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实虚词知识填写
廉颇蔺相如知识点归纳
介词) 被,受 (介词) 动词) 接见 (动词)
顾
•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回头 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顾吾念之 顾吾念之 •不如因而厚遇之 不如因而厚遇之
只不过
因
由此, 由此,趁此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通过、经由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通过、
二、一词多义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使……承担(使动) 均之二策, 均之二策 承担( 承担 使动) •秦贪,负其强 秦贪, 秦贪 负
凭借(动词) 仗着 凭借(动词)
•相如度春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违背(动词) 相如度春王虽斋, 相如度春王虽斋 违背(动词)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对不起 辜负(动词)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辜负(动词)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背着(动词) 廉颇闻之, 廉颇闻之 背着(动词)
• 以勇气闻于诸侯 •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以
凭借(介词) 凭借(介词) 用(介词) 介词)
• 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来,用来,表目的(连词) 用来,表目的(连词) •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把(连词) 连词)
•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因为(连词) 因为(连词)
•引赵使者蔺相如 引赵使者蔺相如 •左右欲引相如去 左右欲引相如去 引 •相如引车避匿 相如引车避匿
《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 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 • • • • • • • • • 可予不。 “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拜送书于庭。 “庭”通“廷”,朝廷,国君听政的朝堂。 召有司案图。 “案”通“按”,察看。 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缪”通“穆”。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孰”通“熟”,仔细。
向人敬酒或献礼(名作动) 向人敬酒或献礼(名作动)
《廉颇蔺相如列传》文言文知识整理归纳
廉颇蔺相如列传一。
通假字1。
可予不. “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2. 拜送书于庭。
“庭"通“廷”,朝廷,国君听政的朝堂.3. 召有司案图。
“案"通“按",审查、察看.4.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5.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孰”通“熟",仔细。
6。
为一击缻。
“缻”通“缶”,盛酒浆的瓦器。
7. 奉璧西入秦。
“奉”通“捧”,用手托二、一词多义1、负①秦贪,负其强。
(依仗,凭借)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辜负,对不起)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使……承担)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背着)2、使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
(派)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③乃使其从者衣褐。
(让)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
(使臣)3、引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②左右欲引相如去.(拉)③相如引车避匿。
(牵,拉;这里引申为调转)4、徒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5、幸①大王亦幸赦臣。
(幸好,)②而君幸于赵王。
(宠幸)③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侥幸)6、见①徒见欺(介词,被,受)②大王见臣列观(动词,接见)7、舍①舍相如广成传舍(名作动,安置住宿)②舍相如广成传舍(传舍:招待宾客的馆舍)8、因①不如因而厚遇之(由此,趁此)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经由)③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继续、接着)④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于是)9、闻①以勇气闻于诸侯(闻名)②寡人窃闻赵王好音(听说)10、从①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跟从)②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三、古今异义词⑴拜为上卿拜:古义指授予官职;任命。
今义指下跪叩头;祝贺⑵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患:古义指忧虑,担心.今义指害病;灾祸⑶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寿:古义指向人献物以祝人长寿.今义指年岁,生命;生日⑷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去:古义指离开.今义指去除或者到某地。
《廉颇蔺相如列传》文言实词训练归纳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复习《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汇总(学生用)学习目标:1在再次研读读原文的基础上,能够熟练地掌握此文中主要的实虚词、通假字、实词活用、文言句式等知识点;2 在再次研读读原文的基础上,能够熟练、准确地翻译原文中的句子,做到“信、达、雅”;3 对原文的习作技巧、思想内容作更加深入的理解;4 通过上述内容的复习巩固,促进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升。
5在再次研读读原文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汇总一实词。
结合具体语境,把加下划线的词语的意思写在相应的括号里。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2蔺相如者,赵人也。
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3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4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5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
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6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
7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8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9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10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重要实词虚词句式古今异义
廉颇蔺相如列传重要实词⑴.负①秦贪,负其强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⑵.使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③乃使其从者衣褐④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⑶.引①引赵使者蔺相如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③相如引车避匿⑷.幸①而君幸赦臣②而君幸于赵王⑸.徒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⑹.顾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②顾吾念之③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④三顾臣于草庐之中⑹.今①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②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7).必①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②其势必不敢留君①依仗,凭借②辜负,对不起③违背④使……承担⑤背着①派②出使③让④使臣①延请②拉③牵,拉,引申为掉转①幸好,侥幸②宠幸①白白地②只,只不过①回头②只是,只不过③难道……吗④拜访①现今,现在②如果,假如①如果,假如②必定,一定古今异义⑴拜为上卿(授予官职)⑵即患秦兵之来(忧虑,担心)⑶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向人敬酒或献礼)⑷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的原因)(近亲及姻亲)⑸请指示王(指给……看)⑹于是相如前进缶(上前进献)⑺宣言曰:吾见相职必辱之(扬言,到处说)⑻布衣之交(平民)⑼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信约)⑽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尊重,敬畏)文言虚词⑴.以①以勇气闻于诸侯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⑵.而①夫秦强而赵弱②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③不如因而厚遇之④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⑶.因①相如因持璧却立②不如因而厚遇之③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⑷.之①伐齐,大破之②秦昭王闻之③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⑤公之视廉军孰与秦王①凭②用,拿③来,连词④用以,用来⑤因为①表并列②表转折③表承接④表转折/表假设①于是,就。
②趁机③通过,经由①指代齐国②这件事③我④这⑤主谓间⑸.于①以勇气闻于诸侯②而君幸于赵王③故燕王欲结于君④强秦不敢加兵于赵者⑤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通假字⑴可与不⑵臣愿奉璧往使⑶拜书送于庭⑷召有司案图⑸秦自缪公以来⑹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⑺请奏盆缻秦王词类活用(名词→动词)①舍相如广成传(安置住宿)②左右欲刃相如(用刀杀)③乃使从者衣褐,怀其璧(穿;怀揣)④相如前进缶(走上前)(名词→状语)①而相如廷斥之(在朝廷上)②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从小路)③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向西)④怒发上冲冠(向上)(形容词→动词)①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尊重)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宽待)(使动用法)①臣请完璧归赵(使…完好无缺)②秦王恐其破璧(使…破碎)③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④毕礼而归之(使…完毕;使…回去)⑤大王必欲急臣(使…急,逼迫)(意动用法)①且庸人尚羞之(以…为羞耻)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以…为先;以…为后)①在②表被动,被③与,跟④对⑤对于⑴不,通“否”。
《廉颇蔺相如列传》重点实词、虚词_2
课 堂 检 测 :
• • • • • • • • • • • •
礼节甚倨 臣乃敢上璧 舍相如广成传 决负约不偿城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间至赵矣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拜相如为上大夫 使不辱于诸侯 会于西河外渑池 设九宾于廷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第七、八、九段:
• 使不辱于诸侯(于:表被动,翻译:出使 能不被诸侯的欺辱。) • 拜相如为上大夫 • 明年,复攻赵。 • 会于西河外渑池(句式特点)
• • • • • • •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徒以吾两人在也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颈之交
第 九 、 十 、 十 一 段
:
• • • • • • • •
与王诀曰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王许之 寡人窃闻赵王好音 于是相如前进缻 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第 十 二 段 :
• • • • • • • • • •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且相如素贱人,吾羞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已而相如出 相如引车避匿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且庸人尚羞之 臣等不肖,请辞去 蔺相如固止之
第 五 段
• • • • • • • •
秦王恐其破其璧。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 设九宾于廷(什么句式结构) 臣乃敢上璧 舍相如广成传 决负约不偿城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文言句式特点) 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壁
第 六 、 七 、 八 段
• • • • • • •
引赵使者蔺相如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间至赵矣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而绝秦、赵之欢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文言文《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总结
文言文《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总结《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梳理一、《廉颇蔺相如列传》通假字①可与不。
“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②臣愿奉璧西入秦。
“奉”通“捧”,用手托。
③拜送书于庭。
“庭”通“廷”,朝廷。
④如有司案图。
“案”通“按”,察看。
⑤设九宾礼于廷。
“宾”通“傧”,古代指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的人。
⑥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缪”通“穆”。
⑦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孰”通“熟”,仔细。
⑧请奉盆缶。
“奉”通“捧”,托、举。
二、《廉颇蔺相如列传》一词多义负①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使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③乃使其从者衣褐(让)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引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②左右欲引相如去(拉)③相如引车避匿(牵,拉;这里引申为调转) 徒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②而蔺相如使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幸①大王亦幸赦臣(幸好,侥幸)②而君幸于赵王(宠幸)以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凭)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连词)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以,用来)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因为) 三、《廉颇蔺相如列传》古今异义(在此只列出古义)①拜为上卿(授予官职)②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忧虑,担心)③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向人敬酒或献礼)④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离开)(近亲及姻亲)⑤请指示王(指给……看)⑥于是相如前进缶(上前进献)⑦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扬言,到处说)⑧布衣之交(平民)四、《廉颇蔺相如列传》词类活用a.名词作动词:①舍相如广成传舍(安置住宿)②左右欲刃相如(用刀杀)③乃使从者衣褐(穿)b.名词作状语:①而相如庭斥之(通“廷”,在朝廷上)②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从小路)c.使动用法:①完璧归赵(使……完整)②秦王恐其破璧(使……破碎)③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④毕礼而归之(使……回去)d.意动用法:①且庸人尚羞之(以……为羞耻)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以……为先;以……为后)e.形容词作动词:①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尊重)②不知宽之至此也(宽待)五、《廉颇蔺相如列传》特殊句式a.判断句: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②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③我为赵将b.被动句:①而君幸于赵王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c.倒装句:①宾语前置:何以知之②定语后置:求人可使报秦者③介宾短语后置:拜送书于廷。
《廉颇蔺相如列传文言文知识梳理 《廉颇蔺相如列传》文言文知识归纳》
《廉颇蔺相如列传文言文知识梳理《廉颇蔺相如列传》文言文知识归纳》廉颇蔺相如列传,出自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生动刻画了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赵惠文王等一批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他们或耿直或忠厚,或鲁莽或机智,形象鲜明生动,令人叹服。
下面是整理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文言文知识梳理,一起来看看吧。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1.指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
(1)臣愿奉璧往使通,(2)召有司案图通,(3)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4)拜送书于庭通,(5)可予不通,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窃计欲亡走燕(2)使人遗赵王书(3)曲在赵(4)均之二策(5)臣请完璧归赵(6)相如奉璧奏秦王(7)礼节甚倨(8)不如因而厚遇之(9)左右欲刃相如(10)于是秦王不怿(11)位在廉颇之右(12)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璧有瑕,请指示王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个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2)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向前行动或发展。
(3)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国家、政党或团体)对重大问题公开表示意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
(4)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4.解释下列多义词。
(1)负①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______________②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______________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______________④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______________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______________(2)引①引赵使者蔺相如______________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______________③相如引车避匿______________(3)顾①相如顾召赵御史______________②顾吾念之______________③顾野有麦场______________④三顾臣于草庐之中______________5.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廉颇蔺相如列传实词虚词
(四)用“被”表被动
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 2、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五人墓碑 记》)
3、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 怀古》)
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即通过句中动词本身,在意念上形 成被动,有人称为意念上的被动。这类被动句要根据语境 ,揣摸从上下文意做出判定。例如: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背着)
复学检测•实词
徒(120个第84个)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 ②徒以吾两人在也( ) ③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
复学检测•实词
徒(120个第84个)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 ②徒以吾两人在也(只,只不过) ③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一类人)
复学检测•实词
幸(120个实词第96个) ①大王亦幸赦臣 ( ) ②而君幸于赵王 ( ) ③则幸得脱矣 ( ) ④缦丽远视而望幸焉( )
复学检测•实词
幸(120个实词第96个) ①大王亦幸赦臣 (幸好,幸而) ②而君幸于赵王 (宠幸) ③则幸得脱矣 (侥幸) ④缦丽远视而望幸焉(皇帝到某处)
精讲助学答案
结构类型
翻
2. 见+动词+于+名词 被+名词+动词
3. 动词+于+名词 被+名词+动词
精讲助学答案
结构类型
翻译方式
1. 见+动词
被+动词
2. 见+动词+于+名词
被+名词+动词
3. 动词+于+名词
廉颇蔺相如列传全文知识点
廉颇蔺相如列传全文知识点一、文学常识。
1. 作者。
二、通假字。
1. “可予不”中的“不”通“否”。
2. “臣愿奉璧往使”中的“奉”通“捧”,捧着。
3. “拜送书于庭”中的“庭”通“廷”,朝廷。
4. “召有司案图”中的“案”通“按”,审察、察看。
5.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中的“缪”通“穆”。
6.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中的“孰”通“熟”,仔细。
三、古今异义。
1. 指示。
- 古义:指给人看。
如“璧有瑕,请指示王”。
- 今义: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个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2. 前进。
- 古义:走上前进献。
如“于是相如前进缶”。
- 今义:向前行动或发展。
3. 宣言。
- 古义:扬言,到处说。
如“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 今义:国家、政党、团体或领导人对重大问题公开表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
4. 左右。
- 古义:身边的侍从。
如“左右欲刃相如”。
- 今义:方位词,左和右两方面;支配,操纵。
5. 布衣。
- 古义:平民。
如“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 今义:布做的衣服。
四、一词多义。
1. 负。
- “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
-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 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2. 使。
-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遣。
- “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
- “乃使其从者衣褐”,让。
- ④“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使者。
3. 引。
- “引赵使者蔺相如”,延请。
-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拉。
- “相如引车避匿”,牵、拉,这里引申为调转。
4. 徒。
-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
-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不过。
5. 幸。
- “而君幸于赵王”,宠幸。
- “则幸得脱矣”,侥幸。
- “大王亦幸赦臣”,幸好、幸而。
五、词类活用。
1. 名词作动词。
- “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总结
一、通假字1.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质”通“锧”,砧板。
2.可予不。
“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3.臣愿奉璧西入秦。
“奉”通“捧”,用双手托着。
4.拜送书于庭。
“庭”通“廷”,朝廷,国君听政的朝堂。
5.召有司案图。
“案”通“按”,审查、察看。
6.设九宾礼于廷。
“宾”通“傧”,古代指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的人。
7.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缪”通“穆”。
8.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孰”通“熟”,仔细。
9.为一击缶。
“缶”通“缻”,盛酒浆的瓦器,秦人敲打盆缻作为唱歌时的节拍。
二、一词多义负①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使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③乃使其从者衣褐(让)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引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宴请)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拉)③相如引车避匿(牵,拉;这里引申为调转)④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拉引)徒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徒以吾两人在也(只,只不过)幸①大王亦幸赦臣(幸好,幸而)②而君幸于赵王(被...宠幸)③则幸得脱矣 (侥幸)以①以勇气闻于诸侯;今以秦之强先割十五都予赵(凭借)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连词)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以,用来)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徒以吾两人在也(因为)⑥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连词,连接“传”与“示”)⑦赵王以为贤大夫(把……)欢①逆强秦之欢 (欢心)②绝秦赵之欢(交情)顾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回头)②顾吾念之 (只是) 因因①相如因持璧却立 (于是就)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③不如因而厚遇之(趁此,由此)④秦王因曰(于是就)蒙故业因遗策沿袭于以勇气闻于诸侯在而君幸于赵王被故燕王欲结于君于,和强秦不敢加兵于赵者对,向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对于之伐齐,大破之代词,代指齐国秦昭王闻之代词,代这件事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代词,这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我传①廉颇蔺相如列传(一种文体)②舍相如广成传(传舍,宾馆)③传以示美人及左右(传递)④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传颂)书(1)拜书送于庭----国书(2)秦御史前书曰---写乃(1)今君乃亡赵走燕-----却,竟然(2)臣乃敢上璧------才(3)乃使其从者衣褐----就三、古今异义①拜为上卿(拜:古义指授予官职;任命。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复习归纳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复习归纳一、文学常识积累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间的历史。
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表10篇,书8篇,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通假字1、肉袒伏斧质:同“锧”,承斧的砧〔zhēn〕板。
2、可予不:同“否”。
3、拜送书于庭:同“廷”,朝堂。
4、召有司案图:同“按”5、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同“佯”,假装。
6、设九宾:同“傧”。
7、秦自缪公以来:同“穆”。
8、孰计议之:同“熟”,仔细。
9、盆缻:同“缶”。
四、重点虚词1、而A表并列:①夫赵强而燕弱②秦强而赵弱B表递进:①而君幸于赵王C反而:①而束君归赵矣D表转折: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②而绝秦赵之欢③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④而位居我上⑤而君畏匿之⑥而相如廷叱之E表假设:①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②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F表承接:①城入赵而璧留秦②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③不如因此厚遇之④毕礼而归之⑤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⑥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G表修饰:①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2、之A的:①赵之良将也②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④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⑤而绝秦赵之欢⑥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⑦度道里会遇之礼毕⑧五步之内B取独:①即患秦兵之来②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C代词:①大破之〔代指齐军〕②秦昭王闻之〔这件事〕③均之二策〔这〕④传之美人〔代指和氏璧〕⑤秦王度之〔这件事〕⑥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这件事〕⑦不如因此厚遇之〔代指蔺相如〕⑧毕礼而归之〔代指蔺相如〕⑨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代指自己〕⑩而君畏匿之〔代指廉颇〕D凑足音节:①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3、因A通过: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B趁机:①不如因此厚遇之②因跪请秦王C于是,就:①相如因持璧却立②秦王因曰4、乃A却,竟然:①今君乃亡赵走燕B于是,就:①乃前曰②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③乃辞谢固请④乃谓秦王曰⑤乃使其从者衣褐⑥乃设九宾礼于庭C才:①臣乃敢上璧5且A况且,再说,表递进:①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②且秦强而赵弱③且相如素____B表并列:①示赵弱且怯也C表假设:①且庸人尚羞之6以A凭借:①以勇气闻于诸侯②何以知之③君何以知燕王④以此知之⑤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⑥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⑦夫以秦王之威B用,拿,把: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②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③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④传以示美人及左右⑤以空言求璧⑥欲以击柱⑦特以诈佯为予赵城⑧以【之】为⑨秦亦不以城予赵⑩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⑾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⑿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C连词,表目的,来:①宁许以负秦曲②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③以戏弄臣④以绝秦望⑤以相娱乐⑥赵亦盛设兵以待秦D因为:①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②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③以相如功大④徒以吾两人在也⑤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7于A介词,在:①以勇气闻于诸侯②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③设九宾于廷④乃设九宾礼于庭⑤会于西河外渑池B介词,和:①故燕王欲结于君C表被动:①而君幸于赵王②使不辱于诸侯D介词,到:①拜送书于庭②归璧于赵E: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固定句式:见……于……,表被动〕F介词,引入对象:①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②终不能加胜于赵③况于将相乎④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五、一词多义1、负①宁许以负秦曲:使……承当②秦贪,负其强:倚仗③决负约不偿城:违犯④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2、顾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回头②顾吾念之:只不过3、幸①而君幸于赵王:宠幸②那么幸得脱:幸运③大王亦幸赦臣:幸好4、引①引赵使者蔺相如:接见,延请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拉③相如引车避匿:拉,这里引申为调转5、徒①徒见欺:白白地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徒慕君之高义也、徒以吾两人在也:只是6、孰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谁,哪一个②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同“熟”,仔细7、传zhuàn①廉颇蔺相如列传:一种文体②舍相如广成传:传舍,宾馆chuán③传以示美人及左右:传递④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传颂8、闻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出名②寡人窃闻赵王好音:听说9、从①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相如从:跟从②臣从其计:听从10、欢①逆强秦之欢:欢心②绝秦赵之欢:友好,交好11、必①其势必不敢留君:一定②王必无人、大王必欲急臣:假如六、成语积累1、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送回赵国。
《廉颇蔺相如列传》细知识点
《廉颇蔺相如列传》整理<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通假字1、可予不。
“不”通“否”2、臣愿奉璧西入秦。
“奉”通“捧”,捧着。
3、拜送书于庭。
“庭”通“廷”,朝廷,国君听政的朝堂。
4、召有司案图。
“案”通“按”,察看。
5、设九宾礼于廷。
“宾”通“傧”,古代指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的人。
6、秦自缪公以来。
“缪”通“穆”。
7、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孰”通“熟”,仔细。
8、请奉盆缻秦王。
“缻”通“缶”,盛酒浆的瓦器。
二、一词多义负①秦贪,负其强 ( 依仗,凭借 )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辜负,对不起 ) ③决负约不偿城(违背)④宁许以负秦曲(使动,使承担)⑤肉袒负荆(背着)使①使人遗赵王书(派)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③乃使其从者衣褐(让)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引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延请)②左右欲引相如去(拉)③相如引车避匿(调转)徒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幸①大王亦幸赦臣(幸好,侥幸)②而君幸于赵王(宠幸)③则幸得脱矣(幸亏 )以① 以勇气闻于诸侯(介,凭借)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介,用)③ 以此知之,故欲往。
(介,凭借)④ 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壁。
(介,用)⑤宁许以负秦曲。
(连,用来)⑥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连词)⑦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以,用来)⑧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把)欢①逆强秦之欢 (欢心 )②绝秦赵之欢 (交情 )顾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回头 )②顾吾念之(但是 )必①其势必不敢留君(一定,必然 )②王必无人 (如果 )因①相如因持璧却立(趁机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 )三、古今异义①窃计欲亡走燕。
“走”:跑。
②请指示王。
“指示”:指点给看。
③ 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明年”:第二年。
④于是相如前进缶。
“前进”:走向前进献。
⑤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宣言”:扬言。
四、词类活用㈠意动1 、吾羞(以为羞)2 、且庸人尚羞之(以为羞)3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以为先;以为后)㈡使动1、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2、臣请完璧归赵(使完整;使归)3、秦王恐其破璧(使破)4、归璧于赵(使归)5、而绝秦赵之欢(使断绝)6、毕礼而归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虚实词及翻译
(×)
5 .不是非加不可的内容不要胡乱增添
例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译成: 找人可以出使秦国,没有找到 (× )
例如:其李将军之谓也? (2002年高考题)
译为:大概是李将军说的吧?
例如: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 译成:现在大王应该斋戒五天 ( ×)
3.该翻译的词要翻译出来
例如: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译成:蔺相如捧着那和氏璧斜眼看 着柱子,想要撞击柱子 (×)
4.该增添的内容要增添 有时为了文句符合现代汉语 习惯,必须增添一些内容。省略 句就更要把内容补充完整。
例如: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
(×)
④如:先帝不以臣卑鄙。 《பைடு நூலகம்师表》
译成:先帝(刘备)不认为我卑 鄙无耻。 (×)
1.不要把今义当古义
有的词语随着社会的发展,意义 已经变化了,有的词义消失,有的词 义扩大,有的词义缩小,有的词义 转移,有的词感情色彩发生变化, 有的名称说法改变。因此,要根据 原文的语境确定词义,切不可以今 义当古义。
文言文翻译的要求和方法
要求: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准确规范 方法: 通读全句,标注要点; 关注全文,准确理解; 按照词序,对应翻译; 调整全句,符合规范。
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 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 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 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 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 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 勇,可谓兼之矣!
司马迁:其处智勇,可
谓兼之矣!
高考考试说明 三、古代诗文阅读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理解 B ①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 在文中的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 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 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 省略和词类活用。 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 C 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 意思 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鉴赏评价 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廉颇蔺相如列传》文言知识解释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
()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相如者,赵人也。
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计.()
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
.......(句式:),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
王问:“何以知之
....?(句式:)”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
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
......
......?(句式:)’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
燕王会境上
.....(句式:),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
以.()此知之,故欲往。
’
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
....
结于君
...。
(句式:)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臣窃以为
..()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
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相如曰: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
请指示
..()王。
”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
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议不欲予秦璧。
臣以为
..()
布衣
..()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
可。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句式:)。
何者?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
..(),礼节甚倨.
..()也。
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
();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
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
诈佯为
..()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
宝也。
赵王恐,不敢不献。
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
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
.....(句式:),臣乃.()敢上.()璧。
”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
舍.()相如广成传。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
褐怀其.()璧,从径道
..()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相如至,谓秦王曰: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
..()者也。
臣诚.()恐见.()
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
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
唯.()大王与群臣熟.()计议之!”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
..()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明年
..(),复.()攻赵,杀二万人。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
.......(句式:)。
赵
..(),会于西河外渑池
王畏秦,欲毋行。
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
赵王遂行。
相如从.()。
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
..()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
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王许之。
遂与秦王会渑池。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赵王鼓.()瑟。
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
”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缻秦王,以.()相娱乐。
”秦王怒,不许。
于是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
秦王不肯击缻。
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
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
”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秦王
竟酒
..(),终不能加胜于赵。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既罢.(),归国。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
口舌
..()为.()劳.(),而.()位居我上。
且相如素.()贱人,吾羞,
不忍为之下。
”宣言
..()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相如闻,不肯与会。
相如每朝时,常称
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
已而
于是舍人相与
..()谏曰:“臣所以
..()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
”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
廉将军孰与
..()秦王?”曰:“不若也。
”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
之,强秦之所以
..()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而后.()私仇也。
”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翻译下列句子:
1、秦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译文:
2、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壁,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译文:
3、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译文:
4、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译文:
5、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译文:
6、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