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原虫的实验诊断与防治
疟疾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
流行病学
传染源: 疟疾患者和带疟原虫者
流行病学
传播途径: 雌性按蚊叮咬人体 少数为输血或母婴传播(先天性疟疾或经胎盘传 播疟疾)
疟疾的传播媒介为雌性按蚊 我国最重要的疟疾传播媒介是中华按蚊 我国平原地区疟疾主要传播媒介是中华按蚊 我国山区疟疾主要传播媒介是微小按蚊 我国丘陵地区疟疾主要传播媒介是嗜人按蚊
实验室检查:疟原虫
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 凡曾在有蚊季节去过疟疾流行区,或有蚊虫叮咬、或近 期有输血史的人。
临床表现: 间歇发作性寒战、高热、大量出汗,贫血和脾大。间歇 发作周期有一定的规律性,每次发作都经过寒战、高热 、继之大汗热退的过程。脑型疟多在疟疾发作时出现神 志不清、抽搐和昏迷。
实验室检查: 血液的厚、薄涂片经吉姆萨染色后用显微镜油镜检查, 寻找疟原虫,对诊断有重要意义。(厚涂片提高检出率 ,薄涂片区分种类)
临床表现-再燃与发作
再燃:是由血液中残存的疟原虫引起的,因此, 四种疟疾都有再燃的可能。多见于病愈后的1~4 周,可多次出现。
复发:是由寄生于肝细胞内的迟发型子孢子引起 的,只见于间日疟和卵形疟。复发多见于病愈后 的3~6个月。
诊断
临床 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
临床表现:
间歇发作性寒战、高热、大量出汗,贫血和 脾大。
流行病学
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
– 感染后有一定免疫力,但不持久 – 各型疟原虫之间无交叉免疫性 – 反复多次感染
流行病学
流行特征:寄生虫病致死率的首位
– 热带>亚热带>温带 – 流行区以间日疟最广,热带恶性疟流行(最严重) – 季节多以夏秋季较多
发病机制
症状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疟原虫的种类
恶性疟
临床表现-凶险发作
疟疾的诊断与防治【54页】
•
活动性Ⅰ级
活动性Ⅱ级
疟疾监测主要内容
• 流动人口疟疾管理:当地居民外出回归
外来流动人口
• 蚊情监测: 密度或叮人率
人血指数和媒介能量 对杀虫剂敏感性
薄血膜虫体形态完整,结构清晰,容 易辩认。但虫数少,容易漏诊; 厚血膜疟原虫较集中,易于检查,但 疟原虫形态不典型,鉴别困难。
实验诊断
• 血清学检查:IFA法检测特异性抗体,辅助 诊断和流行病调查时应用。
• 快速检测:澳卡、Dipstick、ParaSight-F 等。
• DNA探针和PCR方法需进一步简化、完善
• 适用于镜检或实验室技术质量难以保
证、亟待确定疟疾流行范围、疟疾呈 低度传播、需避免药物滥用以减少抗 性发展的地区。
• 局限性:用此法难以检出尚处于潜伏
期或血中仅含成熟配子体的恶性疟原 虫。
3.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的诊断 方法
• 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300000 399 64
中国疟疾发病情况(千例)
600
500
1985-2000年
Number of malaria cases reported
400
300
200
100
0 85 87 89 91 93 95 97 99
无疟 发病率 < 1/ 万 发病率 >1/万 发病率> 10/万 发病率>100/万
3. 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通过基因扩增,检测疟 原虫某特异片段的DNA序列,从而大大提高检 测 的 敏 感 性 和 特 异 性 , 如 探 针 技 术 和 PCR- ELISA等。
1. 以显微镜镜检为基础的方法
疟原虫
生活史要点
1. 2. 3. 4. 5.
感染阶段: 子孢子 感染途径与方式:按蚊叮咬 人体寄生部位: 肝细胞、红细胞 致病阶段:红内期裂体增殖 生殖方式: 世代交替 人:中间宿主—无性生殖 按蚊:终宿主— 有性生殖 、无性生殖
疟疾——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
一、周期性寒热发作 寒颤、高热、出汗退热 二、贫血 虫体代谢物
卵形疟原虫(Plasmodium ovale, P.o)
在我国引起疟疾发病的主要是间日疟原虫和恶性
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少见,而卵形疟原虫罕见。
疟原虫
一、形态 二、生活史 三、发病机理与临床表现 四、实验诊断
五、流行与防治
子孢子
叮咬
按蚊
人
红外期(肝细胞内期)
迟发型 子孢子 休眠子
红内期(红细胞内期)
复发:
- 经药物治疗 或免疫作用 - 红内期疟原虫被全部杀灭 - 疟疾发作停止 - 无再感染 - 肝细胞内的迟发型子孢子休眠体复苏 - 再次引起寒热发作
再燃
四种疟原虫均可引起
复发
间日疟和卵形疟有迟发型子孢子,可引起复发 恶性疟和三日疟无迟发型子孢子,无复发现象
疟疾——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
一、周期性寒热发作 二、贫血
带虫免疫
人体感染疟原虫后, 可以诱导机体产生一定的免疫力, 这种免疫力可以杀伤体内已寄生的疟原虫, 使得虫体的数量减少,症状消失
无疟原虫,免疫力也消失
疟原虫——诊断
1、病原学诊断——确诊依据
注意采血时间 间日疟:环状体、滋养体、裂殖体、配子体 薄血膜法: 恶性疟:环状体、配子体
2、免疫学或分子生物学诊断 3、根据症状 厚血膜法: 打摆子、贫血、脾肿大 4、流行病学诊断 夏季、去过流行区、蚊虫叮咬
疟原虫的实验诊断与防治
实验室诊断
• 血涂片形态学检查
➢ 在RBC内发现疟原虫是确诊疟疾和鉴别虫种的重 要依据
➢ 采血时间: 恶性疟:发作时、查环状体,发作数小时后因晚
期滋养体寄生虫的红细胞滞留皮下脂肪及内脏微 血管中,不易查见。 间日疟和三日疟:发作后10小时内,太久后原虫 数量要下降。
整理ppt
实验室诊断
整理ppt
查出其抗原,一旦治愈,抗原在短期内即行消失。 2.循环抗体检测
适用于多次寒热发作又未查明原因者。原虫血症 后1周可查出抗体,故早期无诊断价值。
整理ppt
间接间荧接光荧抗光体抗试体验试(验IF(A)IFA)
经经免免疫疫荧荧光光染染色色 的的裂裂殖殖体体
整理ppt
分子生物学技术
疟原虫DNA扩增和特异性探针杂交 等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
间日疟
整理ppt
恶性疟
整理ppt
裂殖体
间日疟 恶性疟
大于正常红细胞,裂殖 小于正常红细胞;裂
子12-24个,通常16 殖子较小,8~26个,
个,排列不规则,疟色 素常集于一侧,黄褐色
通常8、18个,排列 不规则,疟色素成团
块状,黑褐色
整理ppt
间日疟
整理ppt
间日疟
整理ppt
间日疟
整理ppt
对于初次进入疫区者要提前进行预 防性服药;加强疫苗研究。
整理pp红细内期裂体增殖的抗临床发作 药:如氯喹、咯萘啶、青蒿素;
• 杀灭子孢子抑制蚊体内孢子增殖的药: 如乙胺嘧啶。
• 对现症患者的治疗:间日疟原虫感染 可用氯喹加伯氨喹;恶性疟原虫感染可 单服氯喹。
恶性疟
整理ppt
恶性疟
整理ppt
雌配子体
疟原虫检验技术
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可用于早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优点
恶性疟原虫免疫荧光染色法
优点
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可用于早期诊断、药物治疗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等。
原理
以疟原虫特异性DNA片段作为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特异性DNA片段,然后将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分析,以检测疟原虫的存在。
局限性
不同种疟原虫的DNA序列存在差异,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种疟原虫设计不同的引物。
聚合酶链反应(PCR)
对疟原虫的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可了解疟原虫的种群结构、遗传变异和抗药性。
核酸序列分析
分子生物学检验
体外培养法
将患者血液中的疟原虫接种到按蚊细胞或其它传代细胞系中,进行体外培养,用于分离和鉴定疟原虫。
体内培养法
将患者血液中的疟原虫接种到按蚊体内,进行体内培养,用于分离和鉴定疟原虫。
流行病学调查
通过对疟疾疫源地进行分析,找出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控制疫情扩散。
疫源地分析
流行病学调查与疫源地分析
结论与展望
06
疟原虫检验技术的重要性和意义
疟原虫检验技术是疟疾诊断、治疗和防控的关键手段,对于减少疟疾传播、保护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疟原虫检验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有助于提高疟疾防治效果,降低疟疾发病率和死亡率,为国家和人民节省了大量医疗资源和社会成本。
xx年xx月xx日
疟原虫检验技术
目录
contents
疟原虫检验概述疟原虫检验技术分类各种疟原虫检验技术介绍疟原虫检验技术的应用范围与局限性疟原虫检验的实际应用案例结论与展望
疟原虫检验概述
01
疟原虫检验是指通过实验室手段对患者的血液、组织、排泄物等进行检查,以确诊疟疾感染和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疟疾诊断标准
疟疾的传播方式
疟疾通过雌性按蚊叮咬传播,按 蚊在叮咬疟疾病人后,再叮咬健 康人时,就会将疟原虫传染给健
康人。
传播媒介主要为按蚊属的某些种 类,如亚洲虎蚊、非洲蚊子等。
在某些地区,输血和母婴传播也 是疟疾的传播途径。
疟疾的症状和体征
疟疾的典型症状包括周期性发热、头痛、寒战、出汗等, 通常在发作后数小时或数天内自行消退。
严重疟疾可导致昏迷、休克甚至死亡,尤其是儿童和孕 妇。
疟疾发作时可能出现其他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 肌肉疼痛等。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02
疟疾的诊断方法
显微镜检查
总结词
显微镜检查是一种传统的疟疾诊断方法,通过观察患者的血液样本中疟原虫的形态和数量来判断是否感染疟疾。
详细描述
显微镜检查通常采用薄血膜涂片法,将患者的血液涂抹在玻璃片上,干燥后用显微镜观察。医生可以根据疟原虫 的形态特征,如大小、形状、染色深浅等,以及其在红细胞内的寄生部位来判断是否感染疟疾。显微镜检查具有 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的优点,但准确度相对较低,容易漏诊和误诊。
03
疟疾的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标准
01
02
03
临床表现
疟疾患者通常会出现寒战、 高热、大量出汗等症状, 并伴有头痛、乏力、厌食 等症状。
流行病学史
患者应具备在疟疾流行地 区旅行的历史或与疟疾患 者有过接触史。
体检
医生会检查患者的体温、 脉搏、呼吸等体征,以及 肝脾肿大等异常表现。
实验室诊断标准
血涂片检查
分子生物学诊断
总结词
分子生物学诊断是一种基于DNA检测的 疟疾诊断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 。
VS
详细描述
分子生物学诊断通常采用PCR(聚合酶链 式反应)技术检测患者血液中疟原虫的 DNA。通过设计特定的引物和探针,能够 特异性地扩增疟原虫的基因片段,从而判 断是否感染疟疾。分子生物学诊断具有高 灵敏度和特异性的优点,能够检测出极低 浓度的疟原虫DNA,减少漏诊和误诊的可 能性。但操作技术要求较高,需要专业的 实验室设备和人员,且成本相对较高。
疟原虫寄生虫实验报告
疟原虫寄生虫实验报告实验目的: 探究和观察疟原虫寄生虫的生命周期及其对寄主细胞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1. 疟原虫寄生虫培养液(包含疟原虫寄生虫、适宜寄主细胞及培养基等);2. 适宜培养基(供疟原虫寄生虫培养所用);3. 培养皿、显微镜等实验器材;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环境:将适宜培养基均匀倒入培养皿中,形成一层薄膜;2. 加入疟原虫寄生虫:取适量的疟原虫寄生虫培养液,滴加于培养基表面;3. 孵育:将含有疟原虫寄生虫的培养皿置于适宜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并定期观察;4. 观察寄生现象:使用显微镜观察疟原虫寄生虫在寄主细胞内的寄生现象,包括寄生虫数量、形态等;5. 记录和分析结果:根据观察结果记录和分析相应数据,并通过比较不同时间点的观察结果,揭示疟原虫寄生虫的生命周期及其对寄主细胞的影响。
结果与讨论:1. 观察结果显示,疟原虫寄生虫在适宜寄主细胞内的寄生数量逐渐增加,并在一定时间后达到饱和状态;2. 疟原虫寄生虫在寄主细胞内呈现不同的形态,包括游动阶段、侵入阶段、分裂阶段等;3. 寄生虫对寄主细胞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细胞溶解、免疫反应等,导致寄主细胞功能受损或死亡;4. 与时间推移,寄生虫数量逐渐减少,可能是寄主细胞的防御机制提供了一定的抵抗力;5. 初步结果表明,疟原虫寄生虫对寄主细胞的寄生现象与寄生虫的生命周期密切相关,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究寄生虫与寄主细胞的相互作用机制。
结论:通过观察疟原虫寄生虫在适宜寄主细胞内的生命周期及其对寄主细胞的影响,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疟原虫的生物学特征以及其与寄主细胞的相互关系。
这有助于进一步研究疟原虫的防治机制,为解决疟疾问题提供实践指导。
注意:根据实验具体内容和要求,可适当调整实验步骤和讨论结果的描述。
疟疾的诊断和治疗
概况
疟疾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 世界上尚有90多个国家有该病的流行 20亿人生活在疟疾高发流行区 每年有3-5亿人感染,死亡人数达270
万人
疟原虫→肝C →RBC →RBC破裂→发病
临床特点为间歇性发作的寒战、高热, 继以大汗而缓解
常有反复的发作,严重者可发生脑型疟 疾,严重的贫血
感染性子孢子→血→肝脏→裂殖子→裂殖体(含大量的裂殖子)→肝细胞破裂→释放 裂殖子→循环→RBC(开始RBC内的无性繁殖周期)
红细胞内发育
裂殖子→RBC后→发育成滋养体→成熟的裂殖体→释放出裂殖子及代谢产物→典型的 疟疾发作。裂殖子→RBC→周期性发作(裂殖子大部分被消灭,小部分侵入其它 红细胞重复上述裂体增殖以致引起间歇发作)
日疟为主 3. 输入性疟疾增加
发病机理
当红细胞被裂殖体胀破后,大量裂殖子,疟色 素和代谢产物进入血液,引进寒战、高热,继 之大汗
疟原虫在人体内增殖引起强烈的吞噬反应,以 致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显著增生,肝脾 肿大,骨髓增生,周围血中单核细胞增多,血 浆球蛋白增高
带疟原虫者感染疟疾后,患者可以获得一定的 免疫力,此时虽然有小量疟原虫增殖,但可无 疟疾发作的临床表现,成为带疟原虫者
脑型疟疾
最为严重,多发生在恶性疟疾 尤其多见于缺乏免疫力的小孩与初进入疟区的
外来人口 急起高热、剧烈头痛、呕吐、谵妄、昏迷、抽
搐 脑脊液压力增高,白细胞大多正常,蛋白质轻
度增高、糖与氯化物正常
实验室检查
➢ 血象: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大单核细胞增多。 可有严重贫血
➢ 血或骨髓查找疟原虫。(薄或厚血片) ➢ 血清学检查:免疫荧光、间接血凝与ELISA法,
病理解剖
疟原虫感染实验报告
疟原虫感染实验报告引言疟原虫感染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每年导致数百万人感染。
疟疾主要由疟原虫属(Plasmodium)感染引起,其中以疟原虫属中的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最具致病性。
本实验旨在模拟人体感染疟原虫后的病程,并研究抗疟药物对疟原虫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材料1. 疟原虫培养液2. 环形口玻片3. 细菌培养器4. 血液标本方法1. 将疟原虫培养液移入环形口玻片的凹槽中。
2. 用细菌培养器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培养疟原虫。
3. 取一定量的血液标本,离心分离血浆和红细胞。
4. 向培养液中加入感染的红细胞。
5. 进行不同时间点的观察和记录。
6. 评估抗疟药物在抑制疟原虫生长方面的作用。
结果与讨论感染过程观察在实验中,我们通过观察和记录疟原虫在培养液中的生长繁殖情况,模拟了疟原虫感染人体后的病程。
在感染初期,疟原虫数量迅速增加,红细胞受到破坏,进而导致体温升高、寒战、头痛等症状出现。
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疟原虫大量繁殖,并通过红细胞进入新的寄主细胞,使得疟原虫数量进一步增加,症状也变得更加严重。
抗疟药物的影响在实验中,我们选取了几种常用的抗疟药物,研究其对疟原虫生长的抑制作用。
通过观察抗疟药物在不同浓度下的效果,我们发现抗疟药物对疟原虫的抑制作用与浓度呈正相关关系。
药物浓度越高,对疟原虫的杀灭作用越强。
同时,我们还观察到不同抗疟药物之间的差异性,其中某些药物对疟原虫具有更好的抑制效果。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模拟了疟原虫感染的病程,并研究了抗疟药物对疟原虫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抗疟药物可以有效抑制疟原虫的生长繁殖,从而具有治疗疟疾的潜力。
同时,不同抗疟药物之间存在差异,有些药物对疟原虫具有更好的抑制效果。
这些发现为疟疾的治疗提供了指导,并有助于进一步研发更有效的抗疟药物。
参考文献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1). World malaria report 2020.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 Cowman, A. F., & Healer, J. (2017). Marrying in vitro and in vivo approaches to dive into the Red Death feast. Cell Host & Microbe, 22(6), 697-699.。
疟疾实验室检查方法
疟疾实验室检查方法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并造成了大量的疾病和死亡。
为了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疟疾,实验室检查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疟疾实验室检查的常见方法。
1. 血涂片检查血涂片检查是最常用的疟疾实验室检查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在玻片上涂抹患者的血液样本,并使用特殊的染色剂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
疟原虫在血液中的形态特征使其能够与其他细胞区分开来,从而能够准确地诊断疟疾。
血涂片检查的优点是简单易行,结果迅速可靠。
然而,该方法需要经过专业人员的训练和经验,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2. 快速诊断试纸检测快速诊断试纸检测是一种简便快速的疟疾实验室检查方法。
该方法基于抗原-抗体反应原理,通过在试纸上加入患者血液样本,检测疟原虫抗原或抗体的存在与否。
试纸通常具有几个测试线,每个测试线代表一种疟原虫类型。
根据试纸上测试线的出现情况,可以快速诊断疟疾的类型。
快速诊断试纸检测的优点是操作简单,结果迅速,适用于一线医疗机构和偏远地区的疟疾筛查。
3. 分子生物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是一种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疟疾实验室检查方法。
该方法通过提取患者血液中的疟原虫DNA或RNA,然后使用特定的引物和荧光探针进行PCR扩增和实时荧光检测。
分子生物学检测能够检测到非常低浓度的疟原虫,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然而,该方法需要复杂的实验室设备和专业人员的操作技术,限制了其在资源匮乏地区的应用。
4. 免疫荧光检测免疫荧光检测是一种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疟疾实验室检查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患者血液样本中加入特定的荧光标记抗体,与疟原虫抗原结合形成复合物,然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免疫荧光检测可以同时检测多种疟原虫类型,并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然而,该方法需要昂贵的设备和专业人员的操作技术,限制了其在一线医疗机构和偏远地区的广泛应用。
总结起来,疟疾实验室检查方法包括血涂片检查、快速诊断试纸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和免疫荧光检测。
疟原虫
疟原虫寄生人体的疟原虫有四种: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
一、形态按蚊:有性生殖。
人:无性生殖。
肝细胞:红细胞外期(红外期);红细胞:红细胞内期(红内期)。
红细胞内期可区分为:早期滋养体(环状体);晚期滋养体(大滋养体);裂殖体:未成熟裂殖体、成熟裂殖体;配子体:雌配子体、雄配子体。
疟原虫形态特征:寄生在红细胞内;具有蓝色的细胞质和红色的细胞核;除环状体时期外,多有棕色的疟色素。
二、生活史(一)在蚊体内发育(主要为有性世代)1、蚊胃腔内,♀♂配子体→♀♂配子→合子→动合子。
2、蚊胃壁,动合子→卵囊→子孢子→进入人体。
(二)在人体内发育(主要为无性世代)1、红细胞外期裂体增殖(在肝细胞内发育)子孢子→裂殖体→裂殖子(速发型子孢子、迟发型子孢子)。
2、红细胞内期:1)红细胞内期裂体增殖:红外期裂殖子侵入红细胞→环状体→大滋养体→裂殖体(箭头回到大滋养体)。
2)配子体生成卵囊←———动合子←———合子←———♀♂配子↓ ↑子孢子 ♀♂配子体↓子孢子 红外期 ∣ 红内期 ↑∣ ∣ ♀♂配子体 ∣ ∣ ↑ ∣ ∣ 裂殖子↓ ∣ ↙ ↖裂殖体 ——→裂殖子——∣→ 环状体—→大滋养体—→裂殖体1、在人体内寄生部位:肝细胞、红细胞。
2、终宿主:蚊 ;中间宿主:人。
3、感染阶段:子孢子。
4、感染方式:蚊虫叮咬、输血感染、经胎盘感染。
三、致病:潜伏期=红外期+几代红内期发育时间。
1、疟疾发作:典型发作过程:寒战、发热、出汗退热。
再燃:由血内残留的疟原虫引起。
复发:休眠后的迟发型子孢子发育增殖所致。
2、贫血:原因: 1)直接破坏红细胞2)免疫溶血3)脾功能亢进4)红细胞生成障碍。
3、脾肿大。
4、凶险型疟疾:主要见于恶性疟患者。
5、疟性肾病。
四、实验诊断:1、厚薄血膜法:采血时间:恶性疟,发作时;其他疟疾发作后数小时至10余小时的效果为佳。
2、免疫学诊断。
3、分子生物学技术。
五、流行:疟原虫分布遍及全球,主要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
疟疾诊断和治疗PPT课件
国际合作与交流
全球倡议和行动
参与全球疟疾防控倡议,推动国际社 会共同应对疟疾挑战。
技术合作与援助
提供技术支持和医疗援助,帮助受援 国提高疟疾防控能力。
信息共享和经验交流
分享疟疾防控信息和经验,促进国际 学术交流和研究合作。
资源整合与筹措
动员国际社会资源,筹措资金和技术 支持,推动全球疟疾防控事业的发展。
传播媒介研究
深入研究疟疾传播媒介的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了解媒介分布和 传播规律,为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疾病流行规律研究
通过对疟疾流行病学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研究疟疾的流行规律和趋 势,预测和评估疟疾的传播风险。
防控措施研究
研究和评估各种防控措施的效果和可行性,提出有效的防控策略和 措施,降低疟疾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疫苗研究
多肽疫苗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设计和合成疟原虫特定抗原 的多肽片段,制备出具有免疫原性的多肽疫苗。
重组蛋白疫苗
将疟原虫的特定基因克隆到载体中,表达出具有 免疫原性的重组蛋白,制备出重组蛋白疫苗。
减毒活疫苗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制备出疟原虫的减毒活疫苗, 激发人体免疫系统对疟原虫的免疫反应。
流行病学研究
个体化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体重 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
联合用药
针对疟原虫的多个生长阶段, 采用联合用药以提高疗效。
全程治疗
确保患者完成整个疗程,避免 复发和耐药性的产生。
04 疟疾的预防和控制
预防措施
药物预防
通过服用抗疟药物,降低感染 风险。
疫苗接种
研发和推广有效的疟疾疫苗, 提高人群免疫力。
况。
采集血液样本进行显微 镜检查、快速诊断试剂 检测或分子生物学检测。
疟原虫2010-1
小 结
6. 感染阶段为:红内期无性体(输血)或子孢子(蚊 咬)。 7. 疟原虫的致病阶段是:红内期无性体。 8. 疟疾的诊断:主要是在外周血红细胞内查见疟原虫 各期形态。 9. P.v全国流行,P.f南方山区; P.v与P.f可混合感 染;P.m与P.o少见。
二、生活史
裂殖子入侵红细胞过程示意图
•
蛋白质代谢
珠蛋白
血红蛋白
氨基酸
合成蛋白质
血红素
致
疟色素
病:主要由红内期疟原虫引起
• 潜伏期:从疟原虫侵入人体到出现疟疾发作期间
• 发 作:周期性寒战,发热和出汗退热三个阶段 与红内期疟原虫裂体增殖周期 一致 • 发热阈值:间日疟--10~500个/μ血 恶性疟--500~1300个/μ血
•
婴儿弓形虫病: 脑 --脑积水,精神障碍,
眼--脉络膜视网膜炎,肝脾肿大等
2. 获得性弓形虫病:无特异症状
淋巴结肿大,伴发热,头痛,肌肉不适,脑炎,
肺炎,心肌炎,脉络膜 视网膜炎等 3. 隐性感染者:免疫功能缺乏(AIDS)或应用免疫抑 制剂的病人(器官移植, 癌肿)
诊 断
•
病原诊断
1. 涂片染色:体液或活组织穿刺涂片,姬氏染色
生活史
• 在中间宿主体内的发育
卵囊、包囊、假包囊
食入
子孢子、缓殖子、速殖子
血液、淋巴
速Hale Waihona Puke 子 破裂 包囊、假包囊• 在终宿主体内的发育(肠内期)
卵囊、包囊、假包囊
食入 子孢子、缓殖子、速殖子 侵入小肠上皮细胞 裂殖体
裂殖子
雌、雄配子体 雌、雄配子 受精 合子
卵囊
• 宿主: 猫科动物是终宿主兼中间宿主, 多种哺乳动物、
疟原虫
30
疟原虫(Plasmodium)
二、生活史
4
雌性按蚊-终宿主-虫媒
• •
蚊唾液腺内含有疟原虫子孢子
当雌蚊刺吸人血时,可随唾液 进入人体
31
雌性按蚊饱餐人血
疟原虫(Plasmodium)
二、生活史
四种疟原虫的发育过程的比较
P.v 红外期(速发型)发育时间 红外期迟发型子孢子 红外期裂殖体大小 红外期裂殖体数目 红外期特点 红内期发育周期 红内期裂殖子数目 红内期发育场所 7d 有 42~60 µ m 12000个 48h 16个 外周血液 P.m 12.5d 无 48 µ m 15000个 72h 6~12个 外周血液 P.f 6d 无 60 µ m 40000个 36~48h 8~36个 P.o 9d 有 70×50 µ m 15400个 48h 6~12个
晚期滋养体 裂殖体
体较三日疟原虫大,圆形 成熟裂殖体有6~12个裂殖子,排列一环
带状或卵圆形 裂殖子6~12个,呈菊花样排列
雄配子体 雌配子体 红细胞变化
略小于正常红细胞,圆形,核大疏松, 核位于中央 如正常红细胞大,圆形,核小致密,核 偏位 正常或略小,可见薛氏点
与间日疟原虫相似 与间日疟原虫相似 大小正常,有齐氏点
•
•
细丝脱离母体,在蚊胃腔中游动,
即雄配子或小配子。
出丝现象
27
疟原虫(Plasmodium)
二、生活史
3
•
配子生殖——有性生殖 (卵囊)
动合子穿过蚊胃壁,在胃弹性纤维膜下,虫体变圆并分泌囊壁形成球形
的卵囊(oocyst),卵囊也称囊合子。
28
疟原虫(Plasmodium)
二、生活史
疟原虫检测依据
疟原虫检测依据
疟原虫检测是一种用于诊断疟疾的关键性检测方法。
疟疾是由疟原虫寄生在人体内引起的传染病,因此检测疟原虫的存在是确诊疟疾的关键步骤之一。
以下是常见的疟原虫检测依据:
临床症状:疟疾患者通常会出现周期性发作的高热、寒战、头痛、肌肉酸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虽然这些症状并不特异,但结合疫情流行地区和病史可以引起对疟疾的怀疑。
实验室检测:
血液涂片检查:这是最常用的疟原虫检测方法之一。
通过显微镜检查患者的血液涂片,观察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形态特征,包括形态、大小、数量等。
免疫学检测:包括抗原检测和抗体检测。
抗原检测可以检测血液中的疟原虫特异性抗原,而抗体检测可以检测病人体液中的疟原虫特异性抗体,从而确定疟疾的感染情况。
分子生物学检测:包括聚合酶链反应(PCR)等技术,可以检测疟原虫的遗传物质,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流行病学史:确定病人是否曾经旅行到或居住在疟疾流行地区,或者是否接触过疟疾感染者,有助于确定诊断。
疟疾流行地区:考虑患者是否居住在或近期旅行到疟疾流行地区,这也是对疟疾进行诊断和筛查的重要依据之一。
综合以上依据,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流行病学史,可以更准确地诊断疟疾,确定疟疾的感染类型(原发性感染、复发性感染等),并指导相应的治疗措施。
及早诊断和治疗对于预防疟疾的严重并发症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疟原虫的实验诊断与防治PPT课件
抗药性监测与报告
各国应加强抗药性监测, 及时报告抗药性情况,以 便采取应对措施。
抗药性产生的原因与机制
药物使用不当
不规范或过量使用抗疟药 物会导致疟原虫产生抗药 性。
基因突变
疟原虫基因突变是产生抗 药性的主要原因,突变后 的疟原虫能够抵抗药物的 杀灭作用。
疟原虫的实验诊断与防治
• 疟原虫概述 • 疟原虫的实验诊断方法 • 疟疾的预防与控制 • 疟原虫抗药性的挑战与应对 •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
01
疟原虫概述
疟原虫的分类与特征
疟原虫分类
疟原虫属于真核生物,是一类单细胞寄生虫,主要分为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 虫、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等。
形态特征
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形态为环状、双环状、哑铃状和四环状等,其中恶性疟原 虫的红细胞内滋养体会变为细长形,间日疟原虫的则为圆或椭圆形的细长形。
诊断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血液检查、显微镜检查和分子生 物学诊断等方法各有优缺点,应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诊断方
法。
血液检查和显微镜检查适用于临 床诊断,而分子生物学诊断适用
于早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可以考虑 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交叉验证,提
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3
疟疾的预防与控制
疟原虫的生命周期与传播途径
生命周期
疟原虫在人体内的生命周期包括在肝细胞内的孢子增殖期和 在红细胞内的裂殖增殖期,以及在蚊体内的配子增殖期。
传播途径
疟疾主要通过雌性按蚊叮咬传播,按蚊吸入带有成熟子孢子 的血液后,子孢子在胃内释出并进入中肠上皮细胞,经孢子 增殖后进入唾液腺,再通过叮咬将疟原虫传给人或动物。
疟疾诊断的三条标准
疟疾诊断的三条标准
疟疾是由疟原虫属寄生虫引起的疾病,它被蚊子叮咬传播给人类。
疟疾的准确和及时诊断对于治疗和控制该病至关重要。
以下是疟疾诊断的三个主要标准:
1.症状标准:疟疾的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寒战、头痛、肌肉疼痛和乏力等。
这些症状在感染后通常会在几天至几周内出现,具体时间取决于感染的疟原虫种类。
症状标准对于怀疑疟疾的初步筛查非常有用,但这些症状不具特异性,也可能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相似。
2.血液检测标准:确诊疟疾的关键是通过实验室检测检测到感染者体内的疟原虫。
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显微镜检查染色的血液标本。
这种方法允许观察到疟原虫的形态特征,确定感染的种类。
血液检测的准确性取决于经验丰富的实验室技术人员和标本质量。
3.分子诊断标准:分子检测方法,如聚合酶链反应(PCR),已经成为疟疾诊断中的重要工具。
PCR可以检测和鉴定疟原虫的DNA或RNA,其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使其成为一种快速且准确的诊断方法。
PCR技术特别适用于低感染水平和疟疾流行不稳定的地区。
疟原虫涂片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疟原虫涂片制作的方法。
2. 熟悉疟原虫形态学特征,学会识别疟原虫种类。
3. 了解疟疾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二、实验原理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主要通过按蚊叮咬传播。
疟原虫在人体内寄生,经过多个发育阶段,最终在红细胞内繁殖。
血涂片检查是诊断疟疾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显微镜观察血涂片中的疟原虫形态,可以确定疟原虫的种类,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三、实验材料1. 试剂:抗凝剂EDTA-Na2/K2、吉姆萨染液、蒸馏水。
2. 仪器: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移液器、酒精灯、吸管等。
3. 样本:疑似疟疾患者的血液样本。
四、实验步骤1. 采集血液样本:使用EDTA-Na2/K2抗凝管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2-5mL。
2. 制作血涂片:a. 将血液样本滴在载玻片中央,形成直径约1cm的圆形。
b. 用另一张载玻片边缘轻刮血液,制成薄而均匀的血膜。
c. 待血膜干燥后,用盖玻片覆盖。
3. 染色:a. 将载玻片放入吉姆萨染液中,浸泡5-10分钟。
b. 用蒸馏水冲洗载玻片,去除多余染液。
c. 待载玻片干燥后,用显微镜观察。
4. 观察与鉴定:a. 使用低倍镜观察血涂片,寻找疟原虫。
b. 使用高倍镜观察疟原虫的形态学特征,如细胞核、滋养体、裂殖体等。
c. 根据疟原虫的形态学特征,确定疟原虫的种类。
五、实验结果1. 在血涂片中观察到疟原虫,经鉴定为恶性疟原虫。
2. 疟原虫的形态学特征如下:a. 细胞核呈红色,圆形或椭圆形。
b. 滋养体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约为10-15μm。
c. 裂殖体呈椭圆形,大小约为20-30μm。
六、实验讨论1. 本实验成功制作了疟原虫血涂片,并成功鉴定出恶性疟原虫,验证了实验原理和步骤的正确性。
2.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a. 采血时,应选择患者发作期进行,此时疟原虫数量较多,易于观察。
b. 制作血涂片时,应确保血膜薄而均匀,避免过厚或过薄。
c. 染色时,应控制好染色时间,避免染色过深或过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
实验室诊断
• 血涂片形态学检查
➢ 在RBC内发现疟原虫是确诊疟疾和鉴别虫种的重 要依据
➢ 采血时间:
恶性疟:发作时、查环状体,发作数小时后因晚 期滋养体寄生虫的红细胞滞留皮下脂肪及内脏微 血管中,不易查见。
间日疟和三日疟:发作后10小时内,太久后原虫 数量要下降。
.
4
实验室诊断
➢ 血涂片姬氏或瑞氏染色法:取外周血制 成厚、薄血膜,经吉氏或瑞氏液染色后 油镜检查瑞氏Wright或姬氏Giemsa染色: 核染成紫红色,胞质呈兰色,疟原虫消 化血红蛋白产物-疟色素呈棕黄色
恶性疟
.
15
大滋养体(环状体)
• 间日疟
恶性疟
虫体不规则,较大;阿 体小,圆形;空泡小;
米巴样空泡明显;疟色 早期疟色素细小,金黄
素细小,黄褐色
色,晚期结成块状,黄
褐色
.
16
间日疟
.
17
恶性疟
.
18
间日疟
.
19
间日疟
.
20
恶性疟
.
21
裂殖体
间日疟
恶性疟
大于正常红细胞,裂殖 小于正常红细胞;裂
本次探讨间日疟和恶性疟这 两种疟原虫的形态问题
.
11
小滋养体
间日疟
恶性疟
约为红细胞直径的 约为红细胞的1/6; 1/3,环较粗大;1 环纤细,核1-2个; 个核,2个核和一个 一个红细胞寄生2个 红细胞寄生2个环状 环状体的常见 体不如恶性疟原虫多 见
.
12
间日疟
.
13
双核
恶性疟
.
14
双环状体
偏于一侧,胞浆深蓝色;于中央;胞浆深蓝色;
疟色素散在
疟色素块围于核周
.
28
雄配子体
间日疟
恶性疟
大于正常红细胞,圆形; 腊肠形,两端钝圆,核
核大,疏松,浅红色, 大,疏松,淡红色,位
多位于中央;胞浆浅蓝 于中央;胞浆浅蓝色或
色或淡红色;疟色素散 浅红色;疟原虫各个时期的形态
➢ 疟原虫基本构造相同-细胞膜、质、核 ➢ 疟原虫在RBC内各期形态各不相同,各型
之间也有差异
.
5
血涂片的制作
• 厚血膜涂片:原虫变形,且红 细胞已溶,鉴别有困难,但原 虫集中,易发现
(确诊疟疾,有没有)
• 薄血膜涂片:原虫形态结构完 整,清晰,可辩认原虫的种类 和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适 用于临床诊断,但虫数较少易 漏检。
较衰老红细胞 10-14天
无复发,有再 燃 大小正常,有 时缩小,颜色 无改变,偶可 见齐氏点
9天
15400 48小时 周围血
网织红细胞 5-6天
有复发和再燃
略胀大,色淡, 薛氏点较间日 疟的粗大,在 环状体即出现
蚊体内发育时间 (25℃~27℃)
9-10天
10-12天 .
25-28天 14-16天 10
.
8
分子生物学技术
疟原虫DNA扩增和特异性探针杂交 等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
.
9
四型人体疟原虫生活史比较
间日疟原虫 恶性疟原虫
三日疟原虫 卵形疟原虫
红外发育时间 (速发型) 红外期裂殖子数目 红内期发育周期 红内期发育场所
选择红细胞类型 无性体与配子体出现于 周围血中的相隔时间
复发、再燃
被寄生红细胞变化
间日疟
.
30
间日疟
.
31
间日疟
.
32
间日疟
.
33
恶性疟
.
34
恶性疟
.
35
.
36
2.流行环节
传染源:血液中有成熟配子体的 现症病人和带虫者
传播媒介:按蚊(雌)
易感人群:非流行区人群、儿童。
3.流行因素
自然因素:气候、温度、湿度 和 媒介种类等。
社会因素:经济、卫生条件。
.
37
1. 控制传染源
(鉴别虫种,哪一种)
.
6
1.循环抗原检测 可诊断现症病人和带虫者。血中有疟原虫时才能
查出其抗原,一旦治愈,抗原在短期内即行消失。 2.循环抗体检测
适用于多次寒热发作又未查明原因者。原虫血症 后1周可查出抗体,故早期无诊断价值。
.
7
间接间荧接光荧抗光体抗试体验试(验IF(A)IFA)
经经免免疫疫荧荧光光染染色色 的的裂裂殖殖体体
疟原虫的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诊断
➢ 临床诊断:疟疾发作史,在流行区留住 史
➢ 病原学诊断:血涂片形态学检查 ➢ 其他诊断: 免疫诊断,DNA诊断。(查
抗原、查抗体;查核酸,扩增DNA) ➢ 血常规检查
.
2
实验室诊断
• 血常规检查 ➢RBC↓、Hgb ↓、PLT ↓ ➢WBC 正常或稍降低 ➢单核细胞分类↑ ➢嗜酸性粒细胞分类↑ 以上几种表现可能同时出现或者单一出现
及时发现,彻底治疗病人和带虫者;
加强流动人口管理。
2. 蚊媒防制
改善环境卫生、排除积水、用杀蚊
剂灭蚊、积极采用防蚊叮措施(如避免
暴露皮肤、涂抹防蚊剂、用溴氰菊酯浸
泡蚊帐等)。
3. 保护易感人群
对于初次进入疫区者要提前进行预
防性服药;加强疫苗研究。
.
38
• 杀灭红外期裂子体及休眠子的抗复发 药:如伯氨喹;
子12-24个,通常16 殖子较小,8~26个,
个,排列不规则,疟色 素常集于一侧,黄褐色
通常8、18个,排列 不规则,疟色素成团
块状,黑褐色
.
22
间日疟
.
23
间日疟
.
24
间日疟
.
25
恶性疟
.
26
恶性疟
.
27
雌配子体
间日疟 恶性疟
大于正常红细胞,圆形;新月形,两端较尖;核
核小.致密,深红色, 小,致密,深红色,位
8天
6天
12000 48小时 周围血
网织红细胞 2-5天
40000
36-48小时
环状体和配子体周围血 液,其余各期在皮下脂 肪及内脏毛细血管 成熟及未成熟红细胞
7-11天
有复发和再燃 无复发,有再燃
滋养体期开始胀 大小正常或略小,紫蓝
大,色淡,出现 色边缘常皱缩,常见有
薛氏点
粗大茂氏点
12天
15000 72小时 周围血
• 杀灭红细内期裂体增殖的抗临床发作 药:如氯喹、咯萘啶、青蒿素;
• 杀灭子孢子抑制蚊体内孢子增殖的药: 如乙胺嘧啶。
• 对现症患者的治疗:间日疟原虫感染 可用氯喹加伯氨喹;恶性疟原虫感染可 单服氯喹。
.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