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论原文和译文

合集下载

商鞅强秦要义九论

商鞅强秦要义九论

强秦九论强秦九论,乃卫鞅谋划的变法大纲。

其一《田论》,立定废井田、开阡陌、田得买卖之法令。

其二《赋税论》,抛弃贡物无定数的旧税制,使农按田亩、工按作坊、商按交易纳税之新法。

如此则民富国亦富。

其三《农爵论》,农人力耕致富并多缴粮税者,可获国家爵位。

此举将真正激发农人勤奋耕耘,为根本的聚粮之道。

其四《军功论》,凡战阵斩首者,以斩获首级数目赐爵。

使国人皆以从军杀敌为荣耀,举国皆兵,士卒奋勇,伤残无忧,何患无战胜之功?其五《郡县论》,将秦国旧世族的自治封地一律取缔,设郡县两级官府,直辖于国府之下,使全国治权一统,如臂使指。

其六《连坐论》,县下设里、村、甲三级小吏。

民以十户为一甲,一人犯罪,十户连坐,使民众怯于私斗犯罪而勇于公战立功。

其七《度量衡论》,将秦国所行之长度、重量、容器一体统一,由国府制作标准校正,杜绝商贾与奸恶吏员对庶民的盘剥。

其八《官制论》,限定各级官府官吏定员与治权,杜绝政出私门。

其九《齐俗论》,强制取缔山野之民的愚蛮风习,譬如寒食、举家同眠、妻妾人殉等等。

此九论为大纲,若变法开始,尚须逐一制订法令,落于实处强秦九论:《大秦帝国》俘获人心的九大利器16年成书,拍摄前后历时2年。

经历了雪藏、反复修改,直至3年后方才得以播出,这就是《大秦帝国》。

和秦的崛起一样,电视剧《大秦帝国》也历经了波折才拨云见日。

它就像一块巨石,投入了看似平静的湖面,却掀起了轩然大波。

有人赞叹它的宏伟厚重、有人倾慕它的人物鲜明、有人着迷它的悦耳台词、更有人执着于它的真实细节……在国内观众还隐隐约约的时候,《大秦帝国》早已在海外风生水起。

如今,随着《大秦帝国》的播出,这股战国争雄、西出有秦的浪潮,即将席卷而来。

两千三百年前,商鞅《强秦九论》掀开了大秦帝国崛起的序幕。

今天,我们不妨借用古人的智慧,来看看究竟是什么,让《大秦帝国》无坚不摧。

第一论:大国崛起人心所向从积贫积弱的危难国邦,到如日中天的西方霸主;从六国卑秦,到谈秦色变,秦国整整用了20年的岁月。

对秦朝批判的文言文翻译

对秦朝批判的文言文翻译

昔者秦王政,起自西戎,吞并诸侯,一统天下,其功业可谓壮矣。

然秦之失,亦不可掩。

吾将论其得失,以警后世。

夫秦王政,好大喜功,征伐无厌,是以天下骚动,民不聊生。

始自商鞅变法,秦之法制严酷,民不畏死,亦不畏法。

及至秦王政,益加严刑峻法,以威天下。

故曰:“秦法之失,在于过于严酷。

”夫严刑峻法,民怨沸腾。

秦王政虽欲以威服天下,然民之怨怒,终不可平。

是以陈涉发难,天下响应,六国遗民,咸起而应之。

秦王政虽欲镇压,然人心已去,不可复得。

此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也。

秦王政好大喜功,大兴土木,筑长城以御胡,修驰道以通天下。

然其劳民伤财,民不堪命。

长城之役,死者无数,驰道之修,民力竭尽。

是以孔子曰:“秦人之患,在于不知足。

”夫不知足,则国必衰。

秦王政好空谈虚文,以儒术为迂阔,而尊法家之术。

法家之术,以严刑峻法为重,以法治国,民无休时。

儒者曰:“法者,所以止暴也;儒者,所以导德也。

”秦王政不悟,遂使法家之术盛行,儒者之教不行。

此所谓“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也。

秦王政之失,更在于不修德政。

其时,诸侯割据,民不聊生。

秦王政虽能吞并诸侯,然未能修德以安民心。

是以诸侯虽灭,民心未定。

此所谓“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也。

夫秦之失,在于政刑失当,民心不服,德政不修。

是以秦虽强盛一时,终至二世而亡。

嗟乎!秦之失,可为后世之鉴也。

故曰:秦王政之失,一在于法之过严,二在于民之怨深,三在于土木之劳,四在于儒术之废,五在于德政之不修。

此五者,皆秦之失也。

后世之君,宜鉴秦之失,以防己之失。

若能修德政,以安民心,则国必昌盛;若不能,则国必衰亡。

此古之明训,愿后世之君,勿忘也。

始皇论

始皇论

始皇论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这是李白的诗,赞叹秦始皇嬴政的伟大功绩。

然而自古以来,人们受儒家诋毁之言的蛊惑,普遍认为嬴政行暴政,视人命如草芥,焚书坑儒,罪大无比以致罄竹难书。

我以为这种观点是肤浅的,如果听此一面之词就信以为真,难免以偏慨全。

让我们回归史实,重新认识这位始皇吧。

雄才大略,心怀天下始皇十三岁为秦王,二十岁正式加冕亲理朝政,于十余年间横扫六合,不惑之年一统天下,自号皇帝。

其完成大一统之功已高于三皇五帝。

此后他并未马放南山刀枪入库而是厉兵秣马,开拓疆土,巩固边防。

南征北战使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史;北伐匈奴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西服川黔,东降辽东。

其在位期间秦帝国实力举世无双,纵使天纵英才的亚历山大大帝在攻下印度后也未敢挥师东进,可见实力之强。

现代英语中“china”中的”chin”就源自于罗马语的“秦”。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应该得到肯定了。

非为暴君,实为明君不用怀疑,我这个观点是有充分证据的。

首先始皇用人有个原则——“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是随秦始皇打天下的良将,信臣在始皇有生之年皆有高官厚禄,良田美宅。

一统之后并为“削刺”——杀戮功臣。

相反,他重赏有功之臣。

如李斯,官拜宰相,位极人臣:至于蒙氏兄弟掌管帝国兵权,秦始皇也未乱生疑心。

反观别的开国之君,如刘邦,朱元璋之流全是“狡兔尽,走狗烹”;好一点的如赵匡胤也搞个“杯酒释兵权”。

何况秦始皇废凌迟,活葬,株连等酷刑,此为明君无疑。

敢于认错,不诛直谏,肚量可纳乾坤攻楚之时,少壮派的李信要求出兵二十万兵破楚,王翦身为老将知其不妥,便直言进谏说八十万兵攻楚也只有五成胜算。

后来李信果然败归请罪,秦始皇不仅没有处罚李信,还为其另择良机立功,又亲自前往王翦居处认错,请得王翦复出,终定楚国。

李信后来被秦始皇派遣攻齐立功,重树威信。

试问,有如此容人肚量的君主,看遍历史又有几位?依法治国,安内攘外,焚坑之事本有疑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修筑长城以御匈奴。

秦论、论秦

秦论、论秦

秦论、论秦题记:清理我们的历史传统,寻求我们的精神根基,树立我们的民族精神,并使这些基本面获得普遍的社会认知,使我们民族的复兴与发展,有着久远的清晰的坚定的信念。

秦论——秦之简介秦国是周朝时华夏族建立的一个诸侯国,秦人是华夏族西迁的一支。

其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时期就是商朝镇守西戎的得力助手,颇受商朝重视,为商朝贵族。

后因嬴姓部族卷入了武庚挑唆的叛乱而遭到西周统治者的惩罚,被迫西迁,嬴姓部族因此沦为奴隶。

周孝王时,秦先祖秦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王封为附庸。

秦人此后世代为周王室养马并在戌边对抗西戎。

周夷王以后,周王室越来越衰败,不得不依靠秦人来稳定西部疆域的和平。

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又被赐封歧山以西之地。

自此,秦国正式成为周朝的诸侯国。

秦国最初由于地处偏僻,不被其他诸侯国重视。

直到秦穆公时先后灭掉西方戎族所建立的12个国家,开辟国土千余里并稳定大后方以后,才奠定了其作为春秋四大强国的基础。

秦孝公时,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秦国因此与日俱强,逐渐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国家。

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

前316年秦灭巴蜀,从此秦国正式成为战国七雄中版图最大的国家。

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于前230年至前221年十年间灭掉六国,建立秦朝。

宗族起源嬴氏起源秦非子(生卒年无考,在位年代约前900年—前858年),华夏族,嬴姓赵氏,原名叫赵非子,大业后裔。

其先祖大费(即伯翳,又作伯益)佐舜驯服众多鸟兽,舜赐姓嬴。

后来伯益后裔造父为周穆王御马平定徐偃王之乱有功,穆王以赵城封造父,从此造父族为嬴姓赵氏。

周孝王时期(前897——888),造父堂玄孙大骆的庶子非子(因造父之宠,也冒姓赵氏,称赵非子)居于犬丘(今甘肃省礼县红河、盐官一带),善养马。

秦非子,嬴姓部落的首领。

公元前890年,曾受周孝王诏,主管养马于汧水、渭水之间。

周孝王为了振兴王室,抵御北方戎狄的侵扰,选择了汧水、渭水之间这块土壤肥沃的天然牧场大养其马。

秦 论

秦 论

秦论余尝习贾子《过秦论》与苏子《六国论》,窃以为忧。

深觉事非暴秦害民,也非六国之赂秦,也非失交韩魏,而六国不精于变革,不奉于稼穑,不图于进取,实乃误国根本,咎由自取,置于战国情势下,不消秦之悍兵虐卒,六国自会亡,始皇唾手可得,何哉?秦历孝公、惠文、武、昭襄,励精图治,待至始皇,修法度,勤耕织,强其根基,已成常态,国渐富庶,拥李冰围堰,得商鞅信木,倏忽可望六国之社稷。

郡守之功因水利制法度而兴,革新之益因经济乐耕织而盛,内占旺土,外威四海,引无数豪杰聚咸阳,为一时之鼎,气象大观,秦可收八荒民心。

始皇时,六国惧民走秦,患民附秦,由是郡县生利喜民,赏罚用信明辨,诚为周朝之天下久分,民其苦深似触荆棘,亟待思变。

思变则兴业,成者唯秦,此商鞅远见卓识而为之,而六国痛失思变图强否?未尝如此,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四子在,其国思变仍不得,何也?郡县勿理,信义荒废,民无小利可得,变法成空。

此不精于变革罢了。

变革无望,国之民将何往?兴业则安民,政效唯秦,此李冰深谋远虑而获之,而六国丢却耕织务农否?未尝如此,关中丰沃之土,中原肥厚之地,齐鲁广袤之域,楚晋环宇之疆,四方在,其国务农仍不定,何也?陇亩陈烂,阡陌兼并,民无居所可定,政策销脏。

此不奉于稼穑罢了。

稼穑无想,国之民有何享?思变不成,兴业无政,乱象杂丛,民不聊生,六国有何力抗于秦?当是时,陶朱蓄智援越灭吴,归隐泛舟于西湖;乐毅使魏到燕,成攻伐卒于赵;吕不韦带金匿子,藏娇适秦为相,六国国无长久之计,民无匹夫之仁,再何力聚民对于秦?及至始皇,秦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有余力雄视天下,傲笑苍生,须问鼎中原,是大势统一罢了。

虽此时,六国贤君明主在庙堂,智臣谋士居中央,奈秦若何?秦之势,强击之力,非六国可挡。

始皇一统,二世而已,遗问万世,何哉?随势未变,革新未竟,暴政不合一统,情非得已罢了。

秦推郡县过于猛,输信义过于急,民未受益反成隶卒,埋长城,困行伍,疲弊成疾,促民斩木揭竿,政之过暴罢了。

《过秦论》(含逐字逐句翻译)

《过秦论》(含逐字逐句翻译)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废除
毁坏 以之为 上据
治世之道 收缴
用来削弱 下临
烧毁
使….愚昧
百姓
销毁
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于)咸阳,销锋镝,
兵器
据守 把它们作为
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
凭借
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坚固的城防
【译文】:接着他就废除古代帝王的治国方法,烧毁了各学派的 书籍。来使百姓变得愚昧;毁坏著名的城邑,杀害英雄豪杰;收 缴天下的兵器,把它们集中在咸阳,销毁兵刃和箭头,用来铸成 十二个铜人,以便削弱天下百姓的反抗力量。这样以后,据守华 山作为帝都东城,凭借黄河作为帝都的护城河,上据着亿丈高的 城墙,下临着不可测量的深渊,把它们作为坚固的防御工事。
基础知识积累 崤函(xiáo) 合从 ( zòng) 隳名城(huī ) 瓮牖(wèng yǒu ) 猗顿(yī ) 窥视(kuī ) 鞭笞(chī ) 阡陌(qiān mò) 蹑足(niè ) 膏腴(gāo yú) 逡巡(qūn xún ) 销锋镝( dí) 氓隶(méng) 作难( nàn) 万乘(shèng )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
辅佐 名作状, 建立 在内
法令制度 致力于
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
防守和作战 器械 对外 使动用法,使…争斗
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两手相合,形容毫不费力 黄河以西
【译文】:在这时,商鞅辅佐秦孝公,在国内建立法律制度, 致力于耕种纺织,修造防守进攻的武器,对外实行连横,来使 诸侯各国相斗。于是秦国人毫不费力地取得了黄河以西的大片 土地。
写作背景
• 贾谊生活在西汉初年,此前历春秋战 国、七雄争霸而秦统一天下,到楚汉 相争,汉朝建立,五百年战乱破坏, 因而西汉初期,社会经济凋敝,人口 减少。贾谊的《过秦论》正是针对这 种现实而写。他希望汉统治者能吸取 秦灭亡的教训,推行“仁政”以求经 济发展,社会安定。即所谓“前事不 忘后事之师”也。

秦论原文和译文

秦论原文和译文

秦论原文和译文过秦论作者:贾谊《过秦论》(上)原文: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

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瘳、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贾谊《过秦论》原文翻译注释

贾谊《过秦论》原文翻译注释

贾谊《过秦论》原文翻译注释过秦论贾谊【题解】《过秦论》,论秦之过也。

原文分为上、中、下三篇。

载于《新书》第一卷,《文选》卷五十一,另见于《史记·秦本纪》、《史记·陈涉世家》及《汉书》。

全文着重从各个方面分析秦王朝的过失,故名为《过秦论》。

本文旨在总结秦速亡的历史经验,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

鲁迅先生对贾谊《过秦论》的评价是“沾溉后人,其泽甚远”的“西汉鸿文”(《汉文学史纲要》),富有气势美。

从内质看,述史实,渲染铺张,材料富瞻,发议论,简炼透辟,见解情微。

从外形看,起伏多变,文笔放荡,论*严密,语言优美。

写秦兴,气焰赫赫,不可一世;写秦亡,急转直下,迅速覆灭;最后是一锤定音,推出全文论点。

读这样的文章,不仅使人晓喻历史经验教训,明白国家兴亡之理,而且为文章的磅礴气势而折服,而叹赏。

(摘自《应用写作》杂志1988年第4-5期《谈论说的气势美》)【作者简介】【贾生作者:唐·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谊(前200-前168),世称贾太傅、贾长沙、贾生。

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

西汉初期的政论家、文学家。

年少即以育诗属文闻于世人。

后见用于文帝,力主改革,被贬。

改任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堕马而死,自伤无状,忧愤而死。

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着有《新书》十卷。

代表作有《过秦论》上、中、下三篇,《陈政事疏》(亦名《治安策》),《论积贮疏》等。

《过秦论》总结了秦代兴亡的教训,实则昭汉之过。

《陈政事疏》和《论积贮疏》是批评时政之作,提出用“众诸侯而少其力”的办法,巩固*集权制。

要“驱民而归之农”,巩固*。

其文说理透辟,逻辑严密,气势汹涌,词句铿锵有力,对后代散文影响很大。

鲁迅曾说,他与晁错的文章“皆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

”《汉书·艺文志》着录有赋七篇,被贬长沙途中渡湘水时作《吊屈原赋》,以自谕。

谪居长沙三年,作《?鸟赋》,假托与鹏鸟的问答,说明“万物变化之理”,对死生荣辱,万物众生,皆不在意。

苏辙《秦论》译文

苏辙《秦论》译文

苏辙《秦论》译文秦人处在诸侯的位置上,却有一统天下的野心,侵凌六国,攻伐天下,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便实现了愿望。

到了他们的后代,只传承两位君王就灭亡了。

刘邦从平民起事,斩杀天下英雄豪杰,推翻秦朝,打败西楚,拥有天下。

而他的子孙,传承帝位几十代而不绝。

大概秦与汉,他们起事的原因不同,而夺取天下的方式相差无几。

刘邦与项羽,发难于民间,世人纷纷响应,便率领他们向西进攻秦朝。

本没有一城一邑,一兵一卒,领着疲惫不堪前往戍边的一群人,想实现自己想都不敢想的愿望,成功了就可以保全性命,失败了只有一死。

身为匹夫而图谋天下,那形势必定是死战而求胜,所以冒九死以求一生也在所不惜。

而秦国拥有方圆千里的土地,凭借世代积累的功业,即使闭关防守,养精蓄锐,安抚吏民,哪个诸侯敢打秦国的主意?综观天下大势,等待时机,趁其他诸侯疲惫困窘的时候,出兵攻打,天下谁敢抵抗。

可是,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凭借着可取万乘之尊的资本,却采取匹夫夺取天下的方式,拚命力战而不顾后果,这样做应该能够取得天下,却也能够丧失它。

对刘邦项羽来说,天下本不是我的,从民间举事,趁形势大乱争夺天下,所以即使驱使天下的百姓去冒生命危险,可百姓还是期待着能换来安居乐业,休养生息。

所以拚命死战平定天下,天下太平之后,百姓没有背叛之心。

至于六国的情况,诸侯各自有被分封的土地,可是秦国却想用武力征伐,强行使四方臣服,不爱惜先王的遗民,只为后世子孙着想,竭尽全力争夺邻国的利益,六国虽然灭亡,而秦的百姓人心涣散。

所以秦用来夺取天下的方法,如同一介草民突然举事,而不是继承祖上功业,坚守使它不至丢失的做法。

从前曾听说:周人兴盛了几百年,然后才到文王武王时代。

文王武王的时候,周已拥有天下的三分之二,但商的属国还有不臣服的,商纣的人,还没有达到不攻自破的地步。

所以,凭借着文王、武王的贤德,不主动出击,加强修养,施行德政,来等待他自蹈覆亡。

我认为实在是后稷、公刘、太王、王季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然后才达到这个程度,所以不可以轻举妄动,而要等待时机。

《何博士备论之秦论》完整版原文全文

《何博士备论之秦论》完整版原文全文

《秦论》原文兵,有攻有守,善为兵者必知夫攻守之所宜。

故以攻则克,以守则固。

当攻而守,当守而攻,均败之道也。

方天下交臂相与而事秦之强也,秦人出甲以攻诸侯,盖将取之也。

图攻以取人之国者,所谓兼敌之师也。

及天下攘袂相率而叛秦之乱也,秦人合卒以拒诸侯,盖将郄人之也。

图拒以郄人之兵者,所谓救败之师也。

兼敌之师利于转战,救败之师利于固守,兵之常势也。

秦人据崤、函之阻以临山东,自缪公以来常雄诸侯,卒至于并天下而王之,岂其君世贤耶?亦以得乎形便之居故也。

二世之乱,天下相与起而亡秦,不三岁而为墟。

以二世之不道,顾秦亦足以亡。

然而,使其知捐背叛之山东,严兵拒关为自救之计,虽以无道行之,而山西千里之区犹可岁月保也。

不知虑此,乃空国之师以属章邯、李由之徒,越关千里以搏寇,而为乡日堂堂兼敌之师,亦已悖矣。

方陈胜之首事,而天下豪杰争西向而诛秦也。

盖振臂一呼而带甲者百万,举麾一号而下城者数十。

又类皆山林倔起之匹夫,其存亡胜败之机取决于一战,其锋至锐也。

而章邯之徒不知固守其所以老其师,乃提孤军、弃大险,渡漳逾洛、左驰右鹜,以撄其四合之锋,卒至于败。

而沛公之众,扬袖而下控函关。

虽二世之乱足以覆宗,天下之势足以夷秦,而其亡遂至于如此之亟者,用兵之罪也。

夫秦役其民以从事于天下之日久矣。

而其民被二世之毒未深,其勇于公斗、乐于卫上之风声气俗犹在也。

而章邯之为兵也,以攻则不足,以守则有余。

周文常率百万之师傅于城下矣,章邯三击而三走之,卒杀周文。

使其不遂纵以搏敌,而坐关固守为救败之师,关东之土虽已分裂,而全秦未溃也。

或曰:七国之反汉也,议者得罪于吴、楚,以为不知杜成皋之口,而汉将一日过成皋者数十辈,遂至于败亡。

今豪杰之叛秦,而罪二世之越关转战何也?嗟夫!务论兵者,不论其逆顺之情与夫利害之势,则为兵亦疏矣。

夫秦有可亡之形,而天下之众亦锐于亡秦,是以豪杰之起者因民志也,关东非为秦役矣。

汉无可叛之衅,而天下之民无志于负汉,则七国之起非民志矣,天下皆为汉役者也。

苏辙《秦论》文言文及翻译

苏辙《秦论》文言文及翻译

苏辙《秦论》文言文及翻译
原文:
若夫六国之际,诸侯各有分地,而秦乃欲以力征,强服四海,不爱先王之遗黎,以为子孙之谋,而竭其力以争邻国之利,六国虽灭,而秦民之心已散矣。

故秦之所以谋天下者,匹夫特起之势,而非所以承祖宗之业以求其不失者也。

昔者尝闻之:周人之兴数百年,而后至于文、武。

文、武之际,三分天下而有其二,然商之诸侯犹有所未服,纣之众,未可以不击而自解也。

故以文、武之贤,退而修德,以待其自溃。

诚以为后稷、公刘、太王、王季勤劳不懈,而后能至于此。

故其发之不可轻,而用之有时也。

嗟夫!秦人举累世之资,一用而不复惜其先王之泽已竭于取天下而尚欲求以为国亦已惑矣!
译文:
在秦灭六国之前,各诸侯国都有自己的封地。

但是秦国想要用武力征伐,强制使其他国家都屈服。

秦国不怜爱被征服六国的百姓,为自己的子孙做长远的打算。

竭尽所能获取其他国家的财富,六国虽然灭亡,但秦国百姓的人心已经涣散了。

所以秦国虽然得到了天下,却只是像普通人侥幸得了权势,而不是像继承了祖宗的基业而想方设法不让祖宗基业不丧失。

以前我曾听说,周朝兴盛用了几百年,才到了周文王、周武王的时候。

在周文王、周武王的时候,周朝得到了天下的大部分。

但仍然有以前商朝的诸侯国不归顺,商纣王的遗患还很多,不能够不击自破。

于是周文王、周武王用贤德,专注于培养自己的德行,等待不服从的诸侯自身溃败。

认真的对待社稷,之后的君主公刘太王、王季勤劳不懈,这样周朝才有这样的成就。

因此在开始的时候不能轻视,使用人民的财富也要有节度。

论秦过文言文翻译

论秦过文言文翻译

【原文】秦之过,在于二世之暴也。

二世者,胡亥也。

胡亥之暴,甚于始皇。

始皇崩,胡亥立,政出私门,法乱国纪。

故有陈胜、吴广之乱,项羽、刘邦之兴,天下大乱,秦遂亡。

夫胡亥之所以为过,有四焉。

一曰贪,二曰残,三曰弱,四曰乱。

贪者,胡亥之性也。

始皇崩,遗诏令赵高为相,赵高贪财好权,与胡亥合谋,篡改遗诏,废长子扶苏,立胡亥为帝。

胡亥得位,益贪无厌,搜刮民脂民膏,无所不用其极。

残者,胡亥之政也。

胡亥既立,法令滋章,刑罚严酷,民不聊生。

有敢谏者,辄被诛戮,故天下愁怨,思乱久矣。

弱者,胡亥之才也。

胡亥不才,无治国之能,任用赵高,使其专权,国事日非,民不聊生。

是以诸侯并起,豪杰并争,胡亥不能制。

乱者,胡亥之政也。

胡亥在位,朝政腐败,官吏贪污,百姓疾苦。

胡亥又好大喜功,兴师动众,连年征战,民不堪命,国家疲弊。

故曰:秦之过,在于二世之暴也。

胡亥之贪,使民穷;胡亥之残,使民苦;胡亥之弱,使民乱;胡亥之乱,使民亡。

是以秦虽强盛一时,终不能长久。

【翻译】秦朝的过错,在于第二位皇帝胡亥的暴政。

胡亥,即秦二世。

他的暴虐程度超过了他的父亲始皇帝。

始皇帝去世后,胡亥继位,政治权力落入私人之手,法律混乱,国家纲纪不存。

因此,出现了陈胜、吴广的起义,项羽、刘邦的崛起,天下大乱,秦朝最终灭亡。

胡亥之所以有过错,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贪婪,二是残忍,三是软弱,四是混乱。

贪婪是胡亥的本性。

始皇帝去世后,留下遗诏让赵高担任丞相,赵高贪婪,喜好权力,与胡亥合谋,篡改遗诏,废黜长子扶苏,立胡亥为帝。

胡亥登上皇位后,更加贪婪,无所不用其极地搜刮民脂民膏。

残忍是胡亥的政风。

胡亥即位后,法令繁多,刑罚严酷,民不聊生。

有敢直言进谏的人,往往被诛杀,因此天下愁怨,渴望混乱已经很久了。

软弱是胡亥的才能。

胡亥没有治国之才,任用赵高,让他专权,国事日益糟糕,民不聊生。

因此,诸侯并起,豪杰争权,胡亥无法控制局势。

混乱是胡亥的政绩。

胡亥在位期间,朝政腐败,官吏贪污,百姓疾苦。

大秦国翻译文言文

大秦国翻译文言文

大秦国,始建国于周穆王之世,乃古波斯支裔,其后裔自西方东迁,遂成大国。

秦地险而民勇,地势之胜,得水之利,故国势日强。

秦王政并吞六国,一统天下,是为秦始皇帝。

始皇立国,始建郡县,统一度量衡,开疆拓土,威震四海。

秦始皇帝在位期间,大兴土木,筑长城以御匈奴,修驰道以通天下,修阿房宫以显威仪。

然始皇暴政,民不聊生,百姓苦矣。

始皇崩,胡亥继位,是为秦二世。

二世无道,政乱国衰,天下大乱。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天下群雄并起。

项羽、刘邦等豪杰,纷纷起兵,逐鹿中原。

项羽破釜沉舟,巨鹿之战,大败秦军,天下为之震动。

刘邦亦乘势东进,与项羽争天下。

历经数载,楚汉相争,终刘邦胜出,建立汉朝,是为汉高祖。

汉高祖刘邦,乃大秦之后裔,因秦末民怨沸腾,遂兴汉室,以慰民心。

汉初,天下初定,百姓劳顿,汉高祖休养生息,以图国富民强。

汉武帝刘彻,雄才大略,开疆拓土,武功赫赫。

汉武帝时,大秦国使者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与大秦通好,两国民间贸易往来频繁。

大秦国地大物博,风俗奇异。

其国王称“大帝”,下设百官,分为三公九卿。

大秦国崇奉太阳神,民间信仰诸多。

大秦国医术高明,药物丰富,对后世医学影响深远。

大秦国工艺精湛,丝绸、瓷器、铜器等工艺品,享誉天下。

然而,大秦国亦有其弊病。

其国王权力过大,百姓生活困苦。

大秦国虽强,但内忧外患,终难长久。

至公元前27年,大秦国内乱,王权衰落,最终被匈奴所灭。

大秦国虽已灭,但其历史、文化、制度等,对后世影响深远。

大秦国之兴衰,亦为吾辈鉴戒,使后人知古鉴今,奋发向前。

大秦国者,古之名邦,虽已灭于历史长河之中,但其光辉事迹,永远镌刻于史册。

吾辈宜铭记大秦国之历史,传承其文化,以弘扬中华民族之伟大精神。

愿大秦国之精神,永存于世,光照千秋!。

【高中语文】《过秦论》课件+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 副本

【高中语文】《过秦论》课件+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 副本

概括第一段主要内容
秦王朝势力的崛起
地利——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政治雄心——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 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人和——君臣固守 政通————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商鞅变法) 外连衡而斗诸侯…….等的优势。 首战告捷——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席卷”“包举”“囊括”都有“吞并”的意思,“宇 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的意思。那把课文中 “有……之意,……之心”句换成“有吞并天下之心”似乎也通, 作者为什么要舍简就繁呢?
过 秦 论
作品简介
贾谊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
贾谊的散文主要成就是政论文,有战国纵
横家的风格,评论时政,风格朴实峻拔,议论
酣畅,代表作有《过秦论》、《陈政事疏》等。
其辞赋皆为骚体,形式趋于散文化,显示
出从骚体赋过渡到汉赋的端倪,是汉赋发展的
先声,以《吊屈原赋》、《服鸟赋》最为著名。
创作背景
秦始皇于
导入
《贾生》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翻译:汉文帝在宣室求问被贬谪的贤臣,贾谊的才华和格调更是 无可比伦。谈至深夜汉文帝挪动双膝靠近他,可惜他不垂询民生却是 穷究鬼神。
解析: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 不遇的感慨。诗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 不能识贤,任贤;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能任贤, 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拥雍州之地,
占据 形作名,险要的地势
拥有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
牢固地守卫 表目的 窥视 并吞 并吞 “席、包、囊”名作状
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战国论·秦篇

战国论·秦篇

嬴,族华夏,裔轩辕,牧于渭水。

因其祖非子善食马,为孝王宠,封地于秦陇,设邑秦亭,附庸于周。

逮襄公践祚,天子为后所蛊,猃狁乱中,京镐飞沙,王气俱陨,九鼎欲裂。

公遂与众伯迎平王入驾,复兵护衮冕迁都于洛邑,王大说,封其为侯,据拥崤函,督政雍陇,秦始建国。

襄公于祚十二载,名声籍甚,功载竹帛。

襄公既没,穆、孝、惠文蒙遗策,并膏腴之地,据要害之郡,征汉中,举巴蜀,拜爵封侯,招六合之士,纳四海之杰。

至政,诸侯西来,宇内一统。

政号曰始皇帝,于都咸阳。

夫吾窃怪之。

诸侯之地,五倍于秦,其民,十倍乎,其智,胜之不已,颇,奢,牧,毅;非,申,悝,鞅,皆为旷世之才。

然一纪之年,众伯授首,六国湮灭。

今思之,寒也。

吾观秦所以统一天下,皆士卿之功也。

六国之贤,倍于秦,然不得举。

秦则不然,其君唯才是用,近贤避佞,集思广益,广纳善言。

贾谊论文言文解析翻译

贾谊论文言文解析翻译

原文:贾生曰:“秦之末世也,始有并吞天下之心,而天下弗从也。

当是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五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连横,为天下先。

然而秦人视之,固将非笑之,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翻译:贾谊说:“秦朝的末期,开始有了并吞天下的野心,但是天下的人并不跟随。

在那个时代,齐国有着孟尝君,赵国有平原君,楚国有着春申君,魏国有信陵君,这五位君子,都是明智而忠诚守信,宽厚而爱人,尊敬贤能而重视士人,通过联合抗秦的策略,成为了天下的先锋。

然而秦人看待他们,一定会嘲笑他们,说:‘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解析:贾谊在这段文字中,首先点明了秦朝末期的政治背景,即秦国开始有了统一天下的野心,但并未得到天下人的支持。

接着,他列举了当时齐、赵、楚、魏四国的五位杰出人物,他们是孟尝君、平原君、春申君、信陵君,他们都是明智、忠诚、宽厚、爱人、尊贤重士的君子,他们通过联合抗秦的策略,试图阻止秦国的统一。

然而,贾谊指出,尽管这五位君子才德兼备,但秦人却对他们嗤之以鼻,认为他们如同燕雀一般,无法理解鸿鹄的远大志向。

这里的“燕雀”比喻见识短浅的小人,“鸿鹄”则比喻志向远大的人。

贾谊通过这一比喻,揭示了当时秦国统治者的傲慢自大,以及他们对天下英才的轻视。

在现代汉语中,这段文字可以这样理解:贾谊说:“在秦朝快要结束的时候,秦国开始有了统一全世界的野心,但是全天下的人都不愿意跟随。

在那个时代,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君,楚国有春申君,魏国有信陵君,这五位都是聪明而忠诚,宽厚而关心他人,尊重贤能而重视士人的君子。

他们通过联合抗秦的策略,想要阻止秦国的统一。

然而,秦人看待他们,却只会嘲笑他们,认为他们就像小燕子一样,根本不懂大雁的远大志向。

”通过这篇《过秦论》的文言文解析和翻译,我们可以看到贾谊对秦朝政治的深刻洞察,以及他对人才的重视和对秦国统治者的批判。

这篇论文不仅展现了贾谊的文学才华,也体现了他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六国论秦的欲望和六国的妥协导致最终结果的句子

六国论秦的欲望和六国的妥协导致最终结果的句子

六国论秦的欲望和六国的妥协导致最终结果的句子秦的欲望: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意思: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

六国的妥协导致最终结果: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意思:真可悲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

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
作者:
苏洵苏洵(1009—1066年),北宋著名散文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

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思考

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思考

生运 用 所 学 知识 解 决 实 际 问题 ,从 而 拓 宽 知识 面 , 获得 更 新 更深 的知 识 ,使 学 生 从被 动 吸 收 发展 成 为 主动 探 究 。学 生 不 再 死 记硬 背 , 表现 出 能动 性特 征 。 5 板 书 设计 .
总之 , 每位 参 与 集 体备 课 的教 师 在 理解 把 握 “ 环 节教 六 学 法 ”模 式 的前 提 下 ,应 对 所 承 担 的 课 文 内容 达 到 “ 、 通
甘肃省永 昌县第一 高级中学 7 7 0 ) 2 0 3
2O1 .O O 6
教 耀翟
政 治 ,而 攻 守 的 形辨 不 同 了。 ” ( 9 6 ) 18年

2 贾 谊在 《 秦 论 》 中探 讨 秦朝 灭 的 原 冈是 为 汉朝 的 . 过
提 北 京 师范 大 学 出版 社 出版 、张 必 东 主编 《 中学 语 文备 课 统 治 者 治 理 天 卜 供 借 鉴 。 对 于 已经 取 得 天 下的汉 朝 者 来
时地 进 行 即 席 归纳 ,可 以 由师 生 双方 合 作 完成 。联 系实 际 , 对 照教 学 目标 、教 学 重 点难 点 , 总 结回 顾 ,延 伸 拓 展 , 以利
6 练 习巩 固 .
这 是 课 堂 教学 的最 后一 个 环节 ,也 是课 堂 教 学 的终 极 目
标 。 练 习 是 学 生 把 阅 读 中获 得 的 知 识 和 能 力 用 于实 践 的 训
与守 不 同术 也 。 秦 离 战 国而王 天 下 ,其道 不 易 ,其 政 不改 ,
对 手 完 成 了国 家 的统 一 之后 ,形 式就 已经 由攻 变成 了守 。 不
是其 所以取 与 守之者 无异也 。孤独 而有之 ,故 其亡可立 而 然 , 占人 也 不 会 有 “ 王 之 业 ,草 创 与 守 成 孰 难 ”的 疑 问 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论原文和译文过秦论作者:贾谊《过秦论》(上)原文: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

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瘳、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鉏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过秦论》(上)译文:秦孝公占据着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地势,拥有雍州的土地,君臣牢固地守卫着,借以窥视周王室(的权力),有席卷天下、征服九州、横扫四海的意图和并吞八方荒远之地的雄心。

在那时候,(有)商君辅佐他,对内建立法规制度,大兴耕作纺织,修造防守和进攻的器械;对外实行连衡策略,使山东诸侯自相争斗。

这样,秦人毫不费力地夺取了西河之外的土地。

孝公死后,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先后)继承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策略,向南攻取汉中,向西吞并巴、蜀,向东割取肥沃的地盘,向北占领要害的郡邑。

诸侯恐慌害怕,开会结盟,谋求削弱秦国的办法。

不吝惜奇珍贵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饶的土地,用来招致天下的优秀人才,订立合纵盟约,结成一体。

在这个时候,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君,楚国有春申君,魏国有信陵君。

这四位封君,都见事明,有智谋,心地诚而讲信义,待人很宽厚,对贤能之士很敬重,(他们)以合纵之约击破秦的连横之策,将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的部队结成联军。

在这时,六国士人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等人为他们出谋划策,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等人(为各国)沟通意见,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等人统率他们的军队。

他们曾经以十倍于秦的土地,上百万的军队,开往函谷关去攻打秦国。

秦人大开关门引敌深入,九国的军队(却)迟疑起来,不敢入关。

秦人没有丢失一支箭那样的消耗,天下的诸侯(却)已陷入狼狈不堪的境地了。

这样一来,纵约解散了,各诸侯国争着割地来贿赂秦国。

秦有富余的力量利用对方弱点来制服他们,追赶(九国的)败兵,百万败兵横尸道路,血流(成河),大盾牌也漂浮得起。

(秦人)凭借这有利的形势,割取天下的土地,(重新)划分山河的区域。

强国主动表示屈服,弱国(按时)入秦朝拜。

待到孝文王、庄襄王依次继位,他们统治的时间不长,秦国没有什么大事。

到始皇的时候,他大大地发展了前六代君主的功业,挥舞着长鞭来驾驭全中国,将东周、西周和各诸侯国统统消灭,登上最尊贵的宝座来统治天下,用种种刑具来迫害全国人民,威风震慑四海。

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把它划为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君主低着头,颈上捆着绳子,性命听凭秦的下级官吏处理。

于是(又)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守卫边境,击退匈奴七百多里;胡人(再)不敢到南边来放牧,勇士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

接着就废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为的是使百姓变得愚蠢;毁坏著名的城邑,杀掉英雄豪杰;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阳,去掉刀刃和箭头,用来铸成十二个金人,以便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

然后踏上华山修城墙,借用黄河做护城河,上有亿丈高的城墙,下临不可测量的深渊,作为坚固(的防御工事)。

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员、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

天下已经安定,始皇心里自以为关中的险固地势,方圆千里的铜墙铁壁,正是子孙万代的帝王基业。

始皇去世之后,他的余威(依然)震慑着边远地区。

可是,陈涉不过是个破瓮做窗户、草绳做户枢的贫家子弟,是氓、隶一类的人,(后来)做了被迁滴戍边的卒子;才能不如中等人,并没有孔丘、墨翟那样的贤德,也不像陶朱、猗顿那样富有。

(他)脐身于戍卒的队伍中,从田野间突然奋起发难,率领着疲惫无力的士兵,指挥着几百人的队伍,掉转头来进攻秦国,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人如同云一样聚集起来,回声似的应和他,都带着粮食,影子似地跟着他。

崤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齐起事,消灭了秦的家族。

可以断言,一统天下的秦王朝并不是弱小得(无力抵抗),雍州的地势,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还是从前那个样子。

陈涉的地位并不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的国君更尊贵;锄头木棍并不比钩戟长矛更锋利;那迁滴戍边的卒子的(作战能力)并不比九国部队更强;(至于)深谋远虑,行军用兵的策略,(陈涉)也比不上九国的武将谋臣。

可是条件好者失败而条件差者成功,功业完全相反,为什么呢?假使拿山东诸国跟陈涉比一比长短大小,量一量权势力量,那简直是天渊之别了。

然而秦凭借着它的区区之地,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招致八州的列国诸侯来朝拜自己,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然后将天下作为一家私产,用崤山、函谷关作为宫墙;一个戍卒发难就毁掉了天子七庙,皇子皇孙都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耻笑,是什么原因呢?就因为不施行仁义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

《过秦论》(下)译文:贤明的君主在上面管理国家,老百姓之所以没有挨饿受冻,并不是他能种出粮食给老百姓吃,织出布帛给老百姓穿,而是他有能替老百姓开辟财源的办法。

所以尧、禹的时候有过九年水灾,汤的时候有过七年旱灾,可是国家没有被遗弃和因为饥饿而瘦得不成样子的人,这是因为积蓄的粮食多,事先早有准备。

现在全国统一,土地和人口之多不亚于汤、禹的时候,加上没有几年的水旱灾害,可是粮食的积蓄却不如禹、汤的时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土地还有利用的潜力,老百姓中还有未被开发出来的劳动力,可以生长粮食的土地没有完全开垦出来,山林水泽的资源没有完全利用起来,社会上还有游手好闲,不劳而食的人,人民还没有全部去从事耕种。

老百姓生活贫困,就会出现作坏事的。

他们生活贫困是由于口粮不够,口粮不够是由于没有从事农业生产,不从事农业生产,便不会在农村安家。

不在农村安家,便会轻易离开家乡。

老百姓象鸟兽一样四处谋生,即使有高高的城墙,深深的护城河,严格的法律,很重的刑罚,还是不能禁止。

人在寒冷的时候,不一定是轻暖的衣服才穿,人在饥饿的时候,不一定是美好的食物才吃。

人在饥寒的时候,就不顾廉耻了。

人们的常情是一天不吃两顿饭就会饥饿,一年到头不添做衣服就会受冻。

肚子饿弄不到吃的,身子冷弄不到衣服穿,就是慈爱的母亲也不能保全她的孩子,君主又怎么能拥有百姓呢?英明的君主是懂得这个道理的,所以他使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减轻赋税,扩充积蓄,用来充实粮仓,防备水旱灾害,因此可以得到人民的拥护。

老百姓的去留,在于君主如何管理。

他们追逐利益如同水朝低处流一样,东南西北,不选择方向。

珠宝、玉石、金银,饿了是不能吃的,冷了是不能当衣穿的,但是很多人都把它看得很珍贵,这是因为君主使用它的缘故。

这些东西,作为财物,轻、小,容易收藏,可以放在手里拿着,走遍全国也不担心受冻挨饿。

这样便使臣子轻易背叛君主,使老百姓轻易地离开他的家乡,使盗贼得到鼓励,使逃亡的人可以很轻便地带着生活费用。

粟米布帛出产在地里,在一定的时候生长,积聚在一起,要依靠人力,不是一天可以完成的。

这些几石重的东西,一般人拿不动,不是坏人所贪图的,但一天得不到它,饥寒就产生了,因此英明的君主重视五谷而把金玉看得很贱。

现在一个五口人的农民家庭,他家服役的人不会少于二人,他们能耕种的田不会超过一百亩,一百亩田收的粮食不会超过一百石。

春天耕种,夏天耕耘,秋天收获,冬天收藏,砍柴禾,修建官府的建筑物,服劳役;做这些事春不能躲避风沙尘土,夏不能躲避酷暑炎热,秋不能躲避阴雨,冬不能躲避寒冷冰冻,一年四季,没有休息的时候;又有个人的送往迎来,悼念死者、慰问病人,抚养孤儿、养育小孩等等费用都出在里面。

象这样辛勤劳苦,还遭受水旱灾害和官府残酷的压榨,征收赋税没有一定的时候,早上发出命令,晚上就要得到钱粮。

在准备纳税时,手头有粮的,就把粮半价卖出去,手头没有钱粮的只能出加倍的利息向人借钱完税。

于是产生了靠卖田卖屋、卖子孙来还债的情况。

可是大商人却屯积货物,追求加倍的利润,小商人开设店铺,贩卖货物,他们控制着稀有的货物和余财,天天在都市里走来走去,乘着政府急需的机会,加倍提高物价。

所以他们男的不从事农业生产,女的不养蚕织布,但穿的总是华美的锦绣,吃的总是精美的食物,没有经历过农民种田的痛苦,却占有地里出的农产品。

凭着财物很多,他们交接王侯,势力比官僚还大,相互争夺利益;还到处游玩,途中彼此能望见对方的帽子和车盖,他们乘着坚固的车子、赶着肥壮的马,脚穿丝鞋、身上拖着丝织的长衣,这就是商人兼并农民,农民流亡的原因。

现在法律上轻视商人,可是商人已经富贵了;法律上尊重农民,可是农民已经处于贫困、卑贱的境地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