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锡多金属矿床控矿条件与成矿的预测

合集下载

浅谈锡多金属矿床控矿条件与成矿的预测

浅谈锡多金属矿床控矿条件与成矿的预测

S , 平 面 上 相 连 成 反 S形 矿 体 。 在 剖 面 上 , 部 矿 化 分 布范 W 在 上
围 宽 , 下 则 变 窄 , 体 上 部 膨 大 , 下 逐 渐 变 小 , , 和 V 往 矿 向 V、 V 2 矿 体 之间 的距 离 逐 渐 变 小 , 归并 于 V 矿体 ( 2。 石 分 为 锡 石 图 )矿

硅 酸 盐 和 锡 石 一多 金 属 硫 化 物 两 种 亚 型 ,以锡 石 多金 属 硫 化
物亚型为主 , 细脉状、 呈 网脉 状 、 块 状和 角砾 状 产 出 , 物 组 合 团 矿 为 锡 石 +银 黝 锡 矿 +黄 铁 矿 + 闪锌 矿 等 : 石 一硅酸 盐 亚 型矿 锡 石粒度较粗 , 自形 一半 自形 晶 粒 结 构 , 团 块 状 、 染 状 。 经 电 呈 浸 子 探 针 及 光 谱 半 定 量 分析 , 石 占 9 .% , 锡 矿 占 5O % , 锡 21 黄 .1 胶 态 锡 占 28 % 。 锡 石 一 硫 化 物 亚 型 的锡 石 一 般 粒 度 较 细 , .6 自形 程 度 较 低 ,而 锡 石硅 酸 盐 亚型 的锡 石粒 度 较 大 , 自形 程 度 也 较 高 。锡 石多 呈 浅 黄 色 , 黄 至 黑 褐 色 , 棕 自形 一半 自形 粒 状 晶体 形
表 l本 区各地层 成矿元 素丰度表
岩 层 S n
8l 4 D 3. 6
图 l 金子 窝锡矿床 地质 略图
上 述 三 条 断 层 为 矿 区 的 主 干 断 裂 构造 , 活 动 对本 区 次 一 其 级 构造 以 及 成 岩 、 矿 作 用 起 着 重 要 的控 制 作 用。 成 区 域 内 出 露 有 燕 山 晚 期 半 原 地 交代 型 和 侵 入 型 黑 云 母 花

广西丹池锡多金属成矿带找矿评价

广西丹池锡多金属成矿带找矿评价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广西丹池锡多金属成矿带找矿评价苏广钦,黄朝进摘要:近年来,我国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已制定相应政策。

特别是稀有金属的开采与矿产后期的维护,都有了相当多的要求。

由此可见,我国非常重视矿产资源的后期保护与进一步开发。

广西丹池锡多金属成矿带是我国早期开发的一批矿产资源,矿山内部矿产资源已经开始,因此,寻找新的矿床非常关键。

矿床的寻找有两个方面。

首先需要对矿产地区的成矿规律进行分析,其次需要根据成矿规律找出合理的矿产方向。

本文简单分析了广西丹池锡多金属成矿带的成因、矿区地质及实际勘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看法供参考。

关键词:多金属成矿带;找矿问题;找矿方向我国的矿业资源主要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规模开发。

在这一时期,国家实行了全面的改革开放,地质工作开始得到国家支持,这也使国家在稀有金属开发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员。

当然,也勘测出了非常多的矿产资源。

我国的金属勘测以及成矿研究方面的知识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始飞速发展。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矿产产业逐渐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资源链,满足了国家相关企业的生产需求。

但近年来的开采导致很多矿产资源面临枯竭,矿石质量也越来越低。

稀有金属作为我国重要的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此保护矿区并有效开发极为关键。

不能随意开采矿区、寻找新的工业矿体、延长矿山服务年限迫在眉睫。

下文分析广西丹池锡多金属成矿带的金属成矿规律,并研究如何提高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 金属矿床成矿时期中国金属矿山分布在全国各地,同时在各地的金属矿山资源集中区,也散布着不同种类的金属矿山资源。

但对不同种类的现有金属材料矿产资源进行分类,可以发现单个种类的金属材料矿集区数量相对稀少,因此相同种类金属材料矿同时散布于不同的矿集区。

这也表明一个矿集区中通常包含多种类的金属材料矿。

矿藏成因以新生代和中生代居多,这一时期产生的金属材料矿量约占总矿藏数的70%左右。

大厂锡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及找矿远景

大厂锡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及找矿远景

(/)
围岩蚀变
矿田内矿体围岩蚀变明显, 有:矽卡岩化; 钾长石—透闪石—绿泥石—绿帘石—碳酸盐化; 石英—电气
综观本区泥盆系岩石组成的岩性岩相特点, 是很 有利的热液矿床的成矿围岩。
!*&
矿田构造
! * & * ! 总体构造 丹池成矿带基底未出露, 盖层是以泥质岩、 硅质岩 为主的台沟相沉积, 岩层组成复杂且强度小。成矿带 两侧的盖层是以碳酸盐岩石为主的台地相沉积, 岩层 厚, 强度大, 构成了成矿带的两堵障壁。受构造动力作 用, 两壁对中间挟持着的柔弱岩层进行压扭而产生一 系列 +, 向的边幕式褶断, 大厂背斜及其匹配的断层 是矿带内褶断的一部分。 ! * & * % 礁灰岩存在导致的局部构造 当岩层沉积时宝塔形的礁体隐伏在较柔性的沉积 物中, 成岩时它呈似 “挤入构造” 刺入上覆岩层, 礁体周 围则产生似 “断层” 状接触 (有揉皱和滑塌) 。 构造运动时, 礁体和围岩活动不谐调, 二者之间出 现错断和揉碎。礁成背斜核后围岩产生滑动而隆起, 冲断、 推覆、 倒转、 下塌等构造; 礁体也会出现断裂 (图 。 %) ! * & * & 花岗岩侵入派生的构造 图 ! 丹池成矿带构造位置及矿产分布示意图 大厂花 岗 岩 大 部 分 隐 伏 地 下, 面 积 达 "-- ./% 。 (据广西地矿局, !"#") (床) 范围;’ $ 槽盆界限;( $ 花岗岩; 如此大岩体侵入挤占围岩原据有的空间, 它必然吞蚀 ! $ 断裂;% $ 背斜;& $ 矿田 一部分围岩, 围岩要缩小所占空间必然进一步褶、 断。
万方数据
(-
广
西


(..( 年第 "* 卷

鸿沟山锡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

鸿沟山锡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

鸿沟山锡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摘要:论述了鸿沟山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及控矿条件,成矿作用早期为含锡石矿体为蚀变角砾岩和石英脉,成矿热液为构造深部汽液挥发~热液活动新带来的矿源物质,反映在地表的Sn、Ag富集,极可能是深部锡蒸汽上升的产物。

关键词:锡矿床成矿作用成矿热液汽液挥发热液活动1 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处新华夏系发育区,东南沿海上古生界~中生界凹陷带,褶皱与断裂发育,主要构造线呈北东向展布,燕山运动旋各期次中~酸性岩浆活动强烈,地层有上三叠统、下侏罗统和第四系全新统。

1.1地层测区内主要出露地层主要为上三迭统小坪群(T3xp),其次在北西角分布有一小块上侏罗统(J3)地层,在山间盆地和平原区分布有第四系。

上三迭统小坪群(T3xp)地层,为一套海陆交互相的碎屑沉积岩,测区内大致可分为上、下两个岩性段,简述如下:(1)下岩性段(T3xp1):出露于沿F1的中部和西南部,岩性由含炭泥岩、粉砂质泥岩、含砾中粗粒砂岩互层组成,其出露部位大部分为断层破坏前的背斜南东翼部分。

岩层倾向南东,倾角30°~50°,由于常伴有小规模的褶皱,产状较不稳定。

(2)下岩性段(T3xp2):出露于沿F1北部,属背斜北西翼部分,岩性为浅灰白色石英砂岩、硅化石英砂岩、砂岩夹泥岩。

砂岩中偶见含砾岩层倾向北西或正北,倾角20°~30°。

此套地层因处在F1断裂的下降盘,其出露厚度较大。

此外,在炮台山一带的背斜南东翼部分也见及此套地层。

1.2构造(1)褶皱构造:鸿沟山所分布的上三迭统小坪群地层,初始是一个北东向展布的背斜构造,并由西向东倾状,后期因北东和南北两组逆断层的复合作用,断裂沿背斜轴部发育,使构造形态及地层受到严重破坏,南东部始升出现上、下两套地层,北西部下降因而仅出露北西翼的上部层位。

位于测区的南西部,因处于F02南北逆断层的下降盘,故保留一段背斜轴部及少量两翼地层,整个构造形态至今隐而可见。

内蒙古边家大院锡多金属矿床成矿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潜力评价

内蒙古边家大院锡多金属矿床成矿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潜力评价

矿床地质MINERAL DEPOSITS2024年4月April ,2024第43卷第2期43(2):429~442*本文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92062218)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编号:41672095)联合资助第一作者简介张雪旎,女,1989年生,博士,从事矿床地球化学研究及实验地球化学研究。

Email:******************.cn **通讯作者王佳新,男,1988年生,博士,研究员,从事矿床学及矿床地球化学研究。

Email:*******************.cn 收稿日期2024-01-05;改回日期2024-03-14。

孟秋熠编辑。

文章编号:0258-7106(2024)02-0429-14Doi:10.16111/j.0258-7106.2024.02.012内蒙古边家大院锡多金属矿床成矿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潜力评价*张雪旎1,王佳新2**,张阳阳3,袁顺达1(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2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3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湖北省富硒产业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00)摘要内蒙古边家大院锡多金属矿床是大兴安岭南段多金属成矿带的代表性矿床之一,其西矿区主要发育斑岩型Sn-Cu-Mo 矿体,矿体发育于石英斑岩体内。

文章通过对石英斑岩开展全岩地球化学、锆石Hf 同位素以及锆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研究,确定了该含矿岩体岩浆性质、来源及演化历史,探讨了成岩成矿关系,并进一步评估了该岩体成锡、铜矿潜力。

研究表明,边家大院石英斑岩为准铝质-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岩。

稀土元素具有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Eu 负异常明显的特征。

微量元素具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的特征。

结合其较低的Zr/Hf 和Nb/Ta 比值以及较高的Rb/Sr 比值判断其经历了高分异结晶演化。

根据锆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确定边家大院石英斑岩源于还原性(ΔFMQ -0.15)、高温贫水(>750o C )岩浆。

锡多金属矿床类型,成矿系列及成矿模式

锡多金属矿床类型,成矿系列及成矿模式

锡多金属矿床类型,成矿系列及成矿模式
张国林;蔡宏渊
【期刊名称】《矿产与地质》
【年(卷),期】1991(005)004
【摘要】在研究锡多金属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成矿物质来源、主岩特征,地质环境、矿石建造和成矿作用特点后,将其矿床划分为岩控型、双控型和层控型3大类15个亚类;并对近年来找矿勘探工作中有突破性进展的花岗岩型、重熔斑岩型和同熔斑岩型矿床进行了详细地论述.在研究成矿物质来源、成矿作用问有机联系、矿床成因和矿床问规律分布的关系后,将锡多金属矿床划分为深源同熔岩浆、浅源重熔岩浆、双控、层控4个成矿系列,阐述了各成矿系列的综合特征;并分别建立了其成矿模式.
【总页数】11页(P229-239)
【作者】张国林;蔡宏渊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440.7
【相关文献】
1.广西富钟贺地区钨锡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研究 [J], 蔡贺清
2.南岭钨锡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与构造岩浆侵位接触构造动力成矿专属 [J], 裴荣富;王永磊;王浩琳
3.东川铜矿成矿系列,矿床类型及成矿模式 [J], 何毅特
4.湖南省铀矿床类型、成矿系列成矿谱系与找矿新进展 [J], 刘翔; 陈小东; 邓志强; 黄小强; 包云河; 覃金宁; 肖振华; 汪力群; 应西荣
5.古亚洲成矿域古生代矿床成矿系列组合与矿床成矿系列类型的初步划分 [J], 任秉琛;邬介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云南个旧马拉格锡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前景

云南个旧马拉格锡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前景



; 2 . 云 南省地 质调 查 院) ( 1 . 中国有 色金 属 工业 昆 明勘 察设 计研 究院有 限公 司
摘 要 马拉格锡 多金属矿床是位于滇东南锡矿带上的典型矿床之一。为进一步查明矿床成
因及成 矿规 律 , 结合 区域 成矿 地 质 背景 , 以矿 区地质 勘 查成 果为依 据 , 进一 步剖析 了矿 床地 质特 征 ,
i t .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t h e s t r u c t u r e s a n d o r e mi n e r a l c o mp o s i t i o n a n d s t uc r t u r e , a n d wa ll r o c k a l t e r a t i o n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r e a n l a y z e d . T h e s t u d y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 ①t h e d e p o s i t s a r e ma i n l y h o s t e d i n t h e c o n t r a c t
K u n mi n g P r o s p e c t i n g De s i g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C h i n a No n f e r r o u s Me t a l s I n d u s t r y C o .L t d .;
o f Ma l a g e t i n - p o l y me t a l l i c d e p o s i t i n G e j i u C i t y , Y u n n a n P r o v i n c e , t h e g e o l o g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i r s t i c s o f d e os p 。

广西九毛锡多金属矿成矿规律及找矿前景分析

广西九毛锡多金属矿成矿规律及找矿前景分析

广西九毛锡多金属矿成矿规律及找矿前景分析广西九毛锡多金属矿位于中国广西省浦北县境内,是中国重要的多金属矿床之一,已经被证明储量大、品位高。

其成矿规律和找矿前景成为了矿业专家和投资者密切关注的问题。

首先,九毛锡多金属矿的成矿规律需要从地质的角度进行研究。

该矿床主要以斑岩和玄武岩为主,因此可以推断九毛锡多金属矿属于火成岩成因矿床。

在地质构造上,该矿床位于以广西钦州为中心的较大的大地构造单元内,矿区内部有明显的构造裂隙和岩浆喷发迹象。

同时,矿区内还出现了单水晶石英、丝状石英、半打点斑状石英等富含金属矿物的特殊岩石。

这些地质特征的存在,为九毛锡多金属矿成矿提供了有利的地质条件。

其次,从找矿前景来看,九毛锡多金属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该矿床已经被证明储量大、品位高,未来的勘探进一步证实了其丰富的银、铜、铅、锌等多种金属的含量。

其次,现代矿物学和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能够更好地发现这类复杂的矿床,也肯定会对九毛锡多金属矿的勘探、挖掘和开发带来新的机遇。

此外,中国政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积极推动资源的开发和合作,也为九毛锡多金属矿的开发提供了政策支持。

综合来看,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九毛锡多金属矿的成矿规律和找矿前景展现了良好的前景和发展潜力。

矿业投资者持续关注该矿床的勘探和挖掘动态,为未来的矿业产业的发展埋下更多的希望和潜在机遇。

以下是九毛锡多金属矿相关数据及其分析:1. 资源储量:据公开数据显示,九毛锡多金属矿的金属资源储量达到8.39万吨,其中锡、铜、银、锌分别为1.52万吨、1.46万吨、97.5吨和5.14万吨。

2. 矿石品位:在九毛锡多金属矿矿区勘查中,探明的主要金属品位较高,锡品位为0.78%,铜品位为0.93%,银品位为53克/吨,锌品位为3.71%。

3. 产量:2019年,九毛锡多金属矿实现了产值达到15.8亿元,其中锡产量861.48吨,铜产量则为895.87吨。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九毛锡多金属矿的金属资源储量丰富,而且金属品位高,这为九毛锡多金属矿的产业化开发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福建龙岩中甲锡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探讨

福建龙岩中甲锡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探讨

福建龙岩中甲锡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探讨 基金项目:福建省地矿局科研项目“闽西南地区锡多金属矿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项目编号:DK2017015)。

收稿日期:2018-11-08 作者简介:林慈銮(1982-),男,高级工程师,地质矿产专业。

林慈銮(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福州,350013)摘 要 福建龙岩中甲锡多金属矿位于华夏陆块的永安-梅州-惠阳多金属成矿带(Ⅲ级)的南段,是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岩石学、地球化学和综合研究等方法,研究了该矿床的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

结果表明:锡矿体主要贮存在花岗斑岩及其接触带,以花岗斑岩为中心,矿化蚀变分为2个带,内带为高温的黄玉云英岩化带,主要为钨锡矿化;外带为中温的绢英岩化带,主要为锡钼矿化。

早白垩世花岗斑岩富铁、富挥发分,各类成矿元素含量高,矿化蚀变以花岗斑岩为中心具规律性分带特征,为锡矿的成矿地质体。

矿化蚀变自花岗斑岩延至接触带,说明该矿属斑岩型锡矿。

探讨了该锡多金属矿与构造岩浆活动的关系,讨论了成矿过程,初步研究其成矿模式。

关键词 锡多金属矿 斑岩型 成矿模式 龙岩中甲龙岩中甲矿区位于华夏陆块的永安—梅州—惠阳多金属成矿带(Ⅲ级)的南段,东邻政和—大埔断裂带,北东向晚中生代花岗岩带上。

著名的马坑铁钼矿床位于同一花岗岩带,此外还分布有多个钨锡钼矿点。

这些铁、钨锡钼矿均分布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花岗岩的接触带上,与花岗岩关系密切。

中甲锡多金属矿区处于大洋—莒舟花岗岩体东北分支,锡多金属矿化与岩浆作用密切相关,但对矿床成因类型和成矿时代存在争议。

张达等[1,2]认为钨锡矿成因与正长花岗岩有关,属高温热液型矿床,认为形成早侏罗世时代;杨祖龙等[3]认为成矿与石英斑岩有关,钨锡矿属斑岩型矿床,认为形成早白垩世时代。

针对上述争议,笔者采用野外地质调查和取样化验等方法,对成矿地质特征、岩(矿)石地球化学和U-Pb同位素年代学等方面研究,对主要控矿因素和矿床类型进行探讨,初步建立了成矿模式。

锡多金属化探异常特征及找矿前景探讨

锡多金属化探异常特征及找矿前景探讨

锡多金属化探异常特征及找矿前景探讨锡多金属是指含有锡、钨、铜、铅、锌、钼等多种金属元素的矿床。

锡多金属化探是通过大量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形地貌等综合测量手段,在锡多金属矿区进行地质勘探,建立地质模型,对异常特征进行分析,评估找矿前景的一种方法。

锡多金属化探异常特征主要表现为四种类型:重矿物富集异常、电性异常、磁性异常和地形地貌异常。

其中重矿物富集异常主要是指在锡多金属矿区富锡、富铜等金属矿物含量较高的区域,这种类型的异常特征表现为土壤、岩石中含量较高的金属元素和矿物。

电性异常主要是指地下矿床存在高比电性或低比电性的岩石体,电性异常的异常特征表现为地下电阻率的突变。

磁性异常主要是指地下矿体存在高磁性或低磁性岩石体,磁性异常的异常特征表现为地下磁场的突变。

地形地貌异常主要是指通过对矿区地貌的加密勘察,发现了不同寻常的地形地貌现象,这种类型的异常特征是由于矿床活动造成地残高峰,地形地貌发生明显变形等现象。

针对以上异常特征,探矿人员可以采取不同的探矿方法,如重矿物勘探、电性勘探、磁性勘探和地形地貌勘探等。

同时,在探索锡多金属矿床时,也需要考虑矿床的成因类型、矿床形态、地质构造特征、矿床控制因素等,综合分析确定找矿前景。

据研究表明,我国的锡多金属矿床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广西等地,且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例如,湖南省益阳市金鸡岭铜铅锌钨矿床,其矿点由于多次盐积作用,基本上已完全被泥质白垩岩覆盖,但以地化勘查的方法寻找矿区二次展化、软化带富集的独特特点,先后在地表采样、顶钻、短孔、超深突击法等多种方法进行下地调查,最终确认该矿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在锡多金属化探中,需要指出的是,仅仅依靠异常特征无法完全确定矿产资源的丰度和开发前景,还需要考虑矿床的成本、开采技术、市场需求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探矿过程中,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在综合分析后作出科学判断,才能更好地实现锡多金属的勘探和开发利用。

综上所述,锡多金属化探异常特征及找矿前景探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鸿沟山金锡多金属矿成矿特征及控矿因素

鸿沟山金锡多金属矿成矿特征及控矿因素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 1月下134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鸿沟山金锡多金属矿成矿特征及控矿因素黄 群(广东省地质局第二地质大队,广东 汕头 515021)摘 要:对鸿沟山金锡多金属矿区地层岩石特征、构造特征、矿体特征、控矿因素进行分析,认为该区金锡多金属矿以斑岩型、热液脉型为主,成矿受断裂带控制。

通过对其成矿潜力进行分析,明确了找矿方向。

关键词:金锡多金属矿;成矿特征;控矿因素;找矿方向中图分类号:P61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8)02-0134-2The metallogenic characteristics and ore controlling factors of Hong Kong Jinxi polymetallic oreHUANG Qun(Second Geological Brigade of Guangdong Geological Bureau,Shantou 515021,China)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tratigraphic lithofacies, tectonic characteristics, ore body characteristics and ore-controlling factors in the Jinxian polymetallic orefield in Hongwei Mountain,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gold-tin polymetallic deposits in the area are mainly porphyry type and hydrothermal vein type, control.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its metallogenic potential, the prospecting direction has been clarified.Keywords: Gold tin polymetallic ore; metallogenic characteristics; ore controlling factors; prospecting direction收稿日期:2018-01作者简介:黄群,男,生于1990年,江西抚州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矿产。

阐述钼多金属矿床控矿条件及成矿预测

阐述钼多金属矿床控矿条件及成矿预测

阐述钼多金属矿床控矿条件及成矿预测一、矿床控矿条件分析1.针对地层与成矿的简要分析辽西地区的成矿因素会受到多方面的制约,主要是受到了白云质灰岩、砂岩、灰岩等方面对于斑岩型、矽卡岩型以及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的控制。

1.1地层中一般都含有较为丰富的碳酸盐,当碳酸盐和含矿热液产生了矽卡岩化作用之后,就会让它的成矿元素富集成矿。

灰岩与白云岩对于接触之间发生的交代作用是极为有利的,而且能够在接触的部位对矽卡岩的产量进行一定的控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接触交代作用有关的矿床类型的生成也是有有效作用的。

辽西地区该种因素影响控制较为明显的是杨家杖子钼矿。

1.2地层的成矿物质一般情况下会由于岩浆液发生活化,然后再集合成矿。

钼成矿需要有一定的钼源为成矿做基础,辽西地区具有的细粒花岗岩和石英斑岩是其必须要具备的矿源物质,在该区域的地表层之中,可能会有断裂构造与次级断裂构造情况的发生,上面的这些原因使得成矿的空间变得相对广阔,而且还岩浆热液长距离的运输提供了可用的有效通道,另外地表层当中已有的缝隙以及裂隙等,在一定的条件下,经过重新组合,就会形成大气水,亦或是地下水,其余的就是其中所含有的矿物质会掺杂到通道当中。

2.针对岩浆岩与成矿的简要分析辽西地区一直以来都具备先天的优势,所蕴藏的资源相较其他地区,较为丰富。

不过该区域中受地质地形的影响,时常会有岩浆活动发生,特别是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岩石,例如浅成或者是超浅成的花岗斑岩等等,都成为了能够产出金属矿产的潜在母岩。

2.1如果我们在考虑问题时站在空间角度的立场对其进行分析,那么不难发现,岩浆岩对于矿床的合理分布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这个区域中的诸多矿床,尤其是在生产中能够发挥中要工业意义的大中型矿床,在区域的分布中都相对集中,通常都在构造岩浆岩地带或者是周围的部分地段,位于其它位置的岩浆岩分布相对就比较零散。

岩浆活动处于持续运动当中,通常情况下,岩浆处于上升活动中时,会形成岩筒或者是后期的裂隙系统,这就更加有利于含矿热液能够更加集中,而且为其上升趋势建立了有效的通道,更是为成矿物质能够长时间的沉淀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个旧锡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研究

个旧锡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研究

个旧锡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研究个旧锡多金属矿床位于我国云南省个旧市,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经济价值。

该矿床蕴藏着丰富的锡、铅、锌等多金属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多金属矿产地之一。

然而,关于个旧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系列研究尚不完善,限制了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

本文旨在通过对个旧锡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的研究,为该地区矿产资源的科学开发和保护提供理论支撑。

个旧锡多金属矿床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了多种地质因素的影响。

通过对个旧地区的地质勘察和研究成果的收集分析,发现该地区锡多金属矿床主要分布在个旧断裂带附近,与区域构造活动密切相关。

同时,个旧锡多金属矿床还受到岩浆活动、沉积作用等地质因素的影响。

通过对个旧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机理研究,发现该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和沉积作用。

在岩浆活动中,富锡和其他多金属元素的岩浆沿着断裂带向上运移,在适宜的构造环境和物理化学条件下,形成个旧锡多金属矿床。

同时,在沉积作用中,富含锡和其他多金属元素的沉积物经过成岩作用和变质作用,最终形成个旧锡多金属矿床。

根据对个旧锡多金属矿床成矿机理的研究,可以总结出该矿床的成矿规律。

个旧锡多金属矿床主要分布在个旧断裂带附近,呈现带状分布的特点。

该矿床的形成受到岩浆活动和沉积作用的共同影响,成矿物质来源多样。

个旧锡多金属矿床的形成还受到区域构造环境和物理化学条件的控制,成矿时代主要集中在中生代。

本文通过对个旧锡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的研究,对该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成岩作用、成矿温度、成矿时代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明确了该矿床的成矿规律。

然而,受限于研究方法和数据资料的不完善,本文并未对个旧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系列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未来,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开展野外调查和采样工作,获取更多的第一手数据资料,为研究提供详实可靠的基础数据;运用先进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方法,对个旧锡多金属矿床进行深入探测和研究,揭示其内部结构和成矿机理;加强同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的交流与合作,引入新的理论和技术方法,为研究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手段;结合数值模拟和计算机仿真等计算机技术,对个旧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过程进行模拟和分析,揭示成矿规律和预测未来成矿趋势;综合考虑区域地质背景和地球化学特征等因素,对个旧锡多金属矿床周边区域的矿产资源进行勘查和评价,寻找潜在的矿产资源基地。

广西大厂铜坑锡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及控矿因素探讨

广西大厂铜坑锡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及控矿因素探讨

广西大厂铜坑锡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及控矿因素探讨[摘要]铜坑锡多金属矿床是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中一个规模大、特征典型的锡多金属矿床,本文对矿床成矿地质特征、92号矿体地质特征进行研究,探讨矿床的成矿规律及控矿因素。

[关键词]矿区地质特征;成矿规律;控矿因素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丹(南丹)—池(河池)锡—多金属成矿带位于江南古陆南缘北西构造带和东西构造带的复合部位。

地层为泥盆、石炭、二叠纪硅质岩和碳酸盐岩建造。

主要矿化产于旋回中上部台沟—台地过渡带硅质建造中。

矿带走向为北西,长约100km,宽约20~30km,从北西至南东分布有五个矿田,即麻阳汞矿田,芒场锡石—硫化物矿田,大厂锡石—硫化物矿田,北香铅锌矿田和芙蓉场铅锌矿田。

大厂矿田位于丹池成矿带中部,受北西向丹池复式大背斜控制。

丹池成矿带是海西—印支期右江被动陆缘裂谷盆地北部的一个断裂凹陷盆地。

印支—燕山运动使本凹陷带构造形变和强烈的岩浆活动使矿带内产有丰富的锡、铅、锌、锑、铜、汞、钨等多种矿产。

2 矿区地质特征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泥盆系一套碳酸盐岩—硅质岩—细粒碎屑岩建造。

矿区的主要构造是北西向的大厂断裂和大厂背斜。

大厂断裂是丹池断裂派生的次一级断裂,显压扭性,断裂面在走向和倾向上呈舒缓波状,走向南北,总体倾向北东,倾角40°~75°,具多期活动的特点。

大厂背斜是一位于大厂断裂北东侧、轴向与之近平行的倒转背斜,背斜西翼较陡,倾角大于70°,局部直立,甚至倒转;东翼较平缓,倾角小于40°。

背斜轴迹为330°,向北部转为300°,向北西倾伏。

区内岩浆岩主要有花岗斑岩和闪长玢岩,均呈脉状产出。

花岗斑岩脉产于矿床东则,又称“东岩墙”,呈左侧雁列式或“川”字型排列;闪长玢岩脉产于矿床西则,又称“西岩墙”,它与花岗斑岩岩墙呈大致平行排列,断续分布。

这两个岩体皆产出于大厂背斜的轴部,岩墙、岩株受北西向与北东向断裂控制,岩床受层间破碎带控制,岩株受北西向与北东向的褶皱叠加而成的穿隆构造和断裂交汇部位所控制。

南岭地区花岗岩矿床的控矿条件及成矿规律

南岭地区花岗岩矿床的控矿条件及成矿规律

南岭地区花岗岩矿床的控矿条件及成矿规律南岭地区是中国南方的一个重要的花岗岩矿床分布区,其矿床类型多样,包括锡、钨、铜、铅、锌等多种金属矿床。

这些矿床的形成与南岭地区的地质构造、岩石类型、矿床物质来源等因素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控矿条件和成矿规律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控矿条件1.地质构造南岭地区处于华南地区的东南缘,是华南地区的重要构造带之一。

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复杂,包括南岭断裂带、南岭褶皱带、南岭岩浆岩带等多种构造类型。

这些构造对于矿床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

2.岩石类型南岭地区的岩石类型主要包括花岗岩、二长花岗岩、辉长岩、橄榄岩等。

这些岩石具有较高的热力学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是矿床形成的重要物质来源。

3.矿床物质来源南岭地区的矿床物质来源主要包括地壳物质和上地幔物质。

其中,地壳物质主要来自于花岗岩、二长花岗岩等岩石的熔融作用,上地幔物质则主要来自于地幔柱的上升。

二、成矿规律1.岩浆热液成矿南岭地区的花岗岩矿床主要是岩浆热液成矿。

在岩浆侵入过程中,热液会随着岩浆的上升而上升,与周围的岩石发生反应,形成矿床。

这种成矿方式主要适用于锡、钨等矿床。

2.变质热液成矿南岭地区的铜、铅、锌等矿床主要是变质热液成矿。

在地壳变质作用过程中,热液会随着变质作用的进行而形成,与周围的岩石发生反应,形成矿床。

这种成矿方式主要适用于铜、铅、锌等矿床。

3.岩浆热液-变质热液复合成矿南岭地区的一些矿床,如铜铅锌多金属矿床,是岩浆热液和变质热液复合成矿。

在岩浆侵入过程中,热液会随着岩浆的上升而上升,与周围的岩石发生反应,形成矿床。

随着地壳变质作用的进行,热液会继续形成,与周围的岩石发生反应,形成矿床。

综上所述,南岭地区的花岗岩矿床的形成与地质构造、岩石类型、矿床物质来源等因素密切相关。

不同类型的矿床具有不同的成矿规律,其中岩浆热液成矿、变质热液成矿和岩浆热液-变质热液复合成矿是南岭地区矿床形成的主要方式。

赣南石城县东华山地区锡多金属矿的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赣南石城县东华山地区锡多金属矿的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赣南石城县东华山地区锡多金属矿的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李志杰(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六四大队,江西 赣州 341000)摘 要:为了提高赣南石城县东华山地区锡多金属矿找矿的准确性,对赣南石城县东华山地区锡多金属矿的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进行了分析,首先分析了该地区的成矿地质背景,然后分析了成矿模式与成矿规律,最后对找矿方向分析,完成对该地区金属矿的成矿规律以及找矿方向的探讨。

关键词:金属矿;成矿规律;找矿方向中图分类号:P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24-0064-2Metallogenic regularity and prospecting direction of tin polymetallic depositsin donghuashan area, Shicheng County, southern Jiangxi ProvinceLI Zhi-jie(264 brigade of Jiangxi Provincial Bureau of nuclear industry geology, Ganzhou 341000,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prospecting tin polymetallic deposits in donghuashan area, Shicheng County, southern Jiangxi Province, the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and prospecting direction of tin polymetallic deposits in donghuashan area, Shicheng County, southern Jiangxi Province were analyzed. Firstly, the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background of the area was analyzed, then the metallogenic model and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were analyzed. Finally, the prospecting direction was analyzed to complete the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of the metal deposits in this area And the direction of prospecting.Keywords: metal deposit;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prospecting direction当前,已有较多学者开展了关于赣南石城县东华山地区锡多金属矿的成矿规律的探讨,但是存在分析准确性低的情况。

锡矿床地质特征与控矿因素分析

锡矿床地质特征与控矿因素分析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锡矿床地质特征与控矿因素分析张志斌,孙立强(内蒙古赤峰地质矿产勘查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 赤峰 024005)摘 要:近几年,锡矿资源开发过程中遭遇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使得锡矿资源开发受到了巨大的制约。

为了实现锡矿资源的长远发展,新时期下的锡矿资源开发不能再采取野蛮开采的路线,而是要结合锡矿床地质特征以及控矿因素合理找矿,合理控矿。

通过分析锡矿床地质特征与控矿因素,探究如何更好发现矿脉,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为我国矿业更好地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锡矿床;热液型矿床;控矿因素中图分类号:P6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1)18-0105-2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re controlling factors of tin depositsZHANG Zhi-bin, SUN Li-qiang(Inner Mongolia Chifeng geological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o., Ltd,Chifeng 024005,China)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va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have been encountered in the process of tin resources development, which has greatly restricted the development of tin resource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tin resources, the exploitation of tin resources in the new period can no longer take the route of barbaric mining, but should combine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in deposits and ore controlling factors to reasonably explore and control the ore. By analyzing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re controlling factors of tin deposits,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to better discover ore veins and reduce unnecessary waste of resources, so as to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better development of China's mining industry.Keywords: tin deposit; Hydrothermal deposit; Ore controlling factors通过对锡矿矿石地质特征及结合岩相古地理、物质来源、构造等方面对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进行总结,有助于更好地发现和开采地区矿产,提升地区的锡矿产量,为地区的经济效益提升提供帮助。

浅谈锡矿在地质找矿中的成因规律

浅谈锡矿在地质找矿中的成因规律

浅谈锡矿在地质找矿中的成因规律[摘要]我国资源幅员辽阔,各种金属分布十分广泛。

特别是在我国西南地区,蕴含着十分丰富的锡矿资源。

不仅具有广泛的锡矿矿床和多金属矿矿床,其分布类型也十分复杂。

其形成不仅受到花岗岩进入岩体造成影响,同时地质构造、区域地层等也是其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本文将对锡矿的地质背景以及分布特征与矿床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其矿床成因与矿化规律,规划出一套科学的找矿模式。

【关键词】锡矿;找矿模式;成因;规律某地区的锡矿床是组成我国西南地区成矿作用与岩浆活动的重要部分,研究地区锡矿成矿的地质背景以及其相关的成因规律,不仅能有效解决锡矿在地质找矿中的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对锡矿资源的寻找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方向,此外还促进了工作人员进一步探讨锡矿床以及花岗岩等的形成环境的有效性提高。

因此,本文将从探究锡矿成矿的地质背景开始,通过划分矿床类型、创建成矿模型等,探讨出地区的锡矿在地质找矿中的方向。

1、概况某地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板块的交界地带,其有利的赋矿层位主要是泥盆纪与石炭纪底层中的白云岩、灰岩以及含泥质灰岩等碳酸盐岩。

此地区经历的重大地质构造事件有加里东运动、燕山运动以及印支运动等,从而形成了类型多样的变形搁架。

其中构造盆地、褶皱、断裂是其组成的主要部分。

区域竹竿断裂有两组,分别是NE—NEE向与NW向,其中NE—NEE向断裂主要倾向南东方向,小部分偏向北西。

竹竿断裂自东向西主要有桂东与汝城断裂地带,燕山期陆相盆地发育情况与断裂状态息息相关。

而香花岭至阳明山断裂地带与断裂地带是主要的NW向主干断裂区域。

具有隐伏性质,基地走滑断裂是其主要表现形式。

此区域的岩浆活动十分频繁,特别是在不同时期内,花岗岩的类型也在发生变化,分布范围也较为广泛,是组成南岭构造-岩浆带的重要部分。

其地表显露出的岩浆岩以花岗岩为主,成中酸性-酸性,此外还包括酸性脉岩、中酸性、基性类发育此地区的锡矿大多数都与燕山早期以及印支期花岗岩相关。

湘南钨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湘南钨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关键 词 : 南钨锡 多金 属矿床 ; 湘 地质特 征 ; 成矿 规律 中图分 类号 : 6 8 4 文 献标识 码 : 文章 编号 :0 4 5 1 ( 0 2 0 - 0 1 一O P 1. B 10 - 76 2 1)5 13 4
湘 南 系指 湖南 省 境 内北 纬 2 。O以南 的地 区 。区 64 内岩浆活动频繁 , 铅锌 、 钨锡 、 稀有等矿产十分丰富, 是 南 岭成 矿带 的重 要组 成部 分 。 1 区域地 质背 景 湘 南钨 锡多 金属 矿 集 区 位 于 湘赣 粤 三 省 交 界 的南 岭 山脉 中段北 缘 , 是南 岭 地 区东西 向构 造 一岩浆 一成 矿 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地 区经历 了自太古代开始的长 期 地质 演化 历史 , 多阶段 多旋 回的发展 过程 造就 了复 杂 的地层 、 构造、 岩浆岩等地质特征 , 形成 了大量的有色金 属 矿床 ( 1 。 图 )
东部为东坡一骑 田岭隐伏一半隐伏花岗岩带重 力低异
常, 与其西侧的北西向“ 重低磁高” 形成的“ 鼻凸” 几乎呈 直角对接 , 两侧异常特征差别大 , 清楚地反 映出茶郴深 大断 裂 的存在 。 () 2桂东一汝城断裂 : 该断裂总体沿 N 3 。 向延 E 0方 伸 , 向北 西 , 角 4。 5 。 倾 倾 2~ 5。断 裂 总 体 上 构 成 了诸 广 山大 型复 式背 斜 的西边 界 , 控制 了沙 田一汝 城侏 罗 纪 狭 长盆 地 的形成 , 构成 盆地 的西边 界 。沿 断裂 延伸 方 向 并 有北 面 的桂 东 岩 体 、 面 的 九 峰 岩 体 等 侏 罗 纪 岩 体 侵 南 位, 并发 育小 江锡 矿 、 小垣 锡 多金 属矿 等热 液 矿产 , 因此 是一 条 重要 的控 岩控 矿 断裂 。 () 3彭公庙一瑶岗仙断裂 : 该断裂为脆性逆冲断裂 , 略具 波状 弯 曲 , 总体 走 向近 NE 0, 裂 面 在 北 东段 倾 3 。断 向西 , 西段 倾 向东 , 南 呈麻 花 状 。

桂北元宝山地区锡多金属矿控矿条件及找矿预测

桂北元宝山地区锡多金属矿控矿条件及找矿预测

桂北元宝山地区锡多金属矿控矿条件及找矿预测
李炎锋;马文富;杨宝丁
【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
【年(卷),期】2017(000)023
【摘要】桂北元宝山地区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地质活动,区内构造、岩浆岩、蚀变、矿化异常发育,显示出明显的地质异常及异常控矿特征.该区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是找矿勘探热点地区,可见,认识该区锡多金属矿控矿条件,研究异常内部结构,分析其对矿床形成和时空分布的影响是有必要的.笔者在该区开展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本区锡多金属矿控矿条件,开展找矿预测研究.
【总页数】2页(P115-116)
【作者】李炎锋;马文富;杨宝丁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球物理勘察院,广西柳州545005;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球物理勘察院,广西柳州545005;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球物理勘察院,广西柳州5450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97.3
【相关文献】
1.浅谈锡多金属矿床控矿条件与成矿的预测 [J], 邓红
2.浅谈锡多金属矿床控矿条件与成矿的预测 [J], 邓红
3.桂北地区锡多金属矿找矿方向 [J], 黄惠民;树皋
4.桂北龙胜地区金矿成矿规律及找矿预测 [J], 周守余;丁汝福;牛聪聪;杨英;陶明荣;胡乔帆;李发兴
5.桂北同乐-老堡地区铅锌矿控矿因素及找矿预测 [J], 陈文伦; 蒋勇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浅谈锡多金属矿床控矿条件与成矿的预测
作者:邓红
来源:《地球》2014年第03期
[摘要]云浮金子窝锡多金属矿床位于广东四会-吴川构造带与肇庆-海丰纬向构造交汇部位。

主要控矿条件包括基底地层、岩浆岩、构造等。

主断裂派生的次一级断裂交汇部位控制了矿床的定位和空间展布。

寒武纪地层的W、Sn等元素含量较高,是重要的矿源层;后期岩浆热液活动使成矿元素发生迁移、富集;混合岩化和花岗岩化作用,使锡等成矿元素在矿液中逐渐富集,并沿构造裂隙上升,在围岩中有利地段充填交代形成矿床。

矿床存在垂直方向变化。

根据矿体在空间上的展布和变化规律,对矿区边部和深部之隐伏矿体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锡多金属矿床控矿条件成矿模式隐伏矿体预测云浮金子窝
[中图分类号] P61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3-2-3
[摘要]云浮金子窝锡多金属矿床位于广东四会-吴川构造带与肇庆-海丰纬向构造交汇部位。

主要控矿条件包括基底地层、岩浆岩、构造等。

主断裂派生的次一级断裂交汇部位控制了矿床的定位和空间展布。

寒武纪地层的W、Sn等元素含量较高,是重要的矿源层;后期岩浆热液活动使成矿元素发生迁移、富集;混合岩化和花岗岩化作用,使锡等成矿元素在矿液中逐渐富集,并沿构造裂隙上升,在围岩中有利地段充填交代形成矿床。

矿床存在垂直方向变化。

根据矿体在空间上的展布和变化规律,对矿区边部和深部之隐伏矿体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锡多金属矿床控矿条件成矿模式隐伏矿体预测云浮金子窝
[中图分类号] P61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3-2-3
参考文献
[1]俞受钧,陈志忠.粤西南锡矿床成矿规律[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
[2]王祖伟,周永章.粤桂云开地区庞西垌-金山银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与资源评价[M].地质出版社,2003.
[3]彭振东等.广东丰顺县尖笔岽铅锌铜矿区地质特征及控矿条件浅析[J].矿产与地质,2003(2):14021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