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答题模板

合集下载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旅游资源评价答题模板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旅游资源评价答题模板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旅游资源评价答题模板一、例题分析近年来,河北省威县将旅游与扶贫深度融合,借助当地农业资源、人文资源、生态资源等优势,积极探索旅游扶贫新路径,大力发展乡村游、休闲游、采摘游,打造美丽乡村旅游文化,加快脱贫步伐。

左图为2017年9月10日,游客在河北威县东夏官葡萄小镇观光游览照片。

右图为威县交通区位图。

评价威县发展特色乡村游的条件,并提出合理化的发展建议。

【答案】有利条件:位于京津冀地区,市场距离较近;公路、高铁等交通运输便利。

不利条件:旅游资源集群状况和组合状况较差;基础设施较差,地区接待能力弱.建议:加大宣传,进一步拓宽旅游市场;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地区接待能力;加强对乡村特色文化的保护和开发。

【解析】整体分析:本题考查旅游资源评价及旅游规划。

可从市场、交通、基础设施及旅游资源等方面分析。

看右图可知,有利条件是威县位于京津冀地区,市场距离较近;图中公路、高铁等交通线密集,交通运输便利;不利条件是威县只有“美丽乡村旅游”,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和组合状况较差;且该地区经济落后,基础设施较差,地区接待能力弱。

合理化的发展建议有进一步拓宽旅游市场;完善基础设施;同时加强对乡村文化的保护和开发。

二、知识归纳三、跟踪训练1.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冬季银装素裹,无迹的林海雪原,“乌兰布统坝上草原+经棚蒸汽机车+达里捕鱼节+达尔罕骆驼节+金山岭长城”八日行程,下图示意图示区域近五年冬季(12月~次年1月)人气最高摄影旅游线路。

分别列举两例线路上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并阐明该旅游线路规划设计的依据。

【答案】飘雪、云雾、林海、雪原;篱笆、马群、冬鱼、驼文化、长城从旅游者的出游愿望与能力看:各景点摄影题材丰富,独特;社会经济发展,客源经济承受能力强,客源丰富。

从旅游资源条件看:各旅游景点独具特色,集群程度高;以北京为交通集散中心,旅游地的时空可达性强,具有合理的最小旅游时间比;与南方地理环境差异大;线路成熟,安全性高。

《旅游地理》答题模板(完美版)

《旅游地理》答题模板(完美版)

《旅游地理》答题模板(完美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旅游地理》模板(完美版)一、旅游业对区域发展的意义1.拉动经济发展:a.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b.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c.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交通运输、商业服务、建筑、邮电、金融、房地产、外贸、轻纺、旅游纪念品等产业)d.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过分地依赖旅游业会给国民经济带来不稳定因素)2.旅游业对社会、文化的影响:积极方面:a.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总体促进社会发展)b.提供大量就业机会c.促进文化交流(①促进民族文化精华的提炼,使民族文化更有特色和吸引力②促进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消极方面:a.旅游者的大量涌入给当地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b.旅游者的大量涌入可能会促进当地房产的价格上升。

c.一些旅游项目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其本身的传统文化价值d.旅游者的到来使得外来文化对当地文化产生冲击。

4.影响区域环境:a.旅游对环境保护具有促进作用(促进历史古迹、古建筑、纪念馆的修复;促使自然保护区的设立,促进环境保护立法)b.旅游与环境的关系不处理好,过多游客超出当地环境的承载力,造成旅游环境的混乱、污染,导致生态破坏,降低了旅游质量二、旅游资源游览价值的评价1.评价旅游资源的质量:主要看其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才会对旅游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①美学价值——自然风景名胜区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最根本原因②科学价值③历史文化价值——主要指人文景观而言④经济价值:旅游资源的开发,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旅游业已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产业之一。

2.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3、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4、旅游资源种类5、旅游资源数量三、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1.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旅游资源的数量、种类;旅游资源的质量(优质、独特,具备较高的审美或历史文化价值)、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2.位置及其交通通达度3.客源市场: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客源市场的重要因素、客源市场的经济发展程度及旅游者的消费能力4.旅游地的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及接待能力5.旅游地的环境容量四、旅游景观欣赏(一)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1.了解景观信息(在景观观赏前,应通过查看有关资料,对景观加以全面了解:了解主要景点及其分布,确定旅游路线;了解景观形成原理,景观的美学价值或者历史文化价值等)2.选择观赏位置观赏距离远近、角度变化、俯仰变化等,都会带来不同的观赏效果。

高中旅游地理知识点分层突破+答题模板

高中旅游地理知识点分层突破+答题模板

旅游地理知识点分层突破+答题模板[考纲展示] 1.旅游资源的内涵;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2.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进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的重要意义。

3.中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4.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5.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及其影响;对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进行规划。

6.收集旅游信息,确定旅游点,选择合理的旅游路线。

7.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

8.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和保护措施。

考点一现代旅游及其作用经典例题(2017·高考全国卷Ⅰ)近年来,我国许多传统古村落被开发成旅游观光地。

一些古村落的村民仍留在村内,如“中国最具旅游价值古村落”之一的桂林江头洲村,至今仍完整地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建筑格局(下图),依然有百余户村民生活在村中,坚守着那份宁静与质朴。

分析村民生活在村中对促进当地旅游业健康发展的作用。

规范审答我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保留村落的原生活状态,可满足外来旅游者的体验需求;尊重原有的传统,传承和保护富有浓郁文化传统的遗产,保持古村落的生命力;激发村民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自豪感和保护古村落的热情,在开发与保护、生活与旅游之间维持良好的平衡。

规律总结1.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现代旅游由食、宿、行、游、购、娱六个基本要素构成,其在旅游中的地位各不相同,图解如下:2.旅游业发展对区域发展的意义专题训练〉〉命题角度一乡村旅游的效益和项目1.(2018·高考全国卷Ⅱ)我国某地的“佛手山药”有三百多年的种植历史,2009年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佛手山药”形如手掌,品质优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过去,因深藏于大山之中,加之外形不规则、皮薄、贮存期短,长距离运输容易损坏或变质,“佛手山药”鲜为人知。

高考地理简答题标准回答技巧9:旅游、人口专题

高考地理简答题标准回答技巧9:旅游、人口专题

中学地理简答题(九):旅游、人口专题旅游专题:⑴对地区旅游的开发条件作出评价方法:①旅游价值(资源质量、集群状况、地域组合状况);②市场距离(长度、经济发达程度);③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④地区接待实力;⑤环境承载量。

例:黄山旅游的开发条件评价:①“黄山天下奇”,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质量较高;②集群状况优良;③旁边没有雷同景点,具有较好的地域组合状况。

例:敦煌全市接待游客人次比洛阳龙门石窟少得多,试分析缘由:敦煌的旅游资源的非凡性比龙门石窟要突出;但①敦煌的距旅游市场(经济发达地区)距离较远;②交通通达性较差;③旅游资源的地域组合和集群状况较差;④地区接待实力较弱等。

⑵对黄山开发为旅游区的影响作出评价:利:①增加地区的经济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②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

弊:①带来环境污染②对动植物的破坏③对背景环境的破坏④对文物古迹的破坏⑤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条件。

⑶西欧旅游业发达的缘由:①欧洲西部自然条件多种多样,自然景观丰富;②历史文化绚丽,各地有独特的风土人情,人文景观丰富;③欧洲西部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为旅游业发展供应了有利⑷民族风情、民族的节日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舞龙灯-----汉族泼水节-----------------------傣族那达慕大会--------------------------蒙古族芦笙节--------------苗族和侗族火把节-------------------------------彝族⑸旅游的作用:①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增加外汇;②扩大就业,促进国民经济相关产业发展;③扩大沟通,满意人类高层次需求等。

人口专题:⑴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的不利影响及对策:问题:人口增长过多过快,浩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自然增长率形成人口压力,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造成人均资源削减、就业困难、生活水平下降和环境污染日益严峻等种种资源和环境问题,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旅游地理答题模板

旅游地理答题模板

旅游地理答题模板1.旅游资源价值评价(1)美学价值(2)科学价值(3)历史文化价值(4)经济价值(5)观赏价值2.旅游资源评价游览价值:(1)旅游资源质量高,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2)该旅游线路景点类型多样,共同组成景观群,集群状况好(3)周围无雷同的景点,地域组合好市场交通:(1)距经济发达地区近,客源市场广阔(2)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可进入性强,开发价值大基础设施:(1)服务设施较完善(不足)(2)区内用地广,布局合理,环境承载力强3.发展旅游业对区域的影响(积极)(1)拉动经济发展(2)带动相关产业发展(3)带动就业(4)促进文化交流和繁荣(5)对旅游资源、环境保护有促进作用(6)促进国民素质提高4.发展旅游业对区域的影响(消极)(1)旅游业有波动性,导致区域经济的不稳定性(2)旅游业的发展导致消费品、房地产价格上涨(3)给旅游区的社会治安带来隐患(4)交通拥堵(5)环境污染(6)破坏生物多样性(7)对文物古迹的破坏(8)给当地居民带来不便(9)对当地传统文化带来冲击5.旅游景观的欣赏角度选择观赏位置:瀑布——仰视把握观赏时机:钱塘江大潮——农历八月十八抓住景观特点:领悟自然和人文的和谐:以情观景:6.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景区交通线路:首先要方便游览各个景点保证交通的便捷、经济、安全、可靠旅游交通工具(观光车):加快旅游速度、缩短旅游时间、减轻旅游疲劳旅游景区的服务设施(游客中心):要与交通线连接,注重交通的便利、快捷;尽量在旅游景区附近选址,以方便旅游者;有的服务设施要集聚,有的需要分散,具体分析7.旅游业发达的原因(1)旅游资源丰富(2)交通便利(3)经济发达,旅游消费市场广阔(4)基础实施完善(5)安全性高(政治环境等)8.旅游出行人数多的地区的条件(1)经济发达,收入高(2)交通便利,出行方便(3)生活水平高,出行意愿强(4)思想意识先进,开放性强9.旅游开发条件(1)旅游产品(有价值)(旅游资源丰富、集群组合状况好、有独特性)(2)客源条件(距经济发达地区近,游客多)(3)交通条件(便利)(具体说:有无机场、高速、铁路、公路等)(4)基础设施完善,接待能力强(5)政策支持10.历史老街特征和开发原则特征: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原则:(1)重点是保护历史文物;(2)围绕着老街店铺,开发特色产品;(3)与周围整体景观相协调;(4)注意环境保护11.旅游开发需注意的问题(1)安全问题:限制游客人数,加强旅游管理(2)接待问题:完善基础设施,完善交通运输,提高服务质量(3)环境问题: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环保意识12.新兴旅游项目发展条件(1)政策支持(2)新兴项目有吸引力(3)客观条件具备13.个人(探险式)旅游注意事项(1)知识储备(旅游资源方面)(2)装备储备(3)安全方面(防暑、防虫、防雨、自然灾害、意外伤病、团队合作等)(4)对旅游地自然环境(气候、地形、水文等)和人文环境(民俗、禁忌等)(5)发生意外时应急预案。

旅游地理答题模板

旅游地理答题模板

旅游地理(选修3)考点要求:
旅游地理答题模板
1、现代旅游的特点?
2、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3、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
4、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有哪些?经济意义有哪些?社会意义?对区域环境的影响有哪些?
5、旅游资源的形成具备的两个条件?其核心是什么?
6、旅游资源按其本质属性,划分为哪两种?其中自然旅游资源包括哪些?人文旅游资源包括哪些?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6、旅游资源的特性有哪些?
7、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有哪些方面?
8、旅游资源的资源价值,从哪些方面分析?
9、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双遗产有哪些?
10、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
11、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有哪些?12、采取哪些措施,进行环境保护?
13、旅游环境容量又称为;常用来表示。

如何解决颐和园的旅游环境容量问题?(解决环境容量的措施)
14、如何设计旅游活动?
15、旅游者的出游愿望和能力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16、如何收集旅游地的信息?
17、如何确定旅游目的地,选择旅游线路?
18、旅游安全受哪些因素的影响?(阅读旅游小常识)
19、大量游客的到来,带来了哪些环境问题?
20、如何做个生态旅游者?
21、旅游景观的审美从哪些方面进行?
22、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有哪些?
23、描述黄山景观特点,并从地理角度说明其成因?。

旅游地理答题模板

旅游地理答题模板

旅游类地理题目答题模板!高频考点一、旅游景观的类型、特点与观赏方法二、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评价三、旅游规划四、发展旅游的意义及旅游环境保护五、考查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及旅游资源开发六、考查旅游开发评价和旅游环境保护七、考查旅游地的吸引力旅游地理答题模板2.旅游规划(1)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3.发展旅游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拉动经济发展(1)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

(2)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

(3)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交通运输、商业服务、建筑、邮电、金融、房地产、外贸、轻纺、旅游纪念品等产业)。

(4)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过分地依赖旅游业会给国民经济带来不稳定因素)。

旅游业对社会的影响(1)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总体促进社会发展)。

(2)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3)旅游者的大量涌入给当地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

旅游业对文化的影响(1)促进文化交流a.促进民族文化精华的提炼,使民族文化更有特色和吸引力;b.促进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

总体促进文化繁荣。

(2)一些旅游项目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其本身的传统文化价值。

影响区域环境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

(1)合理的旅游开发和建设有保护自然与人文环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等作用。

①促进了历史古迹、古建筑、纪念馆的修复。

②为自然资源的保护提供了推动力。

③采取行政法规和规划措施使保护环境成为可能。

(2)负面影响分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对社会环境的破坏两个方面。

对自然环境的破坏:①污染自然环境;②破坏生态系统;③损毁文化古迹。

对社会环境的破坏:①外来文化入侵,传统文化消亡;②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城市景观破坏;③景点保护和管理压力大,安全系数下降,旅游质量下降。

4.解决旅游环境问题的措施(1)加强旅游区的环境监测和保护,防止环境污染。

(2)加大环保宣传,增强游客环保意识。

(3)完善旅游接待配套设施,提高地区接待能力。

旅游地理答题模板

旅游地理答题模板
不利: 过分地依赖旅游业会给国民经济带来不稳定因素。
(二)旅游业对社会的影响
有利: 1.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总体促进社会发展); 2.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不利: 3.旅游者的大量涌入给当地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 4.旅游业的发展对当地社会秩序带来影响。
(三)旅游业对文化的影响
有利: 1.促进文化交流(a.促进民族文化精华的提炼,使民族文化 更有特色和吸引力b.促进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
练习2 博物馆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符号,承载了丰富的文化
内涵,联合国规定每年的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北京故宫博物院是在明清
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综合性博物馆,建筑艺术精湛,是中国
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
问:阐述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主要旅游价值(6分)
解题步骤: 1.审题,明确考点:旅游资源游览价值的评价 【2.答回案想】答①题北模京板故(宫旅博游物资院源作的为质皇量家、宫集殿群具状有况历、 史组文合化状价况值);②建筑艺术精湛,具有美学价值; ③3.博找物关院键通词过选门择票答、题广方告向收,入单等一实景现点了不经需济要价答值集。 群和组合状况 4.看分值,高考题里一般每点两分,分点作答, 为保险拿分,建议多答一点
四、旅游景区规划
(一)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 (1)旅游景区的吸引物:景区内标志性的观赏 物,是旅游业赖以发展的基础; (2)旅游者:主体地位; (3)旅游景区的服务业:交通、食宿、娱乐、 购物等。
(二)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原则 (1)突出景观特色 (2)自然美与人工美统一 (3)维护生态平衡 (4)最佳综合效益:最大限度的发挥景 点的综合使用价值。
练习1 泸沽湖是丽江玉龙雪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专家誉为

高中地理大题万能答题模板——自然地理部分、人文地理部分、区域地理、旅游地理、环境保护

高中地理大题万能答题模板——自然地理部分、人文地理部分、区域地理、旅游地理、环境保护

地理高考万能答题模板(全套)一、自然地理部分1.航天发射基地选址因素航天发射基地的区位因素(1)纬度因素:纬度越低,地球线速度越大,可以加大发射的推动力,节省燃料。

(2)天气因素:尽量选择多晴天,降水少、风速小、大气污染轻、透明度高的地区,便于航天发射和跟踪测控(3)地形因素:要选择在地形平坦开阔地区(4)交通因素:交通条件要有利于大型航天装备的运输(5)人口你因素:要选择人口稀少的地区(6)其他因素:科技、国防安全等等例题:海南文昌成为我国除甘肃酒泉、山西太原、四川西昌外第四大航天发射基地,其建设的有利条件是什么?答案:纬度低,自传线速度大,可以加大发射的推动力;交通便利(海运大大方便运输),可以发射大吨位火箭;可以多方位发射,直接面向大海,安全系数高。

2、太阳辐射的因素影响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1)太阳高度角(纬度):太阳辐射高度角越大,等量的太阳辐射散布的面积越小,则太阳辐射强度越大(2)天气状况:晴天多,降水少,云层薄,削弱太阳辐射作用越弱,则太阳辐射强度越大(3)地势高低:海拔越高,大气越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越小,太阳辐射强度越大(4)昼夜长多:白昼时间越长,日照时数越长,太阳辐射强度越大年太阳辐射最多的地区——青藏高原原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地势高,空气稀薄且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虚弱作用少;晴天多,日照时数长年太阳辐射最少的地区——四川盆地原因:盆地地形,地形封闭;云量大、雾日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高考真题:古代阿拉伯人把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所在地区统称为马格里布地区。

甲图为马格里布地区示意图,乙图为该地区瓦德市的气候资料统计图,下表为甲图中①②两城市各月平均日照时数表(单位:小时)。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25分)(1)比较甲图中①②两城市冬季日照时数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8分)答案:冬季①城市比②城市日照时数少。

原因:①城市比②城市纬度高,冬季昼长更短;①城市较②城市更靠近沿海,冬季受西风影响较强,阴雨天气较多;①城市处于迎风坡,多阴雨;①城市比②城市海拔低,日出较晚。

高中地理旅游地理答题模板

高中地理旅游地理答题模板

高中地理旅游地理答题模板旅游地理答题思路一、旅游业对区域发展的意义: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包括发展国际旅游、回笼货币、稳定市场、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等。

但是过分依赖旅游业会给国民经济带来不稳定因素。

旅游业对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等方面。

但旅游者的大量涌入也会对当地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

旅游业对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促进文化交流、促进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等方面。

但是一些旅游项目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其本身的传统文化价值。

旅游业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如果处理不好旅游与环境的关系,过多游客造成旅游环境的混乱、污染,会降低旅游质量。

二、旅游资源游览价值的评价评价旅游资源的质量主要看其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具有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才会对旅游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和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也是评价旅游资源游览价值的重要因素。

三、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需要考虑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交通位置及其通达度、客源市场、旅游地的接待能力和环境容量等因素。

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区的资源。

四、旅游景区规划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包括景区内标志性的观赏物、旅游者和服务业等。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原则是突出景观特色,同时要考虑旅游者的需求和服务业的发展。

旅游规划是旅游开发的重要环节。

一个好的旅游规划不仅能够提高旅游资源的利用效率,还能够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旅游业的经济效益。

旅游规划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景区形象是决定性因素。

景区的形象应该与其特色相符合,能够吸引游客的眼球。

其次,功能分区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常见的功能区有服务区、游览区和保护区。

合理的功能分区能够提高景区的使用效率。

此外,空间布局也是非常重要的。

交通线、服务设施等要布局合理,方便游客的使用。

旅游地理答题模板

旅游地理答题模板

旅游地理答题模板一、旅游业对区域发展的意义:1.拉动经济发展:a.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b.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c.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交通运输、商业服务、建筑、邮电、金融、房地产、外贸、轻纺、旅游纪念品等产业)d.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过分地依赖旅游业会给国民经济带来不稳定因素)2.旅游业对社会的影响:a.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总体促进社会发展)b.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促进就业c.旅游者的大量涌入给当地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3.旅游业对文化的影响:a.促进文化交流(①促进民族文化精华的提炼,使民族文化更有特色和吸引力②促进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b.一些旅游项目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其本身的传统文化价值▲4.旅游影响区域环境积极、消极影响积极:a.旅游对环境保护具有促进作用(促进历史古迹、古建筑、纪念馆的修复)b、增加目的经济收入c、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d、增加政府税收e、平衡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别d、增加就业机会消极:b.旅游与环境的关系不处理好,过多游客造成旅游环境的混乱、环境污染,降低了旅游质量c.会淡化当地文化民俗d.造成视角污染▲二、旅游资源游览价值的评价1、评价旅游资源的质量:主要看其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才会对旅游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①美学价值——自然风景名胜区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最根本原因②科学价值③历史文化价值——主要指人文景观而言④经济价值:旅游资源的开发,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旅游业已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产业之一。

2、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3、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三、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1.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旅游资源的质量、数量(优质、独特,具备较高的审美或历史文化价值)、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集群状况与地域组合好2.交通位置及其通达度,交通便利3.客源市场: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客源市场的重要因素。

旅游地理答题模版

旅游地理答题模版

旅游地理★发展旅游业的作用⑴拉动经济增长①发展国际旅游,增加外汇收入②发展国内旅游,回笼货币,稳定市场③增加当地经济收入,缩小地区差异④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⑵促进社会发展①满足精神文化需求,提高生活水平与素质②促进文化交流与发展③促进传统文化保护④提供就业机会⑶促进社会进步①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稳定②加快社区建设,改善生活环境③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文明程度★旅游业过度开发中的环境问题⑴对自然环境的破坏①污染自然环境②破坏生态系统③损毁文物古迹⑵对社会环境的破坏①外来文化入侵,传统文化消亡②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城市景观破坏③景点保护和管理压力大,安全系数下降,旅游质量下降★解决旅游业过度开发所导致的环境问题的措施①加强旅游区的环境监测和保护,防止环境污染②加大环保宣传,增强游客环保意识③完善旅游接待配套设施,提高地区接待能力④进一步发展交通事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⑤加强旅游区的规划和管理,适当控制旅游开发规模★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⑴旅游资源价值①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具有非凡性②资源组合状况好,景观地域组合状况好(集群状况好)③环境承载能力大,地区接待能力强⑵地理位置条件⑶客源市场条件(距离远近)⑷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建设①基础设施:水、电、交通、通信②公共设施:住宿、餐饮、购物、健身和娱乐⑸其他投资、施工、服务、政策★打造旅游业优势措施①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②扩大对外宣传力度③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服务水平④大力开发娱乐项目,丰富景观内容。

选修地理旅游地理答题模板突破专题

选修地理旅游地理答题模板突破专题

选修地理旅游地理答题模板突破专题一一、高考真题例举2010年新课标卷10分旅游地理阅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⑴分析图中所示岛屿成为世界着名旅游目的地的优势条件..10分旅游资源丰富组合好;地处地中海的岛屿;气候温暖;阳光充足;4分有海滨浴场、海域、山地等自然旅游资源;2分以及世界遗产、名胜古迹等人文旅游资源..2分交通设施完善有机场、港口、高速公路等;通达性好..2分2011年新课标卷读图10;分析图示地区发展自驾车旅游的优势条件..图1010分旅游地理答案距主要客源地杭州、宁波、温州等城市路程适中;有高速公路连接;客源地居民收入高;私家车拥有量多;出游率高;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地域组合好;分布集中..解析本题以不断发展的“自驾游”这种新的旅游方式为命题切入点;实际考察学生如何评价旅游资源;考察学生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并进行较准确阐述的能力..从图中可看出该区与旅游客源地杭州、宁波、温州路程在2小时车程内;客源地经济较发达;旅游需求旺盛;区域内有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地质公园等;类型多样;地域组合好;且各景区之间有公路相通;分布相对集中;这些对发展“自驾游”是十分有利的..2012年新课标卷42.10分旅游地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图11所示区域中的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公元366年;以其现存规模大;保存完好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近年来;游客数量不断增加;对该文化遗产构成较大威胁..1简述图示区域文化遗产保护较完好的自然原因..4分壁画容易受到温度和湿度的影响;此地处于我国的西北地区;气候比较干旱;降水少;此处又有风沙的掩埋更有利壁画的保存..2说明为保护该文化遗产应采取的措施..6分限制游客的数量;实行淡旺季门票制度;加强监测和管理;数字化和多媒体展示等..二、设问类型归纳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地理答题思路模板
一、旅游业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1.拉动经济发展:
a.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
b.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
c.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如:交通运输、商业服务、建筑、邮电、金融、房地产、外贸、轻纺、旅游纪念品等产业)
d.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缩小地区差异。

(但是过分地依赖旅游业会给国民经济带来不稳定因素)
2.旅游业对社会的影响:
a.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总体促进社会发展)
b.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c.旅游者的大量涌入给当地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
3.旅游业对文化的影响:
a.促进文化交流(①促进民族文化精华的提炼,使民族文化更有特色和吸引力②促进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
b.一些旅游项目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其本身的传统文化价值
4.影响区域环境:
a.旅游对环境保护具有促进作用(促进历史古迹、古建筑、纪念馆的修复)
b.旅游与环境的关系不处理好,过多游客造成旅游环境的混乱、污染,降低了旅游质量二、旅游资源游览价值的评价
1、评价旅游资源的质量:主要看其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才会对旅游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①美学价值——自然风景名胜区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最根本原因②科学价值
③历史文化价值——主要指人文景观而言
④经济价值:旅游资源的开发,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旅游业已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产业之一。

2、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
3、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三、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1.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旅游资源的质量(优质、独特,具备较高的审美或历史文化价值)、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2.交通位置及其通达度
3.客源市场: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客源市场的重要因素。

因为旅游地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

一般来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即主要客源地)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区的资源。

4.旅游地的接待能力 5.旅游地的环境容量
四、旅游景区规划
1.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
(1)旅游景区的吸引物:景区内标志性的观赏物,是旅游业赖以发展的基础。

(2)旅游者:主体地位
(3)旅游景区的服务业:交通、食宿、娱乐、购物等。

2.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原则(1)突出景观特色
(2)自然美与人工美统一(3)维护生态平衡
(4)最佳综合效益:最大限度的发挥景点的综合使用价值。

3.旅游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
五、旅游景区规划中一般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旅游资源的科学分析与评估,未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2.旅游开发没有形成特色。

旅游区形象不明,游客市场及产品定位不准
3.旅游区空间布局不合理,中心区过多的接待设施不利于景观和生态环境保护。

4.景区开发建设中,城市化的特征过于明显,人工建设痕迹太多,对背景环境破坏严重。

5.旅游建设项目缺乏科学的论证,人造景观重复建设、内容雷同,在当地缺乏文化根基。

六、旅游活动线路设计原则
1.突出特色
2.讲究韵律—保持兴奋度
3.“冷热”兼顾—以“热”带“冷”
4.发展创新—适应需求,安全可靠七、选择旅游线路要注意的问题:
1.突出主题
2.尽可能使景区串联,避免形成重复;
3.合理安排时间和活动内容;
4.根据经济条件选择交通方式和食宿条件。

八、保证旅游安全
1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
自然因素(地形、气象气候、水文、生物、土壤)、
社会经济因素(交通事故、景区管理)、个人防患意识、自我保护和应急能力
例:旅游不安全因素
交通事故、犯罪、疾病(或中毒)、火灾与爆炸、自然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战争、社会动荡、恐怖活动、旅游者冒险造成的以外伤害、旅途迷路、其他突发性以外事故
2、旅游安全防范措施
a. 加强自我医疗保护和防范意识
b.消除不安全因素。

c.控制不安全行为:限定游客活动范围,设置安全警告标志;加强巡视;及时获得天气预报,预防自然灾害;加强游客安全教育;
e加强救援。

f、购买保险
【高考真题例举】
42(2010年新课标卷)(10分)旅游地理阅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析图中所示岛屿成为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的优势条件。

(10分)
【答案】旅游资源丰富(组合好);地处地中海的岛屿,气候温暖,阳光充足;(4分)有海滨浴场、海域、山地等自然旅游资源;(2分)以及世界遗产、名胜古迹等人文旅游资源。

(2分)交通设施完善(有机场、港口、高速公路等),通达性好。

(2分)
42(2011年新课标卷)读图10,分析图示地区发展自驾车旅游的优势条件。

(10分)旅游地理
【答案】距主要客源地(杭州、宁波、温州等城市)路程
适中,有高速公路连接;客源地居民收入高,私家车
拥有量多,出游率高;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地域组合
好,分布集中。

42(2012年新课标卷)42.(10分)旅游地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1所示区域中的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公元366年,以其现存规模大,保存完好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

近年来,游客数量不断增加,对该文化遗产构成较大威胁。

(1)简述图示区域文化遗产保护较完好的自然原因。

(4分)
壁画容易受到温度和湿度的影响,此地处于我国的西北地区,气候比较干旱,降水少,此处又有风沙的掩埋更有利壁画的保存。

(2)说明为保护该文化遗产应采取的措施。

(6分)
限制游客的数量,实行淡旺季门票制度;加强监测和管理;数字化和多媒体展示等。

42.(10分)旅游地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2年6月21日,我国正式公布在海南省建立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

三沙市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强烈地吸引着游客。

图11示意三沙市的地理位置。

说明三沙市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及当前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答案】独特性:热带海域风光;岛礁(珊瑚礁)景观。

应注意的问题:做好旅游规划;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适当配置旅游服务设施,保障生活用口供给;处理好旅游环境容量与旅游规模的关系。

42.(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Ⅰ)
近年来,一种不同于传统观光游的“深度游”悄然兴起,深度游是指旅游者通过徒步、自驾等方式,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获得深刻体验的旅游活动,有3位旅游者结伴拟于4月下旬自驾前往上图所示区域(湖面高程3 196米),进行以观鸟为主题的深度游。

指出为应对旅游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他们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并说明理由。

【答案】海拔较高(3 000米以上),氧气含量偏低,需带氧气袋(瓶)、抗缺氧药品等;气压偏低,水的沸点低,需带高压锅等;空气较稀薄,太阳辐射强,需带防晒物品;气温偏低,昼夜温差大,需备防寒衣物;此时该区域多大风,需备防风帐篷等。

42.(2015•新课标全国文综Ⅰ)
近年来,滑雪、登山、徒步等户外活动渐成一种休闲和时尚的生活方式。

几位户外运动爱好者拟于8月前往图9所示区域进行峡谷徒步旅游。

分析该时段在该地区峡谷徒步旅游可能遭遇的风险。

【答案】该峡谷地形复杂、植被茂密、人烟稀少,易迷路;(2分)海拔高、缺氧,易发高原反应;(2分)8月份降水多,易遭遇洪水;(2分)山高谷深,易遭遇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2分)河谷蚊虫较多,易受蚊虫侵扰。

(2分)
42.(2015•新课标全国文综Ⅱ) (10分)旅游地理
九黄机场位于四川省松潘县川主寺镇(图6),距九寨沟和黄龙景区分别为88千米和43千米,目前已开通成都、重庆、西安、上海、北京、杭州、广州等地至九黄机场的多条航线,近年来九黄机场旅客年吞吐量维持在170万人次,远超设计能力。

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去九寨沟.黄龙旅游的游客多数乘飞机抵达的原因。

【答案】九寨沟、黄龙景区地处偏远,陆路交通可达性差,耗时长;东部地区(主要客源地)经济较发达,居民收入高,支付能力强;与九寨沟、黄龙相聚较远,乘飞机客节省路途时间,增加有效的旅游时间。

【设问类型归纳】
1、分析发展xx旅游的优势条件
2、简述/说明xx旅游资源保护完好的原因/保护应采取的措施
3、分析xx地的旅游现状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