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原虫的镜检技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疟原虫的镜检技术
可编辑课件
血膜的制作(涂片操作)
• 采血时间 现症病人和流调普查时可不考虑取血时机。但在 诊断或需要某期疟原虫作标本时,则应掌握适宜的取血时机。
• 疟疾典型的临床表现分前驱期、发冷(寒战)期、发热期、 出汗期和间歇期五期。
• 间日疟在前驱期相当于肝内期疟原虫发育,因原虫密度太低, 镜检多为阴性。发冷(寒战)期相当于红内期成熟裂殖体涨 破红细胞期,镜检多为裂殖体和环状体。
可编辑课件
姬氏染液的染色方法
先用甲醇或无水酒精固定薄血膜,再用清水对厚血膜溶脱血 红蛋白,然后再进行染色。
注意:吸取母液时,不要晃动瓶子,以免沉淀物泛起影响 染色效果.
成批血片染色:将已用甲醇固定薄血膜的血片插入染 色缸,倒入3%吉氏染液稀释液(3毫升吉氏原液加缓冲液 或净水97毫升,混匀)浸没血片,同时对厚薄血膜染色 30min(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酌情增减染色时间和浓度), 然后用清水轻轻将染液漂洗干净,将血片标本(血膜面朝 下)插于晾干板上晾干,包装,镜检。
单张血片染色:将处理好的血膜,加姬氏母液1-2滴, 加中性蒸馏水15-30滴,染色30分钟左右,然后用清水轻 轻将片上的染液冲洗干净,晾干镜检。
较理想的染色结果是红细胞为淡红或淡紫红色,疟原
虫的胞质呈蓝色,核为紫红色,疟色素为棕褐色。
可编辑课件
吉氏染液浓度
门诊染色
操作1 (快染) 配制5%染液,(每张血片约需染 液2ml):量筒内量2ml缓冲液或新鲜凉开水, 直接滴加吉氏原液7滴,混匀,滴入待染标本的 厚薄血膜上,染色10min,清水细缓冲洗,晾干 镜检。(一般配制5%-10%,染色时间短,一定掌握好时间。)
采血详细部位、取血方法有 小技巧。
可编辑课件
血膜的制作
用于检查疟原虫的血涂片有两种:一种是将 血液涂呈薄膜状,称薄血膜;一种是血液涂 成圆盘,称厚血膜。无特殊要求的可厚薄血 膜分载玻片涂制。
发热病人血片
可编辑课件
Baidu Nhomakorabea
标本片
血膜的制作(涂片操作)
• 涂制厚、薄血膜的位置 通常将厚、薄血膜涂在一张 载玻片上。方法是将载片分为6等分,第1、2格备贴 标签及编号用;厚血膜涂在第3格中央,薄血膜涂在 第4格前缘至第6格中部。作为标本的血片每张玻片涂 厚、薄血膜各1个;门诊和发热病人血片每片1人, 涂2个厚血膜1个薄血膜, 以防血膜脱落而影响检查;
操作2 (慢染)配制3%染液:在染色量筒内量2ml蒸馏 水或新鲜凉开水, 再滴加吉氏原液4滴,混匀, 滴入待染标本上,染色30~40min。清水细缓冲 洗,晾干镜检。(一般配制2.5%-3%染液,染色效果稳定。)
可编辑课件
全国疟疾镜检知识与技能竞赛
血片制作和染色质量评价标准
• 好血片制作质量: • 厚血膜:血量 4.0~5.0ul,位置 玻片右1/3稍
可编辑课件
标准的疟疾厚薄血膜位置
可编辑课件
各种不同的疟疾血片涂制法:
标准血片(1人) 门诊发热病人血片(1人)
可编辑课件
居民普查血片(2人)
血膜的制作
血膜编号 血膜制成后,立即在玻片面上写上
受检者的号码,以防差错;待薄血膜 干后再用铅笔于薄血膜中写上血片种 类的代号和受检者的个人编号,依次 顺序插入标本盒内。
可编辑课件
染液的种类
染液种类:疟原虫的染色,目前临床上应用 最广泛的是瑞氏(Wright stain)和吉氏 染液(Giemsa stain)。这些染液中的主 要染剂都包含美蓝、伊红和由美蓝氧化所 成的天青,所以称多色性染剂。
我们主要用吉氏染液,它具有方便,染色效果 稳定,便于长期保存的优点。瑞氏染色,染色时 间短,但染色效果不如吉氏稳定,主要在门诊量 大的门诊实验室使用。
可编辑课件
血膜的制作(取血操作)
在采集标本、制作血片前,首先要核对 患者的姓名、年龄和住址。 • 采血部位和方法:采血部位一般人为耳 垂,指头;一人一针,常规消毒、采血。
可编辑课件
取血部位和血量
采血部位和取血方法:
耳垂或无名指(婴幼儿母 趾或足跟),通常在耳垂 取血,先用75%酒精棉球消 毒取血部位,待酒精干后, 用左手拇指和食指紧捏耳 垂上方或无名指指尖,右 手持消毒针迅速刺入皮肤, 不宜过深或过浅。然后用 右手中指轻轻挤压出血。 厚血膜血量约一粒大米 (即火柴头)大小。
薄均匀,无划痕,④位于玻片1/2~1/3处【左半部 分(或第4—6份)】 。
可编辑课件
熟练工作者的推片姿势
可编辑课件
厚血膜的制作
• 厚血膜 用推片的左下角,从取血部位刮取①约 4~5微升血量(相当于火柴头大小),使血滴 与平置的载玻片接触,再由里向外一个方向旋 转,转2~4圈,涂成②直径0.8~1cm大小圆形 厚血膜(厚血膜的厚度以一个油镜视野内可见到 5~10个白细胞为宜),③厚血膜的位置,位于 玻片右1/3处[中央偏右(或6等份中的与贴标签 的1、2份相邻的第3份中部)] 。④厚血膜外观: 圆形厚薄均匀,无划痕。过厚易于脱落,过薄 达不到检出率的要求,以油镜视野5-10个WBC 为宜。
偏右,直径 0.8~1.0cm,外观 圆形厚薄均匀。 • 薄血膜:血量 1~1.5 ul,位置 玻片1/2~1/
• 发热期,外周血中以环状体(小滋养体)为主,也可见到裂 殖体;出汗期因原虫密度太低,镜检多为阴性。发作后数小 时(h),间歇期外周血中以大滋养体为主,形态较易辩认, 为诊断的有利时机;发作36-48h,可检出裂殖体;发作1-2次 后,配子体出现较多。
• 恶性疟较理想的取血时间是在发作后至20h内取血,初发患者 退热后常查不到原虫。 末梢血血检到恶性疟原虫配子体,是在末梢血出现环状 体之后的10天左右。
标签
标本片
可编辑课件
发热病人血片
薄血膜的制作
• 薄血膜 用推片一端边缘的中点从取血部分①取约 1~1.5微升的血量(相当于1/4火柴头大小),使血 滴与平置的载玻片接触,并形成25~350夹角,待血 液向两侧扩展约② 2cm~2.5cm宽时,均匀而迅速 地从右向左推成舌状薄血膜(约2.5cm长)。推制时 速度要均匀,血滴大小、推片与载玻片之间夹角大 小及展开血膜的速度快慢等常影响血膜的厚薄。制 成的薄血膜应在玻片上形成平铺的血细胞,细胞之 间互相接触而不相互重叠。③薄血膜外观:舌状厚
可编辑课件
血膜的制作(涂片操作)
• 采血时间 现症病人和流调普查时可不考虑取血时机。但在 诊断或需要某期疟原虫作标本时,则应掌握适宜的取血时机。
• 疟疾典型的临床表现分前驱期、发冷(寒战)期、发热期、 出汗期和间歇期五期。
• 间日疟在前驱期相当于肝内期疟原虫发育,因原虫密度太低, 镜检多为阴性。发冷(寒战)期相当于红内期成熟裂殖体涨 破红细胞期,镜检多为裂殖体和环状体。
可编辑课件
姬氏染液的染色方法
先用甲醇或无水酒精固定薄血膜,再用清水对厚血膜溶脱血 红蛋白,然后再进行染色。
注意:吸取母液时,不要晃动瓶子,以免沉淀物泛起影响 染色效果.
成批血片染色:将已用甲醇固定薄血膜的血片插入染 色缸,倒入3%吉氏染液稀释液(3毫升吉氏原液加缓冲液 或净水97毫升,混匀)浸没血片,同时对厚薄血膜染色 30min(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酌情增减染色时间和浓度), 然后用清水轻轻将染液漂洗干净,将血片标本(血膜面朝 下)插于晾干板上晾干,包装,镜检。
单张血片染色:将处理好的血膜,加姬氏母液1-2滴, 加中性蒸馏水15-30滴,染色30分钟左右,然后用清水轻 轻将片上的染液冲洗干净,晾干镜检。
较理想的染色结果是红细胞为淡红或淡紫红色,疟原
虫的胞质呈蓝色,核为紫红色,疟色素为棕褐色。
可编辑课件
吉氏染液浓度
门诊染色
操作1 (快染) 配制5%染液,(每张血片约需染 液2ml):量筒内量2ml缓冲液或新鲜凉开水, 直接滴加吉氏原液7滴,混匀,滴入待染标本的 厚薄血膜上,染色10min,清水细缓冲洗,晾干 镜检。(一般配制5%-10%,染色时间短,一定掌握好时间。)
采血详细部位、取血方法有 小技巧。
可编辑课件
血膜的制作
用于检查疟原虫的血涂片有两种:一种是将 血液涂呈薄膜状,称薄血膜;一种是血液涂 成圆盘,称厚血膜。无特殊要求的可厚薄血 膜分载玻片涂制。
发热病人血片
可编辑课件
Baidu Nhomakorabea
标本片
血膜的制作(涂片操作)
• 涂制厚、薄血膜的位置 通常将厚、薄血膜涂在一张 载玻片上。方法是将载片分为6等分,第1、2格备贴 标签及编号用;厚血膜涂在第3格中央,薄血膜涂在 第4格前缘至第6格中部。作为标本的血片每张玻片涂 厚、薄血膜各1个;门诊和发热病人血片每片1人, 涂2个厚血膜1个薄血膜, 以防血膜脱落而影响检查;
操作2 (慢染)配制3%染液:在染色量筒内量2ml蒸馏 水或新鲜凉开水, 再滴加吉氏原液4滴,混匀, 滴入待染标本上,染色30~40min。清水细缓冲 洗,晾干镜检。(一般配制2.5%-3%染液,染色效果稳定。)
可编辑课件
全国疟疾镜检知识与技能竞赛
血片制作和染色质量评价标准
• 好血片制作质量: • 厚血膜:血量 4.0~5.0ul,位置 玻片右1/3稍
可编辑课件
标准的疟疾厚薄血膜位置
可编辑课件
各种不同的疟疾血片涂制法:
标准血片(1人) 门诊发热病人血片(1人)
可编辑课件
居民普查血片(2人)
血膜的制作
血膜编号 血膜制成后,立即在玻片面上写上
受检者的号码,以防差错;待薄血膜 干后再用铅笔于薄血膜中写上血片种 类的代号和受检者的个人编号,依次 顺序插入标本盒内。
可编辑课件
染液的种类
染液种类:疟原虫的染色,目前临床上应用 最广泛的是瑞氏(Wright stain)和吉氏 染液(Giemsa stain)。这些染液中的主 要染剂都包含美蓝、伊红和由美蓝氧化所 成的天青,所以称多色性染剂。
我们主要用吉氏染液,它具有方便,染色效果 稳定,便于长期保存的优点。瑞氏染色,染色时 间短,但染色效果不如吉氏稳定,主要在门诊量 大的门诊实验室使用。
可编辑课件
血膜的制作(取血操作)
在采集标本、制作血片前,首先要核对 患者的姓名、年龄和住址。 • 采血部位和方法:采血部位一般人为耳 垂,指头;一人一针,常规消毒、采血。
可编辑课件
取血部位和血量
采血部位和取血方法:
耳垂或无名指(婴幼儿母 趾或足跟),通常在耳垂 取血,先用75%酒精棉球消 毒取血部位,待酒精干后, 用左手拇指和食指紧捏耳 垂上方或无名指指尖,右 手持消毒针迅速刺入皮肤, 不宜过深或过浅。然后用 右手中指轻轻挤压出血。 厚血膜血量约一粒大米 (即火柴头)大小。
薄均匀,无划痕,④位于玻片1/2~1/3处【左半部 分(或第4—6份)】 。
可编辑课件
熟练工作者的推片姿势
可编辑课件
厚血膜的制作
• 厚血膜 用推片的左下角,从取血部位刮取①约 4~5微升血量(相当于火柴头大小),使血滴 与平置的载玻片接触,再由里向外一个方向旋 转,转2~4圈,涂成②直径0.8~1cm大小圆形 厚血膜(厚血膜的厚度以一个油镜视野内可见到 5~10个白细胞为宜),③厚血膜的位置,位于 玻片右1/3处[中央偏右(或6等份中的与贴标签 的1、2份相邻的第3份中部)] 。④厚血膜外观: 圆形厚薄均匀,无划痕。过厚易于脱落,过薄 达不到检出率的要求,以油镜视野5-10个WBC 为宜。
偏右,直径 0.8~1.0cm,外观 圆形厚薄均匀。 • 薄血膜:血量 1~1.5 ul,位置 玻片1/2~1/
• 发热期,外周血中以环状体(小滋养体)为主,也可见到裂 殖体;出汗期因原虫密度太低,镜检多为阴性。发作后数小 时(h),间歇期外周血中以大滋养体为主,形态较易辩认, 为诊断的有利时机;发作36-48h,可检出裂殖体;发作1-2次 后,配子体出现较多。
• 恶性疟较理想的取血时间是在发作后至20h内取血,初发患者 退热后常查不到原虫。 末梢血血检到恶性疟原虫配子体,是在末梢血出现环状 体之后的10天左右。
标签
标本片
可编辑课件
发热病人血片
薄血膜的制作
• 薄血膜 用推片一端边缘的中点从取血部分①取约 1~1.5微升的血量(相当于1/4火柴头大小),使血 滴与平置的载玻片接触,并形成25~350夹角,待血 液向两侧扩展约② 2cm~2.5cm宽时,均匀而迅速 地从右向左推成舌状薄血膜(约2.5cm长)。推制时 速度要均匀,血滴大小、推片与载玻片之间夹角大 小及展开血膜的速度快慢等常影响血膜的厚薄。制 成的薄血膜应在玻片上形成平铺的血细胞,细胞之 间互相接触而不相互重叠。③薄血膜外观:舌状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