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试题专题汇编3

合集下载

物理高考试题分类汇编

物理高考试题分类汇编

第一部分:16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一、直线运动一、选择题1. (全国新课标I 卷,21)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 t -图像如图所示。

已知两车在3t s =时并排行驶,则( )。

A. 在1s t =时,甲车在乙车后 B. 在0t =时,甲车在乙车前7.5m C. 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2s t =D. 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m【答案】BD【解析】根据v t -图,甲、乙都沿正方向运动。

3s t =时,甲、乙相遇,=30m/s v 甲,=25m/s v 乙,由位移和v t -图面积对应关系,0~3内的位移:1=330m=45m 2x ⨯⨯甲,()1=310+25m=52.5m 2x ⨯⨯乙。

故0t =时,甲乙相距1-=7.5m x x x ∆=乙甲,即甲在乙前方7.5m ,B 选项正确。

0~1内,1=110m=5m 2x '⨯⨯甲,()1=110+15m=12.5m 2x '⨯⨯乙,2=7.5m x x x 乙甲''∆=-,说明甲、乙第一次相遇。

A 、C 错误。

甲、乙两次相遇地点之间的距离为=45m 5m=40m x x x 甲甲'=--,所以D 选项正确。

2.(全国新课标II 卷,19)两实心小球甲和乙由同一种材料制成,甲球质量大于乙球质量.两球在空气中从静止开始下落,假设它们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与球的半径成正比,与球的速率无关.若它们下落相同的距离,则( )。

A .甲球用的时间比乙球长B .甲球末速度的大小大于乙球末速度的大小C .甲球加速度的大小小于乙球加速度的大小D .甲球克服阻力做的功大于乙球克服阻力做的功。

【答案】BD【解析】由已知可设f kR = ① 则受力分析得: F mg f =-合 ②F ma =合 ③343m R πρ=⋅ ④由①②③④得243k a g R πρ=-⋅ 由m m >甲乙 ρρ=甲乙 可知a a >甲乙 C 错 由v-t 图可知甲乙位移相同,则: v v >甲乙 B 对 t t <甲乙 A 错由功的定义可知 =W f x ⋅克服 x x =甲乙 f f >甲乙则W W >甲克服乙克服 D 对3.(全国新课标III 卷,16).一质点做速度逐渐增大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t 内位移为s ,动能变为原来的9倍。

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

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

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近年来,高考物理题一直是考生备战高考的关注焦点之一。

通过对历年高考物理真题进行分类汇编,可以更有效地了解高考物理试题的命题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以下将根据不同的知识点内容,对高考物理真题进行分类汇编,以供广大考生参考。

一、力学篇1. 动力学【例题】(2019年全国卷I)有一个人坐在滑雪板上下山。

下山过程中,人在滑雪板上受到的合外力$\overrightarrow F$始终垂直向下,大小与速度$v$成正比,滑雪板与雪的动摩擦系数为μ。

则该人下山的加速度$\vec a$大小为(忽略空气阻力)A. gμ/vB.μv²/gC.g/μD.g2. 载荷运动【例题】(2018年全国卷I)已知一竖直圆环的半径为R,使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圆环顶端沿着圆环无摩擦滚下,问小球到竖直圆环下端时,该小球对该竖直圆环的法向压强最大的地方对应角位置的正弦值是多少?A.1B.0C.0.5D.0.7071二、热学篇1. 热力学【例题】(2017年全国卷II)一个气体分子由进口某温度的一边以v速度随机运动,与另一边碰撞后从另一边以同样的v’速度运动,如果铁壁是用来改变速度运动方向的,则铁壁两侧分子气体及气体自由与铁壁的碰撞响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自由气体分子与铁壁的碰撞时间〉〉自由气体分子与铁壁碰撞时间B.气体内分子平均自由程大于气体内气体分子碰撞直径C.气体自由是快速的D.气体内分子平均自由程〈〈气体信息分子碰撞直径2. 热传导【例题】(2020年全国卷I)两个球体A和B,A的质量是B的3倍,半径的是B的1.5倍,A、B的质量密度相等且相等。

A、B的表面温度相等,问A、B也必须存在一定数值关系。

A.表面积比B.热导率比C.热传导速率比D.热容量比综上所述,通过对高考物理真题的分类汇编,考生们可以更好地把握高考物理考点,有效提高备考效率,迎接高考挑战。

希望考生们能够认真总结历年真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取得优异成绩。

2021高考物理真题汇编-正文

2021高考物理真题汇编-正文

专题一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专题二相互作用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专题四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专题五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专题六碰撞与动量守恒专题七静电场专题八磁场专题九电磁感应专题十交变电流专题十一近代物理专题十二热学专题十三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光专题十四力学实验专题十五电学实验专题十六力学综合计算专题十七电学综合计算专题一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2021·6月浙江选考)用高速摄影机拍摄的四张照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甲图中猫在地板上行走的速度时,猫可视为质点B.研究乙图中水珠形状形成的原因时,旋转球可视为质点C.研究丙图中飞翔鸟儿能否停在树桩上时,鸟儿可视为质点D.研究丁图中马术运动员和马能否跨越障碍物时,马可视为质点2.(多选)(2021·高考广东卷)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

下列v-t和s-t 图象描述了五条相同的龙舟从同一起点线同时出发、沿长直河道划向同一终点线的运动全过程,其中能反映龙舟甲与其他龙舟在途中出现船头并齐的有()3.(2021·高考全国卷甲)如图,将光滑长平板的下端置于铁架台水平底座上的挡板P处,上部架在横杆上。

横杆的位置可在竖直杆上调节,使得平板与底座之间的夹角θ可变。

将小物块由平板与竖直杆交点Q处静止释放,物块沿平板从Q 点滑至P点所用的时间t与夹角θ的大小有关。

若θ由30°逐渐增大至60°,物块的下滑时间t将()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专题二相互作用1.(2021·6月浙江选考)质量为m的小明坐在秋千上摆动到最高点时的照片如图所示,对该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秋千对小明的作用力小于mgB.秋千对小明的作用力大于mgC.小明的速度为零,所受合力为零D.小明的加速度为零,所受合力为零2.(2021·6月浙江选考)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着陆器在成功着陆火星表面的过程中,经大气层290 s的减速,速度从4.9×103 m/s减为4.6×102 m/s;打开降落伞后,经过90 s速度进一步减为1.0×102m/s;与降落伞分离,打开发动机减速后处于悬停状态;经过对着陆点的探测后平稳着陆。

高考物理真题汇编

高考物理真题汇编

高考物理真题汇编高考物理题目一直以来都是考生备战高考的一大难点,因为高考物理试题涉及面广,难度大。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整理了一份高考物理真题汇编,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备战高考。

一、选择题1. 在脉冲传输过程中,谈论正确的是()。

A. 能够准确地测量传输介质的传播速度B. 光速不同质介质中传播速度几乎相等C. 介质密度越大,传播速度越小D. 发射脉冲速度大于传播速度,接收脉冲速度小于传播速度2. 关于共聚焦工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是把一束密集光束分成多支B. 有效地利用激光功率C. 它的原理是在同一平面上将多根线聚焦对准工件进行焊接并排D. 任何材料进行焊接时都可应用3. 在光学仪器中,为了令人看物体的影像清晰,应将眼睛处于()。

A. 物点处B. 物方焦点处C. 物方透镜处D. 物方2倍焦点二、填空题4. 设太阳半径为 7.0 × 10^8m,T 为太阳的绝对温度,T ≈ ______K。

5. 声速与声波频率大小成正比,如频率增大,则 ______。

6. 解题时注意隐含规律,认真分析给出的信息,切莫漏掉任何信息关键词。

三、计算题某物体在3m/s的速度下液体中获得了阻力 60N,按照所受阻力和速度的关系,求物体在液体中的粘性阻力系数。

四、综合题有一折射率为1.5的等腰三棱镜,底角为60°。

试问从空气中入射时,通过三棱镜后,两个侧面内夹角为____度。

五、解释题光学中,“全反射”是指光线从光学密度较大的介质射向光学密度较小的介质,出射角小于反射角,如果出射角等于90°则光被全反射了,不会出射。

全反射是由于光从光密介质向光疏介质的入射角大于->临界角。

以上就是我们整理的高考物理真题汇编,希會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衷心祝愿每一位参加高考的同学都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加油!。

高考物理新力学知识点之动量真题汇编含答案解析(3)

高考物理新力学知识点之动量真题汇编含答案解析(3)

高考物理新力学知识点之动量真题汇编含答案解析(3)一、选择题1.人的质量m=60kg,船的质量M=240kg,若船用缆绳固定,船离岸1.5m时,人可以跃上岸.若撤去缆绳,如图所示,人要安全跃上岸,船离岸至多为(不计水的阻力,两次人消耗的能量相等,两次从离开船到跃上岸所用的时间相等)()A.1.5m B.1.2m C.1.34m D.1.1m2.如图所示,光滑绝缘水平轨道上带正电的甲球,以某一水平速度射向静止在轨道上带正电的乙球,当它们相距最近时,甲球的速度变为原来的15.已知两球始终未接触,则甲、乙两球的质量之比是A.1:1B.1:2C.1:3D.1:43.如图所示,质量m1=10kg的木箱,放在光滑水平面上,木箱中有一个质量为m2=10kg 的铁块,木箱与铁块用一水平轻质弹簧固定连接,木箱与铁块一起以v0=6m/s的速度向左运动,与静止在水平面上质量M=40kg的铁箱发生正碰,碰后铁箱的速度为v=2m/s,忽略一切摩擦阻力,碰撞时间极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A.木箱与铁箱碰撞后瞬间木箱的速度大小为4m/sB.当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木箱的速度大小为4m/sC.从碰后瞬间到弹簧被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弹簧弹力对木箱的冲量大小为20N·s D.从碰后瞬间到弹簧被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为160J4.有人设想在遥远的宇宙探测时,给探测器安上反射率极高(可认为100%)的薄膜,并让它正对太阳,用光压为动力推动探测器加速。

已知某探测器在轨道上运行,阳光恰好垂直照射在薄膜上,若膜面积为S,每秒每平方米面积获得的太阳光能为E,探测器总质量为M,光速为c,则探测器获得的加速度大小的表达式是(光子动量为hpλ=)()A.2EScMB.22ESc MC.EScMD.2EScMh5.如图,光滑水平面上有两辆小车,用细线相连,中间有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小车处于静止状态。

烧断细线后,由于弹力的作用两小车分别向左、右运动。

牛顿运动定律--2023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物理分项汇编(解析版)

牛顿运动定律--2023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物理分项汇编(解析版)

专题03牛顿运动定律2023年高考真题1(2023全国甲卷)一小车沿直线运动,从t =0开始由静止匀加速至t =t 1时刻,此后做匀减速运动,到t =t 2时刻速度降为零在下列小车位移x 与时间t 的关系曲线中,可能正确的是()A. B.C. D.【答案】D【解析】x -t 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小车先做匀加速运动,因此速度变大即0-t 1图像斜率变大,t 1-t 2做匀减速运动则图像的斜率变小,在t 2时刻停止图像的斜率变为零。

故选D 。

2(2023全国甲卷)用水平拉力使质量分别为m 甲、m 乙的甲、乙两物体在水平桌面上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两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甲和μ乙。

甲、乙两物体运动后,所受拉力F 与其加速度a 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A.m 甲<m 乙B.m 甲>m 乙C.μ甲<μ乙D.μ甲>μ乙【答案】BC【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μmg =ma 整理后有F =ma +μmg则可知F -a 图像的斜率为m ,纵截距为μmg ,则由题图可看出m 甲>m 乙,μ甲m 甲g =μ乙m 乙g 则μ甲<μ乙故选BC 。

3(2023山东卷)质量为M 的玩具动力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牵引力F 和受到的阻力f 均为恒力,如图所示,小车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拉着质量为m 的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

当小车拖动物体行驶的位移为S 1时,小车达到额定功率,轻绳从物体上脱落。

物体继续滑行一段时间后停下,其总位移为S 2。

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变,不计空气阻力。

小车的额定功率P 0为()A.2F 2(F -f )S 2-S 1 S 1(M +m )S 2-MS 1 B.2F 2(F -f )S 2-S 1 S 1(M +m )S 2-mS 1C.2F 2(F -f )S 2-S 1 S 2(M +m )S 2-MS 1D.2F 2(F -f )S 2-S 1 S 2(M +m )S 2+mS 1【答案】A【解析】设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当小车拖动物体行驶的位移为S 1的过程中有F -f -μmg =(m +M )a v 2=2aS 1P 0=Fv轻绳从物体上脱落后a 2=μgv 2=2a 2(S 2-S 1)联立有P 0=2F 2(F -f )S 2-S 1 S 1(M +m )S 2-MS 1故选A 。

2021版《三年高考两年模拟》物理汇编专题:专题三 牛顿运动定律

2021版《三年高考两年模拟》物理汇编专题:专题三 牛顿运动定律

专题三 牛顿运动定律A 组 三年高考真题(2022~2022年)1.(2022·全国卷Ⅱ,19,6分)(难度★★★)(多选)两实心小球甲和乙由同一种材料制成,甲球质量大于乙球质量。

两球在空气中由静止下落,假设它们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与球的半径成正比,与球的速率无关。

若它们下落相同的距离,则( ) A .甲球用的时间比乙球长B .甲球末速度的大小大于乙球末速度的大小C .甲球加速度的大小小于乙球加速度的大小D .甲球克服阻力做的功大于乙球克服阻力做的功2.(2022·江苏单科,9,4分)(难度★★★)(多选)如图所示,一只猫在桌边猛地将桌布从鱼缸下拉出,鱼缸最终没有滑出桌面,若鱼缸、桌布、桌面两两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等,则在上述过程中( )A .桌布对鱼缸摩擦力的方向向左B .鱼缸在桌布上的滑动时间和在桌面上的相等C .若猫增大拉力,鱼缸受到的摩擦力将增大D .若猫减小拉力,鱼缸有可能滑出桌面3.(2021·安徽理综,15,6分)(难度★★)由库仑定律可知,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带电量分别为q 1和q 2,其间距离为r 时,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F =k q 1q 2r 2,式中k 为静电力常量.若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示,k 的单位应为 ( ) A .kg·A 2·m 3 B .kg·A -2·m 3·s -4 C .kg·m 2·C -2D .N·m 2·A -24.(2021·海南单科,8,5分)(难度★★★)(多选)如图,物块a 、b 和c 的质量相同,a 和b , b 和c 之间用完全相同的轻弹簧S 1和S 2相连,通过系在a 上的细线悬挂于固定点O ,整个 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细线剪断.将物块a 的加速度的大小记为a 1,S 1和S 2相对于原长 的伸长分别记为Δl 1和Δl 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在剪断的瞬间( )A .a 1=3gB .a 1=0C .Δl 1=2Δl 2D .Δl 1=Δl 25.(2021·新课标全国Ⅱ,20,6分)(难度★★★)(多选)在一东西向的水平直铁轨上,停放着 一列已用挂钩连接好的车厢.当机车在东边拉着这列车厢以大小为a 的加速度向东行驶时, 连接某两相邻车厢的挂钩P 和Q 间的拉力大小为F ;当机车在西边拉着车厢以大小为23a 的加速度向西行驶时,P 和Q 间的拉力大小仍为F .不计车厢与铁轨间的摩擦,每节车厢质量 相同,则这列车厢的节数可能为( ) A .8 B .10 C .15 D .186.(2021·新课标全国Ⅰ,20,6分)(难度★★★)(多选)如图(a),一物块在t =0时刻滑上一固 定斜面,其运动的v-t 图线如图(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及图中的v 0、v 1、t 1均为已知量,则 可求出( )A .斜面的倾角B .物块的质量C .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D .物块沿斜面对上滑行的最大高度7. (2021·海南单科,9,5分)(难度★★★)(多选)如图,升降机内有一固定斜面,斜面上放一 物块.开头时,升降机做匀速运动,物块相对于斜面匀速下滑.当升降机加速上升时( )A.物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力减小B.物块与斜面间的正压力增大C.物块相对于斜面减速下滑D.物块相对于斜面匀速下滑8.(2021·重庆理综,5,6分)(难度★★★)若货物随升降机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竖直向上为正),则货物受到升降机的支持力F与时间t关系的图象可能是()9.(2021·江苏单科,6,4分)(多选)一人乘电梯上楼,在竖直上升过程中加速度a随时间t 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以竖直向上为a的正方向,则人对地板的压力()A.t=2 s时最大B.t=2 s时最小C.t=8.5 s时最大D.t=8.5 s时最小10. (2022·北京理综,19,6分)(难度★★)伽利略制造的把试验、假设和规律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科学生疏的进展.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如下试验:小球从左侧斜面上的O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对下运动,并沿右侧斜面上升.斜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渐渐降低的材料时,小球沿右侧斜面上升到的最高位置依次为1、2、3.依据三次试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A.假如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B.假如小球不受力,它将始终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C.假如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转变D.小球受到的力肯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11.(2022·山东理综,15,6分)(难度★★)(多选)一质点在外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在图中标出的时刻中,质点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的有()A.t1B.t2C.t3D.t412.(2022·北京理综,18,6分)(难度★★)应用物理学问分析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可以使物理学习更加好玩和深化.例如平伸手掌托起物体,由静止开头竖直向上运动,直至将物体抛出.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手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超重状态B.手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失重状态C.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物体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D.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手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13.(2022·四川理综,10,17分)(难度★★★★)避险车道是避开恶性交通事故的重要设施,由制动坡床和防撞设施等组成,如图竖直平面内,制动坡床视为水平面夹角为θ的斜面。

2020年高考物理4-5月模拟试题汇编专题03 牛顿运动定律(word档含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物理4-5月模拟试题汇编专题03 牛顿运动定律(word档含答案解析)

专题03牛顿运动定律1.(2020届东北三省四市高三一模)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有足够长平板车M,车上放一物块m,开始时M、m均静止。

t=0时,车在外力作用下开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其v-t 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物块与平板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取g=10m/s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6s内,m的加速度一直保持不变B.m相对M滑动的时间为3sC.0-6s内,m相对M滑动的位移的大小为4mD.0-6s内,m、M相对地面的位移大小之比为3:42.(2020届广东省广州、深圳市学调联盟高三第二次调研)质量为m的光滑圆柱体A放在质量也为m的光滑“ V”型槽B上,如图,α=60°,另有质量为M的物体C通过跨过定滑轮的不可伸长的细绳与B相连,现将C自由释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M= m时,A和B保持相对静止,共同加速度为0.5gB.当M=2m时,A和B保持相对静止,共同加速度为0.5gC.当M=6m时,A和B保持相对静止,共同加速度为0.75gD.当M=5m时,A和B之间的恰好发生相对滑动3.(2020届广东省广州、深圳市学调联盟高三第二次调研)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分别用轻绳和轻弹簧连接,放置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当用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在物体A上时,三者恰好保持静止,已知A、B、C三者质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轻绳被烧断的瞬间,A 的加速度大小为B .在轻绳被烧断的瞬间,B 的加速度大小为C .剪断弹簧的瞬间,A 的加速度大小为D .突然撤去外力F 的瞬间,A 的加速度大小为4.(2020届广东省广州市广大附中高三模拟)如图所示,某时刻将质量为10kg 的货物轻放在匀速运动的水平传送带最左端,当货物与传送带速度恰好相等时,传送带突然停止运动,货物最后停在传送带上。

货物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货物在传送带上留下的划痕长为0.1m ,重力加速度取10m/s 2。

2023年高考物理真题多选题汇编(附解析)

2023年高考物理真题多选题汇编(附解析)

2023 年高考物理真题多项选择题集锦1.〔2023·课标Ⅲ〕在图〔a 〕所示的沟通电路中,电源电压的有效值为220V ,抱负变压器为抱负电表。

电阻R 2 中电流i 2 随时间t 变化的正弦曲线如图〔b 〕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所用沟通电的频率为 50HzB. 电压表的示数为 100VC. 电流表的示数为 1.0AD. 变压器传输的电功率为 15.0W2.〔2023·课标Ⅲ〕1934 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 α 粒子轰击铝箔,首次产生了人工放射A. X 的质量数与Y 的质量数相等B. X 的电荷数比Y 的电荷数少 13.〔2023·课标Ⅲ〕如图,∠M 是锐角三角形 PMN 最大的内角,电荷量为 q 〔q>0〕的点电荷固定在P 点。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沿 MN 边,从M 点到N 点,电场强度的大小渐渐增大B. 沿MN 边,从M 点到N 点,电势先增大后减小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R 1R 2 R 3 均为固定电阻,R 2=10 、 、,R 3=20,各电表均性同位素 X ,反响方程为:。

X 会衰变成原子核 Y ,衰变方程为C. X 的电荷数比 的电荷数多 2D. X 的质量数与的质量数相等,则〔 〕C.正电荷在M 点的电势能比其在N 点的电势能大D.将正电荷从M 点移动到N 点,电场力所做的总功为负4.〔2023·课标Ⅱ〕如图,竖直面内一绝缘细圆环的上、下半圆分别均匀分布着等量异种电荷。

a、b 为圆环水平直径上的两个点,c、d 为竖直直径上的两个点,它们与圆心的距离均相等。

则〔〕A. a、b 两点的场强相等B. a、b 两点的电势相等C. c、d 两点的场强相等D. c、d 两点的电势相等5.〔2023·课标Ⅱ〕特高压输电可使输送中的电能损耗和电压损失大幅降低。

我国已成功把握并实际应用了特高压输电技术。

假设从A 处承受550 kV 的超高压向B 处输电,输电线上损耗的电功率为∆P,到达B 处时电压下降了∆U。

2020年上海高考物理一模汇编3:牛顿定律(教师版)

2020年上海高考物理一模汇编3:牛顿定律(教师版)

2020年上海高考物理一模汇编3:牛顿定律❖ 2020宝山一模如图斜面,AB 段粗糙,BC 段长为1.2m 且光滑.滑块以初速度v 0=9m/s 由A 沿斜面开始向上滑行,经过B 处速度为v B =3m/s ,到达C 处速度恰好为零.滑块在AB 、BC 滑行时间相等.求:(1)滑块从B 滑到C 的时间及加速度大小;(2)AB 段的长度及滑块从A 滑到B 的加速度大小;(3)滑块从C 点回到A 点的速度大小.如图,质量均为m 的环A 与球B 用一轻质细绳相连,环A 套在光滑水平细杆上.现用水平恒力F 作用在球B 上,使A 与B 一起以相同的加速度a 向右匀加速运动.此时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45θ=︒,若轻绳上拉力为T ,A 受到杆的支持力为N ,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A .2F mg =B .T N >C .T F >D .F N >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物体不受力作用时将保持 状态或静止状态,由这条定律可知,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是 .如图,质量2m =kg 的物体静止于水平地面的A 处,A 、B 间距20L =m .用大小为30N ,沿水平方向的外力拉此物体,经02t =s 拉至B 处.(已知cos370.8︒=,sin370.6︒=,g 取10m/s 2)(1)求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用大小为30N ,与水平方向成37°的力斜向上拉此物体,使物体从A 处由静止开始运动到达B 处,在图上画出物体的受力图,并求到达B 处时速度?(3)上题中,若到达B 处后撤销外力,则物体还能运动多长时间?❖ 2020奉贤一模某跳高运动员在运动会中成功跳过了1.7m 的髙度。

不计空气阻力,则运动员在空中( )A. 一直处于超重状态B. 一直处于失重状态C. 上升处于超重,下降处于失重D. 上升处于失重,下降处于超重如图,鸟沿虚线斜向上加速飞行,空气对其作用力可能是( )(A )F 1 (B )F 2 (C )F 3 (D )F 4F θ A B避险车道是避免恶性交通事故的重要设施,由制动坡床和防撞设施等组成,如图竖直平面内,制动坡床视为水平面夹角为θ(小角度)的斜面。

贵州高考物理三年(2020-2022)模拟题汇编-03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

贵州高考物理三年(2020-2022)模拟题汇编-03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

贵州高考物理三年(2020-2022)模拟题汇编-03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一、单选题1.(2022·贵州贵阳·统考模拟预测)如图,一辆汽车以速率0v行驶在某公路的圆弧弯道处,汽车恰好没有向公路内、外两侧滑动的趋势。

则在该弯道处( )A.路面内、外侧可能一样高B.若车速低于0v,汽车一定会向内侧滑动C.若车速高于0v,汽车一定会向外侧滑动D.当路面结冰时,与未结冰相比,0v的值不变2.(2022·贵州贵阳·统考二模)由于高度限制,车库出入口采用图所示的曲杆道闸,道闸由转动杆OP与横杆PQ链接而成,P、Q为横杆的两个端点。

在道闸抬起过程中,杆PQ始终保持水平。

杆OP绕O点从与水平方向成30°匀速转动到60°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点的线速度大小不变B.P点的加速度方向不变C.Q点在竖直方向做匀速运动D.Q点在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3.(2021·贵州毕节·统考二模)2021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赴黔西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实地察看乌江六冲河段生态环境。

天眼晚新闻2月15日报道,黔西乌江源百里画廊化屋景区春节四天旅游收入3000余万。

游船是其中的一项旅游收入项目。

假设景区两岸有一段平行且足够长的水面,游客在静水中划船的速度为1.0m/s ,平行于岸的水流速度为0.6m/s ,且水速与离岸距离无关,河宽600m ,游客在渡河的过程中,船身始终垂直于河岸,那么游船( )A .游船到达对岸将做变速运动B .航行的速度为1.0m/sC .船随水流发生的位移大于750mD .某日河面涨水(两岸水面宽度不变),水流速度增加到0.8m/s ,游船到达对岸的时间为10分钟4.(2020·贵州铜仁·统考三模)已知地球半径为R ,地球表面附近重力加速度为g ,把所有地球卫星绕地球的运动都视为匀速圆周运动。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和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可知:这些卫星轨道半径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2014-2023高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解析版)-十年(

2014-2023高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解析版)-十年(

专题03 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一、多选题=t时刻,质点P从原点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a随时间t按图示的正弦曲线1.(2023·湖北)0A.B.C.D.【答案】BD【解析】AB.0~t1时间内>v v乙甲t1~t2时间内>v v甲乙t2时刻两车相遇,但0~t1时间内两者的位移差小于t1~t2时间内两者的位移差,则t1时刻甲在乙的后面,A错误B正确;CD.由图象的斜率知,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均先减小后增大,C错误D正确。

故选BD。

6.(2021·广东)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

下列v t-和s t-图像描述了五条相同的龙舟从同一起点线同时出发、沿长直河道划向同一终点线的运动全过程,其中能反映龙舟甲与其它龙舟在途中出现船头并齐的有()A.B.C.D.【答案】BD【解析】A.此图是速度图像,由图可知,甲的速度一直大于乙的速度,所以中途不可能出现甲乙船头并齐,故A错误;B.此图是速度图像,由图可知,开始丙的速度大,后来甲的速度大,速度图像中图像与横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由图可以判断在中途甲、丙位移会相同,所以在中途甲丙船头会并齐,故B正确;C.此图是位移图像,由图可知,丁一直运动在甲的前面,所以中途不可能出现甲丁船头并齐,故C错误;D.此图是位移图像,交点表示相遇,所以甲戊在中途船头会齐,故D正确。

故选BD。

A .1tB .2tC .3tD .4t【答案】AC 【解析】如果质点所受合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合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AC 、在1t 、3t 时刻,速度都在不断增加,因此合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A 、C 正确;BD 、在2t 、4t 时刻,速度在不断减小,合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B 、D 错误.二、单选题9.(2023·全国)一小车沿直线运动,从t = 0开始由静止匀加速至t = t 1时刻,此后做匀减速运动,到t = t 2时刻速度降为零。

北京市东城区高考物理三年(2020-2022)模拟题汇编-03功和能、动量

北京市东城区高考物理三年(2020-2022)模拟题汇编-03功和能、动量
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牵引力的功率
C.当动车速度为 时,其加速度为 D.牵引力做功等于
2.(2022·北京东城·统考三模)如图所示,细绳的一端固定于 点,另一端系一个小球,在 点的正下方钉一个钉子A,小球从一定高度自由摆下,当细绳与钉子相碰后继续向右做摆长更小的摆动。不计空气阻力,假设小球碰钉子前后无机械能损失,有关摆球在整个摆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从地面至h=4m,物体的机械能减少了20J,重力势能增加了80J,因此,物体的动能减少100J,故D正确。
故选D。
8.C
【详解】A.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则物块a的加速度等于物块b的加速度,故A错误;
B.物块a的末速度为
物块b的末速度为
则物块a的末速度比物块b的末速度大,故B错误;
C.物块a发生的位移为
解得小物细线2所受拉力大小F2= 5.6N。
C.由公式
得卫星角速度为
故C正确;
D.由公式

故D正确。
故选ACD。
11.(1)6m/s(2)4.6N(3)0.8m
【详解】(1)物体从A到C点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

代入数据解得: ;
(2)在C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代入数据解得: ,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物体P第一次通过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4.6N;
B.同理由图示图象可知,碰后b球和a球均做匀速运动,其速度分别为
选项B错误;
CD.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
代入解得
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
代入解得
△E=0
所以碰撞过程机械能守恒,选项C错误,D正确。
故选D。
10.ACD
【详解】A.由公式
得卫星的运行周期为

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选修3-3.docx

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选修3-3.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2011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选修3-31(2011全国卷1第14题).关于一定量的气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气体吸收的热量可以完全转化为功B.气体体积增大时,其内能一定减少C.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D.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可能减少+=∆做功和热传递解析: A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BCD考察热力学第一定律:Q w U都可以改变内能故选D2(2011全国卷1第22题).(6分)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中,有下列实验步骤:①往边长约为40 cm的浅盘里倒入约2 cm深的水.待水面稳定后将适量的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②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滴一滴在水面上,待薄膜形状稳定。

③将画有油膜形状的玻璃板平放在坐标纸上,计算出油膜的面积,根据油酸的体积和面积计算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

④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记下量筒内每增加一定体积时的滴数,由此计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

⑤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然后将油膜的形状用彩笔描绘在玻璃板上。

完成下列填空:(1)上述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

(填写步骤前面的数字)(2)将1 cm3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300 cm3的油酸酒精溶液;测得l cm3的油酸酒精溶液有50滴。

现取一滴该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测得所形成的油膜的面积是0.13 m2。

由此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________m。

(结果保留l位有效数字)解析:(1) ④①②⑤③ (2)5×10-10m 61011110503005100.13v d m m s --⨯⨯⨯==≈⨯ 3(2011海南第17题模块3-3试题)(12分)(1)(4分)关于空气湿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选对1个给2分,选对2个给4分;选错1个扣2分,最低得0分)。

A .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绝对湿度一定较大B .当人们感到干燥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一定较小C .空气的绝对湿度用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压强表示D .空气的相对湿度定义为水的饱和蒸汽压与相同温度时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之比(2)(8分)如图,容积为1V 的容器内充有压缩空气。

2022高考物理真题汇编-答案

2022高考物理真题汇编-答案

专题一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解析:选B 。

研究排球运动员扣球的动作时,排球不同点的运动情况是不同的,因此排球不能看成质点,故A 错误;研究乒乓球运动员的发球技术时,主要看乒乓球的旋转,乒乓球上不同点的旋转情况并不相同,因此此时不能将乒乓球视为质点,故B 正确;研究羽毛球运动员回击羽毛球动作时,羽毛球的各点的运动情况并不相同,因此不能忽略羽毛球的大小而将羽毛球视为质点,故C 错误;研究体操运动员的平衡木动作时,要看运动员的动作,此时运动员身体的各部分速度是不同的,故D 错误。

2.解析:选C 。

当列车恰好以速度v 匀速通过隧道时,从减速开始至回到原来正常行驶速度所用时间最短,列车减速过程所用时间t 1=v 0-v 2a ,匀速通过隧道所用时间t 2=L +l v ,列车加速到原来速度v 0所用时间t 3=v 0-v a ,所以列车从减速开始至回到正常行驶速率所用时间至少为t =t 1+t 2+t 3=3(v 0-v )2a+L +l v ,C 正确。

3.解析:选B 。

依题意知小车在BC 段运动的最大速率为v 1=a 1R 1= 6 m/s ,在CD 段运动的最大速率为v 2=a 2R 2=2 m/s ,所以经过BC 段和CD 段的最大速率为v 2=2 m/s ,因此在BC 段和CD 段运动的最短时间t 3=3π+4π2 s =7π2s ,在B 点的速率最大为v 2=2 m/s ,设在AB 段小车以最大加速度减速的距离为x ,则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得v 22=v 2m -2a 1x ,解得x =3 m ,t 2=v m -v 2a 1=1 s ,所以匀速运动的最大距离l =8 m -x =5 m ,运动时间t 1=54 s ,最短时间t =t 1+t 2+t 3=⎝ ⎛⎭⎪⎫94+7π2s ,B 正确。

专题二 相互作用1.解析:选D 。

由于水桶可以绕水平轴转动,因此一段时间后,当水桶水变多导致重心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就会造成水桶翻转,D 正确,A 、B 、C 错误。

2024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物理分类汇编专题03牛顿运动定律(解析版)

2024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物理分类汇编专题03牛顿运动定律(解析版)

专题03牛顿运动定律1.(2024浙江1月考题) 1.下列属于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符号的是()A.s B.NC.FD.T【答案】A【解析】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分别是:长度的单位是米,符号m;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kg;时间的单位是秒,符号s;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符号是A;热力学温度的单位是开尔文,符号K;物质的量单位是摩尔,符号mol;发光强度的单位是坎德拉,符号cd。

故选A。

2.(2024年山东卷考题)2.如图所示,国产人形机器人“天工”能平稳通过斜坡。

若它可以在倾角不大于30°的斜坡上稳定地站立和行走,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它的脚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不能小于()A.12B.33C.22D.32【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机器人“天工”它可以在倾角不大于30°的斜坡上稳定地站立和行走,对“天工”分析有sin 30cos30mg mg μ︒≤︒可得3tan 303μ≥︒=故选B。

3.(2024年湖南卷考题)3.如图,质量分别为4m 、3m 、2m 、m 的四个小球A 、B 、C 、D ,通过细线或轻弹簧互相连接,悬挂于O 点,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为g 。

若将B 、C 间的细线剪断,则剪断瞬间B 和C 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g ,1.5g B.2g ,1.5g C.2g ,0.5g D.g ,0.5g【答案】A【解析】剪断前,对BCD 分析()32AB F m m m g=++对DCD F mg=剪断后,对B 33AB BF mg ma -=解得B a g=方向竖直向上;对C22DC CF mg ma +=解得 1.5C a g =,方向竖直向下。

故选A。

4.(2024全国甲卷考题)2.如图,一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绳的一端系物块P,P 置于水平桌面上,与桌面间存在摩擦;绳的另一端悬挂一轻盘(质量可忽略),盘中放置砝码。

改变盘中砝码总质量m ,并测量P 的加速度大小a ,得到a m -图像。

专题03 曲线运动-2022年高考真题汇编(浙江、全国甲、全国乙、山东、湖南、广东、河北、湖北、辽宁

专题03 曲线运动-2022年高考真题汇编(浙江、全国甲、全国乙、山东、湖南、广东、河北、湖北、辽宁

2022年高考物理试题分项汇编全解全析专题03 曲线运动【真题汇编】(2022·湖南卷·T5)1. 2022年北京冬奥会跳台滑雪空中技巧比赛场地边,有一根系有飘带的风力指示杆,教练员根据飘带的形态提示运动员现场风力的情况。

若飘带可视为粗细一致的匀质长绳,其所处范围内风速水平向右、大小恒定且不随高度改变。

当飘带稳定时,飘带实际形态最接近的是( )A. B. C. D.【答案】A 【解析】【详解】设风速度为v ,取飘带上任意长度为x (x 趋近于0)的质量为m ,飘带宽度为d ,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则该部分飘带的重力和所受风力分别为G mg =,2sin F kxdv θ=则重力与风力的的合力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2sin tan F kdxv G mgθθ==整理可得21cos kv dL mgθ= 任意长度为x 的飘带重力相等,所受风力的大小相等,则cos θ恒定,则飘带为一条倾斜的直线,故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

(2022·广东卷·T6)2.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截面为三角形的小积木悬挂在离地足够高处,一玩具枪的枪口与小积木上P 点等高且相距为L 。

当玩具子弹以水平速度v 从枪口向P 点射出时,小积木恰好由静止释放,子弹从射出至击中积木所用时间为t 。

不计空气阻力。

下列关于子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将击中P 点,t 大于L vB. 将击中P 点,t 等于L vC. 将击中P 点上方,t 大于L vD. 将击中P 点下方,t 等于L v【答案】B 【解析】【详解】由题意知枪口与P 点等高,子弹和小积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当子弹击中积木时子弹和积木运动时间相同,根据212h gt =可知下落高度相同,所以将击中P 点;又由于初始状态子弹到P 点的水平距离为L ,子弹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故有L t v=故选B 。

(2022·广东卷·T3)3. 图是滑雪道的示意图。

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3.1牛顿第一定律3.2牛顿第三定律3.3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3.4瞬时加速度问题3.5由受力判断运动(定性)3.6由受力确定运动3.7由运动判断受力(定量)3.8由运动判断受力(定性)3.9竖直方向运动的牛顿第二定律问题3.10 超重和失重3.11叠加块(相对静止)3.12连接体问题3.13含滑轮的连接体问题3.14传送带问题3.15牛顿第二定律在图像问题中的应用3.16牛顿第二定律在临界极值问题中的应用3.17力学中的推断题3.18高考真题精选:牛顿运动定律3.19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3.20力和运动的关系(定量计算)3.21 力和运动的关系(定性分析)3.1牛顿第一定律2012新课标14.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

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B.没有力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2005广东物理卷)1.一汽车在路面情况相同的公路上直线行驶,下面关于车速、惯性、质量和滑行路程的讨论,正确的是()A.车速越大,它的惯性越大B.质量越大,它的惯性越大C.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D.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所以惯性越大2013新课标一14. 右图是伽利略1604年做斜面实验时的一页手稿照片,照片左上角的三列数据如下表。

表中第二列是时间,第三列是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第一列是伽利略在分析实验数据时添加的。

根据表中的数据.伽利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物体具有惯性B.斜面倾角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无关C.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3.2牛顿第三定律2005上海3A.对“落体运动快慢”、“力与物体运动关系”等问题,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存2003全国16、在滑冰场上,甲、乙两小孩分别坐在滑冰板上,原来静止不动,在相互猛推一下后分别向相反方向运动。

十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03——相互作用(后附答案解析)

十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03——相互作用(后附答案解析)

专题03 相互作用1.(2020·新课标卷)行驶中的汽车如果发生剧烈碰撞,车内的安全气囊会被弹出并瞬间充满气体。

若碰撞后汽车的速度在很短时间内减小为零,关于安全气囊在此过程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加了司机单位面积的受力大小B.减少了碰撞前后司机动量的变化量C.将司机的动能全部转换成汽车的动能D.延长了司机的受力时间并增大了司机的受力面积2.(2020·新课标Ⅲ卷)如图,悬挂甲物体的细线拴牢在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上O 点处;绳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通过光滑定滑轮与物体乙相连。

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

系统平衡时,O 点两侧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和β。

若α=70°,则β等于( )A.45°B.55°C.60°D.70°OOB 3.(2020·浙江卷)矢量发动机是喷口可向不同方向偏转以产生不同方向推力的一种发动机。

当歼20隐形战斗机以速度v 斜向上飞行时,其矢量发动机的喷口如图所示。

已知飞机受到重力G 、发动机推力、与速度方向垂直的升力和与速度方向相反的空气阻力。

下列受力分析示意图可能正确的是( )1F 2F f FA. B.C. D.4.(2020·浙江卷如图是“中国天眼”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维护时的照片。

为不损伤望远镜球面,质量为m 的工作人员被悬在空中的氦气球拉着,当他在离底部有一定高度的望远镜球面上缓慢移动时,氦气球对其有大小为、方向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使其有“人类在月球上行走”的感觉,若将人视为质点,此时工作人员( )A.受到的重力大小为B.受到的合力大小为C.对球面的压力大小为D.对球面的作用力大小为500m 56mg 16mg 16mg 16mg 16mg5.(2020·山东卷)如图所示,一轻质光滑定滑轮固定在倾斜木板上,质量分别为m 和2m 的物块A 、B ,通过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滑轮连接,A 、B 间的接触面和轻绳均与木板平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选修3-5
18 (全国卷1).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 ,激发态能量2
1/n E E n =,其中n=2,3…。


h 表示普朗克常量,c 表示真空中的光速。

能使氢原子从第一激发态电离的光子的最大波长为 A. 143hc E -
B.12hc E -
C.14hc E -
D. 1
9hc
E - 解析:原子从n=2跃迁到+∞所以
1
24
E hc
E E λ
+∞=-=-
故:14hc E λ=-选C
19(海南).模块3-5试题(12分)
(1)(4分)3月11日,日本发生九级大地震,造成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

在泄露的污染物中含有131I 和137Cs 两种放射性核素,它们通过一系列衰变产生对人体有危害的辐射。

在下列四个式子中,有两个能分别反映
131I
和137Cs 衰变过程,它们分别是_______和
__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131I 和137Cs 原子核中的中子数分别是________和
_______. A.X 1→
137
156
0Ba n + B.X 2→1310541Xe e -+ C.X 3→137
56Ba +
1
e - D.X 4→13154Xe +1
1p
解析:由质量数和核电荷数守恒可以得出正确选项 B C 78 82
(2)(8分)一质量为2m 的物体P 静止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其截面如图所示。

图中ab 为粗糙的水平面,长度为L ;bc 为一光滑斜面,斜面和水平面通过与ab 和bc 均相切的长度可忽略的光滑圆弧连接。

现有一质量为m 的木块以大小为v 0的水平初速度从a 点向左运动,在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返回后在到达a 点前与物体P 相对静止。

重力加速度为g 。

求 (i )木块在ab 段受到的摩擦力f ; (ii )木块最后距a 点的距离s 。

解析:(i )设木块和物体P 共同速度为v,两物体从开始到第一次到达共同速度过程由动量和能量守恒得:0(2)mv m m v =+ ①
22011
(2)22
mv m m v mgh fL =+++② 由①②得:20(3)
3m v gh f L
-=③
(ii )木块返回与物体P 第二次达到共同速度与第一次相同(动量守恒)全过程能量守恒
得:
22011
(2)(2)22
mv m m v f L s =++-④ 由②③④得:202063v gh s L v gh
-=-
35(全国理综).【物理——选修3-5】
(1)在光电效应试验中,某金属的截止频率相应的波长为0λ,该金属的逸出功为______。

若用波长为λ(λ<
λ0)单色光做实验,则其截止电压为______。

已知电子的电荷量,真
空中的光速和布朗克常量分别为e ,c 和h
(2)如图,ABC 三个木块的质量均为m 。

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BC 之间有一轻质弹簧,弹簧的两端与木块接触可不固连,将弹簧压紧到不能再压缩时用细线把BC 紧连,使弹簧不能伸展,以至于BC 可视为一个整体,现A 以初速υ0沿BC 的连线方向朝B 运动,与B 相碰并粘合在一起,以后细线突然断开,弹簧伸展,从而使C 与A ,B 分离,已知C 离开弹簧后的速度恰为υ0,求弹簧释放的势能。

解析:(1)由极限逸νh w =和λ
νc
=
得0
λc
h
w =逸
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逸w c
h
E k -=λ
和Ue E k =得λ
λλ
λ00-=
e hc U 截止
(2)设碰后A 、B 和C 的共同速度的大小为v ,由动量守恒得03mv mv = ① 设C 离开弹簧时,A 、B 的速度大小为1v ,由动量守恒得0123mv mv mv += ② 设弹簧的弹性势能为p E ,从细线断开到C 与弹簧分开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有
2
2122
1)2(21)3(21mv v m E v m p +=+ ③ 由①②③式得弹簧所释放的势能为2
03
1mv E p = ④
1(天津).下列能揭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实验是
A .光电效应实验
B .伦琴射线的发现
C .α粒子散射实验
D .
氢原子光谱的发

【解析】:物理学史、常识考查题,简单题,其中光电效应实验说明光具有粒子性,A 选项错误;X 射线(伦琴射线)的发现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的三大发现(X 射线1896年、放射线1896年、电子1897年)之一,这一发现标志着现代物理学的产生,B 选项错误;氢原子光谱的发现解释了原子的稳定性以及原子光谱的分立特征,D 选项错误;所以选择C 。

【答案】:C 38. (山东)(8分)【物理-物理3-5】
① 碘131核 不稳定,会发生β衰变,其半衰变期为8天。

①碘131核的衰变方程:
(衰变后的元素用X 表示)。

②经过________天 75%的碘131核发生了衰变。

② 如图所示,甲、乙两船的总质量(包括船、人和货物)分别为10m 、12m ,两船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速度分别为2、。

为避免两船相撞,乙船上的人将一质量为m 的货物
沿水平方向抛出甲船,甲船上的人将货物接住,求抛出货物的最小速度。

(不计水的阻力)
解析:
2(上海).卢瑟福利用 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研究原子结构,正确反映实验结果的示意图是
0v 0
v
答案:D
3(上海).用一束紫外线照射某金属时不能产生光电效应,可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措施是
(A)改用频率更小的紫外线照射 (B)改用X 射线照射
(C)改用强度更大的原紫外线照射 (D)延长原紫外线的照射时间 答案:B
9(上海).天然放射性元素放出的三种射线的穿透能力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由此可推知 (A)②来自于原子核外的电子
(B)①的电离作用最强,是一种电磁波 (C)③的电离作用较强,是一种电磁波
(D)③的电离作用最弱,属于原子核内释放的光子 17(上海).用极微弱的可见光做双缝干涉实验,随着时间的增加,在屏上先后出现如图(a)、(b)、(c)所示的图像,则 (A)图像(a)表明光具有粒子性 (B)图像(c)表明光具有波动性 (C)用紫外光观察不到类似的图像 (D)实验表明光是一种概率波 答案:ABD
13(201北京).表示放射性元素碘131(131
53I )β衰变的方程是
A .131127453512I Sb He →+
B .1311310
53541I Xe e -→+ C .131130153530I I n →+ D .1311301
53521I Te H →+
答案:B
21(北京)(2)如图2,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1实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

但是,可以通过仅测量______ (填选项前的符号),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

A . 小球开始释放高度h
B .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C .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

2图2中O 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

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 l 多次从斜轨上S 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 ,测量平抛射程OP 。

然后,把被碰小球m 2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球m l 从斜轨上S 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m 2相碰,并多次重复。

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_________。

(填选项前的符号) A .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 l 、m 2 B .测量小球m 1开始释放高度h C .测量抛
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D .分别找到m 1、m 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 、N
E .测量平抛射程OM ,ON ○
3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_________ (用○2中测量的量表示);若碰撞是弹性碰撞,那么还应满足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 (用○2中测量的量表示)。


4经测定,m 1=45.0g ,m 2=7.5g ,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距O 点的距离如图3所示。

碰撞前、后m 1的动量分别为p 1与p 1´,则p 1:p 1´=____ :11;若碰撞结束时m 2的动量为p 2´,则p 1´: p 2´=11:_______。

实验结果表明,碰撞前、后总动量的比值112p p p ''
+为
____________。


5有同学认为,在上述实验中仅更换两个小球的材质,其它条件不变,可以使被碰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增大。

请你用○4中已知的数据,分析和计算出被碰小球m 2平抛运动射程ON 的最大值为________cm 。

21答案:(2)○1C ○2ADE 或DEA 或DAE
○3121m OM m ON m OP ⋅+⋅= 222121m OM m ON m OP ⋅+⋅=
○414 2.9 1 1.01
○576.8
18(201广东).光电效应实验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光照时间越长光电流越大
B.入射光足够强就可以有光电流
C.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
D.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子
解析:光电流的大小只与到达阳极的光电子个数有关,A 错。

由hv =W+E k 和Uq=E k 知,CD 正确。

选C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