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好处和改进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好处和改进措施
用信息手段代替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熟练使用信息技术管理教学、辅助教学,让学生进入新的领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近年来学校教育教学方式的重大改变,也对教育教学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那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有什么好处呢?
一、信息技术拓展了教学的广度和深度
信息服务能够广泛应用于学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如对外宣传与联系、学籍管理、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寄宿生管理等;也广泛应用于校内课程教学、课外小组活动,以及校外学习活动中。为学生、教师和专家相互联系提供讨论的平台,为教师提供课内外学习活动的网上备课环境和教学活动管理平台。信息技术还具有综合处理图形、图像、动画、视频以及声音、文字和语言、符号等多种信息的功能,从声音、色彩、形象、情节、过程等创设的“情境”中,学生学会了探索、实践,激发了联想、判断,从而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
二、信息技术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学生通过对信息实行积极、深入的加工,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一些学生还意识到学习过程的重要,而非考试分数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对学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持续地获得成就感,持续的激发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水平。
三、有利于学生高级思维活动的发展
在教学活动中自然地结合使用信息教学技术,能够协助学习者对教学的内容更明晰,使学习者的探究行为更易于发生,促动了高级思维活动。与所有其它工具一样使用者借助它可更灵巧地工作,它不但提升了学生的计算机技能,最重要的还在于它促动了高级思维技能。实践表明,使用信息化教学有利于学生高级思维技能的发展。
四、促动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与协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转换。
信息技术教学条件,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在信息技术教学的环境下,因为对新事物的接受学生要快得多,他们的兴趣与注意力也集中得多,所以他们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更多,当然,在这之中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那么,又如何提升信息技术教学水平呢?
一、循序渐进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甚至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他们接受知识的水平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教师实行信息技术教学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水平、年龄、兴趣等特点,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原则。操作目标一般能够采用初步学会、学会、熟练三个层次的学习水平。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在信息技术课中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
就能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水平。
二、增强实践
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在信息技术课中则可谓“百看不如一练”,用“纸上谈兵”的方法教学是不可行的。学生亲自上机动手实践远比听老师讲、看老师示范要有效得多。通常,教师对知识实行讲解、演示后,关键的一步就是让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握真知、掌握方法。实践证明,信息技术课的理想教学环境是人手一机,学生上课的最佳过程是边听讲(或边看书)边操作。
三、分清重点,抓住根本
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内容设计时要考虑量的大小、知识点的含量、前后的联系等多方面的因素。一般说来,每个内容中涉及的知识点不宜过多,最好不要有两个以上的重点、难点,过多会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注意由点到面,逐步介绍各知识点。一开始先让学生有所了解,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以及相关知识的积累后,再深入理解,然后适时地加以概括和总结。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理解、使用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引入新概念、新知识时,应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学生在完成教学目标的操作过程中,观察到了现象,有了一定的感性理解,再来分析、介绍完成任务的方法,最后适时地加以总结,概括出其规律性的知识,实现从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的过渡。面对信息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学校的计算机等设备无法快速更新,教学内容很难
超前或与社会同步。学生学习到的一些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过不了多久往往就会过时。所以,信息技术课在介绍基本概念、原理以及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等相对稳定的内容的同时,应注重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特别是应用计算机处理实际问题及独立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水平。常言说“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只有让学生学会学习,具有选择信息、处理信息的水平,才能终身受益。
四、广泛应用,协作交流
自觉将信息技术服务应用于自己日常工作、学习与生活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实行学习和探讨的水平。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展开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水平。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学习过程中。在这个整合过程中,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对于协作学习的“任务”,则要求由多个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协作完成。旨在通过学习群体的智慧,完善和深化学习个体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小组协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启发、诱导,把活动主题引向深入,从而揭示问题的本质、规律。把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单向或双向交流转变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使学生们在相互交流中持续增长知识技能,促动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协作
精神。
五、增强激励措施
信息技术教师开设信息技术咨询信箱,开办橱窗“信息技术园地”,不定期举行信息技术专题讲座,举行电脑制作比赛,程序设计比赛,开办课外兴趣小组等,以多种形式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提供良好的环境。
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化社会环境,学校如何学与教已经成为关系到新世纪创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教育能否跟上时代发展步伐的大问题。我们决心以信息技术教育为切入点,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条件下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水平,培养新型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