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管理制度
牙科器材消毒管理规章制度
![牙科器材消毒管理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0098488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0b.png)
牙科器材消毒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牙科器材消毒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各类牙科机构和牙科诊所的牙科器材消毒管理工作。
第三条牙科器材消毒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监管为重”的原则。
第四条牙科器材消毒管理应根据牙科器材的特点和使用情况,制定相应的消毒措施。
第五条牙科机构应设立专门的消毒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监督执行牙科器材消毒管理制度。
第六条医务人员应定期接受相关消毒管理培训,提高消毒操作技能和意识。
第七条对于特殊情况下的牙科器材消毒管理,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第二章牙科器材消毒管理措施第八条牙科器材消毒管理包括消毒设备的选用、消毒方法的选择和消毒程序的执行。
第九条选择消毒设备时,应考虑设备的适用性、消毒效果和使用方便性,确保消毒操作的便捷和准确。
第十条消毒方法的选择应根据不同的牙科器材种类和使用环境进行综合考虑,确保器材的全面消毒。
第十一条消毒程序的执行包括清洗、消毒、干燥等步骤,各个环节都应注意操作规范和操作细节。
第十二条消毒操作人员应掌握消毒方法的操作要点和技巧,防止操作失误导致感染的风险。
第三章牙科器材消毒管理制度第十三条制定牙科器材消毒管理制度应包括消毒管理责任制度、器材消毒监测制度、器材消毒记录制度等内容。
第十四条消毒管理责任制度应明确各级牙科机构的消毒管理责任,明确责任人员的职责和义务。
第十五条器材消毒监测制度应定期对牙科器材的消毒情况进行监测和检测,确保器材消毒的有效性。
第十六条器材消毒记录制度应建立完善的消毒记录管理系统,及时记录消毒操作和结果,以备查验。
第十七条牙科机构应建立健全的消毒管理档案,记录消毒管理的全过程,确保消毒操作的规范性和可追溯性。
第四章牙科器材消毒管理监督第十八条牙科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对牙科器材消毒管理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各项消毒工作符合规章制度要求。
第十九条牙科机构应定期组织内部消毒管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提高消毒操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医疗机构口腔诊疗机构消毒管理制度
![医疗机构口腔诊疗机构消毒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6ee83000b4c2e3f56276322.png)
医疗机构口腔诊疗机构消毒管理制度1、进入病人口腔内的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的要求。
2、进入病人口腔疾病检查、治疗的诊疗器械如包括牙科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手术治疗器械、牙周治疗器械、敷料及口镜、探针、牙科镊子使用前必须进行灭菌处理。
3、用于辅助治疗的物理测量仪器、印模托盘、漱口杯及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型送技工操作前必须进行消毒处理。
4、根据口腔诊疗器械的危险程度及材质特点,首选压力蒸汽灭菌,采用化学灭菌的口腔诊疗器械在使用前必须用无菌水将消毒液彻底冲洗干净。
5、每日对口腔诊疗、清洗、消毒区域内的空气、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消毒,遇污染时及时进行清洁、消毒,每周对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并做好清洁消毒记录。
6、医务人员在进行口腔诊疗操作及时对口腔诊疗器械进行清洁,消毒或者灭菌时应当做好个人防护,穿戴工作衣、帽、口罩、可能出现病人血液、体液喷溅时,应当戴护目镜。
每次操作前及操作后应当严格洗手或者手消毒。
医务人员戴手套操作时,每治疗一个病人应当更换一付手套并洗手或者手消毒。
7、治疗开始前和结束后及时踩脚闸冲洗管腔30秒,减少回吸污染,使用防回吸牙科手机,有条件可配备管腔防回吸装置。
8、口腔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处理。
9、按《医疗机构口腔诊疗机构器械技术操作规范》要求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
10、口腔诊疗机构器械清洗消毒按规定流程操作。
XXX卫生监督监制超声清洗机操作流程1、清洗可以用酒精和无毛棉布进行了清洗锅内2、电源在开始使用清洗机前,请先接好电源3、加水往锅内加水(普通的水),水量应在锅的2/3处(水的多少都有可能影响清洗机的正常工作)应尽量把水加到2/3处4、放清洗篮把要清洗的医疗器械放入清洗篮里,将大的清洗篮直接放在清洗机内,用到小篮时可以将小篮放在大篮内(可以加盖也可不加盖)5、打开电源开关按下POWER键,该开关的指示灯亮,表示清洗机已接通电源6选择时间时间的调节(TIME+)来增加和(TIME-)来减少时间,以一分钟为一个单位进行加减7、温度选择温度的调节时(TIME+)来增加和(TIME-)来降低温度,以一摄氏度为一个单位进行加减8、开始和结束当接通电源后,调好需要的时间和温度,按下START键,超声清洗机开始工作9、排水外排水式结构,把清洗机右侧的排水门打开,即可排水XXX卫生监督监制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工作流程以上内容请海东同志仔细审核,以此为模块,可以修改。
口腔诊所消毒管理规章制度(4篇)
![口腔诊所消毒管理规章制度(4篇)](https://img.taocdn.com/s3/m/f173dea6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1b.png)
口腔诊所消毒管理规章制度一、消毒管理目的:为了保证口腔诊所内环境的卫生和安全,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制定本规章制度,对口腔诊所的消毒管理进行规范和指导。
二、消毒管理范围:1. 诊所内所有工作区域和设备设施的消毒。
2. 包括工作台面、患者座椅、手术器械、口杯、医用器械和工具等的消毒。
3. 高风险和低风险耗材、一次性用品的管理和消毒处理。
三、消毒管理原则:1. 诊所内所有工作区域每日清洁消毒,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执行规定的消毒操作流程。
2. 患者座椅、工作台面等常用设施和器具每位患者就诊前后进行消毒处理。
3. 手术器械和医用器械必须实施高温高压灭菌或化学消毒,确保无菌状态。
4. 口杯、医用器械和工具等高风险物品一律为一次性用品,使用后立即废弃。
5. 低风险耗材如针头、针管等必须在严格消毒处理后使用,并每次使用后废弃。
6. 患者使用的一次性用品如口罩、手套等必须符合卫生标准,用后立即废弃。
7. 消毒剂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使用时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四、消毒管理流程:1. 工作区域的清洁消毒流程:(1)先清洁:清除工作区域表面的杂物,用清洁剂擦拭工作台面、患者座椅、仪器等设备。
(2)再消毒:使用消毒剂喷洒在清洁后的表面,静置一段时间,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擦洗或冲洗。
(3)最后通风:开启门窗进行通风,确保室内空气流通,使消毒剂挥发。
2. 医用器械的消毒流程:(1)清洗:将使用后的器械进行清洗,去除污物和血迹。
(2)消毒:使用高温高压灭菌器进行器械消毒,或根据器械材质和使用需求选择适当的消毒方式。
(3)包装:消毒后的器械进行包装,确保存放过程中不受污染。
(4)储存:储存消毒后的器械,在干燥通风的储存室中放置,并定期检查其有效期和状态。
五、消毒管理责任:1. 诊所负责人应制定并落实消毒管理的制度和流程,并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监督。
2. 医护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消毒流程进行操作,并保证消毒剂的存储和使用符合规定。
口腔诊所消毒隔离制度
![口腔诊所消毒隔离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4608cac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50.png)
口腔诊所消毒隔离制度一、总则为防止医源性交叉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机构感染管理规范》和《口腔诊疗操作规范》,制定本口腔诊所消毒隔离制度。
二、器械消毒与灭菌1. 器械清洗:设立器械清洗室,保持室内清洁。
器械在使用后应去除污物,进行清洗。
2. 器械消毒:对每位患者使用后的器械进行消毒。
器械消毒应按照“去污染—清洗—消毒”的程序进行。
3. 器械灭菌:对接触患者伤口和血液的器械进行灭菌。
常用口腔科检查器、充填器、托盘等器械每人使用后应消毒。
4. 物理灭菌法:器械尽量采用物理灭菌法灭菌,如使用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器。
5. 化学灭菌剂:如使用化学灭菌剂,每日必须进行有效浓度的测定。
6. 无菌物品管理:无菌物品应专柜储存,与待消毒物品分区放置,标识明确。
灭菌物品须注明消毒日期和有效期。
打开的无菌物品有效期为4小时,过期、失效物品应及时取出并重新消毒或更换。
三、环境与空气消毒1. 诊室消毒:诊室每日用500mg/L二氧化氯消毒液擦拭台面、地面湿拖二次。
空气用紫外线消毒30分钟,每日二次,并登记。
灯管用95%酒精每周擦拭一次。
2. 医疗废弃物处理:口腔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弃物及一次性医疗物品应进行毁型消毒无害化处理。
医疗垃圾双层黄色袋焚烧,并有交接记录。
四、人员防护与手卫生1. 人员防护:医务人员在操作前后应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
可能出现血液、体液喷溅时应戴护目镜、口罩、帽子等防护用品。
2. 手卫生: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无菌操作前后、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进行手卫生操作。
五、消毒管理1. 消毒液管理:消毒液定期更换,并进行监测。
含氯消毒剂每日监测浓度,2%戊二醛每周监测浓度。
2. 消毒记录:做好消毒记录,记录消毒时间、消毒液浓度、监测结果等。
六、感染控制与培训1. 感染控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对患者进行感染风险评估,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 培训:对新入职医务人员进行感染控制知识培训,定期组织感染控制知识学习,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
口腔器械消毒管理制度
![口腔器械消毒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28f584a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c2.png)
口腔器械消毒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规范口腔器械的消毒管理工作,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口腔诊疗中心的口腔器械消毒管理工作。
三、消毒管理责任1. 口腔诊疗中心负责人应建立口腔器械消毒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确保口腔器械的安全使用。
2. 口腔器械管理员负责具体的器械消毒管理工作,包括消毒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器械的清洗消毒、消毒记录的保存等。
3. 医护人员应按照规定要求正确使用口腔器械,并严格执行消毒程序。
4. 口腔器械消毒管理人员应接受相关的消毒管理培训,熟知消毒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五、器械消毒流程1. 器械清洗:医护人员在使用完口腔器械后,应先将器械进行清洗,去除残留的污垢和血液。
2. 器械包装:清洗干净的器械,应进行包装,包装应采用符合要求的包装材料,并进行密封。
3. 器械消毒:包装好的器械,应送入消毒设备进行消毒处理,消毒过程要符合规定的温度、时间和压力要求。
4. 消毒后处理:消毒完毕的器械应放置在干净的器械柜内,待使用前应先查验包装是否完好。
5. 消毒记录:口腔器械管理员应及时记录器械的消毒情况,包括器械种类、消毒时间、消毒温度、消毒压力等信息。
六、消毒设备维护1. 消毒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消毒效果。
2. 消毒设备的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操作规程培训和技术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管理水平。
3. 消毒设备的维护记录应及时进行填写和保存,确保设备的维护情况可追溯。
七、消毒质量监控1. 口腔器械管理员应定期对已消毒的器械进行抽样检测,确保消毒效果合格。
2. 消毒设备应定期进行质量检测,确保设备的消毒效果符合要求。
3. 消毒管理人员应进行消毒质量监控记录,确保消毒管理的全程可控。
八、相关文件管理1. 口腔器械消毒管理相关文件应及时进行保存和归档,确保文件的完整性。
2. 相关文件的使用应符合规定的程序,确保文件的有效性。
3. 口腔器械消毒管理相关文件的更新应及时进行,确保文件的时效性和实用性。
02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监测管理制度
![02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监测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6a720f727284b73f342501d.png)
(4)其他耗材:
1)清洗剂:多酶洗液。
2)消毒剂:适用于口腔诊疗器械的消毒剂、95%的酒精、75%的酒精等。
3)润滑剂:专用水溶性润滑剂。
4)除锈剂:专门用于医疗器械锈迹去除。
五、清洗用具、清洗池等应每日清洁与消毒。
六、清洗、消毒或灭菌人员操作时应根据【消毒供应中心不同区域人员防护着装标准操作规程】选用口罩帽子、手套、防水服、专用鞋、防护眼罩等个人保护装备。并在操作过程中应当做好个人防护。
1.目的:规范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监测管理制度
2.范围:口腔科门诊医护人员
一、3.作业内容: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监测严格按《WS 506—2016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2017版)》进行。
二、口腔诊疗器械统一进行清洗、消毒、灭菌。亦可用送供应中心。
三、清洗消毒间应布局合理。口腔诊疗区域和和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区域应当分开,布局合理,应符合院感规定,能够满足诊疗工作和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工作的基本需要。
九、牙科手机和耐湿热、需要灭菌的口腔诊疗器械,首选压力蒸汽灭菌的方法进行灭菌,对不耐湿热,能够充分暴露在消毒液中的物品(如开口器),可以选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浸泡消毒,使用前,应当用无菌水将残留的消毒液冲洗干净,根据采用的消毒与灭菌的不同方式对口腔诊疗器械进行包装,并在包装外注明消毒日期、有效期。
一十、口腔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处理,口腔诊疗区域内应当保证环境整洁,每日定时通风及紫外线的消毒,对可能造成污染的诊疗环境表面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
四、清洗消毒间应配备相应清洗消毒设备。
(1)去污区:专用流动水清洗槽,应满足洁污清洗分开的需要,超声清洗机、计时器、高压水枪、高压气枪或干燥设备、净水机或常用过滤器,相应清洗用品有各种刷子、纱布、棉棒等。
消毒管理制度口腔
![消毒管理制度口腔](https://img.taocdn.com/s3/m/1532b8d8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5c.png)
消毒管理制度口腔一、总则口腔消毒管理制度是指为了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口腔卫生健康,预防和控制口腔传染病的传播,保证口腔诊疗设施和设备的安全和卫生,制定的一系列管理规范和操作流程。
口腔消毒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口腔医疗机构消毒管理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操作规程、责任制度、监督检查、教育培训等方面。
二、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卫生部关于制定和实施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管理条例的通知》3、《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医疗机构消毒管理规范(试行)》4、《口腔医疗机构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5、《卫生部关于印发《医疗机构感染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三、技术标准1、口腔医疗机构感染控制规范(GB15983-1995)2、一次性使用口腔医疗器械清洁技术规范(GB/T19633-2005)3、口腔医用高压蒸汽灭菌器(GB16886-2007)四、操作规程1、定期制定和修订口腔医疗机构消毒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2、制定口腔医疗机构感染控制方案,明确感染控制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3、制定口腔医疗机构感染监测制度和传染病报告制度4、制定口腔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置制度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储存、处理和处置的方法和程序五、责任制度1、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守口腔医疗机构消毒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按照消毒规范进行操作2、医疗机构要建立健全感染控制管理体系,保证全院各科室的感染控制工作有效执行3、医疗机构要对口腔医疗设施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和评估,确保其消毒灭菌效果达标六、监督检查1、口腔医疗机构要每年进行一次感染控制质量评估,对所制定的消毒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评估和修订2、卫生监督部门对口腔医疗机构进行定期检查,重点检查感染控制管理、医疗废物处置、医疗设施设备的消毒灭菌情况七、教育培训口腔医疗机构要定期组织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知识和消毒技术培训,加强医务人员的消毒管理意识和操作技能,提升口腔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
以上是口腔消毒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口腔医疗机构要切实加强口腔消毒管理工作,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口腔卫生健康水平,预防和控制口腔传染病的传播,保证口腔诊疗设施和设备的安全和卫生。
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909ca80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99.png)
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一、总则为了加强口腔科诊疗器械的消毒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工作。
二、基本要求1. 医疗机构应当高度重视口腔科诊疗器械的消毒工作,将其纳入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体系。
2. 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并落实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的规章制度,建立消毒管理责任制,确保消毒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3. 从事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掌握消毒及个人防护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知识,并严格遵守有关的规章制度。
三、消毒方法1. 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口腔科诊疗器械的危险程度及材质特点,选择适宜的消毒或灭菌方法。
2. 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的要求。
3. 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科诊疗器械,包括牙科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手术治疗器械、牙周治疗器械、敷料等,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
4. 接触病人完整粘膜、皮肤的口腔科诊疗器械,包括口镜、探针、牙科镊子等口腔检查器械、各类治疗器械等,应采用化学消毒剂或物理方法进行消毒,并达到消毒合格标准。
四、消毒流程1. 清洁:诊疗器械在使用前应进行清洁,去除表面的污物和有机物质。
2. 消毒:根据器械的材质和危险程度,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和消毒方法,进行浸泡、擦拭或喷雾消毒。
3. 灭菌:对于需要达到灭菌标准的器械,应采用高温高压灭菌、化学气体灭菌等方法进行灭菌。
4. 干燥:消毒后的器械应进行干燥,避免潮湿导致的细菌繁殖。
5. 存放:干燥后的器械应存放在清洁、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受潮、受污染。
五、监督管理1.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医疗机构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工作的监督管理。
2.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工作进行自查和整改,确保消毒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3. 医疗机构应加强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知识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从业人员的消毒技能和意识。
口腔器械消毒管理工作制度精选全文完整版
![口腔器械消毒管理工作制度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8bf52cb2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95.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口腔科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制度
1、口腔科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管理总则》有关规定。
2、设器械清洗消毒室、诊疗室、操作室。
3、保持诊室空气流通、环境整洁,每天工作结束后进行空气消毒。
4、对每位病人操作前后必须洗手,操作时戴口罩、帽子,原则上戴手套必要时配戴防护镜。
5、器械消毒灭菌:牙科手机、车针、拔牙钳等诊疗器械一人一用一灭菌口镜、探针、镊子、印模托盘等要一人一用一消毒或一次性使用。
6、诊室地面、物表、无影灯拉手每天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遇有污染时,随时消毒,每日对诊所环境清洁、紫外线消毒,不少于40min.
7、口腔检查用口镜、弯盘、镊子、探针、注射器等采用一次性。
用后先用500mg/L 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后作无害化处理。
8、修复技工室的印模、蜡块、石膏模型及各种修复材料应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 分钟。
9、进入口腔内的器械一人一套一用一消毒/灭菌。
能压力蒸汽灭菌的避免使用化学灭菌剂,根据消毒与灭菌的不同方式要对口腔诊疗器械进行包装,注明消毒日期和有效期。
10、灭菌器每月生物监测一次,空气、物表、手、消毒用品每月培养一次并要求有记录。
11、每日对化学灭菌剂进行有效浓度监测。
12、污染、清洁、无菌物品分开存放,严禁一次性物品重复使用。
口腔科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工作流程
器械分类——器械去污——器械清洗——器械消毒/灭菌——效果检查——无菌存放——使用。
(完整版)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管理制度
![(完整版)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8d130770242a8956aece48e.png)
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管理制度1、为规范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预防和控制因口腔诊疗器械消毒问题导致的医源性感染,根据《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特制定本制度。
2、从事口腔诊疗服务和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掌握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及个人防护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知识,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严格遵守消毒灭菌程序,落实消毒灭菌措施。
3、口腔诊疗区域和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区域应当分开,设专用的清洗消毒间,统一对口腔诊疗器械进行清洗、清毒、灭菌。
4、清洗消毒间布局合理,环境宽敞,通风良好,建筑材料防水,清洗去污区、检查包装区、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应当相对独立,房室面积和功能配置满足诊疗工作需要。
5、根据口腔诊疗器械的危险程度及材质特点,选择适宜的消毒或者灭菌方法,并遵循以下原则:①进人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的要求。
②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包括牙科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手术治疗器械、牙周治疗器械、敷料等,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
③接触病人完整粘膜、皮肤的口腔诊疗器械,包括口镜、探针、牙科镊子等口腔检查器械、各类用于辅助治疗的物理测量仪器、印模托盘、漱口杯等,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
④凡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送技丁室操作前必须消毒。
⑤牙科综合治疗台及其配套设施应每日清洁、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清洁、消毒。
⑥对口腔诊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或者灭菌的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当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⑦用消毒液进行诊疗器械消毒的,应在盛放容器表面注明消毒液名称、浓度、配制时间、有效期限,对于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易挥发的消毒剂应当每日监测浓度,对较稳定的消毒剂如2%戊二醛应当每周监测浓度;选择压力蒸汽灭菌的,灭菌物品应当外贴化学指示胶带,内放化学指示卡,且在外包装上注明物品名称、灭菌时间、有效期、灭菌人员。
口腔科器械消毒灭菌工作管理制度
![口腔科器械消毒灭菌工作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49f235c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e8.png)
口腔科器械消毒灭菌工作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口腔科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根据《医疗机构感染管理规定》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等相关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开展口腔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
第三条口腔科器械消毒灭菌工作应遵循科学、规范、安全、有效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相关行业标准、规范。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制定本机构口腔器械消毒灭菌工作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操作规程、质量监控和培训等内容。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设立独立的器械处理区,并根据口腔诊疗服务工作量配备专职或兼职口腔器械消毒灭菌工作人员。
第六条消毒灭菌的工作人员应参加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应至少符合附录A所列内容。
第三章器械处理区设置与布局第七条器械处理区应与口腔诊疗服务的范围和工作量相匹配,布局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要求。
第八条器械处理区应保持整洁、无尘、通风良好,设置合适的清洗、消毒、灭菌设备和工作台。
第四章消毒灭菌操作规程第九条口腔器械的消毒灭菌应按照“去污染-清洗-消毒-灭菌”的程序进行。
第十条器械处理区应使用中效消毒剂进行消毒,治疗外周区应在每天工作结束后进行消毒及通风。
第十一条凡接触病人伤口和血液的器械(如手机、车针、扩大针、拔牙钳、挺子等)每人用后均应进行灭菌处理。
第十二条对不耐热的器械,可采用2%的戊二醛浸泡10小时达到灭菌效果,每周更换戊二醛。
第十三条器械的消毒灭菌效果应进行监测,确保达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相关行业标准要求。
第五章器械储存与发放第十四条器械灭菌后应放置在干燥、清洁、通风的储存环境中,避免受到污染。
第十五条器械发放应严格执行先进先出的原则,确保器械的使用安全。
第六章质量监控与持续改进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口腔器械消毒灭菌工作进行质量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七条医疗机构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消毒灭菌工作流程,提高消毒灭菌质量。
口腔诊疗器具及环境的消毒与灭菌管理制度
![口腔诊疗器具及环境的消毒与灭菌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58beae6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96.png)
口腔诊疗器具及环境的消毒与灭菌管理制度一、消毒原则实行所有病人的标准预防隔离原则,加强控制感染的措施。
治疗区的操作台,治疗每个病人后均需用中效消毒剂进行消毒,治疗外周区应在每天工作结束后消毒及通风。
外科器械及穿破组织或接触组织的器械都应进行灭菌,只与皮肤接触或可能被传染性气溶胶污染、手污染的器械进行消毒处理。
处理每个病人必须更换手套、洗手。
每周对环境进行一次彻底清洁消毒,用消毒液擦拭或喷洒桌面、椅子、门窗、墙面、地面等,然后进行空气消毒。
二、口腔器材的消毒灭菌(一)口腔器材按照其危害程度及材质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处理。
外科器械及其它穿破口腔软组织或骨组织(牙钳、解剖刀、骨凿、钻针、根管器械等)必须灭菌。
(二)不穿破口腔软组织但与组织有接触的器械(银汞充填器、塑料器械)应当进行灭菌;与皮肤接触、可能暴露体液或唾液飞沫中的器械以及可能被污染的手接触的器械(物理测量仪器、混汞机)应当进行消毒。
口腔检查器械如镣子、压舌板、口镜、探针、弯盘等,可采用一次性用品。
反复使用的器械需先去污染后,再清洗,彻底去除粘着物,然后再进行消毒灭菌。
三、口腔科手机的消毒灭菌每次治疗后,使用过的手机必须进行去污染、清洗、消毒,属高度危险性物品,必须灭菌。
手机使用后应立即进行表面消毒,可采用全自动机械清洗消毒法,手机灭菌温度不超过136CO四、口腔科车针的消毒、清洗、灭菌车针经常接触破损的粘膜,有血液污染,属高度危险性物品,必须灭菌。
用后应立即进行消毒、清洗。
采用超声波清洗,在清洗液中应加入酶清洗剂,以加快体液、脂肪等污染物的溶解与分解,提高清洗效果。
车针首选压力蒸汽灭菌,压力蒸汽灭菌:121°C,30min或132°C,4min o。
口腔科消毒隔离管理制度(三篇)
![口腔科消毒隔离管理制度(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cd77e0c1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87.png)
口腔科消毒隔离管理制度一、制度背景随着口腔科诊疗技术的不断提升和口腔疾病的日益增多,对口腔科消毒隔离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保障医疗机构的口腔科诊疗活动安全有效进行,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原则1.依法依规:遵循国家和地方卫生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操作规范合法。
2.科学有效:根据口腔科消毒隔离管理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和控制措施,确保消毒隔离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运行规范:明确各方责任和职责,确保制度的实施和运行过程规范。
三、管理内容1.消毒设备和工具的管理:(1)购买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设备和工具,确保其性能稳定可靠。
(2)按照规定进行消毒设备和工具的检查、维修和更新,保证其正常运行。
(3)建立消毒设备和工具的保养记录,及时记录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修保养情况。
2.消毒药剂的管理:(1)购买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药剂,确保其质量安全可靠。
(2)严格按照药剂说明书的要求,正确稀释和使用消毒药剂。
(3)按照规定进行消毒药剂的验收、储存和使用,保证其有效性和持久力。
(4)建立消毒药剂使用记录,及时记录药剂的使用情况和库存情况。
3.消毒操作的管理:(1)针对不同的消毒对象和消毒需求,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确保操作过程规范。
(2)明确消毒操作的责任人和操作流程,保证消毒操作的安全可靠。
(3)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操作人员具有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
4.隔离管理的管理:(1)建立科室内的进入与离开制度,确保有资格的人员才能进入科室。
(2)设置合理的隔离区域和隔离间,确保感染性疾病患者和非感染性疾病患者之间的隔离。
(3)加强对患者和医护人员的隔离观察和监测,确保及时发现并隔离传染源。
四、责任与考核1.科室负责人负责本科室的消毒隔离工作的组织、管理和考核。
2.医护人员要全面贯彻执行本制度,并积极参与相关培训和考核。
3.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按照规定进行追责和评议。
五、违规处理1.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首先进行告诫和警告,情节严重的,上报相关主管部门进行追责。
口腔诊所消毒规章制度(三篇)
![口腔诊所消毒规章制度(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92949e4f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8e.png)
口腔诊所消毒规章制度一、总则为了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维护医疗环境的整洁与卫生,确保医疗诊疗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制定本消毒规章制度。
二、消毒设施与器械1. 口腔诊所必须配备专门的消毒设施,包括高温消毒柜、制备室、待消毒区和干净区等。
2. 消毒设施必须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
3. 所有使用的消毒器械必须具备合格的证书,未经鉴定的器械严禁使用。
三、消毒操作流程1. 所有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的消毒培训,熟练掌握消毒操作流程。
2. 定期组织消毒操作示范演练,提高工作人员的消毒技能和操作水平。
3. 消毒操作必须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包括物品的清洗、消毒、干燥和包装等环节。
4. 消毒操作必须配戴相应的防护用品,包括口罩、手套、防护眼镜等。
四、消毒方法与指标1. 高温消毒:采用高温蒸汽灭菌法进行消毒,温度不低于121摄氏度,压力不低于0.15MPa,持续时间不少于30分钟。
2. 化学消毒:采用化学药剂进行消毒,必须选择合格的消毒药剂,按照指定浓度进行使用和处理。
3. 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消毒设备必须定期检测灯管的工作状态,确保紫外线的照射剂量符合要求。
4. 指标要求:所有消毒操作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
五、消毒记录与追溯1. 每次消毒操作必须做好详细的记录,包括消毒日期、对象、消毒方法以及操作人员等。
2. 消毒记录必须由专人负责管理和归档,确保消毒记录的完整性和延续性。
3. 消毒记录必须长期保存,至少保留5年,并按照要求进行分类和整理,方便日后的追溯与查阅。
六、消毒质控1. 定期组织第三方机构对口腔诊所的消毒工作进行抽查和监督,确保消毒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2. 对于消毒失效的器械和设备,必须进行更换和更新,防止继续使用带来的安全隐患。
3. 不定期组织内部消毒质量评估,对消毒操作和记录进行检查和评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七、违规处理与处罚1. 对于违反消毒规章制度的人员,将进行批评教育和纪律处分,视情况严重程度进行相应的处理。
口腔科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制度
![口腔科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3a13ba4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bf.png)
口腔科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制度一、目的为确保口腔诊疗过程中的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预防交叉感染,提高口腔诊疗器械的清洗消毒质量,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综合医院口腔科、口腔医院、口腔诊所等开展口腔科诊疗科目服务的医疗机构。
三、制度内容1. 器械清洗消毒原则(1)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的要求。
(2)口腔科诊疗器械在清洗、消毒、灭菌的整个过程中是不可逆的,从清洗消毒干燥打包灭菌的整个过程,可分为清洗区、清洁区、灭菌区、无菌区。
层层递进的过程,不可逆转。
2. 医务人员要求(1)清洗人员操作过程中必须做好防护措施,穿防护衣、戴口罩、帽子、手套、戴护目镜或者面罩。
(2)从事口腔诊疗服务和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掌握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及个人防护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知识,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严格遵守有关的规章制度。
3. 器械清洗消毒流程(1)器械用后分类处理回收器械后先拣出锐利器械放于利器盒,再拣出可回收器械,最后将棉球、纸杯、吸唾等用物按照规范的流程分类处理。
(2)冲洗将器械在流动水下冲去器械表面污染物。
(3)多酶浸泡将用后的车针、扩大针等精密器械,装入金属细密网状容器,再一起盛有1:200的多酶荡洗机里超声荡洗大约180秒。
其余器械放于比例为0.5%的多酶溶液里浸泡3~5分钟。
(4)清洗从酶液中取出,流动水下刷洗表面。
(5)浸泡将器械放于配有消毒泡腾片的溶液里(1:1~2L水)浸泡10分钟。
(6)冲洗流动水下彻底冲洗。
(7)干燥将器械放于干燥箱干燥,或者用清洁毛巾擦干表面。
(8)保养对于手机以及有轴节的器械(如剪刀、持针器、牙钳等)进行保养。
4. 清洗消毒设备及用品管理(1)清洗消毒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清洗消毒用品应按照规范进行采购、储存、使用和管理,确保用品质量。
5. 质量控制与监测(1)开展口腔科诊疗科目服务的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并落实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消毒管理责任制,切实履行职责,确保消毒工作质量。
医疗机构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技术规范
![医疗机构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48f235c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98.png)
医疗机构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技术规范一、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医疗机构口腔科诊疗器械的消毒质量,预防和控制交叉感染,确保患者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口腔科诊疗器械的消毒工作。
第三条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应遵循科学、规范、安全、有效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消毒工作得到有效实施。
二、消毒要求第五条口腔科诊疗器械在使用前应进行彻底清洁,去除器械表面的有机物、血液、唾液等污染物质。
第六条口腔科诊疗器械应根据其材质、用途、危险程度等因素,选择适宜的消毒方法。
第七条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应达到以下要求:1. 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的要求。
2. 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
3. 接触病人完整粘膜、皮肤的口腔诊疗器械,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
第八条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应使用经国家认证的消毒剂,并按照消毒剂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第九条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过程中,应确保器械的消毒剂浓度、消毒时间、温度等参数符合要求。
第十条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后,应进行效果监测,确保消毒质量。
监测方法包括生物监测、化学监测等。
第十一条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性能良好。
三、人员培训与管理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人员的培训,使其掌握消毒灭菌知识、操作技能及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法规、标准。
第十三条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人员应严格执行消毒操作规程,加强自身防护,预防交叉感染。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人员进行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知识。
四、质量控制与监督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质量控制体系,对消毒工作过程进行持续监督和管理。
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质量进行评估,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管理制度
![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9050eb6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a1.png)
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口腔诊疗器械的消毒管理,预防交叉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根据《医疗机构感染管理规范》和《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等相关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管理工作。
第三条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应遵循科学、规范、安全、有效的原则,确保器械的消毒质量。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成立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管理组织,负责制定和实施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管理制度,监督和检查器械消毒工作,确保消毒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第二章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基本要求第五条口腔诊疗器械应当实行“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一人一用一灭菌”的原则。
第六条口腔诊疗器械的消毒工作应当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医务人员负责,并应当掌握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及个人防护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知识。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口腔诊疗器械的危险程度及材质特点,选择适宜的消毒或者灭菌方法。
第八条口腔诊疗器械的消毒工作应当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并做好记录。
第三章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流程第九条口腔诊疗器械的消毒流程包括:去污、清洗、消毒、灭菌、储存等环节。
第十条口腔诊疗器械在使用前应当去除表面的污物,并进行清洗。
清洗应当使用专用清洗剂,并按照清洗剂的使用说明进行。
第十一条清洗后的口腔诊疗器械应当进行消毒。
消毒可以使用化学消毒剂、紫外线消毒等方式。
消毒剂的使用应当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第十二条口腔诊疗器械在消毒后应当进行灭菌。
灭菌可以使用高压蒸汽灭菌、干热灭菌等方式。
第十三条口腔诊疗器械在灭菌后应当进行储存。
储存应当保持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防止器械的再次污染。
第四章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管理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管理制度,明确器械消毒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对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对口腔诊疗器械消毒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口腔诊所消毒药械使用管理制度及流程
![口腔诊所消毒药械使用管理制度及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dc7216d8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98.png)
口腔诊所消毒药械使用管理制度及流程一、目的为了确保口腔诊疗过程的安全性,预防交叉感染,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本诊所制定口腔诊所消毒药械使用管理制度及流程,规范消毒药械的采购、储存、使用和管理。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诊所口腔诊疗过程中消毒药械的使用和管理。
三、消毒药械采购与管理1.消毒药械的采购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要求,选择合法、合格的产品。
2.采购前应充分了解供应商的资质,包括《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和《营业执照》等。
3.采购合同应明确产品名称、规格、数量、单价、产品批号、消毒或灭菌日期、失效期、出厂日期、卫生许可证号、供需双方经办人姓名等信息。
4.消毒药械应由专人负责保管,建立健全消毒药械的进货、验收、使用、库存和报废记录。
5.消毒药械应储存在通风干燥、清洁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确保消毒药械的质量。
四、消毒药械的使用流程1.诊疗前,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佩戴口罩、帽子、手套,必要时佩戴防护眼镜。
2.诊疗过程中使用的器械应遵循“一客一换一消毒”的原则,确保每位患者的使用器械均为全新或经过消毒处理。
3.使用消毒药械时,应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正确配制和使用消毒剂,保证消毒效果。
4.器械的消毒应按照“去污染-清洗-消毒-灭菌”的程序进行,确保器械的消毒质量。
5.消毒后的器械应妥善存放,避免再次污染。
6.一次性医疗器械使用后应按照医疗废物处理规定进行处置,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五、消毒药械的监测与维护1.定期对消毒药械进行监测,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对监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确保消毒药械的正常使用。
3.定期对消毒药械的存放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防止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六、培训与教育1.加强工作人员对消毒药械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对消毒药械的正确使用和管理能力。
2.定期组织消毒药械知识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对消毒药械的认识和操作技能。
口腔器械消毒管理工作制度
![口腔器械消毒管理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a0c0495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c0.png)
口腔器械消毒管理工作制度一、目的口腔器械消毒管理工作制度的制定旨在确保口腔诊疗过程中的器械安全,防止交叉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通过规范口腔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和储存等工作,提高口腔诊疗服务的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口腔科、口腔诊所、口腔医院等口腔诊疗场所的口腔器械消毒管理工作。
三、组织机构1. 医疗机构应成立口腔器械消毒管理工作小组,负责制定和实施口腔器械消毒管理规章制度,指导、监督和检查口腔器械消毒管理工作。
2. 口腔科负责人为口腔器械消毒管理工作小组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口腔器械消毒管理工作。
3. 口腔器械消毒管理人员负责口腔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和储存等工作,确保口腔器械的安全使用。
四、岗位职责1. 口腔器械消毒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熟悉口腔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和储存等工作流程。
2. 口腔器械消毒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医疗机构的相关规定,认真执行口腔器械消毒管理规章制度。
3. 口腔器械消毒管理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和考核,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五、口腔器械消毒管理流程1. 口腔器械的清洗(1)口腔器械使用后应立即进行清洗,避免细菌繁殖。
(2)口腔器械的清洗应采用专业的清洗剂和清洗设备,确保清洗效果。
(3)清洗后的口腔器械应进行初步消毒,防止细菌传播。
2. 口腔器械的消毒(1)口腔器械的消毒应采用专业的消毒剂和消毒设备,确保消毒效果。
(2)消毒后的口腔器械应进行干燥处理,防止细菌滋生。
3. 口腔器械的灭菌(1)口腔器械的灭菌应采用专业的灭菌设备和灭菌剂,确保灭菌效果。
(2)灭菌后的口腔器械应进行无菌保存,防止细菌污染。
4. 口腔器械的储存(1)口腔器械的储存应采用专业的储存设备和储存环境,确保口腔器械的安全储存。
(2)储存的口腔器械应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口腔器械的使用安全。
六、口腔器械消毒管理制度的执行与监督1. 口腔器械消毒管理工作小组应定期对口腔器械消毒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口腔器械消毒管理制度的执行。
口腔诊所消毒管理制度范文(4篇)
![口腔诊所消毒管理制度范文(4篇)](https://img.taocdn.com/s3/m/cd303e88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f6.png)
口腔诊所消毒管理制度范文是指口腔诊所在日常工作中对医疗器械、诊疗设备以及诊所环境进行消毒管理的规定和措施。
一、设施设备消毒管理:1. 诊所内设施设备消毒必须按照相关工艺要求进行,消毒表面积和活动范围应保持密切联系,从而确保消毒效果。
2. 消毒设备必须得到认证并符合国家消毒标准,如高温高压灭菌器和紫外线消毒灯等。
3. 每天工作结束时,操作人员应对诊所内的设施设备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确保无菌状态。
二、医疗器械消毒管理:1. 医疗器械的清洗和消毒必须符合相关的标准,使用合适的消毒用品,确保杀灭所有的病原体和致病菌。
2. 使用一次性器械时,必须保证器械的完整性和无损坏,如无菌针头等必须用完即弃。
3. 使用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时,必须严格按照消毒流程进行消毒,确保器械的无菌。
三、诊所环境消毒管理:1. 诊所环境包括地面、墙壁、门窗等,必须经常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干净整洁。
2. 使用有效的消毒剂进行环境消毒,并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浓度进行处理。
3. 对于高频接触的物体和部位,如患者接待台、诊室桌面等,必须进行定期的消毒。
四、操作人员的消毒管理:1. 每位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个人卫生要求,包括勤洗手、穿戴干净整洁的工作服和帽子等。
2. 操作人员应接受相关的消毒知识培训,并经常参加培训和考核。
3. 操作人员在工作中必须正确使用消毒剂和器械,严禁私自更换或超过有效期使用。
以上就是口腔诊所消毒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诊所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消毒管理流程和操作规范,并加强监督和检查,确保消毒工作的严密执行。
口腔诊所消毒管理制度范文(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口腔诊所的消毒工作,确保诊所的卫生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口腔诊所消毒管理制度适用于口腔诊所全部从业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和其他工作人员。
第三条口腔诊所消毒管理制度的制定、执行和监督由诊所负责人负责。
第四条口腔诊所消毒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消毒工作的组织管理、人员培训、消毒设备和器具的选择和使用、消毒工作的操作规范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管理制度
1、为规范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预防和控制因口腔诊疗器械消毒问题导致的医源性感染,根据《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特制定本制度。
2、从事口腔诊疗服务和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掌握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及个人防护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知识,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严格遵守消毒灭菌程序,落实消毒灭菌措施。
3、口腔诊疗区域和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区域应当分开,设专用的清洗消毒间,统一对口腔诊疗器械进行清洗、清毒、灭菌。
4、清洗消毒间布局合理,环境宽敞,通风良好,建筑材料防水,清洗去污区、检查包装区、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应当相对独立,房室面积和功能配置满足诊疗工作需要。
5、根据口腔诊疗器械的危险程度及材质特点,选择适宜的消毒或者灭菌方法,并遵循以下原则:
①进人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的要求。
②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包括牙科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手术治疗器械、牙周治疗器械、敷料等,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
③接触病人完整粘膜、皮肤的口腔诊疗器械,包括口镜、探针、牙科镊子等口腔检查器械、各类用于辅助治疗的物理测量仪器、印模托盘、漱口杯等,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
④凡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送技丁室操
作前必须消毒。
⑤牙科综合治疗台及其配套设施应每日清洁、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清洁、消毒。
⑥对口腔诊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或者灭菌的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当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⑦用消毒液进行诊疗器械消毒的,应在盛放容器表面注明消毒液名称、浓度、配制时间、有效期限,对于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易挥发的消毒剂应当每日监测浓度,
对较稳定的消毒剂如2%戊二醛应当每周监测浓度;选择压力蒸汽灭菌的,灭菌物品应当外贴化学指示胶带,内放化学指示卡,且在外包装上注明物品名称、灭菌时间、有效期、灭菌人员。
发放或使用前,检查包装是否完好,若发现包装破损、油包、落地包,应视为污染不得发放和使用,应重新清洗灭菌。
6、医务人员进行口腔诊疗操作时,应当戴口罩、帽子,可能出现病人血液、体液喷溅时,应当戴护目镜。
每次操作前及操作后应当严格洗手或者手消毒。
7、医务人员戴手套操作时,每治疗一个病人应当更换一付手套并洗手或者手消毒。
8、口腔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处理。
9、医疗机构应当对口腔诊疗器械消毒与灭菌的效果进行监测,确保消毒、灭菌合格。
10、对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应当建立登记记录,记录内容应包含:消毒(灭菌)时间、物品名称、数量、消毒(灭菌)方法_、消毒(灭菌)人员等,内容填写完整,记录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