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乙酸乙酯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报告

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报告

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乙醇和乙酸反应制备乙酸乙酯,并通过蒸馏纯
化得到高纯度的乙酸乙酯。

实验原理:
乙酸乙酯是一种常见的酯类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H3COOC2H5,
是一种具有水果香味的无色液体。

乙酸乙酯的制备反应是乙醇和乙
酸在酸性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

反应
方程式如下所示:
CH3CH2OH + CH3COOH → CH3COOC2H5 + H2O
实验步骤:
1. 将100ml无水乙醇和50ml乙酸加入带回流装置的反应瓶中。

2. 在反应瓶中加入几滴浓硫酸作为催化剂。

3. 将反应瓶与冷却水浴相连接,进行回流反应。

4. 进行回流反应2小时后,停止加热,让反应瓶冷却至室温。

5. 将反应瓶中的混合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的饱和氯化钠溶液,振荡混合。

6. 分离有机相,将有机相收集到干燥瓶中。

7. 通过蒸馏纯化得到高纯度的乙酸乙酯。

实验结果与讨论:
在本实验中,我们成功制备了乙酸乙酯,并通过蒸馏纯化得到了高纯度的乙酸乙酯。

在制备过程中,浓硫酸起到了酸性催化剂的作用,促进了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

在蒸馏过程中,乙酸乙酯的沸点为77℃,通过控制温度和采用适当的冷却水,我们成功地将乙酸乙酯纯化到了高纯度。

结论:
本实验通过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制备了乙酸乙酯,并通过蒸
馏纯化得到了高纯度的乙酸乙酯。

实验结果表明,本实验方法简单、有效,可以用于乙酸乙酯的制备和纯化。

乙酸乙酯的制备的实验报告

乙酸乙酯的制备的实验报告

乙酸乙酯的制备的实验报告乙酸乙酯的制备的实验报告一、引言乙酸乙酯是一种常用的酯类化合物,具有水果香味,广泛应用于食品、香精、溶剂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酯化反应制备乙酸乙酯,并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

二、实验方法1. 实验仪器和试剂本实验所需仪器有:反应釜、冷凝器、滴定管、蒸馏装置等。

所需试剂有:乙酸、乙醇、浓硫酸、酸性醇酯催化剂等。

2. 实验步骤(1)将乙酸和乙醇按一定的摩尔比例加入反应釜中。

(2)加入酸性醇酯催化剂,加热反应釜至适当温度。

(3)反应进行至一定时间后,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

(4)将反应产物进行蒸馏提纯,得到乙酸乙酯。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本实验中,我们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用量等条件,进行了多组实验。

以下是我们的实验结果及分析:1. 反应温度对产率的影响我们分别在室温、50℃和70℃下进行了反应,结果发现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产率也有所增加。

这是因为在较高温度下,反应速率加快,反应物分子动能增加,有利于酯化反应的进行。

2. 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我们分别在30分钟、60分钟和90分钟的反应时间下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产率逐渐增加。

这是因为在较长的反应时间内,反应物有更多的机会进行酯化反应,从而提高了产率。

3. 催化剂用量对产率的影响我们分别在0.5 mL、1 mL和1.5 mL的催化剂用量下进行了实验,结果发现催化剂用量的增加可以提高产率。

这是因为催化剂可以加速反应速率,降低反应活化能,从而促进酯化反应的进行。

四、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制备了乙酸乙酯,并对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用量都对产率有一定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反应条件,进一步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

然而,本实验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我们没有对反应物的摩尔比例进行优化,可能导致反应物的过量或不足,影响产率。

乙酸乙酯蒸馏实验报告

乙酸乙酯蒸馏实验报告

乙酸乙酯蒸馏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乙酸乙酯蒸馏实验,掌握蒸馏技术,提高化学
实验操作能力,了解乙酸乙酯的蒸馏特性。

实验原理:乙酸乙酯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其蒸馏实验可
以通过蒸馏仪进行。

蒸馏是利用液体的沸点差异来进行分离的过程,通过升温使液体沸腾,然后再冷凝成液体收集。

乙酸乙酯的沸点为77℃,因此可以通过蒸馏实验进行分离纯化。

实验步骤:
1. 将乙酸乙酯倒入蒸馏烧瓶中。

2. 将蒸馏烧瓶连接上冷凝管,并将冷凝管的出口接入收集烧瓶中。

3. 在加热的同时,观察乙酸乙酯的沸腾情况,并观察冷凝管中
的液体情况。

4. 收集冷凝管中的液体,得到纯净的乙酸乙酯。

实验结果:
经过蒸馏实验,我们成功地从乙酸乙酯中得到了纯净的乙酸乙酯。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乙酸乙酯在加热后产生了蒸气,通过冷凝管冷凝成液体,并成功地收集到了纯净的乙酸乙酯。

实验结果表明,蒸馏技术可以有效地对乙酸乙酯进行分离纯化。

实验讨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乙酸乙酯的蒸馏特性,掌握了蒸馏技术的操作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乙酸乙酯的沸点为77℃,通过合理控制加热温度和冷凝管的温度,可以有效地进行蒸馏分离。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实验过程中需要谨慎操作,避免乙酸乙酯的挥发和溅洒。

结论:
通过乙酸乙酯蒸馏实验,我们成功地掌握了蒸馏技术,提高了化学实验操作能力,了解了乙酸乙酯的蒸馏特性。

这对我们今后的化学实验操作和理论学习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乙酸乙酯制备实验报告

乙酸乙酯制备实验报告

乙酸乙酯制备实验报告乙酸乙酯制备实验报告引言:乙酸乙酯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化学、医药和食品工业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酯化反应,以乙酸和乙醇为原料,制备乙酸乙酯。

实验原理:乙酸乙酯的制备是一种酯化反应,反应方程式为:乙酸 + 乙醇⇌乙酸乙酯 + 水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取一定量的乙酸和乙醇,称量精确。

2. 反应装置的搭建:将反应瓶与冷凝管连接,冷凝管的另一端通过橡皮管与收集瓶相连。

3. 加热反应:将乙酸和乙醇倒入反应瓶中,加热至沸腾,控制反应温度在70-80℃。

4. 收集产物:通过冷凝管冷却,将产生的乙酸乙酯收集至收集瓶中。

5. 分离产物:将收集的乙酸乙酯与水相分离,得到纯净的乙酸乙酯。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制备了乙酸乙酯。

产物呈无色液体,具有特殊的香味。

通过密度计测量,得到其密度为0.897 g/cm³。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产物中存在乙酯的特征吸收峰。

实验讨论:1. 反应条件的选择:乙酸乙酯的制备需要适宜的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

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产物分解,而过低的温度则会降低反应速率。

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了70-80℃的反应温度,以保证反应的高效进行。

2. 乙酸和乙醇的摩尔比:乙酸和乙醇的摩尔比对反应的效果有一定影响。

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适当的摩尔比,以保证反应的完全进行。

3. 分离产物的方法:乙酸乙酯与水的分离是一个重要的步骤。

常用的方法有蒸馏和萃取等。

在本实验中,我们采用了水与乙酸乙酯的密度差异来实现分离。

4. 乙酸乙酯的应用:乙酸乙酯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挥发性,广泛应用于溶剂、涂料、香料等领域。

在医药行业中,乙酸乙酯也常被用作药物的载体。

实验结论:通过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我们成功制备了乙酸乙酯。

经过分离和纯化,得到了纯净的乙酸乙酯产物。

实验结果表明,我们的实验操作和条件选择是合理的,得到了预期的实验结果。

总结:本实验通过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制备了乙酸乙酯,并对产物进行了分离和纯化。

有机化学乙酸乙酯制备实验报告[推荐五篇]

有机化学乙酸乙酯制备实验报告[推荐五篇]

有机化学乙酸乙酯制备实验报告[推荐五篇]第一篇:有机化学乙酸乙酯制备实验报告实验五:实验名称乙酸乙酯制备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酯化反应原理,以及由乙酸和乙醇制备乙酸乙酯的方法;(2)学会回流反应装置的搭制方法;(3)复习蒸馏、分液漏斗的使用、液体的洗涤、干燥等基本操作。

二反应式(或实验原理)本实验用冰醋酸和乙醇为原料,采用乙醇过量、利用浓硫酸的吸水作用使反应顺利迚行。

除生成乙酸乙酯的主反应外,还有生成乙醚等的副反应。

三实验装置图四实验步骤流程装置在 100 mL 圆底烧瓶中加入 14.3 mL 冰醋酸、23.0 mL95%乙醇,在摇动下慢慢加入 7.5 mL 浓硫酸,混合均匀后加入几粒沸石,装上回流冷凝管,通入冷凝水,如图4-14-1-a。

反应水浴上加热至沸,回流 0.5 h。

稍冷后改为简单蒸馏装置,如图4-14-1-b,加入几粒沸石,在水浴上加热蒸馏,直至丌再有馏出物为止,得粗乙酸乙酯。

首次蒸出的粗制品常夹杂有少量未作用的乙酸、乙醇以及副产物乙醚、亚硫酸等,洗涤干燥等操作就是为了除去这些杂质。

洗涤(1)在摇动下慢慢向粗产物中加入饱和碳酸钠(Na2CO3)水溶液,除去酸,此步要求比较缓慢,注意摇动不放气,随后放入分液漏斗中放出下面的水层,有机相用蓝色石蕊试纸检验至丌变色(酸性呈红色)为止,也可用 pH 试纸检验。

放气是为了避免因产生 CO2 气体导致分液漏斗内压力过大。

因为有以下反应产生:CH3COOH+Na2CO3→CH3COONa+CO2↑+H2OH2SO4+Na2CO3→Na2SO4+CO2↑+H2O(2)有机相再加10.0 mL 饱和食盐水(NaCl)洗涤,用以除去剩余的碳酸钠,否则不下步洗涤所用的 CaCl2 反应生成 CaCO3 沉淀。

注意:丌用水代替,以减少酯在其中的溶解度(每 17 份水溶解 1 份乙酸乙酯)。

(3)最后每次用 10.0 mL 的氯化钙(CaCl2)洗涤两次,以除去残余的醇。

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报告

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报告

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报告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报告1一、实验目的1、掌握酯化反应原理以及由乙酸和乙醇制备乙酸乙酯的方法。

2、学会回流反应装置的搭制方法。

3、复习蒸馏、分液漏斗的使用、液体的洗涤与干燥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用冰醋酸和乙醇为原料,采用乙醇过量、利用浓硫酸的吸水作用使反应顺利进行。

除生成乙酸乙酯的主反应外,还有生成乙醚的副反应。

主反应:副反应:三、仪器与试剂仪器:100ml、50ml圆底烧瓶,冷凝管,温度计,分液漏斗,电热套,分馏柱,接引管,铁架台,胶管量筒等。

试剂:无水乙醇冰醋酸浓硫酸碳酸钠食盐水氯化钙硫酸镁四、实验步骤1、向烧瓶中加入19ml无水乙醇和5ml浓硫酸,向恒压漏斗中加入8ml冰醋酸。

2、开始加热,加热电压控制在70V——80V,并冰醋酸缓慢滴入烧瓶,微沸30——40min。

3、蒸馏温度控制在温度严格控制在73——78℃直至反应结束。

五、产品精制1、首先加入7ml碳酸钠饱和溶液,用分液漏斗分,目的是离除去冰醋酸。

2、再向分液漏斗上层液中加入7ml饱和食盐水,目的是防止乙酸乙酯水解。

3、加入7ml饱和氯化钙溶液,目的是出去无水乙醇。

4、加入2gMgSO4固体,目的是除水。

六、数据处理最后量取乙酸乙酯为7、8ml。

(冰醋酸相对分子质量60、05相对密度1、049)(乙酸乙酯相对分子质量88、10相对密度0、905)产率=(7、8X0、9/88)/(8X1、04/60)X100%=57%七、讨论1、浓硫酸加入时会放热,应在摇动中缓慢加入。

2、加入饱和NaCO3时,应在摇动后放气,以避免产生CO2而使分液漏斗内压力过大。

3、若CO32—洗涤不完全,加入CaCl2时会有CaCO3沉淀生成,应加入稀盐酸溶解。

4、干燥时应塞上瓶塞,并间歇振荡。

5、蒸馏时,所有仪器均需烘干。

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报告2一、实验目的1、通过学习乙酸乙酯的合成,加深对酯化反应的理解;2、了解提高可逆反应转化率的实验方法;3、掌握蒸馏、分液、干燥等操作。

【清华】实验九-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清华】实验九-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对于大多数反应,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可以用阿累尼乌斯经验方程式来表示:
ln k ln A - Ea RT
式中: Ea 为阿累尼乌斯活化能或反应活化能; A 为指前因子; k 为速率常数。
实验中若测得两个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常数,就很容易得到
ln kT2
Ea T2 -T1
kT1 R T1T2
由上式就可以求出活化能 Ea 。
式计算:
/(kg m 3 ) 924.54 1.168 (t /℃) 1.95 10-3 (t /℃)2
配制方法如下:在 100ml 容量瓶中装 2/3 体积的水,用 0.2ml 刻度移液管吸取所需乙酸 乙酯的体积,滴入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混匀待用。 2.仪器和药品准备
检查仪器药品,接通电源。设定恒温槽温度为 20℃(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用稀释一 倍的氢氧化钠溶液调电导率仪指针在大约五分之四满刻度的位置(注意实验过程中不准在调 指针位置),并接通相应设备电源,准备数据采集。 3.测量
化工系 任婷唯 2009011855
实验九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姓名:任婷唯 学号:2009011855 同组实验者: 于新宇
实验日期:2011.9.30
提交实验报告日期:2011.9.30
实验教师: 张亚玲
1. 引言 1.1 实验目的
1. 学习测定化学反应动力学参数的一种物理化学分析方法——电导法。 2. 了解二级反应的特点,学习反应动力学参数的求解方法,加深理解反应动力学特征。 3. 进一步认识电导测定的应用,熟练掌握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
2. 实验操作 2.1 实验药品,仪器型号及测试装置示意图
实验药品:0.02mol·dm-3NaOH 标准溶液(此浓度仅为大概值,具体值需实验前准确

乙酸乙酯实验报告

乙酸乙酯实验报告

乙酸乙酯实验报告乙酸乙酯实验报告一、引言乙酸乙酯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水果香气,常用于食品和香精的制备。

本实验旨在通过酸催化反应合成乙酸乙酯,并通过实验验证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乙酸乙酯的合成反应式为:乙酸 + 乙醇→ 乙酸乙酯 + 水。

该反应是一个酸催化的酯化反应,反应物乙酸和乙醇在酸催化剂存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

三、实验步骤1. 配制酸催化剂:取适量浓硫酸,加入等量的水,慢慢搅拌均匀,制备成10%的硫酸溶液。

2. 反应体系准备:取一定量的乙酸和乙醇,按照一定的物质配比加入反应瓶中。

3. 加入催化剂:将制备好的10%硫酸溶液以滴管的形式加入反应瓶中,同时轻轻摇晃反应瓶,使其充分混合。

4. 反应过程观察:观察反应瓶中的变化,如有产生气泡或温度升高等现象。

5. 反应结束:反应一段时间后,将反应瓶放置于冷却水中,使其冷却。

6. 产物提取:将反应瓶中的混合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的饱和氯化钠溶液,轻轻摇晃混合,使有机相和水相分离。

7. 有机相收集:打开分液漏斗的塞子,将底层的水相倒掉,保留上层的有机相。

8. 除杂:将有机相加入干燥剂中,用滤纸过滤除去杂质。

9. 蒸馏提纯:将除杂后的有机相加入蒸馏烧瓶中,进行蒸馏提纯,收集沸点为77℃的乙酸乙酯。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一定量的乙酸乙酯产物。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了反应瓶中产生了气泡,并且温度也有所升高。

这是由于酸催化剂起到了催化作用,加速了反应的进行。

在实验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反应过程中需要控制反应温度,避免过高的温度导致产物的分解。

其次,酸催化剂的用量也需要控制好,过多的酸催化剂可能会导致副反应的发生,影响产物的纯度。

另外,本实验中的产率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产率是指实际得到的产物质量与理论计算的产物质量之比。

产率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反应条件的优劣。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改变反应物的配比、酸催化剂的浓度等条件,来探究这些条件对产率的影响。

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报告

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报告

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报告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报告引言乙酸乙酯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水果香味,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涂料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酯化反应制备乙酸乙酯,并探究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

实验材料与方法实验材料包括乙酸、乙醇、硫酸、酒精灯、冷却器、滴管等。

实验方法主要分为三个步骤:酸催化、酯化反应、分离纯化。

实验步骤第一步:酸催化首先,在实验室通风橱中取一定量的乙酸和乙醇,分别加入两个干净的试管中。

然后,将试管放入水浴中加热,使其温度保持在50-60摄氏度。

接着,将一滴硫酸滴入乙酸试管中,并迅速将两个试管连在一起,通过冷却器连接。

第二步:酯化反应在酸催化的条件下,将乙酸试管中的液体缓慢滴入乙醇试管中,并同时加热。

反应进行时,观察到试管中产生了白色的沉淀,这是硫酸与乙醇反应生成的硫酸乙酯。

继续加热,直至反应完全进行。

第三步:分离纯化待反应结束后,将试管取出,冷却至室温。

然后,将试管中的液体倒入分液漏斗中,并加入适量的蒸馏水。

轻轻摇晃分液漏斗,使两相液体充分混合。

等待一段时间,直至两相分离。

然后,打开分液漏斗的放液口,将底层的水层倒掉,留下上层的有机相。

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合成了乙酸乙酯。

观察到酯化反应进行时,产生了白色的沉淀,这是硫酸与乙醇反应生成的硫酸乙酯。

在分离纯化步骤中,通过分液漏斗将乙酸乙酯与水分离,得到了纯净的乙酸乙酯。

实验中,我们还探究了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

在酸催化的条件下,反应温度的选择对产率起着重要作用。

过高的温度会导致产率下降,因为乙酸乙酯易于挥发。

而过低的温度则会延缓反应速率,影响反应的进行。

因此,适宜的反应温度是保证高产率的关键。

此外,反应时间也对产率有影响。

反应时间过短,反应还未完全进行,产率自然较低。

反应时间过长,反应可能过度进行,导致副反应的发生。

因此,合理控制反应时间,确保反应充分进行,是提高产率的关键。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合成了乙酸乙酯,并探究了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

乙酸乙酯制备实验报告

乙酸乙酯制备实验报告

乙酸乙酯制备实验报告一、引言乙酸乙酯,化学式为C4H8O2,俗称醋酸乙酯,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

它具有水溶性差、挥发性好、溶解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涂料、胶黏剂、塑料等工业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酯交换反应制备乙酸乙酯,并通过对不同反应条件下的观察和实验数据分析,探索最佳制备条件。

二、实验目的1. 了解酯交换反应的基本原理;2. 掌握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3. 调节反应条件,选择最适合的条件进行实验。

三、实验方法1. 实验装置:a. 250 mL圆底烧瓶;b. 磁力搅拌器;c. 冷却器;d. 气液分离漏斗。

2. 实验药品和试剂:a. 乙酸酐(化学纯);b. 乙醇(99%浓度);c . 硫酸乙酯(用于分离废气)。

3. 实验步骤:a. 将100 mL乙酸酐倒入250 mL的圆底烧瓶中;b. 加入等量的乙醇,并加入少量的醇酸催化剂;c. 将烧瓶放入磁力搅拌器上,并开启搅拌;d. 将冷却器连接至烧瓶上,并开始加热乙酸酯化反应;e. 反应结束后,将产物倒入气液分离漏斗中,收集上层的乙酸乙酯;f. 将底层的溶于硫酸乙酯的废气进行处理。

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在本实验中,我根据不同的反应条件进行了多次试验,以下为其中一次的实验数据。

反应条件:- 乙酸酐:乙醇摩尔比例为1:1;- 反应时间:60分钟;- 反应温度:60℃;- 催化剂:硫酸。

观察到的现象:在反应开始后,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淡黄色。

随着时间的推移,溶液中出现沉淀物,并在烧瓶壁上有气泡释放。

反应结束后,分离漏斗中收集到了透明的乙酸乙酯。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得到的数据,可以计算出反应的产率和原料的消耗量。

通过重复实验并改变不同反应条件,我们可以比较不同条件下的乙酸乙酯产率和反应速率,找出最佳制备条件。

五、实验结论1. 乙酸乙酯可以通过酯交换反应制备;2. 反应条件的选择对乙酸乙酯的产率有显著影响;3. 通过调节乙酸酐和乙醇的摩尔比例、反应时间和温度,可以优化乙酸乙酯的制备条件。

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报告

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报告

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酯化反应制备乙酸乙酯,并探究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

实验原理乙酸乙酯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其制备主要通过酯化反应完成。

酯化反应是一种酸催化的酯化反应,乙酸乙酯的酯基来源于乙酸,醇基来源于乙醇。

反应过程中,通过供给足够的热量使反应进行,并以醋酸作为酯化反应的催化剂。

酯化反应的反应方程式如下:乙酸 + 乙醇→ 乙酸乙酯 + 水本实验中我们将探究反应温度对乙酸乙酯产量的影响。

反应过程中,我们将分别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并比较不同条件下的产量差异。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设备和试剂。

将乙酸、乙醇、醋酸、硫酸、漏斗、反应瓶、冷却器等设备和试剂准备齐全,保证实验室环境的安全和整洁。

2.将50ml乙酸、50ml乙醇和2ml醋酸加入100ml的反应瓶中。

3.向反应瓶中加入少量的硫酸,用玻璃棒搅拌混合液体。

4.在实验室的互感器装置中设置不同的温度,分别为60°C、70°C、80°C和90°C。

5.将反应瓶放入恒温槽中,并将温度设置为所需的实验温度。

6.在反应开始后的一小时内,观察反应的进行情况,通过观察颜色的变化和气体的释放来判断反应是否进行。

7.当反应结束后,将反应瓶从恒温槽中取出,冷却至室温。

8.将乙酸乙酯移到干燥剂中,过滤掉剩余的杂质。

9.将产物收集并称重,计算产物的产率。

实验结果在本实验中,我们分别在60°C、70°C、80°C和90°C下进行了酯化反应。

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反应温度 (°C)产物产量 (g)6018.57022.38025.69021.7结论和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发现,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乙酸乙酯的产量也有相应的增加。

然而,在90°C条件下,产量略有下降。

这可能是因为高温下,酸催化的酯化反应速率加快,但也容易造成副反应的发生,导致产物的减少。

此外,本实验中使用硫酸作为酯化反应的催化剂,但硫酸的使用量过大可能会影响产物的纯度。

乙酸乙酯萃取实验报告

乙酸乙酯萃取实验报告

乙酸乙酯萃取实验报告乙酸乙酯萃取实验报告引言:乙酸乙酯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和实验室中。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乙酸乙酯的萃取过程,探究其在有机物分离中的应用。

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在实验开始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实验器材和试剂。

实验器材包括:锥形瓶、分液漏斗、滴定管等。

试剂包括:乙酸乙酯、水、苯酚溶液等。

2. 萃取过程首先,取一定量的苯酚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水,使溶液呈现两相分离状态。

然后,将乙酸乙酯加入锥形瓶中,轻轻摇动瓶子,使两相充分混合。

待混合液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乙酸乙酯与苯酚溶液分离成两层。

最后,使用分液漏斗将两层液体分离,收集乙酸乙酯层。

3. 蒸发过程将收集到的乙酸乙酯层转移到蒸发皿中,放置在通风处进行蒸发。

通过蒸发,乙酸乙酯逐渐挥发,留下苯酚溶液中的目标物质。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萃取和蒸发过程,我们成功地将苯酚从水溶液中分离出来,并得到了纯净的苯酚产物。

这一结果验证了乙酸乙酯在有机物分离中的有效性。

乙酸乙酯作为一种极性较小的有机溶剂,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挥发性。

在本实验中,乙酸乙酯与苯酚溶液形成两相分离的原因是乙酸乙酯与苯酚之间的亲和力较强,使它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相互溶解。

而乙酸乙酯与水之间的亲和力较小,使它们无法充分混合,从而形成两个不同的液相。

在蒸发过程中,乙酸乙酯的挥发性使得它能够迅速蒸发,留下苯酚溶液中的目标物质。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去除乙酸乙酯,使得我们能够得到纯净的苯酚产物。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利用乙酸乙酯的萃取性质,将苯酚从水溶液中分离出来,并得到了纯净的苯酚产物。

这一实验验证了乙酸乙酯在有机物分离中的应用价值。

乙酸乙酯作为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和实验室中。

它不仅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挥发性,还具有较低的毒性和易处理的特点。

因此,在有机物分离和提取过程中,乙酸乙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具。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乙酸乙酯进行实验时,应注意安全操作,避免接触皮肤和吸入其蒸汽。

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报告2篇

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报告2篇

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报告2篇第一篇: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加深对有机化学反应机理的理解,掌握购买斜片和进行蒸馏实验的操作技能,熟悉无水法制备酯类有机物的方法,掌握蒸馏的原理和技术,重点是通过该实验了解酯化反应的特点和反应机理。

二、实验原理及步骤1.实验原理本次实验的反应原理是酯化反应,即酸和醇反应,生成酯类。

乙酸乙酯是乙酸和乙醇进行酯化反应后生成的有机物,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 CH3CH2OH→ CH3COOCH2CH3+ H2O2.实验步骤1)准备试剂:将100ml量瓶中放入60ml无水乙醇和5ml无水乙酸,用量瓶定容。

2)对3号烧瓶配上斜片,将60ml无水硫酸倒入烧瓶中,再装上液体分配器。

将两个液体分配器调整好,一个通向量瓶,一个通向1号烧瓶,中间通过T管连接起来。

3)将100ml量瓶用塑料袋裹住,放入冰水中降温。

4)打开T管,将乙酸乙酯需要用到的量多装一些放在1号烧瓶中,将1号烧瓶加热至沸腾。

此时将量瓶中预冷的反应物乙醇加入到3号烧瓶中,并加热至沸腾。

5)当3号烧瓶温度稳定在80-90℃时,打开T管,使得反应物从量瓶中定量流入3号烧瓶中,溶液中反应物的浓度随时间的进行逐渐降低,由始至终都需要充分搅拌,保证在水相和有机相之间的混合。

6)当量瓶中的反应物全部流入3号烧瓶中,将已经生成的乙酸乙酯转移到漏斗中分离出水相,接着用蒸馏器蒸馏乙酸乙酯,取蒸馏液重复操作几次,直至蒸馏液不出黄色的物质为止。

在漏斗中分离出的水相或蒸馏液中若有乙酸乙酯,也应收集。

三、实验操作及结果1.实验操作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由于无水硫酸具有较强的吸水性,故在配制分装的时候应避免受潮;2)冷却的乙醇乙酸混合液要倒入无水硫酸中进行酯化反应,倒入时要保持温度;3)多用玻璃棒匀拌,不间断不停歇的均匀摇动烧瓶来实现混合,加速反应;4)蒸馏乙酸乙酯需要加热汽水,将蒸汽冷凝至分离漏斗中。

乙酸乙酯的合成实验分析报告

乙酸乙酯的合成实验分析报告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有机化学实验名称:乙酸乙酯的合成实验形式:在线模拟+现场实践提交形式:在线提交一、实验目的1. 掌握酯化反应原理以及由乙酸和乙醇制备乙酸乙酯的方法。

2. 学会回流反应装置的搭制方法。

3. 复习蒸馏、分液漏斗的使用、液体的洗涤与干燥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用冰醋酸和乙醇为原料,采用乙醇过量、利用浓硫酸的吸水作用使反应顺利进行。

除生成乙酸乙酯的主反应外,还有生成乙醚的副反应。

主反应:副反应:乙酸乙酯的立体结构三、仪器与试剂仪器:100ml、50ml圆底烧瓶,冷凝管,温度计,分液漏斗,电热套,维氏分馏柱,接引管,铁架台,胶管等。

四、实验步骤五.实验步骤流程图CH 3COOH+CH 5OHCF 3C00CH 5,CH3C00H,CH 50H,l~2SO,H 20,(CHCH )20五、实验数扌ICH 现00釦5 (73~7&C )时间操作现象13:30 安装反应装置13:45 圆底烧瓶中加入14.3ml 冰醋酸、 23ml95%乙醇,在摇动中慢慢加入7.5ml 浓硫酸所用试剂均为无色液体,混合 后仍为无色,放热13:55 加入沸石,装上回流冷凝管,水浴加热14:20水浴沸腾,溶液沸腾,冷凝管 内有无色液体回流 14:50 沸腾回流0.5h ,稍冷 :烧瓶内液体无色15:00加入沸石,改为蒸馏装置,水浴加热蒸 馏15:10液体沸腾,收集馏出液至无液 体蒸出15:25 停止加热,配制饱和Na 2CQ 、饱和氯化钠、饱和氯化钙溶液烧瓶内剩余液体为无色,蒸出 液体为无色透明有香味液体 15:30 向蒸出液体中加入饱和N&CQ 溶液,用 pH 试纸检验上层有机层 有气泡冒出,液体分层,上下 层均为无色透明液体,用试纸 检验呈中性15:45 转入分液漏斗分液,静置上层:无色透明液体; 下层:无色透明液体15:50 取上层,加入10ml 饱和氯化钠洗涤 上层:无色透明液体; 下层:略显浑浊白色液体16:00 取上层,加入10ml 饱和氯化钙洗涤 上层:无色透明液体; 下层:略显浑浊白色液体16:10 取上层,加入10ml 饱和氯化钙洗涤 上层:无色透明液体; 下层:无色透明液体16:15 取上层,转入干燥的锥形瓶,加入 3g 无水硫酸镁干燥30min 粗底物无色澄清透亮,MgSQ 沉于锥形瓶底部 16:45 底物滤入50ml 圆底烧瓶,加入沸石无色液体浓H 2SO 4蒸馏饱和Na 2C03洗馏出物CfCOOGH 5, C 2H 50H,H0,(CH 3CH?)20,CfC00H 饱和有机Cl 洗涤层)CfCOOCH, C 2H»5OH,(CHCH?)2O,Na 2CQ __ L,有机层(上饱和CBCO有机层(上层)。

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报告(通用4篇)

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报告(通用4篇)

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报告(通用4篇)实验报告篇一实验报告大全实验要求及说明:1、基本要求是程序必须实现部分。

在完成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可对程序功能进行增强和增加。

程序功能的增强可以获得额外的成绩。

2、程序的书写应符合规范。

应具有适当的缩进、空格和空行,清晰的注释。

函数名和变量名应尽量有意义,能够反映用途。

(书写不符合要求的程序要扣分)3、实验报告中,要对每个程序要有详细的功能描述、输入和输出说明,程序代码和程序运行结果。

(功能描述不清晰、输入输出说明不准确对报告要扣分)4、除规定的实验内容之外,每人可以提交一个自己设计的程序,要求同上。

(有附加分)5、合格条件:1)完成三个实验。

2)按要求书写实验报告。

3)独立完成。

6、上述说明在提交的报告中删除。

实验一:数据分析程序编写一个程序,从数据文件中读取数据,并计算数据的统计特性,如均值和标准差。

在显示器上输出数据的总数、均值和标准差。

具体说明如下:数据文件名作为程序参数输入。

2. 数据文件中数据的个数预先未知,应从文件中得到。

数据文件的格式可自定义。

程序的`各功能应由不同的函数完成。

实验二:形状表示程序基本要求定义三角形(Triangle)、矩形(Rectangle)和圆形(Circle)三个形状类。

编写一个程序,能够根据用户输入生成相应的形状类对象。

将形状的信息输出到显示器和文件中。

具体说明如下:1. 三个形状类应包含构造函数和成员函数(函数的参数和返回值根据需要自己定义):Set——设置形状Display()——显示形状,格式为Rectangle(left, right, width, height), Circle((x, y), r),Triangle((x1, y1), (x2, y2), (x3, y3))GetArea()——计算形状的面积GetPerimeter——计算形状的周长2. 用户根据提示选择要生成的形状类型,并设置形状的位置。

运行结果;C++简单的程序设计。

【清华】乙酸乙酯参考

【清华】乙酸乙酯参考

实验十八 二级反应——1目的要求 (1)(2)(3)2基本原理 (1)OH H C Na COO CH OH Na H COOC CH 523523++=+++--+在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而改变。

不同反应时间的-OH 的浓度,可以用标准酸滴定求得,也可以通过间接测量溶液的电导率而求出。

为了处理方便起见,设523H COOC CH 和NaOH 起始浓度相等,用a 表示。

设反应进行至某一时刻t 时,所生成的COONa CH 3和OH H C 52浓度为x523H C OOC CH 和NaOH 浓度为)(x a -OHH C COONa CH NaOH H COOC CH523523+=+0=ta a 0 0t t =x a - x a - x x∞→t0)(→-x a 0)(→-x a a x → ax →2)(x a k dtdx-= (Ⅱ-15-1) 式中k)(1x a x ta k -∙=(Ⅱ-15-2) 从式(Ⅱ-15-2)中可以看出,原始浓度a 是已知的,只要能测出t 时的x 值,就可以算出反应速度常数k 值。

或者将式(Ⅱ-15-2)ktx a x a =-∙)(1 (Ⅱ-15-3))(1x a x a -∙对t 作图,是一条直线,斜率就是反应速率常数k 。

k 的单位是11min --∙∙mol L(SI 单位是113--∙∙s molm ))(1T k 和)(2T k ,按阿累尼乌斯(Arrhenius)公式可计算出该反应的活化能 )()()(ln121221T T T T R E T k T k E -== (Ⅱ-15-4)(2)电导法测定速率常数:首先假定整个反应体系是在接近无限稀释的水溶液中进行的,因此可以认为COONa CH 3和NaOH 是全部电离的,而523H COOC CH 和OH H C 52认为完全不电离。

在此前提下,本实验用测量溶液电导率的变化来取代测量浓度的变化。

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报告

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报告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青岛大学实验报告年月日姓名系年级组别同组者科目有机化学题目乙酸乙酯的制备仪器编号一.实验目的1.掌握酯化反应原理以及由乙酸和乙醇制备乙酸乙酯的方法。

2.学会回流反应装置的搭制方法。

3.复习蒸馏、分液漏斗的使用、液体的洗涤与干燥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用冰醋酸和乙醇为原料,采用乙醇过量、利用浓硫酸的吸水作用使反应顺利进行。

除生成乙酸乙酯的主反应外,还有生成乙醚的副反应。

主反应:副反应:乙酸乙酯的立体结构三.仪器与试剂仪器:100ml、50ml圆底烧瓶,冷凝管,温度计,分液漏斗,电热套,维氏分馏柱,接引管,铁架台,胶管等。

试剂:试剂名称用量规格试剂名称用量规格冰醋酸20ml CP NaCl 4g CP95%乙醇25ml CaCl215g98%浓硫酸10ml NaCO310g无水MgSO45g四.实验装置图反应装置蒸馏装置五.实验步骤流程图CH3COOH+C2H5OH浓H2SO4CH3COOC2H5,CH3COOH,C2H5OH,H2SO4,H2O,(CH3CH2)2O蒸馏饱和Na 2CO 3洗涤饱和NaCl 洗涤饱和CaCl 2洗涤无水硫酸镁干燥蒸馏(水浴)六.实验记录时间 操作现象13:30 安装反应装置13:45 圆底烧瓶中加入14.3ml 冰醋酸、23ml95%乙醇,在摇动中慢慢加入7.5ml 浓硫酸所用试剂均为无色液体,混合后仍为无色,放热13:55 加入沸石,装上回流冷凝管,水浴加热14:20水浴沸腾,溶液沸腾,冷凝管内有无色液体回流 14:50 沸腾回流0.5h ,稍冷烧瓶内液体无色15:00 加入沸石,改为蒸馏装置,水浴加热蒸馏 15:10 液体沸腾,收集馏出液至无液体蒸出15:25 停止加热,配制饱和Na 2CO 3、饱和氯化钠、饱和氯化钙溶液 烧瓶内剩余液体为无色,蒸出液体为无色透明有香味液体15:30 向蒸出液体中加入饱和Na 2CO 3溶液,用pH 试纸检验上层有机层 有气泡冒出,液体分层,上下层均为无色透明液体,用试纸检验呈中性15:45 转入分液漏斗分液,静置 上层:无色透明液体;下层:无色透明液体15:50 取上层,加入10ml 饱和氯化钠洗涤 上层:无色透明液体;下层:略显浑浊白色液体16:00 取上层,加入10ml 饱和氯化钙洗涤 上层:无色透明液体;下层:略显浑浊白色液体16:10 取上层,加入10ml 饱和氯化钙洗涤 上层:无色透明液体;下层:无色透明液体16:15 取上层,转入干燥的锥形瓶,加入3g 无水硫酸镁干燥30min 粗底物无色澄清透亮,MgSO 4沉于锥形瓶底部16:45 底物滤入50ml 圆底烧瓶,加入沸石 无色液体 16:50 安装好蒸馏装置,水浴加热馏出物CH 3COOC 2H 5, C 2H 5OH,H 2O,(CH 3CH 2)2O,CH 3COO H 残馏液CH 3COOH, H 2SO 4,H 2O,(CH 3CH 2)2O 有机层(上层)CH 3COOC 2H, C 2H 5OH,(CH 3CH 2)2O,Na 2CO 3 水层(下层)CH3COONa,C 2H 5OH,H 2O 有机层(上层)C 2H 5OH, CH 3COOC 2H 5, (CH 3CH 2)2O 水层(下层) C 2H 5OH,Na 2CO 3,H 2O,NaCl 有机层(上层) CH 3COOC 2H 5,C 2H 5OH,H 2O(微量) 水层(下层) C 2H 5OH,H 2O,CaCl 2 CH 3COOC 2H 5,C 2H 5OH CH 3COOC 2H 5(73~78℃)17:05 收集73~78℃馏分液体沸腾,70℃有液体馏出,体积很少,液体稍显浑浊,73℃开始换锥形瓶收集,长时间稳定于74~76℃,升至78℃后下降17:25 停止蒸馏烧瓶中液体很少观察产物外观,称取质量,测折射率无色液体,有香味,锥形瓶质量31.5g ,共43.2g ,产品质量为11.7g ;折射率 1.3710, 1.3720,1.3715七.数据处理产率=1008825.07.11⨯⨯%=53.2%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折射率1.3710 1.3720 1.3715 1.3.715八.主要物料及产物的物理常数名称相对分子质量性状 折射率相对 密度熔点 /℃沸点 /℃溶解度/g.(100m 溶剂)-1 水 醇 醚冰醋酸 60.05 无色液体 1.3698 1.049 16.6 118.1 ∞ ∞ ∞ 乙醇 46.07 无色液体 1.3614 0.780 -117 78.3 ∞ ∞ ∞ 乙酸乙酯 88.10 无色液体 1.3722 0.905 -84 77.15 8.6 ∞ ∞九.讨论1. 浓硫酸加入时会放热,应在摇动中缓慢加入。

乙酸乙脂的实验报告

乙酸乙脂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酯化反应原理及乙酸乙脂的制备方法。

2. 掌握回流反应装置的搭建方法。

3. 巩固蒸馏、分液漏斗的使用、液体的洗涤与干燥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酯化反应是一种可逆反应,通常在酸性催化剂的作用下,羧酸与醇反应生成酯。

本实验以乙酸和乙醇为原料,在浓硫酸催化下,通过回流反应制备乙酸乙脂。

反应方程式如下:CH3COOH + C2H5OH → CH3COOC2H5 + H2O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100mL圆底烧瓶、冷凝管、温度计、分液漏斗、电热套、分馏柱、接引管、铁架台、胶管等。

2. 试剂:无水乙醇、冰乙酸、浓硫酸、碳酸钠、食盐水、氯化钙、硫酸镁。

四、实验步骤1. 向圆底烧瓶中加入19mL无水乙醇和5mL浓硫酸,向恒压漏斗中加入8mL冰乙酸。

2. 开始加热,加热电压控制在70V-80V,并缓慢滴入冰乙酸,微沸30-40min。

3. 蒸馏温度控制在73-78℃,直至反应结束。

4. 反应结束后,将混合物转入分液漏斗中,加入7mL碳酸钠饱和溶液,静置分层。

5. 分离出有机相,用10mL饱和食盐水洗涤后,再每次用10mL饱和氯化钙溶液洗涤两次。

6. 弃去下层液,有机相转入干燥的锥形瓶中,用无水硫酸镁干燥。

7. 干燥后的乙酸乙脂滤入50mL蒸馏瓶中,在水浴上进行蒸馏,收集73-78℃的馏分。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成功制备出乙酸乙脂,产量约为10g。

2. 结果分析:(1)在回流反应过程中,温度控制在73-78℃时,反应效果较好。

(2)通过洗涤和干燥操作,可以去除乙酸乙脂中的杂质,提高纯度。

(3)蒸馏过程中,收集73-78℃的馏分,可以保证乙酸乙脂的纯度。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实验,掌握了酯化反应原理及乙酸乙脂的制备方法。

2. 学会了回流反应装置的搭建方法,以及蒸馏、分液漏斗的使用、液体的洗涤与干燥等基本操作。

3. 认识到实验过程中注意事项,如温度控制、洗涤与干燥等,对提高实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系数测定姓名:宋光 学号:2006011931 班级:化63 同组实验者姓名:茅羽佳实验日期:2008年9月25日 提交日期:2008年10月9日指导教师:曾光洪1.引言1.1实验目的1.1.1学习测定化学反应动力学参数的一种物理化学分析方法——电导法。

1.1.2了解二级反应的特点,学习反应动力学参数的求解方法,加深理解反应动力学特征。

1.1.3进一步认识电导测定的应用,熟练掌握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

1.2实验原理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二次方成正比的反应为二级反应,其速率方程式可以表示为22dc -=k c dt (1) 将(1)积分可得动力学方程:c t 22c 0dc -=k dt c ⎰⎰ (2) 2011-=k t c c (3) 式中:0c 为反应物的初始浓度;c 为t 时刻反应物的浓度;2k 为二级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

将1/c 对t 作图应得到一条直线,直线的斜率即为2k 。

对于大多数反应,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可以用阿累尼乌斯经验方程式来表示:a E ln k=lnA-RT(4) 式中:a E 为阿累尼乌斯活化能或反应活化能;A 为指前因子;k 为速率常数。

实验中若测得两个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常数,就很容易得到21T a 21T 12k E T -T ln=k R T T ⎛⎫ ⎪⎝⎭(5) 由(5)就可以求出活化能a E 。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是一个典型的二级反应,325325CH COOC H +NaOH CH COONa+C H OH →t=0时, 0c 0c 0 0t=t 时, 0c -x 0c -x x xt=∞时, 0 0 0x c → 0x c →设在时间t 内生成物的浓度为x ,则反应的动力学方程为220dx =k (c -x)dt(6) 2001x k =t c (c -x)(7) 本实验使用电导法测量皂化反应进程中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

设0κ、t κ和κ∞分别代表时间为0、t 和∞(反应完毕)时溶液的电导率,则在稀溶液中有:010=A c κ20=A c κ∞t 102=A (c -x)+A x κ式中A 1和A 2是与温度、溶剂和电解质的性质有关的比例常数,由上面的三式可得0t 00-x=-c -κκκκ∞ (8) 将(8)式代入(7)式得: 0t 20t -1k =t c -κκκκ∞ (9) 整理上式得到t 20t 0=-k c (-)t+κκκκ∞ (10)以t κ对t (-)t κκ∞作图可得一直线,直线的斜率为20-k c ,由此可以得到反应速率系数2k 。

溶液中的电导(对应于某一电导池)与电导率成正比,因此以电导代替电导率,(10)式也成立。

本实验既可采用电导率仪,也可采用电导仪。

2.实验操作2.1实验药品、仪器型号及测试装置示意图2.1.1实验药品0.02mol ·dm -3NaOH 标准溶液(此浓度仅为大概值,具体值需实验前准确滴定);0.01mol ·dm -3NaAc 溶液(此浓度值为NaOH 标准溶液的一半);乙酸乙酯(AR );新鲜去离子水或蒸馏水。

2.1.2仪器型号计算机及接口一套(或其他电导数据记录设备);DDS-11A 型电导率仪一台;恒温槽一套;混合反应器3个;电导管2个;20ml 移液管2支;10ml 移液管2支;0.2ml 移液管1支;100ml 容量瓶1个;洗耳球一个。

2.1.3装置示意图2.2实验条件室温T=24.0o C2.4实验操作步骤及方法要点1.乙酸乙酯溶液的配制配制100ml乙酸乙酯溶液,使其浓度与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相同。

乙酸乙酯的密度根据下式计算:3)23ρmt℃-t/(℃)⨯=-⨯-⋅-kg⨯95.110(/924)/..154(168配制方法如下:在100ml容量瓶中装2/3体积的水,用0.2ml刻度移液管吸取所需乙酸乙酯的体积,滴入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混匀待用。

2.仪器和药品准备检查仪器药品,接通电源。

设定恒温槽温度为20℃(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用稀释一倍的氢氧化钠溶液调电导率仪指针在大约五分之四满刻度的位置(注意实验过程中不准在调指针位置),并接通相应设备电源,准备数据采集。

3.测量将混合反应器(如图1所示)置于恒温槽中,用20ml移液管移取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于1池中,再移取20 ml乙酸乙酯溶液于2池中,将电导电极插入2池,恒温约10分钟,用洗耳球使1、2池中溶液混合均匀并立即开始电导数据采集,约20分钟后即可停止实验。

取适量醋酸钠溶液于电导管中,插入电导电极,恒温后测定醋酸钠溶液的电导率К∝。

(应多次测量,直到显示数据没有太大变化为止)升高温度3~5℃,重复以上步骤测定反应电导率的变化,直到35℃左右。

3.结果与讨论3.1原始实验数据及数据的结算、处理3.1.1 打开记事本,根据计算机采集到的数据,每隔30秒或1分钟取一个点,采集约15个数据,列成表格;以ĸt对Co(ĸt—ĸ∞)t作图,由直线斜率求出相应温度下的反应速率系数k。

3.1.1.1 T1=25.1℃时,测得K1∞=-3.724H, 可得数据组1:表1 电导率-时间数据记录图1 电导率-时间关系曲线由直线斜率得,温度T=25.1℃时,速率系数 k1=0.0408L/(mol·s)。

3.1.1.2 T1=29.3℃时,测得K1∞=-3.950H, 可得数据组2:表2 电导率-时间数据记录图2 电导率-时间关系曲线由直线斜率得,温度T=29.3℃时,速率系数 k2=0.0539L/(mol·s)。

3.1.1.3 T1=33.2℃时,测得K1∞=-4.084H, 可得数据组3:表3 电导率-时间数据记录图3 电导率-时间关系曲线由直线斜率得,温度T=33.2℃时,速率系数 k3=0.0572L/(mol·s)。

表4(1)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系数k3.1.2以lnk/[k]对1/T作图.由直线斜率求出活化能Ea。

表5 速率-温度数据表T/K k/( L/(mol•s)) lnk/[k] 1/RT298.3 0.0408 -3.199073198 0.000403302.5 0.0539 -2.920624801 0.000398306.4 0.0572 -2.861201381 0.000393图4 速率-温度曲线由斜率得,活化能Ea=32015J/mol.表6 实验室计算机拟和结果T/C k(*0.01L/mol/s) R25.1 4.88114 0.9955529.3 5.94542 0.9945333.2 6.38387 0.99336活化能Ea=25348J/mol.3.2讨论分析总体来说,实验进行得比较顺利。

但是,在采集第一组数据的时候,由于一些因素导致了电导数据在开始时出现了一个台阶。

不过,在后来处理数据时,把这些误差较大的数据删除了。

所以,结果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整体来说,三组电导数据的线性都比较好,R值都超过了0.99。

不过,速率温度曲线出现了一定的弯曲,可能是由于采集第一组数据的时候,采集后温度降低了0.2,没有保持恒温,是由于自己没有把加热器打开导致的。

不过,后两组的恒温都保持得很好。

所以,最后得出的活化能的结果与理论值相差在允许的范围内。

本次实验使用的电导仪测量时存在一定的误差,这是导致最后结果偏离的主要原因,不过这些都是客观因素,自己应该认真预习,认真实验,才能提高实验精度。

实验中,为了提高实验效率,可以将醋酸钠溶液始终放在恒温槽中,这样就节省了加热醋酸钠的时间。

4.结论表4(2)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系数k活化能Ea=32015J/mol.5.参考文献《基础物理化学实验》清华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实验室编《物理化学》清华大学出版社朱文涛主编6.思考题1.配制乙酸乙酯溶液时,为什么在容量瓶中要先加入部分蒸馏水?答:因为乙酸乙酯是易挥发的液体,而本次取用的乙酸乙酯量很少。

先加入部分蒸馏水,可以立即稀释原乙酸乙酯溶液,防止乙酸乙酯挥发造成的损失。

2.为什么乙酸乙酯和NaOH溶液浓度必须足够稀?请推导出公式ĸ0=A1c0中A1的表达式,从而说明其为常数的条件。

答:CH3COOC2H5+NaOH→CH3COONa+C2H5OH ,当初始浓度足够稀时,可保证反应过程中的电导率为NaOH与NaAc(稀溶液)的电导率与分解率成线性。

3.若配制乙酸乙酯溶液时用的不是去离子水,电导管和混合器未洗干净,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答:可能导致测得的电导率偏大。

4.预先单独用NaOH溶液来调整电导率仪有何作用?答:减少以前的实验对电导率仪造成的误差。

5.混合反应器的设计思想是什么?请提出其它的混合方法。

答:设计思想:运用气压差将两溶液混合,从而保证了反应自始至终在恒温下进行。

其他方法:还可以用胶皮管将两锥形瓶连接,当温度恒定后反转其中一瓶,使其液位高于另一瓶中液位,从而将两溶液混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