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选拔培养对象

合集下载

度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计划项目2.doc

度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计划项目2.doc

2016、2017年度贵州省科技平台及人才团队建设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第一批)一、支持范围(一)创新平台1。

重点实验室适应国家和我省战略要求,结合学科发展、科学前沿与重大综合交叉前沿发展趋势,按照存量优化整合与增量动态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依托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优势研发单位,建立以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人才培养、合作交流为主要目标的创新平台。

重点支持:大数据、新能源、新材料或功能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现代高效农业等.2.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增强全省行业和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提高科技成果的成熟度、配套性和工程化技术水平,加速行业、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加强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间的科技合作与交流,为促进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和转化先进技术提供重要平台。

(1)农业类重点支持:贵州山地高效特色种养殖、农产品加工、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安全、设施农业、山地农业机械、农村信息化、特色资源开发等。

(2)工业及建筑业类重点支持:大数据、互联网+、网络信息安全、智能电网、智能交通、图像视频处理、锰精深加工、醇基燃料、精细磷化工、工业控制、物联网、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现代木结构.(3)第三产业类重点支持:电子商务,文化旅游,交通运输,金融、物流、商贸、检验检测等现代服务业。

(4)社会类重点支持:资源、环境、大健康医药养生、公共安全等.3.院士工作站支持企业和有关事业单位围绕自身发展需求,引进院士及团队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或将院士团队的成果实施转化,联合开展人才培养、推进高水平学术交流等。

重点支持:基础研究、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优势特色现代农业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军民结合产业等。

4。

科研院所体制改革专项。

鼓励科研院所科研团队服务产业、服务园区、服务企业,通过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入股、领办创办科技型企业等多种形式,建立跨区域的产学研合作新机制。

贵州青年创新人才奖评选办法

贵州青年创新人才奖评选办法

贵州省青年创新人才奖评选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深入实施《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决定》,进一步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良好氛围,激励各类青年优秀人才在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勇于创新,建功立业,决定设立“贵州省青年创新人才奖”(以下简称“青创奖”)。

为做好评选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青创奖”的评选对象是,紧紧围绕创新型社会建设,在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区域创新、科技中介服务创新等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青年人才。

第三条“青创奖”的评选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

第四条“青创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50名左右;向工业、农业、服务业的一线人员倾斜且比例不低于总数的2/3。

第五条“青创奖”评选工作在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由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实施。

第二章评选范围和条件第六条我省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含中央在黔单位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团体、社区、农村中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均可申报。

第七条“青创奖”的评选条件为:(一)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爱岗敬业。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形象,在同行中享有较高声誉。

(二)年龄不超过45周岁,近五年来在科学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推广和普及、新技术开发和应用、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经营管理、理论研究、教育教法等方面取得创新性突出成绩,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1、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对学科建设、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研究或发明成果具有开创性和重大学术价值,在国内同行专家中有一定影响。

2、在工农业生产和科技推广第一线,通过技术创新、取得重大突破,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或在推动技术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开发新产品、推广应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中,业绩突出,产生显著经济社会效益。

贵州省第十四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计划复审申请操作手册

贵州省第十四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计划复审申请操作手册

贵州省第十四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计划复
审申请操作手册
一、复审位置
登录贵州省科技业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访问地址:择“已上报”菜单,在已上报项目中选择需要复审的项目,点击“复审申请”按钮,如下图:
点击“复审申请”按钮后弹出表单窗口,根据项目受理审核意见,删除不符合的附件,并上传新的附件,如下图:
BWIf∙JtMMθM*a.⅛∣M⅜
2StMWCSIS
ISA∙4>jaum∙∙*(∙ft<A^*22M**wc*⅜r*3⅜5M∙lAj∣ymBZA&M«I
二、注意事项
操作步骤先“保存”,在“提交”,上传附件位置特别注意,选择好附件后,务必点击后面的“上传”按钮,然后再点
击保存,再点击提交,如下图所示
[7三l三l-
项目复审申请补正只有一次机会,请认真检查无误后再进行“提交”操作。

年度青年科技人才培育计划项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年度青年科技人才培育计划项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年度青年科技人才培育计划项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应该对年度青年科技人才培育计划项目进行一个简要介绍,包括该计划的背景和目标。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概述部分的内容:年度青年科技人才培育计划项目是为了培养和支持年轻科技人才而设立的一项重要计划。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创新的推动,培育高素质的青年科技人才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迫切需求。

该计划旨在通过提供全面的培训和指导,发掘和培养具有潜力的年轻科技人才,并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本计划的目标是通过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系统和全面的培训,加强他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通过提供针对个人需求的定制化培训计划,我们的目标是使青年科技人才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并在相关领域中取得杰出的成就。

此外,我们还将通过导师制度和经验分享活动来推动青年科技人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机会。

通过年度青年科技人才培育计划项目,我们希望能够为年轻科技人才搭建一个提升自己、实现梦想的平台。

我们相信,通过该计划的实施,将有更多有志于科技创新的青年人才能够得到机会,发挥出色的才华,同时也能够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这是一个富有挑战性和意义重大的计划,我们期待着通过年度青年科技人才培育计划项目为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添砖加瓦。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根据整篇文章的框架来概括,重点强调文章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对应的内容。

以下是可能的内容编写示例:1.2 文章结构本篇长文按照以下结构来展开讨论年度青年科技人才培育计划项目:在引言部分,我们将首先概述整篇文章的主题和目标,介绍年度青年科技人才培育计划项目的背景和意义。

接着,我们会简要介绍整篇长文的组织结构,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导读。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年度青年科技人才培育计划的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将细致地介绍该培育计划的设立目的、实施方案以及参与人群。

其次,我们将深入探讨该培育计划对于青年科技人才的重要性,包括为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推动科技领域的青年人才崛起等方面。

中共自然资源部党组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使用的具体举措》的通知

中共自然资源部党组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使用的具体举措》的通知

中共自然资源部党组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使用的具体举措》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自然资源部•【公布日期】2024.01.18•【文号】自然资党发〔2024〕11号•【施行日期】2024.01.1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资源其他规定正文中共自然资源部党组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使用的具体举措》的通知自然资党发〔2024〕11号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部其他直属单位,各派出机构,部机关各司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使用的具体举措》已经2023年第52次部党组会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自然资源部党组2024年1月18日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使用的具体举措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部署,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有关要求,就进一步加大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力度,拓宽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空间,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提出如下具体举措。

一、加强对青年科技人才爱国奉献、科学报国的思想政治引领。

坚持党对新时代青年科技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科技人才。

激励引导青年科技人才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传承“李四光精神”“地质三光荣精神”“载人深潜精神”“南极精神”“测绘精神”,继承和发扬老一代科学家科技报国的优秀品质。

坚持“四个面向”,坚定敢为人先的创新自信,坚守科研诚信、科技伦理、学术规范,担当作为、求实创新、潜心研究,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实践中建功立业,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奉献青春和智慧,不断推动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

二、各研发单位在申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时,40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担任项目(课题)负责人和骨干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

部科技主管部门要加强引导,特别是要在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中扩大青年科学家项目比例。

科技人才条件

科技人才条件

贵阳市高层次创新型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根据《贵阳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贵阳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管理办法》和《贵阳市科技计划与项目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组织实施“贵阳市高层次创新型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

“十二五”期间,每年遴选20名左右学术功底扎实、专业水平较高、创新能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的青年优秀人才开展重点培养,造就一支能够紧跟国内外科技发展前沿、在推动我市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中发挥领军和骨干作用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

第二章遴选对象第三条遴选对象为在我市注册的企业及市属事业单位中,全职在贵阳工作的青年科技人才。

第四条遴选对象需具有中国国籍,遵纪守法,具有强烈的责任感、良好的职业操守、严谨的科研态度、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较强的竞争意识、团队意识和大局意识。

年龄在35岁左右,身体健康,并且近五年内业绩达到下列条件之一:1、在所从事领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并取得一定技术突破,自主创新科研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或省内领先水平。

2、掌握本研究方向在国内外的发展动态,能够对研究方向的发展和研究成果的调整改造提出建设性意见,技术成果推广成绩明显。

3、在所在单位主持主要科研项目,技术成果转化对单位经济效益增长和全市财政税收贡献明显。

4、有较强领军才能和团队组织能力,作为领衔人主持市级以上科研项目,或作为主要人员(排名前三)主持省级以上科研项目研究。

5、具备以下条件之一可优先考虑:(1)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篇以上,或SCI、EI、ISTP等收录论文2篇以上;(2)具有国家认可的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或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并取得副高级(相当于副高级)以上职称;(3)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级重要科研项目(排名前五);(4)个人获市级及以上科技、创新、人才类表彰奖励。

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管理办法

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管理办法

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进我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的建设,提高创新能力,为科技支撑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保障,根据《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决定》、《贵州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贵州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科技团队形成的特点和规律,把创新能力、研究方向、队伍结构作为团队选拔和建设的主要标准,依托项目凝聚人才,为实现贵州后发赶超提供人才支撑。

第三条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以下简称“团队”)是指长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或产品研发,具有明确的创新目标和研发方向、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在相关行业(领域)已取得一定创新成果的群体.第四条贵州省科学技术厅(以下简称“省科技厅”)负责团队的认定和管理工作,实施考核.第二章申报条件第五条团队依托的主体是本省地域内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鼓励和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同组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团队。

第六条团队应围绕全省的重点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优势产业、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等开展技术创新与集成创新,并能引领支撑产业加快发展。

第七条团队的科研水平需在全省同行业(领域)处于领先,研发工作具有一定基础,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或成果转化能力。

其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够产生较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第八条团队领衔人原则为“两院院士”、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贵州省核心专家、省管专家、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对象、“贵州省特聘专家"等。

近五年内主持过省(部)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第九条团队核心成员不少于5名,并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硕士以上学位。

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

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
历史沿革学院现有酿酒工程、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4个本科专业;拥有食品科学与工 程一级学科(包括: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等硕士点)、发酵工程二级学 科硕士授权点各1个;食品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3个;共建应用生物技术、 微生物学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个及微生物学、生物化工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各1个。目前,在校本科生653人,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56人,在职专业学位研究生144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4人。
机构设置
组织机构行政机构:党政办公室教学科研科研究生与学科建设科学生工作办公室 教学机构:酿酒与生物工程系酿酒工程教研室 生物工程教研室 食品科学系食品工程教研室 食品安全教研室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凌琦 院长:邱树毅 党委副书记:尹晓莉 副院长:朱秋劲、秦礼康
师资队伍
全院在职教职员工5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18人,副高级职称教师15人,中级职称教师8人。在专任教 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15人,硕士14人,在读博士教师3人,教育部食品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 国家饮料、啤酒评委1人,贵州省省管专家1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对象2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贵州 省酿酒大师1人,贵州省白酒评委2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校学术学科带头人2人,学术骨干8人,博士生导师2人, 硕士生导师27人教师主要来自江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西南大学、贵州大学以及中科院等国内 知名校所,师资队伍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学术造诣较高。
学院现有食品、酿酒科学与工程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与科研单位及企业联合共建国 家、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5个;贵州省白酒研究院、贵州省名优白酒校级协同创新中心及贵州大学食品科学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有贵州省发酵工程与生物制药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农畜产品贮藏与加工重点实验室; 与企业联合组建的国家牛肉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国家辣椒制品技术研发分中心等)。

青年人才培养规划

青年人才培养规划

精心整理第一章构建青年人材培养管理体系第一、构建青年人材培养管理体系的意义健全完善青年人材发现、培养、管理和激励机制,建立更加有利于青年成长、满足企业事业需要、符合企业发展规律的人材培养体系。

努力哺育具有一流职业素养、一流业务技能、一流工作作风、一流岗位业绩的青年人材队伍。

通过该体系的建立,公司将进一步明确不同序列青年人材的发展路径,并以职业发展路径为基础制定企业岗位能力管理体系。

在此基础之上,建立合理使用的人才识别体系,并赋予不同层次的人员相应的培养机会,通过科学合用的体系流程及丰富多样的培训课程,充分利用内部会萃的资源,解决公司核心人材的差距问题,为企业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支持。

第二、公司青年人材培养管理体系一、基本制度与体系(一)管理组织青年人材培养管理体系的管理组织包含一个决策机构,和一个实施机构。

青年人材培养决策机构是人事委员会,由公司领导、人力资源部人员、其他相关人员构成。

青年人材培养实施机构是人力资源部培训站,负责青年人材培养工作全面实施。

(二)青年人材的标准1.青年管理人材从事党政、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年龄在35周岁(含35周岁)以下;本科及以上学历、工作5年以上、中级职称或者中级职业资格证书;获得青年管理能手、或者优秀管理成果奖、或者具有获得推广实施的科学管理方法实践;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有创新和实践能力、有培养和发展潜力的员工。

2.青年技术人材从事科技研究、技术服务、产品生产工作,年龄在35周岁(含35周岁)以下;大专及以上学历、中级职称;工作业绩突出的员工。

3.青年技能人材从事技能操作工作,年龄在35周岁(含35周岁)以下;高级工资格证书或者被评为总公司高技能人材;工作业绩突出的员工。

(三)青年员工的职业发展路径1.青年管理人材职业发展路径见习→科员→主办→主管→岗位经理→部门经理→更高2.青年技术人材职业发展路径毕业生→见习→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资深工程师→更高3.青年技能人材职业发展路径毕业生→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更高 (四)公司的岗位能力管理体系在确定了公司的职业发展路径后,以此为基础制定岗位能力管理体系。

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选拔办法(暂行)

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选拔办法(暂行)

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选拔办法(暂行)贵州省科技厅贵州省委组织部贵州省人事厅贵州省科委贵州省经贸委贵州省财政厅贵州省教育厅(2001年11月2日)根据贵州省科学技术厅(以下简称“省科技厅”)等七部、委、厅联合发出的《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黔科通字(2001)138号文,以下简称“科技人才计划”)精神,为了科学、客观、公正、准确地选拔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特制订本办法。

第一条各企事业单位及有关部门根据“科技人才计划”规定上的推荐条件,提出本单位、本部门培养的对象名单,并填写《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对象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按隶属关系报送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审查。

第二条各主管部门对所属单位推荐的人选,应对照推荐条件进行审查,并在“申请书”上签署意见;同时将同意的人选填入《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计划人才培养计划汇总表》,并通知填写《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申请书》,连同《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选拔对象申请表》各一式四份报送省科技厅。

第三条省科技厅将各主管部门提供的推荐名单按专业(学科)进行分类汇总,并根据“科技人才计划”规定的条件,对所推荐的人员进行资格审核。

第四条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业(学科)专家组对经审核入围人选进行评审。

评审采取答辩方式进行。

专家组根据科技人才选拔评分标准(略)和答辩情况进行评分。

根据专家的评分,在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统计出各答辩人员获得的平均分。

专家组按照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从答辩人员中确定若干名候选人,进行专家组集体评议。

然后按照同一学科每批次遴选一名培养对象的原则提出选拔意见。

第五条省科技厅会同七部(委、厅)对专家建议名单进行终审,确定培养对象。

第六条省科技厅根据确定的“科技人才培养名单”和各培养对象的专长和特点制定出各培养对象的培养计划组织实施。

第七条本办法由省科技厅负责解释。

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计划申报指南

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计划申报指南

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计划申报指南一、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一)培养方式及周期采取“3+2+X”培养模式,即3年建设性培养期、2年持续培养期和5年左右人才所在单位后续培养期。

对“十”层次、“百”层次人才培养对象,5年培养期内分别给予每人150万元、100万元培养引导经费资助,经费由省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承担;对“千”层次人才培养对象,5年培养期内给予每人10万元的培养引导经费资助,经费由各推荐单位和依托单位共同承担。

(二)评审方式采取分类评价、同行评价、竞争择优相结合的方式,“十”“百”层次人才评审按基础业绩评审、发展能力与潜力评审两轮进行;“千”层次人才采取主管部门评审推荐和省科技厅审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三)考核目标根据申报人才层次的定位,结合申报人自身条件进行针对性培养,主要考核职业道德、创新能力提升、科研成果产出、业绩贡献、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各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程度等。

考核指标包含但不限于上述内容。

(四)申报条件及要求1.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申报人须全职在黔工作1年以上(2021年1月1日<含>前),年度考核合格,且将持续在黔工作不少于5年。

其余条件继续按《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遴选培养实施办法(试行)》(黔人领发〔2014〕1号)和《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遴选培养实施细则(试行)》(黔组发〔2014〕7号)规定执行。

2.各层次人才申报年龄计算截止至2022年11月10日。

3.“千”层次人才须按以下名额分配确定推荐人选;省属高校(含医学类)由省教育厅统一推荐,省属医疗卫生机构由省卫生健康委统一推荐。

二、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一)培养方式及周期培养期为3年,给予20万元培养引导经费资助。

(二)评审方式采取分类评价、同行评价、竞争择优相结合的方式,评审按初评和总评两轮进行。

(三)考核目标主要根据人才层次的定位进行针对性培养,主要考核职业道德、个人综合能力提升、创新业绩贡献及影响力、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个人在团队建设中的领衔作用等。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创新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创新

2021年第6期广东化工第48卷总第440期 · 199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创新谷肄静(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贵州省冶金工程与过程节能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25) [摘要]本文针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材料科学基础》这一门专业必修课,提出了一些在教学工作中的探索性的实施措施以及在教学改革中得到的一些实践总结。

由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新兴专业,因此本文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为出发点,结合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提升学生专业素质为目的,着重讨论了新能源材料领域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与创新。

[关键词]材料科学基础;教学实践;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65(2021)06-0199-01The Teaching Reformation and Innovation of Essentials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 New Energ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Gu Yijing(Guizhou Province Key Laboratory of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and Process Energy Saving, College of Materials and Metallurgy, GuizhouUniversity, South Hua-Xi Street, Guiyang 550025, 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is focused on the essentials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hich is one compulsory course of new energ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t is mentioned that some exploring implementary strategies and practical summary during the teaching procedure. New energ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s a novel major, so this paper is concentrated on enhancing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ies and combined with a multitude of teaching measures to elevate students’ learning attraction and academic qualities. It is vital to discuss the teaching reformation and innovation in the field of New Energ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Keywords: essentials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teaching reformation;teaching innovation材料科学基础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一门研究材料基本成分、微观结构、各种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及其应用的严密的基础科学,也是材料相关专业、新能源相关专业的理论基础课程。

研究生导师信息简表

研究生导师信息简表
4.柳敏,孙雪梅,张侃侃,卢平,张钰萍,胡德禹,薛伟,气相色谱法检测氟节胺在葡萄和土壤中的残留[J].农药, 2016, 55 (2): 625-627
5.王忠波,朱雪松,柳敏;张贤,薛伟*,含取代1,3,4-噻(噁)二唑基苯并噻唑酰胺类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J].化学试剂,2015,37(8),733-738
2014年以来主要承担的科研项目(注明主持或参与,项目来源,项目名称,项目研究起止时间)
1)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对象专项资金(黔科合人字[2015]35) ,1,4-戊二烯酮肟酯(醚)衍生物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2015.7-2018.6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462012),含杂环戊二烯酮肟酯(醚)衍生物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2015.1-2018.12
2012年以来获得发明专利,科研(教学)成果奖及成果推广情况
1)薛伟,龚华玉,陈玉,赵洪菊,张贤,王忠波,卢平,含扁桃酸基团的吡唑双酰胺类化合物及制备方法和用途,ZL201310338188.6,授权日2015年09月09日
2)薛伟,龚华玉,王忠波,张贤,柳敏,朱雪松,夏丽娟,赵洪菊,陈玉,含取代1,3,4-噻二唑硫醚的吡唑酰胺或吡唑亚胺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ZL201410175919.4,授权日2016年07月12日
7)薛伟,郑玉国,魏学,李海畅,龚华玉.含1, 2, 4-三唑席夫碱哒嗪酮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ZL 201010041815.6授权日2013年6月19日
8)薛伟,柏松,谢化鹏,陈卓,宋宝安,杨松,胡德禹,金林红.一种含吡蚜酮与噻虫嗪的农药复配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ZL 200910102604.6授权日2012年5月2日
18.薛伟,龚华玉,赵洪菊,熊壮,何勇,范会涛,2,4-二氯苯甲酸苯并噻唑基双酰胺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J].吉首大学学报2012,33(5),92-97

青年科技人才申报指南

青年科技人才申报指南

青年科技人才申报指南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青年科技人才是指在科技领域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年轻人才,他们具有不俗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科技创新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吸引更多优秀的青年科技人才加入科技创新的行列,各级各类科技部门和机构都设立了各种奖励和资助政策,以激励和支持他们的创新活动。

在这申报是青年科技人才获得相关荣誉和资助的一种重要途径,因此对于青年科技人才来说,如何正确地进行申报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广大青年科技人才提供一份关于青年科技人才申报指南,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申报的流程、条件和要求,从而顺利地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去。

一、申报资格及条件1. 年龄限制:一般来说,青年科技人才的申报对象是年龄在35岁以下的科技工作者。

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对于高级别的科技人才项目,有可能会适当放宽年龄限制,具体以各项奖励政策为准。

2. 学历要求:通常来说,青年科技人才需要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且需在相关科技领域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实践经验。

3. 专业要求:青年科技人才主要涵盖工程技术、自然科学、农学、医学等多个领域,不同奖项申报的具体专业要求可能有所不同,需要根据自身的专业背景来选择合适的项目进行申报。

4. 科技成果要求:青年科技人才的科技成果往往是申报的关键,需要具备一定的原创性和创新性,且能够在相关科技领域取得一定的影响和贡献。

5. 申报材料:一般来说,青年科技人才需要准备报名表、个人简历、科技成果介绍、推荐信等相关材料进行申报,具体的材料要求需根据各项奖励政策的规定进行准备。

二、申报流程及注意事项1. 选择合适的项目:根据自身的专业背景和科技成果来选择适合的项目进行申报。

不同的奖励政策覆盖的范围和要求可能有所不同,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2. 准备好相关材料:在申报之前,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关的申报材料,确保信息准确完整,避免因为材料不全而影响申报结果。

3. 注重科技成果展示:在申报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展示自己的科技成果,突出其在相关领域的原创性和影响力,以吸引评审委员的关注。

中共贵阳市委办公厅、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阳市创新型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的通知

中共贵阳市委办公厅、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阳市创新型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的通知

中共贵阳市委办公厅、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阳市创新型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1.11•【字号】•【施行日期】2013.01.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人力资源综合规定正文中共贵阳市委办公厅、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阳市创新型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的通知各区、市、县党委和人民政府,市委各部委,市级国家机关各部门,贵阳警备区、武警贵阳市支队,各人民团体,市管企业:《贵阳市创新型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已经市委、市政府领导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遵照执行。

中共贵阳市委办公厅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3年1月11日贵阳市创新型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市第九次党代会、市委九届二次全会精神,围绕实施“国家特支计划”,加快推进人才强市战略,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2〕22号)、《中共贵阳市委、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阳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通知》(筑党发〔2012〕17号)精神,决定组织实施“贵阳市创新型青年人才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创新型青年人才培养计划”)。

第二条目标任务。

围绕工业强市和城镇化带动战略,从2013年起,每年有计划地遴选支持、重点培养一批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社科文艺领域有创新前景和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造就一支能够紧跟国内外行业发展前沿,在推动我市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中发挥领军和骨干作用的青年人才队伍。

第三条“创新型青年人才”的遴选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向一线倾斜的原则。

通过“创新型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进一步完善创新型青年人才发现、培养、使用和评价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潜心研究、创业创新的良好环境。

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方案

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方案

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方案“医院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旨在选拔一批优秀青年医务人员,通过重点资助扶持,促进青年学术骨干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在本领域有一定影响的优秀青年人才,并为国家、省等各类人才计划储备力量。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科建设为平台,加速培养一批医德高尚、具有宽广的学术视野、杰出的学术能力、临床、教学和科研业绩显著的优秀青年人才,从而加快提升我院学科建设水平和医疗质量,增强医务人员队伍科研整体实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坚持德才兼备的方针和人才选拔的高标准、重业绩的原则,既考虑过去对学科建设的贡献,又注重未来学科建设的发展需要。

坚持近期需要和长远发展相结合的原则,选拔时既注重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又兼顾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学科和基础相对薄弱学科的发展需要,与我院学科建设的发展规划相协调。

坚持突出重点和分层次培养原则,把培养学科带头人、市级、区级、院级重点学科带头人作为重点,同时注重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等其他层次人才的培养。

坚持择优选拔的原则,把竞争机制引入人才的遴选、培养、管理等环节。

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建立和完善人才选拔培养的公平竞争、科学考评、动态管理等运行机制。

注重人才潜能的发挥,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培养目标(一)总体目标至2020年,培养一支10名左右由青年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组成的、能够跟踪国内外科技发展前沿、在国家、省医药卫生领域中起骨干作用的高层次拔尖人才。

其中1-2人成为省青年学科带头人或进入省“121人才工程”序列,1-2人成为院重点学科带头人,2-3人成为院学科建设中重点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

3-5人成为院重点学科带头人。

(二)各层次人才培养目标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目标:使其成为我院重点学科建设和发展需要的医德高尚、业务精湛、在本学科领域中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学术造诣、能准确把握学科发展方向的学术攻坚人才,对学科团队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在我院今后的临床、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中发挥带头作用,部分优秀者能够入选省“121人才工程”序列。

青年人才培养方案

青年人才培养方案
搭建共享平台
建立青年人才共享平台,促进不同领域、不同行业青年人才之间的 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加强国际合作
积极拓展国际视野,加强与国际组织和机构的合作与交流,为青年人 才提供更多的国际交流和学习机会,提升他们的国际竞争力。
THANKS
感谢观看
通过笔试、面试等方式进行初步 筛选,确定进入下一轮的候选人 。
时间安排
从发布通知到最终确定入选名单 ,一般需要2-3个月的时间。
03
培训内容与方式
Chapter
政治思想教育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掌握科学 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 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青年人才
通过国际化教育和跨文化交流,拓展青年人才的国际视野,提高其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 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
培养具备领导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青年人才
通过领导力训练和团队协作实践,培养青年人才的领导才能和团队协作精神,使其能够在 未来工作中发挥领导作用,推动组织发展。
03
团队协作
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 精神,能够有效地与 团队成员沟通合作。
04
潜力评估
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 ,有望在未来成为行 业或企业的领军人物 。
选拔程序及时间安排
报名及资格审查
公布选拔通知,接受报名并进行 资格审查。
01
02
终选
组织专家评审团对候选人进行综 合评估,确定最终入选名单。
03 04
初选
实践能力锻炼
岗位实践
在所在岗位进行实践操作,熟悉 工作流程和规范,提高工作熟练

遵义师范学院专业技术岗位聘用条件

遵义师范学院专业技术岗位聘用条件

遵义师范学院专业技术岗位聘用条件根据《贵州省高级专业技术等级岗位基本任职条件指导意见》(黔人通[2007]194号)、《贵州省中、初级专业技术岗位基本任职条件指导意见》(黔人通[2008]165号)的有关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学校专业技术岗位聘用条件。

一、基本任职条件1.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职业道德。

2.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岗位所需的专业技术水乎、实践技能。

3.任现职以来年度考核均达到“合格”以上等次。

4.应聘教师岗位应末出现过二级以上教学事故。

5.具备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二、专业技术条件(一)一级至四级岗位的条件6.一级岗位条件,按《(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国人部发(2006)87号)执行。

7.应聘二级岗位应在三级岗位任职五年以上 (首次应聘应担任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十年以上),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在管理期内的省管专家。

(2)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3)“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第一、二层次人才。

(4)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

(5)任现职以来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或同等奖项)第一、二名或二等奖(或同等奖项)第一名。

(6)全国教学名师。

(7)任现职以来横向项目到账经费达300万元以上。

(8)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在国际国内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省内同行业公认的一流人才。

(9)同等条件下任现职以来的科研成果积分应达到优先标准。

8.应聘三级岗位应在四级岗位任职五年以上(首次应聘应担任正高职务五年以上),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2)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

(3)任现职以来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或同等奖项)第一、二名或三等奖第一名。

(4)任现职以来完成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课题以及重大工程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及重大工程项目的主要技术负责人。

(5)省属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及省级人才基地学科带头人。

贵州省第十三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拟入选对象公示

贵州省第十三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拟入选对象公示

贵州省第十三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拟入选对象公示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贵州省科学技术厅
•【公布日期】2021.12.07
•【字号】
•【施行日期】2021.12.07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科研机构与科技人员
正文
贵州省第十三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拟入选对象公示根据《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对象选拔、培养管理办法》规定,经个人申报、单位推荐、形式审查、专家评审(初评和总评)、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领导小组审定等程序,现将贵州省第十三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拟入选对象名单予以公示。

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2021年12月7日至12月13日),如对公示对象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向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领导小组办公室(省科技厅科技人才处)反映。

(联系人:熊娅,电话:*************);如有投诉,请向省科技厅科技监督与诚信建设处反映(联系人:孙筑,电话:*************)。

附件:贵州省第十三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拟入选对象名单
2021年12月7日附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选拔培养对象
申请表
单位:
姓名:
职务:
学科或专业分类:
填表日期:
贵州省科学技术厅印制
填写说明
一、实事求是地填写表内所列项目。

二、表内个别项目填写不下时,可加附页。

三、年、月、日请用公历、阿拉伯数字。

四、“相片”为一寸免冠正面照。

五、“工作单位”栏请写明所在的院(校)、公司(厂、矿)、所(处、科、室)。

六、“学术交流情况”:国际学术交流须具体写明是大会宣读、小组宣读还是小字报张贴;国内学术交流须写明是大会宣读、小会宣读和书面交流,应提供学术交流会议的有关函件。

七、“获奖类别”是指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创造发明奖、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等。

八、科研、工程、管理任务“类别”是指科技攻关、863计划、火炬计划、星火计划、自然科学基金、软科学计划、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以及其它科技计划。

九、外语程序按“听、说、写、读”四会标准填写清楚,并应提供证明外语等级程序的有关证件。

基本情况
—1—
工作经历
国内外进修、培训经历
—2—
攻读研究生学位概况
—3—
专业学术(管理)工作业绩状况
—4—
著作、论文及重要技术报告登记
注:发表论文为国家权威性或重要性刊物的请用“×”标明
—5—
获奖情况
—6—
专业技术(管理)成就
—7—
发展方向
现从事科研、工程、管理任务情况
—8—
推荐单位意见
主管部门审核意见
初审意见
专家评审意见
审批意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