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实验班.doc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22-学年高二化学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A. 正极反响式为:O2+2H2O+4e-=4OH-
B. 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液中KOH的物质的量不变
C. 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响方程式为:2H2+O2=2H2O
D. 用该电池电解CuCl2溶液,产生2.24 L Cl2(标准状况)时,有0.1 mol电子转移
点睛:此题考查化学电源新型电池,根据元素化合价变化来确定发生的反响,再结合溶液中电解质溶液浓度变化来分析解答,会根据反响物和生成物及得失电子书写电极反响式,为学习难点。根据电池反响式知,放电时,锌失电子而作负极,电极反响式为Zn-2e-+2OH-=Zn〔OH〕2,高铁酸钾得电子而作正极,电极反响式为FeO42-+4H2O+3e-=Fe〔OH〕3+5OH-,充电时,阳极上氢氧化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响,各电极反响式是放电时电极反响式的逆反响。
⑦升高温度,加快反响速率,故⑦符合题意;
⑧改用10mL0.1mol·L-1HCl,c(H+)增大,反响速率加快,故⑧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项C正确;
答案为C。
10.某反响的反响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1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响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响的活化能)。以下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该反响为放热反响
考点:考查化学反响能量变化相关的表达的正误判断的知识。
3.化学反响中通常伴随着能量变化,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
A.煤燃烧时将局部化学能转化为热能B.电解熔融Al2O3时将局部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炸药爆炸时将局部化学能转化为动能D.镁条燃烧时将局部化学能转化为光能
【答案】B
【解析】
【详解】A.煤燃烧时局部化学能转化为热能,还有光能,烧煤取暖证明了这一点,故A正确;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2022高二化学10月月考试题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zhōngxué)2021-2022高二化学10月月考试题可能(kěnéng)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u-64S-32 Cl-35.5 Ag-108一、选择题(下列(xiàliè)各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氢能是一种既高效又干净的新能源,发展前景良好,用氢作能源的燃料电池(rán liào diàn chí)汽车倍受青睐。
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氢燃料电池轿车“超越(chāoyuè)三号”,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加快向产业化的目标迈进。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氢制备工艺廉价易行,且储存方便B.燃料电池车中能量转化率为100%C.燃料电池车是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利用热电厂的电能电解蒸馏水制备氢气是一种环保之举2.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成物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B.放热反应不必加热就一定能发生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的焓变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的ΔH不同3.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着能量变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煤燃烧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B.电解熔融Al2O3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炸药爆炸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动能D.镁条燃烧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4.按下图装置实验,若x轴表示流入阴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则y轴可表示()①c(Ag+) ②c(AgNO3) ③a棒的质量④b棒的质量⑤溶液的pHA.①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⑤5.如图所示的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测得甲池中某电极质量增加 2.16 g,乙池中某电极上析出0.24 g某金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池是b极上析出(xīchū)金属银,乙池是c极上析出某金属B.甲池是a极上析出(xīchū)金属银,乙池是d极上析出某金属C.某盐溶液可能(kěnéng)是CuSO4溶液(róngyè)D.某盐溶液可能(kěnéng)是Mg(NO3)2溶液6.某种氢氧燃料电池的电解液为KOH溶液,下列有关该电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B.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液中KOH的物质的量不变C.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D.用该电池电解CuCl2溶液,产生2.24 L Cl2(标准状况)时,有0.1 mol电子转移7.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一中2020届高三10月半月考试(实验班)化学试卷

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每小题3分。
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的。
)1.化学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活中钢铁制品生锈主要是由于发生吸氧腐蚀所致B.石油的裂化、裂解和煤的干馏都属于化学变化C.天然纤维、人造纤维、合成纤维的组成元素相同D.工业废水中的Cu2+、Hg2+等重金属阳离子可以通过加入FeS除去2.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10H12O3B.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1 mol该有机物可中和 2 mol NaOHD.1 mol该有机物最多可与 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3.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1 L 0.1 mol·L-1CH3COONa溶液中CH3COO-离子数目为0.1N AB.标准状况下,11.2 L HF含有0.5N A HF分子C.将含0.1 mol FeCl3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形成的胶体粒子的数目小于0.1N A D.含19.6 g 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生成SO2的分子数为0.1 N A4.下列实验过程中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A检验Fe(NO3)2晶体是否变质将样品溶于稀硫酸,滴入几滴KSCN溶液B验证Mg(OH)2和Fe(OH)3的K sp大小取2 mL 1.0 mol·L-1NaOH溶液,先滴3滴1.0 mol·L-1 MgCl2溶液,再滴3滴1.0 mol·L-1 FeCl3溶液C比较醋酸和碳酸酸性的强弱pH计分别伸入0.1 mol·L-1 CH3COONa溶液和0.1 mol·L-1 Na2CO3溶液,读取pHD 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混合前分别用冲洗干净的温度计测量50 mL 0.50 mol·L-1 HCl溶液与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的温度5.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Z位于元素周期表ⅢA族,W与X属于同一主族。
2021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化学 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化学含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Cl-35.5 Cu-64 Zn-65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在试验室制得了尿素,突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界限B.在有机化学发展的进程中,德国化学家李比希的“基团理论”对有机化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C.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焰色反应都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分析D.由于生产生活的需要,人们学会了合成、分离和提纯有机物,目前人类发现和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已经超过3000万种2.下列各化合物的命名中正确的是A.CH2=CH-CH=CH21,4—丁二烯B.C.甲基苯酚D.2—甲基丁烷3.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甲基的电子式:B.2-丁烯的键线式:C.丙烯的结构简式:CH2CHCH3D.二乙醇的结构式:4.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 mol的碳烯(︰CH2)含电子数为6 N AB.一定温度下,15 g甲醛和乙酸的混合物含O原子数为0.5 N AC.常温常压下,4.6 g乙醇中含有C-H键的个数为0.6 N AD.标准状况下,11.2 L庚烷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分子数为3.5 N A5.菲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若菲分子中有1个H原子被Cl原子取代,则所得一氯取代产物有A.4种B.5种C.6种D.7种6.关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B.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烃,煤经过分馏可制得焦炭、煤焦油等产品C.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D.石油裂解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和质量7.在有机物中,在同一平面上碳原子最多有几个,在同一直线上的碳原子最多有几个A.11、4 B.13、3 C.13、4 D.12、38.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图1所示装置可检查装置气密性B.图2所示装置可从碘的CCl4溶液中分离出碘C.图3所示装置可除去甲烷中乙烯D.图4所示装置可分离甲苯与乙醇9.关于有机物性质或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理相同B.由甲苯硝化制三硝基甲苯(TNT)和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属于同一种反应类型C.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D.除去C2H2中的杂质H2S,可依次通过盛有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10.下列各组烃的混和物,只要总质量一定,无论它们按什么比例混和,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和H2O都是恒量的是A.C2H2C2H4B.C2H4C3H8C.C3H8C3H6D.C6H6C2H2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河北省2021版高二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

河北省2021版高二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2018·青浦模拟) 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 . 冰醋酸B . 石油裂解气C . 硫磺D . 酒精2. (2分) SO2是大气中常见的污染气体,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能导电,则SO2属于()A . 强电解质B . 弱电解质C . 非电解质D . 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3. (2分) (2018高三上·宝坻期末) 广义的水解观认为:化合物的水解其最终结果都是反应中各物质和水分别离解成两部分,然后两两重新组合成新的物质。
根据上述观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Al4C3的水解产物是Al(OH)3和CH4B . BaO2的水解产物是Ba(OH)2和H2O2C . PCl3的水解产物是HClO和H3PO4D . CH3COCl的水解产物是两种酸4. (2分) X、Y、Z三种气体,取X和Y按1:1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2Y2Z,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Y的转化率最接近于()A . 33%B . 40%C . 50%D . 65%5. (2分) (2018高二上·黑龙江月考) 常温下,在一定体积pH=12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溶液,当溶液中Ba2+恰好完全沉淀时,溶液pH=11。
若反应后溶液体积等于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体积之和,则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体积比是()A . 1:9B . 1:1C . 1:2D . 1:46. (2分) (2018高二上·北京期中) 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用CO与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其反应为:CO(g)+2H2(g) CH3OH(g)。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10月半月考试题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10月半月考试题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Fe 56 S 32 Cu 64一、选择题(每题3分)1.化学与社会、生活及生产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现象或事实解释A “84”消毒液具有漂白性NaClO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HClOB 硫酸铁可作净水剂Fe3+具有较强氧化性,可以杀菌消毒C 水泥水化后硬化为坚硬的块状物该块状物为碳酸钙D 石灰水喷涂在树干上可消灭树皮上的过冬虫卵Ca(OH)2有毒,可毒死虫卵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B.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C.Fe2(SO4)3易溶于水,可用作净水剂D.Al2O3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3、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4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 AB.0.1L0.5mol/LCH3COOH溶液中含有的H+数为0.05N AC.60g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0N AD.标准状况下,2.24L 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 A4、固体A的化学式为NH5,它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结构,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mol NH5中含有5N A个氮氢键(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B.NH5中既有共价键又有离子键,它形成的晶体是离子晶体C.NH5的电子式为:D.它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5+H2O NH3·H2O+H2↑5、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H的绝对值均正确)( )A.C2H5OH(l)+3O2(g)=2CO2(g)+3H2O(g);△H=-1367.0kJ/mol(燃烧热)B.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kJ/mol(中和热)C.S(s)+O2(g)=SO2(g);△H=-269.8kJ/mol(反应热)D.2NO2=O2+2NO;△H=+116.2kJ/mol(反应热)6、已知:H2(g)+F2(g)2HF(g) ΔH=-270 kJ·mol-1。
河北省2021年高二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D卷

河北省2021年高二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 (2016高一下·温州期中)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光合作用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有效途径B . 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可再生的化石燃料C . 用植物秸秆制沼气是有效利用生物质能的方式之一D . 开发氢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是实现“低碳生活”的有效途径2. (2分) (2019高二上·九龙坡期末)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强电解质,后者是弱电解质的是()A . NaCl、BaSO4B . HCl、NaHSO4C . KNO3、CH3COOHD . NH3·H2O、H2SO43. (2分) (2017高二上·曲靖期末) 现有两正盐的稀溶液,分别是a mol•L﹣1NaX溶液和b mol•L﹣1NaY 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若a>b,测得c(X﹣)=c(Y﹣),可推出溶液中的c(HX)>c(HY)B . 若a>b,测得c(X﹣)=c(Y﹣),可推出溶液中的c(HX)=c(HY)C . 若a=b,且pH(NaX)>pH(NaY),则相同浓度时,酸性HX<HYD . 若a=b,并测得a=c(X﹣)=c(Y﹣)+c(HY),则HX是强酸,HY是弱酸4. (2分) (2016高二上·抚州期中) 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A,B两种气体,保持一定温度,在t1、t2、t3、t4时刻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据此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C(A)/mol•L﹣16322C(B)/mol•L﹣15 3.533C(C)/mol•L﹣11 2.533A . 在容器中发生的反应为2A(g)+B(g)⇌2C(g)B . 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为0.25C . A的转化率比B转化率的低D . 在t3时刻反应已经停止5. (2分) (2016高二上·宜宾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酸碱中和滴定终点的pH值一定等于7B . 滴定实验中锥形瓶不可用待测液润洗C . 滴定实验中,KMnO4溶液应放在碱式滴定管中D . 用盐酸滴定NaOH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6. (2分) (2016高二上·大庆开学考) T℃时,某一气态平衡体系中含有X(g)、Y(g)、Z(g)、W(g)四种物质,此温度下发生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有关该平衡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增大B . 升高温度,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C . 增大压强,W(g)体积分数增加D . 增大X(g)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7. (2分)在密闭容器中,反应X2(g)+Y2(g)2XY(g)△H>0,达到甲平衡.在仅改变某一条件后,达到乙平衡,对此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 . 图I是升高温度的变化情况B . 图Ⅱ是扩大容器体积的变化情况C . 图Ⅲ是增大压强的变化情况D . 图Ⅲ是升高温度的变化情况8. (2分) (2018高二上·芮城期中) 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 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则H2SO4和B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B . 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C .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 . 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9. (2分)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CH3OH(g)+H2O(g)=CO2(g)+3H2(g);ΔH=+49.0 kJ·mol-1②CH3OH(g)+1/2O2(g)=CO2(g)+2H2(g);ΔH=-192.9 kJ·mol-1A . CH3OH的燃烧热为192.9 kJ·mol-1B . 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上图所示C . 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D . 根据②推知反应CH3OH(l)+1/2O2(g)=CO2(g)+2H2(g)的ΔH>-192.9 kJ·mol-110. (2分)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金属材料都是导体,非金属材料都是绝缘体B . 硅材料广泛用于光纤通讯C . 绿色食品是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D . 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11. (2分) (2018高二下·邯郸开学考) K、Ka、KW分别表示化学平衡常数、电离常数和水的离子积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 在500℃、20 MPa条件下,在5 L密闭容器中进行合成氨的反应,使用催化剂后K增大B . 室温下K(HCN) <K(CH3COOH),说明CH3COOH的电离度一定比HCN的大C . 25℃时,pH均为4的盐酸和NH4I溶液中KW不相等D . 2SO2+O2==2SO3达平衡后,改变某一条件时K不变,SO2的转化率可能增大、减小或不变12. (2分) (2020高二下·泸县月考) 25℃时,将0.1mol·L-1氨水溶液加水稀释,下列数值变大的是()A . c(OH-)B . pHC . KbD . n(H+)·n(OH-)13. (2分) (2015高二上·孝感期末)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95℃纯水的pH<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B . pH=3的醋酸溶液稀释至10倍后pH=4C . 0.2 mol/L的盐酸与0.1 mol/L的盐酸等体积水混合后pH=1.5D . 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14. (2分) (2016高二上·广平期中) 下列溶液:①pH=0的盐酸,②0.5mol•L﹣1的盐酸溶液,③0.1mol•L ﹣1的氯化钠溶液,④0.1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⑤0.1mol•L﹣1的氢氧化钡溶液;由水电离的H+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A . ①②③④⑤B . ③④⑤②①C . ①②③⑤④D . ⑤③④①②15. (2分) (2017高二上·上饶期中) 在0.1mol•L﹣1NH3•H2O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NH3•H2O⇌NH4++OH ﹣.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 加入水时,溶液中增大B . 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电离平衡常数减小C . 加入少量0.1 mol•L﹣1HCl溶液,溶液中c(OH﹣)增大D . 降低温度,溶液中c(NH4+)增大16. (2分)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速率与时间的关系示意图。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20届高三化学10月月考试题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20届高三化学10月月考试题可能用到相对原子质量:Pb207 Cu64 Fe56 N14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54分)1.下列关于工业生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用焦炭在电炉中还原二氧化硅得到含少量杂质的粗硅B.氯碱工业中所用的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不让氢氧根通过,防止与氯气反应造成氢氧化钠不纯C.生产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有石灰石、石英和纯碱D.在高炉炼铁的反应中,焦炭为铁矿石的还原剂2.实验室制备氨气,检验是否收集满的正确方法是()A.用玻璃棒一端蘸取浓盐酸,接近瓶口,产生大量白烟,证明已收集满B.将润湿的淀粉KI试纸接近瓶口,试纸变蓝则已收集满C.将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伸入瓶内,试纸变蓝则已收集满D.用手扇动收集的气体,有气味则已收集满3.下列物质按照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顺序排列的是()A.盐酸、水煤气、醋酸、干冰 B.液氯、氯水、硫酸钠、乙醇C.空气、天然气、苛性钾、石灰石 D.胆矾、漂白粉、氯化钾、氯气4.常压下羰基化法精炼镍的原理为:Ni(s)+4CO(g) Ni(CO)4(g)。
23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10−5。
已知:Ni(CO)4的沸点为42.2℃,固体杂质不参与反应。
第一阶段:将粗镍与CO反应转化成气态Ni(CO)4;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反应后的气体分离出来,加热至230℃制得高纯镍。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增加c(CO),平衡向正向移动,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B. 第一阶段,在30℃和50℃两者之间选择反应温度,选50℃C. 第二阶段,Ni(CO)4分解率较低D. 该反应达到平衡时,v生成[Ni(CO)4]=4v生成(CO)5.2SO2(g)十O2(g)⇌ 2SO3(g) △H = -198 kJ·mol-1,在V2O5存在时,该反应机理为:Ⅰ:V2O5+ SO2→2VO2 +SO3(快) Ⅱ: 4VO2+O2→2V2O5(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速率主要取决于Ⅰ步反应B. 2molSO2和1molO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能放出198KJ的热量C. 该反应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198kJ/molD. VO2在反应中起催化剂的作用降低了反应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6.已知:2CH3COCH3(1)CH3COCH2COH(CH3)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实验班)注意事项:①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总分100分,测试时间90分钟 ②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③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O:16 Na:23 N :14 S:32 Al:27 Cl:35.5 Mg:24 Fe:56 Cu:64第I 卷 选择题(共54分)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54分) 1.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反应CO(g)+NO 2(g) ⇌CO 2(g)+NO(g) △H<0,升高温度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 .开启啤酒瓶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C .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D .SO 2催化氧化成SO 3的反应,往往加入过量的空气2.在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两个可逆反应:(甲)C (s )+H 2O (g )CO (g )+H 2(g );(乙)CO (g )+H 2O (g )CO 2(g )+H 2(g )。
现有下列状态:①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②恒温时,气体压强不再改变 ③各气体组分浓度相等 ④断裂氢氧键的速率为断裂氢氢键速率的2倍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⑥单位时间内,消耗水蒸气的质量与生成氢气的质量比为9∶1 ⑦同一时间内,水蒸气消耗的物质的量等于氢气消耗的物质的量。
其中能表明(甲)、(乙)容器中反应都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 .①②⑤ B .③④⑥ C .④⑦D .①⑥⑦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e 和Mg 与0.1mol·L -1的盐酸反应,反应速率相同B .催化剂能降低分子活化时所需能量,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大大增加C .0.1 mol·L -1的盐酸与0.1 mol·L -1H 2SO 4分别与大小、形状相同的大理石反应,反应速率相同D .100mL2mol·L -1的盐酸与锌片反应,加入适量的NaCl 溶液,反应速率不变 4. 在372K 时,把0.5 mol N 2O 4通入体积为5L 的真空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42N O g 2NO g 。
反应进行到2s 时,2NO 的浓度为-10.02mol L 。
在60s 时,体系已达平衡,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1.6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0.01mol L sA.前2s以N2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1-1B.在平衡时体系内含有N2O4 0.25 molC.在2s时体系内压强为开始时的1.1倍D.平衡时,N2O4的转化率为40%5.化学中常用图象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下列图象描述正确的是()A.图①可以表示某化学平衡体系改变温度后,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B.图④中曲线表示反应2SO2(g)+O2(g)2SO3(g)△H<0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C.图②中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CH2=CH2(g)+H2(g)→CH3CH3(g)△H<0未使用和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D.图③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3C(g)+D(g)的影响,且甲的压强大6.一个真空密闭恒容容器中盛有1molPCl 5,加热到200℃发生如下反应:PCl5(g)PCl3 (g)+Cl2 (g),反应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PCl5所占体积分数为M%。
若同一温度的同一容器中,最初投入2 molPCl5,反应达平衡时,混合气体中PCl5所占体积分数为N%。
则M和N的关系是()A.M>N B.M<N C.M=N D.无法确定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定温度下,反应MgCl2(l)⇌Mg(l)+Cl2(g)的ΔH>0、ΔS>0B.反应NH3(g)+HCl(g)==NH4Cl(s)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C.NH4HCO3(g)==NH3(g)+H2O(g)+CO2(g) ΔH=185.57 kJ·mol-1能自发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D.ΔH<0,ΔS>0的反应在温度低时不能自发进行2X g Y g+Z g的反应速率影响因素,在不同条件下进行4组实验,Y、Z起始8. 研究反应()()()物质的量浓度为0,反应物X的物质的量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A .比较实验②④得出: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B .比较实验①②得出: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C .在010 min 内,实验②的平均速率()-1-1v Y =0.04 mol L minD .若实验②③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则实验③使用了催化剂9.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和限度是化学反应原理所要研究的两个重要问题,下列有关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和限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密闭真空恒容容器中,在恒定温度下使其分解达到平衡:2432NH COONH (s)2NH (g)+CO (g),2CO (g)的体积分数不变可以作为平衡判断的依据B .反应mA(s)+nB(g)pC(g),达到平衡时增加A 的物质的量,平衡不移动,是因为A 是固体,而分子间的碰撞只能在固体表面进行,固体的物质的量浓度对平衡没有影响 C .222NO(g)+2CO(g)N (g)+2CO (g)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0HD .对于反应A(g)+B(g)2C(g),起始充入等物质的量的A 和B ,达到平衡时A 的体积分数为n%,此时若给体系加压则A 的体积分数一定会发生改变10.在温度相同、容积均为2L 的3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已知N 2(g)+3H 2(g)2NH 3(g) ΔH =-92.4kJ·mol -1A.2p1=2p3<p2B.达到平衡时丙容器中NH3的体积分数最大C.α2+α3>1D.Q1+Q3<92.411. 某温度下,对于反应N2(g)+3H2(g)⇌2NH3(g);△H=﹣92.4kJ/mol.N2的平衡转化率(α)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1.0mol氮气、3.0mol氢气,置于1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放出的热量为92.4kJB.上述反应在达到平衡后,增大压强,H2的转化率提高C.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平衡常数K(A)<K(B)D.保持压强不变,通入惰性气体,平衡常数不变,平衡不移动12. 在某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有下列的可逆反应:A(g)+B(g)xC(g)(正反应放热)有图Ⅰ所示的反应曲线,试判断对图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T表示温度,P表示压强,C%表示C的体积分数)A.P3<P4,y轴表示B的体积分数B.P3>P4,y轴表示B的转化率C.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 D.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13.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 2(g) +3H2(g)2NH3(g) ∆H= -92.4 kJ/mol ,如图所示为相同温度下,在等量的不同催化剂作用下,某浓度氨气分解时对应生成氢气的初始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e作催化剂时,氨气分解反应活化能最小B.氨气分解达到平衡时,单位时间内N≡N键断裂数目和N —H键形成数目相同C.高温有利于提高工业合成氨产率D.低压有利于提高N2和H2产率14. 在一定条件下,将3molA和1molB投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
2min末测得此时容器中C和D的浓度为0.2mol/L和0.4mol/L。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x=2B .2min 时,B 的浓度为0.4mol/LC .此时A 的转化率为40%D .0~2min 内B 的反应速率为0.2mol·L -¹·min -¹15. 已知反应:2NO(g)+Br 2(g)=2NOBr(g) ΔH=-a kJ·mol -1(a >0),其反应机理如下:①NO(g)+Br 2(g)=NOBr 2(g) 快 ②NO(g)+NOBr 2(g)=2NOBr(g) 慢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速率主要取决于②的快慢B .正反应的活化能比逆反应的活化能小a kJ·mol -1C .NOBr 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 .增大Br 2(g)浓度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个数,加快反应速率 16. 在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混合气体发生反应:xA(g)+yB(g)zC(g);平衡时测得A 的浓度为0.50mol·L -1,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3倍,再达平衡时,测得A 的浓度降低为0.30mol·L -1。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 .x+y<z B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C 的体积分数增大 D .B 的转化率降低17.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和限度是化学反应原理所要研究的两个重要问题,下列有关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和限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反应mA(s)+nB(g)pC(g),达到平衡时增加A 的物质的量,平衡不移动,是因为A 是固体,而分子间的碰撞只能在固体表面进行,固体的物质的量浓度对平衡没有影响B .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密闭真空恒容容器中,在恒定温度下使其分解达到平衡:2432NH COONH (s)2NH (g)+CO (g),2CO (g)的体积分数不变可以作为平衡判断的依据 C .222NO(g)+2CO(g)N (g)+2CO (g)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0HD .对于反应A(g)+B(g)2C(g),起始充入等物质的量的A 和B ,达到平衡时A 的体积分数为n%,此时若给体系加压则A 的体积分数一定会发生改变18. 如图,甲容器有一个移动活塞,能使容器保持恒压。
起始时,关闭活塞K ,向甲中充入2mol SO 2、1mol O 2,向乙中充入4 mol SO 2、2 mol O 2。
甲、乙的体积都为1 L (连通管体积忽略不计)。
保持相同温度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使两容器中各自发生下述反应:2SO 2(g)+O 2(g)2SO 3(g)。
达平衡时,甲的体积为0.8 L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容器中SO2的转化率小于60%B. 打开K后一段时间,再次达到平衡,甲的体积为1.4 LC. 平衡时SO3的体积分数:甲>乙D. 平衡后向甲中再充入2 mol SO2、1 mol O2和3 mol SO3,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第II卷非选择题(共46分)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46分)19.(8分)已知2A2(g)+B2(g)2C3(g) △H=-Q1 kJ/mol(Q1>0),在一个有催化剂的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A2和1 molB2,在500℃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C3的浓度为w mol·L-1,放出热量为Q2 k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