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数据链路层

合集下载

管理信息系统第6章习题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第6章习题答案

习题6(通信与网络)1、简述通信系统的定义及其基本模型。

答:通信系统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联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及网络操作系统)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网络。

通信系统基本模型是远程通信模型,即信息以一定的形式,如语言、数据、文本和映像,使用电或光的传递介质,从一个地方发送到另一个地方。

由于数据通信反映了远程通信以及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处理技术的整体,并主要依赖计算机与计算机化的设备,所以广义的远程通信就是数据通信。

远程通信网有五类基本元素:(1)终端;(2)远程通信处理器;(3)远程通信通道和介质;(4)计算机;(5)网络通信控制软件。

2、简述通信系统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

答:(1)第一代计算机通信网络实际上是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即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2)第二代是多个主机算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连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这时才算是实际的计算机网络(有了存储转发、通信子网、资源子网、公用网、公用数据网、分组、分组交换网、协议、网络体系结构等概念);(3)第三代是国际标准化的网络,1984年ISO颁布了被称为OSI七层模型的开放系统基本参考模型,计算机网络正朝着分布式系统方向发展,与普通计算机网络的区别在于分布式系统中多台计算机的存在是用户不可见(对用户透明)的,并且正在向协同计算能力发展。

3、局域网的应用已相当普遍,请介绍贵企业如何应用局域网解决管理上的问题,并探讨进一步发展网络的规划。

答:企业应用局域网一般是用来组建ERP(企业资源计划),比如使用金碟/K3或用友系统来管理企业的仓存管理、采购管理、物料需求计划、销售和生产管理、人事管理等,整合资金流、物流和信息,使企业资源利用率最大化、提高管理效益。

通常将各部门的电脑组成局域网,由信息中心统一管理,信息中心相当于网管中心。

另外,企业组建局域网还可以建立办公自动化系统,如OA系统,内部QQ。

计算机网络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计算机网络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计算机网络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连接了世界各地的人们并促进了信息的传递和共享。

而对于学习计算机网络的人来说,课后习题是检验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计算机网络第三版》的部分课后习题答案,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一章:导论1. 答案: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计算机和其他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以便实现数据和信息的传输和共享的系统。

2. 答案:计算机网络的主要优点包括资源共享、高效的数据传输、灵活性和可靠性。

3. 答案: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常见的分类包括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

第二章:物理层1. 答案:物理层主要负责将比特流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传输介质进行传输。

2. 答案:物理层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的传输、数据的同步、数据的编码和解码等。

3. 答案:常见的物理层传输介质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和无线传输介质等。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1. 答案: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包括将物理层传输的比特流转化为数据帧,并通过链路进行传输。

2. 答案: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协议包括以太网、令牌环和点对点协议等。

3. 答案:数据链路层的主要技术包括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和访问控制等。

第四章:网络层1. 答案:网络层的主要功能包括将数据链路层传输的数据帧转化为数据包,并通过网络进行传输。

2. 答案:网络层的主要协议包括IP协议、ICMP协议和路由协议等。

3. 答案:网络层的主要技术包括路由选择、拥塞控制和分组转发等。

第五章:传输层1. 答案:传输层的主要功能是为应用层提供可靠的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务。

2. 答案:传输层的主要协议包括TCP协议和UDP协议等。

3. 答案:传输层的主要技术包括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和拥塞控制等。

第六章:应用层1. 答案:应用层是最靠近用户的一层,主要负责为用户提供各种网络应用服务。

计算机网络第四版(课后练习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四版(课后练习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四版(课后练习答案)计算机网络第四版(课后练习答案)第一章: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与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分散的、独立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它由硬件、软件和协议等组成,并遵循一定的体系结构。

2. 因特网的发展与组成因特网是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由大量的自治系统(AS)组成,采用TCP/IP协议族作为通信协议,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第二章:物理层1. 传输媒体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传输媒体是信息在计算机网络中传输的介质,主要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和无线媒体等,根据传输方式分类可分为有线传输媒体和无线传输媒体。

2. 信道复用与调制信道复用是指多路复用技术,用于将多个通信信道中的数据通过一个物理通道传输。

调制技术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常用的调制方式有ASK、FSK、PSK等。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1. 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和功能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之上,提供有点到点的数据传输服务,主要功能包括帧的封装与解封装、错误检测与纠正、流量控制和访问控制等。

2. 介质访问控制介质访问控制是指多个计算机节点在共享传输媒体时的竞争与协调机制,主要包括载波侦听、轮询、令牌传递和CSMA等。

第四章:网络层1. 网络层的基本概念与功能网络层是计算机网络中的核心层,负责将分组从源节点传输到目的节点,主要功能包括寻址与路由、分组的转发与接收、拥塞控制和互联互通等。

2. 网际协议(IP)IP协议是因特网中最主要的协议之一,它定义了数据报的格式和传输规则,实现了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功能,是因特网的核心协议之一。

第五章:运输层1. 运输层的基本概念与功能运输层负责对网络层传输的数据进行可靠或无需可靠地传输,主要功能包括端到端的连接建立与释放、数据的分段与重组、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等。

2. 传输控制协议(TCP)TCP是因特网中最重要的运输层协议之一,它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通过确认应答和超时重传等机制,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恢复性。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三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三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后题答案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一、选择题1.B2.B3.B4.B5.B6.B7.C8.D 9.B 10.D 11.C 12.A 13.B 14.D二、填空题1、1946 美国ENIAC2、4 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3、超导计算机量子计算机光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神经计算机4、专用计算机通用计算机5、信息基础技术信息系统技术信息应用技术6、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7、7445 682 3755 30088、0292 1717 A2FC B1B1 B7D9 E4AE9、500010、72 128三、问答题1、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具有自动运行能力可靠性高2、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服务器工作站3、数据计算信息处理实时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工智能办公自动化通信与网络电子商务家庭生活娱乐4、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就是执行程序的过程,而执行程序又归结为逐条执行指令:(1)取出指令:从存储器中取出要执行的指令送到CPU内部的指令寄存器暂存;(2)分析指令:把保存在指令寄存器中的指令送到指令译码器,译出该指令对应的操作;(3)执行指令:根据指令译码器向各个部件发出相应控制信号,完成指令规定的操作;(4)一条指令执行完成后,程序计数器加1或将转移地址码送入程序计数器,然后回到(1)。

为执行下一条指令做好准备,即形成下一条指令地址。

5、计算机自身电器的特性,电子元件一般有两个稳定状态,且二进制规则简单,运算方便。

四、操作题1、(111011)2=(59)10=(73)8=(3B)16(11001011)2=(203)10=(313)8=(CB)16(11010.1101)2=(26.8125)10=(32.64)16=(1A.D)162、(176)8=(1111110)2(51.32)8=(101001.011010)2(0.23)8=(0.010011)23、(85E)16=(100001011110)2(387.15)16=(001110000111.00010101)24、(79)=(01001111)原码=(01001111)反码=(01001111)补码(-43)=(10101011)原码=(11010100)反码=(11010101)补码第2章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系统一、选择题1.A2.D3.D4.C5.B6.C7.C8.A9.D 10.B 11.D 12.C 13.C 14.B 15.D 16.A 17.C 18.D 19.D 20.D二、填空题1、系统应用2、运算控制单元存储器输出/输入设备3、数据库管理系统4、1000赫兹5、ROM RAM Cache6.、RAM 数据丢失7、U盘的文件管理系统中密码8、同一部件内部连接同一台计算机各个部件主机与外设9、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10、32 6411、图形加速接口12、CPU与内存内存13、控制器运算器14、CPU与内存15、指令数据16、CPU与内存及显存间数据的交换第3章操作系统基础一、选择题1.C2.B3.A4.D5.A6.D7.B8.B 9.B 10.A 11.B 12.B 13.A 14.B二、填充题1、文件管理2、并发性3、EXIT4、Am*.wav5、开始6、Alt+PrintScreen7、PrintScreen8、Ctrl+Z9、全选10、添加/删除程序11、输入法三、问答题1、管理和协调计算机各部件之间的资源分配与运行,它是计算机所有硬件的大管家,是用户与计算机的接口。

第6章-路由选择与网络拥塞控制

第6章-路由选择与网络拥塞控制

了解通信子网的拓扑结构,选择路由; 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网络的拥塞控制.
2
2014-12-02
概述

6.1.1 网络层的任务

(1)通信子网的拓扑结构 (2)路由选择方法 (3)流量和拥塞控制 (4)网络互连

OSI标准集中于网络层提供给传输层的功能和服务, 以及网络层与传输层及数据链路层的接口。
1
9 5 6
2
8
3
3
2
11
4
3
6
5
7
如从5出发到4: 数据包从51,2;23,6;36,4;63,7;74 要解决的问题:数据包重复到达某一节点,如3,6
2014-12-02 25
扩散法(续)
解决方法
在数据包头设一计数器初值,每经过一个节 点自动减1,计数值为0 时,丢弃该数据包 在每个节点上建立登记表,则数据包再次经 过时丢弃
传送失败概率
连接恢复力 拆连时延 拆连失败概率 连接保护能力 连接优先权 最大开销
2014-12-02
传送失败数占传送尝试总数的比例
在网络连接过程中,服务提供者激活释放和复位的概率 从发起连接拆除请求至成功释放所需要的时间 未成功拆除连接次数与尝试次数之比 网络服务提供者试图防止对用户数据的未授权操作的程度 考虑网络连接及其数据的相对重要性 网络服务的开销范围
2014-12-02
22
6.2.2 简单路由选择算法

1. 随机路由选择 2. 洪泛式路由选择 3. 固定式路由选择

绝对固定式路由选择 迂回式路由选择
2014-12-02
23
静态路由算法
随机路由选择:是由收到分组的节点随机地选择一 个出口转发出去。缺点也是十分明显的,可能造 成某些分组长期在通信子网中转,到达不了目的 节点。 洪泛算法(Flooding):

《计算机网络》第6章课后习题

《计算机网络》第6章课后习题

1.与广域网相比,局域网有哪些特点?参考答案:1)较小的地域范围。

2)传输速率高,误码率低。

3)通常为一个单位所建,并自行管理和使用。

4)可使用的传输介质较丰富。

5)较简单的网络拓扑结构。

6)有限的站点数量。

2. 局域网的3个关键技术是什么?试分析10BASE-T以太网所采用的技术。

参考答案:局域网的三个关键技术是拓扑结构、数据传输形式及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10BASE-T以太网的物理拓扑结构为星型(逻辑拓扑结构为总线型),采用基带传输,使用CSMA/CD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3.以太网与总线网这两个概念有什么关系?参考答案:总线网是指拓扑结构为总线的网络,而以太网是指采用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局域网,早期以太网的物理拓扑结构采用了总线型拓扑,也属于总线型网络,但现在的以太网大多为星型拓扑。

4.以太网与IEEE802.3网络的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有哪些?参考答案:二者都采用了总线型拓扑结构和基带传输方法,并且都使用CSMA/CD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不同之处主要有:1)帧结构有些细微的差别:帧首部的第13-14位的定义不同,IEEE802.3定义为数据字段的长度,而DIX Ethernet II定义为网络层协议类型;2)介质稍有不同,IEEE802.3标准定义了同轴电缆、双绞线和光纤三种介质,而DIX Ethernet II只使用同轴电缆。

5.IEEE 802标准规定了哪些层次?参考答案:IEEE 802标准规定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两个层次。

其中又把数据链路层分为逻辑链路控制(LLC)和介质访问控制(MAC)两个功能子层。

6.试分析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技术的工作原理。

参考答案: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以太网中。

CSMA/CD的工作原理是:当某个站点要发送数据时,它首先监听介质:①如果介质是空闲的,则发送;②如果介质是忙的,则继续监听,一旦发现介质空闲,就立即发送;③站点在发送帧的同时需要继续监听是否发生冲突(碰撞),若在帧发送期间检测到冲突,就立即停止发送,并向介质发送一串阻塞信号以强化冲突,保证让总线上的其他站点都知道已发生了冲突;④发送了阻塞信号后,等待一段随机时间,返回步骤①重试。

精品课件-计算机网络(第三版 雷震甲)-第6章

精品课件-计算机网络(第三版 雷震甲)-第6章

第6章 局域网与城域网
HUB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有源HUB,另一种是无源HUB。有源 HUB中配置了信号再生逻辑,这种电路可以接收输入链路上的信 号,经再生后向所有输出链路发送。如果多个输出链路同时有 信号输入,则向所有输出链路发送冲突信号。
无源HUB中没有信号再生电路,这种HUB只是把输入链路上 的信号分配到所有的输出链路上。如果使用的介质是光纤,则 可以把所有的输入光纤熔焊到玻璃柱的两端,如图6-4所示。当 有光信号从输入端进来时就照亮了玻璃柱,从而也照亮了所有 输出光纤,这样就起到了光信号的分配作用。
第6章 局域网与城域网
图6-3 宽带系统的两种配置
第6章 局域网与城域网
两种电路配置都需要“端头”来连接两个方向不同的通路。 双缆配置中的端头是无源端头,朝向端头的通路称为“入径”, 离开端头的通路称为“出径”。所有的站向入径上发送信号, 经端头转接后发向出径,各个站从出径上接收数据。入径和出 径上的信号使用相同的频率。
第6章 局域网与城域网
● 802.6城域网(MAN)介质访问控制协议DQDB及物理层技 术规范。
第6章 局域网与城域网
由于宽带系统中需要模拟放大器,而这种放大器只能单方向 工作,所以加在宽带电缆上的信号只能单方向传播,这种方向性 决定了在同一条电缆上只能由“上游站”发送,而“下游站”接 收,相反方向的通信则必须采用特殊的技术。有两种技术可提供 双向传输:一种是双缆配置,即用两根电缆分别提供两个方向不 同的通路(图6-3(a));另一种是分裂配置,即把单根电缆的频带 分裂为两个频率不同子通道,分别传输两个方向相反的信号(图 6-3(b))。双缆配置可提供双倍的带宽,而分裂配置比双缆配置 可节约大约15%的费用。
由于环网是一系列点对点链路串接起来的,所以可使用任 何传输介质。最常用的介质是双绞线,因为它们价格较低;使 用同轴电缆可得到较高的带宽,而光纤则能提供更大的数据速 率。表6-3中表示了常用的几种传播介质的有关参数。

计算机网络第六章习题

计算机网络第六章习题

第六章局域网补充习题一.选择题1. IEEE 802系统协议中描述逻辑链路控制子层功能、特性和协议的是(C)。

A. IEEE802.5B. IEEE802.4C. IEEE802.2D. IEEE802.32. 对于基带CSMA/CD而言,为了确保发送站点在传输时能检测到可能存在的冲突,数据帧的传输时延至少要等于信号传播时延的( B )。

A. 1倍B. 2倍C. 4倍D. 2.5倍3. 关于冲突域和广播域说法正确的是(C)。

A. 集线器和中继器连接不同的冲突域B. 网桥和二层交换机可以划分冲突域,也可以划分广播域C. 路由器和三层交换机可以划分冲突域,也可以划分广播域D. 通常来说一个局域网就是一个冲突域4. 在10Base5的以太网中,最大的网段长度是(B)。

A. 2000mB. 500mC. 185mD. 100m5. 数据链路层中的数据块常被称为(C)。

A. 信息B. 分组C. 帧D. 比特流6. 在以下传输介质中,带宽最宽、抗干扰能力最强的是(D )。

A. 双绞线B. 无线信道C. 同轴电缆D. 光纤7. 在虚电路方式中( B )。

A. 能保证每个分组正确到达,但分组的顺序发生了变化B. 能保证每个分组正确到达,且分组的顺序与原来的一样C. 不能保证每个分组正确到达,分组顺序也发生了变化D. 不能保证每个分组正确封达,而且有的分组会丢失8. 在数据报方式中,在整个传输过程中数据报( C )。

A. 不需要建立虚电路,也不必为每份数据报进行路由选择B. 需要建立虚电路,但不必为每份数据报进行路由选择C. 不需要建立虚电路,但要为每份数据报进行路由选择D. 要建立虚电路,也要为每份数据报进行路由选择9. 下列关于局域网的叙述中,正确的叙述是(D)。

A. 地理分布范围大B. 数据传输率低C. 误码率高D. 不包含OSI参考模型的所有层10.下面哪个不是广域网(C)。

A. PSTNB. X.25C. VLAND. A TM11.下面属于随机访问介质访问控制的是(C)。

第6章(1)计算机网络概述

第6章(1)计算机网络概述

28
网络体系结构:指计算机网络的各个层和在各层上使用的全部协议。
网络体系结构定义了一个框架,它使这些用不同媒介连接起来的不同 设备和网络系统在不同的应用环境下可实现互操作,并满足各种业务的需 求。任何厂商的任何产品、以及任何技术只要遵守这个空间的行为规则, 就能够在其中生存并发展。
网络体系结构采用分层处理方法解决问题,把复杂的网络互联问题划 分为若干个较小的、单一的问题,在不同层上予以解决。
29

接口:
每层都是建筑在它的前一层的基础上,每层间有相应的通信协议,相 邻层之间的通信约束称为接口。 接口用于说明上层如何使用下层的服务。

服务:
在分层处理后,相似的功能出现在同一层内,每一层仅与其相邻上、 下层通过接口通信,该层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上层提供服务。
服务用于说明某一层为上一层提供一些什么功能。
上、下层之间的关系是下层对上层服务,上层是下层的用户。
30
相关国际机构简介: 在计算机网络标准领域中,有各种类型的组织参与标准的指定和推广。
1.国际标准领域: 国际标准组织 ISO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各国标准化团体组成的世界性的联合会。 位于瑞士的日内瓦,有100多个国家加入。 美国国家标准化协会 ANSI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 国家性民间组织,ANSI标准常常被ISO采纳为国际标准 电子及电气工程师协会 IEE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国际性的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工程师的协会,是世界上最大的专业技 术组织之一,拥有来自175个国家的36万会员(到2005年)。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06章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06章



看网络提供虚电路服务的情况。先设图6-2(b)中主

机H1要和主机H5通信。
广

在图6-2(b)中,我们设寻找到的路由是A→B→E。 域





6




广




计 表6-1归纳了虚电路服务与数据报服务的主要区别。
算 表 6-1

虚电路服务与数据报服务的对比
对比的方面
机 思路
虚电路服务
数据报服务

快速分组交换(fast packet switching)。帧中继的帧长是
可变的。还有一种叫做信元中继(Cell Relay)的快速分

组交换,它采用固定帧长,每一个帧叫做一个信元。 广

图6-11(a)和(b)分别是一般分组交换网络和帧中继 域

标准是平衡型链路接入规程LAPB,它就是第3章介绍 章

的HDLC的一个子集。第三层是分组层(不叫网络层),

在这一层上,在DTE与DCE之间可建立多条逻辑信道 广
教 (0~4095号)。从第一层到第三层,数据传送的单位分 域

别是“比特”、“帧”和“分组”。




6




广







电路均不能工作
一些路由可能会发生 变化

分组的顺序
总是按发送顺序到达目的站 到达目的站时不一定按发送顺序
程 端到端的差错处 由分组交换网负责
由用户主机负责

物联网技术(第6章)无线自组网

物联网技术(第6章)无线自组网
1)动态变化的网络拓扑结构 2)网络的自组性 3)多跳组网方式 4)有限的无线传输带宽 5)移动终端的自主性和局限性 6)分布式控制网络 7)安全性差的网络 8)网络的可扩展性不强 9)存在单向的无线信道 510)生存时间短
自组网的应用
自组网作为现有网络的一种补充和扩展,主要应用在没 有现在网络基础设施支持的环境中或现有网络不能满足 移动性、机动性等要求的情况下,例如,军事作战环境; 在救火、救生等需要紧急部署通信网络的环境;在人员 处于没有现成网络支持但又需要协同工作的商业活动中; 可“穿戴”计算机应用环境。
2
无线自组网的定义
无线自组网(Ad hoc)是由一组带有无线通信收发装置 的移动终端节点组成的一个多跳的临时性无中心网络, 可以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快速构建起一个移动通信网 络,并且不需要现有信息基础网络设施的支持,网中的 每个终端可以自由移动,地位相等。
3
5个节点组成的自组网
4
无线自组网的特点
导读
本章介绍自组网的定义、特点及其应用,使读者了解无线 自组网的协议栈及其关键技术;了解无线自组网的路由技 术,无线自组网路由协议面临的问题、无线自组网对路由 协议的要求、主动路由协议、按需路由协议等;了解路由 协议的分类,其中主要掌握按需路由和主动路由;了解无 线自组网MAC接入面临的问题,其中主要掌握隐藏终端和 暴露终端;了解MAC接入协议的分类及发展。
11
自组网对路由协议的要求
① 收敛迅速。 ② 提供无环路由。 ③ 避免无穷计算。 ④ 控制管理开销小。 ⑤ 对终端性能无过高要求。 ⑥ 支持单向信道。 ⑦ 尽量简单实用。
12
自组网路由协议分类
13
主动路由协议
主动路由协议也被称为表驱动路由协议、先应式路由协 议,其路由发现策略类似于传统的路由协议。在主动路 由协议中,网络的每一个节点都要周期性的向其他节点 发送最新的路由信息,并且每一个节点都要保存一个或 更多的路由表来存储路由信息。当网络拓扑结构发生变 化时,节点就在全网内广播路由信息,这样每一个节点 就能连续不断地获得网络信息。

计算机网络第3版课后题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3版课后题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3版课后题参考答案计算机网络是关于数据通信和网络互连的科学与工程,是当今社会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

计算机网络第3版是一本经典的网络教材,对于学习计算机网络的人来说是一本必备的参考书。

本文将为读者提供计算机网络第3版课后题的参考答案,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网络知识。

第一章:导论1. 计算机网络是什么?答: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分散的、独立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的系统。

2. 网络的分类有哪些?答:网络可以分为广域网、局域网和城域网三类。

3. 什么是分组交换?答:分组交换是一种数据传输方式,将数据划分为小块的数据包(分组),并通过网络独立传输。

将大数据包拆分为多个小数据包传输,提高了传输效率。

第二章:物理层1. 计算机网络中如何表示和传输比特流?答:计算机网络中采用电信号表示比特流,并通过物理媒介(如电缆、光纤等)传输比特流。

2. 什么是调制和解调?答:调制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解调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3. 什么是噪声?如何降低噪声对传输的影响?答:噪声是指干扰信号的杂乱信号。

降低噪声对传输的影响可以采取多普勒补偿、误码纠正等技术手段。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1.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是通过物理媒介传输数据包,并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 什么是差错检测码?答:差错检测码是一种用于检测数据传输过程中是否出现错误的编码方法,常见的有奇偶校验码、CRC等。

3. 什么是点对点协议(PPP)?答:点对点协议是一种常用的串行链路协议,用于在两个节点之间传输数据,常用于拨号上网和广域网连接。

第四章:网络层答: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在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包传输和路由选择。

2. 什么是IP地址?答:IP地址是用于标识计算机网络中的主机的唯一地址,可以分为IPv4和IPv6两种格式。

3. 什么是路由器?答:路由器是一种用于连接不同网络并进行数据转发的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路由表选择最佳的传输路径。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第六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第六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第六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本文将为大家整理并提供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第六版的课后练习题,并附上答案供大家参考。

本书作为计算机网络领域的经典教材之一,在网络通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影响力,本文的练习题部分将涉及信道、分组交换、传输、应用层、网络层和链路层等内容。

第一章绪论练习题1.为什么国际互联网不是一个分布式系统?答:国际互联网主要是一个基于电信网络建立的一系列网络,虽然其网络的分布式特性比较明显,但是其实质上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分布式系统,因为其存在部分垄断的情况,包括DNS根服务器、ICANN等。

2.同IP音频金融区别,视频流量传输对延迟和带宽有何要求?答:IP音频要求低延迟,可丢失,而视频数据则要求具备较高的带宽和低的延迟。

因此,在传输视频数据时要保证网络的带宽和稳定性。

第二章应用层练习题1.SMTP和POP3之间有什么区别?答:SMTP是一个用于发送电子邮件的协议,POP3是用于检索邮件的协议。

邮件服务器在接收到SMTP消息后,会将邮件存储在服务器上,而POP3客户端则可从服务器上检索邮件。

2.什么是DNS?答:DNS,即Domn Name System,是一种用于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DNS服务器通过DNS协议为客户端提供域名解析服务,将域名解析为相应的IP地址。

第三章运输层练习题1.什么是可靠传输?答:可靠传输是指通过一定的机制来保证数据的传输过程中不会发生数据丢失、失序或冗余等问题,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2.TCP和UDP的区别是什么?答:TCP是一种基于连接的可靠传输协议,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包括传输数据、流量控制、拥塞控制等功能;UDP则是无连接协议,数据包传输效率相对TCP较高,但可靠性较差。

第四章网络层练习题1.什么是网络拓扑?答:网络拓扑指的是连接在网络上的各个节点之间的物理或逻辑连接方式,包括星型、总线型、环型、网格型等多种方式。

2.IP路由选择的基本机制是什么?答:IP路由选择的基本机制是通过路由表选择最佳路径,获取最短跳数、最低费用的路径,实现IP数据包在网络中的传递。

06第六章 网络互连与互联网

06第六章  网络互连与互联网

第6章网络互连与互联网★多个网络互相连接组成范围更大的网络叫做互联网(Internet),网络互相连接构成统一的通信系统,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

中继器(Repeater)工作于物理层;网桥(bridge)和交换机(Switch)工作与数据链路层;路由器(Router)工作于网络层;而网关(Gateway)工作于网络层以上的协议层。

*冲突时槽选择题按2 2 8做。

中继器的功能是对接收信号进行再生和发送。

中继器不改变接收到的数字信息,再生的信号与接收信号完全相同,并可以沿着另外的网段传输到远端。

例如在以太网中,限制最多使用4个中继器,最多由5个网段组成。

5-4-3规则,5网段,4中继,3网段可用。

中继器工作于物理层,只是起到扩展传输距离的作用。

集线器(HUB)工作原理上基本上与中继器相同。

简单的说。

集线器是一个多端口的中继器,它把一个端口上收到的数据广播发送到其他所有端口上。

网桥是连接两个局域网段,但它工作于数据链路层。

网桥要分析帧地字段,以解决是否把收到的帧转发到另一个网段上。

以太网中广泛使用的交换机是一种多端口网桥,每一个端口都可以连接一个局域网(二层)。

路由器:工作于网络层。

通常把网络地址叫做逻辑地址(IP地址),把数据链路层地址叫做物理地址(MAC地址)。

由于路由器工作网络层,它处理的信息量比网桥要多,因此处理速度比网桥慢,但路由器的互连能力更强,可以执行复杂的路由选择算法。

路由桥(Routing Brideg)虽然能够运行路由器算法,是属于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

网关:是最复杂的网络互连设备,它用于连接网络层之上执行不同的协议的子网组成异构型因特网。

网关能对互不兼容的高层协议进行转换,翻译和变换。

最后,有时不区分路由器和网关,而是把网络层及其以上进行协议转换的互连设备统称为网关。

广域网互连一般采用在网络层进行协议转换的办法实现。

这里使用的互连设备叫做网关,更确切的说是路由器。

因特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是今天使用最广泛的网络,因特网中的主要协议是TCP和IP,所以,Internet协议也叫TCP/IP协议簇。

教材-第6章-计算机网络基础-大学计算机基础(第5版)-翟萍-清华大学出版社

教材-第6章-计算机网络基础-大学计算机基础(第5版)-翟萍-清华大学出版社

6.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阶段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 也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机到多机的发展过程。 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始于20世纪50年代) 将一台计算机经过通信线路与若干地理上处于分散位 置的终端直接连接,构成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这 类简单的“终端—通信线路—计算机”系统,构成了 计算机网络的雏形,这样的系统除了一台中心计算机 外,其余的终端设备都没有自主处理的能力。
3.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衡量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有很多,最重要2个是: (1)速率。计算机网络中的速率是指计算机在数字信 道上传送数据的速率单位是bps、Kbps、Mbps、Gbps。 (2)带宽。带宽是指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术ude能力, 是网络能够允许的传送数据的最高速度,即在单位时 间内从计算机网络中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 高数据量,其单位与速率相同。
6.1.3 计算机网络硬件与软件组成
在网络系统中,硬件、通信线路的选择对网络的性能起决 定性的作用,网络软件则是支持网络运行、利用网络资源 的工具。 1.网络硬件 网络硬件是计算机网络的物质基础,一个计算机网络是
通过网络设备和通信线路将不同地点的计算机及其外围 设备在物理上实现连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 发展,网络硬件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功能强等特点。 常见的网络硬件有网络终端设备、网络适配器、传输介 质、网络互连设备、共享的外部设备等。
6.1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 的产物,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中一个最为活跃 的重要领域。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 方方面面。
6.1.1 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将地理位置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许多计算机连接

电子政务理论与实务第6章

电子政务理论与实务第6章
以太网的工作过程为:当站点在以太网上发送信息之前, 首先侦听检测以确定以太网是否是“安静”的,即网上没有进 行数据传输(载波侦听)。如果有信息在传输,则等待;如果无信 息在传输,该站点就发送其信息,发送信息的同时也继续监听 信道(冲突检测)。如果监听到的信息和自己发送的信息不一致, 则认为发生冲突(同一时刻,其他站点也在发送信息),便停止发 送过程,并执行一定的退避算法,准备重发;否则,表明已完 成发送任务。
图6-1 OSI/RM参考模型
第6章 电子政务的网络技术
6.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6.2.1 局域网 1.局域网的定义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是指在一个较小的地理
范围内的各种计算机网络设备互联在一起的通信网络,其目的 是允许用户相互通信和共享诸如打印机和存储设备之类的计算 机资源,它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子网。
(1) 物理层。该层是最底层,其功能是实现对电话线、同轴 电缆等通信介质进行电气的、机械的和物理的管理,以保证信 息的传输,实现两个主机间的物理通信。
第6章 电子政务的网络技术 (2) 数据链路层。该层的功能是将被传送的数据按帧结构进 行格式化,并实现在传输线路上的差错控制与恢复、编址、链 路管理、顺序编号以及流控制等,以保证由比特序列组成的数 据流的正确传送。
第6章 电子政务的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其应用今后的发展趋势大致有以下几个 方面:
(1) 标准化。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开放式网络体系结构和接口 标准,使不同的软硬件平台、使用不同协议的网络可以互联并 具有高度的互存性,真正做到分布处理和资源共享。
(2) 集成性。随着信息的可视化和多媒体化,传统的网络应 用正在逐渐被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新的网络应用所代替。 多媒体技术、三维动画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语音通信技术、 视频技术等的集成,将为网络应用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路由交换技术与应用)第6章交换机基本配置

(路由交换技术与应用)第6章交换机基本配置

03
交换机基本配置
主机名配置
总结词
主机名是交换机的标识,用于区分不同的交换机。
详细描述
通过配置主机名,可以方便地识别和管理交换机,主机名通常由字母和数字组成,长度不超过32个字符。配置主 机名的方法因交换机品牌和型号而异,一般通过命令行接口进入交换机的配置模式,使用特定的命令进行主机名 的设置。
配置模式
用户模式
进入交换机后,默认处于用户模式, 此时只能执行少量查看命令。
特权模式
在用户模式下输入"enable"命令,进 入特权模式,可以执行更多配置命令。
全局配置模式
在特权模式下输入"configure terminal"命令,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可以配置交换机的全局参数。
接口配置模式
在全局配置模式下输入"interface"命 令,进入接口配置模式,可以配置交 换机的接口参数。
要点二
详细描述
RIP使用距离向量算法,通过定期交换路由信息来更新路由 表。它适用于小型到中型网络,但在大型网络中可能会导 致路由循环和收敛缓慢。RIP版本1和RIP版本2在功能上有 所不同,管理员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版本进行配置 。
OSPF路由协议配置
总结词
OSPF是一种基于链路状态的路由协议,通过收集网络信 息来构建最短路径树。
命令行接口CLI
பைடு நூலகம்基本命令结构
CLI采用命令+参数的结构,通过输入命令和参数来执行相应的操作。
命令帮助
在CLI中输入"?"或"help"命令,可以查看可用的命令列表和命令帮助信息。
命令历史
CLI会自动记录输入的命令历史,通过上下箭头可以浏览历史命令。

《计算机网络(第三版)》(谢希仁)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三版)》(谢希仁)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三版)》(谢希仁)答案计算机网络(第三版) 是由谢希仁所著的一本计算机网络教材,本文将对该书的答案进行一些讨论和总结。

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分散在不同地域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线路相互连接起来,共享资源和信息。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了从主机到服务器、从点对点到多点对点的演变过程。

第二章:物理层物理层是计算机网络的第一层,它负责传输比特流,将比特流转换为电信号。

物理层的主要任务包括信号调制与解调、传输介质、传输介质的传输特性等等。

例如,调制解调器(Modem)的作用就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以便在电话线路上传输数据。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负责将比特流划分为数据帧,并通过物理链路传输。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任务包括帧的封装与解封装、差错检测与纠正、流量控制和链路管理等。

以太网就是一种常见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它采用CSMA/CD(载波侦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来协调多个主机的数据传输。

第四章:网络层网络层是计算机网络的核心,它负责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

网络层的主要任务包括路由选择、拥塞控制、逻辑地址的分配和分组的传输等。

IP(Internet Protocol)是一种常见的网络层协议,它通过IP 地址将数据包送达目标主机。

第五章:传输层传输层负责在网络之间的两个主机之间建立并管理数据传输。

传输层的主要任务包括端口号的分配、连接管理、可靠数据传输和流量控制等。

常见的传输层协议有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和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TCP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而UDP提供不可靠的数据传输。

第六章:应用层应用层是计算机网络的最高层,它负责在用户和网络之间为用户提供各种应用服务。

应用层的主要任务包括应用协议的定义和实现、文件传输、电子邮件、万维网(WWW)和域名系统(DNS)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网络-第6章 数据链路层
目录



数据链路层功能和服务 链路和数据链路 成帧 物理地址和地址映射 流量控制 差错控制 数据链路层协议:HDLC,PPP
数据链路层功能和服务

数据链路层为网络层提供这样的服务, 在相邻节点间传递IP数据报
应用层 应用层 传输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 路层 物理层
窗口的最大值

发送窗口

如果帧中编号所占的比特位数为n, 那么发 送窗口WT <=2n -1 WR <=WT 。 当帧中编号所占的比特位数为n时,接收窗 口WR <=2n-1

接收窗口

差错控制

差错控制包括两个方面,

检测差错 对差错进行处理
检测差错


帧损坏:帧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干 扰,造成接收到数据帧同发送时的数据 帧不一样,这种情况称为帧损坏。使用 CRC冗余校验检测帧损坏 帧丢失:在传输中一个帧被噪声破坏, 造成接收方不将其视为一个帧,就发生 了帧丢失。使用帧编号、确认帧和定时 器检测帧丢失
物理地址



数据链路层上的地址称为物理地址或硬 件地址。 物理地址通常是固化在网络接口(网卡) 内的ROM 内,是不可更改的,一个物理 地址可以确定网络中一个站点。 在生成数据帧时,帧的首部通常会写入 地址信息,用以保证数据帧被正确的站 点接收
物理地址和IP地址


IP地址在网络层,IP的首部要写入IP地 址。物理地址在数据链路层,帧的首部 要写入物理地址 IP地址是逻辑地址,可以人为指定。但 物理地址是固化在网络接口的,
检测帧丢失


(1)发送方要对帧进行编号,而接收方 每收到一个帧,就向发送方发送一个确 认帧。 (2)发送方每发送一个帧,就启动一个 定时器。如果定时器时间到了,确认帧 仍未收到,就认为该帧丢失了。
差错处理


当检测到错误,不论是帧损坏或帧丢失,数据 链路层通常不去修正错误,而是简单地重新传 输对应的帧,这个过程称为自动重复请求。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RQ) 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是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停 止等待常以停等ARQ来实现,而滑动窗口常以 连续ARQ和选择重传ARQ来实现。
流量控制


链路层需要限制发送方发送数据帧的速 度,以免造成接收方缓冲溢出 两种方法

停止等待 滑动窗口
停等基本原理
实用的停等协议
发送方 接收方 发送方 接收方 数据帧0 数据帧0 ACK ACK
数据帧1 ACK
数据帧1 出错,丢弃 NAK
数据帧0 ACK
数据帧1 ACK
(a)无错误、无丢失
CRC校验举例


通信前双方要首先商定一个二进制串P,例如 11101。 设要发送的信息M=110 将M左移4位(比P的位数少1),得到 1100000,然后用P去模2除1100000,得到 余数R=1001
g(x) 101 11101 1100000 11101 10100 11101 1101 M左移4位

点对点的链路

共享链路
链路层的主要功能


成帧 差错控制 流量控制 链路管理 MAC寻址 区分数据与控制信息
成帧


数据链路层要在网络层数据前面添加首 部和尾部,封装成帧 帧是数据链路层的传输单位
帧同步

数据链路层使用帧同步技术来区分每一 帧的开始和结束



字节计数法 含字节填充的分界符法 含位填充的分界标志法 物理层编码违例法
数据帧1 ACK0
丢失 数据帧1
重传
数据帧1 ACK0
重传
重复,丢弃 ACK0
(c)停等ARQ 数据帧丢失
(d)停等ARQ 确认帧丢失
连续ARQ
选择重传ARQ



选择重传ARQ基本思想是只重传出错的 帧或丢失的帧,而不去回退N帧重传。 接收方要缓存那些正确的但不是按顺序 到来的帧。接收方的窗口要大于1,同时 还要对到来的帧进行排序 与连续ARQ相比,选择重传ARQ效率高, 但是算法复杂,同时接收方需要的缓冲 要比连续ARQ大。
停等ARQ
发送方 接收方 发送方 接收方 数据帧0 数据帧0 ACK1 ACK1 数据帧1 ACK0 重传 数据帧1 ACK0 数据帧1 出错,丢弃 ACK1
数据帧0 ACK1
(a)停等ARQ 无错误
(b)停等ARQ 帧出错
发送方
接收方
发送方
接收方
数据帧0
数据帧0 ACK1
ACK1
数据帧1 超时
丢失 超时
信息帧

在信息帧的控制字段中,第一个比特固 定是0,N(S)字段占3比特,表示要发送 的这一帧的编号。N(R)字段也占3比特, 表示期望收到的对方的下一个帧的编号。
监督帧


在监督帧的控制字段中,前两个比特固 定的是10,在监督帧中没有信息字段。 N(R)字段同样也代表确认。 另外有两个比特的Code字段,共有00、 01、10、11四种组合,分别代表不同 的含义,用来进行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
物理地址 IP地址
帧首部
IP首部
Data
帧尾部
物理地址和IP地址

IP数据报在经过多个站点的转发过程中,IP首 部的源IP和目的IP不会发生变化;而帧首部中 的源物理地址和目的物理地址在每段链路上都 会发生变化
HA1 HA2 HA3 HA4 HA5 HA6
A Data IPA-> IPB HA1->HA2 Data IPA-> IPB HA3->HA4 Data IPA-> IPB HA5->HA6
发送窗口
接收窗口
发送窗口WT=3 0 1 2 3 4 5 6 7 0 1 2 3 4 5 „
(a)初始状态:可以接收0号、1号和2号帧
0
1
2
3
4
5
6
7
0
1
2
3
4
5

(b)收到了0号帧,接收窗口向右移动一格,可以接收1、2、3号帧,发送ACK 1
0
1
2
3
4
5
6
7
0
1
2
3
4
5

(c)收到了0-4号帧,可以接收5、6、7号帧,发送ACK 5
ARP的工作原理
ARP报文格式
ARP缓存



避免每次都广播ARP请求,ARP协议设 置了ARP缓存。 每次收到ARP应答,都将IP地址和物理 地址的映射关系缓存起来。 每次要发送数据时,首先查找ARP缓存, 看其中是否有目的IP所对应的物理地址, 如果有,直接取出来即可;如果没有, 再广播ARP请求
面向字符协议




每一个数据帧都是由若干个字符组成的,每个 字符通常用一个字节(8比特)表示。 在协议中定义一些特殊的字符表示特殊的含义 (如帧的开始、帧的结束、数据的开始、数据 的结束等)。 代表协议:BSC 缺陷:强烈地依赖字符集,使用不同字符集的 机器不能利用字符协议进行通信,扩展性差
面向比特的协议
B
帧尾部
IP首部
帧首部
地址映射和ARP


对于数据链路层,当收到IP数据报和下一站的 IP地址后,需要将IP数据报封装成帧,在帧的 首部应该写入下一站的物理地址。如何能够从 下一站的IP地址获得下一站的物理地址?这就 是地址映射问题。 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ARP)来完成从IP地址到物理地址 的映射
数据链路层协议

数据链路层协议可以分成两大类:异步 协议和同步协议
异步协议


异步协议中以一个字符为一个传输单位, 每个字符的开始和结尾都有特殊的标记 字符和字符之间的间隔是不确定的,所 以在字符之间是异步的
同步协议

同步协议以一个数据块为一个传输单位, 在整个数据块内部都是同步的


面向字符的协议 面向比特的协议
A 站与 C 站建立链路 状态变量初始化
V2 (S)←0 V2 (R)←0
数据传输阶段
B,DISC,P
释放 A 站与 B 站的链路
B ,UA ,F C.DISC,F C ,UA ,F
释放 A 站与 C 站的链路
R
CRC校验举例



发送方要将R添加到M后面发送过去,即 发送的实际数据为1101001 。 如果发送过程中没有错误,接收方用P对 收到的1101001进行模2除,结果应该 是 0。 如果得到的结果不是0,就表明数据传输 错误。
CRC校验


使用位数足够的P,能够使检测不到的差错的 概率非常小。目前CRC校验中常用的生成多项 式有CRC-16,CRC-CCITT和CRC-32 。 CRC校验值通常作为帧的尾部添加在数据后面, 在数据后面添加上的冗余码称为帧检验序列 (Frame Check Sequence,FCS)。CRC校 验值是最常用的FCS。

从站


复合站

三种链路结构
三种操作模式

正常响应方式(NRM) 异步响应方式(ARM) 异步平衡方式(ABM)
HDLC帧格式
比特 8 标志字段F 8*n 地址字段A 8 控制字段C 长度可变 信息字段 I 16 帧校验序列FCS 8 标志字段F
HDLC帧格式

标志字段

标志字段用来区分帧的开始和结束。HDLC 指定采用01111110为标志序列 ,并采用 零比特填充法 地址字段表示链路上站的地址。在使用不平 衡方式传送数据时(采用NRM和ARM), 地址字段总是写入从站的地址;在使用平衡 方式时(采用ABM),地址字段总是写入 应答站的地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