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一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语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
阅读是人类特有的最普遍、最持久的学习方式,是人类吸收文化财富、获得知识、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之一。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丰富知识、发展智力、陶治情操、造就品格。教学生掌握阅读的方式方法,形成阅读的能力及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课程标准中说道:“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及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由此可见,课外是学生积累语言的广阔空间。课外阅读应该从一年级开始抓起,充分利用低年级孩子的好奇心,想读书、想识字的愿望,激发读书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日常教学中发动一切力量,利用一年级儿童强烈的从众心理,帮助他们尽快驶向读书的轨道,首先应该创设读书的大环境:1、不断不断更新班内的图书角的图书,利用午读时间进行阅读。2、是教师要以身示范,与生同读。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其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
指路明灯,——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作为教师我们首先应该博览群书,发挥教师的示范熏陶作用,要让学生热爱读书,教师首先要爱读书,要让学生背诵的古诗,自己首先能够倒背如流;3、常读书给学生听。由于一年级孩子的识字量少,有意注意的时间短,而且,让他们读书很容易疲倦,因此应该提倡教师读书给学生听,这样做,不仅可以延续学生的有意注意的时间,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促进他们的情感发育,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他们读书的兴趣,从而使他们自觉自愿的去阅读。
二、提供优秀的阅读篇目
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低年级的孩子在入学之后,语言能力得到迅速的发展,他们已经具备把自己听来的故事讲给别人听,此时,他们的求知欲非常旺盛,对于课本以外的读物很感兴趣,若有充足的读物供他们阅读,将能培养他们爱读书的习惯。
1.根据年龄特点和兴趣推荐书籍。低年级的学生比较适合童话故事、民间故事以及一些图文并茂的卡通、漫画等。例如《白雪公主》《丑小鸭》等等。
2.根据课文的特点和要求推荐脍炙人口的小文章。例如教学完“四季”这一课后,我推荐学生阅读《春天在哪里》《春妈妈的三个小姑娘》、《秋姑娘的信》、《冬爷爷的礼物》等短
文,以此来作为课文补充,丰富学生的积累。
3.结合重大的节日推荐书籍。比如在清明节来临之际,发动学生收集有关革命烈士的小故事(可以听别人讲,也可以自己找书来读)。国庆节指导学生读各种描写祖国的小诗歌,以此来激发小学生的爱国情怀。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选择读物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的同时做稍微的指点,避免放自流,克服“偏食”的现象。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强化课外阅读。
设计活泼的阅读活动低年级的孩子最喜欢的是活动和游戏,为使这种课外阅读的风气持续下去,应该围绕课外阅读开展喜闻乐见的活动,从而强化课外阅读。
1.故事汇读。
定期举行故事会,让学生讲故事、听故事、复述故事,或教师讲,或学生讲,大家在乐中读,在读中学,在讲中练,不知不觉中加大了阅读量,增加了知识的积累,智力得到开发,还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2.朗诵比赛。每月进行一次课外阅读,让孩子们把本月的课外阅读中认为最精彩的部分读给大家听。
总之,无论开展哪种形式的竞赛,我都是先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竞赛的准备,促使他们在读中增进知识,提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