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走班体会冉伟
分层走班教学实践探究(3篇)
![分层走班教学实践探究(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4dfa7a3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25.png)
第1篇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分层走班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本文从分层走班教学的内涵、实践探究的意义、实施策略和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分层走班教学的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引言分层走班教学是指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因素,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教学班,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二、分层走班教学的内涵1. 学生分层: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因素,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教学班。
2. 教学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实施差异化的教学策略。
3. 评价分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分层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三、分层走班教学实践探究的意义1. 适应学生个体差异:分层走班教学有助于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促进教育公平:分层走班教学有助于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层走班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分层走班教学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教学设计、组织和管理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四、分层走班教学的实施策略1. 科学划分教学层次: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因素,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教学班。
2. 制定分层教学目标: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 优化教学内容: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4. 实施差异化教学策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
5. 加强教学管理:建立健全分层走班教学的管理制度,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分层走班教学实践(3篇)
![分层走班教学实践(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5e75566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83.png)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部门提出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旨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其中,分层走班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采纳。
本文将结合分层走班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探讨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一、分层走班教学的理论基础1.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
认知领域包括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六个层次;情感领域包括接受、反应、价值评价和价值观的个性化等四个层次;动作技能领域包括知觉、准备、机械动作、适应和创新等五个层次。
分层走班教学正是基于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需求,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2. 个体差异理论个体差异理论认为,学生在智力、性格、兴趣、动机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分层走班教学正是基于个体差异理论,通过分层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的学习环境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3. 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强调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分层走班教学正是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的教学策略。
二、分层走班教学实践1. 分层标准分层走班教学首先要明确分层标准。
一般来说,分层标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学业成绩:根据学生在各科目的成绩,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2)学习态度: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3)兴趣爱好: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4)家庭背景:根据学生的家庭背景,如家庭教育环境、家庭经济状况等,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2. 分层实施分层实施是分层走班教学的关键环节。
以下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层实施:(1)课程设置: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设置相应的课程。
对于基础层次的学生,应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对于提高层次的学生,应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对于特长层次的学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走班制分层教学实践总结(3篇)
![走班制分层教学实践总结(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7f4c726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ba.png)
第1篇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教育领域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个性需求。
走班制分层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旨在通过打破传统班级界限,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
本文将结合我校实施走班制分层教学的实践,总结经验,反思不足,以期为其他学校提供借鉴。
一、走班制分层教学的背景与意义1. 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
传统班级教学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尤其是对于学习能力强、学习进度快的优秀学生和学习困难的学生。
走班制分层教学应运而生,旨在通过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2. 意义(1)提高教学效果:走班制分层教学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效果。
(2)促进个性化发展:走班制分层教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3)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走班制分层教学要求教师具备更高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二、我校走班制分层教学的实践1. 实施步骤(1)前期调研: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走班制分层教学的看法和需求。
(2)制定方案:根据调研结果,制定走班制分层教学的具体方案,包括分层标准、课程设置、教学评价等。
(3)实施过程:按照方案,开展走班制分层教学,包括分组、教学、评价等环节。
(4)总结反思:对走班制分层教学进行总结反思,不断改进教学策略。
2. 实践措施(1)分层标准: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兴趣爱好、学习态度等因素,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
(2)课程设置: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3)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项目式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教学评价: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
语文课分层走班教学的体会
![语文课分层走班教学的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b171909451e79b8968022611.png)
语文课分层走班教学的体会作者:吴银锋来源:《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2013年第02期语文课的分层走班教学应针对不同层次、不同能力的学生所带来的差异性,在同一内容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上出不同的效果,以保证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吃”得好、“吃”得饱,让每个学生都能更好地学习。
这就要求授课者针对不同程度的A班(基础班)和B班(提高班)学生在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作业布置、课外指导、评价措施等方面进行具有针对性地分层异构教学。
一、分层设计教学目标根据A、B两班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学习态度和知识储备程度的不同,教师应在分层备课中切实把“分层异构”的思想落到实处。
现以《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课为例,谈谈分层教学目标的设计。
【A班教学目标】(1)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故事梗概,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3)培养在生活中善于感悟、善于从小事件中悟到道理的能力。
【B班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条理清楚地复述故事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3)精读课文,感受细节描写的魅力,揣摩并重视细节描写的作用,进而体会、树立战胜艰难的信心和勇敢精神。
比较以上两个班级的“分层异构”教学目标,可以明显地发现不同之处。
A班学生学习能力不够强,文化积淀不够深,自信心不足,所以将教学目标定位在“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体验人物情感、感悟生活哲理”上,希望通过教学使学生在语文能力的培养和语文素养的提高上建立一种长效机制,同时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而B班学生学习能力强、自信,但同时又存在着忽视基础、忽略细节、学习不够踏实的特点,所以将教学目标定位在“感受细节描写的魅力”上,希望通过对细节描写的揣摩,让学生在今后的阅读中重视细节,在写作中重视细节,更在为人处世中注重细节。
二、分层组织课堂教学A班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常常表现出一种缺乏目的情况,如《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教学片段:师当第一眼看到课题《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时候,你是怎么理解的?生1 走路师那么到现在我们朗读完了以后又是怎么理解课题的呢?生2 作者在成长中遇到的挫折,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分层走班的思考与实践-最新文档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分层走班的思考与实践-最新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315d1ed683d049649b6658a5.png)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分层走班的思考与实践一、“分层走班”教学实施背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关心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为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服务”。
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将教学计划合理落实,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已经成了老师们关注的课题之一。
入初中以后,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习惯、行为品质等方面的差异越来越明显,两级分化日益凸显。
面对不同个体差异的学生,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个别教学,如何让学生基于自身的差异,得到充分的发展,分层教学是非常好的尝试。
实施分层教学是:1.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挖掘他们的潜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学生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兴趣爱好、能力结构,正如杰斐逊所言,“再没有比以相同的态度对待不同的人更不平等了。
”分层教学就是在尊重学生个体间差异的基础上,充分培养学生的兴趣,挖掘他们的潜能,提高学习积极性,把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
2.选择性教育的要求班级授课制教学环境下,教师使用相同的教学设计、同样的教学材料、相同的教学进度和统一的教学要求对待所有学生,虽然能较大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使教育得到普及,但却很难兼顾到学生间的不同需要,不能开展选择性的教学。
面对巨大差异的学生群体,如果教师仍然采用“大一统”的教学模式,是很难适应学生间的个体差异的。
3.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分层教学的实施,教师会强化学生差异性的意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应不同层次的教学过程,进而得到相应的知识学习,让教学真正切合每一名学生的具体情况,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4.搭建学生奋斗的阶梯对于优秀生,他们被分在一层,他们的获胜心理更强烈,彼此之间更有竞争意识。
对于学困生,他们也会在老师的引领下逐渐尝到成功的滋味,也会尝试“跳一跳摘到桃子”。
各个教学班会形成你最我赶的良好学风,为每一个学生搭建进步、奋斗的阶梯。
初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初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的实践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ea3e7a0f5335a8103d22056.png)
初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的实践与反思摘要分层走班教学,实质上指的是将班级里的学生按照学习水平、能力水平以及接受能力等分为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然后根据每个不同的群体来实行不同的教学方式。
分层走班教学的方式在很多国家很早之前就已经实行,分层教学一般是在我国中学教育阶段实施。
分层走班教学可以充分的使得每个水平的学生都能受到相应的教育,促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吸收有效的知识。
站在学校的角度来说,在初中教学中实施分层走班教学的方式,可以深刻的体现出深化教育改革的理念,充分改变学校的传统教育模式,突出学校的教学特色。
数学一直以来都是以严谨的逻辑著称,初中数学的内容就已经明显的体现了其自身的逻辑性。
因此,为了加强班级里学生的学习体验,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分层走班教学内容,是当今教育下刻不容缓的。
所以,为了有效的实行初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的活动,本文将对此进行一个实践和反思。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实践和反思前言分层走班教学形式很好的体现了教师因材施教的原则。
因为初中生在各方面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都有不同,尤其表现在学习具有逻辑性的数学上,有的学生数学成绩非常的优秀,而有的学生就会相比比较弱一些。
为了减少这种差异对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冲击,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增加教学效果,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入了分层走班教学的内容。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会有不同的学习需求,所以此种教学方式甚是受到各个学校老师的欢迎,分层走班教学已经逐渐成为了教学课堂中被老师所认可的教学方式。
一、初中数学教学分层走班教学的原则(一)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原则这是所有教学目标的基础原则。
只有在教学中体现了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学内容才能够真正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且才能够提高教学效率。
每个学生本身就是不同的个体,他们在各个方面都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
为了满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同学习体验,老师就需要引入分层教学的内容,以此来充分的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教学原则。
(二)尊重学生自主意识的原则分层教学的形式充分的体现了学生的学习自由,学生本应该就是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来选择学习内容的。
北京四中实施走班分层教学模式的基本经验
![北京四中实施走班分层教学模式的基本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5a120ab4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64.png)
北京四中实施走班分层教学模式的基本经验
赵宏伟
【期刊名称】《中小学管理》
【年(卷),期】2015(000)003
【摘要】1986年以来,北京市第四中学不断围绕走班分层教学模式进行积极的研究与探索,形成了一些有效的做法.分层模式的探索:细化尖端,弱化中等;分层教学的动态管理:关注变化,定期调整;分层教学的范围和时机:基于发展,保障需求;分层教学的师资:因“层”而定,因“师”而异;分层教学的施教:明晰目标,有的放矢.分层教学仍然存在同头教师难以相互听课和代课、教学过程管理难度增大等问题.
【总页数】4页(P35-38)
【作者】赵宏伟
【作者单位】北京市第四中学,北京10003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学考和选考化学课程的分层走班教学实践--基于浙江省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化学分层教学实施策略探究
2.分层走班教学模式的实施意义及优点
3.中职数学"走班制"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江苏单招与学测数学教学模式的比较
4.注重思维训练促进分层教学——浅谈“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下C层、D层学生数学教学策略
5.走班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的实践探索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的实践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1f85f7f4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27.png)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的实践探索作者:王海云刘耿韩帅来源:《河南教育·职成教》2021年第03期新高考制度将分层走班教学推到了所有高中的面前。
南阳市油田第一中学在原来分层教学的基础上,开展了分层教学与走班制相结合的实践研究,构建了与分层走班教学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课堂教学体系和管理制度体系,形成了“以人为本、特色发展”的教育理念,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常常使教师陷入一种两难境地,要么优秀学生“吃不饱”,要么后进学生“吃不了”,问题在于给有差异的学生提供的是“一刀切”的标准化教育。
开展分层走班教学的重点,不僅在于教学组织形式的改变,更在于其教学理念的改变。
它真正承认学生差异的存在,面对差异,因材施教。
实施分层走班教学,教师不仅要从考试、知识、教学、学科去站位,还要从学科走向课程,从教学走向教育,从传授知识走向改变思维、积淀素养、润泽生命。
构建适合学生分层走班的特色课程适合的教育要以适合的课程为载体。
学校将过去的“三板块”课程(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整合为基础性课程和校本课程两类。
在此基础上,深化拓展型课程、实践探究型课程和学生个性化课程遍地开花,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深化拓展型课程包括国家设置的学科选修课程、奥赛培优课程(理化生、数学、信息等学科)、创客教育课程(3D建模、制造、电路装配、编程)、高校专业前置课程等。
实践探究型课程包括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社区服务、案例调查、专题讨论、专项游学、课题研究等项目。
这些项目学习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在实践和研究基础上的创造性能力,重视对学生合作学习、综合运用、选择组合等能力的培养。
学生个性化课程,即以学生个体为本位的课程,是指依据学生的个体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心理特点、学科专业取向和职业发展倾向,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自己设计的课程。
学生个性化课程包括音乐、体育、舞蹈、美术、武术、模特、播音主持、空乘、书法、小语种等。
学校课程管理开发委员会每年7月会根据国家课程改革最新要求、学校办学理念和目标,修订学校课程发展规划,对学校开设的课程进行评估,并调整更新。
分层走班教育教学工作总结范文(共9篇)
![分层走班教育教学工作总结范文(共9篇)](https://img.taocdn.com/s3/m/e3b982d4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ec.png)
分层走班教育教学工作总结范文(共9篇)走班管理一、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一个良好的卫生环境是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最起码的要求。
特别走班制以来教室特别容易脏,所以我要求我的学生每个人准备一个塑料袋,自己的垃圾以及周围的垃圾,必须他个人负责.这样既方便了打扫的同学又美化了教室环境.其次对班级文化环境的布置,除了墙上的标语外,我还在后面专门建设了一块地方叫“沁馨园”其中有个《我想对你说》板块,加强了学生间师生间的交流平台,有时他们对某些同学或对班级或对我有建议会在上面贴一张纸条给彼此留言。
我还每周在>中贴一篇好文章或有哲理或有优美的词句,拓宽了学生的视眼。
二、制度建设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支撑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一个班级要健康的运行,离不开制度的支持.首先,班干部都有民主选举,明确每个班干部的职责。
每个班委一本记载本上面记载着班级当天早读、上课、晚读、夜自修以及宿舍卫生等情况,这样即使我当天不在我也能了解那天的情况。
在学习上让一个班委记载默写情况如果连续3次没过关我就会主动找他谈话。
我在班级管理中主要利用学生的积极性,创立自主管理模式。
充分相信我们的班委,遇到困难我们一起面对一起解决,更多的调动全体学生对集体荣誉感的热诚,把每一位同学都紧紧团结在一起,树立“班荣我荣,班损我耻”的荣辱观。
在班级里也有班规也会有班里的处分,如果有处分期末将失去三好生等荣誉。
再如语数外走班我要求只要走班所有书本不能放桌面上,虽然不是很人性化,但至少减少了少书的危险系数。
在每次班风不对或者每次月考前都会对我们班学生进行动员。
让他们设立阶段性目标。
并且与他们最后期末考试挂钩。
在高一是一个打基础的阶段,把基础打好才有可能实现最后的冲刺。
所以每一次阶段的目标的制定也是很重要的。
只有怀着信念怀着理想的学习,学生才有积极性,只有目标的确立才有你追我赶的紧迫感我还经常对学生进行总的心理指导,每次调研考试后都很好的分析一下总体情况,传授一些补救的方法。
2024年分层走班教学实践总结(2篇)
![2024年分层走班教学实践总结(2篇)](https://img.taocdn.com/s3/m/77c4a285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c7.png)
2024年分层走班教学实践总结一、引言教育教学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和应用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这个背景下,分层走班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在____年的分层走班教学实践中,我们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不断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本文将对我们学校____年分层走班教学实践进行总结和回顾,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以期能够在未来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这一教学模式。
二、实践总结1. 实施的意义分层走班教学模式能够根据各个学生的学科水平和学习能力,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使得教学更加精准。
这样做能够避免学生被统一化的教学模式束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分层走班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成绩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实施方案在____年的分层走班教学实践中,我们采取了以下具体措施:(1) 制定合理的分班方案。
学生的分层需要根据学科水平、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我们制定了详细的评估指标,确保分班公平公正。
(2) 确定教学目标和要求。
每个层次的学生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各个层次的知识点和能力培养内容。
(3) 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因此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加强了实验课、实践课和课外活动的开展。
同时,我们也鼓励学生参加学术竞赛和科研项目。
(4) 加强教师培训和指导。
教师是分层走班教学实践中最重要的一环,他们需要掌握教学策略和方法。
我们组织了相关培训和讲座,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3. 取得的成效通过我们____年的分层走班教学实践,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效:(1) 学生成绩的提高。
因为分层走班教学模式能够根据学生的学科水平和学习能力进行差异化教学,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地学习,学生成绩得到明显提升。
(2) 学生兴趣的激发。
分层走班教学模式加强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激发了学生对于学科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高中数学开展分层走班教学的心得体会
![高中数学开展分层走班教学的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a01d765dec3a87c24028c4ed.png)
高中数学开展分层走班教学的心得体会作者:孙静来源:《未来英才》2017年第23期摘要:走班制分层教学是以我校数学教学现状为背景的教学探索,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改革尝试,以发掘不同层次学生的教育教学价值,满足个性化、多样化的数学学习过程,以适应新时期高中数学教育特点的需要[1]。
关键词:高中数学;走班制;分层教学我校实施分层走班教学好几年了,分层效果在今年的高考中效果显著,收获满满。
走班制分层教学是以我校数学教学现状为背景的教学探索,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改革尝试,目的是把学生差异作为教学的起点和归宿,实施差异教学,以发掘不同层次学生的教育教学价值,满足个性化、多样化的数学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适应新时期高中数学教育特点的需要,从而构建我校“和谐”教育新体系。
下面就我所带的今年刚毕业的2014级学生在高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中我的心得体会和一些具体做法分享一下:一、正视学生差异首先级部在学期初依据一定的标准(期中期末成绩)来分层(每学期初根据学生学习成绩进行動态调整再重新分层),将全体学生在数学学科分为一、二、三,三个层次,每一个层次每个单元包括来自3个班的学生,教师要指定每个班一个负责人,负责收发作业传达指令,平日及时与老师沟通组内成员的学习、作业情况,以便老师掌握和调整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更好的去适应学习进度和教学内容,教师要打印一份名单,做好每次作业、考试、上课表现的记录,并及时通过网络告知家长,让家长掌握孩子的状态以便及时督促。
另外还建立班级内学习共同体,一般六人一个小组,有时需要各个小组上课分工完成不同的任务,讨论没听懂的题目,所以要注意组员的合理搭配。
在走班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详细的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数学基础、学习习惯。
分层之后,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各方面都很相近,但处在一定层次的学生并不是始终不变的,呈现出一定的动态化,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变化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及时适当的调整教学策略,这样的分层才是有效的。
初中数学走班分层教学的理念方法和反思
![初中数学走班分层教学的理念方法和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543b7cf33d4b14e852468ed.png)
周刊
Hale Waihona Puke 初中数学走班分层教学的理念方法和反思
肖张燕
摘㊀要: 走班分层教学是现代教育理念提出的一种具有 创 新 性 的 教 学 模 式 , 教 师 应 该 以 不 同 学 生 的 不 同 特 点 为 依 据, 进行 层次化地教学 , 其目的在于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 从而加强他们自身的学习素养 . 关键词 : 走班分层教学 ; 理念 ; 方法 ; 反思 教师都是根据大部分学生的知 识 水 平 情 况 为 参 考 ㊀㊀ 以往 , 标准来组织教学活动 . 但是 , 每个学生 有 每 个 学 生 的 自 身 发 展水平 , 如果教师按 照 传 统 的 教 学 模 式 教 学 , 那么就会忽略 部分学生的实际情 况 , 不 利 于 他 们 的 个 性 化 发 展, 而针对每 个人的个性需求实施走班分层化管理将会改变这种现象 . 一 ㊁走班分层教学的理念 ( 一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世界上没 有 两 片 完 全 相 同 的 叶 子 , 也没有完全相同的 人 .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水平 ㊁ 学习 层 次 也 是 不 完 全 相 同 的, 如果按照统一的 标 准 对 所 有 学 生 提 出 相 同 的 学 习 要 求 , 课堂上很容 易 出 现 , 有些学生 吃不饱 , 而有些学生 吃不 下 的现象 . 因此 , 走班分层教育就是主要基于学生的实际 情况 , 进行分层 . 有目的性 ㊁ 有针对性 地 开 展 教 学 活 动 , 这就 充分做到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 ( 二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提高学习积极性 我们在教学实践 中 不 难 发 现 部 分 学 生 存 在 严 重 的 偏 科 现象 . 由于走班分层以及学校师资力 量 的 限 制 , 产生偏科的 后果往往是学生对 这 门 学 科 也 产 生 了 厌 烦 的 情 绪 . 在 分 班 时, 有时我们利用孩子们想 留 在 A 班 的 心 理 , 刻意将偏科的 学生放在 B 班 . 比如 : 某学生数学基础好 , 喜欢 学 习 数 学 , 但 是对英语并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 导致成绩忽上忽下.针对 这类学生 , 虽然以他的学习 情 况 可 以 让 其 分 到 A 班 , 但是如 果把他调到 B 班 , 就可 以 利 用 他 急 切 想 要 学 习 数 学 的 心 理, 有效地促进其学习 英 语 , 提 高 学 习 的 积 极 性, 从而改善偏科 的现象 . ( 三 )形成团结协作 ㊁ 传帮带的学习氛围 分层后 , 由两个班较优 秀 的 同 学 所 组 成 的 A 班 , 形成较 激烈的竞争氛围 . 在这种氛围之中 , A 班的同学之间较容易 形成团结协作的氛围 , 尤其对于学习 数 学 而 言 . 比 方 说 课 后 思考题 , 分班前大多 数 同 学 是 不 怎 么 讨 论 课 后 思 考 题 的 , 但 是分班后 , A 班有些 对 数 学 特 别 感 兴 趣 的 率 先 得 到 了 答 案 , 于是别的一 些 同 学 在 这 样 的 氛 围 中 , 也会产生对答案的好 奇, 进而去研究 .B 班 基 础 较 为 薄 弱 , 可能学生本来的学习 兴趣也较低 , 在课后 愿 意 花 的 时 间 也 比 较 少 , 因此可以和 A 班的同学结对子 . 传帮带是一个相互 的 过 程 , A 班的学生得 到了成就感 , 同时 B 班的同学得到了提高 . 二 ㊁分层教学的方法 ( 一 )分层的标准 在分层之前 , 其 实 我 们 都 知 道, 自 然 而 然, 大 A 班 更 好, 家都想进入 A 班 . 利 用 这 一 心 理 , 我们进行的是动态的走 班分层 . 也就是根据学生的期中考 试 , 期末考试, 一模二模, 甚至是数学英语老师提前商量好的一场 考 试 , 进行一个动态 的分层 . 学生可以通过自 身 的 努 力 , 取 得 进 入 A 班 的 门 票, 当然如果不够努力 , 也很有可能离开 A 班 . 促使学生不断超越自我 , 也不仅仅是通过 A B班级的变 化, 由于分层 , 学生的自我评价也不同 , 尽可能多地引导学生 跟自己进行对比 , 从而 促 使 他 们 进 行 自 我 调 整, 展开有计划 性的学习和复习 , 从而得到进步 ! ( 二 )层次化的教学内容 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活动 , 按照个性 化 的 方 式 来 满 足 学 生不同的需求 , 是教师要重点考虑的 方 向 . 走 班 分 层 教 学 模 式改变了这种 现 象 , 将 学 生 的 学 习 情 况 进 行 了 A㊁ B层次化 归类 , 然后根据各自 类 别 的 具 体 情 况 来 进 行 具 体 教 学 安 排 , 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还形 成 了 良 好 的 学 习 氛 围 . 比如 : 在学习 圆 的 基 本 性 质 这 章 节 的 知 识 内 容 时 , A 班学生已经掌握了 圆 的 基 本 性 质 , 并 且 可 以 熟 练 运 用, 如 果教师还对 其 讲 解 圆 的 基 本 性 质 , 那么就会导致资源的浪 费; 而 B 班学生对 圆 的 基 本 性 质 掌 握 得 还 不 太 熟 悉 , 基本 概念理解得还不透彻 , 如果教师对其展开 下 一 章 节 的 内 容 教 学, 那么就会让他 们 跟 不 上 学 习 的 进 度 . 所 以 , 教师采取走 班分层式教学模 式 , 就可以针对 A 班学生将知识内容延伸 扩展到 直线 ㊁ 圆与 圆 的 位 置 关 系 这 章 节 , 针对 B班学生就 要加强他们关于 圆 的 基 本 性 质 的 学 习 , 并 对 其 进 行 巩 固㊁ 练习 , 以此来提高他们学习的效率 . ( 三 )层次化的课后作业 由于 A 班学生与 B 班学生在 学 习 能 力 和 素 养 两 方 面 的 情况各不相同 , 如果按照以往的教学模式 对 所 有 同 学 留 取 相 同的作业 , 那么 , 教师就不能真实地了 解 他 们 的 水 平 情 况 , 这 样就会让 A 班学生做无用功 , 让 B 班学 生 心 理 受 挫, 从而打 击他们学习的自 信 心 . 所 以 , 采 取 走 班 分 层 教 学 模 式, 根据 各自类别学生的学习情况留下不同的家 庭 作 业 , 以此来提高 他们学习的效率 , 显然是很有必要的 . 比 如 : 在学习 一元二 次方程的解 时 , 针 对 A 班 学 生, 教师可以留一些其他课外 书上的作业 , 以此来加强他们的学习 ; 针对 B 班学 生 , 教师则 可以留课本上的习题作业 , 以此来帮助他们进行巩固 ㊁ 复习 . 三 ㊁分层教学的反思 ( 一 )教师要以身作则 , 与时俱进 初中数学走班分 层 教 学 模 式 需 要 教 师 了 解 不 同 学 生 的 学习情况 , 这对其各方面的能力提出 了 更 高 的 要 求 . 如 果 教 师一味地故步自封 , 不 经 常 反 思 自 己 的 教 学 模 式, 那么不仅 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 还无法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 ( 二 )及时留意学生的情绪波动 学生一直处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 如果教师贸然进行教 学改革 , 学生未免会 产 生 情 绪 上 的 波 动 , 这时候就需要教师 格外地留意 他 们 在 情 绪 上 的 变 化 , 避免学生产生厌学的心 理 . 有的学生担心因为层次划分使得 自 己 被 其 他 同 学 歧 视 , 这时教师要对其进行及时的心理辅导与 安 慰 , 以免产生不良 的后果 . ( 三 )设置动态的分层化的学习目标 初中数学走班分层教学模式 , 主要为 了 激 发 学 生 学 习 的 积极性 , 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 使其不断地超越自我㊁ 提升自我 , 而不是简单地将学生划分 为 优 等 生 与 差 等 生 . 所 以, 教师在引 导 学 生 学 习 时 一 定 要 强 调 走 班 分 层 教 学 的 目 的, 以此避免他们产生心理上的落差 . 分层教学方法的提出 , 就是为了更好 地 贯 彻 因 材 施 教 的理念 . 但是走班 分 层 的 教 学 模 式 , 作 为 一 种 新 的 模 式, 也 对学生和老师提出 了 更 高 的 要 求 , 教 师 在 教 学 过 程 中, 循循 善诱 , 慢慢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 学生在学习中, 动态的 评价自己所获得的成就 , 不断提高挑战自我 , 提升自我 . 参考文献 : [ ]朱 红 晶 .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学生创新能力的培 1 ] 养[ 新课程 , J . 2 0 1 7: 1 9 7. [ ]杨 万 穗 . 生本理念下初中数学前置作业的优化对 2 ] 策[ 新课程 , J . 2 0 1 6: 5 3. 作者简介 : 肖张燕 , 江苏省苏州市 , 昆山高新区吴淞江学校 .
浅谈走班环境下分层教学在初中科学课堂上的实践反思
![浅谈走班环境下分层教学在初中科学课堂上的实践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acf188d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32.png)
浅谈走班环境下分层教学在初中科学课堂上的实践反思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可以帮您写关于的内容。
请您稍等片刻。
以下是内容: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发展,走班制度在中学教育中逐渐得到推广和应用。
走班制度是一种灵活的教学管理模式,通过将学生按照能力和兴趣分层安排上课,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满足个性化教学需求。
在走班环境下,教师可以更好地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和个性进行教学,实现差异化教学。
分层教学作为走班环境下的一种常见教学模式,受到了广泛关注和重视。
作为初中科学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层教学在科学学科中的实践也备受关注。
初中科学课程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需要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进行差异化教学,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成绩。
探索走班环境下分层教学在初中科学课堂上的实践,对于促进科学教育的发展和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分层教学在初中科学课堂中的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个性化学习。
分层教学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差异,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学习,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2. 提高教学效率。
通过分层教学,老师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策略和任务,提高了教学效果并减少了学习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3. 促进合作学习。
在分层教学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相互合作,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这种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成绩,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分层教学在初中科学课堂上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促进个性化学习、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合作学习等方面带来积极的影响。
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走班环境下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探索更好地应用于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的方法和途径。
1.3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指的是在走班环境下进行分层教学的初中科学课堂中的学生。
这些学生通常是来自不同学业水平的班级,他们在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浅谈走班分层教学体制下的班级管理工作——初一班主任工作思考及实施
![浅谈走班分层教学体制下的班级管理工作——初一班主任工作思考及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d1f77063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86.png)
管理篇•班级管理先来说说在走班体制下行政班班级管理中遇到的现象。
行政班全班47人,其中16人在我所授课的教学班里,其余31人我不带他们的课,作为班主任要展开一系列的管理工作,在时间和精力上都面临极大的挑战。
另外,班里只有7人在本班教室上英语和数学课,那么班里的卫生保持和公物损坏管理也很失控。
跑操完后直接要走班上课,卫生打扫速度稍有不及时,就影响第一节上课老师的教学时间。
早上收作业也容易乱,有走班科目也有不走班科目,发作业也容易发丢,等等。
最重要的是,想要具体了解班里每一个孩子的学习、心理状况都有时间和不亲自代课的困难。
针对以上问题,我从管理方向着手制定制度并分配了任务:针对班级劳动卫生方面:首先,制定日常劳动卫生表,四人一组,责任分工明确,时间界定为10分钟。
组长负责开关门、窗,负责擦抹工作(擦黑板、讲桌、窗台、饮水机、书柜)。
扫地一人,专门负责扫教室和摆放扫把、簸箕。
拖教室地面,专门一人负责并且负责摆放拖把。
楼道的清扫专门一人负责。
其次,制定周五下午大扫除卫生表,要保证室内室外卫生人人有责,人人有活,留有4名机动人员是以防临时开会或学生会的学生有事。
如无事临时发生,就去做好人好事,为老师们打扫办公室或帮老师换水。
针对走班纪律方面:1.早上和下午早到十分钟,上交各科作业以及各科改错作业,这样既不耽误上操时间,也可以为第一节课留有课前整理的时间。
2.配合走班的科目英语和数学安排每个教学班的负责人来收、发作业,这两个同学同时也负责外出走班孩子们的管理,比如纪律、卫生及保护公物等一系列事务。
这样班主任老师也可以及时了解班里学生的具体情况,并且能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3.不走班的科目的组长及课代表尽量不要与前面10个孩子重合,这样可以避免学生事务太多而忙不过来耽误老师交代的事务。
4.早操和间操班里都只能留值日生,病假生一律在操场上观操,顺便可以呼吸新鲜空气,晒太阳补钙(特殊病号除外,不能吹风晒太阳的孩子或者腿脚不利行者),这样做可以避免学生在班里聊天,耽误其他孩子打扫卫生,更可以杜绝有的孩子在教室里抄作业、补作业的现象。
对初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对初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的实践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a6bd420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dc.png)
对初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戴玉娟
【期刊名称】《数学大世界(小学三四年级版)》
【年(卷),期】2018(000)006
【摘要】分层走班教学是分层教学的一种延伸,在数学学科较为多见.在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分层走班教学,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环境下班级对学生的限制,使相同层次的学生进入同一班型进而组织教学工作,是教学实践中的一大尝试.在组织分层走班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做到合理分层、系统规划以及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总页数】1页(P22)
【作者】戴玉娟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文山初级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初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2.初中部分层走班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3.初中部分层走班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4.初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5.初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英语“分层走班”的体会
冉伟
由于初二英语难度的增加,学生兴趣在慢慢的降低,如何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与愿望,真是让我煞费苦心。
英语歌、英语电影、英语小剧、英语小报对于基础好的同学是再适合不过的,既锻炼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又加强同学们的合作精神,而对于那些及格边缘的同学而言,他们仿佛一个看客,总觉得与自己无关,让别人去忙乎吧,对于任课老师来说如何一节课高效分层照顾不同学生的需求难度太大,好的吃不饱,差的吃不了。
就在此时学校正式在初二年级进行了语、数、外、物四学科的“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的研究。
分层走班的探索
(一)学生分层
就是不打散学生的行政班级,保持任课教师不变,只在上语文、英语课时(或物理、数学课时),实施两个行政班之间的AB分层教学,这种小范围的分层,因为没有改变学生的行政班级和任课教师,最易被学生和家长接受,这样可以照顾到学生个体差异性,在A班重基础的同时加强拓展延伸,满足优秀生,在B班以基础为主,反复巩固,照顾学困生。
达到正视学生的差异,促进全体学生发展的目的。
在分班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和家长的意愿,听取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在自愿的基础上做调整,形成语文和英语的AB班。
(二)集体备课,分层备课
因为实施走班式的分层教学,同一学科教师每天上课要面对的是不同程度的两个班级,虽然是同一节教学内容,但在具体教学实施中,教法和难度必然不同,教师的教学已经不再是以往两个行政班之间的重复,必然加大教师的备课和上课难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工作量更大。
我们三位备课老师在充分了解教材后,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各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内容、技能训练并注意层次和梯度,实现同课异构。
(三)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
针对A班的教学,不但识记、理解、应用三个维度都要达到,还要注重拓展和延伸,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学法的指导;在课堂教学中容量加
大,梯度设置明显,学生自学就可以明白的内容,就放手,教师增加教材活用综合应用部分内容,增加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内容,按4∶3∶3的比例布置基础性、提高性、综合性作业;在A班,教师侧重激发、挖掘学生潜力,让更多的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向更高的学习目标迈进。
对B班的学生,三个维度中,把识记和理解贯穿到教学全过程,达到简单应用,一般不要求综合应用;在课堂教学中降低梯度,放慢速度、增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重点的内容,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反复巩固,达到当堂解决;按7∶2∶1比例布置基础性、提高性、综合性作业,而且提高性和综合性作业可以选做;在B班,教师侧重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以此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
分层走班的感悟
(一)提高课堂效率。
走班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能力水平、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等,把水平相近的学生划到一个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再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分层备课、分层授课、分层指导、分层练习的一种教学模式,并且把它落实到教学的每个细节中。
这样一来,教师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教材的采用、备课、上课、布置作业等更加优化、更具有针对性,可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面向全体学生。
走班分层教学模式下,每一个学生都是平等的,在师资、学习条件上享有同等待遇,与传统的快慢班、实验班有着本质的区别。
快慢班、实验班的学生在师资、学习条件上享有不平等的待遇,实施的是好教师教好学生,学校的优质资源让少数好学生享受,关注的只是升学率。
而走班分层教学是一种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分层教学模式,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以逐步缩小差距,达到班级整体优化,完全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有利于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
(三)使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分层教学的基本策略就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自主、合作学习,挖掘其内在的学习潜能,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以发展提高。
它有助于他们
自己去打开知识的大门,去开发知识的宝藏,去享受获得知识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充分调动了各类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极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内在潜能。
这如有一学生,英语成绩中等偏下,自从到了B 班之后,教学符合他的认知水平,在本人和家长、老师多方面的配合下,进步巨大。
分班的成绩效果还是明显的,我所教的两个班级A班期末平均分92.36, 优秀率89.29%;B班平均分56.63, 及格率51.86,80分以上人数5人(其中两名同学考到了89)
反思
如何把A班靠下的同学提高?B班不学的同学的兴趣如何调动?这是本学期需要解决和攻克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