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生产与经济
高一《思想政治》要抓一条主线
![高一《思想政治》要抓一条主线](https://img.taocdn.com/s3/m/01f403df240c844769eaee9b.png)
高一《思想政治》要抓一条主线摘要:经济,在经济学上是指社会物质生产和再生产的活动。
在以生产劳动为基本形式的社会实践中产生了社会基本矛盾。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因此,高一《思想政治》要抓住生产力这条主线。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决定各项改革措施取舍和检验其得失的根本标准。
我们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关键词:生产力商品经济经济建设高一《思想政治》主要是介绍经济方面的常识。
经济,在经济学上是指社会物质生产和再生产的活动。
在以生产劳动为基本形式的社会实践中产生了社会基本矛盾。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因此,高一《思想政治》要抓住生产力这条主线。
1、商品,商品经济(commodity economy) ,“自然经济”的对称,是商品的生产、交换、出售的总和。
产生商品经济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偶然的交换;当发生了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时,商品交换逐渐扩大;后来发生了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从而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商品生产的产生使商品交换经常化,进而产生了货币,出现了商品经济。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商品经济是在自然经济的缝隙中生长的;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才取代自然经济,成为普遍的经济形式;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商品经济。
因此,可以说商品经济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即有了社会分工和私有制以后才出现的,而商品经济的产生、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2、社会生产力经过封建社会的缓慢发展,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进而确立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生产力便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4.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案2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4.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9b5ec53359eef8c75fbfb368.png)
政治基础性教案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4.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案一、教材分析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框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有: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含义、范围;公有制经济的含义、范围及其在所有制结构中的基础地位、实现形式;国有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非公有制经济的范围。
理解我国为什么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并能举例说明我国存在的主要经济成分。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识记: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内容;各种经济成分的含义、地位和作用。
理解: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意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运用: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区分出各种经济成分,并说明它们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能理解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有利于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
从而加深学生爱党爱国,拥护党制定的基本路线。
三、教学重点难点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2、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3、股份制作为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原因四、学情分析本框题内容理论性较强,和学生的认识有一定的距离。
尤其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及股份制,非公有制作用等知识,比较难以理解掌握,应加以强化学习。
五、教学方法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教师启发、引导,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阅读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含义、范围;公有制经济的含义、范围及其在所有制结构中的基础地位、实现形式;国有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非公有制经济的范围。
2.教师的教学准备:收集和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有关时政材料、新闻图片,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制作教学课件。
课前预习本框导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高一政治必修生产与经济制度知识点归纳
![高一政治必修生产与经济制度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dc206a6c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9e.png)
高一政治必修生产与经济制度知识点归纳一、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的关系1. 生产方式的概念生产方式指的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人类社会的生产资料组织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生产方式包括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劳动形式和社会分工等方面。
2. 社会制度的概念社会制度指的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人类社会为了实现一定目标而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制度和规范。
社会制度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等方面。
3. 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的关系生产方式决定了社会制度,社会制度又反作用于生产方式的发展。
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之间存在着辩证的关系。
生产方式的进步推动了社会制度的变革,而社会制度的变革又为生产方式的进步提供了条件。
二、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1. 经济制度的概念经济制度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社会成员之间进行经济活动时按照一定规则和制度开展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形态。
2. 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1)经济所有制形式的不同。
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经济所有制的形式不同,包括公有制和私有制。
(2)经济管理方式的不同。
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二是经济管理方式的不同,包括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形式。
(3)经济分配方式的不同。
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三是经济分配方式的不同,包括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两种方式。
三、社会主义制度的特征和发展1. 社会主义制度的特征(1)公有制为主体。
社会主义制度的特征之一是公有制在经济和生产资料的领域中占主导地位。
(2)按劳分配原则。
社会主义制度的特征之二是按劳分配原则,即按照个人在生产中的付出和贡献来确定个人的收入和福利。
(3)国家的主导作用。
社会主义制度的特征之三是国家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主导作用,包括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社会管理等方面。
2. 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完善公有制经济,提高按劳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发挥市场调节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尊重和保障个体的自由与权益,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高中政治必修1第二单元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第1框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教学课件
![高中政治必修1第二单元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第1框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6585831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05.png)
议题二 大力发展生产力 据国家统计局 2018 年 2 月 28 日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2017 年中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827 122 亿元,在世界排名第 二,仅次于美国。然而人均 GDP 为 59 660 元,约合 8 836 美 元,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 3.7 万美元以上的 水平仍有很大差距。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1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减少了
人们风吹日晒,提高了生活质量。
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成本低,使人
们的购买热情大大提高。
(2)①新能源汽车消费对该行业的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能
促进新能源汽车生产的发展。
②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增长对该行业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1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
|典例剖析| [例 1] (2019·湖北孝感高级中学高一期中)网约车充分利 用了大数据智能调度订单,使乘客和司机的需求有效匹配起来, 极大地方便了乘客的出行。这说明( ) A.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B.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方式 C.消费决定生产的方式 D.消费决定生产的规模和水平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1
|问题探究|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2)要解决人均 GDP 偏低的问题,最根本的途径是什么?
(3)你认为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赶美超美,成为世界
第一大经济体? 提示:(1)材料说明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
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均 GDP 与发达国家相比,还
存在较大差距。
(2)要解决这一问题,最根本的途径是大力发展生产力。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e9080be84868762cbaed525.png)
经济生活第4课《生产与经济制度》导学提纲【课标要求】【自主学习】一.体系构建(要求:认真通读教材,完成本课知识结构。
)二.自主探究(课前自主回答完成下列问题,把握教材知识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问题导航(仔细阅读课本,将问题的有关内容在课本上画出,找出关键词句,试着快速记忆。
)1.如何理解生产决定消费和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2.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3.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内容是什么、为何坚持、怎样坚持?4.国有经济的地位、作用是什么?集体经济的形式、地位及意义是什么?5.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及如何增强?6.非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地位、作用是什么?(二)近年来,我国信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高。
随着新一代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网开始普及,新产品、新服务大量衍生,信息消费需求空间相当可观。
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娱乐方式发生很大变化。
2016年,信息消费规模高达3.9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新增产出超过1.4万亿元。
中国巨大的网络潜力,正在演化为强大的消费力和经济推动力。
1.随着新一代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网开始普及,新产品、新服务大量衍生,信息消费需求空间相当可观,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娱乐方式发生很大变化。
这体现经济生活的什么道理?2.近年来,我国信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高,并带动相关产业新增产出超过1.4万亿元。
这体现经济生活的什么道理?3.通过材料可以看出生产和消费的关系是怎样的?(三)我国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领域和行业,这是否会损害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样做是在落实什么要求?【释疑解惑】一. 正确理解生产与消费的关系1.生产与消费相互影响、互为动力,但不相互决定。
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中,生产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消费的反作用是第二位的,不能把二者等量齐观,不能认为二者相互决定,生产与消费相互影响是正确的。
2.“生产决定消费”的四个表现的区分。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四课知识点总结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四课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924ae78ccbff121dd3683db.png)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四课知识点总结高一政治是经济常识部分,内容相对比较简单,但是内容比较散和杂,需要同学们对这部分知识点进行总结,这样同学们学习和复习时才比较方便。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四课知识点总结的相关资料,供您阅读。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四课知识点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一.发展生产、满足消费1.生产与消费(1)生产决定消费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2)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消费的发展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动力)。
①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3)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及各环节间的关系①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样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
②各环节间的关系:A.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B.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重要的影响;C.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2.大力发展生产力(1)我国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A.解决主要矛盾的要求(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B.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C.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D.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E.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2)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
②必须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④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高一政治《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高一政治《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0ed29cc0b4c2e3f562763e8.png)
练一练
手机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人们对手机的功 能和通信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使得3G (第三代移动通信)应运而生,随着3G时代的 到来,一个由设备生产、终端制造、信息服务 构成的庞大产业(chǎnyè)链正在壮大。这表明 ( )
①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②消费的增加带来产品质量的提高 ③消费热点的出现能带动相关产业(chǎnyè)的成 长 ④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从坐着看电视到随时随地(suíshísuí dì)看电视
家里的液晶电视
公交车上的移动(yídòng)电 视
随时随地(suíshísuídì)手 持电视 第七页,共34页。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
(2)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怎么消费)
家里(jiā lǐ)的液 晶电视
公交车上的移动(yídòng)电 视
汽车(qìchē)的生产
第十一页,共34页。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
智能手机的生产
汽车的生产
所以 (suǒyǐ)
有了“随时随地
上网沟通 (gōutōng)”的消费
欲望
所以
有了“家庭轿车 (jiàochē)”的强烈 向往
第十二页,共34页。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
(4)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想不想、要不要消费)
封建帝王是最高统治者,几乎要什么有 什么,但是他有这些(zhèxiē)东西消费吗?
第五页,共34页。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
(1)生产决定消费(xiāofèi)的对象(买什么)
封建帝王是最高统治者,几乎(jīhū)要什么有 什么,但是他有这些东西消费吗?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https://img.taocdn.com/s3/m/37878035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45.png)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一、生产劳动的概念和内容1.1 生产劳动的概念生产劳动是指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通过改造自然,创造和提供各种物质和非物质产品的活动和劳动过程。
1.2 生产劳动的内容生产劳动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劳动目的:为了生产和创造各种物质和非物质产品; - 劳动对象:生产劳动对象可以是自然物,也可以是人工产品,还可以是人们的劳动力; - 劳动手段:生产劳动过程中使用的工具、机械、设备和技术;- 劳动方式:生产劳动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步骤、组织和管理方式; - 劳动过程:人们通过劳动加工和改造劳动对象的过程。
二、生产劳动的分类2.1 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体力劳动是指以体力为主要手段进行的生产劳动,例如农民在田间劳作、工人在生产线上操作机器等。
•脑力劳动是指以智力为主要手段进行的生产劳动,例如科学家进行研究、工程师进行设计等。
2.2 社会生产劳动与非社会生产劳动•社会生产劳动是指为社会创造物质和非物质产品的劳动,例如农民种植粮食、工人制造产品等。
•非社会生产劳动是指为个人或家庭私人需求进行的劳动,例如家庭主妇在家里做饭、修理自行车等。
2.3 实物生产劳动与非物质生产劳动•实物生产劳动是指生产和创造物质产品的劳动,例如工人制造机械设备、建筑师设计房屋等。
•非物质生产劳动是指生产和创造非物质产品的劳动,例如艺术家创作音乐、教师教育学生等。
2.4 直接生产劳动与间接生产劳动•直接生产劳动是指直接参与产品创造的劳动,例如农民种植农作物、工人操作机器生产产品等。
•间接生产劳动是指对生产提供支持和保障的劳动,例如销售员负责产品销售、运输工人负责商品运输等。
三、生产与经营的关系生产和经营是密不可分的两个环节,它们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3.1 生产与经营的关系生产是经营活动的基础,没有生产就没有经营。
经营是在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的组织、运营和管理活动,通过经营可以将产品引入市场并获利。
3.2 经营对生产的促进经营通过市场调研和营销活动,可以为生产提供市场需求信息和销售渠道,促进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高一政治必修二备课课件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
![高一政治必修二备课课件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https://img.taocdn.com/s3/m/84d6c44f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fd.png)
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员工持股等方式,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
有制改革,实现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的优势互补。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促进各种所有制资本共同发展
1 2
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消除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歧视和限制,鼓励非公有 制经济发展壮大。
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在国有企业中引入非公有制资本,形成多元化的 股权结构,提高企业活力和竞争力。
高一政治必修二备课课件生 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
汇报人:XX 20XX-01-29
目录
• 生产资料所有制概述 • 经济体制简介 •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关系 • 我国现阶段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革方向 • 完善我国现阶段经济体制策略建议 • 总结与展望
01 生产资料所有制 概述
生产资料定义与分类
经济体制的定义
经济体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 历史时期内,以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为基础,组织和管理社会经济活动的 制度、方式和方法的总称。
经济体制的功能
经济体制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 经济稳定和发展等功能。不同的经济 体制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 响。
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比较
市场经济体制
06 总结与展望
本节课重点内容回顾
生产资料所有制概念及类 型
包括公有制、私有制、混合所有制等,阐述 了不同所有制下生产资料归属、分配、使用 等方面的差异。
经济体制概念及类型
介绍了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等经济体制的特点,以 及不同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方式的差异。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 制关系
阐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对经济体制的决定作 用,以及经济体制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影响 。
的优缺点。
关注当前国家经济政策和发展方 向,了解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和 经济体制的改革历程和未来趋势
高一政治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知识点总结
![高一政治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00e667a58fafab069dc0221.png)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知识点一、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课本29页)(1)生产决定消费人们的消费,从根本上讲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
生产决定消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结论: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能够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生产就是为了满足消费。
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完成;否则,就意味着生产活动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是一种资源浪费。
②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当消费扩张时,会导致生产扩大;当消费萎缩时,会导致生产缩小。
消费者对产品的新要求,不断推动产品的升级换代。
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通过消费,能提高劳动者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能促进生产的发展。
知识点二、社会再生产(课本29页最后一段)(1)含义:社会生产过程的不断重复和更新。
(2)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3)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①直接的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
②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重要的影响。
③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知识点三、大力发展生产力(课本30页)1.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1)理论原因(理论依据/必然性)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②生产决定消费(2)现实原因(必要性和重要性)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高一政治生产与经济制度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政治生产与经济制度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8687587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20.png)
高一政治生产与经济制度试题答案及解析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原因在于①基本经济制度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②它们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③它们共同构成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④它们都属于按劳分配的范畴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就是坚持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这是因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合我国生产力状况,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它们在市场竞争中平等竞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①②说法正确;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③说法错误;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经济中进行的分配,④说法错误。
该题选A。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出现打车APP(智能手机应用程序)。
这种打车智能手机应用方式与电话叫车服务类似,乘客在手机中点击“我要用车”,并发送一段语音说明具体的位置和要去的地方,用车信息就会被附近的出租车司机接收,司机可以在手机中一键抢应,并和乘客联系,减少空驶率。
现代科技的发展改变了出租车司机和乘客的等客与乘车方式,让生活越来越美好。
运用生产决定消费的知识阐明科技让生活越来越美好的道理。
(8分)【答案】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和消费方式。
(4分)科技创新促进了新产品的开发和移动交通的发展,正是由于智能手机及其应用程序的出现及广泛运用,才有了新的打车消费方式,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1分)②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2分)打车APP的发展,使乘客打车更加快捷方便,司机可以通过减少空跑增加收入,让人们的出行生活越来越美好。
(1分)【解析】本题的切口不大,直接考查学生对生产决定消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高一政治生产与经济制度2
![高一政治生产与经济制度2](https://img.taocdn.com/s3/m/dd9ac745998fcc22bdd10d62.png)
人民教师科学个人研修计划一、研修目标设定明确研修的目标是成功的第一步。
这包括对教育教学理论的深入学习,掌握最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以及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和学科素养。
目标应具体、可量化,并与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相结合。
二、研修内容选择根据设定的目标,选择合适的研修内容是关键。
这些内容可能包括但不限于:- 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的学习与更新- 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与实践-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如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学科专业知识的深化与拓展- 课堂教学方法与策略的创新- 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教育科研方法的学习与实践三、研修方式多样化为了提高研修效果,应采取多种研修方式,包括:- 参加线上或线下的专业培训- 阅读专业书籍、期刊和最新研究报告- 加入教师学习社群,进行交流与讨论- 开展校内外的教学观摩与反思- 实施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 利用假期或业余时间进行访学或进修四、时间安排与计划执行制定详细的时间表,合理分配研修时间与教学工作时间。
同时,确保计划的执行,定期检查进度,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计划。
五、成果评估与反馈研修的成果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评估,以便了解研修效果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可以通过学生的反馈、同行的评价、教学成果的变化等多维度进行评估。
六、资源共享与持续发展鼓励将研修成果与同事分享,形成学习共同体,共同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同时,注重个人研修的持续性,将研修作为职业生涯的一部分,不断追求专业发展。
结语通过以上六个步骤,人民教师可以制定出一份适合自己的科学个人研修计划。
这样的计划不仅有助于教师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还能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最终实现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目标。
在实施个人研修计划的过程中,教师应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吸收新的教育理念和技术,同时也要勇于实践和创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去。
教师还应关注教育政策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研修方向,确保与时俱进。
高一政治生产与经济制度
![高一政治生产与经济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a4cecbcaa00b52acfc7cafa.png)
.
.
.
.
.
.
.
;面具源码 面具源码
(一)生产与消费--1.关系
对 方 质量 创造
象 式 水平 动力
生
决定
消
产
反作用
费
促导带 创
展的基础
(1)国有经济及其地位作用
地位:
国有经济是由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 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
A.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B.掌握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作用:
它的发展壮大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 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作用。
(2)集体经济及其地位作用
集体经济是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 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
地位: ---它是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并广 泛存在于城乡工业和服务业中。
作用:
A.体现共同富裕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资金、 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
高中政治必修一考点:生产、劳动和经营
![高中政治必修一考点:生产、劳动和经营](https://img.taocdn.com/s3/m/bf6047c0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80.png)
高中政治必修一考点:生产、劳动和经营1. 引言本文将重点探讨高中政治必修一中的重要考点:生产、劳动和经营。
生产、劳动和经营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对于理解和认识社会及其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生产、劳动和经营的概念和关系进行阐述,以及生产、劳动和经营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特点和作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2. 生产、劳动和经营的概念和关系2.1 生产的概念生产是指通过劳动,改变自然界的物质形态,以满足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的社会行为。
生产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基本动力。
2.2 劳动的概念劳动是指人们为满足自己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主动地对自然界进行改造的社会活动。
劳动是推动生产发展的基本因素,也是人类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途径。
2.3 经营的概念经营是指在一定的经济关系下,为谋取利润而组织生产、流通、销售等活动的社会行为。
经营是市场经济体系中的核心活动,是企业、个体户等经济组织实现资源配置和价值增值的基本方式。
2.4 生产、劳动和经营的关系生产、劳动和经营相互关联、相互依存。
劳动是生产的基础,没有劳动就没有生产;经营是劳动结果的组织和调节,经营中涉及到各种经济活动的规划、组织和管理。
3. 生产、劳动和经营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特点和作用3.1 生产、劳动和经营的特点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劳动和经营具有以下特点: - 以公有制为主体: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生产、劳动和经营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强调社会利益和全体人民利益的最大化。
- 社会主义属性:生产、劳动和经营在服务于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 高度社会化:生产、劳动和经营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具有高度社会化的特点,涉及到各个层面的社会关系和经济活动。
3.2 生产、劳动和经营的作用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劳动和经营具有重要的作用: - 推动社会发展:通过生产、劳动和经营的活动,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丰富的物质财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
高中经济生活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高中经济生活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2c31a51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49.png)
03
企业与劳动者
企业的含义与地位
企业的定义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独立核算 、自负盈亏,从事商品生产和经 营活动的经济组织。
企业的地位
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 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推动 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1 2 3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只 有产品被消费,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消费调节生产
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偏好,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生产者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结构和策 略。
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消费不仅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还通过教育 、培训等方式提升人们的素质和能力,为生产提 供新的劳动力。
劳动者的权益与义务
劳动者的基本权益
劳动者享有取得劳动报酬、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享受社会保 险和福利等权益。
劳动者的义务
劳动者应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 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等义务。
劳动者权益保障
国家通过制定劳动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维护 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意味着更加积极地 参与全球经济活动,推动贸易和投资自 由化便利化,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 经济联系。这需要加强国内市场的开放 ,改善营商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 。
VS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是实现经济发展 的重要途径。这需要加强国际市场营销, 拓展海外市场,推动企业和产品“走出去 ”。同时,也要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 经济合作,共同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和发 展。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第四课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第四课](https://img.taocdn.com/s3/m/cb2e2a9aff00bed5b8f31d70.png)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四课生产与经营制度4.1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一.生产与消费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a.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b.生产决定消费方式c.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d.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2)a. 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消费是生产的目的b.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c.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d.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2.再生产1)定义:任何社会都需要生产过程的不断重复和更新,这就是再生产2)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3)四个环节的关系: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消费时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消费(目的和动力)————→生产(决定作用)| || |↓↓交换(纽带)———————→分配(桥梁)二.大力发展生产力1.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1)理论依据: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2)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的内在要求3)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4)才能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5)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6)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2.怎样大力发展生产力?1)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2)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加快生产力反战必须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3)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4)深化改革3.深化改革1)内容: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2)含义: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3)目标: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4.2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一.公有制为主体1.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1)社会主义经济:公有制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有制,非公有制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3.公有制经济1)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2)内容: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4.国有经济1)内容:指由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的生产资料。
【高一政治学习】高中政治必修一课件: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共40张PPT)
![【高一政治学习】高中政治必修一课件: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共4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7608832482fb4daa58d4b4e.png)
【2014·江苏卷】“霾单”是淘宝网公布的2013年度消费关 键词之一。截至2013年11月30日,全国“淘友”花了8.7亿 元在口罩、空气净化器等对抗雾霾用品上。与一年前相 比,购买口罩的人多了181%,购买空气净化器的人多了 131%。对这一经济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 A.满足消费需求——生产防霾产品——促进经济发展 B.市场消费低迷——生产防霾产品——扩大国内需求
互影响,互为动力。生产是社会再生产中的首要环节,它决定着其他环节。
(2015四川卷2)“数以亿计的人可在自家屋顶、田间建立 一个小型发电厂,只要它覆盖着太阳能电池板,而且通过 互联网和电网与世界连接相互交易”,这是“互联网+能源” 的一个远景和行动。其重大意义在于: ①每个人都可以是电力消费者也可以是生产者 ②可以极大地促进能源的清洁替代和绿色替代 ③能源供给结构将实现电能化且价格十分低廉 ④“互联网+能源”能全面推动各传统产业升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拓展:
必要性· 措施
生产
扩大国内需求 大力发展 生产力
消费
影响消费的因素· 措施;依据
◆2、大力发展生产力
(1)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原因。
①从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看:物质资料的生 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从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的关系看:生产是决定性 环节,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 ③从社会主要矛盾看: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由我国 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④从社会的基本矛盾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只 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发展。
核心考点突破
【易错点1】消费对生产起促进作用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具有双重性。当消费的增长和变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生产的增长和变化相适应时,消费对生产发展起促进作用;如果不适应时,则 对生产发展起阻碍作用。
高一政治必修1生产劳动与经营知识点笔记
![高一政治必修1生产劳动与经营知识点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1d92fa39da38376bae1faee2.png)
高一政治生产劳动与经营知识点1.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是什么?(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导向、带动作用) 选择简答2. 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是什么?地位分别是什么?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生产——决定作用; 分配、交换——桥梁和纽带; 消费——目的和动力选择3. 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意义及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1)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理论原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现实原因:社会主义本质和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决定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2)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①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基础②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③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3)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①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②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4.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内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为什么——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怎么办——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5.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6. ①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②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要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和重要行业占支配地位,要支配和控制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运行态势和重要稀缺资源7. 各种经济成分的含义、地位和作用:共同——促进就业;其他根据各自特殊经济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