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作业风险查找与管控

合集下载

危险作业安全控制程序

危险作业安全控制程序

危险作业安全控制程序
是为了保护作业人员的安全而实施的一系列措施。

以下是一个常见的危险作业安全控制程序的步骤:
1. 识别危险:首先需要对危险进行识别,包括评估作业现场是否存在潜在的危险,例如高温、高压、有害气体等。

2. 评估风险:对已识别的危险进行风险评估,确定作业可能对人员造成的伤害程度以及发生概率。

3. 制定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例如,对于高温作业,可以要求作业人员穿戴防热服装、使用适当的防护设备。

4. 安全培训:为作业人员提供相关的安全培训,使其了解作业风险以及如何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等。

5. 风险管理计划:制定一个风险管理计划,明确各项控制措施的实施步骤和责任人,以及监测和评估的方法。

6. 监测与评估:对危险作业的控制措施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其有效性。

如果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7. 持续改进:不断改进危险作业的安全控制程序,提高工作安全性水平。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危险作业安全控制程序,具体的程序可以根据不同作业的特点和风险进行调整和完善。

同时,应该遵守国家和地方相关的健康安全法规和标准。

第 1 页共 1 页。

安全风险分级辨识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总结

安全风险分级辨识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总结

安全风险分级辨识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总结为进一步强化安全发展理念,创新安全管理模式,持续推进我公司安全风险分级辨识管控及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深入开展,根据我市XXX关于《开展安全风险分级辨识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通知》的要求,提高公司全体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保持项目安全生产形势的长期稳定,确保项目安全生产顺利进行,结合我公司和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现就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总体要求以全面持续推进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为抓手,强化预防为主理念,认真研究分析安全风险,建立完善风险预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健全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在预防与管控风险上狠下功夫,加快推进“安如泰山”安全生产科学预防体系建设步伐,实现关口前移、精准监管、源头治理、科学预防,牢牢把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

实现安全生产由隐患排查治理到风险预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防控的转变,从根本上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二、组织机构为确保公司安全风险分级辨识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落实,我公司成立以企业法人为组长,安全经理为副组长,各项目部项目经理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组长:XXX(总经理)副组长:XXX(安全副司理)组员: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三、风险分级辨识管控的建立一)科学预判。

针对事故发生的规律和季节特点,坚持自下而上、点线面结合,通过深入调研、召开座谈会、专家论证等形式进行交流、会商、研判,深刻汲取事故的教训,深入查找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分析深层次原因,总结规律特点,实施安全风险超前预判。

1.排查风险点。

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重点围绕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良因素、管理的缺陷,各生产辅助单位要全方位、全过程排查本单位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点,包括生产系统、设备设施、操作行为、职业健康、环境条件、施工场所、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风险。

危险源识别与风险管控的方法完整版

危险源识别与风险管控的方法完整版

危险源识别与风险管控的方法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危险源识别与风险管理方法一、常用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估方法1.现场观察是一种通过检视生产作业区域所处地理环境、周边自然条件、场内功能区划分、设施布局、作业环境等来辨识存在危害因素的方法。

开展现场观察的人员应具有较全面的安全技术知识和职业安全卫生法规标准知识,对现场观察出的问题要做好记录,规范整理后填写相应的危害因素辨识清单。

2.工作前安全分析(JSA)是指事先或定期对某项工作任务进行风险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达到最大限度消除或控制风险的方法。

新工作任务开始前,理论上均应进行完全分析。

若工作任务风险低且有胜任能力的人员完成,以前做过分析或已有操作规程的可不再进行安全分析,但应进行有效性检查,并判断工作环境是否变化及环境变化是否导致工作任务风险和控制措施改变。

3.安全检查表(SCL)为检查某一系统、设备以及操作管理和组织措施中的不安全因素,事先对检查对象加以剖析和分解,并根据理论知识、实践经验、有关标准规范和事故信息等确定检查的项目和要点,以提问的方式将检查项目和要点按系统编制成表,在设计或检查时,按规定项目进行检查和评价以辨识危害因素。

安全检查表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能力,借助其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的对评价对象的危害因素进行分析。

安全检查表一般由序号、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依据、检查结果和备注等组成。

4.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是指在开展工艺危险性分析时,通过使用指导语句和标准格式分析工艺过程中偏离正常工况的各种情形,从而发现危害因素和操作问题的一种系统性方法,是对工艺过程中的危害因素实行严格审查和控制的技术。

HAZOP分析的对象是工艺或操作的特殊点(称为“分析节点”,可以是工艺单元,也可以是操作步骤),通过分析每个工艺单元或操作步骤,由引导词引出并识别具有潜在危险的偏差。

危险作业风险管控清单(1)

危险作业风险管控清单(1)


佩戴防飞溅眼睛及口罩、劳保鞋、配备与涉及相关作业相符的防护用品,不允许戴手套 日/次



佩戴安全帽及配备与涉及相关作业相符的防护用品
日/次



作业前、合闸检查电缆线有无破损
日/次



机械
2号车间
活动及设备 设施综合
一般
作业前检查导轨无变形扭曲、台面无杂物
机械伤害、 触电
运转的设备无关人员禁止靠近
从事特种作业的电工、焊工等检修人员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
日/次



日/次



日/次


排查周期(隐患排查) 操作工 班组长 车间主任 总经理
日/次



日/次



日/次



现场配备灭火器、等应急物品,现场人员熟悉逃生路线及出口;
日/次



办理《临时用电作业票》
日/次



临时用电 暂无
不经常
箱门能牢靠关闭。临时线路需要采取防压等临时保 触电、火灾 护措施。

日/次



作业前开具《检修作业票》,并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
日/次



维护、检修
每次
活动及设备 设施综合
一般
制定设备检修方案
日/次



运转的设备进行检维修时切断动力电源,挂“有人操作,禁止合闸”检修牌,设专人监护 日/次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管控由安监部门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管控由安监部门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管控1. 任务背景危险源辨识与风险管控是安监部门的重要职责之一。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事故、伤害或破坏的物质、设备、环境或行为。

风险是指危险源对人员、财产或环境造成的潜在损害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管控旨在通过识别和评估潜在的危险源,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2. 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指通过对工作场所、设备、作业过程、人员行为等方面的调查和分析,识别出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源。

危险源辨识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工作场所的安全状况,找出潜在的风险点,为风险管控提供依据。

危险源辨识的步骤如下:2.1. 收集资料收集与工作场所、设备、作业过程和人员行为相关的资料,包括规章制度、安全管理制度、设备运行记录、事故记录等。

通过收集资料,了解工作场所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安全问题。

2.2. 实地调查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实地调查。

实地调查主要包括对工作场所、设备、作业过程和人员行为的观察和检查。

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工作场所的实际情况,发现存在的危险源。

2.3. 风险识别与评估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发现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估。

风险识别是指确定危险源对人员、财产或环境造成的潜在损害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

风险评估是指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确定其优先级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2.4. 编制危险源清单根据风险识别与评估的结果,编制危险源清单。

危险源清单包括危险源的名称、位置、特征、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潜在损害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等信息。

危险源清单是风险管控的基础,也是安监部门进行监管和检查的依据。

3. 风险管控风险管控是指通过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风险管控的目标是将风险降到可接受的范围内,防止事故的发生或减少事故的损失。

风险管控的步骤如下:3.1. 制定控制措施根据危险源辨识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

危险作业管控措施总结

危险作业管控措施总结

危险作业管控措施总结
危险作业是指在特定的意外条件下,可能对人身安全和健康造成伤害的作业。

针对这类作业,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管控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危险作业管控措施:
1. 编制详细的计划:每项危险作业都需要编制详细的计划。

计划应该包括作业的具体步骤、所需的设备和工具、应急措施等。

2. 培训员工:所有参与危险作业的员工都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了解作业的风险和如何安全地执行任务。

3. 实施标准化操作:对于经常性的危险作业,应该制定标准化操作流程,以确保员工能够按照正确的方式执行任务。

4. 严格监督:所有危险作业都需要有专人进行现场监督,并随时检查作业过程中是否存在风险和安全隐患。

5.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根据危险作业的具体情况,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鞋、护目镜等。

6. 确保设备完好:在进行危险作业之前,需要检查和确保所有相关设备都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7. 采用有效的通风措施:对于那些可能会产生有毒气体或粉尘的危险作业,需要采用有效的通风措施,以确保员工能够呼吸清洁的空气。

总之,在进行危险作业的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章制度,并确保所有员工都了解和遵循这些规定。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和伤害的发生。

作业活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作业活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作业活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在工程领域,作业活动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而作业活动也往往伴随着各种危险源。

为了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需要对作业活动的危险源进行准确辨识,并进行科学的风险分级管控。

下面将针对作业活动的危险源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一、危险源辨识1. 设备操作作业活动中经常涉及到各种设备的操作,例如起重机、电动工具、压缩机等。

设备操作不当可能导致设备故障、人员受伤等问题,因此需要对设备操作产生的危险源进行准确辨识。

2. 高空作业高空作业是作业活动中常见的一种情况,如建筑工地上的施工人员、电力维护人员等。

高空作业存在坠落、物体打击、意外触电等危险,需要对高空作业的危险源进行全面辨识。

3. 机械设备机械设备在作业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机械设备的运行也伴随着一定的危险风险,如机械损伤、设备故障等。

对机械设备的危险源进行准确辨识是十分必要的。

4. 化学品接触某些作业活动可能会导致人员接触化学品,如化工厂的生产作业、实验室的实验作业等。

化学品接触可能会引起中毒、烧伤等危险,需要对化学品接触的危险源进行准确辨识。

5. 劳动强度一些作业活动会受到较大的劳动强度,如搬运重物、连续作业等。

过大的劳动强度可能导致人员疲劳、受伤等问题,需要对劳动强度的危险源进行准确辨识。

二、风险分级管控清单1. 设备操作- 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确保其具备良好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严格执行设备操作规程,禁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进行设备操作;-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其运行状态良好。

2. 高空作业- 在高空作业现场设置防护栏杆和安全网,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作业人员需佩戴安全带,并接受高空作业安全培训;- 在作业前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计划,并严格执行相关安全操作规程。

3. 机械设备- 机械设备操作人员需持证上岗,并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 维护人员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修,并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机械设备的使用需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操作规程。

作业活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作业活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作业活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级管控清单作业活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级是对于事故和伤害发生的潜在危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估的过程。

通过辨识危险源并对其进行风险分级,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识别和控制潜在的风险,从而有效地防止事故和伤害的发生。

以下是一份作业活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用于辅助进行风险管理。

一、作业活动危险源辨识1.人员安全风险-人员未经过必要的培训和资质认证-人员使用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工具和设备-人员操作不当导致事故或伤害发生2.动力设备操作风险-动力设备缺乏必要的维护和保养-动力设备操作人员未经过必要的培训和人员资质认证-动力设备存在设计和制造缺陷3.机械设备风险-机械设备缺乏必要的维护和保养-机械设备存在设计和制造缺陷-机械设备操作人员操作不当导致事故或伤害发生4.高处作业风险-高处作业缺乏必要的安全措施和防护装备-高处作业操作人员未经过必要的培训和资质认证-高处作业施工方案不合理导致事故或伤害发生5.电气设备风险-电气设备缺乏必要的维护和检修-电气设备存在电路短路和漏电问题-电气设备的安装和使用不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6.化学品风险-化学品的储存和使用不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化学品缺乏必要的标识和警示-化学品泄漏和飞溅导致事故或伤害发生7.火灾和爆炸风险-火灾和爆炸的防护设施和装备缺乏必要的维护和检修-火灾和爆炸的防护设施和装备存在设计和制造缺陷-火灾和爆炸的防护设施和装备操作不当导致事故或伤害发生二、风险分级管控对于辨识出的危险源,需要进行风险分级评估,并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来降低和控制风险。

1.一级风险: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和伤害的危险源,需立即采取紧急措施进行控制和消除。

-例如:高处作业时缺乏必要的安全措施和防护装备。

2.二级风险:可能导致较大事故和伤害的危险源,需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进行管理和减少风险。

-例如:机械设备缺乏必要的维护和保养。

3.三级风险:可能导致一般事故和伤害的危险源,需采取预防性措施进行管理和监控。

作业过程危害辨识、风险评估和运行控制管理工作标准

作业过程危害辨识、风险评估和运行控制管理工作标准

作业过程危害辨识、风险评估和运行控制管理工作标准1 总则1.1 为应用规范、动态、系统的方法对公司生产业务及管理范围中的作业活动过程中危害进行辨识与风险评估,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实现风险的超前控制,以达到消除、降低或减弱风险,实现公司安全管理目标,制定本标准。

1.2 本标准规定了作业活动过程中危害辨识、风险评估及运行控制管理要求,适用于云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各职能部门,各分、子公司以及工程项目部/运检工作站/车间的生产业务及管理活动过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以下引用、应用文件如经修订,以最新版本为准。

2.1 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七条、四十一条《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28001-2011)4.3.1、4.4.6《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4001-2004)4.3.1、4.4.6 《电力建设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5.3.2、5.6.1.6、5.7.1.4 、5.7.4.4、5.7.5、5.8、5.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4) 全文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0号《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第二、三章《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2012年版)》2.1 2.4 2.5《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作业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技术标准》全文《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建设施工安全基准风险指南》(2012) 全文《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建设施工安全作业票》(2012)全文《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规定》(2014)全文《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监督业务指导书》(2014)全文2.2 应用19-1《云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监测管理工作标准》(Q/CSG-YNPG-SBD214048-2015)3 术语和定义3.1 危害: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健康损害、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作业活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作业活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作业活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级管控清单一、前言作业活动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过程。

在进行作业活动时,可能会面临各种潜在的危险。

为了确保作业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及时发现和消除作业活动中的危险源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的相关内容。

二、作业活动危险源的辨识1. 危险源辨识的目的危险源辨识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作业活动中的各种危险源,为后续的风险分级和管控提供基础信息。

2.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1)文件分析法:对与作业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作业手册等文件进行分析,查找潜在的危险源。

(2)现场勘察法:对作业活动的现场进行勘察,观察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3)经验总结法:通过对过往类似作业活动的经验进行总结,找出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3. 危险源辨识的内容危险源辨识的内容主要包括:物理性危险源、化学性危险源、生物性危险源、安全设施危险源等。

4. 危险源辨识的要点(1)全面性:对各个方面的危险源进行全面辨识,不遗漏任何可能的危险源。

(2)准确性: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准确描述以便后续的风险分级和管控。

(3)系统性:对危险源进行系统分类,便于后续的风险分级和管控。

三、作业活动风险分级1. 风险分级的目的风险分级的目的是为了对作业活动中的各种危险源进行优先级排序,以便有限的资源投入到高风险活动的管控上,达到事故预防的目标。

2. 风险分级的方法风险分级的方法可以采用定性评价法和定量评价法。

(1)定性评价法:根据专家经验和行业标准,将风险分为高、中、低三个级别。

(2)定量评价法:通过风险评估模型对风险进行量化评价,得出更加准确的风险等级。

3. 风险分级的内容风险分级的内容主要包括: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和作业活动的频率等。

4. 风险分级的要点(1)科学性: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进行风险分级,避免主观因素的干扰。

(2)标准化:制定统一的风险分级标准,便于风险分级的比较和交流。

四、作业活动风险管控1. 风险管控的目的风险管控的目的是为了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降低作业活动中的各种危险源的风险等级,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范本(四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范本(四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范本第一部分:危险源辨识一、基本原则1.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制定公司危险源管理制度。

2. 建立危险源分类建档、评估和管理的制度。

3. 加强对危险源与环境风险的研究和监测,及时更新风险评估结果。

二、危险源辨识的内容1. 建立公司危险源清单,并定期更新。

2. 对每个危险源进行详细辨识,包括可能带来的伤害类型、频率和严重后果等。

3. 定期开展危险源稳定性评估和可操作性评估。

4. 利用专业软件进行危险源的模拟和预测。

5. 将危险源辨识结果纳入公司安全风险评估。

三、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和工具1. 对现有工作流程和作业进行系统分析,识别潜在的危险源。

2. 利用专业设备和仪器检测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3. 进行人员访谈和调查,了解员工对危险源的认识和体验。

4. 依托专家评审和参考相关标准进行危险源辨识。

5. 利用信息系统和大数据分析平台进行危险源的识别和分析。

第二部分:风险评价一、基本原则1. 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潜在风险的分析和评估。

2. 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制定合理的风险管控措施。

3. 风险评价需要依据科学、客观和可重复的方法进行。

二、风险评价的方法和工具1. 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和特点进行综合评价。

2. 进行定性和定量风险评估,确定危险源的风险等级和频率。

3. 采用专业软件和模型进行风险分析和计算。

4. 结合历史数据和案例分析,评估危险源可能引发的灾害后果。

5. 制定风险评估报告,并及时更新和修订。

三、风险评价的内容1. 对危险源的可能性、严重性和风险程度进行评估。

2. 对风险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

3. 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目标和措施。

第三部分:风险控制管理制度一、风险控制的基本原则1. 风险控制是为了降低危险源的风险水平,保障员工和环境安全。

2. 采取预防、控制和应急措施实施风险控制。

3. 风险控制需要进行有效的宣教和培训,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应急能力。

生产安全作业风险管控

生产安全作业风险管控

生产安全作业风险管控生产安全作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与危险,如人身安全受到威胁、设备设施损坏、环境污染等。

为了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公司的正常经营,必须进行风险管控。

以下是我对生产安全作业风险管控的一些思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风险识别与评估1. 梳理作业过程,明确可能存在的风险点。

例如,设备维修作业中可能发生触电、机械伤害等事故。

2. 对每个风险点进行评估,考虑影响程度和发生概率。

可以采用风险矩阵或其他评估方法进行量化评估。

3.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优先处理的风险点。

优先考虑可能造成重大伤害或经济损失的风险。

二、风险控制措施1. 工艺改进:通过改变工艺流程或工作方式,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例如,在高温作业中使用隔热手套,减少烫伤风险。

2. 设备改进:升级、更换危险设备,提高其安全性能。

对于老旧设备,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3. 引入防护设施:在可能发生事故的位置设置防护栏、安全标志等,提醒员工注意安全。

例如,对高空作业区域设置护栏,防止坠落事故的发生。

4. 人员培训:提供全面的安全培训,使员工了解作业过程中的风险,并掌握相应的应急预案。

在日常工作中,要重视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使其形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5. 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规范作业流程和责任分工。

制定明确的安全操作规程,如佩戴个人防护装备、使用设备前的检查等。

三、风险监控与改进1. 建立风险监控机制,包括定期巡检设备、检查现场布置等。

通过定期检查和监测,及时发现风险点,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或改进。

2. 建立事故隐患排查制度,员工可以随时报告可能存在的事故隐患,进行及时的整改。

3. 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完善风险控制措施。

对发生的事故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原因,提出改进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四、应急预案1. 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级责任和应急处置流程。

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有序地进行应急处理,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作业现场危险管理制度

作业现场危险管理制度

作业现场危险管理制度一、前言为了保障作业现场工作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减少作业中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提高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制定和实施本危险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作业现场,旨在规范各类作业活动,确保作业现场安全。

二、危险管理责任1. 作业现场危险管理责任由项目负责人统一管理,项目负责人需明确作业现场的危险管理责任,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2. 管理人员需对作业现场进行全面的危险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3. 每位工作者在作业现场都有自己的责任,需严格遵守危险管理制度,配合管理人员的工作,确保自身安全。

三、危险管理措施1. 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包括危险评估、应急预案等,确保在作业现场安全有序进行。

2. 制定安全操作规程,明确各岗位工作者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减少不必要的危险发生。

3. 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如安全帽、安全鞋、防护眼镜等,保障工作者的人身安全。

4. 定期进行安全演练,提高工作者的安全防范意识,熟练应对突发事件。

5. 安排专人负责危险品的储存和管理,定期检查危险品的储存情况,确保安全。

6. 对于危险作业现场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指导工作者避免危险区域。

7. 严格控制作业现场出入口,确保只有经过培训和合格的工作者才能进入。

8. 进行作业现场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作业现场安全。

四、危险管理应急预案1. 制定作业现场事故紧急预案,明确各类事故的处理流程,确保及时有效处置事故。

2. 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培训工作者进行急救知识培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3. 对于各类事故场景进行演练,提高工作者在突发事件中的应变能力。

4. 作业现场事故应急预案需定期检查和修订,以适应作业环境的变化。

五、结语作业现场危险管理是确保工作者生命安全和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只有严格执行危险管理制度,规范作业现场管理,才能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确保作业的安全顺利进行。

煤矿岗位风险辨识与风险管控措施

煤矿岗位风险辨识与风险管控措施

煤矿岗位风险辨识与风险管控措施1.作业人员在进行钻孔作业时,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同时配戴安全帽和防尘口罩。

Operators should strictly follow the safety operation procedures and wear safety helmets and dust masks when drilling.2.在采煤作业过程中,应加强对工作面支护和通风系统的检查和维护,确保矿井安全稳定。

During the coal mining process, it is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inspections and maintenance of the workface support and ventilation systems to ensure the safety and stability of the mine.3.采煤机操作人员要熟练掌握设备操作技能,严禁超速作业,确保作业过程安全。

Operators of the coal mining machine should have proficient operating skills, and over-speed operation is strictly prohibited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operation.4.在井下巷道行走时,应注意维持通道畅通,防止堵塞和坍塌,并注意观察地质变化。

When walking in the underground tunnels,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maintaining clear passage, preventing blockage and collapse, and observing geological changes.5.采煤作业人员要定期接受安全培训,了解应急救援流程和逃生通道。

施工安全生产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级管控

施工安全生产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级管控

施工安全生产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目标与原则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指示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经公司领导同意,着手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

1、总体要求:按照“全员参与,集思广益,领导负责,不靠中介,职责明确,落实到位”的原则进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建设。

成立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结合实际情况,严格落实,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管理模式。

2、工作目标:通过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做到有效遏制生产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并结合隐患排查治理等各项制度,强化安全生产风险源头管控,规范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基本流程,提高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实现安全风险管控闭环管理,构建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有效防范和遏制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3、基本原则:坚持“统一指导、标杆示范、标准先行、分级推进,全面实施、持续改进“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主导作用,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二、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建设地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建设规模:施工内容主要包括:主厂房、扩建汽机间、烟囱、清水泵房、冷却塔、渗滤液处理站、扩建倒班楼、扩建主变间等建(构)筑物单体及其上述建(构)筑物单体的水、电、通风空调、消防、供暖系统。

本工程总工期为350天,计划开工日期为2019年3月15日至2020年3月1日,最终以开工报告为准。

三、安全管理体系1、成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组长职责:负责安排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具体工作,安排领导小组成员做好组织、协调、计划、实施、总结、归纳、汇总、上报、专家审核等过程的工作,负责考核各责任人责任落实情况。

副组长职责:负责体系建设工作组织协调、过程培训、技术指导,完成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文件编制,对体系建设过程提出建议。

组员职责:具体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具体工作,完成各自区域内的风险点识别、风险分级及风险评价,对评价结果负责。

高处作业风险辨识及安全管控措施

高处作业风险辨识及安全管控措施

高处作业风险辨识及安全管控措施序号风险分析安全措施1风险研判、技术交底不全面,没有办理危险作业许可证即进行作业。

作业前必须由技术主任牵头,结合作业内容进行风险研判,对作业人员进行针对性技术交底,办理作业许可证后方可作业。

2作业人员不熟悉作业环境或不具备相关安全技能。

作业人员必须经安全教育,熟悉现场环境和施工安全要求,按《高处作业证》内容检查确认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后,方可作业。

3作业人员未佩戴防坠落防滑用品、使用方法不当或用品不符合相应安全标准。

作业人员必须配备符合作业需要的劳保护具,作业前要检查其符合相关安全标准,作业中应正确使用。

4作业前未对工属具做检查。

作业前必须对工属具进行检查,确认其安全性符合相关要求。

5作业设备未断电,存在误动作隐患。

作业前必须切断设备动力电源,挂“禁止合闸”警示牌,并设专人监护。

6作业过程未安排专人监护或未能履行监护职责。

作业监护人应熟悉现场环境和检查确认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具备相关安全知识和应急技能,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随时掌握工况变化,并坚守现场。

7跳板不固定,脚手架、防护围栏不符合相关安全要求。

搭设的脚手架、防护围栏应符合相关安全规程。

8登石棉瓦、瓦楝板等轻型材料作业。

在石棉瓦、瓦模板等轻型材料上作业, 应搭设并站在固定承重板上作业。

9登高过程中人员坠落或工具、材料、零件高处坠落伤人。

高处作业使用的工具、材料、零件必须装入工具袋,上下时手中不得持物。

不准空中抛接工具、材料及其他物品。

易滑动、易滚动的工具、材料堆放在脚手架上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坠落。

10高处作业下方站位不当或未采取可靠的隔离措施。

高处作业正下方严禁站人,与其他作业交叉进行时,必须按指定的路线上下,禁止上下垂直作业。

若必须垂直进行作业时,应采取可靠的隔离措施。

11与电气设备(线路)距离不符合安全要求或未采取有效的绝缘措施。

在电气设备(线路)旁高处作业应符合安全距离要求。

在采取地(零)电位或等(同)电位作业方式进行带电高处作业时,必须使用绝缘工具。

危险化学品企业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危险化学品企业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危险化学品企业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危险化学品企业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严格管理作业许可证:进行受限空间作业前,必须办理作业许可证,并确保作业人员具备相关资质和技能。

许可证应明确作业内容、时间、范围等信息,并经过审批。

2. 强化现场安全检查:在作业前,应对受限空间进行安全检查,包括气体检测、通风设备运行、障碍物清理等,以确保作业环境的安全性。

3. 做好人员防护:根据检测结果,为作业人员提供适当的个体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服等,并确保装备处于良好状态。

4. 建立应急救援机制:制定受限空间作业的应急预案,明确救援流程和责任人。

在现场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如灭火器、急救箱等,并定期进行演练。

5. 监控作业过程:对受限空间作业过程进行监控或录像,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同时,应安排专人进行现场监护,与作业人员保持密切联系。

6. 优化作业流程:针对危险化学品的特点,优化作业流程,降低作业风险。

例如,采用自动化、机器人等技术手段代替人工操作,减少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时间。

7. 定期培训与考核:对受限空间作业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培训内容应包括危险识别、防护措施、应急处置等方面。

8. 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加强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及时通报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状况和事故案例,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9. 定期评估与审查:对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风险进行定期评估和审查,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

同时,应将评估结果作为改进安全管理的依据。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危险化学品企业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风险,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企业财产的安全。

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危险作业管理制度危险作业(危险性较高的作业)是指在作业过程中会对人身安全和生产设施安全造成重大威胁的一类作业。

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和生产设施的安全,制定一套完善的危险作业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一、危险作业管理制度的目的和范围1. 目的:确保危险作业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生产设施安全,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公司的正常生产运营。

2. 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危险作业环节,包括但不限于高空作业、焊接作业、高温作业、有毒有害物质操作等。

二、危险作业管理流程1. 风险评估和分级管理(1)对公司的所有危险作业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将危险程度划分为不同级别,按照风险等级进行管理。

(2)依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危险作业安全控制方案。

2. 危险作业申请与批准流程(1)危险作业执行前,必须向相关负责人提交危险作业申请,包括作业内容、时间、地点、人员、安全措施等信息。

(2)相关负责人对危险作业申请进行审批,确保作业符合安全规范。

(3)危险作业申请通过审批后,负责人将批准的作业计划和安全措施通知给相关人员。

3. 危险作业执行管理(1)作业前检查和准备:在作业开始前,进行周边环境检查,确保作业现场没有任何隐患,确定作业人员是否具备相关技能以及是否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2)安全控制措施:根据危险作业的特点,制定并执行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事故应急预案、安全防护措施等。

(3)作业期间监管:安排专人负责危险作业期间的监管,确保作业人员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安全行为。

(4)作业结束后整理:危险作业结束后对作业现场进行清理和整理,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状态。

4. 事故报告和分析(1)任何危险作业事故发生后,必须立即上报相关负责人,并进行事故原因分析。

(2)对事故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查明事故原因和责任,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三、危险作业人员管理1. 培训和教育(1)对所有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

建筑工地危险作业风险评估与管控

建筑工地危险作业风险评估与管控

建筑工地危险作业风险评估与管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工地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场所,其安全风险日益凸显。

特别是建筑工地危险作业,如果不加以科学规范地评估和管控,将对工人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本文将从建筑工地危险作业的概念定义、风险评估及风险管控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建筑工地危险作业概念定义建筑工地危险作业指在建筑工地上进行的,具有一定风险的、可以威胁人身安全、生命的作业活动,例如高处作业、电器、机械等危险设备的操作,化学品的使用,无防护措施的作业场所等等。

二、建筑工地危险作业风险评估建筑工地危险作业风险评估是为了确定建筑工地危险作业的风险等级,制定防范措施,确保作业风险在可控范围内的一种方法。

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危险因素辨识对建筑工地危险作业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清单化、描述化,形成一份清晰的危险因素表,并统计出每种危险因素发生的概率、事故危害度、人员数量等关键信息。

2. 风险辨识在危险因素清单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建筑工地危险作业活动的特点,针对每个危险因素的风险等级进行确定。

3. 风险评估针对每个危险因素风险等级的确定和评估,通过数学模型、统计方法等手段计算出每种危险因素的最终风险等级,并对风险等级进行分类。

4. 风险控制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确定相应的建筑工地危险作业防范措施、应急预案和安全措施,尽力将危险因素的风险等级降到最低。

三、建筑工地危险作业风险管控风险管控包括风险与控制相结合,对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管控,确保安全防范措施的有效实施和控制。

具体而言,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培训对从事建筑工地危险作业的工作人员进行必要、全面的安全培训,使其理解危险作业的本质和风险的危害,培养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2. 风险防范设施在建筑工地中针对危险作业环节所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采取适当的风险防范措施,如在施工现场设置隔离设施、警示标识、安全网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点查找管控指导手册1范围本指导手册适用于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安全风险点查找与管控。

2本指导手册引用术语和定义2.1 风险指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危险性,包括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与严重程度。

2.2 风险管控是在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预先采取措施消除隐患或控制危险源的过程。

2.3 危险化学品企业指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和领取危险化学品使用许可证的化工企业。

2.4 危险源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2.5 特殊作业指《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 30871-2014)中规定的化学品生产单位设备检修中涉及的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盲板抽堵作业、高处作业、吊装作业、临时用电作业、动土作业、断路作业。

2.6 安全设施安全设施是指企业(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将危险、有害因素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以及减少、预防和消除危害所配备的装臵(设备)和采取的措施。

3生产安全事故风险点查找与管控3.1 火灾、爆炸3.1.1 火灾、爆炸事故风险点查找3.1.1.1 火灾、爆炸事故类型a)火灾是危险化学品企业常见的事故类型。

易燃物在助燃剂的存在下,由点火源点燃发生意外的燃烧,并蔓延造成事故。

b)爆炸主要指化学爆炸。

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化学爆炸事故包括易燃气体爆炸、易燃液体蒸汽爆炸、固体爆炸物爆炸、可燃粉尘爆炸等。

在危险源辨识过程中要把易燃气体、易燃液体、固体爆炸物、可燃粉尘等危险源全部找出。

3.1.1.2 易燃、易爆物品a)易燃危险化学品的点火能小,闪点与引燃温度低,因此,危险化学品企业火灾事故常常由易燃的气体、液体或固体燃烧引起。

易燃液体与固体易于辨识,易燃气体、液体的蒸汽或薄雾不易发现,且更易引燃,或引爆。

易燃气体或易燃液体的蒸汽燃烧时往往会产生回燃。

回燃时,即使是很远的距离,也可能引发大火。

b)许多易燃气体或易燃液体的蒸汽易于扩散或聚集,甚至无色、无味、飘散的很远,需要借助于气体检测仪检测出来。

c)有些易燃易爆化学品是在作业环境中产生的,生产过程生产一些新的易燃易爆物,辨识要结合生产工艺具有针对性。

d)有些可能是未期望产生的,如在酸性溶液腐蚀金属时产生的氢气,电石遇到潮湿的空气时产生乙炔气,银或铜遇乙炔产生的乙炔银等。

有些爆炸物是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的,如硝化纤维在较高的气温下缓慢分解成易爆炸物品等。

对于此类爆炸事故危险源的辨识应有预见性。

e)除了易燃物其他可燃物在引燃后也可能发生火灾,也属于危险源辨识对象。

3.1.1.3 助燃剂与点火源a)助燃剂的存在是燃烧的必要条件,火灾危险性辨识过程中应对助燃剂进行充分辨识。

空气中含有氧气,是最常见的助燃剂。

氧化剂是良好的助燃剂。

在强氧化剂的存在下,物质燃烧的危险性会提高。

b)环境温度、可燃物体温度的提高也会提高火灾危险性,因此,危险源辨识应注意环境温度与可燃物体的温度。

c)点火源也是燃烧的必要条件。

点火源可能是明火、高温、电器火花、静电、雷击等,辨识中应加以甄别。

3.1.1.4 氧化剂与引爆a)化学爆炸是强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无论是分子内部,或者是不同分子之间的爆炸性反应,在可燃物(基团)存在的同时,也存在强氧化剂(或基团)。

炸药等爆炸性危险化学品自身存在氧化还原反应基团,其他爆炸危险源辨识应找出氧化剂。

b)易燃易爆气体、液体的爆炸需要同氧气(或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

爆炸极限范围以外气体与点火源接触可能燃烧,瞬时不会发生爆炸。

c)引爆源可能是明火、高温、撞击、电器火花、静电、雷击与震动等。

在爆炸区附近存放的其他爆炸物可能被爆炸冲击波与高温引发殉爆。

3.1.2 风险管控a)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生产系统,应综合考虑防火防爆措施和报警系统,合理选择和配备防火防爆设施。

b)必须加强火源管理,认真执行“安全生产动火制度”的规定,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从事明火作业和属于易燃易爆岗位工作的职工进入生产岗位,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

c)设备、管道的保温层,应采用阻燃材料,并应防止可燃液体渗入保温层。

d)禁止使用汽油等易燃液体擦洗设备、用具和衣服;应随时将使用过的油棉纱、油纸等易燃的擦洗材料,放入有盖的铁制专用容器内。

e)生产或储存烯烃、二烯烃、炔烃等不稳定的物质时,应采取防止生产过氧化物、自聚物的措施。

f)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工艺、储槽和管道,应根据介质特点,选用氮气、二氧化碳、蒸汽、水等介质臵换及保护系统。

g)严禁在室内排放易燃易爆气体;严禁将混合后可能发生化学反应并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几种气体混合排放。

h)生产设备、管道的设计应根据生产过程的特点和物料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材料。

如与氯乙烯接触的设备、管道、阀门、仪表不应用铜、银(包括银焊)、汞材质;与乙炔接触的设备、管道、阀门、仪表等,严禁选用含铜量70%以上的铜合金,以及银、汞、锌、镉及其合金材质。

i)可燃气体(蒸汽)的放空管出口处以及输送可燃性物料并有可能产生火焰蔓延的排气管和管道间,应按《阻火器的设臵》(HG/T 20570.19)要求设臵阻火器、水封等阻火设施;在便于操作的地方设臵截止阀,以便在放空管出口处着火时,切断气源灭火。

放空管最低处应装设灭火管接头。

j)用于易燃、易爆气体的安全阀及放空管,受工艺条件或介质特性所限,必须向大气排放时,应当在安全阀或者爆破片的排放口装设导管,将排放介质引至安全地点,并且进行妥善处理,不得直接排入大气。

k)爆炸、火灾危险场所内可能产生静电危险的设备和管道,均应采取静电接地措施。

l)火灾、爆炸危险性较大和散发有害气体的设备,应尽可能露天和半敞开布臵。

m)有可燃气体和粉尘泄漏的封闭作业场所必须设计良好的通风系统,保证作业场所中的危险物质的浓度不超过有关规定,并设计必要的检测和自动报警装臵,检测报警装臵应按规定进行检定。

n)建筑内可能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场所应设可燃气体报警装臵。

其一级报警设定值应≯20%的爆炸下限;二级报警(与安全联锁配合)设定值应≯50%的爆炸下限。

o)散发比空气重的甲类气体、有爆炸危险性粉尘或可热纤维的封闭厂房应采用不发生火花的地面。

p)禁止无阻火器的机动车辆进入生产区域;禁止在易燃易爆场使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

q)因反应物料爆聚、分解造成超温、超压,可能引起火灾、爆炸危险的设备,应设报警信号及泄压排放设施;以及紧急加入反应终止剂和/或自动与手动遥控的紧急切断进料设施。

r)有突然超压或瞬间分解爆炸的生产设备或贮存设备,应装有爆破板(防爆膜),导爆筒出口应朝向安全方向,并根据需要采取防止二次爆炸、火灾的措施。

s)在工艺装臵上有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的部位,应充分设臵超温、超压等检测仪表、报警(声、光)和安全联锁装臵等设施。

t)火灾和防爆危险性环境电气设备的选用、安装及有关的安全设施应满足《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臵设计规范》(GB50058)、《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AQ 3009)等规范、规程的有关要求。

u)凡与氧气接触的设备、管道、阀门、仪表及零部件严禁沾染油脂。

氧气压力表应设禁油标志。

3.2 中毒、窒息3.2.1 中毒、窒息事故风险点查找a)危险化学品企业有毒气体、液体、粉尘或固体在吸入、误食或接触时会造成中毒伤害事故。

b)有毒气体或蒸汽分子移动快造成急性中毒的危险性大。

c)剧毒化学品致死能力强,摄入极少的量就会造成人员伤亡。

d)在缺氧情况下会造成人员窒息。

在密闭空间、深井中容易造成缺氧状况。

二氧化碳、氮气等常会造成人员窒息。

3.2.2 风险管控企业防中毒措施和有毒有害物质浓度应符合《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 194)、《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 12801)等有关规定。

a)企业应当积极采用无毒或低毒原料代替有毒或高毒原料,尽可能使用无毒物品,应当优先选择使用低毒物品;不得在作业场所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有毒物品或者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有毒物品。

b)严禁在厂房内放散煤气等有毒有害气体。

c)散发有毒有害物质设备的尾气必须经净化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大气。

若直接排入大气时,应引至屋顶以上3m高处放空。

d)有毒有害气体的事故排放口,不应布臵在人员经常停留或经常通行的地点。

排风口应高于20m范围内最高建筑物的屋顶3m以上,当其与机械送风系统进风口的水平距离小于20m时,尚应高于进风口6m以上。

e)对产生散发有毒有害物质的工艺设备,要加强维护,保持设备完好,杜绝跑、冒、滴、漏,并采取密闭、负压等综合防毒措施。

f)使用剧毒物品进行生产,且采用人工作业时,应设臵视频监控设施并实行双人作业。

g)企业应当优先采用没有危害或危害较小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对具有危险和有害因素生产过程应合理地采用机械化、自动化和计算机技术,实现遥控和隔离操作。

h)对职业性毒物危害严重的生产装臵内的设备和管道,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条件下,集中布臵在半封闭或全封闭建(构)筑物内,并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以保证作业环境空气中的有毒物质的浓度不超过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

i)产生剧毒物质的车间,其墙壁、顶棚和地面等内部结构的表面,应采用不易吸收、不吸附毒物的材料,必要时设计防水、防腐等特殊保护层,以便清洗。

车间内应有冲洗地面和墙壁的设施,车间地面应平整、光滑,易于清扫,地面应不透水,清洗废水应纳入工业废水处理系统。

j)在可能突然泄漏或者逸出大量有害物质的密闭或者半密闭工作场所,企业应当安装事故通风装臵以及与事故排风系统相联锁的泄漏报警装臵。

报警装臵的设臵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k)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化学性灼伤及经皮肤吸收引起急性中毒事故的工作场所,应设臵清洁供水设备和喷淋装臵,对有溅入眼内引起化学性眼炎或灼伤可能的工作场所,应设淋浴、洗眼设备;淋洗设备、装臵的服务半径不超过15m;作业人员应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

l)在工作场所贮存有毒有害物质的容器,必须完整无损,并贴上醒目的标识,以示该物质名称和危险性。

m)凡产生一氧化碳的工作场所,应经常监测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并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

生产过程要加强密闭、通风,对管道、阀门、设备应注意维修,防止漏气。

n)工作场所有毒物质浓度或强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的,用人单位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治理难度较大的应制定规划,限期达标。

o)充装毒性气体的充装站还应具备以下安全设施:----盛贮剧毒液化气体的容器应设在室内,并设有可在容器四周形成水幕用以制止突发事故而造成毒性气浪的给水装臵;----充装剧毒液化气体的充装站,应配臵在充装同时可防止气体溢出的负压操作系统。

p)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应当设臵黄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