level human resources with an international vision and innovation. The study topics covered in this application will help to enrich the research content of our school in the area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and to raise academic influence and social visibility. Here we sincerely invite the experts to review and look forward to your constructivements and guidance. It is hoped that the experts will be able to examine the application in an objective and impartial manner andpresent their views and rmendations that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agenda of the State.Here you go.Salute!尊敬的评审专家: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申请书拟提交给贵单位,希望能够得到您的悉心审阅和认可。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评审与管理办法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评审与管理办法

附件1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评审与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1〕31号)和《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深入推进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实施意见(2012—2020年)》(苏教社政〔2012〕9号)精神,实施杰出人才培养计划,提升我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结合我省高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以下简称“优秀社科创新团队”)的建设目标是:紧密围绕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目标,培育、建设、遴选一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构筑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高地。

第三条优秀社科创新团队申报条件1.优秀社科创新团队主要研究方向应符合国家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符合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需求。

2.优秀社科创新团队原则上应以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或省级以上重点学科为依托,有良好的建设条件和内外部发展环境,有较充足的科研经费。

应具有明显的行业领域优势,较好的校外合作资源。

3.优秀社科创新团队带头人应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较高的学术造诣和一定影响的教学科研成果,作风正派、治学严谨,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合作精神和凝聚力,在创新团体和本领域中有较强的学术影响力。

应是申报学校的在编在岗人员,原则上应具有正高职称,年龄一般不超过55 周岁。

4.优秀社科创新团队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

团队成员原则上3—10人。

其中,中青年成员应占有一定比例。

团队成员具有较强的团结协作精神、较丰富的人才培养经验、较强的科研能力、学术发展潜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鼓励团队积极吸纳优秀中青年成员,吸纳本领域优秀学者和优秀实际工作者作为兼职团队成员。

5. 优秀社科创新团队应围绕主要研究方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产出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在本领域有一定影响的创新成果。

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

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
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
申报表
基地名称:
基地类别:
申报高校:(盖章)
参与高校:(盖章)
依托单位:(盖章)
所属行业:
基地负责人(高校):(签名)
基地负责人(企事业单位)(签名)
填报日期:
填写说明
1.本项目申报须附学院或学校与基地依托单位正式签订的《合作培养协议书》,作为申报支撑材料;
2.申报表中各项内容用“小四”号仿宋体填写。表格空间不足的,可以扩展。
1.实践基地总体情况
校外实践基地
名称
基地依托单位
基地依托单位地址
基地建立时间
基地所面向的
主要学院
年接待实践
学生人数
是否签订正式的合作协议
协议签订时间
协议合作
年限
基地依托单位基本情况
法人代表
联系人
联系人电话
联系人所在
部门及职务
单位性质
主管单位
企业高级职称以上人数
企业中级职称
以上人数
基地指导教师


总数(人)
序号
姓名
出生年月
学历
学位
专业技术职务
承担任务
学校/企业
1
2
3
4
8.保障条件
(双方经费投入保障、制度保障、教学质量保障)
9.经费预算及依据(建设项目含实践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等,学院根据实际需要自行确定项目名称)
序号
项目
经费测算依据
金额
(万元)
1
2
3
合计
10.学校意见
(盖章):年月日
3.基地的建设思路
3-1.建设思路、建设内容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申报书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申报书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一般项目申报书
课题名称:
所属一级学科:
项目申报人:
所在学校:
申报日期:
江苏省教育厅制
填表说明
1.本表请认真如实填写。

2.封面上的“所属一级学科”名称请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13745-2009(人文社科类)。

数据表中的所属学科请填至二级学科或三级学科。

3.预期成果形式最多填写2项,包括:专著、系列论文、研究报告等,其他类需注明具体成果形式。

4.本表中近三年时间从2017年1月1日起算。

5.本表用A4纸双面印制,左侧装订。

项目承诺书
1.本表填写的各项内容属实,没有知识产权争议。

2.如获准立项,同意在本表基础上,以项目任务书作为协议开展研究工作,并按填报的研究内容、完成时间和经费预算如期完成研究任务。

3.遵守省教育厅项目管理规定,自觉接受项目检查与监督管理。

4.同意结项时将本项目研究与调查的原始数据、资料等提交省教育厅,并由省教育厅在成果介绍和推广时无偿使用。

申报人(签章):
年月日
(B表)
备注:本表作为论证活页与申报书分开装订,并夹在申报书中;表中不得直接或间接透露个人和单位信息,否则取消申报资格。

三、完成项目的条件和保证
四、经费预算(单位:万元)
五、学校意见
六、教育厅审核意见。

(倪琳)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项目结项报告

(倪琳)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项目结项报告

(倪琳)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项
目结项报告
项目背景
本项目旨在对江苏高校进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以推动该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项目目标
1. 研究江苏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现状和问题。

2. 提出针对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改进方案。

3. 推动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交流与合作。

项目方法
1. 文献调研:对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

2. 实地调查: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3. 数据分析:对调研和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问题和趋势。

4. 专家咨询: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项目,提供专业意
见和建议。

项目成果
1. 项目报告:撰写一份详尽的项目报告,包括研究结果、问题
分析和改进方案等内容。

2. 学术论文:根据研究成果撰写学术论文,并提交相关学术期
刊进行发表。

3. 学术会议:分享项目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并进行交流与讨论。

4. 合作交流:与其他高校或研究机构建立联系,进行合作研究
和学术交流。

结项总结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和调查,我们深入了解了江苏高校哲学社会
科学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案,并在学术论文和学术会
议上分享了项目成果。

此外,我们还与其他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
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今后的研究和交流奠定了基础。

感谢各位专家学者和团队成员在项目中的辛勤付出和支持!。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06.05.29•【文号】教社科[2006]2号•【施行日期】2006.05.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教社科[2006]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为进一步繁荣发展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加强和改进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管理,提高项目研究质量,我部在总结科研项目管理经验和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对1996年印发的《国家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制定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将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我部。

附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教育部二〇〇六年五月二十九日附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推进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加强和改进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简称教育部社科项目)管理,提高项目研究质量,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教育部社科项目管理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应用研究,鼓励对策研究,支持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注重成果转化,大力提高科研质量和创新能力。

第三条教育部社科项目管理贯彻“科学、公正、高效”的原则。

规范管理,择优立项;集中征集选题,集中申报,集中评审,集中公布结果;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扶持青年社科研究工作者和边远、民族地区高等学校有特色的社科研究。

第四条教育部社科项目实行分级管理。

教育部负责制订社科研究中长期规划和课题指南;制订项目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组织项目申报和评审立项;布置项目中期检查及验收结项;负责重大项目的成果鉴定等工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申请评审书基地名称课题名称学科门类课题负责人所在学校(盖章)所在院、系、所年月日申请日期年月日计划完成日期教育部社科司制二○一五年九月填表说明1、填写《申请评审书》前,请仔细阅读《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2006修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

2、《申请评审书》必须按有关要求如实填写,数据要有原始凭据,文字应明确严谨。

3、课题论证要紧紧重点围绕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新部署,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紧扣学术前沿。

4、本表各栏除特别规定外,均可以自行加行、加页。

5、本表所列经费单位,一律为万元。

6、《申请评审书》用A4纸单面打印并签字并盖章,统一左侧装订。

7、其他注意事项,详见各表脚注。

8、封面“基地名称”须填写基地所在学校及基地名称,如:“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

9、学科门类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9年公布的《学科分类与代码》填写。

学科门类填写到三级学科,无法填写三级学科的,填写二级学科。

学科门类登录人文社科网--常用速查中查询。

目录一、研究队伍情况……………………………………………………()表1、课题负责人情况………………………………………………()表2、课题组成员情况………………………………………………()表3、课题组主要成员情况(之一)………………………………()课题组主要成员情况(之二)………………………………()二、课题论证…………………………………………………………()表4、本课题研究的意义……………………………………………()表5、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表6、本课题的总体框架、结构、研究目标和基本内容…………()表7、本课题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调研计划、研究进度……()表8、本课题拟突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及主要创新之处…………()表9、研究资料准备情况及仪器实验设备等科研条件…………()三、课题研究时间和研究成果……………………………………()表10、中期研究成果的形式、完成时间及使用去向……………()表11、最终研究成果的形式及使用去向…………………………()四、申报课题的经费预算及用途…………………………………()五、主管部门意见…………………………………………………()表12、学校担保意见………………………………………………()表13、学校上级主管部门意见……………………………………()注:已填写表1课题组负责人和表3的课题组主要成员亦填写本表。

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方案

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方案

现有员工人数
70
近三年年均接待实习大学生人数
200
企业高级以上职称人数
5
企业中级职称以上人数
20
现有与学院合作情况
序号
合作学院
主要内容
XXXXX 技术有限公司
实习基地
XXXXXX 路 228 号
XXXXXX
2010。10—2015.10
1027 平方米
在校生数
774

32
16 15 1 15目标、建设思路、主要举措、建设进度、预期成果、实践 形式、实践内容、接纳学生数量等)
总 数(人)
其中:高级职称教师数(人)
专任教师 师资队伍
中级职称教师数(人) 初级职称教师数(人)
具有行业企业经历的教师(人)
具有高级工、技师、工程师等职称的教师(人)
兼职教师总数(人)
10 人(包括校外挂职)
本基地近三年接纳学生人数 本基地近三年年均为社会培训人次
300 人次 150 人次
现有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状况(主要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测控
专业基础实验 (演示性、原理性、验证性)
认知实习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工程应用 教师
三年级 (下)学期
三年级 (上)学期
专业基础 教师
二年级
一年级
工程实践平台
实践递进过程
团队师资
图 2。 多层次递进的实践体系结构
III 加强校企产学研合作,提升双师型队伍技术水平 产学研合作是保持校企紧密联系的重要平台,XXXX 高校和企业互惠互利、共 同进步,才能使合作形式得以坚实发展。 校企合作机制的确定包括学校实践教学团队的组合。从事实践教学的师资对 工程技术比较了解,对产品开发及技术难题攻关有热情有兴趣,具有产品市场化有 一定的前瞻能力;通过到企业承担技术顾问或兼职,与企业产生广泛的联系;另 外,企业在产业结构上属较合理,属于朝阳产业,与对应的专业相关性大,技术力 量雄厚。学院需要培养和引入一批双师型人才,努力提升双师型队伍的技术水平. 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实习中的实践教学环节,聘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走入课堂,给 学生带来实践性强的专业知识。 IV 建立并完善实习基地激励制度,促进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可持续发展 为了鼓励校企双方的基地管理团队、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建设与管理好校外 实践教学基地,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合格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做好保障工作,采取 基地建设工作量化考核,及时发放工作补助,开展基地建设与管理评优和基地评估 活动,奖励优秀基地建设与管理者、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鼓励教师能根据教育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
江苏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
建设任务书
校外研究基地名称
校外研究基地负责人
所属高校(盖章)合作单位(盖章)
基地建设周期:2012年1月至年月
江苏省教育厅制
基地负责人承诺
本人作为基地负责人,对所填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承诺本基地研究坚持政治的严肃性、研究的科学性、学风的规范性,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

将遵守省教育厅有关校外研究基地管理规定,自觉接受检查与监督管理。

同意在基地验收时将本基地研究与调查原始数据、资料等提交省教育厅,并由省教育厅在成果介绍和推广时无偿使用。

在发表和使用本基地研究成果时,明确标注江苏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的全称。

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说明
《江苏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建设任务书》由基地负责人根据《江苏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申请书》有关内容填写。

省教育厅将以此作为校外研究基地建设经费拨款和考核验收的重要依据。

1
一、校外研究基地基本信息表
2
二、校外基地研究队伍
3
三、校外研究基地建设规划
4
四、校外研究基地建设期内研究课题(一般不少于2项)(一)研究课题概况
5
(二)研究课题预期成果和进度安排
注:1.研究课题概况主要依据申报书填写,如有变化请加以说明。

2.研究课题二、研究课题三可根据此表自行加页。

6
五、经费使用情况
7
六、相关单位意见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