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诸葛亮的成语典故
有关诸葛亮的成语故事
有关诸葛亮的成语故事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被誉为“千古奇才”。
他的一生中留下了无数的故事,其中不乏与成语相关的故事。
本文就为大家介绍与诸葛亮相关的成语故事。
一、卧薪尝胆——破釜沉舟的故事卧薪尝胆,是一种用心竭力的意志表达,这出处于《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的故事。
当时,诸葛亮为了完成刘备的大业,率领百万大军南征北战,不断的败北,元气大伤,不得不放弃原本的计划。
面对崩溃的军队和垂危的大业,诸葛亮知道这个时候只有逆境才能激发人的胆识,于是他决定采用破釜沉舟的策略。
他在蹲下时,故意挤压自己的肠子,让自己呕吐腹泻,然后睡在一级梯旁边,不断地啃食野草,露天过夜,让士兵领导们都惊讶和心疼的行为,让他们感受到了诸葛亮为了抵挡敌人的军队而继续战斗的痛苦。
在最后的争战中,刘备成功地夺取了益州。
二、空城计——愚弄敌人的计策空城计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成语,其故事来源于现再著名的电影《赤壁》。
不过这个故事最初还是在《三国演义》中出现的,指的是诸葛亮在汉中而放空成城的一个计策。
当时,诸葛亮在汉中,面对前来进攻的敌人,他决定采用空城计,也就是让城中的官兵伪装成平民,关门闭户,不与敌军交战,表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样子。
这样一来敌人就会认为城中有伏兵,从而放弃进攻。
最后,敌人果然不攻而退,空城计也成就了诸葛亮的神计。
三、三顾茅庐——感化大贤的故事三顾茅庐是指诸葛亮三次拜访全真教主黄庭坚,表示请他出山辅佐自己的故事。
黄庭坚是当时的一位文学大家,才华横溢,但他得意忘形,一心追求文学,不肯躺下尘事。
诸葛亮了解了黄庭坚的背景后,向他请教政治军事,以期感化纵滑的黄庭坚。
但每到黄庭坚处,他都是三顾茅庐,最终获得了黄庭坚破门而出,追随他的意愿,助他辅佐刘备成为威震华夏的英雄。
四、隔岸观火——居安思危的故事隔岸观火的成语来源于《资治通鉴》和《三国演义》,出自诸葛亮在下邳战役中的故事。
在战役中,对于袁绍与曹操的军队隔岸观火,诸葛亮发现其中有许多人弓箭过肩,显然是准备要一举大搏的。
诸葛亮的著名典故有哪些
诸葛亮的著名典故有哪些
1.三顾茅庐:东汉末年,刘备三次到卧龙岗诸葛亮躬耕之地,邀请诸葛亮出庐帮助自己成就江山大业;
2.草船借箭:周瑜为陷害诸葛亮,要诸葛亮三天之内准备好十万支箭,诸葛亮算定在大雾之日,便借子敬草船,曹操因雾而中埋伏,从而使战斗反败为胜;
3.隆中对:东汉末年,刘备与诸葛亮面谈江山大业,分析天下形势;
4.鞠躬精粹,死而后已:三国时期,蜀国刘备去世后,昏晕无能的刘禅继位,在第二次北伐前夕,诸葛亮给后主刘禅写《出师表》来表示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诚态度。
诸葛亮成语故事
诸葛亮成语故事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蜀汉丞相,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智勇双全,被后人誉为“卧龙先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诸葛亮不仅在政治军事上有卓越的成就,他的智慧和谋略也深深地影响了后世。
许多成语故事中都有着诸葛亮的身影,下面就让我们来听一听这些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诸葛亮成语故事吧。
成语一,空城计。
相传,在蜀汉丞相诸葛亮领导下,蜀汉军队与曹魏大军对峙。
曹魏大军攻打成都,诸葛亮派人告诉城内百姓,让他们在城墙上挂起灯笼,然后关上城门,不要出城。
接着,诸葛亮亲自站在城楼上,头戴红巾,手持羽扇,面带微笑地坐在城楼上。
曹魏大将曹操见成都城内空无一人,却挂满了灯笼,怀疑其中有诡计,不敢轻举妄动,最终放弃了攻城。
这就是著名的“空城计”。
成语二,三顾茅庐。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入川辅佐,这个故事也被后人传颂为“三顾茅庐”。
刘备三次到诸葛亮的家中拜访,希望他能够出山辅佐自己。
诸葛亮最终答应了刘备的请求,成为了蜀汉的丞相。
这个故事表现了刘备对诸葛亮的推崇和诸葛亮的谦逊,也成为后人赞美诸葛亮忠于国家的典范。
成语三,一鸣惊人。
诸葛亮年轻时曾在竹林中与刘备、关羽、张飞等人一起研习兵法,后来他离开竹林,隐居在隆中,在那里,他以一曲《将进酒》一鸣惊人,展示了自己博大精深的才华。
这个故事成为后人形容一个人一举成名,引起轰动的典范。
成语四,草船借箭。
在抵御曹魏大军进攻时,诸葛亮派赵云率领一支小部队,借着草船的名义向曹魏索取箭矢。
曹魏大将曹操见状,认为蜀汉已经箭矢用尽,于是将箭矢送至对岸。
赵云趁机将箭矢尽数带回,成功为蜀汉军队解决了箭矢不足的问题。
这个故事被后人用来形容善于利用对手的疏忽大意,以小博大的策略。
成语五,出师表。
《出师表》是诸葛亮写给刘备的一封信,信中表达了他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对刘备的忠诚,以及自己的政治理念和抱负。
这封信以其雄浑的文笔和深刻的思想,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也被后人用来形容表达忠诚和抱负的文学作品。
有关诸葛亮的典故
有关诸葛亮的典故诸葛亮的十个经典故事:1、三顾茅庐;2、火烧博望;3、火烧新野;4、舌战群儒;5、智激周瑜;6、草船借箭;7、祭七星坛借东风;8、空城计;9、七擒孟获;10、六出祁山。
1、三顾茅庐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
刘备在中原吃了败仗,逃往荆州依附刘表。
徐庶和司马徽见他一心爱才,就向他举荐一个人,此人就是人称“卧龙”的诸葛亮。
诸葛亮不仅很有学识,又有才能,于是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
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地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2、火烧博望曹操一心想平定江南,这一日聚集文武,商议南征。
徐庶说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刘备得之便如虎生双翼;夏侯惇不以为然,向曹操请命,要生擒刘备,活捉孔明。
曹操大喜,命夏侯敦为都督,于禁、李典、韩浩为副将,统兵十万,进军新野。
诸葛亮被刘备拜为军师调兵遣将,命赵云为前部将,诱敌入博望坡;派关平、刘封备足引火之物,在博望坡等候,初更兵到即可引火;请刘备引军为后援,敌军一到即弃营而走,但见火起再回军掩杀;亮本人与糜竺、糜芳引军镇守新野县城。
关羽、张飞和众将初次见孔明用计,均疑惑不定。
夏侯惇与副将于禁、李典率军来到博望。
赵云出战,诈败而走。
刘备引兵接应,也弃营而逃。
关于诸葛亮的成语故事
关于诸葛亮的成语故事
一、三顾茅庐
故事简介:刘备被曹操打败之后,得知诸葛亮的才能,于是与关羽、张飞前去拜访诸葛亮,却得知诸葛亮外出游玩没有归来,于是过了几日再次拜访,不巧诸葛亮被朋友邀走,第三次拜访时刘备恳求诸葛亮出山相助,后来有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这就是三顾茅庐的故事。
二、如鱼得水
故事简介:三国时期,曹操的实力很强大,刘备在还没有做皇帝之前,被迫依附于亲戚刘表的军队阵容,并且驻守新野这地方。
可是刘备是个胸怀大志的人,他并不想长久寄人篱下,只做别人的军师。
正好这个时候徐庶向他推荐诸葛亮是个难得的好人才,徐庶劝刘备一定要网罗诸葛亮。
为了请诸葛亮协助自己获得天下,刘备曾经三次亲自到他住的茅庐拜访他,诸葛亮看到刘备非常诚恳,最后才同意与刘备见面。
刘备向他请教许多治理国家的方法,诸葛亮仔细分析了当时的情势,建议刘备先占据荆州,这样才能有机会和曹操、孙权鼎足而立,互相抗衡。
刘备很欣赏诸葛亮的见解,而且和诸葛亮的感情逐渐加深,高兴的刘备甚至对结拜兄弟关羽及张飞两人说:我得到孔明的辅助,就好象鱼得了水一样非常快。
三、草船借箭
故事简介:三国时,曹操攻打东吴,孙权和刘备结盟,周瑜因嫉妒诸葛亮便让他在十天内制造出十万弓箭,诸葛亮让鲁肃准备了20只船,在第三天四更去
曹军行船去曹军水寨,曹操命令弓箭手射箭,于是诸葛亮便收获20条船上的弓箭,满载而归。
关于诸葛亮的十个典故
关于诸葛亮的十个典故
1.草船借箭:诸葛亮在战争中用计谋,借来了大量箭矢,成为了战争的胜利保障。
2. 空城计:诸葛亮在战争中用计谋,用空城计欺敌,最终获得了胜利。
3. 三顾茅庐:诸葛亮三次拜访刘备,最终说服他接受自己为军师,成为了历史上最著名的“三顾茅庐”故事。
4. 七星灯:诸葛亮制造了七盏灯,用于预测天气,成为了古代气象学的代表之一。
5. 草庐三顾:诸葛亮在草庐中接待了周瑜,让他下定决心与曹操联手,最终获得了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6. 木牛流马:诸葛亮制造了木牛流马,可以在无风无波的情况下移动,成为了古代机械工程的代表之一。
7. 赤壁鏖兵: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以火攻欺敌,最终获得了胜利。
8. 竖犬伏兔:诸葛亮在战争中用计谋,利用敌军的虚张声势,最终获得了胜利。
9. 凤雏岗:诸葛亮在凤雏岗与曹操发生战争,用计谋战胜了曹操,成为了古代军事策略的代表之一。
10. 立木为誓:诸葛亮在三分天下的战争中,与曹操以立木为誓,最终获得了胜利。
- 1 -。
诸葛亮的成语故事
诸葛亮的成语故事
1. 三顾茅庐:想当年,刘备那可是真心诚意啊,为了请诸葛亮出山相助,竟然三次亲自到诸葛亮住的茅庐去拜访,这是何等的执着!就好像你特别想得到一个宝贝,不惜一次又一次地去争取一样。
你说,刘备要是没有这份毅力,能有后来的大业吗?
2. 草船借箭:哇塞,诸葛亮可真是太聪明啦!他居然能想到利用大雾天气,让曹操误以为是敌军来袭,疯狂射箭,然后轻松地就把箭给“借”来了。
这就好比你在游戏中巧妙地利用规则,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得了超多好处,是不是超级厉害?
3. 舌战群儒:诸葛亮一个人面对着那么多能言善辩的儒生,不仅不害怕,还条条有理地把他们说得哑口无言。
这就像你一个人面对一群七嘴八舌的人,却能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口才把他们都镇住,厉害吧!这种场面,想想都让人热血沸腾啊。
4. 借东风:哎呀呀,诸葛亮简直神了!他竟然能算出什么时候会起东风,然后借此机会帮助周瑜打败曹操。
这就好像你掌握了一个超级秘密武器,在关键时刻拿出来,一下子就扭转了局面,是不是很牛掰呢?
5. 七擒孟获:诸葛亮真的是有耐心又有智慧啊!为了收服孟获,竟然七擒七纵,一次次地放他回去。
就像你和朋友闹别扭了,你不仅原谅他一次,还一次次地原谅,直到他真正服你为止,这是多么宽广的胸怀呀。
6. 鞠躬尽瘁:诸葛亮为了蜀汉,那真的是耗尽了全力,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为国家操心。
这就如同你为了自己热爱的事情,拼尽了一切,毫无保留。
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永远敬仰吗?
诸葛亮真的是足智多谋、忠心耿耿,他的这些故事和品质,让后人们对他敬佩不已啊!。
有关诸葛亮的典故4个
有关诸葛亮的典故4个
1. 悬壶济世:诸葛亮害怕军营内有疾病而搞“悬壶济世”,用鼓空悬挂壶,壶内放药老乡喝空壶去病。
2. 决海断河:诸葛亮在定军中把自己的技术用处淋漓尽致,著名的“决海断河”,采取闭关锁国、构筑决堤、疏通水利等措施,最终解决了抗击外来侵略的难题。
3. 诸葛青蒿:当三国形成的初期,吴国食物枯竭,黄巾军外来入侵,诸葛亮在吴下苏武山,让农民补偿地、种植茶叶和青蒿,用茶叶和青蒿换取粮食,救了诸多吴国百姓。
4. 称象披麻:诸葛亮招降太史慈,让他骑着一只象,被称为“称象披麻”。
太史慈披上麻被,骑上象出站,军队安定,有力地消灭了诸葛亮的对手。
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典故
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典故成语是我国语言的瑰宝更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成语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口语和书面语中的运用十分广泛。
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典故,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典故篇一:锦囊妙计孙权为了控制挟持刘备,接受了周瑜提出的「美人计」,假意要将自己的妹妹许配给刚刚死了妻子的刘备,骗刘备到南徐招亲,然后打算将他软禁,作为人质,再派人去夺回荆州.刘备接见了孙权的使者,心存疑虑,诸葛亮却叫他放心大胆前往,满有把握地表示会「略用小谋,使周瑜半筹不展;吴侯之妹,又属主公;荆州万无一失.」并叫赵子龙护送刘备.临行,诸葛亮把赵子龙叫到跟前,交给他三个锦囊,跟他耳语道:「你保主公入吴,应该领受这三个锦囊,囊中有三条妙计,你可以依照顺序施行.」赵子龙依计而行,迫使孙权嫁妹弄假成真,后来又护卫刘备和孙夫人安全地离开吴地,逃出虎口.「锦囊妙计」现在比喻能及时解决紧急问题的妥善办法.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典故篇二:火烧赤壁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着名的以少胜多的军事战例,这其中,三国时候的“火烧赤壁”在民间流传最广,因为其间包含了许多至今仍让人津津乐道的典故。
鲍元二世纪末,中央集权政府东汉衰落,经过长期的军阀溷战,曹操、刘备和孙权分别占据了中原、巴蜀和江东地区,而曹操的势力最强大。
公元208年,曹操挥师南下,打败刘备,占领了军事重地荆州的大部分地区,迫使刘备退守夏口(今湖北汉口)。
曹操妄想一举消灭刘备,同时吞并孙权占据的江东地区,刘备和孙权决定联合抗曹。
当时曹操率领二十多万大军从江陵(今属湖北)沿江东进,直逼夏口。
孙刘联军五万人逆流北上,双方在赤壁(今湖北武昌西赤矶山)相遇。
曹操的士兵都是北方人,不会水战,初战失利,于是曹操退驻江北,与孙刘联军隔江对峙。
曹操吃了败仗,便任命投降的荆州将军蔡瑁和张允训练北方士兵学习水上作战,初见成效。
为孙权统兵的都督周瑜担心曹军在蔡瑁、张允的训练下,学会水上作战,于是巧妙地使用离间计,曹操中计上了当,误信蔡瑁和张允是潜伏在曹军的奸细,将二人杀了。
有关诸葛亮的成语或典故
有关诸葛亮的成语或典故
诸葛亮,字孔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被誉为“卧龙先生”。
他的智慧和才华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许多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和典故也流传至今。
以下是其中一些著名的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和典故:
1、三顾茅庐:描述的是刘备三次亲自到诸葛亮隐居的茅庐中邀请他出山辅佐自己。
这个典故传递了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
2、草船借箭:讲述诸葛亮凭借智谋,巧妙地从敌人那里获取资源,展现了诸葛亮的战略智慧和胆识。
3、火烧赤壁: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与周瑜联手,用火攻的方式大破曹军,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
4、七擒孟获:描述诸葛亮七次擒获孟获,又七次放他,最终使孟获心悦诚服地归顺蜀汉,显示了诸葛亮的仁德和军事才能。
5、木牛流马: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用以解决蜀汉山路崎岖、运输困难的难题,展现了诸葛亮的创新精神。
6、舌战群儒:描述诸葛亮在东吴以一己之力,通过辩论击败众多大臣,成功说服孙权与刘备结盟抗曹的事迹。
7、智者千虑:源于《晏子春秋》,但后世常与诸葛亮联系起来,强调再三考虑、精准判断的智慧。
8、鞠躬尽瘁:原出自《三国志》,后来演变为成语,形容竭尽全力、不辞辛劳的精神。
这与诸葛亮“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相契合。
9、足智多谋:形容人善于谋划和用计,通常用来形容诸葛亮般聪明且有策略的人。
以上是部分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和典故,它们都凝聚了诸葛亮的智慧和精神。
这些故事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文化传统,还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人生经验和教训。
关于诸葛亮的成语
关于诸葛亮的成语诸葛亮大家肯定都了解过,一个非常聪明的古人,今天小编整理了关于诸葛亮的成语及其典故,欢迎大家查看。
1、初出茅庐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
曹操命大将夏侯悙引兵十万杀奔新野。
关羽、张飞对刘备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面临大战之际,二人态度消极,将信将疑。
诸葛亮假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关羽、张飞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调赵云回来担任前部诱敌,刘封、关平带人埋伏负责放火。
曹将夏侯悙果然轻敌上当,不听部将劝告,长驱直入,被大火烧得死伤无数,又遭各路伏兵夹击,损兵折将,丢弃博望城,逃回许昌。
诸葛亮一战成名,使刘备及手下大为敬服,奠定了自己的威望。
故事反映诸葛亮的性格:小心谨慎旷世济民2、火烧博望博望坡军师初用计——孔明令曰:“博望之左有山,名曰豫山;右有林,名曰安林:可以埋伏军马。
云长可引一千军往豫山埋伏,等彼军至,放过休敌;其辎重粮草,必在后面,但看南面火起,可纵兵出击,就焚其粮草。
翼德可引一千军去安林背后山谷中埋伏,只看南面火起,便可出,向博望城旧屯粮草处纵火烧之。
关平、刘封可引五百军,预备引火之物,于博望坡后两边等候,至初更兵到,便可放火矣。
”又命:“于樊城取回赵云,令为前部,不要赢,只要输,主公自引一军为后援。
各须依计而行,勿使有失。
” …… 孔明谓玄德曰:“主公今日可便引兵就博望山下屯住。
来日黄昏,敌军必到,主公便弃营而走;但见火起,即回军掩杀。
亮与糜竺、糜芳引五百军守县。
”命孙乾、简雍准备庆喜筵席,安排功劳簿伺候。
有诗曰:“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
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3、火烧新野火烧博望坡之后,曹操卷土重来,派曹仁和曹洪大军进攻新野。
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
曹军进城之后住入了民房。
夜里狂风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刘备军往城里射火箭。
大火迅速烧起来。
曹兵逃奔出城,被刘备军截杀,大败而归。
4、舌战群儒曹操大军沿江结寨,准备并吞江东。
关于诸葛亮的典故
关于诸葛亮的典故 诸葛亮是一位足智多谋的军师,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诸葛亮的典故 14 则,欢迎大家阅读! 1、初出茅庐 刘备三顾茅庐, 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
曹操命大将夏侯悙引兵十万杀奔新野。
关羽、张飞对刘备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面临大战之际,二人态度消极,将信 将疑。
诸葛亮假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关羽、张飞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 调赵云回来担任前部诱敌,刘封、关平带人埋伏负责放火。
曹将夏侯悙果然轻敌 上当,不听部将劝告,长驱直入,被大火烧得死伤无数,又遭各路伏兵夹击,损 兵折将,丢弃博望城,逃回许昌。
诸葛亮一战成名,使刘备及手下大为敬服,奠 定了自己的威望。
故事反映诸葛亮的性格:小心谨慎 旷世济民 2、火烧博望 博望坡军师初用计——孔明令曰:“博望之左有山,名曰豫山;右有林,名 曰安林:可以埋伏军马。
云长可引一千军往豫山埋伏,等彼军至,放过休敌;其 辎重粮草,必在后面,但看南面火起,可纵兵出击,就焚其粮草。
翼德可引一千 军去安林背后山谷中埋伏,只看南面火起,便可出,向博望城旧屯粮草处纵火烧 之。
关平、 刘封可引五百军, 预备引火之物, 于博望坡后两边等候, 至初更兵到, 便可放火矣。
”又命:“于樊城取回赵云,令为前部,不要赢,只要输,主公自 引一军为后援。
各须依计而行,勿使有失。
” …… 孔明谓玄德曰:“主公今日 可便引兵就博望山下屯住。
来日黄昏,敌军必到,主公便弃营而走;但见火起, 即回军掩杀。
亮与糜竺、糜芳引五百军守县。
”命孙乾、简雍准备庆喜筵席,安 排功劳簿伺候。
有诗曰:“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
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 第一功!” 3、火烧新野 火烧博望坡之后,曹操卷土重来,派曹仁和曹洪大军进攻新野。
诸葛亮料新 野呆不了, 就留下空城, 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
曹军进城之后住入了民房。
夜里狂风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刘备军往城里射火箭。
大火迅速烧起来。
曹兵逃奔 出城,被刘备军截杀,大败而归。
关于诸葛亮的十个典故
关于诸葛亮的十个典故
1.三顾茅庐:诸葛亮三次拜访刘备,以劝其投奔刘表。
2. 诫子书:诸葛亮为了教育自己的儿子,写下了这篇著名的《诫子书》,其中提到了许多人生道理。
3. 七擒七纵:诸葛亮为了挑战魏国名将张郃,设计了七擒七纵的计谋,最终成功地将张郃擒获。
4. 草船借箭: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用草船借箭的计谋,奇袭魏军,使得曹操大败。
5. 木牛流马: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是一种机械运输工具,可以加快军队的行军速度。
6. 空城计:诸葛亮在对付司马懿时使用的空城计,让敌军惊恐不已,最终取得了胜利。
7. 合纵连横:诸葛亮提倡的合纵连横的策略,使得各个诸侯国之间联合起来,共同对抗外敌。
8. 祭黄天:诸葛亮每年都会祭黄天,以祈求天命之力帮助自己的事业。
9. 神仙姓刘:诸葛亮在刘备的帐下,曾经说过“神仙姓刘”,意思是天命所归,刘备会成为天下霸主。
10. 辞官归隐:诸葛亮在武侯祠宣布辞官归隐,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隐士。
- 1 -。
诸葛亮历史典故20个
诸葛亮历史典故20个诸葛亮可是咱中国历史上超有名的大智囊呢!今天就来唠唠他的20个历史典故。
1. 三顾茅庐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那可是不辞辛苦,三次跑到诸葛亮住的地方去请他。
就像咱们现在追心仪的对象似的,不达目的不罢休。
这刘备也真是有眼光,知道诸葛亮是个大宝贝,能帮他成就一番大事业。
2. 隆中对诸葛亮还没出山的时候,就在隆中这个地方,给刘备分析天下大势。
他就像个超级预言家,把各方势力看得透透的,告诉刘备该咋发展,往哪发展,就像给刘备画了一张超级详细的创业蓝图。
3. 初出茅庐诸葛亮刚出山就火烧博望坡,把曹操的军队打得屁滚尿流。
那时候的他就像一个刚入职场就大放异彩的新人,让所有人都刮目相看,原来这个年轻的书生这么厉害呢。
4. 舌战群儒曹操大军压境,刘备这边要联合东吴。
诸葛亮就跑到东吴去,跟那些东吴的谋士们辩论。
一个人对一群人,他还能说得头头是道,把那些人辩得哑口无言。
这就好比一个学霸在一群学渣面前秀知识,太牛了。
5. 草船借箭周瑜想为难诸葛亮,让他十天造十万支箭。
诸葛亮呢,一点不慌,利用大雾天,开着草船去曹操那边“借”箭。
这一招真是绝了,不仅解决了箭的问题,还让周瑜吃了个哑巴亏。
6. 借东风赤壁之战的时候,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诸葛亮就像个神仙一样,能算出啥时候来东风,然后就靠着东风,一把火把曹操的舰队烧得精光。
这在当时可把大家都惊到了,感觉他好像能掌控天气似的。
7. 智算华容曹操赤壁战败后,诸葛亮算准曹操会走华容道,还故意安排关羽去守。
他知道关羽重义气,肯定会放走曹操。
这一招也是充满了智慧,既卖了关羽一个人情,又达到了自己的战略目的。
8. 三气周瑜诸葛亮和周瑜那可是斗智斗勇。
他三次把周瑜气得够呛,最后周瑜被活活气死。
不过呢,这也说明诸葛亮的智谋实在是高,周瑜碰上他也只能自认倒霉。
9. 七擒孟获诸葛亮南征的时候,对孟获是七擒七纵。
这可不是他在玩猫捉老鼠的游戏,而是为了让孟获心服口服,彻底收服南方。
这种胸怀和气度,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诸葛亮神机妙算的成语故事
诸葛亮神机妙算的成语故事神机妙算这个成语比喻了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
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情势,决定策略。
下面是儿童网小编给大家分享的神机妙算的成语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神机妙算的成语故事东汉末年,刘备派诸葛亮到东吴去联吴抗曹,东吴大都督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能,设计让诸葛亮在三天内造出十万支箭。
诸葛亮在夜间用二十只快船装上稻草人向曹军进攻,骗回曹操十万支箭,周瑜自叹不如诸葛亮那样神机妙算。
神机妙算的历史典故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准备一举消灭刘备和孙权的势力,一统天下。
刘备派诸葛亮去东吴联合孙权,共同对付曹操。
东吴的都督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华,总想把他除掉。
一次,诸葛亮立下了军令状,三天之内要造出十万枝箭,否则就会被斩首。
周瑜暗自高兴,觉得诸葛亮肯定完成不了任务,可以借机除掉他。
可是,诸葛亮早已想出了完成任务的办法。
他私下向鲁肃借了二十只快船,每只船上都立了一千多个草人。
第二天凌晨,诸葛亮趁江面上大雾笼罩,下令将草船驶近曹军水寨,装作攻打曹军的样子。
曹操看到这种情况,下令军队用箭射向对方。
霎时间,曹军一万多名弓箭手一齐朝江中射箭。
不一会儿,二十只船上的草人已经挂满了箭。
诸葛亮让船上士兵齐声高喊:“谢丞相借箭。
”等曹操明白时,诸葛亮的草船早已驶远了,曹操悔恨不已。
周瑜知道诸葛亮草船借箭的经过后,万分感慨地说:“诸葛亮灵巧的心思已达到神奇的程度,我的确不如他啊。
”诸葛亮巧借东风诸葛亮与周瑜制定了火攻曹营的计划。
但连日来江上一直刮西北风,用火攻不但烧不着北岸的曹兵,反而会烧到自己,只有借助东风才能火烧曹营,周瑜为此心急致病卧倒在床。
诸葛亮知道后,给周瑜开了个“药方”:欲破曹兵,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然后,要求周瑜为他搭起九尺七星坛做法。
几天后,果然刮起了东南风。
蜀军借助东风火攻曹营,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诸葛亮的简介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历史上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
关于诸葛亮的成语典故你知道多少
关于诸葛亮的成语典故你知道多少诸葛亮作为智慧的化身,有不少成语是有关诸葛亮的。
以下是店铺要与大家分享的诸葛亮的成语,供大家参考!关于诸葛亮的成语1:七擒七纵公元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巩固后方,率领军队南征。
正当大功告成准备撤兵的时候,南方彝族的首领孟获,纠集了被打败的散兵来袭击蜀军。
诸葛亮得知,孟获不但作战勇敢,意志坚强,而且待人忠厚,在彝族中极得人心,就是汉族中也有不少人钦佩他,因此决定把他争取过来。
孟获虽然勇敢,但不善于用兵。
第一次上阵,见蜀兵败退下去,就以为蜀兵不敌自己,不顾一切地追上去,结果闯进埋伏圈被擒。
孟获认定自己要被诸葛亮处死,因此对自己说,死也要死得像个好汉,不能丢人。
不料诸葛亮亲自给他松绑,好言劝他归顺。
孟获不服这次失败,诸葛亮从大局出发放他回家。
孟获先后七次被捉住,最终真心归顺蜀国。
关于诸葛亮的成语2:摇鹅毛扇诸葛亮的鹅毛扇代表着智慧和才干,所以在有关诸葛亮的戏曲中,孔明总是手拿鹅毛扇。
关于鹅毛扇,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黄承彦的千金小姐黄月英并非丑陋,而是一个非常聪明美丽、才华出众的姑娘。
黄承彦怕有为的青年有眼不识荆山玉,故称千金为“阿丑”。
阿丑黄月英不仅笔下滔滔,而且武艺超群,她曾就学于名师。
艺成下山时,师傅赠送她鹅毛扇一把,上书“明”、“亮”二字。
二字中还密密麻麻地藏着攻城略地、治国安邦的计策。
并嘱咐她,姓名中有明亮二字者,即是你的如意郎君。
后来黄承彦的乘龙快婿,就是吟啸待时、未出隆中便知天下三分的名字中有“明”、“亮”二字的未来蜀国丞相诸葛亮。
结婚时,黄月英便将鹅毛扇作为礼物赠给诸葛亮。
孔明对鹅毛扇如掌上明珠,形影不离。
他这样作不仅表达了他们夫妻间真挚不渝的爱情,更主要的是熟练并运用扇上的谋略。
所以不管,总是手不离扇。
清朝康熙年间,襄阳观察使赵宏恩在《诸葛草庐诗》中写道:“扇摇战月三分鼎,石黯阴云八阵图”,就足以证明诸葛亮手执鹅毛扇的功用以及他手不离扇的原因。
关于诸葛亮的成语3:草船借箭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关于诸葛亮的成语故事50字左右
关于诸葛亮的成语故事50字左右
摘要:
1.诸葛亮简介
2.诸葛亮与成语故事的关系
3.具体成语故事及寓意
4.总结诸葛亮形象对成语的影响
正文:
诸葛亮,字孔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的才智、谋略和忠诚深入人心,成为后世敬仰的典范。
在众多关于诸葛亮的成语故事中,有以下几个脍炙人口的典故。
一、草船借箭
诸葛亮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二十条草船诱敌,借机射箭,为蜀军挽回了败局。
这个故事体现了诸葛亮善于运筹帷幄,足智多谋的特点。
二、空城计
在敌军压境之际,诸葛亮巧妙地运用空城计,让敌军望而生畏,不战而退。
这个故事展示了诸葛亮在危机时刻的镇定自若和出色智慧。
三、七擒孟获
诸葛亮为收服南蛮之地,七次擒获叛将孟获,并让其心悦诚服。
这个故事传达了诸葛亮以德服人、善于安抚人心的政治智慧。
四、锦囊妙计
诸葛亮为帮助刘备争夺天下,临终前留下锦囊妙计,为蜀国延续寿命。
这
个故事凸显了诸葛亮忠诚无私、为国家付出一切的精神。
这些成语故事不仅彰显了诸葛亮的卓越才能,更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
有关诸葛亮的成语及其典故
有关诸葛亮的成语及其典故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有关诸葛亮的成语及其典故,欢迎查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时,蜀主刘备去世后,昏庸无能的刘禅继位。
他只知享乐,而把军政大事都交给诸葛亮处理。
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前写下《后出师表》给刘禅,表达了他愿意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坚定决心。
后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便指不辞辛劳、勤勤恳恳、小心谨慎、竭尽全力地贡献出全部精力,直到死亡。
初出茅庐初出茅庐,原指诸葛亮出山后初掌兵权就打了胜仗,后来也比喻刚刚进入社会,还缺乏实践。
诸葛亮随刘备到新野后不久,曹操就逼近新野,派夏侯敦领兵十万到达博望城。
诸葛亮派兵遣将,在博望坡火攻曹兵,大败夏侯敦。
《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有这样一首评议诗赞扬诸葛亮:“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草船借箭孙刘联盟结成后,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设计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想以此陷害他。
诸葛亮在一个大雾的黑夜向曹操“借箭”成功,挫败了周瑜的诡计。
后来,草船借箭就指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达到自己的目的。
淡泊明志刘备第二次拜访诸葛亮时,进了草庐大门到达中门时,看见门上写着一副——“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这副对联的意思是:用淡泊简朴显示志趣,用心境平静远离名利。
三顾茅庐三顾茅庐常指诚心诚意地邀请人,也表示多次拜访才见到对方。
三国时,刘备在徐庶建议下三次到隆中拜访诸葛亮,前两次都没见到人,第三次终于见到了。
后来,诸葛亮为刘备的诚意感动,答应出山辅佐他,并最终干出了一番大事业。
锦囊妙计锦囊妙计,本指封在锦囊中的神机妙算,现在则比喻能及时解决紧急问题的妥善办法。
周瑜听说刘备的妻子甘夫人去世后,设计要将孙权的妹妹许配给刘备——先让刘备到东吴入赘,再将他幽囚狱中换取荆州。
结果,此计被诸葛亮识破。
刘备临行前,诸葛亮悄悄对赵云说:“你保护主公到东吴,我给你三个锦囊,囊中有三条妙计,你到东吴后依计而行。
”后来,赵云依计而行,果然不仅保护刘备成了亲,还携新夫人安全地返回荆州,使周瑜的计谋成为泡影。
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故事
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故事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故事导语: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文学家。
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一、七擒孟获蜀汉先主刘备在永安病势越来越重。
他把诸葛亮从成都召到永安,嘱咐后事。
他对诸葛亮说:“您的才能比曹丕高出十倍,一定能够把国家治理好。
我的孩子阿斗(太子刘禅的小名),您认为可以辅助,就辅助他;如果不行,您就自己来做一国之主吧。
”诸葛亮流着眼泪,哽咽着说:“我怎敢不尽心竭力,报答陛下,一直到死!”刘备把小儿子刘永叫到身边,叮嘱他说:“我死之后,你们兄弟要像对待父亲一样尊敬丞相。
”刘备死后,诸葛亮回到成都,扶助刘禅即了帝位,历史上称为蜀汉后主。
刘禅即位后,朝廷上的事不论大小,都由诸葛亮来决定。
诸葛亮兢兢业业,治理国家,想使蜀汉兴盛起来。
没料到南中地区(今四川省大渡河以南和云雨、贵州一带)几个郡倒先闹起来了。
益州郡有个豪强雍闿(音kǎi),听说刘备死去,就杀死了益州太守,发动叛变。
他一面投靠东吴,一面又拉拢了南中地区一个少数民族首领孟获,叫他去联络西南一些部族起来反抗蜀汉。
经过雍闿的煽动,牂柯(音zāngkē,在今贵州遵义一带)太守朱褒、越巂(今四川西昌县东南,巂音xī)部族酋长高定,也都响应雍闿。
这样一来,蜀汉差不多丢了一半土地,怎么不叫诸葛亮着急呢?可是,当时蜀汉刚遭到猇亭大败和先主死亡,顾不上出兵。
诸葛亮一面派人和东吴重新讲和,稳住了这一头;一面奖励生产,兴修水利,积蓄粮食,训练兵马。
过了两年,局面稳定了,诸葛亮决定发兵南征。
公元225年三月,诸葛亮率领大军出发。
诸葛亮好友马良的弟弟、参军马谡(音sù)送诸葛亮出城,一直送了几十里地。
临别的时候,诸葛亮握住马谡的手,诚恳地说:“我们相处好几年了。
今天临别,您有什么好主意告诉我吗?”马谡说:“南中的人依仗地形险要,离开都城又远,早就不服管了。
写诸葛亮的成语故事
写诸葛亮的成语故事
写诸葛亮的成语故事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中国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散文家、发明家,下面就是写诸葛亮的成语故事,请看:
写诸葛亮的成语故事【1】
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又名三顾草庐,典出《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他们的谈话内容即《草庐对》(三分天下的战略决策)
顾:拜访;茅庐:草屋。
原为汉末刘备去襄阳隆中访聘诸葛亮的故事。
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汉末刘备三次前往襄阳隆中诚访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
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载《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
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建议下,三次到襄阳城西隆中拜访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见,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
写诸葛亮的成语故事【2】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出自《三国演义》四十九回,原文为:孔明索纸笔,屏退左右,密书十六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原意是周瑜定计火攻曹操,作好了一切准备,忽然想起不刮东风无法胜敌。
后以此比喻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诸葛亮的成语典故
三顾茅庐
官渡大战后,曹操打败了刘备。
刘备只得投靠刘表。
曹操为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就慌称徐庶的母亲病了,让徐庶立
刻去许都。
徐庶临走时告诉刘备,隆中有个奇才叫诸葛亮,如果能得
到他的协助,就能够得到天下了。
第二天,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去拜访诸葛亮。
谁知诸葛亮刚好出游去了,书童也说不准什么时候回来。
刘备只好回
去了。
过了几天,刘备和关羽。
张飞冒着大雪又来到诸葛亮的家。
刘备
看见一个青年正在读书,急忙过去行礼。
可那个青年是诸葛亮的弟弟。
他告诉刘备,哥哥被朋友邀走了。
刘备非常失望,只好留下一封信,
说渴望得到诸葛亮的协助,平定天下。
转眼过了新年,刘备选了个好日子,有一次来到隆中。
这次,诸
葛亮正好在睡觉。
刘备让关羽、张飞在门外等候,自己在台阶下静静
地站着。
过了很长时间,诸葛亮才醒来,刘备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办法。
诸葛亮给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势,说:“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
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拿下西川成大业,和曹、孙成三足鼎立
之势。
”刘备一听,非常佩服,请求他相助。
诸葛亮答应了。
那年诸
葛亮才27岁。
草船借箭
周瑜提出让诸葛亮在10日之内赶制10万枝箭的要求,诸葛亮却
出人意外地说:“操军即日将至,若候10日,必误大事。
”他表示:“只须3天的时间,就能够办完复命。
周瑜一听大喜,当即与诸葛亮
立下了军令状。
在周瑜看来,诸葛亮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3天之内造
出10万枝箭,所以,诸葛亮必死无疑。
表明:周瑜并不相信诸葛亮在
三天内会造出10万枝箭。
诸葛亮告辞以后,周瑜就让鲁肃到诸葛亮处查看动静,打探虚实。
诸葛亮一见鲁肃就说:“3日之内如何能造出10万枝箭?还望子敬救
我!”忠厚善良的鲁肃回答说:“你自取其祸,叫我如何救你?” 诸葛
亮说:“只望你借给我20只船,每船配置30名军卒,船只全用青布
为幔,各束草把千余个,分别竖在船的两舷。
这个切,我自有妙用,
到第三日包管会有10万枝箭。
但有一条,你千万不能让周瑜知道。
如果他知道了,必定从中作梗,我的计划就很难实现了。
”鲁肃虽然
答应了诸葛亮的请求,但并不明白诸葛亮的意思。
他见到周瑜后,不
谈借船之事,只说诸葛亮并不准备造箭用的竹、翎毛、胶漆等物品。
周瑜听罢也大惑不解。
诸葛亮向鲁肃借得船只、兵卒以后,按计划准备停当。
不过一连
两天诸葛亮却毫无动静,直到第三天夜里四更时分,他才秘密地将鲁
肃请到船上,并告诉鲁肃要去取箭。
鲁肃不解地问:“到何处去取?”诸葛亮回答道:“子敬不用问,前去便知。
”鲁肃被弄得莫名其妙,
只得陪伴着诸葛亮去看个究竟。
凌晨,浩浩江面雾气霏霏,漆黑一片。
诸葛亮遂命用长索将20只
船连在一起,起锚向北岸曹军大营进发。
时至五更,船队已接近曹操
的水寨。
这时,诸葛亮又教士卒将船只头西尾东一字摆开,横于曹军
寨前。
然后,他又命令士卒擂鼓呐喊,故意制造了一种击鼓进兵的声势。
鲁肃见状,大惊失色,诸葛亮却心底坦然地告诉他说:“我料定,在这浓雾低垂的夜里,曹操决不敢毅然出战。
你我尽可放心地饮酒取乐,等到大雾散尽,我们便回。
”
曹操闻报后,果然担心重雾迷江,遭到埋伏,不肯轻易出战。
他
急调旱寨的弓弩手6000人赶到江边,会同水军射手,共约1万多人,
一齐向江中乱射,企图以此阻止击鼓叫阵的“孙刘联军”。
一时间,
箭如飞蝗,纷纷射在江心船上的草把和布幔之上。
过了一段时间后,
诸葛亮又从容地命令船队调转方向,头东尾西,靠近水寨受箭,并让
士卒加劲地擂鼓呐喊。
等到日出雾散之时,船上的全部草把密密麻麻
地排满了箭枝。
此时,诸葛亮才下令船队调头返回。
他还命令所有士
卒一齐高声大喊:“谢谢曹丞相赐箭!”当曹操得知实情时,诸葛亮的
取箭船队已经离去20余里,曹军追之不及,曹操为此懊悔不已。
船队返营后,共得箭10余万枝,为时不过3天。
鲁肃目睹其事,极称诸葛亮为“神人”。
诸葛亮对鲁肃讲:自己
不但通天文,识地利,而且也知奇门,晓阴阳。
更擅长行军作战中的
布阵和兵势,在3天之前已料定必有大雾能够利用。
他最后说:“我
的性命系之于天,周公瑾岂能害我!”当周瑜得知这个切以后,大惊
失色,自叹不如。
七擒孟获
蜀汉先主刘备在永安病势越来越重。
他把诸葛亮从成都召到永安,嘱咐后事。
他对诸葛亮说:“您的才能比曹丕高出十倍,一定能够把
国家治理好。
我的孩子阿斗(太子刘禅的小名),您认为能够辅助,就
辅助他;如果不行,您就自己来做一国之主吧。
”
诸葛亮流着眼泪,哽咽着说:“我怎敢不尽心竭力,报答陛下,
一直到死!”
刘备把小儿子刘永叫到身边,叮嘱他说:“我死之后,你们兄弟
要像对待父亲一样尊敬丞相。
”
刘备死后,诸葛亮回到成都,扶助刘禅即了帝位,历称为蜀汉后主。
刘禅即位后,朝廷上的事不论大小,都由诸葛亮来决定。
诸葛亮
兢兢业业,治理国家,想使蜀汉兴盛起来。
没料到南中地区(今四川省
大渡河以南和云雨、贵州一带)几个郡倒先闹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