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趋势及对策建议
城市生活垃圾及处理的几点建议
![城市生活垃圾及处理的几点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f7d3d40fa8114431b90dd8f0.png)
城市生活垃圾及处理的几点建议摘要:城市生活垃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也大幅度的增加,已经严重地危害了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
其产生量大,收集、运输、处理简单,存在问题较多,进而提出建立完善的城市垃圾管理法规体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垃圾管理体系,正确选择现阶段各种处理技术等建议。
关键字:城市生活垃圾现状处理建议一、城市生活垃圾特性及危害城市生活垃圾是人类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产生的废弃物,包括居民生活垃圾、公共场所和街道清扫垃圾、医院垃圾、商业生活垃圾等,其主要成分有厨余物、废纸、废塑料、废织物、废玻璃、草木、灰土、砖瓦、金属等。
城市生活垃圾中有机成分占总量的60%,无机物约占40%,其中废纸、塑料、玻璃、金属、织物等可回收物约占总量的20%。
城市垃圾的构成特性与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等因素有关。
我国城市的垃圾在产量迅速增加的同时,垃圾的构成及特性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剧增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也大幅度的增加,已经严重地危害了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
由于其组成复杂,结构多样,任何单一处理方式都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其本身含有的和产生的有害成分,会对大气、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不仅严重影响城市环境卫生质量,而且极大地威胁人民的身体健康。
二、城市生活垃圾现状(一)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收集。
运输我国城市人均产生生活垃圾440公斤/年,1996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1亿吨,2000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1.5亿吨,并且以8%-10%的速度递增。
收集主要是容器式和构筑物式,就是所谓的垃圾桶、垃圾厢和以广见于城市各条小街道处固定构筑物作为其收集容器的。
根据操作方法的不同,运输方式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模式的垃圾运输车的形式的简单运输。
(二)处理情况我国大城市垃圾处理设施严重不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是以郊外堆放、简易填埋、卫生填埋为主,很少一部分采用焚烧处理,一些高温堆肥常基本处于半运转状态。
关于我国垃圾回收处理的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的讨论5篇
![关于我国垃圾回收处理的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的讨论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4d71415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cc.png)
关于我国垃圾回收处理的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的讨论5篇第一篇:关于我国垃圾回收处理的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的讨论关于我国垃圾回收处理的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的讨论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急剧增加,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目前,城市垃圾占用大量土地,影响城市景观,对土地资源造成不可恢复性的破坏,垃圾液体下渗对水体造成污染,焚烧处理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影响大气环境,填埋过程产生的可燃性其他更存在火灾隐患,垃圾场产生大量有害生物,威胁人们的健康。
可见,城市垃圾的处理回收面临很大的紧迫性和挑战。
全中国乃至全人类,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状况的恶化,如何最大限度的实现垃圾资源的回收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改善生存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迫切问题之一。
关键字:城市垃圾、处理回收、环境状况、生存环境、改善、迫切垃圾回收处理的现状1、现状我国城市垃圾的处理在回收处理在近十几年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处理比例和效率有所提高,但是还不能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
目前,我国的垃圾回收后处理仍然以填埋、堆肥和焚烧为主,其中填埋是我国最主要的处理方法。
填埋场处理的方式已经运用多年,这样的方法几乎没有所谓环保措施可言,产生的填埋气体和液体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了较大的污染。
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所排放的污染物几乎没有一家能完全达到国家标准。
我国现存的填埋场大多缺乏完善的填埋气体收集处理设施,有些仅仅简单地设置了以排放为目的的导气管,只是纯粹地将气体排到其他地方,对周边城市和地区的大气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现有的垃圾液体处理工艺多数是将将城市污水的处理工艺稍加改进后直接套用,但是这种方法显然不适合处理成分复杂的垃圾渗出液,处理效果差,各种有害物质普遍超标。
新建一个填埋场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而且填埋场对周边地区的环境影响很大,一些城市垃圾填埋场距住宅区较近,对附近居民的健康造成威胁。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现状及处理分析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现状及处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a5e446948d7c1c708a1454f.png)
目录摘要 (2)关键词 (2)正文 (2)一、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现状 (2)二、目前主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 (2)1.卫生填埋技术 (3)2.焚烧处理技术 (3)3.堆肥处理技术 (3)三、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问题 (3)1.目前处理技术本身的缺陷 (3)2.垃圾混合收集 (3)3.资金匮乏,处理设施建设滞后 (3)4.公众环保意识薄弱 (3)5.监管环节薄弱 (3)四、城市垃圾处理建议及对策 (4)1.积极发展生态型垃圾处理技术 (4)2.必要的政策支持和引导 (4)3.加强立法 (4)4.源头控制,积极推进垃圾分类收集 (4)5.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4)五、结束语 (4)参考文献 (4)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现状及处理分析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数量剧增,生活垃圾产量越来越大,我国城市垃圾总量将每年以大幅度幅度递增,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大量垃圾的产生,不但占用大量的土地,还会给周围环境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我国目前常用填埋、焚烧、堆肥3种处理技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但我国技术还不够成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改进或寻求更有效的方法。
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集多种处理技术的优点于一体,在节约处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了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是未来我国生活垃圾处理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城市垃圾;垃圾处理技术;问题;对策;建议正文一、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现状城市生活垃圾按其产生源的不同分为七类:生活居住废物,商业废物,公共机构废物,建设和爆破废物,农业和畜牧业废物,工业废物及特殊废物。
据统计,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有如下特点:垃圾水分较高,含水率都达30%以上;有机物包装物比例较高,占垃圾干重50%以上;灰土含量比例很高。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成分特征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我国厨余垃圾占大部分,纸类较少,无机物含量高于有机物;(2)我国含水量较大,可燃成分较少,热值较低;(3)我国垃圾中纸张、塑料、金属、玻璃等可回收成分较少。
垃圾整治和管理制度
![垃圾整治和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911c696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01.png)
垃圾整治和管理制度一、垃圾整治和管理的重要性垃圾处理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环境卫生问题,更是一个社会发展问题。
垃圾的乱堆乱放会污染环境,滋生病菌,影响市民的生活质量。
同时,垃圾的不合理处理也会浪费资源,增加城市管理的成本。
因此,建立健全的垃圾整治和管理制度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垃圾整治和管理的现状目前,我国城市的垃圾处理问题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垃圾收集不及时,造成垃圾滞留在路边,给市容市貌造成影响;2. 垃圾分类不够细致,导致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混在一起,增加了处理的难度;3. 垃圾处理设施不足,垃圾焚烧和填埋设施能力不足,导致垃圾处理困难;4. 垃圾处理成本高,对城市管理的财政压力较大。
三、垃圾整治和管理的对策为了解决城市垃圾处理的问题,需要采取以下对策:1. 建立健全的垃圾分类制度,引导市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2. 加强垃圾收集和运输管理,保证垃圾及时清理,不堆放在公共场所;3. 拓展垃圾处理设施,提高垃圾处理的能力和效率;4. 加大对垃圾处理技术的研发和推广,降低垃圾处理成本;5. 强化对垃圾处理企业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垃圾处理的规范和安全。
四、垃圾整治和管理的实施为了有效推进垃圾整治和管理工作,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制度,根据不同的垃圾种类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并推广到全市范围内;2. 制定垃圾收集和运输的标准和流程,规范和管理垃圾的收集和运输过程;3. 建立垃圾处理设施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检查设施运行情况,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转;4. 加强对垃圾处理企业的管理,规范企业的行为,确保垃圾处理的质量和安全性;5. 加大对垃圾处理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提高垃圾处理的效率和水平。
五、垃圾整治和管理的效果评估为了评估垃圾整治和管理工作的效果,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制定垃圾处理的绩效评价标准,定期检查和评估垃圾处理的效果;2. 统计和分析垃圾处理的数据,掌握垃圾处理的情况和趋势;3. 进行市民满意度调查,了解市民对垃圾处理工作的评价和看法;4. 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和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垃圾处理工作。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与处理的研究与对策分析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与处理的研究与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693b55f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c0.png)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与处理的研究与对策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增加,城市生活垃圾的快速增长已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严重问题。
垃圾的分类与处理是保护环境、改善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与处理的研究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对策来解决这一问题。
一、研究背景与现状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与处理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垃圾对环境的危害并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与处理存在以下问题和挑战:首先,垃圾分类意识的提高和普及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由于缺乏有效的宣传教育和引导机制,很多居民对垃圾分类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导致垃圾混合投放,难以有效处理。
其次,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垃圾分类与处理方面的投入不足。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滞后,处理能力不足,导致垃圾处理效率低下。
再次,缺乏垃圾分类与处理的科学技术支撑。
目前,尚未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垃圾分类与处理技术体系,技术研发和创新仍然存在一定的难度。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针对以上问题和挑战,我们需进行以下研究内容和方法:首先,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垃圾分类意识。
通过媒体、社区、学校等渠道,加大对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增加居民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其次,加强政府投入,提升垃圾分类与处理设施的建设规模和质量。
市政府应加大对垃圾分类与处理的投资力度,提高设施建设的质量和效益,以提高垃圾处理的规模和效率。
再次,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垃圾分类与处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科研机构的资金投入,鼓励科研人员开展前沿技术的探索和应用,提高垃圾分类与处理的科技含量。
三、对策分析与建议为了有效解决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与处理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首先,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组织协调。
市政府应明确垃圾分类与处理的目标和指导思想,加强各方面的协调与合作,形成工作合力。
其次,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与能力。
通过广泛的媒体宣传和社区教育,引导居民正确理解垃圾分类的概念和目标,培养他们的分类意识,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技能培训。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与对策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ed369ca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00.png)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与对策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活垃圾的数量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趋势。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缺乏垃圾分类的意识和机制,我国的垃圾处理体系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通过分析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现状及其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够改善垃圾处理状况。
目前,中国城市生活垃圾还没有实现有效的分类处理。
主要原因如下:第一,缺乏垃圾分类的意识。
长期以来,中国人对垃圾处理的重视程度较低,很多人对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缺乏了解,甚至混淆了垃圾分类的概念。
第二,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
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在垃圾分类方面的法律法规支持较为薄弱,缺乏相关的立法和监管制度,导致垃圾分类难以得到有效推行。
第三,垃圾分类处理设施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垃圾处理设施尚未达到完善的水平,无法满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需求。
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存在着严重的垃圾堆积和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来改善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现状:第一,加强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
通过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垃圾分类的意识和理解。
可以利用媒体、学校和社区等渠道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公众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第二,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强执法力度。
政府需要加大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立法和监管力度,加强对违反垃圾分类规定的处罚力度,形成垃圾分类的法律法规约束机制。
第三,加强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建设。
政府应加大对垃圾分类处理设施的投入力度,加快垃圾分类处理设施的建设速度。
特别是在三、四线城市,需要通过引进先进的垃圾处理设备来提高垃圾处理的能力。
第四,加强垃圾分类的监管和评估。
政府需要建立健全的垃圾分类监管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垃圾分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同时,对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相关政策和措施。
总之,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严峻,但通过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建设和加强监管和评估等对策,可以逐步改善垃圾处理状况,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的有效分类处理。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829fbec4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45.png)
加强企业与政府合作,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减少垃圾产生。
建立多元化、全过程的管理体系
多元化管理
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管理体系,发挥各方面的优势。
全过程管理
从垃圾产生、收集、运输、处理到最终处置的全过程进行管理,确保垃圾处理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04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建议与对 策
感谢观看
高能耗
焚烧技术需要大量的能源支持 ,因此具有高能耗的特点,不 符合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
高成本
焚烧技术的建设和运营成本较 高,对于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 来说,推广和应用存在一定的
困难。
生物降解技术带来的环境问题
降解速度慢
生物降解技术的降解速度相对较慢,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微生物分 解才能完成。
难以处理大量垃圾
建立科学的垃圾处理收费制度
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
根据垃圾的种类、数量和危害程度等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确 保收费公平、合理。
实施差别化收费
根据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垃圾实施差别化收费,鼓励居民减少垃 圾产生和降低环境污染。
建立缴费渠道
为方便居民缴费,应建立多样化的缴费渠道,如线上支付、定 期定点缴费等。
THANKS
推广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和设备
1 2
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
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垃圾处理经验和技术,如生 物处理、高温焚烧等,提高垃圾处理效率。
推广使用环保设备
鼓励企业使用环保设备,如使用密闭式垃圾收 集车等,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3
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
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推 动垃圾处理技术的不断升级和改进。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 技术现状及未来发 展趋势
城市垃圾处理现状与改善方案
![城市垃圾处理现状与改善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d2e35c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6f.png)
城市垃圾处理现状与改善方案垃圾处理一直是城市管理中的重要问题。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垃圾的产生量不断增加,如何高效、环保地处理垃圾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探讨当前城市垃圾处理的现状,并提出改善垃圾处理的方案。
一、城市垃圾处理现状垃圾处理包括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等环节。
然而,目前城市垃圾处理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垃圾分类意识不强。
许多居民对垃圾分类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导致大量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被混入普通垃圾中,增加了后续处理的难度。
其次,垃圾收集和运输不够高效。
有些地区垃圾清运车辆不足,导致垃圾堆积问题;同时,垃圾收集和运输的路线规划也不够科学,增加了管理和运营成本。
最后,垃圾处理方式有待改善。
传统的填埋和焚烧处理方式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同时也浪费了资源。
因此,需要探索新的垃圾处理方式。
二、改善方案为了改善城市垃圾处理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案:1. 提升垃圾分类意识。
政府可以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和意识,培养他们的垃圾分类习惯。
同时,可以推出激励措施,奖励分类垃圾的居民。
2. 建立高效垃圾收集和运输系统。
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垃圾收集和运输进行规划和管理,提高运输效率。
同时,增加垃圾清运车辆的投放,解决垃圾堆积问题。
3. 推广资源化处理方式。
采用垃圾焚烧发电、有机肥料生产等资源化处理方式,将垃圾转化为能源和有机肥料。
这既可以减少垃圾的体积,又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4. 加强监管执法力度。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垃圾处理行业的监管力度,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规垃圾处理行为。
同时,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确保垃圾处理全过程的安全和合规。
5. 引入私人资本参与垃圾处理。
政府可以引进私人资本,建立合理的市场化机制,将垃圾处理业务交由专业公司运营。
这样可以提高垃圾处理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
三、结语城市垃圾处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需要政府、居民和企业共同努力。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现状与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f4e21e6f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50.png)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现状与问题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处置成为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
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与处置不仅关系到环境质量,还与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安全密切相关。
目前我国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方面仍面临着一些现状和问题,需要加以重视和解决。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总量巨大,且仍在不断增长。
据统计,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数量已经连续多年以高速增长的态势呈现。
大量的城市生活垃圾给城市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造成了土壤污染、水体污染和空气污染等。
而且,由于城市垃圾数量多、种类多,处理和处置的难度也相对较大。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与处置模式仍存在一定问题。
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模式主要有填埋、焚烧和堆肥三种。
填埋处理方式所占比例仍然较大,而填埋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程度相对较大。
焚烧处理方式虽然能有效地减少垃圾体积,但也面临着二次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堆肥处理方式在处理有机垃圾方面效果较好,但对于其他种类的垃圾处理效果相对较差。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模式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技术与设施仍有欠缺。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是促进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的重要保障。
目前我国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方面与欧美先进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设施方面,我国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垃圾处理厂的数量不足、规模较小、设备老化等问题,难以满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需求。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还存在管理不规范、监督不到位等问题。
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导致一些垃圾处理企业存在不合规操作,垃圾分类不到位,处理效果不佳等问题。
也缺乏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强制性、标准化的政策和法规。
为了解决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现状与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加大对城市生活垃圾减量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意识。
加强城市垃圾处理与处置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推动高效、低碳、环保的垃圾处理技术的应用。
改善城市垃圾处理的建议
![改善城市垃圾处理的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25a4fc21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73.png)
改善城市垃圾处理的建议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处理问题日益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有效解决城市垃圾处理问题,不仅能够保障城市环境的卫生和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提出几点改善城市垃圾处理的建议。
一、强化垃圾分类垃圾分类是改善城市垃圾处理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分类,可以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目标,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意识;建立配套的垃圾分类设施,方便居民参与分类投放;加强对垃圾分类的监督与检查,确保分类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推行垃圾减量计划城市垃圾产量庞大,而垃圾的减量也是改善垃圾处理问题的关键。
政府可以制定垃圾减量计划,鼓励居民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垃圾的产生。
比如,鼓励居民购买可持续发展的产品,减少包装的使用;推广可回收再利用的物品,减少资源的浪费;提倡居民自行制作肥料,减少有机垃圾的处理难题。
三、建设垃圾处理设施垃圾处理设施是保障城市垃圾处理顺利进行的基础设施。
政府应加大投入,建设和扩建垃圾填埋场、焚烧厂、垃圾处理厂等设施,提高处理能力;运用先进技术和装备,提高垃圾处理的效率和质量;构建完善的垃圾处理系统,确保垃圾处理的全程监控和管理。
四、加强垃圾处理技术研发科技创新是推动垃圾处理行业发展的关键。
政府应加强对垃圾处理技术的研发支持,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
同时,推动学术界与产业界的合作,加强垃圾处理技术的转化与应用。
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提高垃圾处理的效果和效率,降低处理成本,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五、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垃圾处理问题涉及到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共同努力和监管。
政府应加强对垃圾处理行业的监管力度,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大执法力度,对违规行为进行惩罚。
同时,加强行业门槛的设立,促使企业提高垃圾处理的标准和质量;建立健全的监控系统,全面掌握垃圾处理的信息,并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加强公众的监督作用。
综上所述,改善城市垃圾处理需要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共同努力。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问题及建议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问题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1fb4ba2e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83.png)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问题及建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垃圾问题日益突出。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本文将就当前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
一、现状问题1. 城市垃圾分类意识不足在城市居民中,垃圾分类意识普遍不强。
很多居民没有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导致大量的可回收垃圾被混在一起,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2. 垃圾分类设施不完善在一些城市,垃圾分类设施建设不足,无法满足居民的需求。
很多小区甚至没有专门的垃圾分类桶,导致居民无法进行有效的垃圾分类。
3. 垃圾处理方式单一目前,一些城市的垃圾处理方式仍然较为单一,主要采用填埋和焚烧的方式。
这种处理方式不仅浪费了资源,还污染了环境,对居民的健康造成了威胁。
二、建议1. 加强宣传教育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
可以通过举办宣传活动、发布宣传资料等方式,让居民了解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参与垃圾分类行动。
2. 完善垃圾分类设施政府部门需要加大对垃圾分类设施的建设投入,确保每个小区都设有垃圾分类桶,方便居民进行垃圾分类。
可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垃圾分类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提高设施的使用率和效益。
3. 推广垃圾分类新技术政府部门可以与科研院所合作,推广垃圾分类的新技术,如生物降解技术、热解析技术等,以实现对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这样既可以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又可以实现资源回收利用,实现经济和环保的双赢。
4. 完善法律法规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垃圾分类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提高对垃圾分类的监管和处罚力度。
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同时加大对不分类垃圾的处罚力度,形成对垃圾分类的强制性约束。
5. 加强国际交流政府部门可以加强与国外相关部门和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国外先进的垃圾分类处理经验和技术,以推动我国垃圾分类处理的不断完善和提高。
三、结语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居民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城市垃圾处理的现状和对策
![城市垃圾处理的现状和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39b3bc99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fc.png)
城市垃圾处理的现状和对策城市垃圾处理的现状和对策一、背景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垃圾日益增多,同时也带来了垃圾处理的严峻挑战。
如何有效地处理城市垃圾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城市垃圾处理的现状和对策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二、城市垃圾处理的现状1. 垃圾处理方式当前,传统的垃圾填埋成为了一种被广泛采用的处理方式,而新兴的焚烧和堆肥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2. 垃圾量增加城市垃圾日益增多,并且更多的是无法降解的塑料等材料,加剧了垃圾处理的难度。
3. 垃圾处理问题传统填埋造成了大量污染,堆肥工艺存在物质和能源浪费,而焚烧则产生了大量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增加了环境负担。
4. 垃圾处理成本城市垃圾处理成本过高,不仅存在着资金短缺和投入不足的问题,同时也极其浪费资源。
5. 政策问题城市垃圾处理还需制定更加完善的政策,并从法律上规范市场化垃圾处理行为,从而推进垃圾分类与资源利用。
三、城市垃圾处理对策1. 分类处理垃圾分类是实现垃圾资源化的基础。
加强对垃圾的分类,将可回收、可降解和有害垃圾单独处理,以推动垃圾资源化和减少废弃物。
2. 垃圾焚烧技术垃圾焚烧技术是目前较新的处理方式。
它可将废弃物高温无氧燃烧,生成高温燃气,同时还能够发电,回收资源,减轻污染。
3. 循环利用将废弃物当作资源,加强资源回收和利用。
通过专业的回收企业,实现垃圾可回收和可再利用,为社会节省自然资源,减轻环境污染。
4. 制定政策加强对垃圾管理的监督和控制,从政策上推动生活垃圾的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研究并制定出适合当地市场经济、科技、社会环境和法制状况的管理制度。
5. 科技创新利用新技术,实现垃圾资源化和减少废弃物问题。
必须鼓励科技创新,研发新型垃圾处理设备和新方法,并应用到现实中,实现对环境的保护。
四、垃圾处理的案例1. 上海市垃圾分类上海市将垃圾分类作为最重要的改革项目,在建筑物和居民区域内增设了垃圾分类设施,通过发放奖励和处罚,提高了市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率和参与度,从而有效达到了减少废物的目的。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问题及建议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问题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7fdea721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cd.png)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问题及建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生活垃圾越来越多,垃圾分类处理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垃圾分类是指将生活中产生的垃圾按照不同的物质成分进行分类,以方便后续的处理和循环利用。
当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垃圾分类意识不强、分类设施不足、分类处置不到位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效率和环境质量。
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问题现状1. 垃圾分类意识不强当前,我国城市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普遍较低。
很多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仍停留在简单的分类概念上,无法正确区分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特点和处理方法。
在生活中随意混合投放垃圾的现象比较严重,导致垃圾分类工作难以顺利进行。
2. 分类设施不足在一些城市,尤其是新建小区,垃圾分类设施缺乏,例如分类垃圾箱的设置不足、分类投放标识不明确等。
这造成了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困难,甚至不知道应该将垃圾投放到哪个地方。
3. 分类处置不到位即使有了垃圾分类设施,但由于管理不规范,很多时候各类垃圾还是被混在一起进行统一处理,严重增加了垃圾处理的难度,并且浪费了回收资源。
二、解决建议1. 加强宣传教育政府及相关社会组织应加大对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向居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增强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
可以举办垃圾分类知识讲座、发布垃圾分类宣传手册等形式,提升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
2. 完善分类设施政府应加大对分类设施的建设投入,完善分类垃圾箱的设置,提高分类投放标识的明确性。
建立便民的垃圾分类站点,方便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投放。
3. 强化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垃圾分类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垃圾分类处置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各类垃圾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分类处理。
加大对违规投放的监督力度,对违规者进行相应处罚,提高居民对垃圾分类的重视程度。
4. 提升垃圾处理技术鼓励企业或科研机构加大对垃圾处理技术的研发投入,提升垃圾处理的效率和环保性。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1bae577d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8c.png)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分类是实现减是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有效途径。
自2019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启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以来,城市居民小区平均要盖率达到xx%,人人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正在逐步形成。
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存在问题一是居民分类意识不强,分类投放准确率不高。
《生活垃圾分类标志》规定,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类,但在日常生活中,群众自觉参与垃圾分类的意识不强,主动性较差,存在“多数人分、少数人不分”的不均衡现象和“今天分、明天不分”的摇摆现象,容易诱发“破窗效应”。
据西安市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调研显示,西安市仅有xx%的群众会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其余xx%的群众完全不分类或只简单进行分类。
同时,部分群众对垃圾分类标准了解不够清晰,还存在误投或投放不精准的情况。
据调查统计,有xx%的群众能准确分类垃圾,有xx%的群众仅能区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有xx%的群众完全不会分类二是设施设备配套滞后,收运处理不够规范。
一些地方垃圾桶配备不到位,仍以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类为主。
以xx 市为例,城区共有垃圾桶xx余个,其中“四类”垃圾桶不足xx个。
垃圾清运车普遍不具备分类收运功能,加之数量配备不足,无法做到专车专用,混装混运的情况时有发生。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xx月至今,因垃圾混装混运被处罚的案例达xx余起。
部分城市缺少厨余垃圾、再生资源和危险废物处理等设施场所,垃圾处理仍以填埋为主,极易造成环境污染,引发安全事故。
据报道,浙江杭州、云南普洱、江西南城、广东阳江等地垃圾填埋场陆续发生安全事故,累计死亡xx人。
三是回收体系仍不完善,资源转化利用率不高。
目前,资源回收行业精细化分拣水平低、行业管理不规范,从业人员老龄化严重,整体处于小、散、乱的状况,缺乏系统、合理、完整的回收体系。
据中国企业数据库统计,我国再生资源企业注册资本在xx万元以上的仅占xx%,xx万元以下的高达xx%,且xxx%的存在经营分散、技术落后、二次污染严重等问题。
城市垃圾问题存在的现状及其对策
![城市垃圾问题存在的现状及其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9005202a6c30c2259019e1a.png)
城市垃圾问题存在的现状及其对策1城市垃圾产生的渠道及现状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的特点有了很大的改变,城市垃圾主要的来源是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及商业和工业垃圾三种途径。
垃圾的排放量迅速增加,城市垃圾产生及处理的现状已不容乐观。
1.1城市垃圾的主要来源1.1.1生活垃圾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加快,饮食方面常以快捷的速食食品作为首选食物,一日三餐丢弃的塑料包装物、快餐盒、易拉罐、罐头盒等越来越多。
另外,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攀比心理作祟,许多人不愿意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清洗或修理坏旧的生活日用品。
“用完即扔”似乎成为一种风尚。
旧家电、旧自行车、家具等经常被作为垃圾弃掉。
1.1.2建筑垃圾市政建设日新月异,一座座新楼拔地而起,随之产生的建筑垃圾量十分庞大,每建成一座一定规模的小区,就会看到建筑垃圾及住户装修产生的堆积如山的装修垃圾。
1.1.3工业、商业垃圾各种商业和工业垃圾量也日渐增多,尤其是一些化工厂、电镀厂、电池厂、塑料厂等企业产生的大量有害垃圾,造成垃圾污染周围环境的事件时有发生。
1.2城市垃圾问题的现状1.2.1我国垃圾产生量大,处理水平低我国是世界上垃圾包袱最重的国家。
我国城市垃圾堆存量目前已达66亿t,占用耕地35亿多m2。
全国有200个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
有1/4的城市不得不把解决垃圾危机的途径延伸到乡村。
以2.6亿人口的城市为例,如以每人每年产生440kg垃圾计算,年产生垃圾量为1.14亿t,尤其是城市垃圾的二次污染,导致城乡结合带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目前,全国一些地方城市垃圾处理的总体水平还很落后,管理体制不顺,经费不足,垃圾处理的科技水平和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不能适应城市建设、管理和环境保护的需要。
1.2.2世界各国垃圾处理水平不断提高从世界范围来看,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是垃圾污染矛盾激化的年代。
60年代中期以后,大体形成了填埋、焚化、堆肥等一系列处置方法。
垃圾分类和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垃圾分类和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30f9c066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c1.png)
垃圾分类和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连续多年快速增长。
推行垃圾分类能够有效促进垃圾处理的减量化和资源化,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节省土地资源。
我国从2000年开始在全国8个重点城市试点垃圾分类。
2017年开始,全国46个重点城市全面开始垃圾分类,要求到2020年,46个重点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可回收物和易腐垃圾的回收利用率合计超过 35%。
2020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都开始进行垃圾分类,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垃圾分类和处理存在的问题:一、源头分类准确率不高,导致后端处理困难。
我县政府十分重视城市垃圾分类,但垃圾分类处理的环节是分类投放,需要每个人积极参与和配合才能实现精准分类。
多年混合投放垃圾习惯一朝更改非常困难,即使政府下大力气进行宣传教育,但是从知之到行之仍然有很长路要走。
同时,各政府部门、各行业配套出台的政策和标准目前还处于不断完善之中,所以目前垃圾源头分类准确率低的情况普遍存在,导致后端各类资源化利用设施运行困难。
二、分类收运处理体系还未健全,导致先分后混问题。
当前沿用多年的混合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垃圾分类处理的需要,不同种类的垃圾清运需求不同。
例如可回收物需要压缩打包后运输,而厨余垃圾则需要运输至处理厂进行生物处理。
目前,许多城市在分类收运环节仍存在混运现象,这不仅影响了分类效果,也增加了后续处理的难度。
三、资源化利用水平有待提高。
尽管我国在垃圾资源化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例如,我国目前垃圾焚烧发电的产能利用率较低,仅有约60%左右,而发达国家普遍在90%以上。
此外,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水平也需提高,以提高资源化利用效率和降低处理成本。
四、垃圾分类宣传教育不够。
尽管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在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但效果并不理想。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与对策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bef243c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42.png)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与对策摘要:当前,伴随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变得愈发严重起来,严重威胁着广大居民的身心健康。
城市生活垃圾是城市环境污染问题的一个重要源头,然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在应用中依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何妥善处理好生活垃圾,减缓环境恶化的进程,这一问题值得人们深思。
本文主要对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简单探讨,然后就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垃圾分类;垃圾处理伴随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的生活垃圾越来越多,可现阶段我国用于垃圾处理的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甚至有演变为“垃圾围城”的趋势,生活垃圾严重影响着广大群众的正常生活,甚至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这种情况下,针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与处理情况,探索综合性治理措施很有必要。
下面就主要探讨如何处理城市的生活垃圾。
1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应用现状1.1填埋技术填埋垃圾是指针对城市的生活垃圾实施分层处理,在垃圾上面覆土并且压实,在厌氧条件下垃圾发酵。
这是目前城市垃圾处理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它的处理过程简单,不需要投入很大成本,并且随着垃圾种类日益多样,生活垃圾中可分理出很多可循环利用的垃圾,因此可以将垃圾分离好以后实施特殊处理,这样就可以产生很多可利用资源[1]。
1.2焚烧技术焚烧垃圾主要是回收垃圾后,放在封闭炉中焚烧处理,该技术主要体现为无害化、减量的特征。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科技、经济等因素影响下,我国这项垃圾处理技术的起步比较晚,发展速度也比较慢,并且焚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毒气体,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此外,我国垃圾回收为混合型,焚烧过程中需添加一些辅料,这就增加了垃圾处理的成本,对推广、普及不利。
1.3堆肥技术堆肥是指在适当条件下发挥微生物作用,从有机物转化成腐殖质,这样就可以作为有机肥料使用,真正提升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但想要达到该目标,就必须提前采取措施对垃圾进行处理,并且耗费时间较长,需要占用很大面积,另外卫生条件也很难达到标准要求。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405f677a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1f.png)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一、引言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城市生活垃圾的数量不断增加,给城市管理和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降低垃圾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垃圾分类被提出并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然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如缺乏全民参与、分类难度大、处理能力不足等。
本文将详细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致力于推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问题分析1. 缺乏全民参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涉及到全体市民,但由于缺乏宣传和教育,许多市民对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方法不了解,缺乏积极的参与意识。
目前,很多人将所有垃圾混在一起,严重影响了垃圾的分类准确性。
2. 分类难度大垃圾分类需要市民了解不同种类的垃圾应该放在哪些垃圾桶中,但目前的分类标准复杂,市民难以记忆。
另外,一些家庭由于居住条件有限,储存和分类垃圾的空间有限,使得分类难以实现。
3. 处理能力不足目前,我国的垃圾处理能力相对较低,特别是对于可回收垃圾的处理能力不足。
这导致大量的可回收垃圾无法得到有效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三、对策建议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 宣传教育加强宣传教育是垃圾分类工作的基础。
应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宣传教育活动,向市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让市民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影响。
各级政府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以及社区、学校等公共场所的宣传栏、公告栏等途径,开展各类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
2. 简化分类标准针对市民难以记忆的分类标准,可以考虑简化垃圾分类的种类和规则。
例如,可以将可回收垃圾的分类标准从多类别细化为少类别,减少市民的记忆负担。
同时,可以提供分类指南和分类小贴士,供市民参考。
3. 改善分类环境为了提高市民分类垃圾的积极性,应改善分类环境。
政府可以增加垃圾分类桶的数量和种类,将其放置在各个小区、商业区等人流量较大的地方。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现状与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c3e2551e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f8.png)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现状与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生活垃圾产量不断增加,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影响。
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现状与问题如下:一、现状:1. 垃圾处理设施不足: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设施的建设相对滞后,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垃圾产量。
许多城市存在垃圾填埋场溢出和垃圾焚烧厂过载等问题。
2. 垃圾分类不彻底:垃圾分类是垃圾处理的基础,但目前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还比较薄弱。
部分城市推行的垃圾分类未能落地实施,导致垃圾无法有效分拣和处理。
3. 垃圾处理技术落后:我国在垃圾处理技术方面相对滞后,缺乏高效、环保的处理技术。
传统的垃圾填埋和焚烧方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需要进行技术升级和创新。
4. 垃圾处置监管不到位:部分地方政府对垃圾处理的监管不到位,存在监管空白和监管漏洞。
一些垃圾处理企业利用监管弱点,对环境进行污染,甚至存在违法行为。
二、问题:1. 环境污染严重:大量的垃圾填埋和焚烧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对大气、水源和土壤产生了不可逆转的损害。
特别是垃圾渗滤液的泄漏和废水的排放,对周围环境造成了污染。
2. 资源浪费严重:大量有机废弃物未经处理就被填埋,导致有机资源的严重浪费。
许多可回收的垃圾也未经充分回收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缺乏。
3. 垃圾处理成本高: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成本较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垃圾处理的高成本不仅增加了城市管理的负担,也限制了垃圾处理技术的进步和创新。
4. 垃圾处理不公平:在垃圾处理中,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处理条件相对困难,存在地区差异。
缺乏统一的垃圾处理政策和措施,导致垃圾处理不公平。
三、对策:1. 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建立全面、细化的垃圾分类体系,提高垃圾的分拣效率和回收利用率。
加强垃圾分类教育和宣传,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2. 加强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大对垃圾处理设施的投资,扩大处理能力,改善垃圾处理设施的运行和管理。
推广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提高垃圾处理的效率和环保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趋势及对策建议姜华吴波Jiang Hua Wu Bo(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北京,100012)(Appraisal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tat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Beijing 100012, China)摘要:通过对垃圾处理方式全面对比以及对国内外垃圾处理现状和趋势分析,垃圾焚烧发电必将成为中国特别是人多地少的发达地区未来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
为最大程度上防止二次污染、避免环境纠纷,从完善相关法规、强化环评管理和日常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出垃圾焚烧及发电项目污染控制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生活垃圾;处理;趋势;对策Abstract: It is concluded that generating electricity by incinerating municipal solid waste(MSW) is the most popular way in China especially the developed areas which has large population but with less land. This conclusion is based on contrasting different treating methods with all things considered and analyzing MSW treating status quo and trends all over the world. To preventing quadric conclusion and avoiding dissens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constituting and amending environmental code, strengthen EIA management and daily supervise & etc.Key words: municipal solid waste; treating method; trend; coutermeasure解决垃圾问题的目标是实现“减量化、无害化及资源化”。
目前,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填埋、焚烧、堆肥等技术。
而运用最为广泛的技术就是填埋和焚烧。
不同垃圾处理方式技术的选择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土地、周边条件、垃圾成分特性(如含水率、垃圾热值等)、环保意识等息息相关。
日本、新加坡、瑞士等人口密度高的国家多以焚烧处理技术为主,焚烧处理垃圾的比例达到75-85%,而人口密度相对较低的美国等则以填埋处理技术为主,填埋处理垃圾的比例为67%。
我国到2005年底已建成垃圾焚烧厂67座(焚烧处理能力33010吨/日),焚烧处理量791万吨/年,焚烧处理垃圾的比例达到9.9%。
根据我国“十一五”规划,在未来的五年内全国将新改扩建垃圾焚烧及发电厂82座(新增焚烧处理能力70000吨/日)。
预计未来十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将得到很大发展,但垃圾焚烧及发电项目应通过完善相关的法规和标准,强化环评管理,提高监测水平,强化日常监督管理等工作使其发挥垃圾处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优势并保证其健康发展。
1 城市生活垃圾不同处理方式优、缺点对比卫生填埋法具有技术比较成熟,操作管理简单,处理量大,投资和运行费用低,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垃圾等优点,但也具有明显的缺点:减容、减量化效果很差,资源化水平很低,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场址选择日益困难,垃圾渗滤液污染地下水及土壤,臭气污染大气,垃圾发酵产生的甲烷气体既是火灾及爆炸隐患,排放到大气中又会产生温室效应。
高温堆肥可以杀灭垃圾中的病菌,可提供有机肥。
但下列缺点限制了其应用:只适用于易腐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垃圾,存在产品质量与市场问题,占地面积较大且臭气影响较重,气体可能对大气造成污染,产品可能污染土壤,特别是一些重金属在土壤中富集将随食物链进入人体。
焚烧法具有减容、减量化程度高(减容大于90%,减重80%),处理周期短,占地面积小,选址灵活,燃烧的热量可用来发电(按发热值比较,1.5亿吨垃圾约相当于3千万吨标煤,约为全国标煤年产量的2%)等优点。
但也有适用于有机垃圾,且焚烧管理不当会产生二噁英等二次污染等缺点。
2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概况及污染控制2.1 生活垃圾焚烧厂建设概况目前,全世界共有生活垃圾焚烧厂近2200座,其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约900座;总焚烧处理能力为57.6万吨/日,年生活垃圾焚烧量约为1.5亿吨。
这些焚烧设施绝大部分分布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约35个国家和地区建设并运行生活垃圾焚烧厂(Nickolas J.Themelis,2003)。
按年处理量分析,其中欧盟25个国家年焚烧处理占35%,其次日本占27%,美国占22%,东亚部分地区(中国台湾、韩国、新加坡、泰国、中国澳门、中国大陆等)占12%,其它地区(俄罗斯、乌克兰、加拿大、巴西、摩纳哥等)占4%。
最具代表性的垃圾焚烧炉有炉排型焚烧炉、流化床焚烧炉等。
2.2 垃圾焚烧污染控制2.2.1 恶臭气体污染及其控制垃圾焚烧厂的恶臭气体主要来源于垃圾卸料厅、垃圾储存仓及焚烧炉车间。
目前采取的主要控制措施包括:垃圾储存仓采用强制通风机抽吸,维持微负压环境,污染气体均被预热后鼓入垃圾焚烧炉助燃,并在高温焚烧过程中将恶臭物质分解。
垃圾接收及储存仓所在车间结构,均设置为封闭厂房,垃圾仓卸料门配有液压封闭盖板,垃圾接收大厅大门配有风动封闭气幕,有效防止恶臭气体外逸等。
2.2.2 烟气污染控制在二次污染防治方面,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半干法烟气脱酸与布袋除尘的组合工艺技术迅速普及,到2001年,欧美国家几乎75%的垃圾焚烧项目是采用该工艺技术。
为了控制二噁英,普遍采取喷入活性炭的方法。
此外为了控制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脱氮技术也已成功应用于烟气净化中。
2.2.3 二噁英的产生及控制二噁英(dioxins)是多氯二苯并二噁英(PCDD,Polycholoro dibenzo-p-dioxin)和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Polycholoro dibenzo-furan)的统称,它共有210种同族体,其中前者75种,后者135种。
目前认为主要有三种途径:在对氯乙烯等含氯塑料的焚烧过程中,焚烧温度低于800℃,含氯垃圾不完全燃烧,极易生成二噁英。
燃烧后形成氯苯,后者成为二噁英合成的前体;其他含氯、含碳物质如纸张、木制品、食物残渣等经过铜、钴等金属离子的催化作用不经氯苯生成二噁英;在制造包括农药在内的化学物质,尤其是氯系化学物质,象杀虫剂、除草剂、木材防腐剂、落叶剂(美军用于越战)、多氯联苯等产品的过程中派生。
根据美国环境保护署(EPA)1994年9月的报告,二噁英是迄今为止,人类所发现的毒性最强的物质,其中毒性最强的是2,3,7,8-四氯二苯并二噁英(2,3,7,8-TCDD),其毒性相当于氰化钾(KCN)的1000倍。
二噁英类物质具有致癌性、生殖毒性、免疫毒性和致畸形性等危害。
此外,二噁英类不易分解,长期残留在环境中通过生物富集扩大污染范围,已成为全球性的一大公害。
为此,日本环境厅中央环境审议会对大气、水质和土壤中的二噁英类分别制订环境标准如下:大气中二噁英类质量浓度≤0.6 pg/m3(注,pg即10-12g);水体中二噁英类质量浓度≤1 pg/L;土壤中二噁英类质量分数≤250 pg/g。
德国、荷兰等发达国家也有相应的二噁英类环境标准。
而我国目前尚无二噁英类环境标准。
我国的垃圾焚烧炉二噁英排放限值标准比较落后:德国、荷兰、比利时、日本、我国台湾省的控制标准为0.1ng/NM3,我国在2001年12月1日颁布的《焚烧炉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中,二噁英的排放限值是 1.0ng/NM3。
我国现行的垃圾焚烧炉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标准与日本70年代的标准相当,而日本现在正在对按旧标准建设的垃圾焚烧厂进行拆除或改建。
对于现代化的生活垃圾焚烧厂,二噁英(Dioxin) 排放水平已经很低。
德国环境部(BMU)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在德国所有的66个垃圾焚烧装置中,由于按照法规要求配置袋式除尘器,二噁英(Dioxin)年排放量由400g下降到不足0.5g,下降幅度接近1000倍。
”欧盟目前执行EU2000/76/EEC生活垃圾焚烧标准,二噁英排放均严格执行0.1ngTEQ/Nm3,我国的上海江桥生活垃圾焚烧厂二噁英排放也达到了0.1ngTEQ/Nm3。
但国外并没有关于垃圾焚烧厂与环境敏感点(如居民区、学校、医院等)控制距离的相关规定。
3 我国垃圾处理技术概况及发展趋势3.1 生活垃圾产生量与发展趋势据统计,1990年中国城市垃圾的总产量为6900万吨,2000年全国城市垃圾的总产量已达1.4亿吨,平均年增涨7.4%。
预计到2010年按年增涨4%计(根据对418个大、中城市的调查统计,近年城市生活垃圾是以约4%-6%的速度递增),年垃圾产量将达约2亿吨。
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200多座已为垃圾山所包围。
垃圾的长期露天堆放对大气环境、地下水和土壤等已经造成了明显的威胁和危害。
3.2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目前处理方式及存在的问题我国垃圾处理方式也主要是卫生填埋、焚烧、堆肥。
“十五”期间,我国生活垃圾处理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2005年生活垃圾填埋场为366座,垃圾填埋处理量6857.1万吨/年,与2000年相比填埋处理能力增加16%。
2005年垃圾焚烧及发电厂为67座,垃圾焚烧处理量791万吨/年,与2000年相比焚烧处理能力增长了10倍,但焚烧处理垃圾的比例仅占9.9%。
监测结果表明:目前全国尚无一家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所排放的污染物全部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
例如,根据2006年《北京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风险评价》报告,目前全市490处填埋场,存在中、重度污染风险的达到231处。
从对14处填埋场地下水水质监测结果看,14处填埋场附近地下水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地下水全部为较差或极差,且下游地下水污染明显比上游严重,个别地方细菌超标几十倍。
3.3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我国许多地区人口密度高,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的许多城市,土地资源非常宝贵,焚烧处理会逐步发展成为这一类地区生活垃圾处理的重要手段。
预计未来10年城市垃圾焚烧处理将得到很大发展,自2006年6月-2007年6月,全国共批复垃圾焚烧发电项目9个,总垃圾焚烧能力5200吨/日。
根据我国“十一五”期间焚烧厂及能力建设规划,在未来的5年时间内将新改扩建垃圾焚烧及发电厂82座(新增焚烧处理能力70000吨/日),其中东部地区新改扩建垃圾焚烧及发电厂56座(新增处理能力45100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