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会计电算化论文-会计论文

合集下载

【财务会计论文】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共2766字)

【财务会计论文】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共2766字)

【财务会计论文】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共2766字)一、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的教学现状1.1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的教学目标过时目前, 我国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目标并不适用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

多年来, 还是以偏重课堂上教师会计电算化课程理论知识的讲授为主, 没有根据市场的需求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做出及时的课程目标更新。

有相当数量的高职对会计电算化的专业建设没有一个科学、正确的培养理念, 没有明确的会计电算化培养方向。

在进行会计电算化的课程设置时, 因为没有科学的教学目标作指导, 加上大多数学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是建立在计算机课程基础之上, 会计电算化课程设置不成体系, 知识结构设置不合理。

学生在学校实践的时间很少, 甚至没有岗位实习机会, 不能了解、掌握先进的会计电算化的实用技术, 更不可能适应现实社会的需要。

1.2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的教学资源陈旧首先, 高职会计电算化所用教材的陈旧, 高职的会计电算化教材的更新速度较慢, 学生从书本上看到的财务软件已经是过时的。

而大多数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师手中都没有最新的财务软件, 很多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师只能被迫依照现有教材讲授, 造成学生所学的会计电算化实用技术与市场不能衔接, 就业时出现学与用之间的距离。

其次, 高职的教学实训设备少, 由于高职设备资金投入相对有限, 一般很难跟上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发展而进行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设备。

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各种财务软件资源等不足的制约, 使学生的实践学习受到很大的影响。

1.3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的教资建设不够会计电算化教师的在培训不及时, 有些职业学校甚至根本没有对会计电算化教师进行过时时的培训, 使其教师不仅在前沿的会计电算化知识上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甚至一些新的、好的会计电算化教学理念也不了解, 不清楚会计电算化学科现在及未来的发展, 犹如井底之蛙。

电算化会计是一门集会计学、计算机原理、管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边缘学科。

实践性比较强, 要求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师不仅应有丰富的会计知识, 而且还要有扎实熟练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电算化系统管理技能。

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研究的论文

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研究的论文

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研究的论文而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培养出的理论型人才难以和企业的实践相结合,信息化人才培养存在瓶颈。

如何缩短会计电算化课堂教学与实际应用的距离,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会计电算化是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主干课程,开展会计电算化实训,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非常重要。

笔者根据教学实践指出了当前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

一、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教材内容、教学模式简单高职会计电算化教材一般采用当前市场上流行、功能强、安全性和可靠性高的大型财务软件,模拟一个单位一个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以财务处理子系统和报表处理系统为出发点,兼顾其他子系统,让学生掌握商品化会计软件的操作方法,教学一般设置72课时左右,学生只能学到一些基本原理和简单操作。

由于课时不足,一般只教学生“总账系统”和“报表”,或者增加“工资管理系统”或“固定资产”系统,而“购售存”系统、“财务分析”系统等均无法讲授。

由于ERP 财务管理软件的会计模块集成了会计各门课程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技能,体系庞大,仅靠部分会计电算化课程根本无法使学生熟练掌握ERP中全部的会计功能。

(二)教学方式、方法不合理会计电算化整个教学过程全部在计算机实验室进行,教师一边讲授理论知识一边操作,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操作,这种教学方式能很好地让学生掌握各个操作步骤,但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在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和案例教学法等,尽管教学方法多样,但因该课程的应用性极强,以上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操作技能有很大的帮助,但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等方面仍显不足,必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三)课程考核方式以知识点把握为主,能力目标突出不够,且方法单一课程考核在课程体系中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

浅析会计电算化论文

浅析会计电算化论文

浅析会计电算化论文科技的发展和计算机的问世,促进了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出现和发展,但是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和成熟,网络化和全球化又对会计电算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浅析会计电算化论文,供大家参考。

浅析会计电算化论文范文一:会计电算化翻转课堂理念教学思考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会计工作越发受到重视,在此基础上发展的ERP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为了让高职院校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会计电算化”教学已成为高职院校会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结构体系中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对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在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中普遍采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这种以教定学的传统模式。

该种教学模式突出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机械模仿操作的状态,难以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显然,这种传统的“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时代的需求。

因此,需要改进教学模式,让学生尽快掌握会计电算化技能,从而培养出实用型人才。

一、翻转课堂概述翻转课堂(InvertedClassroom)又名“把课堂翻转过来”,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形式。

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

2007年春,该校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Jon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Sams)开始使用录屏软件录制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播放和讲课声音,并将视频上传到网络,以此帮助缺席的学生补课。

后来,这两位老师让学生在家看教学视频,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并对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学生进行讲解,这种教学模式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

美国RobertTalbert教授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翻转课堂的实施结构模型(见图1)。

这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形式,颠覆了传统意义上传递———接受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也让处于课程教学改革焦灼状态的人们看到了课堂改革的新希望。

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探讨[摘要] 本文从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几个方面,即培养目标的定位,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课堂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课后实践教学的改革,建立有效的实践考核机制。

[关键词] 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实践教学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在会计领域应用的深入,会计电算化在会计工作岗位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如何通过改革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会计电算化操作技能,成为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目前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高职办学规律要求,无法突出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的教育理念。

一、传统教学模式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一)是“三段式”教学模式(即公共基础知识教学、专业基础知识教学和专业核心知识教学)在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不能突出高职教育特色,案例教学少,理论和实践脱节。

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教学没有完全围绕培养学生技能这一主旨展开,实践课大都安排在学习理论知识以后进行,先以教科书为依据教会学生理论知识,等到课程结束后再进行具体模拟实践。

这样做学生也许学会了怎样编制分录、怎样编制报表,但在如何利用这些生成的信息帮助解决日益复杂的企业会计问题方面则显得不足。

(二)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设计不能紧扣电算化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是按学科来安排,不是按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来确定,不是就业岗位需要什么便讲授什么。

基础课设置不能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实践教学环节也不突出。

目前有些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专业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时数比例为3:1,有的专业课甚至是4:1,实践教学体系也不独立。

(三)是教学方式生硬,多媒体课少,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互动氛围不浓。

目前启发式教学不够,依然是课堂上教师满堂灌和课下学生死记硬背[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少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教师对关键概念、主要方法、核心理论很少设置多级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会计专业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

会计专业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

会计专业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会计专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会计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因此,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会计专业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

首先,我们要明确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的目标。

这就像一艘航船在茫茫大海中航行,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地,就很容易迷失方向。

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具备扎实的会计基础知识、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这样的人才既能适应传统会计工作的需要,又能应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挑战。

其次,我们要关注教学方法的创新。

传统的会计教学方法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就好比是给学生们画了一张美丽的大饼,却忘了告诉他们如何去吃这张饼。

因此,我们应该采用案例教学、模拟实训等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从而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再次,我们要重视课程体系的优化。

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不仅仅是在原有课程基础上增加一些计算机课程那么简单,而是要对整个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规划和设计。

这就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盛宴,既要有丰盛的主菜,也要有精致的配菜和甜点。

因此,我们要根据会计专业的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合理设置课程内容,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掌握会计电算化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此外,我们还要关注教师队伍的建设。

优秀的教师是教育质量的保证。

在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选拔,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这就像是为一支乐队挑选优秀的乐手,只有每个乐手都技艺高超,才能奏出美妙的乐章。

最后,我们要建立健全的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是检验教学改革成果的重要手段。

在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评价。

这就像是一场激烈的比赛,只有公平、公正的评判,才能激发选手们的斗志和潜力。

[教学改革,课程,会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教学改革,课程,会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探析摘要:会计电算化是财会类专业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通过会计电算化教学,能够很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会计理论知识和财务软件的操作能力。

笔者通过总结会计电算化的教学经验,并结合自己的实践和探索,对会计电算化的课程教学方法进行一些探讨,希望能够寻求更加有效的实践性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好会计电算化课程。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教学改革会计信息化在我国已经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作为会计工作的基本工具,已经成为现实。

我国大多数企业单位原有的人工处理会计信息系统已逐步为计算机所取代,而会计的管理、决策、预测等高层次职能也日趋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会计电算化不仅是会计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现代经济和科技对会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作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会计专业的学生不能熟练掌握财务软件的操作,可以说是“寸步难行”。

而熟练掌握财务软件的操作是缩短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适应期的关键环节。

如何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熟练的掌握财务软件的操作,是摆在会计专业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因此如何开展会计电算化教学,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会计专业人才,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结合探索和实践,首先分析会计电算化课程特点及现阶段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其次从会计电算化课堂教学方法方面,对会计电算化的课程教学改革谈一些具体思路。

一、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注重软件模块操作,与专业课程联系较少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会计账务处理的整体流程,不仅需要对会计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更需要会熟练操作ERP财务软件的基础设置、会计科目设置等,并掌握账务处理方法。

课程涉及会计学、财务管理、管理学、经济学、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知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会计电算化课程设置大都在大三,学生只能够在学习会计电算化课程时,才接触和使用ER P财务软件。

而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各个模块集成了会计学各门课程的内容和基本技能,要让学生熟练掌握电算化软件各个部分的功能,与所学会计基础知识联系起来,仅仅靠会计电算化这一门课程还远远不够,还需要与其他的专业类课程紧密结合。

会计电算化实训的教学改革与建议论文

会计电算化实训的教学改革与建议论文

会计电算化实训的教学改革与建议论文会计电算化实训的教学改革与建议论文摘要:会计电算化的实训课程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但是,目前我国在会计电算化的实训课程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教学目标不明确、内容设置存在漏洞、教学方式比较老化等等一系列不合理的问题。

要想改变这样的现状,需要以企业的实际工作为导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要目标,完成教学方案的合理转化。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教学改革。

教学方案交通运输专业中,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必修的专业实训课程。

在实训课程中,主要包括了对财务软件的功能介绍以及具体的使用方法,其中包括了:会计核算的基础知识信息、会计核算体系的建立。

总账的信息设置、余额的录入、日常的财务业务处理、月末的财务业务处理等等方面的知识内容。

一、项目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设置不科学。

教学的实际目标应该是教学内容与实际的工作相结合,为以后的工作提供更多的知识上的支持,所以,教师应该把以后学生的工作任务以及能够遇到的一些工作问题变成现在进行的教学项目。

但是,目前我国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还是以课本的内容为主,加上教师本身的一些教学经验和教学习惯,对于企业的实际情况了解甚少,在这个过程中也没有企业的人员参与其中,对课程进行指导。

2、教学方式不灵活。

教学的方式方法选择也是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所以,要求教师可以在讲课的过程中采用更加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情况以及教学目标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旨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投身于学习之中。

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在授课的时候,教学方式缺乏变通,不论面临什么样的问题,都是用习惯的授课方法,教学结果肯定会受到影响。

3、考核方式不合理。

考核方式的选择也是对教学效果的保障。

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能够让教师发现在教学过程中自己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薄弱的环节,从而采取一定的方式进行弥补和修改,保证教学效果。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改论文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改论文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改的思考【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改革理论教学、加强实践性教学、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改进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方式等促进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措施。

【关键词】中职教育会计电算化教学一、引言会计电算化是电子计算机技术与会计理论、方法相结合,运用电子计算机及会计应用软件进行会计处理,是一种现代化的会计工作方法。

相应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一门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课程,这必然要求从事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教师,除具备丰富会计知识外还要有相当的计算机知识和运用能力。

二、改革会计电算化理论教学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取得了可喜的社会效益。

但是,明显看出,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与会计电算化相关的计算机学科课程一般只有计算机文化基础和一门计算机语言课,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类似会计软件培训,计算机学科方面的支撑基础还较薄弱,学生普遍感到内容太少,这样经常导致在会计电算化操作过程中,一旦出现计算机运行故障则束手无策的现象。

所以在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中其深度和广度应作一个合理的设置,根据社会需要,拓宽学科跨度,在注重介绍流行技术,不但要求掌握会计学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求掌握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不但要求能操作与使用会计核算软件,更要求能维护会计核算软件或开发会计核算软件模块;专业课除了会计专业课程外,还另外增加有计算机方面专业基础课,数据结构,如:数据库管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语言、c汇编语言、计算机网络、实用工具软件等;对会计软件操作和计算机类课程,可以以拓宽应用基础,学习实际操作为主,让学生的知识面宽一点,形成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为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不断优化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一)从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转换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会计电算化教师要从自身做起,这样才能更好地组织、指导学生实践。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实践性极强,这就要求从事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教师不仅要具备系统、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有扎实、熟练的实际计算机操作技能和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管理技能。

会计电算化发展论文(7篇)-会计电算化论文-会计论文

会计电算化发展论文(7篇)-会计电算化论文-会计论文

会计电算化发展论文(7篇)-会计电算化论文-会计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第一篇: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运用状况分析一、某矿产销售有限公司会计电算化的背景及运用状况(一)会计电算化的背景某矿产销售有限公司以往在做会计工作时,是运用人工会计记账的方式,这种方式存在很多问题。

(1)人工会计记账需要财务人员根据公司销售情况计算大量的数据,并把原始凭证归类,再进行人工记账、登账,并做报表,加大工作的难度与强度,而且工作效率不高;(2)财务手工记账并没有统一的操作规范,因此导致工作上容易出错;(3)公司记账的内容比较繁多,工作任务重,而且公司的管理人员并不能及时的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严重影响了公司的管理。

公司针对以上三种情况,为了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负担,使企业的会计工作适应社会的发展,开始决定实行会计电算化。

(二)会计电算化的运用状况该公司在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时,首先要考虑会计电算化是否可行,是否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然后根据企业的经济环境与内部条件做具体的分析。

公司领导对会计电算化非常重视,因此该公司开始发展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并培养本公司的会计电算化人才。

(2)根据会计电算化的工作特点,财务部门为会计电算化做了系统的设置,具体为:系统管理员1人;系统操作员2人;系统维护员1人;系统审核员1人;会计管理员1人。

二、某矿产销售有限公司运用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常见的技术性问题公司财务人员用会计电算化做业务工作时,常常出现计算机运行速度慢、系统登录不顺畅等现象,导致会计工作不能按计划进行。

比如说在录入数据时,财务人员还没有保存录入的数据,计算机就出现死机的状态,导致之前录入的数据全部丢失,还需要重新开机重新录入,降低了工作效率,影响会计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问题系统管理员职责缺陷。

公司在推广会计电算化时,出现一系列问题,比较突出的是系统管理员由会计主管来担任,而会计主管又不熟悉计算机的相关技术,假如计算机软件出现问题,会计主管不能解决,只能找专业的电脑技术人员来解决。

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探

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探

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探导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会计电算化已成为现代会计的必备技能之一。

而在高职院校中,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和挑战。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高职院校需要对会计电算化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培养适应现代会计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1. 教学内容单一。

传统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软件使用的基础上,忽略了会计原理与实践的结合,无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 教学方法传统。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示范为主,缺乏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缺乏实际应用能力。

3. 教学资源不足。

由于教学资源匮乏,学生往往只能通过课堂教学来学习会计电算化知识,无法得到更广泛的实践机会。

1. 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

通过教学改革,使学生不仅具备会计电算化软件操作能力,更能够将会计原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 以实践教学为重点。

通过提供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应用会计电算化知识。

3. 以信息技术为支持。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课程教学的效果和效率,增强学生对会计电算化的学习兴趣。

1. 优化课程设置。

调整会计电算化课程设置,增加会计原理与实践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会计知识和技能。

2. 引入案例教学。

通过引入实际案例,将会计电算化课程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4. 创新教学手段。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在线教学、虚拟实验等形式,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5. 加强师资建设。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素养,使其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和实践。

6. 加强评估与反馈。

建立有效的评估与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为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1. 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教学改革,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会计电算化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2. 适应社会需求。

教学改革能够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会计的需要,提高就业竞争力。

3. 推动学科发展。

《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

《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

《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会计电算化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会计电算化人才,对《会计电算化》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会计电算化》教学现状1、教学内容陈旧当前,部分《会计电算化》教材内容更新不及时,无法跟上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快速发展和企业实际应用的需求。

教学中仍侧重于基础理论和简单操作的讲解,对于一些新的功能模块和行业应用案例涉及较少。

2、教学方法单一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法,以教师演示、学生模仿操作为主。

这种教学方法缺乏互动性和创新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目前很多学校的实践教学环节存在诸多问题。

例如,实践教学课时不足,实践设备和软件更新滞后,实践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业务脱节等,导致学生在毕业后难以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4、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由于会计电算化涉及到会计和计算机两个领域的知识,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

但目前很多教师要么是会计专业出身,对计算机技术了解不够;要么是计算机专业出身,对会计知识掌握不深。

此外,部分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联系不紧密。

二、《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1、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随着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广泛应用,企业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不仅要求他们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操作技能,还要求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和管理能力。

因此,对《会计电算化》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有助于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2、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环节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3、促进学科发展会计电算化作为会计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教学改革有助于推动学科的发展和完善,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探索论文

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探索论文

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探索论文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探索论文随着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与信息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加快会计电算化建设已成为我国会计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就高职院校如何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和内容、加大实践性教学投资力度、重视案例教学、提高专业教师实践技能等方面对会计电算化教学进行探讨。

一、会计电算化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一)会计电算化专业与非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设置的差异。

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课程设置与非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设置是有差异的。

在会计学学科中,一般财经院校仍分为会计电算化专业与财务会计、审计等非会计电算化专业。

专业不同,要求和侧重点就有所偏重与区别,对于会计电算化专业,不但要求掌握会计学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求掌握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不但要求能操作与使用会计核算软件,更要求能维护会计核算软件或开发会计核算软件模块,因此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和课时安排上应有所不同。

对于非会计电算化专业,其专业课一般有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统计学、国家税收、国际会计、会计电算化、会计核算软件操作与应用等;而会计电算化专业,其专业课除有上述非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外,还应另外增设计算机方面专业课程,如:数据结构、数据库管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C语言、计算机网络、实用工具软件等,课时安排较多,教学要求较高。

(二)会计电算化理论课与实践课教学内容。

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学内容,可以分为理论课与实践课两方面。

理论课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

按教学大纲要求,对会计与会计电算化的有关基本概念、会计核算原理、方法、会计核算制度与法规、会计核算软件的特点与功能结构、会计核算软件的开发方法与开发过程、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与措施、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与审计等内容进行教学。

然而,在目前的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学生从事的主要是理论学习和简单的上机实验,课程考察也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其结果虽然学生通过了专业课程学习,但缺乏实际操作技能,到工作单位后适应不了工作需求。

会计电算化毕业论文

会计电算化毕业论文

会计电算化毕业论文关于会计电算化毕业论文(通用8篇)关于会计电算化毕业论文(通用8篇)一、前言目前,财务管理工作是决定很多领域经济运行质量的重要工作,随着社会各界对电算化会计工作认识的增强,很多领域都使用电算化技术进行了财务管理工作的优化处理,并将电算化作为提升会计工作质量的重要方法。

二、会计电算化的意义1.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程度目前,很多财务管理工作在缺乏规范性制度保障的情况下,在透明度方面存在较大的欠缺,使得很多的财务管理工作难以在规范化建设方面具备较强的能力。

此外,在很多财务管理工作的设计依然依靠行政性体制的运行特点加以设计,非常需要通过会计电算化的方式进行规范程度的提升。

将会计电算化的模式和技术引入会计工作领域,可以使会计工作在运行的过程中得到规范性程度的有效提升,并且使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有效的应对管理模式的优化。

财务管理工作规范程度的提升还能使工作人员有效的避免受到人为因素的不利影响,使很多的人情问题可以使用电算化技术的运行特点进行规避,避免财务管理人员出现人情和业务难以兼顾的尴尬局面。

2.提升财务管理制度的落实质量财务管理工作的落实即需要依靠会计业务的效率,也需要保证全部的会计工作都能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得到制度的优化,使财务管理业务可以凭借技术优势提升实践价值。

此外,要结合当前计算机体系运行过程中的技术特点,对所有的记账体系和转账体系进行完整的分析,使全部的管理性质的业务都能在财务管理制度的有效带动下进行管理业务的完善,提升会计工作的整体价值。

三、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1.工作人员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存在不足目前,很多会计人员在执行业务的过程中,并没有对电算化工作进行完整的学习,使得很多会计电算化领域的最新理念和技术不能在电算化工作的执行过程中得到完整的贯彻。

造成很多的新型电算化工作并没有在会计团队内部得到完整的执行。

还有一些会计工作团队的老员工对传统的会计工作技艺具备很强的自豪感,并不希望会计工作在技术层面被更新的体系模式所取代,最终导致很多的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推进难以在财务管理团队内部获得较为完整的支持。

基于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基于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基于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专业必修的一门课程,它是财会信息化的基础,是会计信息系统的支撑。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一直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关注,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会计电算化课程也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适应社会需求和专业发展。

本文将围绕基于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展开探讨,探究如何更好地推进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

一、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现状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现状是需要我们首先深入了解的。

目前,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会计软件的操作和会计信息系统的理论知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内容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需求,这也意味着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需要改革和创新。

教学方法也是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现状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理论为主,实践相对薄弱,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导致学生在毕业后很难熟练运用会计软件进行实际工作。

教学方法也需要进行改革,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基于当前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现状,我们可以看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滞后已经不适应当下的社会需求和专业发展。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是刻不容缓的。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会计电算化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增加信息技术的最新知识。

当前就业市场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也是适应专业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在推进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探索。

教学内容方面,可以增加信息技术的最新知识,如大数据、云计算等,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最新的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化水平。

也可以增加与实际工作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方法方面,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实验教学等方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财务工作中会计电算化论文-会计电算化论文-会计论文

财务工作中会计电算化论文-会计电算化论文-会计论文

财务工作中会计电算化论文-会计电算化论文-会计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会计电算化对核算工作的影响会计电算化的推行对核算工作的影响是最为巨大的,第一,它能够提高核算速度。

在传统的医院核算工作中由于每一笔业务都需要进行填写收付凭证,再交由出纳统一登记、审核后再进行核算。

这其中不仅环节极多、工作量大、耗时长,还极容易出错,由于医院制度规定,每个月末、季末、年末还需要进行对账,导致核算人员的工作量很大。

但会计电算化则极大的简便了这些过程,只需要通过信息输入就能完成收付凭证,审核、核算、对账等工作也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方便又快捷的完成,并且准确率高,操作简便,极大的减免了核算人员的劳动量。

第二,它能够有效提高核算的准确性。

由于传统的核算方法需要涉及大量的明细账面,繁琐的工作中容易导致工作人员出现错漏,引起整个账务出现误差,发现问题后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寻找错漏点,才能完成对账面工作的改正,而会计电算化则极大的避免了此类问题,只要保证信息输入时的准确性,在最终核算中是不会出现差错问题的,极大的提高了核算的准确性。

第三,会计电算化改变了传统的账务处理模式。

会计电算化对账务处理的步骤主要分为信息输入、信息处理与信息输出,一般只要保证输入的准确性计算机便能通过相应的程序设置完成记录、对账、转账、审核、分析等一些列的工作,相比传统的手工记账模式,不仅极大的提高了账务工作的效率和速度,还实现了相对自动化的管理模式,是账务工作变得更加简单便捷。

第四,对的影响。

会计信息是医院财务中最重要的历史资料,在传统的会计管理中,单是装订和整理就已经需要花费相当的人力和财力,更何况还需要一定的空间和环境条件对其进行存储和管理,增加了医院的成本支出,但会计电算化则节省了这部分开支,只需要对会计进行信息输入就可以将其存储到相应的虚拟空间当中,方便保管,并且实效强,为避免因系统损坏或硬件设备出现问题导致文件损坏,还可以将存储的进行磁盘复制,分开保管,增强起安全系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会计电算化论文-会计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会计电算化是一门高度复合的课程,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对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

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目标转变为培养学生具备ERP管理理念以及ERP软件操作技能。

目前,高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面临着诸多问题,实施教学改革,将先进的技术理念与课程教学相融合,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实现教学目标尤为重要。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ERP 教学改革0引言随着信息技术化的不断发展,ERP作为一种新型的企业管理理念和软件系统在企业得到了全面的推广和应用。

新的市场环境对于会计人才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型会计人才需具备ERP企业管理理念以及ERP软件操作技能。

市场需求的转变给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

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复合程度日益增加,如何使不断更新的技术理念和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方法相融合,如何改进传统只注重软件操作的教学方式,如何使学生能够理解ERP企业管理理念、熟练地操作ERP软件则显得尤为重要。

1会计电算化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1与其他课程缺乏必要联系会计电算化是一门高度复合的课程,涉及了财务会计、审计学等重要学科,而ERP软件的兴起与广泛运用,进一步增加了会计电算化的复合程度。

传统的会计电算化课程,只培养注重学生对于财务软件的操作能力。

在新环境下,会计电算化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ERP企业管理理念以及ERP软件操作能力。

ERP软件与传统的财务软件的区别在于ERP软件是一个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全面反映了企业经营管理过程,其对于财会人才的操作能力不再局限于财务层面,还涉及企业供、产、销等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参与。

会计电算化课程也因此涉及管理学、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等学科。

现阶段,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缺少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例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专业课程一般都是基于手工做账环境,与信息技术环境下快速发展的ERP软件产生断层,这使得学生在学习电算化课程时难以把学到的基础知识和ERP软件融会贯通,在操作软件时只是硬性地记住了操作步骤,并不理解这么做的意义。

再如,在会计电算化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忙于完成供应链管理模块的操作,缺少对于管理会计所学供应链管理理论的联系与思考。

1.2师资队伍薄弱会计电算化是一门集理论性与实践性高度融合的课程,无疑对于授课老师有着更高的要求。

而会计电算化课程在许多高校被认为是最简单实验课程,在上,高校一般选择教学经验不丰富的年轻老师和非会计专业老师来教授。

这些老师一般缺乏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和ERP 软件在企业财务管理的实践经验,只是照本宣科,严重影响了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1.3教学方式单一传统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主要以先讲后练的教学方式为主。

教师在讲授过程多只是对于操作步骤进行演示、讲解,然后学生重复老师的操作。

如此一来,教学方式的单一,极大地削弱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并且,学生容易一味追求快速完成实验,无顾实验操作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流程,实验一出错即呼叫老师帮忙,最终导致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

1.4考核形式不科学现如今,许多高校会计电算化课程依然采取期末成绩评定机制,即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

这种考核机制无疑忽略学生在平时课堂上实践操作过程的考核的重要性,使学生认为平时的学习和操作对于成绩影响不大,在课堂上缺乏学习积极性,只在期末考试前突击,考完就忘,并没有取得学习效果。

同时,部分高校对会计电算化课程依然采取笔试的考核方法,笔试更多注重考核理论知识,达不到电算化课程对于软件实操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

2教学改革具体措施2.1整合校内外会计实训课程资源,建设综合网络课堂在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中,通常由于教学课时以及实验室条件限制,学生们无法在课堂上操作所有模块的实验,从而导致学生技能训练强度不够,教学效果不理想。

建设网络课堂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网络课堂的建设不应只局限在会计电算化课程这一层面,在应当以全面培养学生ERP管理理念、提高学生会计信息化操作技能以宗旨,整合校内外会计实训课程资源,建设综合的会计实训网络课堂。

目前,各大本科院校为培养应用型财会人才,提高学生会计信息化操作技能,从多个方面去开展了教学工作。

首先,开设会计电算化课程以及ERP 沙盘模拟实训课程,并在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审计学等主修课程设置了实训环节。

其次,高校购买相关财务综合实践教学平台软件,将企业ERP管理搬进校园,在校内开展ERP实训项目。

最后,高校以讲座、授课、校外实习等多种形式联合校外资深企业人员开展会计实训活动。

这一系列的举措,目标都是致力于培养学生ERP管理理念、提高学生会计信息化操作技能。

而由于资源分散于不同的课程中,学生在做不同类型的实验时,无法有效地形成系统的企业ERP管理理念和实操流程。

有鉴于此,高校在建设综合会计实训网络课堂时应整合各类校内外会计实训资源。

通过资源的整合,一方面可以加强其他课程与会计电算化课程之间的联系,例如基础会计学中手工实训与会计电算化课程账务处理的联系、ERP沙盘摸拟实训课程与会计电算化课程采购、销售管理、供应链管理的联系等,另一方面,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个全面、系统的企业经营管理过程。

综合网络课堂的建设,首先可以将校内外会计实训资源按照课程分类,如会计电算化、ERP沙盘模拟实训、财务管理实训、审计实训等,其次按照专题分类,如账务处理模块、供应链模块等,最后设置综合实训模块,例如企业经营实战演练。

实训资源可以以多种形式展示给学生,例如视频、PPT演示、实验、案例、试题等。

此外,综合网络课堂可以开设讨论组、网上答疑功能为同学们学习问题提供解疑平台。

借助综合网络课堂,学生对于会计信息化操作技能不再局限于课堂,可以充分利用课下时间,强化会计信息化实训操作技能。

2.2改革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传统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方式是按照课堂讲授—演示教学—自主实验—指导实验四个步骤展开教学。

在传统教学方式下,学生在自主实验阶段对老师依赖程度大,无法发挥自主学习能力。

最明显的课堂表现就是课堂讲授以及演示教学阶段,学生参与程度低,兴趣缺乏。

在自主实险阶段,学生一昧追求快速完成实验,无顾实验操作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流程,实验一出错即呼叫老师帮忙解决。

在指导实验阶段,老师疲于帮学生解决最基本的操作问题,教学效果不理想。

由此可见,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趣味性和挑战性,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最重要的一点在于改变原有的教学相分离的模式,加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笔者认为教学方式的改革可以从引入先进的教学方法、改变实训模式、增加学生演示环节三个方面着手。

2.2.1引入先进的教学方法引入先进的教学方法,是会计电算化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途径。

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一门实训课程,教学方式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辅助者。

传统教学法已然无法满足会计电算化课程要求。

会计电算化课程可引入“任务驱动法”与“设错教学法”,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先进教学方法。

其特点在于将填鸭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强调多维互动教学,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在任务驱动下,根据自己所学理论知识提出方案、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实施“任务驱动法”,一方面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增强对实训操作原理的理解与认识。

“任务驱动法”具体实施步骤可以分为三步,第一步,教师设计任务,例如凭证管理功能,可以设计三个子任务,填制凭证任务,审核凭证任务,修改凭证任务;第二步,学生完成任务,学生可以完成,或者以团队形式完成任务;第三步,教师评价,评价学生完成当前任务的综合情况,并总结学生在实训中的理论认知错误以及实操错误。

“设错教学法”是相对无错教学方式而言的。

在“设错教学法”中,由教师预先设置错误,通过让学生纠错,来实现对知识传授与操作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设错教学法”下必须自己去分析错误发生的原因,找出错误纠正的方法,并且通过相关操作解决错误。

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便充分调动起来。

“设错教学法”与“任务驱动法”虽原理不同,但都旨在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加深学生对于实训操作原理的理解与认识。

2.2.2改变实训模式现阶段会计电算化课程实训模式仍以“一人一个账套”操作为主。

一人一个账套操作的实训模式,其优点在于,由学生单独完成建账、账务处理、报表的生成等所有操作事项,学生能够快速地对实训各个环节的流程有清晰、整体的认识。

然而,一人一个账套操作的实训模式,所有岗位的工作都由学生一人包办,容易使学生对岗位职责认识混乱,缺乏对不同岗位的操作权限认识。

此外,由于学生同时扮演多个角色,学生在实操过程中处理操作错误十分便捷,容易使学生忽视操作的正确性以及审核环节的重要性。

在正常的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员工的岗位职责有限,每一个岗位都有其操作权限。

例如,出纳其操作就无法填制凭证,编制报表等。

有鉴于此,会计电算化课程实训模式应在“一人一个账套”操作模式基础上增加“团队实训”模式,即多人一组协同完成实训模式。

例如,三人一组,共享一个账套,分别担任出纳、会计、账套主管。

在完成实训后,进行轮岗,学生依次体验其他岗位的操作内容。

团队实训模式,在克服了原有实训模式缺点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2.2.3增加学生演示环节在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增加学生演示环节,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程度的方法。

教师可以在每一个实训模块结束后,设置综合实训练习,并由学生演示。

利用学生演示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在学生演示环节,教师的主导地位体现在练习的设置、学生演示错误的纠正,以及对学生的肯定与鼓励。

2.3强化校企合作,加强双师队伍的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基础。

会计电算化课程与其他课程对于教师的要求有所不同。

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一门高度复合的课程,教授会计电算化的教师不仅需要计算机理论基础、财务理论与实务基础,还应具备丰富的企业经营管理理论知识与实务经验。

目前,高校的电算化教师,较少具备企业工作经验。

为应对严峻的师资现状,笔者认为高校应强化校企合作,加强双师队伍建设。

具体实施措施可有如下几种:第一,邀请资深企业财务人员、财务软件公司高级培训人员开设讲座,面对面解决同学们会计实训难题。

第二,让校内青年教师与企业的财务人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安排青年教师入企业学习。

第三,在招聘教师环节,将企业实干经验作为录用会计电算化教师的重要标准。

2.4有效利用教辅工具,建立多维度的考核体系有效的考核是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途径,也是检测学生学习程度的重要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