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防治专项安全技术措施详细版

合集下载

地表水防治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地表水防治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禹州九华山矿业有限公司地表水防治专项安全技术措施一、概况鹤煤十矿位于鹤壁市老区最南部,距市区中心约9公里。

矿井地理坐标为东经114°11′29″~114°13′04″;北纬35°47′30″~35°50′34″。

矿井采用地下开采的方式,主井(+150)、付井(+149.5)、风井(+180)单水平上下山开拓,开采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二1煤层,开采方式走向长壁采煤法。

十矿生产划分以-575m以上为第一生产水平,-575m 至-800m为第二生产水平,采区划分主要依据井筒为界,向北向南两翼依次排开。

矿井现生产水平为-575m水平。

采区以断层为界,南、北、中翼开采。

目前采煤工艺主要有分层炮采和放顶煤两种,矿井产品为原煤。

目前,矿井开采11、12、13三个采区。

本区属北暖温带大陆性干旱季风气候,夏热冬冷,四季分明。

据鹤壁市气象站1958~2000年观测资料统计:气温:最高气温42.3°C(1967年6月4日),最低气温-15.5°C(1967年1月15日);年平均最高气温15.3°C(1961年),年平均最低气温13.1°C(1964年),平均气温14.5°C。

湿度:年平均绝对湿度为11.63毫巴,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0%。

降雨量:年最大降水量为1394.1mm(1963年),年最小降水量为266.6mm(1965年),年平均降水量为649.55mm;6、7、8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

月份最大降雨量为699mm(1963年8月),最大日降雨量为249.5mm(1963年8月8日)。

蒸发量:最大蒸发量2695.0mm(1965年),最小蒸发量1637.4mm(1990年),年平均蒸发量2091.97mm;蒸发量远远大于降雨量。

流经矿井南部的唯一大河——淇河,这段河床宽处超过100m,坡降约0.3%,水流平缓,局部出现有小的河漫滩。

地表防治水技术方案(五)

地表防治水技术方案(五)

地表防治水技术方案实施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地表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水污染不仅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环境,也对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因此,地表防治水技术方案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工作原理:地表防治水技术方案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水质的改善和保护:1.水源保护: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防止污染物进入水体。

2.污水处理:建设和完善污水处理厂,对污水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

3.水体修复:对已经受到污染的水体进行修复,恢复水质。

4.水环境监测:建立水环境监测系统,及时监测水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实施计划步骤:1.制定方案:根据当地的水资源状况和污染情况,制定相应的地表防治水技术方案。

2.建设设施:根据方案,建设相应的水处理设施和监测系统。

3.实施措施:根据方案,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水源地进行保护,进行污水处理,进行水体修复,进行水环境监测。

4.定期评估:定期对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适用范围:地表防治水技术方案适用于各种地表水污染问题的治理和防护,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等各种水体。

创新要点:1.综合治理:采用综合治理的方式,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相应的方案。

2.技术创新:引入新的技术手段,提高水处理和修复的效率和效果。

3.系统建设:建立完善的水环境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水质状况,及时发现问题。

预期效果:通过地表防治水技术方案的实施,预期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改善水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水体的质量。

2.保护水资源: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防止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3.保护生态系统:减少水污染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

达到收益:1.经济收益:改善水质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社会收益: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优缺点:地表防治水技术方案的优点包括综合治理、技术创新、系统建设等,可以有效地改善水质和保护水资源。

地测防治水复工后保障安全技术措施

地测防治水复工后保障安全技术措施

地测防治水复工后保障安全技术措施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禹州市花石煤业有限责任企业2022、3、1防治水安全技术举措为搞好我矿防治水工作,完全根绝水害事故,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特拟订防治水安全技术举措以下:一、成立健全防治水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专布防治水办公室,同志兼任防治水办公室主任。

二、防治水举措(一)地面防排水1、增强雨季防水工作,成立防洪组织和防洪队伍,配齐防洪工具及防洪资料,拟订防洪举措。

2、搞好全矿生活区、工业广场防洪、防建筑物坍毁及排水渠的清挖和保护工作。

3、由生产科、技术科、安全科负责检查影响我矿安全的地面塌陷区裂痕,并对可能造成洪水渗透井下的地面裂痕进行充填压实。

4、装备平面防治水专用工具,锨、镢头各50张,雨衣、胶鞋各50双,水泵三台,电缆1000米,坑木100余方,编织袋1000条,矿灯50盏,手电50盏,做到有恃无恐。

5、雨季时各井口要备足砂袋,预防洪水灌入,影响我矿安全。

6、成立专职防汛抢险小分队,抢险小分队由年富力强、有丰富经验的老工人30余名构成,分红三班,明确责任,在矿24小时严阵以待,并按期对防汛小组人员进行各样训练,组织防汛演习,提升防汛抢险队员的素质,使之达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二)井下防治水举措1、顶板水的防治举措(1)在采面回采过程中要求:A、严格坚持“有采必探,先探后采”探放水制度,做好探放水工作。

B、放净顶煤,保证顶板水顺利流出,并做好切巷导水工作。

C、对上、下付巷水渠增强保护,实时消除水渠淤煤、杂物,保证水流通畅。

D、增强切巷及上、下付巷超前支护段工程质量管理,特别是增强采面涌水段煤墙和老塘管理,打双层荆笆,三排柱下一定站道木。

E、采煤队要增强水情观察,实时正确地向调动室报告。

(2)在掘进过程中要求:A、严格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探放水制度。

B、地质人员常常下井观察、采集地质资料,实时展望前面地质结构状况。

D、紧跟迎头铺设水槽,做好排水工作。

地面水防治安全技术措施

地面水防治安全技术措施

地面水防治安全技术措施
地面水防治安全技术措施
为了进一步作好本矿的地面水防治工作,防止与减少雨雪和地面水大量流入矿井,同时坚持地面和井下工程相结合,多种防治水方法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水方针,保证矿井安全生产不受水害,特制定本地面水防治安全技术措施。

1、合理确定井口位置。

井口和工业广场内主要建筑物的标高必须高出当地历年的最高洪水位,这样即使雨季山洪爆发,甚至达到最高洪水位时,地表水也不至于灌入矿井或冲跨地面建筑物。

2、填堵通道。

为防止雨雪水渗入井下,在矿区内采取填坑、补凹、整平地面或建不透水层等措施。

3、挖沟排(截)洪。

位于山麓或山前平原的矿区,常有山洪或潜流进入,而淹没井口和工业广场,或增大矿井涌水量。

因此我矿已经在距矿区以外的山前,修筑了防洪坝,以保证山麓或山前发洪水时,把洪水排离矿区保证矿区的安全。

为了进一步作好矿区地面水防止工作,我矿在矿区范围内,又修建了一条防洪渠在大雨来临时,保证矿区内的洪水及时排除,已确保我矿的安全生产。

4、整治河流。

我矿矿区范围内无河流,只有矿区范围以外的东边,有一条煤窑沟河。

因此在井下掘进的过程当中必须严格执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5、矿区外围以防为主,防排结合。

在可能往井下漏水的灰岩露头周围用排洪沟构成排洪圈包围井田。

6、严格执行从井下着眼,井上着手,远近结合,以防为主防排治相结合的防治水方针。

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制定部门:某某单位
时间:202X年X月X日封面页
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安全事关每个家庭的幸福,熟悉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安全技术措施,制定安全计划方案,做好单位安全培训,加强安全知识学习及考试更是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您浏览的《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正文如下:
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1、坚持l有疑必探,先探后掘l的防治水原则。

施工中时刻注意地质条件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

2、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有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突水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立即报告矿调度室,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3、采掘工作面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确定探水线进行探水:
(1)接近水淹或可能积水的井巷、老空时。

(2)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溶洞和导水陷落柱时。

(3)打开隔离煤柱放水时。

(4)接近可能与河流、湖泊、水库、蓄水池、水井等相通的断层破碎带时。

(5)接近有出水可能的钻孔时。

(6)接近有水的灌浆区时。

(7)接近其他可能出水地区时。

经探水确认无突水危险后,经防治水部门同意,方可前进。

4、如水灾事故已经发生,跟班干部应及时将受水灾威胁人员按照避灾路线撤到安全地点。

5、对于每条施工巷道均应有水沟跟随,并保持畅通。

6、工程开工或因探水需要而停头后要恢复施工,必须经防治水领导批准。

7、接近老空区或排放被淹井巷积水,探水或放水应编制专项措施与施工措施一并贯彻执行。

地表水防治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地表水防治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地表水防治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姓名:XXX部门:XXX日期:XXX地表水防治专项安全技术措施一、概况登封市嵩基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登封市徐庄乡杨沟村,行政隶属登封市徐庄乡管辖。

地理座标为:东径113°05′43″~113°07′33″,北纬34°18′47″~34°19′36″。

矿区西北距登封市约35km,东南距禹州市约45km,北距郑(州)—少(林)—洛(阳)高速公路25km,阜登铁路10km,豫31省道从矿区东部通过,西距25km 为207国道。

该矿区至徐庄乡以及其它乡镇均有柏油公路,纵横成网,交通极为便利。

本区属北暖温带大陆性干旱季风气候,夏热冬冷,四季分明;矿井始建于1997年,1998年建成投产,2005年经过资源整合和技术改造,设计年产量15万吨,技改后的井田面积1.7305km2,储量222.1万吨,可采储量123.12万吨,服务年限6.6年,立井开拓。

共开立井三眼:(主井、副井、安全出口)。

主井:x=3799574 Y=38417880 Z=+425m副井:x=3799550 Y=38417850 Z=+428m安全出口:x=3799037 Y=38417204 Z=+455m主、副井井深236米,井筒直径为3.4m,混凝土浇灌,安全出口井深135米,井筒直径3.0米,混凝土浇灌。

2007年8月登封市煤炭局批复了联合试运转,2008年3月进行了安全设施验收,2008年8月取得了安全生产许可证,2009年8月登封市煤炭管理局批复了竣工验收,2009年11月取得了煤炭生产许可证,经过近几年的开采,还有剩余储量177.54万吨,剩余可采储量93万吨。

该矿为股份制企业,现有职工450人,其中;井下职工340人,各类专业管理人员50人,固定资产5000万元,隶属于嵩基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法人、屈松记、矿长:侯天西。

本矿所开采的是二叠系山西组二1煤第 2 页共 6 页层,该煤层结构简单,煤层厚度1.3m~3.5m,平均厚度2.5m,煤层倾角6~12°,层位、厚度稳定,属中灰、特低硫、高发热量的贫煤,该矿区二1煤层顶、底板为砂岩、页岩,矿井为单水平开拓,中央并列式通风,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采煤,全部跨落法管理顶板,回采工作面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π型工字钢长梁支护,井下现有1个采煤工作面和一个掘进工作面,矿井正常涌水量25m³/h,最大涌水量50m³/h,瓦斯等级为低沼矿井,煤尘有弱爆炸性,煤层自燃性为三类。

地表水防治措施

地表水防治措施

地表水防治措施为了防止地表水威胁矿井,加强地表水防治水工作,防止煤矿地表水害事故的发生,保障矿井和职工人身安全,特制定地表水防治安全技术措施:一、地表水概况:本矿的地表水主要是第四系孔隙潜水。

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靠大气降水、河流补给,由于第四系孔隙潜水含水层的底部为分布稳定的粘土隔水层,因此,基岩裂隙承压水在露天区内对第四系孔隙潜水无补给。

大气降水在不同地段渗入补给强度各异,大部份直接入渗补给潜水,其余降水形成地表迳流或湖泊。

二、成立防治水组织机构总指挥:矿长副总指挥:总工程师及各专业分管矿长成员:各专业副总及科室区队主要负责人三、建立防治水工作面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主要负责人是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者,负责解决防治水所需的人、财、物等,总工程师负责防治水工作的技术环节。

四、配齐满足防治水工作的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及防治水专业队伍。

所配备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具备一定的专业质。

五、矿井技术人员应及时收听天气情况,如遇大雨或暴雨,必须向矿领导通报,并按照《暴雨期间停产撤人制度》执行。

六、每次降大到暴雨后,必须派专人检查矿区及其附近地面,发现有新的裂隙、沉陷要及时充填。

七、雨季对地表裂隙等容易渗入矿井的导水通道进行检查,对裂隙、塌陷要及时充填;对地表水害威胁矿井生产,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地表水涌入矿井。

八、每年雨季前必须对本单位的“雨季三防”工作进行全面的检查,对“雨季三防”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确保“三防”抢险设备、物资及车辆,准备齐全到位,特别是抢险设备,工业广场内各要害场所要储备充足,全部进行试验,确保处于良好状态,并存放在非常仓库内,不得擅自挪作他用。

九、加强对地表水及坑下涌水的水文观测,和充水性分析,特别注意预防雨季洪水涌入矿坑,及时做好水情预测预报工作。

十、地面防、排水工作是防止与减少地表水大量流入、渗入矿井的重要措施,堵塞涌水通道和排除地面积水工作要进行调查研究,摸清情况,督促落实计划。

地表水防治措施

地表水防治措施

邻水县福兴煤业有限公司地表水防治措施地面防治水是在地面修筑一些防排水工程,防止降雨汇集的水和地表水涌入工业广场或通过渗漏区进入井下的重要措施,是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

根据本矿过去所掌握的实际情况以及四川省地质勘查开发局化探队对矿井水文地质考察、观测、分析、论证,为了能够安全生产及时消除水患,防止煤矿水事故的发生,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特制定地表水防治措施:1.必须查清矿区及其附近的地面水流系统的汇水、渗漏情况、疏水能力和有关水利工程的情况,因地制宜,统筹安排,制定蓄、疏、防、排相结合的防治措施。

2.井口和工业场地内主要建筑物的标高,必须高出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

在山区还必须避开泥石流。

滑坡等地段。

低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的井口及建筑物,必须修筑堤坝、沟渠,疏通水路或采取其它排水的有效措施。

3.严禁本矿或小煤矿开采煤层露头的防水隔离煤柱;4.容易积水的地点应修筑沟渠,排泄积水。

修筑沟渠时。

应避开露头、裂缝和透水岩层。

特别低洼地点不能修筑沟渠排水时,应填平压实;如果范围大大无法填平时,可建排洪站排水,防止积水渗入井下。

4.矿井受河流、山洪威胁时,必须修筑堤坝和泄洪渠,防止洪水侵入。

5.漏水的沟渠和河床应及时堵漏或改道。

地面裂缝和塌陷地点必须填塞。

6.雨季每次降雨后,必须派专人检查矿区及其附近的地面有无裂缝、老窑陷落和岩溶塌陷等现象。

发现漏水情况,必须及时处理。

7.山区的煤矿存在山洪袭击和滑坡危险的地段,可能威胁矿井安全时,必须采取开挖截水沟和防止滑坡措施。

8.矸石、炉灰、垃圾等杂物,不得堆放在山洪、河流可能冲刷到的地方以免冲到工业场地和建筑物附近,淤塞河道、沟渠以及排水涵洞。

9.使用中的钻孔,必须在孔口加盖封好。

报废的钻孔必须及时封孔,防止地表水和含水层的水流入井下。

10.在+525m回风井和+383m主平硐搞好排水工程,防止山洪从井口灌入井下,填堵采掘活动引起的地表沉降、开裂、塌陷而形成的通道,造成灾害。

地表防治水技术措施

地表防治水技术措施

地表防治⽔技术措施***煤业有限公司地表防治⽔技术措施2012年地表防治⽔措施⼀、地表⽔防治设计依据1、地形、⽔系和汇⽔⾯积本井⽥地处⼤同向斜的东南翼,⼝泉⼭脉西部⾼坡,半⾼坡地段,北部⼤部分地区为黄⼟覆盖,东南部基岩出露明显,冲沟较为发育⽽⽆地表⽔体。

地表迳流主要来源于⾬季⼭洪瀑发,且时间短暂,⾬后排泄很快,⼊渗量⼩。

据调查主井⼝附近最⾼洪⽔位标⾼为 1290.00 m,主井⼝标⾼为1360.00 m,回风井⼝附近最⾼洪⽔位标⾼为 1300.00 m,回风井⼝标⾼为1399.00 m,现在设计的副井⼝附近最⾼洪⽔位标⾼为1186.00 m,副井井⼝标⾼为1243.00m,主、副、风井井⼝位置均位于最⾼洪⽔位线之上,洪⽔对井⼝⼀般情况下没有影响。

本矿地表为缓坡状地形,⽆⼭塘,⽆汇⽔现象。

2、⽔⽂地质、地质灾害、开采塌陷和裂隙对矿井的影响(1) 井⽥⽔⽂环境对矿井的影响井⽥地处晋北⾼原,属于中低⼭和黄⼟⾼原丘陵地带,基岩出露⾯积较⼤,沟⾕较发育。

地形最⾼点位于井⽥西南部的⼭顶标⾼为1656.70m,最低点在井⽥的东北⾓标⾼1375.00m,最⼤相对⾼差为281.70m。

地形总的⾛向为西南⾼东北低,井⽥内覆盖的黄⼟,由于长期受⽔流的冲蚀切割,区内沟⾕较发育,多呈树枝状展布。

本区属于海河流域永定河⽔系,桑⼲河⽀系,井⽥内⽆⼤的地表⽔体,只有⼀条黄⼟冲沟与⼝泉河相通,但常年⽆⽔,只有在⾬季才有短暂洪⽔排泄。

⼝泉河为本区域的主要河流,全长54km。

流域⾯积216km2,河宽100-300m,平⽇⼲涸⽆⽔,为渗漏层河床,⾬季时最⼤洪⽔量可达600m3/t,但距本井⽥很远,对本矿井没有威胁。

井⽥内地表⽆其它地表⽔体,众多沟⾕仅在汛期有洪⽔流泄,炭窑峪富⽔性贫乏属弱贫⽔区;地下⽔主要有松散岩类孔隙⽔,碎屑岩类裂隙⽔及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

(2)开采后对矿井的影响煤层之上含⽔岩组主要为⼤同组的砂岩,煤层开采前赋存有碎屑岩类裂隙⽔,随着煤炭⽣产迅猛发展,受煤矿采煤矿坑⽔排⽔量影响及煤层开采后顶板冒落、裂缝、下沉、松驰扰动,含⽔岩组结构遭到破坏,地下⽔多沿采动裂隙产⽣垂直下渗,其排泄途径主要是⼈⼯排泄(矿坑排⽔),⽬前该含⽔岩组趋于半疏⼲扰动状态,煤层开采对该类地下⽔影响较重。

地表防治水技术方案(二)

地表防治水技术方案(二)

地表防治水技术方案实施背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地表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传统的水处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水质要求,因此需要开发新的地表防治水技术方案。

工作原理:地表防治水技术方案主要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手段来净化地表水。

其中物理处理包括过滤、吸附等方法,化学处理包括氧化、沉淀等方法,生物处理包括生物降解、植物净化等方法。

实施计划步骤:1.调查和评估:对地表水污染情况进行调查和评估,确定治理的重点和难点。

2.设计方案:根据调查和评估结果,制定地表防治水技术方案的设计方案。

3.实施方案: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地表防治水技术方案的实施工作,包括建设水处理设施、投入治理材料等。

4.运行和维护:对已建设的水处理设施进行运行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和有效治理地表水污染。

适用范围:地表防治水技术方案适用于各类地表水污染,包括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城市污水等。

创新要点:1.综合治理:通过综合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手段,提高地表水污染的治理效果。

2.环保材料:采用环保材料作为治理材料,减少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3.自动化控制:引入自动化控制技术,提高地表防治水技术方案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预期效果:通过地表防治水技术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净化地表水,提高水质,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

达到收益:1.保护健康:改善地表水质量,减少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

2.保护环境:减少地表水污染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3.节约资源:通过地表防治水技术方案的实施,可以循环利用水资源,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优缺点:优点:地表防治水技术方案可以有效净化地表水,提高水质,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

缺点:地表防治水技术方案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运行和维护成本较高。

下一步需要改进的地方:1.提高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地表防治水技术方案的技术水平,提高水质净化效果。

2.降低成本:通过技术创新,降低地表防治水技术方案的运行和维护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加强监管:加强对地表水污染治理工作的监管,提高治理效果的可持续性。

地表水害防治综合措施

地表水害防治综合措施

地表水害防治综合措施第一节总则1、及时进行地表水文地质调查:必须及时查清矿区及其附近地面水流系统及渗漏情况,掌握当地历年降水量、山洪分布和最高洪水位资料,建立疏水、防水、排水系统。

2、井口附近或塌陷区内外的地表水体可能溃入井下。

必须采取措施:容易积水的地点应修筑沟渠,排泄积水,对较低洼地点、塌陷区及地面裂隙应及时进行充填压实;排到地面的矿井水,必须妥善处理,避免再渗入井下;每次降大到暴雨时和降雨后,必须派专人检查矿区及其附近地面有无裂缝、老窑陷落及岩溶塌陷等现象,发现漏水情况,必须及时处理。

3、为了防止雨水渗入到井下,在矿区内采取填坑、补凹、整平地表、修筑排洪沟等措施。

另外为防止山洪爆发及地表水不至冲垮地面建筑物,应及时清理地表排水沟渠。

4、井口上方,地面工业广场建筑物周围等修筑排截水沟,进行截排水5、严禁将矸石、炉灰、垃圾等杂物堆放在山洪、河流可能冲刷到的地段。

6、井口标高是否高于历年最高洪水位需进一步进行实际了解,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地表水涌入井下第二节加强“雨季三防”工作为进一步加强防治水工作,建立健全防范暴雨洪水引发事故灾难的组织机构和机制,确保煤矿安全,特编制“雨季三防”措施,请严格遵照执行。

组长:矿长副组长:技术负责人成员:生产矿长、安全矿长、技术科长、机电科长、安全员、瓦斯检查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技术课,由技术科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雨季期间领导小组严格按照工作安排内容组织,各成员积极配合,认真做好协调指挥,统一布置。

2、工作安排1、健全完善防治水的有关管理制度、措施,并贯彻落实。

(责任人:技术负责人,完成时间: 2 月15 日)2、3月18日前对相邻矿井和废弃小窑、采空区的情况进行调查、核对,并在井上、下对照图上标出位置、开采范围、积水情况,制定有针对性措施。

3、对矿井所需的排水设备、防洪材料、避雷设施、供电设备,按计划要求提前预算、购买,保证矿井“三防工作的正常开展。

4、3月20日前对矿井的供电设备、供电路线、备用电源、排水设备、管路等进行全面的检查,发现问题和隐患要及时检修处理,对计划安装的水泵、电缆、管路安装结束,保证矿井供电、排水系统正常。

地表防治水技术方案(三)

地表防治水技术方案(三)

地表防治水技术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地表水资源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污染和短缺问题。

为了保护和利用地表水资源,提高水环境质量,地表防治水技术方案应运而生。

二、工作原理地表防治水技术方案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对地表水的保护和治理:1.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对地表水的水质、水量等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2.引入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对污染源进行有效治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3.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调度,合理利用和分配地表水资源;4.推广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循环利用技术,减少对地表水的需求;5.加强对地表水环境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地表水环境的重视和保护意识。

三、实施计划步骤1.制定地表防治水技术方案的实施计划,明确目标和任务;2.建立地表水监测体系,包括监测站点的选择和布设,监测参数的确定等;3.引入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对污染源进行治理,包括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等;4.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调度,制定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方案,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5.推广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循环利用技术,包括雨水收集利用、污水再生利用等;6.加强对地表水环境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地表水环境的保护意识。

四、适用范围地表防治水技术方案适用于各种地表水环境,包括江河湖泊、水库水源地、城市水源地等。

五、创新要点1.建立完善的地表水监测体系,实现对地表水的实时监测和评估;2.引入先进的水处理技术,提高水处理效率和水质净化效果;3.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调度,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分配;4.推广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循环利用技术,减少对地表水的需求;5.加强对地表水环境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地表水环境的保护意识。

六、预期效果通过地表防治水技术方案的实施,预期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提高地表水的水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2.保护和增加地表水资源的量和质;3.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4.提高公众对地表水环境的保护意识。

七、达到收益1.保护和改善地表水环境,提高水环境质量;2.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3.提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4.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简述地表水的防治措施

简述地表水的防治措施

简述地表水的防治措施地表水是指自然界中湖泊、河流、湿地等地表水体中的水资源。

由于人类活动和环境污染的影响,地表水质量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为了保护地表水资源,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从源头控制、治理技术和管理措施三个方面来简述地表水的防治措施。

一、源头控制源头控制是地表水防治的首要任务。

通过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减少污染物进入地表水体的量,可以有效地改善地表水质量。

具体的措施包括:1.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

农业是地表水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农田中的农药、化肥和畜禽粪便等都会被雨水冲刷进入地表水中。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可以采取合理施肥、耕地保护、农药使用规范等措施,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地表水的影响。

2. 控制工业废水排放。

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直接排放到地表水中会导致地表水质量恶化。

因此,加强对工业废水的处理和监管,建立健全工业废水排放标准和监测体系,是保护地表水的重要措施之一。

3. 加强城市污水处理。

城市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营养物和微生物等污染物,如果直接排放到地表水中,会导致水质恶化,甚至引发水源污染事件。

因此,加强城市污水的收集和处理,建设污水处理厂,实施生活污水的集中处理和再利用,对保护地表水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治理技术除了源头控制外,治理技术也是地表水防治的重要手段。

通过运用适当的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去除地表水中的污染物,提高水质。

常用的治理技术包括:1. 生物处理技术。

生物处理技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学功能,将水中的有机物、营养物等污染物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生物处理技术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人工湿地等。

2. 物理化学处理技术。

物理化学处理技术主要利用物理和化学反应的特性,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溶解性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

常见的物理化学处理技术包括沉淀、过滤、吸附、氧化等。

3. 高级氧化技术。

高级氧化技术是一种利用强氧化剂(如臭氧、过氧化氢、高价金属催化剂等)来降解水中有机物的技术。

地表水污染防治措施

地表水污染防治措施

地表水污染防治措施地表水是指来自河流、湖泊、水库等表层水体的水资源。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地表水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污染问题。

地表水污染不仅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还对生态系统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制定和实施地表水污染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地表水污染防治措施。

1. 加强污染源控制加强污染源控制是减少地表水污染的基本途径。

该措施主要包括:•严格执行排污许可制度:建立完善的排污许可管理制度,明确污染物排放标准和要求。

•推行污染源减排技术:鼓励和支持企业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减少污染物排放。

•实施污染源分类治理:根据不同污染源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治理方法和措施。

•完善环境监测体系:加强环境监测和数据收集,及时发现并追踪污染源。

2. 推动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节约合理利用和节约水资源是地表水污染防治的重要措施。

具体做法包括:•优化农业灌溉方式: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提倡雨水收集利用:在城市和农村建设雨水收集系统,用于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

•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开展水资源回用工程,将深度处理后的废水用于工业和农业用水。

•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调度:建立统一的水资源管理机制,合理调度和分配水资源。

3. 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地表水污染修复与生态保护息息相关。

以下是相关措施:•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保护和恢复湿地、湖泊等生态系统,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推动水生态修复:采用生态工程技术对受污染水体进行生态修复和生物治理。

•制定水域生态保护规划:合理划定水域的保护区域,禁止或限制一切破坏性的人类活动。

•强化水藻治理和水质调控: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水藻的生长,保障水体的优良水质。

4. 完善法律和政策体系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是地表水污染防治的重要保障。

以下是相关措施:•加强立法和政策衔接: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与国家和地方政策相衔接。

•提高法规执行力度:加强执法力度和监督检查,确保法规的有效执行。

地表水的防治措施

地表水的防治措施

地表水的防治措施地表水是指地表自然界中的水体,如河流、湖泊、水库等。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地表水污染日益严重,给人们的生活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是保护地表水资源的关键。

加强污水处理是防治地表水污染的基本措施之一。

污水处理厂应当建设完善,并且运行维护工作要得到重视。

对于工业废水的处理,应采取适当的技术手段,如生物处理、化学处理等,以确保废水排放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此外,还应推广家庭污水处理设施,引导居民正确处理家庭污水,避免直接排放到地表水中。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

农业生产中的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的使用,容易导致地表水的污染。

因此,农民在使用农药和化肥时应按照正确的方法和剂量使用,避免过量使用和随意排放。

此外,农田的合理规划和管理也是重要的防治措施,如合理选择农作物种植、科学施肥等,可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地表水的影响。

第三,加强工业污染的防治。

工业生产中的废水、废气等排放物质,对地表水的污染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因此,工业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污染物排放监测和治理体系,对工业废水进行预处理、中水回用等技术手段,以减少对地表水的影响。

同时,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和执法,对违法排放行为进行严厉处罚,以提高企业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加强地表水环境监测也是防治地表水污染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监测站点、采集水样等方式,对地表水的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地表水污染问题。

监测结果应及时向公众公开,提高公众对地表水污染问题的认识和关注度,引导公众正确使用和保护地表水资源。

加强宣传教育和法规制度的建设。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对地表水污染危害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行动能力。

同时,建立完善的法规制度,对地表水污染问题进行严格监管和处罚,形成有效的制约和激励机制,推动地表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落实。

地表水污染防治措施包括加强污水处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业污染防治、地表水环境监测以及宣传教育和法规制度建设等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GD/FS-8903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地表水防治专项安全技术
措施详细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地表水防治专项安全技术措施详细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

,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一、概况
登封市嵩基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登封市徐庄乡杨沟村,行政隶属登封市徐庄乡管辖。

地理座标为:东径113°05′43″~113°07′33″,北纬34°18′47″~34°19′36″。

矿区西北距登封市约35km,东南距禹州市约45km,北距郑(州)—少(林)—洛(阳)高速公路25km,阜登铁路10km,豫31省道从矿区东部通过,西距25km为207国道。

该矿区至徐庄乡以及其它乡镇均有柏油公路,纵横成网,交通极为便利。

本区属北暖温带大陆性干旱季风气候,夏热冬
冷,四季分明;
矿井始建于1997年,1998年建成投产,20xx 年经过资源整合和技术改造,设计年产量15万吨,技改后的井田面积1.7305km²,储量222.1万吨,可采储量123.12万吨,服务年限6.6年,立井开拓。

共开立井三眼:
(主井、副井、安全出口)。

主井:X=3799574 Y=38417880 Z=+425m 副井:X=3799550 Y=38417850 Z=+428m 安全出口:
X=3799037 Y=38417204 Z=+455m
主、副井井深236米,井筒直径为3.4m,混凝土浇灌,安全出口井深135米,井筒直径3.0米,混凝土浇灌。

20xx年8月登封市煤炭局批复了联合试运转,
20xx年3月进行了安全设施验收,20xx年8月取得了安全生产许可证,20xx年8月登封市煤炭管理局批复了竣工验收,20xx年11月取得了煤炭生产许可证,经过近几年的开采,还有剩余储量177.54万吨,剩余可采储量93万吨。

该矿为股份制企业,现有职工450人,其中;井下职工340人,各类专业管理人员50人,固定资产5000万元,隶属于嵩基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法人、屈松记、矿长:侯天西。

本矿所开采的是二叠系山西组二1煤层,该煤层结构简单,煤层厚度1.3m~3.5m,平均厚度
2.5m,煤层倾角6~12°,层位、厚度稳定,属中灰、特低硫、高发热量的贫煤,该矿区二1煤层顶、底板为砂岩、页岩,矿井为单水平开拓,中央并列式通风,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采煤,全部跨
落法管理顶板,回采工作面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π型工字钢长梁支护,井下现有1个采煤工作面和一个掘进工作面,矿井正常涌水量25m³/h,最大涌水量50m³/h,瓦斯等级为低沼矿井,煤尘有弱爆炸性,煤层自燃性为三类。

采矿许可证:4100000730436 有效期20xx年7月至20xx年3月
营业执照:410185100001993有效期20xx年11月至2027年11月
矿长资格证:MK41ZZS1351 有效期20xx年9月至20xx年9月
矿长安全资格证:11041010000103有效期20xx年6月至20xx年6月
安全生产许可证:(豫)MK安许证字(2008)012205有效期20xx年8月至20xx年8

煤炭生产许可证:204101850538有效期20xx 年11月至20xx年8月
二、地面水文地质条件
1、地形
本区为低山丘陵地形,区内地势呈东高西低,北高南低,最高海拔高为+515.2m,最低海拔高为
+352.2m,相对高差163.0m。

地面冲沟发育,有利于大气降水的迳流和排泄。

2、水系
本区属淮河流域颍河水系。

区内无常年性地表水流和水库等地表水体,仅出现雨季洪流。

3、气象
本区属大陆性半干旱型季风气候区。

夏、秋两季炎热多雨,冬、春两季寒冷干燥。

年降雨量381.1~
1059.3mm,一般600~800mm;降雨多集中在6~9月份,约占全年降雨量的65%。

年平均气温13.6℃,七月份最热,历年最高气温高达40.5℃;元月份气温最冷,历年最低气温达-14.1℃,最大冻土深度为25cm。

12月至翌年3月为降雪期,最大积雪厚度为20cm。

春、夏、秋三季以东北风,东风为主,冬季以西北风为主,冬、春季风力较大,最大风速可达24~40m/S(1955年)。

我矿工业广场地形为起伏较小的低缓丘陵,坡度在10°-20°之间,呈阶梯状,广场周围洼地、冲沟及谷地较为发育,有利于场地排水;矿区内无封闭不良钻孔。

三、安全技术措施
1.为了能够有效实施地表水防治专项安全技术措
施防止地表水水害发生对矿井安全生产造成威胁,特成立地表水防治水领导小组
组长:侯天西
副组长:侯红欣
成员:王玉乾闫随省孙胜豪李红军赵战标
郭学何少朴任宗友张彦峰李丰君
张会敏徐中伟王志荣樊战杰
领导小组下设地表水防治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调度室,调度室主任兼办公室主任,各科室要认真履行自身职责。

防治水办公室应当建立暴雨洪水可能引发淹井等事故灾害紧急情况下及时撤出井下人员的制度,明确启动标准、指挥部门、联络人员、撤人程序等。

当发现暴雨洪水灾害严重可能引发淹井时,应当立即撤出作业人员到安全地点。

经确认隐患完全消除后,方可恢复生产。

矿井在雨季前,应当全面检查防
范暴雨洪水引发事故灾难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

对检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落实责任,并限定在汛期前完成整改。

防治水工程应当有专门设计,工程竣工后由矿井总工程师负责组织验收。

2.矿井应当安排专人负责对矿井范围内地面塌陷和采掘活动进行检查,查清塌陷范围和裂隙大小,标注于井上下对照图上;对本井田范围内可能波及的周边废弃老窑、地面塌陷坑、采动裂隙以及可能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水库、湖泊、河流、涵闸、堤防工程等重点部位进行巡视检查。

当接到暴雨灾害预警信息和警报后,应当实施24 h不间断巡查。

在矿区每次降大到暴雨的前后,应当派专业人员及时观测矿井涌水量变化情况。

3.制定“雨季三防”地表水监控防范措施,成立专门防汛队伍,在雨季来临之前准备好雨季“三防”
物资,
4.矿井应当与气象、水利、防汛等部门进行联系,建立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

煤矿应当及时掌握可能危及煤矿及安全生产的暴雨洪水灾害信息,密切关注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信息,及时掌握汛情水情,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加强与周边相邻矿井信息沟通,发现矿井出现异常时立即向周边相邻矿井发出预警。

5.地面广场要定期检查疏通各排水系统,确保地面无积水,遇有外水时不能流向井口方向。

我矿主、付井口标高高于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故不受洪水和地表水威胁,为防止雨、水流入井内,应在矿井井筒附近储备防洪(雨)水粘土袋,在矿区内应采取填坑、补凹、整平地表或等措施,定期清理矿井工业广场以及周边地点的水沟;
专业实施方案/ Professional implementation plan 文件编码:GD/FS-8903
6.严禁开采煤层露头带的防隔水煤(岩)柱,在地表容易积水的地点,应当修筑沟渠排泄积水,修筑沟渠时应避开露头、裂隙和导水岩层,开采浅部煤层留设煤(岩)柱的上限具体参照《煤矿防治水规定》防隔水煤(岩)柱留设的尺寸要求标准。

7.对于漏水的沟渠(包括农田水利的灌溉沟渠)和河床,应当及时堵漏或者改道,地面裂缝和塌陷地点应当及时堵塞,进行堵塞工作时,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防止人员陷入塌陷坑内。

可在这里输入个人/品牌名/地点
Personal / Brand Name / Location Can Be Entered Here
-第1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