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禁酒令
ProhibitionintheUS美国禁酒令
• Soaring unemployment rate
• Government was in need of more tax revenue
• Money spent on enforcing the law went into pockets of gangs
the date ofothferseupbmeaislsioofn ahecreoonfsttoitthuetiSotanteaslbaymtheenCdonmgreensst.
• The Eighteenth Amendment was the result of decades of effort by temperance movements, considered the crowning achievement. At the time it was generally regarded as a progressive amendment, but it soon proved highly unpopular.
Volstead Act
Prohibition in the U.S.
Which means people can drink at home. Many people had stored alcohol before hand !
3 Distinct Purposes of the Act
Prohibition in the U.S.
• On December 5, 1933, the Twenty-first Amendment was ratified.
Repeal
Jingyu Chen, XJTU
美国禁酒令时期,到底发生了什么?|美国禁酒令时期
随着1920年1月16日颁布的宪法第18次修正案,美国开始了长达14年之久的禁酒时期(The Prohibition)。
禁酒令规定,所有酒精类饮品的生产、运输、进出口和销售都是受限的或非法的。
直到1933年12月6日,第21次宪法修正案宣布废止禁酒令,这次徒劳的改革终于宣告结束。
这是美国酒业历史上的一个“奇葩“的时期,它不仅对美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更是对美国的葡萄酒业造成了极其深重的影响,时至今日,都遗留着不可忽视的印迹。
禁酒令初期查封和销毁葡萄酒缘起清教规如果要全面地解析禁酒令的社会背景,恐怕要花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因为它关系到美国的宗教、政治、社会文化等等众多因素,甚至与当时的一战背景都密不可分。
简单地说,这一是次由宗教背景、进步主义和女权主义运动共同推动下的,为了解决高犯罪率、家庭暴力、移民矛盾等等社会问题所进行的一次文化战争。
清教传统-不可动摇的绝对道德如此主张民主与自由的一个国家却把禁酒写进了宪法,这从现代人的观点来看简直是天方夜谭,然而当我们反观美国的历史,就变得不那么难以理解。
清教是美国文化最主要的源头,在那时,土生土长的美国白人,也就是第一批欧洲移民的后代,无不从小受着清教文化的熏陶,他们恰恰成为了最保守的大多数。
在反对奢华纵欲、主张勤俭节忍的清教传统之下,让人们反对饮酒的理由可以有一万个饮酒伤身、醉酒闹事、酒后危险工作……归根结底,酒是万恶之源。
禁酒令的出现导致美国酒业出现毁灭性打击进步主义运动-后工业化的应对19世纪末的美国,刚刚结束了工业化,社会变迁剧烈,随之产生的,是一系列社会问题财富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显著、劳资冲突加剧,移民大量涌入,财富支配权力、贪腐现象滋生,物质主导下的社会传统道德受到挑战……社会秩序在方方面面受到巨大的扰动。
面对这样的现实,以中产阶级为主导发起了这场影响深远的进步主义运动。
简单地概括进步主义,就是主张加强联邦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监管,以促进社会的全面改善。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工业企业家与禁酒运动
14海外文摘OVERSEAS DIGEST 海外文摘2020年第22期总第827期No.22,2020Total of 8271美国禁酒运动始末制酒业在南北战争前夕成为美国最具经济效益的行业之一。
西进运动、移民涌入、城市发展和工业化推进,成为美国社会崇尚饮酒文化的催化剂。
在美国人看来,酒能够驱寒保暖,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也被看作是上帝赏赐的礼物[1]。
然而,饮酒具有双面性。
一方面,它可以缓解人们的压力,另一方面,无节制饮酒逐渐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要求禁酒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美国禁酒运动最初由教会引导,而后各种禁酒协会陆续成立,推动禁酒运动继续发展。
1920年,美国宪法第18号修正案生效,禁酒运动发展到顶峰。
禁酒令实行以后,社会反而更糟糕,私酒贸易猖獗,犯罪组织趁势壮大。
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爆发严重经济危机,美国人民意识到禁酒不是明智的选择,开始呼吁解除禁酒令。
他们认为恢复饮酒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民众对于经济危机的经济压力,制酒业和售酒业也能为萎靡的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第二十一条宪法修正案于1933年颁布,声势浩大的禁酒运动就此结束。
2世纪之交的工人与酒世纪之交,先进的机器投入到酿酒工业之中,酒类产量大增,酒馆数量随之增多,酒馆的顾客构成也发生变化。
社会地位优越的中上层人士认为酒馆是滋生犯罪的温床,不再是文明的公共场所。
于是工人成为了酒馆的主要消费人群。
酒馆是工人的娱乐中心。
1901年对酒馆中各种娱乐项目的调查显示,打牌、撞球和拳击受到工人青睐[2]。
酒馆是工人的社交场所和信息中心,酒馆为顾客提供免费报纸,行业的雇佣状况、地方政治等消息。
这些信息都在工人群体中传递。
酒馆是工人放松身心的地方。
工人经过一天高强度体力劳动后筋疲力尽,于是他们来到氛围轻松的酒馆放肆饮酒。
酒馆消费水平低,也成为工人稳定的休闲去处。
众多酒馆还打出免费午餐的招牌,即工人买一杯大约5美分的酒即可食用午餐,这种方式缓解了工人的经济压力,深受欢迎。
最新-谈论对美国禁酒令认识 精品
谈论对美国禁酒令认识本文作者秦宁工作单位将军烟草集团美国禁酒令的主要内容1917年12月18日,美国国会通过了第十八条修正案,该修正案共三款第一款本条批准一年后,禁止在合众国及其管辖下的一切领土内酿造、出售和运送作为饮料的致醉酒类;禁止此类酒类输入或输出合众国及其管辖下的一切领土;第二款国会和各州都有权以适当立法实施本条;第三款本条除非在国会将其提交各州之日起七年以内,由各州议会按本宪法规定批准为宪法修正案,不得发生效力。
该修正案于1919年通过了全美36个的审议,并于第二年在全美进行禁酒。
1920年1月2日,《沃尔斯特法令》生效,该法令规定关于酿酒的战时禁令在战后继续实施,任何含酒精量为05的饮料均为酒精饮料;在禁止在禁酒令生效后酿造、出售这种饮料,自己在家里喝酒不算犯法,但与朋友共饮或举行酒宴则属违法,最高可被罚款1000美元及监禁半年。
为了有效促进法令的实施,美国联邦政府专门设立了禁酒执法机构——禁酒局,负责监督检查禁酒的执行情况。
美国禁酒令的后果禁酒令实施以后,虽然实施严厉,但是美国社会并没有像那些主张禁酒的人希望的那样,从此和酒精告别。
相反,由于禁酒法没有适应市场的需求,更无视部分民众的欲望,以及执法上的困难,最终产生了适得其反的后果,给社会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由于禁酒令,酒饮料在美国奇货可居,为了牟取暴利,假酒、走私酒愈来愈烈,很多人铤而走险,干起私酒制售的行当。
一些不法商者在权衡违法成本和违法获利的基础上,在走私或制售私酒获得的高额利润的驱使下,千方百计地进行酒类的运输和贩卖。
因为多数私酒并没有通过社会管理机构的质量检验,也无需取得质量合格证,私酒的质量根本无法保障。
更为严重的是,在缺少监管的情况下,有些不法商贩和制酒者用甲醇来勾兑酒精,致使饮酒者中毒、失明、残废、死亡的人数急剧增加,黑市交易壮大了黑帮的力量,社会上犯罪现象不降反升,犯罪率直线上升,没有真正改良社会风气。
事实上,事物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往往存在的东西就有合理的一面,也有它存在的基础和原因。
美国禁酒运动研究(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
美国禁酒运动研究(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美国是一个具有社会改革传统的国家。
曾有历史学家断言:一部美国史就是一部改革史。
在美国形形色色、目的与功能各异的改革运动中,禁酒运动(the Prohibition Movement)宛如一朵奇葩,独具异彩。
它从萌芽到走向顶峰共经历了一百多年时间,成千上万的美国人以无比的热忱投入其中。
1919年,有关禁酒的宪法修正案生效,然而时隔十四年之后的1933年,该法案又被另一条宪法修正案所废止。
在今天看来,无论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完全戒除饮酒的习惯都是不可能的。
尽管如此,作为美国历史上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禁酒令最终遭到废除并不等于禁酒运动本身缺少研究的价值。
无论从哪个方面看,禁酒运动的范围和影响都不是仅仅局限于饮酒问题本身,而是掺杂了美国社会生活中众多纷繁复杂的因素,成为折射美国社会历史变迁的一面镜子。
禁酒运动既是美国社会发生大变革下的产物,也在客观上推动了美国历史的前进。
因此,加强对美国禁酒运动及其所涉及到的复杂社会问题的研究,对于进一步深入理解美国社会、理解各种社会改革功能,都具有重要意义。
而对于研究美国问题的学者来说,加强对这个领域的考察更是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
本文是以作者在研究生学习阶段所完成的若干学术论文为基础,又广泛搜集了众多英文原始资料和中外研究成果,综合考察分析之后而形成的,也可以说是作者对“禁酒运动与美国社会”这一课题进行长期思考后的一个结果。
虽然本文的命题是“美国禁酒运动研究”,但主要是以美国禁酒运动与社会变迁为着眼点,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探讨禁酒运动和美国文化、观念、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复杂联系,考察它们之间的因果互动关系。
本文共分四章,另加绪论和余论。
绪论部分除就研究禁酒运动特别是禁酒运动与美国社会发展关系问题的意义谈了作者的基本看法之外,还论及了国内外对禁酒运动的研究现状,指出目前的研。
法律的作用与人的行为方式的改变
法律的作用与人的行为方式的改变摘要:在实践中,我们一直在探究,法律是怎样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的,国家制定的法律在什么程度上能够改变社会,法律的运作过程中收到那些因素的制约。
不可否认,法律对人的行为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法律并不必定能够改变人的行为方式。
一般而言,通过法律改变人的行为方式有两种主要模式:立法和诉讼。
本文以“美国禁酒令”为引子,试论法律的作用和人的行为方式的改变。
关键词:法律与人的行为方式;社会目的;个体需要;立法与诉讼人与人的交往行为组成了社会,而在人与人之间的行为方式上又处处体现了法律的作用。
人们不随意侵犯他人的合法利益,在法律允许的范围的自由行驶自己的权利,享受所得的利益。
而违反法律的人就会收到法律的严惩。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行为规范的总称。
一、法律的产生和作用(一)法律的产生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人类就不断探索法律是如何产生的,从古希腊到后现代,众多法学家提出了不少权威性的学说,大体上有以下几种学说:①法律是根据最古老的,一切事物的始源自然的产生。
②法律是由神明赋予人类的。
③法律是人类社会生活、工作等活动中相互定立契约而产生的。
法律具有社会性,它生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为人类发展服务。
法律恰恰是适应利益调节的需要而产生的,法律的变化和发展根源于利益关系的变化发展,归根到底根源于人们利益要求的变化和发展,法律制度实质是一种利益制度。
法律初现于市民社会,当私有制产生,人们从物物交换发展到商品交换,生产、交换、销售、消费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中无时无刻不发挥作用。
而在生产、交换、销售、消费这一环节中往往会出现不诚信、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为杜绝或是遏止这一环节出现的问题,维护各阶层人们的利益,社会生产必须用一个具强有力的工具加以约束人们的行为,这就为法律的产生提供了经济和社会基础。
(二)法律的作用在社会生活中,法律规范对人们的公共生活的作用主要可以分为指引、评价、教育、预测和强制五种。
美国禁酒运动的历史研究
美国禁酒运动的历史研究一、内容简述美国禁酒运动的历史研究,旨在探讨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这段时间里,美国社会为遏制酒精滥用和酗酒问题所做出的努力。
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禁酒运动正是这些变化的重要体现之一。
禁酒运动起源于民间反对酒精滥用的呼声,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成一场广泛的社会运动。
19世纪末,美国社会普遍认识到酒精污染严重威胁到公共健康和社会稳定,因此呼吁采取严格措施予以打击。
由于多方面的利益冲突,禁酒运动在实施过程中遭遇了巨大阻力。
进入20世纪,美国政府在舆论压力下开始采取措施禁酒。
1919年,国会通过第十九修正案,禁止在本国境内酿造、出售或运送酒精饮料。
这一法案未能有效执行,因为各地政府对酒精的态度和实践存在巨大差异。
美国政府又尝试通过征收高额税收等措施来抑制酒精消费,但这些措施同样难以达成预期目标。
除了政府层面的努力外,禁酒运动还得到了公众的广泛支持。
许多宗教团体、道德论者和社会改革家都积极参与到禁酒运动中,通过宣传、示威、演讲等方式争取人们对于戒除酒瘾的支持。
这种社会氛围为禁酒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尽管禁酒运动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并未完全解决美国的酒精滥用问题。
在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政府监管力度的减弱和社会价值观的变化,禁酒运动逐渐陷入停滞。
美国酒精滥用问题依然严重,与禁酒时期的情况相比并无明显改善。
美国禁酒运动的历史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美国历史上的这一重要事件,还可以为我们提供对于现代社会酗酒问题的深刻启示。
通过深入剖析禁酒运动的发展过程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我们可以认识到解决酒精滥用问题仅仅依靠禁止酒精销售并不是唯一途径还需要从源头上寻求更全面的解决方案。
1. 禁酒运动的背景在探讨美国禁酒运动的历史背景时,我们必须首先理解当时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环境如何为这一运动奠定了基础。
在美国历史上的多个时期,烈酒的走私和消费问题日益严重,对社会秩序和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
1920年美国禁酒令
20XX年1920年美国禁酒令美国禁酒令是美国从1920年1月17日凌晨0时,美国宪法第18号修正案——禁酒法案(又称“伏尔斯泰得法案”)正式生效。
根据这项法律规定,凡是制造、售卖乃至于运输酒精含量超过0.5%以上的饮料皆属违法。
1920年1月2日,美国宪法第18号修正案——禁酒法案正式生效。
然而,干预的权力终究要在市场面前退却,十几年后,美国国会通过宪法第21修正案将禁酒令废止,使得该法律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笑柄。
美国人具有深厚的清教传统,从殖民地时代起,很多州、县就一直禁酒。
19世纪中期,美国一些地方的居民开始寻求以法律手段制裁酒徒。
这种呼声渐渐得到全国范围的呼应,以维护传统家庭为己任的妇女组织更是其中的主力军。
很多具有高尚情操的法学家、社会学家都把酒看成是犯罪和贫穷的根源,甚至称之为“魔鬼的甜酒”。
第一次世界大战快结束的时候,1917年12月18日,美国第65届国会以“经济、效率和道德”为由,通过宪法第18修正案,并将其提交各州审议,它的内容是:第一款:本条批准一年后,禁止在合众国及其管辖下的所有领土内酿造、出售和运送作为饮料的致醉酒类;禁止此等酒类输入或输出合众国及其管辖下的所有领土。
第二款:国会和各州都有权以适当立法实施本条。
1919年1月29日,国务卿宣布,美国48个州中的36个州已批准了这条宪法修正案,这条最荒唐的法案正式生效。
后来其他各州也都批准了该宪法修正案,只有罗德岛一州没有批准。
一年后,即1920年1月29日起,它正式生效。
根据这项法律规定,凡是制造、售卖乃至于运输酒精含量超过0.5%以上的饮料皆属违法。
自己在家里喝酒不算犯法,但与朋友共饮或举行酒宴则属违法,最高可被罚款1000美元及监禁半年。
尽管市场上没有合法的酒类出售了,但这并不等于说,一夜之间,美国人就无酒可喝了。
禁酒令创造出了一个新行当:私酒贩子。
因为非法贸易会带来暴利,这些私酒贩子挖空心思:他们把小汽车的中间掏空或者用婴儿车偷运葡萄酒和白兰地,藏酒的地方做上假门,葡萄酒要装在苏打水瓶里。
美国禁酒令
美国禁酒令从1920年1月17日凌晨0时,美国宪法第18号修正案——禁酒法案(又称“伏尔斯泰得法案”)正式生效。
根据这项法律规定,凡是制造、售卖乃至于运输酒精含量超过0.5%以上的饮料皆属违法。
自己在家里喝酒不算犯法,但与朋友共饮或举行酒宴则属违法,最高可被罚款1000美元及监禁半年。
21岁以上的人才能买到酒,并需要出示年龄证明,而且只能到限定的地方购买。
禁酒简介1920年1月2日,禁止酿造和发售酒类的《沃尔斯特法令》在美国生效。
长期以来,舆论界强烈主张禁酒,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美国已有2/3的州是“干”的。
但是,需要有一个全国性的法令来最终完成禁酒的使命。
美国20年代国会立法颁布了禁酒令,理由就是酒是犯罪的根源。
简单的说是妇女运动造成的。
由于酗酒造成了很多家庭暴力问题,为了保护妇女权益就实施了禁酒令。
而且酒在宗教上也和罪相联系,也是宗教组织所反对的。
但是禁酒令反而造成私酒泛滥,很多人通过贩卖私酒中饱私囊。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主角盖茨比就是靠贩私酒发家的(虽然小说里没有明说,但是所谓药房,就是指私酒坊。
因为可以合法贩卖的酒精是医用酒精)。
美国禁止酒精饮料的酿制、转运和销售的宪法修正案。
工业资本家认为工人饮酒影响劳动纪律和生产效率,于是在他们施加压力的情况下,国会于1919年颁布了宪法第十八条修正案:“自本条批准一年以后,凡在合众国及其管辖土地境内,酒类饮料的制造、售卖或转运,均应禁止。
其输出或输入于合众国及其管辖的领地,亦应禁止。
”这一修正案也得到美国基督教新教徒的支持,因为他们有一种禁欲苦行,节俭自制的思想倾向,禁酒令符合他们的要求。
但这修正案的实施,引起了非法酿造、出卖和走私酒类饮料的新的犯罪行为,禁而不止,而联邦及各州政府又需要以酒税补充其财政收入,1933年国会颁布宪法第二十一条修正案废止了禁酒令。
借别酒会禁酒法案生效前一天,道路上的运酒车络绎不绝,人们都赶着时间把酒运回家里收藏。
“禁而不止”的禁酒令——试析1920—1933年美国禁酒令失效之因
( ) 酒盛 行 。 一 私
战后 继 续 实 施 , 何 含酒 精 量 为05 的饮 料 均 为 酒 精 饮 料 ; 任 . % 禁 止在 禁 酒 令生 效 后 酿 造 、 出售 这 种 饮料 。 为配 合 实施 禁 酒 令 . 联 邦政 府 还 专 门设 立 了禁 酒 局 . 指 派专 人 代 理监 督 禁 酒 的实 施 并
酒 令 背后 的社 会 问题 , 示 禁 酒令 失 效的 原 因 , 揭 关键 词 : 酒 令 社 会 问题 失 效 原 因 禁
各个国家酒驾处罚标准
各个国家酒驾处罚标准对于酒后驾驶行为,各个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以保证道路交通的安全和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各国的酒驾处罚标准在严重性和罚款数额方面可能存在差异,下面将对几个国家的酒驾处罚标准进行简要概述。
1. 美国: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每个州都有权制定法律来处理酒驾行为。
一般来说,美国对酒驾采取严厉的态度,处罚力度较大。
根据州的不同,酒驾的处罚标准会有所不同,但是一般情况下,首次酒驾会面临吊销驾驶执照、罚款以及可能的入狱等处罚。
2. 英国:在英国,酒驾被认为是严重犯罪行为,会给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潜在威胁。
根据英国法律,《道路交通法》规定,如果驾驶员的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每升80毫升(毫克),那么他们将被认为是醉酒驾驶。
根据酒精浓度的不同,罚款数额和禁驾期限也会有所不同。
3. 法国:法国对酒后驾驶行为采取“零容忍”政策,即不允许驾驶员血液中出现任何酒精含量。
根据法国交通法规,如果酒后驾驶的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每升0.5克,那么将会面临罚款、扣分、吊销驾照、社区服务或者监禁等处罚。
4. 德国:德国对酒驾的处罚标准相对较为严格。
根据德国刑法第315条,如果血液中酒精的含量超过每升0.5毫克,则会被认定为酒驾。
针对酒驾行为,德国将处以罚款、吊销驾照、扣分和拘留等处罚措施。
酒驾造成的事故严重时,可能会面临刑事处罚,包括悬赏驾照、社区服务、监禁等。
5. 日本:日本对酒驾行为从法律上进行了明确的禁止,并且对此采取了严厉的处罚措施。
根据日本刑法第185条,如果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每升0.15毫克,则负有酒驾罪。
对于酒驾违法者,日本将处以罚款、吊销驾照、扣分或者入狱等措施。
综上所述,各国对酒驾行为有着不同的处罚标准,但普遍都对此持有严厉的态度。
这些酒驾处罚标准旨在强调公众安全和提高交通规范性。
然而,酒驾的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为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应该始终理性对待饮酒与驾驶。
美国禁酒令对我国控烟立法的启示
美国禁酒令对我国控烟立法的启示作者:秦宁来源:《法制与社会》2012年第27期摘要本文基于烟酒两种消费品具有危害人体健康、嗜好性、快速消费等相似特性,由酒触烟,通过分析美国禁酒令出台背景、立法以及造成的社会影响和最终失败的原因,吸取其经验教训,为我国的控烟立法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禁酒控烟立法作者简介:秦宁,将军烟草集团公司监事会主席,纪检组长,法学博士,高级工程师、兼职律师。
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09—239—02一、烟与酒具有相似的行业和消费特征烟酒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嗜好性、快速消费特性等各方面具有相似性。
烟酒是诱发多种疾病的重要因素,并对消费者的大脑神经产生刺激和影响,长期饮酒或吸烟还会使人产生消费的嗜好依赖性。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根据危害嗜用者健康、上瘾的潜在性、对社会的影响这三方面分析,酒精和烟草比非法毒品,大麻或爱他死的危害性更厉害。
此外,在我国烟酒消费行为具有“面子消费”的特征,“面子消费”甚至成为了高端烟酒消费的一大动机,也正是因为“面子消费”这种酒文化、烟文化的影响,使得我国的吸烟、酗酒者有向青少年发展的趋势。
烟、酒都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烟与酒的消费群体及需求具有极大的相似性。
烟与酒是具有瘾性的比较普遍的嗜好品,消费数量较大,需求弹性较小,不会因其价格变动而改变对烟酒的需求,且消费者个人的烟酒消费量大小与其收入一般没有正相关关系。
基于以上因素,许多国家对烟、酒基本实行从量征税,并实行营业执照制度或专卖制度管理。
二、美国禁酒令的主要内容1917年12月18日,美国国会通过了“第十八条修正案”,该修正案共三款:“第一款本条批准一年后,禁止在合众国及其管辖下的一切领土内酿造、出售和运送作为饮料的致醉酒类;禁止此类酒类输入或输出合众国及其管辖下的一切领土;第二款国会和各州都有权以适当立法实施本条;第三款本条除非在国会将其提交各州之日起七年以内,由各州议会按本宪法规定批准为宪法修正案,不得发生效力。
了不起的盖茨比和美国禁酒令
《了不起的盖茨比》和美国禁酒令在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描绘了一个声色犬马的世界,人们纵情地狂欢,享受着香槟带来的愉悦,在私人聚会中,在酒店的包间中,在由里昂那多饰演的盖茨比巨大而华丽的府邸中,女人、香槟(他们在影片中都是喝的酩悦香槟,看来酩悦香槟抓住了这个很好的赞助机会)和歌舞交织在一起寻欢作乐。
但是,电影描述的这个时期,实际上处于美国“禁酒令”期间,与朋友共饮或举行酒宴属于违法行为。
那么禁酒令具体是怎样一项法案呢?让我们回顾一下对美国葡萄酒行业产生深刻影响的这段历史。
1920年1月美国宪法第18号修正案--禁酒法案(又称“伏尔斯泰得法案”)正式生效。
根据这项法律规定,凡是制造、售卖乃至于运输酒精含量超过0.5%以上的饮料皆属违法。
自己在家里喝酒不算犯法,但与朋友共饮或举行酒宴则属违法,最高可被罚款1000美元及监禁半年。
这项法案实施的理由是,酒是犯罪的根源。
另外,妇女运动也促成了这项法案的产生--由于酗酒造成了很多家庭暴力问题,为了保护妇女权益政府就实施了禁酒令。
而且这一修正案也得到美国基督教新教徒的支持,因为他们有一种禁欲苦行,节俭自制的思想倾向,禁酒令符合他们的要求。
哪里知道,这一修正案的实施,引起了许多当局没有想到的一系列问题,例如非法酿造、售卖和走私酒类饮料的新的犯罪行为,电影中盖茨比发家的行当则就是靠贩私酒(虽然电影里没有明说,但是所谓药房,就是指私酒坊。
因为当时唯一可以合法贩卖的酒精是医用酒精)。
法律禁而不止,而联邦及各州政府又需要以酒税补充其财政收入,最终国会于1933年颁布宪法第二十条修正案废止了禁酒令。
在长达13年的时间里,禁酒令所造成的违法犯罪甚至连想要毁灭这个国家的破坏分子也无法与之相比,伪善也堂而皇之地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这一点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可以看得很清楚--连警察局长都在贩卖私酒的违法场所纵情声色。
英国著名葡萄酒作家休·约翰逊在其研究性著作中这样描述当时的场景:“葡萄酒业甚至不用转入地下。
禁酒令资料整理。
一.”禁酒令“法律内容公务人员工作日午餐禁止饮用各种酒类或含有酒精的饮品“公务人员工作日午餐禁止饮用各种酒类或含有酒精的饮品,严禁值班饮酒,严禁着制式服装到公共场所饮酒,严禁任何时间、任何场合酗酒。
”昨天,郑州市委常委会原则通过即将实施的“禁酒令”,在“禁酒令”中,外事接待和招商引资等特殊公务活动除外。
郑州也将因此成为继信阳、南阳、开封、洛阳等市之后,河南又一个实施党政机关公务人员工作日午间禁酒的城市。
内容公务人员工作日午间禁酒新政:公务人员工作日午餐禁止饮用各种酒类或含有酒精的饮品,外事接待和招商引资等特殊公务活动除外。
严禁值班饮酒,严禁着制式服装到公共场所饮酒,严禁任何时间、任何场合酗酒。
解读:据有关部门调查,近年来,公务人员工作日午间饮酒之风较为盛行,且有人酒后迟到、早退、脱岗、旷工,贻误工作;有的酒后办事效率低下,态度蛮横,甚至酒后滋事,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禁酒令”因此出台。
范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全都包括新政:“禁酒令”的规定,适用于郑州市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政府机关、政协机关和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以及具有公共服务职能的其他单位。
解读:郑州市有关领导表示,之所以在全市党政机关推行公务人员工作日午间禁酒,就是要推动机关工作作风的持续好转。
特例外事接待要备案新政:确属接待任务的宴请,需按有关规定在本地区或本单位有关部门备案。
解读:郑州市有关领导表示,“禁酒令”并不死板,在正常的外事接待中,还是可以准备酒的,毕竟不能慢待客人。
但只要不是正常的外事接待,工作日绝对不能饮酒。
处罚1:违令者严重的可能被免职新政:有关部门将组织力量,采取明察暗访的方式,对本规定贯彻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对违反本规定情节的给予诫勉谈话,并在全市通报批评;对情节较重的,在以上处理基础上取消当年评先资格;情节严重的或因饮酒影响正常履行公务职责、造成不良影响的,按照《国家公务员法》等规定做出调离、责令辞职、免职等组织处理。
Prohibition美国禁酒令英语PPT
• IT WAS A FAILURE : During prohibition the murder rate was the highest in recent history ,some supporters openly admitted its failure.
• IT WON’T RETURN: The alcohol industry did its
best to reduce the chance that Prohibition would return.
Conclusion
Prohibition in the U.S.
More picture posters and photos during prohibition
Prohibition in the U.S.
Detroit police inspecting equipment found in a clandestine underground brewery.
Prohibition in the U.S.
Better World??? NO!!!
Bootlegging
Organized crime
Gangsters
a. Organized crime took control of the distribution of alcohol. b. They used violence ways in rivals with opposing gangs.
Corruption
a. Gangs were rich enough to bribe underpaid and understaffed law enforcement personnel and pay for expensive lawyers.
禁酒法令ppt课件ppt课件
12
2
强大的宗教背景
1620年,102名在欧洲受 到迫害的清教徒来到美 洲建立了殖民地。他们 签署的公约后来成为美 国《独立宣言》的蓝本, 也成了美国的立国之本。 作为第一批欧洲移民的 后代,土生土长的美国 人从小受到清教的文化 熏陶长大,反对奢华纵 欲,主张勤俭忍耐。他 们认为酒是违反这些信 条的最大推动力。中国
5
美国禁酒期间,走私和地下交易酒类, 成了可以一本万利的生意,从而促使大量 的黑帮开始从事地下的私酒酿制生意。黑 帮开始财源滚滚,因为获得了巨大利益, 黑帮会开始用金钱逐步侵蚀司法系统,司 法队伍中和黑社会沆瀣一气的人越来越多。
由美国学者曾经指出,禁酒令颁布之 前,美国政府指挥黑社会,禁酒令颁布之 后,黑社会通过贿赂,开始指挥美国政府。
7
禁酒令的废除
人们开始游行示威,反对禁酒令
8
9
随着时间的推移,就连当初大力支持禁酒法案的美国人,也慢慢开始质疑自己的抉择正确与否了。 1929年,由于经济大萧条,让整个美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于是,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
福当选总统,废除了实施长达14年之久的禁酒法案。下图为人们欢庆废除禁酒令。
10
LOREM IPSUM DOLOR
禁酒令解除后疯狂报复的美国人
11
禁酒令已经成为了美国人历史上一段尘封往事,但是时至今日,美国各个州至今对酒类的销售和 运输有着严格和详尽的规定。这也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废除的宪法修正案。宪法的文本200 多年来没有进行过几次修改,他的基本内容非常稳定。宪法的地位如此之重要,那场匪夷所思的 禁酒法案也让我们思考:在一些情况下,法律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介入,往往未必是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禁酒令
1920年,美国宪法第18次修正案使美国的葡萄酒再次遭受挫折。
“全国禁酒法案”又称为沃尔斯泰德法案(V olstead Act),法案规定:禁止制造、销售、运输、进口、出口、递送或者拥有含酒精的致醉饮品。
一纸禁令延续13年,几乎使已经勃兴的酿酒业完全消失。
禁酒令的漏洞之一是允许生产和销售祭典用酒,允许持医生处方在药房购买药用酒,药用补酒则无需处方也可以买到。
更明显的一条或许是禁酒令允许任何人每年制造200加仑以下的水果汁或苹果酒。
果汁可以浓缩,而浓缩汁恰好是酿酒的理想原料。
人们从加州购买浓缩葡萄汁,运到东海岸,容器的盖子上印有起警示作用的大字“注意:不得添加糖或酵母,否则将导致发酵!”而走私贩所做的正是明文禁止的,就这样,这些果汁在美国通过走私者之手流通起来,然而不久之后政府介入并禁止葡萄汁的销售,杜绝了非法造酒,于是葡萄园不再种植葡萄,美国的酿酒业彻底中止。
加烈酒或药用补酒的酒精浓度为20%,更类似于提纯酒精而非寻常葡萄酒。
那个时候,这种稀有的酒精饮品成了全美头号“葡萄酒”,很快大受欢迎——不是因为风味,而是因为人们可以借它消愁。
那时正值大萧条,新名词“Wino”流行起来——被用来指代那些借助加烈酒忘却烦恼的人。
禁酒令废止于1933年,然而数十年后余波仍未完全消弭。
直到它真正终结时,美国人早已对优质葡萄酒失去了兴趣。
禁酒期间,美国数千英亩宝贵的葡萄资源消失殆尽。
酒厂通通关门,酿酒业萎缩,仅靠屈指可数的幸存者维系——主要在加州和纽约州,许多东海岸的葡萄种植者改行生产葡萄汁——这在当时算是对美洲葡萄最理想的利用方式。
1933-1968年,葡萄栽种者和酿酒师对酿造高品质葡萄酒没有太多的积极性,却批量生产大瓶装餐酒,它因容器而得名,价格低廉,毫无风味可言。
也有几家生产高品质葡萄酒的酒厂,最突出的在加州,而这期间绝大多数美国葡萄酒表现平庸。
尽管禁酒令摧垮了大多数美国酿酒商,却仍然有一些厂商依靠生产宗教圣典用酒而存活下来,比如Beringer,Beaulien以及Christian Brothers。
他们在禁酒期间从未间断过生产,所以不必像其他酒厂那样要一切从头再来。
禁酒令废止后,政府支持各州酒精饮品的销量和运输合法化,有些州把群里下放到县甚至市——这一传统延续至今,各州甚至各县的立法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