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高粱》罗汉大爷

合集下载

《红高粱——罗汉大爷》第二课时剖析PPT教学课件

《红高粱——罗汉大爷》第二课时剖析PPT教学课件

2020/10/16
4
当罗汉大爷为两个骡子激起 复仇的火焰时,已经完成了人格 的升华,至此罗汉大爷血性男儿 的秉性得到了十足的刻画,罗汉 用自己的行为捍卫了尊严。
不屈抗争的罗汉大爷
2020/10/16
5
环境
鲜嫩的高粱在铁蹄下断裂、倒 伏,倒伏断裂的高粱又被带棱槽的 碌碡(liùzhou一种碾压用的农具)和不带 棱槽的石滚子反复镇压。各色的碌 碡和滚子都变成了深绿色,高粱的 汁液把它们湿透了。一股浓烈的青 苗子味道笼罩着工地。
8
白云不仅只是漂着,它还可以游荡,不仅 只是像棉花糖,还可以像女人似的丰满;洋油 灯不仅只是发出微微的黄光,还可以像熟透 的杏子一样可爱;缠足小脚不仅只是三寸金 莲便无他词,还可以是笋尖状的,莲花瓣的,甚 至是埋伏清澈水底的小金鱼;血不仅只有鲜 红的流着,乌黑的渗着,还有和红高粱混在一 起的紫红色,还有咕噜咕噜往外冒的,还有带 着腥甜气味的,还可以是丝丝带着温暖的。
不屈抗争的红高粱
2020/10/16
6
探讨本文主题
节选部分通过对罗汉大爷这一 农民形象的塑造,讴歌了他为生存 而奋起反抗的不屈斗争精神以及他 自由不羁、热烈奔放的生命力。
2020/10/16
7
布置作业:
课后再读课文,找出文中的 比喻句或其中一些形象精彩的描 写从语言表达角度加以赏析。
2020/10/16
LOGO
《》 第二课时
2020/10/16
1
“谨以此书召唤那些激荡在我的故乡无边 无际的通红的高粱地里的英魂和冤魂。我是 你们的不肖子孙,我愿扒出我被酱油腌透了的 心,切碎,放在三个碗里,摆在高粱地里。伏 惟尚飨!尚飨!” ——《红高粱》献词
2020/10/16

2019版高中语文第九单元课时跟踪检测(十八)《红高粱》罗汉大爷(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版高中语文第九单元课时跟踪检测(十八)《红高粱》罗汉大爷(含解析)新人教版

《红高粱》罗汉大爷(时间:40分钟满分:57分)一、基础巩固(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秋天到了,行将就木....的落叶任秋风卷起,到处飘零,而连绵的秋雨不停地下着,这一切勾起了游子们绵绵的乡愁。

②反对克隆技术的人的一个重要理由,是害怕克隆出“本·拉登”式的人物,其实这只是杯弓蛇影....。

③当你养尊处优、春风得意的时候,一定要居安思危....,决不能丧失忧患意识。

④王芳嫂子在家也确实不容易,常常吃里扒外....,家里外面的事弄得利利索索,赢得了村民的一致称赞。

⑤读者保持怀疑精神是值得肯定和赞美的,但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师心自用....,竟将古今作者悉数踩在脚下,美其名曰“推倒百代圣贤,开拓万古心胸”。

⑥进入高中后,孩子们通常会进入自主阅读阶段,学校在此时如果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更个性化的阅读,将事半功倍....。

A.①②④B.①④⑤C.②③⑥ D.③⑤⑥解析:①行将就木: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

不能用于形容“落叶”。

②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在这里应用“杞人忧天”。

④吃里扒外:指受着这一方的好处,暗地里却为那一方尽力。

不合语境。

答案:A2.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越来越多的基层干部认识到,关注民生是干部称职的一个重要标准;否则,不关注民生,就很难说是一个称职的干部。

B.位于贵州省平塘县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的主体圈梁合龙,这标志着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望远镜进入全面的设备安装。

C.步入景区,游客们在世外桃源般的乡村田园,领略完全不同的江南文化和特色民居建筑。

D.7月7日,国际奥委会正式宣布2022年第24届冬奥会的候选城市名单,北京榜上有名。

解析:A项,“否则”和“不关注民生”重复,删去一个即可;B项,成分残缺,“安装”后添加“的阶段”;C项,“江南文化”和“特色民居建筑”是包容关系,“领略民居建筑”不能搭配。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课件:第九单元 第18课 《红高粱》——罗汉大爷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课件:第九单元 第18课 《红高粱》——罗汉大爷

2.监监国.工子监.jiānjiàn 4.栅栅栅..栏极szhhāàn
二、写准字形
qiū楸 树

1.铁qiāo锹
qiǎo愀 然
膨zhànɡ胀 3.
zhǎnɡ涨 潮
(选自金元浦、杨茂义《读者:文学的上帝——接受美学 与文本解读》,载《文学新思维》下卷,江苏教育 出版社 1996 年版)
《红高粱》中的人物 豪爽直率、朴实中带着野性——我爷爷 “我爷爷”是一个血性汉子。他虽然鲁莽但是真诚,豪爽直 率,朴实中带着野性,粗犷中藏着细腻,散发着蓬勃的生命力, 他的男子汉形象成了一种新的标志。他为母亲的不贞而杀了母亲 的和尚情人,说明他有强烈的道德观,他为爱情而杀单家父子, 又矛盾地表现出他挣脱道德束缚、自私自利的一面:“谁是土 匪?谁不是土匪?能打日本就是中国的大英雄。” 激烈的陈词 体现了他豪气万丈的爽直;面对亲叔叔余大牙奸污玲子姑娘的事
文学史评《红高粱》 传统的小说制作都有一定的路数,其中一条就是对某些固 定主题和模式的重复。因而,在对小说的分类中,人们往往用 爱情小说、战争小说、武侠小说、黑幕小说等专用术语来确定 小说的性质。这种情形意味着小说创作总是在重复过去同类性 质小说的模式,并由此花样翻新,讲述着本质相似内容不同的 故事,从深层意义上说,创作就是一种变相的复制。《红高粱》
[明确] 小说的文本和县志(也是作者虚构的),哪个叙述是 “事实”呢?作者虚构了两种“事实”让读者评判,为了什么 目的呢?当然作者是偏向文本的“事实”的。县志的陈述,是 对革命战争以及其中人物传统的“定义”,是历史教科书似的 “事实”。而作者却要颠覆这样的“事实”,颠覆以往对“战 争”“英雄”的“定义”,从战争的微观舞台——民间的视角, 建构自己的叙述与评价体系,还“战争”“英雄”本来的面目 (当然这样的“面目”也是作者自己的判断)。

第九单元 第18课 《红高粱》——罗汉大爷

第九单元   第18课 《红高粱》——罗汉大爷
资料助读板块
基础积累板块 第 九 单 元 第 18 课 文本探究板块 课文诠释 写法借鉴 随堂演练
知能落实板块
人物画廊 相关链接
视野拓展板块
20世纪,对中国来说,可以说是革命与战 争的年代。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土地革命、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烽火硝烟,英雄辈出。 描写革命战争岁月的文学作品,从新中国成立 以来,一直在作家的创作中占据重要而显著的 位置,成为文苑中夺目的奇葩。 《朱老巩护钟》记叙了锁井镇农民朱老巩 为保护公产,同地主冯老兰进行激烈斗争的故 事,生动展示了冀中农民自发反抗压迫的壮丽 图景,塑造了一个勇敢果断、疾恶如仇的农民 英雄形象。 《罗汉大爷》叙述了罗汉大爷由顺从到反 抗的斗争过程,塑造了一个为自己的自由安宁 的生活,为自己的人格尊严而敢于反抗、敢于 斗争的忠厚老实的农民形象,讴歌了他粗野不 羁的生命力和为生存而奋起的反抗精神。
伏击日本鬼子的车队。
返回
2.罗汉大爷——节选部分。
3.节选后 节选部分后的情节(第四节):余占鳌等人在公路边埋 伏;追叙奶奶拉着余占熬和另一支抗日队伍(国民党系统 的冷队长)一起喝掺有罗汉大爷血的高粱酒,共同盟誓, 为罗汉大爷报仇,打日本鬼子;再追叙罗汉大爷怎样被日 本鬼子活活剥皮杀害的。
返回
四、名著梗概 “奶奶”年轻美丽,“走起路来双臂挥舞,身腰拨动, 好似风中招飐的杨柳”。洋溢着生命活力,甚至有些放纵 与风流。她16岁出嫁,渴望幸福美满的婚姻,“渴望躺在
返回
间。它以崭新的艺术形式,描绘了中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 一伙农民古朴、野性的生活,爱就真爱,恨就真恨,大爱
大恨,大生大死,唤起了人们对那个疯狂而无序的年代里
的英雄所具有的那种漫溢的激情、漫溢的野性和漫溢的自
由的追求。

2019版高中语文第九单元第18课红高粱罗汉大爷讲义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2019版高中语文第九单元第18课红高粱罗汉大爷讲义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红高粱》罗汉大爷(对应学生用书P92)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1.确凿.(z áo) 2.袒.露(t ǎn) 3.血痂.(ji ā) 4.痉.挛(j ìng) (二)多音字1.畜⎩⎪⎨⎪⎧ 畜.生ch ù畜.养x ù 2.监⎩⎪⎨⎪⎧监.工ji ān 国子监.ji àn 3.嚼⎩⎪⎨⎪⎧ 嚼.东西ji áo 咀嚼.ju é倒嚼.ji ào4.栅⎩⎪⎨⎪⎧栅.栏zh à栅.极sh ān 二、写准字形 《红高粱》是最能反映莫言风格的一篇奇作。

小说以一块块的感觉画面组合而成,形成一个以独特感觉为基础的“红高粱”世界。

从题材看,小说取材于作者家乡的抗日生活,写作目的也很明确,在小说结尾处作者表示:“谨以此书召唤那些激荡在我的故乡无边无际的通红的高粱地里的英魂和冤魂。

我是你们的不肖子孙,我愿扒出我的被酱油腌透了的心,切碎,放在三个碗里,摆在高粱地里。

伏惟尚飨!尚飨!”在小说里,作者以家乡的红高粱作为背景,以活生生的感觉记忆为笔锋,描写了家乡的抗日生活画面。

无边无际的高粱地红如血海,血海中,有着生命的野合,有着活剐的血腥,有土匪的出没,有英勇的伏击。

与以往的“抗日文学”不同,《红高粱》摒弃了种种思想框框的制约,抹去了单纯乐观的色调,把家乡的抗日生活重新放置在民族的自然发展和充满血腥的历史过程中去。

后来有人惊叹地评价,《红高粱》把抗日题材“拖出了困海”。

不仅如此,《红高粱》还为我国当代的“战争文学”拓出了一条新路。

节选部分前的情节:土匪司令余占鳌(“我爷爷”)带着儿子豆官和自己的队伍,在公路旁边的高粱地里等待伏击日本鬼子的车队。

节选部分重点表现的是罗汉大爷从忍气吞声、沉默温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农民,转变为一个愤怒、仇恨的反抗者的故事。

节选后的情节:余占鳌等人在公路边埋伏,追述奶奶拉着余占鳌和另一支抗日队伍(国民党系统的冷队长)一起喝掺有罗汉大爷血的高粱酒,共同盟誓,为罗汉大爷报仇,打日本鬼子;再追述罗汉大爷怎样被日本鬼子活活剥皮杀害的。

《中国小说欣赏》红高粱---罗汉大爷剖析

《中国小说欣赏》红高粱---罗汉大爷剖析

五、节选部分赏析 选文描写的是罗汉大爷,虽然不是作为主人公的“奶奶”“爷 爷”,但是作者对罗汉大爷的刻画,仍然是一丝不苟,很下功夫 的。作者开篇即说“刘罗汉大爷是我们家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人 物”,而且扯出一段与“奶奶”暧昧不清的风流韵事,看似有些 “无聊”的“闲笔”,其实是有伏笔的。随后作者写到县志,写 到“农民刘罗汉”的“英雄事迹”: 农民刘罗汉,乘夜潜入,用铁锹铲伤骡蹄马腿无数,被捉获。翌 日,日军在拴马桩上将刘罗汉剥皮零割示众。刘面无惧色,骂不 绝口,至死方休。 而在文本中,刘罗汉几乎没有反抗,被拉到工地干活;面对恶劣 残酷的现实,他也忍气吞声;拉走黑骡,因为那是主人的财产 (如果他真和女主人有染,足见他对女主人的感情)。由此可见, 刘罗汉只是一般的饮食男女(和奶奶的一段韵事可佐证)。他铲 黑骡的腿,也并不是“乘夜潜入”,有意抗敌,更没有“铲伤骡 蹄马腿无数”(“无数”也有些夸张)。 小说的文本和“县志”,哪个叙述是“事实”呢?作者虚构了两 种“事实”让读者评判,为了什么目的呢?当然作者是偏向文本 的“事实”的。“县志”的陈述,是对革命战争以及其中人物传 统的“定义”,是历史教科书似的“事实”。而作者却要颠覆这 样的“事实”,颠覆以往对“战争”“英雄”的“定义”,从战 争的微观舞台──民间的视角,建构自己的叙述与评价体系,还
处女作:
1981《春夜雨霏霏》 成名作: 1986《红高粱家族》
代表作品:《红高粱》《檀香刑》《丰乳 肥臀》《酒国》《生死疲劳》、《蛙》 处女作:《春夜雨霏霏》 1981 成名作:《红高粱家族》 1986
《红高粱家族》是莫言1986年向汉语文学、 乃至世界文学奉献的一部影响巨大的作品, 被译为二十余种文字在全世界发行。小说 通过“我”的叙述,展现了抗日战争年代 “我”的祖先在高密东北乡上演的一幕幕 轰轰烈烈、英勇悲壮的故事。爷爷、奶奶、 父亲、姑姑等先辈,一方面奋起抗击残暴 的日本侵略者,一方面迸发着让子孙后代 相形见绌的传奇爱情。小说洋溢着丰富饱 满的想象,以汪洋恣肆之笔全力张扬着中 华民族的旺盛生命力。通过这部作品,作 者把他的“高密东北乡”安放在了世界文 学的版图上。

人教语文选修课件(中国小说欣赏):第9单元 第18课《红高粱》——罗汉大爷

人教语文选修课件(中国小说欣赏):第9单元 第18课《红高粱》——罗汉大爷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4.辨用法 (1)收集 搜集 ①废旧公司__收__集____废旧物品,大搞综合利用。 ②为了了解敌情,须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 __搜__集____情报。 提示:二词都有把东西集合起来的意思,但“收集”只 是使聚集在一起,而“搜集”还有到处寻找、搜罗的过程, 然后才聚集在一起。
曾经c_é_n_ɡ_ 曾祖父_z_ē_n_ɡ
调查_d_i_ào_ 调整_t_iá_o_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写汉字
jiānɡ jiānɡ
缰绳 僵硬
边jiānɡ 疆
点 拾zdhuuōì缀掇
cchhuuòò
辍 啜
学 泣
jué jué
倔 崛
强 起
挖jué 掘
惊 è è鳄愕鱼 è上è鄂腭博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1.注字音 铁绿锹毡__q__i__āo__ 痉挛_zh_ā_n_ 累赘_j_ìn_ɡ_luán
zhui
缰踉绳跄__ji__ā__n__ɡ 大栅栏lià_n_ɡ_q_iànɡ
zhà
碌血碡痂__l__iù____zhou 黑幢幢ji_ā___
chuánɡ
畜牲_c_h_ù_ 畜牧_x_ù__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分析】
性格特 点
具体分析
说他诚实忠厚、勤劳耐苦,是因为他是“我家”的老
诚实、 忠厚
伙计,多年来一直为“我家”不怕苦不怕累地干活。 “这是东家的牲口,不能拉。”“你珍贵着使唤,这 两头骡子,是俺东家的。”这些话表现了他对“我家”
(莫言)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一、结构图解
“我”奶奶的神奇传说 (巧设悬念)

日本人到村里来捉民夫拉骡马

罗汉大爷教案红高粱

罗汉大爷教案红高粱

罗汉大爷教案红高粱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红高梁---罗汉大爷》教案板书设计罗汉大爷情节:顺从→因压迫→反抗性格:忠诚隐忍、不屈不挠主题:生命力坚韧善良、嫉恶如仇反抗自强不息环境:红高粱不屈抗争教学过程一、导语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莫言在《红高粱》献词中这样写到:“谨以此书召唤那些激荡在我的故乡无边无际的通红的高粱地里的英魂和冤魂。

我是你们的不肖子孙,我愿扒出我被酱油腌透了的心,切碎,放在三个碗里,摆在高粱地里。

伏惟尚飨!尚飨!”莫言在献词的最后一句以祭文的形式,用被酱油腌透了的心,祭奠祖宗,他是在为已经丧失了原始粗犷的生命活力,沉浸在名利中卑微苟活着的人们而羞愧。

他是要寻根,寻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不断发展的生命之根。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解读莫言的《红高粱》。

二、知识回顾,方法点拨。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

所以我们学习小说往往需要从情节、环境、人物这三要素入手。

三、分析文本,理清三要素。

1、情节本文是小说的第二第三节.。

请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节选部分的内容。

方法:何人何时何地何因何事明确:罗汉大爷因压迫由顺从到反抗的过程。

2、人物(1)罗汉大爷“顺从”在文中哪里表现出有哪些性格特点明确:发展部分(7-36)罗汉大爷被压上工地修路。

讨论板书:忠诚、隐忍、坚韧、善良、勤劳。

(2)罗汉大爷“反抗”在文中那部分情节表现最突出有什么特点明确:高潮部分(64-69)罗汉大爷救骡子,铲骡子。

讨论板书:不屈不挠,嫉恶如仇。

(3)是什么让一个老实顺从的农民反抗在哪一情节体现明确:罗汉大爷在工地的无故四次挨打(28-52)讨论明确:一打:就听到背后响起一阵利飕的小风,随即有一道长长的灼痛落到他的背上。

《红高粱》罗汉大爷 (1)

《红高粱》罗汉大爷 (1)
绳。骡子昂着头,腿抖着,跟着罗汉大爷走出院子。街上乱纷纷跑着骡马牛 羊。
【细节描写】
人物 次数
长官
罗汉大爷
第一次
背后响起一阵利飕的 小风
一道长长的灼痛 长官有话好好说,你怎么 能动手打人?
第二次
微笑不语,举起藤条又 横着抽了一下他的腰
几乎打成两半,两股热辣 辣的泪水从眼窝里凸出来, 血冲头顶
第三次 第四次
罗汉大爷 莫言
“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最世俗、最圣洁最龌 龊、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
——山东高密东北乡
• 请围绕“罗汉大爷”,梳理小说的情节。
倒叙
剥皮零割
·结局
情节的摇摆
被押修路 顺利逃跑 救骡子 杀骡子
· · · 开端 发展
高潮
故事进程
情节的摇摆:即通常所说的“一波三折”。大多数小说 情节运行并不呈现为一条直线,不会让人物选择捷径一口 气走到底,而是让他千折百回,在某处放慢速度甚至停下 来做点什么,然后再回到轨道,这就是情节的摇摆。
• 47段:“那股紫红色的火苗时强时弱地在他脑子里燃着, 一直没有熄灭。”
• 48段:“只有那簇紫红的火苗子灼热地跳跃着,冲击着他 的双耳里嗡嗡地响。”
• 52段:罗汉大爷脑子里的火苗腾一声的燃旺了,火苗把他 丢去的记忆照耀得清清楚楚,他记起半天来噩梦般的遭际。
反抗意识的觉醒
【语言描写】 • “你怕了吗?畜生!你的威风呢?畜
• 小个子老伪军实把顺骡子从解、开,卑用力微牵软扯,弱骡、子倔忠强地实高于昂着东头家,死的死不一肯个移步。 大个子伪军上去用枪戳骡子屁股,骡子愤怒起蹄,明亮的蹄铁趵起泥土,溅
• 了大普个伪子军通伪一农军脸拉。民了一形下象枪栓,用枪指着罗汉大爷,大叫:“ 老混蛋,你来牵,

《红高粱:罗汉大爷》ppt课件

《红高粱:罗汉大爷》ppt课件
其次,莫言的比喻可谓别具一格。“石桥 伏在水面上,像一个大病初愈的病人” “枪声 沉沉,像夜中阴沉的狗叫” “过去的一切,像 一颗颗香气馥郁的果子,箭矢般坠落在地”。作 者打破常规,不以华丽的事物为参照,而选取了 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人和事物作为喻体,虽然不 及华丽的事物那般高雅和美好,但却获得了一种 丰富、形象可感的美,给读者以新的体验和感官 刺激。
莫言,1956年出生,原名管 谟业,山东高密人,当代著名作 家。
莫言出生于高密县大栏乡一 个贫穷农民家庭。他曾在某一年 的大年三十到别人
家讨饺子。幼年时家庭生活的困顿给他留下了惨痛 的记忆,父亲过于严厉的约束也使他备受压抑。这 种心理特征直接影响了他后来的小说创作。
走近莫言
6岁进校读书,曾因骂老师是 “奴隶主”受到警告处分。小学三 年级时读《林海雪原》《青春之歌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 受到文学启蒙。12岁时读小学五年 级,因“文革”爆发辍学回家,以 放牛割草为业,闲暇时读《三国演 义》《水浒传》,无书可读时甚至 读《新华字典》。
《红高粱》简介
《红高粱》以虚拟家族回忆 的形式把全部笔墨都用来描写由 土匪司令余占鳌组织的民间武装 ,以及发生在高密东北乡这个乡 野世界中的各种野性故事。这部 小说的情节是由两条故事线索交 织而成的:主干写民间武装伏击 日本汽车队的起因和过程;后者 由余占鳌与戴凤莲在抗战前的爱 情故事串起。
出色的环境描写
• 余占鳌、戴凤莲是《红高粱家族》中高粱英雄的两个典型。他们不 十分明白抗日的实质,但在那样一个动荡的年代,他们以自己的方式 表达了对苦难的反抗与不满。他们坚强地守护自己的自由,傲然地活 出生命的强度。他们是一群流着高粱血统、浑身散发着鲜活人性的红 高粱地英雄
莫言《红高粱家族》简介

《红高粱——罗汉大爷》阅读材料

《红高粱——罗汉大爷》阅读材料

《罗汉大爷》阅读材料:“十七年”(1949-1966)代表作品中的英雄形象分析沈振新是从长征中锻炼出来的我军高级指挥员,小说通过对他在几个主要战役中的军事指挥活动的勾勒,鲜明地表现他的思想性格。

作为指挥员,他坚定勇敢,沉着冷静,作为战斗队伍中的普通一员,他与战士一样有着丰富的感情,曾为失败而痛苦焦虑,为胜利而喜悦欢欣。

作者既表现他作为军长的原则性和刚毅严肃的气质,又多侧面地描绘他普通人的细腻、丰富的感情,将一个可亲可敬的军级指挥员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

——《红日》人物形象分析一九三六年,他在乞讨途中遇上了一支长征的红军部队,于是,只有十三岁的周大勇就成为一名红军战士。

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锻炼和考验,在抗日战争艰苦的岁月里,他成长为一个英雄连队的连长。

当国民党政府发动了反人民的内战,把疯狂的战火烧到革命圣地延安时,他怀着“誓死保卫党中央”的决心,率队参加了延安保卫战。

周大勇在保卫延安的几次重大战役中,如何从一个英勇、顽强但还不够成熟的连级干部,成长为一个有高度政治觉悟和杰出军事才干的、较成熟的营级指挥员,在艰难困苦的战争环境中表现出无所畏惧的献身精神和刚毅、勇猛的英雄性格。

——《保卫延安》人物形象分析杨子荣是一位经验丰富、智勇双全的侦察英雄,他是在受尽恶霸地主欺凌,亲人接连亡故,与阶级敌人结下深仇后投入八路军队伍的。

小说真实地展现了他侦察能手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他“智识”并活捉了小炉匠;他佯攻敌人,配合少剑波拿下了仙姑洞;他和孙达得一起“雪地追踪”逮住了“一撮毛”;他冒充胡彪把徐九彪一伙匪徒引进包围圈一网打尽;他奉少剑波之命由他“全面指挥”的一次战斗中又不发一枪,生擒匪徒五十四名。

……杨子荣为剿匪斗争立下了汗马功劳。

——《林海雪原》人物形象分析许云峰是一个工人出身,长期从事地下党工运领导工作,有着丰富斗争经验的党的领导人形象。

在沙坪书店一出场就显示出他高度的革命警惕性和处理意外情况的果断,镇静。

在监狱中与狡猾的特务投头子徐鹏飞面对面的斗争中,他沉着冷静,巧妙地把敌人引入错误的判断,保护了同志和组织。

红高粱罗汉大爷读后感

红高粱罗汉大爷读后感

红高粱罗汉大爷读后感前言《红高粱罗汉大爷》是一部文学作品,讲述了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以及他在乡村生活中的点滴故事和感悟。

通过这本书,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真实和人性的深刻。

1. 乡村生活的韵味这本书以乡村为背景,描绘了丰富多彩的乡村生活。

乡村的田野、山林、农田等元素构成了一个独特的场景,让我仿佛身临其境。

在这个环境中,村民们过着朴素而幸福的生活,他们与大自然紧密相连,用双手耕耘祖国的土地。

阅读中,我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和传统文化的底蕴。

2. 老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书中的罗汉大爷是一个智慧而坚韧的老人。

尽管年事已高,但他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和追求。

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对生活的本质做出了深入的思考。

他告诫后辈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奋斗。

他认为每一份努力都会得到回报,积累下来的经验会使人变得更加坚强。

通过罗汉大爷的言传身教,我深刻理解到了积极向上、乐观向善的生活态度的重要性。

3. 情感的铺陈书中不仅仅只有对生活的思考,它也融入了情感的铺陈。

罗汉大爷在书中经历了许多人生的起伏和波折,但他始终保持着对世界的美好幻想。

他用心灵和情感去体验生活,对待他人充满了善意。

他与他人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纽带,他的存在给了这个乡村更多的温暖。

通过阅读,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力量,也对自己的情感世界有了新的思考。

4. 生活的哲理与启示通过阅读《红高粱罗汉大爷》,我不仅仅看到了乡村生活的韵味,也深刻认识到了生活中的哲理与启示。

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困难都是锻炼人的机会,我们要学会从困难中成长。

书中的罗汉大爷告诉我们,换个角度看待问题,就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同时,通过书中的人物和情节,也让我认识到了家庭的重要性、友情的可贵以及自我奋斗的力量。

总结《红高粱罗汉大爷》是一本打动人心的作品,通过描绘乡村生活和老人的智慧,向读者传递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人性的探索。

这本书让我思考了很多,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

通过罗汉大爷的阅读,我也更加明白了生活的意义和人之间的情感关系。

2018年语文同步优化指导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课件:第18课《红高粱》——罗汉大爷

2018年语文同步优化指导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课件:第18课《红高粱》——罗汉大爷

主要 作品
• 二、相关情节 • 节选部分前的情节是:土匪司令余占鳌(我爷爷)带着儿子豆 官和自己的队伍,在公路旁边的高粱地里等待伏击日本鬼子 的车队。 • 节选部分重点表现的是“罗汉大爷”从忍气吞声、沉默温驯 ,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民,转变为一个愤怒、仇恨的 反抗者的故事。
• 课文节选的情节是:余占鳌等人在公路边埋伏,追述奶奶拉 着余占鳌和另一支抗日队伍(国民党系统的冷队长)一起喝掺 有罗汉大爷血的高粱酒,共同盟誓,为罗汉大爷报仇,打日 本鬼子;再追述罗汉大爷是怎样被日本鬼子活活剥皮杀害的 。从罗汉大爷被日本人命令残酷剥皮而死开始,到余占鳌愤 而拉起土匪队伍在胶平公路边上伏击日本汽车队,发动了一 场全部由土匪和村民参加的民间战斗,体现出一种民间自发 地为生存而奋起反抗的暴力欲望,弱化了历史战争所具有的 政治色彩,将其还原成一种自然主义式的生存斗争。
• • • • • •
四、词语积累 走路不稳。 1.踉踉跄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吃里扒外: 受着这一方的好处,暗地里为那一方尽力。“扒”也作“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树碑立传: 原指把某人生平事迹刻在石碑上或写成传记加以颂扬,现在比喻通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种途径树立人的威信,抬高个人声望 (含贬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女子美丽的容貌。 • 4.花容月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iū 楸 树 2.铁qiāo 锹 qiǎo 愀 然作色 chāi 拆 开 柝 4.金tuò zhé 折 叠 jīnɡ 茎 叶 6.jǐnɡ 颈 椎病 jīnɡ 泾 渭分明

《红高粱》之《罗汉大爷》(新人教版·选修)(37张ppt)

《红高粱》之《罗汉大爷》(新人教版·选修)(37张ppt)

汉大爷报仇,打日本鬼子;再追叙罗汉大爷怎样被日本鬼子
草莽英雄——我爷爷
身份:流亡无产者,后成为抗日的土匪司令。 主要情节:爷爷在抗日之前是一个流亡 无产者,他杀过人,三教九流什么都干过, 甚至迷恋赌钱,“铜板的锈迹把手都染绿
了”,他的身上渗透着流氓和无赖的特征。
他在高粱地里抢奶奶,在奶奶掌管了酒坊后 又大闹酒坊,将小便撒在了酒缸里。他是一
个勇猛的人,知道心爱的女人被土匪抢走后,
二、情节链接
1.课文节选前:
节选部分前的情节(第一节):土匪司令余占鳌(我爷 爷)带着儿子豆官和自己的队伍,在公路旁边的高粱地里等 待伏击日本鬼子的汽车队。 2.课文节选后: 节选部分后的情节(第四节):余占鳌等人在公路边埋 伏;追叙奶奶拉着余占鳌和另一支抗日队伍(国民党系统的 冷队长)一起喝掺有罗汉大爷血的高粱酒,共同盟誓,为罗
越货、抗日、牺牲。他们为解放生命而活,又为解放生命而
死,无“是”无“非”(在抗日这一民族大义上不含糊), 敢作敢为,他们可以说是生命意识层面上的“英雄”。
二、情节梳理 故事发生在抗战初期的山东省高密县的一个农村。“我
奶奶”戴凤莲是山东省高密县某乡村一个美丽的姑娘,她对
未来一直充满着美好的幻想,可为了换一头能干活的骡子, 她却被贪财的曾外祖父嫁给了十八里坡50多岁的有麻风病的 烧酒作坊主单家儿子。
见了单家儿子,“我奶奶”的厌恶感更为加深,而单 家儿子也是个窝窝囊囊的家伙,“我奶奶”手拿剪刀守了
两夜,他硬是没敢近身。第三天,按规矩“我奶奶”应该
回门子了,曾外祖父牵着毛驴来接她,可他们行至青杀口 时,一只有力的胳膊把“我奶奶”抱下毛驴,向高粱深处 走去。稀里糊涂的曾外祖父竟没有发觉。
几天后“我奶奶”回家,发现单家父子死了。从此, “我奶奶”撑起了单家的烧酒作坊。

《红高粱》 节选 《(罗汉大爷》人教版高二选修》

《红高粱》 节选 《(罗汉大爷》人教版高二选修》

红高粱(节选)罗汉大爷导演:李轶翔编剧:李轶翔领衔主演:曹坤吴雷马坤孙昕伟李轶翔主演:王介修友情客串:郭政伍孟阳第一幕幕启:为了为我的家族树碑立传,我跑回了高密的东北乡,进行了大量的调查旁白(孙昕伟):村里有个92岁的老太太,头顶秃的像一个陶罐,面孔都朽了,干手上突着一条青瓜瓤子一样的筋,对于我父辈的历史,还记忆犹新!陶罐头(伍孟阳):东北乡,人万千,陈势列在墨河边。

余司令,阵头前,一举手炮声连环。

东洋鬼子魂儿散,纷纷落在地平川。

女中魁首戴凤莲,花客月貌巧机关,调来铁把摆连环,挡住鬼子不能前......哦耶!我(李轶翔):大妈,你是怎么幸存的呢?陶罐头(伍孟阳):1939年的中秋,我该想着做什么样的月饼,谁知小鬼子闯来了,干的那些没人性的事呀!我的脚生了疮,丈夫把我塞进地瓜窖子里藏了起来,才凑巧的活了下来!(这时,我在叹服这样一个在一场大屠杀中幸存的人的同时,也因听到奶奶是百姓心中的英雄而兴奋,这说明奶奶应该是抗日的先锋,民族的英雄!)我(李轶翔):大妈,那戴凤莲是.......(想知道给你更多关于奶奶的事)陶罐头(伍孟阳):噢!她呀.......不知道!我(李轶翔):那罗汉呢?第二幕旁白(孙昕伟):民国二十七年,日军做高密,平度,胶县民夫累计四十万人,来修筑胶平公路。

人们也疯传着日本人要在平原修路,村里人惶惶不安,焦急的等待着大祸降临,日本人说来就来了,我的,比曹操还快!小个子伪军(李轶翔):老少爷们,姑娘媳妇,打日本皇军驾到,赶快出来迎接!不然死拉死拉的。

(小个子伪军一边说着,一边解拴在树上的两头C骡)罗汉大爷(曹坤):嘿嘿!弟兄们,有话好说,有话好说!(他一次次的扑向小个子伪军)大个子伪军(郭政):老畜生,滚到一边去!(用枪筒子戳退罗汉大爷)罗汉大爷(曹坤):这是东家的牲口,不能拉啊!小个子伪军(李轶翔):在吵嚷就毙了你个小舅子。

(此时,奶奶进院子)奶奶:太君,我们是良民啊,大大的良民!(骡子被解开,明亮的蹄铁趵气泥土,溅了伪军一脸)大个子伪军(郭政):老混蛋,司令部的干活,把C骡牵到工地上!(罗汉大爷一声不吭,蹲在地上,一个日本士兵用刺刀在罗汉大爷没有保护的头皮上豁开一道口子,顿时鲜血直流)罗汉大爷(曹坤):士可杀,不可辱!(猥琐)太君,请前面带路!(然后倒带,去后面一段话)(罗汉大爷毅然决然的走上了一条不归路)第三幕第一景旁白(孙昕伟):罗汉大爷跟骡子一起被押上了工地,然后被河南往河北搬石头,头顶上沉重的钝痛一直传到十个脚趾,他觉得头裂成了两半,民夫们看着他血肉模糊的头,大吃一惊,工地上的监工见状,用藤条狠抽了他的背!罗汉大爷(曹坤):大佬(广东话),有话好说,有没有搞错?(香港话)你咋打人呢你?(东北话)监工(吴雷):打的就是你!(说完又横着抽了他的腰)罗汉大爷:Oh,no!呀没得!监工(吴雷):小样,你还会说洋文,看我不抽死你!(说着又给了他一藤条)罗汉大爷(曹坤):大佬,打俺是为了啥?(东北话)监工(吴雷):你长长眼色,狗娘养的,会两句洋文了不起了!旁白(孙昕伟):罗汉大爷气噎咽喉,从石堆里搬起一块大石头,踉踉跄跄的往小桥上走,当他小心翼翼的从监工身旁走过时,监工在罗汉大爷的脖子上抽了一藤条,罗汉大爷支持不住,终于倒下了!第二景中年人:监工大人,你犯不着跟这会两句洋文的假洋鬼子生气(说着话的同时,把一盒黄山烟装进了监工的口袋里)监工(吴雷):一品黄山,天高云淡(于是转身走了)中年人:大兄弟,你是新来的吧,如今像我们这行,从事高危作业,没点见面礼,那可不行啊!罗汉大爷(曹坤):那些不讲理的狗!不讲理,是他们硬抓我来的,还骗我说是这三缺一!中年人:初来乍到的,送他们点钱,烟都行,这几个“东洋狗”不打勤的,不打懒的,就打那些爱赌博,会说洋文的!(说完便扬长而去)第三景旁白(孙昕伟):罗汉大爷一个上午就像没魂的的样,死命的搬着石头,到了中午.......中年人:大兄弟,Let's go!去尝尝东洋大米吧!(于是罗汉大爷与工地上的人们一同围着白铁皮桶吃饭,但民夫们都没吃饱)瘦民夫(吴雷):奶奶的,今天又没吃饱。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九单元第18课《红高梁·罗汉大爷》优秀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九单元第18课《红高梁·罗汉大爷》优秀教案

《罗汉大爷》教学设计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孙伟伟教学目标:1、梳理故事情节。

2、把握罗汉大爷这一人物形象。

3、理解小说的“民间”视角。

教学重点:从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把握罗汉大爷从顺从到反抗的变化。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站在民间的立场上看历史发展和社会现实。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最世俗、最圣洁最龌龊、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

”(学生齐读)这就是高密东北乡,莫言的故乡。

高粱高密辉煌,高粱凄婉可人,这是一幅壮丽的画卷;战火纷飞在高粱地里,战争撕扯着锤炼着千姿百态的乡亲,他们用血性谱写人生的传奇,这是一首英雄的史诗;这些喝了酒高粱就一人敢走青杀口见了皇帝也不磕头的人活得自由张扬,这还是一曲生命的赞歌!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红高粱》,去认识罗汉大爷,感受高粱不屈的灵魂!二、一个人的变化1、本文讲了罗汉大爷什么故事?明确:罗汉大爷保护黑骡、工地挨打、救骡杀骡的故事。

2、“我”眼中的罗汉大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在烧酒作坊院里和修路工地上看出他是一个老实、顺从、委屈就全、隐忍、忠实于东家的一个农民。

小结:此时同学们看到的就是一个隐忍顺从、善良负责、老实甚至窝囊的普通农民。

3、是什么让他发生变化?学生:骡子追问:本来都已经逃跑成功的罗汉大爷为什么要回来救骡子?明确:骡子对他非常重要,他照料的那两头骡子,骡子就像自己伙伴一样,他要带回去;骡子是东家的,救回骡子也好给东家交代,一个忠实老伙计的最朴实的想法;想象骡子会跟他有相似的遭遇,一个善良农民最朴素的想法。

此处他还是一个忠厚、隐忍的农民。

4、他为什么要杀骡杀掉自己的伙伴呢?学生发言明确:骡子的不认主、背叛自己,像伪军、监工一样认日本人为主,而且一样践踏罗汉大爷的尊严。

5、此处的罗汉大爷是什么的人呢?学生发言:刚烈、勇猛、自由、无所畏惧。

6、同学们读一读罗汉大爷怒骂的句子,感受罗汉大爷的愤怒。

一名学生读,教师范读,同学们齐读明确:这里的你怕了吗的你不仅仅指黑骡,还指罗汉大爷自己,自己在工地上日本人修路,难倒不是里通外国吗?令罗汉大爷愤怒的还有自己,自己都鄙弃那个忍气吞声、窝囊的自己。

《红高粱----罗汉大爷》 精品教案

《红高粱----罗汉大爷》 精品教案

《红高梁---罗汉大爷》教案【教学目标】1、熟悉节选部分情节,概括分析人物性格。

2、分析情节、环境、人物,理解小说主题,探究中华民族精神。

【教学重难点】1、概括分析人物性格。

2、理解小说主题,探究中华民族精神。

【教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植物高粱高清图片二、认识作者莫言,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80年代中期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莫言在《红高粱》献词中这样写到:“谨以此书召唤那些激荡在我的故乡无边无际的通红的高粱地里的英魂和冤魂。

我是你们的不肖子孙,我愿扒出我被酱油腌透了的心,切碎,放在三个碗里,摆在高粱地里。

伏惟尚飨!尚飨!”莫言在献词的最后一句以祭文的形式,用被酱油腌透了的心,祭奠祖宗,他是在为已经丧失了原始粗犷的生命活力,沉浸在名利中卑微苟活着的人们而羞愧。

他是要寻根,寻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不断发展的生命之根。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解读莫言的《红高粱》。

三、知识回顾,方法点拨。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

所以我们学习小说往往需要从情节、环境、人物这三要素入手。

四、分析文本,理清三要素。

(体验)快速浏览小说,回答问题。

(一)情节1、本文是小说的第二第三节.。

请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节选部分的内容。

方法点拨:何人何时何地何因何事(生成)明确:罗汉大爷因压迫由顺从到反抗的过程。

(二)人物1、(质疑)罗汉大爷“顺从”在文中哪里表现出?有哪些性格特点?明确:发展部分(7-36)罗汉大爷被压上工地修路。

(生成)忠诚、隐忍、坚韧、善良、勤劳。

2、(质疑)罗汉大爷“反抗”在文中那部分情节表现最突出?有什么特点?明确:高潮部分(64-69)罗汉大爷救骡子,铲骡子。

(生成)不屈不挠,嫉恶如仇。

3、(质疑)是什么让一个老实顺从的农民反抗?在哪一情节体现?(生成)罗汉大爷在工地的无故四次挨打(28-52)讨论明确:一打:就听到背后响起一阵利飕的小风,随即有一道长长的灼痛落到他的背上。

高中语文 第18课《红高粱》罗汉大爷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

高中语文 第18课《红高粱》罗汉大爷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

(4)文章是用什么方法塑造奶奶的形象的? 【分析】 主要是动作形__容__非__常__害__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义词辨析
(1)收集 搜集
提示:两词都有把东西集合起来的意思,但“收集

”只是使聚集在一起,而“搜集”还有到处寻找、搜罗的
目 链
过程,然后才聚集在一起。

①废旧公司收__集______废旧物品,大搞综合利用。

国籍作家。
2.背景回放
莫言,1955年3月5日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市大栏乡一个极
度贫穷的农民家庭。生活上的艰辛和政治上的歧视给他的少
年生活留下了惨痛记忆,父亲过于严厉的约束也使他备受压 栏

抑。这种心理特征直接影响了他后来的小说创作。
链 接
12岁时读小学五年级,因“文革”爆发辍学回家,以放
牛割草为业,闲暇时读《三国演义》《水浒传》,无书可读
chù xù
diào tiáo
cénɡ
zēnɡ




2.写对字形
缰 僵


栏 目




缀 掇 辍 啜








3.词语积累
花容月貌:_如__花__似__月__的__容__貌__。__形__容__女__子__美__貌__。_______
踉踉跄跄:走__路__不__稳__、___摇__摇__摆__摆__的__样__子__。___________
②为了了解敌情,须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 ___搜__集___情报。
(2)终身 终生
提示:两词都指一辈子、一生,但使用范围有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课
《红高粱》——罗汉大爷
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心理暗示,塑造鲜明形象 情节推动,强化人物成长 创设环境,凸显人物弱点
合作探究(二)
• 选文中和红高粱相关的情节 有哪些?又有什么样的象征 意义?
它秉领天地精华、粗枝大叶、抗旱抗涝、生 气勃勃、充满了野性
它们根植于山东高密东北乡的土壤,生生不息
根据《红高粱家族》改编的电影《红高粱》,1988年,获得 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金熊奖.
该片导演张艺谋说:正是因为这种对生命的礼赞以及电影语 言言道:谨以此书召唤 那些激荡在我的故乡无边 无际的通红的高粱地里的 英魂和冤魂。
2012年莫言因作品中的 的魔幻叙事风格成为中国 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 作家
1、魁首 4、袒露 7、翌日 10、踉跄 13、利飕
读准字音
2、痉挛 5、血痂 8、桅灯 11、碌碡 14、剐蹭
3、楸树 6、铁锹 9、窸窣 12、趵起 15、杉树
人物分析的常用方法
• 正面描写(语言、动作、肖像、神态、 心理描写)
• 侧面描写(人物或环境的烘托) • 细节描写(细微具体典型的情节) • 对比描写(相异或相反事物)
合作探究(一)
• 罗汉大爷由一个老老实实的 管家伙计,到最后被日军剥 皮示众。面对日军的步步紧 逼他都做出了什么反应?作 者想塑造他什么样的形象特 点?
本文通过对罗汉大爷由顺从到反抗过程的叙述,塑造了 一个忠厚老实,但为了自己的自由安宁的生活,为了自己的 尊严,敢于反抗、敢于斗争的农民形象,讴歌了他粗野不羁 的生命力和为生存而奋起反抗的精神。
• 一、查找资料以第一人称介绍故事梗概 • 二、介绍选文前后情节 • 三、理清选文的情节发展脉络 • 四、排除字词障碍 • 五、人物形象分析的常用方法 • 五、补充材料
文中主要讲了这样几件事: 第一件事:由快板和县志引出罗汉大爷 第二件事:罗汉大爷被强迫牵着骡子到工地修路 第三件事:罗汉大爷趁夜顺利逃跑 第四件事:罗汉大爷返回救骡子,但骡子不认主, 他气愤地铲伤骡子。
《 红 高 罗粱 汉》 大 爷
第18课
《红高粱》——罗汉大爷
学习目标
1、了解莫言《红高粱》故事梗概,梳理选文情节脉络, 理清围绕主要人物发生的主要事件。
2、重点分析罗汉大爷的人物形象的变化 3、难点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4、理解红高粱的象征意义,感受作品中百折不挠,自 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检查预习
它们酝酿了烈酒,涤荡着人们的性情
它的颜色和为保卫家园而牺牲的人们的鲜血一样鲜红
红高粱的象征意义
它带人们去闯荡荆棘丛生、虎狼横 行的世界,它是人们的护身符。它 自立自强、生机昂然、热情奔放、 敢作敢为、敢爱敢恨、周身洋溢着 阳刚与血性、浑身充满着蓬勃的生 命力。这体现在有着非同一般的机 智和胆识、具有浪漫不羁心灵的余 占鳌和戴凤莲等人物形象身上。更 体现在热爱生活,执着追求自由, 坚忍不拔,顽强抗争的罗汉大爷身 上。它是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百折 不挠,自强不息,无所畏惧的精神 象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