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与容积》教案设计
体积和容积的认识教案[修改版]
第一篇:体积和容积的认识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初步认识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立体图形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操作活动,初步认识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教学难点:通过操作活动,初步认识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打入新课谈话:同学们生活中的物体有大有小,看,你能比较这这两个物体的大小吗?(出示一个苹果和一个大枣)你是怎样比较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有关物体的大小的知识——体积和容积(揭示课题)。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认识体积1.出示两个有同样多水的相同玻璃杯,让学生看清两个杯子里水面同样高。
(1)先在一个杯子里放入一个大枣,让学生说明水面有什么变化。
提问:水面为什么会上升?(大枣占有了水中一块地方)指出:大枣占有一块地方,我们就说大枣占有一定的空间。
因为大枣占有空间,把水往上挤,所以水面上升了。
(2)在另一个杯子放入荔枝。
(3)提问:现在水面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 再比一比,哪个杯子里水面上升得高?为什么这个杯子里的水面会上升得高一些?指出:因为荔枝大一些,所以这个杯子里水面上升得高一些,说明这一石块所占的空间大。
提问:谁来说一说,哪一个水果所占的空间大,哪一个水果所占的空间小?2.出示大小不同三种水果,哪一个占的空间大?如果把它们放在同样的杯中,在倒满水,哪个杯里所占的空间大? 让学生说出,大的水果所占的空间大,小的水果所占的空间小。
指出:从刚才的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出,物体不仅占有空间,而且占有的空间还有大有小。
也就是说,大的物体所占的空间大,小的物体所占的空间小。
板书: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3.说能说说生活中两种物体体积的小。
(说完整的话)认识容积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长方体纸盒,比较一下哪个体积大一些。
(例7)(1)学生比较并说明理由。
指出:书盒能容纳书的体积就是书盒的容积。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体积与容积(1)》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体积与容积(1)》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物体的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熟练运用公式计算物体的体积和容积。
3.发现物体的体积和材料的容积之间的关系,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准确理解物体的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学生能够运用公式计算物体的体积和容积。
三、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发现物体的体积和材料的容积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通过询问学生平时使用瓶子、杯子等物品的经验,引导学生思考杯子、瓶子等物体的容积是什么,如何测量等。
2. 讲授新知1.引入体积和容积的概念,解释二者的区别。
要求学生注意区分概念。
2.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实际操作,教授求解正方形、长方形、圆柱体的体积和容积的公式。
强调公式的使用方法。
3.针对容积的实际应用,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盒子、罐子、杯子等,从容积的重要性和日常应用出发,让学生体会容积对实际生活的影响。
同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材料的容积与物品的容积的区别。
3. 练习与巩固1.小组合作练习:给学生准备一箱子小玩具,让学生在小组内测量每种小玩具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并计算每种小玩具的体积和箱子的容积。
巩固公式的使用,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2.让学生自我总结,从容积应用中掌握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五、课堂总结1.对学生的小组合作练习进行点评,并纠正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加强实际应用效果。
2.通过总结课堂内容,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指导他们如何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加强实践应用。
六、课后作业1.作业一:练习册P16~P18(1)。
2.作业二:整理课堂笔记,将公式、注意事项等整理出来,进行编码复习。
以上就是本次数学教学教案,希望对老师们的教学有所帮助。
《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
《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并区分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能够运用体积和容积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1.体积与容积的概念及其区别。
2.运用体积和容积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应用。
2.运用体积和容积的概念解决复杂问题。
【教学准备】1.平水长流或注水壶。
2.多种不同形状的容器,如圆柱体、长方体、立方体等。
3.模型或实物,如砖块、饮料罐等。
4.教学PPT或黑板笔记。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1.利用平水长流以及饮料罐等事例向学生引入“体积”及“容积”的概念,引发学生的思考。
2.和学生一起讨论与提出问题:你们听到“体积”这个词的时候有什么感觉?体积和容积有什么区别吗?3.概念解释:体积是指物体所占的空间大小,是一个三维度量;容积是指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的多少。
二、实验探究(15分钟)1.在黑板上绘制一个透明的长方体,让学生观察并回答:这个长方体有哪些特点?如何计算长方体的体积?2.引导学生根据观察结果,提出计算长方体体积的公式:体积=长乘以宽乘以高。
3.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使用测量工具,测量一些物体的体积,并计算体积。
4.引导学生发现一些规律,体积与物体的大小、形状、规则与不规则程度等有什么关系。
三、巩固练习(20分钟)1.给学生展示不同形状的容器,让学生估算这些容器的容积大小。
2.让学生进行实际测量,使用体积计算公式计算各容器的容积。
3.让学生互相交流并比较结果,讨论测量的准确性和精度,总结计算容积的规律和方法。
四、拓展应用(15分钟)1.给学生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如:一个饮料罐的体积是多少?一个游泳池的容积是多少?等等。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计算,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并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尝试解答。
五、归纳总结(10分钟)1.和学生一起回顾、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概念和规律。
《体积与容积》教案
《体积与容积》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掌握测量物体体积和容积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体积和容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激发学生对体积和容积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2. 培养学生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及意义。
2. 测量物体体积和容积的方法。
3. 体积和容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及意义。
2. 测量物体体积和容积的方法。
难点:1. 理解体积和容积的关系。
2. 运用体积和容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及意义。
2. 运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掌握测量物体体积和容积的方法。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运用体积和容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组织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具:体积和容积的实物模型、测量工具(如尺子、量筒等)。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测量工具包(包括尺子、量筒等)。
3. 教学课件:体积和容积的相关图片、视频、动画等。
4. 教学素材:实际生活中的体积和容积案例。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水杯、收纳箱等,引导学生思考它们的容量是如何确定的,从而引出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 讲解体积和容积的定义:解释体积是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容积是指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多少。
3. 演示实验:使用教具进行实验,展示如何测量物体的体积和容积,讲解测量方法。
4. 学生动手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体积和容积,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
5. 应用拓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体积和容积的知识解决问题,如计算物体的体积、选择合适的容器等。
《体积与容积》教案
(3)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体积、容器容积以及液体体积等;
举例:设计实际情境,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体积和容积问题。
2.教学难点
(1)空间观念的培养,特别是在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时,如何进行转化和计算;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表现得积极主动,但在分享成果时,部分学生表达不够清晰,可能是因为他们对所讨论问题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针对这一点,我计划在之后的课程中,多设置一些小组内的预演和反馈环节,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围绕体积与容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但在引导与启发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学生对于开放性问题的思考还不够深入。为了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我打算在后续教学中,多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
举例:通过拆分不规则物体为规则物体,引导学生运用组合体积的方法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2)量感的建立,尤其是在进行体积和容积的单位换算时;
举000立方厘米,提高学生的量感。
(3)体积和容积公式的应用,尤其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通过设计更多有趣的活动和实践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体积与容积的知识。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受益,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5.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2024年小学数学《体积与容积的初步认识》教案
2024年小学数学《体积与容积的初步认识》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识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 掌握计算简单立体图形体积和容积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 理解并应用计算方法。
3. 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难点:1. 立体图形的计算方法。
2. 区分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资料:教科书、作业本、练习题、实物模型等。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 (5分钟)1. 教师出示几个不同形状的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
2. 教师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如何描述这些物体的大小吗?"步骤二:概念解释与学习 (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长、宽、高的概念,并解释"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等,并介绍它们的体积和容积的计算方法。
步骤三:实例分析与探究 (20分钟)1. 教师以长方体为例,引导学生理解体积的计算方法,即体积 = 长×宽 ×高。
2. 教师通过实物模型或图片,让学生计算不同长方体的体积,并进行讨论和分享。
3. 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如:"一个水杯的容积是多少?"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答问题。
步骤四:练习与巩固 (15分钟)1. 学生个体练习: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2. 小组合作练习:学生分组,根据教师要求,完成一些与体积和容积相关的问题,鼓励学生彼此合作、讨论和分享。
步骤五:拓展应用 (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需要计算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场景,如:"一个水柱的体积是多少?"或者"一个车库可以容纳多少辆车?"等,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解决问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体积与容积》的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数学《体积与容积》的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体积与容积》的教学设计(通用13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本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体积与容积》的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五年级数学《体积与容积》的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与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在操作、交流中,引导学生掌握在不同环境中比较体积大小的多种方法,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3、在动手操作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材分析:《体积与容积》是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的基础上,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之后的教学内容。
这一内容是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基础观念的重要载体。
对以后学习长方体体积的计算以及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有着重要铺垫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难点:理解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方法:动手操作、观察、实验。
教学准备:量杯、红薯、土豆、一个水壶、一个保温杯、一个塑料水杯、一个大的长方体盒子、一块香皂、苹果、橡皮泥、用小正方体拼插的形体等。
教学设计: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播放乌鸦喝水的动画片断)在学生观看后引导学生思考:师:乌鸦想到什么办法喝到水?师:为什么投入石子水面就会升高?生:水占的空间,石子也占空间,石子占的那部分的空间把水挤压上去了。
(板书:占空间)【设计意图】这个动画片与本节课所学有共通之处,用它引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石子和水都占空间,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现象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操作活动、感悟概念活动一、体积的认识师:(教师出示一个粉笔盒)找一找比粉笔盒占空间大的物体?生:课桌占的空间比粉笔盒占的空间大。
体积与容积优秀教案(3篇)
体积与容积优秀教案(3篇)体积与容积优秀教案 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第十册P41—P42。
教学重点:理解体积与容积的概念。
教学难点:体积与容积两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量杯、水槽、苹果、红薯、土豆、正方体方块、橡皮泥、多__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播放《乌鸦喝水》的片断。
问:水面为什么会上升?空间学生回答后教师追问:如果把这个(苹果)放入这一满杯水中会怎样?为什么?苹果放到装满水的杯子里,水为什么会溢出来?”“溢出来的水与放入杯里的苹果有什么关系?”二、教授新课。
1、创设问题情境,揭示体积意义。
那谁能说一说这个土豆和红薯谁占的空间大吗?你能一眼看出谁大谁小吗?有什么办法比较出他们到底是谁大?(实验)。
主要让学生说出物体放入量杯后,水面所发生的变化,并说出为什么?请大家观再察比较一下2个杯子水面,你发现了什么?是什么原因呢?上升的水与瓶子里的土豆或红薯有关系吗?”从刚才的实验中我们知道土豆和红薯都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各自占的空间是不一样的。
事实上所有的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
如课桌占有一定的空间,课本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物体所占的空间有大有小。
数学上像苹果所占空间的大小就叫苹果的体积,土豆所占空间的大小就叫土豆的体积。
问:你认为什么叫做物体的体积呢?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刚才的实验中我们就可以说红薯的体积比土豆的体积大。
引发说理:我们每个同学有没有体积?你认为谁的体积最大?为什么?2.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体积,下面的3个物体,你能根据他们的体积,按由大到小的顺序重新排列吗?可乐瓶,茶叶盒,墨水瓶。
可乐瓶可以用来作什么?茶叶盒呢?象这样可以用来盛放东西的物体我们称之为容器。
板书如果可乐瓶装满了水,水的体积就是瓶子的容积。
这个茶叶盒所能容纳茶叶的多少就是它的容积,谁来说说什么是墨水瓶的容积?你能从生活中也这样说说吗?也就是说只有什么才有容积呢?谁能总结一下,什么是容器的容积?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作容器的容积。
六年级数学上册《体积和容积单位》教案、教学设计
a.学生可以尝试用纸盒、塑料瓶等材料制作一个有一定容积的容器,并测量其体积。
b.结合数学、科学等学科知识,设计一个实验或制作一个作品,体现体积和容积的应用。
作业要求:
1.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确保作业质量。
2.作业完成后,请认真检查,确保答案正确、书写规范。
3.鼓励学生在作业中运用画图、列表等方法,帮助理解和解决问题。
2.提问:请同学们思考,什么是体积?什么是容积?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讲授新知
1.讲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认识体积和容积。解释体积是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而容积是指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
2.介绍体积和容积的单位:讲解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以及容积单位有升、毫升。并让学生了解它们之间的进率关系。
二、学情分析
在教授《体积和容积单位》这一章节时,考虑到学生已处于六年级上册阶段,他们在数学学习方面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通过前期的学习,学生对长、宽、高和面积等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为体积和容积的学习奠定了基础。然而,由于体积和容积的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在理解上可能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学情:
4.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教学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培养他们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2.利用教具、学具等辅助工具,让学生在操作中掌握体积和容积的测量方法,提高他们动手操作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学以致用的意识。
4.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对教学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通用12篇)
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通用12篇〕篇1: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目的:通过详细的实验活动,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目的: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开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的:增强合作精神和喜欢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详细的实验活动,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体积和容积的联络和区别。
教具准备:课件、两个一样的量杯、两个大小不同的瓶子、水、土豆和红薯、橡皮泥一块、饮料瓶、茶叶桶和水杯。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探究《体积与容积》这一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乌鸦喝水的故事吗?为什么乌鸦最后能喝到水呢?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生自由发言〕师:老师这里有石头、量杯和水,谁愿意上来演示一下?师:把石头放入水中,出现了什么情况?水面为什么会上升?生1:石头占了水的位置;生2:石头把水挤出来了;生3:石头把水压出来了;生4:石头占了水的空间;……同学们说出了各种有趣的想法。
〔二〕新授〔1〕认识体积1、初步感受空间。
师:老师往水里放一个苹果,苹果占空间吗?放一枚硬币,硬币占空间吗?橡皮占空间吗?还有什么东西占空间?说得完吗?也就是说,所有的物体都占空间。
在水里占空间,拿出来呢?〔也占空间〕板书:空间。
2、空间也有大小。
师:橡皮与铅笔盒比谁占得空间大,谁占得空间小?桌子与凳子呢?板书:大小3、体积的概念。
师:每个物体都占一定的空间,且有大有小,这就是体积,体积是什么呢?谁能说一说?出示概念: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物体的体积。
〔同学齐读2遍〕师:苹果的体积是什么呢?〔苹果所占空间的大小叫苹果的体积〕。
石头呢?〔石头所占空间的大小叫石头的体积〕。
4、谁的体积大?师:同学们的桌子上放了许多物品,与你同桌的作比拟,说一说我的体积大,你的体积小5、物体的位置、形状发生大小,体积不变。
师叫一位同学上台,问:“你有体积吗?老师有体积吗?谁的体积大?”接着请这位同学变换位置,站在教室的不同地方,问:“它的体积变了吗?他的什么变了?说明了什么?”〔物体的位置变化了,但体积不变〕师:“橡皮泥是什么形状的?〔长方体。
《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百度文库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起始课的学习要为以后的学习打坚实的基础。
所以,我通过故事引入,在学生初步感受物体有大小之后,再通过“说一说、比一比、想一想、猜一猜、搭一搭”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他们能够主动地去发现、去理解体积、容积的实际含义,然后深化活动内容,使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从而进一步理解体积与容积的区别与联系。
最后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的基础上,又渗透了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并且通过知识拓展,由规则形体的体积和容积迁移到不规则形体的体积和容积,为后面进一步学习体积和容积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2、在本节课开始时,我就让学生举例感受物体是有大有小的。
在学生对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有了初步的体验后,我通过两个实验让学生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引导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理解概念。
又引导学生举例,进一步加深体验,拓展认识。
在此基础上揭示概念,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在空间观念的形成过程中,视觉、触觉为大脑思维提供了直接的、丰富的素材,因此要让学生的手、眼、脑协同发挥作用。
在本课中,体积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借助操作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了。
通过“水面升高了”来体验“土豆占有一定的空间”,使“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变得可观察、可感受。
师生在实验过程中,边观察、边思考、边表达,逐步建立起体积的概念,发展学生对空间的理解。
3、学生通过对于本节课的学习,能够理解体积、容积的基本概念,并有将这一概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同时,清晰的认识到体积、容积的区别与联系。
通过搭小正方体的活动,一部分学生考虑了对于规则物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而寻找花瓶体积、容积的活动,又使学生注意到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容积,从而使学生,有了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反思、习题
︱︱︱︱︱︱︱︱︱︱︱︱︱︱︱︱︱︱︱︱︱︱︱︱︱︱︱︱︱︱︱︱︱︱︱︱︱︱︱︱︱︱︱︱︱︱︱︱︱︱︱︱︱︱︱︱︱︱︱︱︱︱︱︱︱︱︱《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新林二小王瑛娜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体积与容积(教材41-42页)一、学生分析: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
体积和容积的学习是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而且体积和容积又是学生比较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
因此,在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手、眼、脑、口并用,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建立有关体积和容积的正确表象,从而切实掌握所学的知识,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作好铺垫。
二、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3.增强合作精神和喜爱数学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四、教学难点:理解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别。
五、教学用具:两个大小不同的水杯、大字典、橡皮泥、小正方体、课件。
六、设计理念:1.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2.直觉是真正的数学家赖以生存的东西----伊恩.期图加特。
3.真正的数学,正是用一种严密的逻辑性演绎事物间存在的和谐关系及秩序之美,而几何,更是数学美之精华,它用直观的美学形象将数学的对称美,和谐美,简单美,奇异美演绎得淋漓尽致,并将它们延伸到我们生活空间的每一个角落。
4.猜测、直观、体验是创造的基础。
︱︱︱︱︱︱︱︱︱︱︱︱︱︱︱︱︱︱︱︱︱︱︱︱︱︱︱︱︱︱︱︱︱︱︱︱︱︱︱︱︱︱︱︱︱︱︱︱︱︱︱︱︱︱︱︱︱︱︱︱︱︱︱︱︱︱︱5.充分的操作、实验,利用直观进行思考,这也是培养空间观念的主要方法。
6.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范文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范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1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这个故事里蕴藏着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数学知识呢。
(学生讲解乌鸦喝水的故事)。
这只乌鸦多聪明呀,那你们知道(1)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了?(2)瓶子里的水面为什么升高了?(3)乌鸦为什么要放许多小石子?交流:使学生认识到:因为石子占了水的空间,水被挤得没地方去,所以会上升。
(教师板书“空间”二字)二、认识体积同学们,我们现在也像聪明的乌鸦一样去发现研究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好吗?那我们现在就开始我们的空间发现之旅吧,1、出示实验要求,学生实验汇报交流小组为单位,交流做实验的结果。
师小结:从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都占了一定的空间板书(占空间),粉笔占空间吗?你们占空间吗?我占空间吗?还有什么占空间?生:(学生计讨论书、本、笔等文具都占空间。
)师:除了教室里的,教室外面还有什么占空间吗?生:有!电视,冰箱,床等。
师:空气占空间吗?(师用手抓)你抓不着,还占空间?(气球里的气吹得太足就会炸)所以空气也占空间说得太好了,(鼓掌)细菌占空间吗?你根本看不见。
(在显微镜下看见)这些东西都占空间,谁能用两个字来概括一下,什么占空间?生:物体。
(师板书物体)齐读。
现在我们继续空间发现之旅2出示实验要求,学生实验汇报交流小组为单位,交流做实验的结果。
小结:从刚才的实验中,我们知道两个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但所占空间的大小是不一样的。
如:桃子占的空间大,红枣占的空间小。
你还能举出例子吗?师:(让一名学生到前面和老师站在一起)同学们,我俩谁占的空间大,那我和姚明谁占的空间大,你发现了什么生:老师占的空间大,学生占的空间小,发现了占的空间有大有小。
《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
《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一、教材依据《体积与容积》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第四单元第一节内容。
二、设计思想1、指导思想由于学生对于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知能基础,即生活经验。
因而,本着让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教学思想,我设计了本节课。
2、设计理念本节课的教学属于概念教学。
为了使抽象概念具体化,我主要采用了直观试验的方法,辅助以“情境探究法”、“观察法”、“演示法”、“比较法”等进行教学,从而帮助孩子们了解体积与容积的实际含义。
3、教材分析体积与容积是比较抽象的概念。
教材通过“说一说”、“比一比”、“想一想”三个活动,把抽象的概念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通过这三个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教材在“试一试”、“练一练”的活动中安排学生动手操作,相互交流。
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进一步体验物体体积的大小和物体体积的一些特征(形状改变,体积不变),教材的编写者意图通过这些有意义的活动,促进学生对体积和容积的了解,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学情分析学习本内容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物体孰大孰小的感受及容器内装水多与少的体验,这些都是本节课学习的基础。
把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通过实验活动与抽象的概念联系起来,并通过操作与交流,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体积和容积概念。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在操作、实践交流中,让学生感受物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喜爱数学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五、教学难点: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六、教学准备:水槽一个,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魔方、纸盒、大桶果粒橙一瓶、鸡蛋一个、课件等。
七、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每个人都有爱好。
(完整版)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说课稿
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体积和容积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教材中是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理解他们的意义。
教材首先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交流物体的大小和容器盛放东西的多少,感受“物体有大有小,容器盛放的物体有多有少。
”接着,教材围绕“土豆和红薯哪一个大”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实验活动。
从中发现两个物体放入水中后都占据了一定的空间,而且水面上升的高度不一样,说明这两个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不一样。
然后,教材揭示体积的概念。
最后,教材通过学生实验研究“哪个杯子装水多,”在学生感受容器所能容纳物体体积的大小打基础上,揭示容积的概念。
随后,教材还设计了搭物体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这节课的重点就是形成体积和容积的两个具有抽象性的概念。
概念形成一般采用不完全归纳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个步骤:(1)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教师所提供的感性材料,或者从学生已有的经验中,作出新的探讨。
(2)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从各种属性或特征中,找出本质的属性或特征,舍弃非本质的属性或特征。
(3)由这些本质属性或特征,抽象概括成一般的概念。
二、学情分析《体积和容积》是学生学习几何体积的开始,在学习这个内容之前,学生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具备了许多关于体积和容积的具体的感性积累,本节课老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主要充当了一个“先行组织者”为学生的有意义的学习呈现典型材料,在学生已知和未知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帮助学生自主建构正确的概念。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②能够知道体积和容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②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以及利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学生的合作交流中,注意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物理体积与容积教案(整理17篇)
物理体积与容积教案〔整理17篇〕篇1:物理体积与容积教案物理体积与容积教案教材分析^p这节课的内容包括有两个例题及其随后的试一试。
例6通过三个层次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体积的意义。
有了这三个层次的活动,学生不仅能体会到物体总是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可以体会物体所占的空间是有大小的,物体所占的空间的大小是可以比拟的,在此根底上,建立体积的概念。
例7通过让学生比拟两个大小不同书盒所装的书的体积,形象而直观地提醒了容积的概念。
随后的“试一试”让学生想方法比拟两个玻璃杯的容积,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体会玻璃杯所能包容物体的体积,也就是玻璃杯的容积,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容积的大小是可以比拟的。
体积与容积意义的学习是后面学习体积〔容积〕单位、体积计算方法等知识的根底,也是开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
学情分析^p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不仅能接触到大小各异的物体,还感受到不同的杯子、不同的纸盒所能装的东西有多、有少,这些都是在生活中找到的体积与容积的'原型。
如今要把这些生活原型概念化,对于学生来说是比拟抽象的。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可能会受到外表积的影响,认为物体形状发生了变化,体积也会发生变化,对于体积与容积的概念,也可能会易于混淆。
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观察、比拟等操作活动中,体会体积与容积概念的真正内涵。
教学目的1、使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和对详细实例的观察,理解体积与容积的意义。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历,增强空间观念,开展数学思维。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空间与图形学习和实际生活的联络,进步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意义篇2:数学《体积与容积》教案教学目的1、经历体积与容积的概念的建立过程,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感知常用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大小,能正确地选择适宜的单位进展相应数量的计量。
2、在亲历感知,在感悟中形成对学科学习的内在兴趣。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4.1 体积与容积|北师大版 (37)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4.1 体积与容积|北师大版 (37)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如下内容:
1.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学会测量物体的长、宽、高,并计算出物体的体积。
3.学会计算液体的容积,并了解容积的计量单位。
二、教学重难点
1.学生需要注意长、宽、高的顺序。
2.学生需学会将容积的计量单位转化。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10分钟)
通过提问,让学生回忆什么是“体积”和“容积”,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习长、宽、高的测量方法(15分钟)
1.讲解长、宽、高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2.按顺序让学生测量学生桌面的长、宽、高,并计算出其体积。
3.老师带领学生讨论昆虫馆、水族馆等场所的设计,学生可以了解到设计和建造需要根据物体的体积来安排和设计场所。
3. 练习长、宽、高的测量方法(20分钟)
1.让学生自己测量书桌、书架等物品的长、宽、高,并计算出其体积。
2.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以使用毫米尺、卷尺等不同的测量工具。
3.与学生一起讨论他们的计算过程和答案,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学习,理解正确的测量方法。
4. 计算液体的容积(10分钟)
1.用小瓶子和水进行实验,学生可以学习到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
2.学生根据实验,计算出容器中的液体容积,并理解容积的计量单位。
5. 教学反思(5分钟)
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涉及到了体积、长、宽、高的测量、容积等知识点。
学生学习从基本的概念了解开始,通过实践操作,学习和掌握了测量的方法,提高了数学和实践操作能力,为未来的数学学习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王冲)
《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童话故事和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
三、教学难点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四、教具准备课件、两个大小不同的水杯、水。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师:同学们一定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吧,谁能给大家把这个故事简要的叙述一下。
(多媒体出示:《乌鸦喝水》动画)生:口头叙述故事。
设计意图:把数学与童话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直观感受到是石子占了空间,把水“挤”上来了,为下一步学习做了铺垫。
师提出问题:(1)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2)瓶子里的水面为什么升高了(3)乌鸦为什么要放许多小石子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举手发言,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体积概念中关键词是“占空间”“大小”,与其相对的核心问题就是“水面为什么升高了”和“为什么要放许多小石子”这两个问题的提出。
能够把学生的思维集中到对问题核心的思考和理解上来。
师总结:小石子占了一定的空间,导致了水面上升,所以乌鸦喝到了水,其实我们周围所有的物体都占一定的空间,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物体的体积与容积。
<二>观察实验,探究新知1.比一比。
多媒体出示:一个土豆,一个红薯图片,比一比谁占的空间大(1)学生独立思考,并设计一个解决方案,并进行全班交流。
(2)一起观看动画演示实验的过程,得出实验结论。
设计意图:在观察和交流讨论中,让学生逐步明白物体放入水中占了一定的空间,所以水面上升了,而水面上升的高度不一样,说明大小不同的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不一样。
2.揭示体积概念。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板书)师:其实我们身边的所有物体都占一定的空间,它们都有体积,那么你认为液体,比如水,气体比如空气,是否有体积呢生:举手发言,全班交流评价。
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第四单元第一课时《体积与容积》(教案)
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第四单元第一课时《体积与
容积》(教案)
一、课程目标
•了解体积和容积概念;
•学会计算立方体、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学会计算规则器的容积。
二、教学重点
•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立方体、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规则器的容积计算。
三、教学难点
•容积的概念;
•规则器的容积计算。
四、教学资源
•PPT课件;
•视频教学。
五、教学过程
1. 前置知识回顾
•复习长、宽、高的概念;
•复习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公式。
2. 引入新知识
•向学生介绍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用实物举例说明体积和容积的区别。
3. 学习计算立方体、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利用PPT展示立方体、长方体、正方体,并讲解其体积计算公式;
•引导学生练习计算。
4. 学习计算规则器的容积
•利用PPT展示规则器,并讲解其容积计算公式;
•引导学生练习计算。
5. 知识拓展
•设计小组活动,要求学生分小组自由组合盒子,计算其体积和容积。
六、课堂总结
•让学生复习本节课的知识点,并回答问题;
•简单介绍下一节课的内容。
七、课后作业
•完成《数学》第四单元习题集的P31-32;
•利用餐盒等物品测算计算物品的体积和容积,并将结果写在笔记本上。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比较充分,利用不同的教学资源能够使学生对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得更加深入;
•下一次教学可以加入更多的互动环节,激发学生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积与容积》教案设计
学生回答后教师追问:如果把这个(苹果)放入这一满杯水中会怎样?为什么?苹果放到装满水的杯子里,水为什么会溢出来?” “溢出来的水与放入杯里的苹果有什么关系?”
二、教授新课。
1 、创设问题情境,揭示体积意义。
那谁能说一说这个土豆和红薯谁占的空间大吗?你能一眼看
出谁大谁小吗?有什么办法比较出他们到底是谁大?(实验)。
主要让学生说出物体放入量杯后,水面所发生的变化,并说出为什么?
请大家观再察比较一下2 个杯子水面,你发现了什么?是什么
原因呢?上升的水与瓶子里的土豆或红薯有关系吗?”
从刚才的实验中我们知道土豆和红薯都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各自占的空间是不一样的。
事实上所有的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
如课桌占有一定的空间,课本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物体所占的空间有大有小。
数学上像苹果所占空间的大小就叫苹果的体积,土豆所占空间的大小就叫土豆的体积....
问:你认为什么叫做物体的体积呢?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刚才的实验中我们就可以说红薯的体积比土豆的体积大。
引发说理:我们每个同学有没有体积?你认为谁的体积最大
为什么?
2. 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体积,下面的3 个物体,你能根据他们的体积,按由大到小的顺序重新排列吗?
可乐瓶,茶叶盒,墨水瓶。
可乐瓶可以用来作什么?茶叶盒呢?
象这样可以用来盛放东西的物体我们称之为容器。
板书
如果可乐瓶装满了水,水的体积就是瓶子的容积。
这个茶叶盒所能容纳茶叶的多少就是它的容积,谁来说说什么是墨水瓶的容积?
你能从生活中也这样说说吗?也就是说只有什么才有容积呢?
谁能总结一下,什么是容器的容积?
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作容器的容积。
请同学们看这里,烧杯装半杯水,我说现在水的体积就是这个烧杯的容积,你同意吗?为什么?
那这三个容器它们谁的容积最大?谁的容积最小呢?
你还能找出生活中的2 个容器来比较一下它们容积的大小吗?
3. 比较教材的2 个容器(或者2 个矿泉水瓶子)
它们谁的容积大,谁的小?
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4. 老师还有一个题目想挑战一下吗?
保温杯子(体积较大但容量较小)和矿泉水瓶子的例子
“杯子的体积和容积一样吗?”讨论杯子的体积和容积分别指什么?
学生讨论容积和体积的区别与联系。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容积和体积有什么不同吗?
生:容积的测量应该用容器的里面进行,体积的测量应该从容器的外面进行。
三、基础练习。
1 、42页“试一试”
谁搭的长方体体积大?你有什么办法知道?
怎样计算小正方体的个数?
2 、“练一练”第1 题
学生独立思考后讨论,全班交流。
小结:同一物体形状发生了变化,但体积保持不变。
要求:用一团橡皮泥,第一次把它捏成长方体,第二次把它捏成球,捏成的物体哪一个体积大?为什么?如果捏成任意任意形状的物体,体积有没有变化?
3 、“练一练”第2题
学生充分观察讨论。
(同样10 枚硬币,第一堆与第二堆比,因为一枚1 元硬币比一枚1 角硬币大,所以第一堆体积大;而第一堆与第三堆比,都是同样的硬币,只是堆放的方式不同,所以体积不变。
)
4 、“练一练”第3题
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
(如果每个杯子的大小不同,那么3 杯就可能等于2杯)
四.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