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语文模拟卷作文金题精选精析(8套)
2018届高三年级高考模拟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一}
![2018届高三年级高考模拟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一}](https://img.taocdn.com/s3/m/027517c60b4c2e3f5627635e.png)
2018 届高三年级高考模拟语文试卷及答案分析{一 }2018 届高三年级高考模拟语文试卷{一}一、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小题。
人工智能算法的传统往常有两个:一是符号认知主义,主张智能行为依靠于符号操作,经过鉴于符号表征的计算可实现推理、决议,甚至感情活动,如初期的专家系统;二是联络主义,认为经过大批基层简单的“激活单元”互相交叉可在高层自觉浮现出复杂的智能行为,这一传统以神经网络为代表。
阿尔法国棋的研究主要受益于这一种传统,鉴于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实现算法的打破。
以复杂性视角观之,当前的智能算法有一个突出特质----浮现性,即智能是一种由算法基层的简单规则生成的复杂行为,智能其实不由预约的算法前提所决定。
游戏棋局的最后胜败是一种浮现,不是依靠单次行为的累加,而是算法演化系列的整体取胜。
阿尔法国棋有一些令顶尖职业棋手难以理解的“昏招”,可这些昏招最后成了取胜的“神之一手”这表示“招数系列”比“某一招”更存心在义伦。
理上,涌现性特质揭露出智能算法拥有不一样于传统的行为特点;智能算法行为不是界限清晰的单个行为而是集体行为的演化,其行为成效既不由“某一”行为所决定,亦不由其前提决定。
智能算法的另一个特质是算法的自主性。
阿尔法国棋一代曾依照人类历史上的优异棋语,棋战了3000 万盘棋,二代增强了自我增强学习。
假如智能算法的自主性意味着机器是某类主动的、自我进化的“生命”那么我们能否能说人工智能就是一个拥有自我意识、能够自我决定的“主体”?以算法的看法来看,理性传统所认同的“主体”是一个能够协调个体自己复杂行为的中心控制单元,它担负该个体所有信息的整合和所有行为的控制。
当前获取宽泛应用的弱人工智能,则形成了一种完好不一样于传统的主体看法。
弱人工智能的自主性是智能行为的自组织性,机器算法会在没有人类程序员的干涉下自觉学习,自动办理问题。
2015 年,有人在使用“自动驾驶”模式时遭受车祸,历经十个多月的检查,最后究责为驾驶员过于相信人工智能,手没握住方向盘,人工智能得免得责。
2018年各地名校高考模拟作文题解析与例文导写
![2018年各地名校高考模拟作文题解析与例文导写](https://img.taocdn.com/s3/m/187245d6de80d4d8d15a4ff2.png)
2018年各地名校高考模拟作文题解析与例文导写2018年各地名校高考模拟作文题解析与例文导写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一位同学在本班墙报提到,课本里的有些内容是存在问题的。
比如《劝说》中说“蟹六跪而二螯”,而实际上,正常蟹有一对像钳子一样的足来掘洞、防御和进攻,叫做螯足;还有四对足是用来步行或划水的,叫做步足。
说“六跪”不对,应该说“八跪”。
又比如《孔雀东南飞》里说“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古今其他诗歌中也往往用“鸳鸯”比喻夫妻恩爱,忠贞厮守。
但研究发现,鸳鸯不一定有固定的“夫妻”关系。
这位同学发问道:对这类出现在经典文章中、习惯认知和说法里的不科学、不符合实际的内容,应该怎么对待?请你写一篇文章,对他的发问作出回应。
要求:800字以上,题目自拟。
【文题解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题目明确要求考生对材料中那位同学的发文作出回应,这是写作任务的核心。
那么,那位同学的问的是什么问题呢?“对这类出现在经典文章中、习惯认知和说法里的不科学、不符合实际的内容,应该怎么对待?”首先,我们必须搞清问题的对象是“不科学、不符合实际的内容”,而不是“经典文章、习惯认知和说法”这个修饰成分。
有不少同学看了一遍题目提笔就写出“对于经典我们要批判的继承”,这实际上是不符合作文任务要求,是偏离题意的。
王尔德曾写到:“我能抵抗一切,除了诱惑”。
可见,人们在面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时,所采用的价值标准是不同的。
因此,针对这位同学的发问,我的回应是:区别对待!面对客观世界,人们往往运用经典文章、习惯认知的内容来帮助我们认识世界,指导实践。
然而,当这些内容是不科学、不符合实际的时候,那我们就应该勇敢的站出来,挑战权威,捍卫真理。
亚里士多德曾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正是因为他敢于挑战柏拉图的理念说,才为西方的科学大厦打下了坚实的地基。
如果哥白尼不质疑地心说,就不可能提出日心说;如果伽利略不质疑亚里士多德的落体假说,就不能为现代物理打开枷锁;如果达尔文不质疑神创论,就不会有进化论;如果爱因斯坦不质疑牛顿力学,就不会有相对论,如果……而他们所质疑的,都是几百年来甚至是上千年来的经典文章、习惯认知。
2018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8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fe9163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08.png)
2018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中国古代家书文化书信是古老的通信方式,也是情感交流方式,最早在周朝开始出现。
据传三千多年前,周幽王性情残暴,喜怒无常,宠信绝代佳人褒姒,把自己的王后申后幽禁在冷宫。
申后遂用宫女之计,为太子写了一封信商量废除褒姒的计谋。
"书"最初并不是指书信,而是写的意思。
后来才演变为书信。
"家书"一词最早见于西汉,是家庭或家族内用来传递信息的书信,写给自己的父母、儿女、兄弟姐妹和爱人的信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种书信形式。
明清时期是家书发展的巅峰时期。
不仅许多文人学士的文集中都收有家书,而且也有个人尺牍专集和尺牍选本大量涌现,如汤显祖的《玉茗堂尺牍》、袁宏道的《袁中郎尺牍》、郑板桥的《郑板桥家书》、袁枚的《小仓山房尺牍》等家书佳作。
王守仁、唐顺之、张居正、汤显祖、袁宏道、王夫之、郑板桥、袁枚、纪昀、林则徐等人的家书流传甚广,内容包罗万象。
在立身方面,家书中有人说做人首先要立志为"天下第一等人",有人说要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不要蝇营狗苟于一体之屈伸,一家之饥饱,世俗之荣辱得失贵贱毁誉。
人要益于当时,闻于后世,从而上可以报效国家,下可以振兴自己的家族。
不要沾名士之气,不要自认为有才华,目空一切,大言不惭,那样只会害人害己。
在读书方面,家书中有人说学贵变化气质,不是一味地灌输读书致仕的思想,读书获得知识、提高素质放在首位。
不要科举入仕,而要努力进取,注重个人修养,做一个真正的有德之人。
靠读书发迹,靠苦志厉行享誉盛名,光宗耀祖,不要妄自菲薄,甘居人下。
有志是基础,有识是前提,而有恒则是保证。
没有志向,只会歧路亡羊;没有见识,只会是井底之蛙,所见有限;没有恒心,只会虎头蛇尾,半途而废。
A.正确。
原文第一段中提到了家书涉及的方方面面,包罗万象,而且在明清时期达到了巅峰,流传甚广。
B.正确。
原文第一段和第二段都提到了明清时期家书的发展,包括文人学士的个人文集中收录了大量书信,还有个人尺牍专集和尺牍选本的涌现。
2018年高考作文8套试题最新范文
![2018年高考作文8套试题最新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02f5723376baf1ffc4fadfa.png)
最新范文:1-7号在今天2-7条文章8号享受幸福生活不忘责任担当—写给小弟的18岁生日9号:别轻易相信你的眼睛(戳)10号:成大器者,须守大道(戳)11号:美好时代,筑和平之梦(戳)12号:幸甚至哉共逐美梦——写给2035年十八岁的你们13号:青年赤子心,共筑中国梦——写给2035年(戳)14号:十八岁,逐梦正当时——致2035十八岁的你们15号:激情穿越十八年,携手共创新明天(戳)2018年高考作文题共9道,3道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其余6道由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命制。
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点评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点评:作文历来是高考中综合性最强、关注度最高、影响面最大的试题,好的作文题不仅会让考生铭记终生,还能引发社会的广泛讨论与深入思考。
2018年高考作文题共9道,3道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其余6道由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命制。
全国卷作文3道题在整体布局上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注重思想性和语文性的统一,力求将彰显宏大主题与贴近考生实际相结合,以厚重感与鲜活性兼具的材料、新颖而灵动的形式,直观而巧妙地反映时代精神,正面而策略地传递价值观念,在考查、区分考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同时,有效落实对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的测评。
Ⅰ卷作文“世纪宝宝中国梦”瞄准今年考生的特点,聚焦这代人“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的整体特征,仿年表形式选编材料、创编引导语,通过任务设定,让生于新千年和新时代开启之年的两代青年在18岁成人之际进行跨时空“对话”,从而激发考生的写作热情和想象力,引导考生强化代际身份感,认识个人成长与国家、民族、时代的深刻关联。
Ⅱ卷作文“幸存者偏差”取材于“二战”期间的真实事件。
材料明白晓畅,饶有趣味,又耐人寻思;事理逻辑严密,又有“留白”;含意明确,又有开放性,引导考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深化思考,并联系社会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进行分析和阐释。
2018届高三年级高考模拟语文试卷及解析{四}
![2018届高三年级高考模拟语文试卷及解析{四}](https://img.taocdn.com/s3/m/12ce54555acfa1c7aa00ccaf.png)
这时,门外有汽车的灯光透过,还隐约听到了车开门声。还没回过神,门外
传来孙子小宝叫“爷爷”的声音。“是小宝回来了,是小宝!”张大宽朝屋里喊
了声,人却立马扔掉扫把急急地去开门了。
灯光下,儿子一家正一身雪花地立在门口。
பைடு நூலகம்
“下这大雪咋回来了?路滑不说,你们还带着孩子。”张大宽边埋怨着,边
把孙子小宝抱进怀里。
“爹,我们想好了,今年回家陪你过年。”
由于盛唐诗气象博大,七律亦多雄浑伟丽,气势磅礴,未免让杜甫、王维、 崔颢等盛唐诗人占了便宜, 多有被选为第一者。 但也有人为此抱不平, 硬是从中
1
2018届高三年级高考模拟语文试卷及解析{四}
唐诗人中发掘了二首七律压卷, 这便是刘长卿的 《献淮宁军节度使李相公》 和刘 禹锡的《西塞山怀古》。
沈德潜曾说: “七律至随州,工绝亦秀绝矣,然前此浑厚兀养①之气不存。” 但刘长卿这首《献淮宁节度使李相公》实在是鹤立鸡群, “家散万金酬士死,身 留一剑答君恩”诸句健气凌云,通体浑成。沈德潜谓此律“起手如黄鹄高举,见 天地方圆。 ”金圣叹说它如 “象王回身” ,都是盛赞此诗的气象壮阔, 雄伟浑成。 难怪何焯叹道:“气势笔力匹敌《黄鹤楼》诗,千载绝作也。”
B.《登高》与《秋兴》八首,尽管篇名不同,题材不一,但因为都以雄浑壮 阔、刚健有力见长, 都有气势浩大、 骨力道劲的风格, 皆被人推为唐人七律压卷。
C .沈俭期的《独不见》与崔颢的《黄鹤楼》相比,虽然风格不尽相同,但各 得其妙,而前者因其“高振唐音,远包古韵”,被作者视为初唐七律第~。
D .刘长卿的《献淮宁军节度使李相公》和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被人推为 七律压卷,是因为它们工绝秀绝,浑厚兀募,同样体现了盛唐诗的博大气象。 2.下列对原文意思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2018高考作文汇编(解析及优秀例文)
![2018高考作文汇编(解析及优秀例文)](https://img.taocdn.com/s3/m/a813f72f02768e9951e7387f.png)
2018年高考语文8套试题作文解析(附优秀例文)一、(2018年全国I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2000年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汶川震、奥运会。
2013年“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
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解析】该作文命题具有以下几大特点:(一)为时而著,为事而作去年高考刚结束,本人就大言不惭地预测,认为2018年的命题不走回头路,但一定更加接地气,中国元素仍将活跃在高考的考场上。
今年的作文同样是体现了古人“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行文准则,列举了“汶川地震”、“奥运”、“村村通”、“精准扶贫”、“小康社会”等中国元素,时代感强,社会意义丰富,关注现实国情与政策发展。
此外,选材的针对性(固定的阅读对象)和开放性(可以选择的素材众多),能让学生有话可说,同时又有一定的区分度,考生平时对社会生活关注程度的高低,思辨能力的差异,语言表达能力的优劣,这些都是可以将学生的作文等级分出来的。
(二)关注语文核心素养,巧妙传递价值观教育部考试中心在2018年高考考试大纲中,着重明确了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高考的考试容: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
今年的高考作文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的同时,更注重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体现的正是一种民族自信、文化自豪;“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体现的是人生价值和社会责任;“汶川地震”、“奥运”、“公路村村通”、“精准扶贫”、“小康社会”等这些元素无不在巧妙地传递社会主义价值观,这也是和大纲中提出的“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不谋而合。
2018届高考语文优秀模拟卷——河北省衡水金卷一模2018届高三模拟演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8届高考语文优秀模拟卷——河北省衡水金卷一模2018届高三模拟演练语文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c27eddaa00b52acfc7ca2d.png)
2018年高考河北省衡水金卷一模语文试卷 2018.4本试题卷共10页,22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读书其实是一种“遇见”。
打开书本的刹那,就开启了一扇去往不同时空的大门,碰见各种各样的人,听说形形色色的事,接触不同年代留下来的思想菁华。
如果说,“遇见”是读书与生俱来的产物,那么,选择怎样的“遇见”,读书人理应有属于自己的主动权。
苏东坡说得好:“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
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
”那么,什么才是“所欲求者”?我想,除了要选择那些契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功课长进的书籍外,关键一定要按优中选优、精中选精的原则,去选读那些经受过时间和一代又一代读者淘洗的经典。
须知,读一本经典抵得上读几十本、上百本普通之书。
而对于那些平庸的书籍,我们还是少读或者不读为妙。
那样的“遇见”,只是重复,只会无端损耗你去选择读一本经典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太不值得。
交朋友要交五湖四海的朋友,读书当然也是“遇见”的人和事越多越好,读书面越广越好。
读报看到一个材料:在当年的西南联大,许多教授在读书方面都是学贯中西,打通文理。
因此,吴宓、陈岱孙、金岳霖、贺麟等能用中国话语、中国文化娴熟诠释西学;冯至讲《浮士德》时,可以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来诠释《浮士德》“一个越来越高尚越纯洁的努力,直到死亡”的主题。
___2018年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详细答案)
![___2018年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534d80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29.png)
___2018年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详细答案)A.这篇文章的主旨是强调诚信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重要性,以及诚信对于个人修身、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B.本文通过历史人物的事例,阐述了诚信在立身、治国和平天下中的作用,强调了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C.本文主要讲述了中华民族的诚信传统及其在历史人物中的体现,同时呼吁人们传承这一美德,将诚信铭记于心。
D.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史人物的事例证明了诚信在立身、治国和平天下中的重要性,呼吁人们将诚信铭记于心并传承下去。
本文旨在强调诚信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重要性以及诚信对于个人修身、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通过历史人物的事例,文章阐述了诚信在立身、治国和平天下中的作用,呼吁人们传承这一美德,将诚信铭记于心。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史人物的事例证明了诚信在立身、治国和平天下中的重要性,希望读者能够将诚信作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并将其传承下去。
宋代___兴起,吸收了佛道两教的宗教哲学部分,使得隋唐三教鼎立的形势不再存在。
尽管___受到___影响,但更应该指出___是在___、___的心性之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种连续的发展。
宋代后,学术界常用禅学指代佛学,称某人思想近禅,即指其有___思想倾向。
在中国宗教界、思想界的影响深远,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其理论上讲明心见性,抓住了当时时代思潮的中心问题。
的发展时期各宗各派都涉及心性问题,把心性论的研究提到了新的高度,不但充实了的理论,也加深了中国哲学史思维的深度。
除外,___各宗派都靠收租过活,不断引起与政府争劳力、争租税的矛盾。
则保持中国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他们的原则是自己劳动,自己消费,“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从而在经济上立于不败之地。
答案:A、并非___的一种,而是___的一种;并非吸收了佛道两教的宗教哲学部分,而是自成一派,有自己的独特特色。
B。
在大发展时期,各宗各派对心性论的研究与当时的思潮紧密相连,这是逻辑上的必然趋势。
2018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卷
![2018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卷](https://img.taocdn.com/s3/m/9fbd466b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f9.png)
2018年高考模拟(m ón ǐ)试卷语文卷(本卷参照(c ānzh ào)《2018年高考(ɡāo k ǎo)考试(k ǎosh ì)说明》和2016、2017年浙江省高考卷命题(m ìng t í))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选择题请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自己的签字笔或钢笔书写。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原创】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A .居住证制度为户籍制度改革提供了一个过渡,通过不断剥(b ō)离户籍制度承载.(z ài )的福利,最终拆除户籍制度蕃篱,还原户籍制度的基本功能。
B .网络社会中,一个小事件容易在论坛中被围观,被热炒,以致不断发酵(ji ào ),上升为论坛主题帖(ti ě ),并被更多的论坛转载,成为网络社会的一时热点。
C .柔和不是丧失原则,而是一种更高境界的坚守,一种不曾剑拔弩(n ú)张、依旧扼守尊严的艺术。
柔和是虚怀若谷的谦逊(s ùn )和冷暖相宜的交流。
D .世事纷扰,人生坎坷。
在这纷烦芜(w ú)杂的现实中,独处让人摈.(b ìn )弃各种陈规陋习,让心灵从尘嚣转向淡泊,它让思想在天空里自由翱翔,让智慧在跋涉中得到提升。
【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古人笔下生花,作品如行云流水....。
古典诗词中,人们最初读到的有关“捣衣”的古典诗词,会是哪一首呢?【甲】可能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抑或..是李白的《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乙】那么,“捣衣声”究竟是怎样的声音?是单调机械扰人心绪的,还是杂而不乱缠绵深淳的?许多人不甚明白。
2018年全国高中高考的作文试卷试题汇总及点评解析
![2018年全国高中高考的作文试卷试题汇总及点评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22e17030975f46526d3e1ae.png)
2018全国高考作文试题汇总及评论分析《金考卷》《研》《教材帮》2019年高考马上来,高考学子在忙着复的同,不要忘了多一下过去的。
下边我一同往返下2018年全国高考作文,看看高考作文都有哪些化?全国卷I卷合用地域:山、安徽、湖北、福建、湖南、山西、河北、江西、广、河南资料作文:写封信2035年18的人下边的资料,依据要求写作。
2000年庚辰年,人新千年,中国千万“世宝宝”出生2008年汶川大地震。
北京奥运会。
2013年“天一号”初次太空授。
公路“村村通”靠近达成;“精确扶”开始推。
2017年网民模达,互网普及率超全世界均匀水平。
2018年“世宝宝”一代大成人。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遍》《狂》《天星童》《金考卷》《试题调研》《教材帮》20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机会和机会、使命和挑战。
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同追梦、圆梦。
以上资料触发了你如何的联想和思虑?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光阴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立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剽窃,不得泄漏个人信息;许多于800字。
评论:2018年全国I卷语文作文题,对比2017年稳中有变。
“稳”的方面在于,既持续了任务驱动型的命题方式,又保持了对国家发展、民族中兴的高度关注。
“变”的方面在于,对比昨年横向的,多点关系的思想,今年更重申纵向的、代际传承的情怀。
题干先是列举了一系列时间节点,始于2000年,终于2035年。
2000年,是大多数考生的出生年;2035年,则是第一个“15年”结束,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节点。
以此为一直,鲜亮地显现出对考生的期许——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个人命运理应与时代命运密切相连。
以下的一系列时间节点,无不既表现出他们的成长,又表现出对时代的亲密关注。
汶川大地震,承载着“多灾兴邦”、“万众一心”的民族记忆;北京奥运会,传达着“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普世《一遍过》《疯狂阅读》《天星童书》《金考卷》《试题调研》《教材帮》价值;天宫一号,志在星空,代表科技和创新的力量;村村通、精确扶贫,脚扎实地,代表对民生的确实关注;互联网的普及,组成了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特点。
2018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2018高考语文模拟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f2baf7410912a21615792958.png)
2018年“中山狼卷”试题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现在世界上汉文化正热,但是西方人普遍认为汉语难学,包括华人后代。
尤其语法这块,目前的汉语语法实际上是通过西学框架加大量特殊句式来描述的,没有一个本质贴切的原理可以指导实践。
这些都促使我们去深入思考:汉语有没有自己土生土长的语法?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是什么样的关系?孟昭连教授的《之乎者也非口语论》给了我们极大的启示,他描述了文言文形成、成熟的整个过程,揭示了文言文不是口语的简单记录,更从文言文法重要方面的“辞”说清了文言文区别于口语的具体方式,也就为我们解构文言、读懂古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
“之乎者也非口语”结论虽小,但折射了语言、文字、文学、历史文明等方方面面,书中详尽的考证展示了独到的见解和合理的推论,虽有个别值得商榷之处,但仍是引人深思。
孟教授在书中阐述的主线之一是传统文字“意内而言外”的概念,以及作为具体体现的“之乎者也”之类“辞”的运用。
语言和文字的作用都是要表达“意”,但是文字和语言特点不同,有很多场景下的对话不仅仅有吐字发音,更有声音的长短徐疾、停顿等以体现出的当事人心态、话外之音、逻辑意向,等等,文字记录时不仅要记下具体声音所对应的字,还要加进去“辞”来足意,“之乎者也”就是典型的“辞”,是口语中没有但文字里面非常必要的部分。
到了清末民初时期,文言区别于口语的理念在“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的西方语言学观点冲击下渐渐模糊,尤其是《马氏文通》出版后,一系列混淆概念的虚实字分类,颠覆了人们对传统文字的认识,并一直延续到现代汉语的研究中。
2018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试题与答案
![2018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试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d7417a1ed9ad51f01df2fb.png)
2018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古代关于良法善治的追求,大致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以礼法为良法善治之法,以中道为良法善治之道,以德政为良法善治之政,以乡治为良法善治之基,以刑罚为良法善治之剑。
而“中道”则一以贯之于其他几方面之中,成为传统中华法系的“法统”。
传统中华法系中的“中道”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中和”。
礼之用,和为贵。
“和”是“中道”的基本涵义。
和谐、和合、和衷共济、和而不同,都是“中和”的衍生词。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儒家将自然、社会与人看成一个相互联系、生生不息的大系统,“中和”便是这个系统存在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一种基本状态。
人与人之间、家与家之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乃至人与自然之间、天人之间,都是和为贵。
这种观念深深地渗入到中国古代法律文化之中。
对于政出多门、朝令夕改、立法偏私等等,古人将其斥为恶法、败法、非法之法,皆因这些法背离了中和。
法是一定社会关系的调节器、稳定器,它所维护的是社会关系的平衡、稳定。
稳定性是法的基本属性之一。
“中和”之道求统合、求和谐、求稳定的价值取向正与法的这一属性和功能相契合。
二是“中正”。
中,含有适当、适度、公平、准确、不轻不重、不偏不倚等内涵。
正,意为端正、公正、合规矩。
程子云:“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可见,中道即是正道。
中正而不偏颇是中道的又一基本义,其核心是追求公平、正义。
这也正是法的基本价值和属性。
孔子主张博施济众、忠恕爱人、立人达人,反对聚敛和不教而杀;认为治国理民重在导德齐礼、宽严相济;要求统治者“使民以时”,做到“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提出“政者,正也”,强调执政者首先要正己,言行合规范,秉公办事。
从这些主张中可以看出,他所追求的正是“天下有道”,“有道”,即有仁道,仁道也就是“正道”,亦即“中道”,体现了公平、正义的价值。
2018届高考语文模拟卷作文金题精选精析(8套)
![2018届高考语文模拟卷作文金题精选精析(8套)](https://img.taocdn.com/s3/m/94e5f000f705cc1754270936.png)
2018高考作文模拟金题精析(一)文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60分)英国诗人瓦特•兰德: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印度小说家普列姆昌德:在人类生活中,竞争心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东西。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竞争可能是建设性的,也可以是破坏性的。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这是一道名言类的材料作文,三条名言围绕“争与不争”指向三个写作角度:第一、竞争的进步意义。
①竞争不可避免、竞争无所不在,若我们消极懈怠,不思进取,必将被时代抛弃。
②竞争对个人的意义:竞争源于压力,产生动力,竞争对个人的激励鞭策作用,让人不在懈怠;竞争能让我们更加努力拼搏进步;竞争使人更勇敢;竞争能增强人的自信心;竞争激发个人潜力;③竞争对社会家国的意义:竞争使大家各呈奇技,各出精品,给各行各业带来活力,让国家在竞争中不断强大,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敢于竞争,直面竞争,在竞争中赢得先机,占据优势,国家与民族才能兴旺发达。
第二、理性竞争。
竞争的本质是输赢,竞争的精神是参与,竞争的条件是平等,竞争的旗帜是光明正大,竞争的本身是提高,竞争的过程是丰富。
竞争中要尊重对手,遵守规则,做到正当竞争、高尚竞争、快乐竞争、良性竞争。
要与强者争,与自己争,要追求竞争的双赢。
竞争中不乏温情与关爱,竞争不乏互相提携、互相促进、互相欣赏、互相进步。
同时,竞争不排斥合作。
第三、不争是一种态度。
不争的背后是一种自在,一种坦然,是懂得生活真谛之后毅然决然的放下与洒脱。
不争是万千阅历后的看破,饱经沧桑后的睿智,无数沉浮后的淡泊。
不争是一种转向,由外在转向内在,由关注金钱名利转向精神心灵。
不争还是一种清醒,一种达观,一种自信,是内心的不执不迷,不贪不念。
精选素材撒切尔夫人:永远争做第一父亲对玛格丽特的教育很严格,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做在别人前面,而不落后于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届高考语文模拟卷作文金题精选精析(8套)2018高考作文模拟金题精析(一)文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60分)英国诗人瓦特•兰德: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印度小说家普列姆昌德:在人类生活中,竞争心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东西。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竞争可能是建设性的,也可以是破坏性的。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这是一道名言类的材料作文,三条名言围绕“争与不争”指向三个写作角度:第一、竞争的进步意义。
①竞争不可避免、竞争无所不在,若我们消极懈怠,不思进取,必将被时代抛弃。
②竞争对个人的意义:竞争源于压力,产生动力,竞争对个人的激励鞭策作用,让人不在懈怠;竞争能让我们更加努力拼搏进步;竞争使人更勇敢;竞争能增强人的自信心;竞争激发个人潜力;③竞争对社会家国的意义:竞争使大家各呈奇技,各出精品,给各行各业带来活力,让国家在竞争中不断强大,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敢于竞争,直面竞争,在竞争中赢得先机,占据优势,国家与民族才能兴旺发达。
第二、理性竞争。
竞争的本质是输赢,竞争的精神是参与,竞争的条件是平等,竞争的旗帜是光明正大,竞争的本身是提高,竞争的过程是丰富。
竞争中要尊重对手,遵守规则,做到正当竞争、高尚竞争、快乐竞争、良性竞争。
要与强者争,与自己争,要追求竞争的双赢。
竞争中不乏温情与关爱,竞争不乏互相提携、互相促进、互相欣赏、互相进步。
同时,竞争不排斥合作。
第三、不争是一种态度。
不争的背后是一种自在,一种坦然,是懂得生活真谛之后毅然决然的放下与洒脱。
不争是万千阅历后的看破,饱经沧桑后的睿智,无数沉浮后的淡泊。
不争是一种转向,由外在转向内在,由关注金钱名利转向精神心灵。
不争还是一种清醒,一种达观,一种自信,是内心的不执不迷,不贪不念。
精选素材撒切尔夫人:永远争做第一父亲对玛格丽特的教育很严格,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做在别人前面,而不落后于人。
即使是坐公共汽车,也要永远坐在第一排。
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太难了”之类的话。
父亲的“残酷”教育培养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
玛格丽特上大学时,1年内学完了学校要求学生们上5年的拉丁文课程,同时在体育、音乐、演讲及学校的其他活动方面也都一直走在前列。
40年后,成为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政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她1979年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雄踞政坛长达11年之久、被世界政坛誉为“铁娘子”。
“神州”与“万家乐”的双赢“神州”和“万家乐”是旗鼓相当的两家大型热水器生产厂家。
“神州”的广告语为“款款神州,万家追求”,而“万家乐”的广告语为“万家乐崛起于神州”。
他们各自的广告语中都包含了对方的产品品牌。
这样双方都能扬名获利。
你把客户送到我这里,我把客户送到你那里。
两种热水器迅速走进千家万户,为两家企业带来丰厚利润。
他们在竞争中合作,实现了双赢。
杨绛的不争杨绛不举行签名售书仪式,不为稿费转赠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提出条件,不接受百岁生日祝福和采访,真正做到了心静如水,不求名利,甘于寂寞,与世无争。
杨绛生前居住在北京三里河一个属于国务院的宿舍小区,杨绛的家是几百户中唯一没有封闭阳台、也没有室内装修的寓所。
自1977年一家人搬进来,她就再没离开过。
无论是对爱情的态度,还是对文学的态度,抑或对社会的态度。
正是有着“不争哲学”,她才能把不平常的岁月当成平常的日子,始终以宁静的心情对待这忙碌甚至庸俗的世界。
适用角度竞争与合作、淡泊与达观、自信与自在2018高考作文模拟金题精析(二)文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60分)从前,济水的南面有个商人,渡河时从船上落下了水,停留在水中的浮草上,在那里求救。
有一个渔夫用船去救他,还没有靠近,商人就急忙嚎叫道:“我是济水一带的大富翁,你如果能救了我,我给你一百两金子。
”渔夫把他救上岸后,商人却只给了他十两金子。
渔夫说:“当初你答应给我一百两金子,可现在只给十两,这岂不是不讲信用么?”商人勃然大怒道:“你一个打鱼的,一天的收入该有多少?你突然间得到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渔夫失望地走了。
后来有一天,这商人乘船顺吕梁湖而下,船触礁沉没,他再一次落水。
正好原先救过他的那个渔夫也在那里。
有人问渔夫:“你为什么不去救他呢?”渔夫说:“他就是那个答应给我一百两金子而不兑现承诺的人。
”渔夫撑船上岸,远远地观看那位商人在水中挣扎,商人很快就沉入水底淹死了。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写作指导从商人的角度:商人许金不酬,失信于人,最终遭到灭顶之灾,这里谈的是信用与承诺,这仅仅是第一个层次。
第二个层次:商人落水,渔夫拯救,本出于善心而行之善举,而商人的悬赏则给渔夫单纯美好的举动蒙上了功利的色彩,使之成为一种牟利的手段,偏离初始的轨道而愈来愈现实与功利。
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比如孩子学习本是出于兴趣,可当孩子取得好成绩时家长的物质奖励,则让孩子偏离学习的初衷,而走向为奖励而学习的轨道。
从渔夫的角度:商人第一次落水,不假思索就去救助,善心善行可嘉可赞,而商人第二次落水,渔夫由于之前商人的承诺没有兑现而不再相信商人,没有施以援手,虽情理上可以理解,但从生命的高度去看,却值得商榷。
见死不救固然不触犯法律,但从道德伦理的角度却是责无旁贷的。
从“有人”的角度:“有人”即是我们常说的旁观者,愚昧、冷漠、从众,没有自己的主见,听渔夫说这是一个不兑现承诺的人,所以可能心里也觉得商人罪有应得,而没有提出质疑与不同看法,眼看着商人在水中挣扎而无动于衷。
精选素材李苦禅烧画李苦禅是我国当代著名画家,为人爽直,凡答应给人作画,从不食言。
有一次,有位老朋友请他作一幅画,李苦禅欣然应允。
无奈,李苦禅因琐事缠身,未能及时成画。
不久,老友病故,接到讣告后,李苦禅愧疚万分,即趋画案,画了幅“百莲图”,并郑重其事地题上老友的名字,盖上印章,随即携至后院,肃立将画烧毁。
事后,李苦禅还对儿子说:“今后再有老友要画,及时催我,不可失信啊!”广东消防怒斥“42秒视频拍摄者”2016年4月14日下午,广州市花都新华街发生一起火灾,一名男子身亡。
而有一段视频,却让广东消防怒了。
视频中男子被熊熊烈火逼到防盗窗上,男子绝望的哭嚎声让人触动。
但是,视频拍摄者却对着他拍摄了整整42秒!广东省公安消防总队官方微博@广东消防连发7条微博谴责和警示这种袖手旁观的行为:“没错!除了谴责和唾弃、可耻与可鄙,我们无法再对这条冷血至极的视频的拍摄者做出其他所谓“理性“和”冷静”的形容!不要求你是超人能飞过去破网救人,但在熊熊燃烧的烈火和男子绝望的哭嚎声中,残忍的42秒!你的手机端得好稳!”钢子:像大侠一样去行善“钢子”,这位慈善大侠的外号还有很多:“补齐哥”“傻捐者”“网络首善”“百亿钼矿哥”,这些外号基本上让我们对钢子的认识多了一些眉目。
实际上,钢子在新浪微公益上的号召力非常强。
截至10月8日,《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前去北京家里采访钢子时,钢子在新浪微公益平台上已经分享了478次公益微博,影响了206万人,带动了5万名捐款者,共募款1053万元,他个人累计捐款454万元。
由钢子发起的“钢丝善行团全国万里行”,截至9月,累计捐款500多万。
适用角度守信、功利、冷漠、善心善行2018高考作文模拟金题精析(三)文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60分)王元化生前谈到文坛时说:“一个人太热闹,这个人就完了。
”周国平曾说:“生命平静地逝去,没有声响,没有浪花,甚至连波纹都看不见,无声无息。
我多么厌恶这平坦的河床,它吸收了任何感觉。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写作提示可从热闹与平静两个方面立意:从热闹的角度,可从反面立意,把热闹理解为,为争名而躁动的心,为获利而起的纷争,以及一些不理性的叫嚣与谩骂,还有一些彼此的恭维与谄媚。
可以批判热闹的喧嚣与浮躁,批判现代社会的功利与短视,批判一些人坐不了冷板凳,心浮气躁,热热闹闹;可从正面立意,把热闹理解为生机与活力,热闹的背后是人间烟火,是百家争鸣,是开放与活力。
从平静的角度,平静是面对在世人争名夺利时内心的淡泊;在浮躁甚嚣尘上、不理性叫嚣和谩骂肆虐时的冷静、沉淀和为世界保留一些本真的坚守。
平静是倾听内心的声音,是从容淡定,静看庭前花开花谢,漫随天边云卷云舒。
平静的背后是理性,是淡然,是豁达,是坚守。
精选素材1.史铁生:独处中参透生命真相双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史铁生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他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地坛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他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
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他就摇了轮椅到这儿来。
他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
”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他都在这园子里呆过。
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自己为什么要出生。
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2.李渔:归隐中安享生活李渔是“闲文化”的倡导者,自誉为“识字农”,在伊山头的“先人墟墓边”,“新开一草堂”,构筑了自己的乐园——伊山别业(即伊园)。
他独具匠心地设计和安排,构筑有廊、轩、桥、亭等诸景,自誉可与杭州西湖相比,“只少楼台载歌舞,风光原不甚相殊。
”并写下《伊园十便》、《伊园十二宜》等诗篇咏之。
“此身不作王摩诘,身后还须葬辋川”,他决定学唐代诗人王维,在伊山别业隐居终生,老死于此。
著作《闲情偶寄》专门研究生活乐趣,是中国人生活艺术的袖珍指南,从住室与庭院、室内装饰、界壁分隔到妇女梳妆、美容、烹调的艺术和美食的系列。
3.莫言:远离喧嚣的大师作为名人,莫言算得上是一个另类,当2011年茅盾文学奖的其他获奖者接受鲜花、采访的时候,他避开媒体,悄悄地回到乡下老家。
当他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时,他一直沉默。
获奖前几日,还和家人在乡下赶集。
诺奖公布前日,他在认真审读、校对书稿。
成为诺奖获得者接受记者采访,被问到获奖之后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时,答曰,只希望快点从热闹喧嚣中解脱出来,并说“大家明天开始都该干吗就干吗去,你们都回家,我也好继续创作”。
有富商主动提出要送其高档别墅,他却置若罔闻。
在北京街头骑自行车习惯没人理睬,还不能适应有人追着照相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