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名著导读 《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优质课教案_0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实与经典之思

——《水浒》读中交流教学设计

1.分专题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深入解读好汉形象。

2.通过展示历史常识,结合具体情节和外国经典纵横对比,明确经典与现实的三观差异。

3.通过阅读质疑、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小心求证、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的求知精神。

阅读中考必读名著《水浒传》,真正投入阅读的学生其实会有各种困惑,比如,梁山好汉开的黑店,杀了人做成人肉馒头,这也能叫好汉吗?又如黄文炳被李逵一片片剐肉烤着下酒,这样的行为太过于泯灭人性,这也是好汉所为?还有,宋江在江湖上这么有名,好像也只是舍得花钱而已,没什么真本事,这样的人竟然能被好汉们尊为首领? ……

这许多疑问,其实也是部分不曾深度解读作品的语文老师所想,甚至有相当多的语文老师认为让初中读打打杀杀的《水浒》是一种错误的引导。为此,如何确定《水浒》的阅读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以为,作品中众多引发争议的行为与人物形象,恰恰是往深层次解读作品,实现历史语境与现实语境对接的最佳载体。而查阅学生使用微信公众号阅读记录情况时,我发现他们的思考与质疑就是实现阅读价值审定的最佳教学突破口,可以说《水浒》的读中交流设计,完全是老师在与学生同步阅读中共同生成的。

一、课前准备

(一)借助微信公众号,周末由家长督促学生进行一周阅读登记。

个别学生记录情况如下图所示:

(二)整理学生阅读记录,归纳讨论交流专题。

二、课堂教学(第三课时)

说明:本课时前,已用两课时解决了其中的其它小专题,本课涉及最后三个专题:关于好汉、关于宋江、关于结局。

教学活动一:关于好汉

1.展示学生阅读记录

记录一:不知道当时的英雄好汉是如何定义的,看了五十回,总觉得真正在书中有亮出真本事的梁山泊好汉也没有几个,其余的就是拿个名字凑数吧。还有,梁山泊好汉说是侠肝义胆,实际上也只是对他们自己人或是对他们认为的江湖英雄行侠仗义,而老百姓呢?被他们无辜杀害的比他们救的还多。在我看来梁山泊好汉就是一群自保的匪徒罢了。(刘颖瑜)

记录二:我觉得只要是武艺高强的人,在小说那样的乱世里,很容易漠视生命。(林俊诚)

▲在阅读记录中看到蛮多同学对梁山泊的“好汉”没什么好感,那什么行为才能算得上是好汉?什么行为不能称之为好汉?举例说说你的看法。

2.学生自由发言、讨论

明确对于“好汉”,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哪怕同一个人物的前后行为,都不能一概而论。

示例1:武汉杀西门庆、潘金莲,有仇必报,敢作敢当,是好汉所为。但他血溅鸳鸯楼前后杀了19人,虽然有该杀的张团练、张督监、蒋门神,却也有无辜的人在里面,滥杀无辜不是好汉所为。

示例2:杀陆虞侯,是被逼上绝路了,才愤起杀掉这个发小,这种反抗命运的行为也是好汉所为。

示例3:李逵滥杀无辜,把投降的扈家庄一门老幼尽数杀光,不是好汉所为。

示例4:宋江、吴用等设计强迫卢俊义等人上梁山,不是好汉所为。

3.好汉关键词:生存、抗争、底线。

明确:梁山好汉为了自己的生存,为了报仇血恨,为了实现心中的正义,去跟不公正的社会抗争,乃至杀了人,我们都能接受他们是好汉行为,但是一旦超越了道德底线——滥杀无辜、妄顾他人意愿,我们就无法称之为好汉了。

4.联系外国经典,反思生活方式

(1)介绍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内容概要: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叔父毒死哈姆雷特的父亲,篡夺了王位,并娶了嫂嫂。哈姆雷特回国以后了解到真相,决定复仇。新王怀疑哈姆雷特密谋复仇,利用哈姆雷特的爱人奥菲莉娅和他的同学分别试探,都被哈姆雷特识破。哈姆雷特请新王看戏,印证了新王的谋杀罪。他说服母亲疏远国王,却错把偷

听的大臣当作国王杀死。新王派哈姆雷特去英国索讨贡赋,想借英王之手除掉哈姆雷特,哈姆雷特发现阴谋,折回丹麦。这时奥菲莉娅因父亲被哈姆雷特杀死疯癫自尽。国王乘机挑拨奥菲利亚的哥哥与哈姆雷特比剑,并暗中在剑上抹毒药。在最后一场比剑中,哈姆雷特与仇人们同归于尽。

经典台词:“虽然一个国王给人家用万恶的手段掠夺了他的权位,杀害了他最宝贵的生命,我却始终哼不出一句话来,我是一个懦夫吗?”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店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

明确:哈姆雷特在复仇的过程中,总是在纠结复仇的理由是否充分,复仇的手段是否正义,以致于结局是他与敌人一起同归于尽了。

(2)提出问题,课后思考

▲或如梁山好汉那么快意恩仇,或如哈姆雷特那样遵从理性,在现实生活中你更喜欢哪一种生活方式?

教学活动二:关于宋江

1. 宋江“水深”

(1)展示学生阅读记录

记录:宋江到哪里的名声都那么好,是不是他请水军帮他吹的。有时请一些好汉入伙,如果他坚决不同意,先把此人弄得家破人亡。再不同意全体下跪,这样的道德绑架没有几人能够挣脱得掉,宋江,水深。(黄宇杰)

▲我们一起来聊聊这个“水很深”的宋江吧。

(2)学生自由发言、讨论

明确宋江形象非常复杂,既有忠、孝、义一面,又有虚伪、懦弱的一面,更有善谋权的一面。

2.宋江招安

(1)展示学生阅读记录

记录:宋江怎么招安了呢?(刘锦松)

▲宋江招安是偶然还是必然?

(2)学生自由发言、讨论,明确宋江招安是必然,原因有三:

①宋江的经历:小吏——逃亡——上山——招安——征辽——讨方(腊)

②官吏之别:官吏在身份上、事业晋升上、工作上、稳定性上都有天渊之别,小吏只能永远依附于官,不能像官员一样步步高升。

③宋江的凌云志:浔阳江楼题反诗,可见他胸怀大志,但因身份低微,没有机会实现抱负。

3.宋江降辽?

▲有同学说宋江结局这么惨,不如当初降了辽国算了。你认为宋江会选择降辽么?

(1)学生自由发言、讨论,明确宋江忠君爱国,不可能降辽。

(2)宋江的关键词:选择

明确:宋江也和众多好汉一样,为生存,为实现自己的凌云壮志对抗不公正的命运,在他面临命运的选择的时候,他也始终有底线在,他的底线是忠君、爱国,所以他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所以他不可能会降辽。

(3)结合作者施耐庵的个性和经历来看,他也不会让自己的主角降辽。

教学活动三:关于结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