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的形成55张ppt
世界地理——欧洲 ppt课件
49
鲁尔区的兴衰
1.区位优势 ①丰富的煤炭资源 ②离铁矿区近,靠近法国东北部洛林铁矿区 ③充沛的水源 ④便捷的水陆交通: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 路口,河运方便并直通海洋 ⑤广阔的市场
分为北欧西欧中欧和南欧原苏联以外的欧洲部分一欧洲的位置和范围欧洲东部欧洲西部首页上页下页最近页6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冰岛不列颠岛爱尔兰岛11大陆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三面环海多半岛岛屿内海边缘海海湾二自然环境北海石油渔业气候海洋性特征显著多港湾首页上页下页最近页7欧洲西部非洲欧洲西部地形海岸线曲折以平原为主海岸线平直以高原为主首页上页下页最近页8波德平原22平原山地为主的地形世界平均海拔最低的洲冰川作用显著多峡湾冰碛湖冰碛平原东欧平原阿尔卑斯山地势南北高中间低首页上页下页最近页9阿尔卑斯山脉是怎样形成的
三.居民和国家
1、国家和地区:有世界最小国家梵蒂冈(多袖珍国家) 2、居民:白色人种为主,人口稠密 区沿着煤矿和工业地带分布,略呈 “十字型”,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 匈牙利、德国等出现负增长。 3、经济发达地区:大多数国家属于 经济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发达,其 中德国居第一位 4、发达的旅游业
ppt课件 34
ppt课件 17
首页 上页 下页 最近页
3.深受大西洋影响的气候
欧洲的气候特点: 1、气候海洋性显著 2、欧洲具有面积最广最 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和地中海式气候区 3、温带气候占绝对优势
ppt课件
18
探究山地的形成原因和地理意义的高中地理教案
山地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山顶比周围地区高出300米以上的自然地形。
山地是地球地表形态的一种重要类型,由于高度和地形的特殊性质而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和科学价值。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即山地的形成原因和地理意义,来探究山地在地理学中的重要性。
一、山地的形成原因1.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是解释山地形成的一个关键概念。
在地球的表面,有7个大陆板块以及14个海洋板块。
这些板块不停地运动着,当两个板块碰撞或者一个板块被挤压成另一个板块时,山脉就会形成。
比如,喜马拉雅山脉就是由印度板块碰撞到南亚板块形成的。
2.地壳抬升地壳抬升主要是指内部地壳的花岗岩和埋藏的地质层在长时间的侵蚀和运动后被推向地表,形成峰峦起伏的山脉地貌。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活跃的板块边缘或者花岗岩等岩石从地幔深处升起的地区。
3.侵蚀作用侵蚀作用是山地形成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风、水、冰的侵蚀和物质的剥蚀可以改变地面形态,从而形成峰峦起伏的山脉地貌。
山地的侵蚀过程通常会形成如谷地、悬谷、铁线楼梯等景观。
二、山地的地理意义1.气候影响山地能够影响气候是因为山体高耸入云,会产生对风向的阻挡作用,天气形成的气流会被推升到较高的高度,使溢出的气流下降形成降雨,使山地拥有了不同程度的降水。
此外,山地地形的变化会影响气流的温度,从而影响气候、降雨等方面。
2.水资源山地是水资源重要的产生地和天然水库。
由于大气层中水汽会被高处的山体和云层阻挡,在山地上水汽变成水滴,从而降下来。
山地也是一些重要的供水地或水源地,如世界闻名的阿尔卑斯山脉就是欧洲的重要水源地之一。
3.资源分配与利用山地地形的特殊性会使得山地对于农牧业、矿产资源,以及旅游业发展具有独特的地理意义。
在农牧业方面,山地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会影响到作物品种和生长周期,对于人们实现定居和生产都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矿产资源方面,山区经常是重要的金属矿物和宝石矿产资源集聚地,比如喜马拉雅山脉就蕴含着丰富的矿藏。
在旅游业方面,山地的现代旅游业发展已经成为了全球重要的产业之一,峰峦起伏的山脉和丰富的生态系统使得人们可以在其中获得独特的旅游体验和感受。
世界地理概况 第一节 自然概况(共55张PPT)(1)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因纬度而不同)
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
1月,全球大陆等温线向南 凸出,海洋相反 7月,全球大陆等温线向北 凸出,海洋相反
海洋影响程度不同(气温由沿海向内 陆递变)
海陆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A、 B、C同纬度,B地夏温高于A、C两 地,冬温低于A、C两地)
等温线走向
与等高线平行(与山脉走向、 高原边缘平行)
世界地理概况
第一节 自然概况
一、海陆分布
亚欧大陆
阿拉
非洲大陆 伯半
岛
大洋洲大陆
格陵兰岛 北美大陆
南美大陆
南极大陆
面积广大而完整的陆地称为大陆
属 于
面积较小的陆地称为岛屿
合起来称为大洲
把陆地伸进海洋,三面临水的部分称为半岛
问:大洲分界 、面积大小?
二、世界地形概况 (陆地和海洋)
丘陵
高原
山地
地形影响:海拔高,气温低; 对流运动弱,降水相对减少
非地带性气候分布
巴塔哥尼亚高原的 温带大陆性气候
地形:盛行西风 的背风坡
非地带性气候分布
南美西岸热带沙漠气 候逼近赤道
秘鲁寒流降温减湿 离岸风降温减湿
五、气候分布特点
(4、气候类型判读)
• 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
热带
>15℃
副热带或温带
气候特点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
气候成因
受海陆热力性质差 异影响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景观
分布规律
南北纬30°~40°之间 的大陆西岸、地中海 沿岸
典型分布
地中海沿岸 好望角 智利南部等
气候特点
冬季温和湿润 夏季高温少雨
气候成因
《地形和地势》中国的自然环境PPT课件5 (共31张PPT)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说明我国多种多样的地 形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势三 阶梯的分布和特点。 3、掌握阅读并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 地形剖面图等各类地形图的技能。
15 1 2 3 16 17 4 5 9 8
7 11
14
10 6
12
13
上边的数码各 代表哪些山脉?
左 边 的 山 脉 各 是 哪 些 走 向 ?
主要山脉有:
一、东西走向的山脉有: 天山—阴山 昆仑山—秦岭 南岭 二、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有: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武夷山 台湾山脉 三、南北走向的山脉有: 贺兰山 横断山脉 四、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有: 阿尔泰山脉 祁连山脉 五、世界最高大雄伟的山脉:
特点
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合作探究题:
1、山区开发利用有哪 些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不利因素: 地面崎岖 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耕作业。
有利条件:
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
2、想一想:如何对山 区进行开发建设??
(1)努力改善交通条件;
(2)大力发展旅游业;
(3)合理开发矿产资源;
(4)积极实施农业多种经营;
雪峰山 ———————————————— —
思考:地势对气候、河流、交通有何影响?
气候:
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便于海上湿 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河流:
众多大河滚滚东流, 便利东西交通。
水能资源:
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 级阶梯时,落差大,水能资 源极为丰富。
反馈练习
1.下列山脉中既是地势笫一、二级阶梯 界山,又是西北---东南走向的是: • A.昆仑山• C.横断山 • B.祁连山 • D.太行山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4.2
褶皱示意图
向斜
向斜是褶曲的基本形态之一,与背斜相对 。 从形态上看,向斜一般是岩层向下弯曲。因此, 从地形的原始形态看,向斜成为谷地。向斜是良 好的储水构造。石油、天然气、地下水三者比较, 天然气的密度最小,石油次之,水的密度最大, 且向斜的岩层向下弯曲,即储水层。 因为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受力集中于中心。 所以,同一平面上各点受力不均匀,不宜修建铁 路、隧道等工程。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山地的三种类型; 2.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难点
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判断背斜、向斜。
山地的表面形态奇特多样,有的彼此平行, 绵延数千公里;有的相互重叠,犬牙交错,山里 套山,山外有山,连绵不断。山地的规模大小也 不同,按山的高度分,可分为高山、中山和 低山。 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称为高山,海拔在1000-3500 米的称为中山,海拔低于1000米的称为低山。按 山的成因又可分为褶皱山、断层山、褶皱—断层 山、火山、侵蚀山等。
导入新课
大家一定见过和听说过许多山脉,那你们 知道这些山脉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它们的形成 原因是否相同呢?
喜马拉雅山脉
珠穆朗玛峰
安第斯山脉
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
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褶皱的概念和基本形态,掌握正确判 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理解褶皱山的概念; 2.了解断层的概念,掌握断层对地表形态的 影响,理解断块山的概念; 3.了解火山的形成过程,掌握火山的组成; 4.理解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代表: 华山
庐山
泰山
华山
泰山
思考
怎样区别褶皱山和断块山呢? (提示:可从外貌景观和地质构造的差异进行分析)
提示:
1.从外貌景观看:断块山由于断层构造的存在, 常形成巨大的陡崖,地势格外险峻。 2.从地质构造看:褶皱山是由褶皱发育而成,各 地岩层未失去连续完整性,而断块山是由断层发育而成, 在断层(陡崖)两侧,岩层失去了连续完整性,同时代 的岩层发生明显的错位。
第二章 构造地貌(修)
• 2、活动大陆边缘——太平洋型大陆边缘。 • 地貌特征: 在太平洋周围最为典型。由海沟
与岛弧或边缘山地组成,是构造运动最强烈的板 块边界,多火山地震。
• 成因:这里是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冲撞挤压的
地带,当大洋板块自洋脊向两侧移动时,由于洋 壳板块的岩石密度大,位臵较低,遇到大陆板块 时,便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在俯冲带上形成深 海沟以及与其平行的山脉或岛链。
–
– –
– 2、事实:动态均衡理论——地壳厚度是不一的,密度也是
不均一的(根据W.汉斯克的意见,实际地壳均衡63%是艾里模式 来成,而37%由普拉特模式进行)。 任何部分发生比重上或体积 上的改变,则会造成地壳均衡的调整,既地壳均衡异常。地壳由 老的均衡向新的均衡不断发展。这种均衡运动的根本动因是地球 内部的物质运动,它就是大洋与大陆形成的根本原因。
北、中、南,中间有吐鲁番、哈密,艾比湖等盆地
• 山体断裂升降活动剧烈。如天山升降幅度达11000-15000米。
2.断块山与断陷谷
• A、成因:在古生代的板块内部稳定区,由于新生代强烈 的断块运动,岩层断裂上升而形成的山地称为断块山,相 对下降的称为断陷谷,二者往往伴生。
• B、地貌特点: • 断块山山坡一般为急陡的断层崖,山形呈地垒式或掀斜 式。P20 图。如我国的太行山、吕梁山、恒山、贺兰山、 庐山、泰山 • 断陷谷横剖面呈地堑形或簸箕形,有很厚的堆积层。如
我国的汾河和渭河谷地
(三)、板块内部稳定区的构造地貌 • 该区长期以来构造宁静,新生代构造运动 大多表现为大面积的拱起和拗陷。 • 1、高原 • 2、盆地 • 3、平原
• 1、高原:
• A、成因:是板块内部大面积的拱起区后受外力微弱侵蚀 切割的结果。如非洲、巴西、青藏、蒙古等高原。 • B、地貌特点: • 海拔高度在1000m以上、相对高度500m以上,形态单一, 起伏不大的广大地面; • 边缘为受到强烈侵蚀的陡坡或起伏显著的山地; • 坡麓往往有来自高原边缘的粗大碎屑物
第一章 山地生存方法
行进方法
上坡:
——山路
步行上坡时,步幅要放小,手臂摆开,身体微向前倾, 步行上坡时,步幅要放小,手臂摆开,身体微向前倾, 不要东张西望,若坡度大可借助外物。如遇到陡峭山路, 不要东张西望,若坡度大可借助外物。如遇到陡峭山路, 应避免直线攀升,最好向左向右交替(之字形)上去。 应避免直线攀升,最好向左向右交替(之字形)上去。
一、服装
1、排汗层:内衣—秋衣、秋裤。这类服装一般都贴身穿着,其主要作用 、排汗层:内衣 秋衣 秋裤。这类服装一般都贴身穿着, 秋衣、 就是使身体保持干燥并有一定的保暖作用。 就是使身体保持干燥并有一定的保暖作用。内层服装的材料是由一些导水 性极强的材料制成 2、保温层:保暖衣—羽绒,化纤棉类 ,内层服装的材料是由一些导水性极强 、保温层:保暖衣 羽绒 羽绒,
下山方法
一旦到达山顶,如果暴露于凛冽的寒风之 中,恐怕您心里只会想着这样一件事情— 中,恐怕您心里只会想着这样一件事情— 最好找一个温暖的地方,例如避难棚,好 好地休息一下。那么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 那就是沿着背风的山坡尽快下山。
1.仔细寻找前人走过的路径或遗留的痕迹。 1.仔细寻找前人走过的路径或遗留的痕迹。 2.如果能见度不良,必须小心翼翼,千万不要马 2.如果能见度不良,必须小心翼翼,千万不要马 虎大意。 3.倘若准备顺着陡峭的山坡爬下来,可以采用面 3.倘若准备顺着陡峭的山坡爬下来,可以采用面 向下的姿势,即朝向面向岩石的山坡。 4.要十分注意滚落的石头伤及同伴。 4.要十分注意滚落的石头伤及同伴。 5.如果要通过冰河,最好每个人都用绳索连接在 5.如果要通过冰河,最好每个人都用绳索连接在 一起。 6.对于布满碎石的山坡,要特别注意,实际上前 6.对于布满碎石的山坡,要特别注意,实际上前 方就可能是万丈悬崖。
中国地理:中国的地形(共65张PPT).
5
第一阶梯 高原为主: 海拔在4000m以上
昆仑山 阿尔金山 祁连山 横断山脉
我国 主要 第二阶梯 高原、盆地为主:
地形
海拔在1000m~2000m
分布 大兴安岭 太行山 巫山 雪峰山
第三阶梯 平原、丘陵为主: 海拔在500m以下
6
思考: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分布状况对气 候、河 流和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1)有利于夏季风将海洋上湿润的空气送入内地,形 成降水。 (2)决定了我国许多大河东流入海,既有利于沟通我 国的海陆交通,又便于我国东西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 (3)由于地势起伏大,河流的落差大,特别是第一、 二级阶梯交界处,水流湍急,产生巨大的水能。
小结:“三水”即水汽输入、水运沟通、水能丰富
7
(2)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4
(二)四大高原
25
四
大
内蒙古高原
高
黄土
原
青藏高原 高原
云贵高原
确定四大高原的位置
26
中国四大高原特点
• 1.青藏高原:(生产生活) 海拔最高,面积最广,雪山连绵,冰川广 布。
• 2.内蒙古高原:(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 地面平坦,草原辽阔
• 3.黄土高原:(生活影响——窑洞) 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支离破碎
山区:山地、丘陵和崎岖的高原。 约占2/3。 思考:我国地形对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8
思考: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如何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 1.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农、林、副、渔)
利 2.有丰富多种多样的矿产 3.有利于发展采矿、林业、旅游业
不 1.耕地面积少,种植业发展不利 利 2.交通不便
9
10
第三章山地分布特点与冰川分类
第三章山地分布特点与冰川分类我国西部现代冰川都分布在海拔3000m以上的高山或高原上,属于北半球中、低纬度的山岳冰川。
由于晚新生代以来的地壳抬升,除准噶尔、塔里木和柴达木几个大盆地相对下陷外,西部大部分地方都上升为高山或高原,形成一系列近于纬向分布的山脉和被称之为世界屋脊、世界上最高大的青藏高原。
从北面的阿尔泰山到南部的喜马拉雅山的诸大山脉,包括青藏高原,共同构成了我国西部地貌的骨架。
这种地貌形式,不仅改变了西部水热状况和环流形势,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冰川的分布、规模、性质和类型。
第一节西部高山分布与冰川的关系在我国辽阔的西部,群山叠障,山峰矗立,北起阿尔泰山的奎屯峰(海拔4104m),南抵云南丽江东北的玉龙雪山(5596 m),西起新疆的帕米尔,东达四川北部松潘附近的雪宝顶(海拔5580m)。
在纵横2500km的范围内,北部以山脉与盆地相间分布为特点,南部则以青藏大高原为一完整的地貌单元。
由于气候和地形的差异,雪线变化幅度达3000m左右,因此,冰川分布形势受到很大影响。
一、各山脉的分布概况(图14)1.阿尔泰山脉:位于中、苏、蒙三国交界处,是我国西部最北边的一列北西—南东走向的山脉。
在我国境内延长约500km,主峰友谊峰(海拔4374m)与它北侧的奎屯峰构成山脉最高大的山汇,降水较多,成为该山脉主要冰川发育中心。
一般山脊海拔约3200—4000m,西北向东南逐渐减低,而山前地带却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因此,由冰雪融水补给的额尔齐斯河和乌伦古河的上游支流出山口后折向西北流走。
前者流入苏联的鄂毕河,是我国西北区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水系。
后者最后注入乌伦古湖。
2. 天山山脉:是横贯亚洲中部的巨大山脉之一。
北南两翼为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
习惯上把伸向苏联境内的天山称为西天山,我国境内的天山称东天山。
我国境内的天山绵亘约1700km,西段宽大,达400多公里,向东逐渐收缩,至乌鲁木齐以东宽度仅数十公里。
山脉由二十多条大小不等的山脊组成,山脊间为山间盆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读地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③建设地下隧道应选址在甲、乙、丙处的_乙___处为好,
【限时训练】
读某地景观素描图,完成问题。
【小题1】该地地质构造属于
()
A.断层 B.山岭 C.背斜 D.向斜
【小题2】对该景观形成过程的推断,最合理的是
A.变质作用、冷却凝固、地壳上升、风化作用
假如你是一位地理爱好者,在野外考察时,你将如何 判定断层呢?
(1)讨论:断层处可能存在哪些特征?
(2)验证:请教老师或查阅资料,验证讨论的结论。
构造 地貌 水文
岩层破裂不连续,岩石破碎
山脊中断,一边相对上升为山地,一边相对 下降为低地,断层面常为悬崖,断层带成沟 谷
河流改向,温泉泉水分布
C.岩浆活动、冷却凝固、地壳上升、侵蚀作用
华山天下险!
二、断块山
【合作学习】 要求:小组合作,完成下面表格。时间:2分钟
渭河平原 汾河谷地 华山 庐山 泰山
相对上升岩体(地堑): 常发育成山岭或高地
相对下降的岩体(地垒): 形成谷地或低地
注意:在断层线处 由于岩石破碎,常 发育成沟谷、河 流
• 2.图示山岭是( B )
• A.沿顶部裂隙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 B.因底部坚实抗侵蚀能力强而成的向斜山 • C.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能力强而成的背斜山 • D.沿底部裂隙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限时训练】
3、喜马拉雅山是(): A、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的 B、两个大洋板块碰撞形成 C、两个大陆板块碰撞形成的 D、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的
4.2山地的形成
山地的类型
褶皱山
断块山
火山
【课程标准】
以山地为例,说明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学习目标】 ①知识目标: 了解山地的类型,掌握褶皱山的形成和基本形态。 ②方法技能: 利用地理图片,正确判断褶皱构造和断层构造。 ③情感价值: 树立事物是不断运动、不断发展变化的地理思想。
一.褶皱山
解释甲地成为山岭,乙地成为谷地的原因。 背斜顶部受张力 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坚 易受到侵蚀 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背斜、向斜构造形成的地貌
一、褶皱山 3、背斜、向斜与地貌
小结: 内力作用: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外力侵蚀后: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活动探究二】 4、 背斜、向斜的实践意义
1、找水、找石油天然 气应该选择甲地还是乙 地?为什么? 找水应在甲处,找油气 应在乙处 背斜是良好的储油结构, 向斜是良好的储水结构。
B.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地壳运动、变质作用
C.岩浆活动、冷却凝固、地壳上升、侵蚀作用
【限时训练】
读某地景观素描图,完成问题。
【小题1】该地地质构造属于
()
A.断层 B.山岭 C.背斜 D.向斜
【小题2】对该景观形成过程的推断,最合理的是
A.变质作用、冷却凝固、地壳上升、风化作用
B.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地壳运动、变质作用
(1)在下图中写出六大板块的名称。 (2)一般说来,板块_内_部__地壳比较稳定;板块_
交_界_处__地壳不稳定,易发生火山和地震。
亚 欧A板 块
美
洲
非
洲D
太 平 洋B 板 块
板C
块
板
印 度 洋E 板 块
块
南 极 洲F 板 块
(3)板块边界类型: 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两种。
(4)板块运动对地貌的影响 ①板块张裂:形成裂谷、海洋 ②板块相撞:形成褶皱山脉
【课堂小结】
一、褶皱山
1 、褶皱定义:岩层弯曲变形
2、 褶曲形态:背斜和向斜的区别 3、背斜向斜与地貌 4、应用:找矿、水等 5 、褶皱成因 — 板块运动
【限时训练•】下图为一典型褶皱剖面,读图回答1~2题。
• 1. 图示褶皱中,岩层的新老关系为( D )
• A. 自西向东由老到新 B. 自东向西由老到新 • C. 自中心向两侧由老到新 D. 自中心向两侧由新到老
•总结:背斜、向斜的实践意义
1、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也是隧道的良好选址。 2、向斜有利于地下水的储存;
3、顶部建采石场 背斜 4、确定钻矿位置,找煤铁 向斜
一、褶皱山
内力作用: 背斜成山、
外力侵蚀: 向斜成山
阿尔卑斯—喜 玛拉雅山系
褶皱山
5、板块构造学说
要求:阅读课本73页图4.10,完成下列问题。
4、“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内力作用 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沉积作用
A
5、读下图完成连线题: B
C
石油 水 天然气
A
B
C
C
【限时训练】
6、读地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丁处地质构造名称是___向__斜__ __; 地貌名称是___山__地_____。
②乙地地质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是
阅读课文73页内容,结合图4.9 自主学习
思考: 1、什么是褶皱?褶皱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2、褶曲有哪几种形态?如何区别背斜和向斜? 3、在外力作用下解释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 4、举例说出你所知道的褶皱山. 5、为什么坚硬岩石会发生弯曲变形而形成褶皱呢?
一、褶皱山 1、褶皱的定义
褶皱: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下, 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波状弯曲
。
一、褶皱山 2、褶曲:背斜和向斜
(1)从形态上区别 背斜岩层向上拱起 向斜岩层向下弯曲
动动手
中间老 两翼新
中间新 两翼老
(2)从新老关系上区别
一、褶皱山 3、背斜、向斜与地貌 内力作用: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向斜成山
背斜 成谷
地形倒置
【活动探究一】要求:读下图,回答问题。时间:1分钟
向斜 背斜
提示:水、油、 气的密度不同, 水的流向
【活动探究二】 4、 背斜、向斜的实践意义
提示:隧道建设 应考虑岩层走向 从工程难度、安 全性、地下水等 角度评价
2、假设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 甲地还是乙地?为什么?
乙 背斜处岩层上拱,稳定性、安全性好; 岩层走向利于地下水渗流,不易积水; 因受张力,岩石疏松,工程难度较小。
4.2山地的形成
登登 泰东 山山 而而 小小 天鲁 下, 。
只不 缘识 身庐 在山 此真 山面 中目 。,
断 层 面 形 成 陡 崖
世界之巅 珠穆朗玛 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阿尔卑斯山脉美景
自 古 华 山 一 条 道
长白山天池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富士山美景
玉扇倒悬东海天,富士白雪映朝阳。