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历史简介
电化学的起源与发展
电化学的起源与发展起源阶段:1.伽伐尼效应(1791年):意大利科学家路易吉·伽伐尼发现,将两种不同的金属与青蛙肌肉组织接触时会引起肌肉收缩,这一现象被解释为“动物电”,但后来证明这是由于化学反应产生的电流导致的,这一发现启发了后续对电化学现象的研究。
2.伏打电池(1799年):亚历山德罗·伏打受伽伐尼实验启发,发明了第一款连续供电的装置——伏打堆(Voltaicpile),这是一种早期的化学电池,它首次实现了稳定持续的电能转换,标志着电化学学科的诞生。
发展阶段:1.电解定律(1833年):英国科学家迈克尔·法拉第通过对电解过程的定量研究,提出了电解定律,其中包括著名的法拉第电解定律,阐明了电能与化学物质之间转化的数量关系。
2.原电池与电解:随着伏打电池的出现,科学家们开始对各种化学反应与电流之间的联系进行深入研究,开展了大量电解水和其他物质的实验。
3.电化学基本原理确立:19世纪,伴随着对电解质溶液理论、原电池热力学、电极过程动力学和界面电化学等领域的探索,电化学的基本理论框架逐渐完善。
4.应用领域扩展: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化学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宽,涵盖了化学电源(如燃料电池、二次电池)、电镀、金属提炼(电解冶金)、防腐蚀、电化学分析、电化学合成以及新型电化学能源存储系统(如锂离子电池)等领域。
近现代发展:20世纪以来,电化学在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等诸多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电化学传感器、电化学储能技术、电化学表面改性技术、光电化学以及生物电化学信号传输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显著进展。
电化学的历史发展是一个逐步揭示电能与化学反应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过程,从最初的自然现象观察到现代复杂体系的理论构建和实际应用,经历了几个世纪的积累和创新。
电化学发展史
电化学发展史电化学是物理化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与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化学工程等学科相关,还渗透到环境科学、能源科学、生物学和金属工业等领域。
电化学作为化学的分支之一,是研究两类导体(电子导体,如金属或半导体,以及离子导体,如电解质溶液)形成的接界面上所发生的带电及电子转移变化的科学。
传统观念认为电化学主要研究电能和化学能之间的相互转换,如电解和原电池。
但电化学并不局限于电能出现的化学反应,也包含其它物理化学过程,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以及电解质溶液中的金属置换反应。
一、16-17世纪:早期的相关研究公元16世纪标志着对于电认知的开始。
在16世纪50年代,英国科学家William Gilbert (威廉·吉尔伯特,1540-1605)花了17年时间进行磁学方面的试验,也或多或少地进行了一些电学方面的研究。
吉尔伯特由于在磁学方面的开创性研究而被称为“磁学之父”,他的磁学研究为电磁学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吉尔伯特按照马里古特的办法,制成球状磁石,取名为“小地球”,在球面上用罗盘针和粉笔划出了磁子午线。
他证明诺曼所发现的下倾现象也在这种球状磁石上表现出来,在球面上罗盘磁针也会下倾。
他还证明表面不规则的磁石球,其磁子午线也是不规则的,由此认为罗盘针在地球上和正北方的偏离是由陆地所致。
他发现两极装上铁帽的磁石,磁力大大增加,他还研究了某一给定的铁块同磁石的大小和它的吸引力的关系,发现这是一种正比关系。
吉尔伯特根据他所发现的这些磁力现象,建立了一个理论体系。
他设想整个地球是一块巨大的磁石,上面为一层水、岩石和泥土覆盖着。
他认为磁石的磁力会产生运动和变化。
他认为地球的磁力一直伸到天上并使宇宙合为一体。
在吉尔伯特看来,引力无非就是磁力。
吉尔伯特关于磁学的研究为电磁学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在电磁学中,磁通势单位的吉伯(gilbert)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以纪念他的贡献。
1663年,德国物理学家Otto vonGuericke(奥托·冯·格里克1602-1686)发明了第一台静电起电机。
电化学发展的历程与前景
电化学发展的历程与前景电化学是研究电荷在电化学介质中移动、在电极表面发生反应并形成电流的科学。
这一领域的研究对于现代科技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如电池、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等都是基于电化学原理的创造。
本文将介绍电化学发展的历程和未来的前景。
一、电化学发展的历程1. 电化学的起源电化学最早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8世纪,当时欧洲的科学家们开始研究电荷的性质和电流在物体中的流动。
最早关于电荷的性质的研究可以追溯到英国研究者史密斯于1767年发现一个新物质,经加工处理后可以吸引琉璃棒上的绸子,被称为“电”。
由此,科学家们开始对电荷的性质进行了解和研究。
2. 电化学理论的建立1781年,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利(Priesstley)发现了“新空气”,即氧气。
这是对当时既有化学学说的冲击,因为既有的学说认为空气是不变的、不能分解的物质。
随着研究的深入,化学家们发现,在化学反应中,电子的转移和物质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他们开始研究电子在物质中的转移和化学反应的关系,并逐渐形成了电化学理论。
3. 电池的出现1800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发明了第一种电池——伏打电池。
这种电池由锌、铜两种金属和盐水构成的。
伏打电池的出现推动了电化学的发展,并有助于科学家们在实验中研究电荷和电流的性质。
4. 电分解定律的发现1803年,英国化学家法拉第在研究电解的过程中发现了电分解定律,即电解池中的材料质量与通过电解池中的电流的量成正比例。
法拉第的研究成果导致电化学的研究得以深入,并得到了认可。
5. “转化理论”的提出据以往的研究所述,当时的学者们普遍认为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少量元素组成的,并且认为元素之间的转化是不可能的。
但是随着电化学的研究,科学家们开始发现当物质被放在电场中时,它会与电荷相互作用,从而发生化学反应。
基于这一发现,瑞典化学家贝里尔(Berzelius)提出了“转化理论”,即元素并不是永久不变的,而是可以转化为别的元素。
电化学原理讲解
电分析成为独立的方法学
• 三大定量关系的建立 1833年法拉第定律Q=nFM 1889年能斯特W.Nernst提出能斯特方程
1934年尤考维奇D.Ilkovic提出扩散电流方程 Id = kC
近代电分析方法
(1) 电极的发展:化学修饰电极、超微电极 (2) 多学科参与:生物电化学传感器 (3)与其他方法联用:光谱-电化学、HPLC-EC、
更灵敏的检测方法
循环伏安法
检测限10-5 mol/L
改变加载 电位的波形
示差脉冲伏安法(DPV) 方波伏安法(SWV)
检测限10-8 mol/L 扫描速率快
示差脉冲伏安法DPV Differential-Pulse Voltammetry
示差脉冲伏安法的激发信号(施加的电压)
示差脉冲伏安图
Differential-pulse voltammograms for a 1.3 × 10−5 M chloramphenicol solution.
方波伏安法SWV Square-wave Voltammograms
方波伏安法的激发信号(施加的电压)
方波伏安图
Square-wave voltammograms for TNT solutions of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 from 1 to 10 ppm (curves b–k), along with the background voltammogram (curve a) and resulting calibration plot (inset).
无/有液体接界电池
化学电池的阴极和阳极
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称为阳极,发生还 原反应的电极叫做阴极。
一般把作为阳极的电极和有关的溶液体系写在左边,把
电化学简述
第一章 电化学概述
1-1 电化学发展简史
电化学科学是一门研究发生在电子导体相和离子导 体界面或附近区域中载流子(电子、离子、空穴)传输 规律的科学。 电化学热力学:电化学反应的方向与程度 电化学动力学:电化学反应的速度与历程
1839年格多夫(Groveo)发明了燃料电池 (铂丝作电极,H2SO4水溶液,电解水的逆 过程)。 6. 1859年普兰特(Plante)发明了铅酸电池。 7. 1868年勒克朗谢(Leclanche)发明了锌-二氧 化锰电池(氯化铵电解质溶液),1888年加 斯纳(Gassner)研术(循环伏安电化学阻抗谱等) 电化学-波谱技术联合测试方法 生物电化学 环境电化学 核电化学
五.其它应用
1. 2. 3.
六. 应用举例
反相微乳液中制备的纳米金
试验高压锅成品图(上面锅盖未处理) 试验高压锅成品图(上面锅盖未处理)
nanofibrous PANI膜
3.1934年巴特勒-伏尔默(Butler-Volmer) 提出了电化学动力学方程式(电子得 失)。 4.1940年代弗鲁姆金(Frumkin)迟缓放电 理论的提出,奠定了电化学动力学基础。
5. 1950-1960 年代Bockris, Parsons,Conway, Grahame等均为电化学动力学的发展做 出了奠基性的工作,使其更加完善。
1-2 电化学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
一. 电化学工业 1. 2. 3. 4.
电解工业(氯碱工业) 电冶金 电有机合成 电化学加工
二. 化学电源
1. 2.
传统化学电源(一次电池,二次电池)(便携性) 燃料电池
三. 金属腐蚀与防护
1. 2.
金属腐蚀理论机理、类型 电化学保护技术
电化学分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电化学分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电化学分析技术是近代化学中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它着重于利用电化学反应的特性来对样品进行分析和检测。
这种技术具有快速、灵敏、准确、无毒、无污染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及环境监测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电化学分析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应用案例。
一、古典电化学分析技术的发展古典电化学分析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法拉第、诺贝尔等科学家先后提出了电化学反应的理论和原理。
20世纪初,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电解过程中的电化学分析技术也逐渐发展起来。
其中较为代表性的方法有电位滴定法、电位分析法、电导法等。
电位滴定法是利用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来确定分析物的浓度,它可以测定许多元素的浓度,如氧、氯、铜、铁等。
电位分析法则是通过分析电解溶液的电势来检测物质的种类和浓度,如PH变化、析出物的电位变化等。
电导法则利用电解质溶液的电导性各自测定其浓度。
然而,古典电化学分析技术的局限性在于其只能分析电解质较好的化合物,且需设备配置较为繁琐。
因此,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研究人员开始逐渐探索发展出了更为先进的电化学分析技术。
二、现代电化学分析技术的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纳米技术等先进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电化学分析技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其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微电极阵列技术:微电极阵列技术是利用微型电极进行多点检测,采用微小电极精确定位、高灵敏测量,可以测定低浓度样品的含量。
(二)纳米电化学技术:这是一种利用纳米技术与电化学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技术,可以对微观体系进行测量分析。
例如,采用纳米微电极测量化合物的扩散输运、聚集物的形态构型等。
(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是将生物的特异性、选择性与电化学分析方法相结合,可以对生物分子的浓度和变化进行测定。
三、电化学分析技术的应用案例电化学分析技术在环境监测、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环境监测方面,电化学法可用于检测水体中的多种污染物质,如氨氮、氰化物、硝酸盐等。
第七章电化学
三部分:
•电解质溶液:(§7.1 --§7.4)
•原电池: (§7.5 --§7.9)
•电解和极化:(§7.10--§7.12)
4
§7.1 电极过程、电解质溶液及法拉第定律
1. 电解池和原电池
例: H2+0.5O2
直接进行
H2O
电解 原电池
25℃, 101.325 kPa下: G=-327.2 kJ· -1 < 0 mol 正反应自发进行; 逆反应不可自发进行
15
电迁移过程示意图
通电前(a): 各区均含 有6mol阴离子(-)和阳 离子(+) 通电4F电量电极反应 (b):阴, 阳极分别发 生4mol电子还原及氧 化反应。
通电后(c):若υ +=3υ - 中间区电解质物质的量维持不变 阴极区电解质物质的量减少1mol 阳极区电解质物质的量减少3mol
阴、阳离子运动速度的不同 阴、阳离子迁移的电量不同 离子迁出相应电极区物质量的不同
8
2. 电解质溶液和法拉第定律
电解质溶液是原电池及电解池的工作介质
导体
电子导体:电子作定向运动 (金属、石等), 通电时无化学反应 离子导体:离子作定向运动 (电解质溶液等), 通电时有电极反应
9
1833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Faraday M)在研究了 大量电解过程后提出了著名的法拉第电解定律 电解时电极上发生化学反应的量与通过电解池的电 量成正比。 即:通过1 mol 电子的电荷量时,任一电极上发生 得失1 mol 电子的电极反应,电极上析出或溶解的 物质的量与之相应。
第七章 电化学
1
电化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从1800 年伏 特(Volta) 制成第一个化学电池开始,到一个多世纪后 的今天,电化学已发展成为包含内容非常广泛的学科 领域,如化学电源,电化学分析、电化学合成、光电 化学、生物电化学、电催化、电冶金、电解、电镀、 腐蚀与保护等等都属于电化学的范畴。尤其是近年来 可充电锂离子电池的普及生产使用、燃料电池在发电 及汽车工业领域的应用研究开发,以及生物电化学的 迅速发展,都为电化学这一古老的学科注入了新的活 力。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技术应用,电化学从理论到 方法都在不断地突破与发展,越来越多地与其它自然 科学或技术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在能源、交通 、材料、环保、信息、生命等众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 作用。
电化学分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电化学分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电化学分析技术是一种基于电化学现象的分析方法,其主要原理是利用电流或电势来测量电解质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从而推断出目标物质的浓度或其他相关信息。
这种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期,当时英国化学家法拉第和德国化学家奥斯特一起发现了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现象。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研究方法的不断完善,电化学分析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历史、原理、应用三个方面来探讨电化学分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一、历史: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现象电化学分析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期,当时化学家们发现,电解质溶液可以导电。
英国化学家法拉第和德国化学家奥斯特分别研究了这一现象,并得出了独立的结论。
法拉第发现,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与盐的浓度成正比;奥斯特则发现,不同电解质的电导率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些研究结果为电化学分析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关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行为,并探索带电粒子(即离子)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行为。
1877年,德国化学家豪森发现了电极电势的变化与斯文特效应(即电解质溶液中离子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
此后,电化学分析技术的研究方向从简单的电导率测量扩展到了各种电化学过程的研究,如电化学反应动力学、电解质的溶解度等。
二、原理:电位和电流的测量电化学分析技术主要基于两种测量方法:电位测量和电流测量。
这两种测量方法都是依据电化学反应的特征来进行的。
电位测量是通过测量电极电势差来描述物质的电化学性质和浓度。
在电化学反应中,电子会在电化学反应中流动,当电子通过电极时,会产生一个电位差。
这个电位差可以通过伏安计来进行测量。
其操作原理是,用一个参比电极作为基准电极,在待测电极上测量出一个电势差,再通过一个计算公式来计算出目标物质的浓度。
电位测量可以测量大量离子的浓度,因而常被用于分析物质中的离子浓度、酸碱度等。
电流测量则是利用电流对电化学反应的影响来计算出目标物质的浓度。
电化学的发展史
电化学的发展史(总3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电化学的发展史201013020427 杨艳艳摘要: 电化学是研究电与化学反应相互关系的学科, 主要通过化学反应来产生电能以及研究电流导致化学变化方面的研究。
主要介绍电化学200多年的发展史以及探讨未来电化学的研究动向。
关键词:电化学发展史未来电化学的发展从伏特的第一个化学电池开始已经经历过两个多世纪的发展。
现在的电化学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与工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应用于各个不同的领域,例如; 电解、电镀、光电化学、电催化、金属腐蚀等。
同时电化学在生物、汽车工业、分析等这些新兴科学范畴也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电化学电化学是研究电和化学反应之间的相互作用,化学能和电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及相关规律的科学。
电化学是物理化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电子导体一离子导体、离子导体一离子导体的界面现象、结构化学过程以及与此相关现象。
研究内容包括2个方面:(1)电解质研究(电解质的导电性质、离子的传输特性、参与反应的离子的平衡性质等);(2)电极研究(电化学界面的平衡性质和非平衡性质)。
现代电化学是十分注重研究电化学界面结构、界面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动力学。
电化学现象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如金属的腐蚀、人或动物的肌肉运动、大脑信息的传递、生物电流以及细胞膜的功能机制等等,无不涉及电化学过程的作用。
电化学技术成果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实际密切相关,如化学电源、腐蚀保护、表面精蚀、金属精炼、各种化学药品的电解合成、治理环境、人造器官、生物电池、心脑电图、信息传递等。
涉及电化学研究领域十分广泛,其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越来越多地与其他自然科学或技术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1]。
电化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一般公认电化学起源于1791年意大利解剖学家伽伐尼(Gal一vani)发现解剖刀或金属能使蛙腿肌肉抽缩的“动物电”现象;1800年伏特(Volta)制成了第一个实用电池,开始了电化学研究的新时代。
电化学检测方法的发展与应用
电化学检测方法的发展与应用一、前言电化学检测方法是一种以电化学技术为主要手段的分析方法,其具有快速、准确、灵敏性高、有选择性、对样品无破坏等特点。
本文将简要介绍电化学检测方法的发展历程并阐述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情况。
二、电化学检测方法的发展1.电极电位法:电极电位法是电化学分析的基本方法,20世纪初,英国化学家劳埃德(H.S. Lloyd)用玻璃电极在弱酸溶液中测定氧化还原电位为0.3V时的氢离子浓度,开创了电极电位法的先河,并于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视为电化学分析的主要手段。
2.电化学滴定法:二十世纪20年代末,美国化学家门特瑟(J.L. Minter)和威胥(F.G. Weymouth)发明了电化学滴定法,这是一种基于电极电位变化来表示滴定终点的方法,革新了以往化学滴定的方法,印证了电极电位法的可行性。
3.极谱法:极谱法主要是应用电解液的电导性特性来分析有关物质,20世纪50年代后期,德国科学家海洛(E. Heilbronner)和萨登柏格(F. Sadenberg)发明了日上传统分析方法的一种新技术——极谱法,极谱法的出现为分析化学的快捷、准确、灵敏和方便提供了技术手段,被人们广泛应用于水质分析等领域。
4.电化学检测仪器的自动化:随着电化学检测方法的发展,电化学检测仪器的自动化成为了电化学检测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20世纪70年代,美国化学家大卫·伍德(David Wood)发明了自动控制电位和电流的电位扫描仪,中国在70年代后期开始研制自动电化学分析仪器,使电化学检测技术得到全面提升。
三、电化学检测方法在不同领域的应用1.生物医学领域:电化学检测方法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如修复性医学领域中,人们通过电子器件的实时感知和不同电极的选择,调节电刺激的强度和频率,以最大限度促进组织的修复。
2.环境监测领域:电化学检测技术可应用在地下水、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污染物的检测中,如测定工业废水中的氰化物、氨氮、铬离子、氯离子、氧化还原电位等离子体的浓度。
化学知识演变的历程电化学的起源
化学知识演变的历程电化学的起源化学知识演变的历程:电化学的起源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以及与能量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随着时间的推移,化学知识不断演变,其中电化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化学知识演变的历程,并重点探讨电化学的起源。
一、古代化学知识的萌芽古代人类对化学的认识主要是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获得。
早在古埃及时期,人们就开始使用化学方法来制造陶器、化妆品等。
古代希腊的哲学家也提出了一些与化学相关的理论,如原子论和四元素理论。
二、近代化学知识的奠基17世纪至18世纪,化学经历了重大的飞跃。
炼金术士的实践和人们对质量守恒和比例定律的认识,为化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同时,化学元素的概念也逐渐形成,并被用于解释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三、电化学的崛起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电化学的研究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兴趣。
英国科学家亨利·卡文迪什发现了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并提出了电解质在电解中的分解规律,奠定了电化学的基础。
此后,法拉第、奥斯顿等科学家相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推动了电化学理论的发展。
四、电化学的应用电化学的发展不仅拓宽了化学领域的研究范围,也衍生出许多实际应用。
其中最重要的应用之一就是电池。
伏打电池的发明使得人们能够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推动了现代电力的发展。
而电解也成为许多重要工艺的基础,如电镀、电解析金属等。
五、现代电化学的进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化学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现代电化学涉及的内容包括电池研究、电化学反应动力学、电化学传感器等。
电化学在环境保护、新能源开发、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六、总结与展望电化学的起源标志着化学知识的演变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电化学的发展推动了化学学科的进步,并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化学的研究将进一步深化,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通过对化学知识演变历程中电化学的起源和应用的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学科的发展,同时也可以看到电化学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
第一章电化学概述PPT课件
8.1887年阿拉尼乌斯(Arrhenius)电解质 溶液理论(电离学)的提出。
9.1889年能斯特(Nernst)电化学平衡方程 式的建立,完成了从化学热力学到电 化学热力学划时代的工作。
6
二.电化学动力学发展历程(1905-至 今)
1. 1905塔菲尔(Tafel)根据氢析出实验提出了Tafel
2 * C.M.A.Brett and A.M.O.Brett, Electrochemistry, Principle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Oxford, 1993
3 * Southampton Electrochemistry Group, New Instrumental Methods in Electrochemistry, Ellis Horwood, Chichester, 1985
电化学原理
1
第一章 电化学概述
1-1 电化学发展简史
电化学科学是一门研究发生在电子导体相和离子导 体界面或附近区域中载流子(电子、离子、空穴)传输 规律的科学。
电化学热力学:电化学反应的方向与程度 电化学动力学:电化学反应的速度与历程
2
一.电化学热力学发展历程(1791-1905)
1. 1791年伽伐尼(Galvani)发现生物电现 象(解剖青蛙)。
4
5. 1839年格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夫(Groveo)发明了燃料电池 (铂丝作电极,H2SO4水溶液,电解水的逆 过程)。
6. 1859年普兰特(Plante)发明了铅酸电池。 7. 7. 1868年勒克朗谢(Leclanche)发明了锌-
二氧化锰电池(氯化铵电解质溶液),1888 年加斯纳(Gassner)研制成功锌-二氧化锰 干电池。
电化学课程思政
电化学课程思政电化学是电子学和化学的交叉学科,其研究对象主要是化学反应的电子转移过程以及与之相关的能量转换和储存。
在这个过程中,电子在电极和电解质之间移动,产生电化学反应,从而使得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电化学在实际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电化学的历史电化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后期,在这个时候,人们开始发现电力可以对水和化学物质产生影响,这些效应被命名为电化学效应。
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化学学科不断发展和完善,从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电化学反应和机理电化学反应是化学反应和电子转移过程的结合体。
这些反应可以在电化学电池中发生,产生电流和热力学势能。
在反应中,化学物质中的离子可以被氧化或还原,电子可以从电极表面进入或离开。
电化学机理的理解对于设计高效的电池和开发新的电化学材料是至关重要的。
3.电化学电池电化学电池是电化学反应的载体,它可以在化学能和电能之间相互转化。
电池由两个电极组成,分别是阳极和阴极,它们都被浸泡在电解质中。
当电池连接电路时,化学反应开始发生,离子移动,电子通过电路流动。
不同类型的电池具有不同的化学反应和电化学特性。
4.电化学分析电化学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分析方法,它利用电流和电位测量来检测不同化学物质的存在和浓度。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研究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的含量、氧化还原反应的特性、化合物的结构和反应动力学等方面。
5.电化学能源电化学能源是一种瞬时的、可存储的、高效的能源形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电化学能源可以通过电化学反应和电化学电池中的储能和释能来实现。
目前,电化学能源已经被应用于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总之,电化学作为交叉学科,涉及到化学、物理和电子学等多个领域,其对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有着深远的影响。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电化学将会继续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应用。
电化学发展史
电化学的发展史姓名:何利班级:203学号:200913020309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化学的发展史电化学是研究电与化学反应相互关系的科学,它主要涉及通过化学反应来产生电能以及通过电流导致化学变化方面的研究。
电化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学科。
一般公认电化学起源于179L.Galvani(伽发尼)发现金属能使蛙腿肌肉抽缩的“动物电”现象。
到两个多世纪后的今天,电话学已发展成为内容非常广泛的学科领域,如化学电源、电化学分析、电化学合成、光电化学、生物电化学、电催化、点冶金、电解、电镀、腐蚀与保护等都属于电化学的范畴、尤其是近两年可充电锂离子电池的普及和生产使用、燃料电池在发电及汽车工业领域的应用研究开发,以及生物电化学的迅速发展,都为电化学这以古老的学科注入了新的活力。
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技术应用,电化学从理论到方法都不断地突破与发展,越来越多地与其他自然学科或技术科学相互交叉、相互渗透。
在能源、交通、材料、环保、信息、生命等众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电化学是研究电和化学反应相互关系的科学。
电化学反应相互作用可通过电池来完成,也可利用高压静电放电来实现(如氧通过无声放电管转变为臭氧),二者统称电化学,后者为电化学的一个分支,称放电化学。
由于放电化学有了专门的名称,因而,电化学往往专门指“电池的科学”。
在我们物理化学中的电化学主要是用热力学的方法研究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相互转换的规律。
其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电能——将能够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放在原电池装置中使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另一方面是利用电能驱动化学反应-将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放在电解池装置中输入电流使反应得以进行。
发展16-17世纪:公元16世纪标志着对于电认知的开始。
在16世纪50年代,英国科学家威廉·吉尔伯特花了17年时间进行磁学方面的试验,也或多或少地进行了一些电学方面的研究。
1663年,德国物理学家奥托·冯·格里克发明了第一台静电起电机。
电化学发展史
电化学的兴起18世纪,物理学家已经对静电有了相当多的了解,例如区分了正电和负电、导体和非导体;发明了巨大的起电器和有效的贮电瓶──莱顿瓶;弄清了正负电间的相互作用力与电量、两极间距离之间的关系;认识到了静电感应现象;发明了验电器等等。
化学家则发现了电火花可以引起氢氧、氮氧间的化学反应,但那时还没有能产生稳定电流的装置。
伏打电堆1786年意大利解剖学家L.伽伐尼在偶然中发现了金属对青蛙肌肉所引起的抽搐现象。
1880年意大利物理学家A.伏打辨明了这一现象源于两种金属之间的接触,并发明了以银、铜为极板的伏打电堆,接着又发明了所谓"杯冕"电堆,即世界上第一具可以提供持续、稳定电流的实用铜锌电池。
他在研究金属起电现象的过程中发现了金属的如下起电顺序:锌-铅-锡-铁-铜-银-金-石墨其中任何两种金属相接触时,都是位序在前的一种带正电,后面一种带负电。
电解发明伏打电堆的消息传出后,化学家们立即使用这种新装置来研究电所引起的化学反应。
1800年英国化学家W.尼科尔森和A.卡莱尔用伏打银锌电堆实现了水的电解,证明了水的化学组成是氢和氧。
1806年左右,英国化学家H.戴维发现了金属盐类水溶液在电解时,正负电极附近溶液中产生了酸和碱,证明溶液中的盐在电的作用下发生了分解反应,从而启发他提出了金属与氧之间的化学亲合力实质上是一种电力吸引的见解。
这一事实和见解启发了贝采利乌斯提出了各种原子和分子都是偶极体,但却净荷不同的电性的学说,认为不同原子间的结合都是源于这种电性而产生的吸引力。
这一假说即所谓"电化二元论"。
1807年戴维用强力的伏打电堆实现了对苛性钾和苛性钠的电解,制得了金属钾和钠。
接着又电解了石灰、氧化锶和氧化钡,于是主要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先后都被发现。
1886年法国化学家H.穆瓦桑于-23℃的低温下电解无水氢氟酸和氟氢化钾的混合物,终于分离出了单质氟。
催化人们对催化作用的观察和利用由来已久。
电化学历史简介
电化学历史简介电化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当时科学家们开始研究化学反应与电流之间的联系。
以下是电化学发展的一些重要里程碑:1.1791年,意大利科学家Luigi Galvani发表了金属能使蛙腿肌肉抽缩的“动物电”现象,这一般被认为是电化学的起源。
2.1799年,Alexandro G. A. A. Volta在Galvani的工作基础上发明了用不同的金属片夹湿纸组成的“电堆”,即现今所谓的“伏打堆”,这是化学电源的雏型。
在直流电机发明以前,各种化学电源是唯一能提供恒稳电流的电源。
3.1834年,英国科学家迈克尔·法拉第发现了法拉第电解定律,该定律描述了电解质溶液中化学反应和电势之间的关系,为电化学奠定了定量基础。
这一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电池和电解池等设备的设计和研究中。
4.19世纪下半叶,经过赫尔姆霍兹和吉布斯的工作,赋予电池的“起电力”(今称“电动势”)以明确的热力学含义。
1889年,能斯特用热力学导出了参与电极反应的物质浓度与电极电势的关系,即著名的能斯特公式。
5.1923年,德拜和休克尔提出了人们普遍接受的强电解质稀溶液静电理论,大大促进了电化学在理论探讨和实验方法方面的发展。
6.20世纪40年代以后,电化学暂态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电化学方法与光学和表面技术的联用,使人们可以研究快速和复杂的电极反应,可提供电极界面上分子的信息。
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化学逐渐发展成为物理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展,包括电解工业、机械工业、环境保护、化学电源、金属的防腐、生命现象的研究以及电化学分析法等。
以上信息供参考,建议查阅专业书籍或咨询电化学领域专家了解更多详细信息。
电厂化学的发展历程
电厂化学的发展历程
电厂化学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化学工业开始崛起,并逐渐与电力工业结合起来。
以下是电厂化学的主要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初期,化学工业与电力工业开始合作,电
力公司开始为化学厂提供电力,并利用电力设备进行化学生产。
这一阶段的重点是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电力设备的安全性。
第二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电厂化学逐渐发展成
为独立的学科领域。
在这一阶段,科学家开始研究如何利用电器设备进行化学反应,并开发出一系列电化学方法和技术。
这些发展促进了电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如电镀和电解制氯等。
第三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电厂化学进一步发展,并在化学工业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此时,电器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提高,电化学方法和技术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此外,新兴的电池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为移动电源和能源存储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第四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电厂化学与环境保护开始密
切相关。
随着环境意识的增强,电厂化学工程师开始探索如何减少化学工业对环境的影响。
各种技术和方法的研究相继涌现,如废水处理、废气处理和固体废物处理等。
第五阶段:21世纪初,电厂化学逐渐与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续
发展理念结合。
科学家们开始研究如何运用电化学技术来储存
和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并寻找更高效、环保的电化学催化剂和材料。
总结来说,电厂化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电力设备的简单应用到独立学科领域的发展,再到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阶段。
未来,电厂化学将继续为化学工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电化学史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electrochemistry
电化学史及其进展
1.西元前七世纪,古希腊哲学家塞利斯,已经发现了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碎草等轻小物体。
2.16世纪,Gilbert根据希腊文中的琥珀一词而创造了电这个字,用以表示琥珀摩擦后所具有的性质,并且认为摩擦过的琥珀带有电荷,后来人们发现很多物质都能相互摩擦而带电,并且带电体之间存在着相互吸引或排斥的作用。
3.1752年,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把它们命名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4.1791年,意大利解剖学家Galvani发现用金属片接触青蛙肌肉时,发生了收缩现象。
一般认为这是电化学的起源。
5.1799年,Volta基于Galvani的实验,进一步认为电流是由2种不同的金属产生,可以用任何潮湿的物质取代那只青蛙。
因而发明了用不同金属片夹湿纸组成的伏特堆,即现今所谓的伏特电池(Voltaic cell)。
6. 1833年,法拉第(Faraday)发表法拉第电解定律,能定量地算出电能与化学能之间互换的关系,为电化学奠定了定量基础。
此后,其他科学家利用伏特电池与法拉第电解定律,发明了电解、电镀等技术,制备更高效的电池,开创了电化学的时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化学历史简介电化学(Electrochemistry)是研究载流子(电子,空穴,离子)在电化学体系(特别是离子导体和电子导体的相界面及其邻近区域)中的输运和反应规律的科学。
从1839年,格罗夫(W. R. Grove)发表了全世界第一篇有关燃料电池研究的报告以来,燃料电池的研究也是电化学领域十分有前途的研究方向。
电化学的主要应用领域为:电解、电镀和电池。
电化学是研究电和化学反应相互关系的科学。
电和化学反应相互作用可通过电池来完成,也可利用高压静电放电来实现,二者统称电化学,后者为电化学的一个分支,称放电化学。
因而电化学往往专指“电池的科学”。
电池由两个电极和电极之间的电解质构成,因而电化学的研究内容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电解质的研究,即电解质学,其中包括电解质的导电性质、离子的传输性质、参与反应离子的平衡性质等,其中电解质溶液的物理化学研究常称作电解质溶液理论;另一方面是电极的研究,即电极学,其中包括电极的平衡性质和通电后的极化性质,也就是电极和电解质界面上的电化学行为。
电解质学和电极学的研究都会涉及到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和物质结构。
1791年伽伐尼发表了金属能使蛙腿肌肉抽缩的“动物电”现象,一般认为这是电化学的起源。
1799年伏打在伽伐尼工作的基础上发明了用不同的金属片夹湿纸组成的“电堆”,即现今所谓“伏打堆”。
这是化学电源的雏型。
在直流电机发明以前,各种化学电源是唯一能提供恒稳电流的电源。
1834 年法拉第电解定律的发现为电化学奠定了定量基础。
19世纪下半叶,经过赫尔姆霍兹和吉布斯的工作,赋于电池的“起电力”(今称“电动势”)以明确的热力学含义;1889年能斯脱用热力学导出了参与电极反应的物质浓度与电极电势的关系,即著名的能斯脱公式;1923年德拜和休克尔提出了人们普遍接受的强电解质稀溶液静电理论,大大促进了电化学在理论探讨和实验方法方面的发展。
20世纪40年代以后,电化学暂态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电化学方法与光学和表面技术的联用,使人们可以研究快速和复杂的电极反应,可提供电极界面上分子的信息。
电化学一直是物理化学中比较活跃的分支学科,它的发展与固体物理、催化、生命科学等学科的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渗透。
在物理化学的众多分支中,电化学是唯一以大工业为基础的学科。
它的应用主要有:电解工业,其中的氯碱工业是仅次于合成氨和硫酸的无机物基础工业;铝、钠等轻金属的冶炼,铜、锌等的精炼也都用的是电解法;机械工业使用电镀、电抛光、电泳涂漆等来完成部件的表面精整;环境保护可用电渗析的方法除去氰离子、铬离子等污染物;化学电源;金属的防腐蚀问题,大部分金属腐蚀是电化学腐蚀问题;许多生命现象如肌肉运动、神经的信息传递都涉及到电化学机理。
应用电化学原理发展起来的各种电化学分析法已成为实验室和工业监控的不可缺少的手段。
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 Faraday,1791-1867)19世纪最伟大的实验科学家【简介】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也是著名的自学成才的科学家。
1791年9月22日出生萨里郡纽因顿一个贫苦铁匠家庭。
因家庭贫困仅上过几年小学,13岁时便在一家书店里当学徒。
书店的工作使他有机会读到许多科学书籍。
在送报、装订等工作之余,自学化学和电学,并动手做简单的实验,验证书上的内容。
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市哲学学会的学习活动,听自然哲学讲演,因而受到了自然科学的基础教育。
由于他爱好科学研究,专心致志,受到英国化学家戴维的赏识,1813年3月由戴维举荐到皇家研究所任实验室助手。
这是法拉第一生的转折点,从此他踏上了献身科学研究的道路。
同年10月戴维到欧洲大陆作科学考察,讲学,法拉第作为他的秘书、助手随同前往。
历时一年半,先后经过法国、瑞士、意大利、德国、比利时、荷兰等国,结识了安培、盖·吕萨克等著名学者。
沿途法拉第协助戴维做了许多化学实验,这大大丰富了他的科学知识,增长了实验才干,为他后来开展独立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1815年5月回到皇家研究所在戴维指导下进行化学研究。
1824年1月当选皇家学会会员,1825年2月任皇家研究所实验室主任,1833----1862任皇家研究所化学教授。
1846年荣获伦福德奖章和皇家勋章。
1867年8月25日逝世。
【成就】法拉第所研究的课题广泛多样,按编年顺序排列,有如下各方面:铁合金研究(1818-1824);氯和碳的化合物(1820);电磁转动(1821);气体液化(1823,1845);光学玻璃(1825-1831);苯的发明(1825);电磁感应现象(1831);不同来源的电的同一性(1832);电化学分解(1832年起);静电学,电介质(1835年起);气体放电(1835年);光、电和磁(1845年起);抗磁性(1845年起);“射线振动思想”(1846年起);重力和电(1849年起);时间和磁性(1857年起)。
法拉第主要从事电学、磁学、磁光学、电化学方面的研究,并在这些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
1820年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之后,法拉第于1821年提出“由磁产生电”的大胆设想,并开始了艰苦的探索。
1821年9月他发现通电的导线能绕磁铁旋转以及磁体绕载流导体的运动,第一次实现了电磁运动向机械运动的转换,从而建立了电动机的实验室模型。
接着经过无数次实验的失败,终于在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
这一划时代的伟大发现,使人类掌握了电磁运动相互转变以及机械能和电能相互转变的方法,成为现代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技术的基础。
法拉第能够这样坚持10年矢志不渝地探索电磁感应现象,重要原因之一是同他关于各种自然力的统一和转化的思想密切相关的,他始终坚信自然界各种不同现象之间有着无限多的联系。
也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他继续研究当时已知的伏打电池的电、摩擦电、温差电、伽伐尼电、电磁感应电等各种电的同一性,1832年他发表了<<不同来源的电的同一性>>论文,用大量实验论证了“不管电的来源如何,它的本性都相同”的结论,从而扫除了人们在电的本性问题认识上的种种迷雾。
为了说明电的本质,法拉第进行了电流通过酸、碱、盐的溶液的一系列实验,从而导致1833-1834年连续发现电解第一和第二定律,为现代电化学工业奠定了基础,第二定律还指明了存在基本电荷,电荷具有最小单位,成为支持电的离散性质的重要结论,对于导致基本电荷e的发现以及建立物质电结构的理论具有重大意义。
为了正确描述实验事实,法拉第制定了迁移率、阴极、阳极、阴离子、阳离子、电解、电解质等许多概念、术语。
在电与磁的统一性被证实之后,法拉第决心寻找光与电磁现象的联系。
1845年他发现了原来没有旋光性的重玻璃在强磁场作用下产生旋光性,使偏振光的偏振面发生偏转,此即磁致光效应,成为人类第一次认识到电磁现象与光现象间的关系。
1846年他发表了《关于光振动的想法》一文,最早提出了光的电磁本质的思想。
他曾设计并不畏艰苦地作过许多实验,试图发现重力和电的关系,寻找磁场对光源所发射光谱线的影响,寻找电对光的作用等等,由于当时实验条件所限,虽未获成功,但他的思想和观点完全正确,均为后人的实验所验证。
法拉第是电磁场理论的奠基人,他首先提出了磁力线、电力线的概念,在电磁感应、电化学、静电感应的研究中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了力线思想,并第一次提出场的思想,建立了电场、磁场的概念,否定了超距作用观点。
爱因斯坦曾指出,场的思想是法拉第最富有创造性的思想,是自牛顿以来最重要的发现。
麦克斯韦正是继承和发展了法拉第的场的思想,为之找到了完美的数学表示形式从而建立了电磁场理论。
法拉第对科学坚韧不拔的探索精神,为人类文明进步纯朴无私的献身精神,连同他的杰出的科学贡献,永远为后人敬仰。
【法拉第常数】法拉第常数(F)是近代科学研究中重要的物理常数,代表每摩尔电子所携带的电荷,单位C/mol,它是阿伏伽德罗数NA=6.02214·1023mol-1与元电荷e=1.602176·10-19 C的积。
尤其在确定一个物质带有多少离子或者电子时这个常数非常重要。
法拉第常数以麦可·法拉第命名,法拉第的研究工作对这个常熟的确定有决定性的意义。
一般认为此值是96485.3383±0.0083C/mol,此值是由美国国家标准局所依据的电解实验得到的,也被认为最具有权威性。
【科研】青少年时代1791年9月22日。
法拉第出生在萨里郡纽因顿一个贫苦的铁匠家庭里。
5岁时随父母到伦敦。
在一所普通的日校读书。
13岁时法拉第在书店中当学徒,起初送报,后学装订,工余时间自学化学和电学,并动手做实验,验证书上的内容。
他在装订不列颠百科全书时,偶然看到了《电学》这个条目,更加激发了他对科学的热情。
1810年2月至第二年9月,听了J.塔特姆所作的十几次自然哲学讲演,并开始参加市哲学学会的学习活动,受到了自然科学的基础教育。
1812年2月至4月,又在皇家研究所听了H.戴维的4次化学讲座,每次他都细心笔录,清理成稿,而且热忱地抓住戴维的每个科学观点,转述给市哲学学会的同伴。
这年10月法拉第学徒满师,写信给戴维,表示献身科学事业的决心,并随信附上自己记录、装订的《H.戴维爵士讲演录》。
1813年3月,经戴维介绍进皇家研究所任实验室助手。
同年10月,随戴维去欧洲大陆作科学考察旅行。
1815年5月回皇家研究所,在戴维指导下从事化学研究。
戴维的广博和深邃的知识,给法拉第以最重要的影响。
早期科学工作法拉第的第一篇科学论文曾发表于1816年。
从1818年起他和J.斯托达特合作,研究合金钢,首创了金相分析方法。
1820年他用取代反应制得六氯乙烷和四氯乙烯。
在1820年H.C.奥斯特发现电流能使其周围的磁针偏转以后,引起研究电和磁的关系的热潮。
法拉第研究了这方面的问题,并在1821年9月发现通电流的导线能绕磁铁旋转,这是他的第一个重要发现。
1823年,他发现了氯气和其他气体的液化方法。
1824年1月,法拉第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1825年2月任皇家研究所实验室主任。
同年,发现苯,为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和应用开辟了道路;并开始研究光学玻璃的制造技术。
电磁感应的发现和场的概念的诞生从1831年起,法拉第的科学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
早在1824年,他就论证过,既然电对磁有作用,那末磁也应当对电有反作用。
经过多次实验,他终于在1831年8月获得成功。
他在一个圆形软铁环两边绕上A、B两组线圈,在A组线圈同伏打电池接通或切断的瞬间,B组线圈中会感生出电流,法拉第把这叫做“伏打电感应”(见彩图)。
10月又发现,磁铁和导线的闭合回路有相对运动时,回路中会产生感生电流,法拉第称之为“磁电感应”。
伏打电感应孕育了变压器的诞生,磁电感应预告了发电机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