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经济活动运行与调节
旅游计调工作计划范文

旅游计调工作计划范文一、前期准备工作1. 调查需求:首先要调查客户对旅游的需求,包括目的地、时间、预算、人数等方面的要求,以便为客户提供最合适的旅行方案。
2. 确定目的地:根据客户的需求和预算,选择适合的目的地。
考虑客户的兴趣爱好、经济实力和风土人情等因素,为客户选择合适的目的地。
3. 确定行程:根据客户的需求和预算,安排合适的行程,包括旅行路线、景点参观、食宿安排、交通工具等。
4. 联系供应商:与酒店、景点、交通等供应商进行沟通,确定预订事宜,包括酒店房间、景点门票、交通工具等。
5. 签订合同:与供应商进行合同签订,确保各项服务和价格都符合客户的需求和预算。
二、行程安排1. 制定详细的行程:根据客户的需求和预算,制定详细的旅行行程,包括出发时间、交通方式、住宿安排、景点游览、用餐安排等。
2. 安排优质服务:为客户安排优质的酒店住宿、舒适的交通工具、丰富的旅游项目等,确保客户的旅行顺利、愉快。
3. 确保安全:在行程安排中,要考虑客户的安全问题,规避旅途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确保客户的人身财产安全。
三、服务质量管理1. 客户接待:安排专人接待客户,向客户介绍行程安排、提供旅行资料、回答客户的疑问等,确保客户的需求得到及时满足。
2. 客户投诉处理:在旅行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客户的反馈信息,及时处理客户的投诉和意见建议,确保客户的旅行体验达到满意。
3. 客户回访:在客户旅行结束后,要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收集客户的反馈意见,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加强客户关系。
四、成本控制1. 预算控制:在旅行方案制定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成本,根据客户的预算合理安排旅行项目,确保旅行方案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2. 费用核算:在旅行过程中,要对各项费用进行核算和管理,确保客户的费用支出在合理范围内。
五、风险管理1. 安全责任:在旅行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安全规定,确保客户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防范旅行风险。
2. 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进行预想,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工作,确保客户的安全和利益。
旅游供需矛盾及调节

D
0
Q
均衡价格的定义
定义: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价 格与供价格相等时的价格。也是供给量与 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处于均衡价格下的 供求量称为均衡数量。
2、价格调节
供给过剩
供给短缺
3、旅游供给时间和空间的固定性
供给过剩
供给短缺
旅游供求均衡过程
(二)动态均衡
其他因素的影响
(供求定理:需求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三、旅游供求矛盾的成因(我国)
技术性成因
所有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社 会生产力水平下所共有的一般性矛盾
制度性成因
(由于不同国家的文化、体制、政策、转轨方式、发展战略等因素导致的矛盾)
•发 展 道 路 决 定 了 旅 游 供 给 因 波 动 而 存 在 “需求空隙” •转轨导致中央与地方的博弈及产权扭曲下 的“个人需求产业化” •特 殊 闲 暇 时 间 安 排 下 的 “ 同 步 性 震 荡”“排浪式消费”
一、旅游供求矛盾
(一)旅游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通过旅游产品价格结 合,因而它们形成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的 运动规律。
两者相互依存的关系表现为:旅游供给源 于旅游需求,但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旅 游供给又能激发和产生旅游需求。
供给均衡的短暂性和矛盾的经常性
旅游者:更低的价格买到更好的产品 旅游厂商:更高的价格出售更多的产品。
(一)静态均衡 由于旅游供求自身特征所引起的供大于
求和供过于求,称之为技术性旅游供求矛 盾。这种供求矛盾与国家性质、所有制结 构无关,在不同国家、不同的社会制度、 不同社会生产力水平下的旅游目的地都会 出现的一般性矛盾。
1、静态均衡的含义 只考虑供给、需求和价格之间的变动
旅游经济学第四章《旅游市场》

第四章旅游市场内容提示旅游市场是旅游经济的基本范畴,旅游市场运行反映了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的相互关系和矛盾运动。
在前章分析的基础上,本章着重研究旅游市场的类型、旅游市场的特点、旅游市场竞争和旅游市场开拓,深入探讨旅游市场机制的运行规律,进一步推动旅游经济活动的顺利发展。
第一节旅游市场概述一、旅游市场的概念“市场是商品经济的范畴”1;“哪里有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哪里就有市场” 2;“生产劳动的分工,使它们各自的产品互相变为商品,互相成为等价物,使它们互相成为市场” 3。
这表明,市场就其本质而言,是指商品交换的场所,也包括人们在商品交换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经济行为和经济关系。
旅游业是服务性行业,也是第三产业的一个部门。
因此,旅游市场除具有一般市场的共同属性以外,还具有服务市场的某些特征。
此外,旅游市场与旅游业一样,还因旅游供求的一些特征而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如旅游活动的跨空间性、产品和需求的多样性、中间商和供应商的高度参与性、旅游消费的纯享受性、产品和服务的等级和相关产业的制约等。
有关调查结果表明,一个国家的年国民收入达到人均300美元时,人们就萌发了近距离旅游的愿望,达到人均1000美元时,人们便产生出境旅游的需求,达到人均3000美元时,远程洲际旅游的动机就会形成。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一方面形成了巨大的旅游需求,另一方面形成了满足此种需求的旅游供给,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通过特殊的商品交换方式联系在一起,就形成了旅游市场。
旅游市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旅游市场指旅游产品供给者与旅游产品消费者在旅游产品交换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总和。
狭义的旅游市场指对旅游产品具有购买能力的旅游需求,即旅游客源市场。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旅游需求不断增大,旅游市场也在持续发展。
据WTO统计:1950年,全世界的国际旅游人数为0.25亿人次,旅游收入21亿美元。
到2001年世界旅游总人数为6.93亿人次,旅游收入达到4620亿美元。
旅游经济学

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经济活动中旅游产品的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它主要研究的是旅游经济活动的运行及运行中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
旅游经济学是通过研究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的主要矛盾来揭示旅游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内在规律及其运行机制的科学。
其外在表现是旅游者、旅游经营者、政府(代表旅游目的地利益)之间的矛盾旅游经济活动中的矛盾主要外在表现:1.旅游者方面的矛盾主要有:(1)旅游者的需求欲望与可自由支配收入之间的矛盾(2)旅游者需求欲望与余暇时间之间的矛盾(3)旅游者的需求欲望与旅游者自身文化、身体素质之间的矛盾(4)旅游者之间争夺“热线”、“热点”的矛盾2.旅游经营者方面的矛盾(1)各类旅游企业之间的矛盾(2)旅游部门与非旅游部门之间的矛盾(3)旅游企业收益与成本、劳动梢耗与劳动成果之间的矛盾(4)旅游业宏观效益与微观效益的矛盾3.旅游者与旅游经营者之间的矛盾(1)旅游者的支付能力与旅游价格之间的矛盾。
(2)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内容与旅游经营者提供的旅游服务项目之间的矛盾。
(3)旅游需求的高度灵活性与旅游供给的相对稳定性之间存在的矛盾。
(4)旅游者的需求内容与旅游服务质量的矛盾。
(5)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同一国国民经济以至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之间的矛盾。
一、旅游经济的运行(一)基本环节:旅游产品的购买销售(二)次环节1、旅游产品购买方面:购买发生与购买方向2、销售方面: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服务3 、中间环节(旅行社的中介):旅游产品的批发、零售(一)旅游经济是一种商品化的旅游活动(二)旅游经济是一种综合性的服务活动(三)旅游经济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产业一、旅游产品的概念从旅游市场角度看,旅游产品是指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在市场上交换的,主要用于旅游活动中所消费的各种物质产品和非市场的总和;从旅游者的角度,旅游产品是指旅游者花费一定的时间、精力和费用所获得的一段旅游经历和感受;从旅游经营者角度,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凭借定的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其他媒体,向旅游者提供的、以满足旅游者需求的各式各样的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总和。
旅游市场运营策划方案范文

旅游市场运营策划方案范文科学的营销方案可以帮助企业及时掌握市场信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那么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旅游市场运营策划方案相关资料,供您参考。
旅游市场运营策划方案篇一在惠州,近十几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也迅速地成长起来。
但是作为在旅游业中提供中介服务的旅游公司,却没能跟上其发展的步伐,不但未能从中获取暴利,而且在组织出外旅游这一块市场上也做得不是很理想。
针对这一状况,我们以惠州市××旅游公司为例,策划了一个营销方案。
一、市场分析1、市场营销环境分析随着惠州市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交通工具的越来越普遍,再加上拥有天赋的旅游资源的惠州,旅游业的发展可谓是得天独厚。
而且,市政府提出的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政策更是为旅游发展提供了一良好的宏观环境。
2、市场潜在力分析除了以上的条件以外,由于惠州市是刚刚发展起来的城市,人们的生活水平一下子提高起来,旅游业的发展使旅游这一概念深入人心,人们已不再满足于现在的生活方式,很想走出惠州,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走一走。
3、竞争者状况分析在惠州,旅行社有三十几间之多,而且彼此提供的服务都是大同小异,区别不大。
因此形成了激烈的市场竞争,每个公司能得到的市场份额都很校4、服务分析在惠州,旅行社提供的服务并不是很齐全,而且在广告宣传这一块却是远远落后于其它城市旅行社。
5、公司的市场表现知名度还可以,但美誉度不高,产品价格过于偏高,品种不够多,可供选择性小,公司生存的基础在于其是国有企业,政府对其进行了大力的扶持。
二、公司诊断该公司成立于1986年10月,已经运行了十几年之多,但美誉度却还在一个很低的水平上,公司规模一直未能扩大,到底是哪些因素影响了该公司的发展呢?经调查研究发现:1、经营管理粗放随意,尤其在营销系统上,没能建立起一套科学的、专业高效的营销队伍。
2、营销人才短缺,由于营销人才不足,造成只知道提供服务,却不知如何打开市场;只知道节省开支,而忘了加大对广告宣传的投入等。
旅游经济学考试大纲

《旅游经济学》考试大纲考试要求:本科目考试要求考生系统掌握旅游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运用其中的原理和方法解释、分析旅游经济活动中产生的经济现象。
考试内容:第一章、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旅游经济活动及其产生2、旅游经济活的运行条件3、旅游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第二章、旅游需求与预测1、旅游需求产生的条件、特征、旅游需求规律2、旅游需求弹性及其弹性系数3、旅游需求的影响因素与旅游需求指标4、旅游需求的定性分析法与定量分析法第三章、旅游供给与旅游承载力1、旅游供给的主要内容、旅游供给规律、旅游供给价格弹性、影响旅游供给的因素。
2、旅游资源开发的含义、目标、原则,开发工作的主要内容,旅游承载力。
第四章、旅游供求关系与调节1、旅游供求矛盾的主要表现及供求均衡2、旅游价格的决定因素、旅游价格制定的目标与策略、旅游价格的实现形式(旅游差价与优惠价)3、旅游市场竞争的目标、主要策略4、旅游经济宏观调控的主体、主要内容和手段第五章、旅游消费结构与优化1、旅游消费及其特点2、旅游消费者最大效用均衡和旅游消费决策3、旅游消费结构的概念、分类、影响因素,旅游消费结构的优化第六章、旅游收入分配与旅游乘数效应1、旅游收入的分类及其指标、影响旅游收入的因素2、旅游乘数效应与旅游收入乘数的类型3、旅游收入漏损及减少途径第七章旅游发展的综合效益分析1、旅游微观经济效益分析方法(目标利润、损益平衡、最佳利润、边际收益分析法)2、旅游发展的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分析第八章旅游发展关与发展模式1、旅游发展观及特征、可持续旅游经济发展的实现思路2、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及选择3、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类型分析、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西安财经学院2011年1月15日。
旅游经济学

旅游产品的价值:指凝结在旅游产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总和。
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正式投放市场开始,直到最后被市场淘汰,退出市场为止的全部过程
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异:由于每种产品的市场运行会受到何种因素的影响,时常出现各种规则或不规则变化。
顾客总成本:顾客为得到该产品所支付的各种消费,包括货币成本,时间,精神,体力成本
旅游收入: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从旅游产品的销售中所获得的全部货币收入
旅游收入分配:由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个过程参与国民经济再生产的一种经营活动
旅游收入的初次分配:旅游收入在直接经营旅游业旅游部门和企业内部进行分配过程
旅游价格制定的依据:1旅游产品价值量决定供求价格2旅游产品的供求关系决定需求价格3旅游市场竞争状况决定市场成交价格
新产品定价策略的涵义及内容:是指为新产品制定基本价格的定价决策,是产品处于投入期的价格策略。其内容:①市场渗透定价策略②市场撇脂定价策略③满意定价策略
旅游价格的概念及特点:旅游价格是旅游者为满足旅游活动的需求而购买旅游产品所支付的货币量,是旅游产品的体贴币表现。其特点是①综合性与复杂性②季节性与高弹性③垄断性与增值性
旅游创汇的特点:1无形贸易2就地创汇3创汇便利4现汇收入5换汇成本低
旅游产品的特征:综合性 不可转移性 无形性 同一性 不可储存性 脆弱性
产品生命周期的意义:1处在不同生命周期发展阶段的旅游产品的市场特点要认真研究并作出相应的市场决策 2采取有效的措施,使产品受命周期相对延长。3时刻观察市场产品的变化状态,及时修正原有策略的不足4针对市场需求及时进行旅游新产品的更新换代,研制新产品,并适时撤换老产品,一面遭受不应有的损失。
旅游经济学名词解释

旅游者流量:是旅游流在单位时间内和一定的空间上所形成的规模,即指在一定时期内流向同一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者数量旅游经济学:是研究旅游者在空间的移动而引起的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和旅游连接体三者运动而引发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经济规律旅游动机:是促发一个人有意于旅游及其确定到何处去、做何种旅游的内在心理动因,是人们发生旅游需求的内在驱动力旅游需求价格弹性:是指旅游需求量对旅游产品价格的反应及变化关系旅游需求收入弹性:是旅游需求量随旅游者可自由支配收入变化而变化的对应关系旅游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是旅游需求量变化百分数与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变化百分数的比值旅游需求交叉弹性:是指某旅游产品Y价格变化对应另一旅游产品X需求量变化产生的影响旅游客源地:是指具备一定人口规模和经济能力,能够向旅游目的地提供一定数量旅游者的地区经济距离:是指旅游者从客源地到目的地往返的旅行时间和交通费用的综合需求: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某种事物渴求满足的欲望,是产生人类一切行为的原动力旅游消费者行为:是个体在收集有关旅游产品的信息后进行决策、购买、消费、评估、处理旅游产品时的行为表现旅游者的最大满足:是指在指出预定的时间和费用的条件下,通过合理的比例搭配购买旅游产品,进行旅游消费,从而获得的精神和物质上的最佳感受,即达到效用最大化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消费商品数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得到的效用增量及边际效用是递减的无差异曲线:用来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2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轨迹旅游刺激:是指旅游目的地或旅行社等旅游组织进行广告宣传以及各类促销活动,以激发人们的出游行为旅游消费:是指人们在旅游游览过程中通过购买旅游产品来满足个人发展和享受需要的行为和活动旅游消费结构: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类型的旅游产品及相关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合理化:是指旅游者在从不合理的状态向合理状态不断转变的渐进过程旅游消费效果:在旅游者的消费过程中,投入与生产、消耗与成果、消费支出与达到消费目的之间的对比关系旅游消费总额:是指一定时期内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进行旅游活动过程中所支出的货币总额人均旅游消费额:是指一定时期内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的旅游过程中,平均每一个旅游者支出的货币金额旅游消费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者消费支出同该国家或地区个人消费支出金额的比例旅游消费结构: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对食、住、行、游、娱等方面的消费比例旅游供给: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下旅游经营者愿意并能够向旅游市场提供的旅游产品数量旅游消费的产出:通过旅游消费使人们的体力和智力得到恢复和发展,精神上得到满足旅游目的地:是指能够使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追求旅游动机实现的各类空间要素的总和,具有一定的规模和范围,可供人们游览、娱乐、休息或进行科学活动的地区旅游设施:是直接或间接向游客提供服务所凭借的物质条件旅游容量: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旅游区在某一时间段内,其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所能承受的旅游及其相关活动在规模和强度上的最小极限值旅游目的地容量:在不导致严重影响旅游资源特性、旅游质量及其游客体验的情况下,一个旅游目的地能够连续维持的最高旅游利用水平旅游资源:指凡是能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各种自然人文客体或其他因素(即旅游吸引物)心理容量:又称旅游感知容量,是不导致旅游者或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产生厌恶情感的旅游活动量旅游供给能力:是旅游目的地在一定时期内以一定的价格向旅游市场提供旅游产品数量的能力旅游市场:狭义:指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区中旅游产品具有支付能力的现实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
36 一、重点概念旅游经济

一、重点概念旅游经济:旅游经济现象是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旅游活动采取了市场交换形式所形成的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旅行社:旅行社是指依法成立并具有法人资格,在旅游经济活动中从事招徕、接待旅游者,组织旅游活动,获取经济收入,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旅游企业。
旅游饭店:旅游饭店是为旅游者的活动提供旅游住宿、餐饮、娱乐和其它服务的旅游企业。
旅游交通:旅游交通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没有发达的现代交通运输业,就不可能有发达的现代旅游业。
旅游服务贸易:旅游服务贸易,是指旅游服务在国家之间的有偿流动和交换过程,即国家之间相互为旅游者进行国际旅游活动所提供的各种旅游服务的交易过程。
二、简答题1、怎样理解旅游经济的概念?(一)旅游经济活动由旅游者和旅游产品经营者双方互动构成旅游者代表旅游需求一方,旅游者的旅游欲望是潜在的旅游需求,如果得到充分的财力和闲暇时间的支持,就会成为现实的旅游需求。
因此,它决定了旅游活动以及旅游经济现象的可能范围。
旅游产品经营者或者旅游业则代表旅游供给一方,它们的生产能力、提供产品的品种和质量,决定了旅游者的经济需求能否得到满足,从而也就决定了旅游活动和旅游经济现象的实际范围。
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之间形成辨证统一的关系:旅游需求的旺盛或者衰退,直接影响到旅游供给的数量和质量;而旅游供给的数量和质量又反过来制约着旅游需求的兴旺程度。
(二)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之间联系的焦点是旅游产品旅游者为了满足自己的旅游需求,必须支付货币以购买旅游产品;旅游业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则必须售出旅游产品以收取货币。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旅游产品与服务均以商品形式出现,并随着需求和供给的变化而变化。
旅游者既然支付了货币,就有权获得自己所满意的产品;旅游业各企业以及从业人员若想收取货币,则必须提供能够满足旅游者旅游需求的合格的旅游产品。
如果某种旅游产品质量低劣,那必然会导致旅游者的需求欲望降低,又由于旅游产品属于非生活必需品,因而甚至会导致旅游购买欲望的完全消失。
2010年厦门市旅游经济运行特点及发展思路

2010年,厦门市旅游经济在海西效应、“世博”游等的多重效应的驱动下,旅游市场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026.0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85%,旅游总收入383.89亿元,比上年增长16.89%,其中:接待入境游客162.8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71%,接待国内游客2863.2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86%,旅游经济整体呈现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2010年厦门市旅游经济运行特点(一)国内旅游市场增长动力强劲2010年,我市国内旅游市场增长强劲,全年接待国内游客2863.2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86%,其中:国内过夜游客1386.3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08%;国内一日游游客1476.9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3.64%,国内旅游收入310.35亿元,比上年增长15.69%。
1、假日旅游拉动明显。
全市两个黄金周共接待游客166.4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7.2%;旅游总收入达到16.98亿元,比上年增长25.5%。
“五一”假期,全市共接待中外游客40.0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8.95%;实现旅游收入4.38亿元,比上年增长35.94%。
黄金周和小长假的休假期间游客云集,显示出假日旅游的拉动效应。
2、城际旅游运力大幅提升, 动车彰显带动效应。
全年航空抵达旅客635.6万人,比上年增长15.2%;铁路抵达旅客753.28万人,比上年增长107.22%;水运抵达旅客174.75万人,比上年增长7.6%;公路抵达旅客2508.36万人,比上年增长1.48%。
特别是福厦动车开通以来,不仅大大减轻了民航和公路运输的压力,同时也推进了动车沿线区域特色旅游的快速发展,为厦门旅游带来丰厚收益。
3、节庆、会展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旅游市场。
2010年厦门市旅游节庆活动精彩纷呈,有大型花车巡游,有以中秋为主题的民俗文化活动,有艺术类旅游节庆活动,花样繁多的节庆活动形成城乡互动的旅游休闲格局,极大丰富了旅游市场。
(旅游行业)旅游经济学

第一章1.、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经济活动中旅游产品的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它主要研究的是旅游经济活动的运行及运行中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
2、旅游经济学学科特征(1)旅游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2)旅游经济学是一门部门经济学(3)旅游经济学是一门基础学科(4)旅游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3、旅游经济学研究方法1)多学科2)重实践3)重个案研究,轻综合研究第二章1、现代旅游经济的形成过程包括三个阶段:1)、萌芽阶段(人类社会初期)2)、发展阶段(18世纪工业革命)3)、形成阶段(20世纪50年代)2、现代旅游经济的发展特点(1)、现代旅游经济活动的大众性(2)、现代旅游经济活动的全球性(3)、现代旅游经济活动的规范性(4)、现代旅游经济发展的持续性3、旅游经济的运行的环节(1)基本环节:旅游产品的购买销售(2)次环节a、旅游产品购买方面:购买发生与购买方向b、销售方面: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服务c、中间环节(旅行社的中介):旅游产品的批发、零售4、旅游经济的性质(1)旅游经济是一种商品化的旅游活动(2)旅游经济是一种综合性的服务活动(3)旅游经济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产业‘第三章一、旅游产品的概念1)从旅游市场角度看,旅游产品是指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在市场上交换的,主要用于旅游活动中所消费的各种物质产品和非市场的总和;2)从旅游者的角度,旅游产品是指旅游者花费一定的时间、精力和费用所获得的一段旅游经历和感受;3)从旅游经营者角度,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凭借定的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其他媒体,向旅游者提供的、以满足旅游者需求的各式各样的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总和。
二、旅游产品的特征1、旅游产品的综合性2、旅游产品的无形性6、旅游产品的脆弱性3、旅游产品的同一性4、旅游产品的依赖性5、旅游产品的固定性三、旅游产品的构成1、旅游产品的一般构成:核心部分、外形部分和延伸部分构成。
1)、核心部分是指旅游吸引物和旅游服务,它满足旅游者从事旅游活动最基本的需要,是构成旅游产品的基本部分。
《旅游经济学》课程标准

《旅游经济学》课程标准1.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适用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学时数:34 学分:2分同修课程:旅游概论、管理学原理后续课程: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政策与法规等2.课程性质《旅游经济学》课程是在大文旅背景下重庆旅游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也是一门专业基础课。
旅游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指导,研究旅游经济活动中各种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科学。
旅游经济学是研究旅游经济活动的运行及其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它是从经济这个侧面来研究旅游活动的学科,所以它与旅游学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旅游经济学与旅游心理学、旅游社会学、旅游法学、旅游地理学等成平行关系,而与旅游市场学、旅游饭店管理、旅游管理学等成纵向关系,即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3.课程教学目标设置本课程,为了使学生能够掌握旅游经济运行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正确分析和管理旅游供求矛盾,懂得如何实现各利益主体的满足,在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过程中实现旅游经济的顺畅发展。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正确理解旅游产品的有关概念和特征,了解旅游供求矛盾的产生、表现及调节机理,掌握旅游者、旅游企业、旅游目的地政府利益的最大化满足原理,理解旅游产业结构和旅游发展模式的有关理论。
3.1知识目标1.1.1基础知识Kl了解旅游经济学K2掌握旅游经济学相关概念1.2.2专业知识K3掌握旅游产品及供需K4掌握旅游收入及消费K5掌握旅游产业与政策K6掌握旅游效益与评价K7掌握旅游发展与战略3.2能力目标能够结合旅游者需求对旅游市场进行预测,能够根据旅游市场现状为旅游企业进行策划,能够根据旅游现状对旅游政府进行献计献策。
具备对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的分析能力,旅游收入与分配关系的分析能力,旅游价格制定与策略的分析和执行能力,旅游业经济形势的分析能力,旅游分析报告的写作能力。
Al学会辨别经济现象A2学会判断旅游经济活动和旅游产品A3学会分析旅游需求现象A4学会分析旅游供给现象A5学会分析旅游收入效益、消费效果A6学会分析评价旅游产业及政策A7学会分析旅游经济效益并对其进行评价3.3素质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经济意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创新和开拓能力;培养团队意识及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旅游经济学

1.旅游经济学:旅游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主导,研究旅游中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的各类总和。
2.旅游产品:旅游经营者提供给旅游者购买的完整的旅游经历,它所包含的吃、住、行、游、娱、购等六大要素,均与旅游资源有密切关系。
3.旅游需求:是在一定的时期内,一定价格上,旅游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旅游产品的数量,即旅游者对某一旅游目的地所需求的数量。
4.旅游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以一定价格向旅游市场提供的旅游产品的数量,具体包括旅游业经营者向旅游者提供的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等。
5.旅游市场:广义、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围绕旅游产品的交换所发生的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6.旅游投资:是有着很强的专业性,即不但需要专业的投资技术还要有相当的旅游项目方面的专业经验。
成功的旅游投资要求从事旅游投资的投资者对项目有着很全面的认识,对旅游投资中的每个环节都有清晰的概念。
7.旅游收入:指旅游接待部门(或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过销售旅游商品而获取的全部货币收入。
8.旅游卫星账户:tourism satellite account、在国民账户之外设立一个虚拟账户,将所有涉及旅游的部门中由旅游引起的产出部分分离出来单列入这一账户。
旅游卫星账户描绘了一个国家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估计旅游经济和服务的尺度。
作为一种信息系统,它通过对相关数据和资料的分析,可预测旅游潜在的影响。
9.旅游外汇漏损:旅游漏损一般是指目的地为了满足旅游者旅游活动及相关消费活动而发生的外汇支出,以及由于其他原因造成的旅游外汇流失。
10.旅游消费:在人们基本生活需要满足之后而产生的更高层次的消费需要。
它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保健性旅游消费,基础性旅游消费,文化性旅游消费,享乐性旅游消费和纪念性旅游消费11.旅游区域结构:是指在一定范围内旅游业各要素的空间组合关系,即从地域角度所反映的旅游市场。
12.旅游价格:旅游者为了满足旅游活动的需求而购买单位旅游产品所支付的货币量,他是旅游产品价值,旅游市场供求状况和一国家币值变化的综合反映。
旅游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旅游供求矛盾与调节

旅游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旅游供求矛盾与调节(总分:73.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总题数:35,分数:35.00)1.形成旅游市场机制的动力之源是( )。
A.旅游目的地政府的行政干预 B.旅行社对旅游活动的组织C.旅游市场主体对利益的追求 D.旅游目的地宣传促销经费的供应(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一般来说,旅游市场经济中各市场要素互相适应、互相制约共同发挥作用形成的市场自组织、自调节的综合机能就是旅游市场机制。
其动力源于旅游市场主体对其个体利益的追求,并通过传动系统转换为旅游企业目标和社会经济目标。
2.针对旅游市场上存在的“零团费”、“负团费”等不良经营方式所引起的恶性竞争的市场环境,旅行社的产品定价应当以( )为目标。
A.进一步降低价稽,提高市场占有率 B.反映产品质量,维护企业形象C.增加自费项目,追求利润最大化 D.随行就市,维持企业生存(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针对旅游市场上存在的”零团费”、”负团费”等不良经营方式所引起的恶性竞争的市场环境,旅行社的产品定价应当以反映产品质量,维护企业形象为目标,切不可盲目的跟随其他企业一起降价,损害企业形象,当然单纯的增加自费项目会让自己失去一些消费者,不利于企业盈利。
3.旅游企业采用低价策略的前提条件是( )。
A.产品有较好的包装 B.产品质量上乘C.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大 D.产品季节性弱(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在不同的市场需求情况下,旅游产品的需求弹性不同,因此,旅游企业应采用不同的定价策略来保证达到自身的定价目标。
低价策略是指企业在制定旅游产品价格时,有意以相对低的价格刺激需求,从而为实现长时期的最大总利润或扩大市场占有率的目的所采取的一种定价策略。
薄利多销,单位产品利润下降,但可以扩大销售量,最终企业总利润达到最大。
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的调节

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的调节摘要在旅游市场中,需求和供给以矛盾的形式出现,既相辅相成又相互控制,旅游供求均衡与一般的产品供求均衡相比较复杂也较难控制。
因此,从而要加强宏观和微观的调控,从旅游的长远发展来确立调控目标,从而促进旅游市场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旅游供求的调节措施调节实践随着旅游业的大力发展和国家对旅游产业的支持,旅游业现已成为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的一个充满活力的产业,它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
这样看来旅游业会有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
旅游业也会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旅游的发展必然离不开旅游活动,而不断发展地旅游活动同时也促进着旅游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供给和旅游需求是旅游经济的两大重要环节,分别代表着旅游市场上的买卖双方,而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旅游活动中最基本的经济关系。
旅游供给和需求的存在是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身实现的前提。
旅游需求只有相适应的供给才能满足,旅游供给必须有一定支付能力的需求才能实现,达成两者之间的平衡.然而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两者的主导地位是不一样的。
在旅游业发展的初期,不断产生的旅游需求导致旅游供给在数量、质量及效能上的持续增长或提高,而旅游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旅游供给越来越多地创造出新的旅游需求,使旅游需求日益发展、演进。
而供求之间的不断地相互促进和相辅相成也使得旅游供求状况不断出现新的趋势。
是扩大旅游供给,以此来满足或刺激旅游需求,还是开拓旅游需求,以此来适应或促进旅游供给,始终是旅游业的时事问题.在旅游市场的运转中,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旅游供给和旅游需求总是在相互不平衡的矛盾运动中趋向平衡,在旅游经济中,常以矛盾的形式表现出来。
然而研究旅游供求矛盾也是为了能找出更好的调节手段,不断地适应市场经济,使得旅游业能够健康稳定的走向繁荣。
近年来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使得旅游业的压力不断增大,一是旅游需求不断增加,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需求的要求也不断增加,但旅游接待设施似乎并不能满足不断增加的旅游需求,使得人们的旅游质量始终不太能得到提高和升华.旅游活动产生的条件是多方面的,公认的现代大众旅游产生的必要条件有两点:一是居民可自由支配的收入的增多,二是居民可自由支配的闲暇的增多,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相关的社会条件。
我国旅游经济运行的模式:过去、现在和未来——兼论政府在其中的作用

立 中 国旅 行 游 览 事 业 管 理 局 ,并Βιβλιοθήκη 确 定 发 展 旅 游 事 业 的
收 稿 日期 :0 8 1— 8 20 — 2 0
作者简介 : 赵永青(90 )女 , 18一 , 山西人 , 大学育才学院助教 , 西南 研究方 向: 旅游管理。
旅 游 发 展
Touim v lpme r s De eo nt
一汉 术学。 匝 职 学报。 武业 院二 技
・
旅 游 发 展 ・
我 国旅游 经济运行 的模 式: 过去 、 现在和未来
兼论政府在其 中的作 用
赵永青
( 西南大学 育才学院,重庆 4 12 ) 054
摘
要 :旅游经济运行模式是一个地 区旅游 业在一 个时段 内旅 游运行 的总体 特征 , 本文通过对我 国建国以来旅游业的 回顾 ,从 时间和 空间两个角度 来分析 了我 国旅 游经济运行的模式 , 并就政 府在其 中的作 用进行 了分析。
一
度 存 在 着 较 大 差 异 , 会 政 治 经 济 制 度 不 同 , 游 产 业 法 律 的 , 也 不 排 除利 用 市 场 调 节 机 制 的作 用 , 而相 社 旅 但 然
是 具 有传 统 干 预 和 控 制 经 济 的 国 家 和 地 区 ;二 是 需 发 展 中 国家 由于 经 济 发 展 水 平 低 ,旅 游 产 业 发 展 的 各
从 扩 大 政 治 影 响 考 虑 , 游设 施 总 体 规 模很 小 , 构 单 旅 结
一
规划 各 个 时期 旅 游 产 业 发 展 的 战略 目标 和实 现 战 略 目 标 的各 种 对 策 和措 施 , 分 发 挥 政 府 的宏 观调 控 能 力 , 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编辑ppt
19
假设原价格为P,销售量为Q,企业的成本C不变, 降价率为α,由降价引起的需求变动率为β,降价 后的利润为π’, 利润增量以Δπ表示,则
π’=[P ( 1-α ) -C]×Q ( 1+β ) =Q[P(1-α)(1+β)-C(1+β)]
ΔV=Q(P·β-ΔC-ΔC·β)
若β>ΔC/(P-ΔC),总收益增加 若β=ΔC/(P-ΔC), 总收益不变 若β<ΔC/(P-ΔC),总收益减少
可编辑ppt
17
(三)政府价格控制与旅游供求基本原理
最高限价对供求均衡的影响
注意:供求自然均衡时总剩余最大 (详细请参照相关的经济学教材)
最低限价对供求均衡的影响 最低限价的可行性分析 详见下页
可编辑ppt
18
(三)政府价格控制与旅游供求基本原理
最低限价的可行性分析
理论基础是社会平均成本;限制了成本优势 价格竞争是对重复建设的自我调整;“优生比优
Q
可编辑ppt
6
均衡价格的定义及其形成方式 定义: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与供
给价格相等时的价格。也是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时 的价格。(见图4-1) ◆处于均衡价格下的供求量称为均衡数量。
可编辑ppt
7
一、 旅游供求矛盾的市场均衡
(二)、旅游供求矛盾的价格调节
供给过剩
供给短缺
可编辑ppt
8
旅游供求矛盾的市场均衡
旅游经济活动运行与调节
第一节 旅游经济活动运行规律于特点 一、规律 以产品为纽带的供求矛盾运动规律。
二、特点 旅游需求、供给特点。
可编辑ppt
1
第二节 旅游市场调节
可编辑ppt
2
一、旅游供给与需求的均衡
旅游供求矛盾的市场均衡 旅游供求矛盾的制度均衡
可编辑ppt
3
旅游需要
意愿性潜在 旅游需求
(二)旅游供求矛盾的价格调节
供给过剩
供给短缺
旅游供求均衡过程
可编辑ppt
9
动态均衡
其他因素的影响
(供求定理:需求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1、(供给不变)需求变动 在供给不变的条件下,需求变动引起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见图 4-2)
可编辑ppt
10
旅游供求矛盾的市场均衡
旅游供求矛盾的价格调节
供求同向变动,均衡价格及均衡数量根据变动 幅度而定。
可编辑ppt
12
旅游供求矛盾的市场均衡
旅游供求矛盾的价格调节
价 格
需求D1
供给1 供给2
P3 P1 P2
可编辑ppt
需求D2
数量
13
p
S1
S0 p1
p0
S2
p2
D1
D0 D2
0
Q2 Q0 Q1
Q
供求同时变动分析图
可编辑ppt
14
二、 旅游供求矛盾的制度均衡
特殊闲暇时间安排下的“同步性震荡”“排浪式消费”
可编辑ppt
15
(二)制度性供求矛盾的基本对策
改善闲暇时间总量和分配 touris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uthority 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形成有效供求均衡机制
降低供求不相遇导致的配额机制效率,着力 目的地整体形象促销
税收政策的调节 增加高峰时期弹性旅游供给 数量换质量现象
Δπ=π-π’=Q[P(β-α-α·β)-C·β]。
若1-(α/β)-α>C/P,则Δπ>0 ;利润增加 若1-(α/β)-α=C/P, 则Δπ=0; 利润不变 若1-(α/β)-α<C/P,则Δπ<0; 利润减少
结果:利润变动趋势不确定
可编辑ppt
20
假设成本下降为C’=C-ΔC, 若需求不变,则
现实旅游需求
边界旅游供给 现实旅游供给
有
替
滞
效
代
存
旅
旅
旅
游
游
游
供
供
供
给
给
给
潜在旅游供给
旅 游 需 求
非 意 愿 潜 在
总
潜
在
旅
游
需
求
无效旅游需求
强
制
替 代 旅 游 需
旅 游 需 求
符 合 意 愿 的
求
旅 游 供 给
非 意 愿 滞 存
旅意 游愿 供滞 给存
实现旅游需求(购买
供)求相等
实现的旅游供给 (销售)
π’=[P-ΔC)-(C-ΔC)]×Q=π; 若需求变动率为β,则利润增加 π’=[P-ΔC ) - ( C-ΔC ) ]×Q ( 1+β )
=π(1+β)
结果:利润不变或增加
可编辑ppt
21
如果成本不变,降价率为α,由降价引起的需求变 动率为β,原总收益V=P·Q,变动后总收益 V’=P(1-α)×Q(1+β)
滞存旅游供给/ 潜在旅游供给
无效旅游供给
可编辑ppt
4
一、旅游供求矛盾的市场均衡
(一)旅游供求矛盾的表现 1.数量矛盾:接待能力与旅游总人次数 2.时间矛盾:供给常年性与需求时间性 3.空间矛盾:不可贸易性与冷热点分布不均 4.结构矛盾:类型、档次、质量等方面
可编辑ppt
5
• 静态均衡
P S
D
0
ΔV= V’-V= P(1-α)×Q(1+β)- P·Q =P·Q(β-α-α·β)
若β/α>(1+β),则ΔV>0;总收益增加
若β/α=(1+β), 则ΔV=0; 总收益不变
若β/α<(1+β),则ΔV<0;总收益减少
结果:总收益变动趋势不确定
可编辑ppt
22
如果成本下降为C’=C-ΔC, 若需求不变,则V’=(P-ΔC)×Q=V-ΔC·Q 若需求变动率为β,则V’=(P-ΔC)×Q(1+β)
价
供给
格
P2
需求D2 需求D1
P1
可编辑ppt
数量
11
2、(需求不变)供给变动
在需求不变的条件下,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 格反向变动,均衡数量同向变动。 (见图4-4) 3、供求同时变动 供求同时变动,方向相反时,若需求增加供给
减少则均衡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供给增加则均 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则视供求变动幅度而定。
(一)旅游供求矛盾的制度性成因 张辉、厉新建
(2000)
技术性成因:所有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不同
社会生产力水平下所共有的一般性矛盾 价格调节
制度性成因:由于不同国家的文化、体制、政策、
转轨方式、发展战略等因素导致的矛盾 解释如下:
发展道路决定了旅游供给因波动而存在“需求空隙”
转轨导致中央与地方的博弈及产权扭曲下的“个人需 求产业化”
可编辑ppt
16
旅游供求矛盾的制度均衡
(二)制度性供求矛盾的基本对策
关于家庭旅馆
国外很流行,且被提升到可持续发展高度认 Smith V L(1998)指出要注意: 家庭旅馆主人多有殷实丰厚家底,旅游经营为补
充性收入 主人与客人没有语言、文化方面障碍 利用自己所在组织或某个预定网络促销 都有一套建筑规范和卫生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