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夫的故事》的小学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四年级语文下册《渔夫的故事》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渔夫的故事》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渔夫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故事。

(2)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概括故事的主题思想。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3)学会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故事。

(2)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概括故事的主题思想。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教学难点:(1)人物性格特点的把握。

(2)故事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 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故事情节图片或视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好奇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提高朗读质量。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生字词。

4. 理解故事内容(1)学生讲述故事大意,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主题思想。

5. 分析人物性格特点(1)学生讨论渔夫的性格特点,分享自己的看法。

6.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7. 作业布置(1)请学生课后复述故事,加强语言表达能力。

(2)抄写生字词,巩固所学知识。

四年级下册课文《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四年级下册课文《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四年级下册课文《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设想】这是一篇民间故事,语言通俗、夸张,情节曲折、生动,很受学生们欢迎。

因为容易理解,所以教师不必多讲,可让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以课本剧的形式通过学生的表演来理解体会。

【教学目标】1、学习民间故事:情节完整、人物形象鲜明、层次结构清楚2、领会本文寓意:对待恶人不能怯懦,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教学方法】以学生自学为主,讨论、表演。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听说过《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了吗?听说过《神灯》的故事吗?是呀这些故事伴随我们长大,给了我们无数美好的幻想,这些故事都是出自一本古代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

这是一本神奇的书,今天我们要学习其中的一篇──《渔夫的故事》。

二、教学达标1、了解文学常识:你知道《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吗?给大家介绍一下。

2、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并且初步了解故事情节。

3、教师抛砖引玉,提示性表演开头:我是一个穷渔夫,以打鱼为生。

我打了一辈子的鱼,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只撒四次网,这就足够我维持一天的生活了。

可是今天我已经撒了三次网了什么也没捞到,难道今天这么倒霉吗?我再撒一次看看,上帝保佑我捞一条大鱼。

(做撒网状)哎呀怎么这么沉,上帝真的保佑我捞着大鱼了。

(做用力拉鱼网状)4、学生排练:两人一组自愿组合,排练在魔鬼和渔夫之间发生的故事,通过排练熟悉语言,进一步了解课文细节,体会人物形象。

教师提示可以利用现有的条件做道具。

5、学生表演:每一对学生表演完,请同学来评价表演的优点与缺点,让下一对表演的同学引以为戒。

找三对学生表演较好。

6、教师小结:渔夫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总结出:对待恶人不能怯懦,要敢于斗争还要善于斗争,既勇敢又要机智。

三、开拓扩展这是一个古代阿拉伯的民间故事,我国古代有没有类似的故事?(东郭先生)四、能力延伸通过这篇民间故事的学习,你能总结出民间故事的特点吗?五、欣赏体会动画片《皇帝的新装》中节选:老大臣看新衣一段,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在课本的基础上怎样表演得更加生动,加深对表演课本剧的理解。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优秀4篇)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优秀4篇)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优秀4篇)《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篇一《渔夫的故事》选自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

这是个充满智慧的故事,故事主要讲了一个贫穷的渔夫,到海边去捕鱼,意外地捞上了所罗门王封锁魔鬼的瓶子。

他打开瓶子,狡猾凶恶的魔鬼钻了出来,想要杀死他。

渔夫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魔鬼,使魔鬼重新被封锁在瓶子里。

故事中魔鬼的强大和渔夫的弱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但是故事却告诉人们:拥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不可战胜的。

教学本课前,我布置学生预习了课文,所以开课后,我先请学生带着大家认读生字词,然后默读课文把课文分为三段。

有三名同学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他们对第二和第三段的分法没有什么异议,但是对第一段的分法却各不相同。

怎么才能把它们的思路统一起来呢?我说:通过你们刚才对段意的总结,老师听出来了,你们都能紧紧围绕渔夫和魔鬼的角色展开情节。

第一部分都提到了渔夫无意中救了魔鬼,第二部分说的是魔鬼要杀渔夫,第三部分交代了战斗的结果,渔夫用智慧战胜了魔鬼。

第二、三部分同学们的分法没有异议,第一部分分到哪里更合适呢?请同学们再思考一下。

同学们集中思考起来。

最后他们确定,13自然段写了渔夫无意中救了魔鬼。

课文的脉络理清后,我请同学们看着板书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浩浩很积极地站起来,但是从他一开始的发言中,我听出他是打算细致地复述课文,我提醒他:听清老师的要求,我是请你根据板书用自己的话概括主要内容。

浩浩马上明白了我的意思,抓住这三部分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简短地概括了主要内容,进步很大。

我让全班学生把掌声送给了他。

接下来,我请学生总结了这种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认真阅读课文后,了解每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然后把各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就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我开始带着学生研读课文。

通过问题渔夫救了魔鬼,魔鬼为什么却要杀了他呢?让学生知道魔鬼的狡猾、凶恶、谎话连篇。

让学生看到魔鬼凶恶狡猾的本性是不会变的,因为对所罗门心有所惧,所以一出来时还是一副卑躬屈膝的软弱模样,等听说所罗门已死了,须臾间,原形毕露,凶恶无比,恩将仇报,并且编了一串谎言为自己无耻的行为找借口。

四年级下册语文渔夫的故事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渔夫的故事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渔夫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文化背景和寓言故事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理解人物性格和故事主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阅读,乐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2)引导学生学会从故事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难点:学会从细节描写中理解人物性格和故事主题。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渔夫的故事》。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生字词卡片。

4. 教学PPT。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渔夫的生活环境。

(2)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生字词,并分享学习心得。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

(2)教师通过细节描写,引导学生理解渔夫的性格特点。

4. 课堂练习:(1)学生运用生字词,进行情景对话。

(2)学生通过课后习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课文内容。

(2)学生抄写生字词,加强记忆。

2. 拓展作业:(1)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寓言故事,进行阅读分享。

(2)学生以“我最喜欢的渔夫故事”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节奏和策略。

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帮助其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四年级下册语文《渔夫的故事》教案三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渔夫的故事》教案三篇

【导语】《渔夫的故事》极其⽣动地叙述了渔夫打鱼,遇见魔⿁,最后战胜魔⿁的经过。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材分析与设计思路 这*间故事学⽣是⾮常熟悉的,许多学⽣都曾读过,但停留在对故事情节的了解和对⼈物的简略分析的层次上。

这篇⽂章怎样上出新意,怎样上出深度?我思考了很久,决定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

先请学⽣介绍作者,说说他们以前读这则故事留下的印象,然后让学⽣概括毕淑敏的散⽂的⼤意,使他们意识到经典的⽂章是常读常新的。

在分析⼈物和主题时,不是架空的分析,⽽是着眼于⽂本的研读,在朗读、品味、揣摩中感悟。

课堂⼩结的步骤我也请学⽣来说他们对⽂章的新的解读,课后的作业也紧紧围绕这个话题布置。

⼆、课时设计及说明 按照我校⽬前倡导的情境导学法(将学⽣的学习置于适宜的思考状态之中,注重教师有效地启发引导。

创设情境的⽬的是激发学⽣的积极思维,推动学⽣进⼊“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状态),我将本课计划为两课时,第⼀课时是⽼师带着学⽣⾛向知识,是教给学⽣⽅法,培养学⽣⾃学的能⼒,以⾃主学习和交流讨论为主。

第⼆课时在“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的思想指导下,教师适时的引导点拨,使清晰的问题准确,模糊的知识明确,肤浅的认识深刻,从⽽在反馈矫正中实现课堂的⾼效。

使学⽣成为学习活动的真正主⼈,把教师的主导作⽤不断转化为学⽣的独⽴学习能⼒。

三、学习⽬标 1、通过⾃主和合作的⽅式研读⽣动的⼈物描写,概括⼈物的性格特点,探究⽂章的主题。

2、在阅读中初步了解⽂学鉴赏的⽅法,珍视阅读过程中的理解和感受,培养阅读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1、导⼊: 相传古代印度与中国之间有⼀个萨桑国,国王⼭鲁亚尔痛恨王后对他的不贞,就把她杀了。

以后国王每天晚上娶⼀个王后,到第⼆天早上就把她杀掉。

当时宰相的⼥⼉⼭鲁佐德为了拯救其他⽆辜的⼥⼦,⾃愿嫁给国王。

晚上,她给国王讲故事,讲到最紧要的时候天就亮了,国王急着要去早朝,但为了听故事的结局,国王就把她留了下来。

四年级语文下册《渔夫的故事》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渔夫的故事》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渔夫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渔夫的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渔夫的性格特点和故事的主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课文中的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和故事主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

(2)教育学生学习渔夫的聪明才智和勇敢精神,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渔夫的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渔夫的性格特点和故事的主题。

2. 教学难点:(1)分析渔夫的聪明才智和勇敢精神。

(2)结合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渔夫的故事,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渔夫的形象,引起学生兴趣。

(2)简介课文《渔夫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渔夫的形象。

(2)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渔夫的性格特点和故事主题。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案例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渔夫的聪明才智和勇敢精神。

(2)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5. 情感升华:(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渔夫的精神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2)教育学生学习渔夫的道德品质,做一个有智慧、有勇气的人。

五、课后作业1. 抄写课文《渔夫的故事》并背诵。

2. 写一篇关于渔夫的故事心得体会。

3. 家长签字确认作业完成情况。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的熟练程度。

2.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渔夫性格特点的把握。

《渔夫的故事》教案设计

《渔夫的故事》教案设计

《渔夫的故事》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渔夫的故事》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能够运用词汇和语法知识正确表达故事内容。

(3)能够通过阅读和讨论,分析故事中渔夫的善良和聪明才智。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分工合作能力。

(3)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表演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善良和聪明才智的认同和尊重。

(2)培养学生对劳动和收获的珍视和认可。

(3)培养学生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心态。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情节介绍:简要介绍《渔夫的故事》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 词汇和语法知识:讲解和练习故事中出现的关键词汇和语法知识。

3.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和讨论,分析故事中渔夫的善良和聪明才智。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分工合作,进行角色扮演和表演。

5. 总结和反思:学生总结故事中的主题思想和自己的感受。

三、教学资源:1. 故事文本:《渔夫的故事》的文本材料。

2. 词汇和语法讲解:相关的词汇和语法讲解资料。

3. 角色扮演道具:学生可以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用于角色扮演和表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问题或情景,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阅读故事,回答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

3. 词汇和语法讲解:讲解和练习故事中出现的关键词汇和语法知识。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分工合作,进行角色扮演和表演。

5. 总结和反思:学生总结故事中的主题思想和自己的感受。

五、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估:通过回答问题和讨论,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学生词汇和语法运用能力的评估:通过练习和表演,评估学生的词汇和语法运用能力。

3. 学生团队合作和表演能力的评估:通过小组合作和表演,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演能力。

4. 学生总结和反思能力的评估:通过学生总结和反思,评估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渔夫的故事 教学设计(优秀4篇)

渔夫的故事 教学设计(优秀4篇)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优秀4篇)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8个生字,正确认读“规矩、笑逐颜开、桅杆、倒霉、无恶不作、恩将仇报、起誓、简短、口吻”等词。

2.指导学生明白课文资料,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3.指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简要地讲述课文资料。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在理清课文脉络的基础上,从有关词句中体会魔鬼的凶恶、狡猾和渔夫的智慧,指导学生简要地讲述故事。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渔夫的故事》是古代阿拉伯著名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的一个故事。

故事讲述了渔夫和魔鬼之间的事。

渔夫是怎样遇见魔鬼的?在比自己不知强大多少倍的魔鬼面前,渔夫又是怎样做的呢?让我们一齐来读读这篇课文吧!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边读边想:渔夫救了魔鬼,魔鬼为什么要杀渔夫呢?渔夫又是怎样做的呢?三、交流讨论1.魔鬼为什么要杀渔夫呢?读第十一自然段,引导学生思考:魔鬼说的是真的吗?他为什么要这样说?使学生明白:魔鬼是个无恶不作的凶神,它净做坏事,是不会懂得报答别人的。

另外,杀人是魔鬼的本性,它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

明白“无恶不作”。

2.面比较自己不知强大多少倍的魔鬼,渔夫又是怎样做的呢?读第十六至第二十三自然段,引导学生从渔夫的心理活动中体会到:镇定下来的渔夫知道了怕魔鬼和与魔鬼讲道理都是徒劳的,只有用智慧,才能战胜魔鬼。

明白“恩将仇报”。

3.指名分主角朗读第五至第二十五自然段,读出魔鬼的凶残和渔夫的智慧。

四、理清脉络,复述课文1.理清脉络,借鉴提纲。

2.创设情境,口语交际。

情境之一:(多媒体播放渔夫和妻子在家门口的对话图)收服了魔鬼的渔夫,拖着渔网回到了家。

妻子见他空手而归,就问:“发生了什么事,怎样一条鱼都没打上来?”渔夫说:“你听我慢慢讲讲海边的故事吧。

”渔夫的妻子说:“说吧,可要简短点,我还要去织渔网呢!”想想渔夫会怎样简短地讲给妻子听?情境之二:(多媒体播放一群人围住渔夫图)傍晚,渔夫把打鱼的人们都叫到一齐,又会怎样跟他们讲魔鬼的事?听的人又会说什么?3.先在小组里分主角讲,再请讲得有特色的小组在全班讲。

《渔夫的故事》教案设计6篇

《渔夫的故事》教案设计6篇

《渔夫的故事》教案设计6篇《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篇一1.从图入手:(播放课文插图)你看到了什么?你感觉渔夫此时怎样?你推测事情会有怎样的结果呢?2.导语:图中反映的是古代阿拉伯著名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的一个故事,名字叫《渔夫的故事》。

正如同学们看到的一样,故事讲述了渔夫和魔鬼之间的事。

渔夫是怎样遇见魔鬼的呢?在比自己不知强大多少倍的魔鬼面前,渔夫又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来读一读这个故事,一定会吸引你的。

自读故事,完成以下自学要求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渔夫救了魔鬼,魔鬼为什么要杀害渔夫呢?你对渔夫有什么看法?3.简要讲述这个故事。

1.指名读课文,认读生字。

2.交流思考的问题。

a.交流魔鬼为什么要杀渔夫。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魔鬼说的话是真的吗?使学生明白,魔鬼是凶恶和狡猾的,魔鬼的杀人本性是不会改变的,魔鬼是不懂得报恩的。

引导学生读懂第七至十二自然段。

b.交流对渔夫的看法。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根据情况对学生点拨:渔夫战胜魔鬼,凭的是什么?你是从哪看出来的?魔鬼如此狡猾,它怎么会上当呢?指导学生读懂第十五至二十三自然段,读出渔夫的智慧。

总结:看来,渔夫说的没有错。

人的智慧是能压制妖气的。

人的智慧,也是能战胜邪恶的。

从渔夫的身上,我们领略到了智慧的巨大力量!1.情境(多媒体播放家门口渔夫和妻子的对话图):收服了魔鬼的渔夫,拖着渔网回到了家。

妻子见他空手而归,就问:发生了什么事,怎么一条鱼都没打上来?渔夫说:你听我慢慢讲讲海边的故事吧。

渔夫的妻子说:说吧,可要简短点,我还要去织渔网呢!想想渔夫会怎样简短地讲给妻子听?2.情境(多媒体播放一群人围住渔夫图):傍晚,渔夫把打鱼的人们都叫到一起,又会怎样跟他们讲魔鬼的事?渔夫们又会说什么?先在小组里分角色讲,再请讲得有特色的小组在全班讲。

1.读读记记本课要求读记的词语。

2.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渔夫的故事教案设计篇二一导入课文,激发兴趣二自读故事,完成以下自学要求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确,读流利。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7篇】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7篇】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7篇】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小编为您精心整理了7篇《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渔夫的故事》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3.理清文章脉络,简要地讲述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1.2.3教学难点:2.3教学准备师:多媒体故事画面或挂图及阅读要求、《一千零一夜》、小黑板生:《一千零一夜》、《东郭先生和狼》板书设计32_渔夫的故事渔夫捕鱼捞到黄铜胆瓶放出魔鬼魔鬼要杀渔夫恩将仇报渔夫引诱魔鬼入瓶用智慧战胜魔鬼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本单元前几篇课文,把我们引入了故事长廊。

今天,我们再次阅读精彩的神话故事,《渔夫的故事》,从中去获得收获。

齐读课题二、明确阅读要求,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1.默读连接语,用“——”句出阅读要求,课件展示。

2.阅读要求:把这个故事简要地讲给家人听,根据以往阅读的方法,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1)独立思考。

(2)四人小组讨论。

(3)抽说(分意义段,读懂每段重点内容。

依次抓每段重点内容讲述。

)三、自学生字词、多音字1.四人小组交流生字音形及词义。

2.读小黑板生字词(齐读、抽读、去掉音节读)。

3.读多音字。

撒sā撒网塞sāi塞车sǎ撒种sài塞北四、自学解决,简要讲述故事1.自读课文,分意义段,并把段意写在书上。

(给一定时间读书。

教师巡视与生探讨。

)第一意义段(1-4自然段)渔夫捕鱼捞起了一个黄铜胆瓶,用小刀撬去瓶口锡封,一股青烟冒出变成魔鬼。

第二意义段(5-15自然段)魔鬼听说所罗门已死,没有惧怕,于是要杀死救他的渔夫,并讲出了理由。

第三意义段(16-25自然段)渔夫引诱魔鬼再次进入瓶里,并封住瓶口,战胜了魔鬼,转危为安。

四年级语文教案——《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教案——《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教案——《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渔夫的故事》的故事情节及其寓意。

2.理解常识和道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教材:《渔夫的故事》2.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及其寓意,提高语文阅读和表达能力3.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老师先带领学生回顾一些常识,例如渔夫捕鱼需用渔网、渔具等道理。

然后,引出本节课的故事《渔夫的故事》。

2. 形象诠释(10分钟)老师可以先对《渔夫的故事》进行简单的讲解并且让学生初步了解故事情节,接着,老师可以借助形象的例子,例如翻译解释,图片等方式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3. 听读故事(15分钟)老师通过朗读故事的方式,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尽可能地体验渔夫的心情,理解故事情节。

4. 分析故事情节(20分钟)老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蕴含的寓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5. 画画表演(30分钟)老师编排相关的游戏或活动,让学生参与进来,例如让学生自己画一幅寓意深刻的渔夫故事的图片,或者让学生在表演中体会、展示人物情感等。

四、教学方法1.导入法:引出本节课要讲解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讲授法:结合故事情节,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听读法:通过朗读故事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语音语调、节奏感等语言能力。

4.互动法: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提高学生兴趣,加深故事情节的理解。

五、教学评价1.采用自我评价与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互相之间交流和传递自己的课堂体验。

2.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以保证语文学习的正确性,提高学生成绩。

六、教学后记通过《渔夫的故事》的教学,使学生在了解故事情节及其寓意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和表达能力,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从而达到提升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效果。

四年级下册语文《渔夫的故事》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渔夫的故事》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渔夫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渔夫的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渔夫的善良、机智和勇敢的品质。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学习,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来整理和概括信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美好情感。

(2)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渔夫的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渔夫的善良、机智和勇敢的品质。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环境及其对故事情节的影响。

(2)通过课文学习,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来整理和概括信息。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渔夫捕鱼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渔夫的了解和印象。

2. 课堂讲解:(1)分段讲解课文《渔夫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渔夫的善良、机智和勇敢。

(2)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

3. 分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环境对故事情节的影响。

(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讨论成果。

4. 角色扮演:(1)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演绎《渔夫的故事》。

(2)邀请部分学生上台表演,其他学生担任评委,对表演进行评价。

5. 思维导图:(1)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整理和概括课文内容。

(2)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导图作品,进行交流和分享。

四、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渔夫的故事》。

(2)运用所学生字词,写一篇关于渔夫的小作文。

2. 课后拓展:(1)调查周围的人对渔夫的看法,总结他们的观点。

(2)访问渔民或相关人士,了解渔夫的生活和工作现状。

四年级语文下册:《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优秀6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优秀6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优秀6篇)《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篇一下面是关于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说课稿《渔夫的故事》,欢迎参考!一、说教材《渔夫的故事》选自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

这是个充满智慧的故事,故事主要讲了一个贫穷的渔夫,到海边去捕鱼,意外地捞上了所罗门王封锁魔鬼的瓶子。

他打开瓶子,狡猾凶恶的魔鬼钻了出来,想要杀死他。

渔夫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魔鬼,使魔鬼重新被封锁在瓶子里。

故事中魔鬼的强大和渔夫的弱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但是故事却告诉人们:拥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不可战胜的。

课文语言形象生动,特别是魔鬼的形象和魔鬼与渔夫的对话,非常引人入胜,能充分调动起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选编这篇课文,目的有三:一是使学生通过阅读,知道有智慧的人,是真正强大的,不可战胜的。

二是进一步学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简要讲述故事。

三是激发学生读故事的兴趣。

教学本文的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清课文脉络的基础上,从有关词句中体会魔鬼的凶恶、狡猾和渔夫的智慧,引导学生简要地讲述故事。

二、说目标《语文教学指导纲要》规定,选读一些中外名著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外的优秀文化,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培养赏析能力。

《渔夫的故事》选自《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它是一部著名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

丰富多彩的故事内容,充分显示了古代阿拉伯人民高度的智慧和丰富的想像力,它不仅是阿拉伯人民的宝贵文学遗产,也是世界人民的文学瑰宝。

高尔基称它为民间文学史上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

因此,了解《一千零一夜》,了解课文情节生动,形象鲜明的特点应是本文教学的认知目标。

初步学会按民间故事的特点来赏析课文,有表情地朗读对话为本文教学的技能目标。

感受正能压邪的道理,感受课文所歌颂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是本文教学的情感目标。

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强、爱幻想、爱表演的心理特点,提出渔夫会怎样简短地讲给妻子听?又会怎样跟渔夫们讲魔鬼的事?等极具想像空间的问题,激发学生进行再想像,以达到本文教学的思维目标:开发、拓展学生的想像能力。

小学语文渔夫的故事教案

小学语文渔夫的故事教案

小学语文《渔夫的故事》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故事的背景和人物形象,理解故事的主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和故事主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2)学会尊敬他人,关爱身边的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难点:(1)分析人物性格和故事主题。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渔夫的生活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渔夫的了解和印象。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分组讨论,回答课后问题。

3. 生字词学习:(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人物分析:(1)学生通过课文细节,分析渔夫的性格特点。

(2)分组汇报,教师点评。

5. 主题探讨:(1)学生讨论故事的主题,分享自己的观点。

(2)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中体会到尊敬他人、关爱身边人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画出自己喜欢的场景或人物。

2. 拓展作业:(1)学生选择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分析其性格特点,并结合课文所学,学会尊敬和关爱他人。

(2)以“我心中的渔夫”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视频和音频等多媒体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真实的渔夫生活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四年级语文《渔夫的故事》教案

四年级语文《渔夫的故事》教案

四年级语文《渔夫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渔夫的故事》这篇文章。

(2)学习并掌握一些生字词,如“渔夫、撒网、捕鱼、海、鱼”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角色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2)教育学生要有耐心和毅力,不怕困难。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渔夫的故事》。

(2)学习并掌握一些生字词。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

(2)通过上下文理解句子和词语的意思。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渔夫的故事》2. 生字词卡片3. 课件或黑板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课件,引导学生谈论关于海和渔夫的话题。

(2)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听说过渔夫的故事吗?渔夫的生活是怎样的?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通过卡片或黑板,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内容,教师辅导。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理解句子和词语的意思。

五、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画出课文中的优美句子,下周分享。

3. 思考:你觉得渔夫的生活怎么样?你从课文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课堂氛围等。

教师也应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检查,以便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和方法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七、评价建议1. 学生朗读能力的评价:可以通过听学生的朗读,观察其语音、语调和表达的流利程度来进行评价。

2. 生字词掌握情况的评价:可以通过听写或小测试的方式来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课文理解程度的评价:可以通过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讲述或问题回答的正确性来进行评价。

2023最新-《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优秀3篇

2023最新-《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优秀3篇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优秀3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优秀3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复述故事,了解渔夫是怎样战胜魔鬼的。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揭示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体会故事揭示的道理。

难点:把握渔夫和魔鬼矛盾发展转化过程。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通过娓娓动听的对《一千零一夜》故事内容的讲述,营造神秘气氛,使学生的想象与作品的想象贴近,激发阅读兴趣。

)这节课就让我们跨越时空到阿拉伯领略一场惊心动魄的人魔之争《渔夫的故事》。

(二)了解民间故事和《一千零一夜》民间故事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人们口头流传的一种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事。

它们以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

民间故事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之内。

它们往往包含着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

民间故事可分5类,即: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民间笑话。

许多优美的民间故事,像广为流传的《孟姜女的传说》,已成为我国著名的四大民间故事之一(其他三大著名故事是《牛郎织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

再如《燕昭王筑黄金台》等故事,早已载入史册。

《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古代民间口头创作的丰碑,也是一部流行世界各国的脍炙人口的作品。

我国旧译为《天方夜谭》。

《一千零一夜》的初稿是由十世纪伊拉克文人哲海什雅里收集整理的。

他以一本古老的波斯故事《赫左尔艾夫萨乃》(即《一千个故事》)为蓝本,并邀请民间说书艺人记录他们认为最优美的民间故事。

高尔基认为在民间口头创作的宏伟的巨著中,《一千零一夜》是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

渔夫的故事教案(精选15篇)

渔夫的故事教案(精选15篇)

渔夫的故事教案(精选15篇)渔夫的故事篇1【设计理念】语文教学不是一种知识体系的传授,而是学生语文能力的自主建构,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主要是借助语文课堂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在不断吸收的过程中积累语言,形感,在理解和运用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自己的语文素养。

【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魔鬼的丑恶和渔夫智慧和勇敢,以及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3、在听说读写中领会文中人物的性格,感悟渔夫的智慧和自信、果断,学会对民间故事的语言赏析能力。

【过程预设】一、大致了解《一千零一夜》1、“同学们,你们看过《一千零一夜》吗?里面的故事大都发生在现在的哪些国家?(阿拉伯)2、猜一猜“芝麻芝麻,开门吧!”“主人,有什么事?请吩咐吧!”“恶魔岛、巨蟒”(幻灯出示以上句子请学生猜一猜这些句子分别出自哪一个故事:一是《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二是《阿拉丁神灯》,三是《辛巴达航海历险记》)二、导入新课1、那我们今天学的是:渔夫的故事(板书)2、同学们,你们都预习过课文了,是吗?那我们来读读以下词语撒网打捞拉拢撬去笑逐颜开自言自语堡垒铁* 桅杆山洞喇叭无恶不作恩将仇报下流无耻你们发现了什么?(一二排形容渔夫、三四排形容魔鬼)板书:渔夫魔鬼(此处“魔鬼”二字写得比较大)3、快速地自由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渔夫救了魔鬼,魔鬼恩将仇报板书:渔夫魔鬼救了魔鬼→恩将仇报(捞上胆瓶)(要杀渔夫二、深入课文,赏析人物1、同学们,你们肯定都发现了,刚才老师写渔夫和魔鬼的时候,把渔夫写得小小的,魔鬼写得大大的。

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以卵击石——渔夫是鸡蛋,魔鬼是石头,用鸡蛋去碰石头,那结果就不言而喻了,突出魔鬼是不可战胜的。

2、通过一大一小的对比,引出文中描写魔鬼不可战胜的文字幻灯出示:魔鬼头像堡垒,手像铁*,腿像桅杆,口像山洞,牙齿像白石块,鼻孔像喇叭,眼睛像灯笼,样子非常凶恶。

齐读,思考:用什么词语来形容魔鬼?(如庞然大物、青面獠牙、面目狰狞等)3、深入体会魔鬼的丑恶嘴脸“魔鬼的外表就已经是如此的可怕,那他的内心是不是也同样的可怕呢?请同学们仔细地读一读上面两句魔鬼说的话,去感受一下魔鬼的内心。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渔夫的故事教案三篇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渔夫的故事教案三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渔夫的故事教案三篇1、了解民间故事情节曲折的特点,学会从人物语言、心理描写抓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

2、从分角色朗读和课本剧表演中领会文中人物性格,增强民间故事语言的赏析水平。

教学程序:一、巩固预习1、让一名平时字词掌握较差学生上黑板列出本课需掌握的字词:(生书写)撒撬弥桅唆吻指名一生写出字音,师生共同正音。

2、解词:笑逐颜开恩将仇报堂堂二、解题启思1、文章选录于那部著作?你对这部作品的知识了解多少?生:选自《一千零一夜》。

它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是世界的文学作品之一,又名《天方夜谭》,“天方”是指阿拉伯地区,“谭”通“谈”。

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公元8世纪至16世纪阿拉伯的器的风土人情,显示了古代阿拉伯人民高度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方色彩。

2、课文为什么不改为“渔夫和魔鬼的故事”?生:因为文章是从渔夫的活动展开的。

三、梳理情节:1、抓渔夫心理变化的句子,用一个词概括。

渔夫在打渔生涯中不幸遭遇魔鬼,经历了一次最严峻的人生考验。

面对着这突如其来的生死攸关的困难,渔夫的心理产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请找出相关的句子。

2、学生讨论,并领会情节的曲折性。

生:渔夫先为自己好不容易第四次捕鱼时,捞到一个可卖十块金币的胆瓶,解决了生计问题而高兴。

当他遇到了凶恶的魔鬼,内心无比害怕之后,又镇定下来,按自己的计划骗魔鬼上钩,这里应是自信的。

最后,渔夫处置凶暴的魔鬼的态度果断而坚决,从不受魔鬼的*。

板书:喜悦害怕自信果断情节曲折四、研习性格1、同桌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形象个性。

提示:你现在正扮演谁?缩短本人与文中角色差别。

2、课本剧表演:渔夫与魔鬼的斗争过程。

演员——魔鬼:魏礼伟渔夫:刘见乐道具——面具2个、马夹、风衣内衬舞台监督——杨绿野音响——魔鬼进出场模拟录音3、评议角色表演:舞台上的“他”表现如何?生:我觉得“渔夫”在与“魔鬼”说话时,应该用颤抖的声音表示自己的害怕,并且加上表情动作,比如瞪大眼睛、全身抖索等;最后与瓶中的魔鬼说话时,应十分果断,没有丝毫的犹豫,要有斩钉截铁的感觉。

《渔夫的故事》教案设计2

《渔夫的故事》教案设计2

《渔夫的故事》精品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渔夫的故事》这篇课文;(2)能够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3)能够分析渔夫的性格特点和作者的写作目的。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通过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方法,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懂得珍惜劳动成果,不贪图安逸;(2)学会面对困难和挑战,勇敢地去克服;(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真善美。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2. 分析渔夫的性格特点和作者的写作目的;3. 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2. 分析作品中所体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3. 将课文中的写作技巧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渔夫的性格特点和写作技巧;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4. 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五、教学准备1. 课文《渔夫的故事》文本;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3. 学生分组名单和讨论题目;4. 教学PPT和教案。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渔夫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兴趣;(2)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2)学生通过课后注释和查阅资料,解决生字词和难点问题。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和人物形象;(2)每组选取一个角度进行探讨,分享讨论成果。

4. 课堂讲解:(1)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讲解和点评;(2)分析渔夫的性格特点和作者的写作目的;(3)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所体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023年《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15篇

2023年《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15篇

2023年《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15篇《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1课前预习:1、完成助学中的预习积累部分。

2、熟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准备课本剧表演。

相关课程标准陈述:“选读一些中外名著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外的优秀文化,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培养赏析能力。

”“重视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要保证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的”;“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一千零一夜》,了解课文情节生动,形象鲜明的特点。

2、技能目标:初步学会按民间故事的特点来赏析课文,有表情地朗读对话。

3、情感目标:感受“正能压邪”的道理,感受课文所歌颂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4、思维目标:开发、拓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评价任务:1、讲故事比赛,把获得的整体感觉讲出来。

2、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课本剧。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两个问题:(1)一位的渔夫;一个的魔鬼。

(2)渔夫和魔鬼的斗争过程说明了什么?联系实际谈谈启示。

3、放开想象,拓展思维,续写故事。

教学过程一、简介作品,导入新课。

“很久很久以前,在阿拉伯地区有一个叫萨桑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国王因为痛恨王后对他的背叛,每天都迎娶一位新王后,第二天便把她杀了。

丞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了拯救无辜少女的生命,自愿嫁给了国王。

她每夜都给国王讲故事……”(通过娓娓动听的对《一千零一夜》故事内容的讲述,营造神秘气氛,使学生的想象与作品的想象贴近,激发阅读兴趣。

同时强调《一千零一夜》的相关知识)这节课就让我们跨越时空,到阿拉伯领略一场惊心动魄的人魔之争——《渔夫的故事》。

”二、展示学习目标1.了解《一千零一夜》,掌握文中出现的常用生字、新词。

2、。

理清__脉络,简要地复述课文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渔夫的故事》的小学教学设计《渔夫的故事》的小学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能正确读规矩、胆瓶、笑逐颜开、金币、自言自语、披头散发、堡垒、铁叉、违背、解救、无恶不作、荣华富贵、倒霉、恩将仇报、起誓、简短、口吻、下流无耻等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3.理清文章脉络,简要地复述课文内容。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关于《东郭先生和狼》的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
导入课文,激发阅读兴趣
我小的时候,就读过《渔夫的故事》,好长好长的一个故事。

多少年过去了,我还难忘故事中的渔夫和魔鬼。

你们想读这个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根据这个故事,开展一分钟故事比赛,比一比谁能把长
故事变成短故事,讲得绘声绘色。

自己读书,了解课文内容,练习简要讲讲故事比赛
1.小组初讲,评出最佳故事选手,参加班级比赛。

a.商定比赛评价规则。

师生一起讨论商定,大体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评价:抓住故事主要内容,讲得流畅完整,时间控制在一分钟内。

b.小组比赛。

2.全班比赛,评出优秀小组。

拓展阅读,鼓励课外阅读
3.读资料袋,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5.读《东郭先生和狼》,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和与《渔夫的故事》的相似之处。

附故事:
东郭先生和狼
晋国大夫赵简子率领众随从到中山去打猎,途中遇见一只像人一样直立的狼狂叫着挡住了去路。

赵简子立即拉弓搭箭,只听得弦响
狼嚎,飞箭射穿了狼的前腿。

那狼中箭不死、落荒而逃,使赵简子
非常恼怒。

他驾起猎车穷追不舍,车马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

这时候,东郭先生正站在驮着一大袋书简的毛驴旁边向四处张望。

原来,他前往中山国求官,走到这里迷了路。

正当他面对岔路犹豫
不决的时候,突然蹿出了一只狼。

那狼哀怜地对他说:现在我遇难了,请赶快把我藏进你的那条口袋吧!如果我能够活命,今后一定
会报答您。

东郭先生看着赵简子的人马卷起的尘烟越来越近,惶恐地说:我隐藏世卿追杀的狼,岂不是要触怒权贵?然而墨家兼爱的宗旨不容
我见死不救,那么你就往口袋里躲吧!说着他便拿出书简,腾空口袋,往袋中装狼。

他既怕狼的脚爪踩着狼颔下的垂肉,又怕狼的身
子压住了狼的尾巴,装来装去三次都没有成功。

危急之下,狼蜷曲
起身躯,把头低弯到尾巴上,恳求东郭先生先绑好四只脚再装。


一次很顺利。

东郭先生把装狼的袋子扛到驴背上以后就退缩到路旁
去了。

不一会儿,赵简子来到东郭先生跟前,但是没有从他那里打
听到狼的去向,因此愤怒地斩断了车辕,并威胁说:谁敢知情不报,下场就跟这车辕一样!东郭先生匍匐在地上说:虽说我是个蠢人,
但还认得狼。

人常说岔道多了连驯服的羊也会走失。

而这中山的岔
道把我都搞迷了路,更何况一只不驯的狼呢?赵简子听了这话,调
转车头就走了。

当人唤马嘶的声音远去之后,狼在口袋里说:多谢先生救了我。

请放我出来,受我一拜吧!可是狼一出袋子却改口说:刚才亏你救我,使我大难不死。

现在我饿得要死,你为什么不把身躯送给我吃,将我救到底呢?说着它就张牙舞爪地向东郭先生扑去。

东郭先生慌
忙躲闪,围着毛驴兜圈子与狼周旋起来。

太阳快下山的时候,东郭先生怕天黑遇到狼群,于是对狼说:我们还是按民间的规矩办吧!如果有三位老人说你应该吃我,我就让
你吃。

狼高兴地答应了。

但前面没有行人,于是狼逼他去问杏树。

老杏树说:种树人只费一颗杏核种我,20年来他一家人吃我的果实、卖我的果实,享够了财利。

尽管我贡献很大,到老了,却要被他卖
到木匠铺换钱。

你对狼恩德不重,它为什么不能吃你呢?狼正要扑
向东郭先生,这时正好又看见了一头母牛,于是又逼东郭先生去问牛。

那牛说:当初我被老农用一把刀换回。

他用我拉车帮套、犁田
耕地,养活了全家人。

现在我老了,他却想杀我,从我的皮肉筋骨
中获利。

你对狼恩德不重,它为什么不能吃你呢?狼听了又嚣张起来。

就在这时来了一位拄着藜杖的老人。

东郭先生急忙请老人主持公道。

老人听了事情的经过,叹息地用藜杖敲着狼说:你不是知道虎
狼也讲父子之情吗?为什么还背叛对你有恩德的人呢?狼狡辩地说:他用绳子捆绑我的手脚,用诗书压住我的身躯,分明是想把我闷死
在不透气的口袋里,我为什么不吃掉这种人呢?老人说:你们各说
各有理,我难以裁决。

俗话说眼见为实。

如果你能让东郭先生再把
你往口袋里装一次,我就可以依据他谋害你的事实为你作证,这样
你岂不有了吃他的充分理由?狼高兴地听从了老人的劝说,然而却
没有想到在束手就缚、落入袋中之后,等待它的是老人和东郭先生
的利剑。

作业
1.回去任讲一个故事给家人听。

2.读读记记:
规矩胆瓶金币堡垒铁叉违背解救倒霉起誓简短口吻
下流无耻笑逐颜开自言自语披头散发无恶不作荣华富贵恩将仇报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民间故事,语言通俗、夸张,情节曲折、生动,很受学生们欢迎。

因为容易理解,所以教师不必多讲,可让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以课本剧的形式通过学生的表演来理解体会。

【教学目标】
1、学习民间故事:情节完整、人物形象鲜明、层次结构清楚
2、领会本文寓意:对待恶人不能怯懦,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教学方法】
以学生自学为主,讨论、表演。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听说过《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了吗?听说过《神灯》的故事吗?是呀这些故事伴随我们长大,给了我们无数美好的'幻想,这些故事都是出自一本古代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

这是一本神奇的书,今天我们要学习其中的一篇──《渔夫的故事》。

二、教学达标
1、了解文学常识:
你知道《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吗?给大家介绍一下。

2、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并且初步了解故事情节。

3、教师抛砖引玉,提示性表演开头:
我是一个穷渔夫,以打鱼为生。

我打了一辈子的鱼,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只撒四次网,这就足够我维持一天的生活了。

可是今天我已经撒了三次网了什么也没捞到,难道今天这么倒霉吗?我再撒一次看看,上帝保佑我捞一条大鱼。

(做撒网状)哎呀怎么这么沉,上帝真的保佑我捞着大鱼了。

(做用力拉鱼网状)
4、学生排练:
两人一组自愿组合,排练在魔鬼和渔夫之间发生的故事,通过排练熟悉语言,进一步了解课文细节,体会人物形象。

教师提示可以利用现有的条件做道具。

5、学生表演:
每一对学生表演完,请同学来评价表演的优点与缺点,让下一对表演的同学引以为戒。

找三对学生表演较好。

6、教师小结:
渔夫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总结出:对待恶人不能怯懦,要敢于斗争还要善于斗争,既勇敢又要机智。

三、开拓扩展
这是一个古代阿拉伯的民间故事,我国古代有没有类似的故事?(东郭先生)
四、能力延伸
通过这篇民间故事的学习,你能总结出民间故事的特点吗?
五、欣赏体会
动画片《皇帝的新装》中节选:老大臣看新衣一段,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在课本的基础上怎样表演得更加生动,加深对表演课本剧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