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公务员录用考试专项教材:常识判断 考点精讲(经济常识-金融与投资)【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公务员录用考试专项教材:常识判断考点精讲
第3章经济常识
四、金融与投资
(一)金融
1.金融工具与信用形式
(1)金融工具
金融工具是证明债权关系或所有权关系的合法凭证,是在金融市场中可交易的金融资产。

包括:
①金融资产,包括:a.现金;b.股票;c.债券;d.贷款。

②金融衍生工具,包括:a.期权合约;b.期货合约;c.互换合同;d.远期合同。

(2)信用工具
信用工具是记载债权人权利和债务人义务的凭证。

按借贷关系中借者与贷者的不同,信用可分为:
①商业信用,如各种商业票据等。

②银行信用,如银行券和银行票据等。

③国家信用,如国库券等各种政府债券。

④消费信用,如赊销、分期付款、消费贷款等。

2.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是指专门从事各种金融活动的组织。

包括银行类金融机构和非银行类金融机构。

(1)银行类金融机构
我国现阶段的银行分为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三类。

①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被称为银行的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领导力量。

“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其具有极其重要的职能:
a.依法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
b.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
c.管理国库;
d.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蓄、黄金储备的职能。

②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以银行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企业法人。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中主要有五大国家级商业银行:
a.中国工商银行;
b.中国农业银行;
c.中国银行;
d.中国建设银行;
e.交通银行。

③政策性银行
政策性银行是为确保国家大型基本建设和大宗进出口贸易的顺利完成而设立,并向这些项目提供国家政策性专项贷款的专业银行。

目的是建立健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

我国有三大政策性银行:
a.中国国家开发银行;
b.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c.中国进出口银行。

(2)非银行类金融机构
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即以发行股票和债券、接受信用委托、提供保险等形式筹集资金,并将所筹资金运用于长期性投资的金融机构。

主要包括:
①保险机构;
②投资公司;
③财务公司。

3.金融危机
(1)含义
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金融资产、房地产、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等)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2)金融危机的特点:频繁性、广泛性、传染性、严重性。

(3)金融危机的影响:影响实体经济,使经济增长放缓甚至衰退,严重时会导致金融市场完全崩溃、国家破产。

(4)次贷危机
①次贷危机是指2007年末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

②次贷危机分为三个阶段:债务危机;流动性危机;信用危机。

③次贷危机的影响:引发全球性金融海啸,实体经济受损严重。

【例】2009年4月18日,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在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发表演讲时表示,金融危机是目前全球问题的核心,世界各国都面临困难的经济时期,美国和其他国家都不应该采取保护主义或孤立主义的态度,这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然而,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正是美国带头大幅度提高关税,从而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

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

A.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
B.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
C.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
D.一致提高关税,共度难关
【答案】C
【解析】世界经济危机期间,由美国带头大幅度提高关税,设置关税壁垒,从而转嫁经济危机。

因此答案选C。

4.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演变
由单一全能型体制转向独立于中央银行的分业监管体制: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等四大监管机构进行分业监管。

(二)公民的投资
1.公民个人的储蓄
公民个人的储蓄是公民常见的一种投资方式。

2.购买股票、债券
(1)股票
图3-1股票类型
A股
(人民币普通股)
我国境内公司发行,供境内投资者(不含台、港、澳投资者)以人民币在“上证”和“深证”进行认购和交易
B股
(人民币特种股)
以人民币标明面值,以外币认购和买卖,在境内(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它的投资人在境外或在中国香港、澳门及台湾
H股注册地在内地、上市地在香港。

(外资股)
【例】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作为已投资入股的证书与索取股息的凭票。

以下关于股票的描述错误的是()。

A.所有股票都能上市流通
B.购买股票是一项无确定期限的投资
C.股票有价格、能买卖,可以作抵押品
D.股票市场前景暗淡,股价不断下路,称为熊市
【答案】A
【解析】股票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并不是所有的股票都能上市流通。

非流通股是指中国证券市场上的上市公司中不能在交易市场上自由买卖股票(包括国家股、国有法人股、内资及外资法人股、发起自然人股等)。

(2)债券
即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证据,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

债券有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公司债券等种类。

其中,政府债券安全性最高,金融债券次之,而公司债券的风险较高,但往往收益率也比较高。

(3)股票、债券的关系
①联系
都是集资手段,都是能获得一定收益的金融资产。

②区别
a.性质不同
股票是股东投入公司的资金的所有权证书;债券是一种债务,限期偿还。

b.受益权不同
股票以取得股息和红利为补偿条件,经营状况好坏决定着股票的效益;债务以定期收取利息为条件,其安全性比股票大。

c.偿还方法不同
股东要退股,只能去卖股票,债券到期可以还本付息。

3.保险
购买保险,是一种对风险本身的投资方式。

保险分为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

(1)社会保险
它不是以被保险人的需要为依据,而是由国家和有关部门统一规定的,费用大多是个人、企业和政府共同负担或由政府负担
(2)商业保险
建立在商业原则基础之上,是参与保险者个人意志的体现。

商业保险一般可分为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两大类。

4.期货
期货与现货相对,是现在进行买卖,但是在将来进行交收或交割的标的物。

买卖期货的合同或协议叫做期货合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