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工程地质课程期末复习思考题
工程地质 1、2、3章复习思考题
![工程地质 1、2、3章复习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060197f6c8d376eeaeaa313a.png)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1.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与研究方法2.什么是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的类型有哪些?3.什么是变质作用?引起变质作用的因素有哪些?4.什么叫做震级,什么叫做烈度,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5.基本烈度、场地烈度、设计烈度的概念1、工程地质学基本任务: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合理开发和妥善保护地质环境,使工程活动和地质环境协调相处是工程地质学的最基本任务。
主要任务:①阐明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并指出对建筑物有利的和不利的因素。
②论证建筑物所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作出确切的结论。
③选择地质条件优良的建筑场址,并根据场址的地质条件合理配置各个建筑物。
④研究工程建筑物兴建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预测其发展演化趋势,并提出对地质环境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建议。
⑤根据建筑场址的具体地质条件,提出有关建筑物类型、规模、结构和施工方法的合理建议以及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所应注意的地质要求。
⑥为拟定改善和防治不良地质作用的措施方案提供地质依据。
研究方法: 工程地质学的研究方与它的研究内容相适应的,主要有自然历史分析法、数学力学分析法、模型模拟试验法和工程地质类比法。
四种研究方法各有特点、应互为补充 综合应用。
其中自然历史分析法是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研究方法是其它研究方法的基础。
2、地质作用是指由于天然动力使地壳的形态、成分、结构和构造产生变化的作用。
天然动力主要包括内动力和外动力。
内力地质作用表现形式: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地震作用等。
(能量来源: 地球自转动能和放射性元素蜕变产生的热能)3、变质作用:地球内力引起岩石产生结构、构造以及矿物成分改变而形成新岩石的过程称为变质作用,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岩石称为变质岩。
影响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为:温度、压力和化学成分的加入。
4、震级:指地震的大小;是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
烈度:某一地区发生地震时地面及建筑物遭受破坏的程度。
工程地质勘察(专门工程地质学)课后习题总结(复习资料)
![工程地质勘察(专门工程地质学)课后习题总结(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d42815f4a7302768f993902.png)
第一章习题1、简述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基本任务、具体任务?答:目的是为工程建筑对象选择适宜的地质环境,从而为该工程在技术上的可能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提供保证。
并不致对地质环境产生不应有的破坏,以致影响工程本身和人类的生活环境。
基本任务是查明工程地质条件并研究查明工程地质条件的方法和手段、分析研究工程地质问题,为工程建筑的规划、设计和施工及建筑物的正常运行提供地质资料。
具体任务有6个方面:⑴查明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指出有利和不利条件⑵分析研究与建筑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作出定性和定量评价,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地质依据⑶选出工程地质条件优越的建筑场地⑷配合建筑物的设计与施工,提出关于建筑物类型、结构、规模和施工方法的建议⑸为拟定改善和防治不良地质条件的措施提供地质依据⑹预测工程兴建后对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制定保护地质环境的措施。
2、什么叫工程地质条件?包含哪几个因素?答:工程地质条件即工程活动的地质环境,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要素之综合。
包括六大要素:地形地貌条件、岩土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地质结构、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地质现象、天然建筑材料。
3、什么是岩土工程问题?什么是工程地质问题?简述工程地质学中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答:工程地质问题是指工程建筑与地质环境(可由工程地质条件具体表征)相互作用、相互矛盾而引起的、对建筑本身的顺利施工和正常运行或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地质问题。
工程地质学中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区域稳定性问题、岩土体稳定问题、与地下渗流相关的问题、与侵蚀淤积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
4、工程地质勘察使用哪些具体的勘察方法?答:⑴工程地质测绘⑵勘探与取样⑶原位测试与室内实验⑷现场检验与监测⑸勘察资料的室内整理5、为什么进行勘察阶段的划分?水电部门将勘察划分哪几个阶段?答:为保证工程建筑物自规划设计到施工和使用全过程达到安全、经济、合用的标准,使建筑物场地、结构、规模、类型与地质环境、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相互适应。
工程地质复习思考题(1)
![工程地质复习思考题(1)](https://img.taocdn.com/s3/m/ad3d0e2367ec102de2bd8972.png)
A.背斜直立褶曲 B.背斜倾斜褶曲 C.向斜直立褶曲 D.向斜平卧褶曲
8.(
)上盘沿断层面相对下滑,下盘沿断层面相对上升的断层称为
A.正断层
B.逆断层
C.平移断层
D.逆掩断层
9.(
)对岩层的地质构造进行野外观测时,常采用穿越法,沿垂直于岩层的走向路线
穿越观察,若观察到在地表出露的岩层无间断地从新到老、又从老到新重复对称出露,这种
4
⑵ 图中的褶皱属于向斜;通常根据区域性的角度不整合的时代来确定褶皱的形成年代; 该褶皱的形成年代晚于石炭系中统地层的形成,早于三叠系下统地层的形成。 2. 如图 2 所示,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包括哪几种?指出图中各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 图
中的褶皱属于背斜还是向斜?如何判断褶皱的形成年代?该褶皱其形成于什么年代? 和辉绿岩的形成年代相比,哪一个更早?
图 3 某地地质剖面图 【答】:(1) 地层之间接触关系包括: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假整合接触、侵入接触、沉 积接触等;白垩系地层与其下岩层的接触关系为不整合接触,泥盆系地层与奥陶系地层之间 的接触关系为假整合接触,石炭系地层与泥盆系地层、奥陶系地层与寒武系地层、寒武系地
5
层以及震旦系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为整合接触。
的地层。
2. 垂直于走向线,顺倾斜面引出一条直线,此直线在水平面上投影的方位角,称为岩层
的
。
3. 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向同一方向倾斜,其中一翼岩层倒转的褶皱称为
褶皱。
2
4. 水平岩层的地质分界线的弯曲形态与地形等高线的关系为
。
5. 中间出露的是新岩层、两翼依次出露的是相对较老的岩层的褶皱为 向斜
6. 节理按其成因可分为原生节理、
A.走向断层
工程地质第四、五、六章复习思考题
![工程地质第四、五、六章复习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901b796df5335a8102d2203a.png)
第四章复习思考题1.第四纪沉积物的一般特征2.地形与地貌3.垭口的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性;4.残积层、坡积层、洪积层的概念及其特点;5.河流的地质作用;阶地的概念及其分类。
1、第四纪沉积物的特征:(1)结构松散(2)富含化石(3)地层对比困难(4)人类活动迹象明显2、地形:专指地表既成形态的某些外部特征。
地貌:由于内外力地质作用,地壳表面形成不同成因、不同规律的起伏形态称为地貌。
二者的区别:地貌的含义更广,它不仅包括地表形态的全部外部特征,更重要的是还要分析其成因和发展。
3、垭口的分类:(1)构造型垭口:断层破碎带型垭口背斜张裂带型垭口单斜软弱层型垭口(2)剥蚀型垭口(3)剥蚀堆积型垭口1.1断层破碎带型垭口特点: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尽量避开,不宜采用隧道方案,一般以低路堤、浅路堑通过,以保证地面原有的稳定性。
1.2 背斜张裂型垭口特点:工程地质条件相对好一些,主要水文地质条件好,岩层相对稳定。
1.3 单斜软弱层型垭口特点:岩性较差,不宜大挖,以浅路堑或路堤形式通过,不宜深挖,宜优先采用隧道方案2.0剥蚀型垭口(最好的垭口类型)特点:以外力强烈剥蚀为主导因素所形成的垭口,其形态特征与山体地质结构无明显联系。
特点:松散覆盖层很薄,基岩多半裸露。
可采用隧道方案、中堑深挖等方式通过。
3.0剥蚀堆积型垭口特点:在山体地质结构的基础上,以剥蚀和堆积作用为主因素形成垭口。
垭口外形浑园,宽厚,松散堆积层较大。
道路多以低填或浅挖通过。
4、残积层、坡积层、洪积层的概念及其特点残积土:岩石风化后未经搬运而残留在原地的松散碎屑物质,称为残积土,由残积土组成的地层称为残积层。
特征:(1)易溶物质被淋滤(2)和母岩在成分上有直接的关系(3)颗粒大小不一,棱角明显(4)厚度变化较大工程性质:(1)疏松多孔,裂隙发育,厚度不均,作为建筑物地基时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过量沉降甚至承载力不够而破坏。
(2)由于多孔裂隙发育,又含粘土等软弱成分,透水性强,吸水后膨胀,软化,作为路堑边坡时可能产生滑塌,冲刷严重等现象。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复习思考题(全)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复习思考题(全)](https://img.taocdn.com/s3/m/8fdd724871fe910ef02df885.png)
第一篇地质学基础第一章地球的基本知识1.地球的圈层构造如何划分?答:以地表为界,地球可分为外圈层和内圈层,两者各有不停的圈层构造。
外圈层可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大气圈是指包围地球的气体,厚度在几万km以上,但占大气总质量3/4的大气是集中在地表以上10km的高度范围以内。
水圈是指地球表层的水体,大部分汇聚在海洋里,部分分布于河流、湖泊、沼泽、冰川一级地球表层的样式和土层的空隙中。
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生存和活动的范围。
地球的内圈层又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核位于深约2800km的古登堡面一下直到地心,主要由比较常见的铁、硅、镍溶解体组成。
地核和地壳之间称为地幔,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壳。
(外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内圈层:地壳、地幔、地核)2.什么是矿物?什么是岩石?答:矿物是地壳中及地球内层的化学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形态、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单质元素或化合物,它是构成地壳岩石的物质基础。
岩石是在各种不同地质作用下产生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有规律地组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
3.何谓地质作用?地质作用有几种类型?答:(1)地壳自形成以来,其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及表面形态,一直都在进行演变和发展,促地壳演变和发展的各种作用,统称为地质作用。
2.地质作用分为内地质作用和外地质作用。
内地质作用包括构造运动,地震作用,岩浆及火山作用和变质作用。
外地质作用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沉积成岩作用。
4.地质年代和地层年代如何划分?答:地质年代的单位是宙、代、纪、世、期;相对应的地层年代是宇、界、系、统、阶。
5.如何确定地层的相对年代?答:地层相对年代的确定方法有四种。
第一,古生物法。
即利用分布时代短、特征显著、数量众多而地理分布广泛的化石确定地层的地质年代。
第二,岩性对比法。
即将未知地质时代的地层特征与已知地质时代的地层的岩性特征进行对比,用于确定地层时代。
第三,标志层法。
即在地层剖面中某些厚度不大、岩性稳定、特征突出、分布广泛和容易识别的岩层可以作为地层对比的标志。
工程地质复习思考题(1)(修订)
![工程地质复习思考题(1)(修订)](https://img.taocdn.com/s3/m/093ccd13647d27284b7351f4.png)
地质构造为
A.背斜构造
B.单斜构造 C.褶皱构造
D.向斜构造
10. (
)下列不属于次生结构面的是
A.风化裂隙
B.泥化夹层
C.卸载裂隙
D.古风化夹层
11. ( )水平岩层的岩层分界线与地形等高线
A.弯曲方向一致,但岩层界线的弯曲度小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度。
B.弯曲方向一致,但岩层界线的弯曲度大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度
7. 采用结构面的
、主要结构面的结合程度、主要结构面类型和相应结构类
型四个方面作为定性划分岩体完整性的依据。
(3)图 1 中的褶皱属于向斜。 (4)通常根据区域性的角度不整合的时代来确定褶皱的形成年代。 (5)该褶皱的形成年代晚于石炭系地层的形成,早于二叠系地层的形成。 (6)其年代比辉绿岩的形成年代早。 3. (1) 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包括哪几种?图 3 中各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如何? (2) 图 3 中断层上盘的褶皱属于背斜还是向斜?如何判断褶皱的形成年代?该褶皱形成 于什么年代?和断层的年代相比,哪一个更早?
(3) 属于走向断层的是:
F2 断层、F3 断层
7. 对褶皱的工程地质进行评价。
8. 对断层的工程地质进行评价。
第三章 岩体的工程性质
一、填空题
1.在岩石形成后由于构造运动的影响所形成的节理称为
。
2. 岩体结构包括
和结构体两个要素。
3.
结构的岩体,其整体性强度高,在变形特征上可视为均质弹性各向同性体。
6
【答案】
【提示】 ①选择剖面方位。 ②确定剖面图比例尺。 ③按确定的比例尺做好平面坐标和垂直坐标。 ④画完地形剖面线后,将岩层界限、断层线等投影到地形剖面线上。然后,根据岩层的倾向、 倾角、断层面的产状等画出岩性及断层符号,并加注地质年代代号。
工程地质学原理和勘察期末考试思考题
![工程地质学原理和勘察期末考试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d1a79d14f121dd36a22d822b.png)
工程地质学原理和勘察期末考试思考题1.岩体和土体,岩块和岩体有何区别?岩体的特点是什么?答:(1)区别是:岩石是矿物的集合体,其特征可以用岩块来表征。
(2)岩体的特点:则是由一种岩石或多种岩石组成,甚至可以是不同成因岩石的组合体。
2.结构面和结构体的定义答:结构面:一般把岩体中存在的各种不同成因、不同特征的地质界面,包括物质分界面(层理、沉积间断面等)和各种破裂面(例如节理、断层及片理面等)以及软弱夹层。
结构体:结构面在空间按不同的组合可将岩体切割成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岩块,这些被结构面围限的岩块称为结构体。
3.结构面的成因类型及其特征是什么?卸荷裂隙与风化裂隙的分布有何规律?答:结构面按成因类型可分为原生结构面、构造结构面和次生结构面三类。
其特征有:A.结构面的方位:即结构面的产状;B.结构面的密集程度:包括间距和线密度。
C.结构面的连续性:它是表征结构面延伸长度和展布范围的指标;D.结构面的粗糙程度:结构面的平整光滑程度不同,抗剪强度也不同;E.结构面侧壁强度:它可以反映结构面经受风化的程度,可用施密特回弹仪或点荷载仪测定节理壁的强度;F.结构面的张开度:结构面两壁的垂直距离,通常不大,一般小于1mm;G.结构面的填充物:结构面内常见的填充物有砂、黏土、角砾,岩屑及硅质、钙质、石膏质沉淀物;H.结构面内的渗流:结构面内有无渗流及流量的大小,对结构面的力学性质、有效应力的大小及施工的难易程度均有重要影响;I.节理组数:节理组数的多少,决定课岩石块体的大小及岩体的结构类型;J.块体大小:自然界中结构体的性状非常复杂,他们的基本形状有块状、柱状、板状、菱形、锲型及锥形等六种。
4.结构面的自然特征应从哪些方面描述?如何评价结构面?答:从以下方面进行描述:结构面的产状、结构面的密集程度、结构面的连续性、结构面的粗糙度、结构面的侧壁强度、结构面的张开度、结构面的填充物、结构面内的渗流、节理组数、块体大小。
评价应从结构面的规模等程度去评价,规模不同对岩体的稳定性和渗漏的影响都不一样。
100906-1工程地质补充思考题及习题(1)--胡春林
![100906-1工程地质补充思考题及习题(1)--胡春林](https://img.taocdn.com/s3/m/abc22819a8114431b90dd8d7.png)
工程地质补充思考题及习题(1)一. 名词解释或简答题(或改为选择题,填空题,判断对错等)1. 工程地质学2. 工程地质条件3. 工程地质研究的基本任务4. 地基,基础5. 内力地质作用,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6. 外力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固结成岩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7. 风化作用是一种变质作用吗?剥蚀作用和风化作用的区别8. 工程地质作用(人为地质作用)9. 摩氏硬度计中,金刚石、石英、石膏、滑石等的相对硬度10. 解理与断口11. 蒙脱石,高岭石的特征12. 火成岩,喷出岩,气孔与杏仁构造,花岗岩、玄武岩是岩浆岩类吗?13. 沉积岩,层理构造14. 石灰岩、白云岩、砾岩、砂岩、泥岩和页岩属沉积岩类吗?粘土及有机生物残骸主要存在于沉积岩中吗?15. 变质岩,片理构造,板岩、片岩、片麻岩、大理岩及千枚岩属变质岩类吗?16. 相对地质年代17. 地层层序律,切割律18. 用切割律确定图3.3中(教材)岩石形成的顺序19. 矿物年龄的计算公式20. 地质年代--白垩纪,侏罗纪,三叠纪,地质年代表中古生代分为哪六个纪?21. Pt、Z、∈、O、S、D、C、P、Q分别代表哪个年代?22. 2.1亿年以来对我国地质构造影响较大的三大地壳运动23. 第四纪地质,新构造运动24. 从全新世Q4开始至现在约有多长时间?25. 残积物,坡积物26. 洪积物,洪积物是否是沿冲沟搬运到山前或山坡的低平地带?27. 冲积物由河流的沉积作用而形成吗?28.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29. 岩层产状,岩层产状三要素30. 在平面图上绘出110030∠∠ ,240030∠ ,3300/WS3031. 在节理裂隙发育的强一中等风化花岗岩岩体中,开挖形成一条走向为N60 W的高斜坡,延伸较长,坡面倾向南偏西,倾角45 。
花岗岩岩体内发育有四组节理裂隙(裂隙中有粘土充填),其产状分别如下。
请判断其中哪一组节理裂隙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最为不利?(A)N85 W/SW<75 (B)N85 W/SW <65 (C) N50 W/SW <35 (D) N50 W/SW <6532. 对岩石斜坡,下列哪一种情况对斜坡稳定性最不利?(A)岩层倾向与斜坡同向,倾角大于45o且大于斜坡坡度(B)岩层倾向与斜坡同向,倾角大于45o且小于斜坡坡度(C)岩层倾向与斜坡同向,两者倾角相等(D)岩层倾向与斜坡逆向,倾角大于45o,斜坡较陡33. 岩层界限(露头线)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或一致,表明岩层是水平构造形态还是直立形态?34. 岩层露头线呈直线延伸,不受地形影响,表明岩层是水平构造形态还是直立形态?35. 地层的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36. 褶皱,褶皱有哪两种基本形态?褶皱的野外识别方法37. 背斜谷,向斜山还是背斜山,向斜谷?38. 节理与裂隙,非构造节理和构造节理39. 绘制节理走向玫瑰图的方法(图4.26)40. 节理对工程的影响41. 断层,断层可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和平移断层42. 优势面,优势节理面43. 活断层,活断层重复活动周期,大震周期的计算公式44. 活断层的判别标志45. 活断层评价的方法46. 地震效应,砂土液化47. 土的孔隙率及孔隙比48. 含水层,隔水层49. 上层滞水具暂时性及局部性,且位于地表以下不深的位置,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50. 潜水,潜水面的形状主要受地形的控制,潜水面的高度主要受季节的控制51. 承压水,承压水头52. 岩溶水53. 粗砂层的渗透系数54. 地下水的补给55. 达西渗透定律,其适用条件;水力坡度的计算,临界水力梯度,流土失稳条件及验算56. 地下水的实际流速57. 基坑突涌,基坑底板的安全厚度58. 物理风化作用, 水的冻结59. 化学风化作用,溶解作用,氧化作用60. 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61. 岩石风化的防治62. 河流的作用可分为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63. 河漫滩沉积具有二元相构64. 河流阶地,侵蚀阶地、堆积阶地、基座阶地65. 岩溶,岩溶作用的基本条件66. 岩溶地区可能遇到石芽地基、溶洞地基和土洞地基。
工程地质学思考题
![工程地质学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ca47b30c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37.png)
工程地质学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工程地质学的学科属性?2.工程地质学研究的任务和目标?3.工程地质学研究的内容?4.工程地质条件的概念?5.工程地质问题分析的原则?6.举例说明土木工程中典型的工程地质问题?第二章地质学基础-矿物与岩石7.简述地球的层圈结构。
8.矿物的概念?9.矿物的物理性质包括哪些?10.矿物鉴定的主要途径?11.常见造岩矿物有哪些?12.工程地质学为什么也要研究矿物?13.地壳中岩石按成因可以分为几大类?14.简述岩浆岩的形成过程。
15.岩浆岩按物质成分可以分为几大类?16.岩浆岩按产状可以分为几大类?17.岩浆岩典型的结构有哪些?18.岩浆岩典型的构造有哪些?19.常见的岩浆岩类型有哪些?20.简述沉积岩的形成过程?21.沉积岩按成分可以分为几大类?22.沉积岩典型的结构和构造类型?23.典型的沉积岩类型。
24.简述变质岩形成过程。
25.变质岩的典型结构和构造有哪些?26.变质岩的类型有哪些?27.工程地质学研究岩石的意义是什么?第三章地质年代学与第四纪地质学28.地质年代确定的方法有哪些?29.平行不整合的概念。
30.角度不整合的概念。
31.不整合研究的工程意义。
32.第四纪沉积物类型有哪些?第四章地质构造33.地质构造的形成过程。
34.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
35.岩层产状的三要素及其表示方法。
36.褶皱构造的几何学要素包括哪些?37.褶皱的基本形态类型。
38.褶皱的分类(按枢纽、轴面、翼间角、力学性质)。
39.褶皱的工程地质评价要点?40.断层和节理的概念。
41.断层的构造要素。
42.断层的运动学分类。
43.断层的力学性质分类。
44.断层的工程地质评价要点。
45.断层的识别标志有哪些?46.构造裂隙的类型?47.构造裂隙的研究内容。
48.构造裂隙的统计和表示方法。
49.构造裂隙的工程地质评价。
第五章岩土体的工程性质50.工程地质学中岩体的概念。
51.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包括哪些?52.影响岩石工程地质性质主要因素分析。
工程地质部分思考题
![工程地质部分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e1dd498a84868762caaed5a2.png)
2.1断层造成的地层缺失和地层接触关系造成的缺失区别?不整合接触中的地层缺失是因为原来的经过一段时间的沉积的地层因为地壳上升,原来沉积区整体上升为陆地剥蚀区,于是沉积作用转化为侵蚀作用而缺失地层。
缺失的地层间具有侵蚀面,是外应力的作用。
断层造成地层的缺失所形成的缺失的地层间不具有侵蚀面,是内应力的作用。
2.2褶皱两翼岩层重复与断层造成岩层重复区别?见上表2.3平行不整合与角度不整合接触差异?为何产生这些差异?(1)平行不整合它的特点是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岩层的产状彼此平行,但不是连续沉积的(即发生过沉积间断),两套岩层的岩性和其中的化石群也有显著的不同;不整合面上往往保存着古侵蚀面的痕迹。
平行不整合的形成过程可表示为:地壳下降,接受沉积;地壳隆起,遭受剥蚀;地壳再次下降,重新接受沉积。
这种接触关系说明在一段时间内沉积地区有过显著的升降运动,古地理环境有过显著的变化。
(2)角度不整合它的特点是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岩层成角度相交,上覆岩层覆盖于倾斜岩层侵蚀面之上;岩层时代是不连续的;岩性和古生物特征是突变的;不整合面上也往往保存着古侵蚀面。
角度不整合的形成过程可表示为:地壳下降,接受沉积;岩层褶皱隆起为山,遭受长期侵蚀;地壳再次下降,接受新的沉积。
无论是平行不整合或角度不整合,都常具有以下共同特点:①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侵蚀面上往往有底砾岩、古风化壳等。
所谓底砾岩是指位于不整合面上的砾岩(有时横向变为砂岩)而言。
②有明显的岩层缺失现象,代表长期间断。
③不整合面上下的岩性、古生物等有显著的差异。
2.4地震按成因分哪几类?天然地震与人为地震。
天然地震又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激发地震2.5震级与烈度有何区别?烈度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地震强度用震级和烈度来表示,但二者的概念并不相同。
震级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划分,它与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相关。
震级是根据地震仪记录的地震波最大振幅经过计算求出的,它是一个没有量纲的数值。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复习思考题(全)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复习思考题(全)](https://img.taocdn.com/s3/m/54fe6dd303d8ce2f0166234d.png)
第一篇地质学基础第一章地球的基本知识1.地球的圈层构造如何划分?答:以地表为界,地球可分为外圈层和内圈层,两者各有不停的圈层构造。
外圈层可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大气圈是指包围地球的气体,厚度在几万km以上,但占大气总质量3/4的大气是集中在地表以上10km的高度范围以内。
水圈是指地球表层的水体,大部分汇聚在海洋里,部分分布于河流、湖泊、沼泽、冰川一级地球表层的样式和土层的空隙中。
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生存和活动的范围。
地球的内圈层又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核位于深约2800km的古登堡面一下直到地心,主要由比较常见的铁、硅、镍溶解体组成。
地核和地壳之间称为地幔,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壳。
(外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内圈层:地壳、地幔、地核)2.什么是矿物?什么是岩石?答:矿物是地壳中及地球内层的化学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形态、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单质元素或化合物,它是构成地壳岩石的物质基础。
岩石是在各种不同地质作用下产生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有规律地组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
3.何谓地质作用?地质作用有几种类型?答:(1)地壳自形成以来,其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及表面形态,一直都在进行演变和发展,促地壳演变和发展的各种作用,统称为地质作用。
2.地质作用分为内地质作用和外地质作用。
内地质作用包括构造运动,地震作用,岩浆及火山作用和变质作用。
外地质作用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沉积成岩作用。
4.地质年代和地层年代如何划分?答:地质年代的单位是宙、代、纪、世、期;相对应的地层年代是宇、界、系、统、阶。
5.如何确定地层的相对年代?答:地层相对年代的确定方法有四种。
第一,古生物法。
即利用分布时代短、特征显著、数量众多而地理分布广泛的化石确定地层的地质年代。
第二,岩性对比法。
即将未知地质时代的地层特征与已知地质时代的地层的岩性特征进行对比,用于确定地层时代。
第三,标志层法。
即在地层剖面中某些厚度不大、岩性稳定、特征突出、分布广泛和容易识别的岩层可以作为地层对比的标志。
工程地质-1、2、3章复习思考题教程文件
![工程地质-1、2、3章复习思考题教程文件](https://img.taocdn.com/s3/m/12b6cb43cc7931b764ce1524.png)
工程地质-1、2、3章复习思考题第一章复习思考题1.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与研究方法2.什么是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的类型有哪些?3.什么是变质作用?引起变质作用的因素有哪些?4.什么叫做震级,什么叫做烈度,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5.基本烈度、场地烈度、设计烈度的概念1、工程地质学基本任务: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合理开发和妥善保护地质环境,使工程活动和地质环境协调相处是工程地质学的最基本任务。
主要任务:①阐明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并指出对建筑物有利的和不利的因素。
②论证建筑物所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作出确切的结论。
③选择地质条件优良的建筑场址,并根据场址的地质条件合理配置各个建筑物。
④研究工程建筑物兴建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预测其发展演化趋势,并提出对地质环境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建议。
⑤根据建筑场址的具体地质条件,提出有关建筑物类型、规模、结构和施工方法的合理建议以及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所应注意的地质要求。
⑥为拟定改善和防治不良地质作用的措施方案提供地质依据。
研究方法: 工程地质学的研究方与它的研究内容相适应的,主要有自然历史分析法、数学力学分析法、模型模拟试验法和工程地质类比法。
四种研究方法各有特点、应互为补充综合应用。
其中自然历史分析法是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研究方法是其它研究方法的基础。
2、地质作用是指由于天然动力使地壳的形态、成分、结构和构造产生变化的作用。
天然动力主要包括内动力和外动力。
内力地质作用表现形式: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地震作用等。
(能量来源: 地球自转动能和放射性元素蜕变产生的热能)3、变质作用:地球内力引起岩石产生结构、构造以及矿物成分改变而形成新岩石的过程称为变质作用,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岩石称为变质岩。
影响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为:温度、压力和化学成分的加入。
4、震级:指地震的大小;是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
烈度:某一地区发生地震时地面及建筑物遭受破坏的程度。
工程地质复 习 思 考 题
![工程地质复 习 思 考 题](https://img.taocdn.com/s3/m/f8f17afa700abb68a982fbff.png)
复习思考题Ⅰ.名词解释(37道)一、矿物和岩石矿物岩石层理片理岩层岩石结构二、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岩层产状褶曲节理断层地层地质图三、水的地质作用河流阶地隔水层含水层残积层水的硬度淋滤作用四、岩石工程性质岩石吸水率弹性模量热胀冷缩作用风化深度黄土软土五、岩体稳定性分析岩体结构面结构体天然应力岩体结构岩体稳定性六、不良地质滑坡主裂缝稀性泥石流岩堆岩溶落石岩溶水Ⅲ.多项选择题(33道)一、矿物和岩石(一) 矿物1.石英和斜长石的区分根据有( AB )A.石英硬度大于斜长石B.石英无解理而斜长石有二组解理C.石英断口呈油脂光滑,而斜长石断口无光泽D.石英晶面呈油脂光泽(玻璃光泽),而斜长石晶面呈玻璃光泽2.普通辉石与普通角闪石的区分是根据( C )A.辉石呈长柱状(短柱状货粒状),而角闪石呈短柱状(长柱状)B.辉石解理交角为87°或93°,而角闪石解理交角为124°或56°C.辉石条痕呈棕红色,而角闪石条痕呈浅绿色D.辉石为黑绿色(黑色),而角闪石为黑色(黑绿)(二) 岩浆岩1.侵入岩的产状有( ABC )A.岩基B.岩床C.岩脉D.岩钟2.下列说法中那些是不正确的( AB )A.花岗岩中由于含有正长石,故总是浅红的(也有时显灰白色).B.花岗岩中必须含有黑云母,否则不能叫花岗岩.C.花岗岩必须以长石,石英为主.D.花岗岩中长石主要是斜长石.3.闪长玢岩是一种( ABCD )A.中性岩B.浅成岩C.致密块状岩石D.斑状结构岩石4.岩浆岩中常见的主要暗色矿物有( ABC )A.辉石B.角闪石C.黑云母D.绿泥石如石英、长石呈白色或肉色,被称为浅色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和云母呈暗绿色、暗褐色,被称为暗色矿物(三) 沉积岩1.下列说法中那些是正确的( AD )A.碎屑岩是由碎屑颗粒和胶结物组成的岩石.B.碎屑岩是指具有碎屑物质的岩石.C.碎屑岩是指颗径大于2 mm的颗粒含量超过50%的岩石.D.碎屑岩也包括粉砂岩.2.长石砂岩是一种( ABC )A.碎屑岩B.沉积岩C.以石英,长石为主要矿物的岩石D.具砾状结构的岩石3.碎屑岩中常见的主要浅色矿物有( AC )A.石英B.长石C.白云石D.白云母4.决定沉积岩强度的因素有( ABC )A.矿物成分B.胶结物成分C.胶结类型D.岩层厚度(四) 变质岩1.具有( BC )特征的岩石一定是变质岩.A.含变质矿物B.片理构造C.变晶结构D.矿物靠结晶联接2.变质作用的主要类型有( ABCD )A.接触变质作用B.气化热液变质作用C.动力变质作用的D.区域变质作用3.花岗岩与花岗片麻岩的主要区别是( ACD )A.成因B.矿物成分C.结构D.构造4.以高温变质作用为主形成的变质岩有( AC )A.大理岩B.板岩(区域变质)C.石英岩D.构造角砾岩(动力变质)二、地质构造1.岩层产状记录为45°∠45°时,表示岩层的( ).A.倾向为45°B.走向为45°C.走向为135°D.走向为315°2.向斜的表现为( )A.地层中间新,两边老B.地层中间老,两边新C.两翼岩层倾向相同D.两翼岩层倾向相反3.( )的褶曲叫做水平褶曲.A.两翼岩层平行延伸B.轴线水平C.枢纽水平D.脊线水平4.断层构造( )A.只是岩石受力作用产生的破裂面B.沿断裂面两侧岩体有明显位移C.使地层出现不对称重复,缺失,对顶D.必须具有擦痕,磨擦镜面,构造岩等伴生现象5.根据地层中的化石的种属,可以确定( )A.地层生成时间B.地层生成的层序C.地壳运动的时间D.古地理环境和古气候条件三、水的地质作用1.岩石具有透水性是因为( )A.岩石的孔隙大于水分子的体积B.结合水不能将岩石孔隙充满C.岩石孔隙中含有重力水D.岩石孔隙中存在重力水通道2.地表水的地质作用是指( )A.地表流水将风化物质搬运到低洼地方沉积成岩的作用B.地表流水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C.淋滤,洗刷,冲刷和河流地质作用D.地表水对岩,土的破坏作用3.河流阶地的形成可能是因为( )A.地壳上升,河流下切B.地壳下降,河床堆积C.地壳稳定,河流侧蚀D.河的侵蚀和沉积共同作用4.地下水可以( )A.按PH值分为酸性水,中性水,碱性水B.按埋藏条件分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C.按含水层性质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D.按钙,镁离子含量分为侵蚀性和非侵蚀性水四、岩石工程性质和岩体1.岩石风化是因为( )A.岩石长期暴露在地表或近地表B.地表岩石长期受空气,温度,压力,水溶液的影响C.自然因素使地表岩石产生破碎或成分改变D.岩石性质不能适应所处的物理,化学环境2.膨胀土( )A.是由强亲水粘土矿物组成的B.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各大水系的上游C.具有膨胀结构D.具有强烈胀缩性3.岩石遇水膨胀,是因为( )A.岩石吸水后充填了岩石的孔隙B.岩石吸水后水进入矿物的结晶格架使矿物变大C.岩石吸水后增加了颗粒结合水膜的厚度D.岩石吸水后矿物质点间联接力减弱4.冻土( )A.是地面温度低于摄氏零度形成的B.是地下温度低于摄氏零度形成的C.是地下岩,土中水被冻结成冰后形成的D.我国主要分布在高海拨地区和高纬度地区5.岩石破坏是因为( )A.在外力作用下岩石变形超过其极限值B.在外作用下岩石微裂隙扩展联成破裂面C.岩石中应力超过岩石的强度极限D.在外力作用下岩石内开始出现微裂隙6.结构面抗剪强度是指( )A.力学性质最弱的结构面破坏的剪应力值B.首先剪切破坏的结构面的最大剪应力值C. 结构面壁的抗剪强度D.所受剪应力最大的结构面的剪切破坏强度值五、不良地质1.影响滑坡形成的主要因素有( )A.岩石类型B.斜坡几何形态C.水的活动和人为因素D.斜坡上部荷载2.崩塌的形成条件有( )A.坚硬的岩石和高陡的边坡B.发育的节理和水的作用C.不合理的开挖和爆破D.不合理的拦挡措施3.泥石流的防治主要有如下措施( )A.在形成区种植植被,排洪,固坡B.在流通区修挡碴坝C.在沉积区修排导槽,明洞渡槽D.在扇缘修导流堤4.影响岩溶发育的因素有( )A.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B.岩层产状和气候条件C.地形地貌D.可溶性岩石的形成年代Ⅳ.改错题(28道)一、矿物和岩石1.硬度是指矿物受力变形的极限值.(抵抗外力机械刻画或摩擦的能力)2.某一岩浆其侵入岩到喷出岩将发生成份,结构,构造上的变化.3.矿物颗粒之间靠结晶联接的肯定不都是岩浆岩.4.碎屑颗粒直径在2—0.5mm之间,并且含量大于50%的岩石叫粗砂岩.5.变质作用是指地壳内力引起岩石力学性发生改变的地质作用.6.页岩是因为岩层厚度小于0.005m,所以才叫页岩.二、地质构造1.褶曲是指岩层受力变形后产生的连续弯曲现象.2.走向节理是指节理面沿走向延伸很长.3.岩层倾向与断层倾向一致时,既是走向断层,又是倾向断层.4.相对地质年代是根据各个地质时期的地层的准确生成时间,按先后顺序排列的.5.沉积接触是指沉积岩间的接触关系.6.假整合接触是指地层间看起来不整合,实际上是整合的.三、水的地质作用1.坡积层物质主要是堆积处基岩风化的物质.2.河流具有搬运能力因为水具有浮力.3.岩层不透水是因为岩石颗粒间的空隙被水充满了.4.承压水是指存在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重力水.5.岩溶水是指能溶解岩石的水.四、岩石工程性质和岩体1.岩石的透水性是指饱水岩石在重力作用下能自由流出一定水量的性能.2.风化是指长期暴露地表的岩石被风吹化了.3.特殊土是指具有特殊地理位置的土.4.冻土是一种低温冻结土,所以冻土只出现在冬季.5.岩体是指岩石整体.6.天然应力是指上覆岩层引起的自重应力.五、不良地质1.滑坡台阶是指滑坡体滑动过的地面呈阶梯状.2.崩塌是指斜坡上的某些岩块突然脱离坡体崩落的现象.3.天然休止角是指岩堆堆积处的原始坡角.4.在泥石流地区采取绕避措施是因为泥石流一般不允许线路通过.5.落水洞与溶洞的区别是落水洞没有溶蚀现象,而溶洞有溶蚀现象.Ⅴ.判图题(10道)(一) 将下列地质平面图(或剖面图)中所有的地质构造全称在相应位置标注出来。
工程地质复习思考题
![工程地质复习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3d4185fc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8f.png)
《工程地质》复习思考题
1.最重要的造岩矿物有哪几种?其主要的鉴别特征是什么?
2.试对比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三大类岩石在成因、产状、矿物
成分、结构构造等方面的不同特征。
3.简述沉积岩代表岩石的特征及其工程地质性质。
4.简述火成岩代表岩石的特征及其工程地质性质。
5.简述变质岩代表岩石的特征及其工程地质性质。
6.简述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主要有哪些类型。
7.试述第四纪在地质年代表中的位置,第四纪的划分及其绝对年代。
8.简述什么是褶皱构造,褶皱的基本类型及其识别特征。
并简单说
明褶皱构造的工程地质评价。
9.什么是节理?它对工程有什么影响?
10.什么是断层?按两盘相对位移方向,断层如何分类?简单说明断
层的工程地质评价?
11.什么是地质构造产状三要素?
12.地下水按含水空隙性质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它们有哪些不同?
试简述之。
13.岩溶地区的工程地质问题有哪些?解决这些问题有哪些对策?
14.什么叫风化作用?它有哪些类型?
15.影响岩体的工程性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6.岩石和岩体在工程中有什么区别?。
工程地质思考题汇总
![工程地质思考题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2ef953ee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ac.png)
工程地质思考题汇总思考题第一章1.分析三大岩的成因、矿物成分、结构及构造特征,并比较其不同之处。
答:岩浆岩:高温熔融的岩浆在向地表上升过程中,由于热量散失逐渐经过分异等作用冷凝而形成岩浆岩。
岩浆岩形成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岩浆的侵入形成侵入岩,另一种是火山的喷出形成喷出岩。
矿物成分:(1)浅色矿物;如石英、正长石、斜长石、白云母等。
2)深色矿物;如黑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等。
结构:全晶,半晶,非晶;构造:块状,流纹状,气孔状,杏仁状。
沉积岩:岩石、矿物在内外力作用下破碎成碎屑物质后,经水流、风吹和冰川等的搬运,堆积在大陆低洼地带或海洋,再经胶结、压密等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称为沉积岩。
矿物成分:(1)碎屑物质;常指一些原生矿物,如石英、长石和白云母等2)粘土矿物;常指一些次生矿物,如高岭石、微晶高岭石、水云母等。
(3)化学沉积矿物;常指溶液中沉淀结晶的沉积物,如方解石、白云石、石膏等(4)有机质及生物残骸;如贝壳、泥炭及其他有机质。
结构:碎屑,泥质,生物,结晶。
构造:沉积岩最主要的构造是层理构造。
常见的有水平层理、斜层理和交错层理。
沉积岩的层理构造、层面构造和含有化石是沉积岩在构造上区别于岩浆岩的重要特征。
变质岩:岩浆岩或沉积岩在高温、高压或其他因素作用下,经变质作用所形成的岩石称为变质岩。
矿物成分:(1)原生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角闪石、方解石、白云石等。
(2)变质矿物;如石榴子石、滑石、绿泥石、蛇纹石等。
结构:变质岩的结构与岩浆岩类似,以结晶结构为主;描述变质岩结构时,一般加“变晶”二字,如粗粒变晶结构、斑状变晶结构;当变质岩中还残留原有岩石的结构特征时,则称为变余结构。
构造:板状,片状,片麻状,千枚状,块状。
2.简述影响岩石工程性质的因素。
内因:组成岩石的矿物成分:单矿岩比复矿岩耐风化。
矿物的硬度大,岩石抗压强度高。
矿物的相对密度大,岩石相对密度也大,岩石抗压强度高。
深色矿物的(橄榄石、辉石、角闪石和黑云母)抗风化能力要比浅色矿物的(石英、长石、白云母)抗风化能力差。
工程地质复习思考题详解
![工程地质复习思考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15057590783e0912a3162a25.png)
工程地质复习思考题1. 什么是矿物,矿物的主要物理性质有哪些,各自的含义是什么?什么是岩石,三大岩类的含义是什么?矿物: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单一元素或化合物。
主要物理性质:1)形状,矿物绝大多数为固态,少数液态(石油)、气态(天然气);2)颜色,矿物在自然光下呈现的颜色;3)条痕(色),矿物粉末的颜色,比较稳定,适用于深色矿物;4)光泽,矿物表面反射可见光能力的强弱;5)解理与断口,矿物晶体在外力打击下破裂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
光滑的开裂面称为解理面,不规则开裂面称为断口。
6)硬度,矿物抵抗外力刻划、研磨的能力,为相对硬度。
岩石:矿物的天然集合体。
三大岩类(根据成因分):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2. 地质时代与地层年代如何划分?地质年代单位:宙、代、纪、世、期、时;地层年代单位:宇、界、系、统、阶、带。
3. 地层接触关系有哪几种?其接触特点和形成过程如何?1)整合接触: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一致,时代连续。
形成过程:缓慢下沉,顺序接受沉积,下老上新。
2)平行不整合接触:又称假整合。
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一致,时代不连续,有沉积间断(不整合面,风化剥蚀面)。
形成过程:地壳下沉,接受沉积地壳抬升一风化剥蚀,形成不整合面地壳下沉一接受新的沉积。
3)角度不整合接触: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不一致,时代不连续。
形成过程:地壳下沉,接受沉积挤压运动一岩层弯曲地壳抬升一风化剥蚀,形成不整合面地壳下沉一接受新的沉积。
不整合面处由于沉积环境发生了阶段性变化,上下地层岩性及古生物等显著不同。
不整合面以上岩石后沉积,时代新。
地层接触关系为相对地质年代划分的重要依据。
4. 岩浆岩是怎样形成的?它有哪些主要的矿物、结构与构造类型?岩浆岩是岩浆活动的产物,液态的岩石沿着构造薄弱带上升,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
主要矿物:1)硅铝矿物和铁镁矿物。
硅铝矿物也称为浅色矿物,指SiO2和AI2O3的含量较高,不含铁镁的矿物。
如石英、长石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门工程地质》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特殊性岩土
2、湿陷性土
3、红粘土
4、软土
5、混合土
6、多年冻土
7、膨胀岩土8、盐渍岩土9、污染土10、崩塌11、滑坡12、泥石流13、岩溶
14、地质灾害:是指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15、地质灾害易发区:是指容易产生地质灾害的区域。
16、地质灾害危险区:是指明显可能发生地质灾害且将可能造成较多人员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的地区。
17、地质灾害危害程度:是指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与生态环境破坏的程度。
二、填空题
1、一般仅在上部具有较微弱的湿陷性或没有湿陷性的黄土是和。
2、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等级由、和决定。
3、湿陷系数小于为非湿陷性黄土;自重湿陷系数大于为自重湿陷性黄土。
4、非湿陷性黄土的湿陷起始压力是由压力与湿陷系数曲线确定,取湿陷系数等于所
对应的压力。
5、当实测或计算自重湿陷量大于时,应定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
6、红粘土按地质成因划分为和。
7、软土按有机质含量可分为、和。
8、根据物质组成和堆填方式,可将填土分为和。
9、多年冻土主要的工程性质是和。
10、表征膨胀土胀缩性能强弱的指标有。
11、盐渍土按含盐化学成分分为。
12、盐渍土按含盐量分为。
13、根据崩塌的形成机理可分为。
14、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进行,根据地质环境务件复杂程度与建设项目重要性分为三级。
15、崩塌、滑坡其评估范围应以第一斜坡带为限;泥石流必须以完整的沟道流域面积为评估范围;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的评估范围应与初步推测的可能范围一致;地裂缝应与初步推测可能延展、影响范围一致。
16、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包括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
17、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危险性划分为大、中等、小三级。
18、泥石流的按综合分类有和两种类型。
三、简答题
1、简述湿陷性黄土的工程地质特征。
2、常用的消除地基土湿陷量的方法有哪些?
3、湿陷性黄土的勘察中如何划分湿陷类型和湿陷等级?
4、简述红粘土的工程地质特征。
5、简述软土的工程地质特征。
6、软土地基常用的处理措施有哪些?
7、填土的工程性质有哪些特点?
8、简述多年冻土的不良地质现象。
9、多年冻土的地基处理经常采用哪些措施
10.膨胀土地基的胀缩等级是如何确定的?
11.简述膨胀土地基处理的措施
12.简述盐渍土的工程性质
13.简述膨胀土地基处理的方法
14.试绘制地质灾害评估的流程图
15. 简述斜坡破坏类型及影响因素
16、简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
要点:阐明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分析论证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各种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提出防治地质灾害措施与建议,并作出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价结论。
17、简述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主要内容
要点:基本查明评估区已发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含岩溶塌陷和矿山采空塌陷入地裂缝和地面沉降等灾害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分布、类型、规模、变形活动特征,主要诱发因素与形成机制,对其稳定性进行初步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其危险性和对工程危害的范围与程度做出评估。
18、简述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主要内容
要点:是对工程建设场地及可能危及工程建设安全的邻近地区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和工程本身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做出评估。
一是对工程建设中、建成后可能引发或加剧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和不稳定的高陡边坡变形等的可能性、危险性和危害程度做出预测评估。
二是对建设工程自身可能遭受已存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危害隐患和潜在不稳定斜坡变形的可能性、危险性和危害程度做出预测评估。
三是对各种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可采用工程地质比拟法,成因历史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数字统计法等定性、半定量的评估方法进行。
19、简述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主要内容
要点: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充分考虑评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的差异和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分布、危险程度,确定判别区段危险性的量化指标,根据“区内相似,区际相异”的原则,采用定性、半定量分析法,进行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分区(段)。
并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防治难度和防治效益,对建设场地的适宜性作出评估,提出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和建议。
20、简述地质灾害性评估报告书主要内容
要点:
文字部分
前言
说明评估任务由来,评估工作的依据
第一章评估工作概述
包括工程和规划概况与征地范围、以往工作程度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
第二章地质环境条件
包括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水文工程地质条件、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第三章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阐述已发生的灾种、数量、分布、规模、形成机制、危害对象、稳定性等,并按灾种分别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