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空间的组合形式
建筑空间组合形式
![建筑空间组合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665bc56ccaaedd3383c4d3e9.png)
案例分析:
图示为北京国际俱乐部。空 间采用了以走道连接各使用 空间的组合形式,部分采用 了各空间互相穿套的组合形 式;部分则采用的是以辅助 空间环绕着大空间四周布置 的空间组合的形式,分不出 哪一种空间形式为主,哪一 种为辅。
案例分析:
图示为北京和平宾馆。所采 用的是以走道来连接各使用 房间的空间组合形式为主, 但同时又辅以套间式的组合 形式;底层和顶层的公共活 动部分,则是采用相互串联 的空间组合形式为主,但同 时又辅以走道式的组合形式。
这是一所六班幼儿园,我们从平面上 可以看出,它将活动、卧室、衣帽间、盥 洗间、厕所组合成一个班,一层和二层各 有这样的单元3个。
把医务室、隔离室、洗衣房等后勤用 房也集中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单元。
不仅在平面上是单元式,整个幼儿园间。
特点:主体房间使用人数多、面积大、层高大,辅助房间与大厅相比, 尺寸大小悬殊,长布置在大厅周围并与主体房间保持一定的联系。
江苏省体育馆
案例分析
长方形平面,附属房间 门厅、休息厅、运动员 活动房间等设在观众座 席下,并沿比赛厅四周 布置,观众可通过八条 通道迅速疏散。
重庆体育馆
混合式:以某一种空间组合形式为主,但同时还必 须辅以其他类型的空间组合形式。
特点:布局合理,主次分明,脉络清晰。 适用建筑类型:绝大多数建筑。
房间的安静和不受干扰。
分类:内廊式、外廊式、两侧设置走道 适用建筑类型:单身宿舍、办公楼、医院、学校、疗养院
内廊式:沿走道两侧安排适用用房
优点:走道使用率高、平面紧凑。
缺点:部分房间朝向较差,通风条件 较差,走道较暗
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45-2005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
建筑空间的组合形式
![建筑空间的组合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990682ee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9b.png)
建筑空间的组合形式引言建筑空间的组合形式是建筑设计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关注如何通过不同的空间元素的组合和布局,创造出一个功能完备、美观舒适的建筑。
本文将详细探讨建筑空间的组合形式,从不同层次和角度分析建筑空间的组成和设计原则。
一、建筑空间的组成建筑空间由空间要素和空间元素构成,它们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共同组成了建筑的整体空间形态。
建筑空间的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空间要素空间要素是指影响建筑空间形态的基本元素,包括建筑的体量、形状、布局、节奏等。
建筑的体量决定了建筑的整体规模和立面形态,形状则决定了空间的形式和流线,布局和节奏则决定了空间的功能和使用效果。
2. 空间元素空间元素是指建筑内部和外部的具体元素,包括墙体、柱子、梁、屋顶、地板、门窗等。
这些空间元素通过不同的组合和排列,创造出各种不同的建筑空间,实现了建筑的功能和意义。
二、建筑空间的设计原则建筑空间的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建筑的功能和美观性。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建筑空间设计原则:1. 功能性建筑空间首先要满足使用者的功能需求。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的功能定位,合理划分空间,确保各个功能区域的互相独立和互通。
同时,还应考虑到使用者的舒适性和便利性,合理设置通风、采光等要素。
2. 美观性建筑空间的美观性是建筑设计中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装饰,可以创造出和谐、舒适的空间氛围。
美观性的实现需要考虑到色彩、形式、比例、材料等方面的因素,以创造出富有个性和特色的建筑空间。
3. 灵活性建筑空间的灵活性是指建筑能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变化,建筑空间也需要具有一定的扩展和变化的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到建筑的可变性和可扩展性,提供灵活的空间布局和设置,以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
4. 可持续性建筑空间的可持续性是指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消耗。
在设计过程中,应采用环保的材料和技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能源的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
常见的平面组合形式
![常见的平面组合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b93967a1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86.png)
常见的平面组合形式
平面组合形式是用穿套的方式按一定序列组织空间。
各类建筑由于使用功能不同,房间之间的相互关系也不同。
有的建筑有一个个大小相同的重复空间组合而成,批次之间没有一定的使用顺序关系,各房间形成既联系有相对独立的封闭空间。
如学校,办公等。
有的建筑有一个大房间,其他均为从属房间,排列顺序由使用顺序而定,如展览馆等。
平面组合就是根据使用功能特点及交通路线的组织,将不同的房间组合起来。
这些平面组合大致可分为以下形式:走道式组合
特点是使用房间和交通联系空间明确分开。
套间式组合
特点是用穿套的方式按一定序列组织空间。
大厅式组合
特点是以公共活动的大厅为主,穿插辅助房间。
单元式组合
将关系密切的房间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称为单元。
将一种或多种单元按地面环境和地形情况在水平或垂直方向重复组合起来成为一幢建筑,这种组合方式称为单元式组合。
以上是民用建筑常用的平面组合形式,随着时代的前进,使用功能叶必然发生改变,加上新结构新材料新设备的不断出现,新的形式也层出不穷。
如自由灵活使用的大空间分隔形式及庭院式空间组合形式等。
体育馆建筑常采用的空间组合形式
![体育馆建筑常采用的空间组合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9eb5b2c7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10.png)
体育馆建筑常采用的空间组合形式在体育馆建筑设计中,空间组合形式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体育馆作为承载体育赛事和文化活动的场所,其空间组合形式需要兼具实用性、观赏性和舒适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体育馆建筑常采用的空间组合形式。
1. 主体建筑结构体育馆的主体建筑结构是整个建筑的基础和支撑,对于体育馆的空间组合形式至关重要。
常见的主体建筑结构包括圆形、椭圆形和方形。
这些形式各有特点,例如圆形结构可以使空间更加集中,椭圆形结构则可以增加建筑的动感和流畅性,方形结构则更注重空间的利用和多功能性。
在设计体育馆的空间组合形式时,需要考虑到主体建筑结构的形式对于观众席、比赛场地和其他功能区域的影响。
2. 观众席与比赛场地观众席和比赛场地是体育馆空间组合形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观众席的设计需要考虑到观众的观赛体验和舒适度,通常会采用坡度较大的设计,以确保观众席的视野和坐姿舒适度。
比赛场地的设计需要兼顾不同体育项目的要求,同时考虑到灯光、音响和视觉效果等方面的需求。
观众席和比赛场地的空间组合形式需要与主体建筑结构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空间布局。
3. 辅助功能区域除了观众席和比赛场地,体育馆还需要包括一些辅助功能区域,如休息区、运动员更衣室、训练场地等。
这些辅助功能区域的空间组合形式需要考虑到功能的实用性和便利性,通常会布局在主体建筑结构的周边或地下空间。
在设计这些区域的空间组合形式时,需要充分考虑到运动员和工作人员的日常生活和训练需求,同时保证与观众席和比赛场地的连贯性和便利性。
个人观点和理解:体育馆建筑的空间组合形式在体育赛事和文化活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合理的空间组合形式设计,体育馆不仅可以提供观赏体育比赛的舒适环境,也可以为运动员和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训练和工作条件。
在设计体育馆的空间组合形式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建筑结构、观众席和比赛场地的连贯性和便利性,充分体现体育馆建筑的多功能性和实用性。
总结和回顾:体育馆建筑常采用的空间组合形式是体育馆建筑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着体育赛事和文化活动的举办和观赏。
《空间构成》空间组合与形式
![《空间构成》空间组合与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ad2e2e3ea8114431b90dd842.png)
第五节 线性
1. 线性组合是沿某条线若干单位空间组合构成一个 空间系列。这些单位空间可以作接触排列.并相 互串通。也可以由另一个单独的线型空间来联系。 这些单位空间的视觉特征可以是重复的.渐变 的.类似的。交替的.特异的.线性组合排列方 式还可以细分为:直线型.折线型、曲线.环型、 鱼刺型.轴线型、树枝型。每一种线型又可分别 采取直串式.内廊式、外廊式、双廊式。所以线 型的排列组合能创造出无穷无尽的组合形式。
2. 空间序列的整体由动线贯穿,由分区来整理: (1)空间动线不能太直.”畅则浅”原理同样适应用创造序列。 (2)深远而狭长的空间是令人讨厌的.是否引入一段曲线或折线以增加视 觉艺术感?如何在横向通过渗透来丰富空间表现? (3)忌走回头略.可采用环形线设计。 (4)动线分主次.用非对称性形式以便识别序列。 (5)动线上的空间形态不能平铺.应设支点。
2 线性内空间组合的特点是。 (1)具有鲜明的运动.延伸.增长及节奏感。还具 有扩展的灵活性和利于空间的发展。 (2)既可以水平方向组合也可以垂直方向竖立或综 合展开排列.又可以将某个水平组织作为单 位.再沿垂直方向重叠组合.或将某个有水平高 差的空间组织沿垂直方向重叠组合. (3)无论线型简单或复杂.总有明确的方向和主 线.即使连接形状.大小不同的内空间.也能形 成有序的组织。
互锁
互锁是体接触又一形式.特指两个内空间有一部分 穿插.透叠.复叠、减缺和差叠后形成空间的模糊性.不 定性.多异性、灰色性.多用于空间联系.过渡、引 伸.成为共有空间地带.并保持各自的界限和完整。 1 共享。共享是由于二空间互锁(形态间的透叠)后仍能维 持各自空间形状的特性。共享处既可以属于A空间.又可 以属于B空间.它们的共享部分给人以曖昧多意的空间感 觉。共享空间的条件是该部分天覆、地载皆备.而围闭则 可有可无(若有也只能取半隔式通透的形式)。 2 主次。二空间互锁(形成形态与形态的复叠与减缺)时, 相叠部分与一个空间合并.成为主空间。相当于平面构成 两形相遇时的复叠.从而使相叠部分与空间联合并保持主 空间的完整性.而另一空间形态则因此成为减缺形态而变 得从属。主次空间中主空间天覆.地載与围闭皆备。
办公建筑空间有哪些组织形式以及要求
![办公建筑空间有哪些组织形式以及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fec5820f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4c.png)
办公建筑空间有哪些组织形式以及要求近年来,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逐步繁荣,办公建筑的建设成为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办公建筑并不仅仅是一栋房子,更是一个高效、舒适、温馨的工作环境。
为了满足办公建筑的这一要求,我们需要对其空间组织形式以及要求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论述。
一、办公建筑空间组织形式1、开敞式空间:这种空间形式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化的办公楼中。
开敞式空间是由多个小型办公单元构成的连续空间,没有传统的墙壁,它可以让办公室之间相互连接,从而达到更好的交流、合作和沟通的效果。
2、划分式空间:这种空间形式是由多个独立办公单元组成的空间,每个办公单元都有自己独立的区域和门。
这种空间形式适合那些需要保持独立性和隐私的办公室。
3、组合式空间:这种空间形式是由一个大型办公空间和多个独立办公单元组成的空间,每个办公单元都可以通过移动隔板或其他方式与大型办公空间随时相互连接。
这种空间形式可以在保持独立性和隐私的同时,又能达到更强的沟通、合作和协调的效果。
二、办公建筑空间要求1、灵活性:办公建筑空间需要具备较强的灵活性,使得办公室的使用者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需要和工作方式,对办公空间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变换。
这样可以在最大限度地提高空间利用率的同时,也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2、舒适性:办公建筑空间需要具备良好的舒适性,包括温度、湿度、采光等方面,保持良好的通风和空气品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的工作能力。
3、安全性:办公建筑空间需要具备良好的安全性,保证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以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和损失。
4、绿色性:办公建筑空间需要具备良好的绿色性,包括绿色材料的使用、节能使用、废水废气处理等方面,从而达到良好的节能环保效果。
5、文化性:办公建筑空间需要具备良好的文化性,包括美学、艺术、历史等方面的因素,从而营造出一种人文之美,提高员工的品位和素养。
综上所述,办公建筑空间的组织形式和要求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系统,只有在充分考虑到空间的多元性和灵活性的同时,注重舒适性、安全性和文化性的相互协调,才能满足员工的需求,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建筑空间组合形式
![建筑空间组合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bf39fd86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a8.png)
建筑空间组合形式建筑空间组合形式建筑空间是建筑艺术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指建筑内外形成的具有一定大小、高低、深浅、长短等空间体系。
在建筑设计中,空间组合形式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的风格和气质。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建筑空间组合形式。
I. 建筑空间的分类建筑空间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划分,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1. 按功能划分按照功能划分,建筑空间可以分为生活空间、工作空间、娱乐空间等。
生活空间包括卧室、客厅、厨房等;工作空间包括办公室、实验室等;娱乐空间包括影院、游戏室等。
2. 按使用者划分按照使用者划分,建筑空间可以分为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
公共空间是指供大众使用的场所,如图书馆、博物馆等;私人空间是指供个人或家庭使用的场所,如住宅和别墅等。
3. 按形态划分按照形态划分,建筑空间可以分为立体空间和平面空间。
立体空间是指具有高度、深度和长度的空间,如房屋内部的厅堂、楼梯等;平面空间是指没有高度和深度,只有长度和宽度的空间,如广场、街道等。
II. 建筑空间组合的方式建筑空间组合是指将不同的建筑空间进行组合,形成一个整体。
常见的建筑空间组合方式有以下几种:1. 线性组合线性组合是将多个建筑单元沿一条线性方向排列而成,常见于走廊、通道等地方。
线性组合可以使得整个空间更加流畅自然,并且能够提供更好的连通性。
2. 层次组合层次组合是将多个建筑单元按照高低顺序排列而成,常见于楼房、别墅等地方。
层次组合可以使得整个建筑更加丰富多彩,并且能够提供不同视角下的景观。
3. 集群式组合集群式组合是将多个相似或不同类型的建筑单元集中在一起排列而成,常见于城市中的建筑群、园林等地方。
集群式组合可以使得整个建筑更加有序统一,并且能够提供更好的社交空间。
III. 建筑空间组合的设计原则在进行建筑空间组合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 合理性原则建筑空间组合需要考虑其功能和使用需求,保证空间布局合理、通透、方便。
中国古建筑组合方式
![中国古建筑组合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e0ea0c22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d1.png)
中国古建筑的组合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院落式组合**:这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为常见的方式。
多个庭院和建筑相连组成,常用于宫殿、寺庙、府邸等大型建筑。
通过院落的布局和建筑的位置来表达权威、尊贵和崇高的意义。
2. **串联式组合**:这种组合方式常见于山地建筑,如福建土楼。
由于地势的限制,建筑采用串联的方式,一楼托二楼,层层叠叠,外观独特。
3. **群组式组合**:这种方式主要见于宫殿建筑群中,以主殿为中心,配以廊、庑、楼、阁等建筑,形成一组严谨的建筑群。
如故宫的建筑群,以乾清宫为中心,左右对称,层层展开。
4. **自由式组合**:这种组合方式常见于园林建筑,建筑师遵循自然地形,结合山水、花木、石材等自然元素,创造出灵活多变的建筑空间。
如苏州的拙政园和留园等。
以上就是中国古建筑的几种组合方式,这些方式不仅反映了古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也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
空间组合形式的名词解释
![空间组合形式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6c94437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74.png)
空间组合形式的名词解释空间组合形式是指不同的物体或元素在空间中相互组合形成的一种空间排列方式。
它是一种综合考虑物体之间关系的空间布局手法,通过合理的组合与排列,使得物体之间达到协调、有序和美感的效果。
一、线性组合形式线性组合形式是指物体或元素在空间中以一条直线或曲线排列的方式。
线性组合形式常见于建筑中的长廊、走廊、走道等。
这种组合形式能够将物体或元素串联起来,使得空间显得通透、流畅。
线性组合形式的优点是结构简洁、直观明了,同时也能够在视觉上延伸空间距离,产生一种连续性的效果。
二、平面组合形式平面组合形式是指物体或元素在平面上的排列方式。
这种组合形式常见于绘画、平面设计、建筑平面布置等领域。
平面组合形式可以通过物体的尺寸、形状、色彩等方面的搭配,达到一种美的平衡与和谐。
平面组合形式的特点是立体感较弱,但却能够在平面上创造出对称、平衡或有趣的效果。
三、体块组合形式体块组合形式是指物体或元素在空间中以立体的形式进行组合。
这种组合形式常见于建筑、雕塑、景观设计等领域。
体块组合形式可以通过物体的大小、比例、形状等方面的变化,营造出不同的空间层次与尺度感。
体块组合形式的优点是能够给人一种强烈的立体感和质感,使得空间更具有丰富性和韵律感。
四、韵律组合形式韵律组合形式是指物体或元素在空间中通过重复、间隔、节奏等手法进行组合。
这种组合形式常见于音乐、舞蹈、建筑立面等领域。
韵律组合形式能够通过元素之间的重复与变化,产生一种动感与生命力。
韵律组合形式的特点是节奏感强,能够给人一种有序、连贯的感觉。
五、错落组合形式错落组合形式是指物体或元素在空间中以错落、交错的方式进行组合。
这种组合形式常见于建筑、城市规划、园林设计等领域。
错落组合形式能够通过元素之间的错位与重叠,创造出一种复杂、多样的空间效果。
错落组合形式的优势在于能够使得空间显得有趣、引人入胜。
六、互动组合形式互动组合形式是指物体或元素在空间中产生互动与联系的方式进行组合。
空间构成形式分类
![空间构成形式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58ec6130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4e.png)
空间构成形式分类空间构成形式分类空间构成形式是指在建筑设计中,通过不同的构成方式来实现空间的形态和功能。
根据空间构成形式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 点式构成点式构成是指通过点的位置和数量来构成空间形态。
这种构成方式常见于景观设计中,如公园、广场等。
点的位置和数量的变化可以形成不同的空间形态,如点阵式、散点式、集中式等。
2. 线式构成线式构成是指通过线的位置和数量来构成空间形态。
这种构成方式常见于建筑设计中,如建筑的轮廓线、墙体线、屋顶线等。
线的位置和数量的变化可以形成不同的空间形态,如直线式、曲线式、折线式等。
3. 面式构成面式构成是指通过面的位置和数量来构成空间形态。
这种构成方式常见于建筑设计中,如建筑的平面布局、立面设计等。
面的位置和数量的变化可以形成不同的空间形态,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
4. 体式构成体式构成是指通过体量的位置和数量来构成空间形态。
这种构成方式常见于建筑设计中,如建筑的整体形态、空间布局等。
体量的位置和数量的变化可以形成不同的空间形态,如立方体、圆柱体、锥体等。
以上四种空间构成形式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融合、相互转化。
例如,在建筑设计中,可以通过点、线、面的组合来形成不同的体量形态;在景观设计中,可以通过点、线、面的组合来形成不同的景观元素。
总之,空间构成形式是建筑和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选择和运用直接影响到空间的形态和功能。
设计师应该根据具体的设计需求和空间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构成形式,创造出具有美感和实用性的空间形态。
建筑空间组合形式
![建筑空间组合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b0f96b21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68.png)
串联式:使主要使用空间一个接一个地相互串通、 直接相连。
特点:把交通联系空间寓于使用空间之内;各主要使用空间关系紧密,
并有良好的连贯性。
适用类型:陈列馆
案例分析
各展览厅相互串联,观众从门厅 开始按顺时针方向可依次从一个 展览厅进入另一个展览厅,直至 最后再回到门厅。
农业展览综合馆
案例分析
三个陈列厅相互串联, 并围绕着序言厅布置, 按顺时针方向一次可 看完全部展示内容。
两侧设置走道
设置两侧的走道,即可方便联系又可以防止辐射热影响室内的气 温变化,多为亚热地建筑
案例分析
走道式建筑的功 能分区,可以采取 按段来分的形式, 也就是把不同性质 的房间集中于建筑 的一段。图中案例 行政办公,普通教 室,理化教室三个 大功能区组成了一 个三角形的平面布 局形式
教学楼
案例分析
江苏省体育馆
案例分析
长方形平面,附属房间 门厅、休息厅、运动员 活动房间等设在观众座 席下,并沿比赛厅四周 布置,观众可通过八条 通道迅速疏散。
重庆体育馆
混合式:以某一种空间组合形式为主,但同时还必 须辅以其他类型的空间组合形式。
特点:布局合理,主次分明,脉络清晰。 适用建筑类型:绝大多数建筑。
博物馆
以大空间为主体的组合形式:以一个主要功能空间、并且体 量较大,从而自然地形成为建筑物的主体和中心,其它各部 分空间都环绕着这个中心来布置。
适用类型:影院院、体育馆、
案例分析
八角形平面,门厅、休息厅、 运动员活动及其它辅助用房 全部设在观众席之下,并围 绕着八角形比赛厅的周边布 置,观众可通过十二条通道 迅速疏散。
内廊式:沿走道两侧安排适用用房
优点:走道使用率高、平面紧凑。
不同建筑空间的组合
![不同建筑空间的组合](https://img.taocdn.com/s3/m/4a8843280066f5335a812152.png)
空间的不同组合形式一、以通道为联系手段进行空间组合关于空间分布,是设计师们广泛地进行功能分析、流线组织分析及对周围环境分析后得出的空间组织关系。
无论复杂的还是简单的,各种类型的建筑空间均是由各空间单元组合而成。
从前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到,建筑空间一般分为使用部分、辅助部分及交通联系部分三大类。
空间分布主要是指用不同的组合手段将使用部分空间,辅助部分空间及交通联系空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满足不同类型建筑的需求。
室内空间的分布大体可归纳为五种基本类型,即:以通道等交通空间为联系手段组织各类空间的组合;以穿套的方法将主要空间按一定顺序的组合;以较大空间作为主体穿插辅助空间的组合;高层空间的组合以及综合性空间的组合。
这种空间组合的特点是各类房间的组成,在功能要求上,基本上需要独立设置。
所以,各个房间之间就需要一定的交通联系方式,如走道、过厅、门厅等与之相联系,以形成完整的空间整体,通常称这种空间的组合方式为“走道式”的空间布局。
这是一种较广泛而普通的布局形式,广为运用于各种建筑类型,特别如行政办公建筑、学校建筑、医院等等。
这种类型的空间组合方式,一般又可分为两种,即内廊式和外廊式。
内廊式指的是走道在中间联系两侧房间,其优点是走道所占的面积比例较小,较外廊式而言较经济实用。
但是,这种布局房间的朝向有一半基本上是不好的。
所以,在采用内廊式空间布局时,一般都把不常使用的房间、辅助房间、楼梯间等尽量布置在朝向较差的一侧。
另外,这种布置常因处理不好而造成走道空间采光不足等,常需在走道端部开设窗户加以解决。
而外廊式指的是走道单独位于一侧联系房间,它与内廊式比较而言,有利的一面是所有的使用房间几乎都可以争取到好的朝向、通风及采光。
缺点则是过长的走道,偏大的辅助面积,过小的建筑进深等。
我国幅员辽阔,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其气候的特点、地理位置均不同,应根据具体条件出发,来选用内廊还是外廊的空间布置方式。
如南方因气候潮湿闷热,往往采用外廊式多一些,而北方因气候寒冷等原因选用内廊多一些。
东西方古代建筑的空间构成
![东西方古代建筑的空间构成](https://img.taocdn.com/s3/m/134c1e43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69.png)
东西方古代建筑的空间构成
中国古代建筑和西方古代建筑的空间构成有一些不同之处。
中国古代建筑以“间”为基本单位,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形成庭院、园林等多种空间形式。
典型的空间构成形式包括:
1.一明两暗:一间房屋有四扇窗户,中间两扇窗户较大,左右两扇窗户较小,称为“一明两暗”。
这种形式通常用于住宅和寺庙建筑。
2.工字殿:由两个一明两暗的房屋组成,中间用一堵墙隔开,形成一个工字形的空间。
这种形式通常用于宫殿和寺庙建筑。
3.四合院:由四个一明两暗的房屋组成,中间围成一个院子。
这种形式通常用于住宅和寺庙建筑。
4.园林:由各种建筑和山水、植物等组成,通过巧妙的布局和布置,形成一个自然和谐的空间。
这种形式通常用于宫殿和私人宅院。
西方古代建筑以“柱式”为基本单位,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形成教堂、宫殿等多种空间形式。
典型的空间构成形式包括:
1.希腊式:由三种柱式组成,包括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和科林斯柱式。
这些柱式的比例和造型非常严谨,形成了一种庄重、优美的空间效果。
2.罗马式:由两种柱式组成,包括多立克柱式和爱奥尼柱式。
这些柱式的比例和造型比较简洁,形成了一种庄重、朴实的空间效果。
3.拜占庭式:由一种柱式组成,即科林斯柱式。
这种柱式的比例和造型比较华丽,形成了一种庄重、华丽的空间效果。
4.哥特式:由两种柱式组成,包括多立克柱式和爱奥尼柱式。
这些柱式的比例和造型非常夸张,形成了一种神秘、崇高的空间效果。
东西方古代建筑的空间构成形式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推荐:建筑空间的组合形式
![推荐:建筑空间的组合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50906cdd5ef7ba0d4a733b30.png)
建筑空间的组合形式并联式组合:并联式组合空间是指具有相同功能性质和结构特征的空间单元以重复的方式并联在一起所形成的空间组合方式。
这种组合方式简便、快捷,适用于功能相对单一的建筑空间。
如教室、宿舍、医院病房、旅馆客房、住宅单元、幼儿园等等,这类空间的形态基本上是近似的,互相之间没有明确的主从关系,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可以相互联通也可以不联通。
串联式空间组合:各组合空间单元由于功能或形式等方面的要求,先后次序明确,相互串联形成一个空间序列,呈线性排列,故此和组合方式也称为序列组合或线性组合。
这些空间可以逐个直接连接,也可以由一条联系纽带将各个分支连接起来。
前者适用于那些人们必须依次通过各部分空间的建筑,其组合形式必然形成序列。
如展览馆、纪念馆、陈列馆等,后者适用于分支较多,分支内部又较复杂的建筑空间,如综合医院、大型火车站、航空港等。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群为了创造威严的气氛,设计了结构完整、高潮迭起的空间序列,也属于此种组合方式,如北京故宫建筑群。
在串联式组合的空间序列中,在功能上或象征方面有重要意义的空间,可以通过改变尺寸、形状等手法加以突出,也可以通过其所处的位置加以强调,如位于序列的首末、偏离线性组合或位于变化的转折处等。
另外高层建筑的空间组合方式也可归于串联式组合,由垂直交通核心将各层空间在竖直方向上串联在一起。
(并联式和串联式空间组合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可以配合各种场地情况,线型可直可曲,还可以转折,适用于功能要求不是很复杂的建筑。
)集中式组合方式:集中式组合通常是一种稳定的向心式构图,它由一定数量的次要空间围绕一个大的占主导地位的中心空间构成。
处于中心主导空间一般为相对规则的形状,应有足够大的空间体量以便使次要空间能够集结在其周围;次要空间的功能、体量可以完全相同,也可以不同,以适应功能和环境的需要。
一般说来,集中式组合本身没有明确的方向性,其入口及引导部分多设于某个次要空间。
这种空间组合方式适用于体育馆、歌剧院等以大空间为主的建筑,西方古代的教堂也有很多采用这种空间组合方式。
空间设计建筑空间组织方式
![空间设计建筑空间组织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5c880126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ad.png)
六、网格式组织
网格法是建筑设计中最常用的手法之一,它通 过利用大小不同的网格对整个基地或建筑进行控 制,从而使建筑形态呈现整体性。 网格的分类: •微观层面:平面柱网 •中观层面:建筑体块组合 •宏观层面:庭院式空间组合
(一)微观层面——柱网
空间组织方式
集聚式组织 线性组织 单元式组织 放射状组织 集簇式组织 网格式组织
§3 建筑空间的组织方式
一、集聚型组织
为一种稳定的向心式构成,一般由一定数量的次 要空间围绕一个大的主导空间,以大厅主要使用 空间为中心进行布置的一种空间组合方式。常以 大厅为构图中心,而将其他空间或辅助空间围绕 其四周布置,并且利用空间高度的差别,互相穿 插、重叠。
空间组织方式
集聚式组织 线性组织 单元式组织 放射状组织 集簇式组织 网格式组织
四、放射式组织
为集中式与串联式两种构成的结合。同主导的中 央空间和向外辐射扩展的线性臂空间所构成,呈外 向性图式。中央空间一般为规则式,外伸线性臂的 长度、方向因功能或场地条件而不同。
放射式的组合模式:
A.线式臂相同:线式 臂在长度、形式方面 大体相同,保持整体 组合的规则性,构成 的空间具稳定与均衡 感。
由于地形为一三 角形,鉴于地形 所限,设计者采 用了旋转的手法 巧妙的将建筑纳 入其中,运用旋 转的夹角形成建 筑的主入口和入 口广场。
空间组织方式 (二)中观层面——建筑体块
集聚式组织 线性组织 单元式组织 放射状组织 集簇式组织 网格式组织
例1:网格建筑——甘地纪念馆
由56个9M* 9M平面网 格组成的立方体单元,每 个单元内空间设计成工作 岛。相对独立的功能单元, 由联系体部分和庭院空间 将各单元连结为一个整体, 构成类似于蜂窝的结构, 很有建筑个性。
建筑空间组合方式有哪几种类型及分别适用于哪些
![建筑空间组合方式有哪几种类型及分别适用于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80f49993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31.png)
建筑空间组合方式有哪几种类型及分别适用于哪些建筑空间组合方式有哪几种类型及分别适用于哪些建筑空间组合处理方式包括①重复小空间的组合,常采用走道式和单元式的组合方式,例如住宅、学校、医院、办公楼等;②体量相差悬殊的空间组合,如大型体育馆等;③综合性空间组合,如图书馆建筑中的阅览室、书库、办公等用房在空间要求上也不一致;④错层式空间组合,如教学楼、办公楼、旅馆等主要适用房间空间高度并不高,为了丰富门厅空间变化并得到合适的空间比例,常将门厅地面降低。
建筑体型组合有哪几种组合方式1、对称式布局。
这种布局的建筑有明显的中轴线,主体部分位于中轴线上,主要用于需要庄重、肃穆感觉的建筑,例如*** 机关、法院、博物馆、纪念堂等。
2、不对称式布局。
在水平方向通过拉伸、错位、转折等手法,可形成不对称的布局。
用不对称布局的手法形成的不同体量或形状的体块之间可以互相咬合或用连接体连接,还需要讲究形状、体量的对比或重复以及连接处的处理,同时应该注意形成视觉中心。
这种布局方式容易适应不同的基地地形,还可以适应多方位的视角。
3、在垂直方向通过切割、加减等方法来使建筑物获得类似 "雕塑"的效果。
这种布局需要按层分段进行平面的调整,常用于高层和超高层的建筑以及一些需要在地面以上利用室外空间或者需要采顶光的建筑。
建筑用底漆有哪几种类型涂料的分类在过去,涂料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一是按是否透明分,可分为色漆和清漆两大类;二是按用途分,可分为家具涂料、建筑涂料、船舶涂料、汽车涂料等;三是按施工方法分,可分为喷漆、烘漆、电泳漆等;四是按在施工中的作用分,可分为底漆、面漆、防锈漆、耐温漆等;五是按涂膜外观分,可分为大红漆、灰色漆、亮光漆、消光漆、皱纹漆、锤纹漆等。
涂料有很多分类方法,如可以以成膜物质分类,以功能分类,以应用对象分类,以干燥形式分类,以颜色分类,以透明度分类,以光泽分类等。
如:1)以功能分类:封闭底漆,腻子,透明底漆,中涂,面漆,着色剂,稀释剂,固化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空间的组合形式
建筑空间的组合形式
建筑空间是建筑物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建筑物内部的三维空间结构。
建筑空间的组合形式是指多个建筑空间在形态、方向、位置等方面相互组合而成的整体。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建筑空间的组合形式。
一、基本组合形式
1. 线性组合
线性组合是指多个建筑空间沿着一条直线依次排列,构成一条线状的整体。
这种组合形式常见于走廊、通道等公共区域。
2. 平面组合
平面组合是指多个建筑空间在同一平面内相互连接,构成一个平面状的整体。
这种组合形式常见于室内设计中,如客厅、卧室等。
3. 立体组合
立体组合是指多个建筑空间在三维空间中相互连接,构成一个立体状的整体。
这种组合形式常见于大型公共建筑和高层住宅中,如商场、
写字楼等。
二、复杂组合形式
1. 集群式组合
集群式组合是指多个不同功能或用途的建筑空间在同一场地内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整体。
这种组合形式常见于城市综合体、大型商业中心等。
2. 分层式组合
分层式组合是指多个建筑空间在不同的高度上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垂直的整体。
这种组合形式常见于高层住宅、办公楼等。
3. 环状式组合
环状式组合是指多个建筑空间围绕一个中心点相互连接,构成一个环状的整体。
这种组合形式常见于公共广场、博物馆等。
三、设计要点
1. 功能需求
建筑空间的组合形式需要根据功能需求进行设计,不同功能的建筑空间需要采用不同的组合形式。
如商场需要采用集群式组合,而医院需要采用分层式组合。
2. 空间布局
建筑空间的布局是指建筑空间之间的位置关系和方向关系。
在进行组
合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各个建筑空间之间的连通性和流线性,使得整
个建筑空间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和舒适性。
3. 空间比例
建筑空间比例是指各个建筑空间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进行组合设计时,需要考虑到不同建筑空间的功能需求和使用需求,使得整个建筑空间
具有合理的比例关系。
总结
建筑空间的组合形式是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需要根据功能
需求、空间布局和空间比例等因素进行设计。
不同的组合形式适用于
不同类型的建筑,如线性组合适用于通道、平面组合适用于室内设计、集群式组合适用于城市综合体等。
在进行建筑空间组合设计时,需要
充分考虑到各个因素,使得整个建筑空间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和舒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