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九年级人教版初中化学同步练习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合集下载

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通电
H2↑+g 2 x 4g 18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 ;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

分 课 时
学 师 活
流 动
程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环 节 与时间

答:可得到 4 克氢气 丙同学[解]设可得氢气的质量是 x。
重 点 难 点 课 前 准 备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格式 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解题格式的规范化及化学计算设答与物理、数学的区别
多媒体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 ;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

分 课 时
学 师 活
一生板演其他人在 练习本上书写计算 过程
△使学生再练习 中正确规范地解 题
讨论
阅读 讨论:不行,因为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 质的质量比是指不 含杂质的纯物质之 间的质量比 观看解题过程 分析存在的问题
△培养学生自学 获取知识的能力, 进一步巩固化学 方程式的计算格 式
甲不对 启示:化学式书写 要准确
HO2

题 学 目 校 教 者


年 级

总课时 学 科
1
课题三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星火一中 刘占国

化学
设计来源
教 材 分 析
自我设计
教学时间
本课题上承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化学方程式,是化学中定量研究的真正体现和具体应用,也是 化学计算的重要组成和基础,并能为后面有关含杂质等的计算做好准备,故学好本节内容极 为重要。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教案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教案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教案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进行新课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普通步骤[例题1]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失掉多少克氧气?〔计算结果保管一位小数〕[剖析]这道题是反响物的质量来求生成物的质量,我们一同来看课本中的解题步骤。

解:设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失掉氧气的质量为x。

2KMnO4K2MnO4+MnO2+O2↑2×158 326.3g x2158 6.3g32x⨯=32 6.3g0.6g2158x⨯=≈⨯答: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大约可以失掉0.6g氧气。

[思索]依据刚才对例题1的阅读和剖析,请归结出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总结]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1)设未知量;(2)写出反响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以及量、未知量;(4)列出比例式,求解;(5)简明地写出答案。

备课笔记特别提示:单位了。

教材习题解答21832100kgx⨯=218100kg112.5kg32x⨯⨯==依据质量守恒定律知:氢气的质量=112.5kg-100kg=12.5kg答:消耗水112.5kg,同时可失掉氢气12.5kg。

3.锌与盐酸〔HCl〕反响生成氢气和氯化锌。

实验室里用6.5g锌与足量盐酸反响,可制得氢气和氯化锌的质量各是多少?解:设可制得氢气的质量为x,氯化锌的质量为y。

Zn+2HCl==ZnCl2+H2↑65 136 26.5g y x6513626.5y x==x=0.2g y=13.6g答:可制得氢气0.2g,氯化锌13.6g。

×L1000。

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新)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

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新)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

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新)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一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

2、掌握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书写格式。

过程与方法从化工生产的实际需要出发,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质量关系的分析,运用数学计算方法处理相关物质之间的量的问题,培养学科之间交融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关系以及它在生产及科学研究中的意义。

【学习重点】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格式【学习难点】化学计算题中设答的量纲与物理、数学学科的区别。

【课时安排】2课时【学习过程】一、自主探究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是:(1);(2);(3);(4);(5)。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用高锰酸钾加热的方法制氧气(2)氢气和氧化铜加热条件下的反应(3)用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制氧气2、在4P+5O22P2O5的反应中,份质量的磷跟份质量的氧气起反应,生成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二、合作学习(一)学习教材例题P102,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你能说出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吗?能否利用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量的关系来计算生成物(产品)或反应物(原料)的质量呢?例:在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反应中,水和氢气的质量比为;那么,36克水完全分解能生成克氢气;18克水完全分解能生成克氢气。

2H2O2H2↑+O2↑36 436克(?) 18克(?)依据物质的质量比来计算,这就是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是。

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方法和步骤:(1)设:(2)写:(3)找:(4)列:(5)答:(二)下面是某同学的做题步骤,请你帮他指出错在哪里。

在做电解水实验时,要产生2克氢气需要电解多少克水?,同时产生多少克氧气/ 步骤对应步骤的解题部分设未知量解:设需要电解 x 克水,同时产Y 克氧气。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1(同步练习)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1(同步练习)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习题精选(一)1.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试推断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为()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氧化反应2.在反应X+2Y=R+2M中,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且反应生成的R和M的质量之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A.23︰9B.19.6︰9C.32︰9D.46︰93.小林和小明同学在学习合作中讨论: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哪种物质消耗氧气最多?请你也参与他们的讨论,你认为消耗氧气最多的物质是()A.CB.H2C.FeD.P4.为了测定硫酸铜晶体(CuSO4·xH2O)中的x值,将一定质量的这种硫酸铜晶体放入坩埚中,称量、加热、称量、再加热、再称量直至不含结晶水。

(化学反应为:CuSO4·xH2O CuSO4+xH2O)实验中得到如下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坩埚质量为19.13gB.硫酸铜晶体的质量为2.48gC.无水硫酸铜的质量为1.59gD.结晶水的质量为0.63g5.在化学反应3X+4Y=2Z中,已知X和Z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32和102,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

6.已知在反应3A+2B=2C+D中,反应物A、B的质量比为3︰4。

当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共140g时,消耗B的质量为____g。

7.取铜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共10g,用足量的H2还原后共得到8.4g铜。

原混合物中含氧化铜的质量分数是____。

8.取22.2g石灰石样品,放入盛有126g稀盐酸的烧杯中,石灰石中的碳酸钙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反应,也不溶解),烧杯内物质质量变为139.4g。

则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

(提示:CaCO3+2HCl=CaCl2+H2O+CO2 )9.已知A、B两种物质反应生成C:A+B→C。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同步作业pdf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同步作业pdf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五单元㊀化学方程式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基础训练1.工业上可以用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备硫酸锌ꎮ现有20g部分被氧化的金属锌ꎬ测得其中氧元素的含量为16%ꎬ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后ꎬ恰好完全反应ꎮ则生成的硫酸锌的质量为(㊀㊀)A.16.8gB.40.25gC.16.1gD.24g2.在化学反应A+B2=2C中ꎬ已知20gA和足量B2充分反应后ꎬ生成30gCꎮ已知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ꎬ则C的相对原子质量是(㊀㊀)A.20B.32C.48D.963.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ꎬ产生二氧化碳质量相同的一组是(㊀㊀)A.MgCO3和NaHCO3B.CaCO3和Na2CO3C.CaCO3和MgCO3D.Na2CO3和NaHCO34.一定量FeO与Al2O3的混合物ꎬ与100g9.8%的稀硫酸ꎬ恰好完全反应ꎮ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㊀㊀)A.0.8gB.1.6gC.3.2gD.6.4g5.某氧化钙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ꎬ将其高温煅烧至碳酸钙完全分解ꎬ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4gꎮ则生成CO2的质量为(㊀㊀)A.66gB.36gC.37gD.120g6.有一包 铁 的粉末ꎬ可能含有Fe㊁Fe2O3㊁Fe3O4中的一种或几种ꎬ现称取23.2g放在试管中ꎬ通入足量的一氧化碳并加热充分反应ꎬ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石水ꎬ共得到40g的碳酸钙固体ꎬ关于这包 铁 的粉末成分判断正确的是(㊀㊀)A.一定是纯净物B.一定有Fe㊁Fe2O3㊁Fe3O4三种C.如果有Feꎬ就一定有Fe2O3D.如果有Fe2O3ꎬ就一定有Fe3O47.现有含一定量氯化钠的纯碱样品ꎬ测得其中钠元素的质量为6.9gꎬ向该样品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73gꎬ恰好完全反应ꎮ则纯碱样品中所含氯化钠的质量为(㊀㊀)A.5.85gB.10.6gC.11.7gD.17.55g8.部分被氧化的铁片10g与200g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ꎬ产生氢气0.3gꎬ该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㊀㊀㊀㊀㊀㊀㊀㊀ꎮ9.发射通讯卫星的火箭用联氨(N2H4)做燃料ꎬ用四氧化二氮(N2O4)助燃ꎬ生成物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ꎬ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H4+N2O4点燃 3N2+4H2Oꎬ则12.8gN2H4完全燃烧需要N2O4的质量是㊀㊀㊀㊀㊀ꎮ拓展提升10.某小组利用下列实验数据ꎬ计算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ꎮ已知金属M和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H2SO4 MSO4+H2ʏꎮ现取20g该金属样品于烧杯中ꎬ然后向其中加入稀硫酸ꎬ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实验编号12345加入硫酸的质量/g100200300400500烧杯中剩余物质量/g119.8219.6319.4419.4519.4第5次实验后ꎬ烧杯中还有0.5g剩余固体ꎮ(1)原金属样品中M的质量是㊀㊀㊀㊀㊀㊀ꎮ(2)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是㊀㊀㊀㊀㊀㊀㊀ꎮ发散思维12.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一包干燥的红色粉末组成进行探究ꎬ该红色粉末可能由Cu㊁Fe2O3两种固体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ꎮ[提出猜想]红色粉末可能是:①Cu②Fe2O3③Cu和Fe2O3[查阅资料](1)白色无水CuSO4遇水变蓝(2)Cu在FeCl3溶液中发生反应:2FeCl3+Cu 2FeCl2+CuCl2[实验探究][甲组同学]:定性检测该红色粉末的物质组成(1)小云取少量红色粉末于试管中ꎬ滴加足量稀盐酸ꎬ充分振荡后观察ꎬ发现固体全部溶解ꎬ得到有色溶液ꎮ则猜想㊀㊀㊀㊀㊀一定不成立ꎬ其中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ꎮ(2)小伟向小云得到的有色溶液中插入一根洁净的铁丝ꎬ反应充分后ꎬ观察到㊀㊀㊀㊀㊀ꎬ得出猜想③成立ꎮ[乙组同学]:定量测定该红色粉末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实验步骤:小晨称取该红色粉末5.0g装入硬质玻璃管中ꎬ按如图5-3-2所示进行实验ꎮ开始时缓缓通入CO气体ꎬ过一段时间后再高温加热使其充分反应ꎮ待反应完全后ꎬ停止加热ꎬ仍继续通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ꎮ反应前后称量相关物质的总质量(装置内空气中的水蒸气㊁CO2忽略不计)ꎬ其数据如下表:图5-3-2反应前反应后Ⅰ组玻璃管和红色粉末的总质量为48.3g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总质量为47.1gⅡ组洗气瓶和瓶中所盛物质的总质量为258.6g洗气瓶和瓶中所盛物质的总质量为261.9g[交流讨论](1)在装置A中先通CO气体的目的是㊀㊀㊀㊀㊀㊀ꎮ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㊀㊀㊀第五单元㊀化学方程式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ꎮ(2)根据上述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计算:红色粉末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㊀ꎮ(3)从环保角度看上述装置有严重不足之处ꎮ你认为应该如何改进?㊀ꎮ[拓展延伸]对实验后B装置洗气瓶内溶液中是否有NaOH剩余做进一步探究实验步骤:小渊同学取该洗气瓶内溶液50克ꎬ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至无气泡冒出为止ꎬ共用去稀盐酸60克ꎬ所得溶液质量为107.8克ꎮ试计算:(1)该洗气瓶内溶液中碳酸钠的溶质质量分数ꎮ(2)50克该洗气瓶内溶液中剩余的氢氧化钠质量为㊀㊀㊀㊀克ꎮ。

第五单元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第五单元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
点燃
2H2 + O2 ====== 2 H2O 2×1×2 :16×2 : 2 ×(2+16) 4 : 32 : 36 若: 4克 :( 32 )克 : ( 36 ) 克
若:( 2 )克 : (16 )克 : 18 克
这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 物之间质量比是成正比例关系。因此, 利用正比例关系据化学方程式和已知的 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可求 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解:设可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X
m 依题意,可知: (O ) 1.43g / L 11.2 L 16 g 2 点燃 2 Mg + O 2 ====== 2 Mg O 注意:如果已知体 32 80 16克 X 积或要算体积时, 32 要用密度公式换算 80 ------ = -----X 成质量才代入。 16克
4.化学方程式计算依据的是“质量守恒律”,
5.化学方程式中各量都是纯物质之间的质量
关系,计算时一定要把杂质去掉才行.
化学方程式计算中几个常用公式 已分解的物质质量 分解百分率= 未分解时该物质质量 纯物质质量 物质纯度 = 不纯物质总质量 ×100% + 杂质质量
×100%

质量
体积 × 密度

不纯物质总质量
CuO +
80 16g
H2
2 x
加热
Cu + H2O
80 : 2
=
16g : x
X=0.4g
练习: 向一定量的锌粒中加入100克稀硫酸, 过一会儿取出剩余的锌,称得溶液质量为 106.3克,求有多少克锌参加了反应?
解:设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x 产生的氢气质量为y Zn +H2SO4= ZnSO4+H2 2 65 x y 65 2 = x y ……(1) 根据反应前后溶液质 量的变化得: x-y= (106.3-100)g 即: x-y=6.3g ……(2) 联立(1) (2)解得: X=6.5g 答: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 为6.5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作业: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2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作业: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2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作业: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2课时)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2课时)
【复习回顾】
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

某工厂需要100kg氧气作为原料。

若用电解水的方法来制取,则至少需要电解水的质量为多少千克?
【知识要点】常见的计算类型:
1.涉及到气体体积的计算
计算关键:根据公式,将体积转化为质量,然后计算。

2. 涉及到混合物质量的计算(纯度):
计算关键:根据公式:纯净物的质量=混合物的质量×纯净物的质量分数(纯度),将混合物的质量转化为纯净物的质量,然后计算。

【作业布置】
1.在进行磷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中,小红同学取用6.2g的磷在氧气中进行完全燃烧,(1)至少需要氧气的体积是多少升?(假设在标准状况下,已知标况下O
的密度1.43g
2
/L)
(2)同时能生成五氧化二磷多少克?
2.运动员在登山冲顶时消耗自带的液氧3357L。

若在实验室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相同质量的氧气,需要多少千克的高锰酸钾?(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为1.43g/L)
高温3.要得到280 kg CaO,需要质量分数为80%的石灰石多少千克?(化学方程式:CaCO
3↑)
CaO+CO
2
4. 为了测定实验室中高锰酸钾样品的纯度(杂质不参加反应),取16g该样品加热,完全反应后,得到1.6g氧气,求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案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案设计

第五单元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定量计算在化学实验和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2)掌握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与步骤。

(3)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比,初步理解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和量的关系。

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和熟练的计算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精神 。

【教学重难点】(1)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2)掌握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和步骤。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引导回忆]请同学们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并说出它的含义。

36 4 32(1)质的含义: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2)量的含义: 每36份质量的水完全反应,能生成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

根据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量的含义,我们可以知道若36g 的水完全反应可以生成4g 氢气和32g 氧气那么18g 的水完全反应可以生成____g 氢气和____g 氧气?9g 的水完全反应又可以生成____g 氢气和____g 氧气?通过上述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各物质之2H 2O 2H 2↑+O 2↑ 通电间的质量比是成正比例关系的。

因此,可以利用这种正比例关系,根据化学反应中的已知的一种物质的质量,可以求出其他各物质的质量。

所以,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是: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即质量守恒定律。

二、探究新知,讲授新课[讲述]前面我们已经学过根据化学式的简单计算,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如何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呢?计算时有哪些步骤和方法呢?下面,我们用实例来说明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doc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doc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一、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互动,交流讨论、学生练习等形式找出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规范格式及 注意事项,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锻炼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化学变化屮的定量研究对于科学实验和生活实践的重大作用,感悟化学学习的重要 性;并在解题过程中,学会相互帮助,体会成功,建立自信。

二、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 重点: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及格式的规范化2、 难点:帮助学生建立对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的认识方法三、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讨论交流法 四、 课吋安排:一课吋 五、 教学过程: (一) 课题引入“神舟十号”用长征系列火箭发射升空。

假如你是火箭推进器的设计师,当确定升空 的火箭需要用100 Kg 液氢作燃料时,你会在火箭助燃剂仓中填充多少千克的液氧来满足这 些液盘完全燃烧? (二) 复习回顾占燃请你说出化学方程式C+02=C02的三个意义。

如果()克:8克 (三)例题解析[教师出示例题]例1:加热分解6.3g 高猛酸钾, [学生活动]一名学生在黑板上书写化学方程式,再一名学生标出各物质的质量比,全班一起 从量的角度说出该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教师设问]例1中已知高镭酸钾的质量,求氧气的质量,所以只需求出高镭酸钾与氧气的质 量比。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每316份质量的高镭酸钾加热分解会生成32份质量的氧气,那么6.3g 高猛酸钾加热分解会得到多少氧气呢?[学生活动]①一学生在黑板上展示成果,其他学生进行点评;②阅读课本102页例1,然后对自己的解题过程进行修订; ③归纳解题步骤[教师概括并板书]廿磁癡设、写、标、列、解、答 (四)火眼金睛(小组讨论找出下列所解答02点燃C02质量比12 : 32 : 44如果12克:()克:()克如果()克:)克:22克反应物碳、氧气与生成物二 氧化碳的质量关系是一定的,即 它们的 _______ 不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同步测试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同步测试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同步测试1. 能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是由于()A.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化学反响进程B.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响物和生成物各是什么物质C.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响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粒子个数比D.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响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答案:D2. 铁在氧气中熄灭生成四氧化三铁,那么反响中铁、氧气、四氧化三铁的质量比是()A.3∶2∶1B.56∶32∶232C.168∶64∶232D.168∶32∶232答案:C3. 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普通步骤有:①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②写出量和未知量的质量比;③设未知数;④列、解比例式;⑤写出简明的答案。

正确的解题步骤是()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②④⑤C.③②①④⑤D.③①②④⑤答案:D4. 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当发生1 g氢气时,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A.32 g B.16 gC.8 g D.4 g答案:C5. 6 g镁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熄灭,可失掉氧化镁的质量是()A.20 g B.12 gC.10 g D.12 g答案:C6. 在反响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

假定1.3 g A与一定量的B恰恰完全反响,生成4.4 g D。

那么在此反响中B和D的质量比为()A.4∶9 B.8∶1 C.10∶11 D.13∶44答案:C7.在〝2A+3B===2C+4D〞的反响中,8 g物质A完全反响生成11 g物质C 和9 g物质D。

假定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那么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16 B.32 C.48 D.64B8.二氧化碳是一种珍贵的碳氧资源。

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转变成燃料甲醇(CH3OH)的化学方程式为假定消费64 t甲醇,那么可回收二氧化碳多少吨?9.张教员在修改作业时,看到一位同窗这样的解题进程:求电解3.6 g 水可生成多少克氧气?答案:解:设可以失掉的氧气质量为x10.【中考·黑龙江】将18 g 高锰酸钾加热,当发生1.6 g 氧气时,固体剩余物是( )A .KMnO 4 MnO 2B .K 2MnO 4 MnO 2C .KMnO 4 MnO 2 K 2MnO 4D .KMnO 4 K 2MnO 4答案:C11.【中考·安徽】实验室加热氯酸钾(KClO 3)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8.0 g 制取氧气,完全反响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8.4 g ,请计算:(1)生成氧气的质量。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48
80
3g
X
-4--8 = 8--03g X
…….设 0.5分 …….写 2分 …….算 …….标
…….列 1分
X = 5g
…….解 1分
答:3克镁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生成氧化镁 5g。 …….答 0.5分
别放松!再来回顾 火箭燃料的问题· · · · ·
【解决设问】
如果火箭用氢气作燃料,而你是火箭设 计师,火箭上升时,燃烧需要氢气200Kg时, 你会在火箭助燃剂仓中填充多少氧气使之 完全燃烧?800Kg氧气行吗?为什么?
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高温
CaCO3
CaO +CO2↑
100
56
x
5.6t
100 x
4.4t到哪里去
啦?· · · 56 5.6t x 100 5.6t 10t
56
答:需要碳酸钙10t。
课本:P103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 化氢(HCl)气体,燃烧100g 氢气需要氯气(Cl2)多少克? 生成氯化氢气体多少克?
【设问】
如果火箭用氢气作燃料。而你是火箭发
动机设计师,火箭助推上升时,燃烧需要
氢气200kg时,你会在火箭助燃剂仓中填充
多少氧气使之完全燃烧?800kg氧气行吗?
为什么?
该怎么计算呢?
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学习根据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
方法和步骤
复习回顾
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提供了什么信息?
点燃
2H2 + O2
你会应用吗?
解:设燃烧200kg氢气至少需要的氧气的质量为x。
点燃
2H2 + O2 === 2H2O
2×2 32 200kg x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习题 (全国通用版)(全国通用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习题 (全国通用版)(全国通用

习题 (全国通用版)(全国通用版)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答案:(1)各物质间的质量比成正比例 (2)设未知量 (3)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 (4)列出比例式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 ①理论依据:质量守恒定律。

②基本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2)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①设未知量。

一般情况下,求什么就设什么。

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关系,包括相对质量、已知量、未知量。

根据化学方程式把与解题有关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计算出来,标在相应化学式的下面,把题中的已知条件和待求未知量写在相应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的下面。

④列比例式求解。

⑤简明写出答案。

⑥回顾检查。

辨误区 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注意事项 ①设未知量时不带单位;②只找已知和未知的关系,列式时,单位要统一,单位要带入计算过程;③化学方程式一定要书写正确,各物质间的质量比一定要计算准确。

当已知量是体积或混合物的质量时,该如何处理?应先将体积换算成质量,不纯物质,量换算成纯净物质量,因为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相关量通常是质量,而且是纯净物的质量,不包括未参加反应的质量。

【例1】计算18 kg 水分解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解:(1)设未知量: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设 (2)写出化学方程式:2H 2O=====通电2H 2↑+O 2↑…………………写习题 (全国通用版)(全国通用版)(3)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关系:2H 2O=====通电2H 2↑+O 2↑ 2×18 2×218 kg x ……………………标 (4)列比例式求解: 2×182×2=18 kgx…………………列 x =18 kg×2×22×18=2 kg……………算(5)简写出答案:答:18 kg 水分解生成氢气的质量是2 kg…答(6)回顾检查:①方程式是否正确;②已知量和未知量间的关系是否正确;③单位是否正确;④数值大小是否合理;⑤有效数字是否正确。

人教九年级化学同步练习及答案第五单元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人教九年级化学同步练习及答案第五单元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知能演练提升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5 g Mg与3 g O2反应可生成8 g MgOB.4 g Mg与4 g O2反应可生成8 g MgOC.4.8 g Mg与3.2 g O2反应可生成8 g MgOD.4 g Mg与6 g O2反应可生成10 g MgO2.10 g A和足量B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8 g C和4 g 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为()A.1∶1B.2∶1C.4∶1D.5∶13.已知A+3B2C+3D中,2.3 g A与4.8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 g C。

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23B.46C.92D.964.在M+RO22N的反应中,RO2为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是44。

已知1.2 g M完全反应生成5.6 g N。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B.N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C.参加反应的RO2质量为4.4 gD.2.4 g M与5 g RO2反应生成7.4 g N5.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在水、铜和氯化钠3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2)食醋中含有醋酸(CH3COOH)。

醋酸由种元素组成,其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见下表。

A与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若16 g B参加反应,则生成D的质量为 g。

示意图6.小明在实验室里加热31.6 g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28.4 g。

将剩余固体溶解、过滤、烘干,回收二氧化锰。

请计算:(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

(2)回收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g。

7.在煤中加入适量生石灰(CaO)制成供居民采暖用的“环保煤”,可以减少排放二氧化硫,减弱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

燃烧时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m SO2+O2m CaSO4。

请回答下列问题:(1)m值是;(2)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3)若煤厂一次共加入含氧化钙80%的生石灰1 400 t,则最多可吸收二氧化硫多少吨?8.★发射通信卫星的火箭用联氨(N 2H 4)作燃料,用四氧化二氮(N 2O 4)作助燃剂,生成物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第5单元课题3_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第5单元课题3_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5分钟训练1.为使书写的化学方程式遵守______________定律,要在化学方程式两边的化学式的前面配上适当的______________,使化学方程式等号两边各种原子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都相同,这个过程叫配平。

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当是配平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用_________连接,还要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______________。

如果______________中无气体,__________中有气体,在______________的气体______________边要注___________号;溶液中的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______________,则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的右边要注______________号。

答案:质量守恒化学计量数种类数目等号条件反应物生成物生成右↑ 沉淀↓2.在2A+B====2C 的反应中,1.2 g A 完全反应生成2 g C ,又知B 的式量是32,则C 的式量为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B 的质量为2 g-1.2 g=0.8 g 。

设C 的式量为x 。

2A+B====2C 32 2x 0.8 1.2 g406.12.132,228.032=⨯==gg x g x 。

答案:4010分钟训练1.在反应X+2Y====R+2M 中,当1.6 g X 与Y 完全反应后,生成4.4 g R ,且反应生成的R 和M 的质量之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Y 和M 的质量之比为( )A.23∶9B.16∶9C.32∶9D.46∶9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是物质之间发生的反应按一定的质量比进行,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等(即质量守恒)。

设生成M 的质量为x 。

X+2Y====R + 2M11 9 4.4 g x(1)11/4.4 g=9/x ,x= 3.6 g 。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Y 的质量为:4.4 g+3.6 g -1.6 g=6.4 g 。

初中化学同步训练人教9年级全一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初中化学同步训练人教9年级全一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__________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__________,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2.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__________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________没有改变,________没有增减,原子的________也没有改变,因此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3.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只生成CO2,则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______元素。

4.下列各项:①元素种类;②物质的总质量;③反应物的总质量;④原子个数;⑤物质种类;⑥分子种类;⑦分子个数.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发生变化的是( )A .③⑤⑥B .①②④C .②③⑤D .③④⑥⑦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例] 下列说法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蜡烛完全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等于蜡烛的质量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带的质量增加了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反应物的质量相等D.水加热变成水蒸气,变化前后质量相等解析: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问题时,要注意的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蜡烛、镁带等固体在空气中燃烧,参加反应的物质除了蜡烛、镁带外,还有氧气;高锰酸钾分解有氧气生成;水变为水蒸气是物理变化。

答案为B。

【重要提示】1.必须强调“参加化学反应”。

不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不能计入“质量总和”中。

2.很多化学反应中有气体或沉淀生成,因此“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包括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物质。

不能因为生成了气体,质量减少而误认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3.质量守恒定律揭示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密度、体积等其他方面的守恒。

【触类旁通】1.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甲、乙、丙三位同学各做了一个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2012学年九年级人教版初中化学同步练习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一、教学内容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二、考点清单1. 掌握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质量的原理与方法;2. 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书写格式;3. 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常见题型;4. 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常用关系式。

三、全面突破知识点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基础是质量守恒定律,计算时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2)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例题:3克镁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以生成多少克氧化镁? 解:设可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X (1)设未知数…………设MgO 2O Mg 22点燃+ (2)写出化学方程式……方 4880 (3)写出有关物质的式量、 3gX已知量和未知量……关X g 38048=(4)列比例式,求解……比48g380 X ⨯=………………………算=5g (5)简明地写出答案……答答:3克镁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生成氧化镁5克。

(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应该注意的事项①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准确列出有关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比;②列式时,各物质的质量单位必须统一,对应关系要正确;③反应物、生成物都必须是纯净物,如果是混合物,应该将不纯物的质量按题意转化为纯净物的质量;④解题的过程要完整,规范⑤设未知数是要指明物理量,不要带单位。

【典型例题】例1: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依据是A. 化学方程式表示了一种化学反应的过程B. 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C. 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D. 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质量比等于各生成物质量比【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理论依据是化学方程式的量的意义(质量比、粒子数目比)。

【答案】C例2:在反应X+2Y=R+2M中,当1. 6 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 4gR,且反应生成的R和M 的质量之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为A. 23:9B. 16:9C. 32:9D. 46:9【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是物质之间发生的反应按一定的质量比进行,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等(即质量守恒)。

X +2Y =R +2M11 91.6g 4.4g x(1)x 9g 4.411x=3.6 g(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Y 的质量为:4.4g+3.6g -1.6g=6.4g Y 和M 的质量之比是:6.4g :3.6g=16:9。

【答案】B例3:在3A+B=2C+D 的反应中已知30gA 和10g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D 且已知C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则A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 20B. 26C. 40D. 60【解析】3A + B = 2C + D30g 10g 5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C :30g+10g -5g=35g 30g 10g 35g 5g 3x 2×7030g :35g=3x :140 x=40 【答案】C例4:下列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有错误,简述错误的原因,并加以改正。

加热12.25g 氯酸钾,充分反应后可制得氧气多少克?解: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 。

↑+∆23O KCl KClO 2MnO122.5 32 12.25g xx 32g 25.125.122=x=3.2g答:加热12.25g 氯酸钾,可制得氧气3.2g 。

(1)错误原因: 。

(2)改正: 。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应该注意的事项。

本题的错误在于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

【答案】(1)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

(2)设反应后可制得氧气x 。

↑+∆23O 3KCl 2KClO 22MnO2×122.5 3×32 12.25g xx 96g 25.12245=x=4.8 g答:加热12.25g 氯酸钾,可制得氧气4.8g 。

知识点2:常见的计算类型:(1)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2)涉及到气体体积的计算(3)有关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4)质量守恒定律结合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

有关计算公式:①纯净物的质量=不纯物的质量×纯净物的质量分数=不纯物的质量×(1-杂质的质量分数)②不纯物总质量中含有纯净物的质量分数(纯度):③一定体积的气体换算成一定质量的气体:气体的体积=气体的质量/气体的密度。

解题思路:①审题:认真阅读题目,反复推敲关键字句,准确理解题意。

②析题:运用所学知识剖析题目,理清层次,挖掘隐含信息,排除干扰条件,分析已知和待求。

明确物质间关系,寻找解题突破口。

③解题:解题时要做到思路清楚,方法正确,步骤清晰(设未知、写化学方程式、找关系量、列比例式、求未知、写答案),计算准确,书写规范。

④验题:检查所用条件是否符合题意,是否全部解出所求问题,单位是否统一,计算是否正确等。

【典型例题】例1: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A、B、C、D,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所示,如果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N,则该反应的A B C D反应前质量(g)810115反应后质量(g)未测2426A. 1:1 B、1:2 C、1:3 D、2:3【解析】本题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综合题,首先要根据表中内容判断反应物是什么和生成物是什么,然后根据质量关系来判断A与D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B和C为生成物,而D 为反应物,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A 减少的质量为6g,故A 也为反应物,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为:xA +yD =mB+nC ,最后根据A 与D 的质量关系计算它们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答案】A例2:中国登山协会为纪念我们首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50周年,再次组织攀登珠峰活动。

阿旺扎西等一行登山运动员于2003年5月21日13:40成功登顶。

假如每位运动员冲顶时消耗自带的液氧4.8kg 。

求:(1)这些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为1.43g/L ) (2)若在实验室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相同质量的氧气,需要多少千克的高锰酸钾? (3)用这种方法给登山运动员供氧,是否可行?简述理由。

【解析】此题难度不高,主要考查学生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两个重要的注意点:1. 气体体积和气体质量的换算(即气体体积=气体质量÷气体密度);2. 化学方程式中单位的换算,如题目中出现“kg ”与“g ”之间的换算。

此题中不仅仅是一道有知识背景的简单计算,还考查了学生在物质制备时是否考虑原料成本和反应时间的因素。

【答案】(1)4.8kg 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L6.3356L /g 43.1kg/g 1000kg 8.4=⨯ (2)设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2KMnO 4 △=== K 2MnO 4 + MnO 2 + O 2↑ 316 32 x 4.8kgkg 8.432x 316= kg 4.4732kg 8.4316x =⨯=(3)不行。

此法成本太高,经济上不合算;或在实验室制如此多氧气,耗时太长。

例3:饲养观赏鱼,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增进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空运观赏鱼,必须密封。

为了解决鱼的吸氧问题,可在水中加入过氧化钙(化学式:CaO 2),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氧气。

(1)写出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2)一位养鱼爱好者欲测定所用过氧化钙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做了如下实验:称取样品2.0g ,加入到足量的水中,生成了0.32g 氧气。

试计算所用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

【解析】该题以社会生活为背景材料,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和规范解题能力。

题目要求的是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只要求出生成0.32g 氧气所需的过氧化钙的质量,然后与样品质量相比,再乘以100%,即可解题。

【答案】(1)2CaO 2+2H 2O =2Ca (OH )2+O 2↑ (2)设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为x 。

2CaO 2+2H 2O =2Ca (OH )+O 2↑ 144 32 x 0.32gg 32.032x 144= x=1.44g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72%100g 2g44.1=⨯答:样品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72%例4:工业上电解氧化铝制取单质铝的反应式为:2Al 2O 3通电===4Al+3O 2↑。

请计算电解10t 氧化铝可得多少吨铝?【解析】这是一道已知反应物质量求生成物质量的问题。

解:本题可用两种方法解答。

解法1:设电解10t 氧化铝可得铝x 解法2:电解过程中,氧化铝中的铝全部生成铝 2Al 2O 3通电===4Al+3O 2↑ Al 2O 3………2Al 204 108 102 54 10t x 10t x 204:108==10t :x 102:54==10t :x x=5.3t x=5.3t 答:(略) 答:(略)例5: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5.5克,放入一大试管中加热,反应完全后冷却到反应前温度,称残余固体质量为10.7克。

求生成氧气多少克?生成氯化钾多少克?【解析】依质量守恒定律求解.解:生成氧气质量:15.5克-10.7克=4.8克。

设生成的氯化钾的质量为x ↑+∆23O 3KCl 2KClO 22MnO149 96x 4.8克 149:96=x :4.8克 x=7.45克答:生成氧气4.8克,生成氯化钾7.45克。

例6: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某学习小组取2.5g 该样品与0.5g 二氧化锰混合,加热该混合物t 1时间后(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重复以上操作,依次称请仔细分析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在________时间后,该样品中的氯酸钾已经完全反应 (2)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质量 (3)该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解析】氯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化学反应,本题目中实验分四次进行,给出四次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需要分析已知数据后再计算。

t 4时剩余固体质量与t 3时剩余固体质量相同,则说明t 3时样品中的氯酸钾已反应完全。

则此时生成的氧气为完全反应时产生氧气的质量。

【答案】解:(1)加热t 3时间后氯酸钾已反应完全。

(2)完全反应时共产生氧气的质量:2.5g+0.5g -2.04g=0.96g (3)设原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

↑+∆23O 3KCl 2KClO 22MnO245 96 x 0.96g 245:96= x :0.96g x = 2.45g样品中含纯氯酸钾的质量分数: 2.45g/2.5g×100%=98%四、本讲小结: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过程、步骤、方法,同时也懂得了化学计算题是从“量”的方面来反映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它与侧重于从性质角度去研究和理解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