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财务管理知识】电大宏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全】
名词解释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中进行有效的配置,以求满足人类无穷欲望之最大满足的一门科学。
稀缺性:不是指资源在绝对数量上的多寡,而是相对于人们无限多样,不断上升的需要来说,用以满足这些需要的手段,即有用的资源,是相对不足的。
实证分析:主要回答经济现象是什么,它怎样以及为什么变化,其后果是什么的这一类的问题.规范分析:着眼于建立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判定现有的经济状况应该怎样。
均衡分析:假定外界诸因素是已知的和固定不变的,然后再研究因变量达到均衡时应具备的条件.这里的均衡指的是:各个经济决策者所做出的决策正好相容,每个人都不会愿意再调整自己的决策,从而不再改变其经济行为.经济理性主义:假定人在经济生活中总是受到利己之心的趋势,通过对各种可能方案的理性选择,以便寻求能够实现最大限度利益的方案。
微观经济学:研究单个经济体的经济行为,采用个量分析方法,通过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及相互关系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经济资源配置问题的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理论.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国民经济运行,采用总量分析方法,是以国民收入决定为核心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充分利用的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理论.供求理论市场:是某种商品与服务的一群买者与卖着。
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商品价格上升,该商品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供给:卖着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且能够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
供给定理: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商品价格上升,该商品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
均衡:经济中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力量处于一种力量相当,相对静止的状态。
市场均衡指价格达到供给量与需求量水平的状态.均衡分析考察的是均衡形成与变动的条件。
局部均衡:假定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分析一种商品或一种生产要素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时的价格决定。
宏、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总结
宏、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总结西方经济学讲义宏、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总结宏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微观:经济学――研究如何实现稀缺资源的最佳配置,以使人类需要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一门社会科学。
资源的稀缺性――指相对于人类无限多样性的需要而言,经济资源数量总是相对不足的,取用时要付出代价。
规范分析――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应该是怎样解的。
实证分析――描述经济现象“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实际上是如何解决的。
需求――消费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需求量的变化――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需求水平的变化――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化。
需求定律――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示范方向的变动关系。
供给――生产者在某一时刻和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对某种商品或劳务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数量。
供给定律――商品价格与供给量成正比。
均衡价格――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一致的价格,即需求数量等于供给数量的价格。
均衡数量――需求价格等于供给价格时的供给量和需求量称为均衡数量。
需求价格弹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或劳务价格变动因其本身需求量的变动程度。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或劳务价格变动引起另一种商品或劳务需求量变动的程度。
需求收入弹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收入的变动引起某种商品或劳务需求量变动的程度。
蛛网模型――运用弹性原理解释某些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在失去均衡时发生的不同波动情况的一种动态分析理论。
蛛网稳定条件――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市场价格变动对供给量和需求量的影响相同。
西方经济学讲义效用――商品或劳务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或欲望的能力。
边际效用――某商品的消费量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减量。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为某种商品或劳务支付的价格与其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
消费者偏好――影响和制约消费者行为的重要主观心理因素。
宏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宏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2005-12-281.不完全信息:也叫非对称信息,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些,一方掌握的信息少些。
2.逆向选择: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
3.外部经济: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
4.外部不经济: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法补偿的危害,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
5.科斯定理:是一种产权理论,是解决经济活动外部性的重要理论和全新思路。
其原理内容是指在市场交换中,若交易费用为零,那么产权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就没有影响。
6.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
四、名词解释1.消费函数以C表示消费水平,Y表示国民收入,则在两部门经济中,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函数形式为:C = C(Y)这一函数被称为消费函数。
一般说来,消费水平的高低会随着收入大小的变动而变动,收入越大,消费就越高;但是,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消费数量的增加赶不上收入的增加。
2.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即每单位收入的消费数量,用公式表示为:它说明了家庭既定收入在消费和储蓄之间分配的状况。
3.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家庭在增加的收入中消费所占的比重,用公式表示为:其中,△Y表示家庭收入的增加量,而△C则是增加的收入中消费的增加量。
边际消费倾向说明了收入变动量在消费变动和储蓄变动之间分配的情况。
一般地说,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大于0而小于1的,即0<MPC<1。
4.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呈现递减的趋势被称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5.消费曲线是表示家庭消费数量与收入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
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逐渐增加,因而消费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同时,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增加的速度越来越慢,因而消费曲线随着收入的增加越来越趋向于平缓。
经济管理学及财务知识分析词汇
经济管理学及财务知识分析词汇1. 经济管理学词汇1.1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运行的学科,包括国家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就业等方面的分析。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国内生产总值,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的总价值。
•通货膨胀(Inflation):货币的普遍购买力下降,并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国内税收(Domestic Tax):指一个国家在境内依法向居民和非居民收取的各类税费。
•就业率(Employment Rate):指劳动力中就业人数与劳动力总人数之比,也称就业人口比例。
1.2 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决策和市场行为的学科,包括供求关系、价格决定和市场结构等方面的分析。
•供需关系(Supply and Demand):指商品或劳务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市场上的价格和数量。
•市场竞争(Market Competition):指多家企业在同一市场中竞争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状态。
•税收政策(Taxation Policy):指政府对个人和企业征收的各类税费的政策规定和调整。
•市场结构(Market Structure):指市场上各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和市场份额的分布情况。
1.3 会计学•会计学:研究记录、报告和分析经济活动的学科,包括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等方面的内容。
•财务报表(Financial Statements):公司或组织为了向利益相关者提供财务信息而编制的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
•资产(Assets):指企业拥有并能够使用的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包括现金、存货、固定资产等。
•负债(Liabilities):企业所拥有的债务或承诺,包括应付款项、长期借款等。
•财报分析(Financial Analysis):对财务报表和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2. 财务知识分析词汇2.1 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指企业对财务活动进行规划、组织、指导和控制的过程。
西经(宏微观)重点名词解释
西经(宏微观)重点名词解释宏微观经济学重点名词第一章1.微观经济学:研究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2.宏观经济学:是从国民经济角度研究和分析市场经济整体经济活动的。
3.规范分析: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一些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标准,作为决策的前提和制定政策的依据。
4.实证分析:基本排除价值判断,只对经济现象、经济行为或经济活动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客观分析,得出一些规律性结论。
第二章5.需求规律: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这是一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向变化的关系。
6.供给规律: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对该商品供给量减少。
这是一种供给量和价格成同向变化的关系。
7.均衡价格: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
8.需求收入弹性: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第三章9.边际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
10.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对消费者能产生同等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数量点的轨迹。
11.替代效应: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价格下降,一种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会多购买价格相对便宜的商品,少买价格相对高的商品。
12.收入效应:指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名义价格下降,可使现有货币收入购买力增强,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达到更高的效用水平。
第四章13.边际产量:指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14.机会成本: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15.边际成本: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
16.等产量曲线: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17.边际技术替代率:指在保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宏微观经济学名词概要
宏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概要1 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区分实际与名义)2 存量与流量3 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4 国民生产净值5 利率6 消费与储蓄7 投资(存货投资和重置投资)8 摩擦性失业和自愿性失业、结构型失业9 隐蔽性失业和隐蔽性通货膨胀10 自然失业率与充分就业11 需求拉上与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12 结构型通货膨胀(需求移动论和斯堪的纳维亚模型)13 萨伊定律和古典的货币数量论14 总量生产函数15 劳动供给函数和劳动需求函数(劳动市场均衡)16 消费函数a、绝对收入论(边际消费递减规律)b、相对收入论c、生命周期论d、恒久收入论17 储蓄函数18 资本边际效率19 加速系数20 紧缩缺口和膨胀缺口21 IS曲线和LM曲线22 自动稳定器23 财政政策(增支和减税)24 累进所得税25 货币政策a、一般性货币政策(公开市场业务、改变贴现率、变动存款准备金率)b、选择性货币政策(消费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优惠利率、道义劝告)26 凯恩斯效应和庇古效应27 菲利普斯曲线28 凯恩斯陷阱29 奥肯定律30 需求管理31 相机抉择(逆风向行事)和单一规则32 经济周期(长波、中波、短波)33 乘数-加速数模型34 消费不足论和投资过度论35 挤出效应36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37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只需掌握哈罗德模型即可)38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39 经济增长中的黄金分割率40 滞涨41 乘数42 货币幻觉43 货币乘数44 系统性风险45 效率工资46 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47 货币乘数a、弗里德曼--施瓦兹分析b、卡甘分析c、乔顿分析48 托宾的货币供应新论49 李嘉图等价定理50 理性预期与适应性预期51 卢卡斯批判52 现代货币需求理论a、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b、鲍莫尔模型c、惠伦模型d、托宾模型(托宾曲线)e、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弗里德曼的实证研究)53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a、利率传导机制(凯恩斯的分析、托宾和莫迪利安尼的发展)b、货币供应传导机制(货币学派的分析)c、信贷配给传导机制d、汇率传导机制54 货币政策的时滞(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55 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和最终目标56 非均衡理论57 托宾的q理论58 AD-AS模型59 潜在产量60 古典总供给曲线和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概要一般来说,只要掌握了以下概念,微观经济学考研时的名词解释就不会有太大问题(命中率:90%)1. 微观经济学于宏观经济学2.需求3. 供给4.均衡价格5. 消费者剩余6. 生产者剩余7. 需求弹性8.供给弹性9.效用10. 基数效用论1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12. 序数效用论13. 无差异曲线14. 预算约束线15.消费者均衡16.边际替代率17.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18.柯布-道格拉斯函数1 9.生产函数20.吉芬商品21. 边际替代率22.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23.规模收益24.内在经济与外在经济25. 技术替代率26.生产要素投入的经济区域27. 生产要素最友组合28.利润最大化原则29. 机会成本与经济成本30.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31.成本函数32.厂商均衡33.完全竞争34.P=MC 35.完全竞争厂商(行业)的供给曲线36.完全竞争厂商的关闭点(停止生产点) 37. 完全垄断38. 产品差别39. 垄断竞争4 0. 寡头垄断41. 折拐的需求曲线42. 差别/歧视价格43. 串谋44.非价格竞争45. 卡特尔46. 价格领导47.古诺解(双头市场的基本模型) 48.引致需求49. 边际收益产品50. 边际产品价值51. 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52.契约曲线53.第一福利经济学定理与第二福利经济学定理54.社会无差异曲线55. 市场失灵56.公共物品57.外在性58.政府失灵59.恩格尔系数60. 基尼系数61.埃奇沃思框图62.阿罗不可能定理63.支付矩阵64.自然壁垒与策略性壁垒65.重复博弈66.科斯定理67.搭便车68. 反应函数69.风险回避70.道德风险71.逆向选择72. 里昂裼夫生产函数73.企业的目标74. 公共地悲剧75. 生产可能性曲线76. 市场效率77.强显现偏好定理与弱显现偏好定理78.信息不对称79.委托-代理人80.资本市场81.货币市场82.指数(拉氏,帕氏) 83.虚拟经济84. 寻租活动85. 证券市场线86.投资组合理论(马柯维茨)87. Black Scholes 模型88.CAPM模型89.APT 模型90.股利贴现模型重点为1---60题.如果考名校,61-90必须掌握。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第一章1、“经济人”法则:所谓经济人是指,以自利为前提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
“经济人假设”包含三个基本命题:(1)经济人是自私的,即追求自身利益是驱策人的经济行为的根本动机。
(2)经济人在行为上是理性的,具有完备或较完备的知识和计算能力,能视市场和自身状况而使所追求的个人利益最大化。
(3)只要有良好的制度保证,个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自由行动,会无意而有效地增进社会公共利益。
2、稀缺:指物品在超越免费供应时人们对它仍然有需求。
即该物品在市场上保持一个正值价格。
3、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采用个量分析方法,通过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相互关系,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经济资源配置问题的一系列有内存联系的理论。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是价格问题,因此,微观经济学也被称为价格理论。
4、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又被称为“大经济学”,它研究的是总体经济行为与总量经济关系,要对经济运行的整体,包括社会的总产量、总收入、价格总水平和就业量等进行分析。
、宏观经济学以收入和就业分析为中心,因而也被称为收入理论或就业理论。
5、实证经济分析:指在解释经济运行时,采用类似自然科学研究的分析方法,把经济现象之间的关系看成是具有函数关系或相关关系的一些变量。
通过分析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力求说明和回答经济现象“是什么”以及经济问题“实际是怎样解决的”,并借以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后果。
6、规范经济分析:指以一定价值判断和伦理标准为基础,将带有价值判断色彩的标准作为建立经济理论的前提,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或“应该是怎样解决的”。
7、经济物品:指需要付出代价才能获得的物品。
经济物品的供应不足以满足所有人。
8、萨伊定律:即法国“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萨伊(1767――1832)提出的,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供给会自行创造需求,从而把市场机制推到了极优越的地位上。
电大宏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电大宏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1.微观经济学:是指研究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2.宏观经济学:是指从国民经济角度研究和分析市场经济整体经济活动的行为。
3.规范分析: 是指以一定的价值判定为基础,提出一些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标准,作为决策和制定政策的依据。
4.实证分析:是指只对经济现象、经济行为或经济活动及其进展趋势进行客观分析,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
5.需求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6.供给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呈同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
7.均衡价格: 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8.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9.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刻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
10.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和谐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
11.边际产量(MP):是指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12.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产品所舍弃的使用相同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13.边际成本: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
14.等产量曲线: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15.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16.生产扩展线:是指每一条等成本曲线和等产量曲线的切点所形成的曲线叫做生产扩展线。
17.完全竞争:是指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宏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平狄克微观教材重要名词解释整理支持价格政府制定的高于自由市场价格水平的价格,同时政府通过购买过量供给来维持这一价格。
市场出清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交点处的价格和数量。
无差异曲线代表能带给消费者相同满足程度的所有市场篮子的组合。
边际效用递减随着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的增多,多消费一单位商品所带来的效益增加减少。
边际替代率消费者为获得额外一单位的某商品而愿意放弃的另一张纸商品的最大数量。
恩格尔曲线表示食品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系的曲线。
替代效应当效用水平保持不变时,由于商品价格变动而导致的对该商品消费数量的变化。
收入效应在相对价格保持不变时,因购买力增加而带来消费数量的变化。
劣等品当收入之间时,需求量下降,需求的收入弹性是负的。
吉芬商品由于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需求曲线向上倾斜的商品。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为某商品愿意支付是价格和实际支付是价格之差。
攀比效应一种正的网络外部性,消费者购买一种商品部分是因为其他人也购买了该种商品。
连带外部效应虚荣效应负的网络外部性,消费者希望用有的商品是独一无二的或者专有的。
风险溢价风险规避者为规避风险而愿意支付的最大货币额。
风险规避者对于期望值相同的确定收入和风险收入而言,更偏好于确定收入。
等产量线由生产出同一产量的所有可能的投入品组合形成的曲线。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增加某一投入品的使用而其他投入品固定不变,产出增加最终会减少。
规模报酬投入增加一倍,产出增加一倍。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在保持产出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种投入要素增加一单位,另一种要素需要减少的量。
机会成本与企业未将资源用于其他可选择的最佳用途而放弃的机会相联系的成本。
显性成本指厂商为生产一定商品而在要素市场上购买生产要素所支付的实际费用。
隐性成本厂商在生产过程中使用自身所拥有的那些生产要素的价值总额。
规模经济企业可以以低于双倍的成本获得双倍的产出的情形。
规模不经济双倍的产出需要双倍以上的投入。
联合生产范围经济一家企业生产两种产品的产出高于两家企业各生产一种产品的总产量时的情形。
宏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宏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用来提供特定时期内,一国实际经济活动及其成就的系统记录国内生产总值——在一定时期内,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国境内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储蓄-投资恒等式——基于国民收入会计角度反映经济活动事后的储蓄与投资恒等关系。
边际消费倾向——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比.MPC=△C/△Y平均消费倾向——任一收入水平上的消费支出与收入之比。
边际储蓄倾向——新增加的储蓄与新增加的收入之比。
平均储蓄倾向——任一收入水平上的储蓄与收入之比。
投资乘数——总投资增加时,收入的增量是投资增量的倍数。
加速数——国民收入增加引起的资本存量增加的倍数。
政府支出乘数——用来反映政府支出变动与其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的倍数的关系。
税收乘数——用来反映税收变动与其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的倍数的关系。
平均预算乘数——用来反映政府收支同时等额增加的情况下,政府收支变动对国民收入的综合效应。
投资——资本存量的增加。
固定资本,存货资本,住房投资。
资本成本——企业获取并拥有单位资本的费用。
折旧——资本的磨损和损耗。
重置成本——厂商在市场上重新购买一个工厂或机器设备的成本。
净投资——形成新资本的投资。
总投资——由产出增长引起的投资(净投资)加上为补偿原来资本消耗所进行的投资。
托宾q——某一厂商的股票的市场价值对资本重置成本的比率。
IS曲线——投资储蓄曲线,在产品市场均衡的条件下,国民收入Y与利率r之间关系的函数。
交易性货币需求——企业或个人为了应付日常的交易而愿意持有一部分货币。
预防性货币需求——企业或个人为了应付突然发生的意外支出而愿意持有一部分货币。
投机性货币需求——人们为了在某一适当的时机进行投机活动而愿意持有一部分货币。
流动性陷阱——利率水平低到所有人都认为它肯定将上升时,货币的投机性需求可能变得无限大,任何新增的货币供给都会被人们所持有,从而使利率进一步下降。
宏微观经济学名词解
宏微观经济学名词解宏微观经济学名词解宏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第一章导论经济学:研究如何实现稀缺资源的最佳配置,以使人类需要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一门社会科学。
微观:资源的配置宏观:资源的利用效率“看不见的手”:价格机制调节商品和劳务的供给和需求资源的稀缺性:指相对于人类无限多样性的需要而言,经济资源数量总是相对不足的,取用时要付出代价。
规范分析: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应该是怎样解决的。
实证分析:描述经济现象“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实际上是如何解决的机会成本:因选择而放弃的其他机会所产生的代价生产可能性边界:是指在可投入品数量(土地,劳动和资本等)和技术知识既定的条件下,一个社会所能得到的最大产量。
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函数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量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够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
均衡价格: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应量相等时的价格。
均衡数量: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
需求量的变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在某种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需求的价格弹性: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财务知识)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整理成表格)
外部经济是指由于消费或者其他人和厂商的产出所引起的一个人或厂商无法索取的收益。
先动优势(First-mover advantages)
先动优势是由于在博弈中第一个采取行动的局中人所拥有的优势。
固定成本(Fixed cost)
固定成本为每个时期不变投入品的总成本。
收入补偿的需求曲线表示,当消费者的收入调整到不论价格如何都可以购买最初的市场篮子,这时在每一种价格下消费者所需求的商品的数量有多少。
收入--消费曲线(Income-consumption curve)
收入一消费曲线是把代表与全部可能的消费者货币收入相应的均衡市场篮子的点连接而成的一条曲线。这种曲线可以用于推导恩格尔曲线。
收人效应(Income effect)
收入效应是指,所有价格不变时完全由于消费者满足水平的变化所引起的商品X的需求量的改变。
需求的收入弹性(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
需求的收入弹性是指,当价格保持不变时消费者收入发生1%的变化时,所引起的需求数量变化的百分比。
成本递增的产业(Increasing-cost industry)
平均产品是总产量除以投入品的数量。
平均可变成本(Average variable cost)
平均可变成本是总可变成本除以产量。
投资的β(Beta)
β度量的是与投资相联的不可分散的风险。对于一种股票而言,它表示所有现行股票的收益发生变化时,一种股票的收益会如何敏感地变化。
债券收益(Bond yield)
期望货币价值(Expected monetary vale)
为了确定一项投机的期望货币价值,计算每一种可能出现的结果的货币收益(或损失)与其出现的概率相乘以后的和。
宏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打印版)
1 国内生产总值GDP——经济社会(即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或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一般由支出法和收入法来进行核算。
当使用支出法来计算GDP时,GDP包括消费、投资、政府购买、进出口。
当使用收入法来计算GDP时,GDP包括工资、利润、利息、租金、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2 国民收入NI——从国内生产净值中扣除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加政府补助金,就得到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性服务所得报酬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意义上的国民收入。
(NI=NDP -企业转移支付-间接税+政府对企业补贴)3 国内生产净值NDP——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净值,即新增加的产值。
(NDP=GDP-折旧)4 总投资——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的支出。
由于资本在不断的消耗,所以在总投资总有部分额度是用来弥补资本折旧的,也可以说是用于重置资本设备的,称为重置投资。
5 重置投资(折旧)——资本物品由于损耗造成的价值减少6 GDP的平减(折算)指数——名义GDP和实际GDP的比率。
反映价值指标增减过程中与物量变动同时存在的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价格指数7 名义(货币)GDP——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8 实际GDP——用从前某一年作为机器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第十三章9 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产出。
10 边际消费倾向MPC——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比率,也就是增加的1单位收入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
MPC=dc/dy11 边际储蓄倾向MPS——每增加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的储蓄部分的比率,即储蓄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该点上的储蓄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
MPS=ds/dy11.5棘轮效应:消费者易于随收入的提高增加消费,但不易随收入之降低而减少消费,以致产生有正截距的短期消费函数。
2020年(财务知识)电大宏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财务知识)电大宏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电大四,名词解释1.需求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2.供给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呈同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3.均衡价格是指壹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4.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壹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5.需求收入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壹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6.需求的交叉弹性是指关联的俩种商品中,壹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另壹种商品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商品A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壹时,引起对商品B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7.供给价格弹性是指供给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壹时,对该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8.蛛网理论是用弹性理论考察价格波动对下壹周期生产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均衡变动,是壹种动态分析.按照这种理论绘制出来的供求曲线图,形状近似蛛网,故名为"蛛网理论".1.生产要素:生产中使用的各种资源.这些资源可分为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2.总产量(TP):壹定的生产要素投入量所提供的全部产量.3.平均产量(AP):单位生产要素提供的产量.4.边际产量(MP):增加壹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5.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为了生产壹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于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6.经济利润:也称超额利润,是指厂商总收益和总成本的差额.7.正常利润:企业家才能的价格,也是企业家才能这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它包括于成本之中.8.短期成本:是指厂商于短期内进行生产运营的开支.9.长期成本:于长期中,壹切投入均是可变的,这些开支就是长期成本.10.边际成本:指每增加壹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11.等产量曲线:是指于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壹定产量的俩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12.等成本线:是指于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厂商能够购买的俩种生产要素组合所形成的曲线.13.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于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壹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壹种要素的投入数量.14.生产扩展线:每壹条等成本曲线和等产量曲线的切点所形成的曲线叫做生产扩展线. 15.规模报酬:是指所有生产要素的变化和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属于长期的生产理论.1.总效用是指消费者于壹定时间内,消费壹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2.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于壹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3.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和谐的俩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4.预算线:也称消费者可能线,它是于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的数量组合.5.替代效应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俩种商品时,由于壹种商品价格下降,壹种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会多购买价格便宜的商品,少买价格高的商品.6.收入效应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俩种商品时,由于壹种商品名义价格下降,可使现有货币收入购买力增强,能够购买更多的商品达到更高的效应水平.替代效应7.价格消费曲线:我们把由于商品价格变化所引起的最佳购买的均衡点的连线,叫价格——消费曲线.8.收入——消费曲线:我们把由于收入变化所引起的最佳购买的均衡点的连线,叫收入——消费曲线.1.要素的边际生产力是指厂商每增加壹单位生产要素投入所增加的生产力.2.边际产品价值(VMP):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MP和产品价格P的乘积.用公式表示:VMP=MP·P3.经济租金是准租金的壹种特殊形式.是指素质较差的生产要素,于长期内由于需要增加而获得的壹种超额收入.4.洛伦兹曲线是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是用以反映国民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壹种曲线.5.吉尼系数是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提出的壹个衡量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6.劳动的供给曲线是指于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壹特定时期内劳动者于各种可能的工资率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壹般来说,它是壹条向后弯曲的供给曲线. 1.不完全信息:也叫非对称信息,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壹方掌握的信息多些,壹方掌握的信息少些.2.逆向选择:是指于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3.外部经济: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壹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4.外部不经济: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壹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法补偿的危害,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5.科斯定理:是壹种产权理论,是解决经济活动外部性的重要理论和全新思路.其原理内容是指于市场交换中,若交易费用为零,那么产权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就没有影响.6.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 1.消费函数以C表示消费水平,Y表示国民收入,则于俩部门经济中,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系能够用函数形式为:C=C(Y)这壹函数被称为消费函数.壹般说来,消费水平的高低会随着收入大小的变动而变动,收入越大,消费就越高;可是,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消费数量的增加赶不上收入的增加. 2.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于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即每单位收入的消费数量,用公式表示为: 它说明了家庭既定收入于消费和储蓄之间分配的情况.3.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家庭于增加的收入中消费所占的比重,用公式表示为:其中,△Y表示家庭收入的增加量,而△C则是增加的收入中消费的增加量.边际消费倾向说明了收入变动量于消费变动和储蓄变动之间分配的情况.壹般地说,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大于0而小于1的,即0<MPC4.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呈现递减的趋势被称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5.消费曲线是表示家庭消费数量和收入之间关系的壹条曲线.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逐渐增加,因而消费曲线是壹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同时,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增加的速度越来越慢,因而消费曲线随着收入的增加越来越趋向于平缓.6.线性消费函数于分析短期消费和收入之间关系时,尤其是于不考虑边际消费倾向作用的条件下,消费函数能够由线性消费函数表示为:C=a+bY其中,a,b为常数.于式中,a被称为自主性消费,它不受收入变动的影响;bY是由收入引致的消费,它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线性消费函数表明,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按固定不变的壹个比例b增加,此时,消费曲线是壹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7.储蓄函数由于储蓄是收入中扣除消费之后的余额,因而储蓄函数能够由消费函数得到.假定S表示储蓄,于是储蓄和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能够表示为:S=Y–C(Y)=S(Y)8.平均储蓄倾向表示收入中储蓄所占的比重,即平均储蓄倾向也可正可负.壹般来说,于收入偏低时,平均储蓄倾向能够为负值;随着收入增加,平均储蓄倾向递增,其数值转变为正值,但总小于1.9.边际储蓄倾向表示增加的收入中储蓄增加所占的比重,即边际储蓄倾向壹般为正数值,但小于1,即0<MPS10.储蓄曲线是表示储蓄和收入之间的关系的曲线.随着收入的增加,家庭部门的储蓄增加,即储蓄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同时,随着收入的增加,储蓄增加的速度更快,因而储蓄曲线越来越陡峭.11.线性储蓄函数利用线性的消费函数形式,储蓄函数也能够简单地表示为线性形式,即:S=Y–C=–a+(1–b)Y其中,(–a)就是自主储蓄,它不受收入的影响,(1–b)Y是由收入引致的储蓄,而(1–b)是边际储蓄倾向.12.投资乘数指由投资变动引起的收入改变量和投资支出改变量和政府购买支出的改变量之间的比率.其数值等于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1.总需求曲线表示于壹系列价格总水平下经济社会的均衡的总支出水平,即总需求曲线表示经济中的均衡的总支出量随着价格总水平变动而变动的轨迹.总需求曲线是壹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2.总需求函数是表示价格总水平和均衡总支出关系的函数.以Y表示使得经济处于均衡的总支出AE的水平,P表示价格总水平,则总需求函数AD能够表示为:Y=AD(P)3.总供给曲线表示壹系列价格总水平下经济提供的产出量,即总供给曲线表示经济中厂商愿意且且能够供给的总产出量随价格变动而变动的轨迹.总供给曲线是壹条向左上方倾斜的曲线.4.总供给函数是表示价格总水平和均衡总产出关系的函数.以Y表示经济中的总产出,P 表示价格总水平,则总供给函数AS能够表示为:Y=AS(P)5.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均衡当总供给和总需求相等时,经济处于均衡状态.于均衡点处,决定总需求的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以及决定总供给的劳动市场同时处于均衡.此时,由产品和货币市场均衡决定的总需求恰好使得劳动市场均衡决定的就业量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完全实现变化.1.通货膨胀壹般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升.2.失业率是指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和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3.摩擦性失业是指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中产生的失业.4.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于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5.周期性失业是指因劳动力中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6.温和的,奔腾的和超级通货膨胀按照价格上涨幅度加以区分,通货膨胀有温和的通货膨胀,奔腾的通货膨胀和超级通货膨胀三种类型.温和的通货膨胀,年物价上涨率于10%以内;奔腾的通货膨胀其物价上涨率则是俩位数;而超级通货膨胀的通货膨胀率要于3位数之上. 7.滞胀是指通货膨胀率上升时失业率也上升.8.未预料到的和预料到的通货膨胀按照人们对价格变动预料的程度划分,通货膨胀又分为未预料到的通货膨胀和预料到的通货膨胀俩种类型.未预料到的通货膨胀往往由某些突然的原因所引起,人们对价格上涨的幅度不能预知或不完全预知.预料到的通货膨胀是由于已知的原因所引起,且且通货膨胀的幅度为人们所预知.9.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通货膨胀会导致收入和财富的不同阶层之间的再分配,这就是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其效庆的大小取决于通货膨胀的类型.10.通货膨胀的产量和就业效应由通货膨胀所造成的不同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会对产量和就业产生壹定的影响,这就是通货膨胀的产量和就业效应.其效应的大小取决于通货膨胀的类型.11.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而引起的壹般价格总水平的持续而显著的上升.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于于总需求过度增长,总供给不足,即"太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产品",或者说"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超过按现行价格所提供的供给".12.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又称供给型通货膨胀,是指由厂商生产成本增加而引起的壹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13.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工资推进通货膨胀是工资过度上涨所造成的成本增加而推动的价格总水平上涨.工资上涨使得生产成本增长.于既定的价格水平下,厂商愿意且且能够供给的数量减少,从而使得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造成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14.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是厂商为了谋求更大的利润导致的壹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具有市场支配力的垄断和寡头厂商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而提高产品的价格,结果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 15.进口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如果壹个国家生产所需要的壹种重要原材料主要依赖于进口,那么进口商品的价格上升就会造成厂商生产成本的增加,导致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16.通货膨胀惯性无论是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仍是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于拉动需求或推进成本之后,最终会使得价格总水平停止上涨.然而,于实际中,壹旦形成就会持续壹段时间.除非受到其他的冲击,通货膨胀倾向于持续保持相同的水平,这种现象被称为通货膨胀惯性.17.预期是指人们对未来经济变量作出的壹种估计.预期往往根据过去的经验和对未来知识的了解而形成.18.价格调整曲线价格调整曲线又称菲得普斯曲线,它表示工资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存于着交替关系.价格调整曲线是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提出来的,因而被经济学家们称为菲利普斯曲线.由于壹个国家的货币工资增长率基本上和通货膨胀率具有相同的变动方向,因而菲利普斯曲线被改造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之间的关系.且用来研究通货膨胀问题,说明价格调整过程,故又名价格调整曲线.19.收入政策对付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往往使用收入政策.收适政策目的于于通过控制价格,货币工资和其他收入的增长,抑制通货膨胀.收入政策的主要手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价格和工资管制;收入指数化;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政策.20.收入指数化所谓指数化就是以条文规定的形式把工资和某种物价指数联系起来,当物价上升时,工资也随之上升.指数化能够是被百分之百的指数化,也能够是部分指数化.百分之百指数化是指工资按物价上升的比例增长.部分指数化是指工资上涨按物价上升壹定比例上涨.收入指数化政策往往被用来减少通货膨胀所产生的对收入分配的影响.1.财政政策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水平所作出的决策.财政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之壹.2.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各种制度规定本身能够对经济产生稳定作用.这种自动稳定作用通常称为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3.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又称为能动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经济运行的情况逆经济风向采取的变动财政收入水平的政策.具体地说,当经济处于繁荣状态时,政府应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相反,当处于经济萧条状态时,政府则应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以此方式对经济交替地进行微调,以便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4.政策滞后所谓政策滞后是对经济运行采取的政策发挥作用的时间对这壹运行状态的滞后.产生政策滞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对经济形势的判断需要时间;研究和制定对策需要时间;政策实施需要时间;政策发挥作用又需要时间.5.挤出效应挤出效应是指增加政府投资对私人投资产生的挤占效应.从而导致增加政府投资所增加的国民收入可能因为私人投资减少而被全部或部分地抵消.6.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化量和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和促成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的比例.7.转移支付乘数:国民收入变化量和引起这种变化量的转移支付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化量和促成这种变量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化量之间的比例.8.税收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动量和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9.财政赤字:又称预算赤字,是壹国财政年度支出超过年度收入的差额.1.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是国家的货币权力当局,是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最高主管机构.中央银行的运营目的不是为了赚取利润,而是为了公共利益,特别是要保证完成法律规定的任务.中央银行主要具有三个职能:发行银行,银行的银行和国家的银行.2.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面向工商厂商及个人运营存贷款业务的金融组织,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存贷款利息差额,赚取最大的利润.3.法定准备率西方银行制度中规定,商业银行应将其吸收的存款总额按壹定比例以现金的方式保留起来,以作为储户提取存款的准备金.准备金占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准备率,即由于准备率通常依法规定,因此被称为法定准备率.4.再贴现商业银行为了取得现金,能够将自身持有的债券向中央银行贴现,这就是再贴现.5.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均是政府为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采用的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目的于于通过控制货币供给,影响利率,从而影响投资,且最终影响国民收入.6.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于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影响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手段.7.存款创造乘数壹般地,如果法定准备率为rd,而银行系统中最初存款数量的改变量为△D,那么银行系统中存款改变量最多能够达到△D/rd,即银行系统中存款的改变量为原有存款量的1/rd倍.1/rd就是存款创造乘数.由于法定准备率rd小于1,因而银行系统存款创造乘数大于1.8.费雪方程:用公式表示为,于其他条件不变时,货币数量和货币流通速度呈反向变化;价格和货币数量,货币流通速度同方向变化,和劳务数量方向变化.9.现金余额方程:,表明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和交易动机货币需求率同向变化,国民收入和价格(货币需求数量)同向变化.10.基础货币: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总和,即公众,厂商和银行的现金总额和商业银行于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 11.货币乘数:又称货币创造乘数,壹般是指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为基础货币的倍数.1.绝对优势原理壹国生产某种商品所花成本绝对的低于别国,称为具有绝对优势.只要具有绝对优势,就应该专壹化生产该商品.2.相对优势原理如果壹国和他国于生产不同商品上的相对成本不同,仍然能够生产其相对成本较低的商品以换取相对成本较高的商品,从而得到比较利益.3.进口替代战略用本国产品来代替进口品,即通过限制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来促进本国工业化的战略.4.发展出口战略把对外贸易的重点放于出口产品上,尽可能扩大出口产品于国际市场的份额.5.综合发展战略把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结合起来的壹种发展战略.6.经常项目国际间经常发生的商品和服务输入和输出的项目,是国际收支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项目.7.资本项目国际间的资本输入和输出.8.平衡项目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发生差额思考平衡项目来弥补,包括三项,即错误和遗漏,官方储备资产的变动和分配的特别提款权.9.顺差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收入大于支出的情况.10.逆差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收入小于支出的情况.11.汇率使用壹种货币表示的另壹种货币的价格,即本国货币和外国货币的交换比率.12.固定汇率制是指把各国货币的兑换比率稳定于壹定幅度之内的壹种制度.13.浮动汇率制是指壹国政府对汇率不予固定,听任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浮动的壹种制度.1.微观经济学:是指研究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宏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平狄克微观教材重要名词解说整理支持价钱政府拟订的高于自由市场价钱水平的价钱,同时政府经过购买过度供给来保持这一价钱。
市场出清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交点处的价钱和数目。
无差别曲线代表能带给花费者同样知足程度的所有市场篮子的组合。
边沿功效递减跟着某种商品的花费量的增加,多花费一单位商品所带来的效益增添减少。
边沿代替率花费者为获取额外一单位的某商品而愿意放弃的另一张纸商品的最大数目。
恩格尔曲线表示食品花费和收入之间的关系的曲线。
代替效应当功效水平保持不变时,因为商品价钱改动而致使的对该商品花费数目的变化。
收入效应在相对价钱保持不变时,因购买力增添而带来花费数目的变化。
低等品当收入之间时,需求量降落,需求的收入弹性是负的。
吉芬商品因为收入效应大于代替效应,需求曲线向上倾斜的商品。
花费者节余花费者为某商品愿意支付是价钱和实质支付是价钱之差。
攀比效应一种正的网络外面性,花费者购买一种商品局部是因为其余人也购买了该种商品。
连带外面效应虚荣效应负的网络外面性,花费者希望用有的商品是唯一无二的或许专有的。
风险溢价风险闪避者为闪避风险而愿意支付的最大钱币额。
风险闪避者对于希望值同样的确定收入微风险收入而言,更偏好于确立收入。
等产量线由生产出同一产量的所有可能的投入品组合形成的曲线。
边沿酬劳递减规律增添某一投入品的使用而其余投入品固定不变,产出增添最后会减少。
规模酬劳投入增添一倍,产出增添一倍。
边沿技术代替率递减规律在保持产出不变的状况下,某一种投入因素增添一单位,另一种因素需要减少的量。
机遇本钱与公司未将资源用于其余可选择的最正确用途而放弃的机遇相联系的本钱。
显性本钱指厂商为生产必定商品而在因素市场上购买生产因素所支付的实质花费。
隐性本钱厂商在生产过程中使用自己所拥有的那些生产因素的价值总数。
规模经济公司能够以低于双倍的本钱获取双倍的产出的情况。
规模不经济双倍的产出需要双倍以上的投入。
结合生产范围经济一家公司生产两种产品的产出高于两家公司各生产一种产品的总产量时的情况。
微经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整理第一章1、微观经济学:主要是以单个经济主体(即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或个人、作为生产者的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单个产品或要素市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这些单个经济主题面对既定的资源约束时如何选择以实现其最优配置的科学。
2、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其主要着眼于对经济总量的研究。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总体经济行为与总量经济的关系。
3、理性经济人:是指经济活动中的任何个体都以利己为动机,总是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或获取自身最大的经济利益。
4、均衡分析:是指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研究与分析经济主体决策时的各种变量能够达到均衡时应具备的条件的方法。
5、边际分析:分析某经济变量的变动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其他经济变量的变动。
第二章1、市场需求:是指在某一特定市场和某一特定时期内,所有消费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讲购买的某种商品的各种数量。
2、需求函数:是指用来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3、市场供给:在一定的时期内,在一定的市场范围内可提供给消费者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总量。
4、供给函数:是指用来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数量和影响该供给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5、需求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6、供给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7、市场均衡:是指各个经济决策者所作出的决策正好相容,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个人都不愿意再调整自己的决策,市场上各种力量之间处于一种暂时稳定的状态。
8、均衡价格:是指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的时候的价格。
9、均衡数量:是指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相等的供求数量。
10、限制价格:也被成为最高价格,是政府为了防止某些商品的价格上涨而规定的产品的最高价格的政策措施。
●弧弹性和点弹性的差别(判断)弧弹性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管理知识】电大宏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xxxx年xx月xx日xxxxxxxx集团企业有限公司Please enter your company's name and contentv电大四,名词解释1.需求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2.供给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呈同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3.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4.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5.需求收入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6.需求的交叉弹性是指相关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商品A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引起对商品B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7.供给价格弹性是指供给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8.蛛网理论是用弹性理论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一周期生产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均衡变动,是一种动态分析.按照这种理论绘制出来的供求曲线图,形状近似蛛网,故名为"蛛网理论". 1. 生产要素:生产中使用的各种资源.这些资源可分为劳动,资本,土地与企业家才能.2. 总产量(TP):一定的生产要素投入量所提供的全部产量.3. 平均产量(AP):单位生产要素提供的产量.4. 边际产量(MP):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5. 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6. 经济利润:也称超额利润,是指厂商总收益和总成本的差额.7. 正常利润:企业家才能的价格,也是企业家才能这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它包括在成本之中.8. 短期成本:是指厂商在短期内进行生产经营的开支.9. 长期成本:在长期中,一切投入都是可变的,这些开支就是长期成本.10.边际成本: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11.等产量曲线: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12.等成本线:是指在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厂商可以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组合所形成的曲线.13.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14.生产扩展线:每一条等成本曲线和等产量曲线的切点所形成的曲线叫做生产扩展线.15.规模报酬:是指所有生产要素的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属于长期的生产理论.1.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2.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3.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和谐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4.预算线:也称消费者可能线,它是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的数量组合.5.替代效应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价格下降,一种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会多购买价格便宜的商品,少买价格高的商品.6.收入效应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名义价格下降,可使现有货币收入购买力增强,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达到更高的效应水平.替代效应7.价格消费曲线:我们把由于商品价格变化所引起的最佳购买的均衡点的连线,叫价格——消费曲线.8.收入——消费曲线:我们把由于收入变化所引起的最佳购买的均衡点的连线,叫收入——消费曲线.1. 要素的边际生产力是指厂商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所增加的生产力.2. 边际产品价值(VMP):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MP和产品价格P的乘积.用公式表示:VMP=MP·P3. 经济租金是准租金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素质较差的生产要素,在长期内由于需要增加而获得的一种超额收入.4. 洛伦兹曲线是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是用以反映国民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种曲线.5. 吉尼系数是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提出的一个衡量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6. 劳动的供给曲线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特定时期内劳动者在各种可能的工资率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一般来说,它是一条向后弯曲的供给曲线.1.不完全信息:也叫非对称信息,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些,一方掌握的信息少些.2.逆向选择: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3.外部经济: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4.外部不经济: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法补偿的危害,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5.科斯定理:是一种产权理论,是解决经济活动外部性的重要理论和全新思路.其原理内容是指在市场交换中,若交易费用为零,那么产权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就没有影响.6.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1.消费函数以C表示消费水平,Y表示国民收入,则在两部门经济中,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函数形式为:C = C(Y)这一函数被称为消费函数.一般说来,消费水平的高低会随着收入大小的变动而变动,收入越大,消费就越高;但是,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消费数量的增加赶不上收入的增加.2.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即每单位收入的消费数量,用公式表示为:它说明了家庭既定收入在消费和储蓄之间分配的状况.3.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家庭在增加的收入中消费所占的比重,用公式表示为:其中,△Y表示家庭收入的增加量,而△C则是增加的收入中消费的增加量.边际消费倾向说明了收入变动量在消费变动和储蓄变动之间分配的情况.一般地说,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大于0而小于1的,即0<MPC4.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呈现递减的趋势被称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5.消费曲线是表示家庭消费数量与收入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逐渐增加,因而消费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同时,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增加的速度越来越慢,因而消费曲线随着收入的增加越来越趋向于平缓.6.线性消费函数在分析短期消费与收入之间关系时,尤其是在不考虑边际消费倾向作用的条件下,消费函数可以由线性消费函数表示为:C = a + bY其中,a,b为常数.在式中,a被称为自主性消费,它不受收入变动的影响;bY是由收入引致的消费,它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线性消费函数表明,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按固定不变的一个比例b增加,此时,消费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 7.储蓄函数由于储蓄是收入中扣除消费之后的余额,因而储蓄函数可以由消费函数得到.假定S表示储蓄,于是储蓄与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表示为:S = Y – C(Y)= S(Y)8.平均储蓄倾向表示收入中储蓄所占的比重,即平均储蓄倾向也可正可负.一般来说,在收入偏低时,平均储蓄倾向可以为负值;随着收入增加,平均储蓄倾向递增,其数值转变为正值,但总小于1.9.边际储蓄倾向表示增加的收入中储蓄增加所占的比重,即边际储蓄倾向一般为正数值,但小于1,即0<MPS10.储蓄曲线是表示储蓄与收入之间的关系的曲线.随着收入的增加,家庭部门的储蓄增加,即储蓄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同时,随着收入的增加,储蓄增加的速度更快,因而储蓄曲线越来越陡峭.11.线性储蓄函数利用线性的消费函数形式,储蓄函数也可以简单地表示为线性形式,即:S = Y – C = – a +(1 – b)Y 其中,(– a)就是自主储蓄,它不受收入的影响,(1 – b)Y是由收入引致的储蓄,而(1 – b)是边际储蓄倾向.12.投资乘数指由投资变动引起的收入改变量与投资支出改变量与政府购买支出的改变量之间的比率.其数值等于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1.总需求曲线表示在一系列价格总水平下经济社会的均衡的总支出水平,即总需求曲线表示经济中的均衡的总支出量随着价格总水平变动而变动的轨迹.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2.总需求函数是表示价格总水平与均衡总支出关系的函数.以Y表示使得经济处于均衡的总支出AE的水平,P表示价格总水平,则总需求函数AD可以表示为:Y = AD(P)3.总供给曲线表示一系列价格总水平下经济提供的产出量,即总供给曲线表示经济中厂商愿意并且能够供给的总产出量随价格变动而变动的轨迹.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左上方倾斜的曲线.4.总供给函数是表示价格总水平与均衡总产出关系的函数.以Y表示经济中的总产出,P表示价格总水平,则总供给函数AS可以表示为:Y = AS(P)5.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当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时,经济处于均衡状态.在均衡点处,决定总需求的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以及决定总供给的劳动市场同时处于均衡.此时,由产品和货币市场均衡决定的总需求恰好使得劳动市场均衡决定的就业量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完全实现变化.1.通货膨胀一般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升.2.失业率是指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3.摩擦性失业是指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中产生的失业.4.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5.周期性失业是指因劳动力中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6.温和的,奔腾的和超级通货膨胀按照价格上涨幅度加以区分,通货膨胀有温和的通货膨胀,奔腾的通货膨胀和超级通货膨胀三种类型.温和的通货膨胀,年物价上涨率在10%以内;奔腾的通货膨胀其物价上涨率则是两位数;而超级通货膨胀的通货膨胀率要在3位数以上.7.滞胀是指通货膨胀率上升时失业率也上升.8.未预料到的和预料到的通货膨胀按照人们对价格变动预料的程度划分,通货膨胀又分为未预料到的通货膨胀和预料到的通货膨胀两种类型.未预料到的通货膨胀往往由某些突然的原因所引起,人们对价格上涨的幅度不能预知或不完全预知.预料到的通货膨胀是由于已知的原因所引起,并且通货膨胀的幅度为人们所预知.9.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通货膨胀会导致收入和财富的不同阶层之间的再分配,这就是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其效庆的大小取决于通货膨胀的类型.10.通货膨胀的产量和就业效应由通货膨胀所造成的不同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会对产量和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是通货膨胀的产量和就业效应.其效应的大小取决于通货膨胀的类型.11.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持续而显著的上升.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在于总需求过度增长,总供给不足,即"太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产品",或者说"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超过按现行价格所提供的供给".12.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又称供给型通货膨胀,是指由厂商生产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13.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工资推进通货膨胀是工资过度上涨所造成的成本增加而推动的价格总水平上涨.工资上涨使得生产成本增长.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厂商愿意并且能够供给的数量减少,从而使得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造成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14.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是厂商为了谋求更大的利润导致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具有市场支配力的垄断和寡头厂商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而提高产品的价格,结果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15.进口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如果一个国家生产所需要的一种重要原材料主要依赖于进口,那么进口商品的价格上升就会造成厂商生产成本的增加,导致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16.通货膨胀惯性无论是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还是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在拉动需求或推进成本之后,最终会使得价格总水平停止上涨.然而,在实际中,一旦形成就会持续一段时间.除非受到其他的冲击,通货膨胀倾向于持续保持相同的水平,这种现象被称为通货膨胀惯性.17.预期是指人们对未来经济变量作出的一种估计.预期往往根据过去的经验和对未来知识的了解而形成.18.价格调整曲线价格调整曲线又称菲得普斯曲线,它表示工资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着交替关系.价格调整曲线是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提出来的,因而被经济学家们称为菲利普斯曲线.由于一个国家的货币工资增长率基本上与通货膨胀率具有相同的变动方向,因而菲利普斯曲线被改造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之间的关系.并用来研究通货膨胀问题,说明价格调整过程,故又名价格调整曲线.19.收入政策对付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往往使用收入政策.收适政策目的在于通过控制价格,货币工资和其他收入的增长,抑制通货膨胀.收入政策的主要手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价格和工资管制;收入指数化;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政策.20.收入指数化所谓指数化就是以条文规定的形式把工资和某种物价指数联系起来,当物价上升时,工资也随之上升.指数化可以是被百分之百的指数化,也可以是部分指数化.百分之百指数化是指工资按物价上升的比例增长.部分指数化是指工资上涨按物价上升一定比例上涨.收入指数化政策往往被用来减少通货膨胀所产生的对收入分配的影响.1.财政政策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水平所作出的决策.财政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2.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各种制度规定本身可以对经济产生稳定作用.这种自动稳定作用通常称为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3.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又称为能动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经济运行的状况逆经济风向采取的变动财政收入水平的政策.具体地说,当经济处于繁荣状态时,政府应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相反,当处于经济萧条状态时,政府则应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以此方式对经济交替地进行微调,以便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4.政策滞后所谓政策滞后是对经济运行采取的政策发挥作用的时间对这一运行状态的滞后.产生政策滞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对经济形势的判断需要时间;研究和制定对策需要时间;政策实施需要时间;政策发挥作用又需要时间.5.挤出效应挤出效应是指增加政府投资对私人投资产生的挤占效应.从而导致增加政府投资所增加的国民收入可能因为私人投资减少而被全部或部分地抵消.6.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的比例.7.转移支付乘数: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转移支付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变量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化量之间的比例.8.税收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9.财政赤字:又称预算赤字,是一国财政年度支出超过年度收入的差额.1.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是国家的货币权力当局,是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最高主管机构.中央银行的经营目的不是为了赚取利润,而是为了公共利益,特别是要保证完成法律规定的任务.中央银行主要具有三个职能:发行银行,银行的银行和国家的银行.2.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面向工商厂商及个人经营存贷款业务的金融组织,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存贷款利息差额,赚取最大的利润. 3.法定准备率西方银行制度中规定,商业银行应将其吸收的存款总额按一定比例以现金的方式保留起来,以作为储户提取存款的准备金.准备金占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准备率,即由于准备率通常依法规定,因此被称为法定准备率.4.再贴现商业银行为了取得现金,可以将自身持有的债券向中央银行贴现,这就是再贴现.5.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都是政府为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采用的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目的在于通过控制货币供给,影响利率,从而影响投资,并最终影响国民收入.6.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影响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手段.7.存款创造乘数一般地,如果法定准备率为rd,而银行系统中最初存款数量的改变量为△D,那么银行系统中存款改变量最多可以达到△D / rd,即银行系统中存款的改变量为原有存款量的1 / rd倍.1 / rd就是存款创造乘数.由于法定准备率rd小于1,因而银行系统存款创造乘数大于1.8.费雪方程:用公式表示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货币数量与货币流通速度呈反向变化;价格与货币数量,货币流通速度同方向变化,与劳务数量方向变化.9.现金余额方程: ,表明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与交易动机货币需求率同向变化,国民收入和价格(货币需求数量)同向变化.10.基础货币: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总和,即公众,厂商与银行的现金总额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11.货币乘数:又称货币创造乘数,一般是指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为基础货币的倍数.1.绝对优势原理一国生产某种商品所花成本绝对的低于别国,称为具有绝对优势.只要具有绝对优势,就应该专一化生产该商品.2.相对优势原理如果一国与他国在生产不同商品上的相对成本不同,仍然可以生产其相对成本较低的商品以换取相对成本较高的商品,从而得到比较利益.3.进口替代战略用本国产品来代替进口品,即通过限制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来促进本国工业化的战略.4.发展出口战略把对外贸易的重点放在出口产品上,尽可能扩大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5.综合发展战略把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结合起来的一种发展战略.6.经常项目国际间经常发生的商品和服务输入和输出的项目,是国际收支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项目.7.资本项目国际间的资本输入与输出.8.平衡项目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发生差额思考平衡项目来弥补,包括三项,即错误与遗漏,官方储备资产的变动和分配的特别提款权.9.顺差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收入大于支出的情况.10.逆差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收入小于支出的情况.11.汇率使用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即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交换比率.12.固定汇率制是指把各国货币的兑换比率稳定在一定幅度之内的一种制度.13.浮动汇率制是指一国政府对汇率不予固定,听任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浮动的一种制度.1.微观经济学:是指研究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